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行为主体论文

2024-10-26

网络行为主体论文(精选10篇)

网络行为主体论文 篇1

由于Internet技术的发展, 网络的普及, 网络行为主体使用网络来进行资料查询与知识获取, 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形成了一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 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技术和多媒体信息展示技术的新型远程教育网络教学支撑平台:虚拟学习社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 甚至是颠覆了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

近年来, 虚拟学习社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推广和应用。虚拟学习社区具有方便开展计算机网络支持的协作化学习方式的特点, 有利于提高用户对学习的兴趣, 有利于培养用户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用户的学习效率。

目前的虚拟学习社区大部分倾向于对网络学习者的心理活动研究、学习资源、网络道德问题等的研究, 依然存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的单一知识结构、单一教学内容、单一知识表现方式等问题。在培养自己探究未知知识的能力, 自己管理自己, 个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和控制权, 知识选择方面尚存在许多问题。

1 知识迷航

冗余网络信息导致学习者迷航。网络信息资源浩瀚, 但是, 大量组织无序和随机性的信息容易造成学习者的“信息迷航”, 同时网络信息资源中“负信息”也可能使学习者茫然, 而知识传递方式的单一性与统一性, 使得不同知识结构,

不同知识背景与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面临相同的学习方式, 导致网络学习寡效。

1.1 学习资源建设和搭配的不完善

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和平台没有明显的界限, 学习平台大多嵌入到网络课程当中, 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 数据的传递滞后与学习信息的共享程度不够。同时, 各门网络课程的知识安排与知识表示方法的风格不一侄, 造成学习者学习的不适应性, 增加学习者的学习难度。

1.2 学习效果缺乏有效的考核与诊断

网络者面临的学习资源, 学习计划, 学习步骤的单一性, 一致性使得不同知识结构, 不同知识背景, 不同接受能力的学习者不能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学习, 因此该诊断模块:根据学习的前期学习的情况给出诊断, 得出结论, 将结论传递给后面的服务模块, 由服务模块根据前面的结论提供学习计划, 提供后续学习的教材与学习资料。以实现知识导航的功能。使得在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掌握程度不同, 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可以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内容。

因此, 基于网络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所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 又属于传统灌输方式的学习, 因此提高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兴趣, 指引学习者在浩如烟海的网络学习资源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监督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 克服在无人监督的自主环境下的懒惰至关重要。

2 解决策略

2.1 学习过程评价环境的设计

学习者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 不同的学习者得到了不同的学习成果, 对已学的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掌握, 在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当中根据前面的学习检测, 了解知识的掌握情况, 在当前页面中输出考题答案和考试成绩, 并依据测试成绩划分等级, 系统依照等级自动连接到为不同等级设置的相应学习计划, 通过测试结果改变用户的学习状态与学习记录, 根据测试成绩了解到学习者对于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提出相应的学习计划, 决定后续学习过程, 学习章节。对用户的状态进行管理。当用户再次登录时, 系统会自动进行更新, 实现用户学习的个性化。

在网络教学中, 特别需要针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环境, 根据学习者现阶段的学习情况向其提供指导和帮助, 从某种意义上说, 良好的学习评价对实现个性化网络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引导学习者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 提升学习者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教师跟踪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及时掌握学习者的学习情况, 并提供给学习者有意义的信息反馈。

例如, 某位学习者想要往计算机软件方面发展, 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软件维护等工作。老师会给出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学习计划。首先建议其学好基础课程:概率统计、离散数学 (核心基础课)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算法设计 (核心基础课) 、操作系统、、数据结构 (核心基础课) 、C程序设计 (核心基础课) 等。在学好这些课程的基础上老师会根据其成绩、发展目标、理想工作等方面给出接下来要学习的主干课程: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图形图像处理、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Windows 2000 Server、SQL Sever、C&C++程序设计、Windows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因为计算机软件专业培养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竞争能力, 具有计算机软件开发和软件调试、维护能力, 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在软件产业第一线的计算机软件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 要求学习者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与操作方法, 掌握计算机软件主流技术和最新动态, 掌握软件开发方法, 并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如果某位学习者的目标是向网络安全方面发展, 则可增加网络技术 (核心基础课) LINUX操作系统以及信息编码等课程。

2.2 学习情况诊断模块

网络者面临的学习资源, 学习计划, 学习步骤的单一性, 一致性使得不同知识结构, 不同知识背景, 不同接受能力的学习者不能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学习, 因此该诊断模块:根据学习的前期学习的情况给出诊断, 得出结论, 将结论传递给后面的服务模块, 由服务模块根据前面的结论提供学习计划, 提供后续学习的教材与学习资料。以实现知识导航的功能。使得在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掌握程度不同, 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可以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内容。

诊断模块能够针对学习者面临的或者已经产生的各种情况给出模型, 并有服务模块提供解决方案。

3 结束语

目前的学习社区在实施上容易走向以为只要提供了网络行为主体提供支持, 主体一定会去用的误区, 只是无约束的知识的提供和传递, 对网络行为主体接受与否缺乏监控机制。

因此, 将自身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过程作为对象, 不断地对其进行的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为有效地进行网络学习, 学习者需要确定学习目标, 制定学习计划, 合理组织学习资源, 选择学习策略, 进行自我测试与评价学习效果, 并不断根据学习目标修正学习进度和策略。

摘要:在虚拟学习环境下网络行为主体面对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 面对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信息知识, 网络行为主体往往不知道该从哪里学起, 选择什么样难度课程, 下一阶段该怎么样学习等等问题困扰着学习者, 知识导航的研究显得具有良好的针对性与实用价值。

关键词:网络行为主体,自我监督,知识迷航

参考文献

[1]张新贤.大学生网络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9 (Z1) .

[2]商荣波.浅谈意志和情绪对学习效果的影响[J].教育探索, 1996 (6) .

[3]胡靖华.论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4 (2) .

[4]辛海娟, 张玲.基于Moodle平台提高大学生学习效果的实践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09 (1) :34-35.

[5]曹梅.网络学习的学习监控和学习评价的理论与技术框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2.

[6]程毅, 王爱祥.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大学生网络社会中的角色定位[J].化工高等教育, 2009 (1) .

网络行为主体论文 篇2

一、问题导学:准确把握课程标准

本节课由七个问题贯穿始终,让问题像清凉的风,吹拂在学生的心田,把问题当成老师手中的矛,让学生自觉举起手中的盾,通过问题超额完成课标规定的要求。

问题1“初中我们学过哪些与电荷有关的知识”,回顾学生初中所学,四个学生把两种电荷、同斥异吸、接触起电、摩擦起电等基础知识作了复习;问题2“摩擦为什么可以使物体带电”,在实验、动画展示的基础上,学生初步建立电荷守恒的意识,这里虽然没有明确表达电荷守恒,但学生对摩擦带电的内部机制应该有所悟;接着问题3“怎样判断塑料棒是否带电”,既为电荷均分常识做说明,又为感应起电最重要的新知识做铺垫;问题4“验电器带正电是怎样形成的”,让学生自由讨论,并趁此继续交流“如果带电体不与验电器接触,验电器上会带电吗”,触发学生求知欲望;问题5“为什么带电体靠近验电器张开,若远离,指针又如何”,引入静电感应现象,在这个环节,金老师在实验上动足脑筋,让学生自我探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你能设法让这两个导体都带上电荷吗?你能设法通过感应起电让这个验电器带上电荷吗?”让精彩不断呈现;问题6“各种起电是否创造了电”“在电荷转移中有什么规律”,使学生明确认知电荷守恒定律;问题7是通过学生阅读教材、自我学习的方式完成对元电荷基础知识的学习。

现代学习理论告诉我们,保持高思考力水平有七个要素:①给思维和推理“搭脚手架”;②为学生提供元认知方法;③示范高水平的操作行为;④维持对证明、解释或意义的强调;⑤任务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⑥在概念间建立联系;⑦适当的探索时间。在这节课上我们能明显地看到,上述七个问题对“七个要素”的理念有很好的诠释。

江苏省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中,“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的学习要求共有三句话:了解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知道元电荷;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认识电荷守恒定律,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它给出的是应该达到的最低要求,可以看出金老师的七个问题完全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重要的是,这节课在学生能力的要求上是远超这样的要求的。课堂上的教学目标不能只是写出来,关键是应根植于我们的课堂中,教育理论表明,一定的时间里,教给学生的知识越多,学生实际得到的反而越少。因此我们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不能以知识灌输为课堂追求,而应像金老师这样,教学中紧紧围绕目标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活动、交流、展示、反馈,让学生受益最大化,使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不知不觉地达成。

二、实验创新:自觉体验教学行为

金老师在这节课上,最为精彩的是实验创新。这节课的实验是我们老师公认难做的,课堂成功往往没有把握,这是因为静电实验要求空气不能潮湿,课堂时间往往是不能保证的,另外,它对验电器也要求特别清洁,而教室往往粉笔灰都不可避免。金老师通过改用长玻璃棒,让摩擦得到的电荷可以有明显的转移,改制验电器,用两个易拉罐分别与两个验电器组成实验中的枕形导体,使实验获得很好的效果。更为可贵的是,问题5是通过学生合作完成的,在学生演示中用感应起电的方式让两个易拉罐上带电以及让验电器上带电,学生很难想到保持带电体不动,分开两易拉罐,以及要用手接触验电球,金老师并不急于求成,而是尽可能发动全体学生投入思考,让学生对这一难点有充分的认知。这种努力尝试、勇于实践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教师所表现出的主导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给听课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样的创新教学,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推广。

探究式教学从开始的摸索实践到今天虽然有了基本的共识,老师们经历过成功的喜悦,也陷入过种种迷茫,但是我们的教师仍然需要像金老师这样在教学中不断追求,不断找寻传统教学与现代要求之间的平衡点,让我们在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时有更多的话题,更多的实践尝试。只有老师们一如既往,不断地探索,才能让我们的实验教学有更多的积累,在不断自我实践、相互交流中探究课堂教学的高效。

金老师在精心设计实验的同时,对教材中实验的呈现方式也有很好的理解和处理,教材中的实验表述没有写出可以观察到的具体现象,这体现了教材“将科学探究思想渗透于教学活动中”的理念,以使学生不是停留在找出正确答案,而是进一步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金老师通过动态的金属结构示意图,在实验的基础上给学生空间去想象,从而给学生有理性的深入思考,为“电荷守恒”在此留下理性认识的基础,据此可以揣测出金老师在教学设计中的精心处理。这样的教学处理,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动多思多问,真正意义在于让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起来,让学生的灵感在学习中得到升华。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如何真正体现物理活动中的科学探究,不搞伪探究,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应对高考,可以说,这节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这就是教师实事求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培养能力为基本着眼点,保障学生的学习有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的好奇心、表现欲、求知需求得到充分的展现,而不是为了探究形式,追求好课评比要素,做那些面面俱到、形式的表演。

三、思维培养:体现学生活动中心

建构主义的观点是,一节课上得怎样主要看教师能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信息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产生智能意义,才能变成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教学要像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这是学生能够主动建构的前提。如果仅仅看教师上课有无科学性问题,目的性如何,启发性如何,而不是看学生是否时常不由自主地被课堂教学活动所吸引,是极不准确的。课堂教学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不能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内驱力,就很难实现意义建构。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这节课很好地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在物理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是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从开始演示的“魔球”,到课堂始终以学生的参与为主,以及课堂的问题设计,都让学生处在思维兴奋点上,让思维处在流畅、变通中,这正是创造性思维所需要的。在这节课中,教师以对话行为为主,着眼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虽然学生不是熟悉的(借班上课),但以学生为中心,课上及时捕捉学生的需要,使他们主动参加教学活动。当前我们的一些课堂教学,看起来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蛮高,其实往往停留于表面现象,流于形式,师生之间提问、答问的频率很高,其结果是问之不切,则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这种形式上的交流与主动学习绝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进行意义建构。事实上,真正的信息交流,应该是像这节课上基于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基础上的交流。

课堂上要真正实现有效的学生活动,就应该像金老师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些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与讨论,才能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这节课上,教师设计有效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或小组讨论,在回答问题后,教师给予有效的反馈,而不是仅仅简单地判断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或简单地予以更正。课堂上,教师能够对学生回答正确完整,给予明确、积极的评价,对学生回答不周、不足甚至错误,引导其找错并加以改正,或指导学生弄清楚回答的根据和理由,通过再思考修正先前的回答,而不是受所谓教学时间或教学任务的限制,放弃这类包袱或简化对这类问题的解决。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评价、判断和交流的能力,而且有助于他们重新梳理和调整知识结构,有助于他们有效地建构知识——“学生在与比自己水平稍高的成员交往中,将潜在的发展区变成发展的现实,并产生更大的发展可能”。

当然,任何一节课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思考,这节课上能否更好地放大学生遇到困难的思考过程?例如,在两个学生合作寻求如何通过感应起电的方式使物体带上电。课堂上学生已经建立了带电体靠近金属球时,静电计金属球上带上近异远同的电荷,但学生移开带电体后,分开两个易拉罐就无意义了。这是课堂上绽放出来的最精彩的思维火花,如何放大它,实现星火燎原?教师可以不要急于按教学预设进行下去,宁可给足学生思维活动的时间,少讲一些知识,比如元电荷,只要学生有这样的思维认识深度,元电荷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给出的问题课后自主学习,而把具有创新意义的感应起电的核心思维让学生得到深入的体悟。

【参考文献】

[1]满娜.思维活动:物理课堂教学的核心题[J].物理教学,2013(6).

[2]王乃东.追求智慧的物理教学[J].物理教学,2013(5).

[3]袁金华.课堂教学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4]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网络行为主体论文 篇3

一、市场主体的合理构建

在市场经济格局中, 大众、企业和政府是参与经济运行的三大经济主体。经济主体行为变迁与宏观经济调控, 就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笔者引用余斌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四点研究结论, 可以旁证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经济主体的和谐上对我们的指导意义:首先, 消费预期稳定, 消费行为渐趋合理化。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稳定, 政府同时加快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各地区先后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 中央和地方增加了“低保”预算支出, 大大减轻了经济体制改革对居民预期产生的负面影响, 消费行为渐趋合理。

其次, 居民收入水平已接近消费需求快速扩张的“门槛”, 以住房和汽车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 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带动消费需求的持续快速扩张。

再次, 消费领域的进一步拓展, 为消费需求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近年来, 以文化、教育、旅游、娱乐、体育和医疗保健支出为主的非商品性消费, 在城乡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随着温饱问题的完全解决和小康建设的推进, 这种发展趋势会日益明显。

上述消费主体研究, 它包含了这样两个层面。一是在经济运行机制重塑方面, 实现在社会主义制度原则下, 用市场机制对原有计划机制的主要置换, 真正确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和主导地位;二是在经济主体角色转换方面, 国家将由经济活动的运动员转任裁判员, 企业则逐步从政府的附属地位走出来, 成为市场主体。如果说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中, 经济体制转变的标志, 是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话, 那么, 经济行为方式根本转变的目标就是经济自律。

二、市场主体的自律精神

在市场诸多主体中, 行为主体, 比如“职业管理”, 可以健全企业主体与员工劳动主体的社会职业劳动体系, 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准, 使其自觉形成一个介于政府管制框架和社会监督氛围之间的职业体系以尽可能减少来自市场的不合理压力。主体自律行为是建立在企业个体、员工、产业的合理体系, 而不是简单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理解上, 在实践中具有职业主体性、行业普适性和现实强制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 当然也就要求企业同时必须成为职业自律主体。在市场主体发育方面, 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能力问题了, 而是市场主体的组织行为严重缺失。缺少市场主体的组织性自律, 无行规行矩, 企业难免竞相压价, 无序竞争, 一旦经济出现景气指标, 哪个行业有利可图, 大家蜂拥而上, 地方政府再推波助澜, 难免过热。而缺乏行业自律, 政府面对众多分散的企业进行调控, 按下葫芦浮起瓢, 顾此失彼。

三、行为主体的风险体系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经济运行实现了计划机制向市场机制的转型, 市场发挥了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并初步实现了国内经济运行市场化、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一体化, 但是, 目前的市场机制还不成熟、不完善, 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还有改善的空间。其核心问题就是市场的集聚化与行业的板块化, 在选择资源配置的机制和取径都是不同的。

以宁波纺织服装行业再造为例, 大量的中小企业迅速崛起, 催生了以雅戈尔、维科、杉杉、罗蒙为龙头的规模扩张模式成为地方产业集聚的市场主体。但是, 随着规模扩张, 产业集聚开始带动地方经济板块形成, 这些龙头企业迅速介入地方板块, 在地方发展的社会资源上占有优先地位, 于是, 企业开始在地方机制下占领各种地方资源。这种占有开始使得企业具有了社会权利的形态, 股份制, 开始成为这种形态的一种机制, 将所有制社会化, 宁波的纺织服装行业再造开始启动社会机制, 政府, 已经介入到这种机制中去, 甚至决定了企业的资源分配份额。

这种机制创新体现在股份制后的行业化发展机制。负责的企业已经转变了自己的角色, 他们认识到自己从最大的盈利者转为最大的占有者, 那么, 这种占有就使得行业分化与国际接轨, 开发新产品。行业的驱动使得企业冲破资本垄断的私有制, 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实际上是经济运行的组织化、自治化程度如何提高的问题。从美英日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行业经验, 以及中国迄今为止的政府与各行业企业之间关系的变化来看, 行业实施的手段、方式和机制的变化反映了同类交易者所在行业的组织程度和结构的变化, 反映了由交易者、行业协会和政府之间作用关系构成的行业治理结构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刘光明:经济活动伦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第23~24页

土地流转视角下的主体行为浅析 篇4

关键词:土地流转;主体行为;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3—0024—02

1 农户行为分析

有调查显示,中国农民工工资年度涨幅,2005年为6.5%,2006年为11.5%,2007年达到20%左右;即使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严重的2008~2009年,涨幅也在10%以上;而2010年,农民工加薪幅度不低于30%。实际上,2011年,全国有30个省份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行业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档次的增长幅度平均为24%。可以看到,虽然沿海地区曾一度出现民工荒,但越来越多的农民家庭在保有一定的劳动力经营自留土地以补给口粮之外,还是选择外出打工,以增加家庭收入,承担家庭经济责任,成为所谓的兼业农户。也就是说,更多的农户家庭选择在保有土地的前提下将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与谷书堂(2006)关于二元经济转换三阶段的论述一致,转移出的劳动边际生产率为0,多余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工业或服务业部门不会产生粮食短缺问题,此为二元经济转型为一元经济的第一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广大农民的收入仍处在较低水平,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增进农民福利成为下一步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农村,由于年轻的剩余劳动力大部分转移到城市,“老人农业”越来越普遍,这必然造成农业生产效率的低下,同时耕地粮食更多用于家庭补给,造成农地粗放经营,甚至出现土地闲置的现象,更谈不上对农地的长期投资、保持土地肥力等注重长期发展的问题。土地的粗放利用和收益低下成为阻碍农户家庭增收增产的大问题。农户之所以有以上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与经营农地相比,外出务工可以带来更多的收入,比起耕地创收受到天气、原料成本和农产品价格波动等一系列风险,外出务工的比较收益更大,加上土地投入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高,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大城市做工,获得更加稳定丰厚的收入,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资源分配。

②一部分兼业农户长期在城市打拼,已经习惯城市生活,同时有迫切希望融入城市成为城市居民的愿望。在家庭联产承包体制下按人头自留有农地和宅基地,但却无力经营导致农地闲置甚至抛荒。

基于以上几点认识,兼业农户大体具有流转土地的愿望,同时希望通过流转土地带来收益和保障,改善在城市务工的生活状况。而对于纯农户而言,晋洪涛(2011)认为,不愿意流转农地与他们的“非集体化”认知有着关系,认为农地个人所有或国家所有的样本土地流转率相对低一些,而认为农地集体所有的农户其土地流转率相对高一些。仅通过改变农民理念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农民在流转土地过程中得到实惠。我们看到了以下很多努力:

①西南大学的魏沙平、蒋孝亮等学者在重庆北碚区大地村的调研中了解到,近些年, 该村积极引导农民自主流转土地,鼓励农户投资新建鱼池,促进了渔业健康发展。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承包地闲置较多,村民非常愿意将承包地租用给养殖大户,从而获得租金(2009年市场价每年每亩1 000斤稻谷)。由此,外出务工人员从土地上获得收益, 养殖大户实现了规模经营(中国发展,2011)。

②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将农宅出租、出售,旅游景区的农户利用自留地办起了农家乐,或出让给开放商兴建小产权房,这些都是推进土地流转制度变迁的善举。

③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在土地流转进程中保障农户权益,比如与农户签订规范的合同,明晰产权,有偿使用农地,交付给农户合理租金;迁村并点合理集约土地,统一安置农户居住,配套公共基础设施。

④企业业亲力亲为投资项目,以企业为主导规划农地,集中为农户提供住房并吸收他们就业,同时整合农地规模化经营,发展特色农业或产业化经营。近些年来,企业经营土地股份化让农户入股也是一种不错的土地流转的探索方式。

2 政府行为分析

在土地流转进程中,政府无疑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地方政府要出台相关的土地政策有效管理,合理征用土地,并保证耕地不被恶性占用,同时要通过土地增加税收以发挥公共职能,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投入,另外还要通过有效集约整合农村土地,加快产业化经营,完善产业链条,促进地方就业。所以政府不仅要做好监督者,还是利益相关者和服务者。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政府应做好:

①作为监督者,根据土地征用制度和耕地占用制度的相关规定,政府要严格把关农地征用和还耕事宜,由于整个制度设计的不完善,农地被非法占用、耕地没有复垦、农民权益受到非法侵害的事件层出不穷,同时政府征用土地经常伴有市场化行为,一些开放商为了中标土地转而寻租,导致腐败和低效率。

②作为利益相关者,政府希望通过土地增加财政收入,有研究显示,开发商开发土地兴建商品房有40%的收入装进了政府的腰包,这从一方面说明了房价一直维持高位的深层次原因,另外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了政府缺乏流转土地政策设计和执行的动力。因为随着土地流转越来越公开化、市场化,政府对土地的控制权就会下降,同时竞争使得农地价格趋于平和,使得政府的土地财政大为削减,这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

③作为服务者,政府引导农村发展特色产业,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户收入和就业能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广西为例,陈禄青(2010)在对广西兼业农户增收对策研究中指出,提高兼业农户收入,一方面要加大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与指导,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另一方面要推进农业产业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如荔浦的荔浦芋、永福的罗汉果、兴安的提子等产业基地,形成产品、市场与效益优势,并带动加工、储藏、运输和农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化经营,完善产业链,形成规模效益。最后,政府还应完善与之配套的相关制度,比如土地征用制度、农地分等定级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企业享有良好的产业投资环境。

3 企业业主行为分析

在经济学视角下,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投资主体,因而企业涉足任何行业或者产业,一定是以投资回报率为最基本的考量指标。长期以来,农村投资总额明显低于城镇水平。有数据显示:2010年,农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 725亿元,比上年增长19.7%,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8%和城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5%的增长速度。王进、蒋永宁(2011)分析认为,奉献型的财政政策使得国家对农业的投资都低于《农业法》的要求,我国《农业法》明确规定“国家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农业投资收益明显低于第二、三产业,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大,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导致投资动力不足;另外部分农民逃避还贷责任,农村信用状况欠佳导致农村信贷不足。而从另一方面,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上,一些开发商通过寻租获得政府给予的土地征用权,强制拆迁宅基地、占用耕地,低成本在农村和城市结合地带进行城市化扩张,这无疑损害了农户的合法权益,同时也造成住房区域性过度供给。

想要企业业主更多的投入到农业建设中,就必须改善农业投资环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

①政府制定一系列引导企业投资农业的优惠政策,让企业主看到农业产业蕴藏的巨大商机和可观收益,鼓励企业走进农村,开发农产品相关投资项目。

②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强农业防灾能力,规避企业可能面临的不可抗力。

③政府首先要加快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通过资产证券化和信贷衍生品的创新,扩大农村信贷资金来源;二是加大营业网点的覆盖区域,提供便捷的结算方式;三是尽快建立适应农业实际需要的信用评价和考察体系,做到客观评价、有效的查询存档和共享。

4 市场行为分析

在农户、政府、企业业主各个行为主体为土地流转做好准备的同时,更需要注入市场的活力,加快土地流转更加规范、更加有效的发展。其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①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正常运行的关键在于土地使用权流转价格要公正合理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信息服务机构要及时准确传递价格变动信息,引导土地使用权按照市场需求合理流转,法律服务机构要引导土地流转各方规范合同的签订,调解土地流转过程中产生的纠纷,还要着力培育土地金融服务中介机构,使土地这一生产要素与资金劳动力和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

②缺乏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与城市土地交易市场的对接机制。实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改革的重要目的之一即要将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纳入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通过适度增加建设用地的供应量,强化国家对土地市场的调控。为同质同价土地价格,统一农村和城市土地市场,进一步完善农地分等定级制度做足功课。

③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激励措施让更多农户加入合作社,实现生产、流通、销售一条龙的市场化运作,在产业化的经营理念下降低成本,提高农民受益。

通过以上四种主体,或者说是角度探析土地流转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十分有益处的,这可以使得各行为主体明确自己的职责,纠正不利于土地流转的环节,同时也可以从整体上看到土地流转进程的顽疾,为土地流转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改进活力。

参考文献:

[1] 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陈禄青.广西兼业农户增收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6).

[3] 王进,蒋永宁.浅谈农业投资的问题及对策[J].集体经济,2011,(5).

[4] 魏沙平,蒋孝亮,田永中.重庆市北碚区三个行政村土地流转模式探析[J].中国发展,2011,(2).

[5]陈劲松.2010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2011年展望[J].中国农村经济,2011,(12).

[6] 李颖.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演进及其调整[J].农村经济,2011,(9).

[7] 邹东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 关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1,(3).

心理契约执行主体的行为倾向分析 篇5

关键词:心理契约,行为倾向,行为人

组织与个体之间不仅存在正式的劳务合同, 还存在一种心理契约。心理契约是联系个体和组织的心理纽带, 也是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 组织必须正视它的存在和影响。但是, 目前心理契约的研究文献更多是集中于个体的感知行为, 而对组织的行为取向分析以及组织可以采取的改善和维护心理契约的策略和方法并没有予以广泛的关注, 因此对组织实践的指导作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文以组织的岗位职责要求为基准, 对心理契约执行主体进行行为倾向分析, 并基于组织层面提出建议措施。

一、心理契约的内涵

心理契约概念产生初期被认为是存在于雇佣双方之间的一种未书面化的契约、内隐契约或者期望。现在的心理契约存在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心理契约, 是雇佣双方基于各种形式的 (书面的、口头的、组织制度和组织惯例约定的) 承诺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Herriot和Pemberton (1997) 认为, 最早由Argyris (1960) 提出的心理契约可以被定义为“雇佣关系双方, 即组织和个体, 对关系中所包含的义务和责任的理解和感知”。Tsui等 (1997) 也认为, 心理契约涉及双方, 其研究也通过集中关注“代理人”来展示“心理契约的组织一方也是可行的”这个问题。狭义的心理契约是雇员出于对组织政策、实践和文化的理解和各级组织代理人作出的各种承诺的感知而产生的, 对其与组织之间的, 并不一定被组织各级代理人所意识到的相互义务的一系列信念。Rousseau (1990) 提出了一个更加狭义的定义, 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体雇佣关系背景下对雇佣双方相互义务的一种理解或有关信念。但是, 心理契约概念的本质特征就是对建立在承诺基础上的相互义务的主观感知, 这在两种界定中都得以体现。

因此, 心理契约反映的是组织与员工彼此间对于对方所抱有的一系列微妙而含蓄的心理期望。它一方面反映了组织成员加入组织的动机与目的, 如期望在组织中获得回报、提升、自我实现等;另一方面又反映了组织对员工的一种期望, 如希望员工对组织忠诚、尽职、奉献等。尽管心理契约是内隐的, 但它确实存在, 而且它是影响企业与员工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组织与个体之间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 是组织提高个体满意度, 稳定员工队伍, 提高管理效率、激发人力资源潜力和实现组织目标, 不断增强组织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二、心理契约执行主体的行为特征

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组织如何充分调动和发挥组织中个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实现组织目标的最大化, 因为个体是管理要素的“生命核”。而要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个体, 就必须正确地描述和理解个体的行为, 搞清楚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和影响行为的各种因素, 即搞清楚个体的行为与其原动力之间的运行机制, 从而通过调节、控制这种原动力, 以期使个体的行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组织的要求。本文基于心理契约内涵的广义界定, 即认为心理契约的执行主体是组织和个体, 从而以组织的岗位职责要求为基准, 通过个体对岗位职责的履行情况, 运用模拟人和行为人两个概念对心理契约执行主体进行行为倾向分析。

首先对模拟人和行为人的概念进行界定。模拟人是指能完全无差错地承担其岗位所赋予的全部要求并自觉严格一致性地履行此岗位职责的理想个体。不难看出, 模拟人在此等同一个完全岗位职责人, 也就是说, 给定一个岗位, 没有其他能比在此岗位的模拟人做的更好。应该说, 模拟人是一个纯粹理想化的岗位人, 有一个岗位就对应一个模拟人。行为人, 简单地说就是指现实生活中具有感性和理性的社会性动物。在执行组织具体岗位职责过程中, 行为人通常表现出不连贯性、环境依赖性、隐蔽性、应变性、可修正性、难以描述和度量等方面的行为特征。因此, 针对行为人可以作出三个相互关联的假设: (1) 行为人的行为是有起因的。 (2) 行为人的行为是受激励的。 (3) 行为人的行为是有目标的。显然, 模拟人在管理实践中是不存在的, 它总是和给定岗位的行为人有一定的差距, 这也是之所以称其为模拟人的原因, 但模拟人的假设为行为人的不断修正和自觉趋向模拟人制定了标高。

与一般契约相比, 心理契约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结构。首先, 心理契约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心理契约的内容是个体对于相互责任的认知, 或者说是一种主观感觉, 而不是相互责任这一事实本身。其次, 心理契约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心理契约处于一种不断变更与修订的状态, 要求契约双方根据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发展调整契约的内容。因此, 行为人由于不同的传记特点、不同的能力、不同的人格等特色, 对心理契约双方关系中所包含的义务和责任的理解和感知就可能存在差异, 进而使得行为人在管理过程中的表现必然会和其岗位所要求的存在差距。另外, 组织的具体环境如组织的基本特征和组织成员团体的基本行为特征等, 也对行为人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于是, 基于同一岗位, 行为人和模拟人的行为表现和行为结果必然会存在较大差别。

三、心理契约执行主体行为倾向分析

在管理实践中, 不论作为高层管理者还是中层管理者乃至执行基础工作的一般员工, 作为组织的个体, 在履行其岗位赋予的模拟人职责时, 都不可避免地带有行为人的一些特性。与此同时, 组织或组织代理人在对组织中个体进行管理时, 也常常存在把具有个体差异的行为人泛化为模拟人的倾向。具体地说, 心理契约执行主体存在两种行为倾向:一是模拟人的行为人化;二是行为人的模拟人化。

1. 模拟人的行为人化解析

模拟人是针对特定岗位的内在要求, 外部客观是模拟人的使命要由行为人去完成, 即模拟人的角色载体是行为人, 而行为人的特性也是多样性复杂化的, 这直接导致特定岗位上行为人的表现与岗位模拟人的表现存在较大差距。于是, 内在要求与外在客观的不统一必然引发岗位执行状态的不协调, 也就出现了模拟人的行为人化的矛盾。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例子是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委托人在选择代理人时, 委托人首先为代理人的岗位设置了一个模拟人, 然后委托人按此模拟人标准选择代理人 (行为人) 并要求代理人 (行为人) 按模拟人的标准来进行操作, 遗憾的是, 委托人的这种良好愿望往往落空。因为代理人往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因在位优势不仅隐藏私有信息, 而且可能释放虚假信息以谋取私利, 于是产生了“个人机会主义”和“道德灾难”, 造成委托人的任何监督行为也不可能是完美的, 都存在难以解决的漏洞, 而且有时为了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所付出的信息成本可能太高反而使得委托人的收益减少。由此可见, 模拟人的行为人化反映的是一种角色认知失衡现象, 其主要根源在于行为人对模拟人角色的认知偏移和修正, 是一种普遍到特殊, 一般到个体的位移, 体现的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关系, 这种角色位移同时也反映出个体需求的复杂多样性。

2. 行为人的模拟人化解析

在理想的心理契约里, 个人将乐于做出贡献并且这些贡献切合组织的需要, 同样, 组织给予个人的诱因也完全符合个人的期望。但是, 组织往往乐于通过契约约束行为人在岗位执行活动上的一致性来维持组织正常秩序, 组织也往往乐于认为不同的行为人在契约面前一律平等, 他们都是契约一方相对于组织主体来说的模拟人。但是, 任何契约都具有不完全性。这样, 组织就有可能利用契约以完全服从岗位要求为借口, 凭借契约的不完全性来掩盖或抹杀行为人的正常合理需求, 泛化相同岗位行为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和人格特性, 抹杀作为行为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激情, 导致组织在决策或管理时发生行为人的模拟人化的倾向。尤其是功利主义标准作为组织决策的主流的情况下, 组织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供最佳效益, 模拟人可能仅仅只不过是一个岗位的代名词, 公正、公平的意义对于作为模拟人载体的行为人开始淡薄。同样, 行为人的模拟人化折射出的也是一种角色认知失衡现象, 其主要根源在于组织对行为人角色的泛化, 泛化的依据是岗位, 泛化的走向是模拟人, 它是一种特殊到普遍, 个体到一般的上升, 以规范化统一化的管理要求追求组织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 抹杀行为人的个体色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出现模拟人的行为人化和行为人的模拟人化这两种行为倾向的根本原因, 是心理契约执行主体的角色认知失衡, 没有考虑到行为人的个体差异性和模拟人的现实不可能性, 模糊或掩盖了行为人和模拟人两个不同概念之间的差异。其次, 这两种倾向同时存在并且互为逆过程, 只是二者的目的不同而已。模拟人的行为人化的目的是行为人因角色错位而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行为人的模拟人化的目的是通过强调组织运转的秩序而整齐划一个体的不同差别, 以此来追求组织的最大效益。

四、结束语

如果组织与个体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心理契约, 组织就能为个体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维持团队的高昂士气和精神状态, 使组织充满活力, 超越逆境, 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同样, 个体也必然会自觉地把自己视为组织的主体,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竭力为组织工作, 将个人的前途融合到组织的发展之中。因此, 有效避免心理契约执行主体出现模拟人的行为人化和行为人的模拟人化这两种行为倾向, 组织作为一个以心理契约为原则的集体, 实施心理契约的全过程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组织实施心理契约的全过程管理, 应从心理契约建立、诊断和调整几个环节人手。首先招聘过程是建立心理契约的基础。其次要跟踪个体心理变化轨迹, 及时诊断心理契约。随着个体在一个企业中的时间的延长, 心理契约涵盖的内容也相应增多, 组织的实际情况与个体进人组织初期的较为理想的设想有一定差距时, 员工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落差, 组织必须及时诊断分析, 对心理契约的内容进行动态调整。最后, 积极加强与组织个体之间的沟通, 减少彼此间的信息不对称, 最终实现心理契约的调整以提高个体的满意度。心理契约的构建与维持, 是组织与个体双方互动的过程。通过双向沟通, 组织一方面可以随时了解和关注个体的期望和组织存在的问题, 听取个体的改善意见;另一方面, 个体也可以全面了解组织的期望和当前存在的问题。组织根据双方的期望与存在的问题, 及时有效地提供承诺方案, 可使个体在受到尊重、增加自信心的同时, 使组织的问题得以解决, 有利于双方的相互理解, 形成融洽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白庆菊:浅论心理契约.商业研究, 2004 (4)

[2]魏峰等:国内外心理契约研究的新进展.管理科学学报, 2005 (5)

[3]文新跃:论心理契约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活力, 2006 (1)

网络行为主体论文 篇6

所谓商业贿赂, 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 为使自己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或提供服务等业务活动中获得利益而采取的向交易相对人及其职员或其代理人提供或许诺提供某种利益, 从而实现交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商业贿赂行为中构成犯罪的适用刑法。我国刑法中没有“商业贿赂罪”这个罪名, 但针对国家工作人员在商业活动中的贿赂行为, 刑法规定有“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对于公司、企业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规定有“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2条的规定, 经营者有商业贿赂行为的, 构成犯罪, 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的, 监督检查部门可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并没收其违法所得。

二、建设领域商业贿赂形成原因及危害

建设领域的商业贿赂, 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 经营者为获取交易机会、追求经济利益而采取不正当手段收买决策方, 以达到排除其他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建设领域商业贿赂是由建设领域的特点决定的。

1. 建设领域工程项目的投资量大, 所以商业贿赂的数额较大。

如原南京市雨花台区城镇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张伟利用职务之便, 两年内索取贿赂款人民币324万元、美金2 500元。原南京市规划局河西处处长曹友楠利用职务之便, 三年索贿受贿共291万元。近年来, 南京市建设领域商业贿赂案件可谓频频发生, 如何治理建设领域的商业贿赂, 成为南京市建设领域要面临的一道难题。

2. 建设领域工程项目的涉及面广, 商业贿赂的社会影响大。

一项工程, 从立项审批、规划选址、工程招投标、用工选择、材料设备选用、工程监理到竣工验收, 除了主管部门外, 还涉及财政、金融、计划、规划、设计、土地、环保、市容、人防、审计、市政、税务、公安等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部门单位, 甚至连街道也找出种种借口进行干预。可见, 工程建设涉及范围之广。其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卡壳”, 工程就难以进行下去。所以, 建设单位必须“遇庙要烧香, 见佛要磕头”, “只要关系通, 遇事可变通”。这里的“秘密”就是环环去“攻关”。“攻关”的对象就是环环掌握实权的机关工作人员。正因为建设领域工程项目的涉及面广, 所以一旦出现商业贿赂案件, 就会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 就是非建设领域涉及的建设项目出现了商业贿赂案件, 如高校基建处出了问题 (高校属于教育领域, 而基建处又属于建设领域) , 同样对社会影响很大。

3. 建设领域注重工程质量, 商业贿赂的后果严重。

众所周知, 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 是在市场经济中的立身之本。建设领域特别注重工程质量, 有一整套工程质量的管理办法, 现场有一支监管队伍, 验收有一套检测标准。但是由于建材采购时, 有的材料采购人员接受了建材供应商的贿赂, 拿了价格回扣, 往往是有些建材物资以次充好, 双方得利, 造成工程质量低劣, 甚至成了“豆腐渣工程”, 后果极其严重, 不仅经济损失巨大, 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对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也很大。

三、建立有形建筑市场惩防体系, 从源头上治理商业贿赂

有形建筑市场,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改革大潮中应运而生, 它是国务院为了从源头治理腐败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五次会议上明确指出:在有形建筑市场建立教育、制度监督相结合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是深化有形建筑市场改革的具体实践。有形建筑市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适应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 是建立建设领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重要的操作平台和载体, 也是反腐败的重要战场。经过几年的培育, 有形建筑市场对于预防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 促进建设领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 经过近10年发展的有形建筑市场在全国大部分省、市落地生根, 如今已枝繁叶茂, 在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和建筑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有形建筑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内在要求与惩防体系的内在要求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一个健康的市场, 必然是一个“三公”原则充分得到体现的市场。有形建筑市场建设发展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不断实现“三公”的过程。从实践上看, 市场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性, 使市场在预防和惩治腐败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 通过建立惩防体系来保证“三公”的实现, 也是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从二者的作用机制来看, 如果说市场是从“物”的角度建章立制来实现“三公”的话, 那么惩防体系则是从“人”的角度进行教育、管理来预防腐败。惩防体系要解决的问题更具有系统性, 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具有主动性, 这也正是有形建筑市场内在要求所期待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给有形建筑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广州有形建筑市场为例, 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工程交易量逐年大幅度增长。以广州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为例, 2003年全年完成招标交易总额509亿元, 2004年建设工程的交易量已达到632亿元。二是超大项目增多。仅新机场、地铁、大学城这三大项目招标交易金额就达208亿元。特别是围绕举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而进行的一系列大型工程建设项目, 成为当时有形建筑市场交易的主角。三是招标范围越来越广。已由土建施工, 扩展到各类设备、管线安装, 还有网络、材料以及相关的服务项目等, 这客观上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也增大了监控和预防市场腐败的难度。四是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加入WTO后, 建筑市场的门槛不断降低, 地区间建设队伍流动增大, 有形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 使得市场竞争的程度日趋激烈。这四个特点说明, 有形建筑市场发展迅速, 竞争激烈, 承受的压力和风险也是巨大的。这种压力和风险, 是对市场运行机制的考验, 也是对市场发展过程中预防机制的考验。这些压力和风险不是有形建筑市场本身能够独立应对的, 必须通过建立对市场运行过程中各种腐败因素和大力治理商业贿赂的有效制约和预防机制, 通过对市场主体之间、市场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制约调节来实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建立惩防体系, 是有形建筑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构建惩防体系, 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主体行为

为了切实构建有形建筑市场惩防体系, 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主体行为, 就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一个系统最重要的性质是它的整体性。有形建筑市场惩防体系作为一个整体, 应该由四个系统组成, 即一个指挥协调顺畅有力的组织领导系统, 一个防范、约束、惩治、自律机制健全的制度系统, 一个制度规范充分发挥作用的市场运行平台系统, 一个能够对市场运行实施有效监控的监督系统。

2. 惩防并举原则。

惩治和预防, 是反腐倡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要达成预防的有效性, 不仅依赖于教育、制度、监督的落实, 而且依赖于惩治的严厉。只有严厉的惩治, 才能有震撼力地警示世人, 震慑潜在的违法违规者。要紧紧抓住教育、制度、监督三个关键环节, 通过加强教育, 使参与市场的主体筑牢思想道德防线;通过完善制度, 使市场运行机制及权力制约机制更加科学;通过强化监督, 使腐败行为得以揭露、曝光, 在此基础上, 通过严厉惩处, 使腐败行为受到打击, 从而实现净化市场的目的。

3. 责任分解原则。

落实一个系统的责任, 没有科学的责任分解是不可能实现的。有形建筑市场惩防体系的建立, 涉及政府管理、市场服务、纪检监察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所有制企业等多个部门, 涉及方方面面的机制制度建设, 必须通过责任分解的方式, 使责任对象更加明确具体, 使责任更加便于落实。这也是近年来纪检监察部门在解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所取得的一条成功经验。

4. 相互制衡原则。

作为一个惩防体系来说, 它在体现一种相互协助以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合力的同时, 也应该体现一种相互制衡关系, 这种制衡所表现出的就是一种相互监督和相互促进。惩防体系围绕市场运行而作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对上一个环节的监督和促进, 没有这种监督和促进, 惩防体系就可能出现脱节, 失去其应有的效力。

5. 制度与技术预防结合原则。

制度具有一定的静态特征, 但市场是动态变化的。在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腐败行为日趋智能化的情况下, 制度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的, 甚至某些制度呈现出滞后性。在信息技术得到广泛运用的今天, 技术防腐的作用日显重要。工程交易计算机管理和专家计算机自动语音通知等系统的运用都说明, 技术防腐大有作为。只有把制度预防和技术预防紧密结合起来, 使两者的动态和静态特征相互补充, 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效能。

6. 开放创新原则。

网络行为主体论文 篇7

1 创新资源协同主体行为研究述评

1.1 创新资源协同主体

国家创新资源协同,创新技术优势转化的重要方法是加强国家实验室的作用和提升对国家实验室的有效管理[1],国家各个产业对协同的需求与国家实验室的供应之间的关系,为制定协同政策提供依据[2]。Dianne等指出企业必须加大对高校及科研院所资源投入,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转化,从而给自身带来更多收益[3]。如果能够实现创新资源的协调同步,企业在技术领域就会逐步走向成熟,商业化能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将科研成果进行市场化就会越容易取得进展和成功[4],影响企业从高校获取知识资源的协同能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规模等7方面因素[5]。无独有偶,Harrison等研究也发现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其当地的企业提供各方面科研人才、创新科技技术和科研成果等创新资源,使得企业在创新发展中形成协同创新的显著优势,对技术和知识的扩散,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6]。对于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之所以能够协同的原因,Brostrom发现企业对改进产品、工艺的需求是寻求协同的主要动机[7]。Ankrah等则认为,二者之间寻求稳定的协同是为了组织个体利益,而不是寻求社会的利益[8]。2004年,Renaud Bellais指出,政府为达到广泛形成科技投入机制的目的,需制定相应政策,这样企业就可以投入较少的基础研究[9]。Minna Halme根据北欧中小企业的经验数据,探讨中小企业的环境和社会负责的创新资源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可以创造负责任的创新具有非常不同的资源组合[10]。对于中介机构在创新资源协同中的作用,Ankrah认为中介在促进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协同方面是成功的[8]。可见政府下设的中介机构作为资源整合的一种存在模式,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样不可小觑。

国外学者强调突破创新路径依赖最重要的因素是创新主体的作用,在创新资源协同整合中,要突破路径限制,充分调动各个创新主体的作用,实现创新资源的高效利用[11],在政府建立创新资源协同的服务平台,制定相关协同的政策法规之后,放宽对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监管,培育科技中介机构,使得其与创新资源研用者之间可以通过高效协同,创造更多收益[12]。国内学者郑长江同样支持这种观点,认为创新资源协同的实质是采用适当的方式共享创新资源使用权,是将协同风险分配至不同主体之间,进而实现协同收益共享的全新合作方式[13]。

1.2 创新资源协同主体的行为策略

近年来,博弈论方兴未艾,同时也为国内学者对于创新资源协同主体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谢科范等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向高校及科研院所投入的研发费用对其总体研发费用的影响过程[14];李强等创建一个博弈论模型,并且讨论了在协同模式下,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的利益合理分配情况[15];李江通过构造博弈模型,首先着重分析了在完全信息的条件下,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对于协同合作模式会做出如何选择,接下来分别考虑当信息不对称时,对于技术交易模式、技术购买模式以及商业化协作模式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最后应用信号博弈对协同合作模式的选择问题进行了扩展[16];薛克雷,潘郁等应用演化博弈模型对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在协同创新过程中,信任、不信任两种行为的动态演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7];陈劲等舍弃了以往两两博弈的方式,依据3种博弈策略,成功构建出了三维演化博弈模型,并依托Netlogo仿真平台进行模拟仿真[18];曹武军等利用演化博弈模型建立政府与企业、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政府与高校及科研机构3对博弈主体,找出了影响各方长期稳定协同的因素[19]。

上述研究对于探索创新资源协同创新这一课题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但是,从总体的角度来说,当前对于创新资源协同主体的绝大部分研究仍然集中在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对科技中介机构的研究甚少,对科技中介机构在整个创新资源的协同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更是鲜有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包括科技中介机构在内的所有创新资源协同主体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

2 创新资源协同的主体与行为

创新资源协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能单对某个或某几个主体进行研究,而应将其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2.1 创新资源协同的主体

创新资源协同主体分为3类:(1)以政府为主的监管主体;(2)以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为主的研用主体;(3)以科技中介机构为主的辅助主体。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机构之间形成的创新资源协同网络体系,如图1所示。

政府,作为创新资源协同最有力的部门,负责对创新资源的参与主体进行监督与管理,可以采用政策引导、信息提供等手段有效推动促进创新资源协同活动的深入开展和有效实施。在区域创新资源协同过程中,政府要做好总体规划和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的工作,营造各个参与者共同寻求协同的良好氛围,搭建创新资源协同的先进优势平台,对成功进行协同的主体进行奖励,对中途毁约等不利协同的主体进行相应惩罚。

技术创新的根本主体是企业,在整个创新资源的协同过程中,各类创新资源最终要被企业应用从而创造出市场价值。企业需要通过整合内部创新资源促进发展,但仅仅依靠自身内部的那些资源,企业是很难有所作为的,这就要求企业向外部寻求更为前沿的科研与技术成果,然后才能实现把获得的技术、成果等创新资源转化为能够提高整体水平的现实生产力。

创新资源中重要的一项是知识创新,而它的源头在于高校及各类科研院所,这些机构在取得先进科研成果的同时,其更需要做的是寻找能够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外部组织,在政府的引导下,力争为企业发展提供丰富的创新人才、创新成果等,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科技中介机构是一种连接的桥梁,它可以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提供技术支持,投资金融等;可以为高校及科研院所寻求协同对象,前沿科技成果的推介等服务,使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真正成为一个系统,彼此联系。

2.2 创新资源协同主体的行为策略

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以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为核心的创新资源协同,政府、科技中介机构等为创新资源协同提供政策扶持和各类辅助性服务,为各行为主体施加良性的行为策略,本文称为协同的行为策略。反之称为不协同的行为策略。

3 创新资源研用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

本文采用复制动态演化博弈方法[20],从有限理性出发,以参与人为研究对象,在演化博弈的动态过程中,演化的初始条件及演化路径决定了演化稳定策略的最终状态。具体到本项研究,作为创新资源的研用者,企业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直到没有其他方式可以比其带来更多收益,这种行为方式被不断模仿复制,直到采取此行为方式的比例趋向稳定[21]。

3.1 假设条件与支付矩阵

(1)假定在只有创新资源研用者的情况下进行博弈。(2)假定企业在与科研院所的协同过程中,会表现出两种行为方式:①协同;②不坚持协同。(3)假定高校及科研院所在与企业的实际协同过程中也会有以上这两种行为方式。(4)假设企业方在集群中有占比为m的企业选择协同策略,则在集群中有占比例为1-m的企业选择不协同策略;高校及科研院所在集群中有比例为n的群体成员选择协同策略,则占比例为1-n的高校及科研院所选择不协同策略。

另外有如下假设:

A方代表企业方,B方代表高校及科研院所;iA为A方采取不协同策略时的预期收益;WA为A方采取协同策略时的额外收益;CA为A方采取协同策略时的额外成本;同理,iB为B方采取不协同策略时的预期收益;WB为B方采取协同策略时的额外收益;CB为B方采取协同策略时的额外成本。根据以上假设A方与B方博弈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3.2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A方择协同策略的收益为:

A方选择不协同的策略收益为:

则A方的平均收益为:

同理可得,B方的平均收益为:

分别构造A、B方的复制动态方程组为:

在式(5)中,分别令dm/dt=0,dn/dt=0。由此可得,当m=0、1或时,A方集群中具有稳定比例的一部分群体采取协同策略,当n=0、1或时,B方集群中具有稳定比例的一部分群体采取协同策略,基于上述分析可得,A、B方演化博弈模型的均衡点为(0,0)、(1,0)、(0,1)、(m',n')。其中。

方程组(5)的雅克比矩阵为:

矩阵J的迹为:

3.3 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A、B双方演化博弈演化的稳定性情况可分以下两种情况来讨论:

(1)当WA<CA,WB<CB或WA<CA,WB>CB或WA>CA,WB<CB时,即A、B方至少有一方的协同预期收益小于其协同额外成本时,在式(7)中,矩阵的稳定性如表2所示。

然后,分别通过相位图如图2、图3和图4将A、B方群体比例变化复制的动态关系表示出来,从各个相位图可知,无论任何初始状态如何,系统都将收敛于O(0,0)点。也即在A、B集群中内至少一方采取创新资源协同策略的成本大于其收益的情况下,演化的稳定策略是集群成员均采取不协同的策略。

(2)当WA>CA,WB>CB时,即当集群内A、B方采取协同策略时的预期收益大于其成本时,在式(7)中,矩阵的稳定性分析如表3所示。

进一步将两个群体类型比例变化复制的动态关系用相位图如图5表示出来。

从相位图不难看出,初始状态处在由A(1,0)和C(0,1)与鞍点D(m',n')分别与O(0,0)、B(1,1)连成的两个区域OADC、CDAB时,系统将收敛于不同状态,初始状态在CDAB区域时,系统将收敛于B(1,1)点;初始状态在OADC时,系统将收敛于O(0,0)点。即当只有创新资源研用者参与的演化博弈时,演化的最终状态是(协同,协同)、(不协同,不协同)共存的状态。为进一步打破彼此不协调的局面,需要加入创新资源协同的其他主体的作用。

4 各主体参与下创新资源使用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

各主体参与下的博弈主体依然是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双方都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双方的策略选择均是协同策略与不协同策略。

4.1 假设条件与支付矩阵

对博弈影响要素进行如下假设:

A方代表企业方,B方代表高校及科研院所;iA为A方采取不协同策略时的预期收益;WA为A方采取协同策略时,除交与中介机构的费用(为研究中介机构对演化博弈的影响,单独研究)外的纯收益(收益与成本的差值);同理,iB为B方采取不协同策略时的预期收益;WB为B方采取协同策略时的纯收益;ΔC为A、B方进行协同时,需要交付中介机构的费用,用r代表A方的成本分摊比例,则B方的分担比例为(1-r),r∈[0,1]。F为政府作用下对A、B方不进行协同的一方规定的罚金,也即一方不再进行协同时交给另一方的罚金;G为政府作为创新资源的监管主体,通过扶持机制引导激励A、B方协同时给予的政府补贴。

假设企业方在集群中有占比为m的企业选择协同策略,则在集群中有占比例为1-m的企业选择不协同策略;高校及科研院所在集群中有比例为n的群体成员选择协同策略,则剩下占比例为1-n的高校及科研院所选择不协同策略。

根据以上假设,A、B方进行博弈的矩阵如表4所示。

4.2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A方选择协同策略的收益为:

A方选择不协同策略时的收益为:

则A方的平均收益为:

同理可得,B方的平均收益为:

分别构造A、B方的复制动态方程组:

在式(13)中,分别令dm/dt=0,dn/dt=0。由此可得,当m=0、1或时,A方集群中采取协同策略的比例是稳定的,当n=0、1或时,B方集群中采取协同策略的比例是稳定的,基于上述分析可得,A、B方演化博弈模型的均衡点为(0,0)、(1,0)、(0,1)、(m*,n*)。其中

方程组(13)的雅克比矩阵为:

矩阵J的迹为:

4.3 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A、B双方演化博弈的稳定性情况同样可分以下两种情况来讨论:

(1)当rΔC<0且(1-r)ΔC-F<0,即违约方罚金大于A、B方需支付的中介费用时,在式(15)中,矩阵的稳定性如表5所示。

由表5可以看出,当双方投入中介费用小于违约罚金时,O点为不稳定点,A点、C点为鞍点,B点为(协同,协同)策略稳定点,也就意味着当违约罚金远远高于双方投入中介费用时,双方演化博弈策略必然是“协同”,这充分说明了在A、B方协同构建中建立惩罚机制的重要性。系统相位图如图6所示。

当rΔC-F>0且(1-r)ΔC-F>0,即当罚金小于A、B方需支付的中介费用时,在式(15)中,矩阵的稳定性如表6所示。

从表6可以看出,当A、B双方投入中介费用大于违约罚金时,O点和B点两个是稳定点,它们分别对应于(不协同,不协同)、(协同,协同)两种帕累托最优结果。A点与C点为博弈不稳定源点,D点为鞍点,当初始状态处在由A(1,0)和C(0,1)与鞍点D(m*,n*)分别与O(0,0)、B(1,1)连成的两个区域OADC、CDAB时,系统将收敛于不同状态,当初始状态处在CDAB区域时,系统将向B点(1,1)收敛,双方关系将向“协同”状态演进;当处在OADC区域时,系统将向O点(0,0)收敛,双方关系将向“不协同”状态演进。系统相位图如图7所示。

由演化相位图可知,稳定状态为(协同,协同),(不协同,不协同)两种。演化将向哪一个方向发展,取决于CDAB区域面积与OADC区域面积的大小比较,OADC区域面积越小,(协同,协同)策略的概率越高,CDAB区域面积越小,双方实施(不协同,不协同)策略的概率越高。其中CDAB区域面积为:

4.4 对影响CDAB区域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

4.4.1 违约罚金

由面积公式S对F求导可得,,可知,S为F的减函数,当政府对双方的违约行为实施强制严厉处罚制度时,即违约罚金F提高时,CDAB区域面积将减小,双方“协同”的概率提高,向(协同,协同)稳定状态演进可能性增大。因此,在双方协同中适当地提高违约罚金F,有利于向(协同,协同)稳定状态演进。

4.4.2 政府补贴

由面积公式S对G求导可得,,可知,S为G的减函数,当政府补贴G提高时,CDAB区域面积将减小,双方“协同”的概率提高,向(协同,协同)稳定状态演进可能性增大,此时政府应加大对协同双方的补贴,才能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因此,为推动创新资源协同的深入发展,政府应实施诸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策略。

4.4.3 中介费用

当中介费用增加时,CDAB区域面积将不断增大,双方“不协同”的概率将增大,向(不协同,不协同)的稳定状态演进的可能性提高;当双方中介费用降低时,CDAB区域面积将不断减少,双方“协同”的概率将增大,向(协同,协同)的稳定状态演进的可能性提高。因此,要向(协同,协同)稳定状态演进,中介机构必须有效控制对双方收取的中介费用,以降低双方协同风险。

4.4.4 中介费用分摊系数

由面积公式S对r求导可得,,分两种情况讨论:

一方面,,即,B方的中介费用分摊系数r越大,S面积越小,则向(协同,协同)状态演进的可能性越大。这就意味着高校及科研院所获取的收益越大,其中介成本分摊比例越高时,向(协同,协同)稳定状态演进概率越大。

另一方面,,即B方所获取收益越小,成本分摊越小,S面积越小,则向(协同,协同)状态演进的可能性越大。由S面积公式对r求导分析,不难看出双方协同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公平合理的费用分配机制。

5 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文在对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机构之间的关系和各个主体协同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作为博弈主体在有无其他协同主体作用情况下的动态演化过程,并找出在各个主体参与下影响两方长期协同稳定的因素。对此作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5.1 政府部门

一方面作为创新资源协同的引路人,为更好的鼓励促进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协同,政府在协同项目的审批过程中优化流程、精简手续,使项目立项更便捷;同时,应投入更多的协同项目基金,对进行协同的主体给予更多资金上的支持,对成功完成协同企业获得的收益免征收或少征收相应税费;引导社会资金、金融机构对协同项目的投入,资助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协同创办的各类项目,通过建立此类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双方积极性,提高创新资源协同的成功率。另一方面作为创新资源协同的监管者,在协同过程中政府应制定与创新资源协同配套的法律规范和管理办法,如为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信用记录。对违反协议的任一方给予不良信用记录,向社会外界披露违约方在协同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同时给予其适当的经济处罚,对于博弈双方中途不协同的行为具有很好的预警作用。

5.2 创新资源的研用者

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在一项创新资源协同活动开始之前,双方均应对是否开展此类协同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工作,应积极寻求科技中介机构、政府等方面的支持。因为协同工作一旦展开,双方在对预期抱有希望的同时,也会承担相应风险。在双方达成协同后,并不是一劳永逸,随着创新资源协同进一步深入,由于协同动机、产权归属等方面双方会产生分歧,从而阻碍了创新资源协同的顺利实施,此时,双方应建立相互依赖和相互理解的有效沟通,加强双方的信任关系,使协同实现各自预期的收益。

5.3 科技中介机构

网络行为主体论文 篇8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不正常的现象,比较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个人投资者数量远远大于机构投资者数量,而且从交易量以及换手率来看,个人投资设明显大于机构投资者。从西方证券市场发达的一些国家来看,这种现象是不合理的。导致这种不合理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行为上存在着诸多的认知偏差。

二、我国个人投资者的认知偏差

(一)政策依赖性强

我国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处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处于对经济稳定性的考虑,国家对证券市场的干预力度较大,证券市场的波动受国家政策影响比较大,很大程度影响着投资者进行股市投资的意愿以及股市交易的频繁性。比如,在利好的政策颁布时,证券市场上的资金极具上涨,交易频率明显上升。而当抑制经济的政策颁布时,却会让市场上的资金快速的退回,交易量收缩。

(二)心理偏差

我国的个人投资者在做决策时,往往轻视公司会计报表等基本面的的信息,总是过分依赖自己打听的“小道消息”,影响到对市场未来前景的理性认识。一方面依靠小道消息,部分投资者会会取得暂时的成功,使这部分投资者存在着侥幸心理。另一方面,会使这部分投资者对未来做出较为乐观的判断。

(三)赌徒和一夜暴富心理

我国目前在财富占有度上两级分化比较严重,很大一部分投资者希望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投资回报,而忘了自己抵御风险的能力。个人投资者大多不是为了资产的保值增值,而把投资股市当成了一个发财致富的途径。只有不断震荡的股市才能满足他们这种一夜暴富的心理。

(四)恐俱心理

我国股市中有很大一部分个体投资者属于低收入者,对于风险的抵御能力不强。当这部分个体投资者遭受经济损失时,会有恐俱感,特别是在媒体或股评人士的一些鼓动或不适合自己投资策略的误导下,这种恐俱感容易导致投资者在非理性情况下做出错误的决策。

二、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行为金融学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金融学、经济学、决策学等学科理论基础上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市场主体主要是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心理特征,并以此分析投资者的心理对于其投资行为形成的影响。行为金融学将人类的一些心理学特征引入到资产定价理论中,通过对非理性心理的分析,通过对投资者行为心理决策的分析,行为金融学成功地解释了资产价格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小公司现象等一些标准金融学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中国个体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违背了传统经济学的一些理论,但可以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找到答案。下面通过三种常见行为来看一下中国投资者非理性的程度,并尝试从中找到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一)交易过于频繁

我国证券市场换手率相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说,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在我国证券市场刚刚起步的时候,规模小,市场主体以散户为主,进入股市的目的以投机为主,可以解释为什么股票的换手率高。在进入新千年以后,中国步入了机构投资者时代,但是依然存在着交易过度频繁的现象。对这种现象,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行为金融学却从投资者过度自信的角度,对市场上存在的这种交易过度频繁的现象进行了解释。

(二)处置效应

处置效应是指一般情况下,投资者更愿意不出售或延迟出售已经亏损的股票,而倾向于较早的卖掉已经盈利的股票。

例如,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开放式基金非理性赎回便是基金市场的“处置效应”的体现。当基金价值上升的时候,基金份额的赎回压力便越大。而当基金价值下降的时候,赎回的价值反而小。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基金的优汰劣胜。成长性好的基金不断被淘汰,而前景不好的却留在市场上。

(三)羊群效应

金融市场中的羊群效应,是指个体投资者不考虑自己实际情况,盲目的跟随其他人的决策或者所谓专家和媒体的建议。比如说,某个投资者自身很容易受到多数人行为的影响,看到其他的大多数投资者都在买入或卖入某一支股票,非理性地跟随其他投资者买入,并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和获得正确信息。在2007年的牛市中,投资者发现周围的人都在加大投资,由于羊群心理,也加大投资力度,增加持有股票的数量,将大盘进一步推向高位,这是典型的买方羊群行为的体现。在2008~2009年的熊市里,大部分投资者发现周围的人在抛售股票,担心自己持有的股票价格也会大幅下挫,则采取同样的策略,大幅抛售股票,这种卖方的羊群行为反过来使得许多股票价格同时下降,进一步将大盘砸向低谷。

三、从行为金融学角度来看对证券市场的建议

行为金融学理论的特点在于阐明了其投资行为与市场理性预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投资者都是不理性的人。如何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并且将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值得广大研究者、投资者以及政府监管机构思考的。一些学者认为,政府“无为而治”的传统观点必须丢弃,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监管措施帮助投资者恢复理性,从而稳定市场,达到政府监管的目标。

(一)加大信息披露违规的惩罚力度,完善我国信息披露制度

一方面,要加强内部消息流出和内幕交易的惩罚力度,增加违规者的违规成本,维护信息披露制度的秩序和权威。

另一方面,信息是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是投资者制定买卖计划的根本,及时、充分,真实的信息披露将增加市场的运行效率,提高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完善股票市场交易的制度

证券市场应该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政府应该正确定位自己在证券市场的角色,我国证券市场还存在很多的制度性缺陷,弥补纠正这些缺陷离不开政府的干预。政府应该从制度、法律方面健全、规范证券市场,而不是过多地干预股价的涨跌,造成股票市场价格的大幅涨跌。

(三)加大投资者教育的力度

通过加大对投资者的教育可以增强投资者识别风险的意识,能够在思想上上克服认知偏差,起到减少过度交易、处置效应、羊群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

(四)对入市的门槛要求提高

政府应该提高股市的进入门槛,采取措施限制或者禁止那些对风险抵抗能力差的个人进入股市。例如,政府应该禁止位于某个收入水平线以下的人进入股市。如果难以鉴定透着者的收入水平,另一种方法是间接增加上述人员的交易成本,从而限制上述人员进入股市的意向,而且增加交易成本还可以限制中小投资者过度交易。比如说,可以对小额交易征收更高的交易印花税,或者鼓励对小额交易设立较高的佣金率。

摘要:最近十年,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 个人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体现在人数和交易量上, 然而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行为上存在诸多的认知偏差, 导致投资行为常常呈现非理性的倾向, 进而在影响并加剧了证券市场的震荡, 本文通过分析投资者的这种认知偏差, 并通过列举三种常见的非理性行为以及该行为相对应的金融异常现象来解释中国个人投资者非理性的倾向, 并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 给出了一些监管方面的意见以及建议。

关键词:个体投资者,非理性行为,行为金融学,监管建议

参考文献

[1]钟绍峰.浅析行为金融学与我国证券市场[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6 (03) :125-126.

网络行为主体论文 篇9

关键词:农地非农化;利益主体;博弈论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土地利用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的土地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这一方面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却造成了耕地资源的大量损失,即所谓的农地非农化趋势[1]。土地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和极具价值的资产。参考一些教科书可以把土地的主要功能归纳为负载、养育、仓储、景观、储蓄和增值等几个方面[2]。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基础,是人类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生产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生产活动的扩展或者说是对于物质文化需求的多样化,是农地非农化的根本原因。土地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参与经济建设,产生经济效益,与之而来就会引发利益如何分配以及相关决策主体围绕利益分配作出的行为选择等问题。在农地非农化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既是决策主体又是利益主体,由于各自扮演的角色、价值取向的差异,很难采取统一的策略,于是围绕三方利益分配的博弈机制形成。在博弈中,各决策主体要最大限度实现自身的利益偏好,必然会采取既合作又冲突的方式,本文从合作博弈模型的角度来分析各主体博弈行为,通过研究参与者的策略空间,挖掘各主体间的制约因素及其相互影响,为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点提供具有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2.非农化博弈中决策主体的利益目标

博弈是建立在相互猜测对方的决策过程基础上的决策,成立的前提在于假设,经济学中的理性人是经典博弈论中的基本假定[3]。在非农化博弈中,我们假定决策主体都是理性的,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中央政府作为国家的代理人代表的是国家利益,地方政府代表的是局部利益或者说是地区利益,农民则代表的是个人利益。

2.1中央政府的主要目标及其困境

农业用地向经济价值高的行业转移时,依据现行的土地政策,中央政府可以占有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收益。中央政府是土地制度的供给者,既可以制定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又可以调整中央与地方收益分成比例以及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一方面,中央与地方在收益分配上此消彼长,虽然中央凭借其权威可以获得更高的土地增值收益,但却会打压地方政府非农化积极性,影响经济结构调整,拖累经济发展。反之,如果中央在收益分配比例上做出让步,让利于地方,巨额利益的驱动不利于地方保护耕地,引发粮食安全和生态坏境恶化等问题。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可以提高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使农民获得更多土地补偿,约束地方政府,换取民众的拥护和政治信任。反之,如果施行较低的补偿标准,征地直接成本降低,地方政府收益提高,但是过低的补偿将会招致民众不满,引发信任危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在制度供给的过程中将会面临多重挑战,中央政府的主要目标在于确保国家整体效益的实现,这既包括直接的经济效益,又包括生态、社会综合效益。基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出于宏观环境下的人口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的考虑,中央政府具有较强的耕地保护意识,获得较高的非农化收益不是其主要目标[4]。

2.2地方政府的主要目标及困境

我国是个层级众多的国家,有多级地方政府,为便于分析,本文将地方政府定义为具有直接土地监管、调控职能的一级城市政府或县区级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利益上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地方政府既代理中央政府,实施对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宏观管理与调控,完成中央下达的任务;又代理区域非政府主体,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本地区利益最大化[4]。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在财力划分上,中央政府集中了60%的财政资源,地方政府仅占40%,在事权划分上,中央承担约20%,地方承担近80%。事权与财权不相匹配,造成地方政府财力严重不足[5]。农业用地的经济产出远远低于非农业产出,农地非农化所带来的巨额的土地增值收益对于地方政府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非农化意愿并倾向以较低的补偿标准征用土地。一旦补偿不能令农民满意,为维护自身利益,将会引发双方冲突。

上述分析表明,地方政府为缓解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矛盾,热衷于非农化的土地增值收益,加上长期形成的威权意识和执掌的行政权力,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易于做出损害农民利益的选择。从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分析中,易知中央政府制定的高补偿标准、健全的监督机制、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农民自身的反抗意愿都是过度非农化的约束条件。

2.3农民的主要目标及困境

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农民个人并没有所有权,土地财产权的体现并不充分。一方面,在土地的处置、出让上被动,另一方面,农民又是土地的实际使用者,享有土地经营权和使用权。土地对于农民是基本的保障,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机会的增多,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在逐步的弱化,但由于知识素养、职业技能的缺失,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背负着较高的生存成本。城镇化的加快,城市向外擴展,大量农业用地划归建设用地,出于对未来的担忧,农民希望获得更多的收益,充分享受非农化的成果。地方政府作为区域经济的代表,出于发展的需要,个人政绩、升迁的考量,也希望获得更多利益,这种利益诉求与农民是一致的,因而双方不可避免的将会参与竞争。按照政治学的表述,同一利益关系中的两个利益主体对于同一利益客体都有要求,通常有两种形式的表现:一种形式是某一利益主体对于另一利益主体既有利益的要求,这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剥夺;另一种形式是两个利益主体对于某种双方均未获得的利益都有利益要求,这往往表现为一种利益竞取[6]。

nlc202309031528

上述分析表明:双方利益的竞取倾向以及力量对比失衡,在实践中农民倾向采取合作抱团策略,集体应对地方政府,逼迫地方严格执行中央制定的耕地补偿标准并争取最优的安置政策,如不能达成,将以不合作的姿态,甚至采取上访、抗拆等对抗性行动维护自身利益。

3.非农化主体博弈行为分析

博弈模型的战略式表述:模型的组成部分G= 定义:博弈局中人:N=﹛1,2…,n﹜n∈R; Si:每个局中人i有行动集Si,行动集包括其可选择的所有行动,i∈N;Ui:每个局中人有一个效用函数(支付函数)。中中央政府定义为A;地方政府定义为B;农民定义为C,则博弈中参与人集合N={A,B,C};Si={SA,SB,SC};Ui={UA,UB,UC}。

3.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

中央政府是政策的供给者,在决定收益分成比例上主导,地方政府从属,博弈矩阵分析见表1。

参与者分别为:A,B;中央政府定义为A,地方政府定义为B,则参与人集合为:{A,B}。行动空间:中央政府定义为SA,SA={A1,A2};地方政府定义为SB,SB={B1,B2}。A1定义为:多收取,A2定义为:少收取;B1定义为:多缴纳,B2定义为:少缴纳。相应的支付函数组合为:SAXB={(A1,B1),(A2,B1),(A1,B2),(A2,B2)}。

当选择S={A1,B1}={多收取,多缴纳}策略时,UB={地方政府收益低,对非农化的积极性不高,可能造成地区经济发展停滞,并且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UA={中央政府收益与监督地方严格执行土地政策的成本都高}。当选择S={A2,B1}={少收取,多缴纳}策略时,UB={地方政府收益低,非农化消极};UA={中央政府收益与监督成本都低}。这种策略不符合实际,出于策略组合的完整性加以分析,经济人总是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中央和地方都不会选择这种策略。当选择S={A1,B2}={多收取,少缴纳}策略时,UB={地方政府收益高,为更多的享受非农化的收益,向上级造假瞒报的风险增大};UA={中央政府收益与监督成本都增加},为保证收益,必选严格的监督地方政府。当选择S={A2,B2}={少收取,少缴纳}策略时,UB={地方政府收益高,非农化积极性高,瞒报风险小};UA={中央政府收益与监督成本都低}。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围绕非农化收益分配上的博弈是长期的,中央政府更注重的是全社会的整体效益,因此更倾向采取少收取的策略,换取地方政府严格执行国家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等土地政策;地方政府则宜更多享受非农化的收益,除强化自身的政策执行动力外,可获得更大的财政自主权,对加速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具有积极地意义。

3.2地方政府和农民

参与者分别为B、C;地方政府定义为B,农民定义为C,则参与人集合为:{B,C},行动空间:地方政府定义为SB,SB={B1,B2};农民定义为SC,SC={C1,C2}。B1定义为:低补偿,B2定义为高补偿;C1定义为:合作,C2定义为:对抗。相应的支付策略组合:SBXC={(B1,C1),(B1,C2)(,B2,C1),(B2,C2)}。

当选择S={B1,C1}={低补偿,合作}策略时,UB={地方政府征地成本低,征地积极};UC={农民收益低,合法利益被侵占}。当选择S={B1,C2}={低补偿,对抗}策略时,UB={地方政府收益与征地成本都高};UC={农民收益低,抵制征地并且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和上访},双方显然要竭力避免采取这种策略。当选择S={B2,C1}={高补偿,合作}策略时,UB={地方政府征地成本高,群众支持度也高};UC={农民收益较高,保护耕地的积极性高}。当选择S={B2,C2}={高补偿,对抗}策略时,UB={地方政府收益低,征地成本高,对非农化具有抑制作用};UC={农民收益低,放弃了较高的非农化收益}。这种策略组合也不符合实践,双方都不会主动割舍自身利益。

從上述分析中可得出结论:农民行动策略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给予的征地补偿强度,政府给予农民的补偿越多,农民越倾向采取合作的态度,反之,则倾向于不合作甚至是对抗。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维权意识提高,政府出于缓解社会矛盾和社会稳定方面的考虑,将会逐步采取高补偿换取农民合作策略,这也符合当前各地的实践。

地方政府与农民博弈矩阵分析见表2:

4.结论

当前中国经济主要还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这样的发展方式,对自然资源具有极大的依赖性,因而农地非农化是不可避免的。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非农化的活跃程度是不相同的,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对资源资源的依赖将会逐步的降低。非农化有利于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当前主要是要防止过度非农化,从决策主体的角度出发,分析各方博弈行为,易发现博弈的焦点最终将会集中到非农化利益分配上,为实现各自的利益期望,各方将会按照博弈合作的方式选择最优策略。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以下结论:

(1)政府应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在不违反国家政策法规前提下,农地的处置权、收益权应是充分的、独立的、具有排他性的,农地可以自由上市流通,农民可以获得正常的土地产权收益,政府不应该继续对农村土地产权进行侵犯[7]。要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完善土地补偿机制,同步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充分保障农民权益。在实践中,农民通常不会主动要求政府征收自己的土地,更多的是被动响应,因此,完善利益保障机制也是政府的责任。

(2)通过分析非农化的约束因素,中央政府应加快制度创新,在现有土地政策的基础上,通过严格土地督察执法同时辅以保护耕地奖励来限制过度非农化,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通过上文分析,执法监督强度和分成比例是影响地方非农化应对策略的先决条件,在保证经济适度增长的前提下,要有计划、有节制的占用土地资源,防止农地的过度非农化,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

(3)政府应该提高自身的治理能力,逐步转变经济方式,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在提高现有土地利用率及效率方面做文章。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建设与土地供给之间的矛盾,而且可以有效的保护后备的耕地资源,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曲福田,陈龙江,陈雯.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2):232-240

[2]陆红生.土地管理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444

[3]赵耀华,蒲永健.博弈论与经济模型[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1-431

[4]肖轶,魏朝福,尹珂.农地非农化中不同利益主体博弈行为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3):89-93

[5]张丽华,李宝春,张吕,张蕾.我国土地财政生成机理分析及解决思路[J].财政研究,2010,12

[6]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马贤磊,曲福田.农地非农化过程中收益分配制度变迁:博弈论视角的分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9

作者简介:林兴林(1987-), 男, 汉族 ,湖北黄冈人,硕士研究生,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管理。

汉诗英译主体行为效果的客观凭据 篇10

1 译诗二因

译者须首先明白,经典的汉语诗歌,是语言高度凝练,极富音乐性,讲究格律,蕴含着丰富情感、深厚文化底蕴与审美信息的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精华集大成的结晶。当代著名诗人韩作荣认为,“诗作为文学固定于版面,可以称之为‘最好文字的最佳排列’,但诗从本质上讲,只是一种感受,诗在诗意中体现出来。而诗意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主要属于感情的范畴。”这个观点再次说明,诗是以语言为基础,以诗意与情感为核心,内涵奇妙而丰富的文学体式。从诗的本质来看,诗是唯美的,是意美、音美、味美、形美在韵律格调上的融合塑造,传情达意是诗的根本功能与目的,而诗最大的艺术性更在于它的表达方式。“须知,诗的意义不在写了什么、什么题材或主题,而在如何写。”因之,一切诗歌翻译都应该把发掘、再现原诗的意义、意象、意境、气韵和艺术效果放在首位。具体来看,译诗活动的起端和译事行为的依托载体是原诗作品,其语言特色、文化含量、艺术效果,以及作品缔造者自身的个性、风格、技艺(主要指诗学创作)等,都是滋养原诗品质的关键要素,译文作品也因此面临着承载复杂艺术特征的使命,译者主体对原作“品性”解读的深浅,译作对这些“品性”再现内容的多寡,随之成为评价译文质量、译者译艺水平的重要标准。所以,好的译作必须在这些原诗素质上做出精心再现;而优秀作品的诞生是不会凭空成就的,乃是译者对诗歌原质深刻解读和精致表现所使然的。

翻译一部(首)作品,除去很小一部分自娱自乐的玩赏,或操觚小试以陶冶艺感的目的之外,绝大多数译者的翻译动机都是为了推介源语文化,以飨读者,或是为了增富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内涵与多样性。但是,无论出于怎样的翻译关怀,读者对译作的接受能力与欣赏的程度都是每一位译者必须考虑到的重要因素。因为,译文读者才是译作优劣的最终判官。优秀的译者会考虑到译语特点及译文读者身上可预见的接受效果,采用恰当的传译手段,对手头文本或增、或删、或繁、或简、或曲、或直、或摹、或释、或真、或似地予以润饰加工,精雕细琢,直至达到译文对读者产生最理想的感应程度。读者是译者真正的服务对象,为谁翻译,怎样翻译,如何评价最终的作品,都是与读者形成连动机制的思考重点,也是开发翻译行为效能的根本动力。

如此,我们不难明白译者具有两种必不可少的关怀对象,即诗歌原文和译文读者。他们构成了影响主体行为的客观动因和制约要素。

2 译诗三难

充分认识到原作和读者对翻译者主体所构成的制约作用,还不足以帮助译者养成良好的诗歌翻译的素质。更为重要的,翻译行为主体还要从汉语诗歌外译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入手,深刻了解操作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或翻译矛盾所在。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曾感慨:“译事三难:信、达、雅。”此一说,从某种程度上道出了在语际转换的三个关键环节,较为准确地揭示出翻译的基本原则,以及实践运用方法上的根本要求。就诗歌翻译来说,严君所强调的忠实原文、须臾不离之“信”,晓畅通顺、语出自然之“达”,以及风格典雅、依实出华之“雅”,似乎都只能从语言文字上对译文要求提出理想标准。而译诗非比一般的翻译活动,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要比其它任何形式的文学翻译具有更大的言内与言外信息负载量和更高的艺术价值。

从语义上讲,诗歌文字高度凝练,蕴义丰富,除本义或普通的所指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外,每一个辞令、每一个诗行片语,都可能兼指或暗示出丰富的意义,包括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风格意义(stylistic meaning),情感意义(emotional meaning),反射意义(reflected meaning)和搭配意义(collective meaning)等。用袁行霈先生的话说,诗体语言具有宣示意义和启示意义。“宣示义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启示义,作者自己未必十分明确,读者理解未必完全相同,允许有一定范围的差异。一首诗艺术上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启示义的有无。一个读者欣赏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对启示义的体会能力。”以杜甫五言古诗《望岳》的后两句为例,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在约翰·特纳(John A.Turner)笔下译为:Some day/Must I try topmost height/Mount,at one glance to see/Hills numberless.

此译仅仅忠实地传达了原诗中文字表面叙事性的意义,即宣示义,展示出登至泰山之巅将会领略到的自然景象。译文所展现出的画面固然壮美辽阔,但对于诗中激昂于登者胸襟之宏博志向,却表现不足,联想的意境不够深入,文字所承载的启示意义便少了许多。为把“凌”“顶”而“小”“众山”的启示义传递出来,许渊冲采用了语义深化的译法:I must ascend the mountain’s crest/It dwarfs all peaks under my feet。许译中的两个妙词“ascend”与“dwarf”都有深远的引伸意义,揭示出诗人渴望进步,努力向上,追求至高境界的意志倾向,真正译出了诗中字力和厚重蕴含。

再来看汉诗文体的形式特点。巴斯内特认为,“诗歌是内容和形式不可分的文本”纽马克教授也相信文学翻译要具备结构美(structure),隐喻美(metaphor)和声音美(sound)。中国古典诗歌除了对遣词用句格外讲求平仄音韵、格律规范外,还有很多特别的创作手法和风格要求。比如,汉诗尤重修辞运用。比兴、含蓄、烘托、夸张、对比、照应、叠字、婉约等,都是汉诗创作中最为常见而成熟的表现手法。另外,汉语诗词中别有民族性的诗形风貌是,重意境,谋意合,情景交融,触景生情,多以意象叠加手法绘构心境,引发深思。再加上汉诗向来具有“文如其人”,“风格即人”的创作观念,产生了许多因人而异,风格迥异的诗歌“体性”。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列述了诗的八种艺术风格: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和轻靡。司空图也在《二十四诗品》中总结出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练、劲健、起立、自然、含蓄、豪放等十二种诗风和派别。汉语诗词由于这许多的体式风貌,承载了丰富的语言个性。对于翻译而言,文本语言个性越强,风格越独特,文字富含的信息量越大,就越难将它转译成为另一种语体形式;同时,翻译活动对参与者———译者的要求也就越高。因此,译者除了要爱诗之外,最好还会诗、懂诗,具有诗人的创作眼光和写诗、赏诗的素质,尽量做到译诗像诗,译诗有诗。如果将一首格律严谨,文辞精辟,语义凝练的汉诗作品译为结构松散、言疏意浅,诗法直白的散文,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汉诗,最多是有一定意境和诗意的文字组合;形式上成了扭曲的异类,而非汉诗真我的再现了。故而,译出汉诗的风格、形貌是非常必要的。

汉语诗歌的另一大特点,同时又是诗词文法的最本质特色,便是“诗味”。钟荣在《诗品·序》中论诗道,“词采葱茜,音韵铿锵,使人味之,娓娓不倦。”司空图不但提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而且强调诗词应有“味外之旨”,即味外有味。清代袁牧所作的一句戏言,使我们更加重视诗之真“味”。他说:“司空表圣论诗,贵得味外味。余谓今之作者,味内味尚不可得,况味外味乎?”由此可见,一首好诗当有也必须具有“两味”,一是味内味,其味之所生在于字词本身,借助语言运用和符号载体的传输,将形式和意义具体呈现;二是味外味,成之无形,寄之有意,它蕴涵于字里行间,抽象而空灵,是诗歌作用于人精神领域而生的悸动和感怀。诗歌翻译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把原诗韵味再现出来。美国意象派诗人艾米·洛厄尔(Amy Lowell)说,译出“诗的芬芳”要比译出“诗的音韵”更重要。郭沫若也一再提醒,诗歌翻译要不失“风韵”。无论是“芬芳”,还是“风韵”,都在强调一种“诗味”的表现。洞察诗味于心,将其真实的意味全面表现出来,正是诗歌翻译者应有的更高追求。诗歌翻译应该打破纯粹的语言途径,融合多类学科认知手段,以意味审美为核心,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学翻译之美。

我们如将译诗操作的上述要求,同时又是译作评价标准的关键层面归结起来,可借一言以蔽之:译诗三难:意、形、味。解决好这“三难”,应是翻译主体的主要任务。“三难”所涉及的几个重要方面应当成为译者追求高质量译品的重要指南和努力的方向。

3 结束语

由于中国传统诗词所具有的丰富内蕴和独特的审美要求,对于每一个有志将其外译推介的译者,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译者自身的特点来分析,翻译主体主要存在两类基本特征:一是译者不可避免地受制于客体因素;二是译者借助本身的主体素质,可以发挥出主观能动作用。这两个特点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译诗的完成效果。综上观之,汉诗外译须有综合一体的审美观照,并且,这种观照必须化为翻译主体的理性意识,用以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正确、有效地利用储备技能和诗艺素养,全面完成好译诗工作。

摘要:汉语诗歌英语翻译的最大难度往往被认为是不同民族性语言文化的本质难于在异语境中再现、交融和接受,而这个难题的根源在于汉诗特有的艺术特色和人文内涵,以及译文读者的文艺鉴赏力与接受心理。它们成为译者发挥主体行为效能的客观依据,同时也是译者诗艺、译艺才智勃发的外在刺激动因。只有深刻领悟到相关的客观因素和翻译条件,译者才能更好地明确行为方向,也能从另一个角度找到提高自身译诗质能的重点。

关键词:汉诗英译,译者,主体效能,客体关怀

参考文献

[1]Newmark 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London:P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1988.

[2]Bassnett,Susan.Translation Studies[M].3rd ed.London:Routledge,2002.[3]蒋坚松.英汉对比与汉译英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4]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韩作荣.诗的魅惑[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

[6]张传彪.诗笔.译笔.顿笔——英汉语翻译与比较纵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7]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A].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上一篇:三相电压下一篇:亲子游重在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