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文化培育

2024-07-11

高校创业文化培育(通用10篇)

高校创业文化培育 篇1

作为各类人才的蓄水池和储备库,高校如何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考验着包括政府、地方和高校等各级部门。

如果要提炼和总结今年最火的词, “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问鼎榜单一定毫无争议。仿佛不经意间,这两个听上去很时髦的新概念,便闯入并深入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如果就此认为这只是一股热潮,显然有些低估“创新创业”之于中国社会经济的重要意义。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早由李克强总理在去年9月10日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随后在今年3月份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由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创新创业的核心在于人才。所以,当创新创业开始由国家层面系统性推动时,人才供应的最前线——高校,亦在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以实际行动响应和支持国家政策。如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然而,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学生每年选择创业的比例为5%,创业成功率3%,这一数字仅为美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1/7。因此,作为各类人才的蓄水池和储备库,高校如何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 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考验着包括政府、地方和高校等各级部门。

背景和使命

“当下的中国经济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鼓励创业和创新。”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其仁认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速放缓,而企业的成本则大幅上升。不少企业遇到严重困难,面临过剩产能淘汰,度日维艰。出路何在?最重要的就是鼓励创业和创新。

在周其仁看来,任何市场经济,由于转型、升级、技术革命和商业模式变化等, 总会有一批企业被淘汰、破产、重组……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批新的企业能顶上来?有多少新企业在新的条件下找到新的生存模式、 发展模式,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这才是决定性的。当国民经济和全球格局发生重大转型时,创业和创新尤其重要。

对此,官方的表述是,当前,进入 “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同时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环节就在于以改革创新推进新一轮创业创新浪潮。

正因为如此,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新一轮的创业创新浪潮被定义为 “稳定中国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的重大引擎”,不断产生的创业活动和新企业给经济增长带来了持续的活力,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据了解,今年以来,为支持创新创业,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实施创新驱动,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紧随中央步伐,各地亦配套密集地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推进措施。在各级政策的驱动和助推下,创新创业已由小众、少数人的事,真正的变成了大众甚至全民的创业浪潮。

而随着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 以及业界和学界的积极实践,以“互联网 +”+传统行业为代表,各行业各领域的新模式和新业态不断涌现,在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的同时,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将近5个百分点。网上零售额在过去两年连续高增长的基础之上,上半年增速将近40%。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新产品的增长速度也都大幅增长。创新之于中国经济的驱动作用由此可见。

高校如何作为

当创新创业成为全民浪潮时,高校作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和未来的主力军,理应站在改革的最前沿。所以,当李克强总理在今年3月的两会上,正式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行定位后,紧随其后,5月份中国政府网就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在将2015年确定为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元年的同时,《意见》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资金支持政策保证等提出明确要求。“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等支持创新创业的措施在《意见》中都有明确表述。

不仅如此,以创客学院为代表,各地各高校也都在积极推出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举措。以广东为例,仅广东省教育厅统计的125所省内高校中,就有40多所院校设立了创业学院。

在暨南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互联网创新研究所所长汤胤看来,随着我国进入创新创业驱动的发展阶段,在校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因此高校组建创业学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为大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或者主导创业时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把创新创业当成创业教育或创业教学,并不可取。

汤胤认为,从学生对创业的理解程度来看,有些内容有必要开设创业课程,因此,以创业学院、创业教育等形式来主导十分必要,但真正的创业过程涉及很工商行政、法律税务,团队建设管理、商业模式及运维等一系列事务,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并没有太多的现实指导意义。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也认为,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适合创业。有研究表明,学生创业的最佳期也不是求学阶段,而是就业工作的数年后。学校之所以还要大力倡导创新创业,目的在于希望学生通过大学期间的创新创业获得一定的创新体验、创业历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为日后踏足社会积累人生资本。

正因为如此,李言荣建议,大学阶段不应局限在培养学生狭义的创业能力,而应着重培养创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既需要一定程度的“专门教育”,同时也需要在更宽广范围内的“泛化教育”。

温室里永远长不出经得起风雨洗礼的花朵。汤胤也认为,高校要想培养出真正的创新人才,就需要留给学生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在实践中思考和锻炼。但冀望在学校中就可以解决和积累创业中所有困难和经验,显然也不现实。

在汤胤看来,高校的创业教育只是为学生未来的创业埋下种子,奠定基础,至于种子什么时候发芽,会不会发芽,要看种子本身,创业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是创业者本人而非外界因素。

更何况,创业本身是个漫长的过程, 它不仅要求创业者要具备各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及其考验创业者个人和团队的耐性、毅力和韧性,要求创业者具备坚定的信念。而这恰恰是很多学生不具备的。

因此,汤胤认为,对于大学生创业,高校不能单纯为了鼓励而支持,而应该注重创业个案处理,根据不同创业者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

广州阳普湾创新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徐立新则认为,对大学生创业尺度可以再大一点。比如很多人质疑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实操性,对他们的创业想法和项目太过苛求。但需要指出的是,未来注定是移动互联的时代,而这个时期的大学生这更懂得未来市场的需求。所以,即便他们的创业项目有些不切实际,甚至不着边际,也应该更宽容一些。

因为在校项目不成功,并不代表未来的项目不行。更况大学生创业即便失败了, 成本也很低,但收获的却是创业的素质、经验和历练。

徐立新强调,从硅谷成长起来的很多公司,他们的创业项目,最开始在别人眼里很多也都是都以为是异想天开,可最终事实证明他们的市场嗅觉是最敏锐的。

综上所述,学校的创业教育,并非是以创业促就业,更大意义上,是为了锻炼创业者本人的能力,为未来培养一批新型高素质现代的创业管理人才。因此,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评价和衡量,不应该只停留在短期孵化了多少项目,而应放在究竟多大程度上提升了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这有这样,才能让高校真正成为培育创新创业的沃土。

高校创业文化培育 篇2

【关键词】铁人精神 商科院校 创业文化

铁人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最大的政治优势;是我们培育高校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力量源泉,更是高校进行创业文化培养中对于艰苦创业中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是东北工业优良传统作风的体现,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是我省企业文化的灵魂,更是高校培育创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铁人精神融于高校创业文化中,对于商科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中,为商科院校创业能力的创新发展带来新的时代内涵。

一、“铁人精神”对培育高校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铁人精神已经成为黑龙江文化精神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刻理解铁人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意义,对于商科院校服务与地方经济以及创建创新性的创业文化模式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

以铁人精神为创业文化的核心的做法,对商科院校进行系统化设计和模块化运作,对于解决商科院校素质教育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使创业文化模式真正覆盖到了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哈尔滨金融学院将充分利用哈尔滨市‘老工业基地’的资源优势,积极创建大学生创业活动,基于针对大学生素质教育进行拓展。 我们相信:随着“铁人精神”逐渐渗透到商科院校创业文化中,对于我院学生人文素质、职业素养、创新意识都能有一个质的提高和飞跃,将“铁人精神”与商科院校创业文化进行融合对于哈尔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的高职教育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以“铁人精神”拓展商科院校素质教育

近年来,随着很多商科院校过于强调对职业技能教育的培养、缺乏对职业进行针对性和创业素质的培养等凸现出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商科院校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服务地方经济能力的初衷。因此,针对以上造成的问题,将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合到学院创业文化培养和教育中去,重视素质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于培育青年学生提升创新能力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一)拓展“基础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

“基础素质”的内涵界定侧重于思想政治素质、健康素质、阳光心态、人格品质以及沟通能力、人际能力等元素。进行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化建设,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精品课程库,供学生进行菜单式选择;

(二)强化职业素质,培养高素质商科专门人才

“职业素质”的内涵界定侧重于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礼仪等元素。让思想素质好、专业能力强的老师作为学业指导教师,督促完成学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全面推行“双班主任制”,即由校企双方各派一名班主任,校方班主任负责思想政治教育、文明习惯养成等,企业方班主任负责业务能力辅导和就业安排等,校企共同培养具有“重诚信、能吃苦、善沟通、会经营”特质的高素质商科专门人才。

(三)培育创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创业素质”的内涵界定侧重于创业意识、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等元素。而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属于“生存型”创业,是草根阶层的创业。因此,以“铁人精神”文化为核心,建设校园创业特色文化。强调对于这些在校生进行创业实践以及在实训基地中加深对“铁人精神”的领悟和理解。另外,商科院校将创办“铁人”文化研究课题,为进一步培育商科院校创业文化模式发展中,研究传承“铁人精神”,适时创建一些以商科院校为主的一些先进个体的创业事迹和创业故事开展基于“铁人精神”传承下的“新型创业文化”长廊,展示“铁人”精神下的创业者风采。通过研究和应用于商科院校教育中的“铁人精神”,对于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历程中,引导学生养成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奋发上进的优秀创业品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三、以“铁人精神”提升商科院校的创业文化

“铁人精神”持久强大的影响力,不仅深远的影响着传统的精神文化发展,同时也推动着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永不停息、向前发展。企业文化在前我国企业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大庆所构建的“铁人精神”、“铁人文化”,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先进的群体文化。通过新的认识,将“铁人精神”融合到高校创业文化中,发挥商科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服务的特点,将“铁人精神”创新和融合到商科院校对创业文化模式培养和发展中的思路带动了商科院校创业文化的发展。

认识和把握铁人精神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根脉是深刻融入到高校创业文化中,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重要前提。铁人精神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激励力、感召力以及影响力,一直催人奋进的力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有着深厚的“文化根脉”。这个“文化根脉”既包含了千百年来我国民族传承的优良传统,也包含了近现代我国人民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优秀的革命传统,因此它可以感动几代人,能有效推动高校创业文化的形成和向前发展。也是我们常常讲的“新型创业文化”的 “特色”和“优势”,就在于此。

“铁人精神”带来的文化和意义是厚重而崇高的,是实实在在扎根于我国大地的,是我国老一辈人在艰苦的外部环境中不断奋力开拓而产生和升华起来的。以“铁人精神”为价值核心融入到商科院校创业文化中,是高校立足服务地方经济,不断深化和拓展创业文化模式的关键所在。

注重铁人精神与高校创业文化进行系统思考与整体设计;注重商科院校培育创业文化建设中价值理念与行為的紧密融合;注重铁人精神到创业文化的“落地生根”,形成根植于商科院校创业文化中的长效机制,不断总结和探索出多种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注重综合发挥铁人精神对商科院校学生进行创业的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注重以“铁人精神”进行创业教育、学生激励、创业团队凝聚力的功能作用;提升高校的竞争力。

高校创业文化培育 篇3

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建设完善的创新创业培育体系, 仅靠某一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可以将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各方面的支持进行系统整合, 形成一个像生态体系一样的良性循环系统, 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这一体系包括高校、政府、企业、家庭、学生等多个子系统, 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撑, 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育体系。

一、高校子系统的构建

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主干, 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培育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它包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文化氛围等四个方面。

(一)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定位

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决不仅是为了培养能够创办实体企业的学生, 而是为了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 大学生能够具有基本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能力, 形成主动性、开创性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具备独立生活、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能够在未来的人生中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事业。创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个人创业所需要的观念和技能, 使他们能够辨别出别人可能会忽视的机会;培养他们的洞察力, 使他们采取可能迟疑的行动[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其目标定位上应注重内在精神的培育, 减少外在功利的考量, 应突出长效, 拒绝近视, 建立起真正符合创新创业教育规律的目标体系。

(二)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对国内高校来说尚处在起步探索的阶段。自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 国内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做了初步的有益探索。尤其是自2002年初, 教育部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南京经济学院、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九所高等学校为创业教育试点学校以来, 这些高校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创业教育的探索, 形成了“课堂式创业教育”、“实践式创业教育”以及“综合式创业教育”三种比较典型的创业教育模式。许多高校也相继采取了相应措施, 开展创业教育, 支持创业活动。但从目前开展的情况来看, 有的以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为主体, 有的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相关课程, 有的以管理学、经济学的相关课程代替创新创业课程, 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需要内部各教学管理部门整合资源, 形成整体优势, 制定统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规划, 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新颖性, 在本专业基础上开设与创业教育密切相关的课程, 形成专业课程、创业课程相结合, 必修课、选修课相统一的课程结构, 创建有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 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 通过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 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系统的创业教育,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丰富学生的创业理论、知识和经验,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技能[2]。

(三)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以管理学、经济学专业教师和学生工作人员为主, 一方面他们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但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创业经历, 在创新创业知识传授中以理论知识为主, 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等直观感受。而对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培训, 目前比较常见的以KAB、SYB培训等为主, 这些培训是以创新创业教育技巧为主, 缺乏对创新创业操作过程的实际经验指导。

高校应将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重点突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 鼓励现有专业教师以全职、兼职、兼课等形式从事创新创业实践, 承担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和指导教师工作, 成就一批创业者兼学者。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 高校应不拘一格, 既要重视本校师资的建设, 又要重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甚至成功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作为兼职教师, 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这是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人力保证, 是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的最关键因素[3]。

(四)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培育

校园文化具有独特的正向功能, 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校园文化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重要因素。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 必须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文化的培育, 惟其如此, 才能将创新创业实践变为大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创新创业文化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 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 这种文化的积淀最终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创业技能。它包括洞察社会需要的能力、应变能力和管理能力。二是事业心和意志力。足够的事业心和坚强的意志力是创业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三是以人为本的理念。经济的发展最终是满足人的需要和推动社会的发展, 对创业者而言, 创业应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四是协作精神。现代社会创业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与他人团结合作的素质。五是冒险与创新精神。创业过程存在风险, 冒险精神必然是创业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 在创业文化里要鼓励冒险, 允许失败, 宽容失败[4]。

二、政府子系统的构建

作为参与者和协助者, 政府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发挥着重要作用, 能够在政策制定、资金支持、舆论导向、服务体系、部门协调等多方面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起到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 进一步制定完善合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优惠政策

目前,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门实施了一系列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惠政策, 各省市也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系列文件。但这些政策主要是对高校创办实业的毕业生提供的系列优惠政策, 对在校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关注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可结合高校实际, 充分考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 进一步制定相关政策, 将政府和社会的指导、扶持和保护贯穿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 建立一条有效引导学生创新创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通道。

(二) 通过多种渠道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资金支持

各级政府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资金支持时, 除了制定完善的创业帮扶措施, 不断完善劳动社会保障制度, 依法为大学生个体经营或创办企业减免税费, 提供小额贷款, 为他们提供人事档案托管, 进行职称评定, 还需要建立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 不断扩大企业市场准入范围, 对经专家论证、项目可行、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学生创业项目降低门槛, 予以资金扶持。

(三) 加强宣传, 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教育舆论氛围

由于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创业尚未形成良好的氛围。政府相关部门有责任发挥相关作用, 积极宣传创新创业教育成功典型, 积极扶持创新创业明星, 引导社会形成崇尚创业、以创业为荣的良好氛围。同时要积极宣传创新创业相关政策, 提供创新创业辅导及相关后续服务, 使决定创业者能够得到支持、看到未来, 坚定创新创业的决心。

(四) 协调部门关系, 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支持保障系统

大学生创业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 涉及政府、市场、社会各方面的关系, 仅就政府而言, 也会涉及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多个部门, 政府有必要明确一个总体协调机构, 着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同时, 还应建立一个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支持系统。大学生创业存在经验和资金上的不足, 这有赖于各级政府在创业政策、资金支持和法律援助、市场咨询等方面的支持。大学生在创业时最大的犹豫是万一失败怎么办。针对这一问题, 政府有必要研究建立一套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障体系。同时, 政府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创业教育研究推动机构, 在高校普遍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以优惠政策激发和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创业教育的热情,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创业教育机构或与高校联合开展创业教育[5]。

(五) 将创新创业教育前伸, 建立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创业能力仅靠在大学阶段的培养, 难以具备完善的创新创业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曾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 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主要着眼点, 是培养全体受教育者的就业意识、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努力提供使受教育者终身受益的教育培训。惟有如此, 教育才能真正承担起教人生活、教人做人的重任。”我国要想真正的成为创新创业大国, 必须探索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贯穿整个教育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三、企业子系统的构建

各种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他们是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的最直观的感受和奋斗目标, 因此, 企业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一) 企业应当加大创新研究的投入力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源泉, 更是创业者能够取得成功的制胜之宝。企业不断加强创新研究的投入力度, 所产生的示范效果,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来说是最为直观, 也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加大创新的投入力度既可以坚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决心, 又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二) 密切与高校的合作, 实现企业与高校的有效对接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 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同时很多企业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发愁。为了破解这一难题, 很多知名企业开始与高校合作, 实行学生的订单式培养, 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很好的接触企业、了解企业, 企业也能够按照自己的要求培养人才。这种方式无疑为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提供了难得的经验。但企业在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时, 需要制定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制度, 承担起部分社会责任, 而不是仅仅定位在为本企业培养合格的员工这一目标上。

(三) 热心公益事业, 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而言, 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高校自身的师资力量存在实践经验上的缺陷, 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正在着力破解的问题之一。对于创业成功的企业家而言, 他们所拥有的丰富经验恰恰能够弥补这一缺陷。目前, 很多高校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 正在通过邀请企业负责人到高校举办讲座或聘为兼职教授等多种形式, 为大学生们传授创业经验。我们的企业家们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 有必要、也有责任为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四、家庭、学生子系统的构建

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学生, 只有学生接受了创新创业观念, 并勇于去实践创新创业, 才能说我们的教育起到了实际的效果。每一个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 家庭的支持是学生实践创新创业的有力保障。

(一) 转变观念, 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国多数家庭还存在根深蒂固的“学而优则仕”观念, 对创业存在着偏见。作为第一个接触而且是长期接触的环境, 家庭教育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深远的。要想使创新创业观念深入人心, 家庭教育观念的扭转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家庭都应该树立创新创业意识, 在孩子的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观念, 这是影响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重大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 也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值得每一个家庭重视。

(二) 接受挑战, 重视综合素质培养, 着力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缺失, 很多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 不具备创业素质, 不敢接受创业挑战。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宣传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 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意识, 使他们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培养创新创业能力。这是检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重要标准, 也是影响国家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国的关键因素。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涉及高校、政府、企业、家庭、学生等多个方面, 各个方面相互影响, 相互支持, 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需要政府、企业、家庭、学生的大力支持;政府的创新创业战略需要高校、企业、家庭、学生的贯彻落实;企业的壮大发展需要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人才支撑;家庭、学生需要通过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不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为自己开创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刘宝存.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12) :12-15.

[2][5]杨雪萍.试论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J].开封大学学报, 2008, (3) :62-64.

[3]刘振忠, 等.影响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因素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3) :33-35.

论高校网球文化的培育与建设 篇4

摘 要 具有数百年发展史的网球运动充分证明了网球文化对社会的深远影响,网球文化的内涵和文化价值对人的影响都是独特的。随着网球运动的持续深入,大学生群体也在不断参与其中。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丰富和坚实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使校园文化朝着更加健康和和谐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高校 网球文化 大学生

一、高校网球文化的价值

(一)网球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隨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训练水平的提高,各种技战术日趋完善,使得网球比赛的竞争更加激烈,现代体育竞技无不是体力的对垒、智能的较量、体质的抗衡。经常参加网球运动的大学生具备顽强拼搏、坚持不懈、战斗到底的意志品质,传播体育精神、网球文化,从而在一种高素质的氛围中进行创造性的自我发挥,使自己融人体育精神的世界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网球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

参加网球运动可以培养人的竞争精神、对抗能力。网球是一种隔网对抗性运动项目,网球要求超凡的技战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网球所具有的独特的特征吸引了较多大学生的参与,从而培养起良好的竞争意识。同时,网球比赛不是一个人的比赛。不论是双打比赛中的搭档还是团体比赛中队友之间或是教练与队员之间都要求彼此间的相互配合。这就要求网球运动员必须要具备团结合作的精神,相互配合才能得分,在失分时也要相互鼓励,不推卸责任。大学生需要这样的团结合作精神来提高民族凝聚力。

(三)网球文化促进终身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校园网球文化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学校体育的开展是学生终身体育形成的基础。网球爱好者通过长期的网球运动,不但培养了他们的运动兴趣,锻炼身体,而且促进了自主学习与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校园网球文化教育能促进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与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在高校开展校园网球文化教育能够给学生一种健康的文化氛围,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与能力。

(四)网球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气质

网球具备高雅、文明、礼貌的文化内涵,它的出身具有非常高贵的血统,融合高校校园整体的大文化背景,特别是高校体育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气质。在网球比赛中球员与球员之间、观众与球员之间、球员与裁判之间始终都以礼相待,保持着绅士儒雅的文化氛围。大学生参与网球运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更能够受到网球良好的文化氖围的影响,从而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提升自身的素质。

二、高校网球文化的培育与建设

(一)加强网球课程体系的建设

网球教学课程是校园网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专项教学课和课外网球运动 ,专项教学课是高校组织学生学习网球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科学锻炼身体方法和培养学生网球意识、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方面,结合教学实践,研究不同年龄、水平的学生对网球运动的认知,对网球运动文化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引导网球爱好者。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教学形式多样化、个性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资料、网络系统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充分利用电视实况转播、现场组织观看网球比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网球文化教育。

(二)建立校园网球俱乐部

以网球运动为内容的团体活动是校园网球文化扩散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校园网球文化的重要渠道。网球俱乐部是一个开放的会员组织,大学生在俱乐部中参加锻炼可以达到提高技术水平、强身健体的目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立的网球俱乐部是一种群众性的体育组织,在学校体委、学校工会和学校团委的领导下,组织爱好网球运动的职工和学生进行锻炼和比赛。成立网球俱乐部可以加强俱乐部成员之间的联系,互相切磋技艺、增进友谊,增加师生接触网球运动的机会,激发师生对网球的兴趣,使其进一步了解网球运动的价值,感受网球文化的魅力,从而更积极主动的参与网球运动,使校园网球文化会散到各个角落。

(三)组织网球比赛

要营造良好竞赛氛围,积极开展和参与校内与校外网球竞赛活动,搭建网球文化平台。网球竞赛不仅是推动学校网球运动广泛开展、促进学生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有力手段,也是校园网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组织校内网球竞赛,可以达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对网球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校园体育气氛的目的。因此,我们要充分调动教育和社会的各方力量,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搭建文化平台推动网球运动在我国高校的开展。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娱乐大众,丰富课余生活,更能间接传播网球文化,吸引更多师生参与。

(四)注重网球文化的宣传

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传播校园网球文化。2l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球文化作为一种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的特殊文化,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得以迅速传播。校园网络视频、校园报纸周刊、校园大众广播等将在校园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交流网球运动知识、传播网球特色文化,宣扬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网球文化,是大家在各种时间段中,各种环境下都可以感受校园网球运动的存在,可以随时随地接受网球文化的熏陶感染。我们必须重视网球文化的建设和传播,推动网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和普及,使其文化价值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网球运动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永.刍议网球发展的学校之路[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4):115-117.

高校创业文化培育 篇5

关键词:创新,创业,导师,能力,培育,旅游管理

2013年6月, 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标志性组织“应用技术大学 (学院) 联盟”成立, 联盟是由国内35所地方本科院校在国家教育部的指导下发起并成立的, 作为国内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校际协作组织, 对于我国高校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推进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变起到重要作用。联盟强调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合作目标, 强调在教育改革、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促进转型发展等方面, 进行合作交流与研究, 至此, 创新创业人培养被提到意识议程上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根本问题, 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主导, 应该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这样, 教师首先应该成为本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能手, 否则, 不能胜任创新创业导师角色。因此,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导师能力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导师能力培育应该成为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创新创业型的导师,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教师首先应该具有创新创业能力, 才能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学习和活动, 特别是当前我国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时期,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其创新创业导师的能力培育理应走在转型教师培养工作的前列。

一、培育依据:旅游行业岗位执业标准

(一) 将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培养成为行业企业岗位的执业师。

执业于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 要具备与行业和岗位相应的职业资格。这样, 才能够在旅游行业从事岗位工作活动。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顺利获得旅游行业和岗位的从业资格, 才能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 而旅游行业企业的岗位工作经验是创新创业导师能力养成的基础。我国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职业资格证书多种多样, 如导游职业资格证书、调酒师职业资格证书、茶艺师职业资格证书、餐厅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客房服务员职业资格证书、旅行社经理职业资格证书, 等等。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只有考取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才能在旅游行业企业里长期任职, 从事专业岗位工作, 才能积累专业实践经验, 才能培养专业执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才能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领域内的创新创业活动。

成为旅游行业企业的各种执业师, 需要国家组织的资格考试,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该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执业资格考试, 舍得花大的气力准备考试, 努力获得参与专业实践活动的资格。

(二) 培养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具有达标的创新创业能力。

应用技术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不应该是传统的“双师”, 只获得了执业资格还不够, 还应该具有独立的执业能力, 并能在执业活动中将工作推陈出新, 将事业干出起色, 在具有执业能力的同时, 拥有创新创业能力。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该熟悉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 了解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 清楚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前景, 引导学生与专业创新和创业对接。应用技术大学要发展, 就需要专业教师具有高水平的执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德国、芬兰等欧洲国家的应用技术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较高, 就是因为他们的教师都具有3~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岗位执业工作经验, 掌握行业企业发展前沿, 能够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给予与时俱进的指导, 促进了创新型社会的发展。

专业创新和创业能力是应用技术大学专业教师的必备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不但要具备这样的能力, 还要具有将这一能力传授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创业活动的能力。

教师不仅要有指导他人的能力, 还要有自我提升的能力。作为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该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岗位要求的不断调整,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创新专业教学内容, 为学生创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培育平台:旅游管理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平台和服务地方产学研平台

(一) 建设创新创业导师能力培育的校内教育教学团队平台。

应用技术大学应该成立多种类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 让教师广泛地参与进来, 并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负责人的作用。团队负责人在团队建设的不同时期, 要发挥不同的作用, 在团队成立初期, 要履行主导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发展方向、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周期、成员选择等等团队组织建设的基本问题;在团队建设推进阶段, 团队负责人要充分发挥监控职能, 对团队成员灵活授权, 团队建设的责任和义务落实到人, 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更多的团队成员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团队建设中来, 锻炼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实现团队的创新创业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的形成和建设, 可以使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事半功倍。相关研究成果表明, 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创新创业活动, 可以减少教师创新创业的压力, 也可以提高团队成员的创新创业绩效。创新创业团队合作应该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 支持每一个成员主动与其他成员交流的行动, 使团队成员信息交流通畅, 增进彼此的信任感和依赖感, 使团队成员乐于资源共享和人际支持, 强化团队的凝聚力, 从而提升教学团队的创新创业业绩, 提高团队成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指导创新创业的能力。

(二) 建设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服务地方的、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平台。

学校应当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提供融入旅游行业企业、参与旅游岗位工作、与旅游企业合作的产学研平台, 这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一环。应用技术大学的产学研平台, 应该强化与地方旅游管理部门、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的合作, 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提供参与旅游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参与旅游企业组织设置研究, 让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掌握旅游行业企业创新创业第一手资料和经验, 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导师能力。

利用服务地方的产学研平台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导师能力, 应该制定科学利用产学研平台, 系统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创新创业能力的切实可行的方案。首先, 方案应该以安排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到旅游管理部门、旅游行业协作部门和旅游企业的一线岗位进行挂职锻炼为起点, 让他们了解、熟悉社会相应专业领域的实践情况, 为进一步的能力培养打下基础;其次, 让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的创新创业项目, 为旅游企业的创新发展献策献力, 并取得旅游企业创新发展的真经;最后, 以学校或教师个人为单位, 与地方旅游管理部门、旅游行业协作部门和旅游企业签订创新发展合作项目,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合作项目, 鼓励青年教师申报与地方旅游发展合作项目相关的科研创新项目, 使服务地方的产学研平台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其在培养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导师能力中的作用。

三、培育保障:利于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导师能力增长的制度建设

建立促进教师积极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管理制度, 助力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导师能力的提高。一些应用技术大学已经在职称评聘制定和激励制度上作出了有利于教师创新创业导师能力提升的有益尝试,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 学校在职称评聘工作开展的过程中, 将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纳入职称评聘指标体系, 使教师明确在同等条件下, 作为学生创新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教师, 在职称和职务晋升时有优先录用的机会, 这样, 会激发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积极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导师能力, 争做学生创新创业的导师。又如, 为学校建立的创新创业导师教学团队提供经费资助, 在团队建设期间, 为团队成员提供津贴, 激发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对创新创业导师角色培育的积极性, 使增强创新创业导师能力成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共识, 从而营造出创新创业导师角色培养的氛围。应用技术大学还应该把握住青年教师招聘的准入制度关。为保证新任教师的创新创业导师能力, 必须招聘那些既有学位、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入校工作。这样, 在投入应用技术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之后, 才能够迅速地成长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导师。

四、培育目标:具有创新创业指导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新型双师型教师

国内关于双师型教师的传统认定, 是建立在职业教育基础之上的。一般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 又具有专业操作技能, 并能将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的教师。这种认识反映了双师型教师的本质内涵, 但是在外延上缺乏科学的界定。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技能、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具体要求等情况, 是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 不但要通晓所教专业课程的理论体系, 还要了解所教专业的产业发展规律和企业运作现状, 根据行业企业进步的要求锻炼自己的专业操作技能, 使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跟上时代的要求, 走在企业员工的前面。这种外延上的界定, 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双师型教师有了新的要求, 即不断地了解行业企业发展实践, 不断地深入行业企业岗位之中, 掌握行业企业前沿需要, 锻炼自己的新型双师角色。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问题是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执业活动, 在行业企业执业活动中, 不断增强创新创业能力, 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创业指导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新型双师。

参考文献

[1]殷惠光, 宋思运, 徐孝昶, 李雁.与执业资料制度相适应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大学教育科学, 2011.4.

[2]黄莉.应用技术大学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机制[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1.4.

[3]秦杰.依照电气工程师执业制度标准, 探索培养教师能力新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1.

[4]姜锋.应用技术大学:德国工程师摇篮[N].中国教育报, 2014.5.7.2.

[5]葛艳娜, 路姝娟.中德应用型本科师资队伍建设比较研究[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1.4.

[6]李保玉.论应用技术大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6.4.

高校创业文化培育 篇6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人格培育

近年来,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 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 主要是一些和高校重视不够,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 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 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实践平台短缺, 指导帮扶不到位等。为加快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 需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进行创新人格培育, 以夯实整个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一、应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性

学生完成学业需要参与教学和实验活动的全过程, 参与教学改革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参与性是学生大学生活的自主权力, 是展示主动性的前提条件, 也是实现广泛交流的基础。

1. 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

由于长期受注入式教学的影响, 老师讲、学生听仍然是一种普遍的课堂状态。虽然这种长期不懈的灌注, 对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它对创新的阻滞也非常明显。教师以大量的知识、公式、结论为学生“引路”、“入门”, 并根据某些特定的条件“预设立场”, 这当然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但学生不能因此而“制动”自己, 他们应当跳出强制性的统一思维、统一语言、统一结论、统一行动, 主动出击, 开发个性和特色, 让多元思维并存, 使主动参与到位。

2. 由单边参与到多边参与。

在专业课教学中, 我们往往较多采用“单向纵深”式引导, 重教材, 重纵向深入, 轻横向散发, 致使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呈单边态势。学生容易满足于“单一角度”的正确, 较少地根据联想、变换、列举和发散的态势去涉足多边知识, 扩大自己的学习背景。由于忽视学生的多边参与, 使学习背景狭窄化的作法,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向性、流畅性和变通性, 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活动, 都可以安排学生参与,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3. 长线参与和短线参与相结合。

长线参与是指既广又博地吸纳知识, 它需要较大精力和时间的投入, 与此相左则是短线参与, 指的是对专业的精深。创新教育必须满足“厚基础、宽口径”的需要, 培养既精专又通博的新型人才。创新能力不会凭空产生, 它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深厚的知识底蕴, 没有广博的知识, 新的正确的观点, 学说就难以形成, 也缺乏科学的依据。世界上许多颇有成就的科学家, 大都以博学取胜, 他们主张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 提倡“百科全书”式的教育。为此, 引导学生处理好长线参与同短线参与的关系, 把长线参与放在通博上, 打好坚实的基础, 把短线参与放在专精上, 达到专业知识的深厚, 二者不可偏废。这样的排序可能与常理不合, 但它符合“以专驭博”、“一专多能”, 不断开拓知识面,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要求。

二、应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主动性是受教育者一种十分重要的意识行为, 是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投入, 是受教育者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扩大学生的主动性。

1.创新人格是创新人才主体素质中的关键部分,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 它是一个以创新人格为基础, 以创新情感为动力的综合构建过程。在强烈的情感驱动下,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不断释放学习能量和创新激情。创新人格和情感能够涵养无穷的创新动力, 涵养为推进社会进步而选择的崇高而独特的目标, 涵养挑战自我、勇于攀登、尽情发挥的开拓风貌, 涵养为提高人类美学价值而奋斗终身的高尚情操, 涵养为优化自身素质、追求个人卓越, 勤学苦练, 认真掌握现代化技术的热情, 涵养与时俱进、破旧立新、大胆创造、勇于改革的求知欲望。

2.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创造活动的核心, 学生可以利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去捕捉创意, 拓展思考的自由度;摆脱思维定势, 倡导逆向思维, 在释放创新激情的基础上, 产生新颖、独创、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能有效帮助学生深刻、高水平地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 并把这些知识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促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智能结构的关键, 要在不断完善和优化这种结构上大做文章。广大师生应把主动性投向这一领域, 力争创新创业教育形成新的态势。

3.创新教育的开放性集中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其途径上。教学过程的开放, 要打破以问题为起点, 以结论为终点即“问题—解答—结论”的封闭式过程, 构建“问题—探究—解答—结论—问题—探究……”的开放式过程。从问题入手, 经过师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之后, 又进入新的问题中去, 开始下一轮的探究, 循环往复, 以至无穷。开放式教学过程就是依照认识规律, 理顺“过程”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恢复“过程”的应有地位。在开放式教学的格局中, 启发、讨论、探究、实验、质疑、评判、争鸣、采集信息、自主学习等才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学生将主动性投向这一过程, 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学习和探究, 就可以激发冲动、锻炼思维, 训练和强化开放性的思维方式。

4.学习方法的改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方法各有千秋, 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但大学的学习方法不同于中学, 创新创业教育对学习能力的要求又高于传统教育。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还为创新思维的拓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是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学习方法大多依靠“自验总结”和“互研取经”获得, 而学习能力的提高则多来自实践过程和技法构思。这都需要我们认真投入和磨练。一个不讲究学习方法的人, 是难以适应创新教学的。

三、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人的个性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个性特点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创新、创业成就的大小。创新个性主要包括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猎奇采集、构思独特、行为偏怪、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等具有浓厚人格特征的心理素质。

尽管人的个性具有先天和多样的特征, 但都是未来创新的萌芽, 都是他们获取创新成果的可能因素。个性化教育提倡珍惜个性, 培养个性, 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 (上转第177页) (下接第253页) 要鼓励个性和独特, 宽容探索中的错误、荒诞和越轨。学生要勇于自由思考、自主发现、勇敢质疑、锐利审视、逻辑推断、舒展天性、锲而不舍, 养成极富个性化的探索品质。个性的成功展现, 总是离不开知识的源头, 总是在不断吸取集体营养中定位的。在创新创业教育中, 学生舒展个性并没有脱离现实生活, 也不会助长个人主义, 而是集体活动中的睿智组合。离开集体的任何个性就像离开“长河”的“水滴”一样, 将一事无成。培养兴趣和准确地把握兴趣也是一个学风建设的问题。培养兴趣的办法很多, 关键的前提是了解和认识“对象”。只有对某一事物有了较为深刻的全面的认识之后, 才能有效地培养起对它的兴趣。在盘点自己的兴趣时, 往往会遇到一些误区。其一, 容易出现离开主客观条件, 产生某种过于理想化的兴趣, 也可以叫做一厢情愿的兴趣, 这多半表现在选择专业、职业上;其二, 因某种诱惑而产生的兴趣, 表现在因工作待遇高而对它感兴趣, 某课程容易学、好拿学分而产生兴趣, 这是一种凭喜、恶情绪而产生的兴趣;其三, 非理性、盲目追求的兴趣, 表现在自己未经深思熟虑, 而以从众为标准, 多数人对某事物、某课程感兴趣, 我也跟着跑。由上述3种情况所构成的兴趣, 都不符合我们关于兴趣的定义。一厢情愿、诱惑、喜恶、随大流都是一些“内、外压力”的结果, 不是纯真天性的展现。

四、结语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为学生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新模式, 对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创新人格培育有利于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 是健全学生人格的一种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办发[2015]36号) [EB/OL]. (2015-05-04) [2015-05-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2]丁志忠.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的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5, 04:216.

[3]李娜.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析[J].品牌, 2015, 02:166.

高校创业文化培育 篇7

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的创业投资事业在美国的带动下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已成为继美国之后又一创业投资和高科技企业集中的全球领导地区。本文主要以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和英国等五个经济相对发达且创业投资业比较繁荣的欧洲国家的创新和创业文化培育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研究。

1 创新文化培育措施总览

我们可以将欧洲国家创新文化培育措施的数量归纳如表一所示。从表一可以看出,欧洲国家创新文化培育措施包括:教育和培训、鼓励人才流动、提高公众意识、创新管理政策、创新集群的培育等方面。

2 创新文化培育具体措施

2.1 教育和培训

在创新文化的培育方面,欧洲国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建设:

一是在教育与培训政策方面:教育、培训和研究被认为是创新的源泉和保持创新的根本手段,因而欧洲各国对教育和培训都非常重视,均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建立完善的教育和培训计划。如比利时的终生学习计划、德国的学习社区计划、荷兰的培训促进计划、英国的科学与工程大使计划等。

注:本文数据除标明外均来源于http://trendchart.cordis.lu/Datasheets.

二是在提高公众创新意识方面:只有当创新能够被社会所承认时,它才能不断发展并得到普及。因此欧洲各国注重提高公众意识,鼓励大众接受科学与技术,并刺激消费者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具体政策见表二。

三是在促进企业组织与管理的创新方面:创新首先是企业的责任,管理的变化是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主要挑战之一。尤其在小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缺乏咨询机构提供的相关培训及咨询信息,从而影响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对新的综合管理实践经验的吸收能力。因此,外部支持对小企业来说尤为必要。上述欧洲五国促进企业内部组织与管理创新的措施非常广泛,包括:(1)促进企业能力的提高,适应市场、技术、相关设计方法、产品、组织的变化;(2)增强企业对技术的吸收能力,并掌握技术秘诀;(3)建立现代化结构与组织,重新确定组织方法、角色及任务;(4)开发人力资本(企业内部培训);(5)提供技术、商业和管理咨询服务等。

2.2 政策制定

在比利时,对创新与研发的监督和分析是由联邦及地方政府分担的。在该国联邦层面,联邦科学、技术和文化事务办公室负责合计数据,而地方通过对企业研发和CIS的调查来收集数据。在一些地区,存在大量的机构支持创新政策的制定,但更普遍的是对科学与技术政策的支持。弗拉芒科学与技术评估协会(VIWAT)作为弗拉芒国会的一部分,其任务是为地区研发提供年度分析,同时它还对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作出评论,并提交国会。此外,瓦隆地区在1998—2000年间执行了地区创新战略计划,这些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力支持。德国对创新政策的支持来源于多个渠道:第一,在部级或者是单个计划内设有专家小组支持政策的制定。第二,与创新相关的研究。如德国的技术创新表现年度报告由政策评论、指示器报告和大量的主题研究报告构成。第三,大量的专题研究报告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第四,几个统筹机构确保信息在不同创新政策者之间流动,如创新与技术政策委员会、科学委员会等。法国对创新政策制定者最重要的支持政策是创新记分板。为了提高广大公众及公众管理者的意识,经济、财政与工业部建立了创新记分板,每年更新两次,在每年3月和9月公布。除了创新记分板外,各种年报和工业统计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支持。荷兰则建立了科学、技术与信息政策委员会(CWTI),为政策制定者提出相关建议。2001年,英国政府出版了科学与创新战略,其中一个主要目的便是为了促进部门之间战略决策者的统筹协调。

2.3 促进创新集群与合作

创新政策是一项水平方向的活动,它涉及诸多领域政策制定者,包括研究、教育、行业和企业等。欧盟很多国家都在努力从整体角度来看待创新政策,必要时将不同部门聚集并创建新的单一组织。在鼓励公司之间、公司与学术研究机构之间、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合作的众多机制中,集群政策最为流行。在比利时的创新政策中,集群支持的重要性日益增加。1997年,佛兰德地区推出了集群计划,其目的是支持企业与研究中心的网络建设,以促进普通的研发、产品开发和培训等。1999年,在佛兰德国会创新法案中,集群的概念由“佛兰德合作创新网络”(VIS)的概念所取代。2001年,佛兰德科技创新协会制定了第一个VIS计划———创新竞争风险,取代了原来的集群政策。瓦隆地区也制定了集群政策。如horizon欧洲,对于欧盟支持的研发项目,政府提供津贴以便加强企业和研究中心的国际合作。德国也非常重视集群政策的完善。早在1954年,在德国联邦经济与技术部推出的IGF联合工业研究促进计划中就涉及对创新集群与合作的促进。1997年欧洲创新行动计划实施后,德国的创新计划更加强调地方与部门的集群策略,各种计划不断推出,如EX-IST计划、学习领域计划、地方增长支柱创新计划等。2002年联邦经济与技术部又推出了新的NEMO计划来加强东德中小企业的创新网络管理。这些计划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鼓励地方和特定部门公会(至少有一个小组)的建立,以便制定联合创新战略。显然,这些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地方范围内各部门间的集合(如慕尼黑的生物技术)。1999年的法国法律强调了加强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之间合作的必要性。法国的管理部门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来促进创新合作与集群。例如,国家研究部建立了国家技术研究中心(CNFR),其目标是将政府研究图书馆和大型的私人研究中心聚集起来,以加强技术研究活动的合作。1999年,建立了地方孵化组织,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公会组织的交互式模型,大学和公共机构可以更好地促进创业公司的建立。1998年建立的主题研究与创新网络,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加强公共研究与企业间的联系,鼓励创新(产品、服务、过程)。在荷兰,集群政策非常重要。2001年5月,荷兰经济事务部出台了技术合作计划,拨款6800万欧元来支持研究与开发领域的技术合作。该计划合并了以前的三项政策,使得对技术合作的支持政策更加明朗。该项新的计划包括两部分:一是总的概括(包括所有技术领域),二是特定部分———与欧洲之外的国际化合作,如美国、日本或新加坡,同时还包括与新兴国家的合作(如中国、印度尼西亚、南非或印第安)以及与沿海地区的合作等。英国最高水平的集群政策指导委员会,由科学部长、地方政府、小企业服务局、私人部门、学术界、英国劳工联合会等领导组成,他们的任务是研究集群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英国工贸部早期的支持研究为此项工作奠定了基础。此外,英国地方发展机构制定创新战略的目的也是为了促进集群的发展,包括科技园与企业孵化器的建立。实现这些目标的资金可由地方创新基金获得。

3 对我国创新政策及创业投资体系发展的一些建议

3.1 创新文化的培育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欧洲国家在培育创新文化方面是非常成功的。创新文化的培育对于创新体系的建设承担基础性的作用。只有让全社会树立创新的意识,创新活动才能在更广泛的基础上得以开展。在培育创新文化方面,上述欧洲国家大多着力培养公众意识,我国可以利用各种与创新相关的组织,如各种科学基金会、科学研究组织开展广泛的普及性活动,推进整个社会,尤其是青年的创新意识培养。

其次,各科研部门和机构应广泛开展各种有关创新知识和创新技术的推广活动,切实从技术层面培育较为坚实的基础。

最后,在培育创新文化方面还要着力培育一批创新组织。这些组织应广泛分布在各类型企业和科研机构中,并且需要建立相应的桥梁促进企业和研究机构的融合,发挥集群优势。

3.2 创新的政策框架的完善

(1)鼓励竞争。竞争是创新的驱动力之一。从欧洲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这些国家大多通过反垄断、开发并解放市场等政策来改善竞争环境。此外还包括那些不影响竞争的确保技术转移和专利开发的措施。比如,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制定了市场自由化及非管制方案,联邦政府希望借助此方案来提高国有企业产品及服务的市场竞争性。事实上,该项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无线电通讯行业的价格水平大幅下降,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新的企业。

(2)加强知识与工业产权保护。知识与工业产权保护对于鼓励创新,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远远不能满足激励创新的要求。在这方面,主要应完善的工作包括:首先,要提高公众专利意识。这是建立产权和专利保护体系的基础。其次,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这是建立产权保护的根本保证。最后,要建立执法体系。只有在上述三个方面建立完善的体系,产权保护体系才能真正保护创新者的成果,才能激励创新者的持续创新动力。

4 结束语

我国的创新活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明显,但相比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应尽快在培育创新文化、健全创新机制、建立创新政策框架体系、完善投融资和经济激励等方面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让创新真正成为企业、行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摘要:创新文化体系对于培育创新活动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欧洲国家的技术创新,特别是其创新文化的培育长期走在全球前列。本文对部分创业投资业比较发达的欧洲国家在创新文化培育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创新文化的培育以及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创新文化,欧洲国家,培育

参考文献

[1]刘健均.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税收政策评述[J].证券市场导报,2007,(4).

[2]卢伟航.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机制[J].南方经济,2004,(1).

[3]梁平,兰建勇.风险投资业的政府角色分析及国外经验[J].经济纵横,2005,(2).

[4]凌春华,沈静.我国风险投资供给体系的困境分析及对策[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4).

[5]程静.外国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扶持政策及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0,(1).

高校创业文化培育 篇8

一、文化旅游产品的概念理解

我们知道,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愉悦等需要而在一定地域上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供销售的物象与劳务的总和,而文化旅游产品则是一种以文化旅游资源为支撑,旅游者能够从中获取文化印象,增长智慧的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中的一种旅游活动类型其最能体现中国旅游内涵底蕴、最具中华民族个性特色也最具有浸染滋润作用。在《文化旅游开发》一文中,作者李江敏,李志飞指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是通过对文化旅游资源的调研、评价,而后针对其文化特色,根据所在地域的经济情况,社会发展状况以及旅游的文化,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规划开发。而笔者认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是以当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依托,通过市场调研找准市场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开发条件对有关类型和层面的文化旅游吸引物进行规划、设计和创造,将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更为具体的文化旅游产品。

在我们的课题中选取了江西共青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共青城作为全国唯一的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和唯一的青少年创业教育基地,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大学生创业教育背景下,巧妙利用当地创业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发展为创业文化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二、共青城市青年创业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分析

共青城市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富华山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有九仙岭风景区、庐山国际高尔夫球会风景区2个;省级以下风景名胜区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目前,已形成以红色旅游、运动休闲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为重点的众多旅游项目。但是共青城市内的创业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较少,市内创业文化旅游产品载体较少,多以创业文化为代表的青年创业文化产业园等创业厂区所代替,而厂区(企业)的旅游参观在共青城市旅游中并没有兴起,加之共青城市的创业文化旅游市场宣传较少,专门针对创业文化旅游的营销渠道很少,所以共青城市的青年创业文化报旅游尚处于初级阶段。

但是共青城市创业文化蔚然成风,共青城人一直用着“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的共青精神引领着创新创业。在“十一五”期间,共青城市将项目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坚持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树立了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理念。“十二五”期间,共青城市转变发展方式,以“共青精神”引导创新创业,着力打造新兴产业的聚集区、转型发展的先行区、和谐创业的示范区。仅以服装产业为例,共青城现共有纺织服装产业265家,其中自主创新服装品牌40多个。另一方面,“十二五”期间,共青城市大学要达到5所以上,在校大学生要达到5万人以上,这为创业企业提供了知识与职工保障,更增添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这一新的元素。我们容易看出,共青城市的创业文化内涵丰富,其自身也有巨大的创业文化旅游发展潜力。传统的文化旅游产品发展模式显然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和适应市场竞争,为此,笔者认为共青城市应深入挖掘创业文化内涵,规划构建创业文化旅游载体,通过建造如创业文化街等方式来开发青年创业文化旅游产品,展现共青城市独特的创业文化。

三、共青城青年创业文化旅游产品的发展途径和对策

(一)以大学生创业教育为契机,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是当前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在我国高校中,广泛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能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而且还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充分就业。

共青城市有着丰富的创业文化旅游资源,是目前唯一的全国青年创业基地,青年创业文化成了共青城市文化的根基。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不仅可以汇聚大学教育中的创业型人才,丰富大学生创业教育方式,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给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搭建了更好的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创业文化旅游的开发有利于将创业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通过创业项目解决旅游产品类型不丰富,旅游产品市场化程度等问题,最终实现共青城市红色旅游资源“扛青年创业大旗,作鄱湖明珠文章”的战略构想,进而打好工业文化牌和生态文化牌,形成紧扣区域旅游资源特色旅游品牌形象。

(二)以文化活动为纽带,开展共青城市旅游文化节事活动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旅游节事活动不断蓬勃发展,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等都是景区成功打造旅游节事活动的典型案例。它不仅可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旅游市场不断升温的助推器,直接推动市场营销的展开,而且对于旅游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都能起到巨大作用。

共青城是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也是团中央授予的全国唯一的“全国青年创业基地”,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因此,共青城市在发展青年创业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共青城市旅游文化节事活动,举办如全国青年创业文化旅游节、全国城乡青年文化旅游节、全国大学生创业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以扩大影响,提升形象,吸引游客,提高效益,从而达到品牌塑造和宣传的目的。

(三)以旅游业发展为支撑,开发体验式文化旅游项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随着国家“文化复兴,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以及旅游自身的深层次发展需要,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因此,创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结合成了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契机。而如今体验经济时代,体验正成为一种新的价值源泉,传统的旅游方式对游客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对文化旅游产品进行体验式开发将提升其竞争力。基于文化资源在旅游中的重要作用和旅游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充分利用共青城市创业文化资源,开发体验式文化旅游项目,使其既能继承传统文化,打造精品项目,又能融入时尚气息,不断提炼出新的内容,推动共青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以多渠道宣传为动力,媒体炒作与人员促销相结合

宣传促销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竞争的焦点是产品市场的争夺,而旅游产品具有不可转移的特性,它无法在旅游客源市场展现出实体。因此,在旅游产品各具特色、不分高下的情况下,旅游产品市场的争夺首先更应集中在怎样吸引客源市场上,而吸引客源市场的唯一途径就是宣传促销。而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宣传促销手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多渠道形式宣传正是对旅游宣传促销手段的创新,扩宽了市场宣传渠道,扩大了宣传面。

共青城市有着目前唯一的一个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创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还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区,其地理位置和便捷的陆路、空运、水运交通也得天独厚。因此,通过丰富的创业文化旅游资源,良好的交通地缘条件,精准整合旅游宣传营销体系,推出多渠道形式宣传,从而可以不断塑造共青城市创业文化旅游的品牌形象。

关于培育高校安全文化的几点思考 篇9

【关键词】培育安全文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021-03

随着我国社会变革速度的加快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加速,高校已不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世外桃源”,而正受到各种冲击和挑战,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就业观念也正发生着急剧变化,呈现出阅历的复杂性、交际的广泛性、成才的迫切性、动机的多样性、思想的隐蔽性的特点。这些新变化和新特点对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发挥高校的人才、文化和资源优势,充分认识高校安全文化的功能,准确把握高校安全文化的丰富内涵,积极培育高校师生员工的安全文化,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已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一、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

所谓高校安全文化,是高校在长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的实践中,经过长期积淀,不断总结、提炼形成的为全体师生员工所拥有的安全认知、安全信念和安全行为,以及所认同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相对于大学文化来说,高校安全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亚文化,但对于浓郁人文氛围、提升人的安全感、激发师生创造力、增强学校凝聚力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样也是一所学校精神的生动体现,高校安全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表现形式也呈多样化。一般来说,高校安全文化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的文化:第一层面是安全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校园安全的物质环境,它包括学校的安全设施、保卫设备等安全硬件建设,这是精神文化结晶方式的实体存在。第二层面是安全制度文化,主要是指高校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纪律措施、安全管理服务机制等校园内一切安全制度形态的总和。第三层面是安全行为文化,主要指学校师生员工在安全方面的行为习惯、言行举止、活动方式等。第四层面是安全精神文化,主要是指高校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观念和安全觉悟等。近些年来,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安全体制,学校人防物防技防投入明显加大,安全稳定工作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总体上与国家重安全、建法规、抓落实的要求相适应。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高校的安全工作总体上还处在“跟”的阶段,创造性的工作不多,创新性的举措有限,把安全作为一种文化来认识,并加以重视,更是少之又少。一些高校本末倒置,仅从治标出发,满足于大事不出,事故少出,极力维稳,忙于应对,实时处处具有被动局面。作为引领时代文明新风和思想文化摇篮的高等院校,应当积极创建富有浓厚安全文化的校园,积极培育高校安全文明新风。

二、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功能

高校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它具有自身特有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功能,并在丰富的校园文化中发挥自身的特有的作用。

(一)导向功能。在漫长的人类历史文化长河中,安全文化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实现人的安全和谐、有效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理论与实践指南。安全文化作为人类获得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规范及戒律标准,它是人类一种认识活动的产物,传播着特定的意识形态观念,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发挥着鲜明的导向功能。要发挥高校安全文化的导向功能,在师生员工中加强安全思想修养,培育安全情感,规范安全行为,使广大师生逐步形成科学的安全意识、态度和信念,从而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从被动地服从安全管理制度,引导转变成自觉主动地按学校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发挥高校安全文化的导向功能,要因势而谋,把握正确安全意识导向,培育积极健康的安全文化环境,塑造和传播安全文化的新能量和正能量。

(二)育人功能。高校安全文化根植于深厚的大学文化土壤,它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积累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变化过程。安全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一经形成的校园安全文化,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学校的校园文化,展示出强劲的文化育人功能。高校青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高校的安全文化就是将社会对安全的要求和安全对社会的影响作用于青年学生,促进大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安全规范、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生活方式,进而培育科学的安全人生观和安全价值观。校园安全文化的作用最终体现在安全技能社会化、行为安全规范社会化、人身安全责任社会化。为确保高校校园的长期安全、稳定与和谐,就要把学校安全文化的培育作为长远建设目标,把培育安全文化与校园具体的安全稳定工作实际相结合,使高校安全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凝聚作用,对高校改革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对人才培养起到塑造作用。发挥高校安全文化的育人功能,要应势而动,发挥高校安全文化教育、激励作用,增强安全文化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使之更具生命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约束功能。高校安全文化的约束功能是通过对广大师生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的强化,利用管理、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素质,提高其安全意识,从而使师生自觉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科学的安全理念和安全观,做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法制观念和良好道德修养的现代公民。高校安全文化的约束功能是通过安全制度文化和安全道德规范而发生作用的。高校安全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效为明显,而且是软硬兼施、惩罚与教育并举的,广大师生都必须遵守,它是一种无形的、理性的韧性约束。发挥高校安全文化的约束功能,要顺势而为,大力发展校园安全文化,深化精神内涵,扩展安全文化平台的执行力、承载力和推进力。

三、高校安全文化的培育

高校安全文化建设是长久之计,而非权宜之计,需要一个长期积累和培育过程。要建设高校安全文化,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师生安全为本的原则,将安全物质文化作为基石,安全制度文化作为框架,安全行为文化作为砖瓦,安全精神文化作为支柱,积极培育高校安全文化,努力构建安全、文明、和谐的大学校园。培育高校安全文化高校安全文化要通过“文以化人”的作用,将广大青年学生培养成具有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安全情感、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表现的健康文明的、全面发展的人。

(一)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确保安全物质文化与时俱进。高校安全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建设,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有形载体,它既包括校园内可见可触的客观存在物,如门卫室、监控网络设备、避雷设备、消防设施等校园安全硬件设施,还包括规范统一的形象识别系统,如校园的安全标示、警示牌、提示语等。对于高校来说,校园安全文化的物质文化建设就是要加强安全“物防、技防”建设,建立全方位、多层次、高效能的安全防范设施体系,规范和谐的形象识别系统,便捷高效的安全反应途径,确保安全设施反应及时、通信畅通、交通便利。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高校的安全保卫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考验,依靠传统的以人防工作为主,采用 “死看硬守”的办法,打人海战术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必须与时俱进地建筑现代化的门卫室和智能进出系统,安装先进电子监控系统、防火防盗报警系统,引进新型开放式巡逻车,改造好校内路标、地标、减速带设置等。安全物质文化建设是一种硬件文化,它既是培育高校安全文化的必要前提和基本条件,又是培育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其建设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校园安全文化的质量和整体水平,加强安全文化的硬件建设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安全感和求知欲,对于违法犯罪分子也具有巨大的威慑力。

(二)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构建科学的安全文化机制。安全制度文化是确保高校安全文化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保障。加强高校安全文化建设,就是不断健全完善高校的各项安全制度的建设,其中包括综合治理制度、网络管理制度、安全评价制度、安全应急预案制度、安全保障制度和安全服务制度等的健全和完善,切实保护师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感。现代成功的安全管理,首先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制度,赋予安全制度文化色彩、使安全制度“文化”化。其次是要疏堵结合、引导为主。再次是开拓创新、敢为人先。高校作为先进思想和文化的摇篮,就是要涉足新的研究领域,敢为天下先,勇于在法律体系的基础上有所新突破,在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上善于有所创新。第四是加强分析、科学评价。规章制度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评估分析,将其中的科技成果引入评价环节,不断优化,让规定、办法、措施更具可操作性,与业务工作并驾齐驱。

(三)注重安全队伍建设,提升师生员工的综合素质。高校安全工作决定性的因素是人,是高校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在日常校园安全工作中,高校安全管理人员在行政管理上的影响力更多体现在自其出色的业务水平。一支优秀的高校安全管理队伍,其主要管理人员要有扎实的专业背景和人文素养。因此,高校安全管理人员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牢固的专业基本功,了解熟悉学校基本情况,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在高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除了要建设一支优秀安全保卫队伍外,每一位教职工都是学生安全教育实施者,安全文化的建设者,安全宣传的引导员,每一位教职工多可以从自己从事的专业领域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从广义上讲,安全管理队伍必然包括高校全体教职员工,因为高校教职员工既是安全稳定工作的客体,也是安全稳定工作的主体。所以,重视高校师生员工整体的安全素养、安全意识和安全觉悟的培育,使全体师生员工成为高校安全管理队伍的有效深化和扩展,努力形成 “全民皆兵”“人人讲安全、安全为人人”的高校安全工作的生动局面。

(四)加强文化灌输教育,培育生机勃勃的安全精神文化。高校安全精神文化是高校师生员工安全思维方式、安全价值取向、安全心理状态、安全思想观念等一系列安全意识形态的的集合。它是安全物质文化的核心载体,是高校安全文化的最高境界。作为一种高校安全文化的灵魂,高校安全精神文化对高校师生员工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可以影响和伴随学生一生的成长。所以高校可以通过灌输、陶冶、渗透等方式对师生员工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加强高校学生的安全文化教育与灌输,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高校安全精神文化可以从如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以注入式的安全教育模式。为了促进高校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观念和安全意识,现在很多高校采取开设安全教育课、发放安全宣传资料、组织安全教育培训等方式对青年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从众多高校的调研分析来看,这种单向“填鸭”式的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解决了一系列燃眉之急问题,但还没有解决深层次的根本问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文化人”安全精神文化。所以,高校要适应新媒体、新技术发展要求,可以开发了网上安全课学习与考试系统,开展网络互动交流学习,作为青年学生学习的门槛,强制普及安全常识,强化安全观念,实现快乐式安全学习教育。另一方面是自觉自发、潜移默化式安全教育灌输。要尊重高校师生在安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安全文化的主体精神,使安全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为和真正习惯。要将安全教育贯穿在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个学习、工作和生活环节中。通过宿舍安全、饮食安全、教学安全和实习实践等安全文化建设,开展校园安全文化创建活动,使学生在安全文化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熏陶。要在专业课程、专业实践中的进行安全教育与实践,必要时要借助于专门的培训课程训练和考核,使学生逐步掌握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安全学习、安全操作、安全管理的行为规范,努力培育适应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所具备的全面的安全素养。

(五)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培育师生员工的安全行为文化。为了有意识地让学生承担与安全相关的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可以组织各种安全演练活动,开展安全教育现身说法,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宣传安全知识。高校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要从大学起航,青年学生的安全文化在高校中基本养成。完善高校安全文化体系工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尽管这个体系主要是面向高校自身的安全问题,但作为处在体系中个体的高校师生的主要学习、生活和工作是在学校,对这个体系中的安全元素感受是真切的、影响是深远的。不管这些影响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总会对学生的安全文化核心价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青年学生毕业走出校园后,会自然而然地将内化于心的校园安全文化应用到具体实践的中。校园安全文化的展现形式可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生动地感受到校园安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通过安全文化活动进校园,让学生全方位深层次的了解校园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可以成立学生安全活动小组与安全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安全文化的有效载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高校还可以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安全文化研究活动。可以结合形势发展要求设立高校安全专项课题研究,组织广大师生对学校及周边安全、突发事件安全、身心健康安全等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和调查分析。开展安全文化研究既能培养高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拓展安全知识与技能,又可以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本领。

【参考文献】

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探索 篇10

(一) 高等院校是培养大学生的重要思想阵地。

习近平指出:“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 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高等院校是多种思想交集、多种意识形态交流汇合的场所, 而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思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现代通讯技术的发达使大学生信息获得数量和途径空前增加。因此, 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培育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播, 对于其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培养也很重要, 是塑造其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

(二) 高等教育是实现文化传承并创新的源泉。

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文化自信的提升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并且提供持续的创新动力。大学生承担着国家未来发展的重任, 其文化自信的程度影响着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华文化的传承需要大学生建立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更需要文化自信。只有提升文化自信, 大学生才能热爱传统文化, 并在深刻认知的基础上传播中华文化, 实现文化创新, 才能担负起实现文化强国目标的重任。高等院校在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承担了文化传承并创新的新功能。

(三) 通过文化自信的塑造引导大学生合理应对多元文化冲击。

当今社会, 信息技术和大众媒介高度发达, 国际间交往不断深入, 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汇集。而根据社会发展规律,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环境中, 强势经济的文化往往会强烈冲击弱势经济文化。中国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强, 面临的世界文化冲击也越来越明显, 大学生处于文化造就和创新的黄金时期, 只有加强其文化自信的培养, 才能帮助其辩证的对待多元文化, 树立民族文化本位的观念, 从而合理应对多元文化带来的冲击。

(四)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相继把文化产业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面对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不断增强的新环境, 只有塑造并实现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提升, 才能传承、传播和创新中华文化, 抵制西方文化冲击,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在激烈的文化国际竞争市场立足。

二、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

(一) 对本土传统文化认知缺乏。

我国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传承至今, 并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但当代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缺乏, 认真研读传统国学的人只是少数。大学生普遍存在对诸如成语典故、历史事件、古典文学、传统礼仪、传统艺术等不感兴趣、不了解的状况, 这样很难实现文化认同感的产生。具体表现在大学生受西方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影响严重, 而中华传统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渐渐丧失。这种情况已经引发重视, 媒体开始以各种新颖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 一些家庭和学校教育中也开始刻意增加国学内容。

(二) 对本土文化的现代发展不够关注。

文化发展是个动态过程, 文化的内部结构和内容是不断调整和创新的过程, 以适应世界文化的潮流。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到现代也融入了科技、创新、国际化等新的因素。大学生承载着创造并引领我国先进文化方向的重要使命, 关注我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成果并深刻理解其内涵, 才能树立文化自信, 正确对待多元文化冲击。但是当代大学生对当代文化的热衷和了解程度也不高。

(三) 对外来文化盲目跟从。

全球化的深入给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了便利, 西方国家也从未放弃通过文化渗透来实现其文化霸权。相对于发达国家, 我国处于经济弱势地位, 人民的物质富足程度不及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通过文化产品的传播同时也达到传播其思想意识、价值观等文化内容的目的, 其经济强势地位使得其文化更容易建立认同并实现跟从。大学生中日益流行观看外国电影、过西方节日、热衷西方饮食等, 这些都是文化自信缺失的重要表现。

(四) 容易形成文化迷茫。

无聊、空虚、自责、迷茫等不良心态在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存在, 这也是文化自信缺失的重要表现。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撑, 文化自信度的提高有助于找到个人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尽管深处多元文化冲击的环境中, 当代大学生基本对中华文化所倡导的思想和观念等有一定的认知, 但同时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正是由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 使得大学生很容易形成文化迷茫, 无法做到辩证的对待多元文化并存的新形势, 难以形成为自己发展道路上发挥支撑作用的观念和思想。

三、导致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

(一) 高等院校设置的文化教育课程偏少。

高校教育将会深刻的影响大学生的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文化素质。现在高等院校大都从学生就业角度出发, 重视专业技能教育成为普遍共识, 对文化教育方面开设的课程很少, 尤其理工类专业文化教育课程更少。近年来一些高校也有开设文化教育选修课以求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趋势, 但多为选修课程, 受到学生自我约束差的影响收效不大。这样的课程设置导致高校过分强化其人才技能培养功能, 却没有很好实现其文化培养功能, 不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建立和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 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

英语学习是大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 学生在大学期间都面临着四六级考试的压力, 英语口语水平也往往成为大学生就业时的考核因素之一。这里面固然有合理的社会需求, 但客观上也造成了大学生不得不投放一部分时间到掌握英语的技能上面来。不可避免的要通过阅读外国文献、听外文歌曲、看外国电影等途径来实现, 自然而然的了解并熟悉外国文化, 甚至达到认同效果。

(三) 本土文化的推广力度不及外国文化。

中华文化虽然占有得天独厚的本土优势, 但由于推广力度大大低于外国文化, 使得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机会和渠道反而越来越多。西方国家从未放弃过对我国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渗透, 甚至在经济竞争领域形成并建立了争夺国际文化市场份额的格局。国际范围内推广文化不仅有助于实现文化霸权, 而且成为发达国家认可的新经济增长途径。因此, 无论是外国国家政策还是外国文化企业自身都注重自身文化的国际推广、成本投入、宣传方式等各方面都呈现了很大推广力度状态。当前的国际文化贸易市场, 发达国家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在我国从事民族文化传承和推广的企业及其从业人数以及创造的经济价值都是远远不及发达国家的。

(四) 社会的不良影响。

我国的经济发展尚处于转型时期, 各种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不断显现出来,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 而中华传统的道德约束又深受冲击的阶段, 即硬约束和软约束都不强的阶段。大学生的学习终究是要到社会中实现, 他们看到了解到社会的文化状态, 不诚信、利益至上、淡化精神追求等等, 自然也会对其学习的取向产生重要影响, 从而造成文化自信的缺失。

四、高等院校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途径

(一) 建立文化教育课程培养体系。

文化自信的建立和提升不是看一两本古典名著就能实现, 需要相对系统的培养, 因此需要高等院校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合理设置文化教育的相关课程, 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 如思想道德修养、资本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传统文化课程, 如大学语文赏析、国学论、艺术赏析等;国外文化课程, 如中外文化对比等, 而且要保证其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文化教育课程系统。这样的课程体系能够使大学生对中外文化都接触并了解, 改变当前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差和对西方文化认识不全面而导致的盲目崇拜情况, 在此基础上帮助大学生建立文化自信。这应该属于通识教育范畴, 适用所有专业。

(二) 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到教育的各个方面。

文化自信不是仅仅开设几门思想和文化教育课程就能够塑造的, 应该把文化自信教育贯穿到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受到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 短时间内让高等学校改变技能培育为主的教育思路是不现实的。教师的责任有教书和育人两方面, 无论是文化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 都能够通过课程展现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追求。因此, 高校的专业技术课程也可以包含文化自信的信念教育内容, 专业课教师也要加强自身文化自信的培养, 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和讲授方法, 通过课程实现文化自信的传播。同时, 也包括辅导员和各岗位行政工作人员, 通过自身的言行和对工作生活的态度, 助力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

(三) 加强校园民族文化氛围建设。

文化自信的培养不单在课程上实现, 生活尤其是校园生活中的潜移默化也至关重要。大学生群体在校园中的生活时间比例很高, 校园文化氛围对其影响是很大的, 这属于高校的隐形教育资源。在校园内建立充分展现民族文化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具体包括学校的各种建筑和道路等强化民族文化色彩、利用各种校园媒体传播民族文化、举办文化色彩浓厚的活动、注重正能量传播、利用传统节日和学校节日的契机传播传统文化, 等等。一个学校整体形成了热爱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高度自信、愿意传承传播并使之发扬光大的校园文化氛围, 对于身在其中的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 对于正处于价值观和思想观形成期的大学生来说影响更为重要。

(四) 利用党团组织和社团组织强化大学生的主动性。

大学生已经是自身主动性和目的性很强的群体, 党团组织和社团组织作为因有共同目标和兴趣而凝聚起来部分大学生的团体, 是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以外其他诸如思想、兴趣、娱乐等方面才能的交流和提高的重要形式, 在大学生的成长道路上起到不同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在各种团体中, 教师主要是指导角色, 大学生自身主动性很强。文化自信的培养需要大学生主动性的调动和同龄人的带动, 文化自觉的形成有助于文化自信的建立。相关团体的指导教师可以引导团体活动中增强民族文化色彩, 寻找适合的途径和内容来培养团体内成员的文化自觉。

(五)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当代大学生深处网络的世界, 他们在生活、学习、娱乐各方面都高度依赖网络, 是影响大学生的重要环境。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大学生脱离了学校教育体系和教育资源的限制, 这一方面给大学生解决学校教育资源有限的约束, 同时也可能给大学生的发展带来不利导向的不良影响, 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影响。网络信息的获得带有很强的随机性, 对任何事物片面的了解都无助于正确结论的得出。高校要利用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性, 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帮助自身的发展。因此, 高校要调查学生使用网络的情况。利用网络的讨论功能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动向, 并反馈到教学实践中;利用校园区域网管理过滤不良信息, 注重学校网站建设, 提高大学生对学校网站的关注度和利用度, 从而引导大学生的网络使用途径和方向。

(六) 把文化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实践环节中。

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都属于实践环节范畴。大学生终是要走向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 实践环节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前的尝试, 社会的认可为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供巨大的动力支持。对社会陌生又充满期待的大学生很重视社会实践, 乐于参加, 其中获得的思想感悟对其学习的方向和主动性的调动意义重大, 而且积极加以传播。如果能够把文化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实践环节中, 对大学生及其身边群体的文化自信培育都很重要。具体包括:组织学生成立调研小组进行文化素质方面的社会调查并进行分析;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身体力行的做公益事情;鼓励发明和创新并加以宣传;各实践活动结束后集中讨论活动感受, 总结其中蕴含的文化素质要求等。文化自信的培育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帮助其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 而大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到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后, 会增强其文化自觉的意识。

摘要:经济全球化客观上带来多元文化并存且冲击的变化, 而文化在国家间综合国力竞争中作用不断增强。大学生作为具有社会进步引领作用的特殊群体, 高等院校承担着塑造并提升其文化自信的功能, 培育大学生实现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并创新。

关键词:高等院校,大学生,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雷彬.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养途径探索[J].中外企业文化, 2014.2.

[2]刘静, 李桂山.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6.

上一篇:输变电网下一篇:高校去行政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