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微观发展史

2024-06-02

法治的微观发展史(精选9篇)

法治的微观发展史 篇1

一、会计信息化综合概述

(一)会计信息化的研究背景

在互联网时代发展迅猛的宏观背景下,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领域都取得了飞速发展。随着会计审计准则的发展逐渐趋于完善、内部控制的改革也逐渐提上日程被重视起来,包括对经营决策进行适度的风险防范都是以信息交流为基础才得以实现。在这种大的发展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意义重大,在会计行业的整体进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对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下,如何充分调动企业会计的职能属性至关重要,会计信息的发展在会计的管理职能,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和经营决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会计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社会中普及将实现高效快捷的工作路径和交流通道。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和欧洲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会计信息化领域发展程度较低目前我国企业现行的会计信息化仍处于探索实践期,其规范性和应用性仍存在一定的弊端。完善强化现行的会计信息化在实际工作的应用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降低可能存在的决策失误,改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不足。

(二)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会计信息化是指通过应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统筹管理。在互联网时代下,通过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一系列过程,经过筛选和整合为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简而言之就是会计与信息两者间的结合,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应信息时代下社会对企业信息管理的新要求,于企业而言也是顺应时代在会计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做出的反应。会计信息化的普及有利于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下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所需信息,尤其是在当下大部分公司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相分离的背景下,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能更具针对性的为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我国会计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的应用功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入到会计信息化的应用队伍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会计信息化中存在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三)会计信息化的特征

会计信息化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高端产物,打破了一直以来存在于会计行业发展的僵局,为会计的发展进行了新的指导和新的研究方向。会计信息化将先进的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与会计行业相融合,在传统的会计优势上进行了填充和互补,会计信息化的特点尤其体现在务核算和财务处理等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也保障了会计信息的时效性。会计信息化是相对笼统的概念,它是会计基本理论信息化、会计实务信息化、会计教育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等几大会计理论的统称。因此新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化与传统会计模式存在一定差异,会计信息化是以互联网技术和通讯技术来得以实现的;它具有一定的目标性和指向性,从而实现对会计业务的信息化管理,更好的服务于会计信息使用者。

二、存在于我国会计信息化领域的问题

(一)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存在一定局限性

将会计信息作为辅助企业实现信息管理的措施切实有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企业不能将会计信息化当成万能钥匙解决生产运营中存在的难题。“现代信息技术或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并不能与“会计电算化”画等号。会计电算化导致会计信息化所具备的职能收到限制不能被充分的发挥调动。在会计信息化的普及浪潮中,较为突出的矛盾有二,一是企业自身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不足,对自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是没有清楚的认识,企图通过会计信息化的管理实现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栓塞环节。盲目的投入试图建立相对健全的信息系统,忽略了企业自身的管理状况,以致于高投入下的收益甚微与预期的效果不符以失败而告终。二是企业缺乏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会计信息化建设和开发较为分散。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还需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量化,否则将会与预期效果产生较大的偏差;三是企业要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而不是将会计信息化作为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排忧解难的万能钥匙。

(二)技术标准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

会计信息的获取和披露作为会计信息化中的主体部分,其信息技术需要统一规范的的标准以此作为信息交换过程中的载体提高信息交换速度和应用效率,同时也压缩了信息交换过程中产生的成本。XBRL应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并在现行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下无形中提高了对我国会计的行业要求,国内会计行业逐步与国际会计的趋同看齐,在这种背景下XBRL作为行业间的专业交流术语的出现充当了行业交流的工具,在经济贸易往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XBRL财务报告实施过程处于瓶颈期较为艰难,由于分类标准是为更好的服务信息监管者,导致分类标准存在差异。会计信息分类标准的不同成为会计信息技术革新之路上的绊脚石,大大削弱了XBRL职能作用和应用范围。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进行趋同化发,促进技术的统一和规范,在满足企业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的条件下将统XBRL国家分类标准进行统一和规范成为会计信息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三)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目前缺乏相关法律文件的支持,现有的法律规定较为局限,重复性强指导性差,且较为分散,形成了规定大多不能应用于实践中。法律法规的缺席从一定程度上对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和推广形成了制约和阻碍,同时也限制了我国会计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虽然被逐渐重视起来,但尚未形成一个科学、规范的会计监管体系。一方面由于会计信息的质量饱受争议缺乏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其质量的不足又与会计信息化或会计信息的体系存在较多纰漏和缺陷有着直接联系。目前信息的生成与披露成本高昂,对会计市场的造成一定的冲击,导致市场的隐形风险系数被大大放大。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在会计信息化的实施程中需要不断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为维护会计行业的稳定性,实现提升会计信息化质量和价值的终极目标。然而由于会计法的缺席导致以此为核心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存在较多的纰漏,,限制了我国会计信息化事业的发展脚步。

(四)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程度较低,目前国内会计信息化发展方面急需专业能力较强的人才对该领域进行拓展和推广。会计信息化作为一门多元化新型技术,将会计专业和先进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这就要求相关专业的人员需要在信息技术和会计能力两个方面做到融会贯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无形中提高了对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然而目前我国的会计人员专业能力整体素质良莠不齐,这与我国的会计教育也有些直接关系,其次部分会计从业人员为半路出家,甚至没有会计证。加之一般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多为管理层的亲戚,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没有得到保障,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埋下隐患。会计信息化领域的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部分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缺乏操作经验,导致会计信息提取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受到质疑,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企业实施新会计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条件,也是从根本上扫除存在于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之路上的障碍的重要途径。

三、我国会计信息化微观发展策略

(一)提高会计信息化理念的认识

企业加强对会计信息化理念,首先企业管理层要加强对会计信息化重视程度,做到上行下效建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认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和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建设是新媒体时代下的主流。具备通过会计信息化提高企业管理的意识,只有意识到会计信息化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支持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将会计信息化发展应用到企业的管理和日常的会计核算过程中。企业的领导不仅需要重视会计信息化的日常建设,还需要对会计信息化的应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将会计信息化建设来弥补存在于企业管理中漏洞,而不是将会计信息化作为万能钥匙,将管理和建设两者间进行有机结合,形成高效务实的会计信息化管理。企业内部可以设立相对独立的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需要及时对本单位的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宏图进行规划。

(二)注重对会计信息化方面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企业储备经验丰富,工作能力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是建设实施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培养会计信息化方面的人才可以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是职业素质,另一方面是工作能力。在职业素质的培养上可以先从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入手,让员工树立时刻保持崇高的道德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坚决杜绝参与会计作假,以权谋私等行为。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鼓励员工进行学历教育、实践锻炼、交流研讨等方式提供员工的工作能力,通过加大培养力度,促进员工在信息技术和审计专业两个领域做到融会贯通,能精准的对国际标准走向进行剖析引领正确的发展趋势,创建适宜培养人才的环境氛围,满足管理需求的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

四、会计信息化的宏观发展策略

(一)加强政府对会计信息化的规划与指导

在全球的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委员会及XBRL中国地区组织的成立,为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指向性的发展方向。推广普及会计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建设与应用成为必然。在发展的大背景下,把握时机,政府加强对会计信息化建设工程的政策指导并提出整体规划蓝图变得至关重要。首先要提出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目标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也是建设之路的指导思想。其次要对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具体实施步骤和工作任务进行说明性的解释。特别是对标准制定和政策规划要进行前瞻性的预判,迎合形势发展和实务需要。第三,要引导社会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并倡导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响应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实施和推行;切实加强对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信息化工作进行不定期抽,通过对其进行监督指导、实地考察方式,对市场需求量进行精准把握、满足公众诉求、用户需求,从而为会计信息化的为科学建设提供参考资料和指导意见。第四要密切会计信息化和XBRL领域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关系,积极参加国际组织组织的活动,并借此机会实现互动,获取工作经验,建立互信关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实现共赢的局面,为促进全球会计信息化事业跨入新世纪的大门提供新的方向。

(二)企业加强会计信息化的实施建设

企业作为将会计信息化应用于日常工作中的执行者和实践者,不仅以会计信息化建设为基础树立以此为其提供辅助管理的理念之外,还要将通过会计信息化管理获取的会计信息与生产运营状况相结合,应用于生产实际中。其次要提高会计信息报告质量,加强基础工作,为实施推广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通过与会计软件及终端服务方进行结合,把握建设会计信息化市场的机遇,以此加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通过深入研发和宣传推广等方式响应会计信息化建设,以应有的社会责任意识,为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供实践机会和用武之地。

(三)完善相关法律,加强会计信息化体系建设

会计信息化标准作为企业实施推广会计信息化的指导思想,对信息资源标准、信息技术控制标准和信息审计标准等做出了一定的补充说明。会计信息化标准建设和完善是较为持久的过程,会计信息化作为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具备统筹兼顾的特点,充分参考依据国家会计准则标准,同时满足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在新的突破和创新下的新标准要与原基础标准之间进行衔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会计信息体系建设,要求相关的法律文件要利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而不是对国外较为成熟的法律体系的生搬硬套,取其精华结合本国概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通过构建完善企业会计准则,满足信息披露要求的XBRL国家分类标准。XBRL通过对数据进行标准化统一化的整理,使得不同的计算机系统能够以共通式的语言进行交流,提高了商业信息的处理效率降低了信息成本,这种将网络技术应用于信息管理的模式打破了传统数据录入的繁琐局面,同时也提高了商业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形成科学的会计信息化体系。

摘要: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统筹管理起到重要作用。会计信息化是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会计工作模式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当前,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存在一定局限性,技术标准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缺乏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等。政府方面:应加强政府对会计信息化的规划与指导,完善相关法律,加强会计信息化体系建设。企业方面:应提高会计信息化理念的认识,注重对会计信息化方面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以此,完善强化现行的会计信息化在实际工作的应用,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微观,宏观,对策

参考文献

[1]孙宇辰.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41-43

[2]许汉友,姜亚琳,张蓓.“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基于财务共享服务视角[J].新会计,2016(1):28-32

[3]毛元青,刘梅玲.“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探讨——第十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学术年会主要观点综述[J].会计研究,2015(11):90-92

[4]熊磊.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策略[J].会计之友,2015(8):7-9

[5]刘从兵.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J].教育财会研究,2015(1):65-67

法治的微观发展史 篇2

努力争创首批“法治江苏合格市”

太仓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法治催生和谐,和谐促进发展。太仓市在争创“法治江苏合格县(市、区)”的进程中,突出“围绕发展抓法治,抓好法治促发展”主题,将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并相得益彰。

一、强化依法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太仓的法治建设从领导抓起,从决策层抓起,坚持权力阳光运行,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项目引进坚持依法决策。在项目引进、审批等决策过程中,坚持依法决策和规范决策,严格遵循《环保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把合法性论证作为项目审查的第一程序,把节能减排指标作为项目引进的第一“门槛”,对审批的项目进行网上公开,接受公众监督。今年3月份,一个投资170亿元的煤化工大项目,意向落户太仓港经济开发区,但经过合法性论证,因其高耗能、高污染而被劝阻。2006年以来,全市仅因环保问题而劝阻的项目就有122个,项目投资总额达210亿元。在建设国家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太仓市一方面加强政策引导,注重产业结构的提升,建成全省首批“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另一方面加强对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指导,建立节能专项基金,全市已有60家企业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太仓国华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太仓酒精厂治污经验被联合国收入案例。2006年,太仓市GDP同比增长24.2%,万元GDP能耗下降了7.9%。在加快太仓港的发展过程中,瞄准建设“江苏第一外贸大港”的目标,积极实施“依法治港”、“以港兴市”战略,全力打造港口码头、临江产业、新港城、现代物流“四位一体”发展平台,使太仓港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在首届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评比中,太仓港经济开发区荣获综合实力奖。近年来,太仓港发展迅猛,码头泊位密集,发展余地充分,岸线资源节约,港口环境

优良,发展决策已实现由“合不合算”到“合不合法”的价值取向转变。在科学、依法、理性的决策下,港口发展日新月异。

2.城市规划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以规划为龙头,从2006年开始实施城市规划全覆盖,从总体规划到专业规划乃至详细规划,始终坚持资质单位编制、征询公众意见、专家科学论证、依照程序报批的法则进行,严格做到法律依据、资源优势、发展取向、专家意见相一致。先后编制完成了《太仓市总体规划》、《沿江地区规划》、《沿沪地区规划》、《港城规划》、《太仓市镇村布局规划》、《各镇总体规划》、《南郊新城规划》、《新区一期、二期规划》,正在编制《太仓市市域空间布局规划(2006-2020)》、《太仓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各类控制性详细规划。当前,太仓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在苏州召开的苏南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欧洲城市建设先进经验,在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上向欧洲学习,力争率先建成创业者向往、苏南人自豪、外来客羡慕的现代化“东方新欧洲”的样板。

二、强化法治实事,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为把“法治太仓”建设成为一项民心工程,促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太仓市在全市所有行政执法部门和政法部门以及乡镇中广泛开展“做法治实事,让群众满意”主题活动,各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围绕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严规范、厉行法治,办实事,求实效。全市共列出当年兴办的法治实事项目104项,事事相关社会事业,项项涉及民生利益。

1.依法整治,巩固食品安全卫生体系。2007年,将群众普遍关心的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作为依法整治的重点,组织6个行政执法部门开展集中整治,从种植到消费、从田间到餐桌,将食品流转的每个环节形成一个“法治链”。(1)市农林局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对全市49.5万亩耕地采集500个土壤样品、165个灌溉水样,基本查清区域内耕地污染状况,划定无污染区、轻污染区、中污染区和重污染区,并实施修复和治理措施。在全市建立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10个,市政府还投资800万元,建立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坚持从源头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绿叶安全”。(2)市贸易局将现有的5个生猪屠宰场集中为2个规范化屠宰场。同

时,征地10亩,建造生羊定点集中屠宰场。通过集中屠宰,集中监管,确保“肉品安全”。(3)市工商局在全市农贸市场实行“食品安全首责制”管理模式,即出现农产品安全质量问题由市场业主先行赔付,再由市场业主追查责任摊位人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从而确保群众的“菜篮安全”。(4)质监部门将全市89家规模食品生产企业分成“红、黄、橙”三个级别,启动食品安全色别管控机制,确保加工食品在生产环节的“出厂安全”。(5)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加强对市区各类超市的食品安全监督,在农村开展“百家农村(社区)食品放心示范店”培育工程,在大小超市建立外来食品物流配送安全体系、食品销售索证体系和营销代理跟踪档案,严格把握市场准入,确保食品在销售环节的“货架安全”。(6)市卫生局在餐饮业全面推进量化分级监管,对企业食堂进行卫生安全达标监测,投资1000万元,加强农村学校食堂改造建设,农村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得到彻底改变,从各个层面确保“餐桌安全”。

2.依法保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在社会保障领域,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惠润百姓,加大法治实事的实施力度,阶段性成果显著。(1)强化培训,不断增强就业再就业能力。2006年,全市完成再就业培训3080人,被征地农民培训1.7万人,职业培训基地达到20个。当年提供就业岗位4.1万个,安置就业2.4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就业6100人,农村转移就业668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7%以内。(2)积极探索,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在全省率先出台被征地农民进医保和高危行业工伤保险等政策,2006年太仓被征地农民保障工作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定为全国试点。全市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在98%以上,农村劳动力参加社保率达96.5%,农村医保实现全覆盖。(3)重点监察,不断强化农民工利益保障机制。通过对企业的劳动监察,建立租赁企业欠薪保证金制度和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去年以来,为农民工补签劳动合同5.55万份,督促企业补申报各类社会保险2.5万份,为农民工追回工资待遇以及挽回损失3940万元。(4)实事实做,残疾人救助事业得到新发展。2006年,作为政府实事工程,投资2500万元,建造全省一流的“残疾人服务中心”,当年落成启用。太仓1.9万名

残疾人员依法享受他们应有的各项权利。

3.依法办事,强化社会事业的基础体系。太仓的法治实事,更加集中地体现在职能部门通过部门法的贯彻运用,强化和完善社会事业的基础性工作。例如:为确保《义务教育法》落到实处,太仓市投资2亿元,全面启动农村学校十大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以及学校实验设备等配套设施,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对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实施扶持政策,推行教学技术支持、师资力量支持、教育资源支持以及校舍物力支持。全市36所学校分别获得“苏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和“苏州市校务公开先进学校”。太仓教育收费投诉及上访多年保持零记录。通过2006年和2007年的法治实事,太仓实现了5个“村村通”:长江饮用水村村通、数字电视村村通、劳动保障信息化村村通、农村合作医疗结报村村通、治安科技防范村村通。

三、强化权力监督,促进民主政治健康发展

通过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不断提高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情,强化对各项权力监督的力度,使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健康发展。

1.政府权力阳光运行,把民主政治建设推向高地。近年来,太仓市通过权力阳光运行,着力开展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积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强化对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借助“电子眼”,管住公权力。(1)政府公权网上公开。专门成立“市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办公室”,对全市各镇(区)和60个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进行全面清理审核,重新编制行政职权目录,制作权力运行流程图和工作规程,并通过《中国太仓》政府门户网站,公开行政权力6982项,晒贴行政权力流程图表2652幅。(2)社保基金网上审计。在全国率先开发使用社保基金联网审计系统,对社保基金进行实时监控,通过该系统,全市每个人的医疗付费实况、超标付费示警以及个人缴费账户记录变动等情况一目了然。(3)工程建设网上评标。太仓与苏州正在联动试点实施工程建设网络评标机制,推行工程建设项目技术标书电子化,利用苏州大市范围统一评标专家库,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投标,网上专家评标,保证招标过程的公正性和评标结果的公平性。(4)行政审批网上监察。在市行

政审批中心启动网上监察系统,通过自动采集每个行政审批项目的各项数据,自动与《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比对,发现异常,自动报警。市纪委专门派人入驻行政审批中心进行网上实时监控,提高监察效率。(5)城市管理网上运作。自主研发“数字城管”管理系统,建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网站,实现全市所有城管执法中队全面联网。2006年,太仓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被省法制办授予“全省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先进集体”。(6)群众监督网上投诉。在政府网站开设“市民直通车”栏目,供市民对政府行政机关就权力运行情况发表意见、质询和投诉。“市民直通车”自2006年1月1日开通以来收到市民来帖5048件,机关部门回复率达96%。

2.司法权力规范运行,把民主法治建设引向深入。确立司法为民、执法为民的法治理念,强化监督机制、规范执法标准、公开司法程序、严密办案流程、增强司法信度和效度、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把民主法治建设引向深入。(1)法院将司法过程的立案、鉴定、裁决、量刑、审判、执行、收费等环节全部进行细化和规范,全力打造“精品案件”。根据《法官行为规范(试行)》要求,制定《法官行为提示150条》,以此规范全体法官的司法行为和司法权力。(2)检察院在反贪讯问特审室、驻所检察室等地安装全程电子监控系统,在自侦案件讯问和监所检察特审过程中,坚持全程录音录像、现场实时监控,确保审讯工作合法规范;每个检察官人手一册《检察业务规范读本》,确保检务工作的程序规范;对案件质量进行实体审查,确保“宽严相济”法律适用的规范。(3)公安机关从规范警容抓起,对接警、处警、交通指挥等“十项规范”制定《行为基准》。各执法大队、中队以及派出所配备“法治员”,监督“十项规范”的落实。(4)司法行政机关对公证、律师的执业行为提出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加强法律援助中心的规范运作,2006年太仓市法律援助中心被省人事厅、司法厅表彰为“江苏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

3.基层权力创新运行,把民主政治建设植入人心。每年2次的镇级党务政务公开发布会制度、村民主决策日制度、村务公开 “三日制度”以及村(社区)两委干部和党员双月学法日制度等制度的创新,给基层群众参与权力运行搭建了广阔的政

法治的微观发展史 篇3

20世纪4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粗放发展、城镇化盲目扩张,引发的清洁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日益严重,催生了都市农业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后,在“绿色产业回归城市”、“城市与自然共存”、建设“田园城市”的呼唤和实践探索中,具有“经济、社会、生态”多功能的都市生态农业,逐步成为城市化国家和地区统筹解决经济发展、生活宽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有效手段和模式。

新世纪以来,随着快速城镇化对市民“菜篮子”、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友好等要求的提高,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农家乐等新型农业形态在河南省都市区蓬勃兴起。

2002年,郑州市率先提出《河南省郑州市环城“都市型”现代化农业规划》,之后洛阳、开封、许昌、焦作等市先后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都市型农业探索与实践。以河南丰乐园实业有限公司、郑州毛庄绿园实业有限公司(原郑州毛庄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代表的一些城市蔬菜批发市场、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乃至旅游服务企业,开始在市区和郊区建设标准化蔬菜基地、农业科技园区、特色畜禽养殖基地和客户餐饮、休闲、观光功能区。

2004年后,在“国家森林城市”、“林业生态省”等战略指导下,河南各地纷纷开展创建森林城市和林业生态市、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活动,不断探索都市农业的实现方式。2012年按照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部署,河南各地进一步因地制宜地提出建设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措施,按照“基地园区化、园区景观化、田园生态化”的建设理念,围绕优质粮种、绿色蔬菜、现代渔业牧业、花卉苗木、生态果园、休闲观光、生态涵养林等产业,涌现出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科技园、生态农业园、标准化农业基地等多种形式的都市生态农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穿国家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总体布局后,河南省各市纷纷将都市农业纳入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和产业支撑载体,着手打造以中心城区为中心、辐射城市郊区及周边部分县(市)的“半小时都市生态农业圈”,规划建设一批以特色种植业、设施园艺业、生态休闲业、农产品加工业、物流业、生态走廊等为主题的都市生态农业园区。2014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实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并将之视为深化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和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抓手。这标志着河南都市生态农业建设进入了自觉和理性发展的新阶段。

关于都市生态农业的内涵,学术界尚无一致观点,但对都市生态农业所遵循的“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统一的本质[1],则是广泛认可和肯定的。根据对国内外实践的调查研究显示,都市生态农业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装备和经营模式,系统开发都市内部及其周边城市化区域的农业资源,创造都市需要的“经济、社会、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现代农业形态。

根据河南省正在推进的“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部署,都市生态农业是河南都市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系统梳理河南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现实需求,为加快推进河南都市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 河南实施都市生态农业的宏观需求

2014年2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启动了大中小城市相结合、产业圈层分布的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2]。这不仅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而且是河南省抢抓城市化提档升级的历史机遇寻求破解“三农”问题之策的重大战略,是河南省实施三大国家战略的需要,更是探索不以牺牲农业与粮食、生态与环境的“四化”协调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2.1 河南走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需要都市生态农业探路

都市生态农业以资源集约、技术集约和劳动集约为特征,注重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依托现代农业科技园、农技研发服务体系、农产品供应链等载体,都市生态农业在新产品研发、新服务开发、资本运作、市场拓展等方面拥有较强的优势和能力,必将在绿色、环保、优质的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系列化休闲服务开发与提供等方面竖起良好品质和品牌形象,并创造出丰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这对于理清新型农业现代化内涵、要素条件、组织模式、发展机制、保障措施等关键问题,以及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具有重要的试点探索和示范带动效应。

2.2 提升河南综合竞争力需要都市生态农业支撑

当前,国家强力推进的跨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为河南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根据国内外实践经验,都市生态农业作为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兴产业,不仅具有全方位、宽领域的产业发展空间,而且具有高科技、高品质、高投资、高回报的盈利空间,使其有能力成为河南最具吸引力和投资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在资源紧缺、环境脆弱、生态恶化的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期,河南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迫切需要都市生态农业以其强大的城乡资源集聚力、全产业链发展力、生态环境修复力,创造优质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和优质的生态。

2.3 加快城乡一体化需要发展都市生态农业

都市生态农业能为城乡一体化提供新的产业支撑和产业联动平台。都市生态农业与城市工商业结合,形成“生产、加工、流通、服务”一体化农产品供应链,或“劳作、采摘、观光、休闲、旅游”一体化的休闲农业产业链,不仅可以促进城乡资源、技术、资本、信息、人才、文化交汇融合,推动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合作联动,且可以发挥城乡比较优势兼容,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丰富城市产业形态,促进推动城乡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这些既是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互动的过程,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追求。

2.4 城市空间拓展需要都市生态农业开创

都市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地采取“点缀、板块、圈层”的网络化空间布局,既可满足城市间隙绿化、功能区独立、绿色空间交相辉映的需求,解决“灰色城市”问题,又可为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展销”提供多样化空间,为国内外投资与项目合作提供巨大空间。

在河南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背景下,依托大农业、大市场、大贸易,都市生态农业凭借其优质农副产品、休闲服务、生态景观,不仅可以吸引国内客商,而且可以招揽国外客户,在拓宽城市国内市场的同时开辟国外市场出口创汇,实现都市区发展空间的全方位提升。

3 河南加快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微观需求

3.1 城市生态系统重建需要都市生态农业滋润

近年来,一些城市出现的“雾霾满城、暴雨淹城、污水绕城、垃圾围城”问题,表明这些城市生态自我调节系统已经紊乱甚至瘫痪。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不仅需要城市绿地、排水管网、垃圾处理、生态走廊等人工调节设施的系统规划建设,更需要都市生态农业修复生态、循环利用资源、调节小气候、提供生物栖息地[3]等方面的自然调节功能。同时,从机制扭转城市产业膨胀引发的生态环境失衡问题,需要将都市生态农业以自然绿化带和生态功能区方式嵌入城市空间,增强城市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3.2 传统农业转型升级需要都市生态农业引领

目前都市农业主要停留在生产主导、服务低档、经营粗放的城郊型农业阶段,产品加工度低、产品标准化率低、科技含量低、价值增值不高、市场渠道建设滞后等问题急需破解。都市生态农业靠近技术源头、市场主体、内贸枢纽、外贸港口,具有资本密集、技术先进、功能多元等优势,借助其科技服务链、产品供应链、营销渠道,不仅可以用现代科技与装备提升传统农业的生产能力,而且可以用都市文明改造郊区农业的产品结构、服务品质和文化承载,全方位提高农业的多元价值创造能力,重塑城郊农业的产业内涵和服务功能。

3.3 保障都市区“菜篮子”需要都市生态农业

都市生态农业不仅有遍布郊区的规模农业,还有散布于都市内功能区隔离带农业、生态廊道式农业、屋缘(屋顶、阳台、宅院)式农业等形式,它们能以其自主性、灵活性保障“菜篮子”供应总量平衡。例如,都市内的开心农场、生态农庄,可以为那些想吃到自己亲手种植的新鲜果蔬却没有条件的人们提供实现愿望的机会;屋缘农业、市民农园可帮助市民特别是低收入家庭节省食物开支[4];温室大棚、无水栽培、立体种植等设施农业,可以应用现代科技和先进农艺设施,常年生产供应洁净、时令、新鲜、优质、无公害的果蔬、肉、蛋、奶等,可以有效平滑菜品供给的季节性波动,平抑物价。

3.4 装扮都市区“花园子”需要市区屋缘和近郊生态农业

农地生态价值的提高,有助于从机制上扭转城市化造成的城乡边缘区生态环境失衡的现象。分布于屋缘(屋顶、阳台、宅院)的观赏性园艺、温室蔬菜和花卉可以绿化、美化环境,提高城市生活和生存环境质量。处于城市近郊的都市生态果园,可以充当城市的藩篱和绿化隔离带,防止市区无限制地扩张和摊大饼式地连成一片;生态果园作为“都市之肺”,能有效防治城市环境污染,营造绿色景观,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河南实施都市生态农业有利于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改变河南省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为河南人民提供宜业、宜居、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在“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战略的指引下,河南都市生态农业将成为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样板和重要引擎,推动河南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

摘要:都市生态农业是以同步推进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共同提升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为目标,集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形态。河南实施都市生态农业,既是都市区做好“菜篮子”、做大“花园子”、同步充实农民“钱袋子”的有效路径,更是河南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选择。强化都市生态农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对于增强河南都市综合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新中国的法治发展历程. 篇4

新中国成立62年,弹指一挥间,但缔造了一段辉煌的法治篇章。

1949年新中国成立,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该纲领提出:“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了国民党旧法统的灭亡。国民党旧法统的废除,宣告了国民政府政权的彻底终结,为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排除了障碍、奠定了基础。为了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规。1954年,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宪法》诞生,奠定了新中国立国、治国的最根本的法律基础,也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新中国的法治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也历经曲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确立法律的地位和权威。1982年宪法作出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法律的地位和权威通过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与保障,并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指导下,我国现行基本法律相继出台。同时,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还制定颁布了涉外经济法律法规。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使其具有了法律效力。一批民商、经济、行政、社会领域的法律法规相继制定。这一时期,我国共制定、修改法律190条,行政法规353条,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各个法律部门已经齐全,以宪法为统帅,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从此,我国法治建设进入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主要内容、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奋斗目标的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篇章。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所取得的一项极其重大的成就。一个以宪法为统帅和根本依据,部门齐全、数量适度、体例科学、质量较高、内在统一、外在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与此同时,我国公民法律素质明显提高。

法治的微观发展史 篇5

新工党上台执政伊始,摆在其面前的棘手问题有二:一是如何应对全球化、新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等国际宏观经济新形势,以及国内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级结构变迁等社会经济现实背景,以切实提高英国的国际经济竞争力;二是如何在继承保守党主要改革成果基础上,着力解决其遗留下来的高失业率与严重社会分化等社会问题。这两大问题归结为一点,其实就是:如何在确保英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兼顾社会公平问题。为了实现这一夙愿,新工党政府确立了三大经济支柱:第一支柱是稳定经济增长;第二支柱是增强经济活力;第三支柱是提高就业率与就业收入,建设公平社会。[1]与此相应,新工党政府提出了三大经济战略,依次是:货币与财政框架、创新国家战略、社会投资国家战略。(1)这三大经济战略构成一个完整的战略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货币与财政框架(A)是总体社会经济战略目标(O)的必要条件,没有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作保障,根本谈不上什么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双重目标的实现;创新国家战略(B)和社会投资国家战略(C)是总体社会经济战略目标(O)的充分条件,只有增强经济活力与建设公平社会“两条腿”并行,才有可能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目标的共同达成。

相比之下,有关“货币与财政框架”的宏观经济战略与本文要讨论的教育战略并无直接关联,而“创新国家战略”、“社会投资国家战略”这两大微观经济战略则与教育战略关联甚为密切。因此,下面我们将着重讨论新工党确立的两大微观经济战略的历史由来与目标指向。

先就“创新国家战略”来说。为了应对全球化、新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等国际宏观经济新形势,以及由此引发的英国国内社会结构变迁等现实挑战,早在梅杰政府时期英国就已启动了“创新型国家体系”建设。进入20世纪后,英国一直被看作是一个科研实力较强而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的发达国家,其专利应用比例大大低于美国和其他许多欧洲国家,常常被看成是“精于科学,疏于创新”、“英国发明,美国应用”。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英国政府积极组织力量对这一问题根源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英国经济竞争力之所以落伍,很大程度上缘于自身在注重科学研究的同时,忽略了工程技术研究,尤其是未能很好地解决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2]鉴于此,梅杰政府于1993年发表了题为《实现我们的潜力:科学、工程和技术战略》的白皮书,其中“讨论了英国国家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和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这标志着英国已将推动技术创新、科技产业化作为了一项基本国策”。[3]就在这一时期,美国成了引领新一轮世界经济变革的领头雁。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致力于以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为基础的“新经济”建设,并创造了一枝独秀的经济神话和成功连任的政治佳绩。这大大刺激了当时英国在野党———工党的神经,英国工党与美国民主党有着相似的政治价值取向,克林顿创造的成就无疑为英国工党树立了“标杆”形象。因此,布莱尔当选工党领袖之后,很快与布朗等工党精英前往美国“取经”。当1997年布莱尔成为首相后,他将如法炮制的“新经济”建设列为了新工党执政首当其冲的任务。围绕这一中心任务,新工党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加强英国创新能力与经济活力的战略计划,如《我们竞争的未来:建设知识性经济》(1998)、《卓越与机遇:21世纪科学与创新政策》(2000)和《变革世界中的机遇:创业、技能和创新》(2001)。这三份白皮书均强调了创新对于英国提高生产率、就业机会与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性。此后,新工党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战略行动计划,包括:《投资于创新》(2002)、《全球经济竞争:创新挑战》(2003)、《科学与创新投资框架2004-2014》(2004)等。2008年3月,布朗政府又颁布了《创新国家》白皮书,正式提出新的战略目标:“我们希望把英国创建成为一个创新国家,因为在全球化经济浪潮中只有发掘我们国家中的人才,英国才能繁荣昌盛。”[4]这也标志着英国“创新国家战略”的正式形成。

在努力增强英国经济活力的同时,新工党政府还不得不花大力气解决保守党政府遗留下来的高失业率与贫富差距加剧等社会问题。过去老工党在处理类似社会问题时,习惯于采取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加大再分配力度等做法。但历史经验表明,单纯依靠社会福利救济以追求所谓的“结果公平”并不能真正奏效。因为,一方面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造成了沉重的公共财政负担,并占用了大量生产性资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金的投入,影响了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过于“体贴入微”的社会福利救济滋养了一大批不劳而获、自甘堕落的纯粹依赖福利生存的长期失业群体。认识到这一点,新工党政府决意要改变这种消极的社会福利模式。对于新工党而言,其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于如何在整个国家经济变革中,探索一种既能有效地缓解社会矛盾,又能使英国经济增加活力的社会福利新模式。正如英国社会公正委员会1994年发表的《社会公正:国家复兴战略》报告所指出的,“要重视提供体现社会公正和以经济繁荣为目的的经济机会,社会保障应通过社会投资和机会的再分配,而不是结果的公正来实现”。[5]之后,吉登斯进一步明确提出,“社会福利应尽可能用于人力资本投资,而不是直接用于维持生存,应该以社会投资国家取代福利国家”。[6]也就是说,社会福利支出不能仅限于发挥扶贫济困的消极作用,而应当成为一种积极的投资,用于开发国家的人力资源。这也为新工党从“福利国家”向“社会投资国家”转型的社会福利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新工党上台后,为其效力的政府战略工作组建言,“政府应第一个优先考虑的国家战略就是要做好应对未来的准备……人力资本对未来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必须确保所有人有能力和素质迎接未来工作、生活的挑战”。[7]新工党采纳了这些建议,在其任期内全面推行了社会福利改革,这一改革主要涉及工作福利、未成年人社会福利、教育和培训三大方面,其战略目标在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改变社会福利观念,重建社会公正。

上述两大微观经济战略的推出,除了与新工党政府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有关之外,还与当时英国社会经济改革背后的主流经济学思潮转变有关。受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建设的影响,新工党同时放弃了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美国“新经济”变革背后的重要理论支撑是内生增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时任英国财政大臣的布朗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8]内生增长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美国宏观经济学家保罗·罗默(Paul M.Romer)、罗伯特·卢卡斯(R.E.Lucas)等人在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再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他认为,“长期经济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解释的,在劳动投入过程中包含着因正规教育、培训、在职学习等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因研究与开发、发明、创新等活动而形成的技术进步”。[9]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相同的是,内生增长理论也认为劳动投入和物质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并不能完全解释长期经济增长的原因;两者所不同的是,内生增长理论对“技术进步”变量进行了内生化的解释,认为技术不是外生的,它是人类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进行投资的产物。“对技术的这一解释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政府不再是无所作为的实体,并可以通过支持教育、刺激资本积累、保护知识产权、补贴开发和研究、实行有利于新思想形成的政策等来促进增长”。[10]内生增长理论提出了一个新的重要的内生变量———人力资本。这一变量对政府政策同样具有敏感性,政府可以在加强“投资于人”的力度上发挥重要作用。事实上,新工党的两大微观经济战略充满了内生增长理论意蕴。“创新国家战略”与“社会投资国家战略”都注重培育“人力资本”这一内生变量。前者力图通过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来推动技术进步,进而增强经济活力;后者寄希望于通过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来帮助其就业,并提高就业收入,进而建设公平社会。

内生增长理论包含了三大方面内容:获取新知识;刺激新知识运用于生产;提供运用新知识的资源。在这三大因素中,“获取新知识”无疑是后两者的前提。当然,“获取新知识”的主体是人,其主要途径在于通过接受教育与培训。因此,内生增长理论倡导者的政策含义重点在于建议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教育与培训问题,重视对“人的潜能”的投资,对拥有创新型知识与技能人才的培养等。对于这一政策含义,新工党政府显然有了很好的领会。布莱尔在多个演讲场合或官方文件中都表达了类似观点,如:“归根结底,在资本和技术流动的世界里,人是关键资源,是人类的智慧、能力和技巧带来了不同。”[11]“政府和企业界在6个关键领域里有直接共同利益。我认为其中真正的关键在于教育,抓对了教育,其余自然正确归位,抓错了教育,可预见经济衰落,社会状况恶化。我已说过,教育是我的政府情感所在,我说话算话”。[12]新工党政府在1997年、2001年和2005年连续三届英国大选的竞选纲领中,都将教育列为第一要务。布莱尔之后,新继任首相的布朗同样十分看重教育对于未来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他当选首相后不久就在格林威治大学发布了新政府的教育施政纲领,其中提到“卓越的教育并不只是一种崇高理想,而且是尊重对知识的探索、对智慧的追求和对人的潜力的挖掘,这也正是众所周知的一项重要经济指令(economic imperative)。过去我们通常认为那些拥有原料———煤炭、石油或必需品以及基础设施———港口和通讯的国家可能是最具竞争力优势的国家,而今更重要的是看谁拥有技能、思想、洞察力与创造力。我认为那些致力于开发所有人潜能,而不只是局限于释放一部分年轻人才华的国家,将在未来取得成功”。[13]不难看出,不论是布莱尔政府,还是布朗政府,它们都将教育置于政府优先考虑的议程。

教育之所以成为英国政府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除了受到美国“新经济”变革影响与内生增长理论促动之外,当然还与教育对于解决保守党遗留下来的高失业率与严重社会分化问题的独特作用有关。正如布莱尔所说的,“在教育领域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之间的联系是最清晰的……教育改革能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公平”。[14]“环视今日之英国,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除非改进我们的教育制度,否则经济和社会的衰退将不可逆转……这也是为什么教育将成为我的政府的重心”。[15]言下之意,在新工党政府看来,教育是平衡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这对核心矛盾的最好方式,也是践行其第三条道路思想的最佳路径。一方面,通过“学术性”、“精英型”取向的教育可以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性”、“普及型”取向的教育可以增进个人工作技能,从而“扫除人们进步的各种障碍,创造真正的向上流动机会,建立一个开放的、真正以个人才能和平等价值为基础的社会”。[16]联系新工党政府的“创新国家战略”和“社会投资国家战略”,我们会发现,这两大战略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而维系两者的关键纽带就是:通过教育来开发每个人的潜能,培养拥有创新知识与熟练技能的人才。

法治的微观发展史 篇6

因此, 对于国内财经专业本科生微观经济学教学, 在强调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教学的同时, 必须重视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实践性和问题导向性。方福前也指出, 西方经济学教学要从实际问题研究经济学[1]。笔者认为, 微观经济学教学要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特别是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中国国情。

一、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教学与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 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白其核心思想是什么?那就是论证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即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在一系列理想化假设条件下, 可以实现一般均衡, 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换句话说,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 以利己为动机的经济人, 在价格机制引导下, 通过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最终会达到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无论是产品市场, 还是要素市场, 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 所有市场都实现了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 即一般均衡状态, 并且一般均衡状态满足帕累托最优。因此, 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联系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 也必须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是,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仍未发挥基础性作用, 政府还控制着一些重要生产要素的配置权, 劳动、土地、能源等重要生产要素的价格仍受政府的直接或间接干预。政府主导资源配置成为我国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形成的重要原因, 也是制约我国今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因素[2,3]。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来看, 现阶段的经济竞争不仅是企业之间的竞争, 更大程度上是政府直接参与的地区之间的竞争。地区之间竞争的基本规律则是, 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可流动的要素去吸纳可流动的要素。而不可流动要素的价格通常由政府决定, 至少受政府直接干预, 所以, 当政府成为地区之间竞争的重要参与者时, 地区之间不可流动要素竞相降价的血拼式竞争就成为普遍现象, 突出地表现为:减税优惠、低地价、低价资源、低劳动保障、低环保标准等。由此, 不可避免地形成以低价格要素大量投入为基本特点的经济增长的粗放性。

因此, 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必须继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这也正是微观经济学所论证的核心思想之所在。

二、均衡价格理论教学与落实科学发展观

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通过均衡价格理论的教学, 让学生掌握商品的价格决定, 以及政府对价格管制的利弊。均衡价格理论认为, 在市场经济中, 商品和要素的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 通过市场自由调节商品和要素的供求, 可以达到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 形成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更为重要的是, 在均衡点上, 既不存在商品和要素的短缺或剩余, 也不存在社会福利损失 (用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来表示) , 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达到最大。相反, 如果政府对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实施管制 (政府规定最低限价或最高限价) , 会导致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 以及社会福利的净损失。以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为例, 在自由市场调节下, 劳动的需求与供给相等, 不存在劳动的短缺与过剩, 也不存在社会福利的净损失。但是, 在政府规定最低工资情况下, 最低工资高于市场自由调节的均衡工资, 由此导致, 一方面劳动的供给大于需求, 增加社会的失业率;另一方面, 导致社会福利的净损失;此外, 还会增加厂商的生产成本, 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同样, 政府对土地、成品油等生产要素实施价格管制, 也不利于社会对这些资源和要素的节约使用。

联系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 其关键就在于政府主导资源配置, 政府控制着重要生产要素的定价权。扭曲的资源和要素价格不能反映其稀缺程度, 从而助长了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性。当生产要素的稀缺和资源环境的压力, 不能充分转变为价格信号和更加严格的环境执法, 不能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驱动力, 反而给经济运行提供了一种“资源依赖型”发展环境。由此, 不可避免地形成以低价格要素大量投入为基本特点的经济增长的粗放性[4,5,6]。

相反, 如果让市场自由调节资源和要素的供给与需求, 当需求上升导致资源和要素的价格上升, 企业必然会更有效地利用资源, 从而缓解资源和要素的供求矛盾, 节约对资源的使用, 有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同时, 要素价格上升还会激励企业改进技术, 以及寻找替代投入品,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竞争力, 推动社会技术进步。

因此, 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就必须让资源和要素的价格由市场来调节, 通过价格机制调节资源和要素的供给与需求, 从而节约对资源和要素的使用。

三、市场失灵理论教学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有着严格的假定前提。在现实中, 由于存在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 “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并不一定成立。值得一提的是, 我们强调市场失灵或者说市场存在缺陷, 并不意味着否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也并不意味着否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因此, 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 必须让学生明白, 在市场经济中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联系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 也必须明晰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一方面, 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 政府仍然依靠行政手段主导资源配置, 政府仍控制着重要生产要素的价格, 从而制约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因此,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 必须彻底转变政府职能, 把资源配置主导权交给市场, 减少政府对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的管制, 推进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的市场化, 运用市场机制促进资源的节约和有效使用,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和主导性作用。而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则在于, 通过建立服务型政府, 维护游戏规则, 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另一方面,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而市场机制不能自发地实现城乡协调、地区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和人与自然协调。因此, 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 也需要发挥政府在“统筹兼顾”中的引导作用[7]。当然, 政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引导作用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要注意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特别是随着市场体系的发育。政府应适时从主导地位淡出, 转为主要发挥其在公共资源投入方面的支持、引导和促进作用。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 适时调整发展思路。政府既要促进市场发育、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也要根据市场的发育程度适时进行角色转换[8]。由此可见,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发挥政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作用, 而是如何发挥政府的作用, 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 这也是微观经济学市场失灵内容教学的基本内容。

总之, 除了微观经济学核心思想、均衡价格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之外, 市场结构理论、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等内容的教学, 都可以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结合起来。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 加强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实践性和问题导向性, 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 用中国的实际经济问题来检验经济学基本原理,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法,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方福前.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9) .

[2][4]金碚.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工业经济, 2006, (5) .

[3][6]刘志彪.制度、技术与市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三维结构[J].南京大学学报, 2008, (3) .

[5]张卓元.深化政府改革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J].经济纵横, 2006, (9) .

[7]李萍.论我国城乡发展中政府的统筹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 2006, (4) .

法治思维的历史发展与启示 篇7

1法治思维的内涵与特征

依照法律处理国家政务的治国方式, 即称法治。其内涵与特征可从五个角度进行阐述: 一是良法, 其目标和出发点, 首先是自由、人权、正义、秩序等一系列价值的体现, 以人为起点, 以人为终点, 其中的红线是保持人的尊严; 二是体现民主原则, 使各项权力受到相对的约束; 三是以法为最高权威, 任何组织、个人必须遵守; 四是以其作为手段进行各方面的控制、治理; 五是形式上具备公开、公正、普遍等。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认为哲学即是研究存在与思维二者的关系, 思维作为本质或不作为本质, 都是人脑中的理性的一种参与对事物进行解析的工具; 法治思维, 即是按照法治观念、逻辑进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由于法治思维也是以人类社会的存在及发展为基础, 所以应该运用唯物史观来进行历史解析, 将其复杂的脉络搞清楚。

2西方历史上法治思维的演变

2.1从传统的角度看

在西方, 一切与思想相关的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 因为当时这个文明国度吸取了人类思想的各种精华, 并且从中开始了对万物的思想, 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本文所论述的法治思想, 在那时是古老的政治理念之一, 在柏拉图的体系中, 将法的统治列于哲人王之后,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 尤其是其《政治学》对法治展开了命题研究, 并为其规定了条件: 一是普遍服从, 二是良好法律。在法治与人治关系的探讨中, 亚氏对所谓的六大政体 ( 民主、贵族、僭主、君主、共和、寡头) 展开了具体分析, 认为可能有一种混合政体较好, 并且严厉的批判了其师的政治主张与法治观念。从古希腊七贤开始, 就在研究自然哲学, 并为其建立一系列秩序, 因而其思想主法、思维方式, 对于整个以后的法治思维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罗马时期, 由于帝国的形成与发展, 罗马法的法制历史是西方法治思维的重要遗产, 其中最主要特征: 契约精神、城市自治、衡平原理等, 这些都反映出其理性、务实的一面, 由于其统治方式与对于权力运用之事非常灵动, 所以出现了罗马帝国, 并且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余波至今犹在。罗马时期人们对于宗教的运用, 是利用宗教性为其管理出力, 所以, 不应该忽略掉其中的宗教性质。

在中世纪, 以教会作为发展形态, 主要集中于道德伦理, 所以, 此时的法治思维转向十分明确, 而且总是社会问题与思想问题, 诸如财产、婚姻、继承等, 所关注的面更广。但其消极性也较大, 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发展。

2.2近现代西方法治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15世纪末期新世界的发现、世界市场的开辟, 直至近代工业的兴起等, 都十分有利的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 更大面积的城市化, 同时也形成了一些新的阶层, 其思想更为自由、大胆, 在整个的法治思维发展方面, 更趋向于人的一面。

在17—19世纪晚期,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一直处在自由竞争时期, 此时也是法治思维的形成时期, 尤其是经历了18世纪的启蒙运动, 那种理性的冰冷的分析与推理, 更加重了对于法律的研究, 诸如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都是研究法制的集大成者, 而且对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起到了思想上推波助澜的作用, 尤其是卢梭对于欧洲的影响、孟德斯鸠对大西洋另一侧的美国的影响更大, 而且成为了世界上唯一被称为 “最自由”的国度。

在19世纪末期至今, 是其法治思维的发展与成熟期,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以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垄断渐渐形成, 帝国主义思想突出表现, 但在各方面都出现了法治思维应用, 而且进入了对各种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时期, 各个专业也开始了分工期的繁荣发展, 各门学科都因其专而不断地出现新思路、新见解, 由于这些因素, 对于法治思维的影响也比较大, 而且由于其宪法、民法、刑法、金融法、经济法等都不一而足, 所以渐渐出现了更高水平、更为人道的法治反思, 甚至提出了 “禁止死刑”等。从其历史发展可以看出, 主要是权利、权益、效益。因此, 应该认识到人道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向社会利益、群体利益方面的平衡发展, 也应该正确的认识到其发展与演变的深度、主题的变化、渐渐趋向于完善的优异性。

3中国法治思维的由来与演变

首先, 在春秋时期有管仲的法治思想; 《管子》这本书讲的很多, 尤其是其法治思想突破了西周时期的惩罚方式, 并且有以物代罚, 重商贾、重生态等, 其思想庞杂而具有淳朴的人与自然相合、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在后来朝代发展中, 诸如律条、典籍、刑部、皂隶、刑场、衙门等, 都可与现代的依法治国中的各个部门可以进行对应研究。但应该认识清楚, 在我国古代的管理制度与体系之中, 社会关系格局的设置与整体制度的建立, 都是以人治代替法治, 因为, 表面上看是以儒为代表, 实质上却行的是法家之实。另外在真正的法的实施中, 又是以统治者的思想为主, 因而应该认识到这一点。而且在古代的法, 从字的起源上, 从整体的发展上看, 都与今天所说的法治思维、法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区别, 应该进行专门研究。

其次, 在近现代, 被侵略导致对西方的法律观念的吸收较多, 而且, 在各个革命时期或变革时期, 都在努力尝试“宪法”精神的实践,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 才在1954年彻底颁布了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其中体现了法的精神, 虽然在“文革”时期受到了一些阻碍, 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 已经实现了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行的正确道路, 并且以法治国是其核心。

4历史启示

从文明的角度分类, 现代社会两大主流是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 尤其是近五百年来, 西方社会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东方文明的痛苦之上的。其原因并不是毫无根基, 一方面是由于其侵略本性, 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其引以为豪的各种思想体系。从西方法治思维的角度看, 其主要的发展趋势是, 以法为基, 进而提升人民自由、民主、幸福、公共福利, 建立平等、保障各种人权、财产权、个人隐私等。从中国法治思维角度看, 古代一直是以 “儒外法内” 为治国的主导思想, 可以看出,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欧美一些国家, 都是以法立国、以法治国、以法为人民各项权利与义务进行界定。然而, 由于时间、空间上的错位, 各个地区都形成了自身的独具特色的法治观念, 而且由于生存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差异, 也都有着不尽相同的法治思维体现。

应该认识到, 法治思维是一个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 应该及时地对其进行一些修正, 同时应该将其付诸于实践, 将其作为法律建设方面的一个理性工具, 正确理解它的价值, 并且利用它调节社会各方面的活动与矛盾, 引导与规范人们的各种行为。

我国在法治建设方面虽然有了很大进展, 但是其中还存在很多需要进行丰富的内容与问题。因此, 应该以社会发展现实为基础, 认真进行调查研究, 努力去完善我国的法治体系。

5结论

总之, 对于法治思维的研究, 应该以历史眼光进行切入, 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 并且应该认识到思维与存在的决定关系, 并且利用科学的唯物史观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中的学科发展进行解析, 从中分析出一些有意义的部分, 对其进行分析与综观, 有助于人们更好的认识法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同时, 也能够使人们更好的去理解法律的意义与其中的基本内涵, 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遵纪守法。

参考文献

[1]韩秀桃.历史启迪与现实境遇:当代中国司法独立的价值取向[J].清华法治论衡, 2012 (20) .

[2]徐雨飞.中国政治哲学中的“天道仁礼”与中国外交战略[J].当代亚太, 2014 (1) .

[3]张清.传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J].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2 (2) .

法治概念的发展探究及展望 篇8

一、西方法治概念的研究

从渊源上讲, 法治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公元前7世纪到6世纪有了“人治不如法治”的主张。作为一种管理和统治国家的方法, 主张民主制的古希腊人通常把法治与人治相提并论, 亚里士多德早在《政治学》中就提出法治的前提首先应该建立良法。古罗马的政治哲学家西塞罗提出了法治正当性基础的三个基本观点。到了中世纪时期, 法治的涵义在《自由大宪章》等均有阐述。

一般认为, 提出近代意义上法治概念的先驱者, 是19世纪英国的宪法学家戴雪。但在戴雪之前, 哈林顿早在《大洋国》中论述过“怎样才能使一个共和国成为法律的王国, 而不是人的王国”的问题, 提出“每一个政府的基础就是它的基本法律, 法治是共和国自由的根本保证”的观点。1885年戴雪在《英宪精义》中使用了这个术语, 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法治的涵义:第一种, 除非是根据国家常设法院的判定, 某人明确无误地违反了以常规法律程式所确立的法律, 任何人不应遭到处罚, 或其人身或财产可以合法地遭到损害。第二种, 当我们将法治作为国家的特质来讲时, 不仅我们每一个人不能超越法律, 而且在这个国家, 每一个人, 无论身份或地位, 都应接受常规法律的制约, 服从常设法院的管辖。第三种, 宪法性法律在由法院解释或实施时, 它们不是法律规范的渊源, 而是个人权利的结果。他的理论反映了英国的政治现实和法治模式。法学家瑟夫拉兹在《法律的权威》中, 对“法治”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探讨, 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论述了法治即法律的统治的观点。广义上说, 法律与人民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从狭义上, 法治则倾向于指政府应受法律的统治, 遵从法律。美国学者的研究则有着自己的特色, 芬尼斯提出了法治的八项原则, 罗尔斯则在《正义论》中把对法治的认识提升到价值体系高度, 纳入到“作为公平的正义”的理论中。德国学者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于“法治国”的阐述, 在魏克的《客观理性法及法治国的理由》、贝尔的《法律哲学———一个构想的发表》等都有过论述。

从西方关于法治研究趋势可看出法治中蕴含的自由、民主、人权等成为学者们建构新制度的理论根基, 体现法治视角席下法律的合理和合法性。在法的方面, 强调法律效力与政治权威的适度分离;在治的方面, 法治强调对政府权力的约束;在“法”与“治”的结合方面, 西方的法治观强调法治是法律主治, 同时强调法律须“平等”地获得主治。

二、中国法治概念的研究

在中国历史上, 春秋时管仲就提出了法治的思想, 但与近代使用的对应英语Rule of law的法治不完全相同, 先秦时期“据法而治”是把法律作为人治的工具为前提。直到19世纪90年代, 以黄遵宪为代表, 在其著作《日本国志刑法志序》中提出“以法治国”。蔡枢衡先生将治理社会的原则分为人治、礼治、法治。此后, 学者们对于法治的界定也有不同的看法, 有学者认为, 法治由精神、实体和形式三个要件构成;有学者从逻辑的角度把握法治概念, 还有学者认为法治还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具有制度和法治的基本含义。

当前, 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内涵的构建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 对法治有了多层次的解释:社会主义法治的目的是人民当家做主;人民是法治的主体, 在党的领导下, 依法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社会主义法治要遵循民主、平等。自由原则, 法律应当拥有至上的地位。

三、中国法治研究的展望

由于中国缺乏类似西方这样一种法治的文化传统, 较之于法律至上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法治概念。因此在立足于国情发展需要的基础上, 对国内的法治研究做出展望。 (1) 重视法治的价值意蕴。法治不仅具有工具价值, 同时也有社会价值意蕴, 可以把研究重点放在与民主的关系上, 以一种制度化和程序化的机制来转化为法定的客观存在的规范价值。 (2) 重视法治的社会根基, 关注公民意识作为法治的非正式制度要素的作用。法治必须扎根于社会的内在秩序, 而市民社会的培育出的兼容精神, 为法治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加强对市民社会下公民意识的研究, 找出法治与人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夏勇.法治源流:东方与西方[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11) .

[2]汤姆宾汉姆.法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2 (10) .

[3]夏勇, 李林.法治与21世纪[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8) .

法治的微观发展史 篇9

一人类发展生态学的内涵

1979年, 美国社会生态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发表了《人类发展生态学》一书, 提出了生态系统论。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 即D=f (PE) 。其中, D指Development (发展) , People (人) , E则指Environment (环境) 。他将生态环境分成了宏观系统、外层系统、中间系统和微观系统, 构成了他所创造的雀巢式模型。人的发展就是在这样一个层层叠叠、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这些环境系统直接或间接地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影响着人的发展。

二微观系统视角下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影响因素

微观系统是指幼儿亲身接触并参与体验的与幼儿有紧密联系的环境, 如家庭、幼儿园、社区等, 幼儿在微观系统中体验到了活动、角色、人际关系间的变化, 其包含的每一个要素都会对幼儿的发展造成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1. 家庭生态系统

儿童接触最早和时间最长的是家庭生态系统。儿童早期是发展口头语言的关键时期, 父母可通过与幼儿的积极语言互动使幼儿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同时儿童早期是行为习惯塑造的关键时期, 此阶段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为儿童一生奠定基础。在家庭生态系统中, 亲子互动模式、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等都可能会影响幼儿日后文明礼貌行为的发展。

家长与幼儿的互动行为模式与形成的亲子关系是影响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因素。亲子互动的状况影响着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亲子互动质量越高,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就越好, 越多地表现出文明礼貌行为。而通过亲子互动形成和睦、融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而不良亲子关系是造成各种内隐和外显问题的危险因素。家庭教养方式是家庭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及其对幼儿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家长的教养方式可分为专制型、宽容型和民主型三类。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幼儿文明礼貌行为表现优于专制型、宽容型家庭教养方式的幼儿。家庭结构也对幼儿文明礼貌行为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表明, 单亲家庭幼儿同伴交往发展水平偏低, 且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 主要表现在同伴交往的态度消极被动, 文明礼貌行为表现偏差。现在普遍存在的农村隔代教育——父母在外打工, 祖辈负责幼儿在家的教育任务, 这种隔代教育下的幼儿文明礼貌表现差于亲子教育下的幼儿。而在三代同堂的家庭里, 祖辈一同参与抚养下的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表现优于父母单独抚养的幼儿。

2. 幼儿园生态系统

幼儿在幼儿园里度过大量的时间, 幼儿园是他们人际关系和各类活动的源泉。由于幼儿园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因素是通过相互作用来影响幼儿发展的, 因此, 可以着重将同伴、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分为两个子系统分别进行考察, 以探讨幼儿园生态系统对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影响。

第一, 同伴互动子系统。在同伴互动子系统里, 同伴关系与混龄交往是影响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因素。同伴关系可以分为同伴接纳和同伴拒绝, 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幼儿与同伴间的互动差异很大, 受欢迎的幼儿通常比较为同伴所接纳, 能表现出更多的文明礼貌行为。这是因为在交往过程中幼儿对同伴表现出文明礼貌行为, 更容易被同伴们接纳, 进而强化了幼儿文明礼貌行为动机, 促进了幼儿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同伴接纳相对应的同伴拒绝和同伴欺负, 若幼儿对同伴表现不友好、不礼貌的行为, 同伴就会拒绝与其玩游戏、一起活动,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幼儿逐渐认识到不文明礼貌的行为是一种比较偏差的行为, 幼儿从同伴那里得到负面的反应后, 就开始改变自己的行为。此外, 混龄同伴交往相对同龄同伴交往更有利于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培养。在混龄交往中, 年长幼儿发现自己的能力超过年幼的同伴, 就会扮演起照顾年幼同伴的角色, 表现出更多帮助、分享等文明礼貌行为。年幼的幼儿同时耳濡目染年长幼儿的文明礼貌行为, 从而模仿或主动表现文明礼貌行为。因此, 幼儿园应该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幼儿一起游戏, 开展各种需要合作的活动, 支持幼儿和不同年龄段的同伴进行交往, 让他们在同伴互动中体验交往的乐趣, 理解交往的基本规则, 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第二, 师幼互动子系统。在师幼互动子系统中, 教师的文明礼貌行为、互动的时间和频率、情感交流和师幼关系都影响着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培养。刘晶波指出, 幼儿园师幼互动大多是一种非对称相倚性互动, 教师根据计划制定教学内容, 而幼儿以教师的教学内容作为自己行为的依据。幼儿以观察学习为其主要学习方式,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处于爱模仿幼儿的“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因此, 教师自身的文明礼貌行为影响着幼儿文明礼貌行为, 要求幼儿洗手时节约用水, 教师就不能开着水龙头打肥皂;培养幼儿注意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教师和家长就要认真听完幼儿讲话, 而不能边听边做其他事情。其次, 在每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师幼互动的时间和频数对幼儿文明礼貌行为有密切关系。教师反复的提醒、督促、训练幼儿使用文明礼貌行为, 对幼儿的行为及时反馈, 这对拥有“吸收性心智”的幼儿十分有效, 这会让幼儿尽快明确各种活动应该干什么, 不应该干什么, 促进幼儿内化环境中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进而养成文明礼貌行为习惯。最后, 师幼互动形成的师幼关系也是影响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因素。豪斯·C等研究者根据幼儿在互动中的情感表达与行为方式把师幼关系分为安全型、依赖型、积极调试型与消极调试型四种, 对教师过于依赖的幼儿则表现更多的退缩行为和侵犯行为, 而与教师有情感安全性关系的幼儿对他人更友好, 更加爱交际, 表现出更多的文明礼貌行为。

摘要:以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为视角, 考察了环境对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影响因素。在微系统中, 对儿童社会文明礼貌行为影响较大的为家庭生态系统 (亲子互动、教养方式、家庭结构) 和幼儿园生态系统, 其中幼儿园生态系统又可细分为同伴互动子系统 (同伴关系、混龄交往) 和师生互动子系统 (教师的文明礼貌行为、互动时间与频率、师幼关系) 。

关键词:文明礼貌行为,生态系统,环境

参考文献

[1]杨玉苗.中国和柬埔寨幼儿交往中礼貌行为的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2]朱家雄.从生态学视野看学前教育[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006 (4)

[3]左本琴.3~4岁幼儿社会性发展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联研究——以六安市城乡比较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 2011

[4]岳永华、张光珍、陈会昌等.儿童的依恋类型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科学, 2010 (2)

[5]郭雨欣.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现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09

[6]高紫薇.祖孙关系与中班幼儿社会能力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09

上一篇:普通高校学生下一篇:英国作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