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行为论文

2024-10-09

产业行为论文(精选11篇)

产业行为论文 篇1

近年来, 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显示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整体提高具有关键性作用。同时, 从全球范围来看, 产业集群能够为国家经济发展赢得更多优势, 能够促使经济布局更加合理化、能够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产业集群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集群内企业员工的组织行为也出现了诸多新问题和新变化。做好集群内员工的管理必须对集群内企业员工的组织行为进行确认, 因而研究集群与非集群员工的组织行为意义重大。

一、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感知机会比较

所谓感知机会就是个体所感知的能够获得的替代性工作机会的多寡。感知机会对于企业和企业员工而言关系重大, 因为感知机会的高低通常代表了三方面内容。其一, 代表了员工本身的综合竞争力和自身的就业能力。其二, 代表了员工所在区域工作机会的多少。其三, 代表了职业信息的传递是否通畅。集群内外员工组织行为差异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集群内外企业员工的感知机会的差异。

根据相关研究证明, 集群内企业员工的感知机会高于非集群产业员工, 具体原因如下。首先, 产业集群内, 大量同类型企业或者一些上下游企业在一个相对集中且范围较小的区域内集中, 该区域内员工较之该区域以外的员工的就业机会明显要多。在产业集群内, 员工在经济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虽然也会面临较多竞争与挑战, 随时面临着失业危险, 但是这一区域内的人员同时也拥有着众多的工作机会, 当前工作失去以后, 他们能够充分利用企业众多和集中优势, 在短期内较快的找到新工作。而与产业集群相对的非产业集群中, 由于经济活动较为分散、企业布局不紧凑、各个企业互不联系、企业各行其是、各自为政使得工人一旦失去工作, 就很难在短期内找到一份适合自身的工作, 因而感知机会较低。其次, 产业集群内部的人员能够灵活、迅速的获取相关信息, 员工能够更加轻松的对周围企业的需求和空缺岗位进行了解, 因而能够增加自身就业机会。集群内企业由于地理位置相邻, 空间分布紧凑使得企业内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加强, 各种信息能够快速在整个区域内流通, 各个企业能够有效减少信息收集的成本和交易成本。集群内企业通过一些正式或者非正式的交流能够促使双方的关系更加密切, 增加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 从而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同时, 人员在集群内流动的风险较小。因此, 产业集群内不但就业机会多, 而且信息传递流畅、迅速, 因而人员的感知机会在产业集群比非产业集群高。

二、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职业成长比较

员工的职业成长是员工在当前企业内的职业进展速度, 包括多方面内容, 即员工在当前工作单位的职业目标进展速度、职业能力发展速度、员工报酬增长速度、员工在单位内部的晋升速度。在员工职业成长方面, 产业集群企业高于非产业集群企业, 这是由上诉四个环境所决定的, 以下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

首先, 由于产业集群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使得该区域经济增长迅速, 经济较为发达, 因而集群内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与待遇相对于非集群产业要高。吴离勤堂指出, 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产业集群内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集群所发挥的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和强大的溢出效应。集群的迅速发展就使得集群内部企业给员工提供的工资水平比非产业集群企业高。产业集群能够促进人才的集聚, 人才的集聚又会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集群的发展加大了对人才需求, 人才增加必然导致当地工资水平的提升, 而一些人才又会由于工资的诱惑而向产业集群地区集聚。例如:美国高新技术文化区域硅谷就由于这种良性循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其次, 产业集群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还可以促使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在产业集群范围内, 企业能够更好的进行创新, 为企业提高创新氛围。一方面由于集群内存在着竞争与挑战, 集群内企业要寻求进步和提升自身竞争力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另一方面, 由于集群内企业较多, 各个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其他先进企业来进行创新。同时, 企业管理创新可促进企业内部员工的成长。再次, 产业集群对技术和知识的转移扩散具有积极影响, 从而可以促进企业内员工职业能力的发展。由于产业集群中, 同类企业集中分布在一个区域, 因而对信息和隐性知识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而信息的传播又可促使员工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 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最后, 由于集群为员工提供了多重就业机会, 因而员工可通过跳槽来推进自身职业目标进展速度。因此, 产业集群内优越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了集群内人员的成长和发展。

三、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职业承诺比较

职业承诺也就是工作人员对于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或者行业的态度。通过分析比较发现, 产业集群员工的职业承诺要高于非产业集群。造成两者之间存在如此差异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 产业集群的自身特征要求员工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承诺, 只有较高的职业承诺才能保证员工在产业集群中生存和发展。产业集群内部, 各种高素质人才比比皆是, 因而员工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成为集群内企业发展的主要规律。员工必须对自身职业负责才能取得发展, 然后通过职业能力的提升来促进职业目标进展从而实现职业成长, 也就是说, 产业集群内员工更加忠于自身职业, 职业承诺较高。其次, 同类产业在集群内相对集聚, 环境基础好, 为员工形成高职业承诺提供了现实基础。由于集群内工作机会多, 同时集群内经济发达, 员工收入自然也高, 又会吸引人才向这里集中, 因而表明其成长环境良好。翁清雄认为员工从职业成长中获得了意义感、成就感、进步感等, 就会对职业产生积极兴趣和情感, 从而致使其职业承诺也相对提高。非产业集群内较之产业集群的环境要相对不足, 因此, 以上两点可证明集群内员工职业承诺相对较高。

四、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组织承诺比较

组织承诺是员工对自身所在组织的态度, 其中组织承诺包括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持续承诺。情感承诺是员工对于组织的情感, 规范承诺是员工对于组织内规范的遵守程度, 持续承诺是员工为了不失去已有工作, 不得不留继续留在组织内的承诺。经过比较发现, 产业集群内员工的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要明显高于非产业集群员工, 而持续承诺要相对低于非产业集群的工作人员。究其原因, 由于员工在集群内可获得较高职业成长, 因而直接导致他们对于组织的高情感和规范承诺。员工在产业集群内的工作环境和成长环境良好。就会促使其对集群组织产生依赖情感, 因而其情感承诺高。同时, 由于集群内各个企业集中分布使得其竞争相对较大, 因而组织就会在内部设定相关规范, 员工必须严格遵守规范才能提高组织竞争力, 因而集群内组织的规范承诺就显著提高。但是, 由于员工在集群内转换工作的成本较低, 能够较为容易找到替换工作, 而非产业集群员工转换工作的成本较高, 而且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满意工作, 因而其持续承诺比非产业集群相对较低。

结束语

根据以上分析, 产业集群是现代企业发展趋势, 是企业之间为了加强合作交流, 实现信息共享, 促进共同进步而发展起来的, 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对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的组织行为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集群内员工的感知机会、职业成长、职业承诺要高于非产业集群企业员工, 而非产业集群内员工的持续承诺要相对高于产业集群员工。

摘要:近些年来, 企业为了更好的促进自身发展, 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区域内各个具有一定联系的企业、机构、组织加大了合作交流, 促使出现了产业集群这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的发展促使集群内员工组织行为与非集群内员工组织行为出现了一定差异。为了科学合理的对集群员工进行管理,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促进集群企业发展, 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必须了解员工的组织行为。因而本文主要分析了集群产业与非集群产业内员工组织行为的具体差异。

关键词:非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员工,组织行为,比较

参考文献

[1]林灵, 阎世平, 曾海舰.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投资效益——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证据[J].南方经济, 2015 (02) :70-89.

[2]刘容志, 翁清雄, 黄天蔚.产业集群对创业人才孵化的协调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 2014 (11) :44-50.

[3]刘国宜, 胡振华, 易经章, 阳志梅.集群社会资本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 2014 (09) :105-111.

[4]梁琦, 陆剑宝.传统制造业集群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广东、山西两地4个制造业集群样本的考察[J].管理评论, 2014 (11) :169-181.

[5]郭京京.产业集群中知识存储惯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知识管理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06) :76-82.

[6]吉敏, 胡汉辉.学习渠道、集群供应链知识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来自常州产业集群的实证[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 (18) :73-79.

产业行为论文 篇2

新媒体产业研究报告:用户行为分析

新媒体用户对新媒体的认知

中投顾问《2016-2020年中国新媒体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新媒体用户行为表现如下特征:新媒体用户对新媒体的认知仍存模糊。

新媒体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等。

大部分人对新媒体范畴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认知。但仍旧存在着对新媒体范畴理解的模糊:27.6%的人认为户外媒体是新媒体,24.0%和23.8%的人分别认为纸质杂志和纸质报纸属于新媒体,21.5%的人认为广播电台属于新媒体,20.9%的人认为不能联网的电视属于新媒体。

图表 中国新媒体用户对新媒体范畴认知分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新媒体使用率

一、新媒体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使用率最高的媒体形态

新媒体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使用率最高的媒体形态。常使用的媒体形态中,使用视频类网站/客户端/App的新媒体用户从五年前的24.7%,提高到最近三个月的64.9%;新闻客户端从五年前的15.1%提高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到近三月的58.6%;互联网电视和音频类网站/移动电台App也有相似的趋势。相比之下,以纸质报纸,纸质杂志,电视,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的用户使用比例下跌明显。

图表 新媒体用户媒体选择分布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二、互联网电视拥有率超过传统电视拥有率

我国新媒体终端普及程度已经较高,新媒体用户群体使用多种新媒体终端设备和跨屏使用行为也较高。数据显示,新媒体用户互联网电视拥有率达48.9%高于传统电视47.3%,智能手机仍然是拥有率最高的新媒体终端。目前智能手机的拥有率已经相对较高,互联网电视和平板电脑的拥有率将会进一步提升。

三、跨屏时代——近七成用户看视频的同时“玩手机”

68.5%的新媒体用户在观看视频的同时“玩手机”,38.5%的新媒体用户选择同时使用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电脑。看电视时“多任务”现象的普遍存在,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互联网用户会用其他设备进行在社交网络交流等行为。

针对电视媒体和视频的多任务现象,相关行业可以创造方式实现多屏互动,比如可以在社交网络上广泛传播,通过互动等方式吸引观众注意力,从而提高媒体的触达率。

图表 中国新媒体用户观看视频伴随行为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2页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四、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成为日益重要的资讯通道

60.8%的新媒体用户将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作为近三个月中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方式,用户日益养成依赖社交媒体获取信息以及表达诉求的习惯,同时58.9%的用户将手机新闻客户端作为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方式,42.6%的用户将电视新闻作为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方式。

相比传统的单向传播媒体,社交网络信息碎片化,海量化,速度快,互动强,适合资讯的流通。此外,传统观念影响下,社交媒体的强关系互动加强了这些平台资讯的信度,使得社交媒体成为重要资讯通道。

图表 中国新媒体用户获取新闻资讯的方式统计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新媒体用户付费习惯

新媒体用户付费习惯逐步养成。

33.8%的新媒体用户已经产生过对新媒体内容的付费行为,还有15.6%的用户有进行付费的意愿但是还没有进行付费的行为,50.6%的新媒体用户不愿意也不打算为新媒体内容付费,而在2014年的调研数据中,有69.7%的用户不愿意为新媒体付费。

中投顾问《2016-2020年中国新媒体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认为,由于网民传统免费观看和阅读习惯,及我国知识产权意识相对薄弱,我国网民对除游戏产品外的互联网产品的付费意愿一直不高。如今,有近半用户已产生付费行为或打算付费,这说明对新媒体用户付费获得优质内容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第3页

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图表 中国新媒体用户付费习惯与意愿统计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 经营更稳健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中政府行为研究 篇3

关键词: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转型;政府行为

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A

纺织服装产业是睢宁县的传统产业,伴随着“突破睢宁”战略而不断壮大,已经成为睢宁县主导工业产业之一,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近期,我们对睢宁县纺织服装产业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睢宁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总述

(一)纺织服装产业宏观现状

纺织服装产业是睢宁县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末的睢宁老纱厂到2000年的天虹集团落户,再到承接沪、浙、苏南等发达地区的服装产业梯度转移,睢宁县引进了金海螺纺织、青松服饰等一大批纺织服装企业,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集棉花种植、纺纱、织布、服装加工于一体的纺织服装产业体系,主要产品有氨纶、涤纶、棉纱、真丝等纱线,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当前,睢宁县纺织服装产业以天虹集团为龙头,以金海螺纺织、亨通纺织、亨威纺织、宏峰纺织、鑫鑫纺织等纺织服装企业为骨干,以众多中小企业为支撑,产业集聚效应凸显。2010年,睢宁县先后获得“江苏纺织产业基地县”和“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县”称号。这是睢宁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分布呈现集聚趋势,就业效应显著。经过几十年的培育和发展,睢宁县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54家,其中纺织企业34家,服装加工企业20家,在地理分布上相对集中在睢城镇、高作镇、开发区、宁江工业园等城郊区域。从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角度看,空间集聚为产业集群关联效应的发挥提供了条件。随着新企业的不断引入,可以形成三个核心集聚区,分别为天虹纺织城-宁江工业园、开发区-桃岚化工园和睢城镇工业集中区。纺织服装产业一直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目前,睢宁县纺织服装从业人员过万人,带动城乡劳动力就业,充分发挥了睢宁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民生意义重大。

(二)纺织服装企业微观分析

龙头企业的产业贡献大,示范带动性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天虹集团现拥有日本进口布机280台、自动络筒机80台,生产规模已从最初的4.8万纱锭、14个纱品种、3个织布品种逐步发展成为30万枚纱锭、166个纱品种、82个织布品种。天虹集团作为睢宁县纺织业的龙头企业,已成为当地的重点工业企业和利税大户,对睢宁县棉纺织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带动和示范作用,经营效率和管理方式成为其它企业的标杆。

生产业务以棉纺为主,服装业比重较小。纱线是目前睢宁县纺织服装产业的主导产品,也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业务,纱线销售收入占纺织服装销售收入的90%以上。目前天虹集团生产的纯棉精梳、普梳和人棉纱线、各种氨纶包芯纱、竹节纱及莫代尔等纱线,有很大比重属于特种纱线,其中氨纶纱产量居全国前列。服装企业则主要从事衬衫、睡衣、童装等产品生产,大部分属于贴牌加工,年服装加工量2500万件。

民营经济成为发展主力,中小企业居多。天虹,在睢宁已成为纺织的代名词,发展成集科研、开发、生產、经营为一体的全能大型纺织企业。天虹集团在睢宁县拥有30万纱锭,其余的纺织企业平均纱锭仅仅过万锭。全县纺织服装企业装备水平普遍偏低,90年代及以后的纱锭所占比例刚刚过半,而且主要集中在天虹集团等少数大型企业。

产品仍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竞争力低。调查显示,目前行业内主要从事来样加工的企业占据多数,以初级加工和制造为主,缺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全县仅有天虹集团的“新竹”牌纱线2007年成功申报省“著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具有非常强的市场竞争力。由于产品同质化水平高,市场竞争力较差,企业议价能力低,成本上涨压力很难通过提高产品售价进行转嫁,只能压缩利润空间进行自我消化。

成本压力挤压利润空间,盈利能力下降。调查中,企业反映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用工缺口普遍存在,生产成本压力增加。近年来棉花价格不稳定,从2010年下半年起棉花价格不断攀升,2012年初涨至3.5万元/吨,2015年已经回落到1.2万元/吨,企业利润空间波动较大。调查中,半数以上的企业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企业的劳动报酬支出、管理费用大幅提高,成本压力加大。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服装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资金供需矛盾助推了融资成本。

二、睢宁县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转型分析

(一)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政府行为经验与启示

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推动纺织业改造的措施,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纺织伙伴计划”(AMTEX)。日本曾推出“生产团队计划”(LUP)、“日本纺织工业的新视点和合适的政策”。虎门镇政府在产业发展初期明确了“服装兴镇”的发展思路,打造“十个一”工程,制定各项扶持政策引导产业发展。

增加科技资金投入。美国实施纺织业振兴计划后,对行业的投入逐年递增,从1987年起,平均每年在先进生产设备上的投资超过20亿美元。意大利持续加大对纺织业的科技投入,向自动化、连续化、电脑化方向发展,经过十年改造,逐步领导起世界纺织服装业新潮流。绍兴市政府搭建科技服务公共平台,投资科研大楼、科研设施建设,推进网上技术市场建设,为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

重视特色产品开发。德国纺织业通过调整业务、加强研发,在防火服材料、飞机轮船制造业材料、防辐射材料等高科技纺织品领域不断提高竞争力,占领空缺市场,避免了在服装和家用纺织品等大规模生产商品领域的低价位竞争。台湾纺织业则通过提高特殊机能纺织品的比重,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睢宁县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转型分析

1.规模化发展主营业务

睢宁县纺织服装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提高生产能力、扩大生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是首要目标。企业发展规划立足主营业务“做大”,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做强”,扎扎实实地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提升生产能力,逐步完成初始资本积累,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为更深远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2.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行业的生命力所在。对于纺织服装这个传统行业,只有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进行技术更新和改造,大力培育新产品,提高整体竞争力,才能焕发“第二春”,获得新发展。近年来,以天虹集团为代表的龙头纺织企业不断加大技术更新和改造投资力度,全面进行工艺流程升级和设备更新。

3.加强产业品牌化建设

目前,睢宁县纺织服装企业仍以贴牌加工为主,根据客户来样进行仿制,自主品牌建设相对落后。在行业升级转型中,引导企业培育知名品牌,提升行业形象,提高企业市场话语权,增强产品竞争力。发挥睢宁县“儿童画之乡”优势,将中高档童装业务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培育独具创新和特色的高档童装产业及产业品牌。

三、政府行为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转型的思考

实践证明,市场是不能完全通过自我调节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纺织服装产业升级转型中,要积极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时的宏观调控和外部推动作用,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职能。

引导产业集群升级。从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政策引导及政策扶持。通过地方政府的有效组织和引导作用,规划产业集群发展和园区建设。从招商项目源头提升产业层次。围绕产业发展规划定向招商引资,对落地项目设定投资额度、投资强度、建设周期、设备技术和产品品种等限制条件。从产业链整合推动企业升级转型。大力扶持科技含量高、产品创新能力强的优质企业,同时通过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增资扩建、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鼓励龙头企业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产品价值,充分发挥规模经济优势。从中小企业错位发展引导专业化分工。针对产品组合过于单一及产业链较短的现状,变纱线和初级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为以产品组合互补和深加工的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提升产业集聚功能。推动龙头企业的项目新建和扩建,强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培植扶持产业集群。产業集群的空间布局在坚持相对集中、用地集约的原则上,完善纺织服装工业园区建设,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抓好园区建设和服务,重在创造条件促成企业间的关系网络。推进产业园区信息化建设,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做好信息平台上纺织服装产业有关信息收集与分析,发布政策、科技、金融、人才、贸易、咨询、预警、预测等动态信息。积极引导企业接入公共平台,低成本或免费使用各种信息化产品服务,提高各企业间信息沟通的效率和协作水平。

鼓励企业创优创牌。在产业链条低端盲目追求产业集群发展速度并非长久之计。创优创牌才是产业做大做强的根本。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创优创牌意识,在企业中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出台奖励措施,扶持名牌产品和骨干企业。中小企业仅靠单打独斗不能也不愿意投资进行创新活动。政府要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承担起引导产业集群集体创新的角色。各企业形成分工合作,合理配置资源,集体创新,集体受益,集体做强,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提高公共服务职能。政府要当好“裁判员”。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设诚信社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限制各种非正当经济行为。政府要当好“守夜人”。坚持依法行政,整治行风政风,政务运行公开透明,简化审批程序,降低行政收费,健全投诉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要当好“服务员”。积极探索搭建人才引进交流平台,出台优秀人才保障政策,吸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引导本地城乡居民就近择业,对农村居民落户城镇提供户籍、教育、医疗等配套服务。利用市场机制,组织企业到内陆地区招收普工,吸引外地劳动力。为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搭建银企对接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2] 高培勇.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 于水.公共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4]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5] 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 张广宏.新时期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保,2005,(5).

[7] 周凌.虎门服装产业集群竞争战略研究[J].广东科技杂志社,2005,(4).

作者简介:

房地产业投资与投机行为分析 篇4

关键词:投资,投机,住房投资,房地产投机

一、投资与投机是两种不同的行为

投资,是指着眼于中长期利润回报,是以内在基本面价值分析为基础,通过对城市价值的判断,对区域经济成长大势的预测,及对楼盘素质的认定来决定其资金投向的行为,其投资看重的是房屋未来的保值和升值,或通过出租获取长期稳定的租金回报。投机,则是指着眼于短期的价差回报,是以技术面和消息面为分析基础,它不以长期内在价值分析为主导,而是利用时间差快进快出,投向机会,所以回报的波动性较大,风险也较大,有时会造成市场较大动荡。

因此,本文认为,投资与投机虽然都是为了获取增值收益,但在投资理念、分析依据、获利方式、操作手法以及资金占用时间等方面都是不同的,其获利和风险程度也都不相同。在成熟的房地产市场中,投资占主导地位,在市场不成熟的发展初期,投机比例更大一些。随着市场的成熟,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投机比例将下降,投资比例将上升。

二、住房投资应得到保护和支持

房屋具有居住和投资双重属性。除居住外,房屋还能够保值、增值,投资价值是房屋不同于其他商品的重要属性。投资买房并在未来的出租出售中获取回报,在市场经济中是正常现象,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

(一)住房投资有利于国家及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国经济持续20年高速增长,积累了巨大的民间财富,如何将14万亿民间银行存款正确引向投资和消费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处理好,则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处理不好,“笼中之虎”将成为国家经济的重大隐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场上存在着各种需要买房、租房的客户群,如果没有房屋出租,没有二手房出售,如果每个人买房都是为了自住,房地产市场将会是一潭死水,市场也会十分脆弱而缺乏活力,所以鼓励住房投资有利于国民经济和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住房投资是家庭资产保值、升值的重要手段。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人们不甘心将家庭存款锁在“负利率”的银行中,而相比股市的不确定性、金融产品的缺乏,投资房产风险较小,回报较高,还能够自住。因此,人们希望通过购房来分享城市繁华所带来的房产升值收益,房产投资正在成为家庭投资理财的重要途径。

(三)住房投资的意义。

住房投资于国、于民、于行业都是有益的,应该得到鼓励,国家应该研究制定正确的政策和引导渠道,使得投资房地产更加安全和理性。房地产的直接投资,如个人购房投资受到经验、专业、信息掌握等方面的限制,承担着一定的风险,所以应该积极探讨开辟间接投资渠道,如基金、债券等,这样既能健全行业金融体系,还能更好地按照国家的政策行事。

三、房地产的投机行为

投机也是市场经济中不可避免的一种行为,是“资本追逐利润”的表现。在房地产行业,海外热钱、“炒房团”等投机者主要利用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缺乏透明度、信息不对称以及制度法规的不完善,通过炒号、炒楼花、炒房等使资金快进快出、追逐短期利益,这种牟取暴利的行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此,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规范房地产业的投机行为。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主要表现为:

(一)个人投机行为:

炒号、炒楼花、炒房。“炒号”是指开发商在未取得销售许可证之前提前放号,投机者以很少的定金为资本,获得房产的优先认购权,再将其售出,赚取利益。炒卖的是一个机会,而不是一个实体物质。“炒楼花”是指在期房预售阶段以低价买进,利用发展商低开高走的销售策略,及期房与现房的价差,以及城市房价的上涨,再高价卖出,从中牟利。利用20%~30%的首付款和银行按揭的杠杆效应(个别有一次性付款),获得的是期房到现房整体房价的升值利润。“炒房”抓住商业物业,特别是高档现房物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升值空间,赚取的是土地升值带来的利润。

(二)“炒房团”。

近来有关温州、港台、海外炒房团的报道常常见诸于各大媒体,在舆论中造成很大影响。他们利用团购获得更多折扣,从而获取更大利润。

(三)海外热钱进入房地产。

产业行为论文 篇5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户;融资行为; Binary 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 F30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4-0443-04

收稿日期:2014-06-12

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2012JDXM007);南京农业大学“SRT”项目(编号:1327A06);南京农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编号SKCX2014009)。

作者简介:邱楚翘(1993—),女,江苏泰州人,主要从事金融研究。E-mail:qiuchuqiao5@163.com。

通信作者:周月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村金融和公司金融研究。E-mail:yszhou@njau.edu.cn。

国务院2012年10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2013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应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户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文件进一步指出,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让农户更多分享加工销售收益。因此,鼓励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必然要求。而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之一的农户,面临着制约其生产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农户借贷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鲜有针对产业化背景下农户融资行为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泰州与南通参与农业产业化生产农户的调查,分析农业产业化下农户的融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依据。

泰州溱潼簖蟹专业养殖合作社是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年产值1 300万元,纯效益达51 000 元/hm2以上,带动100余名养殖户,是泰州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典型代表。南通市如东水产养殖合作社组建于2005年,主要经营扣蟹、对虾等水产品,辐射养殖户达200多户。由于2地同处苏中地区且经济发展状况相近,产业化水平相似,并且对我国苏中地区农业产业化下农户融资行为特征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本研究选取2个地区加入产业化链条中的农户为调研对象。

1 文献综述

我国学者从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等方面对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了研究。谢家智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出发,认为当前制约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是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和金融供给[1]。何广文指出,我国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并且由于我国农业经营分散性、弱质性等原因,农业产业化下的企业和农户的经营规模和经营项目有很大的差异,产生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是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2]。林毅夫认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農村资金的横向流动性不强、农村金融信贷机构的信贷功能缺失和非正规金融引导不足等原因造成信贷困难[3]。陈柳钦研究发现,由于农业产业化的天然弱质性、农村经济主体自身资金不足和信用情况不明晰,导致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不愿意涉足涉农信用贷款[4]。

相关研究对现存金融制度下农户借贷需求或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周小斌等运用贵州、河南、辽宁3省农户调查数据做实证分析,发现对农户需求具有正向影响的是农户经营规模、农户投资和支付倾向,而有负向影响的是农户自有资金支付能力[5]。曾学文等以全国12省市农户借贷需求的问卷调查为样本数据,分析影响农户借贷需求的主要因子是农户纯收入、借贷利率、借贷期限以及农户家所在地与金融机构的距离[6]。刘纯彬研究实证,农户从事的行业和家庭到邻近集镇距离是影响农户生产性借贷最显著的因素,其次是性别、技能,最后是年龄、借贷率等因素[7]。

现已有报道大多局限于对现有金融制度下农户资金供需影响因素的研究,并未涉及农业产业化背景下新型经营主体农户融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本研究以江苏省泰州市和南通市农业产业化下的水产养殖户为调研对象,对农户资金需求现状、融资需求意愿等进行描述分析,实证分析影响农户融资行为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泰州与南通2地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养殖户进行调查,共发放和回收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82份,问卷有效率为91%。

调查显示,被调查养殖户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高中水平,其中,初中学历占比达54%,高中学历占33%,小学学历占12%,大学学历仅占1%,说明在农村从事产业化养殖的农户具备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学习能力。农户养殖规模方面,样本农户每户参与养殖的劳动力平均为3.21人,户均年产值为19.5万元;约59%的样本农户承包的养殖面积在4.67~8.00 hm2。大多数养殖户认为合适的利率水平为6%。

2.2 样本地区水产养殖产业化情况

nlc202309051244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市场连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科教结合型、专业协会带动型。根据调查,泰州簖蟹养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与如东水产养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相近,主要是松散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在此经营模式中龙头企业与养殖户联系的主要纽带是市场,即龙头企业对养殖户生产的水产品一次性收购,双方大多采用口头协议,自由买卖,价格随行就市。也有少数龙头企业按口头协议约定的形式向养殖户购买水产品的同时,还给予养殖户适当的技术指导及农业生产的物质支撑。以下从收购商对农户的资金或技术支持、农户与收购商的关系对资金稳定性的影响这2个方面调查分析。

2.2.1 收购商对农户的资金或技术支持 统计分析发现,样本农户中仅有9%的养殖户得到龙头企业给予的技术或资金方面的支持,4%的养殖户得到龙头企业给予的技术和资金双方面的支持,而78%的养殖户既没有得到龙头企业技术方面的支持,也没有龙头企业资金方面的支持。结果表明,养殖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大多缺少龙头企业的技术与资金支持,水产养殖业产业化处于低水平、不完善的阶段。

2.2.2 农户与收购商关系对资金稳定性的影响 调查发现,目前被调查地区的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收购商与养殖户之间一般只存在口头协议约定收购时间,对收购量与收购价并未事先确定,且约定仅建立在个人信用的基础上。有高达83%的农户认为与收购商之间的生产经营关系并不能够保证他们的资金稳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资金融通仍是一个难题。只有17%的农户认为与收购商之间的生产经营关系有助于其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稳定。表明尽管养殖户与龙头企业有口头协议,但养殖户与龙头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联系不够紧密,养殖户资金并未因龙头企业而有所改善,农业产业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3 农户资金缺口及融资状况

2.3.1 农户资金缺口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82.41%的农户有资金需求,其中资金缺口在10万元以上的占到49.1%,缺口在5万~10万元之间的占40.0%(表1),说明在产业化背景下农户的资金需求量较大。调查结果表明,生产性资金需求一般用于扩大生产规模(41.2%)与维持正常营运(41%),上游企业拖欠货款是农户需要资金以维持正常生产营运的主要原因。在不考虑利率的前提下,农户期望的融资期限大多集中在3~5年,根据水产养殖业特征,在3~5年内还清所借贷款对养殖户来说比较合适。

表1 样本农户资金缺口

资金缺口

(万元) 频率

(%) 有效百分比

(%) 累积百分比

(%)

[1,3) 3.6 3.6 3.6

[3,5) 7.3 7.3 10.9

[5,10] 40.0 40.0 50.9

>10 49.1 49.1 100.0

合計 100.0 100.0

2.3.2 农户融资状况

2.3.2.1 样本农户融资状况 在有资金需求的农户中,近5年内约40.1%的农户采取非正规融资,只有约22.1%的农户向银行借款(表2)。说明农户存在资金缺口时更倾向于非正规融资,原因大多是向正规金融机构借款的门槛高和借款手续繁琐。有37.8%的有资金需求的农户未进行融资,未进行借贷的原因大多为害怕借贷风险,因而不考虑借贷。

表2 样本农户融资途径

融资途径 频次

(户) 占比

(%) 累积百分比

(%)

向金融机构借款 33 22.1 22.1

向民间机构借款 32 21.3 43.4

向亲朋借款 28 18.8 62.2

未进行借款 57 37.8 100.0

合计 150 100.0

2.3.2.2 样本农户资金需求满足程度 调查显示,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融资的样本农户中,有76%农户的资金需求得到了满足,其余24%的农户表明他们的资金仍存在缺口。表明当前农户贷款需求仍有部分无法得到满足。

2.4 农户对金融机构的选择及服务评价

2.4.1 农户对金融机构的选择 样本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的选择偏好方面,调查发现选择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农户最多,有69户,其次是中国农业银行,有47户,选择其他商业银行的有39户,最少的是邮政储蓄银行,仅有30户。表明农户接触最频繁的是农村信用合作社,这与农村信用合作社服务农村、面向广大农户的目标是一致的。作为面向农业部门的中国农业银行在农户小额贷款上也发挥一定作用。

2.4.2 农户对金融机构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样本农户对主要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水平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见表3。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农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的满意度不及邮政储蓄银行,原因是经营农业贷款的金融机构没能很好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而邮政储蓄银行因其营业网点多而便利,在存汇款业务上农户满意度较高。但总体上看,农户对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评价普遍不高,表明这些机构在服务“三农”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表3 农户对各代表性金融信贷机构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满意度

满意度评价(%)

农村信用

合作社 中国农业

银行 其他商业

银行 邮政储蓄

银行

满意 60.87 55.32 53.85 63.33

不满意 39.13 44.68 46.15 36.67

3 农业产业化下农户融资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1 模型选择与变量说明

3.1.1 模型选择 在对问卷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证分析农业产业化下的农户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所指的融资行为包括了向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包括亲友间)借贷。由于本研究探讨的是影响农户是否融资的因素,因变量是分类变量而不是连续变量,线性回归模型不再适用,而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自变量——影响因素之间不存在先后顺序,是一种无序的二元选择问题,因此本研究釆用一般Binary Logistic模型对农户是否融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虚拟变量农户有无融资行为为因变量,即因变量取1或0,1代表农户发生借贷行为,0则代表农户不发生借贷行为。

nlc202309051244

用Stata 12对因变量的概率值建立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如下:

Logit(Y)=ln(Y1-Y)=a0+a1X1+a2X2+…+anXn+ε。

式中:a为常数项,a1到an为Binary Logistic模型的回归系数,ε是Binary Logistic回归的估计参数,X1到Xn为自变量,指影响农户是否融资的因素。

3.1.2 变量选择 影响农户是否融资的因素既有农户自身的因素,也有融资供给方以及外界环境的因素。本研究从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农户的视角来研究影响农户是否融资的因素,基于此,在已有研究选取的自变量的基础上加入与农业产业化相关的因素,并将影响因素分为3类:养殖户基本信息、养殖户生产特征、养殖户参与产业化的情况。

变量选择见表4。养殖户年龄、受教育程度、劳动力人数反映养殖户基本信息。一般认为年龄相对较小,受教育程度高且家庭中参与养殖的劳动力越多的养殖户越倾向于融资。养殖面积、承包池塘的年产值及能承受的最高利率水平主要反映养殖户的生产特征。一般养殖面积越大、承包池塘的年产值和能承受的利率上限越高的养殖户越容易发生融资行为。收购商是否能给予技术或资金方面支持及与收购商的关系是否能保证资金稳定则反映养殖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的情况。在养殖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前提下,收购商与养殖户在资金和技术上密切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养殖户的外部融资能力。

3.2 估计结果及分析

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参加养

表4 变量选择及说明

变量类别 变量名称 变量名 变量说明

被解释变量 是否有融资行为(Y) Y 有融资行为=1;无融资行为=0

解释变量

养殖户基本信息 年龄 X1 真实值

受教育程度 X2 小学及以下=1;初中=2;高中=3;高中以上=4

劳动力人数 X3 真实值

养殖户生产特征 承包面积 X4 真实值

承包池塘的年产值 X5 真实值

能承受的最高利率水平 X6 真实值

养殖户参与产业化的情况 收购商是否能给予技术或

资金方面的支持 X7 是=1;否=0

与收购商的关系是否能保证

资金的稳定 X8 是=1;否=0

殖的劳动力人数、承包池塘的年产值、能承受的最高利率水平、与收购商的关系是否能保证资金的稳定对农户做出是否借贷决策的影響显著;承包面积、收购商是否能给予技术或资金方面的支持对农户融资行为的影响不明显(表5)。

表5 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

变量 变量名 估计系数 z值

年龄 X1 -0.23* * -2.81

受教育程度 X2 2.731* 2.21

劳动力人数 X3 1.459* * 2.83

承包面积 X4 -0.025 -1.32

承包池塘的年产值 X5 0.396* 2.45

能承受的最高利率水平 X6 745.156* * 2.82

收购商是否能给予技术或资金方面的支持 X7

-2.052

-1.16

与收购商的关系是否能保证资金的稳定 X8

3.732* *

2.93

常数项 C -54.523* * -3.04

注:估计系数上的* *、*分别代表变量在1%、5%的水平上统计显著。

进一步分析表5的回归结果发现,在养殖户的基本特征因素中,年龄、劳动力人数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受教育程度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它们对是否融资的影响均明显。从回归模型上可以看出,年龄的回归系数为负,表示年龄越小,发生融资行为可能性就越大。说明青壮年养殖户相对于中老年养殖户拥有对未来长远的规划且较中年养殖户有体力与精力的优势,因此更有精力进行融资扩大养殖规模,发生融资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同时养殖户年龄越大,思想就会越保守,越希望维持现状,面对风险的能力以及偿债能力都下降,不愿意冒着风险投资。教育程度的回归系数为正,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养殖户发生融资行为的可能性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其生产技术可能更加科学,通过养殖活动进行创造财富的能力越强,其通过融资以改变现状、扩张规模的愿望更为强烈,更有可能进行融资。家庭中参与到养殖活动人数的回归系数为正,家庭中参与养殖的人数越多,养殖活动在家庭创收活动中的地位越重要,农户有更多的精力进行融资扩大生产规模。

在养殖户生产特征变量中,能承受的最高年利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年产值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而承包面积对融资行为的影响不显著。从回归模型可以看出,能承受的最高年利率的回归系数为正,说明能承受的最高年利率越高,农户进行融资的可能性越大。年产值的回归系数为正,表明年产值越高,农户越有可能进行融资。年产值高的农户一方面生产能力较强,另一方面应对风险和偿债的能力也相对较强,因此农户越有能力与意愿通过融资进行生产规模的扩张。

在农户参与产业化情况的变量中,与收购商的关系是否能保证资金稳定这一变量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收购商是否提供资金或技术支持没有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资金稳定性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系数为正,表明养殖户资金的稳定性越高,越有可能发生融资行为。当收购商遵守口头协议在约定日期对养殖户的产品进行收购并付款时,有助于提高农户的资金稳定性。资金具有稳定性的养殖户其相应经营风险小、还款能力强,养殖户融资扩展生产规模的能力越强,在正规金融方面,银行能够以更加优惠的利率借款给优质、还款能力强的融资者,优质潜在资金需求使得养殖户也会被优惠的利率吸引而进行借款,从而融资行为发生的概率更大。

nlc202309051244

4 结论与对策建议

通过对江苏省泰州与南通水产养殖户的调查,考查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农户的资金需求现状、融资行为特征及融资满足程度后得出,有信贷需求的养殖户占82.4%,有62.2%的养殖户都发生了融资行为,说明外源性融资意识较强,然而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融资后并非所有养殖户的资金缺口都得到了满足,仍有24%的养殖户表示资金需求没有完全得到满足,说明农村借贷市场仍然存在供给缺口,需要进一步扩展融资渠道,实现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市场化融资多渠道相结合。

通过实证研究,在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农户资金稳定性越高则越有可能发生融资行为,说明产业化给农户的融资提供了一个更为有力的保障,农户在有稳定收入的前提下更有意愿通过融资去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此外年龄、文化程度、收入等因素都对农户融资存在显著影响。调查结果,目前水产养殖的产业化仍然处于低水平,很多产业化组织成员之间只存在简单的口头协议,与成熟的产业化生产相比还有很長一段距离,国家必须进一步加强产业化资金支持力度,深化产业化组织成员之间的金融合作关系。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支持力度,鼓励产业化深入化、正规化发展。政府应当通过如财政补贴等政策给予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帮助,通过出台相应政策与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产业化走向正规,由于产业化将各主体利益联结、风险共担,因此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也会对农户的收入以及整个产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2)建立“公司+农户+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信用社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机制,以公司作为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的信用中介,贷款通过公司发放给农户,公司在信用中介中作为贷款的担保人,商业银行贷款的回收可以通过公司扣除农户向公司销售的原材料收入来进行。通过这种模式可以降低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也降低了银行经营农户贷款的成本,更有利于解决养殖户融资问题。

参考文献:

[1]谢家智.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的思考[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6):32-34.

[2]何广文. 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特征及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J].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1(10):14-16.

[3]林毅夫. 金融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R]. 北京: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2003.

[4]陈柳钦.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J]. 经济研究参考,2005(54):31-38,42.

[5]周小斌,耿 洁,李秉龙. 影响中国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4(8):26-30.

[6]曾学文,张 帅. 我国农户借贷需求影响因素及差异性的实证分析[J]. 统计研究,2009(11):82-86.

[7]刘纯彬,刘俊威. 中部较发达地区农户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J]. 经济经纬,2009(5):140-143.

产业行为论文 篇6

产业集群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一种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其发展机理一直是学界和相关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已有关于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律研究有两种基本思路:内在驱动和外在推动。内在驱动主要是指从产业集群这一组织形式内在的优势来源出发,如从外部经济、规模经济、交易成本、集体行为、知识共享等产业集群的优势来源来分析产业集聚和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动因;外在推动主要是从产业集群的孵化条件来分析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如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历史文化、政策扶持等外在条件推动着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当然,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结果变量,是一个多维前因变量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包括产业集群组织形式的内在优势,也包括外在的适宜条件。创业者同样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作为一个特定群体的创业者究竟是如何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本文从知识溢出视角,探究了创业者行为驱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机理。

1 文献回顾与综述

1.1 创业者与创业者行为

有关创业者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中叶。坎蒂隆(Richard Cantillon,1755)将那些敢于承担风险并作出决定的人称为创业者。有关创业者的正式研究是从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1934)开始的,他认为创业者是能够提出新的事物组合和新的生产方式,对经济发展有影响作用的人。早期关于创业者的含义有两种解释:(1)以坎蒂隆和熊彼特为代表,强调创业者即创新者;(2)以杜尔哥和萨伊(A.R.J.Turgot & J.B.Say)为代表的,强调创业者即创建新企业的人。后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业者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延伸。柯斯纳(Kirnzer,1973)认为,创业者是能够敏锐地发现市场并获得机会的人[1];卡森(Casson,1982)认为是创业者擅长明智的协调利用稀缺资源的人[2];克里斯蒂安(Chirstian,2000)把创业者界定为创造新价值过程的人[3]。结合已有研究,本文把创业者界定为:敢于承担风险,具有创新精神,能发现和利用机会并将其转化为新价值的人。

创业者行为即创业者创业行为。奈特(Knight,1921)提出创业行为是指应对处理市场技术的不确定性并为此承担的风险行为[4];蒂蒙斯(Timmons,1999)的经典创业过程模型将机会感知与识别、创业团队组建和资源获取作为创业行为的三大内核。Shane(2000)和Venkataraman(2003)将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创造作为创业行为研究重点。张玉利(2008)认为创业行为研究是揭示创业过程和新创企业产生机理的关键,并认为创业行为是创业者感知机会、资源整合、组建创业团队、获取创业资源的逻辑过程[5]。唐鹏程(2009)对创业决策、创业计划、创业融资3种主要的创业行为进行了研究[6]。本研究将创业者行为置于产业集群情景下进行考察,将创业者关键创业行为界定为:创业者集聚行为、关系网络建构行为、模仿创业行为和创新行为。

1.2 知识溢出、创业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

知识溢出概念始于20世纪60年代,Dougall(1960)在研究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社会收益时,发现了知识溢出现象。阿罗(Arrow,1962)最早解释了知识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罗默(Romer,1968)提出了知识溢出模型,认为知识不同于其他商品就在于知识具有溢出效应。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69)把知识溢出定义为:从事类似的事情(模仿创新)并从其他的研究(被模仿的创新研究)中得到更多的收益。Kokko(1994)认为知识溢出是指企业所拥有的知识未经授权转让而被其他企业所获得的现象[7]。知识溢出本质上是一种知识扩散行为,是指通过信息交流而获取的智力成果,并且不给知识创造者以补偿或者给予补偿但小于智力成果的价值。

Acs Z.J等(2009)提出了创业知识溢出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揭示了创业活动受区域内知识存量、创业障碍、在位者的内部瞬时知识溢出、区域城市化程度的影响,并认为创业知识溢出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正向影响[8]。

卢卡斯(Lucas,1988)研究认为,由于知识溢出的存在,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所产生的技术外部性与金融外部性使要素边际收益递增,引起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聚集和扩散[9]。Kurgan(1991)认为知识溢出是产业集聚或外部收益递增的来源之一。Jaffe & Henderson(1993)认为知识溢出是造成集聚效应的主要动力,促进了企业集群的形成[10]。

1.3 产业集群发展评价

产业集群发展是产业集群生命发展周期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表现为:产业集群规模快速扩张,大量企业进入,集群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集群产业链不断完善延长,关联企业增多,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更加密切;中介机构开始进入并发挥其功效;各种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集群内不断集聚,集群对产业各种资源具有吸附能力等等。

产业集群发展的评价主要有两种形式:定性和定量。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定性评价法是波特(2002)的钻石模型评价法,通过对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四大关键要素和政府与机会两个辅助要素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来评估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在定量评价方面,较有影响的是通过对产业集群集聚度的测量来评价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几种有代表性的方法分别是:空间基尼系数G(Spatial Gini Coefficient),是一项计量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指标;区位商系数LQ(Location Quotient),通过对给定区域中产业占有的份额与整个经济中该产业占有的份额相比的值来进行分析,以判断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集聚度,即CAD(Cluster Agglomeration Degree)指数,反映产业在特定区域的专业化程度和产业关联程度;行业集中度指数CR(Concentration Ratio),指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的销售额、增加值、员工数、资产额等有关数值占整个行业的比率。

由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复杂性,产业集群发展的指标维度应该是多元的。郑胜利(2003)将集群发展评价指标划分为3类:区域优势评价法、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法、“集聚+集群”评价法[11]。池仁勇等(2005)从企业出生率与死亡率、企业成长率、集群网络联接度、集群产业配套度4个方面对产业集群发展阶段进行划分[12];周碧华等(2006)提出了产业集群综合评价的8个指标维度,分别是集成密度、发展规模、服务体系、基础设施、经济效益、品牌形象、科技水平、管理能力[13]。本文将从集群规模、集群环境、集群网络和集群创新4个维度对产业集群发展进行定性评估。

2 产业集群内创业者行为

正如波特(1990)所说:产业集群就像一个磁场,吸引着大量优秀人才和其他关键要素的加入。产业集群的人才集聚效应正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产业集群所吸引的人才资源中,创业者是最为重要的,可以说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过程就是创业者在集群内不断创业的过程。创业者创业行为对产业集群的正向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扩大规模、完善产业链、构筑社会网络、扩散知识、推动创新等方面。

2.1 创业前行为

根据创业发展过程阶段,可将产业集群内创业者行为划分为3种类型,即创业前行为;创业中行为和创业后行为(见图1)。根据蒂蒙斯(Timmons,1999)创业模型,创业前行为主要是指创业机会的感知和识别,是创业过程的核心要素和开端,目的在于识别能为市场创造或增加新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相较于其他环境下的创业,产业集群中创业机会感知和识别相对简单,并且承担的风险更小。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产业在区域和资源上的集中性。这种集中性将减低进入该领域和新创企业的风险,增加了获取资源和成功的机会。Bahrami & Evans(2000)指出集群内优越的环境、风险投资、社会资本和企业家精神等因素吸引了大量创业者进入,降低了创业者的创业难度[14]。买忆媛等(2007)研究认为:集群创新优势本身就具有创业优势,产业集群优越的环境和创业平台、健全的创业机制,都促使创业者创业成功[15]。因此,在产业集群内的创业前行为具体表现为创业者在集群内的集聚行为。

2.2 创业中行为

创业中行为是创业活动的主体部分,其主要内容是整合获取资源以创立新企业。在创业过程中,资金、人力和信息都是重要的创业资源。新创企业成立之前,由于缺乏信用记录,创业者很难获得风险投资和商业银行的信任,在耗尽创业者自身原始资金后,不得不凭借自身的社会资本来获取创业资金的支援,这种融资方式简化了手续、节省了时间、降低了融资费用,成为创业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Fogel(2001)调查研究表明,创业者所获得的金融支持主要取决于他们的个人关系和个人资源[16]。在创业团队成员的甄选和创业信息资源的获取上,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由于创业者是行业的新入者,资金缺乏,又承担着较大创业风险及创业不确定性,创业伙伴的加入和信息的获取主要还是依靠创业者的社会资本。虽然在产业集群环境下的创业同样会遇到创业者在整合和获取资源方面的难题,但相较于一般创业行为而言,集群环境下的创业资源的获取要简单许多。产业集群内的中介服务组织为创业者资源的整合与获取提供了便捷;集群内的人才集聚效应,为创业伙伴的甄选提供选择空间;产业根植性和集群知识共享为创业信息的流动创造了条件。然而,社会资本在产业集群内创业者资源的整合和获取方面仍起着关键性作用,创业资金、人才资源、创业信息等资源的获取仍然需要创业者与风险投资者和专业服务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创业者社会资本是以创业者个体为中心,以业缘、人缘、地缘、亲缘为节点的社会网络关系。基于此,本文将创业者社会网络关系的构建行为作为创业中行为的一个重要内容。

创办新企业这是创业的一个显性结果。新创企业有3种基本模式:自主创业、模仿创业和合作创业。模仿和跟随创业是产业集群环境下新创企业的一个典型模式。激励理论认为,目标吸引力和可实现程度是激励个体行为的两个维度。集群内领先创业者的创业成功,具有强烈的榜样作用和示范效应,激励着潜在创业者实施创业行为。潜在创业者根据自身创业认知,受经济利益的直接驱动,成为创业活动的模仿者和追随者,真正创办新企业,从事相似商品或配套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Dirk Fornahl(2003)认为在区域内创业活动会发挥积极地榜样作用,会降低模仿创业者的风险知觉[17]。杨静文(2004)研究指出,领先创业者的创业示范作用会带来知识扩散的外部学习效应,潜在创业者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和相互学习,降低了其模仿创业的创业风险,增加了创业的可能性[18]。因此,将模仿和跟随创业作为创业中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2.3 创业后行为

创业者在产业集群集聚搜寻创业机会、通过关系网络整合和获取创业资源、模仿创办企业以后,会把创业行为的重点放在新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上。Gartner和Starr(1992)认为创业者为谋求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做出的3个基本行为:获取资源、建立组织结构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确保产品或服务的持续交易以及确保未来能持续获取资源[19]。由于产业集群环境下创业的一个基本模式是模仿型创业,这种模仿型创业的一个突出劣势在于新创企业生产产品的趋同性和生产技术的相似性。在这种情形下,随着后续新创企业的持续进入,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不断被分割,新创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和市场风险。新创企业要获得持续的发展势头,仅靠模仿和跟随是无法做到的。因此,创业者在成功创办企业以后,除了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经营外,要实现“持续交易”和“持续获取资源”的目标,关键是要持续创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行为是新创企业延长生命周期的关键。

3 创业者行为、知识溢出效应与产业集群发展

3.1 创业者行为知识溢出效应

产业集群内创业者知识溢出是指产业集群内创业者所拥有的技术、工艺、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发生外溢而被集群内其他成员共享知识的现象。虽然知识溢出往往是被动、无意识和非自愿的,但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是知识溢出的温床。产业集群的地域集中性促进了知识的快速传播,并较少出现知识失真和过滤;集群内企业在业务上的相近性与互补性以及相同的知识背景,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促进了知识的溢出与传播;集群内的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为知识溢出提供了便捷;集群内某些设施的共享为集群内的知识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的主要途径是员工流动、衍生企业、非正式交流和合作创新(魏江,2003),而创业者是知识溢出的重要载体。

知识溢出效应是指知识溢出引发的反应和后果。产业集群环境下,知识溢出效应可从两个层面展开分析,从微观层面可探讨知识溢出对创业者、新创企业、相关部门组织的作用影响;从宏观层面可探讨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的发展作用。而创业者行为中的知识溢出效应是指创业者行为中的知识溢出现象对产业集群环境、规模、网络、创新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具体来说,创业者行为中的知识溢出效应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3.1.1 创业前行为知识溢出的倒逼效应

创业前行为主要表现为潜在创业者的集聚行为。创业者在产业集群的集聚行为,会引起当地相关政府部门的警觉和重视,开始关注创业者的创业动机和创业倾向,并对当地产业集群环境、产业基础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在创业者和相关政府的沟通交往交流过程中,创业者将产业知识技术、发展趋势、发展困境等信息传递给相关政府部门,相关政府部门会增加对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解程度和对产业技术发展的了解程度,在获得正面评估的基础上,会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甚至会加大提供相关公共物品的力度,来支持创业者创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在这一知识溢出过程中,知识溢出方为创业者,知识溢入方为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倒逼效应的结果是,由于众多创业者的集聚,倒逼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出台支持政策、提供更多创业公共物品,实现提升集群环境和创业环境(生活、工作、政策环境)的目的。

3.1.2 创业中行为知识溢出的网络效应和示范效应

创业中行为主要包括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行为和新创企业的模仿行为。产业集群内的创业者要新创企业,必须要与中介性组织、政府部门、销售商、供应商、产业链上下游厂商等建立广泛的社会网络关系。创业者社会网络关系建构的过程,往往伴随着知识的相互溢出。由于知识共享以及知识搜寻成本减少等益处,知识溢出成为建立关系和维护关系的纽带。在知识相互溢出过程中,不仅提升创业者的知识势能和存量,而且创业者社会网络的广度和深度也得到增强,其结果是创业者的知识存量增加、创业成功率提高,产业集群知识分布更趋合理、网络结构得到优化。

创业者的一个核心任务是新创企业,模仿创业是产业集群环境下创业的一个基本模式。模仿创业行为实质上是创业知识溢出的过程。知识溢出的主体是领先创业者,客体是模仿创业者,知识溢出的内容主要包括盈利模式、生产技术、市场信息、管理方式等领先创业者创业成功经验方面的知识。这种创业知识溢出的示范效应会吸引更多的创业者进入产业集群创业,产业集群规模会不断扩大。

3.1.3 创业后行为知识溢出的迸发效应

创业后行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创新机会识别与行为。创新行为有利于产品和技术升级,避免出现同质产品和趋同技术的残酷竞争。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知识溢出在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知识溢出增加了溢入方的知识存量,提高了溢入方的知识势能,而创新行为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累积升华而成的,建立在较高知识存量基础上的创新行为更易获得成功。创业者创新识别与行为既得益于知识溢出,同时也会在更高层级上形成新的知识溢出源,成为更高层级创新的原动力,为其他创业者营造良好创新氛围,提高产业集群整体创新层级,进而促进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由于产业集群的企业地理邻近、社会关系网络密切,创业者之间存在很多的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机会,而知识技术、信息、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往往会成为创新热情和创新思想出现的源泉和动力。创业者正是在知识溢出过程中,不断迸发出创新火花的。在这一过程中,产业集群的整体创新效率和效益得到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水平得到提升。

3.2 创业者行为知识溢出效应与产业集群发展

在产业集群环境下,在创业者的集聚行为、社会网络关系建构行为、模仿创业行为以及创新行为中,伴随着知识溢出现象,由于知识溢出的倒逼效应、网络效应、示范效应和迸发效应,推动着产业集群发展,具体表现为:集群环境优化、集群社会网络结构改善、集群规模扩大、集群创新提升。这三者的逻辑关系具体见图2。

4 结论与展望

创业者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这种重要地位主要是通过创业者行为以及其行为中的知识溢出效应来实现的。虽然在产业集群环境下,创业者行为和知识溢出的边界都很广泛,但本文通过提取集聚行为、社会网络关系建构行为、模仿创业行为和创新行为等四大核心创业者行为以及伴随其中的知识溢出倒逼效应、网络效应、示范效应和迸发效应,诠释了集群创业者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机理。这不仅丰富了集群创业者以及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理论,而且对于创业者创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在制定集群发展政策方面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但是,本研究仅限于理论探索,进一步补充调查研究,对构建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和验证,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工作。

产业行为论文 篇7

传统产业集群往往是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合作形成的区域经济, 它们一般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为主, 具有产品层次低, 资本回收周期短, 投资风险较小, 企业间的信息流动简单等特点, 在我国发展很快, 是目前我国产业集群的主体,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 如何变挑战为机遇, 适时推动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是各级政府实现经济蜕变的关键。当集群进入升级发展阶段, 面临全球化竞争的巨大压力, 要实现集群内部网络与全球价值链联结、重组、升级, 必须解决技术创新乏力、突破集群路径依赖和底端锁定等问题。这些问题很难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和集群中广大中小企业自身的力量来解决, 而必需发挥地方政府的指导、调控、激励和规制作用。地方政策将关系到集群升级的成败和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与前途命运, 这已经在具有较长发展历史的“第三意大利”和美国“硅谷”等集群中得到了验证[1]。地方政府行为将直接关系到集群升级的成败和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与前途命运。

1 镇平玉雕产业集群概况

河南省镇平玉雕产业目前分布在23个乡镇中, 有19个乡镇的企业从事玉雕加工业, 其中国营、集体、个体、股份、外商独资、中外合资玉宝石加工企业 (户) 约11 000个, 从业人员十万余人, 年产值达10多亿元, 10多万玉雕的经营者, 将5000家销售门店开遍了全国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 许多旅游景点都有镇平玉雕出售。镇平还利用自营出口、转口贸易、在国外设立销售窗口等形式, 将玉雕产品销往美、日、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出口成交额达8亿多元, 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2008年, 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镇平玉雕”名列其中, 2009年, 镇平获“中国新锐城市名片”称号。镇平玉雕大世界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珠宝玉器专业批发市场, 有珠宝玉器商店800多家, 年销售额达2.4亿元, 镇平生产的玉器产品中, 摆件类玉器年产量占到全国的70%以上, 挂件类产品产量占到全国的45%左右[2]。镇平县玉雕产业主要集中于石佛寺镇, 石佛寺镇是“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全国文明镇” 、“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百佳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五星级城镇” , 有“玉雕之乡”之美誉, 是中国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目前, 该镇有玉雕专业村14个, 玉雕专业市场4个, 各类玉雕生产企业和个体玉雕加工销售户4000多户, 全镇从业人员近3万人, 产品有3大系列5000多个品种, 年生产能力达1500多万件, 畅销全国各地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产值5亿元。

2 镇平县政府在玉雕产业升级中的行为

2.1 工艺流程升级阶段

政府积极出台政策, 推动民营小企业发展。玉雕产业是传统产业, 民间技术和资本积累雄厚, 为挖掘、激活民间资产, 实现动发展。从2004年起, 镇平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意见》、《民营经济小区入驻企业优惠政策办法》、《关于扶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若干优惠政策》等, 通过建设市场、建加工小区、出台等优惠措施, 调动农民进城积极性, 引导富裕农民带资进城。随着城镇功能的完善, 市场的壮大, 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二次创业。另一方面, 发展“精英经济”典型带动。在基层干部配备中, 注重选拔培养自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带头人, 以石佛寺为例, 全镇23个村有致富项目的双强支书、村委主任占到95%, 两委班子成员占80%。通过他们引导、鼓励、带动群众发展个体经济, 在全镇广大农村中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上项目, 明争暗赛比发展的局面。玉雕产业带富了千家万户, 民营经济迅速发展[3]。形成从玉雕原材料开采买卖、产品设计、生产、成品上光打磨、包装到销售, 每个产业有专门的从业人员, 单销售一个环节的人员就号称“十万大军出镇平”, 使玉雕产业聚“点”成“线”, 合“线”为“链”。

政府大力加强集群软硬环境建设, 营造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企业环境。在硬环境上, 以创造“玉都、水乡、绿城”为目标, 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配套完善, 硬化、绿化、美化、亮化了城镇主干道路, 完善了车站、娱乐中心、美食城、量贩、幼教园等基础设施, 形成了产业支撑有力、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人居环境优美的创业环境和发展环境。在软环境上, 按照“政府创造环境, 企业创造财富”理念, 一是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引导民众树立“不求所有, 但求所在”的思想, 在土地征用上以最低价补偿群众, 并且政府不从中赚钱, 为企业提供最便宜的用地;二是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把服务作为投资的第一环境, 协调工商、税务、土地等部门, 为前来办企业者提供最便捷的服务、最优惠的政策, 确保企业在最短的时间解决办证、用地、建厂房等手续, 同时政府对入驻的规模企事业无偿提供部分周转资金, 扶持、支持企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奖励办法》、《镇平县规范城乡规划管理意见的通知》三是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对重点市场、重点企业挂牌保护, 周边环境集中整治,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为民营经济提供安全、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四是营造诚信的发展环境。一方面, 打造诚信政府。对政府出台的优惠措施不作空头支票, 做到言出必行, 有诺必践。另一方面打造诚信市场。在各大玉雕市场开展诚信教育活动, 设立警务区, 开通举报投诉电话, 成立技术鉴定中心, 做到以“诚”树形象, 以“诚”聚客商, 以“诚”兴市场, 以“诚”谋发展, 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发展氛围, 吸引外地客商兴商立业, 搭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平台。

政府不断推进自身行政改革, 规范政府服务和管理, 建立专业市场, 引导差异化发展, 预防恶性竞争。早在2002年镇平县就先后出台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意见》, 《关于建立完善产业集聚区推进工作机制的通知》、《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改善集群发展软环境, 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为促进玉雕产业健康发展, 镇平县设立了镇平县实施质量兴县战略工作领导小组, 专门设立了玉雕局, 负责对玉雕产业集群的管理, 2009年出台了《乡镇工业暨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目标及考评奖励办法》, 适时对集群企业进行考评。在市场管理上, 以规模经营和特色经营为重点, 对各类市场进行分类组合, 分别按照原料、产品的品种和档次进行规范, 每个市场有专门的产品, 不同产品在不同区域摆放, 确保一个市场一个风格, 一个区域一种特色, 达到市场专业化, 产品区域化。在各销售市场设立质量检测点, 对产品出具权威的鉴定书, 让消费者买的放心。2006年镇平县先后建成玉摆件市场、玉镯玉白菜市场、翠玉玛瑙市场、玉博苑市场、玉雕湾市场等七大专业市场, 2010年筹划建设全国最大玉料交易市场, 一方面拉长产业链, 一方面从加工制造向营销和品牌升级, 同时也防止了恶性竞争。

2.2 产品升级阶段

政府适时制订集群规划, 拉长产业链。以镇平县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重大项目规划为龙头, 以建设河南省玉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为契机, 规划5平方公里的玉文化产业带, 作为玉文化产业的核心区, 以涅阳、玉都、雪枫、晁陂、杨营、王岗6个玉雕加工重点乡镇为支点, 规划25平方公里的玉文化产业辐射区, 为玉文化核心区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对玉雕产业集群进行总体规划, 计划投资近20亿元建设国际玉城天下玉源 (中国玉料) 交易市场、玉雕职教集团、玉雕大师创业园、中原石雕城、玉文化主题公园及玉文化博物馆扩建等重点项目[4]。通过5年至7年的努力, 将玉产品加工销售和中国玉文化研究传播相结合, 把镇平县建设成为中华玉文化的体验之地和展示之地, 以及全国玉文化产业的创意中心、物流中心、加工制造中心、交易中心和品牌企业总部基地。

政府大力发展教育和科研, 为集群培育人才, 同时建立质量监督部门, 提高产品质量。镇平县依托玉雕研究所、镇平县工艺职专、玉雕职业高等教育培训资源和各种民办学校, 采取多种灵活形式开展系统教育和基础培训工作, 壮大玉雕产业初级、中级人才规模;与镇平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 培育玉雕产业高级人才, 提升玉雕人才的品位和层次;为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玉雕大师, 镇平县专门设立了“玉雕大师园”, 为玉雕大师创业提供多种优惠条件[5]。同时, 借助连续多年举办玉雕节的机会, 该县还举行了“陆子冈杯”、“独玉杯”玉雕精品展, 为镇平的玉雕从业人员提供学习、借鉴南北玉雕风格的绝佳机会。定期举办玉文化高层论坛、研讨会使镇平玉雕设计人员进一步提高艺术修养, 丰富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内涵。目前, 涌现出国家级工美大师1人、玉石雕刻大师8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中国民间艺术美术家”2人。为提高产品质量, 积极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国家的相关产品评比。在20世纪90年代“万里长城”、“鹿鹤同春”等30余件精品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2009年, 全国玉雕最高奖“天工奖”评选, 镇平玉雕荣获金奖7件、银奖9件、铜奖12件……镇平玉雕以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独具特色的个性产品而饮誉海内外。

政府多头并举培育龙头企业, 树立品牌意识。以镇平玉器厂和镇平玉器厂为主, 组建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玉雕集团, 作为龙头企业, 领导玉雕产业更大份额地占领国际、国内市场, 使镇平的特色更加明显, 优势更加突出。品牌战略, 是产业集群的必然选择, 从2000年起, 镇平玉器厂和镇平玉器厂苦练“内功”, 提高产品质量, 先后注册了“玉神”、“博涵”、“玉博苑”、“拓宝”等商标, 形成一定的品牌优势, 极大地提高了镇平玉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3 功能和链升级阶段

政府深挖产业文化内涵, 不断延伸产业链。近年来, 镇平县政府从深入挖掘产业文化内涵入手, 建设了中华玉文化博物馆, 国际玉城, 扩建玉文化中心、青少年文化宫、建设玉乡频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有效地将特色文化和特色产业融为一体, 极大的提升了产业品位, 丰富了产业内涵, 实现了玉雕产业、旅游产业和尚贸业的完美结合, 不断实现产业升级[6]。

政府积极引导企业适应消费多元化趋势, 变刚性生产为柔性生产。在立足玉雕产业的基础上, 积极发展铜器、古玩、宝石、字画、瓷器及木雕、角雕、骨雕等产品, 加快玉料批发、玉器盒包装生产销售市场, 集全国及世界各地的玉料在镇平加工销售, 解决好产业链条不完善、产品包装档次低劣的问题。随着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针对市场需求的新情况和不同发展的习俗与审美情趣, 镇平玉雕把各种文化的精髓融入玉雕产业, 研制开发新产品, 实现柔性生产, 以多样化、系列化和精细化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立足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的原则, 加大宣传力度, 以文化促进产业升级, 塑造集群品牌。会展是行业的眼睛, 是塑造品牌的重要平台, 1993年以来, 镇平配合镇平市委每年定期举办一次玉雕节, 推介玉产业 、弘扬玉文化。连续20余年来参加各届“广交会”及各类全国性的会展活动, 并不断以大奖刷新镇平玉雕的获奖记录, 镇平玉雕的国内人气在逐年攀升。近年来, 中央电视台相继制作播出了《玉不琢不成器》、《琢玉琢出大世界》、《探秘和氏璧》等玉雕专题宣传片, 拍摄电视剧《玉乡魂》, 并在各级各类报纸网络对镇平玉雕进行高密度的宣传, 极大地提高了集群的品牌知名度。

3 启示

在集群不同的升级阶段, 面临的问题不同, 因此, 政府应适时改变其支持策略。集群升级的主体是集群内的企业, 政府行为只是集群升级的催化剂, 所以政府行为要及时、适时的切中要害。政府对集群升级的行为, 不能强迫, 只可引导, 否则, 集群企业就会面临“不升级是等死, 升级是找死”的两难选择。传统产业集群根植性强, 在发展初期, 政府要放开手脚, 在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同时, 积极鼓励社会各方投资, 形成遍地开花的格局, 政府一方面要提供集群发展的公共物品, 另一方面应规范市场, 防止恶性竞争。在集群产品升级阶段, 要做好集群发展的长期规划, 健全集群网络, 培育集群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不断提高集群产品质量,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 发展集群品牌。在集群功能和链升级阶段, 政府要多方支持集群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借文化提升集群品牌, 并拉长集群产业链。

参考文献

[1]王晓萍, 余玉龙.国内外产业集群升级研究的最新进展[J].生产力研究, 2009 (10) :124-126

[2]董金友.镇平县玉雕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启示[J].河南科学, 2008 (9) :1144-1146

[3]周惠来, 吴帅.南阳玉雕产业持续发展的BFL模式构想[J].河南科技, 2007 (7) :8-9

[4]张起来.镇平县石佛寺镇玉雕产业集群发展概况[EB].中国中小企业南阳网, 2008-5-13

[5]许德元.贴近市场灵活办学培养当地急需人才——镇平县石佛寺玉雕职高办学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0 (10) :22

产业行为论文 篇8

1 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企业决策行为分析

从集群发展过程来看, 其发展是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转变过程, 作为升级——集群发展的必要环节, 是产业集群发展的自下而上的成长规律的体现, 同时升级也是一种随着集群发展过程的一个积聚的效应。从微观层次上来看, 由于构成集群系统的组成构件——企业, 具有经济学提出的Agent的特性, 同时也满足复杂适应系统 (CAS) 的“Adaptive Agent”的特性, 具有学习能力, 适应性能力。集群整体呈现出来的升级现象, 是在企业经济行为主体不断交互作用下产生的, 作为适应性主体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来进行未来的决策, 它们的决策根据外部市场条件以及对手的决策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在产业集群中, 我们把企业分为两大类型, 一类是领导型企业 (Lead Firm) ;一类是支撑型企业 (Support Firm) 。所谓的领导企业是指在产业集群内部的产业链上处于发展势头较好的企业, 在整个产业链上处于核心的位置或者取得较大利润的企业。通常一个产业集群内部不仅仅有一家核心企业, 可以是多家并存的。例如, 江门的摩托车产业集群中, 大长江是领导型企业。而支撑企业是指, 在产业集群中, 与领导型企业有着业务合作, 或者战略合作关系的企业或者其他的组织结构。在一个产业集群中, 支撑型企业与领导型企业并不是绝对的一种划分, 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两者有时也可以互为转化。

在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 领导企业面临着升级决策与维持现状的决策选择, 他们根据自身地资源禀赋以及过去决策地经验, 不断调整企业自身地行为决策, 在与其他主体不断交互地过程中, 逐渐专注于产业价值链地某个和某一个优势环节, 由此带来了领先企业地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吸引集群内其它企业借助区域内频繁地网络联系, 纷纷跟进或者合作, 出现了集群整体产业活动价值增值, 实现集群内部适应性主体的升级。而支撑型企业面临着合作还是跟进的决策, 通过集群本省的具有的集聚效应, 创新氛围等特征, 通过“干中学”或“学中干”不断促使集群的演化, 从而涌现出升级。

2 集群升级过程中企业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

2.1 演化博弈理论

演化博弈是把博弈理论分析和动态演化过程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理论, 源于生物进化论。作为演化博弈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不在于对一次性博弈结果或均衡的决定, 而是在于组成博弈方的群体成员在长期反复的博弈过程中策略的调整过程, 趋势及其局部稳定性。

演化博弈理论中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一个是演化稳定策略 (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 , ESS) , 一个是复制动态过程 ( replicate dynamic, RD) 。演化稳定策略的基本思想是指种群大部分成员采用某种策略的好处是其他策略无法相比的, 即个体的行为应该遵守群体的约定, 一种ESS一旦确定就会稳定下来, 任何偏离ESS的行为将要受到自然选择的惩罚。ESS虽然是一个静态概念, 却能够反映进化系统局部的动态性质, 所以在不同的动态下, 同一个博弈会有不同的进化稳定均衡, 因此要提出一个能够描述演化博弈一般特征的均衡概念, 比纳什均衡复杂得多。另一重要概念复制动态 (RD) 的思想是, 个体的收益随着个体在群体所占比重的变动而比变动。

2.2 模型假设

(1) 领导企业与支撑企业都来自大群体的随机配对且满足有限理性的假设;

(2) 作为领导型企业有比其他企业更大的能力推动技术的创新, 如:更新产品设计, 改造工艺, 改善供应链能力, 整合渠道能力等创新活动, 因此, 领导企业有优势, 且有能力通过发挥企业的创新能力率先制定并实施升级战略;

(3) 集群中的支撑型企业, 有权利选择与集群中领导企业合作还是不合作, 一旦选择合作策略, 则会在完全信任的前提下与之一起进行升级改造;

(4) 博弈双方由于都是处在一个相同的产业集群中, 地理位置接近, 企业家之间的非正式交流也较多, 为此我们假设, 双方是完全信息对称, 且博弈是非对称博弈, 也就是说, 在产业集群中我们假设有两大类企业群体, 一类是领导企业, 一类是支撑企业, 且博弈双方有权利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策略;

(5) 在我们的研究中, 更多的关注是企业之间的行为决策, 为此我们假设, 集群内部企业的所有决策都是基于市场需求与客户需求来考虑选择自身的战略决策;

(6) 模型中, 我们重点考虑的创新能力对升级的影响, 当然还有很多因素, 如企业家精神, 知识共享程度等, 但是创新与升级是密不可分的, 很多学者和企业家都认同只要创新能力大, 升级是极有可能实现的事情。

2.3 模型建立

在集群升级过程中, 从企业微观角度探讨升级是在一个具有不确定性和有限理性的空间进行, 同时他们之间的策略又是相互影响的, 领导企业与支撑企业根据其他成员的策略选择, 考虑在自身群体的相对适应性, 来选择和调整各自的策略。

我们构建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见表1:

其中:Δpro1=fcc1fcc2a12

Δpro2=fcc1fcc2a21

V1, V2分别表示企业1和企业2在维持原有战略时企业所获得收益;

Δpro1, Δpro2分别表示:企业1采取升级战略和企业2并与之追随并协助进行产品创新或者技术改进等升级行为所获得的超额收益;

fcc1, fcc2分别表示企业1和企业2所拥有的创新能力;

a12, a21分别表示企业1和企业2之间彼此的合作程度, 我们认为企业由于升级带来的超额利润与彼此合作的企业所拥有的创新能力及其他们之间合作程度有关。

l1, l2分别表示企业1和企业2为了实现自身升级, 作为lead firm企业1要主动实施升级策略所承担的风险系数为l1;作为支撑企业, 企业2为了配合lead firm 进行的升级战略, 与之协作所付出的风险系数为l2;创新的同时也要带来风险的投入, 为此用l1fcc1, l2fcc2表示企业1和企业2采取相应升级战略所投入的机会成本。

我们假设企业1决定实施升级策略的概率是p, 那么维持现有策略的概率就是1-p;支撑企业2采取协作策略的概率为q, 则该企业不配合 (也就是维持原有的状态) 的概率就是1-q。

根据复制动态过程的计算公式, 领导企业实施升级策略的参与人的期望收益为:

u11=q (V1-l1fcc1+Δpro1) + (1-q) (V1-l1fcc1) (1)

领导型企业中维持现有策略的参与人获得的期望收益为:

u12=qV1+ (1-q) V1 (2)

领导型企业的平均适应度函数为:

u-1=p*uundefined+ (1-p) *uundefined

=p* (q (V1-l1fcc1+Δpro1) + (1-q) (V1-l1fcc1) ) + (1-p) (qV1+ (1-q) V1)

=p*q*Δpro1+V1-l1fcc1 (3)

同理, 支撑型企业的平均适应度函数为:

u-2=q*uundefined+ (1-q) *uundefined=q*p*Δpro2+V2-l2fcc2 (4)

那么, 对于领导型企业选择升级策略的复制动态过程可由下式表示:

undefined

支撑型企业选择协作策略的复制动态过程可由下式表示为:

undefined

由式 (5) 和 (6) 可以组成集群升级过程中两类企业之间的升级战略决策过程的数学模型:

这个微分方程组给出了集群升级过程中领导企业与支撑企业在升级战略决策过程中的群体动态模型。根据friedman 1991提出的方法, 其均衡点的稳定性可由该系统的雅可比矩阵的局部稳定性分析得到。式子 (7) 的雅克比矩阵为J。

undefined

由上面对方程的稳定点的分析可知, 系统在平面undefined的局部均衡点有5个, 分别为:O (0, 0) , A (0, 1) , B (1, 1) , C (1, 0) , D (PD, QD) 。其中undefined, undefined, 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 5个局部平衡点中不仅有2个平衡点是有局部稳定性的, 也就是本文要找的演化博弈的进化稳定策率 (ESS) , 即O点和B点。它们在集群升级过程中, 企业之间的策略是:要么是领导企业维持现状, 支撑企业仍然是保持原有的策略;要么就是领导企业选择升级策略, 而支撑企业要选择与之协作策略。这种状态也就是集群原先发展的状态, 从演化博弈角度来看升级的过程就是从一个进化稳定策略到另外一个进化稳定策略, 也就是我们这里复制动态模型中的从O点到B点的一个涌现。B点的状态就是集群中企业主体通过自身的适应性行为, 产生了领导企业率先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或者利益空间, 实施升级策略, 通过创新行为, 使得企业得到升级带来的额外利润, 实现升级。作为集群中的支撑企业, 可能是领导企业的供应商, 也许是领导企业的合作伙伴, 只有选择与其协作策略, 一同进行升级战略, 才可以实现演化均衡策略, 达到企业双赢的效果, 如果集群中支撑企业不这样做的话, 就只能被这个集群淘汰掉。可以说集群升级的微观层次是企业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实现双赢局面。

图2表示了集群升级过程中企业决策的态势。图2中, 由两个不稳定点A和C点以及鞍点D构成的折线, 它是集群升级微观过程中企业之间决策博弈动态演化形成不同状态的临界线。在折线的右上方 (ADBC部分) 系统收敛于领导企业实施升级策略, 支撑企业趋于协作策略的策略模式, 在折线的左下方 (ADBO部分) 系统收敛于无论是领导企业还是支撑企业均保持原先状态。

3 企业行为影响因子分析

从集群系统升级微观层次的演化博弈模型中, 我们可以看出来集群的升级过程中, 企业的行为对于是否升级和升级是否成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决策风险三个因子就是影响企业行为的关键因素。下面我们就其几个重要参数变化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以及改进措施方法进行分析。

3.1 企业的创新能力fcci

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于产业集群系统的升级是其涌现激励的条件之一。从微观层次的企业之间的决策选择进化博弈模型中, 我们可以看出, 如果fcci提高, 图2中的D点朝左下方移动, 则区域ADCB的面积会加大, 也就意味着, 整个系统朝着进化稳定策略B点移动, 最终实现集群中企业层次的升级, 并获得了由于升级带来的超额利润Δproi。集群要实现整体的升级, 首先要重视提升集群中各个企业的创新能力。例如, 通过购买专利, 通过与学院科研机构进行创新合作, 通过挖掘企业内部的资源信息进行产品、工艺的升级改造, 或者通过改进组织结构以及管理模式来提高运作效率等等措施, 均可提升创新能力。通过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其集群整体的创新能力也会获得同步提高。

3.2 企业之间的合作强度aij

企业之间的合作强度aij代表了集群系统规模, 用来描述其深度。企业之间的关系越亲密, 其合作程度也就越大, 而随着合作程度的加强, 从系统的动态演化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来, D点朝着左下方方向移动, 那么对于ADBC面积也就逐渐增加, 意味着, 系统朝着B点靠近, 企业层次的升级逐渐凸现出来。那么反之亦然, 合作程度下降, 说明目前集群内部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不能满足系统朝着升级方向发展, 只能维持现有的状态, 即保持现状。

在模型中, 我们认为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根据其针对的对象不同, 合作程度是不一样的。a12表示的是对于领导型企业来说, 与其合作的支撑型企业对于它的影响程度。那么同理, a21的含义就是对于支撑型企业来说, 在同集群中的不同领导型企业合作中, 对其依赖的程度。, 如果, 出现了a12, a21两个值一个变大, 一个变小, 那么系统就不会朝着演化均衡点演化, 而是要么出现领导型企业孤军奋战, 要么就是支撑型企业在自我创新。这个时候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就会发生变化。从集群层面来讲, 这样的变化对于集群影响不大, 但是对于企业就是你死我忙的变化。建议集群中的企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与集群中的企业处理好竞合关系, 也要善于抓住改变企业命运的机遇。

3.3 企业实施升级策略的风险系数li

风险系数主要由企业决策主体的决策偏好以及技术创新本身具备的风险因素所决定, 一般而言, 对于领导企业来讲, 其决策风险要大于支撑企业的决策风险。从动态演化图中可以看出, 无论是领导型企业还是支撑型企业, 如果决策风险越小, ADBC的面积就趋于增加, 系统朝着升级方向演化, 等真正企业实施了升级策略, 并获得了超额利润时, 升级就真正涌现出来了。

可见, 在升级过程中, 各个企业要懂得规避风险,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强合作, 只有密切合作了才能分担风险; (2) 领导企业要在整个集群中起到一种敢于面对风险的勇气与魄力, 只有这样才能让支撑企业跟你一起承担; (3) 无论是进行产品研发, 还是技术该在, 还是引入外商投资都要科学决策, 切不能随意而为之。

4 总结

通过对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 企业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集群中的企业要实现升级, 需要对企业的创新能力, 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强度, 以及企业对于升级决策的风险偏好等因素着重考虑, 从而激发集群朝着升级态涌现。

参考文献

[1]史祎馨, 张丹松.基于CAS理论的产业集群升级机理探析[C].2006年第五届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2006.

[2]易余, 刘汉民.经济研究中的演化博弈理论[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5, (8) :8-13.

[3]李菲.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集群升级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2:12-15.

产业行为论文 篇9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 本文在综合现有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理解产业特征与顾客抱怨行为之间关系的概念框架。

一、研究背景

顾客抱怨行为指的是顾客由于在购买或消费商品 (或服务) 时感到不满意, 受不满意驱使而采取的一系列多重反应 (Singh, 1988) 。顾客抱怨行为是建立在顾客不满意感知的基础上, 如果顾客没有感知到不满意, 那么顾客的反应并不能界定为抱怨行为。

早期研究已经注意到产品种类不同, 顾客抱怨的行为也有所不同。最常见的是产品与服务之间的比较。研究发现顾客在购买产品和服务后的不满意会分别导致不同的抱怨行为 (Singh, 1988) 。另一种常见的产品种类比较出现在耐用品和非耐用品之间。Day和Ash (1979) 对耐用品和非耐用品抱怨行为的研究发现, 随着产品复杂程度的提高 (非耐用品到耐用品) , 顾客可能采取的抱怨行为是明显不同的 (引自Crie, 2003) 。但遗憾地是, 这些研究并没有深入解释产品种类的具体产业特征如何影响顾客抱怨行为 (Singh, 1988) 。

在研究顾客满意的文献中, 有一些研究一直在关注不同产业结构之间的差异与顾客满意之间的关系, 其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这类研究主要回答了这样一些问题: (1) 不同产业之间是否可以比较顾客满意。这个问题实际上取决于满意是否可以直接衡量。理论界对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论。Johnson和Fornell (1991) 认为满意虽然不能直接衡量, 但如果将满意作为潜在变量, 通过间接衡量的方式, 顾客满意仍可以跨产业进行比较。本文认为与满意相比, 顾客的抱怨行为是可以直接衡量的。现有文献针对顾客抱怨行为的分类的大量研究, 为我们直接衡量抱怨行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 从这个角度来看, 不同产业结构之间比较顾客抱怨行为是可行的。 (2) 如果前者可行, 那么衡量顾客满意的标准是什么。Johnson和Fornell (1991) 认为解决衡量问题的方式之一是将满意视为效用的同义词, 衡量满意就是衡量效用。为此, 他们提出了一个命题, 即与消费某产品或服务时所获得的利益相比, 顾客更看重的是减少损失, 简而言之, 就是在同样的得失面前, 顾客将“失”看得比“得”更重要。Anderson和Sullivan (1993) (2) 的研究为该命题提供了证据。他们发现相对感知质量超过期望的情况而言, 低于期望的感知质量对满意有更大的影响。这个命题对于研究跨产业之间的顾客抱怨行为也是非常重要的。由此, 如果我们将顾客满意看作“得”的结果, 将顾客不满意看作是“失”的结果, 那么该命题从不仅从消费者的动机角度为不同产业间顾客抱怨行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而且使这类研究显得比单纯研究顾客满意更重要。 (3) 产业结构的哪些具体因素能够引起顾客抱怨行为的差异。Anderson (1994) 认为产业间差异包括相对顾客差异性的产品差异程度、产业内竞争程度、使用频率和转换成本。Fornell和Johnson (1993) 则认为衡量产业差异化的有三个标准:产业内主要竞争者的数量;顾客评价产业或服务差异的容易度;产业的产品或服务导向。Crie (2003) 则提出市场开放程度或竞争激烈程度, 以及产业的法律环境是影响不同产业顾客抱怨行为差异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不同产业间比较顾客抱怨行为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市场结构的差异将会导致顾客抱怨行为的不同。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 本文将从市场集中度、产业成熟度和产品差异程度三个方面来进一步探究市场结构因素与顾客抱怨行为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个问题, 我们以Johnson和Fornell (1991) 的分析框架为基础, 修改后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 (见图1) 。原框架中非本文研究重点的内容用虚线表示。

二、产业结构与顾客抱怨行为

在Johnson和Fornell (1991) 的分析框架中, 产业差异作为外生变量, 通过影响对绩效的期望和感知绩效而影响顾客满意或不满意, 并由此导致相应的行为。另外, 在该模型中并没有出现“不一致”与满意之间的联系, 而是引入期望绩效、感知绩效与满意之间的直接联系。Johnson等学者 (3) 的研究为此提供了解释。他们认为在分析市场层面 (而非个体层面) 的满意度时, 期望和感知绩效与满意之间存在直接的、积极地联系, 而“不一致”与满意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这也是本文采用该模型的原因。与该模型中对产业差异的界定不同, 下面, 本文将从产业集中度、产业成熟度和产品差异度三个方面分析产业差异如何导致不同的不满意水平, 并由此引起抱怨行为倾向的差异。

(一) 产业集中度与顾客抱怨行为

在产业组织理论中, 结构主义经济学认为产业集中度越高, 说明拥有较高市场份额的少数企业掌握着市场垄断力, 因此产业集中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产业内竞争的程度 (Fornell和Robinson, 1983) 。在集中度较高的产业中, 垄断企业往往依靠其垄断地位, 通过规模经济、协议定价、把持资源和渠道、限制竞争和替代品的出现等方式建立进入壁垒, 保护其市场份额和利润, 因此, 它们没有动力去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价格水平 (4) 。在营销策略上, 这些垄断企业强调的是广告, 而不是价格和质量。所以, 相对产业集中度低的产业, 产业集中度越高的产业, 通常顾客对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及价格水平的不满意度越高, 抱怨的可能性越大。Fornell和Johnson (1993) 的研究为上述分析提供了经验证明。他们发现产业集中程度越低, 产业为顾客提供的选择越多, 越能够满足顾客不同的需求。在此情况下, 顾客的期望和感知绩效均得到提高, 相应的顾客满意度也就越高。

所以, 产业集中度越高的产业, 顾客相对不满意度可能越高, 顾客抱怨的可能性越大。

(二) 产业成熟度与顾客抱怨行为

产业成熟度可以依据波特的产业演化理论来识别。本文从供方和需方两个方面来理解产业成熟度与顾客抱怨行为之间的关系。首先, 从供应方来看,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在成熟的产业中, 产品和服务质量一般较为稳定, 并处于较高水平;产品的性能指标和服务标准已经较为统一, 并存在行业规范。在营销策略方面, 企业更加倾向于向老顾客销售;竞争策略强调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和附加价值。而在不成熟的产业中, 由于技术的不稳定导致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变动差异较大, 而且缺乏技术或产品的标准。所以, 波特认为新兴产业常常遇到顾客困惑的问题, 这种困惑来自众多产品方案、技术种类以及竞争者们互相冲突或相反宣传的存在。

其次, 从需求方来看, 在新兴的市场环境中, 标准的缺乏和质量的变动导致顾客期望往往是变动的、不确定的, 有时甚至是不现实的。由于无法形成稳定、客观的期望, 加之产品质量的波动较大导致顾客对产品绩效的感知也不确定, 所以这种消费体验无疑将会增大顾客的风险认知。不仅如此, 由于期望往往来自于以前的消费体验 (Fornell和Johnson, 1993) , 因此顾客通常习惯用成熟产业较高的产品质量标准、服务水平和品质保证来衡量非成熟产业的产品绩效, 从而导致顾客的期望因此提高。由于不成熟产业在这些标准上存在先天性的不足, 所以顾客在消费这类产品与服务时的感知绩效会因此下降。在这种情况下, 顾客自然会降低对不成熟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而在成熟的产业中, 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性能指标以及产品与服务的行业标准较为熟悉和了解, 顾客比较容易形成稳定和客观的期望。在企业强调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和附加价值的背景下, 顾客感知绩效也会相应得到提高。故而, 满意度随着产品或服务产业的日趋成熟而提高。

所以, 产业成熟度越高, 顾客相对不满意度可能越低, 顾客抱怨的可能性越小。

(三) 产品差异度与顾客抱怨行为

产品差异度是某一产业能够提供给顾客替代性产品或服务的程度, 顾客由此可以预知有不同的提供物存在。产品差异度是在竞争的环境中, 由于买方存在不同的偏好, 卖方会因此相应地开发多种产品和服务而形成的。Johnson和Fornell (1991) 认为由于存在不同的顾客偏好, 当产品或服务的一致性较高时, 一方面顾客的不同需求往往会因此而得不到满足, 从而导致顾客满意度的下降;另一方面, 顾客的期望和感知绩效之间的差距会因此缩小, 在期望模型中顾客满意度也会随之下降 (Anderson, 1994) 。Fornell和Johnson (1993) 的研究证实了这一推断。他们发现, 产品差异度能够明显地对顾客感知绩效造成积极影响, 并因此提高顾客满意度。他们认为产品差异度越高的产业, 顾客越能够面对不同的选择, 因此顾客的总体质量感知越高, 满意度也就越高。而竞争性服务行业的差异化较小, 顾客的满意度也较小。可以说, 垄断性服务行业差异化最小, 顾客满意度也最低。Anderson (1994) 的研究也发现, 产业内产品差异越大, 顾客感知绩效、期望和满意度也会越高。

所以, 产品差异度越高, 顾客相对不满意度可能越低, 顾客抱怨的可能性越小。

三、结论

过去三十年来, 虽然学者们对顾客抱怨行为的产生机制和决定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但这些研究主要局限于消费者人口统计特征、心理因素、文化因素和经济因素与抱怨行为之间的关系, 忽视了消费者与产业环境之间的互动对其抱怨行为的影响。为此, 本文提出一个理论框架, 从产业结构的三个方面 (产业集中度、产业成熟度、产品差异度) 探讨了产业结构的差异与不同的顾客抱怨行为之间的关系。未来的研究需要从实证的角度来进一步验证本分析框架的适用性。

摘要:过去三十年来, 虽然学者们对顾客抱怨行为的产生机制和决定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但这些研究忽视了消费者与产业环境之间的互动对其抱怨行为的影响。为此, 本文提出一个理论框架, 从产业结构的三个方面 (产业集中度、产业成熟度和产品差异度) 分析了产业特征会造成不同的顾客抱怨行为倾向。

关键词:顾客抱怨行为,顾客满意,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Anderson EW.1994.Cross-Category Varia-tion in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Retention.Market-ing Letters, 5 (1) :19-30.

[2]Crie D.2003, Consumers’Complaint Be-havior, Taxonomy, Typology and Determinants.Database Marketing&Customer Strategy Management, 11 (1) :60-79.

[3]Fornell C, Johnson MD.1993.Differentia-tion as a Basis for Explaining Customer Satisfactionacross Industries.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14:681-696.

[4]Fornell C, Robinson WT.1983.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Consumer Satisfaction/Dissatisfaction.Th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9 (4) :403-412.

[5]Johnson MD, Fornell C.1991.A Frame-work for Comparing Customer Satisfaction across Indi-viduals and Product Categories.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12:267-286.

产业行为论文 篇10

关键词:财税行为;政府促进;中小企业;集群

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行为对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发展的影响不可低估,而财税手段是政府促进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的有效手段。具体地讲,国外政府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发展的财税促进政策和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订促进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优先发展的政策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中央政府对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组织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的必要性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和具体部署。发达国家普遍认为,以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活动为核心的技术进步乃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源泉。发达国家为了争夺在世界经济上、国际军事上的战略主动地位,为了确保自身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将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作为基本国策,不少国家出台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发展规划和中长期计划。同时,发达国家都把高新技术R&D部门作为优先发展部门和领域。美国政府1993年发表了《促进经济增长的技术——增强经济实力的新方向》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技术——总统的发展报告》等报告, 对科学技术与经济结合提出了新政策性文件。 英国政府在1993年的科技白皮书中也强调科技要为国家创造财富服务。另外,各国所推行的军转民计划和国防科技投入减少的政策调整趋势都是以国家主体推动科学技术特别是军用技术为经济服务的重要举措。美国国防科技预算减少了25%,国防科技开支与民用科技开支的比例要由过去的3:2调整为1:1;英国国防科技投入也减少了近30%,德国减少了12%。这也为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提供了有利环境。

二、实施促进中小科技企业集群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是发达国家政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企业主体化的重要制度安排。借助税收优惠政策,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德国等还建立新型的产学研密切结合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体系,强化了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一体化能力。美国对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投资给予了永久性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扶持,而对科学技术小企业的长期投资收益税率征收优惠50%;英国建立的法拉弟中心,实现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德国、法国等都通过税收减免、贸易优惠、投资扶持等政策,推动产、学、研的紧密结合。这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发展创造条件。

三、形成官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创新体制,使中小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的重要主体

为了加快中小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发展进程,美国构建官产学研合作创新体制,健全了国立研究机构向中小企业技术转移的法规体系,完善中小企业在官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作用机制。美国的国家实验室、大学、工业研究机构都建立了不同规模的技术转让机构,并有专职人员负责与工业界签订合作研究与开发的协议。美国1982年颁布的《小企业技术创新法案》规定各部门将1 %的预算费用于小企业的R&D相关的技术创新活动。1992年初美国在联邦技术转让法案中增加了国家实验室与私营企业合作研究与开发的有关规定,鼓励国家实验室向私营企业转让高新技术。国家在1992年就成立了国家技术转让中心,已有数千家中、小企业通过该中心获得了技术合作的机会。另外还出资在各地建立了几十个科技成果推广中心,向民营企业转让科技成果。国家实验室每年将250亿美元的经费的20%用于产业合作。1996年3月,美国总统签署了《国家技术转移与进步法》, 对联邦实验室向工业部门转让技术制订了优惠政策。具体包括首先奖励发明者2000美元,并让发明者再提成技术使用费15%。1990~1992年期间已有近200个高科技项目完成了向民用工业的转移。通用汽车、西屋电气、3M等著名跨国公司都与国家实验室有合作签约。而1992年美国有近1 万家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获得了国家实验室或其他政府科研机构的高新技术成果转让。

四、为风险投资供给持续增长提供制度安排

形成制度创新来促进风险投资发展,是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条件体系建设的有效手段。客观上,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贷款条件十分恶劣,社会担保条件供给不足;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又是一个风险大、资金需求高的创业活动。因此,能否解决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中的资金短缺矛盾对中小科技企业集群发展至关重要。

美国为了促进风险投资的产业化,及时出台了减税优惠政策。美国政府两次对风险投资实行了减税政策,这有力促进了风险投资的产业化发展、社会化发展,风险投资额由1978年的不足1亿美元猛增到1978年的35亿美元。1982 年美国又制定了《中小企业技术革新促进法》,通过立法对风险投资企业进行持续的优惠政策扶持。美国最近出台更加鼓励对高新技术小企业的长期风险投资。美国专门从事风险投资的企业有4000多家,每年为10000 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新加坡政府将公司应纳税收的20%留作R&D支出。正是由于优惠政策的有力促进功能,新加坡近20年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高达30%,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的科技人员增加了12倍。实际上新加坡已成为东南亚的一个“硅岛”,成为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的集聚区域。政府有效的政策引导和政策调控对美国风险投资业的形成及其对美国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是私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发挥出了巨大的扶持功能。通过风险投资和创业基金、降低金融服务标准等对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提供必要的资金投入服务,缓解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发展资金瓶颈矛盾。

五、将科技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有效载体

为了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内在需要,发达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建立了各种类型的科技工业园区,并使科技工业园区成为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的一条有效途径。1997年硅谷科技工业园区年销售额超过了3000亿美元。

由于各级政府积极参与了科技工业园区建设,这为中小企业在科技工业园区集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也是科技工业园区所以能在近20多年中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不仅在发达国家表现得比较明显,而且在发展中国家科技工业园区起步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在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工业园区和我国部分科技工业园区,如:台湾新竹科技工业园区、中关村科技工业园区的迅速崛起中得到印证。发展中国家政府通过法规手段规范科技工业园区政府干预行为。韩国和台湾较早制定了各自的技术立法,对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给予重奖。如1979年7月制定和颁布的《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等。台湾的新竹科学园区和韩国大德科学城等就是技术立法促进的产物。目前,韩国的大德科学城又初具规模,在遗传、电脑软件、基础工业工程、新材料、精密电子及工具等方面具有增长优势。新竹园区1996年营业额约2000亿元(新台币)。目前,台湾地区100%的电子元件、16%的电子计算机和10%的通讯器材等都由新竹园区所生产。这正是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区域集群发展的客观结果。

六、政府出资组建孵化器,缩短高新技术小企业的起步周期

这在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和英国等国都有比较成功的政府实践。如通过小企业管理局、小企业国家发展中心和“孵化器”等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活动,进入科技工业园区进行集中创业。美国小企业管理局在这方面形成的比较规范和有引导功能行政手段和服务条件体系。美国各级政府出资组建了5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通过提供“孵化“其生长的风险资金,试图把高新技术、人才、资金、资源和企业家才能有机结合起来。据统计,在美国500家企业孵化器中,经“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成功率为75%,是未经“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成功率的3倍。 芬兰的“孵化器”使芬兰科技工业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活率提高到80%。实践证明,“孵化器”是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化创新的可行策略。

七、通过政府购买,创造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集群发展的市场需求

美国“硅谷”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是与美国的政府购买所形成的对电子产品、导弹产品、计算机产品等的需求创造密不可分的。作为美国电子计算机和导弹、宇航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没有政府购买的扶持是难以为继的。《硅谷热》作者指出,在一般时期内,美国国防部所采购的半导体器件,占了当时(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半导体器件生产总值的40%左右。50年代初,美国政府是计算机产品最大市场。1953年联邦各机构使用了普通计算机存货的54%。70年代政府使用的普通计算机所占比例也占到50%。但在工艺水平最高的高性能计算机方面,美国政府购买的数量仍然是最多的。因此,美国通信产业的高速增长与政府购买政策也是互为因果的。在计算机产品发展的初期,正是国家特别是政府有关部门政府购买有力拉动了计算机产品的市场化,进而缩短了计算机产品走向家庭化周期。虽然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购买在高新技术区建设中的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其在高新技术区发展中的权重也有所降低,但对其高新技术区建设过程中的市场创新和激励功能不但没有减弱,而且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萨克森宁著.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号公路地区6为文化与竞争优势.上海远东,1999.

2.任道总,周项生主编.江苏科技年鉴2002.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3.薛澜,胡钰.我国科技发展的国际比较及政策建议.科技日报,2003-05-14.

作者简介:吴永红,苏州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南通市经贸委副主任;陈昭锋,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清华大学硕士、南通工学院副教授。

产业行为论文 篇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以高新技术为制高点的科技革命, 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竞争力的主导力量。高新技术产业是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和资本密集为一体的产业, 与传统产业相比, 具有低能耗、高附加值、高收入、高风险及高渗透等特点, 是发达国家推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基础, 发展中国家也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推进工业化重要内容。

目前,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快速, 国家高新区和产业化基地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并将为“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2012年, 我国105家高新区创造的园区生产总值达到52222.2亿元, 占全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0.1%, 出口创汇占同期全国外贸出口额18.4%, 有力的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部分产业的特殊性 (如航空航天制造业) , 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直接或间接制定的各种政策法规的影响。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仅靠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是不可取的, 建立起有利于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制度, 引导产业发展, 发挥人力资本的潜力、建立合理的融资机制, 才是发展的重点。

2 文献回顾

许多研究表明,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受多方面的影响, 国家的科技投入 (政府资金和人力资本投入等) 、产业发展规模、制度因素 (宏观管理体制、产权制度、激励制度等) 、技术创新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蔡莉、徐双烨等 (1999) 提出高新技术产业由初始规模向临界规模转化的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影响因素为系统的组成要素, 即市场、资金、人力资源、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另一类影响因素是政策、相关产业及其支撑、宏观管理体制、经济运行态势等。毕颖 (2000) 认为许多发达国家优先扶持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府职能和行为已经制度化、法制化, 提出我国应该适当减免高新技术产业所得税和增值税、鼓励商业银行向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贷款等, 并且从政策上鼓励增加技术开发经费。何忠伟, 符少辉 (2004) 指出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推进科研机构企业化和国有产权多元化, 把产权作为促进科研机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联系的纽带, 促进股份制的高新技术产业集团的形成, 构筑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航空母舰”。戴魁早 (2006) 在新增长理论框架内对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 政府行为、人力资本、R&D活动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均具有影响。孙颖, 赵静敏 (2011) 运用面板数据分析发现, 政府应加大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的科技资源的投入, 政府科研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均对高新技术产业具有积极影响;另外, 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市场化产权制度也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何建莹, 李晓钟 (2012) 的研究表明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影响显著;该行业中外资企业的技术投入、行业对外开放程度、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程度等都是导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不同行业对FDI技术外溢效应大小不同的原因。

3 政府行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分析

3.1 政府研发投入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 高新技术成果研究是从事研究的主体, 由于技术开发难度大, 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仅仅依靠企业自身难以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 因此, 需要政府在政策与行为上的支持。我国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财政投入分为两方面:一是给予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定的启动经费, 当地政府以低价批租土地的方式对开发区进行支持, 并把一些国家级计划项目指定到开发区的企业中去实施;二是通过为研究与实验开发提供资金支持, 引导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涉及国家安全的产业, 政府提供的R&D经费越高。

3.2 人力资本

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过程中, 研究开发是决定性因素, 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 特别是科技人员。人才的集聚有利于产业形成竞争优势, 促进产业发展。为支持国家发展战略目标, 200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千人计划”吸引海外高层次的人才, 截至2012年7月, “千人计划”已经引进2263名各领域的高端人才。我国各地区特别强调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机制, 例如, 江苏省“十五”科技发展规划中要求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强调完善人才政策, 建立人才汇集制度;杭州市委、市政府为引导高科技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 引导发展、加大投入和吸引人才的扶持政策, 专项资金累计约20亿元。可见我国各地区对人才资源的重视。

3.3 外商直接投资

随着我国经济的起飞与日益开放的投资环境的形成, 国际资本大量流入我国, 缓解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外商投资资金的进入给我国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知识转移, 激发了我国企业的创新愿望, 提高了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 但也带了一定的负面影响。1999年我国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出台了多项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 为其吸引力大量外资, 使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竞争力得到提升。三资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由2000年的262.47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2121.82亿元, 11年间增长了八倍。2011年我国88家高新区引进国外技术支出125.3亿元, 比上一年增长27.2%。

3.4 产权制度

1988年以前,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较大的问题是企业的主体地位不明确, 从国外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实践看, 企业必须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 成为科技投入、科技成果、产业化生产的主体。我国在产权制度的改革过程中, 随着国有企业的改组, 政府不再行使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直接管理职能, 而是在政策方面引导企业的发展。1996年国家颁布的《集体科技企业产权界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中指出:民营科技企业产权关系要遵循“谁投资、谁所有”和“鼓励改革、支持创业”的原则。该原则为科技企业的改革提供了指导方向, 有利于产权改革的顺利进行。另外, 产权的确定需要国家制定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来保护, 市场化的产权制度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 从而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发展。

4 实证分析

4.1 模型构建与指标说明

本文根据Cobb-Douglas函数将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函数设定为:

其中, Y表示高新技术产业当年总产值, A表示技术因素, L为R&D人员全时当量, K为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对 (1) 式变形得到:

由于技术因素A受到研发投入和技术外溢的影响, 另外加上产权制度的影响, 对式 (2) 进行修正得到:

式 (3) 中, R表示R&D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部分, FDI用三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表示, OWN为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总产值占私营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 用来衡量产权制度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 c为常数, ε为随机误差项。

4.2 回归分析

本文根据上述指标选取200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 所需数据均来自于《高技术统计年鉴》, 运用Eviews6.0进行回归分析, 得出结果如下:

回归结果Ⅰ:

回归结果Ⅱ:

从回归结果Ⅰ可以看出, 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力资本、外商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增长都呈正向影响作用;而产权制度系数为负, 说明非市场化的产权制度 (OWN) 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增长具有消极作用。虽然从2000年到2011年我国的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总产值占私营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在下降, 2011年所占比重为0.88, 但从整体上看, 国有工业产业比值过高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由于变量LNL和LNOWN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将两者剔除后, 模型得到修正, 从回归结果Ⅱ看出, 各变量均通过显著性检验, 模型的模拟效果更好。在回归结果Ⅱ中, 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外商投资的系数分别为0.4879、0.4767, 且通过显著性检验, 可见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政府研发系数为-0.0703, 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增长有负面作用, 与孙颖 (2011) 中的研究结果相似, 出现这一结果可能是本文忽略了高新技术产业自身研发经费以及当地高校研发投入的溢出效应所带来的影响, 这两个因素对于高校众多、高新技术产业相对密集的东部地区更为重要, 最终导致整体分析时政府科研投入对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的影响不明显。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制度视角分析了政府通过对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外商投资、产权制度四个方面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 并进行实证检验, 得出结论:人力资本、外商投资、产权制度均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的重要因素;外商投资能够显著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增长, 非市场化的产权制度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由此可见, 国家仍然要继续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通过改进相关制度, 引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第一, 积极引进高质量的外资企业, 合理的引导外资流向。通过外资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这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的重要途径。所以, 吸引创新能力强、发展稳定的外资企业在我国投资, 不仅能够通过外资的技术外溢、知识外溢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还能够加强竞争, 激励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 有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因此, 政府可通过进一步改进吸引外资的政策, 引导外资流向国内亟需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如吸引外资水平较低的医药制造业) , 从而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讲, 也要重视技术的吸收和转化,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给予高新技术产业税收减免政策。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 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公平的环境。继续鼓励吸引高端人才;加大科研投入, 减少高新技术产业的所得税、增值税以及进出口关税的压力, 制定相关政策;采取贴息、担保等方式鼓励商业银行想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贷款, 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给予一定的优惠。

摘要:从政府行为视角分析了政府通过对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外商投资、产权制度四个方面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 选取相应指标, 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 人力资本和外商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增长有显著的推进作用, 非市场化的产权制度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 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制度,高新技术产业,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蔡莉, 徐双烨.高技术产业由初始规模向临界规模转化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1999, (6) :19-21.

[2]何忠伟, 符少辉.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制度创新[J].中国科技论坛, 2004, (1) :46-50.

上一篇: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下一篇:供热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