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消费结构

2024-05-10

农民消费结构(精选12篇)

农民消费结构 篇1

摘要:当前国内提出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 而中国农村人口占了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 潜力巨大, 因此其政策的重点应该在发展农村经济和开拓农村市场。本文正是通过对农民消费心理的研究, 总结了农民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 分析了心理成因, 提出了发展农村市场的策略。

关键词:农民,农民消费心理,农村市场,措施

一、前言

2009年3月5日, 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大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为应对金融危机, 我国采取拉动内需的政策。那么, 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此项政策得以顺利实施?企业应如何定位产品、怎样安排生产、怎样进行产品定价、使用什么样宣传手段和销售渠道才能开发市场?

目前, 国内城镇市场需求萎靡, 农村市场具有巨大潜力。研究农民消费心理并合理引导对于开拓农村市场有重要作用。研究农民消费心理和消费商品结构对政府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我国农村市场无论是在商品结构, 还是在物资配备都与城镇市场有很大的差距。政府只有了解农民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商品情况, 才可以合理地调配市场资源, 优化市场结构并采取各种科学的政策, 合理地引导农民消费。研究农民消费心理对于企业开发农村市场、研究农民消费行为也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帮助企业实行不同的产品、价格、促销和渠道的营销策略, 在农村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但是, 遗憾的是:在近十几年来, 我国消费心理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对城镇居民消费心理的研究, 对农民消费心理的研究较少。因此, 可以说我国的农村消费心理研究并不十分完善。文章通过实际调研走访, 对农民消费心理进行了分析, 并针对政府、企业和农民等不同主体制定各项引导措施, 以期对农村市场的开拓有所帮助。

二、农民消费特点及心理分析

1、消费商品结构变化明显。

我国农民在近几年的消费重点已经从投资型消费向生活型消费转移。购买农机具、种子、化肥等生产消费品在农民消费商品结构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 而手机、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则逐步成为了农民消费商品结构的主体。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也从低级逐步走向一个较高层次。奢侈品、技术含量较高产品还不能普遍成为农民消费商品结构中的一种, 而生活型消费也停留在中低端, 高端产品进入农村市场存在一定困难。如图1所示, 彩电、手机成为农民家庭的首选, 这主要是因为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农民对于娱乐和信息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相对于彩电、手机, 处在第二阶段的四种商品是电风扇、固定电话、洗衣机和摩托车。在农民消费序列的第三阶段的四种商品则表现了地区消费的显著特征。冬季的漫长使得电冰箱的使用率较低, 电力资源利用不充分以及长久的生活习惯使得电饭锅一类商品占有量较少。而第四阶段反映了农民消费水平的居中性。许多产品在农村已经淘汰, 同时, 农民对于科技含量较高、价格昂贵的消费品仍然可望而不可及。

综上所述, 农民对于拥有量较高的第一阶段产品需求较强。占有量相对较少的第二阶段则是市场开发的重点。而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 则需要政策的影响和考虑地区的经济以及自然条件。

2、新型消费心理表现不明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民新型消费心理也发生了变化, 但总体上表现不是十分明显。其中, 保险消费意识较为淡薄, 还存在着“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传统观念, 储蓄仍然是农民的一大特点。而保险、基金、股票等投资在农民仍然十分少见, 其购买意识更是较为淡薄。健康消费心理不够突出, 农民消费的很大程度上是满足基本需求为主, 不会过多的考虑健康问题。农民购买行为的发生严格遵循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健康消费心理只是存在于食品、药品等与生命安全关系较大的商品上, 而是否具有防辐射、环保、节能则不在农民的考虑范围之内。新型消费心理在农民中的表现并非没有改变。首先, 农民的维权消费意识逐步增强, 对于购买到的假货能够谨慎处理, 并掌握了产品知识, 防止再次购买上当的事件发生。其次, 借贷消费心理明显增强。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使得农民敢于消费, 能够进行借贷消费。在借贷过程中, 农民用于盖房、购买大型机具等。借贷心理的增强, 刺激了农民消费。

3、传统消费心理占主导地位。

近年来,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商品的结构出现了一定转变。但是农民消费心理仍然以传统型消费心理为主。求实求廉心理强烈, 求美心理有所表现。调查发现, 60%多的农民在购买行为的发生时主要是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寻求价格最低的产品。物品的美观对于农民消费行为不起主导, 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 年轻一代农民消费者的心理有一定转变。在实际调查中, 38.73%的农民从众心理表现明显。部分商品特别是价格较高的商品广告宣传的效果不大, 但“意见领袖”起到较大作用。合理人情消费在农村较为普遍, 而赠送的礼品多为酒水食品等, 农民购买行为的发生除了满足自身需求外, 就是以人情消费为主。这些消费心理作为传统消费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农民的购买行为, 是影响农民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此外, 农民消费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理性, 在求实求廉心理的作用下, 家庭收入的分配具有明显的计划, 购买生活必需品等花销不多的产品也具有强烈的理性消费观念。

4、农民消费心理模型。

如图2所示, 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分析, 以收入和支出的高低为衡量尺度, 大部分农民在现阶段的消费心理呈现出了一致性和差异性。收入与支出决定了农民消费心理。而农民消费心理的模型确定可以看出, 无论收入与支出如何, 农民消费心理呈现出了一定的一致性。计划消费心理、从众消费心理等都是大部分农民存在的心理状态。而随着收入、支出的高低, 农民的消费心理也有一定变化。求名、求美和保险消费心理在不同象限表现不同。

三、影响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1、收入因素。

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模式是限制农村市场开拓的主要因素, 也是限制农民收入与支出的根本。而收入与支出是影响农民消费心理的主要因素。收入的高低决定了支出和消费的高低。长期收入低, 造成了农民的计划消费心理强烈, 理性消费心理严重。收入低, 也使得农民只能停留在求实求廉的需求心理, 无法建立求美求名心理。

2、传统消费习惯因素。

在中国, 传统观念认为储蓄是一个家庭富裕的标志, 保守消费仍然是农民消费的主题。此外, 农民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人情消费”和“攀比消费”也是因为几千年来中国“礼尚往来”的根本影响。农民消费心理也已有强烈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在农村, 男主人和女主人消费都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和理智性。农村消费心理也呈现出了固定化和长期性。这又是因为农民长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的单调性导致。

3、社会福利与保障因素。

农民收入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农民保守消费心理却仍然存在。虽然上学难, 看病难, 建房难等问题有了一定的解决, 仍然有大部分农民对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结婚建房支出感到困难。同时, 基本生活保障也是农民思考的一个问题:老年人丧失劳动能力后, 没有生活来源, 只能依靠儿女赡养, 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储蓄意识强烈。而由于偿还能力的不足和对风险抵御不足, 农民消费心理趋于保守。

4、企业市场策略因素。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极少数注意对二、三级市场的开发和拓展。一部分原因是成本较高, 另一部分原因是收益较低。部分企业的宣传策略没有针对性, 更没有明确的市场规划。在产品、渠道、促销和定价上很少考虑农村市场, 这就影响了农民的消费, 从而限制了农村市场的发展, 影响了农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 使得农民在购买行为上趋于保守。

四、引导农民消费的措施

1、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政府当前的主要工作就是抓好经济建设, 改变城乡二元化的经济模式, 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广阔的就业机会。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 农村建设才能在基础设施、科教文卫等方方面面取得成效。只有农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才能改善农民的消费状况。政府在引导农民增收的过程中, 要合理、科学的对农村经济做出规划部署, 使之形成规模经济、产业经济。政府还要不断加强农村土地改革, 进一步发展农村劳动力优势, 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 在这一过程中, 政府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科教文卫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也要采取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措施以及市场规范化建设。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合理引导消费观念也是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方面加强管理, 确保农村福利、保障到位。

2、积极落实惠农政策。

乡镇政府要积极落实惠农政策,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农村、农业、农民的“三农问题”上, 积极抓好乡镇企业建设, 落实各项农民福利待遇。在养老、安全、医疗、卫生等各个方面进一步为农民着想。在农民耕地方面, 做好财政补贴, 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农村建设方面, 对农民关心的水电等生活设施进行积极的维护和检查;在农民生活问题方面, 确保农民“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国家的惠农政策要在各个方面得到体现, 农村市场的潜力才能有所挖掘。农民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才能进一步敢于消费, 才能对高层次消费有所追求。从上文分析中看, 农民之所以存在保守消费、计划消费和理性消费,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生活保障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农民有较大的储蓄心理, 以面临农村生活中的各项难题。惠农政策得到认真落实, 就会进一步刺激农民消费, 从而促进农村市场的开发。

3、实施有效的营销策略。

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农村市场投入, 制定合理的营销战略体系。首先, 企业必须合理安排生产战略, 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 从产品设计到产品包装, 企业必须考虑到农民对于产品的基本态度。农民有较强的求实、求廉心理, 对于健康和环保节能也比较看重。那么, 企业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就要针对农民心理设计产品。农民受到传统文化影响较大。因此, 企业在定位产品的时候避免以时尚、流行定位, 而是应该以传统和实用定位。其次, 企业定价应根据农民求廉心理以廉价为主, 实行多元化价格策略。第一, 产品的价格以低价为主, 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农村, 高端市场的开发潜力较小。因此, 中低端产品是农村市场开发的重点。保障产品性能的前提下, 价格低廉是企业应做的主要措施。第二, 产品价格优惠政策的实行对于产品的销售也有一定意义。中高端的产品在价格优惠的条件下就能够在一定程度得到销售, 中低端产品则能够保持销售水平。第三, 企业可以实行价格组合策略和分期付款策略。搭配销售产品以及赠送附加产品都是实行隐性低价的一种有效方式。企业通过这一策略可以使得农民享受到更多实惠, 从而扩大销售。再次, 在促销上, 企业要充分发挥样板市场和“意见领袖”的作用。农民的商品信息渠道没有城市居民宽阔, 主要依靠周围人的意见, 从众心理比较强烈。企业就可以通过缔造样板市场和“意见领袖”进行合理的宣传, 打开农村市场。此外, 企业的广告策略应该以传统文化宣传为主, 采用明丽、鲜艳色彩为主, 进行传统宣传。平面广告和视频广告相结合, 加大本地宣传力度。同时, 营业人员的素质要不断提高, 能够为农民消费起到指导性作用。企业还应充分利用公共关系, 营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企业可以通过对贫困地区以及灾害进行捐赠产品资金, 从而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从而以社会责任为己任, 营造良好的营销环境。最后, 在渠道建设方面, 农民在意的是购买产品的便利性。企业应该立足于分散化、网络化渠道建设。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应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对于零售商的选择应该以区位交通为主, 数量适当扩张。而批发商的建立应当以县为单位进行合理的铺设。批发商在这个过程中, 也要灵活多变, 以批发为主, 批零结合。在渠道管理上, 生产商尽量避免创建自身的销售团队, 而是要做到适度分销, 采用县级经销代理的方式铺开农村市场。企业应适度改变生产商与销售商的直接对话, 有助于企业节省物流运输。加强与代理商的沟通也可以很好的反应农村市场的变化。

五、结束语

本文基于对样本数据的调查, 分析了农民消费心理, 总结了农民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 指出了影响农民消费心理的原因, 并建立了农民消费心理与收入、支出对应的特征模型。从分析农民消费心理出发, 对政府和企业开发农村市场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以期望对农村市场开发有所帮助。

农民消费结构 篇2

陈雨婷 100414104

一、收入方面

1、主要来源:农业种植收入80.02%

外出务工收入11.44%

其他收入8.54%

2、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缺乏长期有效的收入机制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天气、自然灾害、生态环境)42.30%

国家政策影响27.67%

科技投入影响28.13%

其他1.90%

二、支出方面

家庭最主要支出:基本生活29.55%

教育18.20%

住房0%

医疗11.62%

农业种植投入25.84%

养老1.06%

精神文化生活3.35%

其他10.90%

三、幸福状况

感觉一般

四、我的认识及调研报告

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目前似乎都集中在提高农民收入上面。但是,在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上,各社会层次上的人士却有着不同的认识。一些经济学家看到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缺陷,认为只有发展农村金融,才能保证农民有条件进行再生产。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农民收入太低,是因为存在着工农业产品之间的剪刀差问题,只要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就

能增加农民的收入。由于农民的收入本来就较低,加上生活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

成效尚未充分显现,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等,使得农民的收

入相当低,增收非常困难,同时随着近几年炒房炒楼、炒绿豆、大蒜的一些“专业”人士数

量的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依然不见乐观。

在我们看来,当今中国农村问题千头万绪,但归纳起来大体上形成三大矛盾:

第一,农业集约化生产与家庭承包经营之间存在矛盾。

现代化农业要求规模化大生产,而家庭联产承包制决定了,在中国大多数地区不可能实行规

模化生产。“席地经营”不可能获得高额的回报。除了在山东等一些地区农民通过塑料大棚生

产,获得相对较高的农业收入以外,绝大多数从事粮食作物生产的农民都不可能从承包田中

获得丰厚的回报。虽然国家一再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并且千方百计地降低农民购买生产

资料的费用,但是,农民从农业耕作中所获得的收益仍然远远低于出外打工所获得的报酬。

这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其他国家,农业效益递减也是一个整体趋势。与其他发达国家规

模化生产的农业相比,中国的农业没有比较优势。和中国的其他行业相比,中国的农业投入

产出之比也不高。这其中固然有中国农业的技术含量低、生产力低下、农民负担较重等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长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

作为阶段性的改革成果,家庭联产承包制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看来,家庭联产承包制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因为从制度基础上来看,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集体所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转型时期的特殊生产分配关系。由于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决定了家庭联产承包法律关系主体具有虚拟性质,作为发包方的集体所有制组织与承包人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的问题。当集体所有制组织的利益与土地承包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集体所有制组织会毫不犹豫地破坏业已形成的土地承包关系。农民作为土地的承包者,虽然可以通过村民自治组织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但由于自治组织同时也是发包人,这样就出现了农民无法通过农村内部的组织机构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问题。近年来,虽然不断有学者呼吁,通过合作社或者农会的方式将农民重新组织起来,但现有的农村生产关系阻碍了农民的联合。更重要的是,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中国的土地承包合同关系不得不经常性地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在农村承包经营责任制基础上的一系列制度都面临失效的危险。一些地区农民撂荒土地,其实是想用一种非常消极的办法来摆脱目前中国农村所面临的矛盾关系,但由于他们的农民身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完全脱离建立在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一系列法律关系。中国的农村承包责任制已经变成了阻碍农业现代化的制度设计。

改变这种状况当然不能操之过急。在没有更好的制度加以替代的情况下,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通过农村互助组织逐渐地实现规模化生产,并且自发地与市场接轨。在一些商品化程度比较高的农村地区,农民内部之间的分工已经非常普遍,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也基本上实现。政府部门应该在稳定现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农民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道路。

面对国际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中国建立在家庭联产责任制基础上的农业耕作规模过小。今后应该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

第二,农业人口的严重过剩与城镇化发展的滞后之间存在矛盾。

提高农业劳动效率,必然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失去土地的农民。这些农民要么涌入大城市,要么被就地安置。近年来,关于城市化和城镇化的争论,其实质就是关于农民安置方式的争论。城市化固然能够一步到位,但城市化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成本是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的。在城市化的背后,是城市布局的合理性问题,更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吸纳能力的问题。当城市控制在合理的规模状态,并且能够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合理的布局,那么,城市化和城镇化之间没有大的区别。我们应该抛弃这样的思维模式:那就是在现有的不合理的城市布局前提下,各执一端,讨论城市化还是城镇化的问题。在我看来,中国现有的城市布局并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在广大的乡村普遍缺乏资金流动、信息流动和实物流动密切结合的小城镇,因此,今后应该更多地建设符合农村需要的小城镇。

但是,小城镇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土地使用的矛盾。当前中国一些地方的经济开发区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在一些开发区,已经形成了新型的小城镇。政府在清理和整顿经济开发区时,应该注意小城镇的正常发展与经济开发区盲目建设之间的区别,通过政策引导和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将经济开发区逐步改造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小城镇。

在一些不赞成发展小城镇的学者看来,城市化才是解决当前中国农村人口过剩问题的唯一出路。他们反对小城镇发展,认为这样会降低土地的使用效率,形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助长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但是,应当看到,城市的设计不是搭积木。在城市的布局已经初步定型的情况下,成倍地增加人口会导致城市功能的急剧萎缩。城镇化虽然不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步到位,但可以在短时期内有效解决农村剩余人口的出路问题。即使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小城镇仍然居住着一个国家50%以上的居民。

第三,农村村民自治和政权机构不断扩张之间存在着矛盾。

村民自治在中国当代有着多重含义,从民主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是中国民主改革的先导;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尊重农民经营自主权的必要形式;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农民自主管理的社区组织结构。但是,中国农民自治机构面临着政权机构扩张所带来的压力。在许多地方,村民自治委员会成为了代表政权机关收取税费的“二政府”,成为了上传下达的管理组织。在一些农村,农民的自治组织和党的基层组织之间也存在着紧张关系,农民的自治事业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

事实上,在当初的自治制度设计中,不是没有考虑到农村村民自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但由于我国政权机构不断扩张,乡镇政府人员队伍庞大,如果不从自治组织获取必要的费用,机构就难以运转下去,所以,乡镇机关普遍存在着干预村民自治的现象。这种干预既是利益的诉求,也是传统行政思维观念的延续。如果不改革中国的行政体制,减少或者约束政府的行政权力,那么,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就难以继续发展。

可以说,农业集约化生产与承包责任制之间的矛盾是中国当前农村许多矛盾的根源,而农业人口的严重过剩与城镇化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是导致中国当代农村问题加重的根本原因,村民的自治组织和政权机构的紧张关系是产生一系列问题的导火索。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不但要从提高农民收入入手,而且还看到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危机。在解决三农问题时,不但要从生产关系方面思考问题,而且要从上层建筑方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跳出既定的思维模式,才能为中国当代三农问题的解决开出合适的药方。

我国农民数量如此之多,要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要带领农民奔小康,要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有:

1、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2、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

3、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4、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农民收入消费现状分析 篇3

关键词:农民;收入;消费;现状;引导;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01-1

1 农民收入情况分析

农民收入水平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指标,它既反映农民的生产水平,又反映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能否得到改善的前提条件。根据我市多年来的农经统计数据可以了解到农民收入来源构成情况及变动趋势大体上有如下特点:

农民家庭全年总收入水平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2003年农民总收入增长速度突然大幅度地翻倍增长,这主要是我国农村自2003年开始了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013年农民家庭总收入前三位的排名发生了变化。家庭经营收入虽然依旧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但所占比重却在2013年开始减少,而农民外出打工和其他非借贷性收入所占比重却显著增长;农民从政府得到的转移性收入在近几年来直线上扬。从中可以看出国家进行的税费改革和退耕还林、低保户补助等政策让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为农民带来了一定的經济效益;农民纯收入水平在总体上逐年增长的同时,也呈现由高向低移动分布的变化特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7年的430元到2013年的6205元,增长了近15倍,农民的纯收入是呈递增趋势。这是从数量上说,而在实际生活中,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化,农村已涌现了一批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户。同时,农民收水平高的户数在不断增多,并且所占收入比重在大幅度地提高,而收入水平低的农户在逐年减少,所占比重也是越来越小;农民收入中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在农村总收入中出售农产品收入的比重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出售农产品的收入主要反映了生产收入中商品化的程度,农民出售的产品越多,说明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农民的现金收入也增多,从而直接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刺激了农民的消费水平。

2 农民家庭生活消费变化情况

农民家庭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随着生产的发展而不断提高。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完善,消费领域也在不断扩大,近年来农民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全年生活消费支出金额和实物消费量也逐年增加。具体特点如下:

2.1 农民平均生活消费水平快速增长

当农民收入在2003年接近3000元时,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出现了显著的增长,并且文化生活服务支出首次超过了食品支出。

2.2 日常生活消费支出也出现了变化

随着农民纯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顺序也由最初的食品、衣着、燃料、住房、用品,变为现在的食品、用品、衣着、燃料、住房。虽然食品仍占居第一位,但所占当年人均生活消费水平的比例却有所下降。这也说明,农民消费生活总体上虽然具有温饱型的特征,但是食品支出下降,质量却有所改善。

2.3 消费领域不断扩大,保险、交通、通讯巨幅增长

在2003年后,农民消费领域比1987年扩大了不少,保险支出、交通通讯支出等都同时出现了。尤其是2013年这两项支出更是突飞猛进。

2.4 部分农民家庭耐用品消费仅为了满足精神消费

农民近年的耐用消费品的购买量在逐步增加,但不少农民家庭购买了耐用消费品满足的是“精神消费”,是为了给人看,例如有农民买了冰箱以后并不开通使用,是因为使用的成本很高。

2.5 文教生活服务支出增加

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的精神生活进一步充实和丰富,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继续发展。文化服务支出所占比重大幅度增长,国家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支出应下降,为何文化支出却大幅上升?多年的调查发现,一方面是物价上涨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农民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文化教育,上大学、参加技术专业培训的农村青年越来越多。

3 促进农民消费合理化的建议

3.1 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收入的增减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因此,继续加大扶贫力度,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财产性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的两大支点。

3.2 引导农民合理消费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些地方在婚丧、嫁、娶等方面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已成为农民的一项难以摆脱的经济负担,所以我们要积极引导农民更新消费观念,引导农民合理消费,摒弃铺张浪费等陋习,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增加文化生活消费支出。

3.3 引导农民正确处理消费与储蓄积累的关系

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使农民增加对储蓄的认识,以便增加储蓄,积累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增加收入,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

3.4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通过城镇连锁店和超市下乡方便广大农民购物,刺激农民的消费需求,提高农民的消费兴趣。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农村商品售后服务体系,让农民放心消费。

福建省农民消费结构及趋势分析 篇4

近几年, 随着福建省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福建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3 230元增长到2009年的6 680元, 年均增长8.0%。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从2000年的2 410元增长到2009年的5 016元, 年均增长8.5%。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也发生变化, 居住类、家电类的消费需求呈现出新特点。在当前,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加剧,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扩大内需的关键因素在于开发农村市场, 2009年福建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48.6%, 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潜力较大。在新形势下深入分析福建农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演变过程, 探寻福建省农民未来几年消费趋势, 为扩大福建省农村消费, 提高农村消费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1 福建省农民消费结构分析

近十年来,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 福建省农民消费水平逐渐提高, 其消费行为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主要表现为:

恩格尔系数下降缓慢。恩格尔系数, 即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是反映人们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一个系数。福建省农民恩格尔系数从2000年的48.7%下降到2009年的45.9%, 降低了2.8个百分点, 表明福建农民的消费总体上已由温饱跨入小康水平。与全国降幅相差较大, 2000年我国农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9.1%, 2008年为43.7% , 下降了5.4%。2003年后, 福建省农民恩格尔系数都在46%处上下波动, 2007、2008年, 农民恩格尔系数不降反升, 反应消费结构升级遇到瓶颈。

“衣食住行”消费状况。近十年来, 食品消费支出比重总体上日趋下降。农民的衣着支出比重在2000-2009年间变化不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农民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 首要考虑的就是改善居住条件, 提高居住质量。2000年后农民每年人均用于居住消费支出数额不断增加, 由2000年的350.72元增加到2009年的821.21元, 住房消费支出比重在八大类消费支出中稳居第二。尤其是2005年后, 支出增速加快, 这与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政府各种工程建设, 带动了农民居住消费有关。交通、通信支出比重在2000—2009年间除2006年有小幅回落外, 总体上处于快速上升趋势, 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由2000年206.08元上升到2009年570.24元, 占总支出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8.5%提高到2009年的11.4%, 增加了2.9个百分点。农村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增涨, 一方面由于近几年福建省村村通公路工程的全面实施, 水电设施纷纷改善, 通讯网、广播电视网基本形成, 使农村沟通与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另一面,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加快、增大和频繁, 使农民与外界的交流日益扩大, 此项消费支出成为农民消费结构中变动较大项目。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支出比重呈先升后降在升的发展趋势。农民用于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由2002年的5.4%下降至2007年的4.5%后逐年上升, 至2009年的5.2%。这与政府为大力开拓市场推出了优惠政策有关。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刺激农民耐用品消费需求, 2008年2月我国首次实行“家电下乡”政策, 生产和销售适合农村居民消费特点、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 并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 这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农民购买能力。从各国消费结构变动的趋势来看,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消费在低收入国家比重较低, 但在中等及中上收入国家所占比重较大, 主要原因在于居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 人们在家俱、家用电器等方面的需求表现为上升的趋势。

医疗保健支出不断上升, 文化娱乐支出比重有所下降。医疗保健支出比重在2000—2009年总体上较为平稳, 除了2006年比重突然上升, 主要源于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政府相关投入的加大, 农村药品市场的逐步规范。农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由2000年的254.3元增加到2009年的421.69元, 其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由10.5%降低到8.4%, 降低了2.1个百分点。与政府在规范教育收费方面的努力以及为实行中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和书本费减免等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有关。但是也反映农村文化娱乐消费有待进一步挖掘。其它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比重有小幅度下降趋势, 但自2006年后其增长速度不断上升, 表明这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强力推进, 部分富裕起来的农民在解决了温饱以后, 无论在消费内容、消费方式还是消费观念上, 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开始逐步改善生活的质量, 购买化妆品、美容美发开始受到农民青睐。所以, 随着农民人均收入的逐渐增多, 此项目是值得进一步拓宽的消费领域。

福建省农民消费结构与收入的动态关联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1], 得出福建省农民消费结构中的八项支出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联度 (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收入对各项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1995—2009年间, 福建省农民消费支出中, 受收入影响最大的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表明,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与农民收入间的关系最为紧密。同时也可以看出福建省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还是用于衣食住行方面。

2 福建省农民消费结构的灰色预测

众所周知, 影响农民消费水平变动的因素很多, 如年纯收入、消费习惯、消费观念等。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 一般难以获得其全面影响因素及其数量特征。灰色系统理论的研究对象是“部分信息已知, 部分信息未知”的“不确定性系统”。它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和开发去了解和认识客观世界, 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和深化规律的正确把握和描述[1]。因此, 本文在预测农民消费水平时, 依据灰色系统理论, 建立GM (1, 1) , 用于农民消费水平预测具有可行性和一定的现实意义。

2.1 各项消费支出预测模型构建

本部分提取2000—2009年的福建省农民各项消费支出及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作为灰色预测的原始时间序列, 分别对福建省农民消费结构及收入各指标建立GM (1, 1) 预测模型进行预测, 建模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可参见有关文章[2,3]。

农民纯收入:x (1) (t+1) =42425e0.0927t-29195 MAPE=0.0253

食品支出:x (1) (t+1) =10567.01e0.0957t-9394.658 MAPE=0.0313

衣着支出:x (1) (t+1) =983.68e0.1135t-866.694 MAPE= 0.0167

居住支出:x (1) (t+1) =2406.34e0.1219t-2055.62 MAPE=0.0429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x (1) (t+1) =969.45e0.1550t-815.034 MAPE=0.0145

医疗保健支出:x (1) (t+1) =1453.72e0.1136t-1022.32 MAPE=0.0041

交通与通讯支出:x (1) (t+1) =1717.51e0.1197t-1511.43 MAPE=0.0471

文化教育娱乐用品与服务支出:x (1) (t+1) =4079.30e0.0839t-3917.04 MAPE=0.0020

其它商品和服务支出:x (1) (t+1) =1098.95e0.0849t-3917.04 MAPE=0.0091

2.2 各项消费支出预测结果

可知各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精度, 所以可以用于预测。借助以上各预测模型, 对2010—2013年的福建省农民消费结构各项指标进行预测 (见表2) 。

2.3 对预测数据的灰色关联分析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预测得到的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 得到福建省农民消费结构中的各项支出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联度 (见表3) 。由表3可知, 在这一阶段中, 收入对食品支出、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它商品和服务、交通和通讯及医疗保健的影响程度有所上升, 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位序有所下降, 尤其是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项。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在2010-2013年的预测期内, 各项指标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关联度有所变动, 反映出福建省未来几年农民消费观念的变化趋势。在不断满足“吃、穿、用、住、行”物质消费需求的同时, 对医疗保健、其它商品和服务消费需求不断提高。

未来几年农民收入对于食品消费支出的影响有所上升, 这与目前我国通货膨胀有关, 食物价格上涨导致食品支出增加, 应稳定价格。对交通和通讯支出的影响位序有所上升, 可见农民对于交通和通讯设施的需求在提升, 也表明制约农民交通和通信的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有巨大的潜力。石油价格的上涨对于农民交通支出成本的上升。对文化教育娱乐用品与服务、其它商品和服务及医疗保健这三项消费支出影响上升, 表明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 老百姓健康意识的提高, 农民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更高要求, 人们将加大在该方面的支出。这就要求下一阶段加强加大对农村医疗保健设施的投入, 并积极推进各种改革配套措施, 以切实满足富裕起来的农民的健康需要。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物质生活的逐渐丰裕, 居民将更注重“提高素质、享受娱乐”等精神方面的消费。应采取各种形式多种渠道, 如加强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继续搞好“文化下乡”活动等, 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引导其增加在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支出[4]。

收入对居住消费支出的影响由第4位降到第7位。这与房子使用具有一定周期性有关。从总体上看1995—2009年福建省农民用于居住的支出呈上升趋势。农民平均每人住房面积由1995年的22.88m2提高到2009的46.76m2, 农村居住条件大为改善。所以在未来几年随着收入的增加, 农民对住房的消费将会逐步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衣着支出关联系数有所下降, 表明衣着消费对于今天的农民, 大多数已超过基本必须的支出, 温暖已不是问题, 所以在满足基本需求后, 如何拉动其对质量需求也是个消费热点。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影响由第1位降到第8位, 到2013年该项支出会达到480.82元, 可以看出未来福建省农村在这块需求挖掘需要考虑新的需求点。2009年福建农民每百户拥有彩电122.53台、冰箱62.69台、洗衣机59.78台、摩托车 (辆) 89.45、移动电话 (部) 182.64部及电话机81.5部。可以看出许多家庭设备在农村家庭中已趋于饱和, 因此需进一步挖掘电脑、空调等新型家电农村消费市场。要扩大农村消费市场, 应根据实际, 积极鼓励大中型商业企业或有实力的连锁经营企业, 通过各种连锁经营方式进军农村市场, 依托连锁经营, 实现“家电下乡”的常态化[5]。

总的说来, 在“十二五”期间, 要扩大消费、拉动内

需, 关键是要增加农民收入, 从而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水平、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保持居民消费物价稳定, 高度重视食品价格的上涨对农民带来的影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培育农村消费热点。

参考文献

[1]刘思峰, 谢思明.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45-48, 96-100.

[2]邓聚龙.灰色系统 (社会.经济) [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85:49-59, 268-270.

[3]邓聚龙.灰色预测与决策[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86:97-148.

[4]王宇艳.加快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转型的现实路径[J].理论探索, 2009 (3) .89-90.

农民消费与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篇5

黄小葵

[摘要]在我国农村消费中一直存在着消费质量不高、消费环境不好、消费观念落后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民收入不高、城乡差距过大和消费成本过高造成的。因此,解决农民消费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民摆脱贫困现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教育和引导农民改变落后的消费观念,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减少中国贫困人口的规模。

[关键词]农民消费;贫困;消费观念;消费环境;消费质量

一、当前我国农民消费的特点

(一)消费质量不高,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需求增长缓慢

农村消费品市场分散、面广点多、管理难度大,好多地方属于管理的空白地带,给一些造假贩假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广阔的农村市场几乎成为廉价伪劣市场的代名词。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农村的食品市场充斥着大量的粗制滥造的“三无”产品,有的甚至是过期产品。加之农民普遍缺乏商品知识,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及假冒伪劣商品识别能力较弱,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制观念也较缺乏,往往在消费行为发生的同时也给农村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从消费结构上看,农民面临着由数量型消费向质量型消费转变。近年来,农村基本生活需求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明显下降,提高生活质量的通信、娱乐、医疗、交通等支出比重显著提高。但是区域间差异仍很明显。某些必需的耐用消费品在东部经济发达区域市场上已基本饱和,而在西部区域市场上,特别是农村市场上却缺乏有效的需求。其实很多商品不是农民不想买,而是农民买不起。这是农村消费中存在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贫困地区农民对一些生活用品所持有的态度是能少买就不多买,能贱买就不贵买,不是非买不可的就不买。所以许多商品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很难找到市场。

(二)一方面消费观念落后崇尚节俭,另一方面人情消费不堪重负

在我国农村,农民一生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盖房子、婚丧嫁娶和子女上学等几件大事上。在平时的消费上,还是沿袭了崇尚节俭反对奢侈的传统消费观念。但在盖房子和结婚等大事上表现得会很不相同,盖豪华的住房、办豪华的婚礼,甚至买豪华的墓地已经成为证明自己富裕和地位的一种主要方式。因此在农村,住房和婚礼的攀比现象十分突出。随之而来的是沉重的人情消费负担。乔迁之喜、结婚生子之喜、子女升学之喜自然要大摆宴席,大家要搭礼钱,就连办丧事也无一例外要宴请亲朋。

同时,目前中国农村还残存着一定程度的烧香拜佛、祭祀鬼神等迷信消费行为,农民将大量的钱财用于身后之事。各种落后的、愚昧的、非科学的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质量。

(三)消费环境不尽如人意,农民持币谨慎消费

假冒伪劣产品造成的坑农事件屡屡发生,使得农民在消费时谨小慎微,不敢轻易掏钱。特别是对农用生产资料,往往货比三家,明辨真伪后谨慎购买。一些贫困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像水电、通信、交通等与农民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非生产性公共物品

还相对落后。往往是农民费尽周折千里迢迢买回来的洗衣机、电视等家电产品却英雄无用武之地,这无疑增加了生活成本。

对于许多农民而言,一些耐用消费品存在着采购难、使用难、维修难的现象。农民不愿意花钱买负担,因此在购买时比较理智。

另外,与城市相比较,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十分薄弱,农民面临着过高的医疗费用和子女教育费用,加上养老、住房等各种现实问题,导致农民不敢随意花钱,在消费方面自然也很节俭。

二、农民消费需求不旺的原因

(一)农民收入偏低,贫困人口多集中在中西部农村

截至2004年年底,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为2610万。其中,中西部贫困人口占到总贫困人口的85.7%。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还有4977万人属于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因此农村低收入者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根据统计分类,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是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即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指农民在外打工获得的收入。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较低,综合素质较差,他们在城市里多数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或者是做钟点工或者打零工,收入相对较低。因此,目前仅靠工资性收入增收的余地不是很大。财产性收入指金融资产或有形非生产性资产的所有者向其他机构或单位提供资金或将有形非生产性资产供其支配,作为回报而从中获得的收入。转移性收入指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无需付出任何对应物而获得的货物、服务、资金或资产所有权等,不包括无偿提供的用于固定资本形成的资金。一般情况下,是指农村住户在二次分配中的所有收入。从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所占比例不高,变化不大。家庭经营收入,指农村住户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一直是农民收入构成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家庭经营性收入主要是来自于对土地的耕种,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逐年减少、农民人均占有资源少、生产成本太高的现状,农村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而农村消费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增长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靠农业增加收入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家庭经营收入的主体地位将进一步弱化。综合以上原因,农民不仅现实收入低,而且预期收入也不乐观。

(二)不良的消费环境导致农民消费成本增加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企业在商品研发、产品设计、性能和结构等方面一直以城市为中心,重点去满足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而忽视了广大农民的需求,造成了城市市场基本饱和、许多产品积压、农村牧区市场没有适销对路的产品、农民真正需要的质优价廉的商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农村市场环境混乱的现象不仅体现在生活资料市场上,在生产资料市场上,假冒伪劣掺假等问题则更加突出,如出售过期农药、化肥、种子,以次充好等问题不仅造成农民收入的减少或颗粒无收,甚至由于劣质农资的使用导致土壤遭到破坏,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政策,使得城乡之间在人口素质、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城乡差距从1980年代中期的1.8∶1扩大到2003年的3.23∶1,如果再加上城镇居民在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教育等方面享受的国家补贴以及扣除农民家庭收入按现行统计口径计算应交纳的税费以及用做生产资料的投入,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估计可达到5∶1的水平;由于城镇化发展比较缓慢,城镇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城乡劳动力市场尚未统一,城市劳务市场也没有完全开放,农民进城的难度很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实现合理转移,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愿望不能得到有效实现。

另外,由于东西部地区之间发展速度的不均衡,使得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出现较大差异。从GDP增长率差距看, 1998~2002年的4年间,西部与东部的增长率都有很大提高,但西部与东部增长率的差距却由2.54个百分点扩大到8.39个百分点,且呈逐年扩大趋势。而且从人均GDP看,东部人均GDP, 2002年比1998年增长41%,西部人均GDP增长33%。上述种种原因导致了占我国人口60%以上的农民,在全国消费品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尚不及40%。

三、拉动农村消费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基本措施

(一)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关键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们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这是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增强农民的消费能力,首先要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减轻农牧民负担。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加大科技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农业科技创新,积极推进绿色、特色和生态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质量效益型的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减少农民的非商品消费支出。我国已经取消了农业税,一些发达省份开始对农村义务教育进行免费试点,这些举措都体现了减轻农民负担的思路,此外,还需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机制,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好的政策不仅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而且还可以拉动农村消费。如果将农民收入增加这种潜在的购买能力转化为现实的购买能力,不仅会增加农民的消费支出,增加全社会的消费品零售额,而且会扩大农村市场的份额。

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化,增加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适时迅速地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并且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不断精简乡镇政府机构和办事人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已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要稳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从现在起就应该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发挥富余劳动力资源的作用,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当前需要有步骤地改革户籍制度,允许在中小城市有合理、稳定收入的农民在当地安家落户,享受住地的居民待遇。农民向城镇转移主要靠市场的力量,但是政府要加强引导,特别是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使农村的年轻一代掌握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基本技能,具有基本的城市文明素质,为城市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

(二)更新消费观念是改变贫困落后状况的前提

更新农民消费观念的根本是从教育入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发展高中级职业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使新一代农民树立科学的生活观和消费观;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农民学知识学文化的热情;移风易俗,婚丧嫁娶力求从简,不加重自己和他人的负担。在人情消费上,淡化金钱,注重情谊,把节余下来的资金用到生活方式的改变上。更新消费观念不仅是要引导农民从单纯的吃穿用等方面的物质消费向科技文化教育、娱乐旅游等精神方面转变,更重要的是在现有的物质消费的水平上提高消费质量,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

由于地区间发展的不均衡,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民在消费观念上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实现了从满足基本生活消费到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并且从传统农村的自给自足的消费方式转向市场化消费。但是,还有一部分地区在基本生活问题上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一些农户还存在取水困难和饮用水受污染的情况。事实上,卫生的革命取决于观念的更新。因此,引导农民增加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引导农民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增加农民消费的重要一环。说到底就是使农民不断提高自身的物质消费质量与精神消费质量。而加强农村消费者教育,提高农村消费者素质,促进农村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更新是加快农村消费市场发育、提升农村消费市场质量、促进城乡市场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措施之一。

(三)良好的消费环境是农村摆脱贫困的保障

我国正处于高效快速的经济发展时期,在城市消费市场日趋饱和的严峻现实面前,商业企业应充分发挥其自身在品牌、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拓农村市场,特别是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要有针对性地组织适销对路、价格适中的农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尽量满足当地农民就近放心购物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对于工业企业而言,面对广大的农村市场,企业应做好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农民的消费心理、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有针对性地为农民生产质优价廉、结实耐用、使用方便、功能实用、返修率低的产品,让农民买到实惠,买得放心。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规范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合理布局农村商业网点,形成适应农村市场特点的流通网络,拓宽销售渠道。以县城和中心城镇为重点,将大型连锁企业的经营触角延伸到农村,发展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便利店、连锁超市等。导入代理配送制、直供等营销方式。结合农村实际,设立家电、农机维修服务网点。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力度,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着力解决农村市场产品质量低劣、假冒商品多、假劣农资等突出问题,为农民营造一个放心方便实惠的消费环境。

在政策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和鼓励,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刺激农村消费市场的活跃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对农村电网、有线电视、自来水、道路、通讯等方面的投入,保证农民买回来的家电能够及时便利地使用。在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的同时,也要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确保农民收入的增加。同时大力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缓解农民的压力。

(四)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是使农民远离贫困的必由之路

解决农民收入和城乡差距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要有步骤地改革户籍制度,允许在中小城市有合理、稳定收入的农民在当地安家落户,享受住地的居民待遇。这是实现农民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

农民向城镇转移主要靠市场的力量,但是政府要加强引导,开放农村劳务市场。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使农村的年轻一代掌握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基本技能,具有城市文明的基本素质,为城市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小城镇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到2004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41.8%,城镇人口从1.7亿增加到

5.4亿;全国城市总数由193个增加到661个。加快城镇化建设,不断增强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让更多的农民实现身分、职业和观念的全新转换,能够缩小社会成员在财富分配、发展机会、享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增强社会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城镇化建设,把大量的农村人口变为城市居民。这样既可以转变旧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收入水平,享受现代城市文明,也可以使留在农村的人口提高资源占有水平,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共同富裕。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当然,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就需要现代城市经济体系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保险、医疗、教育等一系列社会保障。这不是仅仅依靠某个城市本身就能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依靠从国家政策这一层面进行整体规划。发展城镇化不仅能增加农民的家庭收入,还可以把农民工在城镇挣到的钱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发展城镇化对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书目]

[1]尹世杰,蔡德容.消费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2]成思危.消费市场的分析与开拓.[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01.[3]国家统计局·2004年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监测公报[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4]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M].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0.[5]刘小林.关于新时期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的思考[J].消费经济, 2005,(2).[6]王明祥,周建华.农村消费环境对我国农户消费需求增长的影响[J].消费经济, 2004,(6).[7]龚志民.消费经济学前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农民消费结构 篇6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认同;消费行为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161-01

一、问题背景

消费社会这一概念是法国著名学者鲍得里亚在其早期著作《消费社会》中提出的,意指20 世纪60 年代以来的西方现代社会由于物的极大丰富与系统化而兴起的一种社会形态。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消费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认同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密切。身份是个人通过特定属性与其他人联结成为群体的纽带。因此,在身份的基础上,相应地衍生出了作为主观态度的认同问题。 在消费认同成为社会大众主流的认同方式这一重大的历史背景下,本文也将顺着这一条逻辑线,逐步用消费认同的视角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行为。我们对南京市783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调查,数据通过SPSS17.0进行分析,为本篇论文进行数据支持。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个人认同

1、有限的品牌含义:品牌,又是符号价值专有化的产物,更是符号价值的集中体现。新生代农民工们乐于消费,但他们并不热衷品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他们中超过50%人的最关注的是价格与质量,而注重品牌的人相比之下只占到20.2%。从一个侧面我们可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们仍将消费的实用性与价格合理性放在首位。

(1)大众传统媒介的影响: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从工友和亲朋处获得信息的占54.9%,而从媒体广告处得到的信息相较之下只占34%。正是由于这种社会关系网络自身存在的缺陷,更加限制了传统媒介在他们符号价值消费的导向作用。

(2)身份建构的缺失:一方面消费行为可以将商品作为后天资源,形成拥有性的成员资格,另一方面消费行为本身也是决定存在性成员资格的要素。新生代农民工们对身份构建兴趣不浓,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在未来的个人发展可能性方面有极大的限制。

2、有形商品与无形商品消费的失衡

(1)有形商品——餐饮:餐饮作为消费行为中有形商品消费重要的一环,在研究消费认同中起到重要的参数作用。我们发现,在调查数据中除了选择给父母钱的占到54.9%,剩下的餐饮支出占到总人数的45%。餐饮作为一种实用的经济的休闲娱乐方式,正在不同程度地被新生代农民工们所认同和接受。

(2)无形商品——休闲服务娱乐:在被调查者中,他们的娱乐方式主要集中在上网、KTV、打牌等方面。参加娱乐消费的人中,主流的消费方式就是上网和KTV,都是比较廉价和实用性的花费。隐藏在各种服务休闲娱乐抽象的形式背后,体现的是各种成员资格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新生代农民工们并没有觉得去到一个场所享受服务。这其中,受到来自于他们自身经济能力以及社会地位等多方面制衡的影响。

通过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对以上两种形式商品的消费,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他们的偏好,即更偏向于消费简单可行性又高的有形商品的消费。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此者来构建自己的消费认同,证明自己的个性从而得到周围人的认同。

(二)社会认同

自我认同可以分为两方面的内容,即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个人认同是关于自身属性的认同,社会认同是自我的社会性维度,即对所属的社会群体的认同。在调查与南京本地年轻人的消费方式和周围同龄人的消费方式有无差别时,新生代农民工们觉得与南京本地青年人消费方式差别大的占近一半,与周围同类人差别大的占35.6%,明显低于前者。在南京本地年期人这一参照系下,新生代农民工们的消费行为有很大的限制——消费方式选择少,消费能力比较低,他们更愿意将自己放到周围同龄人的群体中。

三、结论与讨论

在消费认同的视角下,我们考察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行为。一方面,我们发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变化。首先,改变农民身份的意识越来越明显。他们认为消费信息可以传递一个人的身份信息,于是打造自己新的形象。但另一方面,通过本文的分析也可以得出,他们所建立的消费认同还是不完善的。首先,符号价值在他们消费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彰显,其次,在社会认同中,他们对与所属群体的消费能力有更高的期望,但目前的消费能力还不能让他们自由地获得想获得的成员资格。消费作为他们手中的工具,日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他们进行自我识别和归属,以及对他人进行识别和归属的重要方式。消费认同的构建对于新生代农民工们有着特殊的意义,这对于将来他们建立各种各样的身份与认同提供了证据和可能。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简介:王琳娜(1990— ),女,汉,江苏省泰州市人,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08级学生,是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度国家SRT“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研究”项目组成员;王梦怡(1990— ),女,汉,江苏省宿迁市人,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08级学生,是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度国家SRT“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研究”项目组组长;王英杰(1989— ),女,汉,山东省青岛市人,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2008级学生,是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度国家SRT“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研究”项目组成员。

参考文献:

[1]吴翔.消费社会与中国[J].广西社会科学.2005,4.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伍庆.消费社会与消费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农民消费结构 篇7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 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然而, 长期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依赖于投资和对外贸易, 消费不足。2000年以来, 经合组织 (OECD) 成员国的居民最终消费率平均水平一直保持在55%~57%之间。其中, 美国一直保持在70%以上, 英国超过了60%, 日本和韩国也在50%~60%之间。而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长期停留在50%以下, 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00~2011年期间, 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从46.4%下降到35.5%。消费需求不足, 投资、对外贸易、消费结构失衡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 农村居民消费不足是影响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发展农村居民消费对于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更具潜力。我国地域广阔, 31个省市, 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尤其是农村地区差异更加明显, 东中西部农村消费结构各异, 居民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各有差别。本文结合我国各区域农村居民消费和经济发展的特点, 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及不同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 针对这些差异对各地区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 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 平衡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促进我国经济的整体增长。

2 研究综述

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及区域差异问题, 很多学者利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做过相关研究。2006年, 陈燕舞《中国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消费区域性差异分析》分析了我国不同省市农村居民消费中, 文教娱乐消费的差异。2008年, 宁满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地区差异分析———基于Panel Data的经验分析》采用选择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1993年至2004年间各省区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计量经济分析, 探讨了东中西部地区消费结构的差异。2010年, 李洪英《农村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选取面板协整检验方法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的检验分析, 探讨了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的区域差异。2011年韩勇, 刘放《农村消费启动与中国经济增长》研究了农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提出启动农村消费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然而, 在众多文献中, 以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为视角, 对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定量研究较少。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于地域不同有很大差异, 对于这个问题进行定量研究有利于了解我国区域间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特征, 引导各地区调整消费结构, 合理积极消费, 扩大内需, 拉动经济协调稳定增长。

3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区域差异性分析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特点和地域特征,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定, 将我国31个省市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东部是指最早实行沿海开放政策并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中部是指经济次发达地区, 而西部则是指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

3.1 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

为了解东中西三大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 图1展示了1995-2011年东中西部地区恩格尔系数的变动趋势及差异。

由图所示, 西部地区恩格尔系数最高, 中部地区其次, 东部地区最低。这与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是一致的。西部地区消费支出中食物所占消费比例高于东中部地区。而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在消费结构中, 食物支出的重要性要低于中西部地区, 表示东部地区衣物、家庭设备等其他消费支出所占比例更大。

3.2 东西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差异

为具体分析不同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 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交通设备、文教娱乐、医疗设备及其他八项。取2008-2012五年三大地区农村居民各项人均消费支出的平均数, 计算出各地区人均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交通设备、文教娱乐、医疗设备及其他消费支出占人均总支出的比例, 如下表2所示。

由表2可知, 对于东中西部地区, 食品、居住、交通设备都是三大首要支出项目。然而对于东部地区, 文教娱乐是第四大支出项目占支出比例的9.23%。对于中西部地区, 医疗保健是除去食住行的第四大消费项目。可见医疗保健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较文教娱乐更为重要。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疗保险制度在中西部地区可能没有东部地区完善。而中西部地区文教娱乐消费较少, 特别是西部仅占6.83%, 小于其衣着消费支出, 反映了西部农村地区文教娱乐产业相对落后, 消费不足。在交通设备支出方面, 东部地区交通设备支出所占比重较大, 西部次之, 中部地区最小。反映了农村居民交通设备支出在东部地区消费较多, 中部地区农村居民交通设备消费较少。

综上, 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在结构上存在着一定差异, 主要体现在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消费的重要性不同;交通设备消费的支出比重不同;衣食住的基本生存消费和交通医疗娱乐文化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扩展消费所占比例不同。

4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同, 其对经济增长影响也不同。为分析不同区域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性, 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 人均食品消费、人均衣着消费、人均居住消费、人均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人均交通设备消费、人均文教娱乐消费、人均医疗保健消费、人均其他消费作为解释变量, 利用spss软件分别建立东中西三个地区消费结构与人均GDP的线性多元回归模型。

4.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本文选取1995-2012年全国31个省市 (1995、1996年为30个省市, 1997年重庆被划出四川省成为独立直辖市) 数据为样本, 如表1所示, 将数据按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分组。 (1995、1996年四川省为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共11个省市) , 将各地区省市的数据进行平均处理, 得到东中西部地区1995-2012年人均食品消费、人均衣着消费、人均居住消费、人均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人均交通设备消费、人均文教娱乐消费、人均医疗保健消费、人均其他消费支出。所有数据均来自于国家统计年鉴。

4.2 建立模型

(1) 东部地区

以人均GDP为Y, 东部地区人均食品消费、人均衣着消费、人均居住消费、人均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人均交通设备消费、人均文教娱乐消费、人均医疗保健消费、人均其他消费分别为X1、X2、X3、X4、X5、X6、X7、X8, 建立对数模型:

利用spss软件得到以下结果:

此时R^2=99.9%表示模型对样本观测值拟合程度较好。说明GDP变化的99.9%能由人均食品消费、人均衣着消费、人均居住消费、人均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人均交通设备消费、人均文教娱乐消费、人均医疗保健消费、人均其他消费来说明。方程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此时F检验P值为0, 说明方程整体线性关系。然而, 当置信水平等于90%时, x2、x4、x5、x6、x8都无法通过t检验。因此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模型进行调整得到:

调整后的模型R^2=99.8%, 模型通过t检验和F检验。

(2) 中部地区

以人均GDP为Y, 中部部地区人均食品消费、人均衣着消费、人均居住消费、人均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人均交通设备消费、人均文教娱乐消费、人均医疗保健消费、人均其他消费分别为X1、X2、X3、X4、X5、X6、X7、X8, 建立对数模型, 利用spss软件得到结果:

此时R^2=99.9%通过F检验, 当置信水平等于90%时, x2、x4、x5、x6、x8都无法通过t检验。因此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模型进行调整得到:

调整后的模型R^2=99.8%, 模型通过t检验和F检验。

(3) 西部地区

以人均GDP为Y, 西部部地区人均食品消费、人均衣着消费、人均居住消费、人均家庭设备及用品消费、人均交通设备消费、人均文教娱乐消费、人均医疗保健消费、人均其他消费分别为X1、X2、X3、X4、X5、X6、X7、X8, 建立对数模型, 利用spss软件得到结果:

此时R^2=99.8%通过F检验, 当置信水平等于90%时, x2、x4、x5、x6、x8都无法通过t检验。因此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模型进行调整得到:

调整后的模型R^2=99.6%, 模型通过t检验和F检验。

4.3 结果分析

(1) 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居住和交通设备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特别是东部地区居住消费, 东部地区人均居住消费每增加1%, 我国人均GDP增加0.95%。而交通设备支出增加1%, 则人均GDP增加0.187%。这说明东部地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会促进经济的增长。我国农村地区一般是自有房屋, 房地产行业在农村地区并不发达, 农村居民居住消费支出可以带动农村房地产产业链的发展,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而对于东部地区, 城市化程度较高, 由于城市内部地产资源有限, 房地产行业向城市周边农村地区发展, 一方面这也带动了农村居民的居住消费, 另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 中部地区农村居民交通设备和医疗保健支出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中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交通设备消费每增加1%,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607%。中部地区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每增加1%人均GDP增加0.359%。这是由于中部地区交通设备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汽车等私家车的使用对于经济的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而中部地区为较不发达地区, 医疗保险制度尚不健全, 但农村居民健康观念日益成熟, 中部地区农村居民对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较多, 占总消费支出的8.92% (见表2) , 是三个地区中医疗保健支出所占总支出比例最大的, 对医疗保健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3) 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居住和交通设备消费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交通设备支出每增加1%, 我国人均GDP增加0.446%, 人均居住消费每增加1%, 人均GDP增加0.413%。说明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 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对交通的消费支出较多, 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相对较大。

(4) 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由于区域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交通设备的支出对经济增长都具有一定贡献, 但中部地区农村交通设备支出对GDP贡献率较高, 西部次之, 东部最低, 这也是由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 交通市场较为饱和, 而中西部地区是交通设备的潜力市场, 市场潜力较大, 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也较大。东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居住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 特别是东部地区拉动力很大。而对于中部地区, 医疗保健支出对我国经济拉动作用明显。

5 建议与对策

5.1 着重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

总体上看,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较少, 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不足, 其主要由于收入原因, 因此增加中西部农村居民收入是解决消费不足的首要问题。政府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中要更加关注中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 制定惠农政策, 为农民增加就业机会, 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5.2 因地制宜培育各地区消费观念

对于东部地区, 由于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 消费观念较为先进, 基本生存消费所占比重已经相对较小, 交通设备娱乐文化消费较多, 因此, 要因地制宜的培养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正确的消费观, 引导农村居民建立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对于中西部地区, 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还较为落后, 农村居民仍然重积累轻消费, 在家庭设备文化娱乐交通设施等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上有所不足。因此对于中西部农村, 政府应该加强消费宣传教育, 鼓励农村居民积极、适度消费, 完善农村信贷体制, 鼓励有能力的消费者进行提前消费。

5.3 因地制宜的制定差异化的消费引导政策

由于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同, 其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一样, 因此需要根据各地区特点制定相应的消费政策。对于东部地区, 居住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 政府要积极开发东部地区农村房地产市场, 引导农村居民居住消费。对于中部地区, 交通设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 所以应该大力发展中部农村地区交通消费市场, 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 完善中部农村地区交通设施, 促进交通设备的消费。对于西部地区, 制定相关财政政策和补贴制度, 对家电下乡、农机具等农村居民消费进行补贴, 降低农民生产成本, 鼓励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

参考文献

[1]陈燕武, 夏天.中国农村居民文教娱乐消费区域性差异分析——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06 (9) :59-63.

[2]宁满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地区差异分析——基于PanelData的经验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 (5) :84-87.

[3]陆立新.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效应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09 (9) :81-83.

农民消费结构 篇8

本次调查, 我们在工厂、建筑工地、候车室等聚集农民工较多的场所, 发放了共800份问卷, 收回526份, 其中有效问卷为487份。从随机发放的问卷调查情况来看, 农民工群体正在发生着一些变化, 形成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 男女比例逐渐平衡。

我们按年龄将农民工分为新一代农民工和第一代农民工。从收集的数据上看, 新生代农民工中男性占其年龄层全部人数的62.07%, 远低于第一代77.78%。因此, 现外出务工人中女性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因为新一代农民工许多都是携家带口进城务工, 这与老一代农民工“单打独斗”的状况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农民工在杭州地区的稳定性将提高。

(二) 受教育水平逐步提高。

直观从数据上看, 第一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较低, 处于小学或小学以下水平的占其总数28.89%, 远大于新生代农民工6.7%。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拥有初中文凭, 占总数65.52&, 另有17.24%的人拥有大专文凭。尽管受教育年限有所延长, 但绝大多数仍停留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 与城市的同龄孩子相比, 他们学业不精, 缺乏高等教育机会。

(三) 进城农民工大多在次属劳动力市场就业。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偏低, 又受到一定的社会歧视, 其大多进入次属劳动力市场就业。调查结果显示, 在杭务工农民工主要在纺织服装业、机械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和饮食行业就业, 而几乎没有在像金融、保险、房地产、卫生、教育、文化等行业就业的。其中, 从事建筑人或工厂生产工人均占到其总人数的70%左右。

(四) 收入相对略低。

农民工的工资问题, 一向来受到社会的关注。我们经过发放问卷, 得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每月收入的平均值为2239.85元, 略高于第一代2206.5217元。此外, 我们队其家庭年收入求均值:新生代农民工的家庭年收入平均值为28750.00元, 略高于第一代平均值26369.5652元。我们猜测, 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更高, 在校期间掌握了一些必要的技术, 使他们在工作中具有优势。但是, 其收入水平仍低于城镇居民家庭年收入为30337.78元。

(五) 居住稳定性偏低。

从我们统计的数据上看, 在杭州居住一年以下或无固定处所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其总数的51.72%, 而居住长达五年以上的却也有44.83%。因此,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居住稳定性差, 但是一旦适应后便会留下来, 在城市生根发芽。这一现象在第一代农民工群体中不太明显。处于留杭5年以上的, 占其总数的35.56%, 等同于在杭工作居住了1至5年的农民工的比例。而处于一年以下或无居处的群体占其总数的28.88%。由此可见, 三者比较平均。

(六) 对居住城市抱有很大的期盼。

从我们收集的数据上看, 新生代农民工迫切希望社会能够为他们提供培训, 从而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另外他们也希望政府能够改善社会政策, 帮助他们能够永久居住城市。

二、新生代农民工理财现状分析

(一) 不合理消费。

新生代农民工知识水平相较老一代农民工有很大的提升, 但是由于年轻且大多没有家庭的压力, 其理财缺乏长远规划, 也往往会出现不合理消费的情况。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 大多数新一代农民工没有记账的习惯, 工资卡里有多少钱也不是很清楚, 花钱较为随意。

(二) 理财意识亟待加强。

相较其父辈, 年轻一代的农民工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 对理财的途径也有不少的了解, 但是经过我们调查发现真正进行理财实践的只占了小部分。说明其理财意识还是略淡薄, 需要加强有关宣传以及有针对性的理财知识普及。

(三) 理财方式单一, 风险高。

根据我们的调查, 88%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的理财方式是银行的定期存款, 鲜少有涉足基金、股票、保险类理财产品。

三、新生代农民工现状的深层原因及理财规划建议

(一)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

由于我国二元化社会保障体系,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基本上被排斥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社会救助作为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措施, 是面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中的底层弱势群体, 然而一直以来, 农民工的社会救助一直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救助对象是“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 而对于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却只字未提。

(二)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原因。

①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是造成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根本原因。虽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民可以进城就业, 但是二元体制带来的影响并没有消失, 在工作相同或相近的基础上, 城镇居民可以享受到的各种养老, 医疗等社会保险, 农民工却没有。②充足的资金是社会保障体制顺利运行的必要保障, 但是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统筹层次低, 覆盖面小这些问题都是由于社保资金的不到位造成的。虽然中央对于社会保障的投入每年都在不断的增加, 但是权益性保障还没有铺展到城市农民工这一群体, 而且农民工的增长速度也远远快于财政资金增长的速度。

(三)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措施。

1、改善户籍制度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根本措施是将他们真正融入所在的城市之中, 打破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由“农民工”身份向“城镇居民”身份的转变, 这样一系列的财产权, 劳动权, 社会保障权, 教育权, 住房权等问题就迎刃而解。

2、强化培训,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质加强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 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稳定其就业。

农民消费结构 篇9

一、农民消费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消费环境不尽人意

对于农民消费长期低迷的原因, 理论界作了深入的探讨, 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农民收入过低、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民消费观念保守等几种观点。我认为, 农村消费环境差是农村消费市场“启而不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而且是一个常常被人们忽视的原因。

(一) 农民居住环境不利于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可以说, 中国农村消费环境先天不足。农民聚居以村落为单位, 而村落又以田地为中心而形成, 在中国农村田地并非都像平原地区那样集中, 尤其是在山区, 不仅分散而且面积狭小, 这就导致农民分散而居的局面。农民居住过于分散使得农村商品供应难以形成规模经营, 商品零售价格偏高, 甚至有些在需求较小的农村, 没有商品供给点。由于农村居住分散, 小村落人口少, 无法发展第三产业, 如餐饮、洗浴等服务业, 农民的消费水平难以提高。

(二) 农村基础设施环境薄弱严重制约农民消费需求

在中国农村很多地区, 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 无论在布局、规模上, 还是在档次、质量、科技上与城市相比差距悬殊, 或是农村对这些基础设施的使用费用较高, 远不能满足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电力供应不足, 缺乏电力传输及相关设施, 所有家用电器无法使用;自来水供应系统还不到位, 无法使用依靠自来水的商品, 如热水器等;道路状况不佳, 运输不便, 农村与外界农产品交易和其他的经济交易无法正常进行, 而且, 农民无法购买车辆和其他农用机械设备, 也极大地限制了农民对先进农用机械工具的需求;手机和电脑网络网络覆盖率还不够, 网络建设成本较高, 网络信号不稳定, 这些无疑都极大地抑制了农民对先进通讯商品的消费热情[2]。

(三) 农村消费品市场不完善挫伤农民消费热情

在中国, 绝大部分消费品生产和服务网络都集中在城市, 农村的消费品市场却异常冷清。第一, 市场总体规模小, 商品流通体系不健全。在农村商业网点大多以农家超市、代销点或乡村集市为主, 由于农村居民居住分散, 这些商业网点也呈高度分散状, 而且规模总体偏小, 分散经营且实力不强, 尚未形成系统的服务网络, 不仅服务质量差, 而且农民购买的不少大型机械、电器的维修成本也比较高。第二, 市场秩序混乱。一些不法商贩在利益的驱使下, 把大量劣质、假冒的商品在农村消费品市场上公然销售, 使农民生命和财产受到损害。由于市场监管不力, 一些经营者欺行霸市, 哄抬物价, 市场秩序得不到保证。第三, 供求结构失衡。由于农村商业网点进货渠道狭窄, 进的货样式少, 不能及时把新产品带到农村消费品市场上;由于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在于城市, 而缺乏对农民消费问题研究, 与农民收入、农村消费环境及农民消费心理相适应的产品不多, 缺乏适销对路的产品, 使农民遭遇“买难”的尴尬。

(四) 农村治安环境不佳限制农民消费意愿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社会上各种矛盾也凸显出来, 一些农民价值观念扭曲, 加之当地执法队伍力量不足, 农村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 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特别是在农民外出务工的时间里, 农村自我防备能力薄弱, 一些不法分子的犯罪异常猖獗, 特别是偷盗、拦路抢劫、甚至是杀人等恶性犯罪。农民出于自我保护, 很少购买大宗、贵重商品。在这样的治安环境下, 农民培养出了谨慎的消费心理, 他们的消费仅限于生存和基本生活消费, 严重抑制了农民消费意愿。

二、中国农村消费环境失谐的原因分析

(一) 优化发展城市的战略是农村消费环境失谐的历史原因

中国农村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由来以久, 新中国成立后, 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目标, 选择了“城市偏向、工业先行”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忽视农村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 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方针, 先发展经济基础较好的城市, 先富带动后富, 以农哺工, 农民消费发展受到极大限制。政府优先发展城市的战略不仅没有在财政政策上倾斜农村, 还剥夺了农村自我发展的空间, 给农民造成大量损失。没有政策支持, 农村消费环境才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境地。

(二) 城乡二元结构和中央转移支付不力是农村消费环境的失谐的制度原因

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 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这些“二元结构”把城市和农村严格地分开, 严重束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使农村的消费环境与城市相差越来越远[3]。农村消费环境不佳的另一个制度原因是政府对农村的转移支付作用有限。现行的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制度, 不管是在支付规模上, 还是在支付形式上都没有刚性规定, 对农村的转移支付缺乏透明性。于是就出现了挪用专项款、搞政绩工程、领导项目和感情项目等一系列问题, 而很少真正用到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上, 起不到均衡地区间差异的作用。

(三) 相应法律不完善, 执法力度不强是农村消费环境差的社会原因

目前, 中国规范农村消费的相应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地方政府很难依据宪法精神制定具体法规来保护农民利益。加之农民法律意识不强, 自身权益受到侵害也只能自认倒霉。由于农村执法队伍力量不强, 在保障农村治安稳定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甚至有的公安机关在接到农民报案后, 只接受不处理。使农民对地方执法队伍信心不足, 无法安心进行农业生产, 更不敢进行贵重物品的消费。

三、改善中国农村消费环境, 扩大农民消费的对策

(一)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促进分散农民集中定居也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在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后, 应积极推动农村土地规模经营, 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在此基础上, 建集中生活小区或是实行村庄合并, 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把分散的农民集中起来, 建成新村。当地农民应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尤其是服务业, 提高农民收入, 从而启动农村市场, 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二) 提高对农村的财政投入的效果,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为提高中央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能力, 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是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建立严格的专项拨款项目准入机制。把好专项拨款立项关, 清理和压缩现有的专项支付项目, 取消当前一些名不副实的项目、重复交叉项目、过时项目, 把这些款项归入一般性转移支付。二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监督制度, 提高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效果。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建立监督评价体系[4]。在此基础上, 政府加大向农村薄弱的基础设施方面倾斜, 为农民消费提供条件。对农村的转移支付也具有层次性, 只有了解农民对不同层次的基础设施的需求愿望, 政府才能因农民不同需求从而给予满足, 农村具备了各种消费条件, 农民才能够积极消费。

(三) 规范农村消费品市场秩序, 完善市场机制建设

首先,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确保工商部门严格执法。地方政府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精神, 出台一些具体性的政策, 对侵犯农民消费权益行为作出明确的、严格的处理。地方政府还须建立一套长效监管考核机制, 对工商部门的执法力度实行考核, 对那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勾结不法商贩的执法者予以严惩, 切实保护农民消费权益, 提高农民消费信心。其次, 健全商品流通体系, 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地方政府还须鼓励企业投资, 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 解决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同时, 地方政府应该配合企业做好对农村市场的调研, 认真分析农村市场的特点和农民的消费心理, 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 有针对性地开发和生产满足不同层次农民需求的产品, 提高对农村市场的有效供给, 充分挖掘农民的消费潜力。

(四) 强化农村执法力度, 保证农村社会稳定

国家应加大对农村治安管理的投入, 加大农村的执法队伍力量, 加强农村执法力度, 违法必究, 从严从重, 给农民创造安全放心的生产生活环境。对那些消极懈怠、甚至是勾结不法分子侵犯农民权益的执法者予以严惩, 维护法律权威。同时, 还要加强对农民的法制宣传, 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用积极健康的思想引导农民树立正确价值观。

摘要: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党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 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目标锁定于此。拉动农民消费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对于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重大意义。然而, 扩大农民消费有很多制约因素, 如农民收入水平过低、农民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 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其中, 农村消费环境是扩大农民消费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希望通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启动农村市场, 从而扩大农民消费,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关键词:农民消费,优化,消费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课题.扩大农民消费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 2009, (8) :20-39.

[2]胡雪萍.优化农村消费环境与扩大农民消费需求[J].农业经济问题, 2003, (7) :24-27.

[3]张飞.后危机时代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 2010, (9) :52-56.

优化农民消费模式的思考 篇10

一、我国现阶段农民消费模式所具有的特征

㈠消费总量严重不足

我国农民的消费总额占市场总份额的比重严重偏低, 而且还呈现下降的趋势。从1978年到2007年的统计数据计算看, 农民的消费总额不及城镇居民消费总额的三分之一, 城乡消费水平的比值从1:2.9增长到1:3.7, 这一消费现状, 体现出农民的消费水平是在不增长的情况下, 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在没有剔除城乡价格因素的情况下, 农民的消费总额增长速度仍然十分缓慢。

㈡消费层次明显低下

恩格尔系数农民明显高于城市居民, 消费结构中非物质消费或文化消费比重很低。实际消费支出排在最前面的仍然是衣食住, 这说明衣食住支出仍是农村最重要、最基本的消费, 其中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虽属于小康型消费结构, 但其总体消费结构层次仍低于城市居民。这种低层次, 集中反映在农村的家用电器消费、文化娱乐消费、科技教育消费、旅游休闲消费、生活保健消费、住房消费等新消费热点的严重不足。特别象读书看报、学习现代科学、掌握知识技术等文化科技消费在很多的农村地区仍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㈢消费观念比较保守

一直以来, 中国农民“贫”字当头, 节俭被认为是消费第一原则, 再加上实际生活中天灾人祸及生老病死等不确定性存在以及子女的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负担过重等原因, 极大地限制了农户的其他正常消费支出, 强化了农户消费的谨慎性心理, 某些农户消费就会出现过度节俭的特征。过度节俭的消费观念必然会降低农户生活水平, 甚至是以健康作为代价, 产生所谓“节俭悖论”。长期以来, 农村大部分农民习惯于先储蓄再消费, 反对“超前消费”。很多农民受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 普遍认为“无债一身轻”, 感到“寅吃卯粮”、借钱消费心理不踏实, 基本上还是习惯于通过储蓄积累实现自己的消费需求。

㈣愚昧消费比较普遍

主要表现是赌博消费和封建迷信消费。一些地区赌博成风, 不管男女老幼都在忙里偷闲玩麻将和“挖坑”, 这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也成为他们消费支出的一个重要项目。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地区甚至出现开车去城镇上豪赌的场面。封建迷信在广大农村仍十分盛行, 很多农民四处花钱找“先生”、“大仙”看病免灾, 算命看相、看风水等。这些愚昧消费不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反而浪费了大量的钱财, 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有的甚至带来极大的社会危害。

㈤畸形消费正在蔓延

“随大流”和盲目攀比是我国最主要的传统消费动机, 至今影响很大。在这种心理作用下, 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不是需要什么买什么, 而是大家买什么就跟着买什么。因为不买大家都买的东西就会显得穷酸被人鄙视。而且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 这种炫耀攀比的心态就越严重。目前农村比较典型的消费攀比主要体现在重大节日和婚、丧、嫁、娶、建房等消费上。虽然农民平时日常消费非常节俭, 但一到过年过节或者家里办大事, 往往迫于社会压力, 大铺大摆, 大吃大喝, 高额消费。另外, 礼仪性的人情消费名目也越来越多, 价码也越来越高。

二、促进农民消费模式优化的条件

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可持续的稳定收入

众所周知,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长期“疲软”, 主要制约因素是农民口袋里缺钱, 导致购买力不足。最近几年, 全国自上而下、全力以赴地解决“三农”问题, 目的就是要从农民增收入手, 在源头上缓解农村居民扩大消费需求动力不足的矛盾。从实施情况来看, 经过此前的诸多努力, 成效已经显现。但是, 由于农业基础薄弱, 抗风险能力还很差, 绝大多数农民依然依赖于靠天吃饭, 加之农产品价格波动比较大, 致使农民的收入依然不能稳定增长, 有时还出现倒退。为此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改造既是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措施, 又是稳定和扩大农村消费的战略措施。所以增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是推进农民消费的主要动力。

㈡推进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建设步伐

当前农民收入虽然有了大幅增加, 但由于稳定的增收机制和发达的社会保障救助制度尚未完全建立, 农民对未来支出预期的增加仍制约消费的增长。因为我国农村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 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十分迟缓, 现有保障机制整体上农村严重滞后于城镇水平, 令农村居民普遍为难的上学难、治病难、养老难, 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阻碍农民扩大消费的羁绊。正是面对这一社会现实,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 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三项制度为社保建设重点, 帮助广大农民逐步实现“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基本要求。通过积极完善社会保障, 增加广大农民的消费安全感, 让其放下包袱, 在更大程度上释放消费需求, 从而使巨大的农村消费需求潜力尽快转化为现实购买力。

㈢方便安全实惠的良好消费环境

与城市相比, 长期以来制约农村居民扩大消费的环境因素主要在于交通不畅、供水不便、用电成本高、交通和通讯设施差等等。这些至关农民消费升级的基础设施不配套, 农民即使买得起大件家电、现代通讯设备、交通工具, 也因耗费太大而不能经常地使用。此外, 农村文化娱乐设施短缺、市场管理混乱, 也与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需求极不适应。上述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只能依靠政府部门统筹安排、牵头实施。

㈣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乡风文明

在结婚大操大办、人情往来不断等落后的消费习惯影响下, 农村出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误区, 主要表现在婚、丧、嫁、娶消费上, 盲目攀比。这些消费误区像一个“吞钱黑洞”, 正在把农民手中不多的余钱一点点“吃掉”。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设施环境的“硬件”建设, 更要宣传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道德素质。尤其是各种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展观念互相碰撞之际, 文化的特质更显示出“硬实力”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促进农民消费模式优化的思考

㈠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快速提高农民的购买力, 为农民消费模式的优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目前农业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要想使农民增收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走精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道路,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此外, 为了增加农户的外延收入, 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 或者积极开展区域性劳务合作, 规范和组织劳务输出, 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合理转移。为此, 首先要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 简化农民跨区就业和进城手续, 妥善解决进城民工的工资待遇、劳动保障和子女教育问题。其次, 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开展清费治乱减负的综合治理。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实行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的通知》要求, 认真做好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工作。与此同时, 还要定期开展复查, 注意和防止涉农负担反弹, 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的每一项工作落实到实处。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好, 才能使农村经济步入良性发展, 使农民收入切实增加。

㈡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 加大政策向农村倾斜的力度, 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为农民消费模式的优化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

目前,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只是覆盖城市范围, 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相当薄弱, 养老、医疗、子女入学、住房等问题时时困扰着农民, 当务之急是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救助制度, 把农户收入的不确定性降到最低限度。一要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逐步提高社会应负担的比例, 彻底使农民摆脱“小病不用看, 大病看不起, 重病只等死”的状况。二要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使农民老有所养, 解决后顾之忧。三要完善贫困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使扶贫规范化和制度化。四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涉农补贴和对农业投资的惠农系列政策, 在体制上创造有利于农民发展的长效机制, 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㈢创造良好的农村消费环境, 优化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为农民消费模式的优化创造完备的客观条件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比如电力供应不足、电压不稳;水利设施不配套, 用水不便;道路交通运输建设滞后, 商业网点和流通不通畅等。这种消费环境制约了农民消费模式的演进, 因此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也是促进农民消费模式转变的措施之一。不能用老眼光看今天的农民, 也不能简单的把农村居民消费等同于城镇居民消费。要以市场为导向,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收入层次的农民消费需求特点, 生产开发出符合农民口味的经济实用、质量合格、售后服务规范的消费品。要降低农村商品流通成本, 加强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 有力地保护农民消费者的利益。还要确立强烈的市场意识, 在结构调整上有新的突破。必须大力推进绿色农业、循环农业, 用现代工业理念“经营农业”, 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作为“经营农业”的“火车头”, 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和“一镇一业”特色, 为农业结构调整导航。否则, 农村经济无法提高, 农民收入无法提高, “三农”问题永远也得不到彻底解决。

㈣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提升农民认识水平, 为农民消费模式的优化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

试析新时期农民工消费习惯探究 篇11

关键词:新时期农民工;消费习惯;现状特征;建议

一、新时期农民工的现状和特征

周静华和赵阳(2009)认为:①“80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第一代农民工高,基本没有务农经历;重视继续教育,注重提升自我。②更加认同城市,渴望融入城市。③更加关注自我,追求享乐,业务生活比第一代农民工要丰富多彩,文化广场的卡拉OK、图书馆、娱乐室都是他们业务时间的去处。刘钰(2010)认为新时期农民工呈现出的新特征:(一)外出就业动机的转变。(二)对劳动权益的诉求转变。(三)对职业角色的认同和定位的转变。(四)消费观的转变。新时期农民工强烈要求和城市人享有等同的社会资源,享受物质生活欲望强,追求时尚,攀比心重。(五)维权意识逐渐增强。(六)外出生活的追求的转变。新时期农民工平均年龄为23岁左右,新时期农民工对外出的期望值高,希望能融入城市,独立性强,功利性也较强,羡慕城市和认同城市生活度高。段成荣,马学阳(2011)认为新生代农民土的“新”特征:①规模不断增加,已占农民工整体的半壁河山。②受教育年限明显提高,2010年新生代农民土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8年。③面临婚育的双重压力。近半新生代农民面临着结婚这一重大的生命事件。④就业期望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新时期农民工向制造业集中,从批发零售、建筑和农林牧渔这三个行业退出。其次,新时期农民工大量选择产业工人和商业服务业员工为职业,他们从事个体工商户、农业劳动者或无固定职业的比例却在大幅减少。再次,新时期农民工选择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好。

二、新时期农民工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研究综述

正是由于新时期农民工生活观念与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他们在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方面也随之改变,更多的学者开始从营销学、社会学等多个视角去关注这一群体。

消费习惯是人们在消费过程中,长期、稳定地保持重复性的行为。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慢慢积累而形成的,反过来又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构成重大的影响。张凤云(2008)利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市场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新时期农民工在旅游消费习惯方面进行了研究,阐述了新时期农民工对旅游的消费偏好,对企业营销策略起到积极作用。而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个人消费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外在表现。在社会范围内,消费者千万次的购买、使用和消耗行为的总和就构成了消费者心理活动的社会具体消费行为。我国学者李文同将其分为本能性消费心理和社会性消费心理。本能性消费心理主要取决于气质、性格及能力等个性因素。社会性消费心理由所处的社会环境因素决定的,以某种生理因素为条件,在社会状态下的心理需要反映。它是人类的消费活动由简单的满足生活需要,变为具有特定含义的社会行为。许文武(2009)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新时期农民工服装消费心理的态度因素和消费行为的动机因素进行因子提取,引入结构方程模型理论和研究方法,选择消费心理的态度因素和消费行为的动机因素为代表性因素,对服装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全模型建模的探讨研究,研究发现这一群体在服装上的消费心理对其服装消费行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方式与强度。

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导致消费行为的变化,在新时期农民工这一群体中体现更为明显。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城市里现代新兴价值观的影响,同时也更愿意接受这些现代价值观。在城市参照群体的示范效应下,新时期农民工整体消费水平正逐步提高。严翅君(2007)在对长三角8城市的调查中发现新时期农民工的消费方式与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由简单向复杂化的转变。钱雪飞(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新时期农民工消费支出占其收入的比重逐步提高。在消费水平和质量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虽处于底层,但自我满意度较高,并且内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唐有财(2009)指出新时期农民工的消费行为出现矛盾性,即他们既希望通过在城市中的消费以获得认同并融入城市,又希望能够兼顾家乡的亲人。

梁彩花等(2010)发现新时期农民工在消费行为上表现出炫耀性消费行为,发现返乡回家的农民工在农村同乡面前表现出炫耀性消费,这些消费主要体现在烟酒消费、品牌服装消费和摩托车消费等方面。这些消费虽然是低层次的,但相对于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这些消费都呈现出了明显的炫耀性成分。在一定程度上,与其社会认同感有密切关系,他们更迫切地希望通过消费来弥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异。

三、新时期农民工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研究的建议

通过查阅已有的研究文献,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在新时期农民工的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方面均尚存在一些有待研究的问题。国内对新时期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在消费方面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需要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来予以完善,以准确呈现出新时期农民工在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的特点。

首先,研究方法需进一步创新。目前对新时期农民工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研究,定性研究偏多,定量研究偏少,未来对这一群体的研究需要大量应用问卷调研和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科学地研究这一群体的真实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特征。其次,研究范围需进一步拓展。对新时期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研究可以对某个地区为研究对象,也可以对某种产品的消费习惯与消费心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企业制定针对这一群体的产品策划和营销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兆伟.新生代农民工的符号消费与社会认同研究――基于某高校外来务工群体的个案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08.

[2]刘胜.新时期农民工消费方式与身份认同研究――基于南京市的实地调查[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0.

我国农民消费需求分析 篇12

一、收入增长是决定消费能力的根本

1.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长

农民消费及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和保证是可支配收入长期稳定的快速增长。2001 年以来我国农民人均收入、 消费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2001 年以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均有大幅度增长, 绝对水平有很大提高。2009 年人均收支绝对数比2001年分别增长228.68%和239.11%, 农民的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与其收入增长率呈典型的正相关关系.

2.制约农民经济增长的是收入的水平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平均消费倾向越低, 反映居民平常的生活性消费占收入的比例越低, 则可以在当下的收入水平上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

对于不同收入人群, 他们的消费能力都会受收入的限制.尤其是收入最低的20%, 近六年的平均消费倾向都大于1, 说明低收入人群入不敷出, 在没有新的增收点的情况, 很难再去提高消费, 国家应该想办法提高这部分人的收入.而中间20%和最高20%收入群体的平均消费倾向在逐渐递减, 代表国家可以重点开发这两部分人群的消费能力, 以提高我国的内需.

二、 增强农民的消费意愿是提高农民消费的重要方法

边际消费倾向是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 通过它居民的消费倾向和消费愿望被反映。利用消费函数C=A+BY (其中, C为总消费, A为常数项, 代表居民家庭生活必需品消费, B为边际消费倾向, Y为总收入) 去衡量居民的消费意愿.例如2006 年全国农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82, 表明2006年全国范围内农民的纯收入每增加1元就有0.82元用于消费。

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容易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干扰, 具有较强的起伏性, 但整个趋势上呈现下滑性。2006年农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82, 2007 年跌倒0.71.2008年又下降至0.70, 它反映了农民收入受到了由美国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及我国在这次危机的冲击下经济不振的影响, 导致消费和消费意愿不强烈.进一步分析发现:

1.低收入人群的消费意愿高, 高收入群体的消费意愿在不断下降

按农民纯收入多少分类后, 对其边际消费倾向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收入最低20%的消费意愿比较高, 具有收入跟不上消费的增长的特点.中间收入20%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在2006-2009年间有较大的上下浮动, 表明全球短期经济动向变化对中等收入人群对于收入增长的判断有很大的影响.近几年整个经济形势不是很好, 导致中等收入的农民对以后收入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怀疑性, 从而他们的消费意愿有了较大的起伏.而收入最高20%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则表现出剧烈的下降趋势, 从 2006 年的0.74 下降至2008年的0.57, 2009 年边际消费倾向略微有点提高.

2.不同地域的农民的消费意愿也不同

消费意愿的强弱不单单由收入决定, 同时受消费环境和相应消费模式的制约。我国由于地域间的差别, 经济上不同的地域经济实力差别也比较大, 因此人们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模式也有很大的差别, 从而形成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农民的消费愿望呈梯形分布.为了改善农民的收入收到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 在统一收入水平的条件下, 调查我国各地区之间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差别, 从而建立多变量回归方程:C=A+BY+d1X1+d2X2+d3X3 (其中, C为总支出, A是常数, 代表居民家庭生活必需品消费, B为边际消费倾向, Y为纯收入, X1, X2, X3为虚设变量, 表示的是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 d1, d2, d3分别为虚设变量X1, X2, X3的系数) .通过对2006 年我国农村住户调查得到的数据, 以东部地区为标准的消费函数方程为:C=773.87+0.849Y-131.39X1-217.X2-238.65X3.

通过多元回归模型的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在东部农村家庭生活必需品消费为773.87元, 边际消费倾向为0.849, 消费愿望比其他区域的农民高.在收入水平同样的条件下, 中部、 西部地区的农民将比东部地区少消费131.39元和217.11元;而东北地区农民的消费意愿最低, , 东北地区农民的实际生活花费比东部地区少238.65 元.因此由结果可知, 不同地区的农民由于受当地经济强弱和消费模式的制约, 而变现出不同的消费意愿.东部地区农民消费愿望比其他地区的农民都强烈.

三、 政策性建议

1.确保农民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

收入增长是拉动消费的基础, 是决定消费能力的根本因素.从长期来看, 中国农民人均收入与人均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农民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是很差的, 这要靠政府的帮助, 以减少农民的损失.政府也要帮助农民扩大增收的渠道, 只有农民的收入提高了, 才会提高中国的内需能力.

2.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增强农民消费能力

农民应该是中国拉动内需, 提升经济发展速度的决定性力量, 然而农村的医疗、养老、教育问题等始终困扰农民进行消费。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保障体系的建设, 不断扩大农民的征收渠道, 两手抓农村问题。政府还要深化农村机制改革, 加快城镇化进度, 使农民也能享受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经济硕果。如果农民的收入上去了, 还无后顾之忧, 那么他们的消费热情就会上去, 自然消费能力也会有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上一篇:文本实践下一篇:游牧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