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区整地与造林技术(共5篇)
林区整地与造林技术 篇1
摘要:黑龙江省木兰县林区作为我国几大重点林区建设中的一部分,对于林区的经营管理是我国林业经济建设的重要部分。经过长时间对于黑龙江省林区的开发,造成了深林资源极度减少,经济增长缓慢等问题,将林区运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于林区进行整地造林活动的进行有着直接性的影响,为以后的林区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黑龙江省木兰县,林区整地造林,林区经营管理
在林区长时间进行以木材生产作为主要生产形势的黑龙江省林区,在进行经济开发过程中忽视了森林的经营与管理工作,在长时间运行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森林树木资源快速下降,林区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国家在进行中发现这一严重性问题,在国家的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面就明确表示,将推行生态社会的建设,传统的林区工作必须进行本质上的变化,加强森林的生态系统建设。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直接性影响,不同的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使人类可以正常进行生产活动的基础。
1 黑龙江省木兰县林区发展方向
我国经济进入一个发展的新型格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人们在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今天对于环境的保护观念也正在加强,希望生态环境朝向更好地方向发展。黑龙江省木兰县林区的整地造林与营林的改造就是符合人们生活要求的改变。加快现代化林业的发展,在我国的科学发展观中就曾经指出在进行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将生态文化进行相关性的推进,让人类与环境可以和谐共处,这就为传统的林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林区的经营管理体系变更,让森林资源进行可持续性的开发,让林业的整体建设与国家对于经济建设的要求相匹配。加强对于林区建设的重视程度,林区对于环境条件具有改变性影响,建设林区中的树木种植就是让人类回归到大自然的有效途径。现代林业进行改进的首要目标就是增加林区内部的树木数量与林区的管理工作。
2 黑龙江省木兰县林区问题
2.1 林区可使用资源减少
林区在进行开发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树木的种植,造成林区在长时间开发下资源的快速下降。在林区进行开发初期,我国正是大力进行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对于资源的开放没有进行全面性考量,造成砍伐过渡现象的出现。国家推出的相关性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效果不明显,后期森林资源建设未能跟上步伐,造成林区的资源仅靠林区的天然建设。在进行林区改造过程中,种植过一些树木,但由于树木生长时间较为缓慢,生长条件方面的限制,林区经营现状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2.2 林区周边环境恶化
林区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对于环境更新起到决定性作用。林区中的树木对于水资源的储存、空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减少、人类生活环境都担任着重要角色。黑龙江省林区对于西伯利亚的寒流有较好的抵抗作用,造成了特殊性质的木兰县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林区是木兰县生态经济建设的保障。
3 黑龙江省林区改革
3.1 林区经营中心进行转移
传统的林区进行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在时间推移下逐渐表露出来,将林区经营中心进行转移是符合人们对于林区建设的要求的。在新型林业建设过程中,将林区经营中心进行转移已是必然要求,将林区资源进更加科学的管理,将林区进行功能性的划分,分为生态林区与经济林区,满足人们对于林区的需求。在黑龙江省木兰县林区进行整地造林的改造过程中依然可以将林区的经营管理体系做好,是林业部门工作的中心。
3.2 相关政策的设立
林区在进行整地改造中,黑龙江省相关部门应该颁布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林区改革的进行。林区的改革政策中,对于以后林区的经营管理制定要十分明确。要求林区在进行整地造林过程中应该加大对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将资源的可持续使用作为工作重心,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林区经济建设与林区生态环境的一致。对于林区的经营模式进行改变,对于树木的补种效率提升,让林区的周围环境进行明显提升,林区的建设应该以生态建设为主,经济建设为辅。进行整地造林就是加强林区资源的可持续性,保证黑龙江省林区资源的长期高效率进行。让林区经营实现林区科学的管理体系,经营者在工作过程中明确工作目标,清楚林区经营管理要求,将林区管理者的积极性调动出来,保障林区整地造林的改革进行。
4 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在进行林区建设过程中,应该从生态环境进行出发,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资源的可持续性。在森林环境进行科学性管理中,对于林区进行相对应的经济开发,增加林区资源的多样化开发,不仅仅依靠单一的木材经济体系。在黑龙江省进行林区整改过程中可以参考国外先进的整改经验,降低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存在率,重新构建我国黑龙江省木兰县林区的经济建设体系,将资源进行合理化利用。
参考文献
[1]孙志祥.黑龙江林区整地造林与营林问题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3(08):76.
[2]王迎.我国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经营与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3]张行斌.地方国有林业改革发展中的公共财政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论林区造林整地措施 篇2
【关键词】整地;造林;方法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1.造林地的清理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
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2.整地方式和方法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
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3.人工播种方法
3.1播前的种子处理
目的:完成种子发芽准备,加速种子发芽,缩短留土时间,保证出苗整齐,预防动物及病虫害的危害。措施:消毒、拌种、浸种、催芽。春播时深休眠种子要催芽。春播时被迫休眠种子应浸种,但是如果造林地比较干旱、晚霜与低温危害严重不宜浸种。雨季一般播种干种子,如果能准确掌握雨情时也可浸种。秋季播种时一般都不浸种、催芽。病虫害危害严重的地方应进行消毒液浸种、闷种或拌种。
3.2播种方法
撒播:均匀地撒播种子到造林地上的方法。一般不整地、播种后不覆土,种子在裸露条件下发芽。工效高,成本低。作业粗放,种子易被植物截留、风吹或水流冲走、鸟兽吃掉,发芽的幼苗根系很难穿透地被层。适用条件:劳力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区,皆伐迹地、火烧迹地,急需绿化的地方,中小粒树种。条播:按一定的行距播种,可播种成单行或双行,连续或间断。播后要覆土镇压。可进行机械化作业,但种子消耗量比较大。适用条件:迹地更新,次生林改造。主要为灌木树种和个别乔木树种穴播:按一定的行、穴距播种的方法。根据树种的种粒大小,每穴均匀地播入数粒到数十粒种子。播后覆土镇压。操作简单、灵活、用工量少。适用条件:适用各种立地条件。大、中、小粒径的种子都适用。块播:在大块状整地上,密集或分散地播种大量种子的方法。块状面积一般在1㎡以上。可形成植生组。施工比较复杂。适用条件:已有阔叶树种的天然更新迹地引入针叶树种,沙地造林。
4.造林方法
4.1播种造林法
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红松、蒙古栎、胡桃楸、榛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4.2植苗造林法
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又称实生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来,有些地区发展营养器苗造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最好是随起苗随栽植,尽量缩短时间,各环节要保持苗根湿润。
4.3分殖造林法
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5.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
5.1加快建立“环境财政”
把环境财政作为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按照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5.2完善现行保护环境的税收政策,增收生态补偿税,开征新的环境税,调整和完善现行资源税
将资源税的征收对象扩大到矿藏资源和非矿藏资源,增加水资源税,开征森林资源税和草场资源税,将现行资源税按应税资源产品销售量计税改为按实际产量计税,对非再生性、稀缺性资源课以重税。
5.3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融资体制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投融资体制,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努力增加公共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投入,又要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参与,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拓宽生态补偿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路子,形成多方并举,合力推进。
5.4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
引导社会各方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培育资源市场,开放生产要素市场,使资源资本化、生态资本化,使环境要素的价格真正反映它们的稀缺程度,可达到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双重效应,积极探索资源使(取)用权、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的补偿模式。
5.5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的立法工作
林区整地与造林技术 篇3
1 黑龙江省造林进行现状
整地造林就是对已有的土地进行清理工作,将地表上面的杂草、树枝、倒木进行清理。清理的主要方法主要有切除清理、火烧清除、化学药品清除3种方法。切除清除时候一种可以使用人工或者机器的清除方法,清理后进行集中用火烧的清除方式,也可以采用化学药品除草剂进行对于灌木和草类植物的清除。对于整地的处理方法主要为全面和局部2种。
2 播种方法
在对土壤进行完整理后,也应该对于播种前的种子进行处理,减少种子在土壤中的发育时间,加速种子的发芽,保证种子的出芽率,预防动物和害虫对于树苗的破坏。在春播季节时,对于改在进行休眠的种子进行催芽,对种子进行浸种,在浸种过程中应注意条件是否合适。正常情况下,造林地较为干旱并且气温较低不宜进行播种,雨季可以选择较为干的种子,但同时也要关注雨量对于种子的影响。秋季进行播种时,不必进行浸种过程,但是要对于病虫害进行严格消毒。
2.1 撒播
这种播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将种子均匀的分散到土壤中,播种过程中可以不进行整地,结束播种后不进行覆土处理,在自然条件下,让种子进行发芽。这种方法在进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作业简单,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容易被外部环境改变等缺点。但是由于播种过程中成本较低,工作效率高等特点,比较适合交通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资源缺乏地区或者是急需进行绿化的地区进行使用。
2.2 条播
这种播种方法主要按照一定行线进行播种,在播种过程中,可以采用间接或者连续播种方式,保证播种速度的进行,在播种完成后,要进行及时覆土处理。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劳动力的使用,进行机械化作业,但是在播种过程中也增加了种子的使用量。这种播种方法比较适合灌木树种和乔木树种。
3 造林法
3.1 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是一种能够有效节约造林时间和资金的造林方式。在造林过程中,对于技术的要求程度较低,操作简单易学,能够有效地保留树木的优良性状,增加成活率,但是要求对于造林土地的条件要求较高,由于造林材料有限,这种方法进应用在一些适合营养繁殖的树木上面。
3.2 播根造林
这种播种方式在春秋季节都可以进行,播种前选取好要插播的树苗按照一定角度进行播种,在播种过程中,树苗上部应该全部埋在土下,按照株行间的距离进行播种就可以了。
3.3 直接造林
这种直接将种子直接播撒在土壤中的造林方式是造林中最为简单的。这种造林方式节约了造林时间,方便进行大规模的造林活动。但是造林条件要求严格,对于造林后的管理同样要求苛刻。在造林过程中要保证土壤的水分,保证播种种子的出芽率,增加幼苗的抗旱能力,减少病虫对于树木的伤害。这种造林方法比较适合远离人烟的地区。
4 造林后的幼苗管理
在林业管理中,应该加强对于病虫的防治,必要情况下可以使用杀虫剂或者用药将洞堵死等方式进行病虫除害。相关部门加强对于生态系统的建设,将环境保护作为财政的重要组成,加大对于生态系统的财政力度,按照生态系统的要求,财政进行优化与调整。加强对于环境税收的力度,增加对于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相关性资源的税收,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加以重税,减少人们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
根据本文介绍,想要处理好黑龙江省林业的整地造林和经营林场的问题,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变革,有关部门加大对于森林的管理制度,国家财政部门增加对于森林的财政拨款,工作人员增加相关方面知识的学习,保障黑龙江省林业在整地造林和营林方面取得明显成绩,建立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山区造林地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 篇4
关键词:山区,整地,植树造林,功能,植苗,播种
1山区植树造林整地技术
1.1 山区植树造林地整地的功能
1.1.1 山区植树造林地整地的效率功能
山区植树造林地整地是以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的专业性工作, 对于优化山区植树造林地生态, 稳定山区植树造林地环境有着直接的作用, 特别对提升山区植树造林速度和质量具有广泛的保障功能, 对于迅速提高山区植树造林质量、扩大山区植树造林影响、建设山区植树造林工程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1.1.2 山区植树造林地整地的生物功能
通过对山区植树造林地的整地处理, 可以有效改善山区植树造林地的生物环境, 使山区植树造林地积温得到保证, 提升山区植树造林地的肥力程度, 稳定住山区植树造林地的水源, 控制山区植树造林地表面水土流失, 进而为山区植树造林地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打好基础, 在提升山区林木质量的同时, 加速林业和林业工程的发展。
1.1.3 山区植树造林地整地的行业功能
山区植树造林地整地对于林业整体来讲具有行业促进功能, 通过山区植树造林地整地工作, 可以强化林业不同部门、工种、人员之间的配合, 从整地环节提升林业部门管理效率、资源配置合理性, 同时提高林业科技含量和专业技能水平, 暴露出林企存在于实际、关键节点的主要缺陷和问题, 有利于整个林业行业的重新整合, 为做好林业和林企改革提供基础性平台。
1.2 山区植树造林地整地技术的要点
1.2.1 山区植树造林地全面整地技术
全面整地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山地和丘陵进行整体上的改造和整理, 以此来适应山区植树造林的需要。全面整地技术以大面积翻耕和复垦为主, 在平坦区域、河流冲积区、起伏不高的丘陵区域可以广泛地使用。应用全面整地技术要注意结合山区海拔、地势起伏、河流走向等具体情况, 根据山区植树造林地整地方案, 确定整地的方式、起点和重点, 高效率、高品质地应用山区植树造林地整地技术, 高质量地完成山区植树造林地整地的目标。
1.2.2 山区植树造林地局部整地技术
一是带状整地。带状整地主要是将山区植树造林地整地整成水平、平坦、带状的造林地, 是防护林工程、山区经济林建设最为主要的技术类型, 在带状整地技术应用中要考虑到工程的难度, 要采用阶梯、水平沟、堑壕等方式优化整个带状水平面, 形成适宜施工和植树的造林地。二是块状整地, 利用树穴、鱼鳞坑、插花地等林地外观特点, 在高台、洼地、林间进行整地, 一般块状整地主要应用直播造林或植苗造林, 因此省去了育苗这一环节, 具有经济性和效率性的优势, 便于在山区春林改造、功能林创新等范围内使用, 是小型山区植树造林地整地的主要方式。
2 山区植树造林技术
2.1 山区植树造林的功能
2.1.1 山区植树造林的经济功能
山区植树造林既是重要的生态环境工程, 同时也是重要的基础经济工程。山区植树造林对经济有着直接的拉动作用, 特别在偏远的山区进行植树造林更能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将发达区域与山区进行深层次地结合与重构, 将山区林业资源整合在更为广阔的市场经济空间, 有助于山区经济发展, 也有利于全局经济效益的提升。
2.1.2 山区植树造林的生态功能
山区植树造林可以丰富山区生态的底层系统, 为生态重建提供坚实的资源、种质和数量基础。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安排, 山区植树造林可以适当引入功能性、资源型、稀缺性的林木资源, 在提升山区林业功能性的同时, 建立起更为稳定、更为协调、更为科学的山区生态体系, 为更大面积和范围的生态链条和生态系统建设提供了可能与前提。
2.1.3 山区植树造林的环境功能
通过在山区展开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工程, 可以调节局部区域的环境, 增加大气中负氧离子、水分子含量, 有助于实现局部区域的环境改善, 进而为遏制环境危机提供可能。特别是山区植树造林的涵养功能和保护作用, 可以将逐步恶化的环境趋势加以缓解, 为国家解决环境问题提供空间、机会和可能。
2.1.4 山区植树造林的社会功能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山区植树造林可以做到对社会资源的有效调整, 做到对国家产业政策发展的有效支撑, 特别是对社会和公众的理念、看法和观点有着良性的引导和规范功能。通过大面积的山区植树造林工程, 让社会看到林业产业的丰厚成果和显著作用, 为社会经济发展、文明进步提供广阔的资源和工程平台。
2.2 山区播种造林技术要点
2.2.1 山区植苗造林技术要点
植苗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原料进行造林的技术, 该技术主要优势是苗木的生命力较强,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很强, 林木的存活率高, 生长稳定。在造林的过程中, 苗木的根系容易受到损伤和失水, 还可能受到挤压变形的缺陷, 因此要在应用过程中加以重视。
2.2.2 山区分殖造林技术要点
分殖造林的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 造林技术简单, 操作容易, 成活率较高, 幼树初期生长较快, 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营养繁殖的树种, 如松树、杨树、柳树等。
3 结语
技术的应用与管理是林业工作进程、质量和效益的前提, 要结合山区植树造林的两个基本环节———整地与造林, 重视山区植树造林过程中整地技术和造林技术应用于管理的重要价值, 从价值判断和功能认知入手, 探寻不同整地技术和造林技术应用于山区植树造林工作的要点, 打造山区植树造林工作在细节、重点、模式上的创新体系, 实现对山区植树造林工作功能上、管理上、体系上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任继胜.浅谈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J].现代园艺, 2013, (12) :175.
[2]林钟洪.浅谈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J].吉林农业, 2012, (12) :170-171.
[3]刘永祥, 罗书发, 杜世平, 等.浅淡乡镇林业工作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园艺, 2015, (02) :75-78.
林区整地与造林技术 篇5
森林资源作为人类的重要资源, 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是组成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我国地域辽阔, 并且人口众多,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 我国整体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要想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要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进行重视, 大力开展造林与护林工作。随着我国林业事业的不断发展, 人工造林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森林的覆盖率逐年递增, 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但是, 在林业发展不断加快的形势下, 林业保护工作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需要林业工作者进行积极的解决。
2 造林地清理
造林地清理工作是森林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其清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林地的地面情况, 建立良好的土壤环境, 促进造林工作的开展, 为造林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在林地管理中, 要对林地的剩余物进行定式、定期的清除。一般来说, 剩余物是营养的储存物, 并且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是养料的一种。但是, 剩余物自身也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是森林中可燃物的一种, 可以引发潜在的火灾。林地地区大多数湿度较高, 并且温度常年较高, 整体植被生长较为茂盛, 林地的剩余物数量较多, 林地火灾产生的可能性较高。树叶、树枝等剩余物都具有可燃性, 并且可以迅速的燃烧, 是引发森林火灾的重要因素。在进行林地管理时, 必须要重视林地清理工作, 以避免森林火灾的发生。另外, 部分剩余物还会阻碍林地中植物的生长, 不利于森林植物的健康发展。
林地清理的方式主要有割除清理、堆积清理、火烧清理以及化学药剂清理四种方式。首先, 割除清理是对林地中的灌木、杂草进行割除, 主要适用于灌木幼龄杂木林、杂草较多的荒地等林地, 是较为常用的清理方式。其次, 堆积清理是以堆积的方式对残留物进行清理, 主要针对树枝、树叶等。堆积清理一般来说主要应用于大范围的林区, 是处理林区剩余物一种较好的方式。再次, 火烧清理。对于林地中杂草、剩余物数量较多的地区, 如果割除清理与堆积清理都难以取得明显效果, 就可以选择采用火烧的方式。在利用火烧清理的方法时, 必须要严格控制火势, 避免出现火灾, 保证防火措施的齐备。最后, 化学药剂清理是利用化学药剂, 对剩余物进行处理。化学药剂的处理方式较为快捷, 并且处理比较彻底, 但是会对于林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只作为特殊处理方式之一。
3 造林地整地
造林地整地工作的开展, 可以通过以下3点达到对林地环境的改善, 提高土壤结构的合理性, 为造林提供合适的环境的目的, (1) 促进阳光的投射, 提高林区内部温度。 (2) 疏松土壤, 提高土壤湿度, 从而更好的为树木成长提供养分。 (3) 对林区树木质量进行提高, 提高树木成活率, 确保造林工作的效果与质量。
造林地整地工作可以分为全面整地与局部整地两种。全面整地是对于整体林地区域进行土壤整理, 全面整地对于整体林区土壤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相对来说成本投入较高, 并且容易造成地形破坏、水土流失等现象。局部整地则是对林区土壤进行块状挖穴, 局部整地可以提高对土壤处理的针对性, 保证土壤地区的地质环境不被破坏。
4 造林地植树造林技术
在造林地管理工作中, 植树造林是其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开展造林地的整地与清理, 主要是为造林工作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要想切实地做好植树造林管理工作, 必须要提高造林技术水平, 因地制宜的制定合理的造林计划。在开展造林工作时, 要针对林苗的具体情况, 结合实际林区的气候、土壤等特点, 选择科学、合理、有效的造林方式。一般来说, 林地造林工作主要有播种造林法、插种造林法、分植造林法与植苗造林法等。对于山区地区来说, 林地地区的条件不适宜播种法, 并且对于小片区域的不同特点, 也需要选择不同的造林方法。另外, 对于林区的气候条件, 林业人员要做出明确的分析, 结合实际气候特点, 选用较为适宜的植物种类。
5 结语
森林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森林资源在现代社会中是重要的生态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的重要主题。在林地管理工作中, 必须要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通过植树造林, 提高我国森林资源的发展水平。我国的林业管理工作与国外相比, 其优势与劣势并存, 在开展林业建设工作中, 必须要对于造林整地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学习, 提高林业管理水平。在造林地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过程中, 提高清理与整地的管理水平, 应用先进的林地管理理念, 为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坤, 史守军, 孙喜林, 李立新, 刘炳友.浅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 201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