城郊农民

2024-09-21

城郊农民(精选8篇)

城郊农民 篇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左右,其中农村的老年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75%。伴随着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圈地运动”,使失地农民的数量激增。然而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保障的同时也失去了农民身份,但并没有获得城市居民的稳定工作和城镇福利,更得不到失业工人的“三保”,失地农民因此成为了游离于城乡之间的“边缘人”。失地农民的生活境况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尤其是养老保障问题更是目前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城郊失地农民养老的现实困境

1、征地制度存在缺陷,经济供养不足

《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用为该土地征用前三年平均产值的6~10倍,安置费为该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产值4~6倍,加起来最高也就16倍,即使是1998年新《土地管理法》提高了补偿倍数,不过就是由原来最高不超过20倍提高到30倍。这么低的补偿标准按照目前人均消费标准,维持不了几年的生活。南昌市城郊地区由于征用土地的时间先后不同,地理位置不一,在土地征用的一次性补偿费的发放上也各不相同。根据调查,南昌市城郊地区补偿费的发放标准为11000元至18000元不等,由于村集体的截留,发放给农民手中的补偿款只有几千元,这么低的一次性“买断式”补偿,根本满足不了农民的正常生活。因此,政府规定,对于城郊地区60岁以上的失地农民实行养老补贴,具体办法是政府每月发放120元,村集体根据实际情况发放,30元至60元不等,这样老年人每月就有200元左右的收入,可是对于日常开支,这只能是杯水车薪。

2、失地又失业,“三无”农民就业安置困难

城郊失地农民作为一个庞大群体,养老能否得到有效的保障,关键在于他们在失去土地后能否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大部分失地农民的一个普遍特点,就是文化素质偏低,在我们的调查对象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就占有61.66%。随着市场经济对就业模式转变的影响,社会各方面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绝大多数城郊失地农民来说,由于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缺乏,失去土地就意味着生活失去保障。在城市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许多失地农民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从调查的情况看,对失地后收入状况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农民达到48.84%。在南昌市城郊地区,由于大学城的形成,部分农民因难以“抢占”学校店面自主经营而只能选择在学校里打扫卫生或者当保安来维持生计,另一部分群体,由于缺乏生存技能,对安置补偿费不能有效利用,坐吃山空,生活难以维持,养老则更不充足。

您的文化程度如何?

3、家庭养老日益淡化,精神生活难以满足

费孝通先生指出:“假如父母老时,仍然掌握一部分土地,但无力耕种,儿子将代他们耕种,这意味着实际上儿子必须为父母出一份劳力。”这说明家庭养老在农民养老安老方面长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土地越来越多的被征用,许多农民外出打工,加之自从计划生育以来,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独生子女式家庭和纯老年人家庭大量增加,父母与子女代际分离倾向明显,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尤其是子女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更加淡化,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难以满足。在走访调查后我们发现,80.48%的农民最为接受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然而实际只有43.90%的老年人依靠家庭养老,相当一部分人都采取自己存钱养老的无奈之举。在精神生活方面,由于许多子女外出打工,不少老年人感到孤独、失落,尤其是丧偶的独自生活的老年人更是如此。在笔者的访谈对象中,位于在南昌城郊光明村的刘奶奶谈了自己的感受:“村里有时会组织女老年人跳舞来娱乐娱乐,但大多数的老人每天只能聊聊天或看看电视,男老年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希望村里面能组织开展一下。”

4、养老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实际作用不大

城郊地区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来看效果并不显著。地方政府往往对此热情不高,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许多地方政府对于这一地区的养老很少宣传甚至从未宣传。调查显示,关于“政府相关部门是否有开展有关今后怎么养老的宣传活动?”这一问题中,63.34%的受访者选择了“不了解”。理论上来说,在城市化进程中,城郊失地农民不但应该转变为城市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管理体系,享受城里人的待遇,而且也应该得到一定的补偿,因为这个过程中这类群体牺牲最多,贡献最大。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大部分的征地都是实行“一刀切”的征地方式,最多给农民一个市民户口,但是没有市民的任何待遇,尤其是社会保险问题,所以城郊地区的失地农民没有被包含在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中,大多数农民仍然沿用的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对于没有资本、没有技术、没有社会关系的失地农民来说,不断增加的生活开支只能增加对未来的恐惧和不安。我们在调查中发现,65.15%的农民对未来的养老存在担忧的情绪。

5、生活成本提高,生活水平下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农村、农民仍然是关乎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经过2000多年封建社会影响的中国农民,作为“命根子”的土地,不仅仅是一种心灵安慰,更是一种收入来源保证。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失地后,仅有11.87%的城郊失地农民从事他业或出租房屋获得稳定收入,其他相当一部分无稳定的经济来源,而且就业渠道也较为单一,企业务工成为首选。农民因缺乏在城市生活的基本技能,从事的多是一些脏累差的工作,40.95%的被调查农民坦言收入较失地前明显下降。此外,城郊失地农民现在日常生活所需的粮食、蔬菜等物质需要从市场上购买,由于挨近城区,物价和消费水平节节攀高,使得农民的实际收入降低,而且食品消费支出在总收入中的支出增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下降。

二、城郊失地农民养老困境的原因分析

1、土地产权制度不够明晰,城乡二元体制难以打破

产权是一个完整的系列,包括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和收益权,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所有权主体归谁。《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已经属于两个以上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这就使得土地既可以属于村民委员会所有,也可以属于村民小组所有,导致所有权主体混乱。这种制度由于监管不严,就容易出现权力寻租的腐败现象,严重损害农民权益。此外,在我国的二元经济体制下,造成了城乡分割的事实。城郊与城市之间所形成的二元户籍制度的屏障是城郊居民很难真正转变为城市居民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这种严格的户籍制度已逐步放宽,农民向城市流动的趋势开始加强,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效机制来保障农民的一些权益,养老保障就更无从谈起。城郊失地农民在这方面更是显得突出,他们虽然已经不再是农民,但是却没有城市居民的待遇,也没有在思想观念以及行为习惯上完成转变。相比城市国营企业职工所享受的各种养老待遇,他们只能靠节衣缩食安度晚年,这种城乡的福利制度的差异是导致城市郊区养老问题的重要原因。

2、政府行为缺少监督,失地农民权益难以保障

在农村土地征用中,地方政府既是政策制定者又是经营者,拥有话语权,本应属于卖方的农民则处于被管理和被支配的地位。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及政府单纯将经济指标作为政绩考核标准,导致各地政府在政策制定上过于偏重经济建设,而忽略民生问题。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就是各地政府在征地过程中,只是单纯依照中央文件,并没有考虑失地农民的后续保障,一次性给予土地补偿款,直接买断失地农民的经济保障。同时,政府扮演的土地市场竞争的调节者,演变为土地的经营者和所有者,其行为更是缺少监督,这使得少数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利化公为私,巧取豪夺,往往出现地方政府与开发商合谋牟利的现象,致使农民的养老保障权益缺失。

3、农民养老观念淡薄,缺少社会保险知识

虽然城郊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缺失是多方面原因的共同结果,但是农民自身养老观念淡薄,缺少社会保险知识也是使他们的养老保障受到一定程度影响的重要原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缺少关注他们养老问题的主观能动性,当被问及“是否有主动向政府了解被征地后的养老问题?”,88.54%的人回答“没有”,这么高的比例不得不说农民的养老观念确实淡薄。而对于社会保险方面的知识,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在“您对国家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政策了解吗?”这一问题的回答上,17.84%的人回答“没有听说过”,30.45%的人回答“不知道,但是很想了解”,回答“知道”的人只有30.45%。而对于“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被调查者中知道的人仅仅只有2.39%。这说明城郊失地农民很少去主动了解社会保险知识,对养老保险仅仅停留在知道但不了解的水平上。但是不了解法律和现行政策,就很难用法律来保护老年人的权益,让人们自觉地执行法律和维护法律则更是难上加难。

您听说过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吗?

4、社会结构开始转型,社区建设却难与时俱进

经济加速发展,社会转型不断加快,多渠道解决养老问题势在必行。城市郊区作为联系城乡的桥梁和枢纽,是一个关系城乡有序发展的重要地带,通过社区建设,以促进城乡发展对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非常重要。在社区的主持管理之下,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种文娱活动,选派经过培训的志愿者进入老年人家庭,对需要照顾的老年人提供相应的生活服务,这是一种将老年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然而我们在走访中发现,城郊社区建设根本不及城市社区建设,社区建设的美好愿望在资金的短缺方面显得苍白无力,城郊居民很容易满足简单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行政人员也逐渐习惯了管理社区。总之,落后的社区文化建设加剧了城郊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积累,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符合物质文明而亟待发展。

三、城郊失地农民养老的可取路径分析

1、改革现有征地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土地是农村最大的稳定因素,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土地征用制度的不完善有悖于城市化的宗旨,其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和谐的基本要求。理论上,由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过程应是一个平等的财产权利的交易过程,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和专门合理的土地征用制度。在土地征用制度方面,应该制定明确的土地征用补偿法,使补偿透明合理,防止出现漏洞或冲突,严格限制土地征用的范围;在征用主体方面,要转变政府不合理的角色定位,杜绝在征地过程中,开发商与政府官员所形成的“共生”现象,防止为村干部暗箱操作、挪用公款的腐败行为提供可趁之机;对于城郊失地农民自身,在增强自身法律意识的同时,对评估、安置过程要勇于监督、敢于监督,彻底改变一些地方村务不公开透明、村级财务混乱的现状,从源头上杜绝腐败。

2、建立就业培训机制,促进城郊失地农民再就业

就业问题是城郊失地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农民最好的基本生活保障。当前,征地安置政策缺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各地纷纷采取征地时“一刀切”的支付补偿金,让被征地农民自谋职业的方式。但由于失地农民自身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偏低,缺乏正确的择业观以及就业渠道狭窄等,在再就业当中明显处于劣势,自谋职业十分困难。因此,政府在征地过程中,不仅要给予失地农民货币补偿,还应考虑失地农民的长远利益,在农民再就业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首先,实行城乡统筹就业,平等就业机会。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是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的核心;其次,加强城郊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其教育文化水平。对失地农民进行文化素质的教育,不仅能够增加其就业机会,而且有利于他们融入城市生活;最后,积极拓展就业渠道,鼓励失地农民灵活就业、自主创业。

3、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多形式养老齐头并进

当前中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中国家庭越来越小型化,使得城郊失地农民同样面临和城市人一样的“空巢老人”的家庭困境,因此在积极发挥社区养老的同时,仍然要发挥好家庭养老的作用。一方面,构建家庭养老的激励机制,调动家庭养老的积极性。可以考虑给有老人的家庭提供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包括在住房或子女读书方面给予政策帮助或者积极推动“孝子家庭”、“五好家庭”的评选活动,注重尊老、爱老优良社会风气的塑造;另一方面,大力鼓励发展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社区养老。发展社区服务和社会福利事业,如建老年公寓、敬老院等,使家庭养老一部分向社会转移。这既能克服家庭养老的困难,又能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通过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务和精神慰藉等服务形式,可以使老年人真正感觉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4、建立城郊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消除农民后顾之忧

失地农民,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他们既没有土地的保障,又不享有城市居民那样的社会保障,处于养老保障的真空地带。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于处于边缘地带的城郊失地农民,不仅应该简单补偿一次性安置费或者转为城市户口,同时还要构建完善的城郊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消除农民养老后顾之忧。各地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适合城郊地区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对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城郊地区,可以按照规范的养老社会保险政策先行起步,在资金支付方面的标准可高一些;对落后地区可循序渐进,标准稍低一些。目前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相互区别,但应在两种制度间合理过渡和衔接,最终按照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城郊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城郊农民 篇2

【发布文号】昆政发[1986]241号 【发布日期】1986-12-02 【生效日期】1986-12-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昆明市城郊结合部农民出租房屋管理暂行规定

(1986年12月2日昆政发〔1986〕241号)

为搞好我市城郊结合部农民出租房屋的管理工作,加强城郊结合部的治安管理,根据国务院颁发的《 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一条 第一条 昆明市城郊结合部(地区划分详见附件一)的农民、乡镇、合作社的房屋租赁,均适合本暂行规定,城郊结合部农民利用房屋兴办旅馆业的,按旅馆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条 第二条 各区人民政府、办事处、乡政府在审批农民建房用地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发的《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和省、市政府制定的相应的实施办法,严禁乱占耕地(含河堤、沟埂道路)和毁自留地建房。

建房者应按批准的范围建盖房屋,对非法多占地建房出租者,由各级政府及房管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理,其非法所得,由所在地乡政府没收。

第三条 第三条 出租房屋的租金要合理,一般可略高于房管部门规定的标准,但住宅租金最多不得超过公房租金标准的一倍,非住宅租金标准不得高于公房租金标准的百分之五十,个别住房条件较好,经租赁双方协商,所在乡政府批准,可以再高一些,但住宅最多不得超过公房标准租金的两倍;非住宅最多不得超过公房标准租金的一点五倍。禁止任意提高租金标准,不准收取押租或其它额外的费用。违者,由所在乡政府没收其非法收入。

第四条 第四条 农民出租房屋时,出租人和承租人应签定租赁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租约报房屋所在地的房屋管理机关鉴证后,方可到所在地乡政府办理有关手续,乡镇、合作社出租房屋,还必须经办事处批准。

第五条 第五条 承租人需持下列有效证件之一,方可租赁房屋。

1、本市居民须有工作单位或街道办事处证明和居民身份证(未发居民身份证的,可持本人户籍所在地派出所证明)。

2、外地来昆的民工、临时工,须持有本市雇用单位证明和本人身份证。

3、外地来昆从事经商、办服务业的,须持有当地政府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准予外出的证明及本人居民身份证或证明。

第六条 第六条 办理租赁手续时,租赁双方应向所在地乡政府领取并填写统一印制的《租赁房屋申请表》,并交验户口证明,居民身份证或工作证及经房管部门认可的租约;从事商业、工付业的,还需交验工商部门批准的营业执照,经批准正式发给《租赁证》后,建立租赁关系,外地来昆的承租人,还应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强昆明市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到当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暂住证》或《寄住证》后,方可租赁房屋。

办理租赁手续时,由房主向乡政府缴纳一定的手续费和管理费(按房租的百分之五计算)。

第七条 第七条 凡在本市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一般不得租用农民房屋,因特殊需要租用农民房屋的,须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第八条 第八条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租用农民房屋。

1、无任何证明或证件的;

2、证明或证件与其身份不符合的;

3、以夫妻关系申请租房,但无结婚证或其它证明夫妻关系证件的。

第九条 第九条 租凭双方应信守契约,出租人不得随意解除租赁合同,承租人应按合同规定交租,不得拒交或拖欠房租。

第十条 第十条 承租人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及各级政府的有关规定,不得擅自转租或留宿不明身份的人,不得利用出租房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出租人对承租人的违法犯罪活动知情不报,包庇窝藏或参与犯罪活动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乡政府收取的管理费和手续费,百分之二十给当地派出所用于业务开支,百分之八十专款用于农房出租的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者,由公安部门或者房管部门根据其职责范围,按有关规定处理,触犯刑律的,依法论处。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城效结合部的治安、环境卫生、市场管理,按市政府原定的责任区划不变。管理出租房屋的责任区划分参照“昆明市城效结合部治安管理责任区划”(详见附件二)执行。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本规定报市政府同意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昆政发〔1983〕156号文《关于整顿城效结合部农民出租房屋的意见》即行废止。

昆明市公安局

昆明市房管局

一九八六年九月

附件一: 昆明市城效结合部地区(暂定划分)

西山区:东风办事处近华乡、明波乡、红联乡、洪园乡。

官渡区:金马办事处的大营乡、福海办事处的吴井乡、永联乡、河北乡、河南乡、联盟办事处的虹山乡、长青乡、胜利乡。

五华区北门、西站、大观、西坝、王桥、虹山派出所管辖范围与西山区交界地段。

盘龙区珠玑、环城、东华、东站、太和、董家湾派出所管辖范围与官渡区交界地段。

附件二: 昆明市城郊结合部治安管理责任区划

1、五华分局与西山分局责任区划分:

西北面:变电所南围墙以南,电力修试所和金属回收厂东围墙以东由五华分局负责,西北面由西山分局负责;国防公路向西接汽车客车厂东围墙到昆畹公路口,以东由五华分局负责,以西由西山分局负责。

西面:以昆畹路汽车客车厂南围墙起,向东南延伸至市开关厂宿舍围墙,向南接昆明木材厂围墙,顺菱角塘东延接林运司车队围墙,省种子公司围墙,环卫站车队围墙,沿简易路到人民西路,再向西顺昆明医学院西围墙,南接建工新村、四十三医院、昆五中、市衡器厂、化工研究所、回族糕点厂至大观楼等单位西围墙为界,以东由五华分局负责(含卢家营),以西由西山分局负责。

2、五华分局与官渡分局责任区划分:

北面:以市一农场南围墙为界,北面由官渡分局负责,南面由五华分局负责。

西面:从市一农场南围墙起,沿教场东路接国防公路,再向东延伸,到龙泉路交叉口为界,东边由官渡分局负责,西边由五华分局负责。

南面:第一段,从原昆明军区干休所西坝路口起,沿水泥路向北到毛纺厂南围墙(含围墙以内),以东由五华分局管,以西由官渡分局管;第二段,以西坝路口昆明市器皿厂向南沿弥勒寺、工人新村外沿围墙接气象路,再由刘家营、氧气厂、云纺厂子弟小学校、豆腐营等外沿围墙为界,上述范围东北面由五华分局负责,西南面由官渡分局负责(含清泉、河南两个旅店、社会科学院、兵器部疗养院、西坝190号、六二六制药厂、市环境研究所等单位)。第三段,从海埂老公路向南连结铁路线,再顺铁路向东到盘龙江铁桥为界,以北由五华分局负责(含盘龙江江面),以南由官渡分局负责。

3、盘龙分局与官渡分局责任区划分:

北面:从龙泉公路与铁路交叉点起,顺铁路向东延伸(包括北站新村、新工房)至东风东路交叉点,东北面由官渡分局负责,西南面由盘龙分局负责,其中:(1)席子营、凤凰村、水晶村暂维持原管理。其职责划分是:纯居民户、公共户单位由盘龙分局负责;农民户(含出租房屋、租房户、经征地后一家人中有部份农转非人口、农民办个体旅店)、办事处、乡政府、乡镇企业由官渡分局负责。(2)以小厂村东面河沟向北到北面围墙西延至盘龙江为界,小厂村南面从环城北路到铁路交叉点为界,此范围内维持原管理,职责同上。

东面:从东风东路(含铁路以内公路面)以市收割机厂、市锅炉厂、市铸造厂、昆明冷冰厂等单位东面围墙为界,再顺清水河向南经东郊公路桥到芋头桥,然后沿五金交电化工公司及其仓库南围墙到佴家湾南巷为界,东南面由官渡分局负责,西北面由盘龙分局负责。其中:菊花村、新草房两个村内,不管农民、居民、公共户单位一律由官渡分局负责。

南面:第一段,盘龙江东岸一侧,从省建三处一队宿舍南围墙,向东接小铁路,再顺铁路向南接明通河,到昆明火车站西面铁路,北面的由盘龙分局负责,南面由官渡分局负责(含金桥饭店)。第二段,以昆明火车站最南面围墙为界,以北的由盘龙分局负责,以南的由官渡分局负责。第三段,南起佴家湾路,向北接环城南路转北京路中北汽车公司南侧公路至昆明火车站火车箱库围墙为界,界线内以及南面由官渡分局负责,界线以北由盘龙分局负责。

4、盘龙分局与五华分局的责任区划分,按原管理界线不变。

城郊农民 篇3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 而土地是农民维持家庭生计的基础, 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如果处置不好, 就会引起两极分化、大量失业等社会问题, 导致社会矛盾集聚增加。而近年来, 由于城镇化与工业化等客观原因, 数以千万计城郊村农民全部或部分的耕地或者宅基地变成了城市建设用地, 农民的就业、社会保障、养老等问题亟待解决。

(一)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目前社会各界均认为失地农民面临着极大的就业困难, 有调查显示中国失地农民的失业率在20%左右。

随着土地的征用与转让, 农民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将发生彻底的转变, 以往熟悉的土地没有了, 熟练的种植技术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派不上用场。由于农民所受的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就业技能欠缺, 就业竞争能力较弱, 因此失地农民在离开耕地后大多选择从事服务业、建筑业等收益较低的工作。而在现今的市场经济中, 想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并不意味着单单依靠人力资本, 更需要具备社会资本, 正是因为薄弱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将失地农民排斥在城市就业的边缘, 从而导致其生计受到影响。

(二)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通常情况下在征用土地, 我国政府一般采取了一次性货币补偿的措施。以河南省D市BZ村为例, 该村有6个小组均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土地征用, 征用的补偿金为68000元~32000元/亩不等, 其补偿金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等, 补偿金为一次性支付, 除此之外无其他补偿措施。从实际情况看, 全部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用这部分有限的补偿费重建家园和寻求工作, 在城市中有一席之地。虽然这些一次性支付的补偿金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是一笔很客观的收入, 但从长远上看往往容易坐吃山空, 缺乏长久有效的保障手段。

仍以该村为例, 人均有大约一亩的耕地, 夏季收粮食作物小麦, 秋季收玉米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 卖出一部分之外留一部分自己吃, 除此之外仍有较少自留地种植蔬菜。这些对于普通农户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极为重要, 自己土地的收成可以减少最基本的生活支出。

除此之外,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 乡村又与城市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情况, 当城郊村的农民离开了土地搬迁到城市之后, 其所需医疗、教育保障体系尚未建立, 其支出比在农村增加很多, 让大多数农民难以接受。当农民进入城市之初, 他们面对在城市中高昂的生活成本与激烈的就业竞争, 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二、城郊村失地农民生计问题的解决思路

面对失地农民诸多的生计问题, 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亟待提出。首先从法律法规层面, 全国人大应全面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其次从政府工作思路上, 应转变一次性货币安置思路, 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同时从转变政府工作职能上, 当地政府应该对失地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培训, 提供就业信息。只有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 才能为失地农民生计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

(一) 法律法规:失地农民社保制度

只有完善的社会保障立法, 才是失地农民获得有利保障的基础。从我国最基本国情出发, 失地农民的社保制度应该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就业保障、医疗保障等基本保障在内的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立法领域还处于真空状态, 各当地政府在执行时没有统一标准。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如何筹集, 以什么标准发放没有规定;而相应的就业保障基金制度仍未设立;各地的养老保障措施标准不一, 没有进行统一。只有以法律的书面文字方式为依据, 各地区同意标准, 严格实施, 失地农民的社保工作才能公平高效地开展。

(二) 工作思路:完善土地征用制度

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也存在着很大的漏洞。一方面采取一次性货币安置措施, 没有可持续的方案;另一方面, 征地程序和监督程序不规范, 存在大肆的政府寻租。

因此在城市近郊村土地征用的过程中, 要设计可持续的土地征用方案, 避免一次性的单一的货币安置措施, 要以失地农民为本, 体现公平和公开, 把失地农民的利益作为安置工作的核心, 努力提供长期可靠的生活保障, 建立失地农民生活生计的长效机制。同时, 当地政府在征用土地中要完善监督, 公开征用程序, 提高补偿费发放透明度, 将征地工作置于监督之下才是避免一些政府部门利用掌管的权力大肆“寻租”的最好法宝。

(三) 转变职能:进行职业技术培训

上文所述, 农民在就业中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想在短时期内扭转这一局面, 政府必须“有所为”。最紧迫的是要筹集一部分征地资金, 留做农村就业技能培训经费, 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开展内容实用、面向社会的职业技术培训, 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此外政府还应为农民提供就业信息, 各地的劳动就业部门应安排工作人员收集市内外就业信息, 并通过举行专场招聘会, 同时可以利用手机短信、微信等新兴媒介开辟就业信息专栏, 定期发布就业信息, 为失地农民与招工企业实现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 越来越多的城郊耕地变为城市建设用地, 耕地丧失后的农民如何谋生成为困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难题。本文分析了城郊村农民在失地之后产生的就业、社会保障等生计问题。只有转变服务型政府, 通过完善失地农民社保制度、实施多元化的补偿方式、拓宽农民就业渠道等举措, 才能真正解决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

关键词:失地农民,生计问题,服务型政府

参考文献

[1]吕强.社科院报告指中国失地农民已达4000万-5000万[N].财经, 2011-08-09.

[2]国家统计局农调队.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 (2004) [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79.

城郊农民 篇4

1.1 研究方法

本项研究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 以失去土地的农民家庭为调查对象,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 分别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浦口区、六合区进行问卷调查, 并辅之以个案访谈, 问卷样本和访谈对象分布在上述三个郊区的龙潭镇五福家园小区、龙池街道龙池花园小区、泰山街道柳州苑小区。问卷调查采用访谈式的形式, 共调查问卷320份, 统计回收有效问卷310份。问卷回收后利用EXCEL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了数据处理, 统计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

1.2 样本基本特征

本次调查失地农民中男性177 人, 占57.1 %, 女性133 人, 占42.9 %。调查对象年龄情况见图1、图2。

失地农民的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为主, 占39.7 %, 其次为初中, 占32.3 %, 高中文化程度占21.9%, 见表2。可见失地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失地农民整体文化程度有逐渐提高的趋势。

1.3 经济收入来源情况及目前家庭收入水平

据调查显示, 目前失地农民家庭日常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工资和打零工所得, 分别占所有收入来源的41%和31 %;通过其他渠道所得收入占了11%,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失地农民依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百分比为10%, 依靠失地农民基本生活补助金的为3%, 可见大多数失地农民可以利用自己的劳力进行生产, 保障基本生活。

失地农民家庭月人均收入情况见表2:仍有相当比例的失地农民收入低于南京地区最低工资水平, 占21%, 失地农民的月收入水平主要集中在501到1000 元之间与1001到2000元, 分别占总人数的37.5%、35.5%。

当问及失地农民在征地后感觉生活水平跟征地前相比是否改善时, 得出以下数据见图3:可见大部分人不满意现在的生活水平, 只有3%的人认为有明显改善。

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状况及其意愿

2.1 参加社会保险情况

从征地前后来看, 征地对当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参加情况并无大的影响, 情况基本相似, 这反映出很多深层的问题: (1) 失地农民群体里面有将近25%的人没有任何的保障, 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个信号。这个群体不同于普通的群体, 在失去了土地这一最基本的生存保障资料以后没有任何可以替代的保障工具出现, 这将大大地增加他们的生存风险, 甚至可能会诱发局部的社会动荡。 (2) 当地失地农民并未在失地后有原来的农村社会保险项目转为城镇保险项目, 他们陷入一种尴尬的处境, 对哪方负责自己的社会保障没有明确的答案, 生存处在渐边缘化的状态。

2.2 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及生活补助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有高达68.1%的失地农民未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 有3.5%征地时参加, 后转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在这项举措上, 政府仍需要加大力度, 保证失地农民获得基本生活保障, 使生活无忧。

在问及是否享受过被征地农民的生活补助费时, 有42%的人享受过或正在享受, 享受标准大多为200元-300元之间, 且他们普遍认为这样的标准太低, 难以保障基本生活所需。有77位被调查者认为享受标准应提高到401元-500元, 54位认为在501元-600元之间更为合适, 还有一些认为标准越高越好, 可以充分满足生活需求, 见图4。

2.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意愿

当问及应该由谁来出资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时, 257位认为应由当地政府负责, 104位认为应该由地方负责, 几乎没有认为应由个人负责的观点, 可见, 政府在承担居民社会保障方面受到大家普遍认可, 失地农民认为政府需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同时由于失地后生活失去土地资料的保障, 个人无力承担社会保障支出。

2.4 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项目重要度的排序

如图5所示, 失地农民对于保障项目的重要度排序从高到低分别为养老保险 (152人) 、医疗保险 (90人) 、最低生活保障 (95人) 、生育保险 (42人) 、失业保险 (41人) 、工伤保险 (19人) , 也就是说, 失地农民的风险意识有着明显的时间性。

3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及对策建议

3.1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1) 农村老龄化问题紧迫, 迫切需要对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整体规划, 重点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人口学家预测, 到2020年我国农村65岁以上老人的比例是14.0%-17.7%。中国农村正在进入一个老龄化的社会。

(2) 失地农民在就业、收入等方面存在不稳定性, 依托家庭保障模式越来越受到冲击。失地农民多为纯农业户, 个人综合素质较低, 大部分没有一技之长, 除了事农以外其他基本上不会, 因此就业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1) 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保障制度。

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主要涉及社会保险制度。作为自由职业者的失地农民, 与其相关的社会保险种类主要有:养老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和医疗社会保险。因此, 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养老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以及医疗社会保险的建设问题。

(2) 科学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的生活保障机制。

这是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的根本途径, 要改变土地征用款简单地分发到户的做法, 将它主要用于农民养老保险。鉴于失地农民是特殊的群体, 其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应列为一项独立的险种, 并放宽政策限制: 其一是对已到退休年龄的农民, 可根据实际年龄, 相应投保一定年限的保险费, 投保后即可领取养老金; 其二是保险额的标准可以根据各片区的地价差别和实际生活水平确定几个档次。对于18周岁以上, 未到退休年龄的劳动力, 一次性交纳15年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 对于未成年的失地农民, 原则上按最低生活标准补贴到18岁。此外, 各级财政也要从土地出让金中划出一定的比例用于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

3.3 构建符合城乡统筹就业要求的就业政策, 建立就业保障机制

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 彻底取消限制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歧视性政策, 清理各种乱收费现象, 使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享受同样的政治生活及社会保险待遇。要在就业安置中, 大力鼓励用地单位和企业把合适的岗位优先安排给被征地农民。还要经常举行农民就业招聘会、组织劳务输出等, 让失地农民尽快就业。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大量土地被征用, 并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通过对南京市城郊深入的实例调查研究, 在明确了该地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状况等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之后, 运用社会保障等相关理论作为指导, 明确地提出了必须为该群体建立科学、可行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想。

关键词:土地征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1]林添福.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闽南某开发区为例[J].中国发展, 2008, (3) .

[2]林添福.失地农民热点问题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 2006, (2) .

[3]曹惠英.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J].江南论坛, 2008, (11) .

[4]袁方.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2009, (5) .

城郊农民 篇5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 城郊地区作为最临近城市的区域, 一直处在城市化的最前沿, 那里的农民无疑最先面临失地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由于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被迫改变, 面对陌生的城市生活, 这些农民群体绝大多数并未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中去, 而是成为了“种地无田、就业无岗、创业无钱、低保无份”的四无弱势群体, 不仅其生存与发展陷入了困境, 也给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 研究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拓展其自我发展能力是解决失地农民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同时也是推进城市化顺利进行、促进城市稳健发展的有力保障。

2 城郊地区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内涵

阿马蒂亚·森所提出的 “可行能力”是指单一个体实现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的实质自由, 其能力的概念特指在各种功能组合中所能选择的组合。因此, 本文将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定义为一种能力的集合, 即农民争取或运用社会结构中的各种资源或资本的能力。为描述或表达失地农民所拥有的资源状态, 本文引入英国国际发展机构建立的可持续生计框架 (DFID模型, 见图1) 。

根据DFID模型, 农民失地前的生计资本包括人力 (H) 、社会 (S) 、自然 (N) 、物质 (P) 、金融 (F) 五种资本。但是在实际中, 城郊区域的农民由于受到中心城市扩张的影响, 他们的生计资本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失地农民失去了自然资本 (主要指土地) , 同时以土地为依附使用的工具、设备、住所等物资资本基本无法发挥作用, 由此可见, 失地农民面临自然资本与物化资本的双重缺失。因此, DFID模型中有关主体配置资本的五边形生计模式应用于失地农民后将演变为只有人力、金融、社会三种资本作为可利用资本的三边形生计模式 (见图2) 。

演变后的失地农民可持续分析框架将影响和制约失地农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因素归纳为生计资产和外部政策、制度环境两个方面。所以不难看出, 失地农民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就是他们在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传统安全感丧失、市场竞争加大的脆弱性环境下如何利用生计策略实现生计成果从“生存”到“适应”, 再到“发展”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生计策略的实施也就是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现, 即农民对生计资本的充分利用和政府在政策制度上的有效保障。

3 城郊地区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体系构成

3.1 失地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构成

所谓失地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指失地农民获得和使用各种生计资本, 参与城市政治、经济、社会活动,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能力。由于城郊地区农民失地后所剩余的生计资本只有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因此失地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包括金融资本积累能力、人力资本开发能力及社会资本利用能力三个方面。

(1) 失地农民的金融资本积累能力。

城郊地区失地农民转入城市生活后, 其金融资本的获取方式主要包括:①土地征用补偿费。农民失地初期所拥有的金融资本主要是土地征用补偿费, 这部分存量资本要想实现持续的增值, 就要对资本进行恰当的投资。②工资收入。失地农民仅依靠土地补偿费用是无法实现金融资本大量积累的, 必须寻求其他稳定、持续的收入渠道——劳动就业。但是, 失地农民获得就业岗位的前提是他要具备一定的、满足就业岗位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素质需要的就业能力。③向金融机构贷款。这种方式要求农民必须能够达到金融机构对信贷担保、信贷偿还等的规定和要求。综上分析, 失地农民的金融资本积累能力又可细分为资本投资能力、就业能力及信贷获取能力。

(2) 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开发能力。

人力资本对于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起着最为直接的支持作用。但是, 根据失地农民现有的人力资本状况, 可以看出, 由于长期在农村生活, 失地农民能够获得的教育资源、培训机会很少, 而且乡村文化使其形成了不同于城市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使得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存量极低。而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中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根本途径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通过接受再教育和培训提升失地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 并且使其形成持续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能力,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自身具有的人力资本进行科学的经营管理, 利用它创造社会价值。因此, 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开发能力可细分为人力资本投资能力, 知识和技能学习能力及人力资本的经营管理能力。

(3) 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利用能力。

失地农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处于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中, 并且其行为和活动均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失地农民如何处理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决定其能否抓住各种社会机会促进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 与城郊地区失地农民有关的社会资本包括信息、人际关系、各种制度政策等, 因此失地农民社会资本利用能力可细分为信息交流能力、社会网络构建能力及政策制度获取能力。

3.2 外部环境支撑能力构成

在城市化进程中, 失地农民作为因公共利益而被动城市化的群体, 政府理所当然应担负起帮助失地农民完成职业身份和居住地点的转换, 以及价值观念和社会角色的转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失地农民在城市生存与发展的支持要素主要包括政府相关制度、政策的安排及创新。因此, 保障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支撑能力又可细分为两方面:政策创新能力及制度改革能力。

结合以上两方面的分析, 可以看出城郊地区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体系是以人力资本开发能力、金融资本积累能力、社会资本利用能力及外部环境支撑能力为核心, 主要体现为失地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外部环境的支撑能力, 如图3所示。

4 提升城郊地区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

4.1 多方面促进金融资本积累, 提高失地农民经济收入水平

(1) 建立失地农民补偿的长效机制, 采取多元补偿政策, 提高失地农民补偿收入, 为金融资本积累提供基础。目前, 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 对于失地农民的补偿主要是通过有限的征地补偿费来解决, 其补偿标准不仅偏低, 而且补偿形式也只是一次性补偿, 这对于祖祖辈辈依赖耕作土地生存的农民而言, 很难得到长久的保障。因此, 对失地农民的补偿, 政府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建立健全征地补偿长效机制。同时, 还要实行多渠道、多方法、多内容的多元补偿、补助政策, 例如除了对农民发放征地补偿费以外, 还可通过建立集体资产对农民提供收益性补偿, 以保障农民有持续性的收入来源。

(2) 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和劳动技能, 增加失地农民的就业收益, 为金融资本积累提供有效手段。由于受到文化、观念、素质、技能的影响, 大多数失地农民的就业思路狭窄, 欠缺自主就业或创业的能力和意识, 因此只能从事技能要求较低的工作, 收入水平也是低水平的。可见要想促进农民增收、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就要提高农民人力资本素质和劳动技能, 如政府、社区/村积极开展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法制观念普及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借助城市经济发展政策, 为农民提供创业培训、信息服务、信贷支持等。

4.2 培育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和社会网络, 保障其社会资本利用的机会

(1) 加大对人力资本可持续性积累的投入力度, 扶持、补助失地农民子女义务教育, 增加他们受教育的机会。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是失地农民教育机会提升的重要内容, 因为它为失地农民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积累提供了可持续性保证。加强失地农民子女教育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 建立完善失地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长效机制和各种助学制度, 实行分期收取费用的办法, 帮助家庭困难的失地农民子女就学。其次, 进一步简化各种入学手续, 对经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分配的失地农民子女, 城市公办学校可对其无条件接收;再次, 公平对待、认真落实一视同仁政策, 在教学管理、评优奖励等方面, 坚持做到了失地农民子女与城市学生同等对待。

(2) 首先, 制定针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 建立系统的就业培训体系, 发挥培训机构的服务引导作用, 增加农民培训和就业的机会。农民失地后, 面临着就业方式的根本转变, 原来长期积累的农业从业经验不再发挥作用, 迫切需要进行新知识、新技能培训。其次, 农民几乎全部靠亲戚、朋友或同乡等获取就业信息, 这使得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信息量不足或不及时, 容易错失许多就业良机。因此, 要使农民获得良好的培训机会和就业机会, 一方面, 要了解农民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采取定向培训与订单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 要建立以人口、就业信息管理为职能的就业服务中心, 充分发挥其信息管理功能, 对失地农民进行失业登记和就业备案管理, 为其提供职业技能培训, 发布、收集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

(3) 努力开发公益岗位、加大农民工转移输出力度, 拓展失地农民的就业选择。失地农民在进入城市初期由于受自身或外界环境等种种因素制约, 导致很多农民找不到工作而闲置在家, 这就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 使失地农民能有更多的就业选择。首先, 政府要更多地开发针对失地农民技能特点、适合失地农民的公益性岗位, 如道路维护、社区保安等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岗位, 并且将这些岗位的就业安置机会多向失地农民倾斜。其次, 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招工时优先录用本地失地农民和失业人员。可考虑将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作为征地前对企业招标的评价指标、对部分或足额安置失地农民就业的企业, 可享受当地提供的基础设施、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最后, 积极协调县劳务培训、输出部门, 拓宽农民工外输渠道, 推动农民合理有序向城市、城镇和非农领域转移。

4.3 完善失地农民制度保障体系, 提升其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支撑能力

(1) 针对不同年龄段失地农民生活、就业、保障等的不同需求, 对不合理及成效不大的制度进行大胆地改革和创新, 建立灵活有效的保障机制, 促进失地农民的自身发展。不同年龄段的失地农民对保障的需求不同, 因此, 政府在制定保障制度时要根据这一差异制定不同的保障方案。如:对于处于劳动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 主要以就业安置、培训制度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主;对于达到退休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 将被纳入养老补助的保障范围, 主要是对其实行“老年生活津贴”的养老补助政策。这种标准有别、内容不同的保障机制, 使农民可持续发展模式实施起来更具有灵活性。

(2) 多方面、多渠道筹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 同时加强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营运和管理。在失地农民保障基金的筹集上, 要遵循中央和地方政府、村集体或社区、农民个人等共同承担的原则。另外,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与经营机构应分开设置, 前者负责对后者的监管和对社会保障市场的调控, 后者负责基金的筹集、投资运营和保险金的发放等, 并保证监管机构的权威性、公正性、科学性和独立性。

参考文献

[1]阮志刚.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6 (2) :24-25, 61.

[2]钱忠好, 徐美银.我国失地农民可行能力缺失及其重构研究[J].学术研究, 2008 (12) :69-74.

[3]刘家强, 罗蓉, 石建昌.可持续生计视野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基于成都市的调查与思考[J].人口研究, 2007 (4) :24—34.

城郊农民 篇6

一、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是我国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先驱

在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 各个城市的城郊结合部的农村, 虽然实现了土地与劳动者的直接结合, 推动了农业的高速增长, 但是由于土地平均分配、分户承包、户均面积少而零散, 却不符合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因此, 必须进一步规范城郊结合部农村土地流转,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推进城郊结合部农业产业化, 这也是城郊结合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实现城郊结合部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一过程也必然导致城郊结合部的广大农民要有序地转让土地。另一方面,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 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 城市建设进入新一轮的快速扩张期, 城郊结合部出现了诸多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城和外环线等建设用地迅速增加, 加大了向城郊结合部的广大农民征地的步伐。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 农业向工业转化是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农民向工人阶级转化既是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必然产物, 又是促进工业化和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必要条件。同时, 马克思、恩格斯也深刻地揭示了农民向工人阶级转化是一个艰难的充满社会问题过程, 这一过程也是传统农民争取新的生存发展条件和获得新的社会待遇的奋斗过程。

我国广大城郊结合部的农民, 其千年传统的终结是从被征地开始的。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 城郊结合部的农民, 由于被征地而离开世世代代生存所依赖的土地, 进入发展中的大中城市。在城市他们面对一个崭新的生存发展空间, 身处一个变化丰富的新世界, 获取一种全新的不同于以往劳作的经历, 使本来祖祖辈辈以土地为生的被征地农民, 通过许多崭新的社会境遇, 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丰富阅历、积累经验、更新观念、拓展眼界, 为融入现代产业和现代社会逐渐地打下了新的生产和生活的基础。

目前, 我国广大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 从安土厌迁到进入工业园区, 并接触城市各行各业;从封闭的环境进入开放的世界, 为了生存发展去从事商业、饮食服务业, 经营运输业、承包建筑工程, 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职业角色。在不断地提升和磨练中, 有的变成了可以从事新型农业的农民, 有的可以从事各种非农产业, 有的可以亦工亦农, 或工亦商。这不仅是时空间的跨越, 更是伴随着传统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思想观念和行为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 仿佛是在昨天还认为是不可能的, 而今天这种转变却已成为了现实。被征地农民的社会角色变化和现代性的培育, 其重要推动力就是来自于被征地农民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生活的亲身经历, 促进了传统农民由传统性向现代性的转变。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当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在离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根深蒂固的观念将越来越远时, 当被征地农民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社会生活中、大众传媒的耳濡目染中被潜移默化感染时, 就意味着对社会进步和城市化意识的形成, 意味着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加快, 意味着他们在土地被征用中主动参与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如果说在我国现代化漫长的发展进程中, 要改造传统农业社会, 改造传统农民, 发展新型农业和培育市民社会是艰难的, 而这一变革起点和发展, 不仅已被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的经历所启动, 而且也因他们素质提高面临突破。同时, 当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着解决“三农”问题, 当政府及理论界还在苦思冥想地去解决“三农”问题时, 被征地农民却以自身艰难的发展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 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离开农业走向工业, 离开农村走向城市, 告别传统走向现代。这些具有新的社会经历和新思想的被征地农民, 不仅增强了自身对社会发展中出现问题的适应性, 而且和我国社会的其他群体与政府一道, 给努力解决社会发展中暂时不合理的问题注入了新的活力。

实际看来, 马克思、恩格斯所期待的伟大社会发展过程, 在中国的世纪之交正实现着这一进程。各个城市的被征地农民, 正是这一伟大社会变革的主体。对他们引起的变革和出现的问题, 如果能够从历史发展高度全面认识和科学解决, 将是一个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双赢博弈。因为,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其进程的加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郊结合部的广大农民服从国家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将世世代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让出, 这本身就是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巨大贡献。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它却要求以被征地农民的生存保障牺牲为前提和代价。

二、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面临三大挑战问题和困难

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新的生存和发展模式选择, 必然要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决定。一般来说, 被征地的制度安排就存在急迫强制性和不合理性, 被征地农民走向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经济准备通常也是不充分的和被动的, 其身份接受和转化在社会上和心理上也是被迫的。他们不是主动放弃土地去开拓发展新的城市职业, 而是在没有心理、知识、资本准备下突然被迫转化。这种突然间的失地和多方面的变化必然会让大多数被征地农民措手不及。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国已有5000多万的被征地农民。照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 经有关专家预测, 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总数将超过1亿。 (1) 如果我们现在不能够引起高度重视和下大力妥善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问题, 长此以往必定会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虽然目前被征地农民大多处在沿海经济较发达省份的城市, 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这一问题将会积重难返成为全国性的问题, 对此, 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在解决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面临的问题中, 我们要看到这些问题不仅既有历史积留的老问题, 也有现实形势下制度改革带来的新问题, 同时, 在新老问题的交替之中还面临着许多解决问题的严峻挑战。当前, 突出地说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土地的丧失迫使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面临着会失去生活保障的威胁。由于土地的被征地用, 农民就面临着失去了最可靠的生活保障。我国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多, 由于土地被征用农民拥有的土地数目越来越少, 农民从土地获得的收益的相对量和绝对量都相应减少, 无法满足其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那些永久性被征地的农民, 就彻底丧失了生活的保障。在当前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缺陷的情况下, 对于被征地农民来说, 土地一旦被征用, 他们面对的是“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发展无望”的“四无”困境。被征地农民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最基本、最稳定的生活依靠, 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尽管有些地区经济发展很快, 农民失地后得到的补偿也比较高, 但有关调查显示, 46%的失地农民失地后生活水平下降。这是因为, 土地被征地后, 不仅收入减少, 还要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导致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支出大大增加, 例如取暖费、水电费、物业费、饮食费、交通费等等以及物价上涨, 这就要付出大量成本。而且,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 被征地农民的数量在迅速增多。因此, 如何通过切实可行方针政策和制度建设, 从战略高度认识并着手探索惠及全体被征地农民的、城乡可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 是政府应尽早筹谋的大事。

二是城市就业难和就业不稳定给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带来困境。当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从对土地依赖中摆脱出来, 准备朝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方向发展时, 就面临我国有史以来人数最多、难度最大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就业问题不仅是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走向现代化实现自身变革的基本保障和前进动力, 而且与我国经济社会方方面面息息相关, 涉及面广, 情况复杂。因为, 我国被征地农民多, 城市就业岗位少, 这就决定了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人口很难走西方工业化和城市化充分吸纳的模式。要把他们全部转移到城市现代产业中, 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城市工业化发展道路, 在现实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变数。现在累计的失地农民可能已达4000万~5000万, 已成为很庞大的社会群体, 其中完全失去土地、没有工作的农民至少在1000万人以上, 占失地农民的20%。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要全面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不仅需要解决就业机会增长的经济问题, 而且还要解决与就业相关的社会问题。在现实的征地难中碰到的棘手问题很多, 难就难在“要地不要人”的利益考虑。在这种利益冲突的博弈中, 切身利益受到侵害的总是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 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一般知识水平较低, 没有什么技能, 也不愿意做那些苦、脏、累的活, 在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下, 很难找到合意的工作。此外, 有大批下岗工人处于待业状态, 有很多手持大学文凭的大学生都很难以就业, 更别谈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中的弱者了。可见, 我国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始终是在工业化与城市化错位状况下推进的, 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的过程。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贡献出了自己的土地, 似乎成为了城市里新的一员, 但自己却面临着诸多困惑。这些失去土地的被征地农民失去了其原来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 却并没有真正拥有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失去土地后既在城里找不到工作, 也难以享受城市居民的失业保险;征地补偿根本不足以支付倘若就不了业, 又面临今后养老、医疗费用增加的诸多困难和变数, 这些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安全稳定与和谐发展。

三是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老龄化问题紧迫, 征地补偿根本不足以支付被征地的老龄人养老、医疗增加的费用。土地对于城郊结合部农民有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功能。城郊结合部被征地的老龄人口土地的丧失, 就意味着同时也丧失了土地给他们带来的保障权利, 土地一旦被征用, 养老、医疗的社会保障就成为了他们最大的后顾之忧。尤其是对于一些年龄大、劳动技能差、处于既失地又失业的农村老龄人口来说, 最担心的就是养老、医疗保障的问题。但是, 长期以来,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面向城市居民, 城郊结合部被征地的老龄人口难以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自2004年以后, 国家对失地农民通常采取一次性货币安置方式, 试图在短期内彻底解决征地遗留问题, 但是这种方式补偿标准过低, 对农村老龄人口来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长远的生活问题。被征地老人把有限的补偿费用用于解决住房、购置日常生活用品和子女教育费用等优先问题上后, 所剩无几。大部分被征地老人口将领到的土地安置补偿费用来补贴家庭日常生活开支, 真正将这笔钱用来发展和投资社会保障的只占极少数。被征地老人, 特别是体弱多病的老人对今后的生活感到迷惘, 一旦遇到疾病和养老开支等问题就会陷入彻底边缘化的境地, 甚至随时有可能沦为贫民, 这必然会给社会稳定造成隐患。

三、完善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政策措施

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的社会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影响面广泛的社会课题, 但从现阶段说, 其重点是要关注和解决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它要求各级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采取积极的和系统配套的对策措施给以解决。当前, 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1. 需要政府、社会和被征地农民的共同努力和共渡难关。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的问题, 是一个包含着时代性、现实性和复杂性的社会课题。我们要看到, 一方面, 在解决被征地农民所面临的问题的困境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 一些问题又是由于认识和解决不当造成的。应该承认, 这些问题是回避不了的, 但也是可以解决好的, 关键是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而解决问题的对策选择, 在于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共同努力。笔者认为, 从政府和社会的角度看, 要弥补因制度不健全所造成的偏差, 政府和社会要认真总结与反思以往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经验与教训, 采取正确合理的方针政策。从主要的方面说, 政府和社会要为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建设一系列环节功能配套的制度体系。根据许多社会调查分析看, 许多城市的政府对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实行的货币一次性安置方式只能保一时, 而不能兼顾长远。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一旦将有限的补偿费用完, 生活失去来源就会陷入困境。因此, 政府和社会在对城市土地进行征用时, 就要充分考虑土地对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所具有的多种保障功能, 即除了按现行市场价对土地进行评估外, 还要考虑土地的潜在收益、未来土地增值以及农民因失去土地而造成的其它各项间接损失。譬如, 倘若被征地农民的就业、住宅、基本生活及社会保障等丧失了, 就要通过增加补偿内容来提高补偿标准, 将被征地农民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补偿等内容包括进去, 为改变目前土地转让收益与安置补偿悬殊过大、对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补偿偏低的问题, 政府应该考虑在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政府土地招标、拍卖等收益和集体土地有偿使用收益中, 确定一定比例收取为被征地农民增加社会保障基金, 国有资产管理局要负起监管责任, 专款专用。

2.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支持体系, 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建立适合当地解决被征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环节, 是被征地农民的生存权得到保障的重要体现, 也是宪法所规定的“物质帮助权”的必然要求, 故要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壁垒, 要建立独立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难度很大, 解决城市化过程中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最可行的办法是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衔接和统一。即按照被征地农民市民化这一目标导向, 从实际出发, 设计一个相对接近的、也便于今后与城镇社保体系相衔接的、能按社会保障制度基本运行规律运作的方案, 因地制宜、分层次、分步骤、循序渐进地推进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为此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指导性政策, 使地方政府在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需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承受能力以及被征地农民的数量范围的前提下, 分阶段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 并在为失去保障的低收入被征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后, 再考虑对经济水平较高的被征地农民, 分阶段将其纳入社会保险体。对在农村已经参加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被征地农民, 应考虑在社会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中的大病统筹部分设计城乡统一的运行机制, 先实行“有差别的统一”, 最终过渡到完全统一, 使被征地农民得到长期社会保障, 彻底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3. 政府和社会要为被征地农民提供一个公平合法的就业权益。

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障碍和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自身劳动技能相对较差等因素, 使得他们只能就业于城市的非正规部门, 并面临着下岗、失业的危险。有专家估计, 依目前的状况, 到2030年, 我国将有5000万以上的农民处于既失地又失业的状态。为了保证被征地农民的充分就业, 必须建立被征地农民的就业保障机制。使被征地农民与城市居民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享有实际的平等权利, 消除对被征地农民的不公平待遇, 消除社会矛盾的产生根源。譬如, 在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土地被依法征收时, 当地政府部门要尽可能地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在招工、组织劳务输出时优先考虑, 在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上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职业培训, 提高被征地农民的素质与技能, 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在制定积极的信贷政策上鼓励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自己创业、自己择业。用工企业也应遵循劳动权益的法律法规, 保障被征地农民平等的合法权益。从被征地农民的角度看, 也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与文化素质, 以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环境、新要求, 主动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社会发展, 融入城市社区生活之中。通过政府、社会和被征地农民的共同努力共渡难关, 就可以最小的经济成本与社会代价完成被征地农民的身分、知识和观念的非农化, 加快走向现代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廖小军.中国失地农民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汪振江.农村土地产权与征收补偿问题研究[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

[3].陈亚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以重庆为例[M].人民出版社, 2008

[4].林斐.中国农民大分流[M].黄山书社, 2008

城郊农民 篇7

一、现行城郊失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尽管各地都在探索城郊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但是存在缺少整体考虑和长远打算、政策措施均不配套、方法途径各不相同、标准设置互不统一等诸多问题, 给今后的制度衔接和政策过度带来了许多困难。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土地换保障”没让土地征用补偿与安置政策的实质性变化。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缺乏科学的、合理的依据。目前“土地换保障”, 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中由土地安置费中扣除形成的基础部分, 水平较低, 甚至有的地方用提供基本社会保障的办法代替经济补偿, 名为社会保障, 实为自我保障, 对农民的利益造成更大的侵害。各种各样的城郊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政策, 在范围对象、资金筹集和管理、缴费标准和待遇支付、政府与集体的责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相互矛盾与冲突。政府, 尤其是地方政府本身存在寻租行为和拥有巨大的土地经济利益, 因而缺乏改革现行征地制度的动力。

二是社会统筹层次低, 政府责任不够, 基金缺口比较大, 省级各市县之间互助互济性不强。政府、集体和个人三方缴费原则, 政府仅限与市县政府, 财政能力自然有限, 无法保障资金的财政供应, 但是土地收益却主要在省市县三级政府之间分配;集体往往只包括村集体, 不包括乡镇或街道, 但是乡镇或街道却参与了土地补偿费的分配。各县市城郊失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中, 尽管大多数地方强调政府的责任, 基本没有政府财政“兜底”的硬性规定;政府出资的不多, 统筹账户资金到账率低;而政府资金的本质是土地价值款的一部分。各地的社会保障以解决眼前困难为重, 减少征地的阻力和稳定失地农民的情绪, 具有明显的临时性和应急性。

三是社会立法严重滞后, 政府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存在矛盾心里。失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规定和业务型文件指导, 要靠领导的认识和喜好来推动, 不具有法律的强制性, 各地法规中均列出失地农民自愿参保。政府强制要求失地农民参保的仅占8.3%。政府没有在政策的价值上给于失地农民以市民的认同和待遇, 拒斥他们的市民权利。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进展极其缓慢, 即使东部沿海地区在征地一二十年了, 也还只是停留在探索阶段。

四是城郊失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的水平太低, 养老保险给付额固定, 没有相应的缴费激励机制, 无法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存和弥补征地造成的利益损失。各县市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中, 60%的为220元左右, 有的地区失地农民的养老金待遇低于100元。缴费标准及费用的确定与计算缺乏科学性, 大多按照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来确定, 而不是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标准计算, 也不是按照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生活水平需要设计。

五是城郊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没有相关的基金保值与增值机制, 管理难度较大, 监督机制缺乏。虽然大多数地方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财政专户, 专款专用。但其主要以银行存款方式保值, 既不购买国债, 也不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其他投资, 其保值都成为很大的问题, 更无法增值。农民的征地问题牵涉到农业、国土资源、财政、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城市规划、金融等多个部门, 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的管理上也相应会牵涉到上述相关部门。在具体实施中做好相关部门的整体联动, 强力合作工作较难。从监督管理机制上看, 普遍缺乏对资金运营及监督管理的明确而容易操作的规定;政府集管理、经营、监督等多种角色于一身;负责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管理者的专业性不强。因此, 管理成本较高, 监督机制严重缺乏, 专项基金被挤占、挪用、贪污等事件时有发生。

六是参保对象确定不科学。大多数市县是在2000年后才着手建立失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 主要对象是此后完全或绝大部分土地被征地的农民, 以村为单位参保。而部分征地的农民, 无法以户为单位参保;往往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失地农民才能参保;符合年龄段内的失地农民才能参保, 而最需要保障的“超转”老年人只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没有做到征地后失地农民即参保。各地已经建立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 失地农民参保比例只有20%~60%, 目前总体上只有25.6%的失地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有近60%的失地农民对当地的养老保险不满意 (史先锋, 2007) 。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模式和方式过多, 不利于体现社会公平和保护失地农民合法权益。

七是城郊失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筹资困难, 基金存在空账隐患。首先是各地政府的财政投入普遍存在不到位, 无法兑现的现象。其次集体缴费难, 征地补偿款发放后难以再让失地农民缴纳。第三, 失地农民个人缴费负担较重, 每人5000元~20000元一次性补缴费用让农民无法承担, 甚至土地安置补偿费发放不到位。对于未老年的失地农民“续缴”更加困难, 没有稳定、较高的收入。在现有土地补偿制度及补偿标准偏低的情况下仅靠数万元的土地安置补偿费失地农民连目前的生活都难以保障。让失地农民用其为将来的养老缴费有失合理性。杨翠迎认为,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主体资金来源于土地价值款, 而在对其进行利益分配后, 再由各利益主体上缴, 不仅资金收缴效率低, ”而且也会造成资金收缴困难。

八是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关系不明确, 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目前已建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基本上都是独立运行的, 其参保对象、缴费标准、缴费年限、享受水平、激励机制、运作管理体系、政府责任等都与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不一致。各县市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方法都不一致, 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政策都不一致, 不利于城乡一体社会保障制度的实现, 也导致其支付额较少和保障水平低, 基金规模较小, 运行范围有限, 抵御风险的能力弱。潘诚和张鸿雁从经济学、保险学、城乡一体社会保障制度和城市化四个方面证明了为失地农民建立一个独立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缺陷。失地农民是城市化的产物, 单纯失去土地并不是真正的城市化, 只有将他们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对失地农民与城市市民一视同仁, 才能增进失地农民对城市化的认同。

二、建立省级统筹的城郊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城郊失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问题是关系到工业化、城市化、市民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 处理不好会对整个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一是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存与发展的保障。土地是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 是最基本的生活来源和稳定的最低生存保障。现有的土地替代物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次性货币安置对失地农民的未来生活保障缺乏长远考虑, 征地补偿标准普遍较低, 较少, 发放不到位, 一般只能维持4~6年的基本生活开支;补偿费用的不合理使用, 往往将土地补偿费花费在住房、子女婚嫁和日常开支, 无法用于创业和发展, 都使得货币安置无法起到基本养老保障的作用。失地就失去了兼业的经济基础, 就业培训的低效与无效、对象有限, 失地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低和技术能力有限, 就业困难、不稳定, 没有社会保险和福利, 被排斥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 得不到基本养老保障。村集体尽管从征地中获得相当大的一笔资金, 但是往往被用于发放村干部工资和日常支出, 投资收益低, 发展不足, 损失比较多, 同时还会被贪污、挪用、挤占, 集体和社区无法为失地农民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因此必须由政府强制建立高层次统筹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解决其基本生存与发展问题。

二是应对老龄化社会和养老保险需求迅速增长的要求。1990年~2007年, 中国农村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8.17%, 城郊失地农民中老年人口达到570多万人, 到2030年将达到980多万人。人口的平均寿命在延长, 加快了城郊人口的进一步老龄化。中西部地区约有60%的失地老年农民生活十分困难。社会经济的发展, 近2亿进城务工的农民和城乡人口流动的加速, 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计生政策的实行, 家庭的小型化, 传统养老观念的弱化, 进一步弱化了家庭的养老功能, 失地农民无法依靠最经济、有效的、安全的家庭养老模式。农村不仅是中国老年人口最高的地区, 也是老龄化程度的地区, 而城郊失地农民的养老面临更为严重问题;同时城郊是失地农民受市民和政府征地的影响, 对政府主导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意识和需求大大提高。如不建立城郊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将无法满足城郊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迫切需要, 难以化解城郊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但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制度建设仍然没有真正破题, 成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创新的最大难题, 而城郊土地征用为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三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战略需要和农民市民化基本保障。“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面临的最大难题, 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就是减少农民, 即农民的市民化。建立政府主导的失地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 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政策选择, 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对城郊失地农民群体的具体落实。只有真正使失地农民享受市民的各种权利, 解决基本养老保险在内的各种基本社会保险, 才能为农民市民化提供基本的保障, 避免成为“既被农村遗弃又被城市排斥的‘双边缘’”群体。否则会增加农民市民化的困难和风险, 无法消除城郊失地农民的被剥夺感和身份地位的不一致性, 阻碍其市民化进程, 甚至会导致失地农民城市化和市民化的倒退。

四是发展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客观要求。目前, 我国正是经济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期, 2004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41%, 未来20年, 我国城市化将以每年一个点的速度增长, 这必然带动城市的扩张。在实行严格耕地保护制度, 合理规划利用土地的前提下, 城市近郊农民的土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成为必然, 城郊农民终将失去土地融入城市。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为他们提供就业、养老、医疗基本保险制度是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是缓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矛盾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建立省级统筹的城郊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才能更客观反映出当前以征地为主导的城市化经济成本与社会成本, 能够更大限度地抵御现代工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风险, 解除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极大地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减少城市化的最广大参与者对城市化的抗拒与阻力, 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走上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 而新型工业化要求改变过去靠牺牲农民利益和农业积累发展经济的道路;促进人口合理流动与优化资源组合。

五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需要。现阶段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已经建立起一套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而农村基本没有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其中失地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其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没有高层次、高水平的城郊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 他们生活保障的长效机制无法形成, 容易使其陷入贫困和形成被剥夺感, 产生对政府和社会的不满, 加大潜在的社会风险, 必将影响社会稳定。建立省级统筹的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减少社会冲突和矛盾, 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秩序。这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养老保险制度, 对协调和缓解社会各方面矛盾, 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实践结果得到有力的证明。而我国的失地农民问题日益严重, 国土资源部的资料显示:2002年上半年群众反映征地纠纷、违法占地问题, 占信访接待部门受理总量的73%, 其中有87%反映的是征地补偿安置问题。

六是缩小贫富差距, 解决城乡差距的基本途径。城市化应该有利于农民富裕, 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 而不应该产生新的社会不公。建立省级统筹的城郊失地农民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能够防止城郊失地农民的贫困, 改善生活质量, 提高福利水平, 防止他们在城市化过程中被动边缘化, 成为新的弱势群体。这也是一些省份在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后, 又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七是保障城郊失地农民基本权利, 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基本要求。失地农民虽然身份与户籍上变成了市民, 但是他们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各种社会权利, 保障他们享有市民同等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障权就成为失地农民享受市民权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他们享受宪法赋予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表现, 对土地拥有30年的使用权、承包经营权、受益权等土地财产权利的农民。而失地让他们失去了基本的知情权、发言权、一定的参与权、必要的谈判权、最后的反对权和必须的监督权, 甚至申诉权都受到各种限制, 权利被极大的剥夺;也导致他们失去了基本的财产权、就业权、基本生活保障权、发展权。只有为其建立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在内的省级统筹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才能维护基本的公平与公正, 才能维护失地农民与非失地农民之间、失地农民与市民之间与城乡之间等公平与公正。即使是出于公共利益目的征用土地, 失地农民除了提供土地的义务之外, 不应该承担公平负担原则之外的额外负担。更不用要他们承担工业发展和商业开发的成本。

八是政府提供基本人权的体现, 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温家宝认为:“公平正义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 维护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 在自由平等的条件下, 为每一个人创造全面发展的机会。如果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 那么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城郊失地农民的具有多重功能的土地是被政府强制征用的, 利益受到严重的侵害。从土地受益初次分配看, 政府应该负担失地农民的一部分保险费用, 因为在征用土地的过程中, 政府从中获利不菲。土地转让价值中, 拥有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只得5%~10%,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得25%~30%, 60%~70%为政府及各部门所得, 其中省市政府获得绝大部分。政府为因被动失地而“无产化”的失地农民建立基本的省级统筹的养老保险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政府主导的城市化下, 国家介入、干预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和表现;有利于国家的大政方针在农村的落实和政府的信誉建设, 能够提高政府的合法性, 是我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和执政兴国的必然要求。

九是增强社会生活预期, 降低社会冲突意识的有效手段。政府主导型城市化造成城郊农民的被动、非自愿失去土地, 没有足够的储蓄和财产, 收入水平低, 充分的心理准备, 对未来生活的预期不明确, 甚至有很强的风险意识。建立省级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 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提高对未来生活的预期。替代土地的生产资料与发展功能, 转换土地价值;在极大升值前景的趋势下, 保障其基本生活, 能减轻他们的相对被剥夺感, 弥合其心理创伤, 降低其社会冲突意识和行为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王顺喜.论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河南社会科学, 2007, (2) :160-161

[2]王克强.从地产对农民的生活保障效用谈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的紧迫性[J].社会科学研究, 2000, (2) :94-97

[3]沈兰, 高忠文.“土地换保障”的两种养老保险模式研究[J].农村经济, 2007, (5) :73-75

[4]史先锋.曾贤贵.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现状及对策选择[J].经济纵横, 2007, (1) :25-28

[5]杨翠迎.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实践与探索--基于浙江省的实践[J].人口与经济, 2004, (4) :69-71

城郊农民 篇8

此次“FL区LD街道办事处HP村”调研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了解居民生活状况, 具体包括家庭支出用途, 家庭收入来源, 被征收的土地用途, 居民对土地法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想从事的职业。其次, 我们还了解了居民对政策的看法, 对政策的满意程度, 希望政府给予他们哪些补助等等。

在本次调查中, 我们主要采取抽样调查和访谈法。抽样容量为100样本, 在每一块都进行系统抽样, 根据每块样本量占总体的比重, 在三块中分别抽取的容量为35、30、35的样本。调查历时一个月, 调查的范围是重庆市FL区LD街道办事处HP村, 被访问者都被定义为HP村的居民。调查实施时间为2016年4月1日至5日, 调查方法为在居民区进行随机访问。根据实际情况, 我们按照FL区LD街道办事处HP村居民人口流动分布以及地域分布, 选取居民区作为调查点。此次调研发放问卷100份, 收回100份, 有效问卷为100份, 问卷有效率为100%。在调查过程中, 我们严格把控质量关, 由调查小组的核心成员进行监督和检查, 以便高水平、高效率的完成这次调查。调查结束后, 通过使用SPSS和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制图、制表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1 调查结果分析

1.1 被征收土地农民的收入有待提高

事实上, 居民收入一直以来都是专家和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土地流转过程中, 被征收土地农民的收入问题引起了课题组的高度重视。经过对FL区LD街道办事处HP村被征收土地居民收入状况的调查分析, 课题组发现土地流转过程中, 被征收土地农民的月收入有90.25%的被访者在1000到2000元之间, 月收入达到2000元的居民占被访者的8.66%, 而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农民数量更是屈指可数, 其比例仅占被访者总数的1.08%。土地流转过程中, 被征收土地农民的收入与本地区的经济增速是不协调的, 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加不同步将会使大部分被征收土地的农民无法充分享受到城市化带来的好处, 对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不利影响。

1.2 被征收土地农民的收入来源渠道多样

本次对于“被征收土地农民收入来源”的调查中, 课题组发现, 多数被征收土地农民的收入来源是在本地打工所得, 比例占到被访者总数的59.21%;收入来源于外出务工和土地耕作的被征收土地农民分别占调查人数的18.77%和8.66%, 极少部分被征收土地农民的收入来源是投资小本生意。根据结果分析,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 被征收土地农民的收入渠道是多样的, 但是由于本土观念的影响, 多数农民还是选择在本地打工或者从事小本生意, 这便要求政府采取恰当有效的措施解决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多渠道促进失地农民进行非农就业, 对此, 课题组将在以下的调查结论中进行进一步解释。

1.3 被征收土地农民的主要支出增加

在问及被征收土地农民的“主要支出”时, 绝大多数的被访者认为支出主要用于子女上学, 达到被访者总数的71.84%;有18.05%的被访者认为医疗支出是其家庭支出的主要去向;主要支出用于修建房屋的失地农民占被调查总数的5.05%, 同样比例的被访者家庭支出用于除子女上学、修建房屋和医疗支出的其他方面。土地流转过程中, 被征收土地农民失去了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生活保障。由农民到城镇居民的角色转变也意味着生活方式的改变, 这便导致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支出将大幅增加, 除以上所列举的事项外, 还有水电费、物业费、饮食费以及交通费用等等。收入降低, 支出增加, 被征收土地农民面临着严重的生活保障问题。

1.4 被征收土地农民几乎无剩余资金

土地流转过程中, 被征收土地农民收入普遍较低, 支出不断增加, 那么其是否还有剩余资金, 剩余资金用于何处?在本次调查中, 课题组对土地流转过程中被征收土地农民的剩余资金用途进行了访问和分析。在分析中可以发现, 部分被访者倾向于将剩余资金进行存储, 该比例达到被调查人数的33.94%;10.47%的失地农民剩余资金用于生意投资, 从而获取利润;仅有2.17%的被访者愿意将剩余资金用于精神消费, 享受城镇化后带来的精神方面的变化;但是, 绝大多数失地农民认为家庭人口较多, 而劳动力少, 土地被征后每月仅靠千元工资养活全家老少, 除必要的开支外基本没有剩余资金可以用来支配。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HP村被征收土地部分农民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已经过上了比较富裕的生活, 也有一部分失地农民生活相对稳定, 但仍有失去土地后生活水平下降甚至生活更为困难的农民。

1.5 被征收土地农民流出的土地企业用地较多

根据结果分析,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 农民的流出土地用于企业用地的占42.2%, 暂时搁置的土地比重达36.1%, 小部分土地用于住房用地和种植业, 分别占17.3%和4.3%。从中可以看出在HP村落户的企业较多, 未来经济发展前景较好。但是目前仍有较多的土地被搁置, 需要政府进一步对被搁置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管理, 以便充分合理的利用和分配土地资源。

1.6 土地管理法相关知识有待进一步向农民普及

据调查分析,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 和平村被征收土地农民绝大多数不了解土地管理法, 占调查总人数的85.2%, 仅有一小部分人对土地管理法有所了解占调查总人数的14.8%;造成这一调查结果与多种因素有关, 一方面, 农民作为社会阶层中最朴实的阶层, 文化水平有限, 对土地管理法相关内容了解甚少, 另一方面, 也是由于政府对土地管理法的相关知识宣传力度不够, 农民缺少了解土地管理法的渠道。因此, 这需要政府在执政的过程中, 加大惠民力度, 让他们了解更多相关的知识, 这样才更有利于开展土地流转等相关活动。

1.7 政府出台的土地流转相关政策还有待于完善

从结果可以看出, 农民对政府关于土地流转的政策持一般满意的态度, 10.83%的农民认为比较满意, 少部分农民非常满意政府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 但是仍有40.07%的农民对政府土地流转的政策不满意, 这就需要政府在实行土地流转相关的政策过程中, 充分考虑农民的建议和意见, 倾听民众的心声, 惠计于民, 做好土地流转之后的后续工作。在调查过程中, 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希望政府给予生活补贴和提供就业岗位, 比重分别占调查总数的51.3%和34.7%, 一半以上的农民希望政府加强建设农户社会保障。在土地流转过后, 农民没有可以谋生的生计。

1.8 加强农户社会保障, 让农户安心放心进行土地流转

据调查显示, 有82.2%的农户希望政府在土地流转之后给予他们更多的社会保障, 让他们可以安心进行土地流转。只有12.6%的农户希望政府提供更多的土地流转优惠政策, 可以看出大部分农户还是关心土地流转之后的社会保障问题, 在他们失去唯一可以养活自己的方式后, 他们更多的还是渴望政府给予他们社会保障以及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的保障。

2 土地流转后农民生存状况及面临的困境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在城郊一体化和工业化背景下, HP村民失去土地, 所有的农业用地基本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导致农民失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失去最可靠的收入来源。由此也给农民生活生产带来一些问题。2.1再就业竞争能力低, 大部分的农民受教育和培训水平低, 文化素质不高

失去土地的农民年龄偏大, 缺乏必要的技能, 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要求。我国被征地农民多, 城市就业岗位少, 就业面较为狭窄。因此, 城市就业难和就业不稳定严重威胁被征地农民的生存发展状况, 对绝大部分土地被征收农民而言, 失去土地意味着失业。

2.2 收入来源渠道单一, 收入水平低

农民的收入最重要的是来自土地的收益。土地被征收以后, 农民失去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我国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多, 当他们失去土地后, 就失去了实现粮食和蔬菜自给的基础, 无法满足其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导致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陷入贫困境地, 使他们难以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

2.3 失地农民得不到妥善安置或足够补偿

当土地被征收后, 农民的补偿费用只能勉强用来维持和补贴家庭日常生活开支, 补偿的标准普遍偏低, 无法满足农民更多物质方面的需要。目前的土地法规对征地补偿补偿标准不具体, 补偿费用标准与土地和劳力安置状况不一致, 严重造成了补偿费用分配的不合理;官员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贪腐现象突出, 造成土地补偿金管理不严, 截留、挪用、克扣等现象时有发生。农民的安置形式过于单一, 由村集体安排住房或给与一次性的补偿费用, 农民就业和养老未能从根本上解决。

2.4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保障水平有待于提高

当前政府给予失地农民的相关保障费用已经完全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尤其是对于那些失去劳动能力的老龄人口, 养老、医疗等问题对他们来说将是一笔极大的负担。

3 土地流转后农民生存状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国家土地补偿制度不完善, 体系不健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土地管理法规不完善, 对土地征收的补偿缺乏充分的制度保障和法规约束;②补偿标准测算方法不够科学合理, 征地补偿费用标准不统一, 征地补偿标准、土地补偿费在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分配缺乏明确的具体的规定;③土地征收过程中缺乏民事主体资格, 公众参与度不高;④农村土地征收透明度不高, 缺乏有效的监督。

二是农民综合素质偏低, 就业面狭窄, 自身就业能力较弱。大部分农民土地被征收后, 其不能适应机器大生产以及市场产业结构的调整, 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弱, 这使得大部分的农民处于失业下岗状态, 不能实现充分就业, 严重威胁了其正常生活。失地农民土地被征收, 对于农民来说就等于失去了所有,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 这也使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进入相对不稳定的局面。

4 对策及建议

4.1 政府要加强保护和管理力度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规范农村土地征收行为。政府要严格把好征地关, 科学规划土地利用和土地流转。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切实控制征地规模, 审慎行使征地权力。

4.2 逐步完善被征收土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解决被征收农民的后顾之忧, 就要求政府要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 分片定价, 提高补偿标准;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建立被征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为失去保障的低收入被征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充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4.3 建立充分的就业保障机制

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 提高被征地农民的素质和技能, 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在制定积极的信贷政策上鼓励城郊结合部被征地农民自己创业、自己择业。同时被征地农民自身也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与文化素质, 以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环境、新要求, 主动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社会发展, 融入城市社区生活之中。

4.4 规范土地征收和补偿程序, 加强土地征收和土地补偿资金的监管, 实行阳光操作

首先政府要强化措施, 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理。其次, 随时随地接受群众监督, 做到公开、公正、透明。最后, 政府要严格处理有关侵害农民利益的案件, 有关部门也应加大对土地征收和补偿的监督力度。对农户反映的问题要予以重视, 同时组织力量认真调查, 妥善处理好各种争议。

摘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受到了城市房地产及城市开发的的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了租赁、入股经营等多种流转模式, 这引起了学者的高度关注。以重庆市FL区LD街道办事处HP村为例展开调查和研究, 以便更好地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调查发现, 在城郊结合部地区, 许多农民失去的土地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农民的权益有待更好的去维护, 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 积极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 使失地农民的利益同城镇化建设完美同步。

关键词:城郊结合部,土地流转,土地征收,困境,对策

参考文献

[1]杜生民.和谐社会中的民生问题探究[J].中华文化论坛, 2008 (2) :159.

[2]高绪海.当代失地农民利益诉求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13.

[3]柳长青, 王友章, 陈燕军.湖北省农村征地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J].党政干部论坛, 2008 (1) .

上一篇:实体分销渠道下一篇:交互式远程教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