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行为论文

2024-09-14

需求行为论文(共12篇)

需求行为论文 篇1

农村信息化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方面,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工作, 中央一号文件及党的十八大报告等文件多次强调“三农”问题, 将信息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农村移动信息服务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发展农业经济, 提高农民收入,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移动信息服务是通信运营企业未来业务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然而, 目前我国农村信息服务整体水平却十分低下。如何有效地开展农村移动信息服务工作, 提高农村移动信息服务需求, 已成为各级部门和企业共同关心的话题。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在技术接受模型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变量来探讨农村消费者对移动信息服务的需求影响因素[1]。但是以往的研究很少将感知信任这一变量引入技术接受模型, 来研究农村消费者的需求行为, 而感知信任是农村消费者产生需求意愿, 作出实际需求决定的关键因素。因此, 研究感知信任对农村消费者需求行为的关系是有一定价值的。基于此, 本文以农村信息化建设为背景, 融合TAM模型与信任理论, 探索农村消费者的移动信息服务需求行为。农村移动信息服务, 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向农村、农民、农民工等农村用户提供涉农信息服务, 包括定制短信和IVR (互动式语音应答) 两种业务方式。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本文通过文献综述, 阐释农村用户采纳移动信息服务的理论基础, 提出农村用户移动信息服务需求行为研究模型;然后设计相关调查问卷收集数据, 利用SPSS和Lisrel软件分析验证研究模型;最后针对研究结果, 提出促进和改善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用户需求行为的对策建议。

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 TAM理论

TAM理论是Davis等针对当时资讯科技应用的普及, 在理性行为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的一个经典模型, 旨在解释和预测使用者经过一段时间与信息系统交互后接受信息系统的理论[2]。该模型引入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两个用户主观信念。“感知有用性”指用户主观上认为信息系统和科技产品越有用, 接受这个事物的意愿就越积极;“感知易用性”则指用户感觉信息系统和科技产品越容易学习和使用, 接受这个事物的意愿就越积极。TAM理论表明, 使用者对新信息系统的使用意愿直接决定其实际使用, 而使用者对新信息系统的使用意愿则由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决定。农村移动信息服务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技术产品, 使用者对它的需求行为, 也应适用于TAM理论。消费者对信息技术产品的感知易用性会影响其感知有用性, 当农村用户感觉自己能很容易和方便地使用该信息服务产品时, 他们往往会认为该产品对自己是有用的。并且, 当他们感知到移动信息服务对自己易用和有用时, 会产生对该产品需求的意愿, 进而影响农村用户的现实需求。因此,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正向影响。

H2:感知有用性对需求意愿有正向影响。

H3:感知易用性对需求意愿有正向影响。

H4:需求意愿对现实需求有正向影响。

1.2 信任理论

信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进行一切社交活动和商务活动的基础, 在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的移动通信环境下, 其作用和意义更加显著。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用户感知信任是用户 (信任主体) 在存在一定风险和不确定性情况下, 对包括技术、制度、信任客体的特征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感知后所产生的一种积极预期和判断。农村用户由于文化程度低, 易受诈骗短信欺骗, 在造成自身经济损失后, 往往对企业和移动信息服务产生不信任感, 进而降低对移动信息服务的需求意愿和现实需求。各项研究均发现信任能够影响用户的行为, 如在电子政务情境中, Colesca和Dobrica (2008) 认为公民对电子政务的信任直接影响其使用意向[3];周沛等 (2012) 在移动电子政务研究中, 通过实证数据验证了感知信任是影响公众采纳意向的重要因素[4]。感知信任不仅对消费者心理需求意愿的感知有重要影响, 而且对用户的现实需求也存在直接影响, 当用户对企业和信息服务产品不信任时, 往往会直接减少或不使用该产品。因此,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5:感知信任对需求意愿有正向影响。

H6:感知信任对现实需求有正向影响。

1.3 感知风险理论

感知风险是消费者对于出现不利后果主观感觉到的不确定性和预期后果的危害性。本文感知风险是指农村用户感知在使用移动信息服务时, 可能会面临的风险。感知风险是消费者感知信任的重要影响因素, 管荣伟 (2013) 通过文献回顾认为感知风险是影响消费者感知信任的关键因素之一, 并进一步通过实证数据验证了感知风险对感知信任的负向影响程度[5]。同时, 本文认为感知风险会影响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用户的现实需求, 农村用户在使用移动信息服务时, 可能会收到垃圾短信以及诈骗短信和电话, 这些往往会增加用户的感知风险, 让用户害怕去使用和接触移动信息服务, 从而降低对移动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由此,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7:感知风险对感知信任有负向影响。

H8:感知风险对现实需求有负向影响。

1.4 感知价格

感知价格是消费者对产品客观价格的一种主观感受, 它是以消费者心理预期价格和实际价格的比较为基础的。显然, 如果价格与消费者的需求直接相关, 那么消费者的感知价格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 感知价格对消费者的需求意愿具有负向影响, 周毅 (2008) 在研究移动数据业务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中, 通过结构化方程分析, 发现感知价格对购买意愿的影响非常突出[6]。另一方面, 消费者的感知价格与实际需求有负向关联。由于普通农民的收入普遍较低, 所以本文认为价格因素会直接影响移动信息服务使用者的需求行为。于是,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9:感知价格对需求意愿有负向影响。

H10:感知价格对现实需求有负向影响。

综上所述, 本文在对相关理论进行全面回顾后, 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 结合农村移动信息服务市场的实际情况, 提出研究假设。根据研究假设, 构建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用户需求行为模型, 如图1所示。

2 研究设计

2.1 变量的测量

考虑到变量的有效性, 本文大部分变量的测度项均参考已有研究成果, 再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加以适当修改作为变量测量的工具。所有量表均采用Likert五分量表进行测量, 要求答题者根据实际情况依次选“极不赞成”到“非常赞成”。

量表经过与专家和企业人士反复讨论后形成调查问卷初稿。问卷初稿首先在重庆某区县农村进行168份小样本测试, 根据回收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 对问卷题项进行调整, 最后形成正式调查问卷。

2.2 抽样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分别选取重庆市五个具有地方农业特色的区县 (荣昌、潼南、垫江、石柱和彭水) 进行抽样调查。问卷400份, 回收400份。其中, 有效问卷358份, 有效回收率为89.5%。无效问卷判定的标准为: (1) 问卷缺失数据较多; (2) 回答问题过于随意; (3) 对相关问题的回答有较多的自相矛盾。样本特征如表1所示。从表1可见, 样本的男女比例约为1:1.1, 样本性别分布均匀;调查的农村消费者年龄主要分布在18至45岁左右 (占总样本的64.5%) , 符合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的使用现状;调查的农村用户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大部分用户的文化水平为初中及以下 (占总样本的78.2%) ;调查的样本的收入水平普遍偏低, 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占总样本的66.2%。总体说来, 抽样调查样本基本符合农村用户的实际情况, 所收集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3 研究结果

3.1 量表信度与效度

本次研究采用Cronbach, sα系数来检验变量的信度, 如表2所示。各变量的Cronbach, sα值均超过0.7, 可以看出本次研究所用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在问卷设计过程中, 参考了已有文献的成熟量表, 并征求了学术界专家和企业界人士的意见, 保证了量表的内容效度, 此处主要检验量表的结构效度, 包括收敛效度和判别效度。将本研究中的7个变量作为7个相关的一阶因子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CFA) , 模型的整体拟合度较好 (见表2) 。各变量指标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均在0.53至0.90之间, 全部指标的T值均达到较高的显著性水平 (P<0.01) , 显示出较好的收敛效度。各因子之间的两两相关系数加减两倍标准误 (即相关系数的95%置信区间) 均不包含1 (或-1) , 显示了较好的判别效度。

3.2 模型检验与假设验证

为了分析各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假设关系, 本研究用L i s r e l 8.7 0软件对研究模型进行拟合检验, 模型拟合结果较好, χ2 (239) =558.83, R MSEA=0.061, GFI=0.885, CFI=0.933, NNFI=0.923, IFI=0.933, PNFI=0.774, 各拟合指数均在标准要求范围内。综合来看, 模型的拟合度较好。

假设验证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到, 在所有假设中, 假设H3感知易用性对需求意愿的正向影响, 因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而没有得到支持。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信任理论以及感知风险理论为基础, 构建了农村移动信息服务用户需求行为研究模型, 并对结构模型提出的10个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

(1) 通过实证分析得出, 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很大, 标准化的直接影响系数为0.53。这说明, 当农户感觉移动信息服务易操作时, 会认为这种产品对自身有用。同时从模型中可以看出感知有用性对需求意愿有影响, 表明农户觉得移动信息服务有用时, 会增加他对移动信息服务的需求意愿。然而, 感知易用性对需求意愿的直接正向影响没有在本文得到支持, 原因可能是, 农户虽然感觉移动信息服务易操作, 但由于价格、风险和信任程度的影响, 农户往往没有太大的需求意愿;但是感知易用性可以通过感知有用性间接地影响需求意愿, 可以看出, 农户在感觉移动信息服务易用时, 还会考虑它的有用性, 当移动信息服务对自己有用时, 才会产生强烈的需求意愿, 从而增加现实需求, 这符合农户追求产品简单务实的心理。因此, 手机终端厂商应开发更易操作、更适合农户的终端产品;移动运营商应简化信息服务流程;政府应联合企业对农户进行相关的使用技能培训。这样, 在提高农户感知易用性的同时, 更能增强农户的感知有用性, 进而产生更高的需求意愿和更多的实际需求。 (2) 感知信任可以提高农户的需求意愿和促进现实需求, 标准化的直接影响系数分别为0.34和0.22。这说明农户对移动信息服务的可靠性和对企业的信任度都十分关注。只有使农村消费者产生信任感, 他们才会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产生需求意愿和现实需求。因此, 政府和企业应联合起来规范农村信息服务市场体制, 减少垃圾信息和经济诈骗信息对农村消费者的影响, 构建一个和谐、安全和健康的移动信息服务市场环境。 (3) 感知风险在农村用户使用移动信息服务的需求行为方面, 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它不仅影响农户使用移动信息服务的实际需求, 也影响农户对移动信息服务的感知信任程度。同时, 感知风险也通过感知信任间接地影响需求意愿和现实需求。这表明, 农户感觉移动信息服务产品对自己的风险越大, 那么他的实际需求就越少, 同时它对移动运营商也会越来越不信任;当农户对移动运营商越来越不信任时, 他们对其提供的信息服务产品的需求意愿就越弱, 进而现实需求就越低。因此, 政府应健全市场交易制度, 完善保护移动信息服务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和措施, 加大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处罚力度。 (4) 从模型估计结果可以看出, 感知价格显著地与需求意愿和现实需求负相关。降低消费者的感知价格可以增加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这表示, 农户感觉移动信息服务产品的价格越高, 他们的对移动信息服务产品的需求意愿就会降低, 进而现实需求会减少。因此, 移动运营商企业应设计更合理、更实惠的移动信息服务资费, 同时可以加大对优惠套餐服务的宣传力度。

参考文献

[1]吴先锋, 唐茜.农村移动信息服务消费者接受行为研究[J].图书与情报, 2010 (3) .

[2]Davis, F.D., Bagozzi, R.P., Warshaw, P.R.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J].Management Science, 1989, 35 (8) .

[3]Colesca, S.E., Dobrica, L.Adoption and use of e-government services:the case of Romania[J].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008, 6 (3) .

[4]周沛, 马静, 徐晓林.移动电子政务公众采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12, 56 (5) .

[5]管荣伟.基于消费者感知的网店卖家信任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经济, 2013 (10) .

[6]周毅, 孟卫东, 杜惠英, 吴平瑶.基于感知价值的移动数据业务购买意愿研究[J].通信学报, 2008, 29 (9) .

需求行为论文 篇2

上网行为管理是一种约束和规范企业员工遵守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是行政管理的电子化辅助手段。上网行为管理路由器无疑对企业网络访问的制度化管理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从这一点上来说使用上网行为管理路由器是有益的,但绝不能将企业网络所有管理问题都寄希望于上网行为管理路由器,毕竟企业网络应用多样,网络安全和管理问题需要多种措施保障。

上网行为管理路由器是不错的网络管理手段,能满足企业网络行为控制的需求!企业网络主要是服务企业业务经营,与企业办公无关的网络应用自然会影响员工工作效率,除了通过公司制度对网络的使用范围进行行政化规定,具备网络行为管理功能的上网行为管理路由器自然能起到很好辅助效果,做到了不但有制度,而且还有措施。

为了满足企业网络使用中的网络应用管理问题,通过对上网行为管理路由器里进行不同分组上网行为管理设置,可以实现有的电脑能使用QQ等应用(如老板、管理层)、而有的电脑是不能进行QQ访问的(如财务部门、研发技术部门),还可以监控查看QQ聊天记录,邮件内容等,对提高企业网络信息化办公效率,防止泄露公司机密起到了辅助效果。上网行为管理路由器的功能需求

1、WEB访问控制

系统采用URL智能过滤算法,实时记录用户真实访问的URL地址。外发信息以及邮件审计控制

对用户在网页上提交的HTTP表单地址以及内容进行自动分类,记录发件人、收件人、标题、附件、大小等信息。地下浏览记录

记录用户使用代理软件所访问的网站信息。

2、即时聊天监控

支持目前主流聊天工具的监控、记录,包括MSN、QQ、YAHOO、ICQ、FITION等。邮件访问控制

3、FTP/HTTP 传输审计

能够记录FTP登陆的账号、密码、服务器IP地址;记录传输的文件的时间、文件名称、传输方向、大小;记录HTTP下载文件名、时间、大小等信息。

4、P2P协议的监控 记录BT、eMule等P2P协议带宽使用情况。

5、网络游戏审计

记录网络游戏在线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游戏时间段等,可自定义网络游戏的规则,相应策略。

6、炒股软件监控

可对炒股软件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并选择阻断或限制。

7、多WAN接入支持

支持多条Internet连接同时接入,实现带宽复用,可以自动负载均衡或按不同的ISP分担负载;支持线路回流,可在内网搭建的服务器(web,ftp等)上支持多线路

8、网络安全

Ddos攻击防卸,ping包拒绝,ip/mac绑定,mac地址过滤,防火墙

9、VPN 支持PPTP,IPsec VPN

10、无线功能

需求行为论文 篇3

关键词:科研用户 标准 信息需求 获取行为

中图分类号:G2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4-112-006

Survey of Information Need and Access Behavior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User

——Taking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s an Example

Cao XiaWu XinnianMa Jianling (The Lanzhou Branch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anzhou,Gansu,730000)

Abstract: Using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nformation need and access behavior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user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ers' information need and access behavior by taking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s an example, then discusses the standards information support mode toward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Key words: user;standards;information need;access behavior

CLC number:G252.6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2010)04-112-006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1]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标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贸易、规范市场秩序、推动技术进步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标准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对科技创新具有积极影响力,能够支撑科技自主创新,推动科技研发创新体系建设,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也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了解科研人员对标准的信息需求和获取行为,开展面向科研创新的标准信息保障问题研究,促进完善标准信息服务体系,是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必需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部分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为研究样本,通过抽样调查分析了科研人员的标准信息需求与获取行为。希望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总结科研人员标准信息需求与获取行为特征,以期为面向科研创新的标准信息保障模式的构建提供借鉴。

1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

1.1 样本的选择

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科研创新过程中,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骨干、引领和示范作用。《中国科学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了未来5至15年的领域方向,确定了1+10个重点领域。“1+10”科技创新基地分成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三大片。本次调研在样本选择上,采取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分别从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等不同领域,通过样本框随机选取中国科学院部分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研究所图书馆、研究所科技管理部门为调查对象,调研中国科学院科研用户标准信息需求和获取行为,总结科研用户标准信息需求特点和获取行为特征。同时对作为科技创新生力军的研究生标准信息素质教育状况进行了调研。

1.2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研究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设计了各有侧重的调查问卷,通过实地调研及电子邮件两种方式发放。问卷从发放到回收历时2个月(2008年4月10日到2008年6月13日)(发放回收情况见表1)。

表1 问卷发放回收情况

通过分析,接受调查的科研人员、所图书馆、所科技管理部门、研究生所属的创新领域分布比例接近(见图1)。

图1 不同调查对象所属创新领域分布

(注:其他针对研究生问卷而言,包含支撑机构、院外机构、空白选项等)

2 结果分析

2.1 科研人员标准信息需求特点

(1)对标准信息的价值认知度与需求程度较高

①科研人员对标准文献作为一种重要情报源的认知度较高。被调查对象中有81.58%的科研人员了解或听说过标准文献是一种重要的情报源(其中非常了解6.28%,了解占35.22%,听说过占40.08%)。表明科研人员对标准文献作为一种重要情报源的认知度还是比较高的。

②科研人员对标准信息的需求程度较高。调查数据表明,科研人员对标准文献的需求占73.34%。按照研究领域划分,需求强度依次为战略高技术(76.2%)、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71.53%)、基础研究领域(67%)。

针对未关注标准文献的原因,通过对科研人员未关注标准文献的原因分布统计数据分析(见表2),可以得出:没有关注标准文献,排在前三位的原因依次为获取不方便(24.60%)、对标准信息不了解(22.87%)、工作未涉及(18.52%)。这恰恰体现了用户利用信息资源“最小努力原则”的行为特征。用户希望在解决问题的前提下,获取信息资源和服务的工作量最小化,消耗最小化,是用户信息获取行为的基本特征。[3 ]其次,对信息的了解程度、工作中对信息的利用程度也是影响用户关注/利用信息资源的主要原因。

对于不知道标准信息源的存在(12.30%)、没听说过此项服务(11.14%)、价格问题(10.56%)等原因分布较为均衡。反映出图书馆对于信息的宣传力度也是影响科研人员关注/利用标准文献信息的重要因素,图书馆需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力度来引导科研人员关注并利用标准文献。对于价格因素,也是影响科研人员利用信息的一项因素。

表2 科研人员未关注标准文献的原因分布

③科研人员、研究生关于标准对其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知度较高。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科研人员认为标准对其科研工作重要,占79%,还有18%的人员认为重要程度一般(见图2)。

④科研人员对标准文献的主动关注程度一般.调查数据显示,科研人员对标准文献的需求不像期刊论文那样频繁,大多数科研人员(66.30%)仅在需要时才会主动关注标准信息。14.36%的科研人员由于工作需要,会主动了解标准信息。按照研究领域,关注强度依次为:战略高技术领域(82.05%)、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81.1%)、基础研究领域(75.96%)。

通过对不同需求程度科研人员关于标准的主动关注程度分析,可以看出,在22.79%非常需要标准文献的科研人员中,偶尔关注标准文献的比例占到59.35%;在50.55%需要标准文献的科研人员中,偶尔关注标准文献的比例占到74.91%,反映出多数科研人员已经能够想到利用标准文献,但并未对这种情报源形成依赖(见表3)。

(2)用户标准文献信息需求的多样化

在网络环境下,中国科学院科研用户的标准信息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调查结果显示,科研人员对不同层级、不同类型、标准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标准都有所关注。例如,按照标准的层级划分,科研人员在科研工作中会较多使用或关注各类标准。以国家标准(35.28%)、国际标准(33.30%)和行业标准(23.31%)居多,对于企业标准(4.23%)、地方标准(1.98%)和区域标准(1.89%)也有少量需求。

再如,按标准的生命周期划分,大多数被调查人员经常使用或关注现行标准,占总选择项的81.92%,此外,16.09%的科研人员经常使用或关注标准草案,还有1.99%的经常使用或关注作废标准。可以看出,现行标准还是科研人员使用最多的标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看出,标准草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有助于科研人员及时了解标准制定的进展情况,抓住创新技术转化为标准的有利时机;有助于提前预知标准的更改内容,防止技术性贸易壁垒(TBT)造成的损失和产品研发及生产的风险。科研人员也已经认识到其重要性,对其存在一定的需求。

此外,当今科学技术呈现出密集创新跨越态势,科研人员不仅需要其所从事的学科领域信息,还需要其他学科的信息,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融合、跨越发展。以化学化工、材料科学专业领域为例,该专业领域研究人员所需的标准信息学科,不仅需要本学科信息(59.39%),还需要工程技术、生命科学乃至哲学、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信息(见表4)。

(3)用户标准信息需求的精准性

信息的价值是用户评价信息资源的首要标准,即便是标准信息也不例外。在深度访谈中,有科研人员表示“希望图书馆能够准确把握用户需求,提供专业的标准信息服务,为其找到有价值的信息”。由于用户的时间宝贵,促使用户对所需信息精准性的意识增强,不再追求完全掌握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一切信息,而只希望能够迅速、准确地获取所需有价值的信息。

(4)用户标准信息需求的个性化、专业化、知识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可以直接从网络中获取所需信息。很多科研用户不再满足于图书馆提供的标准目录和全文提供服务,还需要图书馆基于不同领域用户需求,对不同学科领域的标准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组织与二次开发,为其提供国内外最新标准动态、重要标准实施指南、新标准对产业影响的分析等经过对信息的析取和重组形成的、面向知识增值的知识服务。而且,科研人员不仅需要即时性的信息,还需要图书馆提供面向用户解决方案,贯穿用户解决过程的服务,以此推动科研创新(见图3)。

图3 科研人员对标准信息服务的需求

2.2 科研人员标准信息的获取行为

信息行为是人们满足其信息需要的活动,用户的信息行为主要表现为信息查寻行为、信息选择行为和信息使用行为。整体来看,科研用户的标准信息获取行为呈现如下特征:

(1)科研人员对标准文献的获取存在一定困难。

图4 科研人员获取标准的难度及

造成获取困难的原因分布

半数以上(56%)接受调查的科研人员认为获取标准文献的难度一般,还有30%的科研人员认为不容易获取标准文献,甚至有3%的科研人员认为非常不容易获取标准文献;仅有11%的科研人员认为容易或非常容易获取标准信息。

针对造成获取困难的原因分析,大多数科研人员(62%)认为是由于不能方便地获取所需标准,还有34%的科研人员认为是由于不知道如何获取所需标准(见图4)。可以看出:随着用户的信息环境向数字化、网络化、开放式发展,科研高效率诉求也在增强。越来越多的调查表明,用户希望方便、快捷、一站式、随时随地在桌面、在现场获取最新、最相关的信息。[4]国家科学图书馆目前通过原文传递的方式提供标准信息服务,用户不能像科技期刊、科技报告那样方便地获取标准。此外,也能够反映出图书馆应该加强宣传培训力度,培养、引导科研用户的信息需求与行为。

(2)获取渠道多元化

在现代信息环境下,用户获取标准信息的渠道、利用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信息需求更加深入化和个性化。Google等搜索引擎、标准信息服务机构网站、信息咨询机构、网上论坛、免费标准网站等的发展使用户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调查结果表明,仅有14.32%的用户通过国家科学图书馆网站获取标准目录信息,35.05%的科研用户通过本所订购的全文数据库或通过图书馆提供的原文传递服务获取(见图5~图6)。另一方面,用户获取标准信息的渠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47.80%的用户通过两种以上渠道获取标准目录信息,42.94%的用户通过两种以上渠道获取标准全文信息。

图5 科研人员获取标准目录信息渠道分布

图6 科研人员获取标准全文信息渠道分布

针对最希望的获取标准目录信息的方式,51%的科研人员希望通过国家科学图书馆提供完整的目录查询服务,25%的科研人员希望通过标准化机构网站获取,20%的科研人员希望通过标准信息服务机构网站获取,还有3%的科研人员希望通过订购标准发行单位发布的光盘或通过其网上服务获取。

针对最希望的获取标准全文信息的方式,有62.93%的科研人员希望由国家科学图书馆直接购买所需标准全文数据库来获取标准全文,也有28.52%的科研人员希望由国家科学图书馆通过原文传递服务保障,还有6.65%科研人员希望由国家科学图书馆学科馆员或所图书馆员协助从其他途径获取,还有1.90%的科研人员选择了其他。

至于科研人员不借助图书馆获取标准文献的原因,20.85%的科研人员表示不知道图书馆有此项服务,这就说明图书馆需要加强标准信息资源与服务系统的宣传、培训。有19.43%的科研人员认为由于使用不方便而导致其不借助图书馆获取标准文献,还有14.75%的用户想利用图书馆,但由于手续复杂,而放弃了使用图书馆获取标准文献。还有10.35%的用户没有想到借助图书馆,6.67%的用户在进行了图书馆服务系统与其他渠道服务系统的体验后,认为其他渠道比图书馆更方便,而不借助图书馆获取标准信息(见图7)。显然,图书馆确实有必要考虑尽快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充分考虑用户偏好与用户体验的服务机制,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并加强宣传,以赢得科研用户的信任与支持。

图7 科研人员不借助图书馆获取标准文献的原因分析

(3)仍有相当多的科研人员希望能够通过图书馆获取标准信息

统计数据表明,半数以上的科研人员希望国家科学图书馆能够提供完整的目录查询服务(占51%)。中国科学院李静海副院长曾指出:“文献情报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和全局性的重要工作。文献情报工作对国家创新体系来讲,是一个基础性工作,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都离不了文献情报的服务。文献情报系统对于科研工作就像物流系统对于经济社会一样,没有文献情报系统,整个科研工作就会陷入瘫痪状态。”而笔者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一位研究人员也提到:“我们研究人员对图书馆理解为流通系统,希望所有学术资源能够通过图书馆一个平台上提供。”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图书馆的价值以及科研人员对图书馆的信赖和期望。

3 结语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总体可以看出科研人员对标准的信息需求和获取行为呈现出以下特点:

(1)随着我国实施专利、人才、标准三大科技战略,科研创新过程与标准生命周期进程紧密结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科研人员越来越认识到标准文献对其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对标准文献的信息需求也在提高。

(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户所面临的信息环境呈现数字化、网络化、开放式特征。在现代信息环境下,科研用户对标准信息的需求具有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等特征,获取行为具有多元化特征。

(3)目前科研人员对标准信息的获取还存在一定困难。随着社会的发展,科研创新环境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科研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科研用户希望方便、快捷、一站式、实时获取最新、最相关的信息,同时,多数科研人员还是希望通过图书馆获取标准信息。在这种新的环境下,图书馆应该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宽资源保障渠道,提升信息服务,来保障用户信息需求。同时,还需要加强宣传培训力度,培养、引导科研用户的信息需求与行为。

基于这种形势,笔者认为标准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在科研创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也得到了科研人员的普遍认可,但在当前综合科技资源体系中标准信息资源尚存在保障不够充分的情况,也没有与其它科技资源间形成有效的关联和整合,同时面向科研一线的知识资源服务中针对标准信息资源的个性化、知识化服务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标准资源保障模式建设的总体原则是需求决定服务,服务决定资源。首先应以需求为导向,根据需求的强度采取分级保障方式,如即时获取、电子文献传递、印本文献传递、第三方传递保障同时,加强和拓展面向科研一线的标准资源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另外标准作为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还应将其融入整个知识资源体系中,与其它知识资源开成有效的关联和融合。

加强面向科技创新的标准信息保障工作既要追求最理想的服务效果,还要考虑现实的可实现性和经济性。在遵循这个基本原则和根本目标的基础上,构建面向科研创新的标准信息保障模式还应该做到最大限度最充分地开发利用标准信息资源、充分调用各方面服务力量以及具有可实现性。在此基础上,从标准信息资源保障、标准服务保障、用户能力保障三个方面构建面向科研创新的标准信息保障模式的思路框架。其中,对标准信息资源的保障不仅需要集成各类标准信息资源,还要加强标准及其与其他知识资源间的关联集成。对于标准信息服务的保障应针对不同的需求开展不同层次的信息服务,例如,一般信息服务、信息咨询与服务、学科化个性化知识服务、情报服务等。同时,可从用户的资源获取能力、服务获取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不同层次进行用户能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GB/T 20000.1-2002 标准化工作指南[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2.

[2]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中国科学院年鉴(2008)[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74.

[3]吕俊生等.科技用户信息行为特征与服务策略[C].成都: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科讨会,2007.

[4]初景利.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服务:理念与实践[R]. 2008.

个人行为对建筑空间的需求解析 篇4

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是由无数的行为构成的, 我们根据其行为目的的不同将行为分为个人行为与社会行为。其中个人行为是人受原始欲望驱动的, 主观发生的行为, 是一种人类原始冲动的行为结果, 个人行为强调个体的主观性, 受外界的影响较小。个人行为能够真正反映使用者的内心需求, 是我们人性化的建筑空间设计应该关注的行为层面, 也只有清楚个体对于环境的需求, 我们所设计的环境才能对人的需要做出敏感的反应, 进而支持个人行为。个人行为对于环境的需求体现在自然、文化、欲求三个方面。

2 基于自然的个人行为对空间的需求

自然因素是影响人类行为的最基本因素, 是设计师在设计准备阶段应该首要考虑的因素, 其中包括地理与生理两个层面。

2.1 地理层面。建筑或景观都是有其地域性的, 不同地方的建筑、环境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这种特点的形成是人们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行为需求使然, 不同地理环境下人的行为需求不同, 导致所需的行为环境必然不同。建筑设计应该支持人们这种地域差异导致的行为需求。 (1) 自然地理。寒带与热带居民的生活方式不同;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不同;草原地区与沙漠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不同。黄土高原气候干燥, 树木稀少, 石材稀少, 却到处都是黄土, 所以当地人利用黄土堆积层形成的特殊结构挖成窑洞, 住在里面既防风沙, 又冬暖夏凉。自然地理因素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制约与导向作用, 而生活方式往往又界定了人们对于环境的需求, 人们的需求进而决定了建筑的形态。 (2) 人文地理。地域因素导致的人文现象的差异会形成人们不同的行为方式。浩瀚的大海养育了无数以渔业为主、靠大海为生的人, 跟大海比起来我们人类非常的渺小, 无法与之抗衡, 面对如此强大的力量, 靠大自然为生的人只有祈求老天的保佑或者海神的庇护, 这样的行为需求必然需要有一个依托的载体。所以, 在这些地区我们可能就会经常看到一些祭祀海神用的庙宇。福建客家人的土楼是同一大家庭的人围住在一起, 每家自下而上为一小单元。这种楼早年是集体从东北迁移来的家族所建造, 为了抵御外界的侵略, 移民者便发明了这样一种维系家族团结与安定的建筑形态。这些建筑形态的不同源于地域差异导致的人们的不同的行为需求。生活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人, 受环境的影响必然会有其特有的生活方式, 进而导致相应的行为需求, 不同的行为需求必然导致不同的建筑形态出现。

2.2 生理层面。

个体的生理条件的不同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环境的嗜好、偏爱、使用方式以及行为需求等方面。 (1) 年龄差异。年龄差异会决定人的基本行为方式、心理需求等的不同, 而这些因素必然会导致各年龄段的人行为需求的不同。幼儿、儿童、青年、中年以及老年人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都不同, 他们对于环境的偏爱也不尽相同。在设计的准备阶段, 调查清楚受众的年龄段是非常必要的。 (2) 性别差异。男人与女人生理上的不同, 导致他们的心理需求、行为需求必然不同。多数女性喜欢色彩丰富的、柔和的、感性的、象征性强的东西, 而多数男性则喜欢刚强的、理性的、具有冲击力的意向。设计师应该考虑到使用者的性别或者性别倾向, 寻求他们因性别差异导致的不同的行为需求。 (3) 健康状况。身体健全的人, 环境之于他没有什么困难的地方, 他可以轻松地完成空间中的各种行为。但是, 对于行动不便的弱势群体来说, 环境中很多看似简单的行为, 他们完成起来都很困难, 环境对于他们来说就会形成巨大的压力, 甚至会导致他们不愿去公共场所。所以, 环境施加的强大压力对于正常人来说无伤大雅, 但是却会对弱势群体造成巨大的伤害, 更需要设计师的关怀。 (4) 基本行为的达成方式。基本行为的达成方式不同, 对空间的要求也不相同。婴儿、青年人与老年人的基本行为达成方式不同, 身体健全的人与弱势群体的基本行为达成方式不同。对于爬行阶段的婴儿, 家里人总会担心孩子从床上掉下去。如果我们可以把婴儿房的地面当床, 将地面做得足够温暖足够柔软, 让孩子尽情地爬, 这样一来既安全家长又轻松。老年人腿脚不灵走路很慢, 在设计独立式小住宅时, 我们应该把老人房设在一楼交通方便的地方, 而且最好直接通向室外花园, 不是只考虑到楼上的安静而把老人房设在二楼。照顾不同人群的基本行为达成方式, 更能够体现设计师的关怀。

3 基于文化的个人行为对空间的需求

不同文化作用下的人对于环境有着不同的需求, 这些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形成人们对其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营造的某种共识。

3.1 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

文化的某种程度上就是社会的, 在社会环境中, 人类的行为会受到很多社会条件诸如职业、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等的制约, 根据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同, 其行为的方式也会有所差异。但是不管其外表包装着怎样的职业、社会地位、社会角色, 他们的内心都是一样的, 都是渴望释放, 有着不同欲望的人。上流社会聚集的建筑空间应该体现使用者相应的身份与地位, 而老百姓参与活动的空间应该是平易近人与包容的。设计师应该有能力洞察这种行为模式, 尽量缩小使用者的认知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帮助使用者更好地完成角色的扮演。

3.2 教育水平与职业特点。

教育水平越高的人对于环境相对会更加挑剔, 对于私密性的要求也更高, 同时对于环境也会要求具有更强的领域感。相对于教育水平较低的人, 由于受了更多社会的教化, 他们的行为会更倾向于社会行为, 更加需要环境的支持来满足其隐藏的行为需求。不同职业的人, 受其职业影响对于环境会具有某种特殊的喜好或者排斥。医生的职业特点使其对于卫生的要求非常严格, 他们会更重视环境的生理机能;从事精神高度紧张工作的人, 他们会更偏爱那些使人精神放松的自然环境, 会排斥那些过于理性的使其联想到工作的环境;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的人, 对于环境的舒适度要求会很高, 而对于形式上的东西则不会太在意。在进行设计之前, 弄清使用者的职业特点有助于预测他们的行为倾向, 从而更加清楚他们对于环境可能的需求。

3.3 民族差异与宗教信仰。

民族不同, 人们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也会, 从而对于环境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受宗教信仰作用下的人们的生活会形成特定的行为需求与行为模式, 而这种特定的行为需求会导致相应的建筑空间的生成。高大的山岳, 在中国古代人的心目中是很神圣的, 他们认为神生活在天上, 站立在高山上便可与天神直接通话, 由此, 中国的庙宇多建在高山上。伊斯兰教的圣物克尔白位于西方的麦加, 每当礼拜的时刻, 全世界东南西北的穆斯林人都向这个方向顶礼膜拜。这样一种行为模式导致了清真寺礼拜堂的建筑都是向西的, 或者礼拜堂安放神龛的后墙都是向西的。

3.4 个体的基本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 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着其特定的行为系统, 它是受年龄、性别、种族、宗教、职业、教育等因素共同作用的, 所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人们特定的生活方式及其对于建筑空间的需求。

3.5 个体的社会交往程序。

社会交往程序即人们的交往习惯, 不同的社会交往程序会导致不同的建筑空间形态。家庭成员社会交往程序的不同对居住空间的要求也不同, 喜静的人与喜闹人的家庭空间构成不同;孤僻的人很可能就不太需要起居室或者会客室这样的空间, 自己一个人有卧室、书房就足够了;相反, 喜欢招待客人的人可能就需要一个相对完整一点的起居室或会客室, 这样的人有很多时候是要依靠起居室来完成他的社会交往的。对于家庭成员社会交往程序的调查, 也是体现设计师的关怀、体现建筑空间对于人们行为支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对于住宅设计来说, 对于家庭成员社会交往程序的调查是必不可少的。

3.6 个体的家庭构成结构。

家庭结构是家庭的成员构成, 是丁克一族的二人世界, 还是包括年轻父母与孩子的三口之家, 或是由三代人构成的五口之家, 家庭构成不同, 导致的人们对于空间的需求也不同。单身的人或者没有孩子的年轻夫妻的住宅可以是一种完全开敞式的, 甚至完全没有门的分隔也可以, 但是三口之家或者五口之家就需要保有一定的私密性, 需要一定的空间分隔。

4 基于欲求的个人行为对空间的需求

欲望是主体进行某种活动的冲动, 是驱动人类行为的最直接因素。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作为高级动物来说, 人类有着许多的原始的本性、欲望, 这里仅将与建筑空间有关的典型的人类的原始本性进行总结。

4.1 生理自尊下的表现欲。

受生理需求与自尊需求的作用, 人都是有表现欲的。人的表现欲, 一方面, 来自人类原始的对性的需求, 为了吸引异性的注意, 不断展示自己。另一方面, 还来自于渴望被认同的心理需求, 人们渴望得到关注、渴望得到赞扬。表现欲体现在具体的行为上, 即被人观看、注意的欲望。比如路边练跳舞的几个少年, 不断引来行人的驻足;商店里面对外出租的篮球场地, 虽然像牢笼一样被围合, 虽然周围站了一圈人像看动物一样的观看, 打篮球的人仍然乐此不疲, 似乎越打越好了。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 应该照顾到人们渴望被看, 渴望被关注的心理。尽量多设计一些让人们可以展示自己的空间, 而这些空间又不那么做作, 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行为, 容纳有着各种需求的人们, 这样, 人们的表现欲便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到满足, 使人们既能够看到别人, 也能够选择被人看到。

4.2 自尊安全下的私密性。

受安全需求与自尊需求的作用, 人们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追求环境的私密。对私密性的要求是人的本能, 它使人具有个人感, 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支配环境。我们希望营造的空间要多样化, 给使用者提供选择的机会, 满足人们在想看别人的时候能看见, 需要被人看的时候也不会那么尴尬。同样, 在不想看别人以及不想被别人看的时候也可以很轻易地保持独处或求得隐匿。比如空间中一些转角与角落, 我们可以合理地加以利用, 我们还可以多营造出一些具有围合感的让人们有所依靠的小空间, 结合灯光或者绿化的处理, 使得这些地方能够很好地控制周围的环境, 自然而然这些地方就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4.3 安全归属下的占有欲。

安全的需求与归属的需求使得人们对于领域有一定的占有性, 在行为学上就是我们所说的领域性。领域性既是动物也是人类的本能, 是我们对空间的需要, 是人的行为的基本方面之一, 是对我们自己周围空间的使用以及控制。领域感强的环境不仅便于识别, 还可以让使用者的自尊心得到满足, 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有很强的安全感。在对小区内的环境进行规划的时候, 如果可以对人们的领域性行为合理利用, 刻意地使若干公共空间分属于某一些人或者某类人, 这些人就会主动地维护该处的环境, 使得小区的环境可以长久地保持下去, 同时还可以提升小区的安全性。

4.4 认知需求下的探究欲。

受到认知需求的作用, 人们都会有好奇心, 渴望探求身边的环境。探究欲体现在建筑或者周围的环境上, 就是对于适当刺激的需求以及看别人的欲望。斯堪的纳维的谚语“人往人处走”, 可以形象地说明人们的探究欲体现在行为上的表现。公园或广场中很多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活动, 只是随意地走动, 时不时驻足观看一下, 或者干脆坐在某处, 观看远处人们的各种活动。设计师应该照顾人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理, 在适当增加环境本身刺激的同时, 满足人们看人的需求, 满足人们看热闹的行为心理。比如把坐具布置在朝向场地中间的位置, 同时在可能发生各种丰富行为的空旷场地中多设置一些纳凉、休息的环境以支持人们的逗留行为, 甚至在可能的地方多设置一些能够提供支撑的构件, 供人们倚靠着观看他人的种种行为。而这些坐具或者支持构件应该设置得尽量的体贴, 既不要让观看的人完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也应该避免人们完全成为一个“恐怖的偷窥者”, 我们设计师的任务就是使得这一切发生得合情合理, 满足人们的这种探究欲。

4.5 需求被忽视的破坏欲。

人类的破坏行为随处可见, 人们的大多数破坏行为以及逆反的行为都源自于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形成的抵抗性的行为。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对于破坏行为做过如下阐述, 他说:“我们不应该单方面指责使用者, 而应该检查一下设计者的设想是否与实际情况有冲突。要弄清楚这一点, 我们必须问一问:差错究竟出在什么地方, 是使用者的行为还是设计者的设计。如果我们不是随随便便以一种轻蔑的态度打发掉在我们面前出现的使用者的各种需求的话, 所有这些破坏行为或许根本不会发生”。

有铁栅栏被锯断的地方, 是不是证明应该有道路切口;容易被乱写乱画的墙面如果上面爬满了爬墙虎会怎么样?被人随意移位的公共设施, 是否更应该呆在现在的位置而非设计师指定的地点?设计师不应该忽视人的这种破坏行为, 要使用恰当的手段, 减少人们这种行为的发生或者使得这种行为无需发生, 而非强制罚款或者设置警示牌, 一味地怪罪使用者。

4.6 人们特定的行为习性。

人的基本的行为习性是人的生物属性或者说是原始的欲望与环境长期作用的稳定的行为结果。

抄近路的行为习性几乎适用于所有人, 对于因此而践踏草坪的人我们没有权利去指责他们, 设计师反而应该深刻地检讨自己的职业素质, 解决的唯一办法也只有满足人们的这一行为习性, 予以最大地支持, 而非百般阻挠。人们的左转弯习性对于环境中人流的组织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示空间的流线、紧急逃生路线、疏散楼梯的转弯方向等涉及到方向的问题我们都应该考虑到人们的这一行为习性。天生的向光性会吸引我们朝着光亮的地方靠近, 这不仅是生理上需要阳光照射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心理上对于光亮的追随。在设计中, 我们可以多创造一些向光的空间, 并且最大化利用窗边的空间, 尽量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人们总是喜欢呆在树下、柱子旁、墙根下、门廊下、景观小品旁, 以及一切可以倚靠的东西。这些可以依靠的地方的共同特点是:既有一定的安全感, 还可以很方便地观察到周围的情况, 即可以从一个相对安全的小空间去观察更广阔的大空间。如果我们期望建成一个在其中发生设计师预期行为的空间, 对于这些无法改变的出自于人们本能的行为习性, 设计师无疑要严格地遵守、呼应。

5 结论

真正人性化的空间, 不仅仅是满足空间的基本功能, 重要的是深层挖掘人们内在的行为需求。设计师应该顺应使用者的行为习性进行设计, 关注使用者的个人行为, 使得环境融入人们的行为, 而不是想当然地压抑、阻挠使用者, 强迫使用者改变他的行为习惯、违背自己内心的声音, 这样的设计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真正人性化的设计。

参考文献

[1].赵荣等.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徐愫.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需求行为论文 篇5

在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加强体育运动的宣传非常有必要,只有让更多的人知道体育健康的重要性,才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健康锻炼中。所以一定要加强健康知识以及健康行为的宣传力度,利用报纸、网络等手段来对体育健康进行实时宣传,通过宣传来提升人们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加强体育健康行为,不断提升人们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这样也是保证人们锻炼主动性的基础。

3.2组织好大众健身体育活动

在组织环节,需要做的就是激发更多的人对体育锻炼感兴趣,并且能够真正参与到体育运动和工作中,使其成为人们全面发展的主要目标。在开展日常体育工作时,最好利用上节假日的时间,开展一些人们喜欢的、愿意参与的运动等专项活动,利用这些活动来激发人们的体育热情,这时再组织体育活动就会非常的得心应手,人们的热情也会非常高涨。在实际的组织过程中,还要派专业的人员对专门的区域进行管理,出现问题直接与专人进行对接和沟通,及时解决问题,保证所组织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在健全俱乐部制度的同时,发挥出良好的带动作用。

3.3培养人们健康锻炼意识

在全民健身的大环境下,体育技能是当前大众参与体育锻炼的关键环节,因此在真正选择体育锻炼内容的时候,体育工作人员一定要把好质量关,加强对个体体育兴趣及技能的锻炼,在遵循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按照趣味性的原则进行体育项目的推广。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单独拿出来都是枯燥乏味的,如果将趣味性融入其中,就会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再通过言传身教,就可以提升人们的体育锻炼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人们的健康需求。

3.4做好人们的健康心理疏导

人在接触社会之后,由于受到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压力影响,使得人们的心理健康及生理健康都受到了非常大的考验,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加强对人们健康心理和生理的疏导可以极大的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促进人们的健康发展,这也是当前健康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加强心理疏导还需要工作人员积极的组织人们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在锻炼中放松自我,提升自己的自信心,缓解工作以及生活中带来的压力。舒缓身心,让自己心情舒畅,以一个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工作和生活中。

3.5加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

在开展体育健康促进活动的过程中,由于会受到参与人员以及场地设施的影响,导致很多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其积极性都会受到一定的打击。例如,体育场地设施不能很好地满足锻炼的需求,场地设施老化,进而影响了人们的`体育锻炼安全。所以在群众体育工作中,一定要加大对运动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在优化体育场地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体育场地的设施使用率。

3.6培养人们适应体育环境的能力

在参与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一定要善于加大对个体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并按照不同的气候环境及场地器材的实际条件来利用各种场地,从而实现从事锻炼,提升身体健康水平的最终目的。例如,在社区中可以组织人们练习太极拳等健身技能,帮助人们在相对有限的锻炼场地能够很好地实施体育锻炼。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体育锻炼组织的管理能力,在实际的体育活动中能够承担相应的组织管理事务,在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让人们自己去做,去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组织的管理能力。在社区中可以让人们去承办运动会,让每一位成员都能够去组织去承担,从而有效的提升人们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3.7促进人们终身体育意识

大众健康需求对人们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非常大,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还要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因为体育锻炼只有经过了长时间的锻炼发展之后,才会对身体产生效果,如果半途而废或者三分钟热血,那么对人们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小的。所以只有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人们体育锻炼的发展,大众健康的需求才能够真正的达成。

4结语

在我国大众体育开展的过程中,深入发展人们的体育意识、提高人们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技能水平是当前发展的重点,也是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主要目的,更是体育健康促进的关键。基于此,人们的体育锻炼行为还需要社会各个领域的不断优化,对体育场地进行改善,增强体育锻炼场地设施,运用运动会等形式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让人们能够在一个正确的健康需求基础上不断提升人们体育锻炼行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加高效的完成大众健康需求,促进体育锻炼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再淮,项贤林,倪伟,等.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目标市场的研究[C]//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

需求行为论文 篇6

关键词:科技博物馆;信息服务;信息需求;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1968/tsygb.1003-6938.2015051

Empirical Study on the Demand for Cultural Service of the Users of Public Culture Space

Abstract Investigation was made to the visitors of 10 scientific museums about their interest, channels to get information, demand for information, and attitude toward new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it was found that outreach programs such as micro-letter spreading should be based on multimedia and channels for public culture space; mobile terminal dispaly and LBS should be done to satisfy the users and make the space more valuable.

Key words scientific museum; information service; demand for information; investigation

1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逐渐普及,人们对信息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和变化,这些服务需求的变化既影响到了以其为盈利点的新兴科技企业等社会信息服务组织的盈利杠杆等盈利模式,如以微信为载体的微营销模式和以电商资讯为服务内容的移动终端信息推送等,也影响到了传统的以信息组织和加工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如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服务空间导航、以APP为实现途径的掌上图书馆等。掌握这些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用户的信息需求,对于其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其服务体系、延伸其服务途径将有着重要的指导与推动作用。同时,社会科学的发展也推动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进步,在文化与服务领域,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对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的用户服务需求调查广泛存在于国内外的学术研究与政策调研之中,一些学者如我国南开大学商学院的徐建华教授等加大了对实证研究方法的推广与研究,实证调查研究方法成为了近年来图书馆等学术界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

科技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是社会知识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媒介,但随着用户信息行为的变化,其原有的信息服务模式难以满足新情境下用户对其信息服务的需求。因此,改革科技博物馆的信息服务模式,积极寻求依托移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在移动本地加社交的互联网大趋势下显得格外迫切。研究用户的信息行为特点及信息服务需求,是科技博物馆开展社会化信息服务的基础。

基于以上背景与研究需求,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用户参观兴趣、用户展品信息查询渠道、用户信息服务需求痛点以及用户对新型信息服务需求的态度等方面,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10所科技博物馆的用户进行实证调查,以图对调查结果分析来掌握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科技博物馆用户的信息服务需求和信息行为,进而为科技博物馆更加有效和具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提出改善措施和建议。

2 问卷设计与研究实施

2.1 调查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分为科技博物馆用户的基本信息、信息服务使用信息、新型信息服务需求态度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用于调查用户的基本特征,包含用户年龄、性别、职业、学历、收入等信息,以了解调查用户的基本群体分布以及调查是否具有代表性;第二部分主要用于了解用户对科技博物馆信息服务的使用情况,包括参观兴趣、参观科技博物馆的目的、信息查询渠道、用户信息服务痛点、社交软件及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应用等,以了解调查用户利用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信息行为与特征;第三部分旨在调查用户对科技博物馆新型信息服务的需求态度,并采用Likert5点量表形式,从1-5将题项设置为“非常不重要”,“不重要”,“无所谓”,“重要”,“非常重要”五个评分等级,以此反映用户对科技博物馆新型服务的需求态度。

调查问卷初稿完成后,在中国科技馆现场邀请了50名用户进行与测试。根据反馈情况,并结合多位专家的建议,对调查问卷进行了调整,最终确定了正式问卷。

2.2 研究实施

在调查问卷完成后,研究于2015年2月1日到2015年2月10日期间实施,采用问卷调查现场发放回收的形式,在全国各地10个科技博物馆1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最终回收调查问卷231份,在剔除全是相同答案或存在大量缺失的问卷后,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2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76%。

2.3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研究收回问卷后,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调查对象基本特征即问卷的第一部分用户基本信息数据进行了统计(见表1),发现参与调查的用户具有以下特征:涉及学生、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教师科研人员、农民等不同职业和群体;学生用户比例最高;调查对象年龄跨度比较大,集中分布在40岁以下;70%的用户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等等。这说明问卷调查用户分布与科技博物馆的用户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且对所涉及的问题能够有较好的理解。因此该问卷调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可信度,对其调查结果分析能为科技博物馆的信息服务等工作提供指导与参考。

nlc202309040952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参观兴趣

通过统计用户到科技博物馆最感兴趣的参观内容和参观目的(见表2和表3),发现86.29%的被调查用户每年参观科技博物馆的次数在三次以下,这说明多数用户参观科技博物馆的频率都比较低;被调查用户中事先有明确参观内容的只有11.35%,62.01%的被调查用户是到科技博物馆参观过程中逐渐发现感兴趣的参观内容;用户最感兴趣的参观内容是展览展品,其次是围绕展览展品相关的科学表演,再次是培训实验和特效电影。可以发现其与目前科技博物馆提供的主要服务资源基本一致,也是科技博物馆发挥科学传播与普及作用的主要信息资源载体。

用户的参观目的大多数是为了充实知识、休闲娱乐或者教育孩子,可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人们更加重视对自身知识的充实,注重精神层次的休闲娱乐,对孩子的成长教育也更加重视。所以,科技博物馆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时应该重视对展览展品相关知识的提供,让用户更快更容易地获取相关展览展品的知识。而大多数人参观科技博物馆事先都没有明确的参观目的,说明用户参观前并不了解要参观的展品,针对性不强,科技博物馆对展品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也从侧面说明了如果用户参观科技博物馆前为用户推荐参观路线,必然会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为用户个性化的提供信息服务。

3.2 信息查询渠道

从用户寻找想要参观内容的渠道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到科技博物馆参观的用户主要通过展厅公共导览图寻找自己想要参观的内容,其次是宣传介绍的折页或者直接咨询工作人员,只有15%的用户使用馆内的自助导览机寻找想要参观的内容(见表4)。经访谈得知,造成用户很少使用自助导览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用户不清楚科技博物馆存在自助导览机这种服务,另一方面,用户不知如何使用自助导览机,相比公共导览图、宣传折页和咨询工作人员等方式使用自助导览机过程复杂,学习时间成本高,最终导致很少用户使用自助导览机。因此,科技博物馆在提供新型的信息服务时要简化新型服务的学习流程,做到容易上手,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用户了解新型服务,必要时开展一些新型信息服务使用的培训讲座。

对用户获取更多展品相关知识的渠道调查结果发现,当用户想要了解展品更多的知识,主要是通过手机上网来查询获取,其次是与志愿者或同伴交流(见表5)。经访谈得知,用户想要获取展品更多知识时会首先考虑使用手机查询信息,使用手机不能找到或者很难找到所需信息的时候再尝试与志愿者或者同伴进行交流,年纪比较大的用户不使用智能手机,与志愿者或工作人员沟通效果不好,往往会采取比较消极的办法如自己放弃,这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行为习惯。所以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博物馆在提供信息服务上应该重视与移动端的结合,对于志愿者或工作人员要加强展览展品相关知识以及服务方式的培训。

3.3 用户信息服务需求痛点

对用户信息服务需求痛点的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用户服务需求的痛点主要表现在找不到展品位置、难以获取和下载与展品相关的知识扩展,以及没有专门交流的区域(见表6)。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对上述用户信息服务需求的痛点,科技博物馆可以做自己的App给参观用户提供展品位置导航以及展品相关知识拓展的下载。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用户每天使用移动端社交软件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占73.37%,说明调查用户偏向于在移动端上进行社交活动和信息交流的,所以可以使用流行的社交软件或者在博物馆自己的App上集成社交功能为参观用户提供专门交流的空间。

3.4 移动端社交软件功能与LBS

从用户经常使用的移动端社交软件功能与应用LBS统计来看,使用移动端最主要功能是分享新鲜事,其次是发表评论;用户的LBS使用频率比较高,LBS服务已经成为用户的使用移动终端的主要习惯(见表7和表8)。

3.5 信息服务需求

根据用户对新型信息服务的需求态度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总体上用户对新型信息服务都持有重要或者非常重要的态度,表现比较积极,尤其是在提供专用的APP软件、基于LBS提供导航服务、获取展品相关拓展知识三个方面(见表9)。因此,从用户的角度来说,用户对这三个方面有比较强烈的需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SOLOMO情境下,科技博物馆可以重点从这三个方面为用户提供新型信息服务,也就是说科技博物馆可以做自己的App,同时集成基于位置的导航服务和相关知识下载等功能。

4 启示与建议

基于上述对我国10所科技博物馆用户相关信息行为与信息服务需求的调查与简单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当前信息社会的发展,包括科技博物馆等在内的公共文化空间用户对其所享受的文化服务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如用户自身需求与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有着较高的契合度、对手机移动终端有着较高的依赖性与应用广泛性、对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LBS等新型服务有着较强的需求感等。笔者基于以上特征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服务开展实际情况,认为此次调查研究将为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组织的服务宣传与营销、服务延伸与创新、技术应用与开发等提供一定的启示。

4.1 建立基于多种媒介与渠道的微信推广等宣传方案

用户对参观科技博物馆感兴趣的内容特征与博物馆馆藏设置特征基本相符,一方面说明博物馆馆藏设置基本能满足用户的文化服务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馆藏吸引了对其有兴趣的用户,这就启示科技博物馆乃至其它所有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如何将其具有的服务条件和提供的服务告知用户,以此吸引用户,其不仅关乎到文化服务空间的利用率问题,也关系到基于满足公众基本文化服务需求的公共文化空间社会价值与长远发展问题。而传统的宣传方式主要局限于海报、网页、讲座等形式,早已不能满足社会和用户的发展需求,如早在10年前,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就通过对用户(在校师生)的图书馆应用调查和对图书馆传统的网页宣传、论坛与专题讲座宣传方式分析,发现其宣传已跟不上当时的用户需求,于是创新的采取了成立“学生图书馆管理委员会”和开展游戏等宣传形式[1]。如今,多媒体、自媒体及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发展,则为解决这个困惑即开展基于多种媒介与渠道的宣传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与机会,如据国际图联大都市图书馆委员会在2012年对四大洲25个国家的46个都市图书馆进行的调查显示,有75%的图书馆利用社会媒体如Twitter、Facebook等提供信息服务与宣传[2],而微信等社交工具在企业营销推广等领域的成功应用也为公共文化空间做出了榜样,值得借鉴与引进。在实践中,一些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也根据用户的生活习惯等开拓出了独具特色但效果良好的宣传渠道,如大英博物馆于2000年底开放的新大厅以公共空间为中心,用各种配套休闲服务设施如餐厅、咖啡厅、阅览室和纪念品销售部巧妙的连接起周边各个展览空间[3],这些配套设施不但吸引了更多的用户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这些嵌入在展览区间的便民服务点还巧妙的通过与博物馆合作开展活动、销售博物馆的纪念品等方式开展博物馆的宣传工作。

nlc202309040952

4.2 开展基于用户潜在需求的移动终端展示、LBS等创新与延伸服务

从本次实证调查的信息行为可以看出公共文化空间用户查询信息时更多的使用手机上网查询,对新型信息服务的需求态度表现积极,这一方面说明公共文化空间用户更倾向于选择使用手机移动智能终端来获取所需的信息服务,但对相关服务的需求强烈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公共文化空间所提供的相关创新型服务还非常有限,依赖现代新型技术、可以满足用户潜在需求的创新与延伸服务增长空间非常巨大。这些都启发以科技博物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空间需重视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增值服务开发,通过APP等途径开展基于服务导航、空间展示、信息推送和社交空间构建等功能的LBS等服务。如科技博物馆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设计自己的App,用户下载App即可获取室内定位、位置导航功能帮助用户查询想要参观内容,同时通过App还可以获取到与相关参观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针对用户没有专门交流区域的痛点,App上还可以针对相关展览展品开通评论功能为用户提供交流的虚拟空间。针对不同年龄、职业、学历用户的信息需求,科技博物馆App还可以推荐相关参观路线,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信息服务[4]。对于咨询工作人员或者志愿者不能得到满意回答的痛点,可以在App上开一个类似百度知道的咨询板块功能,用户提出问题,工作人员或者普通用户都有权限在最短时间内给出问题答案,而科技博物馆可以针对这一咨询板块成立专门的咨询部门为用户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5 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基于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服务策略改进、运营决策等成为了社会组织管理层和决策层无法忽视的途径,本文基于全国10余所科技博物馆的用户信息行为调查与潜在文化服务需求实证调查尽管样本数据少、调查水平低,但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前科技博物馆乃至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空间的服务水平及未来的服务改进途径,本文所提出的扩大宣传、延伸服务也只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服务水平与存在价值的两条基本措施,加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延长服务时间、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也均是可行和科学的发展道路。总而言之,科技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只有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服务工具和社交平台,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开发创新服务,强化宣传效果,建立反馈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才能提高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并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芳,徐璟,顾江.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宣传模式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宣传案例分析[J].图书馆杂志,2006(12):36-37.

[2]Libraries in Changing Times:A Global[EB/OL].[2015-01-12]. http://www.ifla.org/files/assets/metropolitan-libra

ries/publications/annual-statistics/annual-statistics_2010

/libraries-in-changing-times-2010_2012-05-22.pdf.

[3]王玲.基于公共文化空间视角的上海市博物馆旅游发展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旅游管理博士论文,2010:35-36.

[4]黄炜宇,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浅谈[J].现代情报,2007,27(10):81-83.

作者简介:胡滨(1979-),男,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情报学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技术馆高级工程师。

需求行为论文 篇7

随着社会变迁, 公园的发展从古代园林逐步转变成近代公园。公园的设计也逐步近代化, 公园中加大了绿化力度, 增添了大量娱乐和服务设施。公园对于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闲暇生活需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今城市内各类的景观公园越来越多, 但许多公园在设计上仍存在着不少问题。设计师过于追求形式上的“美”, 却忽略了使用者的实际需求。设计师应该以人为本, 营造符合游人行为心理的、舒适休闲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公园生态环境。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霅溪公园中游人的行为类型和特征进行实地观测和问卷调查, 以观测和调查的数据资料为基础, 分析游人的行为与环境, 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 切实寻找符合游人行为心理需求的公园景观设计方法。

一、环境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一) 环境、行为、心理

环境是相对于一个中心而言的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一般指相对于人类这个主体而言的一切自然环境要素。

行为是指人们一切有目的的活动, 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人的行为与个人本身有关, 而且还与周围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的主观反应,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 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

(二) 环境行为心理学

环境行为心理学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和生理上发生发展的规律。它的内涵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费舍、贝尔与鲍姆等人认为, 环境心理学是对行为和构造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科学。

二、公园中游人的行为、心理与环境的关系

(一) 公园中游人的行为类型

在公园中游人行为活动主要可以分为四种:步行活动、逗留活动、休憩活动和娱乐活动。

通过2013年10月-2014年5月, 对霅溪公园进行的多次观察与问卷调查发现, 步行又包括散步、过路等行为, 逗留又包括站立、停留等行为, 休憩又包括坐憩聊天、看书等行为, 娱乐又包括戏水玩耍、喂鸽子等行为。

(二) 不同行为的环境需求分析

1. 散步行走对环境的需求

散步行走等步行活动是游人最常见的行为, 霅溪公园地理环境靠近湖州市妇保院, 许多检查完身体的妇女会来公园休息, 清晨傍晚会有老年人散步。因此在观察中发现游人一般会选择较为平坦, 无台阶变化的路面来行走, 除了快速过路的人不太注意周边景观, 其余散步者会对步行路径的周边景观做出一定选择, 或追随树荫、花木行走, 或沿着观赏水系行走, 在步行的同时享受公园环境、放松身心 (图1) 。

2. 站立停留对环境的需求

站立停留等短时间内的逗留行为, 看似具有偶然性, 但实际上也反映出人们对于环境的必然选择。例如霅溪公园内设有一堵“吴兴赋”景观墙体 (图2) , 设计初衷是希望人们可以停留下来看看古人对于湖州的优美文字描述, 但实际观察中发现在该景墙前停留的人少之又少, 主要是因为景墙前均为裸露的铺装, 无一定的遮荫设施。其次公园内曲形水池的一端具有跌水假山, 跌水下方养有红色锦鲤, 该处是观测到短暂停留人员最多的场地。可见, 短暂逗留对于绿荫、能吸引人眼球的景观元素具有一定的要求。

3. 坐憩聊天对环境的需求

游人坐憩聊天等休憩活动主要发生在公园内有休息座椅或是长廊花架的区域 (图3) 。通过初冬至初夏为期半年的观察, 发现坐憩活动对于光照有强烈的选择性, 冬季时节多发生在阳光充足的休息设施上, 初夏时节则发生在浓荫遮盖的休息设施上。其次对周边景观也更为挑剔, 有花可赏、有水可观的环境对需要坐憩的人们更有吸引力。再次需要有适宜的空间尺度和较好的视野, 背后有适当的遮挡, 前方视野良好的场地比较受人青睐。

4. 戏水玩耍对环境的需求

进行娱乐活动的主要为儿童和少年, 观察中发现此类活动主要发生在可以进行戏水活动的水景区域, 具有地面图案的雕刻区域、鸽子饲养区域。此类以娱乐、游戏为主导的活动对于绿荫、花草等景观设施, 以及空间尺度等影响人心理感受的因素均不挑剔。

三、符合游人行为心理需求的公园环境设计模式

(一) 整体设计模式

从游人的行为心理需求出发, 公园的整体设计模式需符合安全性、私密性、社交性、生态性设计要求。

所有设计的初衷都要考虑使用的安全性, 设置树篱, 种植树木, 将公园范围与城市街道分离开来, 再不完全封闭的情况下尽量保证游人的安全。按不同活动的需求将公园划分成开放区域、半开放区域和半私密区域, 开放区域主要针对步行、健身活动, 半开放区域针对逗留和儿童游戏活动, 半私密区域则针对休憩活动。公园内的设施设计要满足交往需求, 休息座椅的摆放, 景观小品的设置都要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繁华喧嚣的都市公园里, 绿化必须体现生态性, 无论是种植一棵树还是种植草坪花卉, 都要考虑到环境效益的发挥, 并满足游人对于绿色的渴求。

(二) 各区域环境设计

1. 步行环境设计

对于步行环境, 一般人常有这样的心态, 喜欢选择近距离且平坦无障碍的路面进行步行活动。所以设计师在进行平面路线布局设计时要考虑游人的心理, 尽量少设计高低台阶, 在铺装设计上使用自然平缓的材料较为合适。同时要兼顾游人的观景心理, 在步行道路上精心配置植物景观, 使人们可以享受绿荫, 可以四季观花, 可以亲近水体, 鼓励步行者做一定的短暂停留。

2. 短暂停留环境设计

短暂逗留的空间一般与步行环境穿插设计, 可采取设置雕塑、水景、四季花卉等景观元素来吸引游人驻足观赏。在这些景观元素的最佳观赏点设计师应合理布置遮荫环境, 因采取相对平坦的地面设计, 并与纯粹的步行区具有一定的分隔。

3. 长期坐憩环境设计

对于休憩的环境人们常会谨慎选择。在冬天对阳光的需求以及夏日对树荫的需求下, 公园的坐憩设施需设置在落叶大型乔木的附近, 并在乔木下设置四季观赏花木, 让坐憩设施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使休息者感受植物的魅力。同时视野所及之处又需要有自然景色或人工景致可供观赏, 整体环境要吸引人, 才能让人做更长时间的停留、观赏。

4. 儿童活动环境设计

儿童活动区域首先考虑安全性, 其次是设置满足于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娱乐设施, 以满足儿童的“兴趣度”“探知欲”和“表现欲”。另外在设计儿童区域时还应考虑监护人的休息区域。在儿童活动空间的边缘区域设置座椅、长凳等休闲设施, 满足儿童监护人休息及监护儿童的需求。

5. 健身活动环境设计

以健身为主的活动需要一定的活动器材。公园常见的有健身运动器材、老年娱乐器材等。空间上也要进行划分, 对于相对封闭的环境, 可以设有健身器材供游人使用, 而略微开阔的空间常用来开展老年集体舞活动。

四、总结

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 精神文明逐步成为人们追求的重点。公园景观设计要侧重以人为本, 考虑人们的行为心理, 以人们的需求为出发点来进行设计。本文以实地调查的方法探讨游人行为心理对公园环境的需求, 寻求符合各年龄段游人需求的公园景观设计模式。

(指导老师:刘佳妮)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 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开始追求更为舒适的户外休闲空间。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霅溪公园的实地调研考察, 把“行为心理”和“公园景观设计”两个方面结合加以研究, 寻找符合游人行为心理需求的公园景观设计模式。文章概述城市公园设计发展的演变历程及问题所在和有关行为心理的基本概念。针对游人在公园中的不同活动内容, 探讨活动对环境的需求性, 从而提出满足游人行为心理需求的公园景观设计模式。

关键词:行为心理,公园,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S].

[2]常怀生.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3]阿尔伯特J·特拉里奇 (美) , 王求是, 高峰 (译) .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需求行为论文 篇8

关键词:社会公众,健康需求,体育锻炼,特征

在我国全民健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加大对公众身心健康素质的培养, 成为提升全民健身开展质量、实现体育健康促进的途径。健康是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基础。在生活中, 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 满足大众的健康需求, 是体育健康促进的目标之一。

1 大众健康需求的内涵

也不断提高。对人们来讲, 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是保证生活工作的基础条件。健康需求指的是:个体为了能够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 在行动、心理和意识方面的健康目标实现的过程。健康需求是推动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驱动力。积极的健康需求, 能够激发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 提升体育锻炼的效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在经济繁荣、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的背景下, 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2 新时期大众健康需求的特征

2.1 主动性

个体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才能够更好地进行生活、学习和工作。在生活的过程中, 由于受到工作任务、经济压力、人际交往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个体的身体、心理等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在不断增加的经济压力等因素影响下, 个体对提升自身健康水平, 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 成为一种主动的追求目标。正是健康需求的主动性, 给个体参与体育锻炼, 带来了驱动力。

2.2 多样性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健康是一种身体、心理、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表现。个体作为社会中的人, 在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 会受到经济环境、人际环境、实习环境、生活环境的多重影响。这些影响在激励人们不断拼搏和进步的同时, 给人们的身体、心理带来或多或少的不良影响。因此, 人们在追求健康时, 表现出了对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多重目标性, 健康需求的多样性, 是参与不同项目体育锻炼的基础。

2.3 动态性

人们的身体、心理等状态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平衡环境中。因此, 人们健康需求表现出了动态性。这种动态性, 体现在不同时期健康需求的不同目标。例如:在人们刚刚从开始工作的时候, 可能由于生活环境、工作任务等的变化, 造成个体心理的巨大变化, 这时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提升心理健康适应水平, 成为这一阶段的心理需求。随着人们工作环境的逐渐适应, 在面临结婚、生子、买房等任务时, 可能由于压力大等原因, 在追求身体健康的层面表现出了更大的倾向。所以, 人们健康需求是动态变化的。

3 体育锻炼满足大众健康需求的策略

3.1 加大宣传力度, 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

在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过程中, 要不断的加大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力度, 利用社区宣传栏、报纸、网络、手机短信等途径, 加大对健康的宣传。通过有效的宣传, 提升人们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在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 有意识的加强对健康行为的追求。加大健康宣传力度, 是提升人们体育锻炼意识的基础, 是保证锻炼主动性的基础。

3.2 优化体育锻炼内容, 培养人们健康锻炼的意识和技能

在全民健身开展的过程中, 帮助人们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 是提升大众参与体育锻炼效果的重要基础。因此, 在选择体育锻炼内容的时候, 教师要加大对个体体育兴趣、运动能力基础、年龄、性别等特征的了解, 在遵循个体差异的基础上, 按照实用性、趣味性的原则, 选取人们喜爱、适合体育锻炼开展的内容作为大众体育锻炼推广的项目。通过这些运动技能的传授, 提升人们的自我锻炼能力, 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3.3 做好大众健身体育活动的组织, 激发更多的群众主动参与

在大众体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要以人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促进为目标, 在开展日常体育工作的同时, 要充分利用节假日等, 开展人们喜闻乐见的运动会、篮球等专项联赛、健美操比赛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激发更多的人们参与体育锻炼。在体育活动组织方面, 社区等要安排专人进行负责, 组织创建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等, 在健全俱乐部制度的同时, 发挥良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3.4 加大对场地设施的建设, 提升场地设施的利用率

在开展体育健康促进活动的过程中, 由于受到参与人数和场地设施的影响, 使得一部分参与体育锻炼的人们积极性遇到一些阻碍。例如:场地设施不能满足人们体育锻炼需求、场地设施老化、损坏, 影响人们体育锻炼安全等等。因此, 在群众体育工作开展过程中, 要加大对运动场地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在优化体育场地设施使用范围和时间的基础上, 提升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效率。

3.5 做好人们的健康心理和生理的疏导

人们在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 由于受到经济压力、就业压力、人际交往关系、情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使得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面临着不断的挑战。因此, 加强对人们健康心理和生理的疏导, 成为提升人们健康水平、实现人们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心理疏导, 需要体育教师、体育社会指导员等, 积极组织人们参与体育锻炼, 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 释放生活、工作带来的压力。

3.6 培养人们适应体育环境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加大对人们在不同环境, 运动条件下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 为人们体育锻炼打下良好基础。在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要善于加大对个体的引导和教育, 按照不同的气候环境和场地器材的实际条件的变化,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种场地, 实现从事锻炼提升身体健康水平的目的。例如社区可以组织教一至二套如韵律操、太极拳等健身技能身, 帮助人们在有限的锻炼场地、体育器械的时候, 能够很好地实施体育锻炼。同时, 要加大培养体育锻炼组织管理能力, 在体育活动中能承担一些组织管理事务,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 让他们自己去做, 以此来提升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 对于社区或者单位所承办的运动会, 应让每个成员去组织和承担, 以有效提升人们组织与管理的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大众体育开展的过程中, 发展人们的体育意识、提升人们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技能水平, 是满足人们健康需求, 实现体育健康促进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 需要社会不断地优化体育锻炼环境、体育锻炼场地设施。充分利用运动会、节日等机会, 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在正确认识健康需求的基础上, 提升人们体育锻炼行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红芬.健康教育相关概念与学校卫生工作新思路[J].江苏预防医学, 2011 (03) .

[2]罗旭.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 2008 (08) .

[3]周结友.全面小康社会的全民健身体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02) .

需求行为论文 篇9

随着我国政府相关政策出台, 加大力度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因而在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多元化趋势明显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上的需求者主要有农户、乡镇企业及各级政府。其中农户根据其收入水平的不同, 可分为:富裕型农户、一般型农户和贫困型农户;乡镇企业根据其经营内容和生产规模的不同, 可分为中小企业和龙头企业;各级农村政府可分为乡镇政府和村集体两部分。

(二) 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

农村金融需求分为资金的融入需求与融出需求。从资金融入规模看, 既有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 也有农村龙头企业的大额资金需求;从融出资金的角度看, 农户融出资金的主要方式是储蓄且这一金融需求基本得到满足[1]。

(三) 融资规模急剧扩大

依据朱守银等 (2003) [2]的调查显示, 1999—2001年, 样本农户每笔借贷数额平均为3 019.6元, 其中1999年为2 644.8元, 2000年为3 945.3元, 2001年为2 630.2元, 均在5 000元以下。农户单笔借贷的资金量普遍较小,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户的单笔贷款需求呈现出金额扩大化的趋势。

二、农村金融服务组织的供给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已初步建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即包含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多种类型机构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下面简要介绍重要的金融机构。

(一) 正规金融机构

1.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于1979年重建, 是涉农最多的商业银行。但是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 农行对农户的直接贷款仍只占小部分。

2.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截至2009年末, 有农村商业银行43家, 农村合作银行196家, 农村信用社3 056家。

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它是一种特殊的农村金融组织, 为排除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务。截至2011年6月, 全国共设立村镇银行400余家, 小额贷款公司3 366家。

(二) 非正规金融机构

非正规金融组织是指组织或活动处于央行和金融监管当局之外从事金融活动的农村金融机构。在中国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合会是一种小组金融, 它是由群众自发组成的带有互动合作性的民间金融组织。 (2) 临时借贷, 主要是指亲友之间, 农户与企业之间直接发生的有息或无息借贷活动。 (3) 专职放贷, 主要包括私人钱庄、钱背、高利贷等, 是一种间接借贷活动形式。

三、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行为选择

通过分析, 现有的农村正规金融组织在面对不同类型的金融需求时, 又会作出何种行为选择呢?为了分析这一现象, 构建了以供给方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函数, 在对供给方规定相应假设条件的基础上, 对农村金融组织客户类型倾向作出说明。

(一) 基本分析模型

1. 模型基本假设条件

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借贷利率为i (不存在利率上限) ;贷款者需要付出相应的金融交易费用, 其付出的金融交易费用为d[3]将d单位化, 使得d∈ (0, 1) ;贷款者将资金投入农村借贷市场的机会成本为d1;借款人取得借款后从事投资或生产, 获得收益为R, 付出成本为u, 其还款概率u取决于i和d;借款人运用贷款从事投资或生产的机会成本d0 (R>d0≥0) ;借款人与贷款人都是风险中立者, 当生产或投资项目失败时, 借款人将不履行贷款合约, 反之若成功, 则会偿还全部的贷款。

2. 基本模型

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的期望收益为:

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期望收益为:

本文以贷款者收益最大化为目标构建目标函数, 而需求方只要满足基本的约束条件即可。因此, 基本模型可简化为:

对于任意一个金融组织而言, 若存在均衡的i*n, dn*则必然要求满足:

即可得:d*≤u (i, d) -m-d0+d1

从公式3和4可知, 要使公式5成立, 则要求金融交易费用d*、机会成本d1、机会成本d0以及付出的成本m必须较小, 而还款概率u跟收益R必须足够大。

(二) 农村非正式金融组织对不同类型客户的选择

非正规金融具有一定的信息优势。通过长期的生活互动, 放贷人对借款人有着充分的了解, 他们依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决定是否放贷。同时, 非正规金融只要付出少量的辨别成本, 就可以对潜在的借款人类型进行区分, 对他们实行不同借贷利率。

1. 富裕型农户与一般型农户的比较

富裕型农户, 在非正规金融组织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情况下, 其供求约束条件为:

一般型农户, 在非正规金融组织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情况下, 其供求约束条件为:

假设非正规金融机构对三种类型农户所付出的交易费用相同, 农户还款概率u除取决于i和d外, 还取决于农户的经济状况, 那么在相同的情况下, 富裕型农户偿还贷款的能力高于其他两类农户, 即uaubuc;同时, 我们还假定富裕型农户借款的机会成本要高于其他两类农户, 因此, 非正规金融组织在面对富裕型农户与一般型农户时, 会对前者提供较低水平利率的贷款。

2. 一般型农户与贫困型农户的比较

贫困型农户, 他们几乎没有生产能力, 融入资金主要用于生活性需求, 而这些用途是没有明确还款来源的[4], 即uc0。对于贫困型农户而言, 他们基本没有能力从事其他经济活动, 其贷款所付出的机会成本。因此非正规金融机构在面对贫困型农户时, 就有:

同时满足条件:

由上分析可知, 对于非正规金融机构而言, 向富裕型农户与一般型农户提供不同利率的贷款是最好的选择, 不会向贫困型农户发放贷款。

(三) 农村正式金融组织的客户类型倾向

农村正式金融组织不具有信息方面的优势, 若要对不同类型的农户进行筛选, 要付出高昂的辨别成本。因此受成本的限制, 正规金融机构出于安全性的考虑, 往往会要求农户提供相应合格的抵押品M。

1. 富裕型农户与一般型农户比较

由于uaubuc, 因此对于正规金融机构而言, 放贷给富裕型农户会带来更大的收益。但是对于富裕型农户而言, 在统一贷款利率的情况下, 它所获得的效用跟其它两类农户相比是最低的。因为富裕型农户的还款概率高于一般农户型农户, 双方要获得相同的效用水平, 则富裕型农户就应支付较少的利率。由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受成本的限制, 只能以相同的利率水平向不同类型的农户提供贷款。

由模型分析可知富裕型农户、贫困型农户可接受的最高利率水平分别为:

与。由于富裕型农户具有较高的还款率, 因此, 两种农户之间所能接受的利率上限具有以下关系:。因此, 若正规金融组织向所有贷款者提供的利率水平为i, 当时, 所有的借款人都会申请贷款;当时, 一般农户会申请贷款而富裕型农户将会退出正规金融借贷市场;当时, 一般农户和富裕型农户就会退出正规金融借贷市场。

2. 一般型农户与贫困型农户比较

正规金融组织在面对一般型农户与贫困型农户时, 作出的行为选择与前一种情况的分析是相同的。贫困型农户接受的利率上限为:。由于贫困农户的, 因而贫困型农户具有很高的利率忍耐能力, 但是由于贫困型农户没有任何合格抵押品, 因此, 他们往往被排斥在正规金融借贷市场之外。

从以上分析看出, 正规金融部门偏好具有较高还款概率的富裕型农户;在存在较高的利率下限的情况下, 三类农户就会退出正规的农村借贷市场, 这使得贷款合约达成的空间大大地缩小;抵押品的存在减少了正规金融部门的不确定性风险, 但是这会使得大部分的一般型农户跟全部贫困型农户退出正规的农村借贷市场。

结语

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供需主体分析, 认识到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并不能满足不同类型的农村金融需求者的贷款要求。基于此, 国家应该大力发展除正规金融机构之外的农村金融机构, 这对满足不同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农户借贷情况问卷调查分析小组.农户借贷情况问卷调查分析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2009.

[2]朱守银, 张照新, 等.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与需求——以传统农区为例[J].管理世界, 2003, (3) :88-95.

需求行为论文 篇10

广场起源于古希腊城邦共和时代, 一片简单的空场, 汇集来四面八方的人, 供人们集会、交易、说笑……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居民的客厅,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城市公共生活主要载体之一, 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质量。

在西方的城市中, 著名的广场往往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在中国城市的传统空间类型中并没有西方意义的广场, 只是在近20多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 才开始快速、大规模地新建了很多城市广场, 以此提升城市的生活质量。但长期以来由于重视功能分区、经济效益与形式主义等的设计方法, 忽略了使用者的视觉感受、行为和心理的需要, 造成了城市广场空间与使用者不能产生共鸣, 进而不能满足城市的需要和市民的认同感。本文正是基于此问题, 从使用者的视觉感知、行为心理出发浅析城市空间, 从而促使城市的空间设计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视觉、心理感受, 并对城市广场的空间品质, 对整个城市的生活质量起积极促进作用。

一、视觉感知

据统计, 人认识外部世界的信息中大约有80%是通过视觉提供的。这说明了视觉是各种感觉中最为重要的因素。美国的心理学家吉伯森 (James Jerome Gibson) 说过:“在视觉世界中所看到的空间具有方向稳定性、深度、远近, 并且没有边界, 可以称为360度的广阔空间。”通过吉伯森的描述, 我们可以清楚的通过对城市广场空间的形状、尺度、比例等构成因素的视觉感知来直观的体验广场空间。同时, 笔者认为, 在视觉感知广场本身空间的同时, 也要强调对广场周边建筑视觉感知的重要性。在此, 还得明确一点:德国著名格式塔心理学家考夫卡 (K.Koffka) 曾指出“视觉作用出现时, 心理作用也同时出现”。故, 在视觉感知城市广场空间及其周边建筑物时, 视觉作用、心理作用同时出现。

1. 对城市广场空间的视觉感知

(1) 形状

罗伯特·克里尔 (Robert Krier) 在关于城市广场空间的分析中指出任何的复杂的广场形态都是由最基本的三种几何原型——方形、圆形、三角形通过插入、分解、附加、贯穿、重合、变形得到的。

纵观自然界, 凡是圆形的物体, 都有好动和不稳定的特点, 就像圆圆的日月一般;凡是方形的物体, 都有静止和稳定的特点, 就象静静的大地一样;凡是三角形的物体, 都是极不稳定, 有强烈冲破空间的感觉, 就像锋利的尖刀一样。总览国内外的广场形状, 基本都是以这三种几何原型为主, 而具有复杂形态的广场也基本是这三种几何原型简单的组合。在我国, 传统的“天圆地方”学说更是深入炎黄子孙的内心。因此, 在我国, 方形与圆形的广场更能与使用者产生共鸣, 因而应用的最多;而三角形, 因为尖锐的角, 应用的少之又少。

(2) 尺度

一个广场的空间品质很大程度上是由广场的尺度决定的。过大的广场尺度会给人以空旷、疏远的感觉, 过小的广场尺度会使人感到压抑。而在广场的设计中有三个基本的空间尺度:1) 20~25 m见方的空间, 人们感觉比较亲切, 可以比较自由的交往, 这是创造空间的尺度;2) 距离超过110 m之后, 能产生广阔的感觉, 这是形成场所感的尺度, 也是广场尺寸;3) 最后是390 m左右, 超过这一距离就能创造出深远、宏伟的感觉, 这是形成领域感的尺度。笔者认为, 对于广场的使用者来说, 最重要的尺度莫过于以人为尺度, 在这方面欧洲的一些城市广场很是注重的, 但在我国, 对人的排斥, 忽略以人为主的尺度的情况屡见不鲜。

(3) 比例

此处的比例指的是广场平面的宽度和进深的比例。据对视知觉研究的资料表明, 人类对于空间开阔或者压抑感觉主要由视域决定, 而人类清晰的视域 (视角) 范围为20°~42°, 到了60°开始变得模糊, 在60°~90°逐渐消失。在《阅读广场》一书中以矩形广场为例, 例举了广场平面的宽度和进深比列的四种典型情况来说明其和视域, 进而和空间感知的关系:1) 宽度:进深=1:3, 在此情况, 观察者的视角为20°, 视野内的景物非常集中, 观察范围非常狭窄, 小于这个视角的空间会失去广场的特征, 无法完成作为广场的使用要求;2) 宽度:进深=2:3, 视角为40°, 观察者拥有非常清晰的视域, 但空间略显局促, 空间封闭感较强;3) 宽度:进深=6:5, 视角为60°, 视野内的两个边沿区域开始模糊, 但观察者还是能把握广场的边界, 广场空间宽松大度, 但仍然有限定;4) 宽度:进深=2:1, 视角为90°, 视野已经无法掌握广场边界, 广场的空间变得异常开放。

据此可以表明,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广场, 其平面宽度和进深的比例应为2:3~2:1, 观察者的视角为40°~90°。

此外广场空间的视觉感知还与广场周边建筑物有关。

2. 对广场周边建筑物的视觉感知

对于广场周边的建筑物, 可以称之为“广场立面”, 它位于广场周边, 是限定广场范围的最主要因素, 圣马可广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圣马可广场的开口被隐藏在柱廊后面, 广场周围一圈的建筑物, 围合感强烈。当然, “广场立面”不仅仅是建筑物, 还包括树木、墙体、柱等。但笔者认为, 对于广场空间的影响最大的“广场立面”是建筑物, 同时作为“广场立面”的建筑物的高度、外立面的装饰、色彩、质感等中对广场空间影响最大的是建筑物的高度。而“广场立面”与广场平面的宽度的比例也是决定广场空间感知的重点。

1877年, 梅尔藤斯 (H.Maertens) 就将前人的研究做了总结, 并从视觉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观察细部和整体的三种距离关系: (1) 高度:宽度=1:1, 垂直视角为45°, 广场空间的独立性较弱, “广场立面”对空间支配性强, 广场更像是“广场立面”的前导空间; (2) 高度:宽度=1:2, 垂直视角27°, “广场立面”充实视域, 空间显得非常封闭; (3) 高度:宽度=1:3, 垂直视角为18°, 除了“广场立面”, 观察者视野中还有一部分天空, 空间感受适中, 既不封闭, 又有围合感。当垂直视角小于18°时, “广场立面”逐渐在视野中消失, 广场空间的围合感也逐渐丧失。

据此表明, 对于广场周边建筑的视觉感知对广场空间的设计有一定的作用, 尤其是在一些具有特点功能的广场中, 能起到关键的作用。从而影响广场的空间品质。

二、行为心理需求

城市空间广场的形状、尺度、比例、周围建筑都会影响到使用者的视觉感知, 从而进一步影响使用者个体的行为方式和其对广场空间的使用方法。而个体的行为心理需求对个体的行为方式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满足个体行为的心理需求可有效的提升广场空间的品质, 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据卡米诺 (Kamino) 在铁路车站进行长期观察发现, 人们喜欢站在柱子附近而又离开人们行走路线的地方。笔者夜晚去操场散步时同样发现, 除了在操场上跑步的人, 那些闲聊、休息的人基本都待在暗处, 而在灯光下休憩的人寥寥无几。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人们总是喜欢待在不被别人注视而自己可以注视别人的位置。同样在学校食堂、教室中也可以观察到类似情况:学生总是尽可能选择靠近墙壁的桌子, 避免成为视觉的焦点。故, 在空间环境中, 人们总是在保证自己拥有安全感的前提下, 尽可能的融入到环境中。

综上所述, 人在空间环境中的分布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豪尔 (E.T.Hall) 认为按亲密及疏远程度, 可以分为四个距离: (1) 密切距离, 为爱抚、保护或者格斗的距离, 约在30 cm以内, 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体味。 (2) 个体距离, 与好友的安静交谈及和对方握手的距离, 约在35~120 cm。 (3) 社交距离, 是不能轻易接触到对方的距离, 如隔一张桌子的距离, 亦即进行社会性、非个人的相互联系的距离, 约在120 cm到3 m。 (4) 公共距离, 如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演员面对观众的距离等, 亦即一般公众社会活动的距离, 约在3~9 m。

同样, 根据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的解释, 有学者把人对广场的需求也同样归纳为四个层次:一是生理需求, 要求广场舒适、方便, 给人以亲切感;二是安全需求, 要求广场保护“个体领域”, 使个人在广场内的行动自由;三是交往需求, 要求广场提供与他人交往的场所和空间;四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人们在公共场合希望能引起他人的重视和尊重。所以, 广场空间应尽可能满足上述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 划分出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空间, 形成不同层次的活动领域, 以满足人的多样化活动。

三、结语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中最重要的外部公共空间之一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关注。而城市广场的建设需要深入了解市民的各种需求, 尤以视觉、行为习惯、心理更为重要。使用者的视觉感知和行为心理需求为城市广场空间的设计提供了方向, 基于使用者的视觉感知和行为心理需求的广场空间设计可以更好的提升城市广场空间的品质, 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摘要:本文论述了城市广场使用者对城市广场本身的形状、尺度、比例、其周边建筑物的视觉感知, 以及他们自身的求, 以期城市广场空间的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视觉享受和内心需求。

关键词:广场,视觉感知,行为心理

参考文献

[1]刘先觉主编.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何葳, 虞大鹏.阅读广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3]詹和平.空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

[4]蔡永洁.城市广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5] (日) 相马一郎, 佐古顺彦著.环境心理学[M].周畅、李曼曼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需求行为论文 篇11

关键词:男大学生;健身锻炼行为;健身锻炼需求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18-02

1、前言

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对全民体育的逐渐重视,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步增强。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素质教育”、“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活动的逐年开展与实施,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第一”及“修身体育”意识得以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本文针对湖南省在校男大学生对健身锻炼的行为与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从而为更好地开展校园体育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湖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吉首大学等六所湖南省本科院校共868名在校男生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体育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统计学以及有关高校学生健身锻炼行为、需求等方面的相关书籍、文献、期刊和论文资料。

2.2.2问卷调查法:根据本文的研析内容,自行设计了“湖南省在校男大学生健身锻炼行为与需求调查样卷”,并征询了相关专家、教授对样卷的意见和建议,对样卷进行了适当修改,实施发放。共计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28份,回收率92.8%,其中有效问卷868份,有效回收率86.8%,回收问卷以满足研析需要。

2.2.3访谈法:为了尽可能获得更加全面而详尽的信息,走访了一些专家学者和部分调查对象,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了解了湖南省各高校在校男大学生的健身锻炼综合信息。

2.2.4数理统计法:对收集到的所有相关有效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湖南省在校男大学生健身锻炼行为现状分析

3.1.2健身锻炼频度

3.1.3健身锻炼的频度一般用一周内健身锻炼的次数来衡量。表2可以看出,湖南在校男大学生健身锻炼每周5次以上的占17.97%;每周3-4次的占28.69%;每周1-2次的占6.84%;没有形成规律、偶尔参加锻炼的占19.36%;有7.14%的男生没有健身锻炼的习惯。

3.1.4健身锻炼持续时间

锻炼的持续时间乃影响健身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由表3可以看出,11.91%的湖南省在校男大学生每次锻炼时间超过2个小时;37.47%的男生锻炼时间在1-2小时之间;33.99%的男生在30分钟-1小时之间;另有7.82%的男生健身时间不足半小时及8.81%的男生没有固定的健身时长。

3.1.5健身锻炼时段

选择在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及晚上等时段进行健身锻炼的湖南省在校男大学生比率分别为20.35%、4.09%、1.99%、33.62%和25.93%,此外还有14.02%的男生健身时间不同定。

3.1.6健身锻炼场所

为了更好地改善高校学生健身锻炼的设施和环境,科学配备健身场地、器械、器材等硬件设施,我们对湖南省在校男大学生常去健身锻炼场所进行了统计、分析。由表5可以看出,湖南省在校男大学生常去健身锻炼场所还是以校内为主,其中学校公共健身场所所占比例高达62.28%,其次是学校健身俱乐部达到了15.76%。这与校内健身锻炼的良好氛围及“就近就便”等特点息息相关。相对公共健身场所的人头攒动,选择去健身俱乐部进行锻炼的学生要少许多,这又与健身俱乐部的会员费用及学生的经济结构密不可分。

3.1.7健身锻炼项目选择

本文问卷调查中的健身锻炼项目是参考湖南省各高校男生相对喜好的健身项目,每人参选1-3项而设定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项目的选择上呈现了范围广,选择面宽,场地器材要求不高,运动强度、负荷较小,趣味性强等特点。由表6可以看出。篮球、跑步、散步、乒乓球、游泳、体育舞蹈、足球、羽毛球等是高校男生中比较盛行,开展比较普及的项目。此外,散打、跆拳道等格斗项目及网球、户外等新兴项目也逐渐在高校男生中盛行。

3.1.8湖南省在校男大学生健身锻炼动机、目的

笔者通过对众多湖南省高校男生的走访以及对一些体育专家、教授意见的综合采纳,设立了五条健身锻炼动机、目的,问卷中可多项选择。由表7不难看出,湖南省在校男大学生对健身锻炼的认知程度较高,他们参加健身锻炼的动机、目的是多层次、多维度的。64.28%的男生参与健身锻炼是因为兴趣爱好、消遣娱乐,说明自身对健身锻炼的喜好程度,乐于健身锻炼给他们带来的快乐;47.63%的男生健身锻炼的动机、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减肥塑型,他们追求的是强健的体魄和阳刚的身型;39.57%的男生为学习体育技能、技术,投身到健身锻炼的大潮中,映衬出他们对体育知识、技能的渴求;32.75%的男生健身锻炼的动机是为了缓解学习、生活压力,调节自我情绪,消除精神疲劳;另有16.37%的男生带着增进交际交流、扩大社会交往的目的融入健身锻炼的大潮。

3.2湖南省在校男大学生健身锻炼的其他要求,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征询了湖南省各高校男生对现有健身锻炼状况的意见和建议,总结如下:

3.2.1 78.63%的男生对现有健身锻炼状况基本满意

3.2.343.72%的男生认为学校、社会应该考虑适当增加公共健身场所,扩大健身场所面积,加大对公共健身场所硬、软件设施,尤其是现代化设施的投入力度。

3.2.434.49%的男生认为学校可以考虑适当增加体育课程教学学时及所占学分比例,并加强对健身锻炼知识技能的指导,以及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视。

3.2.537.58%的男生认为学校体育课程可以增设高尔夫、网球、体育舞蹈、游泳、户外旅游等新兴项目,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湖南省在校男大学生养成良好健身锻炼习惯的比例较高,达到了73.5%,每月三次以上的占46.66%;锻炼时间一般持续30分钟-2小时;锻炼时段一般选择在早晨、下午、傍晚及晚上。

4.1.2在健身锻炼场所选择上,湖南省在校男大学生“就近就便”以学校公共健身场所为主,学校健身俱乐部和校外公共健身场所为辅。

4.1.3篮球、跑步、散步、乒乓球、游泳、体育舞蹈、足球、羽毛球等传统项目依旧为湖南省高校男生中的锻炼热门项目;而高尔夫、网球、户外旅游等新兴项目正越来越多地受到高校男生的追捧和喜爱。

4.1.4湖南省在校男大学生健身锻炼的动机、目的是多层次、多维度的,他们对健身锻炼的认知度及价值性都有着较理性的认识。

4.2建议

4.2.1高校可进一步增加公共健身场所、扩大健身场所面积,完善和丰富高校健身俱乐部制度,加大对各健身场所的硬、软件设施,尤其是现代化设施的投入。

4.2.2各高校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上应结合学生的兴趣、需求,增设高尔夫、网球、户外旅游、体育舞蹈、游泳等新兴项目内容,让学生摆脱“体育课程一成不变”的感觉。

4.2.3各高校在设立健身俱乐部的同时,还可以与校外各中、高档健身会所合作,以低廉的价格将学生引入设施齐全、配置完善的现代化健身俱乐会所,充分利用社会体育设施,资源共享,以满足学生日益高涨的体育健身需求。

参考文献:

需求行为论文 篇12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科学技术进步日益重视,不仅增加科研投入,建立健全科研机制。而且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农业科研领域也确实取得了很多非凡的成就。像杂交大豆、超级稻、矮败小麦等育种技术都已经达到了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然而技术的研发仅仅是前提条件,只有将技术研发转化为实际的生产能力,这样才是技术研发的根本目的。可是在研发与转化之间,还有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技术使用者。如果技术使用者不知道或者不认可该技术,那么其推广与普及根本无法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研究农业技术需求者,只有他们才能最终选用并应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进而转化为有效生产力,取得农业技术真正的进步。因此,技术需求与技术的最终实现之间是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第一,技术需求对技术研发、实现具有动力与导向功能。农户的技术需求即是市场需求,这种需求能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而对利益的追逐使得科技的研发部门迫不及待的投入相应资源,以期获得回报。相反,如果没有相应的市场需求,即是技术研发出来,也会被束之高阁,浪费所投入的资源,更不用说获得回报。

第二,对有效技术需求的把握,能使农户真正成为技术成果的受体。农业新技术的研发能否得到实现,关键点在于广大农户是否最终采纳并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如果农户不认可,即使该项技术质量很高,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层次。因此,我们在技术开发时要重点考虑是否能满足农户的需求,做到目的明确,有针对性,从一开始就要树立为市场服务的理念。

第三,技术的进步又反作用于农户技术需求,首先技术进步可以给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经济效益的增加可以促进农户意识形态的转变,深刻认识到科技的力量,进而产生技术需求。其次,科技的进步不仅使得其主观产生需求,还将刺激其积极寻找能满足其需求的科技手段,最终使得科技应用到实践劳动中。

2 粮农技术需求与技术进步的关系

2.1 农户对各种类型农业技术的需求强度不同

农业技术的类型数量众多,但是农户对其需求强度却表现迥异。首先,农户普遍对良种及水肥管理技术的需求最为突出。在目前的形势下,良种与水肥管理能给农户带来明显的经济收入,这种经济上的明显改善正是其对生物化学型技术需求强烈的根本原因。这也决定了各科技研发机构要朝此方向努力,并且注重技术的后期推广及售后服务。其次,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广大农村地区信息设施的基础建设,信息所带来的综合效益已经让农民有切身感受,并争相模仿,以期取得相应的效益。

2.2 农户自身条件及行为对各种类型农业技术选择的影响程度不同

2.2.1 农户的自身特征会影响其对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选择。

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生产规模、收入对农业生产的依赖程度、目前的农业技术掌握情况等这些因素都会从各个侧面来综合影响其对信息的掌握程度、设施设备的操作熟练度、看问题的角度与深度等。因此具有不同特征的农户在选择农作物生产技术时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2.2.2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指导与农户的技术服务需求呈正相关关系。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而政府在粮农心目中的权威性无可替代。同时,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粮农对信息的收集与应变水平仍然不高,自我学习水平更有待提高。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只能依靠当地农业推广技术组织的指导。

2.2.3 专业技术协会有利于激发农户对技术服务的需求意愿。

我国农村专业协会多是由一些专业大户领头的民间专业组织,这些大户往往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是成功的典范,容易在当地粮农中间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 促进粮农技术需求与农业技术进步的建议

3.1 转变农业技术进步模式

建国以来,我国实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最大的特点便是政府为主导,这种模式曾经为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其忽略市场需求主体———粮农的需求的特征,使得其效率往往低下,尤其是建立市场经济体系之后,一切资源配置往往跟随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挥。

3.1.1 面向市场需求,进行农业技术研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此科技必须要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能为市场主体所采纳,否则只能停留在理论层次,无法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也就失去了其研发的实际意义。如何才能使研发者研发的技术都是需求者真正需要的技术?应该在这两者之间搭建一个交流平台,让供需双方都参与进来。需求方表达出其内在需求,给研发者指明方向。同时鼓励技术研发者参与到生产实践活动中,通过实践来检验其研发的技术指标,获取第一手的资料,缩短农业技术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时间,激发中介机构的参与程度,使农业技术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可以更有效的沟通。

3.1.2 建立以农户为中心的推广机制。

我国有960万km2的陆地面积,可谓疆域广阔,有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等,而且各种农业资源的禀赋程度也截然不同,这就决定了在进行技术推广时没有统一的万能模式。尤其是农业技术的使用主体其自身特征也各有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我们要选择不同的推广模式。将农户的需求放在首位,进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建立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推广模式,以便使农业技术推广得到最佳效果。

3.2 不断提高农业技术需求

农业技术进步的各个影响因素中,粮农技术需求处于主体位置,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是农业技术进步的根本性影响因素。因此,要想使农业技术进步,必须从这个根本因素入手,也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要想提高粮农的技术需求,首先应该刺激其需求的主观意愿。为此,国家应加大农业技术的财政补贴力度,力促农民采纳先进的农业技术。第二,建立农业技术保险体系,分散、降低采用农业技术所面临的风险,解决粮农的后顾之忧。第三,稳定农产品价格,以防增量不增收,打消粮农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农业技术的采纳。第四,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完善农村技术市场机制,加强农业技术的指导与售后,提高粮农选用农业技术的稳定性。第五,推进农村地区的通讯、互联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让先进的理念与知识能够广泛传播并影响到潜在受众群体。

3.3 鼓励发展农民技术专业协会

民间技术协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如日本的农协、台湾的农委、荷兰的合作社,我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也己经日益发展壮大。民间技术协会相比较官方的推广体系,其具有更多的灵活性、针对性,同时会员往往就是粮农出身,或与粮农密切相连,因此更容易获得粮农的相关信息,知道其所需所想。而且,在目前官方推广体系投入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借助民间技术协会的力量,将农业技术推广下去,不仅可以降低技术推广的成本,还具有针对性,能更好的满足粮农的技术需求。因此,我国在注重传统的官方推广机制前提下,应该大力支持和推进民间技术协会的发展。鼓励和引导农民在市场经济作用下自发的成立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使民间技术推广组织成为官办技术推广组织的有益的必要补充。

3.4 加快和完善我国土地市场的发展,促进土地适度流转

人均耕地面积越大,越容易形成规模经济,农户采用新技术的成本才会越低,取得的整体效益才会越高。因此,为了给农业技术的推广扫除障碍,应加快建立和完善土地市场的管理制度,促进土地的适度流转,扩大我国农户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和规模,使得土地能够集中,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的资源使用效率,激发、提高农民的技术需求及采用的技术成本。

3.5 转变粮农思想、提高粮农素质

长期以来,许多年长的农民认为不需要多少文化知识,农业生产更无需知识的支撑,祖辈相传的技术即可应付耕种。而且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尤其是偏远地区,教育基础很差,即使粮农意识到知识的可贵性,也无从接受教育,使得他们的文化素质较低。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文化层次较低,他们在接触高水平的农业技术时,无法迅速掌握操作。这也间接导致了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得不到提高,只能寄托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摘要:伴随着我国资源环境束缚日益加剧,耕地面积逐年减少,通过增加耕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的可能性逐年降低。因此,要想保障粮食安全我们将越来越多的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只有了解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模式,并能掌握其发展趋势,才能有针对性地合理配置农业科技资源,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步伐。

关键词:技术进步模式,技术推广,技术需求

参考文献

[1]张乐柱,李锦宇,于卉兰.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技术进步关系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农业经济研究,2015,1:111-115.

[2]陈榕.科技进步对福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J].发展改革,2004,5:26-28.

[3]高莲莲.加快农业技术进步与创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1):132-134.

[4]陈志颖.无公害农产品购买意愿及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1,11.

上一篇:英语院校下一篇:西门子定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