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整地简报

2024-05-28

秋整地简报(精选4篇)

秋整地简报 篇1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2011年

秋季造林整地工作抢先抓早成效显著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委、区政府把秋季造林整地工作,做为加快推进全区造林绿化进程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连日来,按照既定的秋季造林整地方案,采取多种措施,狠抓落实,全面掀起植树造林整地高潮。目前全区秋季造林整地工作己接近尾声。截止10月12日,全区己完成造林1500亩、整地2500亩,占计划任务的80%,并力争在10月15日前全面完成2011年秋季造林整地任务。

一、精心规划,措施有力。我区结合实际情况,在详细踏查、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梅里斯达斡尔族区2011年秋季造林整地工作方案》,对秋季造林整地和明年造林绿化工作超前部署。9月26日,我区召开了秋季造林整地的专题会议,区委书记董晓海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秋季造林绿化和整地工作是巩固当年造林成果和提升明年春季造林成效的有效手段,各乡、镇及相关造林单位要高度重视、提前部署、迅速启动。并根据实际情况,把全区2011年秋季造林整地5000亩全部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乡、镇及相关造林单位。

二、坚持质量为先,扎实推进到位。在秋季造林整地施工中,全面整地适用于片状宜林地,荒地或弃荒地要先清理地上杂草,深翻起垄,同时按造林林种、树种、株行距配

置方式和初植密度挖好造林坑。现己在卧牛吐镇岗子村完成栽植超千亩的片林一处;在达呼店镇前进畜牧场和雅尔塞镇音钦村完成超五百亩的片林整地两处,坑穴全部达到明春待栽状态。同时加强秋季新植林的管护,确保栽一株活一株,造林一片成活一片。

三、强化督查,狠抓造林整地落实。为如期完成秋季造林整

地任务,我区在抓督查、促落实上下工夫。成立了秋季造林整地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主管领导亲自深入整地现场,林业部门及相关造林单位的干部包乡到村到地块,确保了5000亩整地任务高标准完成。

秋整地简报 篇2

1 玉米茎穗兼收整地模式

用龙牧玉米茎穗兼收机在收获玉米果穗的同时, 将玉米秸秆揉搓、切段2.5~3 cm, 直接喷装到万客秸秆运输车上运出地外, 用作黄贮饲料;再用德国雷肯深松机进行深松作业, 深松深度≥35 cm, 打破犁底层, 建立土壤水库, 蓄水保墒;再用雷肯缺口圆盘重耙耙地两遍, 耙深16~18 cm, 使土壤平整、细碎;再用大垄整形机起110 cm大垄, 最后用融拓北方镇压器 (作业幅宽14 m) 镇压, 达到待播状态。此种整地模式的优点是回收秸秆含土率低, 能同时完成玉米的摘穗收获、秸秆的粉碎回收、旋耕灭茬还田全过程作业一次性完成。同时出地的秸秆→黄储饲料→牲畜粪便→经发酵后变成有机肥→还田, 完成有机循环。

2 玉米秸秆集条式收获整地模式

用龙牧、万客集条式玉米收获机在收获果穗的同时, 将粉碎后的玉米秸秆集聚成一条, 再用威猛打包机进行打包作业, 将玉米秸秆打成大圆捆, 草捆直径1.25 m, 宽度1.3 m;再用万客秸秆捡拾车将秸秆捡拾装车运到地头, 再用叉车装到运输车上, 运送到秸秆存储地点;秸秆出地后用德国雷肯深松机进行深松作业, 深松深度≥35 cm, 打破犁底层, 建立土壤水库, 蓄水保墒;再用雷肯缺口圆盘重耙耙地两遍, 耙深16~18 cm, 使土壤平整、细碎;再用大垄整形机起110 cm大垄, 最后用融拓北方镇压器 (作业幅宽14 m) 镇压, 达到待播状态。此种整地模式的优点是秸秆粉碎后集聚成一条, 有利于打包作业, 减少打包机作业次数, 节约作业成本, 同时避免粉碎焚烧, 有利于保护环境。

3 锤爪式打包出地整地模式

玉米机械收获后, 用盘锦双赢锤爪式秸秆打包机直接捡拾玉米秸秆, 打成小方捆, 捡拾宽度2 m, 作业效率2 t/h;再用德国雷肯深松机进行深松作业, 深松深度≥35 cm, 打破犁底层, 建立土壤水库, 蓄水保墒;再用雷肯缺口圆盘重耙耙地两遍, 耙深16~18 cm, 使土壤平整、细碎;再用大垄整形机起110 cm大垄, 最后用融拓北方镇压器 (作业幅宽14 m) 镇压, 达到待播状态。此种整地模式的优点是玉米秸秆捡拾打成小方捆出地, 有效地减少了地块秸秆的残留量, 有利于深松、耙地作业, 同时避免秸秆焚烧, 有利于保护环境。

4 玉米秸秆翻埋整地模式

玉米机械收获后, 用格兰秸秆还田机进一步打碎秸秆、根茬, 作业幅宽2.8 m, 作业效率35亩/h;再用德国雷肯液压翻转犁进行平翻作业, 平翻深度28~30 cm, 秸秆翻埋率≥95%, 平翻后用雷肯重耙耙地两遍, 使土壤平整细碎, 再用大垄整形机起110 cm大垄, 最后用融拓北方镇压器 (作业幅宽14 m) 镇压, 达到待播状态。此种整地模式的优点是秸秆粉碎长度较短、残茬高度比较矮, 有利于深翻掩埋秸秆和残茬, 提高整地的质量。从生态效益的角度看, 秸秆和残茬翻埋处理可以有效解决秸秆“去处”问题, 避免粉碎焚烧, 有利于保护环境。

5 玉米秸秆碎混还田整地模式

玉米机械收获后, 用格兰秸秆还田机进一步打碎秸秆、根茬, 作业幅宽2.8 m, 作业效率35亩/h;再用德国雷肯重耙耙地两遍, 耙深16~18 cm, 使秸秆和土壤充分混拌到一起, 达到既平整又细碎;再用大垄整形机起110 cm大垄, 最后用融拓北方镇压器 (作业幅宽14 m) 镇压, 达到待播状态。此种整地模式的优点是秸秆和土壤充分混拌后既细又碎, 整地效果好, 有利于翌年春耕播种。同时, 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好,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玉米根系发达, 生长快, 苗情好, 抗倒伏性好, 玉米品质、产量提高。

6 集条式覆盖轮作还田整地模式

用万客和龙牧集条式玉米收获机在收获玉米果穗的同时, 将粉碎和揉搓后的玉米秸秆集聚成一条覆盖还田, 秸秆长度5~10 cm, 采取4∶2空通透轮作栽培模式, 无秸秆的垄上采取深松联合整地方式, 用深松联合整地机一次完成灭茬、深松、旋耕、起垄、镇压达到待播状态。此种耕作模式即实现了秸秆还田, 同时采取通透栽培模式, 覆盖的秸秆一年内已经腐烂, 对下年轮作作物的出苗和生长无不良影响, 而且作物生长茂盛、根系发达, 达到抗倒伏、稳产高产、节本增效的目的。

秋整地整地模式的技术创新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和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 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既可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 又可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同时, 土壤耕作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最初环节,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壤耕作制度, 种地与养地相结合, 才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秋整地几种整地模式的介绍, 掌握各种模式的特点。

2011秋作文竞赛简报 篇3

第期

平塘县西凉中学2011年11月6日

西凉中学举行学生作文竞赛

为促进作文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人文素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近日,西凉中学语文教研组精心组织了一次学生作文竞赛。

本次作文竞赛以“感悟爱,回报爱”为主题。按照比赛要求,竞赛活动每班参赛人数不超过3人,竞赛时间为80分钟。竞赛结束后,语文组全体教师立即对参赛学生交来的作品进行评阅。经过精心评选,七(4)班陆光胜、八(1)的陆力和九(3)班的涂玉琳分别获七、八、九年级组第一名。获七、八、九年级组第二名的分别是杨秀团、吴祖香、龙德香、刘光学、莫明露和王绍辉。第三名由陆婷、段显静、李纯磊等九名同学获得。

水稻秸秆机械还田秋整地技术探讨 篇4

1 水稻秸秆机械还田的特点

1.1 秸秆量大, 机具配置要求高

水稻秸秆谷草比为1∶ (1.1~1.2) , 按照水稻产量8250kg/hm2计算, 秸秆量为9075~9900kg/hm2, 平均秸秆量为0.91~0.99kg/m2, 机械化全量还田的机具配置要求和动力消耗比较高, 作业成本增加。

1.2 腐熟时间长, 农艺技术要求高

水稻秸秆收获以后为秋冬季, 低温减缓秸秆的腐熟, 病虫草害发生率有所提高, 必须通过各项农艺措施促进作物生长, 有效防止病虫草害, 如整地前增施氮肥 (尿素) 加快秸秆腐烂。

1.3 气候和土壤条件差, 还田作业难度高

水稻收获后常遇秋雨, 不利于农机作业, 机械还田难点较大, 应根据气候条件合理选用秸秆还田方式, 提高作业水平。

1.4 水稻种植面积大, 秸秆还田工作压力重

农场大面积水稻秸秆全量还田还刚开始, 对秸秆还田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少难度。

2 秸秆还田的作用

水稻秸秆还田可以补充更新提高土壤有机质, 改善理化性质, 增加氮磷钾与多种微量元素, 是培肥地力的一种省效养地措施。由于水稻秸秆中含有大量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 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

水稻秸秆还田能够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增加土壤团粒结构作用, 增强土壤通透性、渗透性, 提高地表温度, 增强土壤释肥作用, 提高土壤蓄水能力, 保持耕层蓄水量, 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抗旱能力。

水稻秸秆还田是一种保护施肥措施, 既具有减少化肥损失和污染, 又能提高化肥利用率以及避免化肥产生不良作用。同时, 通过深埋水稻秸秆, 使病原菌的数量减少, 减轻其为害。

总之, 水稻秸秆还田不但具有养分效应、改良土壤效应和环境优化效应, 还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3 技术方案

水稻秸秆机械还田秋整地应结合机具配置情况、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 因地制宜选用秸秆还田技术路线, 科学制定适合本场秸秆还田秋整地的各项技术措施。

3.1 秸秆机械还田方式的优缺点

目前秸秆机械还田有两种方式, 一种方式是收割机直接带抛撒器, 收割直接抛撒;另一种方式是收割完, 用秸秆切碎抛撒机进行抛撒。第一种的优点是它不受天气、地理条件影响, 作业环节少成本低;缺点是消耗收割机动力、增加油耗、降低收割速度, 稻茬高整地效果差。第二种的优点是速度快、抛撒均匀有利于整地;缺点是受天气、地理条件影响大、多一套工作程序增加成本。

3.2 深翻深埋秸秆机械还田

3.2.1 技术路线

收割机带抛撒器→切碎均匀抛撒→施用基肥 (增施氮肥) →深翻深埋→旋耕。

3.2.2 特点

(1) 秸秆还田效果好。通过铧式犁、翻转犁等机械可以将作物秸秆埋入20cm以下的泥土中。 (2) 农机装备投入大。需配备深翻深埋机械, 同时动力配备也需提升至55~66kW。

3.3 复式作业秸秆机械化还田

3.3.1 技术路线

机械收获水稻→拖拉机带抛撒器切碎均匀抛撒→施用基肥 (增施氮肥) →浅翻或旋耕。

3.3.2 特点

(1) 稻茬低, 秸秆还田效果好。可翻地或旋耕整地一次成, 整地效果好。 (2) 对农机要求不高, 配套40kW以上拖拉机就可以。

4 做好秸秆机械还田秋整地工作的建议

4.1 加大行政推动力度

要将秸秆机械还田秋整地工作作为农业工作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纳入目标管理, 强化组织领导。

4.2 加大示范宣传力度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工具, 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及隐患, 认识污染的空气对人类的生活和生存带来的危害;宣传秸秆还田的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净化环境的好处, 通过示范证明秸秆还田改善土壤性能、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方面的效应, 使农民真正意识到秸秆机械还田秋整地的作用和好处, 让其成为农民朋友的主动行为。

4.3 建立奖惩制度, 开展舆论监督

对田间焚烧秸秆者处以一定的罚款, 对实施秸秆机械还田秋整地的农户给予奖励和补贴。

4.4 正确解读国家政策

【秋整地简报】推荐阅读:

营林整地08-21

机械整地08-31

造林整地09-21

整地方法09-29

整地模式10-23

整地05-09

联合耕整地08-15

造林地整地01-08

深松整地10-27

深松整地技术06-24

上一篇:第一次坐动车五年级优秀作文下一篇:打牢执政为民的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