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煤矿的档案管理(精选5篇)
城郊煤矿的档案管理 篇1
目前, 城郊煤矿作为年产500万t的河南省的大型矿井之一, 通过采取10项安全管理新举措, 保证了自2003年投产以来的持续安全生产, 取得了良好的安全管理效果。
1发挥理念先导作用, 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城郊煤矿秉承“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的作风, 紧紧围绕“从零开始, 向零奋斗”的安全管理目标, 广泛宣传发动, 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提出“管人先管思想、抓人先抓灵魂”、“不出带血的煤”、“要我安全不如我要安全”、“人员零三违, 设备零影响, 安全零事故”、“人人尽岗位责任、事事达质量标准”等安全管理理念。并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 编制安全文化手册, 建立安全文化长廊, 通过每天的调度会、班前会、电视、报纸、板画等多种媒介进行渗透和延伸, 将安全理念制成警示牌、标语悬挂在会议室、楼道走廊和井下大巷、硐室、车场、工作面, 促使职工把安全理念转化成自己的安全行为。
2推行“双基”建设, 实施“两个规范”管理
从实施“双基”建设和“两个规范”入手, 积极推行安全精细化管理。各职能科室“双基”考核细则涵盖其对各区队指导、监督、管理的全部业务内容, 使安全管理不再是安监部门一家的事情, 把全矿所有业务科室的安全管理积极性全部调动起来, 形成了“人人抓安全, 人人管安全”的良好局面。该矿组织技术人员, 结合现场实际编写了《城郊煤矿操作规程汇编》, 共分为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质测量和机修7个分册, 涉及全矿各个工作岗位, 规范了各岗位工种的操作规程。
3坚持“严、细、实”的工作作风
城郊煤矿通过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建立职工行为规范和各个岗位的工作规范, 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 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实行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在安全管理责任追究方面, 该矿在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和其他作业规程的同时, 根据公司和矿有关重大安全隐患责任追究的规定, 做到有责必究, 严格处理, 切实做到责任追究“关口前移”, 把安全工作重点始终放在消除隐患和防范事故上, 有效地防范了重大隐患和事故的发生。
4安全管理流程化
各科室根据业务分工及安全管理需要, 将本部门业务管理及与相关部门的业务配合形成流程, 制定了《城郊煤矿隐患处理流程图》等61种煤矿层面安全管理流程图, 规定在不同的时间、空间范围内业务处理的流程。这样便于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人员实现点对点的合作, 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力资源的作用。例如:城郊煤矿安全隐患处理流程, 将隐患整改单实行无纸流程化管理, 做到了每条安全隐患整改时间精确到分, 实现了安全隐患在规定时间内闭环管理。
5推行安全问责制, 强化责任追究
①加强各级领导安全责任制, 对因工作不负责、不尽职、管理不到位造成事故的从严从重进行责任追究。②执行安全过错积分制度, 把过错积分的结果作为年终考核、评先的重要依据。③执行评选安全管理最差区队制度, 评出的安全最差单位的负责人要在安全办公会上陈述反思心得, 以达到改正自己、警示他人的目的。④开展专项督察活动, 狠抓各级管理人员跟、值班质量, 重点抓各队跟班副队长和现场负责人的管理质量。⑤依据分级负责的原则, 该矿建立科级以上领导“包保”区队制度, 基层区队建立队干“包保”班组制度和职工互保、联保制度。
6开展隐患排查, 狠抓现场管理
①根据不同时期人、机、环境的特点及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确定阶段性安全工作重点, 采取专项治理的形式进行集中整治。②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检查工作。每月由矿领导带头组织安全隐患大排查;由矿领导牵头、安检科组织不定期的“零点行动”、“三违、三松”排查活动;由各专业部门带头, 分管专业矿领导参加, 每月开展专项检查, 如“一通三防”、防治水、机电运输检查等。③该矿副值班坚持每天深入到区队班前会、井下重点工程现场,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并在早调度会上予以通报。④建立健全群监网络, 在工作中全过程排查安全隐患, 并监督整改。通过基层单位自身隐患排查及隐患自查自纠, 有效提高了发现隐患的能力及隐患整改的效率。
7以质量保安全, 以安全促生产
①以创建亮点工程、示范工程、示范区队为切入点, 对达到示范工程的采掘工作面作业人员和矿命名的季度标准化示范区队进行奖励, 并要求其他区队每月到示范工程地点进行参观学习, 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 每周评比现场管理最差区队, 评出的现场管理最差区队的队长、书记均要受罚, 并在最差区队的工作面组织召开现场会。②开展各项现场评比活动。文明施工现场管理评比、机电设备现场管理评比、质量标准化互检等活动的开展, 有效地促进了基层单位对质量标准化管理的积极性, 确保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8坚持“人本”管理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最具决定性的要素,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牢固树立“人企合一, 企业即人、企业靠人、企业为人、企业塑人”的理念。这就要求在具体管理工作中, 首先要“以人为本”, 充分尊重员工、善待员工, 树立“人人是人才”的观念, 为每位员工提供平等的发展平台。其次是 “以能为本”, 就是以能力来识人、选人、用人。打破单纯靠学历、靠职称、凭资历选人、用人观念, 变“相马”为“赛马”, 为“能人”的成长和脱颖而出设立“跑道”, 搭建舞台。以能力定岗位, 以能力定岗级, 以能力定薪酬, 使“能岗”、“能级”、“能酬”相匹配, 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9提升员工和管理者素质
①充分发挥该矿四级培训基地的作用, 积极开展岗前培训、特殊工种培训、“每周一课”、“每日一题”、“井下课堂”、导师带徒、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 促使职工全面掌握安全知识, 提高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能力。②举办科级以上干部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强化科级人员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学习, 提升干部安全素质。③举办干部管理岗和技术管理岗技术比武, 提高了管理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和现场管理水平。④开展全员军事化训练, 提升员工的执行力。⑤开展重点岗位、重点设备“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工作, 并积极开展“手指口述”和“岗位描述”工作法。⑥加大对“三违”人员的管理力度。该矿成立了安全“双规”学校, 规范了“三违”人员学习、帮教方式, 对“三违”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
10创新安全管理活动形式
(1) “三盲”管理。
即在“盲点”或“盲区内”出现的“盲行为”的管理。通过开展“三盲”管理, 使矿井任何一个时间段、任何一个作业地点, 都有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 确保井下“三违”现象得到及时制止。
(2) 开展“零点行动”检查活动。
“零点行动”采取“1+9”的方式进行, 即1个矿领导带领9个副科级以上的人员参加行动, 副科级以上的人员由矿领导任意挑选, 于凌晨2:00入井检查职工“三违、三松”情况, 并在当天早调度会上直接通报处理结果。
(3) “安全3人行”活动。
“安全3人行”即生产线上你我他, 互帮互携保平安。3个人形成一个安全闭环, 稳定性强, 安全监督提醒更周全, 平安互保性更强, 并且若其中3人有人休班或请假, 其余2人又可形成安全伙伴, 可在更大程度上保证安全组合时时刻刻都存在。
城郊煤矿通风系统优化改造实践 篇2
关键词:主要通风机,煤矿通风系统,网络解算
城郊煤矿位于河南省永城境内, 北邻陈四楼井田, 南接新桥井田。井田南北长约12 km, 东西宽约11 km, 勘探面积103 km2。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为420万t/a。矿井目前的通风方式为混合式, 通风方法为抽出式, 以副井进风为主、主井进风为辅。
北风井主要通风机为ANN-2500/1250N型轴流式风机, 风机安装的叶片数量为22片, 叶片角度能够靠液压系统进行自动调节。东风井主要通风机为BD-Ⅱ-8-№28型对旋轴流式风机。随着生产布局的变化, 矿井北风井系统将进入通风困难时期。加之北风井主要通风机运行几年来, 风机性能有所降低, 北风井主要通风机运行工况已接近其饱和能力, 且在负压达到2 800 Pa即失速报警, 难以维持正常生产, 必须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改造。
1 矿井通风困难时期通风系统解网分析
1.1 解网计算
通过对矿井通风系统各参数进行测定, 把分支数、节点数、固定风量分支数、自然风压数、通风机台数、固定风量的分支号及其风量值、自然风压分支号及其风压值、主要通风机装置的特性曲线拟合点的风量、风压值、各分支始、末节点及风阻值输入计算机, 进行矿井困难时期风网的优化解算。解网结果汇总见表1。
1.2 结果分析
(1) 东风井风机风压为2 523.53
Pa, 风机排风量为79.05 m3/s, 风井回风量为76.68 m3/s, 净功率为199.49 kW。东风井风机现有能力可以满足困难时期东风井系统通风要求。
(2) 北风井主要通风机风压为5 017.94
Pa, 排风量为132.86 m3/s, 风井回风量为126.21 m3/s, 净功率为666.66 kW。可见, 北风井主要通风机风压过高, 风机现有能力不能满足困难时期北风井系统通风要求。
(3) 北风井风机风压过高原因:
①困难时期北翼共有10多个采区同时生产, 采掘工作面及独立通风硐室等用风地点较多, 北风井系统需风量达127.06 m3/s, 较当前用风量增加约21.67 m3/s, 从而导致北风井系统各巷道通过的风量普遍增加、通风阻力增大。②困难时期北风井系统最大通风阻力路线将到达十采区, 且八采区和十采区总需风量达42.3 m3/s, 通风路线较长, 风流较为集中, 导致通风阻力升高。③北翼胶带运输大巷作为北风井系统主要回风大巷, 局部区段由于巷道变形失修, 影响有效通风断面, 造成局部阻力过大。
2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案
2.1 方案设计
方案Ⅰ:保留现有北风井风机设备不做任何改造, 同时, 靠北翼回风巷新施工970 m回风改造巷, 以降低北翼回风段的阻力;矿井北翼根据北风井系统现有通风能力进行采掘部署, 能布置2个采煤工作面和8个掘进工作面。井巷改造工程费用为436.5万元。
方案Ⅱ:改造现有北风井2台风机, 增大其通风能力, 同时, 靠北翼回风巷新施工970 m回风改造巷, 以降低北翼回风段的阻力。根据改造后的通风能力进行采掘布署, 能布置2个采煤工作面和12个掘进工作面。井巷改造工程费用为436.5万元, 风机改造费用390万元, 合计826.5万元。
方案Ⅲ:更换北风井风机, 同时, 靠北翼回风巷新施工970 m回风改造巷, 以降低北翼回风段的阻力, 最大限度地增大北风井系统通风能力, 并根据改造后的通风能力进行采掘布署, 能布置2个采煤工作面和12个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改造总费用为936.5万元, 其中风机购置及安装费用约500万元。
2.2 方案确定
3个方案中, 方案Ⅲ及方案Ⅱ的风机改造可布置的采掘工作面较多, 具有相同的改造效果, 方案Ⅰ较少。方案I对矿井生产能力的限制最大, 不利于矿井的稳产。方案Ⅱ对主要通风机进行技术改造, 需要与国外厂家联系生产特殊要求的主要通风机, 生产周期长, 难以保证按期交货。综合考虑, 采用方案Ⅲ风机改造方案, 即对北风井现有2台风机进行更换, 井下沿煤层与北翼胶带大巷平行新施工970 m回风改造巷。
3 优化改造效果
城郊矿北风井新风机选用FBCDZ№26/2×355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2台, 静压188~4 840 Pa, 排风量62~157 m3/s, 电压6 kV, 转速740 r/min。成功切换2台新主要通风机后, 各种数据均比较正常, 北翼总进风量为112 m3/s, 总回风量为118.8 m3/s, 总排风量为123.9 m3/s, 北风井负压为3 050 Pa, 总进风量增加9.3 m3/s。
城郊煤矿的档案管理 篇3
1风流在巷道中热、湿交换计算
1.1矿井热源分类
1.1.1风流自压缩热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风流在纯自压缩过程中的焓值增加与风流前后状态的高差成正比,即
i1-i2=g(z1- z2) (1)
式中,i1和i2分别为风流始、末的焓值,J/kg;z1和z2分别为始、末状态下的标高,m;g为重力加速度,取9.8 m/s2。
自压缩所引起的焓值增加同风量无关,只与两点标高有关,自压缩这个热源是无法消除的,而且随着采深的增加而相应增大。矿井深度的变化,使空气受到的压力状态也随之而改变。当风流沿井巷向下(或向上)流动时,空气的压力值增大(或减小)。空气的压缩(或膨胀)会出现放热(或吸热),从而使矿井温度升高(或降低)。由矿内空气的压缩或膨胀引起的温升变化值可按式(2)计算:
undefined
在绝热情况下,n=1.4,则式(2)可简化为:
Δt=Δz/102 (3)
式(3)表明,井巷垂深每增加102 m,空气由于绝热压缩释放的热量使其温度升高1 ℃;相反,当风流向上流动时,则又因绝热膨胀,使其温度降低。
1.1.2围岩散热
围岩散热是由于围岩温度高于巷道中风流温度而引起的传热,其传热量与围岩的原岩温度和风流温度有关,且围岩传热过程是一个不稳定的传热过程,当井巷刚刚开掘,围岩和风流之间温差最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围岩被不断冷却,其冷却带厚度不断加大,由于围岩热阻的影响,其传导的热量将不断减小,其热交换量可以通过一个与时间有关的稳定热交换系数进行计算:
Qgu=kτUL(tgu-ta) (4)
式中,U为巷道周长,m;kτ为风流和围岩的不稳定热交换系数,kW/(m2·K);L为巷道长度,m;tgu为原始温度,℃;ta为风流温度,℃。
1.1.3机电设备散热
机电设备散热量与机电设备的种类有关,如采煤机通过馈电电路接收的电能几乎全部都转化为了热能传递到风流中;链板机和输送机一部分通过摩擦作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另一部分则转化为煤和矸石的动能;而局部通风机将电能大部分转化为风流的压力势能。
1.1.4运输中煤炭或矸石的放热量
这种形式的放热实际上是围岩散热的另一种形式,其放热量可以由式(5)计算:
QK=0.002 4mCmL0.8(Δt-3.5) (5)
式中,m为煤炭或矸石的运输量,kg;Cm为煤炭和矸石的比热,kJ/(kg·K);Δt为煤炭和矸石运输中被冷却的温度,tgu-ta,℃;L为运输的长度,m。
1.1.5热水散热
井下热水涌出后,由于热水温度大于风流温度,在排放过程中与巷道风流之间形成传热、传质,从而传递热量,常把其归到围岩散热里面。
1.1.6工作面人员散热
人体散热在矿井的散热量中占的比重很小,其经验计算公式为:
Qwk=nq (6)
式中,n为同时工作人数;q为不同作业环境下人体的散热量,井下工人应取407 W。
1.1.7氧化放热及其他
煤炭的氧化放热是由于煤炭氧化后温度升高,而向矿井气流传递的热量。在一般情况下,氧化放热量和其他散热(如采空区漏热)的散热量都不大。
1.2风流在巷道中的热交换量
在矿井风机的作用下,风流在不断地流进、流出井巷的同时,和周围环境发生热、湿交换。在正常通风的情况下,井下风流参数随时间变化不大,风流的质量流量不变,因此可以把风流通过井巷的过程看作一维稳定流动。
如图1所示,假如单位质量的风量从标高为z1的断面1-1流入,环境对风流的加热量为q,风流对外不做功,并从标高为z2的断面2-2流出。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风流流入断面1-1的总能量和环境对风流的加热量之和应等于风流流出断面2-2的总能量,则过程的能量方程为:
u1+p1v1+wundefined/2+gz1+q=u2+p2v2+wundefined/2+gz2 (7)
式中,u1,u2分别为两断面上风流的内能,J/kg;p1,p2分别为两断面上风流的压力,Pa;v1,v2分别为两断面上风流的比容,m3/kg;w1,w2分别为两断面上风流的速度,m/s;z1,z2分别为两断面的标高,m;q为从断面1-1到2-2风流的吸热量,J/kg;g为重力加速度,m/s2。
根据焓的定义:i=u+pv
则式(7)能量方程可变为:
i1+wundefined/2+gz1+q=i2+wundefined/2+gz2
对于始末两端断面积变化不大的某段巷道,可近似认为两断面风速相等,故该式可变为:
q=(i2-i1)+g(z2-z1)
对质量为MB的风量有:
Q=MB(i2-i1)+MB(z2-z1)
所以,对于近水平巷道,单位质量风流的沿程热交换量等于巷道两端风流的焓差;对于倾斜巷道,风流在流动过程中,势能逐渐转化为风流的内能,进而也体现在风流的焓变化上。
2热源分析
为了考察矿井井下热害程度,研究矿井各用风地点风流温度变化规律及井下风流沿程与围岩、热水和机电设备等热源的热交换情况,对西北胶带运输石门掘进工作面的沿程风流的大气热物理参数进行了实测。测点布置如图2所示。
2.1风流沿程热交换分析
根据测试数据,对西北胶带运输石门掘进工作面风流的沿程热交换量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如图3、图4所示。
由计算结果分析:风流从副井口流动至西北胶带运输石门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的过程中,湿交换占有的比例为30%左右,这与该段巷道壁面整体比较干燥的情况相符。
掘进工作面风流及回风流至五联巷附近,湿交换引起的吸热量近80%,这与风流沿程经过地点巷道淋水点多、巷道淋水水温高的实际情况相符,说明该段热水及围岩散热对风流影响较大。
从图3、图4中可以看出,散热量较大的地段,分别与副井自压缩热、井底车场硐室散热、测点间距较大及热水散热有关;尤其是在回风系统中,由于巷道顶板淋水点多,淋水量较大,水温较高,对回风流影响较大。
2.2风流沿程温度变化分析
西北胶带运输石门掘进工作面沿程风流干湿球温度变化如图5所示。从图5中可以看出,在进风系统中,工作面干湿球温度值差值较大,且温度均低于20.2 ℃,经风筒送入掘进工作面后温度达到23.6 ℃,低于26.0 ℃;在回风系统中,主要受顶板热水的影响,风温增大,局部点超过了26.0 ℃,在风温增加的同时,风流干湿球温度之间的差值变小,说明风流受巷道顶板淋水的影响较大。
2.3风流沿程相对湿度及含湿量变化分析
经计算风流沿程相对湿度及含湿量变化情况如图6、图7所示。这里的含湿量为湿空气中与1 kg干空气同时并存的水蒸气的质量。
受巷道壁面干湿情况的影响,风流相对湿度变化比较复杂。在进风系统中,风流相对湿度波动起伏从进风井口的76.7%,到局部通风机后下降到53.7%,风流相对湿度整体较低,且呈下降趋势,说明了进风系统中巷道壁面整体干燥,受淋水影响较小。但是,在工作面回风系统中,由于淋水大,回风流相对湿度从掘进工作面的74.8%迅速增加至96.8%,并保持在95%附近。
在进风系统中,含湿量最低地点为进风井口5.0 g/kg逐步上升至8.9 g/kg;相比之下,进风系统含湿量小,而回风系统风流含湿量大,最大值为22.1 g/kg。经过进头工作面后风流含湿量一直在21 g/kg上下附近浮动,说明回风中水分补充强烈,沿程水温高,使水分容易补充到空气中,热交换形式也以湿交换为主。
2.4风流沿程焓变化分析
沿程风流中的焓变化情况如图8、图9所示。风流中的焓变化和水蒸气的焓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说明湿交换是矿井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在进风系统中,水蒸气焓与风流焓的比值呈下降趋势,而在回风系统中,其比值基本在0.65以上,说明在回风系统中风流湿交换强烈,这与回风系统巷道顶板淋水点多、淋水量大及水温高的情况相符。
3结论与建议
城郊煤矿的档案管理 篇4
一、永煤集团城郊煤矿概况
城郊煤矿地处河南省永城市境内, 是永煤集团第三对投产的大型矿井, 井田位于永城隐伏背斜西翼中段, 南北长约12km, 东西宽约11km, 勘探面积约103km2。设计服务年限118.2年。矿井现有四个井筒, 主井提煤, 兼辅助进风, 副井提人、下料、进风, 北、东风井为专用风井;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
二、城郊煤矿矿井防治水信息化系统的构架
矿井防治水信息化系统的架构在以水文地质数据库、专家知识库以及突水预测模型库的基础上进行, 其中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 即矿井水害的预测、防治水的辅助决策以及水文地质数据的管理;另外还包括一个服务支持模块, 在下文中主要就矿井水害的预测已经防治水的辅助决策两个重要系统深入研究。
(一) 矿井水害预测预报系统
当矿井涌水时, 其水量极大, 而且具有突发性强、来势极为凶猛的特点, 通常都会对矿井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在严格依据“预测预报”原则的基础上, 再结合永煤集团城郊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 将诸多有可能会导致突水危害的因素综合考量进来, 实现对城郊煤矿有计划、有目的性的开展水害治理研究, 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最终找到与城郊煤矿生产相适应的治理方案, 将水害事故降低到最小。
在这其中, 坚持城郊煤矿预测、预报的基本思路如下:城郊煤矿完善建立矿井水文地质基础图纸和基础台账, 编制年度防治水计划和月度水害预测评价, 在基于水文地质数据管理的基础上, 将各个系统学科的相关知识都综合考量其中, 从辅助分析、突水预测以及水源判别三个方面构建模型库。在上述基础上, 再将可能会影响到矿井突水的一些主要因素都纳入进来, 包括隔水层的厚度、岩层富水性等等, 在将单一的突水分析转变成为对突水系数、趋势的分析基础上, 根据城郊煤矿的水文地质因素, 对影响到其突水的因素予以综合分析, 并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实现对城郊矿井中突水其概况的预测, 并判断突水水源, 为水害的治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突水预测系统总体框架构建可见图一。
(二) 城郊矿井防治水辅助决策系统
通过专家咨询、对案例的分析等多重途径进行梳理, 继而构建知识库与推理库, 实现对城郊矿井突水预报、防治水方案的信息化制定, 并从多方面例如安全可靠程度、经济的合理性等进行对制定方案的评价与完善, 实现最优的矿井防治水方案, 保证决策的科学性。那么就其系统的构建思路概述如下:
(1) 就城郊煤矿矿井的突水预报以及防治水方案来说, 在以专家经验与知识的依托下, 主要就突水的原因或者类型进行判断, 并总结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突水新知识的学习与更新。
(2) 就矿井注浆截流方面来说,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即注浆改造、堵水与帷幕注浆, 就注浆堵水方面来说, 是从主要对突水水源的调查、注浆工艺等几个方面来给出注浆堵水的工艺;帷幕注浆则是以水文地质条件勘察、效果评价等方面以图形或者是文本为主要的表现形式给出帷幕注浆的操作过程;对于注浆改造来说, 则是以质量检查、施工方法、应用的条件这三项为主要方面, 给出改造方法。
(3) 老空探放水的作用是进行对探放水的计算, 并将探水方法或者是整个流程都表现出来。
(4) 防水煤柱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实现在断层、水淹区或者是老窖积水区下对导水钻孔等方面防水煤柱留设的计算。
(5) 就矿井疏干水量的计算与优化设计方面来说, 是为了起到对潜水含水层单孔、多井联合疏水等相关涌水及降水量计算的作用, 以此为基础, 通过将随机或者是确定性的模型加以利用进来, 实现对疏干水量最佳的计算与分配效果, 确保矿井疏水方案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6) 对于涌水量的预测方面, 则是通过以水文地质比拟法或者回归方程方法为主的一些非确定性统计模型来进行对矿山用水量的评价。
就城郊煤矿矿井防治水辅助决策系统的架构具体可见图2。
三、永煤集团城郊煤矿矿井防治水信息化系统的实现
(一) 城郊煤矿矿井水害预测系统
1. 系统设计
在实现以GIS技术为基础的前提下, 进行对空间与属性数据的综合管理, 并针对城郊矿井存在的水文地质条件各不相同的因素, 结合相关使用人员层次划分问题, 进行对计算机系统的开发, 使其具备信息共享、多用户并发控制等操作特点。突水预测系统架构详见图3。
2. 系统的实现
突水预测预报系统将GIS基本功能都表现出来, 其中包括像地图的操作、空间数据的导入或者到处等等, 另外还将水源的识别、水文地质数据管理系统以及突水危险性分区等各项功能也都展现出来。
(二) 城郊煤矿矿井防治水辅助决策系统
1. 系统设计
整体系统的设计主要针对的内容包括矿井水害的预测、方案的优化设计以及对矿井涌水量的计算等诸多内容, 并针对所使用对象的不同, 根据层次的不同具体开发相应的计算机系统, 将预测及防治相结合, 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功能、多用户并发控制、快速极端等诸多特点。
2. 系统的实现
城郊煤矿矿井防治水辅助系统的实现包括矿井防治水专家系统、防水煤柱的留设以及矿井用水量的预测等多方面内容, 其系统的实现也最终达到对水害类型的判断、方案的更新优化等根本目的, 将诸多内容综合为一体, 成为煤矿矿井水害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
四、结束语
结合矿井水文地质概况和生产实际, 我矿防治水部门进一步完善了矿井突水预测系统, 辅助决策系统, 井田边界及各采区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留设防隔水煤柱, 加强水害预测预报, 并加强对井田周边老空积水的动态监测, 将防治水信息化系统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具有操作简便、预测精准率高等特点, 能够满足矿井正常开采需要, 实现安全生产, 因此, 对城郊煤矿矿井防治水信息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摘要:在分析永煤集团城郊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的基础上, 针对矿井充水的因素, 提出矿井防治水信息化系统的研究目标, 并就系统的架构及基本思路进行介绍, 主要包括水害预测预报系统、矿井水文监测系统等等。防治水信息化系统建成后, 在永煤集团城郊煤矿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永煤集团,煤矿矿井,防治水,信息化系统
参考文献
[1]张振伟.矿井信息化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煤矿现代化, 2012, 03.
[2]黄国军.基于GIS的矿井水害预测系统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 2009, 10.
[3]杨丹丹.基于GIS的谢桥煤矿矿井水害防治专家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12.
[4]李同法.浅谈煤矿矿井防治水[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27.
城郊煤矿的档案管理 篇5
综采工作面在初采时工作面布置成扇形旋转回采时, 回采工艺十分复杂, 受开采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限制应用这一技术比较困难, 生产过程中要控制好运输设备窜动和搭接, 运输机的调斜, 支架咬架, 以及掘进成折线型巷道等生产技术管理难度都比较大, 初次应用生产能力也较低, 因而, 国内也找不到成功应用的范例。城郊煤矿在借鉴于其它开采技术的经验基础上, 在F2105综采工作面成功应用了初采初放期间旋转扇形的回采技术。
二、 基本概况
1.地质概况。
F2105综采工作面位于城郊煤矿马岗背斜西翼, 总体为单斜构造, 煤层倾角4°~16°, 平均约8°, 煤层整体较为稳定, 最大厚度约3.73m, 平均厚度2.93m, 老顶4.36m, 直接顶10.19m, 直接底2.66m, 老底7.88m。
2.工作面概况。
F2105综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 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顶板。最大控顶距4110mm, 最小控顶距3510mm。从初采旋转扇形采起始线开始至旋转终止线时工作面将要改变方位45°, 工作面采用ZY4000-17.5/38型液压支架支护顶板, 采煤机截深为630mm, 工作面主要使用设备:
三、 初采旋转扇形回采工艺
1.旋转扇形回采工艺:
F2105综采工作面受断层的影响, 工作面巷道布置时存在三角区, 给工作面初采带来困难, 对这种不规则的三角煤通过改造巷道折线巷道, 采取扇形旋转回采, 将不规则的区域煤炭进行回收。一般情况下, 旋转轨顺一侧, 皮顺一侧的工作面机头为旋转中心, 采取长短刀结合的进刀形式, 推进运输机尾, 工作面形成扇形回采区域, 从而实现三角煤的回收目的。
2.采用旋转扇形回采需解决的问题:
(1) 工作面机头“盲区”, 即工作面运输机头缩进工作面内的问题。 (2) 工作面运输机尾顶机尾煤柱问题。 (3) 工作面调斜时支架咬架, 运输机与推移杆不垂直, 扭推移杆等问题。 (4) 工作面斜长与掘进巷道形成的斜长不统一问题。 (5) 工作面运输机搭接不上, 煤流无法转载问题。
3.采用旋转扇形回采技术措施:
(1) 固定运输机机头不动, 回采时只推进运输机机尾。为避免工作面运输机头缩进工作面内, 回采时固定运输机头不动, 只推进运输机机尾, 生产工艺上改变原工艺过程是采煤机单项割煤向运输机尾方向空行, 跟机推移运输机。旋转回采时为控制运输机能向机头方向窜, 采取采煤机从工作面运输机头向运输机尾割煤, 再从机尾向机头推移运输机的工艺过程, 使推移工作面运输机的方向向机头赶, 减少运输机向机尾一侧的下滑量, 使运输机尽可能向机头窜动。 (2) 在轨顺巷内确定好弧线最长段提前进行扩帮。工作面回采时运输机尾推进是弧形运动轨迹, 而改造巷不可能是圆弧形的部分是直巷, 两者之间是“圆弧和弦的关系”机尾逐渐延长伸出轨顺, 端头支架会顶下帮煤柱, 为解决工作面运输机尾顶机尾煤柱问题, 采取提前扩帮保证工作面进入弧线最长段不挤下帮。 (3) 控制工作面煤壁弯曲度, 使工作面中部形成圆弧。工作面调斜回采前, 支架与煤壁基本垂直安装的, 调斜时机尾推进多, 为防止工作面调斜时支架咬架, 运输机与推移杆不垂直, 扭推移杆等问题, 工作面人为形成平缓圆弧, 采煤机进刀时在中部15~70#支架位置多进刀, 截深大一些, 采取长短刀相结合的方式, 推移运输机时推靠煤壁, 工作面运输机和支架也形成圆滑的孤线。 (4) 采取人工调整支架间隙。由于机头机尾推进度不同步, 为防止倒架和推移杆接头扭断和咬架, 采取人工用单体柱顶住支架的顶梁从机头向机尾逐架的调整间隙, 即能避免倒架、挤架也能杜绝推移杆联接头扭断现象。
四、 旋转扇形回采技术创新点
(1) 工作面调斜时, 运输机和支架的窜动是与工作面垂直两巷时的窜动不同, 正常回采时的窜量可看作是绝对上窜, 而调斜回采时工作面与两巷是斜交的, 工作面上窜是相对垂直工作面位置的上窜, 相对两巷上窜量小于工作面斜长, 工作面比正常回采工作面滞后一个锐角, 调斜时工作面机头机尾运动是两个弧线。 (2) 工作面旋转一侧要掘进成折线。 (3) 工作面一端必须固定不动。 (4) 控制好工作面机头机尾的窜量。 (5) 人工调整工作面支架。 (6) 改变进刀方向和进刀方法。
五、 结束语
【城郊煤矿的档案管理】推荐阅读:
关于我市城郊集镇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建议07-23
城郊乡镇流动人口管理汇报06-05
城郊农业05-20
城郊养老09-06
城郊农民09-21
城郊森林区05-22
城郊型经济07-25
城郊型农业12-10
县城郊村城市化发展的调查报告06-01
城郊农业观光园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