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市场机制

2024-08-18

论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市场机制(精选6篇)

论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市场机制 篇1

论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市场机制

一、国有林区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国有林区是指以138个木材生产为中心的国有林业企业.总经营面积3516.6万公顷,有林地面积2286.5万公顷,占全国有林地面积的20.8%,有林地蓄积20.05亿立方米,占全国有林地蓄积的`26.4%.可见,国有林区在国家林业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林区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和边生产边建设、甚至先生产后建设的经营思想指导下,使国有林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问题.

作 者:包庆丰 陈建成 刘盛芳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省林科院 刊 名:北方经济 英文刊名:NORTHERN ECONOMY 年,卷(期): “”(10) 分类号:F7 关键词: 

论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市场机制 篇2

国有森工企业各部分真正进入市场, 做到由市场机制来优化配置资源也要根据自身的特点, 采取的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林业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经济的林业和环境保护的林业两大类别, 两者相辅相成, 构成林业的统一整体, 经济的林业担负着供应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所需的木材及多种林产品的经济任务;环境保护的林业发挥着巨大的防护作用, 为人类生产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两类林业的经济性质截然不同。经济的林业是指那些生产周期较短, 供、产、销各生产阶段完整, 产品可以拿到市场上去进行交换的林业生产经营项目。经济的林业主要有用材林、经济林的培育 (整地、造林、抚育管理) , 木材生产 (木材采伐、集材、运材) , 各种经济林产品的采集与初步加工, 木材产品加工 (锯材、单板、纸浆、各种人造板以及林产品化学加工) 等。这些都是商品生产, 这类林业应该严格实行经济核算, 搞好商品生产与销售, 要求用销售收入来补偿一切生产支出, 同时也要加快资金周转, 以实现最好的经济效益。用材林培育, 从整地、造林和林木抚育管护, 直到林木成熟, 也存在着生产周期长的问题。即使是培育速生用材林或采取短轮伐期作业, 其培育周期也需三五年到十年左右的时间。对此, 可以由银行信贷资金来解决。具体做法, 可考虑采取如下的步骤:首先要制定用材林生产经营规划, 做好经营期内的现金流量测算, 进行盈亏平衡分析, 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经营期内的银行贷款计划, 使培育用材林的生产资金得到保障。用材林成熟后进行木材生产时, 应按照立木的数量、质量计算林价, 用林价抵偿银行贷款, 同时记入木材生产成本。经济林培育的生产周期比较短, 一般三五年就开始有收益, 而且在以后的经营期内逐年都有收益。因此, 除了可以考虑使用银行贷款以外, 还可参考农业经济管理上对多年生农作物的核算与管理办法来解决这类林业的经济核算问题。

环境保护的林业, 括各种防护林, 主要有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景观风景林、环境保护及有关的特种用途林。这些森林产出的是具有生态环境保护作用的无形产品, 即生态效益, 不可能拿到市场上去交换。而且由于受益对象不同和受益程度难以计量, 无法向受益者合理地收取所谓“生态效益费”。很明显, 这不是商品生产, 而是某种公共服务性产品的生产。除此之外, 考虑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 在等价交换的原则下, 不可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 采取“抽肥补瘦”的办法来补偿林业部门经营防护林的资金需要。因而林业部门经营防护林所需要的资金, 只能由国家财政来安排。纵观发达国家的做法, 一般是由国家财政体系的公共财务预算拨款来支持营造防护林的资金需要。其理由是:此种生态防护效益属于一种公共产品生产, 受益者因为生态环境改善而获得增产增收, 从而多向国家纳税, 使国家税收增加, 故营造防护林的资金应由国家财政来安排。

2 进一步转换机制, 开放市场

2.1 推进林地使用权的流转, 开放林地市场

商品林的经营, 生产周期也相对较长, 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也不可能较高, 因此, 很难吸引国内外的投资。影响社会资金进入林业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就是林地问题。这就要求培育林地市场, 大胆地开放我国林地市场, 通过出让林地使用权, 吸引国外的资金与造林的先进技术, 促进我国商品林的建设。使经营者拥有长期、稳定、安全的林地使用权, 是增强商品林资金吸引力的重要保证。

要重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林地经营制度, 赋予林业生产者的林地经营权以产权的完整形态, 林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林地使用权是林业产权的一部分, 可以脱离所有权, 作为一种特殊商品进入市场, 参与交易和竞争。通过建立林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 能够有效地将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到商品林业生产过程中。此外, 由于我国林地全部是国家或集体所有, 在推进林地使用权流转的同时, 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既保证林地的使用权, 又可以充分体现林地所有权。

2.2 放宽对商品林的采伐管理

我国林业的产权制度虽有《森林法》和有关实施条例的规范, 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模糊的。虽然近年来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使林业有了飞跃发展, 但林业中的处置权 (产品处置权) 始终无法落实, 其关键在于《森林法》规定的采伐管理制度。我国目前实行的采伐管理制度, 包括限额采伐制度及相应的计划管理制度和采伐许可证制度。这些制度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起了重大作用。然而, 以限额采伐制度为核心的采伐管理制度实际上限制了森林培育与经营单位的自由采伐权, 这体现在采伐量、采伐方式和采伐时间受到政府的管制与约束。而对于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商品林来说, 如果不能随木材市场行情的变化而自主选择采伐量和采伐时间, 则无法进行有效的经营活动。如果不能在经济成熟期或工艺成熟期及时采伐森林, 则必然加大培育成本、降低盈利水平。而且自主采伐权受限制, 经营者缺乏必要的自主权, 影响其对木材市场的灵活反应, 增加了商品林的经营风险, 降低了商品林经营的比较优势, 不利于商品林的发展。商品林放开经营, 就必须取消商品林的采伐管理制度, 这也是当前林业部门比较敏感而又必须面对的问题。2001年, 国务院以278号令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已提出, 外资营造的用材林, 实行采伐限额单列, 给商品林经营开了一个小口,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林业关系到环境与生态, 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样, 国有森工企业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双重巨大使命, 同时, 它也承担着稳定林区社会, 发展、建设林区的任务, 因此如何搞好国有森工企业管理体制创新,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对推动国有森工企业尽快摆脱困境, 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

摘要:在明确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后, 理论上森工企业似乎己经可以健康的作为独立自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进入市场了。然而, 在多年的实践中, 我们发现, 由于林业的一些特殊性, 以及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 国有森工企业在真正运用市场机制运作的过程中却是十分不顺畅的。要增强企业的活力, 必须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要求改革现存企业制度。而市场的发育状况对于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 对富有活力和效率的企业制度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 从另一个角度说, 竞争性市场的形成也以能动性的企业制度为基础的。市场与企业制度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的关系。

论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市场机制 篇3

我国国有林区是指以138个木材生产为中心的国有林业企业。总经营面积35166万公顷,有林地面积22865万公顷,占全国有林地面积的208%,有林地蓄积2005亿立方米,占全国有林地蓄积的264%。可见,国有林区在国家林业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林区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和边生产边建设、甚至先生产后建设的经营思想指导下,使国有林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问题。

1可采森林资源仍在下降,林地生产力下降。我国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可采资源比建国初期下降70%左右。据统计,内蒙古国有林区可采资源面积和蓄积分别由开发初期的 5262万亩和 4亿立方米下降到3090万亩和22亿立方米,林分质量持续下降。单位面积蓄积量由63立方米/亩下降到53立方米/亩,单位面积出材量由28立方米/亩下降到15立方米/亩。

2企业资金紧张,经营困难,林区不稳定因素日益严重。企业承担着公益型的、管理型的、福利型的社会职能,一时很难全面剥离,仍需企业负担,历史欠帐多,基础设施条件难以形成对发展的必要支持,要改善这种状况任务非常艰巨。因国家投入不足,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为维持生产,只能靠增加银行贷款,加之国家实施天保工程后,天然林禁伐,木材产量调减以及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沉重等原因,致使企业效益下滑。林业企业拖欠职工工资,林区富余人员安置困难,林区人才外流非常严重。这些已影响林区社会、政治的稳定局面。

3原始森林、天然次生林、水源涵养林受到严重威胁,正日益减少。由于我国林业落后的生产力和普遍单一的产业结构,林区为了企业和职工的生存,这样,原始森林、天然次生林、水源涵养林受到严重威胁。森林功能失调,森林资源的结构性危机加剧,加上林区人口增长过快,对资源压力加大,进一步加快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

二、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取向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为林区提供良方,使林区走出“两危”的困境,进而振兴林区经济,笔者认为除了要从国家对林区提供的经济政策和借助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等宏观角度考虑外,还要从林区内部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研究入手,从林区自身找出一些可能的途径。

1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取向

所谓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是指经济体系以何种方式合理配置相对稀缺的资源,以解决经济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等基本问题。从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世界各国曾经有两种配置资源的方式: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同样也是中国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进一步指出,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实行林业分类经营和管理。

因此,我们认为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取向应该是:变计划调节为市场调节。(1)从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看,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已经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市场调节取向,有利于国有林区经济发展融入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2)从微观机制的调节对象来看,林区的几乎所有资源都具有稀缺性这一特征。而市场机制对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是比较高的,采取效率相对较高的市场机制是林区经济实现高效率发展的客观必然。(3)同计划机制相比,市场机制在调节资源配置过程中更能自发地尊重经济规律,从而能更准确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价值,运用供求规律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

2机制转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前提是完善的市场制度和市场体系,以及人们观念的相应变革和行政方式的相应调整。目前林区尚未完全具备,因此,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的正常运行还需要林区人做出较长时间的不懈努力,甚至要承受一些改革带来的痛苦。

(2)林区经济体系同其他地区的经济体系有很大不同,包括经济结构的畸形性、产品结构的单一性、市场体系的落后性、与外部环境的相对封闭性等等,这些都会在近期内对市场调节的效率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人们对微观机制转变的信心和决心。

(3)林区给外部环境提供的产品同其他地区有显著不同。其他地区以提供私人物品为主,其收益是即期的、直接的、集中的;林区则以提供公共物品为主,其收益是远期的、间接的、分散的。市场机制“唯利是图”的原则又会对林区经济产生很大的伤害,因此政府一定要在这个问题上给林区经济一个“公道”。

(4)摆脱习惯思维定式,发展林区经济即要在“林”字上做文章,也要做“林”字以外的文章。如果说以前林区着重开发了当地的自然资源,今后林区应该着重开发观念资源,最丰富的资源应该在人们的头脑中。林区旅游、林区养殖、林下种植、林区天然水源开发等等,大量的发展空间等待着林区人用智慧之手去开拓。

三、充分发挥微观经济政策对林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的调整作用

我们说市场机制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基础机制,并不排斥政府在林业中的作用。多年来,在林业的发展历史上,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在探讨、比较和实践着政府调节和市场配置的优劣。现实能足以说明,政府调节和市场配置各有其作用方式、适用范围,都各有其优缺点。

1林区经济中的市场失灵问题

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林区以生产木材等私人物品为主向以提供公共物品为主转变。这种转变有利于自然、社会和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但在近期会给林区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而林区经济能否相应顺利地实现转变和发展,也关系到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面对这一新的对立统一关系,国家和林区应共同为解决这一矛盾问题而努力。

变计划调节为市场调节,是林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市场要对林区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是林区经济实现健康发展的必要。但是我们知道,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使得原来可以为林区带来收入的天然林资源成为有利于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的公共物品,而这些公共物品一方面使林区人民承受收入来源减少的痛苦,另一方面还要使林区人民在保护森林公共物品方面做合格的“护林员”。收入少了,付出多了,这是违反市场公平交易规则的。怎样还林区人民一个“公平”,是国家所应该考虑的问题。

经济学理论对公共物品的市场失灵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经济学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有时并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市场失灵通常体现在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不完全竞争问题、经济活动的外部性(也称外部影响)问题、信息不充分问题、收入分配不均问题、经济波动问题等。经济学者们习惯于从外部性角度探讨林业问题。这样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认为这种说法不太符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所谓外部影响问题是指决策者在其生产过程中对外界的无意识影响(包括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而其影响也不会或不能相应地获得收益或付出代价。私人只会盯住自己的边际收益曲线,不会理会他人因自己的行为而得到的快乐或痛苦。但我国的国有天然林的性质同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外部影响实施主体的性质是不同的。特别是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我国国有天然林的存在目的已经主要是通过它来保持和增加外部影响,人们对天然林的价值评价已经由单纯的木材价值评估扩大到全面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评估。换言之,已经开始关注林业的社会边际收益曲线了。如前文所述,这时的天然林主要完成的是一种公共物品的功能。用公共物品供给的市场失灵理论来分析认识林业经济的市场失灵问题更加切合实际。由于被保护的天然林收益的时滞性(即所谓的“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分散性、间接性和投资的长期性和巨大性使得局部利益主体没有对天然林保护工程投资的意愿和能力,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投资主体只能是以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中央政府。说得再明确一些就是: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国家对林区经济的扶持不能再象原来那样仅仅给予“补贴”,而是应该做林业生产投资的主体。

2针对市场失灵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论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市场机制 篇4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水体污染也很严重。目前,许多城市缺水情况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来自<<国务院关于推进水价改革的通知>> 由此看出,目前中国水资源问题十分严重。但从中还应看出,我国政府把缓解水资源问题的目标放在了水价的改革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阶梯式计量水价机制。

阶梯式计量水价是将水价分为两段或者多段,每一分段用水量范围内都有一个单位水价,单位水价在分段内保持不变,但单位水价随着分段而增加。

我国是人口大国,居民生活用水量很大,通过对居民进行水价阶梯式收费的方法,和宣传节水思想,营造节水氛围相比,更直接,更简洁,在一定时期内也更有效。所以,阶梯式计量水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目前的水资源困境。但这只是逼迫居民进行节水,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扬汤止沸的做法必然存在不少不足,下对阶梯式收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从商品的角度分析,通过价格的导向作用来控制消费,是直接有效的,如果用户消耗水量超过一定的数量,就必须支付高额的边际成本,消耗量越大,边际成本越大,这种水价是消费者偏好的选择结果。

但水的价格弹性较小,需求量不会因为价格有太大的变化,同时水价支出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太少,对居民生活影响不大,所以阶梯式

水价作用有限。另一方面,当价格反应所提供服务的边际效应出现时,可以促进资源经济高效的利用。但在阶梯式水价中,不同阶段的水价不同,只有少数用水户的支付价格与边际成本相等。可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阶梯式水价偏离了边际成本价格,不能为用水户提供正确的边际成本价格信号

从企业的角度分析,高额的边际成本有助于水管单位获取大量的资金,便于将资金用于管道改造、技术更新,为水资源的开发以及水污染的治理注入可靠的资金流,同时有利于水管单位提高供水质量,改善供水环境,实现用水户对水量和水质需求得以可持续的满足。由资料知,通过阶梯式水价方案的实施,自来水集团可以扭亏为盈。但一个城市的供水企业一般只有一家,它属于垄断性质的公司。它不是通过市场竞争产生的优秀的寡头垄断,而是行政化的寡头,其经营能力有限。所以,政府要对供水企业进行严格的管理,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同时对水价本身进行分析,其有一定的生产成本,暂用A部分表示;另外水是一种资源,还有另一种资源性收费,暂用B表示,这两部分要有区别的进行征收。水资源应该是公共财产,每个人都有享有的权力,而不是说供水企业对水进行处理就是供水企业的水,供水企业只是进行处理加工,所以,对普通居民进行收费,只应该收取A部分的费用,而B部分应对其他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进行征收。另一方面,精简供水企业机制,提高效率,减少因企业不合理管理而附加的生产成本。

对消费者的角度分析,人们在水商品消费活动中对边际成本价格

不敏感,和其他商品相比,我们知道第一个多少钱,第二个多少钱,但对于水商品,我们不清楚这时候的用的一吨水是第一阶段的还是第二阶段的,所以人们在用水时不清楚当时的边际成本,这就是分段收费的一个弊端。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我认为可以将阶梯式收费的分段函数改为一个函数,每个用水量都有一个对应的价格。如图,这样不管人们用水量是多少,其边际成本都是在不断提高,有助于提高人们对边际成本的意识。

另外,对于现行的收费制度,存在以下两点漏洞:

一、忽略公平性原则

这种收费制度看似很公平,用水量多者收费高,然后把高出的部分来补贴低水价。但用水量多的的人却享受了低水价的全部补贴,而用水量较少的人只能享受部分补贴,这绝对是对低用水量者的不公平,所以,我认为,对每个用户的收费不应分段来计算,而应是其用水量与其需要支付的最高单价的乘积。同时,结合上面提出的将分段函数改为一个递增函数的建议,其收费方式应如下图,其中,阴影面积即为应收费用:

二、应结合价格歧视的原则

对不同的消费者,现有的收费制度对他们的收费是相同的,但不同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的有差异的,如果能结合价格歧视的原则,提高对高收入者收费来补贴低收入者的话,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我建议根据不同的房价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根据消费者当时居住的房子的房价来收费,房价高则相应的收费标准也高,同时用低标准来

收取房价低的消费者,达到两者的平衡。

论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市场机制 篇5

关键词:市场经济,环境保护,经济调控手段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环境保护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市场经济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是以牺牲当前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由于市场经济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在环境管理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加上市场竞争的激烈,一些企业要想生存,就更加扩大生产规模,使得原来破坏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我国人口众多,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很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我国的环境保护任务将更加艰巨。

一、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机构体系

环境保护事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事业。除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外,还有对现有的环境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目前的大环境下,应该对环保部门进行强化,加强人员的配置,发挥规划、监督的功能,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做到人人提倡环保。

二、实施长期有效的经济调控手段

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方面有三种相互关联的机制:一是价值决定机制,以价格为杠杆进行调节,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使一些管理水平高的企业能够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源,可以引进更先进的生产技术。二是市场供求调节机制,它主要是以市场的供需变化进行调节的,引导生产要素流向。三是优胜劣汰机制,主要是通过生产效率和市场效益综合起来进行比较的,实现优胜劣汰。这些机制为经济手段的健全提供了条件,而且让经济手段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得到了发挥。所以建立健全的经济手段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估算环境的价值。

环境的构成要素是自然界各类的自然资源,应该在全民所有的经济活动中,树立起环境价值观,并贯穿于环境保护和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树立环境价值观,在各项环保和经济活动中估算环境的价值是一个根本性问题。它是制定和实施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二)实行排污收费制度。

收费不是目的,是为了对环境进行治理。一直以来,我国对排污收费的标准很低,而且大多是对部分污染物的超标收费。这样一来,收费标准就远低于污染物治理的成本。在利益面前,企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交排污费,这样就起不到治理污染的作用。一定要提高收费的标准,大大超过污染物治理的费用,企业既然以盈利为目的,那肯定会尽可能的减少开支。权衡利弊,肯定会积极的对污染物进行治理,这样才会起到环境治理的作用。

(三)增设生态环境补偿收费制度。

由各种自然资源构成的生态环境是一种自然资产。在社会进步的同时,都离不开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目的就是为了修复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我国已经在某些省区开展试点征收。希望试运行后尽快完善这一制度,在全国大范围内推广起来。

(四)征收产品环境调节税。

它与排污费和环境补偿费不同,前两者主要是污染后补偿,治理。而这一税收是调节性的。征收的费用是对污染环境的治理,主要的是对开发无公害、低污染的产品进行资金的帮助。对某些环境调节税的征收,可以采用先收后退的办法,或叫做押金制。比如,煤炭在使用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和烟尘,因此,在煤炭卖给企业时,就可把税额加到煤炭的价格里去。如果企业对污染采取了防治措施,并使其排放达到了某种标准,国家就可把先收的税款退还企业;如果企业对排放未采取控制措施或防治不力,使排放达不到标准,那就没有退税了。国外的经验证明,这种办法对促进企业防治污染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

(五)让市场竞争来推进环境工程的完善。

在污染防治、资源保护方面以及技术的开发和推广、环境工程的建设、排污交易、宣传教育等都应该推向市场,让市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推进环境工程的完善。虽然目前我国建了不少污水处理设施,但是长期处于时开时停状态,究其原因,一个方面是技术和管理层面上的。另一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市场化、产业化。假如污水处理实行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经营,自负盈亏,那么它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投入、产出,按照企业正常运行的成本来核算,就可以保证污水处理可以正常稳步的进行。这样也可以刺激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会努力的引进先进技术,降低污染成本。

(六)对清洁生产,环保企业实施补助政策。

论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市场机制 篇6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经历20年的渐进式改革后,终于完成质的改革,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企业制度。但随着我国入世五年保护期的结束,金融领域的进一步开放,银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那些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技术人才,必然会成为各大银行招聘的主要目标。面对外资银行的强势揽才和国内股份制银行的高薪招聘,对国有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研究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薪酬激励机制进行科学设计有利于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人才竞争力。而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薪酬激励机制相对落后,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要求不相适应,人才流失严重,随着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对薪酬激励机制的研究,建立并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薪酬激励机制,其是我国国有银行发展的基础,唯有如此,才能吸引并留住优秀金融人才。同时,国有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的研究是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首先,通过建立和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可以促进内部人员的合理配置,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人才潜能,提高人才使用效益,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提高。其次,国有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能促进人事管理的科学化。因此研究如何运用薪酬激励全体员工,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目标的方向努力工作,达到银行与员工的“双赢”,具有长远和现实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在加入WTO之后,外资银行纷纷瞄准中国市场,这进一步使得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迎接挑战,国有商业银行做了一些积极的内部改革,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改革和完善。但从各银行内部经营机制改革总体上看,尚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尤其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整体经营活力依然严重不足,制约了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提高。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是商业银行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和经营效率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二、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委托一代理理论

激励机制源于委托一代理理论,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内涵。经济学上认为,代理人为委托人工作,而工作的成果同时取决于他的努力和不由主观意志决定的各种客观因素,且两种因素对委托人来说无法完全区分时,就会产生代理人的“道德风险”,这就是“委托一代理问题”,其产生的根源是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无论是委托人还是代理人,其目的都是追求约束条件下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由于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代理人的行为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从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委托人一方面需要对代理人进行激励,使代理人采取能使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行动;另一方面需要对代理人进行约束,以便代理人的行为不偏离委托人所做出的安排。经济学经过理论分析认为任何有效的激励机制的设计都必须遵循两个原则:首先,代理人参与工作所得的净收益不低于不工作也能得到的收益,这是参与约束;其次,代理人让委托人最满意的努力水平也是给他自己带来最大净收益的努力水平,即激励相容约束。基于这两个条件,当存在不对称信息时,分成制就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机制,即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按一定契约进行剩余索取权分配,将剩余索取权的分配与经营绩效挂钩。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约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制度约束,即通过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及企业的规章制度对代理人约束;二是契约约束,即通过委托人和代理人签订的合同对代理人进行约束;三是市场约束,即通过经理人市场对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约束,如果高层管理人员业绩平平或有不良记录,将影响其今后在经理人市场上的价值。

随着现代化公司的建立,所有权与控制权日趋分离,所有者通过委托一代理制度来实施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由于所有人和代理人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对等和契约不完备,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就会产生代理问题,由此增加的成本便是代理成本。代理成本包括委托人的监督支出、代理人的保证支出、由代理人的决策与使委托人福利最大化的决策之间的偏差所产生的剩余损失。为解决所有者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降低代理成本,需制定各项制度来协调企业内部不同成员的关系,在委托人和代理之间进行利益分配及风险配置,从而更好地激励和约束代理人,这就是公司治理。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内涵,激励机制主要研究何降低代理成本。基于委托一代理理论,有效的激励机制一般应当实现以下四个基本目标:第一,使管理者和股东的利益一致起来,让管理者能够像股东一样去思考问题和采取行动;第二,对管理者的奖励具有足够大的变化幅度,以鼓励他们对工作倾注更大的热情,投入更多的时间,勇于承担风险,敢于做出决策;第三,降低管理者去职风险;第四,使股东成本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之下。在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共同影响下,剩余索取权分享制是最优的激励契约安排。

三、我国现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建立了一套相对健全的激励机制。但是与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其激励机制还是比较落后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励资源稀缺,形式单一

激励资源也即拿什么激励的问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针对人的需要实施相应激励是可能的。但激励人们努力的方式不应是单一的,应是多方面的、综合的,并且还应针对人的需求层次来设计不同的激励形式。目前西方国家激励机制主要包括职务晋升、薪酬、各种福利和精神激励,其中以薪酬制度最为复杂,也最为重要。西方企业薪酬制度结构,企业普通员工主要是基薪和年度津贴或奖金,经理人员除此之外还可以享受到经理股票期权、业绩股份和股票增值权益。基薪和年度津贴或奖金对银行员工和经理人员的风险影响程度很小,其对经理人员的决策影响也比较小,只能起到短期激励作用。股票期权、业绩股份和股票增值权益则把经理人员的风险收入与其长期努力相联系,具有长期激励效果。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机制主要包括职务晋升、薪酬、各种福利以及精神激励。从大的结构来说和西方企业差不多,但是却明显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工资机制僵化。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工资总额仍然由财政部来核定,银行基本上没有自主权,影响了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二是在薪酬结构中,无论是银行高管还是普通员工,其薪酬都不包括股票期权、业绩股份和股票增值权益,基本上没有长期激励机制。

(二)激励依据不完善

激励依据也即凭什么激励的问题。这是激励机制的核心问题。因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实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激励依据的合理与公正程度。如果激励依据不完善、不合理、不公正,激励机制不仅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反而会引起更大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西方国家在职务晋升、薪酬支付等方面建立了一套非常完善的选拔机制和指标体系。绩效考核所涉及的要素主要包括对整体结果的贡献、对客户的效率、个人业务和技术熟练程度、执行程度、领导力、对内对外关系、全球效力和社会责任等。就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激励机制考核的设计比较简单,系统性差,科学性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标体系比较简单。二是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设定的考核指标有时相互矛盾,人为导致了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目标效用函数不同,利益趋向不一致,严重影响了银行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三是不同时期过分强调某些指标甚至某一项指标,导致银行经营发展的不均衡。结果是各分支机构把这一指标作为首要任务,不惜采取弄虚作假甚至明显损害银行发展的各种措施来降低不良资产比率。四是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重短期指标而忽视长期指标,结果导致银行经营的短期化。五是现有的制度安排使得银行自身也无法进行长远规划。

(三)激励机制的实施不科学

激励机制的实施实际上就是激励谁、何时激励以及如何操作的问题,也是激励机制如何执行的问题。如果执行不力、不当,再好的激励资源和考核体系也无法发挥其作用。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商业银行的基本做法是把经营目标分解到每一条业务线和每一个经营部门以及每一个部门里的不同业务团队。每个部门、每条业务线、每个分行、每个工作小组占有了多少资源都是一定要核算清楚的。考核是以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的,每个机构小组和个人在考核期内,做了多少业务、创造了多少收益、开拓了多少市场、占用了多少资源、花费了多少成本,管理信息系统都有明确的界定,避免了银行成本收益界定不清的情况,这样银行就可以根据考核结果实施激励机制。

四、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激励机制的建议

(一)构建多元化的国有商业银行激励机制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应构建多元化的激励机制,以形成科学、合理、高效的银行治理结构。多元化的激励机制是根据被激励对象的需求,从各个层次,采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进行多因素的激励。就国有商业银行而言,被激励的对象就是银行组织中各种人才,它既包括银行的高层决策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还包括在银行实际业务运作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各种专业管理人才和实务操作人才。

(二)严格考核制度以建立公平的激励环境

良好的考核力和维护公平的激励环境至关重要。根据激励理论中的公平理论,员工有要求被公平对待的需要,人的工作动机和积极性不仅受其所得到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也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也就是说,一个人既关心自己收入的绝对值,也关心自己收入的相对值。当一个人察觉到自己的投入和所得报酬的比率与别人相同时,就会感到公平,否则就会感到不公平。当个人感到不公平的时候,可能会选择歪曲、改变自己或他人的投入产出,或离开组织。因此,公平能够激励人,而不公平就不能够激励人。

(三)建立科学透明的绩效评估体系

对经营行应科学合理的下达各项指标。一是突出重点,给基层行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主要是在突出利润指标和存款市场占有率指标的前提下,取消那些非效益性指标。二是客观公正,务求指标合理化。主要是在指标核定上,上级行应切实根据下级行自身经营实际,本着“实事求是、区别对待”的原则,在确保各单位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前提下,客观公正地下达各项经营指标,避免搞“一刀切”。同时指标考核要科学合理,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四)其他激励措施的完善

在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的同时,一方面要致力于拓宽员工晋升渠道,多渠道解决员工的晋升问题,实现职业生涯激励;另一方面完善培训机制,既要从银行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培训进行长期规划,又要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培训后的考核。培训要与用人机制有效结合起来,培训的结果应该直接影响到员工的晋升机会,要让培训成为一种有效的激励因素。银行和员工之间应该建立起充分信任的合作关系,增强员工对银行的忠诚度和归属感,员工管理中进行授权激励。给予员工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能给员工带来极大的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秋锦浅谈国有商业银行激励机制[J]技术与市场2008(9)

【2】武南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激励机制的完善[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史建平,李德峰国有商业银行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中国金融2006(10)

【4】徐婷婷对我国商业银行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上一篇:学校教学常规检查通报下一篇:纪念我的舅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