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需求论文

2024-09-25

农民需求论文(精选12篇)

农民需求论文 篇1

一、引言

城镇化的核心是实现 “人的城镇化”,即实现进城农民工在经济、制度、文化、心理等方面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全方位转变。住房作为家庭的物质载体,在农民工市民化诸要素中处于重要地位,这是因为住房方式与条件同农民工就业稳定性、人力资本积累、 定居预期等存在广泛而深刻的联系。特别是 “居者有其屋” 的朴素民生思想使住房对农民工在迁入地的社会融合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 我国学术界围绕农民工住房条件、住房选择及影响因素以及住房改善的制度设计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 农民工住房条件差、住房行为影响因素复杂、 政策需求多样化已成为共识。 在国际上, 住房消费需求领域的经济分析为了解城市新移民住房需求特性,进而制定针对性的住房支持政策提供了重要支撑,而我国在农民工住房消费研究领域尚缺乏这类微观经济分析。 本文通过对县级城镇农民工住房消费函数的构建和住房价格、 收入弹性的测算,初步分析了农民工住房消费的特性,以期为改善农民工住房条件,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提供政策启示。

二、理论框架

1.住房需求函数

根据Goodman〔1〕和Zabel〔2〕构建的住房消费分析框架,家庭的住房效用函数由消费的住房数量(q)、住房以外其他商品数量(C) 决定。假设所有家庭具有相同的效用函数模式,同时人口统计学特征(D)的不同会导致效用的差异。向量D中包含诸如年龄、学历、职业等影响消费者偏好的变量。第i的家庭的效用函数可表示为:

每个家庭在既定收入和商品价格的约束下实现效用的最大化,即:

这里假设第i个家庭共消费单位的非住房消费品,其价格为1。在方程(2)的约束下进行方程(1)的最大化,得到第i个家庭的住房需求函数(3)。

即住房消费量是住房价格、家庭收入和家庭人口统计学特征诸变量的函数。

2.关于住房价格与消费量

住房是典型的异质性商品,即由多种属性构成的复合商品。消费者对住房的实际消费数量不能够直接通过房屋的套数或面积直接衡量。在现实中表现为,人们在购买、租赁和评价一套住房时,除了关注它的面积外,还关注它的位置、结构、新旧程度、周边环境及其公共服务水平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套房屋的实际消费量并直接影响其市场价值。因此,在住房需求函数构建前,必须对实际住房消费量和单位住房商品的价格进行衡量和确定。根据Lancaster〔3〕提出的新消费者决策理论,商品的各特性相互结合形成影响效用的属性束,效用的大小取决于商品属性束中各种特征的数量。因此,消费品的价格是由各种特征的价格构成。本文采用了基于此理论的享乐回归(HedonicRegression)方法,即特征价格法来衡量住房价格和消费量,步骤如下:

首先,根据建立住房价格与住房特性之间的回归方程,即住房价格是住房特征的函数:

vi为第i个家庭住房的价值,即该套住房的市场价格。Hi为影响该套住房价格的特征向量,β为回归系数向量。

取得上述回归方程后,通过设定一套标准住房的特征向量Hs来获得一个标准住房价格:

接下来,用第i个家庭的住房价值除以标准住房价格,即可得该家庭的实际住房消费量,亦即该家庭消费的标准住房数量:

在具备住房消费的数量qi,住房消费的价格p=vs,家庭i的收入mi及影响偏好的家庭人口统计学特征Di,就可以对住房消费函数方程(3)进行估计。

3.方程形式的确定

特征价格理论并没有对Hedonic回归的方程给出具体的形式。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依靠经验进行模型形式的选择,对数-线性模型在Hedonic回归中最为常见。但现实市场环境中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可能并不一致。为避免模型形式选择偏误导致产生不一致的估计,本文采用Box-Cox转换(BoxandCox〔4〕) 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放松线性模型关于变量独立正态分布及方差一致性的假设,具有两个优点:一是可以检验多种模型形式从而得到更适合的回归方程;二是使残差更接近正态分布并减小异方差性(FontenlaandGonzal- ez〔5〕)。Box-Cox转换回归方程共有四种衍生模型形式, 即只对因变量进行转化的左手边模型(Lhs), 只对自变量进行转换的右手边模型(Rhs),因变量、自变量同时转换且转换系数相等的模型(Lambda)和自变量同时转换且转换系数不等的模型(Theta)。使用Box-Cox方法对变量的转换后的方程形式如下:

Box-Cox转换要求被转换变量严格为正,因此变量中如果含有0变量或负值变量则仍以原值进入回归方程,方程(6)中的Z向量即为未进行转换的变量。此方程为4种Boc-Cox转换模型中的最一般形式。当θ=λ=1时,此方程即为一般的线性模型。当θ=λ=0时为双对数模型,当θ=λ=-1时,方程变为倒数变换模型,当转换系数为0.5时,为平方根变换模型。

除Hedonic方程外,本文对所有回归均采用4种模型进行检验,然后依据以下4个标准反复比对,以获得合适模型形式:一是模型整体的拟合效果。Box-Cox转换后的模型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法进行估计,因此通过似然比卡方检验模型的拟合效果。二是转换系数的显著性。如果模型整体拟合效果理想,但转换系数显著性不强,那么也不采取该模型形式。三是对模型特殊形式假设的似然比检验,如模型中转换系数为1、-1或0的检验。四是模型系数显著性。

4.弹性值的计算

通过上述模型形式可以发现,非线性方程的变量系数并不是对变量求导而得到的斜率。通过弹性的定义,我们可以计算出Box-Cox模型中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弹性为。

三、实证分析及结果

1.数据说明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县城开展的问卷调查。调查采取面对面访谈填写的方式,共获得有效问卷406份。受访者平均年龄37岁;男性212名、女性194名;小学及以下学历、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比例分别为8.4%、60.8%、27.8%和3%,平均月工资2017元,平均家庭年收入4万元。在住房基本情况方面,自购住房和租住房的农民工家庭占比分别为21.4% 和53.2%,其余25.4%的农民工通过单位宿舍或投亲靠友等方式解决住房。其中,自购房类型分为楼房、普通平房两类,平均建筑面积96.7平米,平均价格22.6万元;租住房类型分为楼房、普通平房、平房的偏房三类,平均建筑面积46.7平米,平均月租金2360元。

2.农民工家庭永久性收入的获得

消费者在特定时期内的消费行为不仅由其在当期的收入所决定,而且受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收入影响,这个收入即永久性收入(弗里德曼,1957)。住房支出在人们的消费总支出中一直占有重要比重,进行住房消费时人们更可能参考其长期内获得收入的能力。尤其对于购房的家庭来说,所需的资金可能占其终生收入的很大比重。因此,在估计住房需求的收入弹性时,考虑使用当前收入还是永久性收入是影响估计准确性的重要因素。〔6〕但永久性收入无法通过直接观察取得,只能由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推算。在实证研究中,可通过多种手段来获得永久性收入的近似结果。在住房消费领域的研究中,取得永久性收入的方法主要分为4类,一是采取分组平均的方法。〔7〕二是采用滞后期收入作为工具变量(Lee,1968;LeeandKong,1977等)。三是用多年收入的平均代替永久性收入(Carliner,1973;Friedman,(1978)等)。四是通过建立当前收入与影响收入变量之间的回归对永久性收入进行预测(Struyk,1976;Matías,2009等)。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调查获得的截面数据,并且获得较为详细的家庭人口统计学特征,同时,由于大多数被调查者没有日常记账的习惯,对几年前的收入无法准确回忆和核算,所以本文采用了第4种方法,即通过回归预测的方法取得农民工家庭永久性收入的替代变量。

3.租房及自购房市场的Hedonic回归

住房市场为典型的区域性市场。通过Hedonic回归方法,可以为每一个住房市场建立一个标准的住房价格。多数关于住房需求函数构建的研究对象都包含多个城市,或者将单个城市依据多个城市中心功能区的分布划分为多个市场区域。这种划分使得每个市场产生各自的住房标准价格。而一些针对单一住房市场的研究往往由于缺乏价格上的差异而在函数估计时舍弃了价格变量,从而导致对其他变量系数的有偏估计。本论文尝试将县城中的住房市场划分成不同的区域,从而获得价格上的差异,使价格能够进入需求方程。划分方法参考了伯吉斯的同心圆理论。由于本研究选取的县城属于典型的单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状况、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活便利程度等要素随离城市中心地带的距离增加而降低。城市功能区布局与土地价值呈现非常明显的环形带状分布。据此,本文依据距离城市中心距离不同将租房市场划分为1里以内、1~2里、2~3里、3里以上4个环形区域;将购房市场划分为2里以内、2~3里、3里以上3个环形区域。表1、表2显示了农民工租房市场4个区域和购房市场3个区域的Hedonic模型结果。租房市场前两个区域采取了左手边转换的Box-Cox转换方法,区域三的回归中,由于在所有的4种转换方式中,有3种模型不能拒绝回归为线性模型的假设,因此,在该区域的回归中采用了线性模型。而第4个区域则选取了两边转换系数不同的模型。购房市场经过比对均选择了左手边转换的LHS模型。取得结果后,在租房、购房两类市场,分别将每个市场区域房屋各特征的均值作为标准住房特征向量,代入Hedonic价格方程,获得该区域的标准住房价格。再以每个家庭的房屋价格除以此标准价格,得到每个家庭的标准住房消费量。

4.农民工住房需求函数的回归结果

注:*代表在10%水平下显著,**代表在5%水平下显著,***代表在1%水平下显著。

注:*代表在10% 水平下显著,* * 代表在5% 水平下显著,***代表在1%水平下显著。

使用家庭永久性收入的租房需求函数回归结果发现,永久性收入变量不显著,表明农民工租住房需求量对永久性收入不敏感。表3显示了使用当期收入的租房需求函数估计结果。而在购房需求函数中,当期收入不显著,表4报告了使用永久性收入的需求函数估计结果。

接下来,利用弹性计算公式计算农民工租住房的收入需求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本文采用的是中位数法,即采用样本中收入和价格的中位数代入方程(7)计算弹性。结果为:农民工家庭租住房的需求收入弹性为0.3,需求价格弹性为-1.7;购房需求收入弹性为0.43,需求价格弹性为0.56。

注:*代表在10% 水平下显著,* * 代表在5% 水平下显著,***代表在1%水平下显著。

四、结果分析与政策建议

1.结果分析

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民工租房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为-1.7,说明租住房消费对价格高度敏感,这一结果远高于其他针对发展中国家0-1的研究结果(Matias,2009),表明房租水平的上升会明显降低农民工家庭的住房消费水平。农民工购房市场的价格弹性为正值,这与传统消费理论相悖,即出现了价格越高购房需求越多的现象。这一方面体现了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住房不仅作为消费品,同时也作为投资品的重要属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一部分农民工在小城镇稳定居住置业的趋势。农民工租房消费对当期收入敏感,购房消费对永久性收入敏感,表明农民工在购房时考虑到家庭长期获得收入的能力,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家庭在城镇定居的重要作用。

注:*代表在10% 水平下显著,* * 代表在5% 水平下显著,***代表在1%水平下显著。

2.政策建议

(1)重视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中的地位。近年来,小城镇吸纳外出农民工就业数量占整体外出农民工总量的35%左右,吸纳能力与地级城市基本相当,明显高于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小城镇生活成本低,产业结构和层级更适合农民工人力资本状况,能更好发挥人际关系等社会资本优势,更有利于农民工就业定居和社会融合。本研究中,农民工自购住房比例达到21%,远高于1%的全国水平,从一个侧面说明农业人口就近城镇化具有明显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优势。因此,应充分发挥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中的吸纳作用,在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制度、财税金融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加大对小城镇的倾斜力度。

(2)构建差别化住房保障体系。农民工由于城镇定居预期、工作性质、收入水平、家庭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对住房解决方式和质量的需求具有多样性特点,应构建针对农民工的差别化住房保障体系。对在城镇中有稳定工作的农民工,应逐步纳入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在农民工住房贷款条件、利率和还款期限上给予适当优惠。同时增加面向农民工的公租房、廉租房供给,并规范房屋租赁市场。从本文实证结果看,在改善农民工住房质量的政策选择上,在租房市场采取地价优惠、税费减免、供方补贴等干预措施以降低租房价格,比直接发放租房补贴更具效果。

摘要:本文基于对河北省丰宁县城406个农民工家庭的问卷调查数据,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运用住房经济学方法构建了农民工住房消费的需求函数,测算了农民工租房、购房的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结果发现:农民工租房消费需求对当期收入敏感;购房需求对永久性收入敏感;租房消费对价格变化高度敏感。购房需求价格弹性为正,体现出农民工自有住房与城镇居民一样,兼具消费与投资品属性。政策取向上,应重视小城镇吸纳农民工就业定居的作用,构建差别化的农民工住房支持政策,在租房市场上应侧重于供方干预措施,降低租房成本,改善农民工住房质量。

关键词:农民工住房,需求特性,实证分析

农民需求论文 篇2

10春行政管理1061001409422 王丹

一、调查的原因及目的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或乡镇企业就业,这部分人称之为“农民工”。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大军中的一支主要力量,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单位对用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工因长期缺少学习,难以满足岗位的要求。通过选择合适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了解其学习需求,从而探索电大开展为农民工服务的新途径,为农民工的培训就业和自主创业提供学习的平台,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

1、调查对象:对象是农村初中、高中和大专毕业生,且到目前为止离开农村,外出打工者。调查对象分两种:有继续学习意愿的农民工和没有继续学习意愿的农民工。

2、调查内容与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即问卷调查要以当面填答的形式完成:学生根据问卷上的问题进行提问,被调查者回答,学生根据被调查者回答的内容即时填写问卷的。

三、调查内容

1、受教育程度:

在随机调查的四人中:初中学历的3人,高中以上学历1人。在四人的农村青年中3从事农业种植、养殖体力工作,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学历层次偏低,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较差,大多数只能从事体力型、收入低的工作。知识水平的限制,直接影响了农村青年的就业。

2、对教育需求程度:

在调查对象中都明确表示希望通过参加短期培训来学习提升自身学历层次。利用学校机构的载体主要为广播电视大学、普通高校、其它成人高校。调查表明,农村青年大部分人都希望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学历层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3、获取自身技能途径: 在对农村青年获取自身技能调查中发现有3名调查对象希望通过电大组织的短期培训获取技能;1人希望通过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组织的培训获取相关技能。表明农村青年对技能培训的认识增强,并希望通过高效、低成本的方式成才。

4、农民工家庭收入情况:

从农村青年家庭收入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年收入低于1万元的有三名,只有1人家庭年收入高于1万元,说明城乡差别拉大,农村青年家庭生活水平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5、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情况:

在调查对象中最为关切的是农村医疗保障、子女升学问题、农民权益保障,其次为农副产品价格、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民养老问题。调查显示,农村青年比较关注民生问题,参与社会建设的意愿比较强烈。

6、农民工对未来发展及学习需求

在调查四名调查对象中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希望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通过相关培训、学习文化知识、掌握先进技能、学有所用、以技致富,对社会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体现了农村青年对知识技能的需求加大,都能对自身发展进行定位、思路清,有逻辑的人生目标。

四、农民工的从业情况

1、农民工大多是通过劳动市场找到工作单位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亲友、同乡介绍工作的。

2、从事的职业主要有建筑工人、工厂临时工、餐厅服务员、家政服务人员、城市环卫工人等。而且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大多工作条件比较差、工作强度大,有些甚至工作环境极为恶劣,是城市居民所不愿从事的工作。没有休息日、工作超时、没有加班补贴更是家常便饭,比比皆是。

3、对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合同情况的调查发现,由于政府部门加大了建筑行业、加工制造业等农民工相对比较集中的企业的监督管理,现在签订劳动合同、临时雇佣合同的比例大大提高了。但还是有不签合同的情况,往往出现在打短工、由熟人介绍工作、以及在无照经营的个体经营加工户打工的农民工身上。有的是因为不知道有订合同这回事,有的是根本不把签合同当回事,还有的则是因为老板根本不理会这种要求。而且,即使有签订合同,也往往是企业指定的,存在大量不合理、不合法的霸王条款,明显不利于保护农民工权益。

五、民工的工资状况

1、农民工工作报酬的计酬方式主要为计件制和计时制,计时制有按小时和按日两种。

2、农民工的平均月工资按工作的强度、技术要求、个人能力等有较大差别,从800元到2000元不等。但是一般都没有奖金、公积金、社会福利、医疗保险。

3、薪资的发放有三种情况:打短工的一般是在完工以后一次性发放,不过可以预支一些作为生活费;建筑行业一般分为两部分,每月发放一部分生活费,年末或工程结束时再发放另一部分;工厂以及服务业一般按月发放,但会扣留一定的保证金。

六、影响农民工学习需求的问题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地理以及国家政策原因导致偏远山区经济发展较慢,生产水平低直接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才之士不能得到挖掘,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失,这就是农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2、农村传统思想锢禁

农村社会封建思想依旧残留,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导致农村青年性别文化水平的失衡,再者对教育的不重视也是一个瓶颈。

3、青年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突出

农民工流动的需求分析 篇3

【关键词】 农民工;流动;对策

一、农民工流动的现状

目前农村劳动力仍然大量富余,劳动力市场总量上仍然处于供过于求状态。部分地区的部分行业出现农民工短缺,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调查显示,在企业春季用工需求中,87.7%的新增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其中23.8%的岗位要求达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7.3%的岗位需要初级工以上的技能水平,其中9.2%的岗位需要达到中级工以上的职业资格。在农村劳动力中,文盲率为7.8%,小学文化人员比重为30.9%,初中文化人员比重为42.3%,而高中文化人员比重只有13.5%;有45.3%的人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25%的人只接受过不超过15天的简单培训,接受过正规培训的人员仅占13.1%。另外从区域来看,农民工短缺主要发生在东部的部分地区,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仍然供过于求。

二、农民工流动的需求分析

从现代化的进程来看,仅依靠经济呆滞的农村地区吸纳剩余劳动力是不可能的。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镇大规模转移有其客观必然性。

1.城乡收入差距和城市比较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驱使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

伴随着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均在迅速提高,但其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变化,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导致收入“势差”的不断扩大,农民清楚地意识到收入差距是务农和从事非农职业造成的,而这种比较利益的驱动正是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最大诱因。

2.城市化的速度加快也是导致农民工流动的重要原因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必经之路,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自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以来,社会流动加快,尤其是人口的地域流动加速。城市化是城乡地区社会经济内外因素作用的综合结构。农村地区固有的贫困、封闭及文化生活的缺乏,对农村居民产生强有力的推力。在城乡地区综合力量的作用之下,人口源源不断地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乡村的农业社会也由此而向城市的工业社会转变。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变得更加繁荣,而乡村依然落后,贫困。由此引起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

3.农村劳动力过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了逐年增长的趋势。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小康目标的重大问题。根据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查报告》(2006),我国现在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2亿左右,如加上在本乡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为2亿人,而且在总量上还会继续增加,未来若干年内都不会出现减少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大局。所以,积极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

三、农民工流动存在的问题

社会流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我国农民工流动仍然处于一种无序状态,目前的农民工大量流动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农民工自身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育机会不均等导致农民知识结构匮乏,专业技能不搞,总体素质低下,自我保护意识差。85%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他们文化素质整体地下,所从事的绝大部分仍是技能要求低的重体力劳动,普遍缺少一技之长,很难进入文化层次要求高、劳动技术含量高、报酬丰厚的行业就业,因此造成的后果是收入偏低、劳酬不符。

2.政策和体制方面凸显的问题

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封闭的二元经济社会制度,严重阻碍了城市化发展水平,也严重阻碍了农民工流动。作为身份制度管理的中国户籍制度也造成了农民工再就业机会上的不均等。虽然目前农村劳动力可以进入城市就业,但他们与城市劳动力在劳动就业、技能培训、业务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仍受到很多限制,很多地方采取资格认证、行业限制的方式限制农民工进入某一行业从事某一工种。要求农民工进城要办理各种名目繁多的证卡,阻碍农民公在城镇就业,使得他们在城镇的就业成本加大,更不能长期稳定地就业。事实上,农民工依然处在我国社会阶层的最低层,这支庞大的劳动大军仍游离于现代职业体系之外。

3.当代城市化程度不高,吸纳外来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中国的农业人口的数量太大,而中国的城市化程度不高,其西南农村外来的劳动力的能力还非常有限,实际上已经大大超过了城市的容纳能力,仅靠现有的城市的发展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远远不够的,由此产生的“城市病”比发达国家要更严重。

四、农民工流动问题的政策建议

1.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文化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思想道德境界和法制观念

农民工培训工作意义重大,关乎社会的稳定、进步、发展。各级工会不但应充分重视农民工培训,而且要转变过去工会搞职业培训的观念和模式。农民工的培训不是把物质条件创造好了“等”其主动来参加培训,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和“请”农民工来参加培训,要教育和吸引农民工认识到接受培训的好处,激发其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热情。传统的农村生活折射出的思想道德观念,在他们身上的印记还是比较明显的。因此,要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组织纪律性和家庭美德教育。在调查中,我们在发生危险和困难的时候,农民工显然是真正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权益是很难受到保障的。因此,也要通过对农民工普及法制观念,让他们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2.进一步深化农村户籍制度改革为农民工融入城市消除制度障碍

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社会化的管理模式,实现工作时单位管、暂住地社区管、党团员组织管、系统问题部门管、治安问题公安管的工作格局,以保证农民的自由迁徙权,给予农民工与市民平等的待遇,使他们能够在城市获得长期合法居住权。尽快打破造成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打破城乡壁垒,拆除横置于城乡之间的人工藩篱,使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社会。

3.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为吸纳农村劳动力提供良好的载体

应把工业化、城镇化作为化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鼓励和帮助农民离土、离乡、离农,融入城市化进程,分享现代城市工业文明。一方面要增强现有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力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快小城镇的建设步伐,既要防止农村剩余劳力无节制地进入城市而出现城市病,也不能将农村剩余劳力束缚在农村、禁锢在有限的土地上。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农村人口转移的客观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渠道应立足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加快农业主产区城镇化进程。因此,在现有资源和生产力水平下,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力就地转移、减少中心城市就业压力、解决“城市病”的有效途径。

五、总结

农村人口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向非农产业和城镇集中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迈过的坎,这就要求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进城劳动力提供帮助和支持入手,健全和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教育培训体系与综合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实现转移。

参考文献:

[1]蔡日方.中国流动人口问题.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2]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程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和拉力因素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03(1):125—136

[4]陈阿江.农村劳动流动力与形成中的农村劳动力市场[J].社会学研究,2000(3):109—123

我国农民消费需求分析 篇4

一、收入增长是决定消费能力的根本

1.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长

农民消费及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和保证是可支配收入长期稳定的快速增长。2001 年以来我国农民人均收入、 消费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2001 年以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均有大幅度增长, 绝对水平有很大提高。2009 年人均收支绝对数比2001年分别增长228.68%和239.11%, 农民的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率与其收入增长率呈典型的正相关关系.

2.制约农民经济增长的是收入的水平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平均消费倾向越低, 反映居民平常的生活性消费占收入的比例越低, 则可以在当下的收入水平上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

对于不同收入人群, 他们的消费能力都会受收入的限制.尤其是收入最低的20%, 近六年的平均消费倾向都大于1, 说明低收入人群入不敷出, 在没有新的增收点的情况, 很难再去提高消费, 国家应该想办法提高这部分人的收入.而中间20%和最高20%收入群体的平均消费倾向在逐渐递减, 代表国家可以重点开发这两部分人群的消费能力, 以提高我国的内需.

二、 增强农民的消费意愿是提高农民消费的重要方法

边际消费倾向是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 通过它居民的消费倾向和消费愿望被反映。利用消费函数C=A+BY (其中, C为总消费, A为常数项, 代表居民家庭生活必需品消费, B为边际消费倾向, Y为总收入) 去衡量居民的消费意愿.例如2006 年全国农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82, 表明2006年全国范围内农民的纯收入每增加1元就有0.82元用于消费。

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容易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干扰, 具有较强的起伏性, 但整个趋势上呈现下滑性。2006年农民边际消费倾向为0.82, 2007 年跌倒0.71.2008年又下降至0.70, 它反映了农民收入受到了由美国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及我国在这次危机的冲击下经济不振的影响, 导致消费和消费意愿不强烈.进一步分析发现:

1.低收入人群的消费意愿高, 高收入群体的消费意愿在不断下降

按农民纯收入多少分类后, 对其边际消费倾向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收入最低20%的消费意愿比较高, 具有收入跟不上消费的增长的特点.中间收入20%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在2006-2009年间有较大的上下浮动, 表明全球短期经济动向变化对中等收入人群对于收入增长的判断有很大的影响.近几年整个经济形势不是很好, 导致中等收入的农民对以后收入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怀疑性, 从而他们的消费意愿有了较大的起伏.而收入最高20%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则表现出剧烈的下降趋势, 从 2006 年的0.74 下降至2008年的0.57, 2009 年边际消费倾向略微有点提高.

2.不同地域的农民的消费意愿也不同

消费意愿的强弱不单单由收入决定, 同时受消费环境和相应消费模式的制约。我国由于地域间的差别, 经济上不同的地域经济实力差别也比较大, 因此人们的消费环境和消费模式也有很大的差别, 从而形成了不同地区之间的农民的消费愿望呈梯形分布.为了改善农民的收入收到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 在统一收入水平的条件下, 调查我国各地区之间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差别, 从而建立多变量回归方程:C=A+BY+d1X1+d2X2+d3X3 (其中, C为总支出, A是常数, 代表居民家庭生活必需品消费, B为边际消费倾向, Y为纯收入, X1, X2, X3为虚设变量, 表示的是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 d1, d2, d3分别为虚设变量X1, X2, X3的系数) .通过对2006 年我国农村住户调查得到的数据, 以东部地区为标准的消费函数方程为:C=773.87+0.849Y-131.39X1-217.X2-238.65X3.

通过多元回归模型的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在东部农村家庭生活必需品消费为773.87元, 边际消费倾向为0.849, 消费愿望比其他区域的农民高.在收入水平同样的条件下, 中部、 西部地区的农民将比东部地区少消费131.39元和217.11元;而东北地区农民的消费意愿最低, , 东北地区农民的实际生活花费比东部地区少238.65 元.因此由结果可知, 不同地区的农民由于受当地经济强弱和消费模式的制约, 而变现出不同的消费意愿.东部地区农民消费愿望比其他地区的农民都强烈.

三、 政策性建议

1.确保农民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

收入增长是拉动消费的基础, 是决定消费能力的根本因素.从长期来看, 中国农民人均收入与人均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农民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是很差的, 这要靠政府的帮助, 以减少农民的损失.政府也要帮助农民扩大增收的渠道, 只有农民的收入提高了, 才会提高中国的内需能力.

2.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增强农民消费能力

农民应该是中国拉动内需, 提升经济发展速度的决定性力量, 然而农村的医疗、养老、教育问题等始终困扰农民进行消费。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保障体系的建设, 不断扩大农民的征收渠道, 两手抓农村问题。政府还要深化农村机制改革, 加快城镇化进度, 使农民也能享受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经济硕果。如果农民的收入上去了, 还无后顾之忧, 那么他们的消费热情就会上去, 自然消费能力也会有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农民信贷需求及满足情况调查 篇5

之关于杨村镇峡河村的信贷情况调访

前言:根据我对该村的农村信用社指定信贷员潘旭桥的采访,以及我作为本镇本地人的了解,我做了这份真实的调查报告。

自然与社会概况:广西容县杨村镇峡河村,是一个位于北回归线上广西东部的一个典型西部农村。该村岭谷相间,河谷交错,丘陵起伏,是一个丘陵山地占优势的山村,所谓“三分田地七分山”,林区植被程度较高,林业、水力资源丰富。该村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0摄氏度。7月最高,平均气温28摄氏度。1月最低,平均气温12.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约150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335天以上。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台风、干旱、寒露风、倒春寒、冰雹。峡河村是该镇最偏远的村部,交通条件较差,暂无水泥硬化道路相连。320户人家总人口1600左右,青壮年多外出广东务工。人均五分田,四亩山场,稻田种植水稻、辣椒和姜等农作物,山林多种植桉树、松树、杉树。村民人均收人约为一万元,主体来源是外出务工收入,而在村务农农民的消费支出估测在三千到七千不等。村里吸引投资了两座小型水电站和一个投资200万的胶合板厂。惠农政策:据了解,该村目前除了享受广西普通的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特困户生活保障、农村养老补贴等社会基本保障政策外,在农业生产方面,有农业自然灾害补贴、由市县财政支持的农机购买财政补贴、水稻种植补贴和退荆还林补贴等多种惠农政策。比如水稻种植补贴,该村每亩补贴种子钱34元,种田补贴每亩为104元。退荆还林每亩补贴37元。这些补贴基本都通过政府由镇邮政储蓄所统一发放。另外,由于2003年广西被确定为全国速丰林基地重点省区后,该村还获得包括林木采伐指标申请、取消林产品农业特色税和减半征收育林基金以及国家政策性贴息贷款的桉树林业种植政策。如今,整个村基本都种上了速丰桉。

信贷状况:通过村指定信贷员了解到,整个杨村镇的农村贷款总体上是不好。但是作为一个偏远山村,该村的信贷需求却基本得到满足。该信贷员说:“(信贷)不满足的那些是平时游手好闲的,好吃懒做,五毒俱全的村民。”当然也存在一些农户由于信用低、抵押不够而贷款过大、贷款项目不当等等原因造成无法满足的情况。贷款时,村民只需带着二代身份证、提交贷款申请以及提供担保物证,在镇里的农村信用社建有农户经济档案小额后等待信用社审批。现在的主要信贷方式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抵质押贷款和担保贷款。

此外,我还了解到该村(乃至该县)村民信贷基本通过农村信用社取得,这由上级政府规定。现在,农户贷款很难从其他金融机构获得,比如农业银行的贷

款要有至少两名公务员做担保。这个贷款条件对于很多农民来说是很难做到的。这种规定,信贷员解释说是因为农村信贷存在着比较普遍的分散性和坏账不良结果。此外,从2010年开始,农业银行开设了一个“农村妇女创业的项目”,该项目是财政贴息的贷款项目,旨在增加农村信贷渠道和激发和农村妇女进行自我创业。但是该项目在贷款时需要较为严格的申请条件和要求。

贷款规模及其原因方面,这个村的每户信贷需求一般都在3万以下,大者也有10多万的贷款。信用贷款超过3万元的需要抵押,抵押物多是房屋,车辆,林照等。就原因来说,这村的农村贷款一般都是用来种桉树或者建房,而作为特色农业种植养殖的贷款只占小部分,农民有种说法是:没有人会为了种田(水稻)而贷款!另外,我了解到,该村近几年的农村信贷后用于出外办厂,搞运输,搞投资的占到整个村子将近信贷的百分之二十,而这部分的信贷效益明显强于留村部分的信贷效益。三年间,该信贷员对该村发放了458621元桉树种植贷款,260471元的建房贷款和大约30万的其他贷款。就整个杨村镇而言,每年还会有八九万的信贷款是用于医疗卫生用的。

就贷款期限与利率而言,短期农户贷款占农村贷款的百分之九十多,其中又以一年期为多。农村小额信贷一直都是农村信贷的最主要特点,农户很少进行长期贷款,因为这些贷款的流动周期比较短,且资金项目规模小。信贷员介绍说农村信用社实行浮动利率,这在全国范围都是一样的。现在该地区农村贷款利率一年期的是九厘,目前这个利率比去年提高了。年限不同利率也不,一般会在基准利率上浮30%——70%。一万金额一年的利息在900到1100元之间,3万一年利息3000元左右。根据他提供的农村信用社信贷记录的档案,对正常循环使用的、信用较好的农户存量贷款可实行长期,实行按季结息;小额农户信用贷款证限额内可实行按年结息。对临时性的大额贷款,除实行必要的担保措施,应以短期贷款为主,按季结息,到期收回。

据信贷员提供的相关资料和我的了解,大部分其他机构的小额信贷项目都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农村信用社是由政府补贴,虽不存在亏损,但运营成本高、效率低下,诚信水平低等问题很难有个解决的办法。

信用贷款效益方面,我以该村桉树种植贷款为例进行分析。该村1600人320户人家计算,平均每户5人,共计有约25亩山林。按平均水平每户贷款3万,四年下来本金利息合计40800元。收益方面,桉树种植周期为4年,除去施肥、除草、人力等成本,一般每亩收益略低于3000元。这样算的结果为四年后一家五口人的收益为75000元,出去贷款净收益为34200元,信贷的经济效益还是比较满意的。该村早期种植的大户们有的甚至出去买房了。

最后,我还了解了一些关于不良贷款及其对策的信息。信贷员说峡河村的不良贷款相对来说比较少,最近这几年他接手后,只有1.05万不良贷款,业绩还

相当好。我们分析关于农村信贷(确切来说是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有这些因素:农业经济效益较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且农业生产特有的风险性强导致清偿能力较低;同时贷款签订的期限较短,这种追求效益的做法本身也是造成不良贷款的一个因素;最后,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及信贷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市场意识、风险意识不强,放人情债、关系债时有发生。他举了两个这方面的例子:有一个村民借3500元,因为这两年医病,花去了很多钱,所以不能按时给利息;还有一个是因为去年和前年出去打工的时候,没得工钱而还不上贷款。

根据他与其他信贷员的经验,对于那些能按时给利息的农户,到期的本金都会帮他续借下一年贷款。对于一些恶意拖欠利息,故意有钱不还的,尝试向法院起诉,由法院执行,不过这种方法很少用。对于这些信贷员来说,现在农村信贷最怕的是那些赌徒,因为村里村外六合彩的赌风很盛。信贷员工作时都要学会做思想工作,好言好语地跟他们分析这些利害关系。在审批时,村委会也只是帮忙了解一下贷款户的信用状况。

信贷相关建议:当谈及如何更好地解决不良信贷问题,信贷员建议说:“成立合作社的形式吧,这样我们发放贷款也有保证一点。最好是政府和村委会帮忙牵头,互相担保。”他认为需要信贷的村民可以在村里边搞一个合作社,几个人一起贷款,一起承担风险,互相监督贷款的用途,增强他们的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能力。一般情况下,审核村民的申请信贷金额时是根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而定的。这种想法其实类似于农户联保贷款德信贷模式,但是它期望政府和村委会帮忙牵头担保,这也是它的强调所在。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分析 篇6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6;G7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1-0445-04

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王春光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此后这一概念衍生出来的新群体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广泛关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到社会生产建设中,逐渐取代上一代农民工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因此,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沿海地区快速发展,对劳动力产生巨大需求,同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为了生存和发展,大规模进城务工,形成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农民工”。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工群体也出现了代际之间的更替,许多学者如王春光、徐建玲、刘传江等都通过年龄来划分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普遍认为1980年之后出生的,具有农村户口,但在城市(镇)从事非农业工作的人为“新生代农民工”。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系指:出身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1]。

“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首次被正式阐释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在国新办2010年2月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的:即“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80后”“90后”这批人[2]。

新生代农民工是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并生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一代群体,虽然他们是传统农民工的延续,但他们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又表现出不同以往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1生活目标的转变

老一代农民工始终挂记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所以在工作之余会回到家乡从事农业生产,并最终回归农村养老。而不少新生代农民工则是从小跟随父母在城市长大,有些甚至出生在城市,对农村生活和从事农业生产没有任何准备,相比父辈,他们更希望留在城市中生活,对于城市的依赖感和归属感要远远大于农村。

1.2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在20世纪80年代从农村外出务工群体中,小学教育水平的比重分别高于文盲、半文盲、初中、高中、大专的比重。而从20世纪90年代起,则是初中教育水平的比重最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比例为30.4%,而上一代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比例为26.5%[3],通过对比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教育或培训的人员比例远远高于老一代农民工。所以,与老一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的现象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多数人都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接受了职业教育或培训。

1.3消费观念更加开放

新生代农民工的童年分为2种,一种是作为“留守儿童”跟随爷爷奶奶住在农村,一种是从小跟随父母在城市打工,甚至出生、生活在城市,但不管是哪一种,父母都尽量满足他们物质生活上需求。与老一代相比,他们的物质生活环境是相对宽裕的,这些生活经历的转变使他们的消费观念比老一辈农民工更加开放,他们的工资不再像老一辈那样仅用于基本生活需求,而是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追求时尚并享受生活。他们会参加一些培训活动或娱乐性活动,增加自己的生活质量和乐趣,受城市现代化消费观念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储蓄意识逐渐淡化。

1.4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地域更广,且行业分布集中

老一辈农民工因为有深厚的乡土情结,一般都就近选择务工地点,而新生代农民工则大多选择外出务工,不再仅限于本省市,而逐渐跨省务工,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如广州、深圳、上海等地。与上一代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建筑业的情况不同,新生代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与服务业,其中在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等服务行业工作人数所占比重逐渐上升。

2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的内涵

教育需求一般分2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从国家或社会的层面来看,主要是指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为社会、组织或个人自身的进步与发展而产生的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是指个体认为教育投资可以提高和增进他们的知识和技术能力,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工作,并在城市内取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本研究所指的教育需求主要从新生代农民工个体出发,是指他们离开农村到城市进入工作岗位后,为了发展和融入城市生活而进行继续教育的愿望和需求。

2.1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辈农民工相比,他们在生活上的压力有所减轻,但在精神上的压力却逐渐增大,这与他们的社会地位以及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新生代农民工顶着“农民工”的身份在城市打拼,但因为身份问题得不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甚至合法的权益也难以维护,又由于学历、技术等条件制约只能干一些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收入低的工作,这就致使他们产生不平等的心态,甚至感觉“低人一等”。这些生活、工作以及价值观的冲突,往往会导致他们产生强烈的心理压力和矛盾冲突。

nlc202309040611

心理问题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新生代农民工这些心理压力和问题不被及时发现和化解就会转化成巨大的社会矛盾,不仅对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也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产生巨大的危害。因此,新生代农民工首要需求是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与指导,通过心理方面的教育与引导,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位置,摆正自己的心态,正确面对社会发展变化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带来的社会差异和不公平现象,教导他们既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仇视社会,要学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

2.2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教育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但是面对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对生产技术专业化的要求,新生代农民工认识到自己仍然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对职业培训要求强烈。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高于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平均水平(表1)。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更高。其中,新生代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比例达到30.4%,而上一代农民工为26.5%。另外,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虽然仍处在初中水平,但是类型较以往发生了转变,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人员比例有所提高[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一些接受过专门职业教育、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力,但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还严重不足。由于技术问题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层面窄,就业机会少,工资低,迫使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这不仅是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适应市场需求、在城市稳定生活的基础。

2.3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會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干意见》中就强调“要十分注意做好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进城务工人员,城市有关部门和用工单位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切实承担起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责任”。可见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十分重视和关注。

新生代农民工想要融于城市,并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就必须强化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现代化的观念、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随时对自己进行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道德观教育等,使自己的思想得到提升,观念得到更新,并且工作技能和整体素质都得到全面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其完整的系统性。但是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早早结束学业投入到工作中的一个群体,他们所接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完整的、阶段性的,并且至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或组织负责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便于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为其顺利融入城市,成为新的市民打下基础。同时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3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的现状和困境

3.1新生代农民工对技能教育存在现实需求

新生代农民工是生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年轻一代,他们从农村来到城市,有的甚至从小跟随父母生活在城市,他们渴望在城市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实现自己的价值,更期望在城市定居,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但是由于综合素质偏低,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技能培训,使他们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临时性的工作,这与他们的预想相差甚远。为了打破这一境况,新生代农民工迫切需要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技能,以适用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因此新生代农民工急需接受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的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强调职业道德培养、着重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发展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培训,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职业技术、技能教育[5]。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都选择职业技能教育培训,通过培训掌握一门技术,以寻找更好的就业岗位。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长期居住在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同父辈相比,更知道知识和技术对于他们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希望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继续教育则成为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获得城市发展空间的必然路径。

3.2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的困境

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政府和企业作出了很多努力。早在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从宏观角度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作出了部署。对此,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政策和计划,最有影响力的是国家2004年实施的“阳光工程”,全国免费培训农民工多达数千万人次。除政府部门外企业也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某些大中型企业会定期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培训,主要包括企业的历史、精神、工作中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工作需要的技术等。虽然政府和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作出了努力,但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大的困境。

3.2.1自身的原因新生代农民工接受继续教育,必须以一定的文化与知识水平为基础。但是有统计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基本保持在初中水平,由于家庭及社会环境等原因使他们在上学期间对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有的甚至中途辍学,因此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让他们回到学校重新学习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有一部分人因从小受到生存环境的影响,认为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不仅浪费时间,耽误赚钱,甚至容易丢掉正在从事的工作,得不偿失,他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城市受到的某些不公正待遇和启示更加深了他们的这种“鸵鸟”心态,使他们固守自己原有的岗位不愿前进,对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nlc202309040611

3.2.2缺乏资金支持,培训时间难以调控新生代农民工大多从事技术性较低的制造业和服务行业,因此收入水平也比较低,但是由于受城市生活观念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观念又比较超前,消费不仅限于基本生活费用,还注重享受生活和追求时尚,因此可供新生代农民工支配的剩余资金相对较少。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特点一般都是时间较长、强度较大、假期较少,这就使他们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少。这些因素使新生代农民工在资金和时间上都难以接受需要一定金钱和时间的再教育培训。

3.2.3缺乏统一正规的培训机构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一批人看到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潜在市场,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市场上出现了大批就业培训机构。但这些培训机构大多以盈利为目的,缺乏统一管理,有些甚至不被政府和用人单位所承认。培训机构作为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再教育培训的主要实施载体,目前不能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主要是因为:从培训内容看,课程设置重复、单一、缺乏特色,层次较低,且与就业市场的需要严重脱节;从培训方法看,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采用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特点的方式;从效果评估看,重理论、轻实践,致使很多学生抱怨在培训机构学不到什么东西;从后期的就业服务看,大多缺乏实效性,或者只注重就业的数量,而忽视质量[7]。

3.2.4缺乏相应的保障制度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我国颁布了一些有关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文件,主要集中在针对农民工培训的措施和步骤,缺乏有效的教育培训配套保障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效果[7]。如新生代农民工因继续教育而辞去工作所减少的经济来源和基本生活保障谁来承担等问题,这些都是新生代农民工是否愿意接受再教育考虑的问题。同时由于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导致城乡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存在差异,这就使新生代农民工以一个“农民”的身份在城市接受再教育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不能够平等地享受当地的教育服务。

4政策建议

4.1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其在领导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中的统筹全局的领导作用,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

4.1.1制定并落实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关乎社会的稳定、进步与发展。因此政府各部门应高度重视并加强交流与合作,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问题制定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如对主动实施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的用人单位减免部分税款,对主动参加教育培训并且顺利毕业的优秀新生代农民工减免学费,推行教育培训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持证上岗和就业准入制度等,并且要成立专门的机构督促、监督这些政策法规的执行,切实落实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问题,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4.1.2加大资金投入,并保证资金发挥相应的效力如果新生代农民工放弃工作,进入全日制学校脱产学习,将有可能完全失去任何收入来源,将会使他们学习的成本增高[7]”。这会大大降低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应当加大资金的投入,一方面加大对教育机构资金的投入,完善教育机构的硬件设施和教师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的资金扶持,例如对参与继续教育的新生代农民工给予基本生活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们在继续教育学习期间的生活压力。

4.1.3完善相关保障制度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问题最主要的是改革现行的城乡二元化结构,清除附加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的“农民”头衔。改革并完善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限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逐渐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保障农民工在城市享有相等的教育权、医疗保险权等;完善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制度,让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有法可依。只有改善这些农民工最关心的问题才能让他们有多余的精力投入到再教育之中。

4.1.4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电视、网络、手机报、广播等大众媒介,大力宣传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性,让新生代农民工了解到进行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让企业认识到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员工素质和技能的重要性。

4.2充分发挥企业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企业作为新生代农民工活动的重要载体,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继续教育培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4.2.1强化培训意识与责任中国一直被视为“世界工厂”,以廉价的劳动力和能源资源市场在世界经济市场占据一席之地。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外经济的不断融合,中国以及中国企业在不断寻找合适的途径打破“世界工厂”这一称号。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成为一条重要的途径。这就要求企业增强对员工的培训意识与责任感,特别是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吸收了大量的新生代农民工,因此更应该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以及职工自身的需求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努力做到素质拓展与技能培训并重,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实现企业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双赢。

4.2.2加强企业与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的合作企业与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的合作能够使新生代农民工获得理论与技术的双重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的一大障碍是时间难以调控,企业主动与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进行合作,能够合理地分配新生代农民工工作与学习的时间,避免缺工或缺课的现象,这样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能够提供专业的教师进行职业技术教育,而企业又能够提供现成的场所进行实践操作,这种合作能够大大地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4.2.3鼓励发展,培养骨干人员新生代农民工逐渐取代老一辈工人,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劳动力资源,并且他们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一代,并不仅满足于呆在生产车间做一些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他们迫切地希望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的未来。企业要认识到他们对自身发展的需求,并鼓励支持他们的发展。对此企业要根据新生代农民工平时工作的特殊表现,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对某些员工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育,并从中选拔优秀人员进一步培育,为企业的发展储备骨干人员。

4.3转变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观念,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观念与老一代相比有着本质的差别,他们思想活跃,勇于接受新事物,因此应当帮助他们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继续教育观念,而不是“学习一门技术,找一个工作”。新生代农民工应当从长远考虑,并对自己以后的职业和生活有一定的规划,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到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认识到继续教育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无止境的,想要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这些都要靠接受继续教育来实现,只有掌握与时代发展同步的知识和技术才是新生代农民工立于城市的保障。

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要树立正确的继续教育观念,并为自己制定相应的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计划,大胆地设计自己的未来,同时也要克服生活和学习道路上的困难,积极利用身边各种条件参与到各种继续教育培训当中,通过国家、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为我国经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J].江苏纺织,2010(8):8-11.

[2]孙陈艳.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教育需求与应对策略[J].职教通讯,2011(13):39-42.

[3]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R/OL].[2014-09-05].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10310_402710032.htm.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姚蓉.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N].科技新报,2013-01-09.

[6]邓玲娟,刘巧花,吴红敏,等.新生代农民工教育需求困境、原因及对策思路一基于西安市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25):53-55,99.

[7]王巧.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需求研究——以福州市为例[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农民移动阅读需求理论探讨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难以利用固定的时间查找信息和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资料, 人们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与此同时, 社会信息化带来的信息爆炸, 资讯泛滥, 让人应接不暇, 使得传统的信息阅读方式难以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面对急剧膨胀的信息和越来越碎片化的时间, 人们的阅读需求和阅读方式正悄然地发生变化。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近几年的调查研究, 我国国民传统阅读率正逐年下降, “没有时间”是阅读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鉴于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移动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 数字化移动阅读率正在逐步上升。

用户需求是开展各种服务的前提和依据。在设计开展某项服务前, 调查了解用户的具体需求, 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发服务项目、服务功能, 并在服务实施以后跟踪调查用户满意度、用户体验, 进一步调整服务内容, 才能真正做到面向用户需求度的服务。所以, 本文意在探讨农民移动阅读需求的相关理论, 为面向农民需求的移动阅读服务提供参考。

2.已有的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农民移动信息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接受移动信息服务行为的影响因素等领域, 何德华等研究了农村用户采纳移动信息服务的影响因素, 吴先锋等分析了农村移动信息服务消费者接受行为的影响因素, 李浩君等探讨了移动学习在农村应用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陆敏玲研究了驱动农村用户采纳和持续使用移动信息服务的主要因素, 冯笑笑等调查了移动服务在浙江省农村地区的使用情况。总体看来, 目前我国学术界缺乏对农民移动阅读需求理论的研究。

3.农民移动阅读需求的概念

行为心理学将“需求”定义为:人们对某种客观事物或某种目标的渴求与欲望。需求是主体的“内在条件”对某种对象事物的缺乏, 移动阅读需求即是人们为了解决某种问题、获得知识或是合理安排零碎时间而产生的对信息的必要感和不满足感。

农民的阅读需求是农民在生产、生活及其他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一种客观需求。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 农民对阅读需求并不一定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表达, 那些未被准确认识和表达的需求处于潜在状态, 随着农民自身条件和外界环境的改善逐渐向现实状态转化, 通过表达, 产生一系列相应的阅读活动, 以满足农民的阅读需要。农民的阅读需求是由客观状态、认识状态到表达状态的过程, 就是潜在阅读需求转化为现实阅读需求的过程。由于农民自身的差异性, 对同样的信息, 不同的农民会产生不同的信息需求状态, 表现出不同的信息需求程度、不同的信息拥有程度和满足程度及不同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农民的移动阅读需求, 即在移动环境下, 农民所处的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 相应的信息需求便可以分为与时间相关的需求, 比如即时了解新闻资讯、及时了解农业科技动态、及时了解农业市场动态等;与空间相关的需求, 比如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需求等。

4.农民移动阅读需求的类型

2011年, 茆意宏教授在《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中, 根据时间与空间的影响, 将移动环境中用户的阅读需求分为与时间相关性的需求和与空间相关性的需求, 他还根据具体的需求内容, 将移动环境中的阅读需求分为对于移动阅读内容的需求和对于移动阅读服务的需求。本文在其理论基础上, 结合农民群体的相关特性, 将农民的移动阅读需求类型分类如下:

为了突显农民移动阅读需求的“移动性”, 在划分移动阅读内容需求类型的同时考虑阅读内容的时间性与空间性特征, 与固定环境中的阅读内容进行区分, 如时间相关性的阅读内容有:实时新闻资讯、实时科技动态、实时市场信息等;空间相关性的阅读内容有:与地理位置相关的信息等。

5.农民移动阅读需求的特征

德尔文的“意义建构”理论认为, 研究用户信息需求时须定位于时空中的某一点, 用户的信息需求会随所处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与固定环境相比, 移动环境中的用户所处的时空会发生变化, 且总是跨越不同地点不同情境。因此, 移动环境下农民的阅读需求也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着。

(1) 在移动环境中阅读需求的时间特征有:即时性、碎片性等。

即时性:用户的移动阅读需求有4A (Anywhere, Anytime, Anyone, Anything) 的特点, 即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对任何事物所产生的信息需求。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即时接受信息服务, 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来获取各种信息。

碎片性:移动阅读需求是在移动的环境中 (如乘坐交通设施、旅行途中) , 人们为了填补零碎时间而产生的信息需求。

(2) 在移动环境中阅读需求的空间特征有:移动性、目的地性等。

移动性:移动用户及其所持终端设备是处于移动状态中的, 总是跨越不同的地点、不同情境的, 即用户所处的时间空间是不断变化着的, 因此, 用户的阅读需求也是随着自身及终端设备的变化而变化着的。

目的地性:移动阅读需求的目的地性, 即指与地理位置相关的阅读需求, 如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查询检索、信息发布等。

与传统阅读相比, 移动阅读的根本特征在于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是一种随时随地会发生的阅读行为。当然, 移动阅读也存在一些缺点, 与固定状态的阅读相比, 移动阅读受到环境、技术、移动信号、终端设备等因素的影响, 环境不稳定, 信号受限制、终端设备显示效果不佳, 用户使用不方便等等, 都是进行移动阅读时会遇到的障碍。尽管存在这些缺点, 但是基于移动阅读的移动性、即时性、灵活性等特点, 人们的移动阅读需求依旧呈快速增长趋势, 移动阅读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使用。

结束语

目前, 学术界不乏关于移动阅读、移动阅读行为、移动阅读服务的探讨研究, 但对农民移动阅读需求及其服务策略研究领域还留有空白。为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的发展, 有效促进移动信息在农村地区的覆盖, 大力开展移动阅读服务, 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农民移动阅读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发面向农民需求的移动阅读服务项目, 在移动阅读服务具体实施以后, 对农民的阅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对农民的服务满意度进行跟踪研究, 进一步调整移动阅读服务的相关功能和服务内容。我国是农民人口占多数的农业大国, “三农”问题的发展水平全面反映了我国整体的发展水平, 而“三农”问题的核心又是农民问题, 因此, 农民需求是开展各项农村建设的基础。此外, 农民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 具有较为统一的群体特征, 包括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消费能力等, 将其作为研究对象, 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

摘要:本文对农民移动阅读需求的概念、类型及特征进行了理论性探讨, 为面向农民需求的移动阅读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移动阅读,需求,理论,农民

参考文献

[1]茆意宏.论手机移动阅读[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0, 06:5-11.

[2]茆意宏.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 2011.

我国农民职业教育现状与需求 篇8

目前, 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的现状不容乐观, 调查数据显示:在农民中, 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的人数占40.31%, 初中文化程度占48.7%,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 而这些人中系统接受过农业职业培训的还不到5%。

近五十年来, 中国的农民职业教育也经历了诸多变化, 但还未形成系统的概念体系和专门的研究领域, 至于“三农”问题, 相关的教育的理念也有待规范和权威的界定。目前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形式大致分为三类:一、政府的农业系统主导并开展的各类旨在提高农民生产技能的推广和培训工作;二、全国各大高等学校开展的农业类高等学历教育;三、农广校及相关农业培训学校所推广的农业知识教育与技能培训, 这类学校最大的特色便是因地制宜, 结合本地农民特点来实施教学任务, 有意识地将理论与当地生产实践相结合, 在不同程度上有效拓宽了农民职业教育的办学和施教范畴。

2 我国农民职业教育的需求

目前, 我国农民的素质相对较低, 对于农民职业教育的需求不够广泛, 一般只停留在眼前利益, 以直接得到效益, 短期内可以回报的职业技能方面的教育需求为主导, 少数农民开始对投入时间长, 获得利益大, 同时伴随较大风险技能教育需求慢慢了解和认识到, 农民学习技能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技能转化成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一体化也在逐步推进, 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对职业教育需求的多样化, 不再是单一的农技型, 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对于大量涌入城镇的农民必不可少, 他们需要在适应新环境的同时获得新的实用技能。

3 农民职业教育需求的特征

农民职业教育需求具有如下特征:显性需求少, 隐性需求多, 需求局限性大等。显性需求主要是有农民通过语言表达, 对技能获得的价值和利益的表述, 但是由于农民受到文化知识的局限, 很难表达出来, 所以显性需求较少;隐性需求是体现在农民的生产劳作中, 不易于被农民发现和总结, 必须通过农业职业教育的组织者观察农民的生产过程, 从典型的案例、具体的生产细节和生产困难中总结出来, 从而得到农民的职业教育的需求;生活环境和农民目前拥有的条件造成农民需求的局限性大, 可以通过职业教育部门的引导来打破, 引导的方式有参观、考察等。

4 我国农民职业教育特点

一是办学层次丰富。根据我国农业生产整体的特点, 结合各地农村的现状以及农民的文化水平, 我国的农民职业教育创立了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依次为实用技术培训、绿证教育、双证教育、初农教育、中专教育、中专后教育。大专教育等。

二是教学形式灵活。为了更加贴合各地农村特点, 满足农业劳动者的需求, 农民职业教育发展出了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其中, 以中专为主的学历教育与实用技术为主的非学历教育卓有成效。农民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脱产学习或者业余学习, 另外充分考虑农时情况的季节性学习班因时间灵活, 也受到农民的欢迎。

三是办学途径多样。我国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正朝向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这一目标迈进。特别是各地各级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将与其他教学机构的合作作为办学的一大主线, 积极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普通中专、职业中学、其他民办教育机构密切合作, 共同办学。

四是培训学科涵盖面广。考虑到整个农业产业链涉及的大范围, 农民职业教育也相应的设立了极其广泛的学科教育, 从农学、园艺学、林学到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业, 从农村计划生育管理、农村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到农村基层建设, 还有农业类的经济管理、农业工程产业等非农类学科, 由这近百个专业可衍生出上千门的培训课程, 从而覆盖整个大农业和城乡就业需求。

五是参与办学部门多样。由于农民职业教育非单一的技术性培训, 而是涉及农业、教育、科技、劳动、素质等方方面面, 因此就要求相关各部门各司其职, 承担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顺应农民职业教育需求而诞生的专门机构, 因而教育部、组织部、农垦部、中国科协、中央广播事业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农学会等20个单位均鼎力支持, 并成为了联合办学单位。目前, 联合办学单位发展到18个, 包括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央电视台等单位。

六是教育服务对象范围大。总体上, 农民职业教育将教育、培训、推广三者合而为一, 有效扩大了其服务的对象范围, 除了普通务农人员、乡村干部、农村服务体系人员、还包括一些科技示范户, 种田大户、骨干农民, 以及一些只有小学、初中和高中学历的“三后生”。

5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农民职业教育的主体

教育要满足农民社会流动的需求 篇9

社会流动指就一个人或一群体而言, 从一种地位或社会阶级向另一种地位或社会阶级的变化。[1]根据流动的方向, 社会流动可分为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垂直流动是在社会分层体系中, 位置上下移动, 这样又可以分为向上的流动与向下的流动。本文社会流动主要指的是向上的社会流动。社会流动是社会分层的主要途径, 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同时也是社会成员改变自身社会地位的主要方式之一。向上的社会流动能使社会成员从低的社会阶层上升到高的社会阶层, 这意味着经济资源、权力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些社会稀有资源的获得与拥有。由于追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是正常社会个体或群体社会活动的重要动力, 因此从低的社会阶层上升到高的社会阶层是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不同个体或阶层的条件不同, 在向上流动过程中依靠的条件也不同。有的依靠个体或阶层所拥有的权力资本, 有的依靠经济资本, 有的依靠文化资本。“在我国, 从社会流动的角度来看, 农业劳动者阶层 (即农民阶层) 是流出率最低和上升流动机会最少的社会阶层。”[2]那么广大农民阶层主要靠什么资本取得向上流动的机会, 实现向上流动;教育和农民向上流动又有什么样的关系?本文认为教育或文化资本的取得是农民实现社会流动的主要依赖路径。

二、农民实现社会流动的路径分析

社会流动理论认为, 个体或阶层社会地位的变迁与先赋性因素和自致性因素有关。

1. 权力授予关系。

权力授予关系, 即社会资源由国家行政权力及其一系列制度安排所配置, 不同社会群体及其地位获得均受到这种关系的支配和制约。[3]在我国典型的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所造就的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及其相关的制度政策安排, 对不同社会群体社会地位获得产生的重大影响就属于权力授予关系对群体社会流动影响的实际案例。其中户籍制度是对我国农民社会流动影响最为明显也是历时最长的一种国家制度安排。通过这种制度, 国家向城市居民提供种种优于农民的待遇, 如工资保障、受教育条件和机会、医疗保障及获得好的工作和向上层流动的机会。而农民以低廉的价格向城市提供生产和生存所必需的资源和资本积累, 却不能分享任何成果和利益。这种制度使市民和农民明显分为两个具有较大差别的社会阶层, 但却硬性规定不许农民阶层向市民阶层流动。出生于农村具有农村户口的人除了少数的升学、参军和招工等向上流动机会之外, 其命运就是农村务农。因此对农民的向上流动来说, 国家制度安排配置的社会资源不仅不能促进其向上的社会流动, 而且还成为阻滞他们向上流动的重要因素。“而且这种制度安排还具有代际遗传性, 父母的户口身份一旦确定, 也就基本规定了子女的命运途径。[4]

2. 市场交换关系。

市场交换关系, 即社会资源主要依据商品交换及其市场规划进行分配, 不同群体成员的地位实现, 主要依赖于市场交换关系。[5]个体要进入市场进行交换, 必须要有可资交换的商品或资源。拥有经济资源的个体可通过丰厚的金钱换取社会地位的提升, 从一个阶层上升到更高的阶层。拥有政治资源的个体也可通过权力的运作来实现阶层的改变。而不占有这两种资源的人, 只能通过人力资本的交换来获得上升途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 人的知识技能、劳动经验、体力等都可以像货币那样用来投资以赚取金钱, 获得地位。特别是在现代化工业社会, 个体取得谋生手段、获得经济社会地位的提升主要靠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和劳动经验, 而不再是个体健壮的体力。而人力资本的培育与获得主要途径就是教育。对农民阶层来说, 根据戴建中先生等人的测量, 在收入、声望、权力三种标准的测量中, 农民均名列末位, [6]正属于没有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的社会阶层。他们只能依靠教育来获得向上流动的资本。相关研究也证明“相对于经济资源和组织资源而言, 社会中下阶层最易获得文化技术资源”。“而教育正是个体获得文化技术资源的主要手段, 其公平性远胜于其他手段”。[7]而且在农村似乎对通过教育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人给予的评价更高。在农村经常会看到通过教育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人往往会成为家长教育孩子时所提及的榜样。正因为如此, 农民对教育才有一种”教育崇拜“, 他们把教育看成是实现社会流动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而且是最公平的手段。这也是他们为什么不惜血本供子女读书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越是贫困地区越是高考状元大县的原因, 也是为什么片面追求升学率打而不死的原因, 也是历次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流行的原因, 因为当教育不能为农民提供流动的保障, 不能成为他们流动的主要依赖路径时, 教育便在农民心目中失去色彩。

3. 社会关系网络。

社会关系网络, 在这里有特殊涵义, 即是指将人们之间亲密的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视为一种社会资源, 认为它是不同群体实现地位上升的依赖路径之一。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中国人是依靠人际关系的圈子来生活的, 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显著特征。在当代中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变迁过程中, 社会关系网络作为一种资源对人们地位的升迁尤其显得不可或缺。因为过去靠国家权力和制度安排作为上升途径的群体逐渐在丧失这种特权, 而完全靠市场交换来获得社会地位的制度又尚未彻底建立和健全, 因此依靠社会关系网络, 或叫作社会资本, 就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途径。对农民阶层来说,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体制的建立, 城乡二元分割打破, 户籍制度松动, 大批农民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 形成中国独特的社会阶层———农民工。进城农民工的生活景况虽然总体上可能并不如城市下岗职工, 但与过去比, 他们的经济社会地位还是得到提升。那么这些农民工是依靠什么资源来实现流动的呢?王春光认为社会关系网络成为农民工得以流动的主要社会机制, 良好的社会关系有助于农民工获得信息、经济和精神的支持和帮助, 但是却难以使他们实现更大的社会地位的“跃进”和提高, 这也是农民工大多停留在水平流动上的一个主要原因。[8]因此在农民工个人流动过程中, 个人文化程度和技能往往是决定其向上流动的主要因素, 也就是说农民工要真正实现垂直的向上流动, 实现社会地位的“跃进”和提高还得靠教育这条路径。总之, 从当前我国社会各阶层流动的途径来看, 农民阶层因为缺乏制度和政策的支持, 也缺乏市场交换中金钱和权力的支持, 即使是社会关系也只能帮助他们实现最初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农民要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 教育是最可靠和最公平的途径。对于农村受教育者来说, 教育是他们改变底层社会地位的最有力途径。

三、对当前农村教育的反思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教育政策, 也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行动。国家在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办学条件、普及程度、师资水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上都进行大力度的投入与改善, 发展农村教育可以说是正赶上好时机。但这些政策、法令甚至行动都是站在国家的角度来观照农村教育的。从国家的需要出发来为农村教育设定目标提供措施, 这些政策和措施当然对促进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 这是不可否认的。同时我们不能否认的另一点是:这些政策和措施有时是“外在于”农村教育和农村社会的具体情境和受教育者的真实需要的[9], 因为它是基于这样一个认识: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就是不断增加农村教育投入, 通过改变学校的教育环境、教育设施, 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增加农村教师的工资等措施来改变整体的农村教育。其实这种认识并没有深入细致地考虑农村受教育者强烈改变自身社会地位, 实现向上流动的真实需求;也没有足够重视教育在农民实现社会流动与分层中的重要地位, 这样就会出现农村教育中良好的政策意图带来不尽如人意的尴尬局面。其实“学校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吸引农村学生投入教育的最为主要的诱因, 如果学校教育无法满足他们地位升迁和生活状况改善的需求, 他们将从学校教育中退出”。[10]为了社会流动而应付考试、追求升学率, 乃是家长的期望、社会的期望, 是个人和群体做出教育选择的必然逻辑。[11]而那些从学校或国家角度来设定的教育目标, 制定的教育政策都必须依附于这个动机才能实现。因此, 农村社会中教育的落后往往并不是智力落后的结果, 有时也不是物质条件落后的结果, 而是农民的教育需求没有得到真正激发, 教育并没有满足农民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动机的结果。未来农村教育发展应该具有底层的眼光, 应该重视农民受教育者的真实需求, 通过教育给农村受教育者创造更多向上流动的条件, 实现他们向上流动的理想, 这是农村教育政策影响农村学生和农村教育最为关键的因素。

摘要:向上的社会流动能使社会成员从低的社会阶层上升到高的社会阶层, 这意味着经济资源、权力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些社会稀有资源的获得与拥有。教育或文化资本的取得是农民实现社会流动的主要依赖路径。学校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吸引农村学生投入教育的最为主要的诱因。未来农村教育的发展应该具有底层的眼光, 应该重视农民受教育者的真实需求, 通过教育给农村受教育者创造更多向上流动的条件, 实现他们向上流动的理想, 这是农村教育政策影响农村学生和农村教育最为关键的因素。

关键词:教育,农民,社会流动

参考文献

[1] (美)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 (第十一版) [M].李强, 等,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280.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26.

[3][5]张宛丽.非制度因素与地位获得——兼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J].社会学研究, 1996, (1) .

[4]李炜.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J].党政干部论坛, 2004, (8) .

[6]李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3:77.

[7]李莉.教育对社会分层流动的影响——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J].现代教育科学, 2007, (2) .

[8]王春光.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变化[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4, (3) .

[9][10]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 2007.

农民需求论文 篇10

一、安徽省留守农民素质基本状况

(一) 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目前在我国农村从业人员中, 文盲、半文盲占7.6%, 小学文化程度为30.6%, 初中文化程度占49.3%, 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为11.7%, 大专及以上占0.52%。调查数据显示, 在调查样本的294名留守农民中, 文盲、半文盲的比例为19.6%, 小学文化程度为21.7%, 初中文化程度占44.1%, 高中文化程度为14.2%, 大专及以上占0.4%。因此, 安徽省留守农民文化素质远比全国农村从业人员的平均文化素质低。

(二) 农业科技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要求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必须要掌握现代农业科技。从调查结果看, 留守农民中很了解相关农业科技信息的仅占样本总数的1.0%, 选择“了解”也只有39.1%, 与此相对的选择“不了解”和“根本不知道”的比例达到33.7%以及5.1%, 另有21.1%的调查对象表示科技信息对他们来说无所谓, 三者合计达到59.9% (见表1)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目前留守农民的农业科技信息处于较为缺乏的状态。

在关于实用农业生产技术的掌握情况方面, 有61.1%的留守农民认为自己缺乏一些实用生产技术, 只有38.4%的农民认为自己缺乏实用生产技术。

(三) 市场适应能力亟待增强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农民要有开放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 能够敏锐地把握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以获得较高的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从调查对象对市场行情和信息了解的程度来看, 仅有6.6%的留守农民能够很及时的了解市场行情和信息, 41.0%的留守农民能够较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和信息, 然而仍然有36.5%和16.0%的调查对象选择不及时以及很少了解。调查表明, 目前留守农民的市场观念和信息观念比较淡薄, 不少农民不能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分析市场行情以及把握市场动态, 从而难以适应市场竞争, 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收入。

从适应市场能力方面来看, 58.2%的留守农民认为自己能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另有41.5%的农民认为自己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调查表明, 由于传统的小农意识、文化科技素质不高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 总体上来说留守农民难以适应市场竞争, 从而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留守农民培训需求状况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留守农民的培训需求, 在调查问卷内容中我们将培训需求分为农业生产和非农业生产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农业生产方面, 具体包括粮油种植技术、水果栽培管理、蔬菜栽培管理、特种家禽家畜类、特种经济动物类、养鱼、养虾和特种养殖。在非农业生产方面, 具体包括工业技术、运输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 美容美发、家政服务、伤病护理等。调查显示留守农民对农业生产和非农业生产的培训需求都比较大。农民对农业生产和非农业生产都有相当的培训需求, 因为选项较多, 笔者只列出选择最多的几项。在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方面, 粮油种植技术的培训需求为36.4%, 普通家禽家畜类为35.4%, 选择蔬菜栽培管理为26.5%, 特种经济动物类为19.4%;在非农业生产方面, 农民培训需求也比较大, 建筑业的培训需求为21.0%, 选择餐饮服务业为21.1%, 家政服务为18.4% (见表2) 。这说明, 农民的培训选择主要与增收密切相关, 政府要根据留守农民的需求, 围绕增加农民收入, 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技术和非农产业的培训。

在回答“您接受过生产科技培训吗?”的问题时, 有50.2%的留守农民选择“从来没有”, 另有44.0%的选择“很少”。调查表明一方面留守农民参加的生产科技培训太少, 另一方面也说明政府在推动农民培训方面的工作显得相当不够。

从培训方式的选择来看, 留守农民最喜欢的培训方式是现场学习, 所占的比例为52.2%, 这主要是因为现场学习的实践性较强和说服性比较强, 能够激发农民接受培训的兴趣;面对面授课的方式也比较受留守农民欢迎, 所占比例为35.1%, 面对面授课的主讲人往往是某些技术方面的专家, 专家拥有农民缺乏的专业技能, 面对面授课的方式给大家提供了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相应地, 通过电视学习、VCD学习以及通过广播学习等是留守农民不太欢迎的方式, 所占比例分别为3.8%、8.2%和0.7%。这表明在对留守农民进行培训时, 要充分考虑到留守农民的意愿以及综合素质现状, 适当地选择培训效果好、实践能力强的培训方式。

三、加强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留守农民的基本素质以及培训需求状况, 结合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的目标, 在当前农民培训工作中, 需要构建农民分类培训体系、创新农民培训工作机制以及完善农民整体培训体系。

(一) 从农民自身出发满足农民实际需要, 确定新型农民分类培训对象

1、农村留守农民的主体——妇女和老人的培训。

随着劳动力向非农就业转移, 农业劳动力妇女化和老龄化的倾向日趋严重, 妇女和老人逐渐成为农业劳动力的主体。针对这部分农民的培训应根据农民需要进行培训, 农民需要做什么就培训什么, 培训方式应该以示范为主, 主要靠示范带动的办法帮助农民掌握农业科技。在生产关键环节技术人员可以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和咨询, 来推动农业技术的普及。

2、农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

农业致富带头人主要从事专业农业生产, 对农业科学知识需求旺盛, 对培训的需求层次较高, 对农业大户进行培训, 要根据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需要, 广泛地开展形式多样方便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 推广农业科学技术, 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骨干农民。

3、非农产业工人的培训。

要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输出地和输入地的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道德和现代法制意识、社会心理素质的培养, 使之适应现代产业结构转变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4、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人员的培训。

为了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我们必须加强对“农家店”店主、农村经纪人、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带头人进行培训, 提高他们的市场经济意识, 普及法律知识, 掌握经营管理知识,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培养一批具有市场观念、法律意识、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经营管理队伍, 使之成为广大农民联系市场、走向社会的桥梁和纽带。

5、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骨干的培训。

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骨干的培训主要包括先进的合作理念、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营管理、社员民主参与能力等管理知识, 也包括农产品市场营销基础、市场信息采集与分析、建立客户与谈判定约等市场经济知识等。

6、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培训。

要通过各类普通中高等院校、成人院校、农业职业院校、农广校等多渠道, 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村组干部的教育培训, 重点是围绕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使之掌握基本的农业农村政策法规、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农村治理及民主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培养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二) 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 创新农民培训工作机制

农民培训机制的建立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 它的实施涉及组织、人事、财政、农业、教育、科技等许多部门, 必须按照系统性、有机协调的原则, 促进农民培训机制形成最大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在具体做法上, 首先, 需要整合培训的师资资源, 对各地区的涉农科技部门、农业学校以及职业学校的师资资源按照农民培训工作的具体规划进行统一整合;其次, 需要进一步整合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管理机制, 建立目标责任制, 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积极性, 并按照市场竞争原则, 以招标的方式确定培训机构。

在培训内容上, 可以按照产业发展的要求, 对农民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培训, 包括品种选择、生产技术管理以及储藏、销售等各个环节。在培训方法上, 可以根据农民素质的层次不同, 采取集中式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 针对农民自身以及生产、工作的特点, 采取“干中学”、“学徒式”等形式, 实行开放式培训, 促进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 形成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终身培训体系。

(三) 实施“农科教结合”模式, 完善新型农民整体教育体系

实践证明, 在我国实施“农科教结合”模式是进行农民教育的有效形式。要在农民教育框架内实现农科教结合, 发挥农民教育的最大效益, 必须建设好培训、示范、服务三大体系, 确保农民教育新格局的有效性。

培训体系的建立应该以县职业中学和成人中专为依托, 建立县职业教育中心, 联系办好乡镇成人教育学校, 辐射延伸落实到农户, 形成以县为龙头, 乡镇为骨干, 村为基础的教育培训体系。县、乡 (镇) 、村三级要着力抓好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资料建设、管理制度建设。要以立足“农村”为特色, 办好各级种类培训。

建立示范体系是“科教兴农”由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再扩大到家家户户的一个重大发展策略。示范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 科技示范的功能是辐射与带动。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确立示范对象, 建设好科技示范基地。应该以科技示范村为先导、科技示范社为纽带、科技示范户为基础, 形成乡镇、村、组、户四级示范体系, 使科学技术能迅速传播到千家万户。

建立服务体系是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技术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环节。服务要以农民致富为宗旨, 以乡镇成人教育学校为支撑, 开设科技咨询服务门市, 组织科技服务队伍。要依据农民的需要, 围绕技术教育项目的内容, 拓宽服务领域, 把服务由教育领域延伸到生产领域, 向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技术信息、市场信息, 深入田间地头具体指导生产、经营管理, 为农民提供良种、化肥及农机具, 帮助疏通销售渠道, 提供销售信息, 解决销售难题, 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体系。

摘要:提高留守农民素质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成败。通过对安徽省留守农民抽样调查发现:留守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 农业科技素养有待提高, 市场适应能力更需关注, 留守农民亟需进行有效培训。当前农民培训工作中, 需要完善农民整体培训体系、构建农民分类培训体系以及创新农民培训工作机制。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素质,培训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宝文.新阶段中国农民教育战略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农民需求论文 篇11

关键字

基层文化建设;农民精神文化

一、基层农村文化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首先,基层文化发展过程中思想观念守旧、僵化。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基层农民群众大部分思想比较保守、观念比较陈旧,不愿意接受文化的熏陶。很多农民将主要精力都放在发家致富和物质生活提升上,忽视了精神境界的提高,业务文化活动和精神生活 非常单调,他们认为打工赚钱已经耗费了他们过多的精力,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在参与到文化活动之中去了。某些我国偏远地区的农村甚至认为文化活动对于他们的生活来说是可有可无的,村干部和村委会组织的文化活动根本没人参加,导致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渐渐沦落到无人组织、无人管理的状态。

其次,农民在追求娱乐活动时往往出现方向偏差。近几年来,农村的经济迅速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很多农民也有了追求知识、追求审美、追求娱乐和文明的愿望与渴求。但是长久以来,农村的文化生活枯燥而单一,农村的娱乐设施建设不完善,农民没有可供选择的娱乐和休闲场所,这使得很多农民觉得精神空虚,渐渐沉沦在缺乏积极向上、文明健康性质的娱乐活动中。比如说,很多农民在闲暇时间喜欢赌博、打牌,却很少有农民看书或者学习新知识。在重大节日,偶尔有城镇举行大型的娱乐活动,离偏远的农村距离甚远。有一些在新农村建设中成立的图书馆和文化娱乐场所因为管理不善,对农民来说缺乏吸引力,可谓门可罗雀、形同虚设。

第三,基层农村文化发展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资金的缺乏和不足是限制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因,经笔者的调查研究,很多村镇的文化娱乐场所年久失修、设施老旧,如果使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更不用说成为农民的娱乐场所了。村镇的图书馆、阅览室因为资金不足,不能及时的订阅报纸书刊,使得农民难以通过报纸书刊了解到科技发展和农业技术的进步,“科教新农”在很多农村地区成为一个空口号。资金不足还导致农村的文化活动开展单一、范围狭窄,仅能够在城镇周边地区开展,而处在偏远地区的农村则很难享受到文化服务,这使得基层农村文化建设陷入城镇阵地、轻边远山区,重大型庆典、轻日常活动,重精美培养、轻大众普及的困境。

第四,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缺乏高素质人才。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有知识、有素养的农村青年都选择了出外打工,以使自己在事业发展和物质生活上更上一层楼。所以,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这导致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缺口,在农村组织一支文化服务队伍是非常困难的。另外,农村基层文化部门工作条件艰苦、工作环境差、待遇低,具有文化建设专长的人才不愿意到基础农村进行文化建设。加之基层农村文化建设因资金不足、培训方向狭窄等原因导致很难通过自身努力培养各类型的专业文化人才。现阶段基层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着引不进、留不住、培养不出的尴尬局面,最终导致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方法简单、内容匮乏,对农民来说缺乏吸引力,导致目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止步不前、举步维艰。

二、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基层农村文化建设需要组织的领导。

各级的政府和党委应该将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看作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并将之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议事日程上的一件大事。乡镇党委和政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开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首先,思想认识要到位,乡镇政府和党委应该将基层文化建设纳入到其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总规划之中去,为文明建设和谐、有序、健康的发展创造条件;其次,组织的领导要到位,各级乡镇应该成立精神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党委班子的成员和工、青、联等群众团体共同参与,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联系在一起,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同时紧抓争优创先工作,让基层农村文化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最后,责任考核要到位,基层农村文化建设应该经过层层落实,将任务分配到各个部门和单位,并将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果和全年的经济建设成果一同考核、共同奖励,使基层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果成为影响干部职位提升和薪金上涨的重要依据,将广大农村干部进行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

第二,基层农村文化建设需要进行体制创新。

基层农村文化建设要以优惠的政策和方针奖励积极走进农村、走进农民的文化创作者,鼓励他们多创作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艺术活动,使得文化娱乐活动能够贴近农民生活,为农民所喜闻乐见。比如说,国家可以颁布法律法规,对在农村进行艺术表演和文化演出的艺术团体给予税收的减免政策,乡镇政府要定期地开展文化主题活动等等;基层农村文化建设应该以农民多层次、多角度的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使得教育、科技、广播、政法和卫生部门都能参与到农村文化建设之中来;基层文化建设还应该开拓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区、镇在进行财务预算时应该将农村的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其中,为农村文化建设解决软硬件方面的缺陷和不足,让农村文化建设能够稳步前进,无后顾之忧。

第三,基层农村文化建设应该创新载体,促进文化水平提升。

基层农村文化建设应该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镇文化站、村文化室为基础的农村文化网络,建好文化广场、农家书屋、阅报栏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致富结合起来。农村文化工作要主动适应广大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综合性文化需求,在活动中融入更多的科技、法律、市场知识,让农村群众从活动中学到更多致富本领。积极引导、扶持农民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让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中真正尝到文化的甜头,真切体会到文化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丽.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困境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长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张凤云.服务型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2012

[3]崔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路径理论审视[J].安徽农业科学,2012

农民需求论文 篇12

据中国科协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 2010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了3.27%, 比2005年的1.6%提高了1.67个百分点, 其中城镇劳动者劳动者从2005年的2.37%提高到2010年的4.79%, 农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从2005年的0.72%提高到了2010年的1.51%。

近年来, 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 各涉农单位和部门面向农民积极开展各类科技服务, 农民科学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科技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但农民家庭科技需求日益多样化的趋势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中国科协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开展的“农民家庭科技需求及其实现途径”调查发现, 现有的科技推广服务形式和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一是面向农民的科技服务重生产、轻生活。调查显示, 近六成农民家庭对生活科技知识有强烈需求, 高于对生产科技知识需求15个百分点, 40岁以上农民对生活科技需求更是高于对生产科技需求近20个百分点。然而, 目前面向农村提供的各类科技服务90%以上属于生产技术, 生活科技知识极少, 传播内容也与农家现实需求对接不上。比如, 农民家庭对农村新房建设、青少年培养、家庭理财等方面信息十分关注, 但现有渠道提供的相关生活知识很少针对这些需求特点。

二是农民科技需求的实现途径重供给、轻示范。农技推广体系在农村的覆盖面较为广泛, 但仅有16.4%的农民通过这一渠道获取科技知识, 其作用发挥并没有得到农民的充分认可;近四成农户通过亲戚、朋友等“人际群体”传统渠道获取科技知识, 但对从中获取的信息并不信任;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渠道获取信息虽然得到农民较高评价, 但面向农村的节目十分有限。“农村科技示范户”在科技示范传播等方面的作用虽然得到了农民的充分肯定, 9.9%的农民通过这一渠道获取科技知识, 17.5%的农民表示希望选择这一途径获取知识, 但其发展规模和覆盖面还很有限。研究表明, 一个村拥有示范户的总量应在5~10户, 才会充分发挥示范效应。按此推算, 全国需要建设300~600万个示范户, 而目前我国仅有近100万个示范户, 差距较大。

三是农民科技培训重形式、轻内容。培训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形式, 但调查显示, 超过一半的农民从未参加过培训, 超过六成的农民认为培训作用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培训覆盖面过窄, 且流于形式, 政府出面组织的培训超过半数, 而专业技术协会、研究机构等专业力量参与不足, 培训内容与农民的现实需求错位。调查中, 36%的农民反映现行培训时间短, 21%的农民认为现行培训缺少后续培训, 19%的农民表示现行培训理论性过强、实用性差。

针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 应采取形式多样的科技推广服务, 充分发挥好社会力量的作用, 满足农民家庭多样化的科技需求, 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一要在各项惠农工程中注意开展相关科学技术普及活动, 增加面向农村的生活类科技知识传播和服务。要在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科普活动中有针对性的增加生活科技知识内容;在各项惠农工程建设过程中积极开展配套生活科技服务。例如, 在家电下乡工程中, 加大对家用电器的维护使用、节能节电知识的传播;在农村清洁工程中, 重视对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知识的普及。各级广电机构要加强电视、广播在农村的频道覆盖面, 有针对性的制作更多符合农村实际的生活科普宣传节目。

二要充分发挥农村示范户作为农村科技服务的重要作用。典型示范在农村带动、联动效应明显, 是实现农民家庭科技需求的有效方式。有关部门要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交流活动, 鼓励科技示范户开办农家课堂, 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和辐射推广作用;要采取定向招生、专项奖学金等方式, 引导一批高、中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回农村进行科技示范工作;要积极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 重点加强对科技示范户的培养, 通过学习培训、参观考察、经验交流等方式, 切实提高他们的学习接受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使其成为农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要加大对示范户的扶持力度, 在土地流转、技术支持、贴息贷款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

上一篇: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下一篇:山药无公害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