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霸权

2024-09-28

话语霸权(精选5篇)

话语霸权 篇1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学生话语权是新课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是评价教师是否“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能否准确而灵活地调控课堂的重要参数, 是观察教学是否“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重要依据。可理性审视课改以来看似热闹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仍存在着文本、教师、优生的话语霸权。原因何在?本文就此作出了分析与解答。

关键词:新课标,阅读教学,话语霸权,课堂

“对话”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语文阅读教学对话一般有三种形式 :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李海林教授认为 :对话的主体必须有一种“对话意识”, 即一种民主的意识、平等的意识、合作的意识, 致力于共同创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倾听他人的渴望, 没有对话意识的问答, 就像一个只有骨肉而无灵魂的僵尸, 绝非真正的对话。只有文本、教师、学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这样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对话。阅读教学中的学生话语权是新课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是评价教师是否“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能否准确而灵活地调控课堂的重要参数, 是观察教学是否“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重要依据。可理性审视课改以来看似热闹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存在着文本、教师、优生的话语霸权。

一、文本话语霸权

这里的“文本”指参考资料。当下教学活动中, 对文本的独立解读严重缺乏, 教师设计的问题是资料上的, 学生回答的是资料上的, 资料成为教学信息的现成源头, 教师和学生根本不去思考, 缺乏探究性和发展性的训练, 这种文本的话语霸权削弱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次听课, 教学内容是《木兰诗》, 教学中, 学生从木兰辞官还乡概括出木兰不慕功名利禄的品质, 教师给予了肯定。执教教师针对笔者的质疑回复《教师教学用书》上是这样说的。《教师教学用书》第85页写道 :“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 醇厚质朴又机灵活泼, 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 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学生拿参考资料书《新教材·完全解读》给我看, 《新教材·完全解读》第80页是这样解读的 :“第五段写木兰还朝不受封表现出她不图功名利禄的高贵品质。”

书上说的不会假, 这就是“唯书”的结果。其实仔细思考就会发现, 由木兰辞官还乡得出她不慕功名富贵是没有依据的。

阅读教学要从文本出发, 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 合理地分析作者所反映出来的某种社会现象。我们首先思考两个问题 :花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 花木兰为什么一直女扮男装? 当时的社会年轻女子只能深居闺中, 当兵打仗是男人的事, 所以花木兰不能正大光明的以女子的身份应征, 只能女扮男装。花木兰是爱美的, 她很想恢复女儿身, 从她回家后立即“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 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花黄”就可以看出。如果有可能恢复女儿身, 木兰一定会恢复, 战时女扮男装、遮遮掩掩多不方便, 一不小心随时有可能暴露, 但“出门看伙伴, 伙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十二年”的女扮男装, 木兰好小心谨慎。为什么? 没有办法, 不得已而为之。“女扮男装”不为当时的社会所容忍, 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 女子更不能当官, 木兰哪还敢“叛经离道”。更重要的是花木兰女扮男装已犯了“欺君之罪”, 那是要杀头的。其实, 《教师教学用书》的84页还有这样一段话 :“第五段, 写木兰辞官。……‘木兰不用尚书郎’而原‘还故乡’, 固然是她对家庭生活的眷恋, 但也自有秘密在, 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 木兰不便明言, 颇有戏剧意味。”

《教师教学用书》的解读本身就存在矛盾。该书第84页的解读是忠于文本的解读, 是符合当时的实际的。该书第85页的解读是脱离文本定的臆断, 是人为地拔高。由此可见, 木兰的还乡, 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 而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下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对话作为一种认识活动, 是创造性、建设性的, 而不是复制性、机械重复性的。”“惟书”阅读对话是复制性、机械重复性的对话,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教师和学生要从书本中解放出来, 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经过了思考的阅读、交流才有意义。

二、教师话语霸权

“对话的实现是以双方平等、合作的态度为前提的。”新课堂里教师在对话中应尽量保持平等、合作的态度, 但传统的“师道尊严”无形中给了教师更多的权利, 教师的话语霸权潜伏在心里, 像幽灵一样随时冒出, 牵制着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话语权没有真正意义上从教师的话语场解脱出来, 只是教师提问的附属品, 缺乏主体性。

一次听课, 教学课文是《我的叔叔于勒》。在自由发言时, 一位同学说“菲利普夫妇真是可怜, 值得同情。”立即遭到老师的棒喝 :“菲利普夫妇受金钱腐蚀了灵魂, 还可怜, 值得同情?”这位同学还想说什么, 但老师没给他机会。课后笔者找到这位同学, 听他说说菲利普夫妇值得同情的理由 :这对夫妇其实是处于生活重压之下的无奈者。面对年轻时挥霍无度屡教不改的于勒, 他们有什么办法呢, 再不打发他到美国去, 他们的家产也会挥霍一空。当再次遇到于勒时, 面对女婿, 面对家中的拮据, 他们能怎样? 能牺牲女儿的幸福吗? 他们要面对社会, 面对现实生活。听了学生的理由, 你难道不觉得文中的菲利普夫妇可怜, 值得同情吗? 细读文本, 深入其中, 我们心头无时无处不感到一种无法排解的悲哀, 这篇作品正是表现了类似菲利普夫妇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语文阅读对话, 教师不能将自己的答案武断地强加给学生, 久而久之, 学生会盲目迷信老师, 丧失思考的能力, 失去自己的声音。只有将课堂还给学生, 将话语权还给学生, 才能在对话中听到学生真实的声音, 才会有更多精彩的生成。

三、优生话语霸权

作为个体, 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 其对话应该民主、平等的。可现实的阅读教学中并不是这样。在小组讨论中常常是语文成绩好的学生把持着话语霸权 ;在交流发言中, 有发言权的常常是那些语文优生。语文成绩差的学生即使有自己的观点, 也没有机会表达, 有机会也不敢大胆说出来, 害怕被嘲笑, 甘愿充当忠实的看客和听众。

一次听课, 教学课文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在小组学习中, 笔者听到一位同学小声说“文章的标题有误”, 立即遭到同学的嘲讽 :“课文怎会有错呢?你还会发现课文的错误?”这位同学整节课再也不出声了。课后我了解到, 他是一位语文成绩较差的学生。我想, 如果他是一位语文成绩好的学生的话, 一定会让他说完理由。

课后和这位学生交流, 他指出了课文的二处错误。一是课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误。“不止”表示超出一定得数量和范围 (现代汉语词典) 。“不止一个”表示超出一个, 至少是两个。“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也就是说事物的正确答案至少有两个。这就违反了生活规律, 众所周知, 有些事物问题的答案是唯一的, 特别是有关数学方面的问题。其实, 这句话也并非文中作者的本意。后文中写道 :“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 而是多种多样。”“并非只有一个”包含了一个或一个以上, 并不是“不止一个”。

二是“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这句话太绝对了。文章第5段写到, “从古代到现代技术, 从数学到插花, 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作者为了强调自己“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要多积累各种知识”的观点, 而用“精通各种知识”来拔高, 这样容易产生误解, 也有失语言的严密性。“学无止境”, 人生是有限的, 学海是无涯的, 人不可能精通各种知识, 如按这句话来推论, 世人都会一事无成, 社会又怎会进步? 因此这句话违反基本的社会常识。

真正的阅读对话, 要听到每个学生的声音, 决不可忽视那些语文成绩差的学生。他们从心底发出的声音, 也是动听的音符, 还可能是天籁之音。

课改十年了, 阅读对话的课堂里为什么还会出现文本的话语霸权、教师的话语霸权、优生的话语霸权呢 ?

第一, 师生缺乏批评性思维, 缺失质疑问难的勇气。我们的教师是从传统的课堂里走过来的, 唯书唯师的思想已根深蒂固, 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 学生也很少有质疑的习惯, 更没有怀疑教材质疑教参的勇气。

第二, 课堂缺少平等的思想。传统的师道尊严还在作怪, 教师的特权依然还有市场。受考试这个指挥棒及考试评价的影响, 优生的地位高于潜能生。

第三, 师生害怕出错。教师担心批评学生出错, 学生害怕出错会引来同学们的嘲笑, 招来老师的批评。于是师生照着教学参考书说, 学生听老师说, 成绩差的听成绩好的说。

新课堂是对话的课堂, 阅读教学对话必须突破话语霸权的这个瓶颈。课堂怎样才能避免出现话语霸权呢?

首先, 教师要培养独立解读文本的能力。很多教师靠教学参考书打天下, 离开了教参这个拐杖就不会走路了, 这样就会养成“唯书”的思维习惯。有了这样的思维惰性, 哪来批评性思维, 又哪敢怀疑书本怀疑权威? 这样的老师也只能培养出人云亦云的学生。

因此, 要提倡教师裸读文本, 有了自己的理解后再仔细地研读教学参考书。理解——验证——思辨, 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解读, 修正教师参考书的误读, 从而提高自己的解读。前面案例中那个教《木兰诗》的老师如果认真地研读了文本, 又仔细地研读了《教师教学用书》, 可能会发现《教师教学用书》上的错误。如果平时养成了独立解读文本的习惯, 就不会有“唯书”的思想。

其次, 树立课堂即“错堂”的理念。传统的课堂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的, 学生也害怕犯错误, 师生谈“错”色变。正因为学生害怕说出来的想法是错误的, 老师会批评, 同学会嘲笑, 所以即使有自己的独特理解, 也不敢说出来。偶尔说了, 也不敢坚持, 不敢争辩, 被老师、优生的声音所淹没。

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波普尔认为 :“我们能从我们的错误中学习, 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只能通过纠正我们的错误而成长。”学习其实就是一个发现犯错, 并改正错误的过程, 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学生没有错误, 还要教师干什么, 还学什么, 岂不是浪费时间。犯错, 是学生的权力。剥夺学生的这种权力, 只会让学生掩饰错误, 给错误以永远生存的土壤, 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错误也是一种资源。”这是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树立的“出错理念”。有了这样的课堂理想, 学生才会敢说敢争辩, 才会听到学生真实的声音。

师生要学会倾听。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 认真倾听完别人的发言, 需要耐心, 更是一种艺术, 更是对别人的尊重。认真倾听, 包含一种平等的理念。

案例2案例3中的老师和学生都不会倾听。案例2中的老师如果能听完学生说完菲利普夫妇值得同情的心里话, 案例3中小组的同学耐心地让那位同学说说课文错误的理由, 课堂一定会有精彩的生成。

学会倾听, 实际就是新课标提出的“尊重学生的独特思维”。道理越辩越明, 倾听是辩论的基础, 学生的独特思维也会越辩越真。建立在倾听基础上的阅读对话, 是平等的对话, 是有思维含量的对话, 是真思维的对话, 是新课堂阅读教学需要的对话。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语文课程论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

[2]丁海军.《事物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三处语句商榷[J].语文教学通讯, 2009, (12) .

[3]丁海军.臆断:木兰辞官还乡是不慕功名利禄[J].语文教学之友, 2011, (9) .

话语霸权 篇2

一、现实视角:预约化语文课堂教学诱发了形形式式的话语霸权

追求精彩,成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尚。为了让语文课堂灿然生辉,众多教师加强了对课堂教学过程的预设。所谓预设,就是对课堂教学的预测与设计,是教师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超时空设想与安排。明确的目标性、严密的计划性和条理的清晰性是预设的主要特征。强烈的目标意识和严密的计划组织也预约了语文课堂的种种话语霸权,钳制了学生的思维。

1. 预约精彩,教师不知不觉地成为话语霸权者

教师的话语霸权常常隐藏于最耐心的启发中。为了追求语言训练的思维力度,许多教师挖空心思地把问题设计得极为精巧,富有层次。从形式上看,教师给学生创造了许多畅所欲言的机会,学生经过教师的耐心启发掀起了一个个对话高潮,但整个启发和对话过程都牢牢地掌握在教师预设的框框中。从内容上看,学生思考的问题环环相扣,整齐有序地形成一个整体,教师有的放矢的多番引导,使整个课堂对话如行云流水,但学生的思维始终粘连在教师的指挥棒上,不敢也不会越雷池半步。其实,教师的启发不在多,只需点拨在最关键处。过多过细的启发,会让学生拘泥于教师的预设,思维空间窄化。

教师的话语霸权常常隐藏于最善意的纠错中。学生面对教师的提问,需要经过思考,然后才能形成答案。许多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的回答超出或偏离自己预设的轨道,便会进行善意的纠错,让学生的思索戛然而止。语文课堂真不该有“旁逸斜出”吗?有时学生偏离的回答只需拐一步就会成就一个不可多得的经典,但碍于教师善意的纠错和温柔的话语霸权,可能出现的精彩夭折了。学生的思考我们无从替代,也无需替代,即使偏了错了,那也是他们心灵历程中的一次重要体验,更何况课堂对话和语文思维需要的就是这种体验和感悟。精彩可以预约,但谁也无法预料学生的错误,学生的错误使语文对话变得自然真实,而自然真实恰恰有利于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

教师的话语霸权常常隐藏于最高效的训练中。在追求高效的环境下,课堂对话无法避免地留下了功利性的烙印:无休止地追求大容量的对话,疯狂地压缩学生思考与出错的时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学习兴奋的状态。为了完成预设的任务,学生在教师的穷追下疲于奔命,成了对话的奴隶。“欲速则不达”,学生的对话是一个集思考与表达于一体的复杂过程,需要调用已有的知识、态度与心智,无法一蹴而就。如果我们把复杂的语文对话简约化,收获的可能是精彩,失去的却是智慧。

2. 生成经典,尖子生欢欢喜喜地成为话语霸权者

尖子生的话语霸权常常隐藏于最经典的对话中。在众多教师的眼里,经典对话往往是由学习尖子完成的。教师喜欢与尖子生对话,尖子生也乐于表现。尖子生知识基础扎实,形成经典对话的可能性大。然而语文课堂是全体学生的课堂,所有学生都有对话的权利与需求。但尖子生的精彩对话,让普通学生很自然地放弃了自己的思考,接受尖子生的观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普通学生的内心深处,尖子生的话语就是权威,具有霸权,左右着他们的思维方向。一味地让尖子生对话,即使创造的对话经典再多,也不能表明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了训练。

尖子生的话语霸权常常隐藏于最精彩的探究中。语文探究,教师习惯地把尖子生和普通学生编入一组,进行合作,有利于合作探究的顺利进行。其实尖子生与普通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有较大差异,上手和切入要点的速度明显不同。尖子生很快就会在合作中显露峥嵘,接下来就是普通学生可有可无地跟进。如果交流探究体会,畅谈探究感言,尖子生便无可非议地成为必然代表。尖子生的话语霸权充溢在整个合作探究活动中,成了普通学生语文思维发展的一大障碍。

二、理想诉求:本真态语文课堂教学让学生尽享平等对话的乐趣

语文对话是一个多元共生的复杂系统,它既有本身的训练目标,又隐含着发展学生思维的内在指向,教师在课前几乎无法预料。重构本真态的语文课堂教学系统,远离对话中容易出现的种种话语霸权,才能点燃所有学生的思维火焰,绽放对话教学带来的美丽之花。

1. 给学生平等对话的机会。与学生对话,学生要有平等对话的机会。语文课堂中的对话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是平等的、民主的、真实的、积极的。在交流中,为了共同的目标,师生双方都是主体。这与传统教育中的教师给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储蓄法完全不同,教师的作用开始转化,正如小威廉姆E·多尔所认为的那样,成为内在于情境的领导者,而非外在的专制者。作为伙伴的教师应向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表现欲,用心倾听学生的认知和感受,并适时做出得体的回应和评价。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又不放任他们自说自话,与学生在彼此倾听、共同参与、互相影响、共同分享的交流语境中体味思考的快乐。

2. 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与学生对话,学生要有敢于对话的底蕴。语文课堂中的对话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学生用心思考。筛选合适的知识信息,选择合理的应答方式和最佳的切入点,调用恰当的语言……所有这些都需要时间,需要教师耐心等待。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说,人的成长是各种能力慢慢增长的结果。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不急于把成人看来一切有用的知识塞给学生,不急于把现成的、可靠的答案告诉学生,不厌烦学生的尝试和出错,不急于完成心中完美的教学计划,不急于维持全班步调一致的活动程序,顺其自然,让学生积淀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语文对话才会真正呈现精彩,学生思维才会突飞猛进。

3. 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权利。与学生对话,学生要有自由表达的权利。尽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语文能力各不相同,但他们面对同样的问题,一般都能够形成自己的答案。让学生自由表达,不但要有耐心,而且需要相应的教学策略。给学生自由表达的权利,不急于说出问题的正确答案,不急于让尖子生发表看法,不打断学生的出格回答,不轻易给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不给学生增加限制,耐心友好地倾听并作出合理的鼓励性评价。教师要珍惜学生的灵性表达,不断调整教学视点,挖掘话语中可能出现的教学契机,在倾听交流、追问探讨、认同共鸣的对话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实现教学目标。

4. 给学生快乐学习的策略。与学生对话,学生要有快乐学习的策略。知识固然重要,但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更为重要。给学生快乐学习的策略,要开启学生的慧眼。学生并不缺少生活,只是缺少对生活的体验与发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探究,关注鲜活的自然、社会、人生景象,体会生活的酸甜苦辣。“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对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和探究,养成快乐学习的习惯。给学生快乐学习的策略,还要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当教师确认必须向学生传达某种思想时,不妨将自己的感悟、思辨、形成观点的过程与学生一起分享,引领他们在接受思想的过程中学会思考。

语文课堂对话,只要教师时时注意多一分民主少一分专制,多一分尊重少一分独断,多一分自然少一分操纵,多一分等待少一分功利,话语霸权便会离我们而去,学生的语言训练才会真正奏响华美的乐章,学生的思维才会在语言训练中潜滋暗长。让课堂话语霸权“下课”不仅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和思维能力提升的需求,还是回归语文对话教学本质的体现,更是解除困惑走出当前对话教学误区的良药。

管窥语文课堂新的话语霸权 篇3

但当下课堂却出现了新的话语霸权。话语霸权,用居高临下的态势、说一不二的语气、绝对权威的结论,强势灌输自己的观点。那么,课堂教学中存在哪些话语霸权呢?又如何破解?

话语霸权一:优秀生秀场

1. 问题分析

不少公开课上,教师往往不自觉地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优秀生,无论是提问、表演,还是讨论、交流,都是几个优秀生来“秀场”,后进生只有在不听讲时、需陪衬时、为公开课点缀时,才会被教师提问。课堂是教师与优秀生间的交流, 后进生则沦为“观众”,这是典型的“优秀生言语,后进生失语”的话语霸权。话语权的不平等导致了他们之间发展机会的不平等。

2. 破解策略

教学中多一把尺子,眼前就会多一批好学生。教学有多元的思想,就会平等分配学生的话语权。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要让鲜花和小草都享受阳光雨露。

台湾地区教育家苏兰在海门执教过一堂示范课上,几个思维活跃、发过言的小朋友小手一直高高举着,但苏老师总是微笑着投去赞许的目光,更多的则是把发言的机会留给没发言的孩子,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朗读、板演、展示的机会。苏老师在许多学生处于“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时,没有急于让几个优秀生回答,而是坚持平等的原则,给每一个孩子充分的话语权。

话语霸权二:代表们包说

1. 问题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策略, 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等。但实际教学中,却是不少小组代表“你方唱罢我登场”。

细想,小组代表发言无论怎样精彩,其他学生都是听众。一是小组代表发言后,同组学生基本没有什么补充,组内的交流是停滞的,发言者是在唱“独角戏”。二是发言的学生所说的内容, 其他小组并不知晓,对错与否很难提出意见,组间的信息是封闭的,发言者是自说自话。因此, 整个课堂的话语权都是由各小组代表把持着, 课堂“雾里看花”!

2.破解策略

首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要有针对性地实施。课堂问题可以通过PPT展示,让每位学生先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一些简单问题,然后把偏深偏难的问题分到小组,合作探究、代表展示、补充提升。

其次,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教师既是学习的组织者、掌控者,又是研讨的参与者、引导者。所有问题每个学生都要思考、体验和表达,教者及时组织、恰当引导,让小组学习既把握重点,又涉猎其余,学生才能完整、全面地理解课文。教学中如果仅是为了展现学生肤浅的、虚假的主体性,而缺乏教师的价值引导、智慧启迪和思维点拨,必然会导致课堂低效甚至无效, 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话语霸权三:多媒体强植

1.问题分析

已经强势介入课堂的多媒体,符合学生喜欢颠覆传统、追随新生事物的天性,它以美丽的画面、动听的声音、多变的字体激活了教学。语文课上多会见到它的踪影,屏幕上是流光溢彩, 教室里刀光剑影,学生跟着课件走。

2.破解策略

语文教学中,文本语言、人物形象、作者情感等都极具抽象性和模糊性,需要师生间体悟与对话的,就一定不要再现,否则很难体会文本意蕴之美。让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是更好吗?

并且,多媒体仅是教学辅助工具,要科学、经济地使用,要考量是为了自己方便教,还是为了学生方便学,千万不能“错位”!于永正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既没有表演也没有课件,而是五读课文,让学生感悟文本,学习语言,升华情感,却一样受到好评。

话语霸权四:陷阱式诱导

1.问题分析

教师把持讲台、向学生灌输的话语霸权早为人诟病,而暗中掌控学生思路、巧设答案等新的话语霸权悄然出现。常态课上,教师喜欢把自己的理解、教参上的分析,通过一些看似有效的问题展示给学生,把学生的思路往预设的路上汇聚、向“正确答案”上诱导。这样,解读文本的过程,实际上变成了向教师思路靠拢、向“正确答案”挺进的过程。更为严重的是,公开课上,学生讨论“场景”中的内容、方式也大都由教师框定,学生的言语表达也是事先多次彩排好的,甚至每个节点都未雨绸缪。这样高度集权的、没有生成的课堂,学生无法获取自主话语权。同时, 课堂上学生围绕教师预设的思路、答案、内容等去思考,缩短了自主思考、感悟、体验的时间, “误入藕花深处”。

2. 破解策略

自主的话语应该是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的表达,而不是替别人或权威说话。教育家卢梭说过:“儿童是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因此,教师要允许学生出格。教学需要预设,更要巧妙应变,只有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想说的话,才能让学生明白怎样的表达更完美。教师还要珍视灵性表达,课堂上,教师应随时挖掘学生话语中可能出现的教学契机,在倾听交流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完成教学任务。

无论是优秀生的秀场,还是小组代表们的包说,都是部分学生的话语霸权;不管是多媒体的“机灌”,还是巧设陷阱的“人灌”,都是教师话语霸权的升级版。我们呼唤学生拥有课堂的话语权,每位教师都要经常把脉语文教学,为营造“焕发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寻找一剂良方。

摘要:不少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的对话理解失之偏颇,语文课堂上出现了优秀生、小组代表等部分学生垄断课堂话语权的现象,也出现了多媒体的“机灌”和教师暗中巧设思路与答案陷阱的“人灌”话语霸权现象。课堂呼唤学生主体意识的回归,学生需要拥有课堂的话语权。

话语霸权 篇4

关键词:媒体议论,社会责任,新闻媒体话语权,话语霸权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 其国际化发展进程同样也伴随着诸多社会矛盾的层出不穷。新闻媒体作为引导社会大众舆论导向, 以及国家权力之外的监控主体之一, 因其所肩负的构建社会民众和国家政府之间桥梁的责任, 而对此类社会矛盾的缓解和解决必须起着不可替代的功效。然而就我国当前媒体发展情况来看, 大众传媒产业化的逐步发展以及娱乐化对我国新闻媒体的渗入, 对我国新闻媒体的独立监控性有极大的影响, 而采访和信息发布的过程中, 诸多情感写作、个人思想的夸大运用以及“人云亦云”习惯的延续均会导致新闻媒体话语霸权的产生。这对媒体舆论社会责任的客观发挥必然会起到消极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和谐社会的发展。

1 民主化原则下的新闻媒体话语霸权原因及表现

1.1 新闻媒体中的话语霸权

话语霸权主要是指在舆论宣传、学术活动以及信息传播的过程中, 当出现大众和个体之间、异己和同类之间等出现力量的严重不对称时, 某些势力和个人凭借自身的优势来进行排他性的行为。在新闻媒体话语霸权表现中, 机遇“民主性”、“为民请愿”等使命感而催生的非理性新闻报道不在少数, 此类采访者处于正面情感但是无意将自身情感强加到事实本身的行为同样也是一种霸权姿态的表现。媒体话语霸权本身与媒体舆论社会责任感并不冲突, 除为了媒体利益而出现的恶意的、有预谋的媒体攻击行为以及一些虚假行为以外, 出于社会责任一些从事新闻报道的记者会在履行自身“铁肩担道义”的职责时, 过度热衷于“揭发黑暗还群众以公道”, 这就导致原本客观、理性的新闻报道, 在融入报道人主观意愿之后, 呈现出特殊的表现趋向。

1.2 出于职业习惯和个人心理而导致的话语霸权

记者本身必须具有分明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对社会各个方面的现象变化较为敏感, 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并坚持作为政府与公众之间信息传递的客观媒介。但是记者本身毕竟肩负着多重角色, 最为主要的就是其“人”性化的思维, 他们对事件和人的报道及记录必然会遵循自身的思维规律。然而新闻报道本身是一个极为理性的记录过程, 如果在客观事实中忘记抽离记者本人的情感和感性情绪, 很容易出现将自身的喜怒哀乐带入到创作中的情况, 记者本身的职业特点在职业行为中融入善恶标准后其行为表现也是催生新闻媒体话语霸权的重要动力, 进而将原本的社会行为舆论监督者的客观地位人为化的转化成主观性的“霸权表达”。在话语霸权的影响下, 在信息报道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误导公众的某些“关键词”, 比如前些年对民工的“有色眼镜”, 与贪污腐败有密切关联的“某些女大学生”群体等, 以及受到个别不良行为影响对幼教群体报道的“迁怒”。不少媒体在进行报道的过程中, 对于此类群体的特别强调时并未明确的意识到自身的话语霸权性, 仅仅出于潜意识的自然流露如对保姆和护士的报道很容易使用“弱小”的暗示, 但正是因为此类行为的出现, 在话语霸权的影响下导致社会舆论导向发生不良改变。

1.3 受到社会期待推动而产生的话语霸权

相比较记者本身因素以外, 社会因素同样也是造成新闻媒体话语霸权不可忽视的基础, 诸如“华南虎”事件、“张悟本绿豆滋养”欺骗事件以及在一些娱乐新闻中所出现的一些名人“被离婚”、“被罚款”等, 除却事件本身是一些别有用心者的操纵, 但从一哄而上的进行假新闻转载以及大量的“人云亦云”本身而言, 不得不说这也是新闻记者和受众本身在进行虚假消息传递中, 很愿意或者很希望新闻信息呈现出此类的态势, 比如希望“华南虎”存在, 希望自然生态环境不断的被美化等期待, 这类对社会舆论的期待和宽容就造成了新闻记者单方面的为此类虚假新闻推波助澜, 当然此过程中不排除一些无法深入现场报道而盲目跟风的情况。此外, 长期以来, 由于大众传媒长期被受众作为了解外界的窗口, 因此在消息的传递过程中, 社会公众这种位于被动地位无权选择信息内容及无法判断信息准确度的状态, 就必然会导致新闻媒体在特殊议程设置功能下而出现话语霸权特征。新闻创作开放性的逐步加深同样也是催生新闻媒体话语霸权出现的主要原因所在。

2 新闻媒体话语霸权对媒体舆论社会责任的冲击

2.1 新闻媒体话语霸权对媒体舆论社会责任的影响

正如前文所述, 出于对媒体舆论社会责任的履行, 过度融入个人主观因素或者因为个人情感并未从对客观事实描述中剥离开来, 进而变向的催生了新闻媒体话语霸权。公正是记者在新闻报道时应该秉承的原则和态度, 在国际新闻界中针对新闻报道提出一则约定俗成的铁律, 即甲方针对乙方提出指责性的判断时, 记者进行报道必须要置身事外, 压抑住自身对此种指责性判断的评判欲望, 在找到乙方做出访谈的同时, 将甲乙两者言论的出发点以及所持的观点全部都呈现到信息接收者面前, 以“多报道少评论”作为报道原则, 由信息接收者自行判断, 从而保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平衡性。记者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必须保障这种平衡性, 并在与社会生态环境契合的基础上, 以舆论生态可以允许的范围作为衡量标准, 以职业道德为约束条件进行适度的表达, 从而确保对媒体舆论社会责任的承担和客观执行。

新闻媒体话语霸权是媒体行使舆论导向行为过程中所出现的特殊行为, 在此过程中不能完全判定媒体缺乏“公正”的平衡感, 但是可以判定的则是媒体和记者本身在对事实进行是非判定和价值判断以及过错方申辩权、话语权的判定及保留时, 缺乏或者忽视了可以遵从的标准, 进而导致新闻媒体对社会舆论正确导向引导的发挥以及影响其行使动员和教化群众、构建群众与政府之间有效信息传播平台等的职责。新闻媒体话语霸权的存在还会导致公众对媒体舆论履行社会责任本身产生质疑, 正如因为话语霸权而出现的诸多虚假新闻事件:比如在震惊世界的“三鹿奶粉”案件和“郭美美红十字会”案件后, 几乎所有媒体对此两项主体的集体攻击。社会舆论的一边倒过程中不得不让人深思的是, 在此类案件被曝光之前, 一些国家级媒体却一直宣传“三鹿”可以通过让人信赖的1100道质量检测关卡, 而在案件之前的8月份, 数十家平面, 媒体联合报道“三鹿”奶粉是近30年来改变中国人生活的优质品牌。显然在“三鹿”等案件的报道的过程中, 新闻媒体的话语霸权直接导致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意识的逐步消失。

2.2 制约我国媒体舆论监督的主要因素

新闻舆论角度在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发展中对于主旋律的弘扬以及对时弊的针砭、促进社会进步和引领时代潮流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媒体地位不断的被提升, 公众对于媒体的无限期待与媒体本身的作为舆论监督导向而肩负的不可承受的负荷本身之间存在极大的矛盾性。新闻媒体和记者在进行媒体舆论社会责任履行的过程中, 因为受到来自一些方面的阻碍和受到媒体自身利益的影响, 其进行传播的内容和切入点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中最容易影响新闻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因素主要是政府行政干预, 这同样也是新闻舆论监督在当前执行“民主化”、“人文性”、“个性化”等原则的要求下无法正常发挥其应有的社会监管权责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 由于新闻舆论监管本身具有独立性, 对于媒体话语权的实施目前尚未有独立的、固定的监管体系予以时时监控, 因此, 在相应的法律保障相对薄弱的前提下, 无论从立法还是从实践角度来看, 我国媒体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均缺乏有效的司法保护。第三, 从我国信息环境的目前发展来看, 当前我国信息环境的整体发展并不完全, 信息公开制度也不够健全, 信息技术传递手段的硬件构建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 因此民众的知情权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新闻舆论监督难免会在各方面影响的驱使下, 对社会丑陋现象以及腐败等问题的揭露缺乏应有的力度。

3 基于媒体社会责任公正执行的话语霸权规避策略

3.1 构建新闻媒体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构建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评价系统应该作为规避或杜绝新闻媒体话语霸权产生的第一步, 尤其针对新闻采编人员及媒体缺乏有效行为监管方面, 可适当的从企业、教育、政府等各界聘请有丰富经验的思想政治水平较高的同志来担任新闻媒体社会责任评估小组的评阅员, 来确保责任评估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针对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评估包括广播收听、对报纸的审阅、对电视新闻的审查以及对新闻期刊的检阅等, 其工作的内容主要在于衡量舆论导向是否正确, 传播内容是否客观、公正、真实, 新闻传播中的各项内容以及分析是否趋向正确等。为保障新闻媒体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顺利、独立进行, 可以设立社会责任管理工作责任机制, 并由评估监管小组来确定评估的方式、时间、重点内容及要求等。新闻媒体和评估小组均需要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 来尽可能规避媒体出现话语霸权, 着重履行社会舆论导向引导的责任。

3.2 强化采编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和技能

导致新闻媒体出现话语霸权的主要因素源自记者本身。新闻采编人员对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恪守同样也是新闻媒体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定期对采编人员进行以规避新闻话语霸权为基础的职业道德培训和技能培养, 并严格要求其务必以正当合法的手段来获取新闻材料, 在编撰稿件的过程中, 充分尊重被采访者的声音和隐私, 不妨碍司法办事, 不刺探国家、党、军队等机密的情报, 未经被采访者同意不能将其真实的情况如身份、姓名等在稿件中进行透露。但是就话语霸权问题而言, 目前在采编人员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道德强化的问题上主要需要高度强调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引导并要求采编人员全面、客观的看待问题, 防止出现片面性和主观性。此外, 在保障报道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效果方面而言, 必须要求采编人员不道听途说, 不人云亦云或者捕风捉影, 力求将新闻报道的深入性和探索性按照稿件和报道的需要, 进行规划和执行。对于有偿新闻和有可能出现以媒体利益为主导而进行虚假新闻报道的问题, 则必须要从《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等相关规定角度入手, 禁止谋取私利, 不得以任何的方式来接受被报道人和单位所送的礼金、礼品等, 一旦发现必须由单位进行依法或者单位的规定来进行惩处。

3.3 严格把关新闻传播内容营造公正环境

新闻媒体话语霸权主要体现在新闻内容的创作方面, 因此, 在新闻媒体播出和刊登内容时, 必须就其准确性、真实性、客观性进行再次审核, 除必要的法律要求以外, 构成新闻报道的各项基本要素均必须符合客观报道的要求, 尤其是对客观事实的公正描述。在广播录音、电视新闻的画面、报纸的图片等方面同样必须真实可信, 不得掺杂任何记者本身的价值取向和是非观念。当前记者的新闻稿件及视频等尽管在传播之前受到一定的审核, 但是从宏观角度来看, 并非所有的稿件都可以寻本溯源的重新对照取证。因此, 就此方面来看, 除严格要求新闻媒体务必对事件报道遵从报道时效、报道真实度, 不得漏报、错报、夸大等以外, 还需要从报道必须遵从的实事求是要求的基础上, 努力培养舆论宣传的公正、客观环境, 使之可以引导群众真正的进行自我教育, 打破人云亦云和导致受众出现误解的情况。为此, 新闻媒体进行事件报道的同时, 务必进行深入调查, 客观分析问题, 增进对报道覆盖主体各方面情况的了解度, 并在保障题材丰富性的基础上合理合情的做好引导, 报道必须善始善终有头有尾, 尽可能采访到各个方面的意见, 力保不扩大不激化矛盾, 客观公正的进行向积极方面的引导, 继而为我国社会舆论导向的和谐性发展提供助力。

综上, 为保障新闻媒体忠实履行媒体舆论的社会责任, 尽量规避新闻媒体话语的霸权, 在稿件方面需要不断完善审稿制度, 重点对稿件的客观性进行审查, 重点稿件则必须要经过上级主管领导来审核。为了确保对采编人员素质的提升和对媒体话语霸权的规避, 定期要召开例会和编前讨论会, 反复强调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并在实践中加以核查。

参考文献

[1]杜思宜.我国媒体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董文.我国媒体社会责任缺失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 2013.

话语霸权 篇5

一、霍尔的“编码/解码”模式

斯图亚特·霍尔在《电视话语中的编码和译码》一文中借用马克思的生产、流通、使用、再生产的四个环节解释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和传播, 突破了自拉斯韦尔以来的线性传播模式和施拉姆实证研究的范式, 提出了所谓“编码/解码”模式。

霍尔将电视话语的生产流通分为三个阶段, 分别是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阶段、电视节目的成品阶段和受传者的意义再生成阶段。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 亦即电视话语的“编码”阶段, 是由电视节目的生产者进行的信息的采集、筛选、整合、制作等一系列活动。这一编码过程中, 传播者通过主题的设定和特定信息的选择, 为电视节目赋予了一定的意识形态和主观意愿, 使生成的电视节目有了最初的“意义”。而这种最初的“意义”是否能够按照预期的效果抵达受众, 则关键取决于受众的“解码”阶段。霍尔指出, 电视受众存在三种解码立场:“主导——霸权立场”, 受传者的解码立场与传播者的编码立场完全一致, 观众在主导符码范围内进行解码, 即“完全透明的传播”;“协商的立场”, 受众一方面愿意受主导意识形态的支配, 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对抗, 二者之间体现矛盾运动的协商过程;“对抗的立场”, “电视观众有可能完全理解话语赋予的字面和内涵意义的曲折变化, 但以一种完全相反的方式去解码信息”。

二、《中国人要来了》的编码特点

(一) 形式上力图显示客观平衡

在两集时长各一个小时的纪录片中, 主持人尽力在展现一种如实反映客观状况的姿态, 其采访的对象既涉及当地人也涉及外来的中国人, 在谈论同一个事物的时候往往同时记录不同方面的声音, 以显示平衡性原则。

例如, 在赞比亚的市场中采访时, 主持人跟随中国鸡贩潘伟志回到了他的养殖场进行交流, 在本地鸡贩那里, 主持人现场做了一个关于哪种鸡口味更好的实验, 得出了赞比亚鸡肉更好吃的结论后, 仍不忘补充一句“我不确定这只鸡是不是中国最好的那种”以显示公允, 引人信服。然而不难发现, 对于中国鸡肉的口感仅用潘伟志的一句“好吃, 很嫩, 用旺火炒十分钟会很鲜美”的回答来表达, 问答过程持续10秒;而在当地鸡贩处则用了三分半钟的篇幅做对比实验来表现中国鸡肉不好吃。这种在篇幅上的巨大差异恰恰透露出制作者在编码时先定的主观立场, 而这一段内容的主题, 已经通过主持人有选择性的层层设问体现出来, 即中国鸡贩依靠劣质而廉价的鸡占领了当地市场, 挤垮了当地鸡农。又如主持人与卢安夏矿工的一段对话, 对话中主持人看似站在中国的立场上与矿工辩论, 实则是为对方的偏激言论抛出一块又一块“靶子”以作驳论。

保持形式上的客观平衡, 是增强说服力和可信性的需要, 也是维持其产品成其为“纪录片”的底线。BBC纪录片向来以客观真实著称, 然而这种所谓的“真实”究竟是真实情况的再现还是主题先行的伪装, 其实并不难分辨。

(二) 手段上大量运用议程设置

麦库姆斯认为, 大众传播具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传媒的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 影响着人们对事物重要性的判断。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决定人们怎么想, 但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从宏观来看, 两集纪录片在主要议题上依次表现了与中国相关的商品倾销、不正当竞争、人权问题、环境破坏、经济合作、文化入侵乃至军事威胁。可以看出, 这些全部是负面议题。对于中国人援助非洲的事实, 影片选择性回避了展现非洲发展的内容, 回避了能够表现现代化进程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内容, 反而是聚焦于对当地产业的冲击。

从微观来看, 该片在很多细节上也运用议程设置对观众的关注点进行引导。例如, 在考察赞比亚的大象生存状况时, 镜头里出现的全部是“筷子”、“私章”等指向明显的意象, 使观众自然而然地首先将偷猎行为与中国市场联系上, 然而, 偷猎者是谁?当地保护部门为何无力控制?这些议题都不曾涉及。又如在朱伟军的商店里, 镜头没有表现商店所提供的摩托车, 而是直接给了标价牌特写, 强调作为商品的摩托车能够带来可观的利润, 却淡化了商店给当地人生活带来的便利。

诸如此类的议程设置在片中的大量应用, 牵引着观众按照编码者的思维模式和关注重点对展现的“事实”进行解读。可以说, 技巧层面的“议程设置”滥用, 必然导致拟态环境失真变形, 从而危及纪录片的真实性。

(三) 思想上强烈渗透东方主义

东方主义, 作为后殖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从西方本体论出发、对东方文化怀有蔑视和偏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体系。萨义德在《东方学》中指出:“东方主义”是“建立在关于‘东方’与‘西方’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区分基础上的一种思维方式”。长期以来, 西方对“东方”的异质化、“他者”化认识广泛地存在于其文艺作品和媒体话语中, 这归根结底是文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体现。萨义德对此这样表述:“东方是欧洲物质文明与文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东方学作为一种话语方式在文化甚至意识形态的层面对此组成部分进行表述和表达, 其在学术机制、词汇、意象、正统信念甚至殖民体制和殖民风格等方面都有着深厚的基础。”

纪录片时时将中国置于西方的对立面, 处处暗示出中国崛起对西方的威胁及对西方统治地位的撼动。较有代表性的如讲述本格拉铁路的部分, 主持人坐在头等车厢自豪并充满激情地讲述当年大英帝国殖民者建设本格拉铁路的历史, 而后转到拥挤而简陋的普通车厢询问当地妇女是否感激中国帮助维修铁路;又如对留在赞比亚生活的两位白人的采访, 议题以回忆殖民时期的美好生活为主, 两位老人不断感叹今不如昔, 场景上也运用破败的泳池和黄昏的山坡极力渲染凄凉;片中还借美国评论员之口说出“中国最让美国不安的, 不是他们的共产主义, 而是他们的资本主义”, 大肆渲染中国经济扩张的趋势。这一切, 无不在试图传达中国在第三世界对西方利益的取代, 从而有意无意地唤起西方人对中国崛起的戒心。

三、对我国对外传播的启示

(一) 去除本质主义, 争取“主导——霸权立场”

由于《中国人要来了》在思想内涵上存在二元对立的本质主义倾向, 其收获的传播效果在不同的观众中也必然大不相同。根据霍尔提出的“三种解码立场”, 显然这部纪录片在大多数中国观众那里实现的是“对抗的立场”, 网络论坛中的中国观众几乎一边倒地指责BBC, 严重质疑其客观性, 《环球时报》在非洲各国的调研显示, 非洲观众也多数认为西方报道失之偏颇。因此, 我们在对外传播中, 务必克服意识形态差异和民族文化偏见带来的不良影响, 去除无意识和潜意识带来的非理性思维模式, 使产品的“主题与规则具有普遍性或原始性, 使得节目具有心理上的可接近性”, 力求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主导——霸权”的解码立场。

(二) 掌握话语权力, 打造权威媒体

《中国人要来了》由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生产, 由英国广播公司下设的第二电视频道投送, 使得该片在一开始就沿用了BBC的品牌效应。长期以来, BBC生产的纪录片以客观专业著称, 人们在收看之初就愿意相信这是一部展现事实的片子。正是由于西方拥有这些包括BBC在内的成熟的专业化媒体, 不仅使其产品得以行销全球, 而且使得其在世界舞台上长期处于话语的霸权地位。我国对外传播要打破西方的话语垄断, 不仅要主动发声, 更要“有效发声”, 这就务必要增强自身的话语权力。2009年底,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在香港注册, 作为面向海外播出的多频道电视网, CNC被中央明确为国家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视网……概括起来说就是:遵循普遍规律, 突出中国视角, 体现报道的多样性、全面性和各种人群对世界的内心感受, 最终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国际新闻电视网。”我们盼望看到一个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中国媒体活跃在世界舞台上。

(三) 重视文化产品生产, 助力国家形象输出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西方社会难免会对中国对外援助与合作的行为作出片面化的歪曲解读。先入为主的“首因效应”会使尚不了解中国的受传者对中国留下负面的第一印象, 并使得我们之后的形象宣传显得乏力。程曼丽指出, “长期以来, 中国的国家形象是由西方国家设置的”, 塑造国家形象, 中国“必须参与国际舆论的议程设置”。2011年初, 央视纪录片频道开播, 作为一个全球覆盖的专业化纪录片频道, CCTV-9“力求在全球文化视野下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以丰富的画面语言和国际化的传播语态, 跨越文化障碍, 赢得国际受众普遍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共鸣”。这种国际化传播平台的建立, 在为各国观众提供兼具中国立场与全球眼光的优秀纪录片产品的同时, 能够将一个真实的中国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王卓慧.伯明翰学派的电视观[D].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

[2]萨义德.东方学[M].三联书店, 1999.

[3]麦库姆斯, 郭振之, 邓理峰.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现在与未来[J].新闻大学, 2007 (3) .

[4]利贝斯, 卡茨.意义的输出[M].华夏出版社, 2003.

[5]程曼丽.论“议程设置”在国际形象塑造中的舆论导向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 2008 (2) .

[6]刘文, 梁振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推动纪录产业发展[J].中国电视 (纪录) , 2011 (1) .

上一篇:河谷型城市下一篇:CT/MRI图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