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乡镇流动人口管理汇报(通用12篇)
城郊乡镇流动人口管理汇报 篇1
创新管理服务模式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XXX镇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典型材料
XXX镇位于XXX市城南二环路,属城乡结合部,XXX铁路、XXX国道线横穿东西,是XXX城区的“XX大门”。辖区内现有企事业单位XX家,XX个行政村,XXX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XXXXXX人。辖区地域跨度较大,交通便利,房屋租赁集中,流动暂住人口多,治安状况较为复杂。截止目前,辖区内登记暂住人口XXXX余人,已办理暂住证XXXX人,登记管理出租房屋XXXXXXXXX家(XX 村162家、XXX村62家、XXX村26家)。
XXX镇所辖XXX村、XXXX村、XXXX村因流动人口较多、出租房屋集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从发展经济、维护社会治安,推进综合治理的高度,加强出租房、流动暂时人口管理工作,成立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各成员单位组成管理机构,从人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在XXXX村、XXXX村、XXXX村设置了流动人口管理站,由各村书记、主任、派出所民警为流动人口管理站督导成员,聘请各村民小组组长为信息协管员。镇流动人口管理小组和派出所民警及时对各村流动人口管理站成员及信息协管员进行了培训,发放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手册》,使他们掌握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从而形成了一套由镇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村流动人口管理站---村民小组信息协管员---出租屋房主“以房管人”的流动人口管理新机制。建立健全了出租房屋、流动人口管理的长效机制。
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我们严格落实“12345”工作措施,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动态管理。“1”就是把好流动人口登记办证第一关。“2”就是掌握流动人口“二所”(住所、工作场所)。“3”就是做到“抓三主,管三地”即:抓店主管好住宿地,对流动人口实行“店簙式”管理,抓业主管好作业(工作)地,对流动人口实行“捆绑式”管理,抓房主管好活动地,对流动人口实行“承包式”管理,逐一签订治安责任书,落实治安防范措施。“4”就是做到四个结合,即:专门机关管理与依靠群众管理相结合,动态管理与“三地”管理相结合,管理与排查整治相结合,管理与服务执法相结合。“5”就是落实五项制度。即:巡回检查制度、通报协查制度、治安安全信息反馈制度、法制教育制度、责任倒查制度。通过落实各项制度措施,使我镇的出租房、流动人口管理工作迈入了相互联动、规范化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漏管对象,消除了安全隐患,有效杜绝了可防性案件的发生,2011年1-5月份共发生刑事案件XXX起,其中流动人口作案XXX起,比2010年同期下降XXX%。
近年来,通过落实流动人口“12345”管理措施,使全镇流动人口管理迈向科学化、规范化轨道。一是及时为流动人口办理相关证件、证明,使他们能合理合法地从事各类生产活动。二是体现科学管理、以人为本,及时维护和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使他们能在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下生活。三是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帮助解决流动人口的生活就业问题。四是协同有关部门设立商品零售点、医疗服务点、文化娱乐点等公共设施,改善流动人口居住点生活环境。五是定期对出租屋居住点进行卫生检查,宣传卫生防疫知识,预防了流行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得到了流动人口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城郊乡镇流动人口管理汇报 篇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无疑增加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的难度。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乡镇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与服务? 如何实现人口有序流动,防止流动中抢生超生,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结合近年来的新形势,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自己的工作地茭道镇为例,就当前乡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乡镇流动人口婚育信息收集困难
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由于部分进入城市的流动人员是无固定工作的打工者,其工作性质变决定了这部分人员,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随机性较大,缺少固定的住所和工作。加之很多流动人口的学历与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对我国计生工作的认识不足,很多人还抱有多子多福、男尊女卑的落后观念, 使得这部分流动人口的婚育信息在采集方面非常困难。
二、对部分乡镇流动人口违法行为的处理相对困难
在现实计生工作中发现,很多流动人口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对国家的基本国策并不是很重视,因此常有违反国家基本国策,甚至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现象发生。但在对这部分人口的处理工作中,也会由于其流动性大,如经常变换居住地点等问题,使得取证与查处非常困难。即使在现实的工作过程中能够抓到一部分违反国家法律的人员,对其进行处罚时,也会面临其原籍相对贫困,无力支付高昂的罚款费用等难题。此外,在现实的计生工作中,过于强调对居住地负责, 使得很多流动人口在离开所管辖的范围后,其一切信息均会随之消失,在进入下一辖区范围内后,对其进行信息采集时容易遇到造假等现象,给现实的计生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三、乡镇流动人口城乡两地共管机制难出台
各省地方人口的计划生育立法规定,生育以女方户籍管理为主的原则。“以现居住地为主”的管理体制与现行的生育管理存有冲突,致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手册和生育服务证办理两地推诿、互相冲突。另外在现实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过程中,很多负责这方面工作的领导干部迫于工作难度大,需要不断去基层进行调研,所以在现实的工作过程中便出现很多疏忽和大意的地方。对一些流动在城乡两地的人口管理方面的问题,一些城乡两地的领导干部互相推诿,都认为应该是对方的工作。所以使得现实的乡镇流动人口城乡两地共管机制很难出台。
四、乡镇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综合治理机制不够完善
流动人口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为了能够更好地对现实流动人口进行管理,需要我国各个部门协同配合,有序调度,以实现流动人口管理机制的完善。在现实的工作过程中,流动人口管理涉及面非常广泛,仅靠人口计生部门难以管理服务到位。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方面, 一是《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文件下发前,政府缺乏统一的牵头部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决策难、 协调难、落实难”等现象,未真正形成综合治理的局面。二是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有些部门推出的政策措施,没有充分考虑对人口计生工作产生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综合治理的力度。三是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以后,流动人口“一证先行、无证否办”的规定难以落实。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流动人口的数量在我国逐年增长。流动人口的计生工作特别是乡镇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一直是我国计生工作方面的重点。在现实的计生工作中,主要存在乡镇流动人口婚育信息收集困难,对部分乡镇流动人口违法行为的处理相对困难, 乡镇流动人口城乡两地共管机制难出台,乡镇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综合治理机制不够完善等以上问题,亟需相关各方协同配合,推动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摘要:乡镇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一直是我国计生工作方面的重点。在基层的计生工作中,若能够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便能够很好地完善计生工作。现在的计生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乡镇流动人口婚育信息收集困难;对部分乡镇流动人口违法行为的处理相对困难;乡镇流动人口城乡两地共管机制难出台;乡镇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综合治理机制不够完善等。
城郊乡镇流动人口管理汇报 篇3
摘 要:根据全国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各级团组织应围绕“两个全体青年”的目标,抓住青年在镇区聚集的新特点,通过有效管理真正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为此,提出三点建议:建团形式多样化,组织方式新颖化,真正建立“实体化”大团委;以网络平台等为载体,加强团组织与青年之间的联系,建设“人文性”大团委;增强团组织的服务功能,建设“实用型”大团委。
关键词:“大团委”建设;乡镇流动青年;管理
中图分类号:D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027-02
一般来讲,流动人口是指那些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以工作为主要目的,在异地从事务工、经商、社会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的人。本文主要探讨的对象“流动青年”是指离开出生地农村而进入乡镇工作,但户籍上仍属于农村人的青年。
一、城镇流动青年的基本情况
1.青年流动频繁,群体规模庞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人口流动一直保持较大规模,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流动人口规模更是不断扩大。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流动人口的总数为1.4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在这其中15~45岁之间的青壮年占六成。①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05年到2010年间流动人口有2.2亿,其中约有63.0%来自农村,年龄高度集中在20~24岁。②可见,当代中国的人口流动,基本上是青年人口的流动,特别是农村青年人口流动更甚。
乡镇流动青年群体如此庞大不只对基层团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而且也成为“大团委”建设不得不面对的一大挑战,根据团中央关于基础组织建设的两个原则,将流动青年聚集到团组织中来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是大团委建设不可避免也应直接面对的艰巨任务。
2.流动速度快,变动性强
一方面,由于改革的深入促使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农村青年通过接受再教育、参加职业培训、出外经商等各种途径选择脱离农村、农业,转而投入城镇工作,社会流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急剧增加。流动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农村的局限使得大部分有抱负有理想的青年将目光投向机会更多的城市,希望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各自人生的价值;二是城市化的发展造成很多农民无田可耕,这就使得无地农民不得不投身外地挣钱来养家糊口,尤其是作为青年的“农N代”,想要脱离“农民”的帽子,让家人也享受到时髦的生活就只能进城出卖劳动力。
另一方面,乡镇“新来的人”参加工作之后,由于待遇、地区、工作性质等各种原因重新选择其他工作,甚至会频繁的调动工作单位,外来务工青年在陌生的乡镇就业难度很大,随时都有可能被炒鱿鱼,失去工作后再重新进入滞留群体,这既给城镇的稳定增加了隐患,也使城镇的流动青年工作积极性降低,缺乏工作活力,反过来会加剧工作调换的可能性。
3.文化水平有限,知识结构单一,价值观多元化
目前,城镇流动青年的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上为主,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占少数比例,文盲比例越来越低,这意味着从农村出来的青年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对于基本的工作需要能够满足,但文化水平却没有高到用知识改变命运的程度。但同时,年轻人的目光灵活,学习能力强等因素很快就能融入乡镇生活,利用QQ、人人网、社区等平台建立自己的社交关系网,眼界开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甚至引领潮流。在丰富生活、增长知识的同时,城镇流动青年并不能完全摆脱由于文化水平有限而带来的不可避免的负面效应。他们即便“装备齐全”、打扮入潮,但言语举止等细节中仍会给人以低俗、非主流的印象,这种印象效应影响他们在乡镇中的形象,容易被无视和误解;他们虽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变得城市化、开放化,但交往对象的狭窄和内倾性导致无法融入到城市社区,不可能有效建立起对城市社区的感情,道德责任感差,公众意识薄弱,缺乏统一规范的社会行为准则,对于道德、理想、劳动、婚姻等价值取向显现出了明显的物质性、功利性特点。
4.维权意识差,权益受损严重
用工单位方面,企业打着招收学徒和招新工的名义吸引大批青年,试用期满后却无故辞退员工,或免费加班加点,工资不能按时足额的发放到员工手中,于城市职工同工不同酬的现象相当普遍。不仅如此,员工的安全、卫生、医疗保障等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青年方面,在主观上法律知识的空白、业内知识的欠缺使得在与雇主发生纠纷的情况下往往缺乏谈判能力,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二者关系极其不对等。虽然国家在强化劳动监察、推进工伤保险等制度上做了许多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于广大成长中的流动青年来讲,既有政策仍然无法保证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享受各种平等的权利,这也助长了企业对他们的不公正待遇,没有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不能享受国家工人的基本权利和福利。而在他们的基本权益得不到维护的时候就会通过罢工、集体上访乃至极端的方式来寻求维权,短期内影响企业招工、劳动力的合理配置,长期看也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滋生。
二、对于流动青年进行组织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关知识的欠缺造成维权意识低和失权现象多,这又促使了他们不断的更换工作以期提高地位、改变现状,频繁的更换就会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影响知识的长进和素质的提高,这就成为恶性循环,城镇的流动青年总是徘徊在社会底层无法真正变成社会的中坚力量。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也遵循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共青团着眼于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愁,在服务社会方面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共青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青年服务,随着青年有序流动的数量增大,流动青年工作是共青团的又一新的历史使命。
1.建团形式多样化,组织方式新颖化,真正建立“实体化”大团委
建立数量巨大、覆盖面广的团组织是大团委建设的基础。依照区域建团,在商业街区、工业园区、集贸市场、农业产业化基地、居住社区等青年聚集的区域按照团干部专人负责的原则建团,这些地方外来务工人员易形成较大群体,建团成本低、组织方便;依照功能组织建团,在机关事业单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企业、文体兴趣组织、社会组织等组织中以小团体形式建团,作为基层团组织的建设载体,让这些新的基层团组织直属于乡镇团委,吸引青年纳入到团组织中来。
基层团组织对新建立起来的团组织的管理方面,如团支部发展团员、缴纳团费、团籍管理、退离手续等活动要按照团组织统一的规定进行,但方式上更为灵活和自由,从基层团组织的实际出发。如可以按照流动青年工作生活不稳定的特点以个人为单位分期分批次缴纳团费。同样,作为任何一个基层团支部的团员可以在一个支部内接受组织管理的同时在其他团委参加活动。共青团作为一个“管理组织”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活动组织”,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和类型,不同的成员兴趣和特点合理科学的对团员青年进行新的组合。这样既能保持大团委的活力又能满足青年多元化的需求,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2.以网络平台等为载体,加强团组织与青年之间的联系,建设“人文性”大团委
青年人思维敏捷,爱好广泛,学习能力强,已经接受了现代化多种通讯方式,团组织应抓住青年的这一特点,利用信息化来推动共青团传统工作方式和团干部工作观念的转变,真正建设“人文性”大团委。
建立基层各级团委书记QQ群和团组织QQ群、微博、博客等,搭建青年信息交流平台,定期召开团委书记例会讨论大团委建设的心得分享工作经验,探讨工作发展新模式。推出共青团团务信息电子化,上级团委可以通过博客、微博发布共青团文化、团组织活动信息、党的会议精神等学习材料,使基层团支部及团员青年们随时可以学习团的知识,提高团员意识,青年团员也可以在团员群里互相学习交流,提出疑问寻求帮助等。
加强思想文化教育,提高综合素质,积极发挥教育引导功能。充分利用青少年宫、职业学校等阵地,强调知识文化在立足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使青年从主观上主动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思想水平,以此增强工作信心和社会主人翁意识,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新青年。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时代发展新知识,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在活动中引导青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识别社会中错误的“自由”、“享受”、“消费”观念,排除心理困扰,增强其抵御外界不良影响的心理能力积极健康的工作生活,真正体现团组织的归属性、吸引力、先进性。
3.增强团组织的服务功能,建设“实用型”大团委
第一,积极开展流动青年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政策服务。在城镇工作的青年掌握一技之长是保证其能够立足于城镇愉悦工作和生活的必要条件,共青团组织应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联合技能培训机构或邀请权威人士对缺乏就业技能、急需工作充电的青年开设技能培训班,召开就业座谈会,设立职业介绍周,提供就业信息咨询各种政策,帮助青年办理各种证件,举办技能大赛,提高青年社会实践能力和竞争意识,全方位锻炼各种适应技能,增加自身优势,以减少进入职场的阻力,实现个人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引导青年知法、懂法、守法及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做青年的坚强后盾。团组织要代表青年意志在青年遭遇合法权益被侵害时及时了解合实,联合有关部门通过合法途径有效解决纠纷。
第三,改变青年择业观念,鼓励扶持青年创业。定期开展创业专题讲座,聘请有关专家帮助有意向创业的青年解答创业疑难问题,介绍创业项目,进行技术指导等,为青年提供准确、及时的政策信息服务;积极建设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实施青年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项目,设立青年就业创业基金,为实力青年提供资金扶持。
参考文献:
[1]吕杰.农村青年流动的困境与出路[J].当代青年研究,2002,(5).
[2]谢维和,陆建华,曲力秋.当代青年社会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乡镇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情况汇报 篇4
中共四都镇委员会
四都镇人民政府
(2012年2月24日)
近年来,我镇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在县人口计生局领导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有关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疏堵并重的原则,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通过镇村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人口计生工作的开展。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四都镇地处长汀县西南,东邻濯田,南依红山,西与江西省接壤,北与古城、策武毗邻。距县城36公里,全镇土地面积392.4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13个自然村,112个小组,总户数3938户,总人口16705人,育妇5276人,占总人口31.64%,已婚育妇3713人,占总人口22.27%。2011年人口出生207人,出生率12.46‰,其中男性107人,女性100人,人口出生性别比107:100。2001年-2008年(性别比综合治理前)平均出生人口性别比122.9:100,2009-2011年平均出生人口性别比106.53:100。
二、主要做法
(一)切实加强领导,落实综合治理职责
我镇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性别比失衡是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始终把此项工作摆到重要位置来抓。一是成立了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每月召开一次会议,认真听取各成员单位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有针对性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的任务和重点,并多次组织开展联合清理、督查行动,为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制定下发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工作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各部门工作责任,提出了具体要求。各成员单位都能到认真履行职责,既各司其职、又分工协作,在联合执法中做到了配合密切、行动统一,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力促进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加强宣传教育,创造良好氛围
为了使计划生育政策和性别比相关法规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我镇结合婚育新风进万家和生育文明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强化宣传。采取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竖立宣传标牌等形式进行了大力宣传,张贴宣传标语55条、树立大型宣传标牌2块,发放宣传折页3567份。通过广泛宣传,在辖区内形成了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强势氛围。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孩一样做栋梁等新型婚育观念,严厉打击溺婴、弃婴等违法行为。另一方面加强性别比治理法制宣传,公布举报电话,宣传违反涉案“两非”行为的严重后果。通过宣传教育,转变了广大群众的生育观念,增强了他们的守法意识,为全镇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科学规范管理,强化治理手段
1、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与包村工作片、工作队、村两委签订《计生工作责任书》,规定了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目标、内容、职责、要求和奖惩措施,对性别比整治工作问题多、影响整体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追究责任,实行一票否决。
2、着重严把“五个关口”。一是严把孕妇登记上报关,对辖区所有的孕妇,一经发现,问明情况后立即登记上报,纳入微机管理。二是严把孕情监控关,对政策内怀孕的妇女,上报后建立孕情档案,及时签订《孕妇合同》,落实包保责任人员,实行镇村干部包保责任制,全程跟踪服务和网络化监管,对怀孕4个月以上的孕妇,每月随访一次,并做好登记,全面掌握其孕情变化,发现有私自终止妊娠嫌疑的及时上报调查。三是严把B超管理使用关,对卫生院的B超机和使用人员逐一登记造册,并签订《责任书》,从事B超操作时,需2名以上操作人员在场,并逐个签字,并做好现场检查记录。四是严把终止妊娠手术关,确系需要落实终止妊娠手术的,除需镇计生办出具证明外,因医学需要终止妊娠的必须县计生局出具证明方可施行手术,并要求施术医生查明受术人详细证明、证件、地址并登记,减少非法终止妊娠的可能。五是严把终止妊娠药物使用关,掌握辖区内终止妊娠药品销售单位的情况,及时上报县人口计生部门进行监督。
3、落实“准确、及时、到位”六字方针。一是准确把握五项信息:(1)对已建立孕情档案暨孕情跟踪服务台帐和相关资料的各个项目要准确,防止错报错登;(2)孕情发现后及时上报,上报 后要跟踪服务,杜绝错登、漏登;(3)孕妇的身体状态以及家庭成员的思想动态,包管人员要通过各种途径准确掌握,有效防止“大月份照性别”等“两非”行为发生;(4)孕妇外出后的详细地址与联系方式要做到准确,便于跟踪服务与交流;(5)计内孕妇意外胎动(流产)的信息要准确,以便审查确认。二是服务管理做到二个及时。(1)孕情的发生、孕情的消失、调查与相关证明材料上报要及时;(2)对孕妇孕期保健的指导服务要及时,任何包管人员和单位不能存有任何的侥幸或麻痹心理。三是监管治理工作做到三个到位。(1)孕情包管的程序、过程与要求到位,在工作中不能走过场;(2)案件的查处和《责任状》兑现到位;(3)镇计生办对性别比存在的问题、症结分析到位,提供党委政府正确决策。
(四)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案件查处
严格按照《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福建省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坚持“有案必立、有案必查、查案必果”的原则,加大执法力度,对“两非”案件进行严厉查处。2008年来,全镇共查处“两非”案件10例。
三、工作成效
1、稳定了低生育水平。2009年-2011年全镇年均出生人口200人,出生率12.04‰,人口自然增长率6.5‰。
2、促进了责任指标完成。2011年主要责任指标完成情况:2011年人口出生207人(男性107人,女性100人),出生率12.46‰,政策内出生194人,政策符合率93.72%,人口出生性别比107: 100。计生工作进步幅度大,2011年度综合考核位居全县第三名,二类乡镇第一名,比2006年考核排位14名前移了11位。
3、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2011年,全镇完成社会生产总值4.96亿元,比增16.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9亿元,占县下达指标149%;财政收入381万元,比增41.1%;农民人均纯收入7120元,比增18.8%。
四、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城郊乡镇流动人口管理汇报 篇5
煌固镇位于上饶市北部,距市区11公里,上德公路贯穿其中,素有“上饶县北大门之称”。全镇面积115.75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总人口约5.6万人。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口计生委的积极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着力点,以改革创新和创先争优为动力,扎实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工作,确保了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得到全面实施,无行政侵权行为和计划生育恶性案件发生,营造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良好法治环境。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煌固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坚持把推进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着力在领导上强化,在机制上优化,在力度上硬化,成立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计生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村委会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责任制的落实,承担日常的督促检查、协调工作。
二、抓好学习,提高意识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决定》与计划生育“一法三规一条例”。把每年2月份作为全镇计划生育法制宣传活动月,镇、村、组三级联动,集中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普及活动,营造浓厚的依法推行计划生育的氛围,坚持依法规范人们的生育行为。共编印了《煌固镇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汇编》10000余册、《煌固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资料汇编》5000余册,并及时发送到广大育龄群众的手中,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和对人口计生依法行政工作的满意率,为依法推行计划生育工作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二是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领导干部和计生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培训等机会,加强镇村两级领导干部的人口计生法制学习,提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计划
生育法律法规的水平;全镇10名计生行政执法人员都通过了市、县组织的培训考试,领取了行政执法证,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
三、规范程序,服务便民
在办理计划生育各类证件及发放有关计划生育证明时,依法实施一次性告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杜绝乱收费、乱罚款或搭车收费。继续推行“三级全程代理服务”制度,做到“育龄群众不出村、计生证件送上门”。依法保障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认真落实知情选择、知情同意制度;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咨询、指导,实行就近服务和上门服务,切实提高群众满意程度。按照“属地化管理、居民化服务”原则,为流动人口提供与常住人口同等的免费服务。
四、严格执法、文明执法
严格遵守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在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过程中,认真落实“五项制度”,即:计生干部学法用法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分解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有奖举报制度。实行“七个必须”,即:镇人民政府办理每例计划生育行政案件事前必须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授权委托;调查过程中必须有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做到亮证执法;征收或处罚工作中,必须依法确定征收标准,正确使用自由裁量权;在首征社会抚养费不到位的情况下,必须与当事人签订分期缴纳协议;当事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必须及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社会抚养费必须足额上缴国库;每例《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案卷》必须及时归档。做到“五个不许”,即:不许坐收坐支、不许未经委托由乡镇征收、不许擅自提高或降低标准,不许超越委托权限和范围征收,不许村干部或其他不具备征收主体资格的单位和非行政执法人员征收,以此提高了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确保了征收及时到位,促进了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五、坚持政务公开,打造阳光计生
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程序正当的原则实施计划生育管理,实行五个“必须公开”:计划生育政策必须公开;公民实行计划生育应享有的权利必须公开;生育审批程序、奖励兑现、病残鉴定、社会抚养费征收等事项的程序及办理时限必须公开;生育审批、奖励帮扶等办理的结果必须公开;育龄群众实行法律救济的途径、投诉监督的渠道必须公开。全镇各村计划生育政务公开统一按“服务需求指南、证件申领程序、奖励扶助政策、法定生育条件、违法生育责任”等五大块内容向群众宣传政策、提供服务指南。同时将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内容纳入了镇政府“阳光政务信息平台”,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知情权。发放计生便民服务册和生殖健康科普知识读本10000多份,提高了育龄群众的人口计生基本常识,增强了人口计生工作的政策透明度。
六、落实奖扶政策,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建设
一是实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按照国家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要求,严格把好资格审查关,不多登、不错登、不漏登,条件公开、程序公开、名单公开。从而确保了资格确认工作的高质量。截止2011年共有56人享受国家每年720元的奖扶,4人享受1200元的特别扶助。经省、市、县计生委抽查,无一例错报,准确率均达到了100%。
二是实行二女户结扎奖励机制。近年来,我镇对落实结扎手术的二女户实行一次性奖励3000--5000元,并为育龄妇女办理养老保险,生活困难的对象还办理了农村低保。2011年度共结扎二女户29例,发放一次性奖励9多万元,办理农村低保92人。
三是实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子女中考优惠加分和阳光助学制。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对农村二女不再生育和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子女实行中考优惠加10分;对考取二本以上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子女发放阳光助学金每人2000元;对就读本县公立高中的农村不在生育一孩和二女结扎家庭的子女发放阳光助学金每人1000元,2011年共发放阳光助学金22人计3万元奖励。
四是开展帮扶计划生育困难户活动。建立党员、干部与计划生育困难户帮扶结对子制度,提供致富信息,帮助生产自救,并在每年年终结合送温暖活动,对计生特困户进行慰问走访,每户发放慰问金300元,送去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城郊建立流动党支部实施方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出发,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规范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改进流动党员服务教育管理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以形成党组织与党员联系密切,流动前、流动期间、流动后各环节全面加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着力,服务、教育和管理有机统一的工作机制,使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规范有效,流动党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党员意识明显增强,作用发挥明显好转。
二、主要原则
一是坚持双向管理、共同负责。实行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双向配合共同管理,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协作、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
二是坚持分类指导、动态管理。随时掌握流动党员的情况,强化跟踪管理,把每一个流动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经常性管理之中,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覆盖到哪里。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搭建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教育管理,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光荣感、归属感、责
任感。
三、主要措施
(一)集中排查摸底。在原来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各管
理处党(总)支部要对各党(总)支部流动党员情况进行详
细、彻底的调查摸底,排查清楚流动党员流向单位与地域分
布,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台帐,掌握流动党员具体居住的地址、联系电话、年龄、职业和工作生活状况、思想状况等,保证
流动党员“离村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并将情况上报城郊
党委组织办。
(二)合理设置党组织,不断拓宽流动党员管理渠道。
对于流动党支部的设置应本着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
员作用发挥的原则,把党员流动与地域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分散、灵活、方便”的特点,因地制宜,灵活设置,不断探索,党员外出流动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在实际操作中可采取以下几形式:
1、委托管理。按照有关党员流动管理的规定,对外出
时间六个月以上,不宜接转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应进行登
记,填发《流动党员活动证》,委托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
员进行管理。
2、延伸管理。对外出地点相对固定,人员比较集中,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都要建立独立的党支部;党员不足3名的,采取联合、挂靠等方式建立党支部。设立的流动党
员党组织要做到“三有”:即有人负责、有章理事、有活动
载体。
3、网络管理。搭建网络平台,利用qq、电子信箱等与
流动党员进行交流,了解流动党员就业求职、法律维权等信
息,并随时为流动党员提供相关的服务。
(三)构建管理平台,实行流动党员跟踪管理。为了使
流动党员真正享受到应有的地位,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信任
和依赖,我们应站在进一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加强
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的高度,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
和管理的措施,从而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流动
党员一心向党。
1、设立流动党员服务小组,强化对流动党员的跟踪服
务。各管理处党(总)支部各抽调一名党性强、责任性强的支委与城郊党委组织办共同成立城郊流动党员服务小组,为
所有流动党员建立档案,集中管理,做到“八个掌握”,即
掌握党员基本情况,掌握外出时间,掌握所从事的职业,掌
握流入地址,掌握联系办法,掌握党费缴纳情况,掌握平时
学习情况,掌握思想动态。
2、确定专人联系。城郊流动党员服务小组安排具体人
员与流动党员结成联系对子,定期联系。支部委员对本支部的流动党员实行包干制,每人包干联系一片,从而形成党支部—支部委员—联系人—流动党员的管理链。
3、完善流动党员活动证党员制度。党员外出地点或工作单位相对固定,流动党员服务小组对外出时间6个月以上的党员,一般应当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外出时间6个月及6个月以内的,一般应当开具《流动党员活动证》,《流动党员活动证》经流出地党的基层委员会盖章后,由党支部登记发放。流入地党支部要及时验证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流动党员活动证》由流动党员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或组织生活所在党支部每年审核一次。流动党员无正当理由不及时办理组织关系转接事宜、长期不与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联系的,党组织要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仍不改正的,其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要按照党章及党内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处理。
4、加强教育培训。流动党员教育应坚持“实际、实在、实用”的原则,不断拓宽培训 教育渠道。一是行前教育。在党员外出前,利用办理暂住证、就业证、计生证、党员活动证、接转组织关系等时机,对其进行党风党纪、遵纪守法等教育。二是邮寄教育。流动党员服务小组要确定流动党员联络员,负责把党课教材、党报党刊以及党员电教片等学习资料寄发给外出流动党员,组织党员自我教育。三是补课教育。各管理处党(总)支部应抓住流动党员在重大节日回家的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内容,对他们进行补课培训。
(四)利用有利优势,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发挥作用。针对外出流动党员见识多、交际广、信息灵等优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必须坚持有所作为原则,积极引导他们为家乡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为家乡经济发展献策献力,为乡亲外出务工介绍就业。
1、落实流动党员目标管理制度。流动党员活动范围广、信息多、观念新的特点,每年结合实际制定一个详细的流动党员目标考核内容,通过印发《流动党员须知》、《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等形式发到每一个流动党员手中。既要求他们在外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又要鼓励他们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带信息、带经验回乡发展,党组织每年都应借流动党员春节回乡等适当的时机,召开党员座谈会,与流动党员心交心,听他们介绍先进经验,提出发展本地经济的参考建议,配合家乡拓宽发展经济的路子,带领家乡群众共同致富。
2、大力开展党员“双带”活动。基层党组织应流动党员服务小组这一载体,发挥好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由流动党员服务小组根据每个流动党员的不同情况,采取“1+1”或“1+2”的形式,使他们与家乡的贫困党员结成对子,充分利用流动党员信息灵、有一定技术专长等优势,带领家乡党员群众在家创业或介绍外出就业,从而达到共同致
公司流动人口管理情况汇报 篇7
大家好!
近年来江宁的开发建设速度斐然,建筑行业也得到空前发展。众所周知,某集团从事的基础建设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需要许多劳务的输入。这些劳务的输入,大部分来自于外省。因此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想必诸位同行都有一套很好的管理方式、方法。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集团对于流动人口管理的基本思路。
流动人口的特点是散、乱、杂,要想管理好流动人口,首先,要从源头抓起,严把人员进出关。由于劳务佣工来自五湖四海,文化素质高低不一,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如何寻找整体素质较好,施工作业水平较高,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公司对施工人员的进入渠道进行严格把关。一是,对某些地方人员(如有些地方人员素质差,劳动思想观念薄弱,扰乱社会治安)坚决不引入。二是,引进建制健全、队伍规模较大的施工队,减少小队伍,保证队伍稳定性。三是,认真、细致查实引进人员有效身份证件,对身份不明的人员坚决不予以接收。做到每位施工人员“三清”,即:身份清、家庭住址清、婚姻状况清。公司和项目部有专门的劳动管理部门和人员,对劳务人员建立详细的台帐。
二、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针对外来人员“散、乱、杂”的特点,制定出台相应的管理规定。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制,与施工队队长签定经济责任状,并认真落实,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统一登记管理,建立施工人员花名册,一式肆份,其中上报行业主管部门一份,以便于行业管理;集团公司一份,以作为监督、检查依据;项目部一份,对人员实施管理;施工队自留一份,以备案备查。此外,邀请属地派出所警官到集团公司为各分公司经理及项目经理、施工队长讲授流动人口登记、备案、管理的.方式、方法和引进施工人员时的注意事项。所以施工人员一旦引进,立即认真办理流动人员暂住证,纳入地方流动人口管理。坚持做到项目开工,人员进场即与地方派出所签订社会治安管理责任状,确保施工现场无打殴等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施工人员的学习,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公司制度明确规定,项目进场所有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施工现场负责人、安全员、施工员、各类作业工人,在进场前都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经过考核合格,颁发“三级”安全教育卡。同时对每位施工人员实施专业技能的培训,进场后发给《员工手册》。定人定岗,实行岗位工作责任制。
四、依法分包工程,按时兑现农民工工资。我集团承接的工程都实行了依法分包,坚决杜绝违法分包和层层转包。杜绝由于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导致民工闹事的事情发生。我集团积极配合政法、公安部门开展各项综合治理活动,加强施工人员和工地管理,严禁黄、赌、毒、群斗群殴现象发生,严防空闲工地成为犯罪分子的“避难所、防空洞”。另外要切实做好思想疏导和预先防范工作,及时处理劳资纠纷和化解内部矛盾,预先做好民工工资兑现工作,防止工作不到位出现群体性上访,杜绝重大治安事件及恶性安全事故的发生。
农民工的用工及管理是党中央新一届集体领导班子关切的问题,也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某某集团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流动人口的管理,认真贯彻《江宁建筑业流动人员管理办法》,使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为江宁的社会安全与稳定,为江宁实现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
流动人口房屋出租工作管理汇报 篇8
更新服务理念,强化外来人员管理。乡综治委统一部署,明确要求对外来务工人员逐一登记、建档、拍照、发证,并发函到其户籍所在地进行核对,明确专人建立台帐,加强管理,我村委会还提出以管理带服务,以服务促管理的工作思路,使流动人口更加自觉地融入到我村:
一、成立领导机构,加强流动人口工作的组织管理
为加强全区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我村委会成立了流动人口管理小组,切实摸清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底数,加强房东基础档案建设,落实一户一档制度,并与出租房房东100%签订治安责任状,由房东督促外来人员办理暂住证等手续,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
二、加强特殊人群管理,确保社会安全
通过联合我乡派出所对流动人口进行专项整治,重点开展了四项基础调查:一是对重点特殊人群的调查。开展对流动人口中吸贩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八种对象、无业闲散人员以及各种违法嫌疑人员的情况调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对重点部位区域的调查。组织对本辖区治安热点部位、易发案部位的调查,重点对寨上、后埔等流动人口聚居、私房出租户集中或有大量使用外来劳动力的用工单位和社区开展基础情况调查,明确重点管控的出租户及单位。三是流氓帮伙的调查。重点调查在流动人口聚居的社区划分势力范围,形成保护伞,收取保护费,以老乡朋友为主要成员、地
域性极强的帮伙势力。四是抓好从事摩托车非法载客工的调查。对从事非法载客的嫌疑人和摩托车落实登记,争取从载客工中物建一批治安耳目,摸清摩托车的来源,并加强对摩托车修理店的阵地控制,注意收集线索证据,重点打击“飞车”抢夺团伙和盗车、销赃团伙。对排查出的重点对象和视线人员,落实管控措施。
三、发放安全手册,解除安全隐患
定期向外来流动人口发放安全手册,对外来人员进行遵纪守法宣传教育,尤其对消防、卫生、防盗放抢等进行重点教育,及时发现和排除不安全隐患,保障流动人员的安全。提供法制宣传服务,广泛通过横幅、标语、宣传窗、黑板报等形式,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并不定期地邀请司法人员为流动人口进行法制方面的授课,为他们提供法律方面的咨询。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是一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我们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各单位要积极配合,要重服务,严管理,进行排查摸清人口底数,明确服务对象和管理对象。上下齐心,做好管理服务。
于家务村委会
流动党员管理情况汇报 篇9
一、加强领导落实管理责任
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关键在于领导重视,责任落实,措施得力。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措施,把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作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来突破,把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考核。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台账和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各党支部负责联系流动党员和对流动党员进行日常教育管理,形成了双管齐抓的管理机制。同时将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从乡党委到各支部,层层签订责任状。
二、调查摸底建立管理台账
为了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各级党组织每年3月底以前,以各村(社区)支部为单位组织力量对本管辖区内的流动党员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收集流出、流入党员的动态,了解党员的务工原因、具体地址、联系方式及所从事的工作等情况,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台账,对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努力做到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清楚、外出时间去向清楚、联系方式清楚。经调查摸底,2010年,我乡外出流动党员有25名,跨省流出13名,持流动党员活动证20名。外出流动党员以农村农民党员为主,主要集中在广东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务工,从事建筑、服务、保安等职业。
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机制
为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意见》文件精神,我乡立足于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推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目标,先后制定和完
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着力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一是建立流动党员申请备案制度。凡是要外出的党员,都要填写《党员流动申请表》,说明外出的事由、时间、地点、联系方式等,经支部同意后,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二是建立双向联系制度。要求流出党员主动将在外面流动的情况与组织关系所在的党组织保持经常性联系;流出党员组织关系所在的党组织明确专人“一对一”联系流动党员。三是建立“三查一报”制度。每半年对流动党员基本情况进行一次普遍检查,重点检查流动党员是否办理了《流动党员活动证》,是否转接了组织关系,是否交纳了党费,是否与流入地党组织建立了联系等。四是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各党支部每季度召开一次流动党员联系人会议,及时掌握、通报流动党员的有关情况,研究教育管理办法,落实教育管理措施。乡党委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听取党支部关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情况汇报,专题研究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三、改进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管理方式。我乡各级党组织在调查摸底,对流动党员逐一登记造册,建立管理台账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改进方式,普遍采取“七个一”的管理模式,即“一封信”,每年春节前给流动党员寄发一封慰问信,给予组织上的关怀;“一座谈”,每年春节召开一次流动党员座谈会,了解他们一年来的思想、生活动态;“一慰问”每年利用节日对流动党员进行慰问,帮助他们解决部分生活困难问题;“一评议”,每年对全体流动党员进行一次整体评议,针对突出问题进行整改;“一张联系卡”,给每位流动党员制作、发放一张联系卡,方便流动党员及时迅速的联系上组织;“一培训”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流动党员培训班,讲解当前形势,确保流动党员及时迅速了解当前党的方针政策:“一帮扶”,乡党政领导、机关党员干部和各村支委
对流动党员实行“一对一”帮扶,细化责任,切实解决流动党员的后顾之忧。为了更好地为流动党员服务,开通了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方便流动党员与党组织联系。
四、创新载体丰富教育形式
城郊中学教科研阶段工作汇报 篇10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晚上好!
时光如梭,转瞬即逝。眨眼我们教科研室已成立两个月。从事教科研工作,使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凭着集体智慧,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在此,一一捋来,小结如下。
一、前期工作
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点,围绕“123”工程,以教学为中心,突出常规管理,突出初三毕业班工作,强化学生管理,强化教研教改,强化校本培训。我们教科研室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教科研室同志分为两类,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以指导教学为主,带领新同志听课评课。每次听课时填写听课记录表,评课记录卡。每人一周至少八节。每周有听课小结。
2、组织好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制定了备课组教研组活动制度,以及教研组长职责。每次活动都有教科研室下组同志做好考勤,督促组长做好会议记录,保质保量完成活动任务。
3、积极参与校本培训,做学科带头人。在阳光师训中,教科室能出行的同志全员参训,全程学习,做好笔记’为后期工作做好铺垫。
4、处理教科研室日常事务工作,完成编辑、打印、装订、收集整理与教研有关的资料。在开学初的县局大检查、“千人百校行”“2012阳光师训”等大型活动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5、群策群力,归纳总结了雷爱玲老师的教学特色,《把爱洒向课
堂》
二、后期改进:
1、加强管理,将听课评课调研工作做到实处,做到有效课堂的促进。
2、切实开展好备课组活动,使之真正服务于教学;让教研组活动成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平台。
3、落实教师培训工作,让先进的教学理念走进来,为打造名
牌教师奠定基础。
4、安排骨干引领教学,着力进行“同课异构”活动。做到“引一评二”,充分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特色。
乡镇档案管理工作自查汇报 篇11
XX镇档案管理工作自查汇报 今年,我镇按照县府的部署和要求,积极开展工建档作,对镇级档案升级后至200X年间以及村级“六有”建档后至200X年间的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切实推进我镇的档案管理上水平、上档次,确保档案管理不滑坡。现将我镇的近年来的档案管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党政重视,加强我镇档案工作的力度 镇委、镇府对
档案工作高度重视,把建档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责任意识,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档案工作责任制,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群副书记任组长,组织委员、党政办公室主任任副组长兼档案室主任,落实配备一名专
职档案员。明确乡镇建档的工作思路,把县委、县府关于档案工作的决策贯彻好、落实好、真抓实干、把工作落到实处。今年为落实县府及档案局《关于对档案综合目标管理升级及复查后满3年的单位进行复查的通知》要求,我镇召开了专门会议研究部署,确保复查合格。
二、落实责任,切实抓好镇府档案资料归档工作
对照县的文件要求,我镇对镇级建档工作及早部署,精心组织,确保档案资料归档工作顺利开展。今年3年初,召开镇级档案资料归档工作会议,党群副书记在会上作了部署,要求镇各办公室、部门实行各办(部门)负责制,各办(部门)负责人为该办公室(部门)的档案归档第一责任人,落实好专人开展具体工作,对200X年以来的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归档,由于早部署,早行动,我镇档案归档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中各办(部门)各负其责,相互支持,对不懂、不明白的由镇档案员负责指导,或
直接向县档案局虚心请教。在这次整理归档工作中,县档案局给予了有力的指导,多次到我镇检查指导,为我镇档案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三、多管齐下,切实抓好村级档案资料归档工作
我镇在抓好镇级档案资料归档的同时,同步抓好村级档案资料的归档工作。主要做到“四个一”:一是召开了一个支书、文书参加的村级档案专门会议,传达县的档案会议及文件精神,要求各村务必重视,扎实地做好资料归档工作,确保通过县的复查验收;二是举办了一个文书参加的村级档案员业务学习班,使各村文书(档案员)对资料归档的业务来一次再学习,再提高,特别是村级换届后,部分档案员未熟悉档案工作的,要尽快熟悉工作的开展;三是组织了一次村级资料的整理收集工作,由镇党政办牵头,对各村自200X年以来档案资料进行整理,重点是各村委的积存资料,各村委两委干部手头上的文书资料收集、合同等,来一次较彻底的收集,既有效地防止了资料的散失,又对资料进行初步分类;四是组织了一次各村档案集中检查,各村档案资料在初步完成整理归档后,统一集中镇档案室,由镇档案员逐一检查、查漏补缺,补充完善。
四、取得的成效
经过近X个月的时间,在镇、村两级的努力,在县档案局业务指导下,我镇对200X—200X以来的档案资料整理基本完成,镇级共立卷X卷,其中永久长期X卷(县级发文X卷,镇级发文X卷,镇级汇报总结、各类报表类X卷,经济合同类X卷,各部门业务档案X卷),短期X卷(县委、县委办发文X卷,县府、县府办发文X卷,县其他部门发文X卷),实物档案X件,完成续编大事记、组织机构沿革、基础数字数据汇编等编研材料,并增加了人代会、党代会、妇代会、团代会等四个专题编研共X卷)。村级共立卷X卷,其中永久长期X卷(本村各项汇报X卷,针对
性发文X卷,各类报表X卷,实物档案X件),短期X卷(上级各类文件X卷,会计档案X卷)。
五、存在的不足
主要是个别村委文书资料保存不完整,有资料散失现象,镇级部门资料归档不及时,这些都有待我镇加以克服,不断改进。
乡镇绩效管理自评汇报 篇12
年,我镇绩效管理工作在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绩效管理工作作为检验我镇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主要标尺,作为建设高效政府的重要载体,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责任,扎实推进,确保绩效管理工作取得实效。现将我镇年绩效管理工作自评如下:
一、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镇成立了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纪委书记、常务副镇长任副组长,同时抽调了各部门的人员,设立了镇绩效办,具体负责绩效管理工作。
(二)强化工作措施。为确保该项工作取得实效,我镇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转变政府职能、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对人民负责政府的主要内容,认真抓好绩效管理工作的落实。一是制定工作方案。全区绩效管理工作会议之后,我镇即召开绩效管理工作会议,认真传达全区绩效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绩效管理工作方案。为了使管理方案更具科学性、操作性,我镇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法,对管理方案进行全面分析、讨论,认真听取意见,最后由镇绩效办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报区绩效管理办。二是开展宣传发动。为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镇认真组织学习全区绩效管理工作会议及有关文件精神,深刻理解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镇党政联席专题研究了绩效管理工作,党政主要领导密切关注并经常过问绩效管理工作,专门就绩效管理工作提出要求,明确开展绩效管理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目标任务、管理范围、管理内容、管理方法和工作步骤,要求全镇干部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争创一流业绩、提供一流服务、建设一流队伍,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把绩效管理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通过宣传发动,在全镇上下形成了抓好绩效管理工作的思想共识,为做好绩效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三是建立工作制度。建立了绩效管理工作责任制度,由分管领导审核把关,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建立了阶段上报制度,由责任部门对所负责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数据采集统计、进度状态分析,提出意见建议,并汇兑上报镇绩效办;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实行‚有错无为‛问责制,对工作不认真负责,出现严重失误,以及弄虚作假等现象予以通报批评或效能告诫
二、绩效管理各项目标的实现情况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政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委‚四用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建设港口城市中心城区的战略部署,抢抓机遇,奋力先行,有效运作,积极作为,全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同步推进,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形成。
(一)凝心聚力,提升发展
(二)项目带动,支撑发展
坚持把项目工作作为支撑发展的抓手和载体,进一步强化项目带动意识,强化项目工作责任,强化项目服务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项目的落地、建成、投产。全年共组织实施项目50个,其中重点项目7,投资超千万元以上项目6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福厦铁路段进展顺利,滨海大道段、福泉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段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大力支持协调LNG500KV输出线路、中石化输油管道等项目建设,工程顺利推进,实现提前完工交付使用。持续抓好社会公益性项目建设,占地5.7亩的敬老院、综合文化站完成主体工程,村村通安全饮水工程有序推进。太湖工业园区建设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效,二期排涝工程完工投入使用,供水工程开工建设,路灯、道路等配套设施初步完善。新增入园企业7家,入驻企业增至28家,其中有11家企业投产达产,园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5亿元,园区的产业集聚、企业集聚效应开始凸现。以太湖工业园区为平台,加大投资推介力度,千方百计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先后参与项目推介活动8场,共洽谈项目6个,其中合同项目1个,增资扩股项目1个,意向项目4个。
(三)关注民生,共享发展
(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稳定为第一责任,全力抓发展、保稳定、促和谐。加大治安防控力度,人防、技防网络进一步健全,治安视频监控系统覆盖面逐步扩大。突出抓好以信访工作为重点的安定稳定工作,认真开展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落实‚六定五包‛工作责任制,一些复杂的信访积案逐步稳步化解,特别是解决了3个信访老户问题,减少了信访突出问题的发生,确保了奥运期间辖区内的社会稳定。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多元化调解衔接工作取得新进展,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成功化解突发事件8起,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受到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排查和消除各类安全事故隐患,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不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效防抗台风等各种自然灾害,森林防火连续三年实现‚零报告‛,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切实保护。计生工作在难中提升,干部、群众的计生观念明显转变,基础性工作明显规范。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完成水源保护区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垃圾无害化处理达90%,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没有发生环境破坏案件。规范土地管理工作,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开展土地‚双违‛整治,抢建乱建歪风得到有力遏制。认真开展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全面完成征兵任务。人口抽样调查圆满完成,经济普查工作清查阶段顺利完成。荣获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先进集体称号。成立镇政协委员联络组,不断完善统战网络。完成省级先进综合档案室创建。侨务、地方志、保密等工作稳步推进。老区、妇女儿童、老龄、残联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五)加强建设,保障发展
经济是中心,党建是保障。面对今年严峻的发展形势、发展压力,镇党委、政府继续把党的建设切实抓紧、认真做好,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奋力实现港城‘两个先行’‛主题教育,把胡锦涛总书记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市委‚四用发展‛和‚党建四要‛作为学教活动的重要内容,统一思想,推动工作。积极培育下尾村党委‚四培双带‛典型,以点带面,提升‚三级联创‛工作水平。扎实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实现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全组建、全覆盖‛。提高50以上党龄困难党员定额补助标准,建立残疾人困难党员定期帮扶机制和农村党员小额企业贷款优惠制度。积极发动干部群众支持四川抗震救灾,全镇1241名党员自愿交纳‚特殊党费‛43.3万元。镇党委、政府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班子成员顾全大局,团结奋进,全镇干部想发展、议发展、促发展的氛围浓厚。坚持依法办事、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抓紧抓实效能建设,促进行风政风根本好转。规范村级集体‚三资‛管理,认真做好事务公开,开通镇政府门户网站,树立推动工作,为民负责,公正廉洁的形象。
【城郊乡镇流动人口管理汇报】推荐阅读:
城郊煤矿的档案管理11-29
乡镇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汇报11-21
关于我市城郊集镇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建议07-23
乡镇流动党员管理调研报告12-11
城郊农业05-20
城郊养老09-06
城郊农民09-21
城郊森林区05-22
城郊型经济07-25
城郊型农业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