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原因

2024-08-01

微观原因(精选10篇)

微观原因 篇1

摘要:中小微企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如何满足其多层次的融资需求一直是金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对无锡市中小微企业及各类金融机构的调研, 对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并逐一探讨了银行、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典当行、风险投资公司和第三方理财机构各融资渠道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最后分析了产生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以供借鉴。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调研报告,无锡市

近年来, 我国实体经济增速持续放缓, 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加剧。金融市场的供给无法满足多层次的需求结构从而导致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缺口。在金融需求方面, 中小微企业的增长带来了更大量和更多层次的融资需求;在金融供给方面, 金融市场较高的准入门槛使金融机构的发展远远跟不上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民间金融机构和各类新兴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中能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资源不足。中小微企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如何解决中小微型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 探索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事关稳增长大局。无锡位于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民营经济非常活跃。本文基于2013年对无锡中小微企业及各类金融机构的调研, 对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并通过整理和分析试图找出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问题及其主要原因。

一、无锡中小微企业发展状况及其融资需求

无锡市共有12万家中小微企业, 其中98%以上是小微企业, 2.9万家在银行的征信系统里。在无锡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中, 资金因素占了44%, 贷款融资难、贷款门槛高和贷款手续繁杂成了最普遍的问题。然而笔者从调研中发现, 一些经营状况较好的中小微企业反而没有银行贷款, 它们希望在当下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通过做好技术改造和转型来平稳过渡, 因此它们的资金需求不是很强烈。这些中小微企业多以自有资金创立公司, 在公司运营的过程中注意风控, 稳扎稳打, 通过滚雪球的方式逐步发展壮大。这些企业坦言在经营的过程中有时迫于压力也需要贷款, 但一方面考虑到银行融资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可能缺乏抵押物等也达不到银行的贷款要求, 所以其融资来源主要以私人借贷为主, 通过亲戚朋友等私人关系借贷或是通过稀释股权来融资。另有一家“两头在外”企业, 采用一种“海外代付”的融资方法来规避国内较高的融资成本, 由国外的银行为该企业预付费用, 之后再以1.8%的贷款利率还款, 而这只占国内融资成本的1/3。

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 不仅与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有关, 更与企业的经营利润率有关。依靠银行贷款运行的企业, 扣除用工成本和税收成本, 一般要增长10%-20%方能覆盖借贷成本。而无锡月最低工资为江苏省地级市中最高, 企业的用工成本也在逐年升高。除了劳动力成本的增加, 中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也在加重, 中小微企业的运营成本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融资能力。此外, 笔者还从调研中发现, 那些能得到贷款的中小企业除了一批优质企业外, 还有一些是能够拉动当地GDP和得到政府政策扶持的行业, 比如无锡的钢贸行业和光伏行业。

二、无锡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及其存在问题

在无锡中小微企业的诸多融资渠道中, 银行只占了其中较小的一块, 其他的融资渠道有民间的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典当行、风险投资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这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各有其特点和利弊, 在实际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的进程中显示出不同的服务能力。

1. 银行

国有和股份制银行在无锡以分公司为主。虽然这些银行响应政府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号召, 并完成下达的中小微企业放贷的指标, 但要靠银行把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彻底解决, 却不现实。尽管银行在产品上有一些创新, 探索了利用一些非物质性的资产进行贷款的可能, 来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 但让银行支持有成长性的小微企业是很为难的。银行要做好风控, 就不可能根据企业的未来放贷。

首先, 银行做中小微企业的信贷缺乏动力。虽然政府要求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提倡要加大融资力度扶持中小微企业, 但银行只能借给已有一定规模和盈利能力的优质企业。面对着极大的信息不对称, 银行在信贷上要有风险把控, 为了尽量降低信贷的风险, 银行要求小企业贷款必须有抵押担保, 这样就使得许多没有或只有较少固定资产的小企业得不到银行贷款。即便如此, 给小企业做信贷也大大增加了银行的工作量。另外从银行的收益来看, 由于小企业除了利息之外少有中间业务, 而大企业还有存款、结算、保函、理财产品等中间业务, 因此银行做小企业的回报率会比做大企业低很多。中小企业融资较难得到银行的认可, 能够得到银行准入的中小企业, 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至于没有多少资产的小微企业, 银行面临着高风险、高成本和低收益, 自然缺乏动力。

其次, 目前银行仍是国家控制, 地方政府通过类平台向银行大量借款, 占用了本该是企业的贷款, 银行真正贷给中小企业的资金有限。有些大银行的资金都投到了政府类平台上, 导致银行的整个贷款额度中企业这块只占了15%。银行的钱流到了平台企业, 包括监管局规定的平台企业 (业内称为类平台) , 政府通过类平台借贷, 而贷款事实上到不了实体企业。之所以这么做是4万亿的后遗症显现, 当时很多项目效益欠佳或没有回收, 需要政府融资为其埋单, 由于缺乏资金只能向银行借新债还旧债, 政府债务也逐年增加。

再次, 银行的某些制度造成了过桥资金的问题, 酿成了企业的休克式贷款。在目前新的银行制度下, 银行给每个企业的贷款都要实贷实还。企业借银行的贷款到期就要还, 之后过七天再重新授信, 这便是过桥资金的缘由。企业周转性的流动贷款也需实贷实还, 而企业为了保持生产经营的持续性, 并不可能把资金抽出来还贷, 只能利用其他的渠道融资还贷, 如小贷公司、地下钱庄等, 这些非正规的融资渠道无疑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银行的制度旨在为降低自身风险考虑, 却加大了贷款企业的风险和成本。

最后, 银行各种变相的贷款搭配抬高了对中小微企业的银行贷款利率, 也推高了整个金融市场的融资成本。国家给了银行一个核心的盈利工具, 即存贷差。银行通过把存款利率调到负利率, 再以各种途径把贷款利率调到非常高来赚取大量的业务收入。据业内人士称, 银行对中小企业的真实贷款利率至少有15%。所以, 银行的贷款搭配变相地提高了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利率, 提高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削弱了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 同时也推高了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

2. 担保公司

目前无锡市企业名称当中含有担保字样的共162家, 无锡融资性担保机构原有54家, 2013年无锡市融资性担保机构只剩下了25家。2013年整个钢贸行业陷入危机, 钢材市场无法独善其身, 市场内的担保公司由于担保行业过于集中, 注册资本金已难以覆盖坏账也崩溃了。笔者从调研中了解到, 目前无锡市场上剩下的民营的担保公司早已名存实亡, 因为随着信用体系和银行体系的改变, 担保公司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担保公司本是为银行转嫁风险的, 却已不能真正起到担保的职能, 难以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真正的担保服务。

3. 小贷公司

小贷公司是一种先吸收民间资本、再向企业和个人投资的经营模式的公司, 与一般金融贷款业务模式类似。无锡的小贷公司由市金融办管理, 国家规定其贷款利率最高为银行的4倍。无锡市场上小贷公司的贷款利率平均在15%-18%之间。前期的小贷公司的总经理全是从银行高薪聘请的, 主管小贷公司的整个营运, 因此小贷公司的一套内部管理制度基本上是跟银行吻合的。这些从银行跳槽的高管充分利用其在银行的资源, 跟风银行对企业贷款, 因此小贷公司贷款的前20名都是所谓的当地比较有名的大企业。另外, 小贷公司还不是真正的金融机构, 还没有真正纳入金融体系, 小贷公司不能接入银行征信系统, 从而无法掌握客户在银行的贷款情况。事实上小贷公司的客户主要是那些从银行拿不到贷款的企业, 这些企业往往抵押不足, 小贷公司也会要求其资产反担保。

4. 典当行

典当行的职责是帮助中小微企业打通资产负债, 做短、平、快的项目。无锡典当行目前累计75家, 注册资本金是5000万, 典当行单笔贷款不能超过500万。人民银行银监金融办发文, 典当可作为一个过桥资金续转的平台, 不过这跟金融大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据业内人士分析, 如果严格按典当管理办法做典当, 要么资金放不出去, 要么到期还还不出来, 处置过程比较漫长, 资金的流动性大受影响, 典当行放高利贷已是人尽皆知的秘密, 对中小微企业的帮助有限。

5. 风险投资公司

近年来风险投资公司在无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风险投资一般采用有限合伙的形式, 有限责任的比较少。有限合伙的风险投资公司, 无锡2012年新增一百四十多家, 累计304家。尽管风险投资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 不过由于其注册资本采取无需验资的申报制而增加了许多隐患。调研中笔者了解到, 有一家在无锡新区注册的某投资中心, 申报有限合伙申报资金在2个亿, 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合伙人只有200万, 其他的1.98亿可能是以某个公司员工的身份证去登记的。这个有限合伙企业是先成立公司, 再去找项目, 找好项目以后将项目进行包装再去募集资本, 这样项目本身就存在较大风险。

6. 第三方理财机构

第三方理财机构对于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笔者调研中的两家第三方理财机构都是通过打造金融超市的模式为企业或个人提供借贷或理财, 其运作的规范性虽不如正规金融机构, 处于法律的边缘地带且缺乏国家监管, 但其灵活多样的形式似乎更能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第一家是靠在网上做P2P和小贷起家的宜信财富, 其经营了8年的P2P理财模式, 将个人的余钱吸收进来并贷给那些需要钱的个人或小微企业, 借贷资金门槛能低至几万甚至几千, 这是银行能做却不会去做的事情, 对小微企业犹如雪中送炭。第二家是华宸集团, 其把各种金融资源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综合体, 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和专业服务的问题, 是工信部的一个国家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主要的操作模式是跟投融资机构开展合作、形成联盟, 打造一些具体的金融产品, 做一些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 包括金融服务、小微信贷的一些产品。该集团定位为中小企业成长合作伙伴, 现服务的中小企业有4000多家。受金融大环境的影响, 该集团2013年只做单笔100万以下的贷款, 客户很多都是无抵押无担保的, 不过由于其甄别客户的专业细致, 到目前为止这类客户还未出现风险。此外, 该集团正致力于将中小企业项目信息形成一个民间的数据库, 根据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阶段及其对金融的需求, 按信贷结构来进行分类、管理, 并进行动态跟踪, 对数据不断地更新完善, 最后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值得一提的是, 该民间数据库不仅登记企业老板的逾期违约的记录, 连其个人的不良嗜好也不放过, 对于老板嗜赌或有违约情况的绝不放贷, 从而大大降低了信贷风险, 体现出较好的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能力。

三、无锡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启示

1. 征信系统不完善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其与融资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提高了融资机构收集信息的成本和控制风险的成本, 从而抬高了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甚至不予贷款。因此征信问题不解决,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不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目前, 虽然政府、银行和民间都在做企业的信用库, 但还没有一个完整而开放的中小企业征信系统。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是利益难调和缺乏动力所致。

几年前无锡市就在经信委下面专门成立了一个信用建设办公室, 来建立全市的中小企业信用库, 通过整合包括人民银行在内的接近30多个部门的数据为中小企业征信提供服务, 但运行状况并不理想。首先是数据和信息采集的问题, 这需要税务、工商等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其中最关键的是涉及到部门利益之间的分成, 即原先各部门收费的数据库在给信用办之后再按怎样的比例收费。另外各种资料的整理也非常麻烦, 就算整合起来由谁来运作又是一个问题。目前无锡信用办的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并没有向外界公开。

除了信用办, 无锡金融办通过其挂靠的事业单位金融服务中心也在建立无锡中小企业征信体系, 打算将所有的企业都纳入到这个征信体系中去, 其目的是通过建立一个全市融资数据库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已有3000多家中小企业在库里, 这些企业大多数不能进入银行征信系统, 需要用其他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问题。把无锡市没有贷款卡的9万家企业全部纳入数据库是中心日后的工作, 不过笔者从调研中略感到其人员建库的动力欠缺。

银行虽有自己的信用系统, 但只对有贷款卡的企业, 因此很不完整。此外, 银行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 小贷公司若需企业信息而向银行查询十分困难。而且银行的杠杆比小贷公司高很多, 小贷公司的客户都是银行筛选剩下的企业, 多数并不在银行的征信系统中。因此必须建立完整的中小企业征信系统, 使各金融机构有库可查, 从而降低其贷款的不良率和风险,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关键一环。

2. 利率未市场化

由于利率没有实行市场化, 资金的溢出效应非常大, 非银行体系的趋势在加剧, 即有钱不一定存银行, 银行的资金放出来之后不一定支持实体经济。现在银行一年贷款利率基价为6%, 存款利率为3%, 但这些利率并没有反映真实的资金市场价格。实际上贷款利率是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来定的。如果市场利率是15%或者更高的话, 那些能以低得多的利率贷到款的企业是不会去搞实体经济的, 毕竟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利润率很低, 比如国企、上市公司以基准利率从银行拿到贷款, 再以较高利率转手, 就能获得巨大的利差。2013年无锡有中小企业12万家, 个体户20多万家, 年检通过的有银行贷款卡的仅有2.9万家, 因此剩下超过75%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活动, 只能通过银行以外的机构间接融资。剩下的这些企业如何生存, 更多的要靠民间的投融资机构来解决, 而民间的借贷利率也层层推高。因此只有利率市场化后, 利率才能真正反映资金的价格, 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才能降低,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才能够相互配合地健康、有序发展。

3. 政府政策的偏差

2009年政府4万亿信贷投放的刺激效应导致原来做实业的企业也去从事钢贸、能源、高科技等行业, 这样社会的资金包括基础设施、房产工程项目以及所谓的新兴产业的配套远远不止4万亿, 这些配套的资金除了政府和银行之外就是社会游资。随后当政府开始宏观调控淘汰过剩产能、银行跟着紧缩银根时, 金融体系连同实体经济一起尝到了恶果。为了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危机, 无锡成立了一个转贷基金, 即专门帮助一些银行贷款到期的企业转贷, 由政府财政垫资, 转贷基金与贷款银行达成协议, 不能收回该企业的贷款。不过因为政府财政资金有限, 转贷基金只能解决部分中小微企业的燃眉之急。另外, 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落不到实处、针对性不强。笔者在无锡某园区调研时获悉, 想要得到政府的支持需通过先交后返的方式, 即先压十几万的费用给政府, 等一年以后企业达到政府的相关的税收政策以后再返给企业。这样的政府政策对于小微企业的扶持是有限的。

4. 社会诚信缺失

笔者从调研中听闻, 中小微企业、甚至是一些非上市的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给银行的报表, 在一个极高的比例上是掺假的, 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满足银行放贷的要求, 却导致银行在收回贷款时造成企业的资金链断裂。中小微企业人员诚信缺失、报表不规范, 对政府、银行、企业内部以及对外公开分别用不同的报表, 反过来抬高了银行的授信门槛。另外, 许多金融机构的职业经理人缺乏职业道德, 职业经理人违规和跳槽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升迁和奖金, 行长和信贷员不惜使用各种手段掩盖坏账、欺骗同仁, 不考虑其对企业和社会的责任。因此, 缺乏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 将大大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最终影响到整个经济、社会的运营成本。

5. 法制不完善

目前中小微企业合法的融资平台有银行、小贷公司和典当行, 其他做融资放款业务的担保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咨询公司以及民间的投资机构等在法律层面上是不合法的。虽然在资金链不断裂的情况下不会追究其是否有非法集资的嫌疑, 但任何活动都有可能被扣上非法集资的帽子, 所以这些边缘融资机构的活动不仅仅具有经营的风险, 更要承担法律的风险。另外对于银行来说, 商业银行法不变, 银监会的管理方法也不会变, 银行满足不了不同层次的融资需求。因此, 法律上就应当允许存在其他不同的渠道去满足各异的融资需求, 界定好各类机构的服务对象, 这样各金融机构才能各行其道、秩序井然。否则, 法制不完善导致的各种金融乱象将一直困扰金融机构服务中小微企业, 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中国现状及亚洲实践, 2013, 2013年4月.

[2]刘小玄等.金融市场化的演进:来自新兴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年11月.

微观宏观看“家暴” 篇2

李阳家暴案,加之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目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四分之一的美国女性表示曾遭到丈夫或男友的暴力侵犯,使得“反家暴”问题一度成为社会热点议题之一。这些家暴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家暴”问题的关注。

如何界定“家暴”?

在中国,《婚姻法》规定:家庭暴力是“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尽管近年来“反家暴”组织和专家学者们扩大了公众对“家庭暴力”内涵的认知,但在一般民众看来,只有很严重的身体伤害才算得上“家暴”。

比较而言,在美国,“家庭暴力”是一项严重侵犯人权的犯罪行为,包括在婚姻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或者同居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包括同性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以暴力的方式达成的权力控制都叫做“家庭暴力”。具体而言,“家暴”可以有身体暴力、性暴力、情感暴力、经济暴力、精神暴力等不同的表现形式;恐吓、操控、羞辱、孤立、吓唬、强迫、要挟、谴责、伤害、损伤等都被视为“家暴行为”。

在立法上,我国只有在《宪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中明确禁止家庭暴力,虽然2011年《反家庭暴力法》在全国人大已经立项,但目前为止可以说还缺乏“反家暴”的专门立法,且现有的法律或规范侧重于事后惩治,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和持续发生的暴力行为欠缺及时、有效的事先干预和防范。

相比之下,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反对对妇女施暴法》,它是《刑法》和《侵权法》下行法案,与《家庭法》的法条有部分重叠之处。在此法通过之前的20年,各妇女组织与社会进步团体已经展开了各种活动,通过建立咨询中心、救助机构,帮助受暴妇女维护权益。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反暴力互助的网络,可以说,反对家庭暴力、反对对妇女的暴力,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已经进入了美国民众的日常生活。

“家暴”可否容忍?

在中国,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家庭暴力被视为私人领域、家庭内部的矛盾,因此并没有得到广泛而相应的重视。2000年,中国法学会反对家庭暴力网络成立,在教育培训、呼吁立法、社会活动等方面,提升了中国“反家暴”活动的凝聚力与影响力。

我国家庭暴力高发地区很大一部分在农村。陈苇、倪丹的《我国农村家庭暴力调查实证研究》显示,2007年,31个省市的农村家庭中,有62.02%的被调查者表示近两年来在其所在居住地的村庄发生过家庭暴力。此外,在城市中,知识群体中的家庭暴力(特别是精神暴力、冷暴力等)的比例也不低。

中国的受暴女性在自我权益维护方面自主性还有所欠缺。出于维护家庭稳定或者“面子”,相当多的女性选择隐忍、不声张。而家庭成员之问,在追究家暴责任的时候,也倾向干认为女性在性格或行为中先有过错,才导致了男性的施暴。李阳家暴案中,李阳及其家人就宣称是Kim“唠叨、喋喋不休”引发了李阳“忍无可忍”才去施暴。

也就是说,中国的文化中对于“家暴”还未能完全上升为社会公正以及公共领域的问题来看待,而且,对于相当多的普通民众而言,家暴只说明了施暴者在道德或情绪控制上的“缺陷”而已。

与此不同,美国社会在对“反家暴”重要性的认识上,除了体现出对女性人权的重视之外,还特别强调“家暴”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一般的共识是,生活、成长在暴力家庭中的儿童,有可能养成对暴力麻木的态度,也有可能传承“以暴制暴”的行为模式。当这些儿童或青少年走入社会后,对于他们自己的家庭、同事关系、社区安全以及社会风气,都将存在难以预计的隐患。

正因如此,美国民众个人以及整个社会,对于家暴事件非常敏感,而且将之视为与每个人都紧密相关的重要事件,积极参与和推进与“反暴力”相关的心理咨询和互助小组的活动。

另一方面,从1 9世纪末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经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的高潮,不仅为美国文化烙刻上显著的“女权”标记,也使得美国的女性在自身权力、权益的保障方面,自主意识非常高。因此,无论是从受暴女性的角度,还是从社会认同的角度,美国对于家庭暴力可以说是非常敏感、是“零容忍”。

“反家暴”活动

在中国,倡导“反家暴”的活动,一般由妇联系统,或者由“反家暴”民间组织为主体,通过宣讲、座谈、培训等形武来开展。近年来,很多媒体在由联合国倡导的“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每年的11月25日)当天,也会组织一些专题报道和评论文章。不过,对于一般的电视节目而言,很少会制作与“反家暴”相关的主题内容。而且,一般民众对于“反家暴”的活动也缺乏主动性与参与热情。

在美国,“反家暴”活动的组织者来源广泛:社区、高校、妇女运动或社会运动的NGO组织、基金会、媒体、广告商、商业品牌、甚至个人,都是倡导“反家暴”的主体。

比如,由一群受暴女性自发组成的“南卡罗莱纳反对家庭暴力和性侵犯联盟”(S.C.CADV-SA),针对南卡罗莱纳州家庭暴力高发以及年轻化的特点,邀请到该州最有名的三支高校橄榄球队的教练现身说法,并签署《公共服务公告》来扩大“反家暴”意识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

很多演艺界的明星也扮演了“反家暴”的积极倡导者。包括球员杰梅恩·迪福、《吸血鬼日志》的演员伊恩·萨默海尔德、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瑞奇·叶茨、偶像团体“西城男孩”、演员马特·兰特尔和邓肯·班纳坦等,纷纷穿上印有“真汉子”的T恤衫拍摄宣传海报,承诺“不在肉体上、情感上、性关系或者经济方面控制或虐待妇女”,以明星的影响力、感召力,来推进“反家暴”文化。此外,“暴走竞赛”与“义卖募捐”也是美国“反家暴”倡导活动的传统项目。

从参与“反家暴”活动的积极性来看,美国民众的参与热情与主动性普遍较高。比如暴走活动,一般通过网络报名预约的形式,来自雅芳妇女基金会和西雅图妇女组织的报告显示,每年的活动中,网络预约人数维持在千人上下,而且预约者百分之百会如约到现场参与活动。

总体来看,中美两国由于文化与社会发展历程不同,在“反家暴”立法方面也有很大区别,在活动的倡导上更是体现出很多差异性,不过,在信息时代以及“性别平等”的国际共识下,“反家暴”的立场不会因为国家和地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更为重要的是,“反家暴”将不仅使各国女性、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受益,也将有助于社区安全、社会稳定与文明进步。

微观·世界 篇3

——近日, 教育部官方微信“微言教育”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修订对照表, 并就此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部属高校征求意见。在拟修订的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 首次将诚信教育写入管理规定, 对失信学生可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学籍等处分。

为农村孩子提供教育公平

——“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 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的发明都伟大得多。”为农村孩子提供完整教育链条上的公平, 不仅可以为广大农村学生带来更多的成长红利, 也有利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发展。因为, 每一个农村孩子的背后, 都系着一个渴望脱贫奔小康的家庭, 系着一方广袤的土地, 系着乡土中国的未来。

教师资格证终身制打破

——教育部近日透露, 2016年将全面推行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制度, 教师资格终身制就此打破。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表示,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改革试点自2011年启动以来, 已有22个省份推进试点改革, 破除了教师资格终身制。

英国顶尖前十所高校全球排名公布

——全球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夸夸雷利-西蒙兹咨询公司 (QS) 2015/16年全球大学排行榜出炉,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保持第一排名。英国顶尖前10所高校全球排名也已经公布, 相比2014年都有些浮动, 分别为:10.华威大学, 世界排名第48名;9.布里斯托大学, 世界排名第37名;8.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LSE) , 世界排名第35名;7.曼彻斯特大学, 世界排名第33名;6.爱丁堡大学, 世界排名第21名;5.伦敦国王学院, 世界排名第19名;4.伦敦帝国学院, 世界排名第8名;3.伦敦大学学院 (UCL) , 世界排名第7名;2.牛津大学, 世界排名第6名;1.剑桥大学, 世界排名第3名。

一块钱奖学金

极致展现微观细节 篇4

专业操控助力拍摄

讲到微距摄影中最难把握的,就要数对焦了。在近距离拍摄的时候,传统方式是使用手动对焦进行拍摄。但其实像D810这样的单反,自动对焦的精度和速度都能满足微距拍摄使用。即使是周边对焦点,也能提供同样出色的精度。并且,如果你使用D810搭配较新的105mm或60mm微距镜头使用,还可以直接在对焦完成后转动对焦环,进行全时手动对焦,而无需去使用机身上的AF/MF拨杆进行切换。这在野外拍摄动植物微距的时候,是非常方便的一点。

此外,当使用三脚架拍摄静态产品或不会移动的昆虫的时候,还可以打开D810上的即时取景功能,放大对焦区域来进行精确对焦。此时,画面的最大放大倍率可达46倍,你可以在机背液晶屏上仔细查看。

另外,因为局部足够高的像素,其实在微距时,你还可以使用D810内置的裁切模式。以1.5倍的DX裁切模式为例,即使裁切后,依然具备4800x3680的高分辨率。也就是1766万像素,足够杂志的跨页印刷输出。

精湛细节

提到像素,作为目前尼康数码单反系列中最高像素的D810,具备超高的3635万有效像素。这在拍摄微距照片时,让放大观看照片成为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因为每一张照片都具备丰富的肉眼难以见到的细节。无论是树叶上细微的绒毛,还是昆虫斑斓的复眼,都可以得到细致的再现。

除了细节,D810的色彩表现也非常到位,画面的影调过渡非常自然。使用RAW格式拍摄后的照片,拥有巨大的调整空间,可以对反差、饱和度、对比度和细节等选项按自己的要求就行调整,并得到满意的结果。

尽管像素高达3635万,但D810的高感光度噪点控制也很出色,即使在接近ISO3200的挡位,也能拍摄出比较纯净的画面。

使用不同镜头的乐趣

尼康D810拥有丰富的镜头资源,在微距方面,平常使用最多的是AF-S VR 105mm f/2.8G IF-ED和AF-S 60mm f/2.8G ED。这两支镜头都使用了尼康特色的纳米结晶镀膜技术和ED玻璃,能保证画面的锐利细节和对比度。由于具备环形超声波马达,所以可以进行全时手动对焦。焦距较长的105mm微距,还具备VR防抖功能,这在户外不适用三脚架拍摄的时候,能大大提高拍摄成功率,降低画面的抖动。

有了这些支持,尼康D810可以完全满足我的生态微距拍摄需求,让我的作品获得更多的认可。

微观战略研究必须重视 篇5

从一定意义上说,美国型CI是一种工具论,日本型CIS是一种文化论,中国型CIS是一种战略论。意思是说,在创建中国特色CIS战略中,对企业发展战略(即微观战略)的学习、研究和运用,已摆到我们的面前。从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状况分析,加强我国企业微观战略研究,对企业的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不论企业家、理论工作者、还是从事企业形象策划设计的专业性公司,对这个问题都不能等闲视之、轻视或回避。

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一般来说,人们对宏观战略的研究都是比较重视的。就国家而言,已形成强大的阵容和庞大的机构,具有相当规模,而对微观战略的研究却重视不够。原因何在?

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几十年。在那个年代,企业本身不需要研究什么发展战略,企业的发展规划、目标,以及方针政策,全部由国家负责制定、实施,企业只要抓好安全生产和搞好管理就可以了。企业的资金由国家调拨,企业的产品由国家统购统销,一切由国家大包大揽,企业只是一个生产单位,既无决策自主权,又无经营自主权。在人的积极性受到制约、生产滞后的情况下,市场供应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紧张状态,所以企业只要把产品生产出来,就不愁销不出去,形成了人们常说的“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卖方市场。在那个时候,我国经济是封闭式的,市场没有竞争,企业也不需参加竞争,因此发展缓慢。即使有少量产品出口,由于质量较差,牌子不亮,大多成了国外市场上的廉价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而后又推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小平同志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扩大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把企业推向了市场。企业在这个陌生的市场中拼搏、抗争,以谋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席空间。

一些成功的企业经验和无数失败的企业教训告诫我们,面对日趋激烈的全球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企业如果没有一个系统的、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即使其他方面搞得再好,也只是昙花一现,注定要失败的。这也是我们把企业微观发展战略,作为中国特色CIS战略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原由。

由此而见,微观战略的研究与实施,对我国企业具有重大而特殊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荣辱和生死存亡关系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致胜的问题,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一句话,企业的微观战略,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和发展,关系到企业的全局。俗话说,“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下棋如此,企业也不例外。

作为一个企业,不管其规模大小,性质如何,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战略指导,即使形象良好,也终将因决策失误而遭衰败。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这方面的惨痛教训,有增无减,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当然,企业在研究和制定战略时,必须要与企业的经营理念相结合,否则,企业形象就缺乏整体和统一,而且企业的发展、形象的完美,都是以企业战略正确为前提的。

纵观世界范围内一切企业,无不重视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美国的一些企业,已研究制定了30年、50年,甚至100年以后的发展战略,可见他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当然,我们也时常看到,一个好端端的企业,由于领导人目光短视,胸无大志,短期行为严重,视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儿戏,不思考,不研究,一旦企业发展受阻,则一蹶不振,毫无回天之力,使企业遭灭顶之灾。而受损失的不仅是他自己,更是国家和广大职工。

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市场竞争的特点是企业形象的竞争,形象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竞争,而形象竞争的核心是战略竞争,战略竞争的关键是市场。所以,作为企业,必须面对市场,了解和熟悉市场,把握市场竞争的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经营战略和发展战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只要竞争存在,就有一个研究竞争全局的问题。国际大市场可以是竞争的全局,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市场,也是竞争的全局,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也是竞争的一个全局。因此,研究带全局性竞争指导规律的问题,是战略学研究的课题。

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要求企业家和从事企业形象策划设计的人,了解某种程度的战略规律,还要了解并懂得全局性的东西,如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政策,只有了解和懂得了全局的东西,才能更好地使用局部的东西。因为局部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东西的。全局性的东西也不可能脱离局部的东西而独立,因为全局是由一切局部的东西构成的。在人们的生活中,往往有这种情况,有时候局部失败了或者垮了,对全局可以不受重大影响,就是因为这些局部对全局而言,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反之,如果全局决策失误,就会形成致命的一击,造成上面所说的“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的惨痛局面。

作为一个企业,不管其规模大小,对国家和某个行业来说,则是一个局部。所以,在所有CIS形象策划设计中,对企业发展战略的精心策划和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也然。特别是企业家或主要领导,如不能志存高远,居安思危,企业不仅得不到发展,而且会危机四伏,后果不堪设想。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企业重组后某些方面的不足和机制等问题,尤其在国有制企业中,一些企业领导患得患失,短期行为十分严重,对企业发展心中无数,缺乏构想,也没有信心,整天忙于日常事务,甚至连看书看报的时间也没有,更不用说对企业的微观发展战略有何安排与研究了。

可见,要把握全局的指导规律,首先要注重学习,就像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他的经典巨著《第五项修炼》中提出的学习型组织。为什么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愈来愈受重视?答案是“由于外在环境变化实在太剧烈而混沌,人们眼看许多世界级的顶尖企业转瞬间由盛而衰,甚至颓然倒下。在传统的典范动摇之际,人们开始转而寻求新的典范。”而这些新的典范,就是对于传统组织中许多不合理、不满意、或深感困惑的现象开始反思。当代世界范围成功的大企业集团老总,绝大多数都是学习型的。可见学习对研究和制定企业战略多么重要。第二要用心思考才能得其要领。因为这些全局的东西眼睛看不见,只有用心思去想才能懂得其中的奥秘。不用心思去想,就不会懂得。但对有局部经验的人来说,如肯花时间用心思去想一想,就能领会和明白那些更高一级的东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研究或制定企业微观发展战略问题,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竞争双方的关系,照顾到各个相关的环节,特别是对企业发展全局有关联或者有决定意义的某些部分,关照全盘情况中的特点与变化,照顾到企业的现在和将来等等问题的区别和联系,这些都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但只要用心思去想,也都不难了解和解决。总而言之,要把市场竞争中一切与企业发展有关联的重复问题,都能提高到原则性问题上去解决。这就是微观战略所要研究的问题。

这里要强调说明的是,商战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市场瞬息万变。所以,在实施企业战略的过程中,完全符合的情况是很少的。因为参与竞争的双方,是由人组成的极富动态的群体,加之竞争双方信息的相互保密、封锁,因而要求企业在实施企业战略的过程中,要善于根据发展或变化了的情况,及时加以调整、修正,才能使自己的战略比较符合实际,赢得竞争的胜利。

为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使制定的企业微观发展战略尽量符合实际或接近实际,一定要重视制定战略前的市场调查。

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消费者和顾客的需求,企业就是在这种不断满足消费者或顾客的需求中发展壮大起来的。为实现这一目标,争取最好的回报,必须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对企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并使用这些规律于竞争之中。

当然,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使用就更加不容易。关键在哪里呢?我认为最主要的问题,也是最难的问题,就是要了解竞争双方的情况,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实践,把主观与客观之间统一起来。

认识情况的过程,不仅存在于企业制定战略计划之前,而且存在于实施战略计划的过程中,这是又一个认识过程。第一个过程中的东西,是否符合变化了的情况,需要不断的重新加以检查。如果我们制定的战略计划与实际情况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就必须要依照新的认识,构成新的判断,对已定的战略计划加以改变,使它更适合于新的或变化了的情况。有些企业领导不动脑筋,或怕麻烦,或主观随意,不知改变和不愿改变,完全照原订计划办事,结果非失败不可。

微观粒子宏观化 篇6

例1: (2009年达州市) 氢气不仅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还可以在氯气中燃烧, 反应方程式为H2+Cl2 (点燃) 2HCl, 若用“○”表示氯原子, “●”表示氢原子, 则上述反应可表示为

解析: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此题给出了化学方程式H2+Cl2 (点燃) 2HCl, 氢气、氯气都是双原子分子, 一个分子应该由两个原子构成。而生成物氯化氢是两个分子, 每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氯原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的。所以此题应该选C。

例2 (2009年浙江金华) 下图表示物质A () 与B ()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 () 的微观示意图 (和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其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但原子数目减少

B.A、B、C三种物质在分类上均属于化合物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 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l:2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解析:在一定条件物质A和物质B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物质C,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种类、数目以及质量都不变。物质A和物质C由两种原子即两种元素组成, 属于化合物, 而物质B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该反应中物质A是两个原子, B是一个, C是两个。所以化学方程式中, 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誜l誜2。该反应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所以此题选C。

例3 (2009年潍坊市) 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甲、乙化学反应, 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D属于氧化物

B.物质C的水溶液pH大于7

C.甲是复分懈反应

D.实验室可用H2O2和MnO2制取E

福柯的微观权力分析 篇7

一、福柯的微观权力分析方法

福柯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纳入实践进行考察, 他把实践领域分为三大块:对物的控制关系领域、对他人的关系领域、对自身的关系领域。对应着福柯批判的是三大轴线:知识轴线、权力轴线和伦理轴线。这种研究不同于传统的认识论、科学史对知识的研究, 不同于传统的权力研究, 有别于传统的道德研究, 而采用了考古学和谱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从而达到了对启蒙实践全新的深刻理解。

福柯认为在现代社会出现了对某些制度、实践、话语的巨大的迅速增长的可批判性, 出现了一种普遍易碎性, 这种易碎的不连贯的局部批判, 对整体理论有抑制作用, 这种批判是一种自治的理论生产。通过这种局部的批判, 知识的回归得以实现。这种知识的回归分两种, 第一种是屈服的知识:被功能一致性和形式系统化所掩盖和化装的历史内容;第二种是人们的知识:普通人的没有被规范化的知识。而福柯所谓“谱系学”指的是“使那些局部的、不连贯的、被贬低的、不合法的知识得以运转起来, 来反对整体理论的法庭, 后者以真理认识的名义, 以控制在几个人手里的科学权利的名义把那些知识都过滤掉了, 对它们加以分级、整理”。福柯解释说, 谱系学是一种“反科学”, 指的是“知识的造反”。这种造反不是反对科学的内容、方法和概念, 而是首先反对“集中权力的作用”, 谱系学引导的斗争就是为了反对属于被认为是科学的话语自身的权力。

正是在这种谱系学的基础上, 福柯建立起了自己独特的微观权力分析。

二、福柯微观权力的特点

福柯将传统的权力理论视为宏观权力学, 它重视国家机构这样的权力中心, 从权力中心构成对局部的支配、控制, 形成单一的统治大厦。福柯反对权力中心化的这种模式, 而主张建立微观权力学, 将权力视作是非中心化的、多元化的、分散的关系存在。作为关系性的网络权力, 它在无数点上被运用, 在无数点上展开来的。

福柯认为传统的权力观把复杂的权力关系作了过于简化和宏观的处理, 要把握现代社会权力运作的特点, 就必须从全新的角度来理解权力。在他看来, 权力有以下特点:

首先, 权力是多形态的。福柯反对把权力看作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控制, 权力不是集中性、总体性的。在现代社会, 权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不同的局部领域, 如监狱、军队、工厂、学校以及话语、知识、肉体、性等等, 使用灵活多样的策略来运行, 其在政治、经济、教育、家庭、国家、生产关系中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

其次, 权力是一种关系, 是一张相互交错的网, 它无处不在。传统的权力研究都关注权力在谁手里, 权力由谁来支配的统治权问题。事实上, 权力比这要复杂得多, 它是各种力量关系的、多形态的、流动的场。权力从未确定位置, 它从不在某些人手里, 权力在运转着。这种无处不在的权力关系, 不是一种自上而下地单向性控制的单纯关系, 而是一个相互交错的复杂网络。

再次, 权力是生产性的实践, 而不是压制性的外在控制。德勒兹将这一点视为福柯权力分析的首要特点。传统的权力分析总是强调权力消极否定和压制性的一面。但是福柯通过对监狱和性等文化边缘学科的研究发现, 权力应该首先被看作是一种生产性的实践, 在知识、话语的层面, 权力是产生效果的机制和技术。生产性的权力通过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等技术, 驯顺了肉体, 生产了符合规范和纪律的对象、知识;它激发了活动, 而不是禁锢了思想;引发了话语, 而不是打断了话语。这为知识与权力的结盟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知识与权力的勾结

福柯在1972年《理论与刑法制度》的授课中明确提出了权力——知识理论, 传统的理论认为知识属于“真理和思想自由”领域, 在权力不发生作用的地方知识才存在和发生。而福柯在这里否定了知识和真理的纯洁性和客观性, 认为“权力生产知识;权力和知识是相互指涉的;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 不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

一方面, 权力对知识的产生、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另一方面, 权力与知识相互促进, 有规律地发展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权力的增长可以促进知识的发展, “任何权力的增长都可以在它们里面促成某种知识”, 通过对权力关系的加工, 实现一种认识“解冻”。知识的形成和积累, 也可以使权力的效应不断扩大。福柯将权力机制类似地视为某种以知识齿轮构成的机器, 一个齿轮带动另一齿轮, 又引发第三个齿轮的运转, 从而带动了整个庞大的权力机器的运转。

四、微观权力的出路

福柯提出的权力与我们以往对权力的理解截然不同, 这种权力是自在自为的, “它就在那里”, “作用在我们身上”。然而这种权力观虽然有别样的创见, 但是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弱点。

例如布尔迪厄就把谱系学概念看做是一种对社会史的委婉替代。福柯以一种否定的方式接受了典型的发生社会学的思维模式, 并为这些模式创造出接受。布尔迪厄认为, 这种否定模式不会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只不过引起一种“伪革命”的快感, 并且, 这种批判方式 (指与传统历史的决裂) , 会阻碍对美学倾向和艺术品基础的探索, 因为艺术品定位于艺术制度的历史之中。

在八十年代后期, 福柯发现对个人的约束、规范以及主体化, 这一切不仅是由权力造成的, 而且也是个人自己造成的。福柯的人学思想侧重于个体, 强调绝对的个人选择和个人创造, 这为个人反抗权力、突破“规范化”带来了启发。但是生存美学依然犯了唯美主义的错误。哈贝马斯就曾经称福柯为逃向美学、回避改革的“保守主义者”, 他说:“所有这些……都已证明自身是胡闹的实验。”

福柯提出权力问题, 始终是从一种批判的角度进行谈论, 但是他并没有设想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替代方案。对于福柯来说, “哲学家的任务是成为权力的减速器”。作为一个“反抗者”的角色, 他没有提出一条具体的革命道路。但是尽管如此, 正如福柯所言, 福柯提出的微观权力, 与传统的宏观权力之间, “不存在断裂”, “一个立足于微观权力角度的分析, 能够毫无困难地和以一个类似于管理和国家问题的分析相一致”。从这个角度而言, 福柯的微观权力分析对现代权力的理解和改良则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福柯.必须保卫社会[M].钱翰,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2]德勒兹.德勒兹论福柯[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3]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 杨远婴, 译.三联书店, 2007.

[4]福柯.不正常的人[M].钱翰,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5]激进美学的锋芒[M].周宪,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6]岳川, 尚水.后现代主义与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微观与宏观的痛感差异 篇8

下半年会好起来吗?经济真的在下滑吗?自7月份央行连续一个月内两次祭出利率工具以来, 市场对下半年经济形势和企业经营状况的担忧不绝于耳, 甚至有不少企业认为, “直至6月底, 仍看不到何时会转好, 现在形势比2008年还差。”另外, 企业的这种忧虑还因企业的微观、中观感受与宏观经济数据不一致有关。

中国经济下半年第一个月的主要数据, 在外界的高度关注下, 于8月9日正式发布。固定资产投资前7个月同比增长了20.4%, 与前6个月持平;7月份消费的实际增速为12.2%, 比上月微升了0.1个百分点。但月度经济的核心指标,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7月份同比增长了9.2%, 比上月略微回落了0.3个百分点。

与宏观数据显示的趋稳相比, 企业的感受甚为糟糕。多家机构近期的调研报告中, 企业经营状况恶化的案例并不鲜见。企业正在经历去库存的过程, 一方面, 原来高价买进的库存要削价卖出, 挤压了利润;另一方面, 在削减库存时, 企业产能发挥不出来, 但又不敢轻易解雇工人, 固定成本很高。

这种痛感很容易让人们联想起2008年的经济危机。原本深刻的教训, 不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淡忘。有两点不应否认。其一, 危机根源是实体经济日渐缺乏效率, 在金融领域却泡沫泛滥, 虚假繁荣掩盖了问题。好比一个体质日益衰弱的病人, 因为天天打吗啡而显得容光焕发, 到终于有一天不能支撑时才发现他的虚弱。其二, 靠钱来刺激解救不了当前的危机。不断的刺激只是把问题后移, 导向更深的深渊。尤其是近期传出的地方政府“N万亿”的“稳增长”之策, 更是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短期内加速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确可以保增长, “放水养鱼”或可解一时之忧, 但要做到经济明后年仍能持续稳定的增长, 靠政府不断加大投资是不可能的。

宏观空间,微观生活 篇9

穿过上层主入口的门,迎面而来的是直通宽敞、气派的更衣室的另外几扇门。更衣室连接左右两侧隐藏式的女主人和男主人卧室套房。更衣室内,面向门正中的是一组米白色的衣柜墙。其修长的门板用皮革装饰,门边缘装饰的铆钉以及角质的手柄使得衣柜整体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空间正中放置的装饰台用来储放各种配饰。一盏现代感十足的铂彩色玻璃吊灯位于台面的正上方,成为了空间的另一大亮点。此外,橡木地板也为整个空间增添了些许温馨的气息和视觉趣味性。来到女主人房,整个空间立即被女性氛围所围绕,轻淡柔和的色调沉浸在从一旁的落地窗透射进来的阳光中。空间右边华丽雕刻的床头板以及左边精致的壁炉都格外惹眼。Lelievre面料是这一空间的另一大亮点,其中窗帘薄纱、床单以及扶手椅和搁脚软凳的饰面材料中均可见其踪迹。而由印度手工艺人打造的独立式浴缸则成为女主人卫浴间的一大亮点。相比女主人房的设计,男主人房及其卫浴间的设计更为冷静、稳重但足够惹人注目。而且,其卫浴间的设计也相对更为简洁和线条明快。而在卧室设计中,落地窗的设计却和女主人房相似且均可欣赏后花园的满园景色。不同的是,其床铺的床头板用桃花心木框架装饰,且表面由驯鹿麂皮饰面。沿着通往男女主人房右侧的门直入便可来到书房。这是一个布局紧凑的空间,包括图书区、办公区及会议区。因其位于入口处,便于主人随时知晓客人的来访,同时可在避免打扰楼下的家庭生活的前提下即时开展会议。

公寓的社交区是位于中层、面积达120平米的生活区。该空间被划分为四个区域:钢琴区、用餐区、电视区以及壁炉区。其中形状向前突出的壁炉是由一整块缟玛瑙凿刻而成。生活区上方天花照明设备的设计进一步加强了这一空间四个区域的辨识度,在每个区域上方分别形成了一个光池。此外,一系列其他灯具的运用亦为整个空间起到了辅助照明的作用,其中包括位于壁炉两侧的壁灯台。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桉树叶。而灯台的形状恰好与上方天花灯的设计相应和。对此,设计师兼SHH合伙创始人DavidSpence这样说:“我们许多的设计想法均来自植物和各种有机形态,它是贯穿整个公寓设计的主线。”

此外,中层还包括两间儿童套房及其卫浴间以及一间客用套房。男孩房的设计,童趣中不失点滴成熟的风格,其中充斥着许多“旅行”题材的配饰,为整个空间增添了一抹趣味性。海军蓝是这一空间的主色调,其中包括屹立于卧室中央的巨型落地灯、书架、衣柜门以及百叶窗和窗帘。粉红则是女孩房的主色调。无论是粉红色的衣柜门,还是桃红色的地毯以及南瓜形状的大坐垫都为空间带来了一抹童话色彩。每一位公主的卧室都少不了一顶王冠,女孩房也不例外。设计师为此特意设计了一顶与王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粉红色鸟巢。此外,为了迎合“鸟”的主题,设计师还在书桌上放置了一盏以鸟的爪子为基座和羽毛制的灯罩构成的诙谐有趣的台灯。桌子上方还悬挂有四幅精美的儿童画作为装饰。

位于一层的电影放映室是家人娱乐的最佳去处。放映室内,位于前排的大型地板垫是孩子们的根据地,而大人们则可坐在后排的四张定制的座椅上观影,每张座椅备设置有一个饮料架。放映室后面是一个吧区,可提供饮料、咖啡和零食。墙上四处可见的古老影像为整体空间增添了几分好莱坞的色彩。

与微观管理背道而驰 篇10

这就是拉里·佩奇 (Larry Page) 重掌帅印时谷歌的局面。像其他许多拥有核心产品线的公司一样, 谷歌正在努力寻找下一个市场。过去10多年来, 我一直在帮助许多高科技公司寻找下一个市场, 因此对这方面了解得不少。谷歌面临的最主要挑战就是, 是否拥有一个能够推动增长的框架和文化。虽然这里我只讲谷歌, 但我认为, 所有领导者都能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创新文化

就像树叶漂在河面上, 我们可以看着树叶说“哇, 那个东西的确在动”, 或者我们可以看着河水本身, 是河水的流淌推动了树叶。我们常常衡量和管理企业中最新的“什么”——也就是那片树叶, 但创造高绩效增长的却是背后的“如何”——也就是那条河。所以我说, 谷歌面临的关键挑战是文化。“不, 不, 不”你可能在想, “应该是如何留住员工, 如何创新, 如何确保企业正常运转, 或……”我的观点是, 当你有了创新文化, 员工就会留下来, 产品会卖出去, 业绩也会蒸蒸日上。关注“如何”就能让你得到“什么”, 但若只关注“什么”, 一旦员工发生变化或产品卖出去后, 企业往往就会分崩离析。

谷歌从一开始就建立了出色的创新文化。谷歌创始人在创立公司之前就明白, 他们要进入的是一个高度竞争的细分市场。那时候 (感觉是另一个时代) , Alta Vista、雅虎和其他公司都有广为人知的成熟的搜索产品。谷歌创始人应该想到, 改进搜索算法可以带来足够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但他们并没有这样做。他们知道他们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空间, 今日的《山丘之王》可能成为明日的《致命旅行》。怎样才能比其他所有公司更快更好地创新呢?不仅包括大型的 (现在变得呆板的) 互联网公司, 还有由才华横溢的年轻一代领导的众多进取型公司?他们能否对自己释放的巨大创造力进行微观管理?不能。那么他们怎么来把握创新的方向呢?他们决定大胆尝试一种全新的方法。谷歌决定让开放的信息流成为公司的重要特征。

发掘员工价值

谷歌让有才华、有原则, 并富有创造力的员工发挥应有的价值, 而不是把他们看作笨蛋, 不信任他们。谷歌向每位员工阐明公司的发展方向。所有员工不仅了解公司的战略和工作重点, 也需要知道什么对公司最重要。公司发布并定期更新这些内容, 还有各种评论和问题。据我了解, 公司各级员工仍可以在内部网上看到这些信息。

猜猜这种情况下会发生什么:员工真正了解他们的项目或产品与公司战略的相关性。这让谷歌获得了两方面的战略优势:首先, 每个员工必须了解战略, 这种期望有助于公司招募到才华出众的技术人员和商业人才, 因为高瞻远瞩的实干者都希望到自己能发挥影响力的地方去。第二个优势是, 开放的战略让需要做出决策的人拥有决策权。除了体现明确性, 开放战略文化还提高了各方拥有共有权的成本。一旦员工明确了职责, 协调一致也就水到渠成。

因此, 多年来各种人才不断加入谷歌, 因为他们有明确的职责, 并拥有创造的权力。而这也就带来了高度协调的卓越创新, 并产生了惊人的结果。但与2.5万名员工一起创新还有其他的挑战。如今, 人们对谷歌的最大抱怨就是, 虽然许多项目做了许多事情, 但很少看到商业本身的进展。相反, 谷歌有可能成为现代版的施乐帕克研究中心, 尽管创新在那里诞生, 但不能为自己赚钱。这必须改变。就像丽塔·麦格拉思在《Discovery Driven Growth》一书中所指出的, 多数公司允许员工自我管理、自我决策, 他们提出的想法多是渐进性的, 而非突破性的。

鼓励突破

为了了解培育突破性想法这个问题, 佩奇先生要求所有管理者用60个字对各种项目做出描述。现在的目的是要更加清楚所进行的一切, 这似乎是无可争辩的。他甚至可能摒弃“百花齐放”的战略, 以便集中精力培养一小束巨型孤挺花。

这个冲动之举是自然的反应。了解更多, 做艰难的权衡, 做出决定。所有这些都是CEO应当做的事。这也正体现了华尔街所赞赏的某种果断性。因此, 寻找更多信息只是这一讯息的一小部分。

但这样也不对。这只是上个世纪的管理者会做的事。让信息沿着层级命令链上下流动只会拖延事情的进展。这是老派的做法。一旦拉里·佩奇这样做, 就等于把自己放在了“总答案师”的位置。这个概念的问题在于:它让其他所有人都成为了“做事情的人”。这不是在鼓励而是在阻止员工共同创造, 使权力从员工转向了领导者。

这样做不合适, 也不是谷歌的风格。谷歌的员工都是聪明人, 他们能够理解事物。21世纪的领导者应该说“这是你需要知道的, 这样你才能做出更多的决策”, 而不是“我需要知道更多”。

建立一种通过分布式决策和所有权来鼓励创新的文化应该是这样的:

你想要什么创新应该有一套标准。最常用的就是财务收益模型 (你想看到进入20亿美元市场的可能想法) , 也可能是具体的目标市场, 或你想服务的地区。这不仅有助于员工产生创意, 也可以淘汰那些不符合标准的创意。

建立一种投资方法, 让新创意得到孵化和发展, 同时在完成节点的情况下, 稳步获得新的资源。记住, 所有创新在初期阶段需要更多的建议而不是责任——但责任和资源的稀缺性在创新中仍然很重要。它促使人们做出权衡, 并取得进展。

组织讨论会, 让员工相互提出尖锐的问题。举办论坛, 让员工提出各种想法, 然后投票决定哪些想法有更大的机会。让他们组合各种项目, 以获得更大的机会。提高组织的创造力, 共同对结果负责。

【微观原因】推荐阅读:

微观基础07-21

微观教学05-12

微观科学05-18

微观参数05-30

微观对策06-29

微观力学07-28

微观影响08-14

微观角度08-20

微观行为09-06

微观环境09-15

上一篇:初中数学持续性教学下一篇:引导小学生写好作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