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话语(共4篇)
对外话语 篇1
通常意义上, 对外传播是指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针对另一个国家或文化体系所开展的信息交流活动, 其目标是要信息接受国了解信息输出国, 培养其友善态度和合作愿望, 并创造一个有利于信息输出国的国家环境, 取得最高程度的国际支持和合作。 (1) 对外传播是一个国家树立国际形象、奠定国际地位的重要手段。“话语权”是传播政治学概念, 即指媒介对受众产生传播效果的潜在现实影响力, 对社会现象的“解释权”。谁掌握了“话语权”, 谁就能将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表达出来, 并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一直伴随着话语权的争夺, 可以说, 传播的实质就是人类的话语权之争。
目前, 我国的对外传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仍然屡屡出现话语权旁落的现象, 全球化传播时代, 我国媒体该如何在国际传播中构建自己的话语权呢?
缩小悬殊的传播实力, 打破国际传播秩序的限制
全球传播秩序是以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和利益需求来构筑的。面对悬殊的传播实力以及国际传播秩序的限制, 中国的传媒业该如何应对呢?
树立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意识, 实现媒体整合发展。长期以来, 我国的对外传播工作主要由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少数几个中央级媒体承担, 政府虽然投入了大量财力, 但在国际上的声音依然很弱。现在有一些地方 (如广东、上海等) 的传媒集团已具备了相当雄厚的实力, 完全有能力进军国际市场。但地方媒体只把眼光放在国内或本地区, 缺乏国际化战略意识, 这不但限制了它们自身的发展空间, 也不能增强我国在对外传播上的力量。面对悬殊的传播实力, 我国媒体必须树立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意识。
从发达国家传媒集团的发展过程来看, 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是其发展的主要特征。而我国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形成了条块分割和地方保护的局面, 这使得一个巨大的传媒市场被分割成了零碎的小块, 即使一些实力较强的传媒集团也无法突破体制的限制, 把零碎的市场整合起来。因此, 我国没有一家媒体能与发达国家的媒体相抗衡, 在面对国际重大问题时, 我们往往只能将话语权拱手相让。要在国际传播中争夺话语权, 我国传媒业必须整合现有传媒的实力, 发展能与国外传媒集团实力相抗衡的对外传播媒体。
掌控新闻源, 突破国际传播秩序的限制。信源控制是核心问题, 掌握信源, 不仅意味着可以获取价值很高的独家新闻, 也意味着掌握了定义媒介现实的权利, 拥有了居于支配地位的话语权。在以往美国发动的战争中, 各家新闻机构的主要消息来源都是美国政府和军方。目前, 中国的主流媒体由于在记者数量、信源、技术、采访经费等方面的限制, 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报道方面缺少自己的声音。比如, 对上世纪90年代末的科索沃的种族侵袭和2002年的阿富汗战争的报道, 中国从中央到地方数以千计的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每天都照搬主要来自美国媒体的报道。如果完全以美国等西方传媒的视角报道这些重大的国际问题, 那么, 我们必然会带有西方国家的利益偏见解读当今世界, 更为严重的是, 我们长期在这些重大国际问题报道上失语, 必然导致我国媒体话语权的旁落。
同时,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 综合国力的增强, 国际地位的提高, 使中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个亮点, 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了解中国的发展, 需要尽快获知中国对于国际重大事件的立场和主张。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媒体需要很好地争取自己的信源, 不仅在国际重大事件上拥有自己议程设置的能力, 把握自己的新闻用语, 也要更好地把握对自己国内事件的报道。我国对外传播应该在获取世界独家新闻方面努力, 牢牢把握国内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首发权, 让全球媒体最大限度地采用中国媒体的报道。
以客观公正的报道建构媒体的信誉和质量, 确立现代新闻理念
在全球化传播时代, 信誉和质量是一家媒体最重要的竞争力量。我国的新闻媒体要想在对外传播中把握自己的话语权, 必须建构自己的信誉和质量。
以客观公正的报道淡化宣传色彩。国外媒体在提到我国媒体如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时, 习惯于加上一个定语“官方的”, 以此来贬损其信誉, 认为由官方资助或控制的媒体, 其报道不可信。然而, 信誉的产生根本不在于是否由官方资助或控制。美国的主流媒体几乎全是私有, 然而在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战争中, CNN等主流媒体表现得简直就如美国政府的御用媒体;而半岛电视台和英国BBC同样也是由官方资助或控制, 却也能以信誉著称, 赢得声望。 (2) 究其原因就在于能否在新闻报道中按照新闻本身的规律办事, 恪守客观公正的原则。
我国的新闻事业从诞生之初就承担着政治宣传的功能, 受其影响, 我国媒体的宣传功能格外受到重视, 主流媒体更是恪守传统的“宣传新闻学”。传播理念上的差异造成了国外受众对我国媒体公信力的质疑。在全球传播时代, 要想建构我国媒体在对外传播中的话语权, 就必须以客观公正的报道来淡化其宣传色彩, 以此重构媒体的信誉和质量。
确立现代新闻理念:半岛电视台的启示。半岛电视台自1996年成立以来, 不仅在阿拉伯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而且也是西方国家不得不倾听的来自阿拉伯世界的声音。其崛起可谓是一个媒介神话, 它在当今国际传播秩序极度不平衡的境况下, 争夺自己话语权的筹码正是其一定程度上“超然”的现代新闻理念的确立。在半岛电视台的台标之下, 有这样一行小字———“意见, 及异见” (Opinion, and Other opinion) , 表明它将给观众提供不同的平衡观点作为自己的信条。对于我国媒体而言, 要想在对外传播中建构自己的话语权, 也应该确立现代新闻理念, 即要重视用事实说话, 少作评论, 不进行包装, 原原本本将新闻事实用生动、具体、有趣的传播方式传播出去。在媒介立场方面, 要认识到新闻传媒的责任就是把事实客观、公正、真实、准确地送达受众, 这样才能够获得西方受众的认可, 把握自己的话语权。
在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的博弈中寻求平衡
我国媒体在与国外媒体争夺对外传播话语权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困境, 即文化背景的不同所造成的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的冲突。按照跨文化传播的理论, 不同的文化习惯和社会结构会带来传播方式的选择、对传播功能的认识和传播模式的确立方面的偏差。
长期以来, 我们汉语讲话的思维被带进了媒体的对外报道中, 造成了我国传播话语体系与国际通行的传播话语体系在融合上的困难。目前, 世界上到处充斥着美国文化, 穿牛仔裤、吃麦当劳、看美国大片等在中国也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人们在接受美国文化的同时, 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美国人却很少接触中国文化, 比如美国从来不购买中国的电视节目。绝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 这固然有他们的民族中心主义、思维定势和文化偏见等方面的原因, 但与我们自己的传播、宣传方式也不无关系。要在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博弈的困境中把握住自己的话语权, 我们的对外传播一定要考虑境外受众的心理特点。
关注受众的兴趣点。任何话语权的最终建立必然离不开受众的坚定支持。我国媒体要想在对外传播中建构自己的话语权, 必须准确把握目标受众———主流社会人群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消费特征、认知模式、心理需求等多重要素, 以构建满足他们对深层次的新闻产品的需求。只有满足了受众的需求, 获得了受众的坚定支持, 才能使我国的主流媒体赢得与西方强势媒体平等对话的权利。
西方国家的公众更重视本国媒体和中心国家的新闻, 对于半边缘、边缘国家的新闻兴趣本来就不大, 如果我们不正视这种情况, 一味地只想宣传我们的观点, 无异于对牛弹琴。当很多人还不大清楚中国的时候, 无法期待他们关注中国领导人的行程, 我们要从中国很小的生活场景出发, 来向外界说明中国。
转变叙事方式。关注目标受众的需求, 还需要我们的对外传播媒体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转变叙事方式。以往我国的媒体在新闻报道过程中都给人以僵化的感觉, 在传播方式的选择上都过于“硬”, 传播内容一般较严肃, 而这种“硬”往往就使得本土文化在与国际文化的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
转变叙事方式之后就要求媒体在新闻报道中采取“讲故事”的方式进行, 从典型、具体的故事入手报道新闻, 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在对外传播中, 我国的媒体还必须改变汉语的思维方式和讲话方式, 使用西方人乐于接受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以幽默风趣制胜, 彻底改变西方受众心目中“中国式的刻板”的印象;充分重视外国受众的关注点和他们的价值观特点。
参考文献
①郭赫男:《球土化:中国对外传播的现实路径选择》, 《新闻知识》, 2007 (2) 。
②李希光、周庆安:《软力量与全球传播》,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243页。
对外话语 篇2
教师话语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语言, 广义上可以分为课堂教学话语、教育工作话语和交际话语 (杰克·理查兹,2000)。其中 ,课堂话语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支撑 ,是教师话语的重中之重,它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负载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学习效果和习惯产生巨大的影响(吴丽君,王祖嫘,2014)。
过去在中国,第二语言教学主要指英语教学,且教师课堂话语大多以汉语———母语而非目的语进行。近年来,随着对外汉语学科的兴起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 对外汉语教师话语受到重视,但与教学、教材等研究相比,仍处于零散、弱势的地位。
二、初级阶段课堂教师话语存在的问题
由于教学环境、班级编排、师资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国内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在教师话语掌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某些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挫伤了学生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笔者现将在教学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分类如下:
(一 )媒介 语 的 选 择
媒介语是教师进行语言课堂教学使用的主要语言, 主要包括目的语、习得者母语与目的语并用、目的语和通用第三种语言(主要指英语)并用三种情况。第二语言教学研究中,越来越多的人赞同培养学生用目的语思维的习惯, 尽量排除母语或第三种语言的负迁移影响,遵循“以目的语教授目的语”的媒介语选择原则。国内用汉语主导英语课堂,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事实, 告诫外语教师用目的语进行第二语言课堂活动的重要性。
近年来,大量英语非母语的习得者来华学习汉语,多数对外汉语教师没有掌握习得者的母语。在初级阶段,为了沟通,教师只能使用第三种语言为媒介;或混合班级内有不同母语背景的学生,教师不得不使用世界通用语言———英语作为媒介语。根据笔者对所教授班级学生(初级阶段,母语非英语的混合班)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虽需要教师使用英语作为媒介语,但希望教师逐渐减少媒介语的使用或仅在不能理解教师汉语表达时使用少量英语,多数学生表示英语的过多使用会对汉语学习造成干扰。此外,根据语言传播理论,过多采用媒介语,实际上强化了该语言的地位,削弱了目的语推广和教学。
(二)教 师 语 言 的 使 用 形 式
1.词 汇密度高 ,生词复现率低 。
词汇密度是衡量教师话语难易程度的重要因素, 词汇密度高,即不同的词汇使用多,说明教师的语句难度大。初级阶段的学生掌握汉语词汇有限,尤其非汉字圈的学生,对汉语音形识别有困难,过高的词汇密度容易挫伤学生信心。此外,低生词复现率,尤其对汉语词汇中的难点———形容词、量词等虚词,重复次数少,不利于学生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学生在中级学习阶段,对忽然加大的词汇量会不适应。
2.解 释词汇 。
超纲词汇是初级阶段课堂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处理超纲词汇也是和教师话语关系密切的问题。例如,在解释如“帽子”、“围巾”等实物性词汇时,有些教师会选择使用媒介语(主要指英语)或简单的汉语解释。但综合考虑学生媒介语掌握水平和媒介语与汉语本身非一一对应的关系, 可能会造成学生的偏误。
3.句法选择不合时宜 。
为了降低教师话语的复杂性, 在学生掌握某个语法点之前,教师应注意避免使用有该语法点的句子,包括例句,也包括指令性语言。回避复杂的语法点,尽量使用本课堂目标语法点来操练句子,让学生“听得明,讲得清”。
此外,学生在初级阶段尚未建立良好的汉语语感,教师自然口语中的话语有时与教学语法规则相矛盾。此时,教师应进行话语控制,尽量让学生掌握主要的语法规则,将“特例”留在中高级阶段慢慢习得。
(三 )教 师 语 言 的 使 用 功 能
1.提问策略单一。
初级阶段学生对汉语学习仍有畏惧心理, 如果教师只使用单一的提问方式,即提出问题,指定学生回答,就会让学生畏惧开口,不利于养成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此外,由于词汇、句法等多重限制,学生可能无法立即回答教师的问题。有些教师单一重复问句,学生依旧无法理解。这时,换语序、简化问句等方式就显得更加重要。
2.纠 错方式单一 ,纠错时机不当 。
常见的纠错方式有重述句子、例子指示、请求澄清、手势指引、同伴纠错等。有些教师过于拘泥于学生汉语初级阶段掌握词汇有限的情况,习惯性地重述句子或词汇。一方面挫伤学生的信心, 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利用有效的教师课堂话语习得目的语。同时,纠错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弥合中介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别,逐渐使用正确的目的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 往往会专注于当前的一个知识点, 而忽略了其他表达内容。此时,如果教师逐一纠错,新旧错误一起纠,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师话语组织原则
(一 )规 范 性
初级阶段的学生对目的语敏感, 对教师信任度、依赖度高,在学生尚未建立规范的汉语语言系统时,教师不正确的解释很可能引起学生的偏误。规范性不仅适于教师话语中的词汇、句法,而且包括汉字的书写,文化的传播。此外,语言精练,克服口语中的“无用”词汇,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学生正确、有效的话语输入,也是规范性对教师话语做出的要求。
(二 )丰富 性
根据前文总结的汉语课堂话语问题, 初级阶段的教师不能仅使用语言表达,还应借助于实物、图片、图示、板书等多种手段,并辅以大量的体态语,避免因用过多、过于复杂的目的语或媒介语,引起学生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混乱。
(三 )规律 性
语言习得是一个循序渐进并且不断巩固的过程。教师应尽量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话语作为目的语输入,但也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而要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加大难度,把握好话语信息中提升的“度”,逐步向最真实、最自然的语言环境靠拢。同时,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教师应在话语中适时、巧妙插入所学过的内容,让教师话语成为复习的有利时机。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国内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的问题和对习得者的影响,提出教师在课堂话语中应遵循的原则。
对外话语 篇3
一、重视宣传推介工作,积极营造对外履职的宽松环境
一是牵头召开年度全县金融工作会和季度金融运行分析会,做好货币信贷政策措施的汇报宣传,以及金融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反馈,在取得地方党委政府和金融机构的理解支持下积极推动货币政策的传导落实;二是有侧重、有特色地做好支付结算、征信、反假人民币、反洗钱等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为县级人民银行组织开展好相关金融服务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借助报刊、网络等媒体平台,对人民银行职能尤其是所发挥的窗口指导作用、金融服务工作及时地加以宣传,努力让社会各界加深对人民银行职能职责的了解和履职效能的认可。
二、完善协调机制建设,增加对县域发展的信贷投入
(一)搭建银企合作机制,对接融资信息
结合当前县域实体经济融资信息不对称的实际,华坪支行切实加强银企之间的对接和交流,通过与政府有关部门联合举办项目推介会,促成辖内银行与企业签订贷款意向承诺书,组织签订银政合作协议,加强政银企三方融资信息交流,合力推动县域经济实体直接融资,实现银企共赢。
(二)完善担保机制,扩大融资担保服务
华坪支行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推动银行与担保公司的合作,扩大担保覆盖面,方便中小企业融资。目前农村信用社依托兴隆担保公司发放担保贷款近1.6亿元,县农行与凯旋担保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另一方面,加强与林业部门协作,联合拟定《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实施意见》,牵头召开林权改革金融服务推进会,在全县推广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县农行已率先发放林权抵押贷款4笔共计570万元,为破解林农贷款担保抵押难问题开辟了新途径。华坪县被列为了云南省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重点推进县。
(三)建立考核管理机制,确保金融支持县域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
按照《云南省扩权强县实施意见》中明确对金融部门的要求,金融机构新增存款要全部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出台的对金融机构当年新增涉农贷款超15%部分按2%的标准实行奖励,对此,华坪支行通过建立相应的考核管理机制,一方面做好对金融机构当年新增涉农贷款指标的审核把关,确保真实,促动发挥其激励作用;另一方面考核监督金融机构落实新增存款主要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从机制上保障金融部门持续加大对县域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截止到今年9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已新增5.36亿贷款用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增量在全市各区县前列,仅次于市府所在地。
三、发挥窗口指导作用,保障货币政策传导落实
县级人民银行作为宏观调控的落实者,做好调控政策措施的解读,引导公众预期,在不偏离宏观调控意图的框架内开展金融工作。支行通过制定《年度信贷工作指导意见》、《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指导意见》,指导金融机构准确把握好信贷投放的方向、节奏和力度,按照“区别对待、有扶有控”的措施要求做好信贷投放。同时,监测金融机构及时落实存款准备金率、利率调整政策措施,开展金融机构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和措施,保障货币信贷政策在县域层面的传导落实。
四、发挥监测和管理职能,维护辖内金融稳定运行
支行结合履职要求和县域金融业务发展实际,采取相关措施维护辖内金融稳定。一是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状况,以及国家密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效应及其个人房贷潜在风险予以监测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化解途径和措施,防范融资平台风险转化为金融风险;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政策指导和风险提示,执行好差别化的房地产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融资活动的健康发展。二是针对本县保险市场无序竞争,无保险监管机构的实际情况,县级人民银行积极从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加以关注和整治,支行通过联合工商部门对保险机构是否挂牌、无照经营进行清理排查,使保险市场秩序得到改善;积极推动建立保险业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保险机构行业自律。三是就县域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及各类新成立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小额贷款公司),资本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也需要人民银行承担综合监测和协调管理职责。对此,支行通过加强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备付金率、利率浮动幅度的日常监测,对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资金流向、利率浮动予以监测,积极参与对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
五、强化监督检查,树立金融业务管理权威
对外话语 篇4
教材对语言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体现了语言教学最根本的两个方面, 即“教什么”和“怎么教”,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教学运用的效果。 在第二语言习得教学中, 汉语口语教材是外国留学生学习如何运用语言知识, 进行交际的重要纽带和重要依据1。 教材的编写需要从语言形式的选择、课文会话结构的组织、课文主题和原始语料的取舍、 课后练习和知识点复现的设置等各方面考虑, 并结合实际教学需要进行合理安排和调整。
二、存在问题及编写建议
根据对现今常用的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考察, 如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发展汉语口语》系列,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口语》系列, 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的《阶梯汉语口语》等, 发现教材不仅在课文编排和练习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缺陷, 而且普遍缺乏对汉语话语标记的关注, 较少对话语标记进行收录和整理, 也没有在教学中涉及明确的话语标记教学的概念, 更没有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点的扩展;部分教材中的话语标记甚至存在误用情况;低级、中级和高级对外汉语教材中话语标记的应用参差不齐; 教材课文与真实口语环境中的话语标记使用的习惯不相符, 等等。 这些问题导致部分课文内容虽看似典雅规范、理据性强, 实际却是脱离实际、僵化生硬, 有时甚至给留学生的口语学习增加了负担。
因此, 本文结合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从课文部分和课后部分两个方面为教材中话语标记内容设置提供相关建议。
(一) 课文部分的话语标记设置
根据考察, 话语标记语的运用情况在不同教材编写过程中并不全面, 而是有所侧重有所省略的。 从总体情况上看, 在兼属句法成分方面, 四字及以上类话语标记在课文编排中出现次数较少, 叹词类及如“你看”“你说”“对了”等半固定式话语标记出现得较频繁, 在语篇本体位置话语标记出现的概率, 远高于其出现在语篇开端和结尾部分, 等等。 在语篇和句子位置方面, 处于语篇中和句首的话语标记数量远远大于其他位置的话语标记, 一些典型的语篇开端使用的话语标记和句末话语标记没有得到体现。 虽然突出某类话语标记的使用, 有利于加深留学生对其的理解和记忆;而降低某类话语标记的使用频率, 如在所有等级和会话主题中都大量出现的叹词类话语标记, 有利于精简课文, 突出主题信息。 但过于频繁使用或刻意回避使用话语标记, 却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留学生对话语标记的掌握。 因此, 要针对不同教材等级、课文语体和主题内容情况, 对话语标记的编写进行多样化和专门化方面的考虑。
由于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教材中, 话语标记的种类变化经历了由形式单一化变为形式多样化, 再由形式多样化变为到形式固定化的过程。 话语标记的编写应具有层级性, 即随着教材等级的提升话语标记的类型和功能运用应更加全面。
1.在话语标记的种类方面
1经过考察发现, 在低级的汉语口语教材中, 话语标记兼属句法成分非常简单, 多为叹词类话语标记, 所以要在编写过程中, 适当增加连词类和其他简单的本固定结构的话语标记;2在中级教材中, 话语标记的类型比较多样, 但叹词类话语标记的比重仍比较大。 在编写过程中, 要适当减少一些叹词类话语标记的数量, 增加一些较复杂的半固定话语标记, 如“ (你) + (能愿动词/不) +知道+ (吗/的) ”类、“X+的是”类、“ (我) + (副词) +没想到”, 等等;3在高级教材中, 话语标记的数量有所下降, 各种半固定结构的话语标记的类型和数量都有所下降。 其中临时插入语的成分逐渐增多, 话语标记的使用灵活性变强。 可以在减少简单类话语标记的同时, 适当均衡复杂类话语标记的比例。
2.话语标记的功能方面
1在初级教材中, 要适当加强话语标记强化和弱化语力的语境构建效果。 同样的原因, 还要加强话语标记的阐述观点的功能;2在中级教材中, 要在配合交际情景的变化的基础上, 适当增加对当前交际场合转换产生顺应效果的话语标记;3在高级教材中, 由于在考察中发现, 除了观点阐述型话语标记外, 其他发挥人际互动功能的话语标记种类不均衡。 所以, 在高级教材编写过程中, 除了要适当多表现字数多、结构更复杂的固定和半固定式话语标记以外, 对于传递情感类和寻求认同类的话语标记也要有所展现。 此外, 更重要的是要更多地展现话语标记的多种语篇形式和内容组织功能, 不要一味地为了服务于长篇论述性课文内容而偏废了话语标记的其他功能。
(二) 课后部分的话语标记设置
根据考察, 在对外汉语口语教材课文内容中出现的话语标记, 在课后注释或知识点讲解中很少复现, 甚至出现将词或短语的话语标记功能和实义混淆的现象。 因此, 对于课后部分的话语标记的注释和知识点讲解, 以及相关练习的设置, 最重要的就是在差异化和针对性原则的指导下进行。 主要来说就是依据话语标记在不同等级教材、语体内容、会话主题中的差异性表现, 分门别类地对话语标记的使用和功能进行总结, 并在练习中设置话语标记的常用语言环境, 并通过形势差将其与词或短语的实义区分开来。
1.对于知识点讲解
(1) 在不同等级的教材中, 设置话语标记知识点专题讲解模块:1在初级对外汉教材中, 就简单一字类话语标记, 特别是叹词的情感表达、 话题转换及进程提示功能进行讲解;2在中级教材中, 就“ (人称代词) +动词+ (人称代词) ”类半固定式话语标记, 以及连词类话语标记的弱化语力和寻求认同功能进行分类讲解;3在高级教材中, 要重视“X (除人称代词) +说”等半固定式话语标记, 以及临时插入语的观点阐述功能运用的情景复现。
(2) 为不同会话主题和语体内容中特定话语标记的使用营造练习语境, 通过分组讨论、情景对话、自我介绍等练习方式, 引导留学生体会不同语境中不同话语标记的使用规律和主要功能。 在高级教材中, 可设置一个小型的访谈节目语境, 要求留学生分角色扮演主持人和嘉宾的角色, 主持人练习使用话语标记“好”“好的”提示谈话开始和结束的进程, 嘉宾使用“我看”“你看”“也就是说”等观点强化型话语标记组织谈话, 用“对了”“还有”等话语标记转换谈论话题, 或补充对话题的解释说明或举例论证, 等等。
(3) 培养留学生正视谈话中出现的信息断层、故意回避话题、反复修正语言、语言停顿或延迟等真实交际中势必出现的正常语言现象, 鼓励留学生运用话语标记处理语言中的非合作现象, 以便准确传达交际意图并缓解交际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4) 注意在课后注释和讲解中, 一定要特别注意区分兼属传统句法成分的词或短语, 其一般的实义和其作为话语标记所发挥的功能。 不能像前文在话语标记复现情况调查中所发现的那样, 将重点词汇的实义和话语标记功能混为一谈。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 可以通过语音语调或是位置形式的举例, 对重点词汇的话语标记功能进行区分, 从而提高留学生分辨话语标记的敏感度, 达到能够下意识主动流利地使用话语标记表达情感和态度的最终效果。
2.对于课后题型的设置
对于课后部分关于话语标记的训练模块设置, 建议可以设置主要题型有:
(1) 朗读型练习
话语标记的朗读型练习是培养留学生利用重读和语调, 区分话语标记和其他语言成分, 并利用迟疑停顿、修正话语、强化或弱化语音等形式, 充分发挥话语标记的功能。
例1:
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高级口语提高篇》第十课《女为悦己者容? 》为例, 可以在课后设置如下题型。
朗读题:用正确的语调朗读下面的例句, 注意区分重点词汇的语音语调及其对例句语义所起的作用。
1我是说, 他原来那个鼻子挺可爱的, 这么一来, 挺那个什么的。 (强化语力)
2你看牙科就是这样, 我要补牙, 他按治疗收费;我要镶牙, 他就按美容收费了, 完全是自掏腰包。 (寻求认同)
3咦, 这个歌星怎么这么眼熟, 这不是那个陈平吗? (表达疑惑)
4她是个歌星, 好歹也算个公众人物, 应该考虑观众对她的接受程度。 (强调态度)
(2) 造句型练习
话语标记的造句型练习, 是培养留学生掌握不同种类的半固定和固定结构的话语标记, 可设置一些造句所需的关键词和关键因素, 通过多种句型的反复练习, 使留学生熟悉在不同环境下, 话语标记所发挥的语用功能。
例2:
以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的《阶梯汉语口语2》的第十一课《客套话:开发区非常欢迎你们到这里投资》为例, 可以在课后设置如下题型。
造句题:参考例句中, 重点词汇对例句所表达含义的辅助功能, 利用所给出的话语标记, 选择一个或几个关键词进行造句。
例句:我觉得在饭店吃饭, 人多, 吵闹, 哪儿有家里安静, 说话方便? 再说, 饭店的东西也不是什么都好吃的, 就说饺子吧, 自己剁的馅儿比机器绞的馅儿好吃。
1话语标记:再说
A1关键词:天气不好交通堵塞作业没写完人太多门票贵……
今天我们就别去公园了吧, ___, 再说, ___。
A2关键词:时间很晚了明天要早起影响别人熬夜有损健康浪费电……
你还是睡觉吧, ___, 再说, ___。
2话语标记:就说……吧
B1关键词: 周围环境安静学习氛围好借阅资料多……
我认为在图书馆自习效率高, 就说___吧, ___ 。
B2关键词: 时间紧促精力不够作业质量低影响其他人……
你把作业拖到最后一刻写真是太不应该了, 就说___ 吧, ___。
(3) 填空辨认型练习
通过将两组语言结构形式相近, 但是表达含义完全的不同的实义词和话语标记放在一起, 并设置所处语境不相同的句子, 通过填空的形式让留学生辨认话语标记和实义词的区别, 并了解话语标记的形式和功能特征。
例3:
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级汉语口语2》的第五课 《怎么了》为例, 可以在课后设置如下题型。
填空题:朗读例句, 分别说出重点词汇在句中所表达的含义。 利用重点词汇将下例句子补充完整, 并说出这几个句子所表达的含义。
例句1:
王平:怎么了? 你有事吗?
杰夫:别提了, 真倒霉, 我的自行车丢了。
例句 (2) :
安妮:让你女朋友来中国过圣诞节, 就更热闹了。
彼得:别提她了, 我们俩已经“吹”了。
关键词:别提别提了
填空:
(1) 叫你____她家里的事, 这下惹她生气了吧!
(2) ____, 这件事说起来还真是不可思议。
(3) ____杰克了, 我今天都差点儿上了当。
(4) 你问我今天面试怎么样?____, 真是祸不单行。
(4) 情景会话型练习
在课文后, 可设置一定的情境因素, 并罗列一些在此情境下常用来组织语篇形式和内容的话语标记, 让留学生基于这些话语标记, 两人或两人以上组织一段情景对话。 或者让留学生基于材料, 利用话语标记组织发表一段独白演讲。 在情景会话练习过程中, 要注意利用话语标记的打断、修正, 以及建立话题、切换话题、拉回话题、推进话题和结束话题的功能。
例4:
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级汉语提高篇》的第十一课《我们的城市生活还缺少的点儿什么呢? 》为例, 可以在课后设置如下题型。
情景会话题:《我们的校园生活还缺少点儿什么呢? 》
要求:以三到四人为一组, 根据搜集到的材料和事例, 讨论今天我们校园生活中, 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人际交往、学习氛围等各方面的不足之处。 注意在会话当中, 要注重利用课文中话语标记的不同功能组织对话。
举例:
1修正话语功能:我能提出啥意见呢? 那个什么……我就说一条吧。
2结束话题功能:好了, 各位观众, 我们的时间就要到了, 今天就采访到这里。
3推进话题功能:要我说呀, 咱们这城市里, 楼房越盖越多, 可绿地越来越少了!
4切换话题功能:我看哪, 还是罚的轻。 您看人家新加坡, 罚得多狠。
参考文献
[1]赵蕴萱.话语标记语研究综述[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2]王迪.从口语类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话语标记反观当前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A].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编辑委员会.第十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C].辽宁:万卷出版公司、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2012.
[3]颜红菊.话语标记的主观性和语法化———从“真的”的主观性和语法化谈起[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6.
[4]冉永平.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J].外国语, 2003, (3) .
[5]孙利萍, 方清明.汉语话语标记的类型及功能研究综观[J].汉语学习, 2011,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