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地方法

2024-09-29

整地方法(精选12篇)

整地方法 篇1

1 造林整地

首先应清理造林地, 这是提高林木生长质量的一道重要工序, 其主要目的是将林地周围的灌木、杂草以及残留物清理出去。清理形式有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在对造林地进行清理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的情况采取合理的清理方法。在实际的清理过程中可以采用割去清理、火烧清理和化学药剂清理等几种方法。

林地清理完毕之后开展整地活动, 整地分为全面整地和部分整地, 可以采用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的方式进行。一般情况下, 平坦的造林地适合进行全面整地, 翻垦造林则应该采用局部整地的方式, 在整地过程中可根据造林地的实际情况, 分为几个区域进行, 在山地地区进行整地主要采用带状整地的方式, 可以是水平带状整地、水平阶整地、反坡梯田整地。而对于平坦的造林地, 则可以采用犁沟、带状或者高垄等整地方式。

2 植树造林常用的几种造林方法

2.1 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又称为直播法。就是在造林地直接播撒种子, 省时省力, 施工比较简单。这种造林方法适合较大面积的林地, 可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财力。但这种造林方法对树种要求较高, 适合树种颗粒大、获取容易、容易发芽的树种。除了上述对树种的要求之外, 这种播种造林方法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 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 同时要远离居民区, 只有具备这些条件之后才可以采用播种造林法。适合播种造林的树种有核桃、油茶和油桐和山杏等大颗粒种子的树种。播种造林法可以采用块播、穴播和散播等不同的播种方式, 在正式播种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和催芽等处理, 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种植的出芽率;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同时还能够增强出苗后树苗的抗性, 对于选育壮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2 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在植树造林中比较常见, 也就是将具有完整根系的树苗移栽到实现挖好的树坑中, 这种造林方法对立地的条件要求不高, 栽植后树木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大, 能够很好地适应环境, 生长情况稳定。值得注意的是, 在树苗移栽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树木的根系完整, 不能受损, 放入树穴中应保证根系不受压变形, 这种造林方法对移栽技术要求高, 在移植苗木之前需要培育壮苗。这种造林方法基本不受树种和立地的限制, 多数的树种和造林地都可以采用这种造林方法。采用植苗造林法造林过程中, 要注意移栽的时间和壮苗的运输。起苗时, 应对苗木进行分级和包装, 保护好苗木的根系, 防止其失水。种植之前应对树苗进行修剪, 起苗到定植的整个过程要确保树苗不损失过多的水分, 尽可能地随时起苗随时移栽, 保证根部足够湿润, 同时, 在造林过程中还可以使用野生树苗进行造林。

2.3 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主要是利用把树木能够进行营养生殖的树干、枝条和根等营养器官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一种方法, 与播种造林法一样, 这种造林方法对立地的条件要求比较高, 同时, 用来造林的分殖材料受到树种来源的限制。因为在不同地区, 母树的数量和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一般情况像杨树、柳树以及泡桐树等可以进行营养生殖的树种可以采用分殖造林法造林, 这种造林方法能够节省大量的育苗时间, 缩小成本, 操作相对简单, 苗木的生活率较高, 能够完全遗传木本的优点, 而且移栽后苗木的生长速度较快, 能够快速形成郁闭森林。

2.4 插条造林法

这种造林方法是植株造林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造林手段, 其不受季节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 春季在树木萌发之前, 土壤解冻之后进行, 秋季在树叶落叶后和土壤冻结之前进行。选择1年生以上, 直径在2cm的枝条, 将侧枝剔除, 然后将其截成长度40cm的插穗, 按照造林规格的行距和株距进行扦插, 这种造林方法相对比较简单, 插穗的成活率高, 繁殖能力大, 但是对造林地地块的水分要求高, 要求造林地紧靠水源或者方便灌溉, 如果插穗遇到干旱之后能够及时进行灌溉补充水分, 能够切实提高插穗生根率和发芽率。

3 结语

造林是我国林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造林过程中, 应根据林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规划造林地, 然后考虑使用哪种造林方式, 以便能够更好地完成造林任务, 促进林业生产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福亮, 汪贵斌, 郁万文.银杏叶用林定向培育技术体系的集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4 (5)

[2] 华泽清.谈林业资源培育与造林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3 (3)

整地方法 篇2

甲方:

乙方:

深松秋整地是在了解农民对土地连片深松整地重要意义的认识程度上进行的,甲方与乙方经过商议,达成以下协议:

一、甲方负责的条件:

1、负责村民连片整地地块。

2、负责向村民收取整地费用,即

元/亩。

3、负责整地质量检查验收工作,合格一次付清,不合格按以下条件进行:

(1)减收作业费:误差超过标准值一倍以内的减收作业费10%-20%;

(2)返工重作:误差超过标准误差值一倍以上的,可以返工重作的作业项目,由乙方进行返工重作;

(3)误差超过标准误差值一倍以上不能返工重作的项目:一是可以补救的,由乙方负责补救费用,二是无法补救的可视损失程度,按前三年平均产量及当时市场价格计算赔偿金额,由乙方负责赔偿。

二、乙方负责条件:

负责对村民整地,必须按XX县农机局下发《秋整地作业质量标准》进行,即秋整地农机田间作业质量标准

1、深松作业

(1)深松一致,耕深30cm以上,以破碎犁底层为原则,各行深度误差为± 2cm。

(2)不漏松,无生格子。

(3)深松要直,百米弯曲度不差20 cm。

(4)松到头,松到边,地头先松一犁做枕地线。

2、耙地、旋耕作业(1)旋耙深度一致。1)、旋耕灭茬12-15 cm 2)、轻耙8-10 cm 3)、中型耙14-16 cm 4)、重耙16-18 cm(2)地表平整。耙后垄沟、垄台无明显差别,4m幅宽内高低差;耙地≤3 cm,旋耕≤4 cm。

(3)不漏耙、不拖堆,耙到边耙到头,地边、地头整齐。相邻作业幅重耙或重耕量<15 cm。

(4)土壤细碎,每平方米耕层内土块外形最大尺寸≥6 cm的不得超过5个。

(5)根茬细碎。破碎长度应<8cm,其合格率应>80%。

3、起垄作业

(1)垄向直线度:垄形直,50cm垄长直线度误差≤5 cm。(2)垄距相等,误差为±2 cm,往返结合垄距误差为±3 cm,起垄工作幅误差为±5 cm。

(3)垄体一致,深度均匀,垄高20-25 cm。(4)地头整齐,到头到边。本合同一式二份,双方各一份,在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林区整地与造林的方法研究 篇3

关键词:林区 整地 造林

0 引言

我国林业产业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去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5860亿元;松香年产44万吨,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出口家具13亿件,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经济林产品年产量也已达7000多万吨。林业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统计,中国目前林业产业的发展每年可解决4500多万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大约占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37.5%。在南方集体林区158个林业重点县,农民收入的40%以上来自于林业产业。但是和国外林业相比,我国林业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多方面的劣势,优势与劣势并存。所以我们还要重视营林建设,本文同时提出了一些整地、造林的方法,把我国林业溶入了国际林业体系中,与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广泛。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学会运用整地、造林的方法,尽快使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1 造林地的清理与整地方法

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3种方式。

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也可以用机具,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

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2 人工播种方法

撒播:均匀地撒播种子到造林地的方法。

一般不整地、播种后不覆土,种子在裸露条件下发芽。工效高,成本低。作业粗放,种子易被植物截留、风吹或水流冲走、鸟兽吃掉,发芽的幼苗根系很难穿透地被层。

适用条件:劳力缺乏、交通不便的地区,皆伐迹地、火烧迹地,急需绿化的地方,中小粒树种。

条播:按一定的行距播种,可播种成单行或双行,连续或间断。

播后要覆土镇压。可进行机械化作业。种子消耗量比较大。

适用条件:迹地更新,次生林改造;主要为灌木树种和个别乔木树种。

穴播:按一定的行、穴距播种的方法。

根据树种的种粒大小,每穴均匀地播入数粒到数十粒种子。播后覆土镇压。操作简单、灵活、用工量少。

适用条件:适用各种立地条件。大、中、小粒径的种子都适用。

块播:在大块状整地上,密集或分散地播种大量种子的方法。块状面积一般在1m2以上。可形成植生组。施工比较复杂。

3 植树造林常用方法

3.1 播种造林法:又称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而且,施工容易,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对保证春播,早出芽,增强幼苗抗旱能力,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3.2 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栽植技术要求高,必须先育苗,却也节省种子。总之,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又称原生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来,有些地区发展营养器苗造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造林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最好是随起苗随栽植,尽量缩短时间,各环节要保持苗根湿润。

3.3 分殖造林法: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干、枝、根等)及竹子的地下茎作为造林材料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能够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造林技术简单,操作容易,成活率较高,幼树初期生长较快,而且在遗传性能上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但要求有立地条件较高的造林地,同时分殖造林材料来源,受母树的数量与分布状况的限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适用营养繁殖的树种,如松树、杨树、柳树、泡桐和竹类等。

3.4 其他方法

3.4.1 插条造林 插条造林在春季和秋季都可以进行,春季应在发芽前,土壤解冻后这一段时间内。而秋季则应在落叶后到土壤冻结前。选择1.5-2.0cm粗,1-2年生的枝条,剪去侧枝,剪成长30-40cm的插穗,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事先整好的地里扦插,然后踏实。插深为使插条的上部露2-3cm。如果土壤较旱,应该用细土覆盖;此外也可以使用塑料薄膜,采用垄作,可在较为干旱的地区应用此法。具体工序为,先整好地,作垄,提前灌透水,然后用塑料薄膜将整个垄面覆盖然后按一定的株距将插条插入垄中,用细土将薄膜上的插孔盖住,当长出叶子后,即可撤掉薄膜;还有一种方法,是在插前,用石蜡速蘸插条的上切口,即蜡封,以防止插条水分过度散失,然后插入垄中。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一定要插正,即插穗的大头向下小头向上。

3.4.2 插根造林 这种造林方法和插条造林方法差不多,在春秋季均可进行,所不同的是插穗用的是粗1cm以上的根,剪成15-20cm长的段。按照一定的株行距,在提前整好的地上挖直径20cm,深30cm的坑,将根按45度角倾斜埋入,要注意,插穗的方向是大头向上,上部不但不外露,反而要埋入土下2-3cm。

大拱棚整地施肥方法有待改进 篇4

1. 用旋耕机整地有缺点。

首先, 连年用旋耕机整地, 虽然能使表层土与肥料很好混合, 但因粉碎过细, 会使表层土变成粉状。灌水后, 这些地表的粉状土壤会变成“稀泥”, 干燥后会在地面形成板结块, 其透水、透气性很差, 不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其次, 旋耕机的耕深度太浅, 一般只有15~17厘米, 远不能满足蔬菜生长的需要, 尤其不利于根系的深扎。三是多年使用旋耕机时, 其“打压作用”会使拱棚地形成紧实的犁底层, 易造成蔬菜发苗差、缓苗慢、长势不良、浇过水后易发生黄叶等问题。

2.施肥不合理。

近年来, 很多菜农只施化肥而很少施或不施有机肥, 导致拱棚内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大降低, 由此造成的沤根、枯萎病、茎基腐病日趋严重。单一化肥的过量使用, 也会引发土壤溶液浓度升高, 使蔬菜根系发育不良, 叶片边缘变黄或干边, 严重的会使蔬菜生长停滞, 甚至死亡。

为解决这一问题, 可采用以下办法:

1. 土地耕作不要单用旋耕机, 要把旋耕与深翻、深耕相结合。有些利用大拱棚种西瓜的瓜农常把栽植行挖成较深的栽植沟, 已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建议要有计划地深翻棚地, 不要一直沿用老办法。

桉树整地造林协议书 篇5

乙方:

为按时按质完成甲方造林任务,甲方将自己承包的林地发包给乙方施工造林,桉树整地造林协议书。经双方协商,签定如下整地造林协议:

一、工地点及面积

工程施工地点位于________市__________镇(乡)_______村,种植品种为速生丰产桉树,总面积_________亩左右,具体面积按乙方实际种植,经甲乙双方共同勾图签字为标准.二、程规格质量及单价

乙方负责清山,开防火线,林地清理,挖坑,放基肥,种植,补种及挖林带。总单价为_________元/亩,各项工序质量及规格要求如下:

1. 清山:要求将林地内的杂木,灌木,刺蓬,茫草等砍倒割断,剩余木根,草兜不得高于20公分,单价为______元/亩

2. 开防火线:要求林地边界或与其他林场交界处,开设出10到15米的防火线,防火线内的杂草等可燃物要清理干净,地面要清理见土。单价为_______元/亩。

3.炼山及林地清理:在甲方和林业消防人员的指导和配合下全面烧山,烧山后将林地内未烧到的残留物如(柴火,杂灌,刺蓬,草杆等)清理干净。单价________元/亩。

4.挖坑:沿等高线水平作业,行距_____米,株距______米,每亩挖坑______个,所挖坑的规格为________________厘米。单价为_______元/亩。

5.放基肥及回土:要求每个坑放基肥______公斤,再从坑边将表土打碎扒入坑内三分之一时与基肥拌匀,最后再扒原土回填坑,要求回填的土要高出地面五到十公分。单价为_________元/亩。

6.种植与补种:种植应选在阴雨天或雨后进行,种植前树苗要浸泡蚁药后挑上山,种植时要先将营养袋撕开取掉,抓紧营养土后放入坑内盖好并压紧,营养袋放在坑边以备甲方检查。甲方按每亩115株树苗供给乙方种植,乙方要保证树苗成活率达到90%以上。如超过供给苗木数仍达不到成活率的由乙方出资购买树苗补种,直致达到成活率为止。种植与补种单价为_______元/亩。

7.挖林带:以树苗为中心,上下各0.75米,深为0.2米,土块要翻起来,不要打碎。单价为_______元/亩。

三、时间要求

乙方要在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进场作业,工人人数要达到_______人,在_____月_____日前要完成种植任务,协议书《桉树整地造林协议书》。

四、付款方式:

乙方工人进场施工三天后甲方开始支付乙方实际完成第一道工序_____%做为工人的生活费。以后乙方每完成一道工序,经甲方验收合格后,凭经甲方验收人员签名的《工序验收单》到甲方财务部门办理支付手续,甲方应在7天内付清该工序的90%工程款。全部工程完工面积清楚经验收合格,甲方应在10天内结算总工程款的90%给乙方,剩余10%的款项在一个月后结清给乙方。

五、违约责任

1. 如果乙方不能在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前完成种植的(宽限10 天)拖一天按总工程款的1%天进行处罚。乙方按时按质完成工程后,应通知甲方去验收,甲方应在3天内派人验收并10天内结算应结算的款项,如超期结算的按所欠工程款的1%利息付给乙方作损失费。

2. 乙方在施工中如有土地纠纷或停工待料(不可抗拒的事故及自然灾害除外),甲方应支付乙方在场工人每人每天10元生活费。

六、其它事项

1.乙方在工作过程中要做好安全用火,不得乱放野火,由于乙方行为引起的火灾,一切责任由乙方负责。

旋耕机在整地中的正确使用方法 篇6

关键词:旋耕机;整地;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22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6.016

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粮食产区。在全国的粮食产区中,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成为佼佼者。粮食的高产和稳产不仅关系着农民的生产、生活,还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近些年来,旋耕机逐渐成为主要的耕地工具,这一工具的应用使耕种速度不断加快,同时也降低了成本。然而,旋耕机的长期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对农作物的产量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1旋耕机在整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整地面积大,带来更多隐患

大部分人只看到了旋耕机作业的速度飞快、成本低廉,而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存在的缺陷,这样就使得旋耕机使用的频率在不断扩大。随着旋耕机使用的范围扩大,但由于其深耕的程度不够,对土壤没有进行深耕,只是浅浅的表面一层,对土壤结构有非常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会导致土壤逐年弱化,土质变硬。这就对农作物的产量有重大影响,造成减产。在使用旋耕机进行耕作过程中,一般达到耕作的深度为13~15厘米,非常的浅,1~2年不会对农作物的产量造成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使土壤的结构变硬,土壤的肥力减弱,导致农作物的产量降低。

1.2 表层松软,播种深

使用旋耕机,一般只对土壤表层的土壤进行翻动,而深层的土壤翻动不了,在对地块进行镇压过程中也对表层松软没有改善,所以就使得播种过深,影响种子的出苗。当播种深了以后,浇水后或者是遇到大雨,则会影响正常的出苗。也会引发更多的病虫害,导致病虫害发生频繁。使用旋耕机时,所耕作的深度不够,耕层以下的害虫没有被杀死,使很多的病虫都存活下来。因为播种深,种子出苗的时候耗费了大量的养分,导致苗非常的弱。这就使得苗的根系不发达,使得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使得病虫害逐年加重。

1.3 肥料易挥发,利用率低

在播种以前,通过使用旋耕机进行整地以后,使得很多的肥料都暴露出来。而由于很多肥料都非常容易挥发,对土壤的肥力造成重大影响,其中磷肥的利用效率最低。

1.4 蓄水能力差,抗旱能力不强

使用翻耕机进行耕作,因深翻的力度不够,就使得土壤的蓄水能力不强,保水能力也弱。当旱季到来的时候,使用翻耕机耕作的地块抗旱能力明显较弱,在烈日的暴晒之下,农作物非常容易干旱而导致减产,就会使浇地的次数增加,这样不但使抗旱费用大大增加,也会导致地下水存量的减少,而且当出现降雨的时候,地表的径流量明显加大,使水土流失明显增强。农作物的根系不发达,当出现暴风天气的时候,也会出现倒伏现象,这就会降低作物产量。

2 正确合理使用旋耕机

旋耕机在整地中存在诸多的缺陷,但是也有其自身的优势,比如整地速度快,成本低等都是其优点,这也是旋耕机能够不断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农作物的生产中,要克服旋耕机的缺陷,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通过对旋耕机在整地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后,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尽量避免出现的问题,使农作物的产量不断提升,使农作物达到增产和增收的效果。

2.1 使用深耕、旋耕两种方法轮流整地

使用深耕的方式可以使土壤的耕层加厚,使耕层中所含的养分增加,犁底层也不容易变浅,土壤的蓄水和增肥能力都不断增强,这是确保旋耕机整地最为有效的方法,也是保证农作物高产和稳产的重要方法。在生产中,要发挥旋耕机的优势,尽量避免旋耕机的缺陷,可以使用深耕和旋耕两种方法轮流进行耕作。可以对地块深耕一年,然后再旋耕一年,或者是深耕一年,然后旋耕两年,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改变旋耕的缺陷,使土壤的结构不至于因旋耕而变弱,增强土壤的肥力,也使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政府要加强政策上的扶持,可以给予深耕的农户一定的补贴,提倡进行深耕,然后再进行旋耕,不但可以提高农户积极性还会弥补旋耕的缺陷,也使旋耕的优点得到充分运用。通过使用这两种方式,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也不会使成本大幅度上升,控制在农户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2.2 旋耕和耙耱相互结合

在对耕地进行旋耕之后,由于翻耕比较浅,而且表层非常松软,这就可以通过耙耱来改善这一缺陷。耙耱可以把土壤压实,使土壤层没有很大的缝隙,从而做到上虚下实,这样就能解决表层松软,播种的深度很深,出苗弱,根系不发达,苗期病虫害多等现象。

2.3 施肥和整地二者相互配套

在整地的时候,农户可以在深耕之前先把肥料撒在地表上,然后再进行深耕,这样肥料就不至于暴露在地表。在旋耕的时候,为了避免肥料的损失,可以在整地之前地表肥和底肥各占一半,其他的肥料可以用其他的机械播入到土壤中去,然后再进行耙耱,这样就可以减少肥料的挥发和损失,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增加土壤的肥力。

2.4 对播种量进行控制

因为使用旋耕机的时候,翻动的土层浅,播种的数量大就很容易发生倒伏现象。要想保证高产,就必须控制播种量。通过减少播种的数量,合理的控制农作物的密集程度,当出现大风等自然灾害的时候,就不容易出现倒伏现象。

2.5 做好苗期浇水和病虫害的防治

在苗期多对幼苗进行浇水,可以促进幼苗的根系发育,使根系更加粗壮,不仅可以更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还可以抗击倒伏。同时在播种的时候,要对种子进行药物拌种,还可以在土壤中撒一些药物,这样可以很好的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另外,要坚持对田间进行调查,当病虫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很好地解决施耕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3 结语

在使用施耕机的时候,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到适度翻耕。施耕机的速度和成本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是得以推广的重要原因。在推广这一机械的时候,要了解其缺陷,才能更好地去克服这些缺陷,找出相关的应对措施,把存在的问题尽量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促进农作物的高产和稳产,才能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发展和稳定。随着科技的发展,施耕机会不断发展和改进,更加适应农户的需要,为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志州,陈英侠.浅议旋耕机在整地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3(10):34-34.

[2] 韩春军.提高旋耕机整地质量对策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1(04):125-126.

[3] 杨海莹,胡振瑞.旋耕机的改进技术及使用中应注意事项[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6(04):31-31.

[4] 赵亚祥,田耘.旋耕机的结构特点对其作业性能的影响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3(12):61-62.

联合整地机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 篇7

联合整地机的投入使用, 大大降低了农业耕地的作业成本, 解决了土壤板结的问题,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的同时, 提高了粮食本身的产量和质量, 农民的收入也有所提高。由此可见, 机器的使用对农民生产效益的增收起到了积极的影响。那么在我们受益的同时, 由于大部分大型农机操作模式为半自动或全自动化, 在高效率的工作中很容易出现损坏与故障, 本文将以联合整地机械常见故障为话题, 并简述其应对方法。常见的联合整地机有很多种, 现就其中的一种灭茬、旋耕、起垄联合整地机来分析其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

1.旋耕刀片故障及处理方法:

在进行耕地作业的时候, 田间的树根和石头是导致旋耕刀片弯曲或折断的主要元凶, 根据不同地区差异, 有些耕地的土质较硬, 也会间接的造成旋耕刀片出现损坏。处理方法:我们在实施耕地作业前, 应事先了解要进行作业的地况, 实现对耕地面积范围内的障碍物例如石头、树根等进行有效地清理工作。在耕地的同时如发现耕地土质过硬, 机具下降速度要慢, 以免使旋耕刀片弯曲或折断。还有更换旋耕刀片应购买正规合格的生产厂家产品, 这样才能保障工作有效且有序的进行。

2.旋耕刀座故障及处理方法:

在机械耕地作业时, 如果旋耕刀遇到的阻力过大时, 刀座就会直接损坏, 影响耕作效率。刀座焊接的不牢固, 刀座本身材质不合格都是直接发生故障的原因之一。处理方法:刀座是按照顺序有规律排列的, 焊接时要注意刀座的方位, 必须把刀座焊接牢固, 防止虚焊, 还要购买材质好的刀座。我们在使用机械耕地的时候, 要经常下车检查各部位情况, 以免因刀座的损坏造成其他的故障。

3.灭茬刀故障及处理方法:

灭茬刀和旋耕刀很相似, 旋耕刀损坏的原因也一样能导致灭茬刀损坏。处理方法:联合整地机的灭茬刀主要作用是将收割后作物的残茬打碎。在机器拐弯时作业, 灭茬刀入土过深会造成弯曲或直接折断, 所以在机器拐弯时必须抬起联合整地机, 灭茬刀入土深度最好控制在5~6 cm, 以免破损灭茬刀。

4.轴承故障及处理方法:

联合整地机轴承的损坏大多发生在边齿轮箱轴承, 它的损坏给轴承系统造成致命损伤。发生的原因大多是由于齿轮油不足, 轴承冷却不够, 高速旋转过热导致损坏。还有轴承本身质量不过关, 选用原材料不合格。处理方法:要按时对轴承的存油量进行检查, 杜绝没油、漏油现象发生, 及时更换损坏的油封和纸垫。还要按时对轴承加注黄油, 保证其润滑度。更换轴承要选购质量有保证的轴承, 对联合整地机进行按时检查, 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使用和维修。

5.齿轮故障及处理方法:

轴承损坏的残体进入到齿轮啮合区就会导致齿轮断齿, 齿轮本身质量有问题也会导致断齿现象发生, 严重情况下会影响工作进程, 齿轮的处理方法也尤为重要。处理方法:联合整地机工作一段时间后, 要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对锥齿轮间隙进行调整, 齿轮箱润滑油也要定期检查其高度, 防止齿轮损坏。更换齿轮的时候要选择正规合格的优质产品。

6.万向节十字轴故障及处理方法:

一是万向节十字轴在安装时要注意其方向性, 叉与叉的连接方向要一致, 方向不一致会损坏十字轴。二是经常检查十字轴处的润滑情况, 缺油和左右摆动过大都会使万向节十字轴损坏。三是检查万向节传动轴与动力输出轴连接后的长短, 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整地机的作业情况。过长会导致联合整地机作业时前部抬不了头无法操作, 处理方法就是与拖拉机连接后, 将其万向节传动轴截断, 重新焊合其长度。注意的就是怎么将轴截断, 即原来的焊接方向不能随意更改, 否则轴容易受损。在作业过程中应按时对十字轴进行加注黄油, 每4个小时加注一次。作业时还要对十字轴的温度情况进行细致检查。

7.灭茬刀轴、旋耕刀轴故障及处理方法:

灭茬刀轴、旋耕刀轴在作业时会经常出现转动不灵或停止转动的情况, 原因大多是由于刀轴本身被一些杂草所缠绕, 导致阻力过大, 影响正常的运转速度。同时也容易导致轴承受损, 使灭茬刀轴、旋耕刀轴不能正常作业。处理方法:作业前对地面能够缠绕灭茬刀轴、旋耕刀轴的杂物、杂草进行清理, 避免杂物缠绕刀轴。轴承处经常加注润滑油, 避免因障碍物残体进入造成损害。为使灭茬刀轴、旋耕刀轴正常作业, 应按时对灭茬刀轴、旋耕刀轴进行检查, 防止因为轴承损坏而造成裂箱、断轴等严重事故。

浅谈造林整地的意义和方法 篇8

1 造林整地的特点

造林整地和农耕地整地不同。首先,造林地种类多种多样、地域广、面积大,自然条件复杂,立地类型不一。这就决定了整地任务的艰巨佳和方法的多样性。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通常只能进行局部整地。其次,林木生长周期长,一般是培育一代只整地一次,这就要求整地的质量要高,作用的时间要长,效果要好。

2 整地的作用

2.1 改善立地条件

造林地整地对立地条件的改善体现在对土壤结构、养分和水分等方面的改善。干早区造林,水分缺乏是突出的限制因子,,通过整地蓄水保墒,可以有效地解决土壤水分亏缺的问题。

2.2 保持水土

在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整地是水土保持的简易工程,通过整地形成的微地形、水平沟、水平阶和鱼鳞坑等,将坡面的雨水、径流和泥沙存贮起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为幼树蓄水保墒。

2.3 减少幼林危害

整地是通过消除有害生物的发育条件和改善造林地的热量条件两方面来减少新造幼林可能受到的危害。

2.4 造林施工

提高造林质量,整地清除了杂草、灌木,改变了造林地的小地形,有利于合理进行种植点的配且。土壤经过深翻,人工栽植过程省力、省工,有利于保证造林质量。如整地达到规格要求,则不易产生窝根和覆土不足的现象。

2.5 提高造林成活率

经过整地后的土壤能促进幼林生长,特别是立地较差的土壤,水热条件得到改善,土壤肥力增加,有利于播种后种子发芽出苗,或植苗后苗木生根成活,通过整地,减弱了植被与林木对营养空间的竞争,有利于幼树的生长发育。

3 整地的时间

整地的时间是保证发挥整地效果的重要环节,尤其在干旱地区更为重要。一般来说,除冬季土壤封冻期外,春、夏、秋三季均可整地,但以伏天为好,既有利于消灭杂草,又有利于蓄水保墒。从整个造林过程来看,一般应做到提前整地,这样有利于土壤充分热化,杂草灌木根系充分腐烂,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水分状况,发挥较大的蓄水保墒作用,提高造林成活率。同时也便于安排劳力,及时造林,不误林时。提前整地,最好是在整地和造林之间有一个降水较多的季节,如准备秋季造林,可在雨季前整地;准备春季造林,可在头年雨季以前或至少也要在秋季整地。因此,提前整地一般是提前1~2个季节,但最多不超过二年。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群众行造林时,整地时间最好与农忙错开。

4 整地的方式、方法

整地方式要根据林种、树种的不同,视造林地立地条件因地制宜设计。

4.1 全面整地

全面翻垦造林地土壤,主要适用于平原、无风蚀的沙荒地和坡度15°以下水土流失轻微的缓坡地,以及林农间作或用来营造速生丰产林的造林地。翻垦深度一般在25cm以上。但山地造林全面整地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不提倡全面整地。

4.2 带状整地

呈长条状隔带墒翻造林地的土壤,在整地带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不垦带。此法改善地条件的作用较好,有利于水土保持,带状整地适用于平原地区水分较好的荒地、风蚀危害较轻的沙地、坡度平缓或坡度虽大但坡面平整的山地,以及伐根数量不多的采伐迹地和林中空地等。一般带状整地不改变小地形。

4.3 块壮整地

即在栽植点周围进行块状翻垦造林地土壤。块状整地面积大小,应根据立地条件和树种特性,以及苗木规格而定,植被稀疏、土质疏松,可采用小苗造林,整地规格可小些;反之,宜稍大些。一般边长或穴径都在0.3~0.5m。块状整地通常在山地有穴状、鱼鳞坑等整地方法;在平原有坑状、高台等整地方法。

此外,在土层浅薄、岩石裸露、过于贫瘠的石质山地,或土壤较差的平地或山地可采用客土整地的方法,从其他地方取肥土堆入种植穴内。

5 整地技术规格要求

为了保证整地效果,有利于幼林生长,除了因地制宜地选择整地方法外,还要强调整地的质量要求,尤其应保证整地深度、宽度和断面形式的规格质量

5.1 整地深度

整地深度是整地各种技术中最重要的指标。确定整地深度时,应考虑地区的气候特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林木根系分布的特点,以及经济和经营条件等。一般来说。在干旱地区、阳坡、低海拔、水肥条件差的地方,深根性树种或速生丰产林,经营强度较大时,整地深度宜稍大,通常在50m左右。相反,可适当小些。但整地深度的下限应超过造林常用苗木根系的长度,一般为20~30cm。

5.2 破土宽度

局部整地时的破土宽度,应以在自然条件允许和经济条件可能的前提下,力争最大限度地改善造林地的立地条件为原则。具体应根据发生水土流失的可能性、灾害性气候条件、地形条件、植被状况以及树种要求的营养面积和经济条件等综合考虑。

玉米机收后的整地方法及建议 篇9

一、目前我市玉米机收后整地主要采取三种方式

1.采取收后 (当土壤含水量适宜时) 利用大马力拖拉机带联合整地机进行打茬、旋耕、起垄、镇压等连续作业, 使地块达到明春待播状态。这种作业方式具有机组一次进地可以完成四项作业, 减少机车进地次数、降低燃油消耗的优点。但这种耕作方式需秸秆粉碎长度在8~10 cm、水分降到极低时方可作业, 秋季作业时间短、对地块要求严格难于掌握。对于这种整地的地块, 来年春季可直接用精播机进行播种。

2.玉米机收后或者人工收获后, 地里剩下的秸秆直接焚烧, 这种做法虽然有利于机械整地、操作简单易行, 但由于秸秆的焚烧不仅浪费资源、损失大量有机质、而且污染环境, 很不符合环保节能减排的要求。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很多农民仍采用这种方式处理玉米秸秆, 采取这种处理方式明年需进行灭茬作业, 同时进行起垄、播种、镇压作业防止跑墒。

3.采取土壤保护性耕作模式 (免耕播种) 。它的生产过程是:玉米机械收获的同时将秸秆全部粉碎均匀抛撒覆盖地表, 这种做法既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又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 对土壤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此种方法很好, 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经过我们一年的示范、试验 (在上街基镇和锦山镇利用免耕播种机种植10 055亩玉米试验田) , 秋天检测结果非常理想, 随着国家对保护性耕作的重视, 这项耕作模式一定会推广开。对于这种整地的地块, 来年春须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

综合三种耕作方式看, 保护性耕作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是将来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二、建议

一是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我国已试验推广十几年了, 它是四项基本技术模式 (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深松、草虫害防治) 的组装应用, 具有以下几点好处:

1.示范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 对保护有限的黑土耕地资源, 改善土壤耕作条件, 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示范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 减少雨水地表径流和水分蒸发, 对保护耕地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 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减少对耕层的破坏, 培肥地力, 降低生产成本。

2.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 对节本增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 可减少作业工序4~5次 (翻耙、起垄、中耕等) , 节约人畜用工40%~50%, 节水20%, 可节约种子50%, 同时秸秆腐烂成有机肥料可减少化肥投入, 每亩节约生产费用45元以上;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为建立节约型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创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二是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培训工作。各级政府要组织本地区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广播电视、现场会、建立示范田、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培训, 提高他们对玉米收获后整地技术的认识, 加深了解, 以解决玉米收获后整地难的问题, 同时积极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

三是建立保障体系。首先是组织保障体系, 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相应的组织, 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参与领导与决策, 具体抓好本地区的玉米收获后整地及保护性耕作技术, 建设试验示范基地以及对农民群众的技术培训。二是资金保障体系:采取国家、省市、农户共同出资, 共同建设的方法确保机具引进和技术实施对资金的需求, 由于免耕播种机价格昂贵, 农民很难独立承担, 需国家在这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补贴比例应达到70%。

浅谈整地造林的方法与实施措施 篇10

一、营林整地

(一) 营林地的清理

林地的清理工作是播种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将林地表面上的所有杂物清理干净, 目前林地在清除杂物时大部分都采用割除、火烧或喷洒除草剂的方式, 割除时可以采用专业的除草工具, 清理过后可以利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将杂物归堆;也可以采用火烧的方式直接烧掉杂物, 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利用除草剂杀死林地上的杂草等植物。

(二) 营林整地方式和方法

在造林之前可以采用整体和局部的整地方式, 局部方式是将整块地分成若干个部分, 而整体是指将整块地全部进行翻新造林, 平坦的林地一般会采用整体的整地方式, 局部的整地方式主要针对造林区域。带有形状的林地, 其整地方法主要用长条状的方法;平坦的整地方式有带状和犁沟两种;方块形式的林地在整地时可以通过块状的方式, 而在对山地块状的林地进行整地时, 可以采用穴状、鱼鳞坑等方式, 在平原林地上整地时主要采用坑状、块状等整地方式。

二、现代营林的人工使用的播种方法

(一) 播前种子所需的处理方式

在播种前要对种子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加工, 加工之后的种子可以增加之后的收益, 不仅可以加快种子的发芽时间, 保证种子在播种完成后的成活率, 同时还可以增强种子的抵抗力, 降低各种虫类对种子的伤害。加工种子时要按照正常的加工顺序通过化学药物对种子进行消毒, 消灭病原体, 然后拌匀, 之后用清水浸泡种子, 加快种子的发芽速度, 在播种时一定要对深度休眠的种子进行加工, 促进种子发芽, 对需要休眠的种子采取浸泡的方式来促进种子发芽, 同时也可以消灭病原体;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种子的处理方式都相同, 如果在播种前遇到了干旱或晚霜的天气情况, 这时就不适合对种子进行浸种;在下雨时, 可以直接播种干燥的种子, 如果能够准确的分析出下雨的时间, 在播种之前就可以对种子进行浸种, 在秋季播种时就无需采用催芽或浸种的处理方式, 而在病虫害比较严重的地区, 在播种之前必须对种子按照正常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

(二) 播种的方法

做好种子的准备工作之后进行播种, 播种的方法可以分成很多种, 下面对几种常用的播种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首先介绍的是撒播的播种方式, 这种撒播方式是将种子均匀的播在苗床上, 其优点是在播种之前不需要对林地进行整地, 播种之后也无需覆盖种子, 工作效率高, 成本低, 其缺点是出苗率低, 在播种后很容易被各种外界因素干扰, 尤其是在发芽时, 很难穿透土地表面, 因此, 这种播种方式可以在交通不方便、劳动力紧缺的地方使用, 在这种地区一般都播种中小型的树种, 容易成活。

条播的播种方式是按照一定的距离进行播种的方式, 条播在播种时可以按照单向或双向的播种方式, 在播种完成后将种子覆盖并压实;还可以采用机械化的播种方式进行播种, 这种播种方式会耗费大量的种子, 一般在采伐之后还没有重新播种的土地上采用这种播种方式, 通常采用机械化的播种方式其种子一般都会选择灌木或者是乔木。

而穴播的播种方式是按照一定的行距、穴距进行播种, 将每个穴都撒入相同数量的种子, 播种完成后将种子用土覆盖并压实, 这种播种方法的优点是播种简单, 工序少, 成本低, 且穴播的播种方式其适应范围广, 对种子没有太多的要求, 大小都可以。

三、现代林业营林方法的措施

为了保证现代林业营林方法的顺利实施, 国家的相关部门应创建由国家引领的生态补偿机制, 可以采用融资的创建体质, 以政府为主, 寻找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一套完整的补偿机制, 加大政府的关注程度, 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宣传力度, 创建市场化的补偿模式, 使人们能真正的了解到它们的重要性, 实现双赢, 从而达到节约资源降低危害的目的。

四、结语

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确保整地造林的工作顺利实施, 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通过创建由政府为主导的生态补偿机制, 拟定出一整套能够制约对森林无止尽的索取和破坏的规章制度, 使人们能真正的了解到它们的重要性, 完善林业的经营管理模式, 对树木的采伐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 保留一定数量的树木, 做到节约环境资源,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摘要:整地造林是调整森林生态环境, 使森林能够进行自动修复的一个过程, 确保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主要对整地造林的方式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笔者自己的意见和实施建议。

关键词:整地造林,方法,措施

参考文献

[1]佟建民.我国林业的发展及现阶段发展的对策[J].改革与开放, 2010.

[2]莫喜忱.浅谈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思路[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0.

[3]杜长清.浅析加强我国营林生产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水稻整地移栽及施肥技术 篇11

关键词:水稻;整地;移栽;施肥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2-31-1

1 水稻本田整地技术

1.1 一般田整地

洼地或粘土地最好是秋翻,春翻时应早点翻地,翻地不及时土不干,泡不开很难保证耙地质量。耙地并不是耙得越细越好,耙地过细,土壤中空气少,土地板结影响根系生长。因此,耙地应做到在保证整平度的前提下,遵循上细下粗的原则,既要保证插秧质量又要增加土壤的孔隙度。

1.2 节水栽培整地

水稻免耕轻耙节水栽培技术的整地,主要是在不翻地前3~5天灌水。耙地前保持寸水,千万不能深水耙地。因为此次耙地还兼顾除草,水深除草效果差。耙地应做到使地表3~5厘米土层变软,以便插秧时不漂秧。水稻栽培泡田水占总用水量的50%,此项技术可节省泡田水70%,极大地缓解了春季泡田水的不足。

2 水稻插秧技术

2.1 秧龄

插秧的适宜秧龄为4.5叶左右,有利于提高产量和米质。

2.2 插秧时间

插秧的最佳时期是5月20日~27日,利于提高产量和米质。经多年的实验证明:5月15日前插秧有利于提高成熟度和千粒重,但因插秧时温度低缓苗慢,再加上5月15日左右寒潮的影响,穗数明显减少,产量不高;6月5日以后插秧,单穗粒数明显减少,千粒重明显降低,产量也不高;5月25日左右插秧产量和米质都较好,是理想的最佳插秧时期。

2.3 插秧棵数

每穴插秧棵数2~3株时产量高,米质优。

2.4 插秧密度

以30厘米×20厘米最佳。

2.5 插秧垄向

以南北垄向最佳,或采用高光效栽培模式磁南偏西19°~20°。

3 插秧方法

3.1 手插秧

手插秧是农民普遍采用的一种插秧方法。要求在不漂秧的前提下尽可能浅插。插秧深度不能超过2厘米,超过5厘米时,低节位的分蘖减少,有效穗数减少,成熟度下降,使产量降低,米质不优。

3.2 机械插秧

机械插秧有坐式和人扶式动力插秧两种,机械插秧一般采用小苗和中苗。

3.3 抛秧

抛秧省工、省力、省时。尤其是机械抛秧具有分蘖早,不缓苗,返青快,秧苗入土深浅适宜,低节位分蘖,根系发达,生长旺盛等特点。是一种在地多、人少的地方,节省成本,提早插秧期的一种栽培措施。从而达到增产增收,提高经济效益。

4 水稻本田施肥技术

水稻施肥是一项要求严格、细致、变性很强的技术性工作。现在农民在施肥上存在施氮肥量过大、前期肥量多、肥料养分单一等问题。另外,有些水稻田使用农家肥较少,我们提倡施用农家肥,因为有机肥料不仅可直接为水稻生育提供丰富的营养,还能在土壤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过程中,合成土壤腐殖质,这对改善土壤结构及物理性状,提高土壤保肥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

水稻一生需要16种营养元素。碳、氢、氧、氮、磷、钾、硅、钙、镁、硫、铁、锰、锌、铜、钼、硼。水稻每生产50公斤稻谷需纯氮1~1.2公斤、纯磷0.4~0.7公斤、纯钾1.3~1.5公斤。水稻施肥因栽培品种、栽培密度及土壤肥力不同,其施肥方法不同。

4.1 稀植大穗型品种施肥法

施肥原则:前控、中补、后重。在中等肥力下,密度30厘米×20厘米以上、每亩产量600公斤以上。施肥方法:每亩纯氮9~12公斤、纯磷4~5公斤、纯钾4~5公斤,其中:底肥:纯氮40%+纯磷100%+纯钾60%(耙地全层施用);分蘖肥:以不施为原则;补肥:纯氮20%(6月15日施用);穗肥:纯氮30%+纯钾40%(7月5日左右施用);粒肥:纯氮10%,抽穗前后什么时候叶色变黄就什么时候施用。

4.2 超级稻品种施肥法

产量指标每亩700公斤。一般每亩施纯氮12~15公斤、纯磷7~8公斤、纯钾7~8公斤。其中:底肥:纯氮40%+纯磷100+纯钾60%(耙地全层施用);分蘖肥:纯氮20%,缓苗后施用;补肥:纯氮10%,(6月15日前后施用);穗肥:纯氮20%+纯钾40%(7月5日~10日施用);粒肥:纯氮10%,看长相施用。

4.3 优质稻谷施肥法

优质米栽培施肥技术,应遵循的原则是控制氮肥施用量,适当施用磷肥,增施钾肥,必保镁肥。每亩施用1公斤氧化镁做底肥即可。通常亩施纯氮7~8公斤、纯磷3公斤、纯钾3.5公斤,具体施肥方法同稀植大穗型施肥。

4.4 施肥应注意的问题

砂质土等肥力差的地块,应增施10%~20%的氮肥,并减少一半钾肥;草炭、冷浆洼地,应减少10%~20%的氮肥,并增施50%的钾肥;有条件的地块,应采取测土配方施肥。

浅谈造林地整地的特点及方法 篇12

1.1 整地的特点

整地主要指对造林地土壤进行翻垦处理, 同时也会涉及土壤上生长的植被和土壤中的根系。造林整地与一般的农耕地整地、园地整地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一是由于地形、植被、风沙威胁或含沙量多等因素的限制, 造林整地只有少数情况下才能采用全面整地的方式, 而在多数情况下采用局部整地的方式。二是由于我国的造林地条件复杂, 一般以山地居多, 因此, 整地时必须考虑保持水土的要求。有些低温地、盐碱地要考虑排水排土的要求, 因此造林整地时经常要改变原有地形, 形成有利于蓄水或排水的地形, 整地方法多样。三是由于树木生长的需要, 整地深度一般都比较大, 起码要超出苗木的丰根长度。局部整地范围虽然有限, 但在局部范围内对环境条件改变比较深刻。

1.2 整地的作用

造林整地的这些特点要求人们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整地措施。此外, 造林整地还具有改善造林地的立地条件, 为各项造林措施的实施提供便利条件的作用。

1.2.1 改变立地条件。

造林整地首先可以改善造林地的小气候。造林地的采伐剩余物和植被经过全部或部分清理后, 光照可以直接到达地面, 地面得到的直射光增加, 散射光减少, 空气对流增加, 因而近地表层和地面的温度发生变化, 白天增温和夜间降温明显, 日夜温差加大;空气相对湿度下降。其次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植被清理后, 降水直接到达地面, 翻垦后的土壤空隙度增大, 渗透性增强, 地表径流减少, 降水易于渗入深层, 并加以有效保存, 土壤固、液、气三相的比例趋于协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或有季节性干旱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通过整地把坡地改为水平地, 增加土壤的疏松性和表面的粗糙度, 切断毛细管, 减少深层土壤的水分供给, 减少地面蒸发, 因而增加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对水分过剩乃至有季节性积水的地区, 通过整地可以排除多余的水分。

1.2.2 保持水土。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整地既是造林这一生物措施中的一个环节, 又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简易工程措施。通过整地形成的微地形, 将坡面的雨水、径流和泥沙储存起来, 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造林地 (如陡坡地、风沙严重的沙地) 不合理的整地方法可能会导致新的土壤流失, 不仅起不到水土保持的作用, 反而会加剧水土流失或风蚀。

1.2.3 减少杂草和病虫害。

通过整地可以减轻杂草、杂木与幼林的竞争, 减少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消耗;整地破坏了病虫赖以滋生的环境, 减轩病虫的危害。

1.2.4 便于造林施工, 提高造林质量。

整地消除了杂草、灌木以及采伐剩余物, 整理造林地, 为造林后续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有利于机械栽植和合理地进行植点的位置。同时, 整地后土壤经过深翻.使人工栽植过程省力省工, 有利于保障造林质量。例如, 整地达到规格要求, 则不易产生腐根、覆土不足的现象。

2 整地的方式与方法

造林整地的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购种, 局部整地又可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两类, 每种整地方式有具体使用条件下又有必要细分为不同的整地方法。

2.1 全面整地

是一种全部翻垦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式。这种整地方式可以彻底地清除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 能改善造林地的立地条件, 也便于实行机械作业。但此种方式费工多, 投资大, 易发生水土流失, 在施工中还会受到地形条件、环境状况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因此, 主要用于平坦的无障碍物 (伐根、石块、幼树等) 的造林地、无风蚀的固定沙地以及坡度和坡长。平贝造林地的全面整地与农耕地整地近似, 可尽量机械化, 有时根据土壤条件及造林需要可附加深松底土或全面耕翻和局部 (栽植穴) 深挖相结合。

2.2 带状整地

是一种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式, 通常在翻垦部分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原有植被。带的方向, 山地一般与等高线平行, 平原为南北向, 在可能引起风蚀的地区则与主风方向垂直;带的宽度, 一般为1m左右。山地带长不宜太长, 否则容易引起地表径流的汇集而造成水土流失;平原地区的带状整地应尽可能长些, 以便允分发挥机械整地的作用。这种整地方式能较好地改善立地条件, 也不造成集中连片的裸露土壤, 便于机械作业, 比较省工。常应用于地势平坦、无风蚀或风蚀轻微的造林地, 坡度平缓或坡度虽陡但坡面平整的山地和黄土高原, 伐根及其他障碍物不太多的采伐迹地, 以及林中立地或林冠下的造林地。山地常用的带状整地主要有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 平原主要有带状、犁沟、高垄等方法。

2.2.1 水平阶整地。

又称水平条, 为断续或连续带状。阶面水平或稍向内倾斜成反地;阶宽因立地条件而异, 石质山地一般0.5-0.6m, 土石山地和黄土地可达1.5m;阶长陆地形而定, 一般为2-10";深度30-35cm;阶外缘一般培修土埂或无埂。其特点是施工简单, 应用比较灵活。施工整地时从地下开始, 先修下边的台阶, 向上修第二个台阶时, 将表土下翻到第一个台阶上, 修第三个台阶时, 再把表土投到第二个台阶上, 依次类推修筑各级台阶。

2.2.2 反坡梯坡整地。

也称三角形水平沟, 连续带状。田面向内倾料成3°-15°反坡;面宽1-3m;长度不限, 每隔一定距离修筑土埂, 以防汇集水流;深度40cm以上;保留带可略窄于梯田宽度。其特点是蓄水保肥.抗旱保墒能力强, 因此具有良好的改善土地条件的作用。但整地投入劳力较多, 成本较高。施工时将表土置于破土面的上方植树穴周围, 生土往外侧填放。此方法主要应用于坡度不大, 土层比较深厚的地段, 以及黄土高原地区地形破碎程度小、坡面平整的造林地。

2.2.3 水平沟 (堑壕式整地) 整地。

断续或连续带状。沟底面水平但低于坡面;其沟内可以遮荫挡风, 减少沟内水分蒸发, 对于干旱地区控制水土流失和蓄水保墒有良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整地方法的挖土量大, 费工费力, 成本较高;在施工中应注意挖沟时用底土培埂, 以保证植苗部位有较好的肥力条件。

2.2.4 平原带状整地。

为连续条状:带面与地面平, 带宽, 0.5-10m或3-5m, 带间胀等于或大于带面宽度, 深度25-40cm, 宽度不限。这种整地是平原地区常用的方法, 主要适用于无风蚀成风蚀不大严重的地区沙地、采伐迹地、林中地以及地势平缓的山地。

总之, 造林整地是更新造林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是造林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序, 是关系更新造林能否成林成材、能否速生速生丰产的重要环节, 是我们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薛灵芝, 张建功.造林地提前整地的作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5 (S1) .

上一篇:非确定性下一篇:应急救援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