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话语

2024-09-30

学生话语(共12篇)

学生话语 篇1

一、 引言

《朗文语言教学和应用语言学辞典 》中阐述教师话语 (teacher talk) 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语言, 英语教师话语 (English teacher talk) 就是英语教师在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组织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时所使用的一种语言。 这种语言在学生的知识输入, 语言习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 教师话语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笔者发现在英语课堂中, 部分教师话语因为在系统性、启发性及互动性方面的问题, 阻碍了师生间的思维互动, 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 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话语单调沉闷, 缺乏启发性

【案例】《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 6 Whose gloves? (A)

T:Look at my new coat.

S1:It’s nice.

T:Yes or no?

Ss:Yes.

T:Now, look at my skirt. (一手指着自己的短裙)

S2:It’s nice.

T:My skirt is nice too, yes or no?

Ss:Yes.

T:Thank you .But I think it’s too short.

【案例评析 】 在此片段中, 教师通过展示自己的衬衫和裙子, 让同学们对这些衣物进行评价, 不仅有与单个学生的问答还有与全体学生的对话, 后来在没有得到预设流程中:It’s too short.的回答之后, 教师自己说出了这句话。 乍看起来这样的教学设计不错, 但其实刚才师生之间的交流十分程序化, 对话仍停留在三年级的对话水平上, 一问一答仅仅流于形式, 达到的效果也就是复习学过的称赞用语, 对新内容没有任何启发性。 阻碍了学生主动积极求知的欲望和行为, 尤其是授课教师那句习惯性的yes or no, 无法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表达真实的想法, 以至于学生有能力表达的short却得由老师自己说出来, 最后向学生灌输本节课的教育目标之一:It’s too short。

【解决策略 】丰富话语内容, 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力。

【案例 】 ( 上课伊始, 教师先和同学们听了一首关于大、小、长、短的英文歌曲, 为将要用到的长、短等单词铺垫)

T:Boys and girls, look, this is my new coat.

S1:It’s nice.

T:Oh, thank you.

S2:It’s smart.

T: Why? (听到老师问为何觉得时髦时学生面露难色, 不知该如何表达, 老师鼓励他勇敢些)

S: Cool.

T:Super!Would you like to try it on?

S:No.

T:Oh, don’t be shy.

S:It’s big.

S: Let me try. (班中一个调皮小男孩主动提出要试老师的衣服)

T: Brave boy.

Ss: Big /Too big/Funny. (学生在看了男孩试衣服的效果后, 很自然地说出了Too big)

【案例评析 】只有勤于思考, 才能善于思考。 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才能充分发展。 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 应该注意丰富课堂话语内容,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力。 这位教师在听到一名学生的评论后很开心地表示感谢, 但是这位教师并没有止于此, 而是继续追问为什么觉得时髦? 听到老师这样问, 学生面露难色, 表示不知该如何表达, 教师鼓励他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对于衣服为什么时髦, 学生的确还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来表达, 但是教师的一句why却让这名同学想到了cool。 老师鼓励刚才回答问题的女孩子试穿, 按常理四年级的小孩还是愿意的, 但是因为老师的衣服穿到她身上肯定会大, 女孩子爱美的心理, 不愿意, 激发她表达了“大”。 班上一个调皮小男孩主动提出要试老师的衣服, 男孩上来试衣服, 引起其他同学的强烈反应, 在看了男孩试衣服的效果后, 很自然地说出了“Too big”。 这位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 细心引导, 适时反问, 不断开启新的话题,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2.话语随意杂乱, 缺乏系统性

【 案例 】 《 牛津小学英语 》5B Unit 8 At the weekends? (A)

T:Boys and girls, what day is it today?

S:It’s Monday.

T: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a week?

S:Seven.

T:Which day do you like best?

S:I like Sunday.

T:I see.Which teacher do you like best?

S:Miss Li.

T: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S:English.

T:I’m so happy to hear that. Now can you tell me 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

S:I often do homework, sometimes I watch TV.

T:Do you like watching TV?

S:Yes.

【案例评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以上片段是到外校借班上课时笔者在导入部分和学生进行的对话, 显然这些对话随意、混乱, 降低了教学效率, 影响课堂质量。 教师和学生虽然进行了很多的英语交流, 但是这些对话内容间的跳跃性很强, 问题的内容没有很好地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例如问学生今天星期几, 接着问一周有几天, 并且追问学生最喜欢哪一天, 对话至此, 似乎还是有逻辑可循的。 但是接下去的问题一下子又转变为学生喜欢哪一个老师, 喜欢哪一门科目。 在得知学生喜欢英语之后, 老师话锋一转问学生是怎样度过周末的, 学生不明白老师到底想要问什么, 抓不住对话要点, 以致造成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 思维混乱, 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解决策略】斟酌话语内容,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案例】

T:Boys and girls, what day is it today?

Ss:It’s Monday.

T: Do you like Monday?

S1: No. I need to do a lot of exercise.

T:You don’t like doing exercise.What do you like?

S1:I like playing.

T: So you like playing what?

S1:I like playing table tennis.It’s very interesting.

T:Do you usually play table tennis at the weekends?

S1:Yes.I usually play table tennis at the weekends.

T:Hello, can you tell me 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

S2:I often do homework, sometimes I do housework. (学生在预习之后, 已经会用often来表达自己常常进行的周末活动了)

【案例评析 】 以上是在磨课之后, 笔者对导入环节所做的调整。 这些经过反复斟酌的话语唤起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譬如在得知学生因为要做很多作业所以不喜欢周一之后, 问学生喜欢做什么, 顺势引出动词短语play table tennis并且用5B Unit 4中学过的内容Do you usually...? 和学生展开问答, 继而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句型How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在这个片段中, 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熟悉程度精心设计的语言, 话语的逻辑性和层次性有了明显提高,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话语复杂冗长, 缺乏互动性

【案例 】6A Unit 7 At Christmas

(在热身阶段, 老师让同学们听了和圣诞节有关的三首歌曲, 同学们听得很开心也很投入, 接下去是导入部分的片段)

T:Do you know Christmas?

Ss:Yes.

T:OK.Now, 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Christmas Day.On Christmas Eve, Father Christmas rides in his flying sleigh lifted by reindeers from house to house to give presents to children.He comes into houses down the chimney at midnight and places presents for the children in stocking by their beds or in front of the family Christmas tree.On Christmas day, people usually eat Christmas Turkey.Now, I’m Father Christmas. (教师戴上圣诞帽, 扮圣诞老人, 给学生派送圣诞礼物并教授单词:a gift, a bell, a chocolate和a sweet)

【案例评析 】 按照可理解性原则, 教师话语要为学生所理解, 不能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 因为不能为学生所理解的教师话语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反而可能变成学生语言学习的障碍。 这位教师介绍圣诞节常识是要给学生们介绍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 更好地体现新课标关于英语课程性质的描述: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 但是或许考虑到上课时间问题, 在介绍这些背景时, 语速很快, 坐在下面的听课老师也听得很辛苦,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更听不懂了。 首先, 这位教师的话语太复杂, 超过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导致学生听不懂, 打击了他们的思维积极性, 阻碍了师生间应有的思维互动;其次, 老师的话语过多, 信息超载, 学生无法吸收。 所以在师生话语比例严重失调的这个导入部分, 老师辛苦卖力的介绍实际上在无形中将学生演变成了看客, 在思维上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 课堂气氛沉闷。

【解决策略 】精简话语内容, 培养学生思维广度。

【案例 】 (课间老师播放圣诞节歌曲, 为上课将要进行的话题做铺垫)

T:Boys and girls, do you know Christmas Day?

Ss:Yes.

T: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Christmas Day?

S:I can get many presents on Christmas Day.

S: I like Father Christmas.

S: I’d like to buy a small Christmas tree.

T:Good!Would you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Christmas?

S:Great!

T: (教师播放圣诞视频, 并适时讲解) Now, what do you know about Christmas?

S: Sleigh.

S:Christmas Turkey.

S:...

T:And do you think Father Christmas is a good man?

S:He’s so busy on Christmas Eve.

S: He’s very good. We should help others, too.

T:Wonderful! That’s great! Now let’s look what’s Jim and his families doing?

【案例评析】以上片段中的教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师生之间多了很多互动,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最重要的是教师简洁的话语适时地引出了与圣诞节相关的话题, 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愿望。 互动过程中, 教师先问学生是否喜欢圣诞节, 然后抓住时机让学生分享圣诞节的内容, 启动了学生的思维, 待学生完全进入英语学习的氛围中后, 这位教师给学生看圣诞视频, 改变了我听老师介绍的学习方式,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多方位感受圣诞文化, 为接下去的交流做好铺垫。 在交流阶段这位教师还让学生引申到对圣诞老人的思考, 使其进入思维的最佳状态, 学生积极思考, 意识到圣诞老人的忙碌以及有爱心等,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都有了发展。

三、结束语

教师话语水平关系到学生的思维发展, 也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 教师要充分重视教师话语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影响, 不断探究优化教师语言的有效途径, 丰富话语内容, 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力, 斟酌话语内容,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精简话语内容, 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

学生话语 篇2

2 、蝴蝶如要在百花园里得到飞舞的欢乐,那首先得忍受与蛹决裂的痛苦。

3 、天赋是埋藏在矿里的黄金,才能是挖掘矿藏的矿工。

4 、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5 、惊叹号是勇士滴在攀登路上的血,也是懦夫失望时流淌的泪。

6 、没有平日的失败,就没有最终的成功。重要的是分析失败原因并吸取教训。

7 、只有脚踏实地的人,才能够说:路,就在我的脚下。

8 、拒绝严峻的冶炼,矿石并不比被发掘前更有价值。

9 、竹根——即使被埋在地下无人得见,也决然不会停止探索而力争冒出新笋。

10 、生命力顽强的种子,从不对瘠土唱诅咒的歌。

11 、要想成为强乾,决不能绕过挡道的荆棘也不能回避风雨的冲刷。

12 、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

13 、帆的自豪,是能在风浪中挺起胸膛。

14 、如果把成才比作登天,自学便是成才的天梯。

15 、望远镜——可以望见远的目标,却不能代替你走半步。

16 、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

17 、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18 、太阳虽有黑点,却在奋力燃烧中树立了光辉的形象。

19 、耕耘者最信和过自己的汗水,每一滴都孕育着一颗希望的种子。

如何将课堂话语权交给学生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课;课堂话语权;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2-0069-02

【作者简介】秦红红,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安徽马鞍山,243000)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

在江苏省第26届“教海探航”征文颁奖活动上,我应邀上了一节初中英语语法的示范课。贯穿我这堂课的核心理念是“将课堂话语权交给学生自己”,就是将课堂中的话语权尽可能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语言,掌握语言,激发学生运用语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兴趣。

第一,相信学生的能力,只要学生能够自己做到的事情,教师不越权不包揽。

译林新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法内容是运用祈使句发出指令以及运用should/had better句式给出建议。初二的学生对于祈使句早就熟悉,对于should 有所了解,而had better 则是全新的结构。在根据学情及教学要求做出具体分析后,我共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

首先,导入部分。在教师用书给出的参考设计中,针对祈使句的运用,提供了“教师说,学生做”的活动,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的听力和理解能力。而我认为,学生在小学刚接触英语学习的时候就学习了大量的祈使句,老师说的这些句子,对初二学生来说,完全可以通过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因此,我设计了一个游戏,以小组活动形式进行。四人一组,A、B、C和D轮流发指令,做动作:A发指令,B做;B发指令,C做;C发指令,D做;D发指令,A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思考指令内容,学生之间开展活动,整个班级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都有机会用所学语言来表达指令,大大增加了学生操练及参与的机会。这种生生互动的形式扩大了运用语言的范围,从教师说到每个学生都说,不仅能够减轻学生在参与语言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焦虑感,还能够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练习和使用目的语,在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模仿同伴的表达方式,提高语言的使用质量。

这个活动在小组展示的时候,给了我很多的惊喜。学生的指令远远超出了教参中提供的数量,并且三个组的学生各有不同的想法,其中包括Cry sadly. Close your right eye. Touch your left ear with your right hand.等等令人捧腹大笑的指令,尤其最后这个复杂的句子,让我们不得不惊叹学生的想象力与丰富的语言运用能力。从中也可以看出,在中学班级规模较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运用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说英语的机会。

第二,设计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用语言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只有让学生做有意义的操练,才能够让学生学得更加积极。针对should/had better的教学,教参提供了操练:学生先读句子(祈使句),再运用所学结构改写成新的句子。显然,长期在这种操练中学习,英语学习便成了最枯燥无味的机械式理解。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设计一个语境,让学生自己考虑怎么给建议,怎么运用should (not)和had better (not)呢?

既然should(not)和had better(not)是用来给建议的,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谈谈生活中遇到过的困难,并互相给一些建议。这里设计了一个“两两活动”。学生比较熟悉的是should结构,在对话展示的阶段几乎用的都是should(not)。这时候可以引导学生,If you think its better for your classmate to do some sports, you can say“You had better do some sports.” 学生在接下来的对话中,就开始有意识地运用新的结构,展现了举一反三的能力。第三个教学活动,在随后的小组讨论中,我与学生互换角色:他们当老师,我当学生。如果我上课迟到、忘带课本或者不爱运动,他们会告诉我该做什么、怎么做。

因为课堂中教师运用祈使句及should/had better 句式的情形非常多,所以学生思维活跃,在汇报过程中除了should/had better,还出现了大量的生活中所使用的句式,如:You can talk to your classmates./You had better do more sports, or you will get fat./If you can do that, I think you will get better./If you forget it again, you must go back to take it to school./Now youd better borrow a book from your friend in other classes.

在这个简单的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两两活动、小组活动都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在这种合作学习中,学生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问题。

第三,教师要明晰自己的角色,保障话语权的顺利交接。

首先,指令要清晰,分组要明确。在活动进行前,语言的输入至关重要。同时,任何活动都应该有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明确目标,学生需要知道在活动中自己将要做什么,怎样做,有多长时间的限制,每个人的责任是什么。学生活动的失败往往是由不适当的指令造成的,如,指令不够清楚,要求不够明确,都会使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教师对于重复指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必要的时候做出示范,以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开始并顺利结束活动。学生只有在知道做什么、几个人在一起做什么的时候,才能够积极开展话语活动。

其次,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地出现在他们的身旁,给予指导。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主要充当顾问(counselor)与监管者(monitor)的角色。也就是说,教师在巡听中,及时为有问题的小组提供建议及帮助,控制班级小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噪音、闲谈等问题,控制进度,尽量少地打扰活动中的学生,让学生有机会运用他们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克服了障碍,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有意义的语言运用活动。

最后,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及时评价。这是一个反馈的过程,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进行活动的成果与表现,同时关注学生在完成语言任务中表现出的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讨论、合作、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有条理地展示任务成果的能力。教师对学生小组活动的评价可以采用描述、等级评定或评分等评价记录方式,进行正面评价,多鼓励学生参与活动积极学习。根据评价结果与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提高。

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 篇4

第一, “让说”。

在时间上保证让学生有说的机会。采用“10+35”的时间模式, 每节课老师讲授不得超过10分钟, 学生活动不得少于35分钟。先小组内说, 然后全班说, 这样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

在班上营造一种“参与无误”的氛围。学生不说有顾虑:讲错了老师会不会批评?同学会不会讽刺?但是, 如果你把最简单的问题给他, 只要开口就不会有错, 也许他就不会“恐惧”了。如教《苏州园林》, 在课前, 我布置让大家动手搜集作者和我国园林建设的一些简介资料, 还帮他们准备了一些园林的图片发给每个小组。这也是特意为那些潜能生准备的, 还有字词、作者简介, 只要他们开口就不会有错。所以我们要变着法子给他们说的机会, 哪怕是一看就明白的, 最初也可由学生说出来。

第二, “敢说”。

充分的预习是学生“敢说”的前提。孩子们不敢说,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准备好, 怕说错。“不打无准备之仗”, 课前的预习就是帮他们做好准备。我们都知道, 预习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不是自习, 而是师生共同明确预习目标, 教师提出预习要求和预习方法,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小组探讨、师生交流等形式进行学习。教师要从目标、重点、难点上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查找资料, 整合信息, 做好笔记。这样, 孩子们准备好了, 回答问题也就有了底气, 也就不会怕了。

教师的激励使学生有“说”的自信。要他们敢说, 老师要有自己的教学评价语言。学生回答完之后, 老师不要急于做任何正面的肯定, 更不能做定性的评价。我们应该学会说:“好, 还有别的想法吗?”即使学生有错误, 我们也要先肯定他的勇气和踊跃参与, 然后引导他再深入的思考, 而不能全盘否定。久而久之, 孩子们就会觉得“没什么可怕的, 即使错了, 老师也不会责怪我”, 这样还怕他们不敢说吗?

第三, “会说”。

开放的课堂谁都想要, 可是老师把课堂放开了, 学生却收不了。常常在听公开课时, 学生说话了, 但是说的“天南海北, 漫无边际”, 最后老师是“覆水难收”, 匆忙收场。因此, 在学生开了口的基础上, 老师就要引导他们“会说”。“会说”, 即说得有内容、有道理、有条理, 这也是说的最高境界, 也是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难题。

让学生领会说话的要求:讲普通话, 语音清晰, 态度自然;语句连贯, 意思完整;内容具体, 有条理性。并相应地开展各类训练活动:配乐诗朗诵, 每日新闻, 每日趣闻……

循序渐进, 让学生会说。我经常开展口头作文、命题演讲、辩论赛、讲故事等活动促使学生自行查找资料, 筛选信息, 在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 综合素质也得到提升。吕淑湘先生在《关于语文教学问题》一文中说:“让学生在语言方面得到应有的训练, 说起话来有条有理、有头有尾, 不重复、不脱节、不颠倒, 语句连贯、用词恰当, 还愁他不会作文。”可见, 学生会说了也就会作文了。

第四, “乐说”。

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我想方设法创设情境, 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做老师, 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钻研教材、查阅资料、设计问题准备发言交流, 在发言交流的过程中, 能有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学生也很喜欢这样的课堂。

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利用节假日和重大新闻事件, 开展一系列语文活动, 调动学生积极性, “中秋节”开展“中秋趣谈”知识趣谈, 如“三八妇女节”, 举办“妈妈的趣闻”口头作文竞赛, “北京奥运会”开展“话奥运”, “神七”升天开展“梦游太空”等说话活动, “汶川地震”话“感动”……

鼓励学生的话语 篇5

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年轻是我们唯一拥有权利去编织梦想的时光。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事实上,成功仅代表了你工作的%,成功是%失败的结果。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人生如棋,走一步看一步是庸者,走一步算三步是常者,走一步定十步是智者。

生活若剥去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没有了爱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

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

只要有信心,人永远不会挫败。

青春一经典当即永不再赎。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家。

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

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

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

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推销产品要针对顾客的心,不要针对顾客的头。

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

觉得自己做的到和不做的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成功的法则极为简单,但简单并不代表容易。

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界。

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么也请你拥抱黑夜。

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环境。

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学生话语 篇6

关键词:课堂观察;中专泛读课的课堂教学;课堂话语;有效性

G633.41

一、课堂观察及其意义

科学视角下的“课堂观察”源于西方科学主义思潮,作为一种研究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发展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课堂观察”的理论最早由美国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斯于1060年提出,后经不断修正互动分类系统,即采用一套编码系统,记录课堂中的师生语言互动分析、改进教学行为,标志着现代意义的课堂观察的开始。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的有意注意,以及有采用辅助性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堂观察强调观课的目的性,有别于传统听课的随意性。

在现代教育中,课堂观察是课堂教学观摩者和授课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扑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讲学法的重要手段,也是用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方法。首先,课堂教学观摩者通过观摩别人的课堂教学经验,竭力去发现上课人的优点,并谦虚地向授课教师询问与学习产生课堂优点的原因。这是课堂观察中上课人与听课人最为良性的互动模式。其次,授课教师可以拓展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课堂教学观摩者向授课教师提供大量真实信息并提供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可以促进授课教师自主改进教学。它是一种真正的发展性评价,可提高教师对专业的领悟与反省能力。与此同时,课堂教学观摩者可以学习授课教师的课堂经验与拓展自己的课堂优势有机结合。因此,课堂观察为观摩者和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创新寻找到了自信。

二、课堂观察过程描述

1.本次课堂观察的背景

本次观察在2016年5月26日上午第四节课进行,地点为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观察班级是一年级的商务外语班。该班级共有学生52人,平均年龄 16到17岁。观察学科:英语泛读。授课教师是女老师,有15年的教龄。本次观察的教学内容是:Sleeping Spirits---A Full Box of gold。它选自马克·吐温的小说简写本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中的一个惊险片段。

2.本次课堂观察的过程描述

授课老师课前准备充分,教学设计很好,导入手法新颖,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上课刚开始,两个学习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各自推销一本好书,接着,余下的五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投票。在新课呈现中,教师一方面给出以下三个指导性问题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1)The full name of the novel is_______. (2)The main character in the novel is _______. (2)The writer of the novel is _____.另一方面,她让学生根据故事标题猜测故事内容。在while-reading中,为了让学生熟悉故事的主要场景和故事情节,教师指导学生通过“skimming”完成表格。同时指导学生进行“scanning” 来让他们体验人物的心理描写。在post-reading 中,教师开展了三个活动。一是对图片进行排序并复述,二是语言品读与赏,三是学生模仿故事人物进行对话表演。接着,教师引发小组讨论并汇报:“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title of the story: Sleeping Spirits---A Full Box of gold?”和“Which character impressed you deeply? Why?”。最后布置小组作业:“ To make a poster to introduce the story.”。整个课堂共用了45分钟。

三、课堂观察分析

1.本次课堂观察中值得学习的地方

在当前实际教学中,英语泛读课程的教学因操作难度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等原因,出现低效的窘境。为此,如何通过摒弃传统的只重视词句的教学模式,用語篇分析来完成教学是泛读课要解决的问题。该教师旨在尝试在无多媒体课件的教学环境下,通过组织多种教学活动和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阅读的技能和策略。课堂上没有整齐的桌椅、严肃的老师、苦闷的学生,只有开放的氛围,朋友般的师生和不间断的英语对话声。本次课堂的教学活动目标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使大多数学生有能力参与,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确定通过一节课让学生学到什么,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哪方面的能力;而且她还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与经过学习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之间的差距,也就是说通过最近发展区,来确定教学目标是否在学生的能力水平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据观察,在老师整个授课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还是很多的,通过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在学生回答错误的情况下不直接纠正错误,而是采用间接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这样可以使学生印象深刻,老师也会对回答问题时紧张的学生予以鼓励,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加以表扬,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常常会有眼神的交流。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会适当地走动,走近学生,主动去与学生沟通。整节泛读课堂教学呈现了“变化性互动”的各种活动,开展了任务型教学,“活化”了教材,设置了任务阶梯。

2.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部分用英语(80 %)与学生交流,偶尔( 20 %)会用汉语和学生交流,并不是100 %的纯英语交流。虽然,教师尝试在无多媒体课件的教学环境下开展教学活动,但从课堂观察来看,教师如果在课堂上适当借助多媒体,教学效果会更好。因为,多媒体能提供生动直观的形象和视野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走进教师所设计的情境画面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运用多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的设计更有逻辑性和有效性。另外,教师可以节省板书的时间来对比分析故事的场景和人物的性格特征,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四、反思与建议

课堂观察的最终目的是扬长避短。对于英语学科来说,课堂教学有效性一个核心的衡量指标就是英语教师是否能有效地使用自身的课堂话语,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成功的语言习得。因此,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增加参考性问题的数量,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课堂提问的方式,延长候答时间,合理运用追问和链接等课堂提问的技巧、使用积极的反馈方式等方面的话语策略提高课堂话语的有效性。

1.精心设计课堂话语,提高课堂话语的可理解性

Krashen的“输人假设”认为,对语言输入的理解是语言习得最基本的途径。因此语言教学最重要的手段就是使学习者尽可能多地接受可理解的输入。他同时指出,我们的语言得以发展的自然过程即通过吸收超过我们现有水平的可理解的语言构,我们同时还能在课文情境内容的帮助下理解不能自然习得的语言语法知识。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应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话语,尽量在课堂中使自己的话语更具真实性、针对性、逻辑性、激励性、开放性。同时,教师要善于根据课堂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整自己的语音、语调,为学生提供大量可理解性的目标语输入,以充分发挥课堂话语的指导支持、促进和激励功能,提高课堂效益。

2.豐富问题的形式和内容,增强问题的开放性

通过课堂提问,教师一方面可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为重要的是,恰当的提问能启发和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积极的分析和思考使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互动式的课堂交际活动中。展示性问题虽然思维含量低,但它能够激发全体学生特别是英语学困生参与课堂交流。参考性问题虽然更有利于学生自由发挥,启发学生的理解力,提高学生语言输出的质量,但运用不当,难免出现曲高和寡。因此,教师要加强对问题的分类研究,充分利用参考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的功能并注意这两类问题在一节课中的时空分布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3.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建构新知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都会出现焦虑情绪。当学生过度焦虑时,面对提问会陷入窘迫,从而又会降低其以后的学习动机,甚至企图逃避学习。同时,教师不当的提问也会加剧学生的焦虑,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课堂上,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本领,更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励 、唤醒和鼓舞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主动建构新知。当学生当众答题时,教师应该引导全班学生并对学生回答的正确部分给予积极的点评和反馈。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时,可以耐心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修正,或者请其他同学给予补充完善。

五、结语

总之,有效的课堂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另外,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是否成功地实现了促进学生语言习得、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问问题的类型、提问的方式、回答的方式及反馈的方式等方面的课堂话语是否为学生创造了语言学习的真实的交际情景,是否体现了知识的共同建构。因此,只有不断的去反思我们的教学,保留好的方法,改正不足的地方,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真正的提高英语的课堂教学效果,让我们的英语课堂更有效、更有深度,更受学生欢迎。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2]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仝亚军: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因风格施教”探析[J].中小学英语教育,2007(9).

高校学生英语课堂话语权策略研究 篇7

关键词:英语课堂,话语权,教学模式

如何使高校学生成为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优良的新时代人才, 是教育工作者一直思索探讨的问题。其中课程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英语是高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是构建新世纪人才现代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是培养具有现代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内容。如何在英语课堂上倡导“能力本位”模式,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做课堂真正的能动学习者, 不是单单从粉笔到多媒体技术运用的转化那么简单。还应具体体现为培养英语基础知识适度、实际应用能力强、相关知识面较宽的高素质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 英语教学不仅要通过精简、整合课程, 促进特色课堂结构体系整体优化, 而且要设计相适应的考试模式, 一方面考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另一方面,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而英语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学生在课堂上能否由被动变主动;话语权是否掌握在学生手中;如何使学生具有掌握这种话语权的能力尤有实际研究意义。

一、英语教学相关政策及研究

教育部早在2003年4月就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 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列为“质量工程”四项工作中的第二项。在2008年5月正式颁布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要求》 (以下简称《要求》) , 《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具体措施。笔者对本校的教学软、硬件设施、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师和学生来源等实情进行了调查研究, 并且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 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多角度教学理念, 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从原来单一课堂教学转变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教学服务, 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内与课外、书本与网络、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多角度、立体式语言学习环境, 把英语学习过程转变为实际的跨文化交际过程, 把间接获取知识的过程转变为直接获取知识的过程。

教学中应长期树立以学生为本, 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优秀人才的教育理念和培养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观念。学校在课程管理和设置上是否科学;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否合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否先进;实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是否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都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具体来说, 可以体现在创造新的教学模式:1.常规分级教学;2.教师指导下的网络自主化学习;3.英语第二课堂。由此, 使学生的课堂主动权得以充分发挥。

二、具体教学模式的分析

1. 常规分级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因为学生英语基础相差很大, 英语课堂教学往往是“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 在教学中往往会造成顾此失彼, 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例如在课堂教学中, 自愿回答问题的只有那些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 而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根本不愿参与其中。实际上, 这些学生根本没有勇气和信心主动回答教师的提问, 在课堂上基本是缄口不言。为了改善这种状况, 教师应实施分级教学的改革:在统一教学大纲的指导和规范下, 确定最基础的、最需掌握的基本知识;接着结合实际情况,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 当然教学方法也因人而异、不尽相同。这样, 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起点上更好地提高自己, 但是又不会失去准则和基准。同时, 学生可以根据各自英语基础的实际情况向教师提出问题及要求。无论是高级班的优等生, 中级班的中等生, 还是低级班的后进生, 他们都可以愉快地融入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级中去。这样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 而是主动参与, 轻松掌握课堂上的主动权。学生不再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派遣, 他们已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轻松运用自己在课堂上的话语权。

2. 教师指导下的网络自主化学习

在现代教学中, 多媒体教学手段被充分运用到课堂中。首先, 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网络学习的特点, 安排各种认知策略的介绍和训练活动;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和技巧, 有意识地在网上提供涉及运用这些技能、技巧的学习材料。再次, 教师向学生了解他们结合网络学习时所制定的个人学习计划和实施计划, 以及拟采取的学习方法。接着教师对计划的可行性和方法的合理性等方面予以一定的指导和建议。例如, 要求学生填写自主学习报告, 从而督促学生对自主学习进行自我评估和监控, 以便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内容、方法、目标和手段进行自我调节。经调查, 在常规面授的课堂上, 很少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即便评估也只是局限于对所学知识的检查和回顾, 较少审视学习计划是否科学, 学习方式是否得当。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 基本上是盲目的, 不知该对所学的和将要学习内容设立什么样的目标。针对这些情况,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每次自主学习后填写一份自主学习报告, 督促他们检查个人学习计划的实施情况, 回顾学习过程, 分析学习方法和策略, 并定期写出学习心得。同时, 教师在网络学习资源中准备好单元、阶段性自测题, 方便学生通过做题进行自测, 从而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效, 及时对个人学习计划和目标进行调整。这时, 学生不再是教师教授内容的简单接受者, 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程度及知识掌握的程度, 已做到心中有数, 他们更有权利进行自我意义的阶段性调整。

3. 英语第二课堂

在现代教学活动中, 单纯的课堂教育是占用了绝大多数时间。但是英语教育单靠每周几节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与英语有关的课外活动的积极配合。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 还应该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 即在课外创造英语习得坏境, 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 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课堂知识, 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激发其学习的原动力, 变被动为主动。同时, 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和课堂教育紧密联系,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课堂知识, 增加听、说、读、写的机会, 而且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 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第二课堂可以自由抒发对英语学习的激情, 自由展示个性与偏好。例如, 英语角活动。在定期举行的活动中, 每期都有特定的目标话题, 学生围绕这些话题开展自由讨论, 不仅可以扩大知识面, 还可以提高一定领域词汇的掌握度。比如, 以环保为题, 由活动组织者把与环保有关的词汇写在白板上, 学生根据白板提示的词汇展开讨论。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锻炼学生定向口头作文的能力。同时在这里, 学生还是自己的教师, 话语权掌握在手中, 并因此从中汲取学习的快乐。霍姆林斯基曾告诉我们:“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 他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 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无济于事。”所以教师应该重视这项工作, 积极主动地把英语课外活动开展起来,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的作用为学生创造快乐的英语学习环境。

三、结语

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具有话语权, 就是意味着在其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方法乃至手段可以表达自己的设想和见解。这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自己地位的确认。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 片面地强调教师、教材、书本等外在于学生因素的价值, 而忽视了教育的最终指向———学生内在的价值取向。教师反之却成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宰, 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控制—被控制”的关系。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教师应成为多元的课堂活动者角色, 正确处理好教师的学科性话语、教育性话语及生活性话语间的关系。教师把自己的角色由主角变为配角, 化身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只把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告知学生, 接下来具体的学习结果要让学生自己完成, 从而把以往单纯的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自主学习, 发挥话语主动权的理想场所。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教育部, 2004.1.

课堂教学中如何调控学生的话语权 篇8

一.尊重学生的话语权

1、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个性特点

初中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是不成熟的个体, 学生也是有个性差异的群体。我们的语文课堂应是充满人文情怀和洋溢成长气息的课堂。在课堂中我们能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 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个性特征, 实施个性化的差异教学。孩子爱说, 我们就要努力的引导他们在适当的时候说。我们把他们的话语权还给他们, 让他们放开心扉, 自由的表达所想。真正尊重学生的教学是要在教学中, 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的个性, 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优化发展。

2、引发学生话语权的内驱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 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 拨动它就会产生特有的音响, 要使孩子的心灵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 我自身就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的确, 教师要想拨动隐秘在每一个孩子心中的“话语权”这根弦, 就得事先校音定调。学生由于受知识、能力、性格、兴趣等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如教授《傅雷家书》时分析父亲形象时, 我设问:当你考砸了的时候, 你的父母通常怎么说?你最想听到他们说什么?一个学生感慨道:每次放学回家, 不管多晚, 父亲总是在家等着我, 陪我夜读到很晚……这无疑打开了学生的内驱力, 有了触动点。

二.有效地调控课堂学生的话语权

1、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灵动课堂, 促成建构式课堂

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是一个充满人文情怀和灵性四溢的课堂, 在课堂中教师能创造性地运用文本为蓝本, 激发学生的自主体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要想课堂教学有序、有效的开展, 必须注重教学过程的构建。教学过程的构建, 要坚持“以人为本”, 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 变既定课堂教学为建构式课堂教学。我们语文老师要善于抓住课文的精彩处、闪光点、省略处、疑难处, 更能调动学生的言语活动, 为课堂的动态生成服务。

2、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话语权的整体参与性, 区分“话题”与“问题”。

语文老师如果能在课堂上提出一个内涵丰富而又紧扣教学内容的话题, 让学生从中生成许多新的高质量问题, 用思想的触须充分拨动他那根言语活动的情弦的话, 就会产生良性的“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那样的课堂才是高质量的课堂。

如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师提出“寿镜吾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则是一个线性的问题, 如提出“谈谈你眼中的寿镜吾先生”则是一个话题, 两者产生的课堂价值是大相径庭的:前者是问题, 问的结果直接指向了提问者的标准答案, 问者和答者是主动和被动的不平等关系;而后者是“谈”, 导向丰富, 承认课堂教学参与的平等性和个性的差异性。

三.有效地评价课堂生成的学生话语

法国教育家第惠斯多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提问的激励原则告诉我们, 教师在提问时要亲切, 和悦, 有耐心, 要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望, 使他们的思维在关键环节上一直处于应激状态, 从而爱学、会学、乐学。为达此目的, 教师在提问时就必须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因此, 评价要以表扬为主, 以鼓励为主, 要客观公正, 鼓励学生参与。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求异, 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革除教师霸语权张扬学生话语权 篇9

吕叔湘先生在1978年曾批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其批评的主要指向就是阅读教学,即阅读数量太少,阅读速度太慢,阅读效率太差,阅读时间太浪费。

尽管多数语文教师对个性化阅读教学也持赞同观点,或许是受课程改革的影响,也并不乏这方面的理念; 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原因,却未能付诸行动。无论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仍囿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鉴于此,要想张扬学生阅读中的个性化解读,必须先革除教师霸语权。

教师霸语权下的阅读课堂———

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大概有三块: 一是认知目标; 二是能力目标; 三是情感目标。认知目标不外乎了解有关的文学常识、文化知识等; 能力目标则多为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等,再加上掌 握重点字、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而情感目标均离不开文章所体现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教师或许也会提出“启发”“引导”“点拨”学生,但不过是要让学生围绕老师设置好的问题来学习课文而已。用通俗的话讲,就是老师设置一个“圈套”,让学生去钻; 老师挖掘一个“陷阱”,让学生去跳。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 是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能技巧。

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按预先设计讲读,是按照预先设计引导学生阅读。

教师衡量学生对课文理解得深浅优劣的主要标准,是是否符合参考书的答案; 是是否掌握了老师讲解的内容。

阅读课上,教师或滔滔不绝地分析这篇文章怎么怎么好,或片言居要式地提出多少个知识点要学生牢记,更有甚者截取某个段落某个语句进行操练,整篇文章不见了,失落了。而学生在乐此不疲地机械地听别人的旁批,记别人的评价。

在讲读过程中,学生对某一问题表现得特别热烈积极,老师通常的做法是,为追求课的完整,限制这个环节的活动时间,教师是教学流程、课堂节奏的控制者。

阅读教学中作业布置不考虑学生的能力差异; 课堂教学中,不能密切关注学生的注意力及情绪的变化,不能机动地调整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 讲读课的提问,不能“经常”有意识地从不同层次去要求学生、训练学生; 只注重自己的表演,“目中无人”……

阅读的美就在于其“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教师霸语权下的阅读课堂却不但使这样的美破坏殆尽,而且遏制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这种教师霸语权下的阅读课堂的存在,说明我们的教师对阅读及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还停留于传统的认识上,不仅对阅读教学的隐性目标缺乏深入的关照,更致命的是没有从“人的发 展”的高度来解读阅读教学特质。也说明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立足点、出发点并没有发生转移,仍旧是“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教师的教学设计还着眼于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仍然是教学的主格局,部分教师也许会让学生讨论,但所讨论的不过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一些问题,是教师的“思维移植”。

这一结果显示,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考虑不足, “因材施教”仍只停留于口号的倡导上,在具体教学中, “一刀切”“齐步走”的“统一”格局没有得到真正的撼动。

而,学生话语权下的阅读课堂———

阅读教学的教学设计,加强对学生的关注。按照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打破亦步亦趋地教,学生突破规规矩矩地学,尽一切办法展现和弘扬学生的阅读个性。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及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学习课文前,会与学生沟通,征求学生的意见,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阅读;教师衡量学生对课文理解得深浅优劣的主要标准,是是否是学生的独特见解。

阅读课上,学生不是在听老师灌输,也不是按布置做一课一练,更不是一种被动接受,而是深入地与文本和作者进行“对话”交流。

在讲读过程中,学生对某一问题表现得特别热烈积极,老师通常的做法是推波助澜,宁可压缩或推延下面的环节,学生是教学流程、课堂节奏的控制者,正是这种控制,激发了学生的讨论热情,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世界上绝对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我们的学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个性。具体来讲,就是其气质类型、认知方式、心向、主体状态以及发展水平是有很大差异的。这种相互区别的特质,为个性化阅读教学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必须关注这种差异,关注学生相互区别的特质。

为此,笔者认为,张扬学生话语权的个性化阅读应该做到: 要从学生“学答”转向学生“学问”,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提出问题; 要从学生“学会”转向学生“会学”,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要由滥讲转向精讲,要善接知识链,巧构知识树; 要从平淡型转到激情型教学上来……

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阅读《沁园春·长沙》时,采取以下路径,达到张扬学生话语权的目的:

1. 个性化导语设计,激发兴趣

让学生结合对作品或作者的理解,每人设计一则导语,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最后班内择优展示。

2. 个性化诵读,以情定声

有学生认为,“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唯有如此从容而气势豪迈的朗读,才能表现出毛泽东眼前那种生机勃勃的无边秋色; 也有的认为, “粪土当年万户侯”这一句应该斩钉截铁而英勇无畏,速度可以稍微放慢,尽量读得雄健一些; 还有的认为,最后一句更要读得激昂豪迈:“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3. 个性化鉴赏,分类展示指导

任选一词、一句、几句或整体写一段鉴赏文字; 然后,组内交流补充完善; 最后全班展示,分类指导。

4. 个性化写作,巩固提高

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

( 1) 请你写一段描写秋天景物的文字,200字左右。1从多个角 度来写; 2从各种感觉来写 ( 色彩、声音、气味、触觉等) ; 3动静结合; 4情景交融。

大学生古琴社团中的多重话语分析 篇10

关键词:古琴社团,“非遗”,国家话语,消费话语,大学生文化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 因有七根弦, 也叫七弦琴, 是中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在过去的中国人眼里, 古琴即“琴”, “琴”即古琴, 几千年来皆然。直到20世纪初, 为与西洋的钢琴、小提琴区别, 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

古琴原多用丝弦, 声音小而哑;如今多用金属丝外裹尼龙为弦, 音量有所提高, 但与古筝、琵琶等其他选用钢丝弦的弹拨乐器相比, 依旧显得内隐。古琴音乐带有吟诵性, 虽然技术复杂、音韵多样, 但不似其他弹拨乐具有丰富的旋律与和声, 风格总体上可以用“清、和、淡、雅”来概括, 需要沉浸其中细细品味。

虽然古琴在中国作为本土乐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但近几十年来社会上对古琴的认知远远不如古筝 (更不用说钢琴、小提琴、吉他) , 即便在大学生中也是如此。比如在北京大学就有学生面对古琴产生疑惑:“这个古筝怎么这么小啊!” (1) 但在大学生音乐社团中, 古琴却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独特的现象值得深究。可以说, 古琴在音乐上并不讨巧, 但是它身上的文化含义被国家、大学、大学生各方面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接受了, 于是在多重话语簇拥中树起了自己的旗帜。

2007年11月24日至25日, 南京大学古琴社主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古琴学术论坛”, 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十多位师生以及多位表演嘉宾在南京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交流。这次论坛颇有代表性:虽然与会者主要是学生和琴社指导教师, 但是他们的言行却折射了国家、大学、大学生对古琴的多重认识。

一、意识形态话语中的古琴意象

关于意识形态话语中的古琴意象, 本文要从国家、大学这两个层面分别来论述。

(一) 国家话语中的古琴

大学生对古琴的认知度逐渐提高, 正与国家话语对古琴的提倡相一致。

当然, 国家话语并非从一开始就接纳古琴。南京大学古琴社指导教师王咏博士谈到建国初期时认为:“国家……对社会进行领导、限制、改造和规划, ……社会越来越成为一个抽象的符号。在建国初期……民间社会的声音几乎被宏大国家话语淹没, 即使存在也注定被忽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成为国家确定民族文化的主要指导思想, 国家对西方、中国、古代、现代等文化因素的过滤都是在阶级论的框架下进行。在这些过滤的背后是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等意识形态的筛选。”古琴由于是典型的带有阶层色彩的艺术, 所以在进化论和阶级论双重框架中受到质疑:“它是前现代的或所谓‘封建的’文化……;它是封建士绅等有闲者的阶层文化, 与大众 (工农兵) 文化相悖;它审美消费中过高的古典文学基础更使其几乎没有社会动员功能” (1) ……如此, 古琴在中国的落寞也就可想而知了。

20世纪80年代末之后, 民族主义成为国家的重要意识形态内容。在“反和平演变”的政治话语中, 国家有必要利用本土的文化符号, 构建起民族一体化和文化共同体的象征系统, 以召唤个体对国家的归属感。王咏博士表示:“一个社会的成员如果没有强烈的共同文化意识, 对民族–国家就没有一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那么国家组织社会生活的能力就相对受限, 社会动员能力也随之降低。”所以, “保护、提倡民族传统文化是现代民族国家运用权力技术的表现之一” (2) 。这时候, 古琴在国家话语中的浮现就成为必然:因为它历史悠久, 所以足以证明中国是文化强国;因为它是追求仁爱的儒家艺术, 所以可以用来强调正在崛起的大国的温和形象;古琴在历史上还是重要的“礼器”, 是谓“君子听琴瑟之声, 则思志义之臣” (《礼记》) , 而众多古代文人更在古琴上更看出了社会秩序中的等级之别 (朱熹《琴律说》) , 与国家稳定相契。

2000年, 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他的故乡扬州用古琴接待了法国总统希拉克, 这标志了国家对古琴文化的认可和重视。2002年, 古琴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 成为国家话语中的一个重要筹码。“申遗”工作比体育领域的奥林匹克更能凝聚一个国家的文化意识, 国家选用古琴申报“非遗”, 在王咏看来“完全符合政府理想”。2003年“申遗”成功后, 文化部长孙家正在“古琴艺术入选第二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 “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着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传播手段和文化平台, 在文化上实行‘单边主义’政策, 强行推广西方的价值观念”, 由此中国文化“受到了严重威胁”。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信念的活史, 是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基石”, 保护古琴则是“中国当代文化战略”的组成部分, 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 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举措”, 并且“一定会在新的世纪中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面复兴” (3) 。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具体评定标准”中, 强调被申报对象要“对维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与之对照的是,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相应条款的评定标准是“面临消失的危险”。

在强大的国家话语驱使下, 以及几乎是本能的民族自尊心的感召下, 曾被视为腐朽、没落的象征的古琴, 其历史记忆得到了修正, 其“国宝”价值开始得到承认。由于国家话语必然成为接受社会主义教育的中国大学生的语言形式、思维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琴也就被视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载体” (浙江大学华开奇) 、“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 (浙江大学曹晋彰)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厦门大学刘真真) 。

在南京青年琴人杨鹏看来, “古琴不仅仅是一个乐器, 更多的是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传承, ……面对当今西化的侵入, 我们更应该保留古琴的传统”。他更进一步地表示, “孔子不仅仅对文人琴有所贡献”, 而且他的道德准则已经是“现今国人道德观念的基础”。可以明显感受到, 这是在通过古琴的学习为符合如今国家话语需求的儒学打气。

著名琴人查阜西这样教育他的弟子——“爱好旧文艺 (传统音乐) 是热爱祖国的一种体现” (4) 。在王咏看来, 民间古琴界在古琴“博大精深”、“代表国家”等有助于古琴“提高身价”的说法上, 向来与国家的主流意志保持同一个声音;而且琴人还将古琴与“治国”自动联系了起来。在“首届全国高校古琴学术论坛”上, 同样有很多大学生表达了类似的观念, “国粹”、“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成为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句。

于是, 在国家话语中, 古琴在凝聚民族意识、媲美外来文化方面的作用被开发出来, 成为政治建设的一种组成。

(二) 大学对古琴的认识

作为国家人才队伍的后备军, 中国大学现在对古琴通常也抱有积极的态度。南京师范大学校园中的标牌上写有周恩来同志的话:“我们爱我们的民族, 这是我们自信的源泉。”如前所述, 古琴正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优秀代表。即便不考虑这一点, 大学也在很多方面需要古琴及其文化传统。

正如四川古琴教师范熠梅一再强调的, “古琴音乐是高雅艺术”。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开展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投入较大, 属于外部在文化方面对大学的非常规输送。当然, 如果学校内部有“高雅艺术”的常规大学生社团活动, 教育者也是乐见的。这在笔者对多所大学的团委、社团联合会的访问中得到了证实, 比如南京财经大学就对其即将成立大学生古琴社团表示欣慰。

在中国古代教育的“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中, “乐”是重要组成, 而“琴”又是“乐”的重要组成。范熠梅认为, 琴本身为“君子之器”, “不仅是单纯的乐器弹奏, 而且是艺与德的统一;仪态上, 要稳重、端庄、优雅;琴曲内涵则需美、高、雅、洁, 琴人长期受所弹奏的高雅旋律及其内涵熏陶, 客观上能起到净化精神世界的作用;要具备多方面的传统文化修养才可能把琴弹出内涵, 弹出韵致, 弹出意境”。作为高校品德修养类课程的必要补充, 古琴这样的与“德行”联系紧密的民族乐器也就具有了音乐之外的教化价值。

古琴音乐追求“和”。“君子之音温柔居中以养生育之气, 忧愁之感不加于心也, 暴厉之动不在于体也。夫然者, 乃所谓治安之风也。小人之音则不然, 亢丽微末, 以象杀伐之气, 中和之感不载于心, 温和之动不存于体。夫然者, 乃所以为乱之风。”——杨鹏援引《孔子家语》, 再次申明了“和”之重要:“君子弹琴的取音应该温润以柔, 体现中和之气, 而小人则取音亢丽多变, 此象为刹伐危乱之风不可取。”中国式大学校园虽然追求活泼, 但同样追求稳定、和谐, 古琴宗旨正与学校的诉求契合。

在曾任南京大学古琴社社长的张婷婷看来, 古琴具有这样的效用:“自觉到音乐本身就蕴含着的‘和’的要素, 并将其推广到社会之中, 促进社会各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 沟通天与人之间的精神性交流, 使生活世界不仅充满天籁般的‘音和’, 也充满与人的内部世界有关的‘心和’, 同时还转化为关于人类社会存在方式的‘人和’, 落实为社会结构必须具有的‘政和’, 从而建立起和谐化的伦理道德秩序, 最终契入与天地万物和乐欣融的生存境遇。”放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国家和学校话语关键词之一的背景下, 我们才可以更深刻地领悟到作者为何会铺陈出如此精彩的“和”之众象。

大学生古琴社团还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共青团中央 (大学生社团的直接管理部门是学校团委) 和教育部于2005年联合签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指出, 社团“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 大学生音乐社团则是有组织地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在大学生音乐社团中, 古琴社团则是比较受学校支持的社团。大学生古琴社团的活动, 不仅活跃了大学生的生活, 彰显了大学生的青春活力, 甚至也标志了大学生和大学的品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也正因如此, “首届全国高校古琴学术论坛”才得以在南京大学支持下 (涉及会议场所使用、领导讲话、经费、宣传等各个方面) , 在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的协助下顺利召开。

二、大学生心目中的古琴意象

关于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古琴意象, 从此次论坛的讨论内容看, 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 “文人象征”

大学生古琴社团非常在意古琴的象征意义, 古琴作为文人的标志被一再提起。王咏援引著名琴家吴钊之言, 指出“自古以来, 琴一直是中国每一个有教养的知识分子——‘文人’具备的知识和必修的课目”;浙江大学古琴社的周梦则点明古琴与其他乐器的不同——“在众多的乐器中, 唯独琴以她博大精深的内涵进入了文人的四大风雅之事的行列”。这些观点也正和我们的经验相符:传统文人必备四艺“琴、棋、书、画”中, 琴居其首, 并且当之无愧地成为古代知识分子的身份符号。

在大学生中, 类似的说法很多。如来自复旦大学的韩雪认为, “古之文人雅士, 三五宾朋, 焚香置棋, 抚琴友之……琴文化是古代骚人墨客皆趋之、好之的高级文化, 而古琴更是士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普及性乐器和精神伴侣”;同是复旦大学的瞿逸平也说, 古琴, “在千年的声歌沉浮中, 不以礼乐之重, 不以奢富之华, 不以市井之粗, 收敛而平和地深居书房雅乐, 被付上了文人们的多少心事”……中国历史上很多文人故事中都有古琴的身影:例如孙登、萧衍善琴的文人高士形象, 司马相如“琴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的传奇, 更有嵇康赴死前的从容潇洒。在文人的诗词中, 古琴更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南京大学的孙莺、扬州大学的王晗等都认为琴与文学的关系紧密, 厦门大学的刘真真更是具体指出, “古琴意象实则寄托了文人对理想世界的深切向往”, 并念念不忘他们的相关描绘:“弹琴咏诗, 聊以忘忧” (嵇康《赠秀才从军之十六》) ;“琴诗可乐, 远游可珍” (嵇康《赠秀才从军之十七》) ;“息交游闲业, 卧起弄书琴” (陶渊明《和郭主簿二首》) ;“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 (陶渊明《归去来兮》) ;“弱龄寄事外, 委怀在琴书” (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即便是“无弦琴”, 又何尝没有散发出淋漓的名士风流?

古琴传统可以分为文人琴与艺人琴, 其中文人琴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重“道”多于重“技”, 更强调“琴的声音之外的社会文化现象, 以及精神感悟, 包括情感、操守、品格、文化品位” (1) 。在古代文人看来, 古琴是精神寄托和情感象征, 是百家争鸣时代必不可少的道具和媒介, 它随着“士”的活跃而一次次出现在历史的剪影里。即便士大夫阶层到已经土崩瓦解不复存在的今天, 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也是不可能消失的。一直以来, 大学都以卓越的意象耸立在世间, 成为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作为新时代的“文人”, 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构建“文人”身份的要求, 在优秀的大学中尤其如此。 (2) 古琴是知识分子建立群体认同的一个途径, 是“区隔阶层的符号” (3) 。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典籍中数不胜数, 如众所周知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 又如《世说新语》中的记载:谢安本来看不起戴逵, 但在与之谈论琴、书, 发现对方见解高妙之后, 方知其学养气量……在此情况下, 大学生选择古琴作为自己身份的象征, 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了。

(二) 修身养性的“君子之器”

古代文人虽有“学而优则仕”的憧憬, 但在无法施展抱负时更有“穷则独善其身”的操守。知识分子毕竟和纵横家不同, 更在意自己的修养。在大学生古琴社员的论述中, 这一点的表现也很明显。

古语云, “君子之座, 必左琴右书” (4) , 强调修身养性。在今天的大学生看来也是如此:“弹琴从心地而出, 以修身养性为目的” (杨鹏) ;古琴是文人修身的重要载体, “向来与其他乐器不同, 在于琴人一直强调, 琴并非娱他, 而实为自娱”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吉寅宇) ;“相比琵琶、笛子等乐器, 古琴可能更能体现清倌人清高自持的一面” (瞿逸平) , 因为“古琴音乐所追求意境的深、远、静及空灵等, 必须与心之静相配合, 非清明的心境不能尽古琴之妙” (吉寅宇) ……

当今的中国大学生面对的是一个急剧变化的世界, 焦虑未来人生前途, 因此, 精神上的抚慰此时具有了相当重要的意义。“虽然快餐文化的现实充满了喧闹繁杂, 冷漠浮躁, 但是我们每一个人最终都需要人文的心灵的关怀而回归精神世界” (四川大学郑晓韵) , 而诗意还乡的一个重要途径, 正是古琴。“古琴的琴声融入了大自然的声音的本原, 古朴深重, 似乎将整个历史的积蕴融入其中” (浙江大学孙宇涵) , 于是, 大学生琴人在古琴中获得了一种历史的存在感。“古琴的美学的核心是:以弹琴来获得身心的和谐与平衡, 包括人与宇宙的有机的统一” (杨鹏) 。在古琴音乐中, “通过对艺术思想和情感蕴于内、形于外的瞬间捕捉和分析, 主客体同时进入审美境界……‘那种境界是纯净的, 也是朦胧的, 那种升华是没有功利的、不世俗的, 因为它是超脱的。这是中国古代士文化中特有的品质和现象, 弹弦拂徽的古琴音乐行为正是这种特有文化的表现’ (洛秦《音乐的构成——音乐在科学、历史和文化中的解读》) ” (郑晓韵) 。

(三) 自由意志的表达途径

当然, “琴, 也曾作为利器, 不为人知地壮过英雄的行色”, 而不仅是“腐儒文人……温和蕴藉的雅乐平和中正的清音” (瞿逸平) 。

除了平和的“修身养性”, 琴还可以“载道”, 可以“言志”, 还有孤高、寂寞、激愤的一面。在历史上, 它曾经尝试摆脱社会、宗教、伦理的束缚, 充满生命张力。《广陵散》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代表, 在关于它的故事中, 前有聂政涂漆毁面闹市鼓琴的决绝, 后有嵇康拒绝富贵威武不屈的潇洒, “一支琴曲成为了一种象征, 古老、高贵、矜持、从容, 不动声色地……抒写着生命” (瞿逸平) 。之后, 陶渊明、王维、范仲淹、苏轼……多少人以琴为马, 哪怕在困顿中也要驰骋自己的不羁意志。

“千军可以夺帅, 匹夫不可夺志”, 琴人以自己的本性真心自由表达, 坚守理想, 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如此一来, 当代大学生认为古琴“不是一件普通的优雅之器, 不是悠闲中思乐的乐器, 不是一般的滋润和补偿, 而更是精神人格的伙伴” (周梦) , 也就自在情理之中了。

古琴音乐表露的“真性本心”, “可又折射出整个社会对这种真性本心的尊重。或许这些恰恰是中华文明所应当传承却又几次在中途失落的东西。想想后世有……多少佯作痴狂, 你便不得不感慨, 也不得不伤悲” (瞿逸平) 。不可否认, 不少大学生的生活中存在诸多不尽如意的地方, 而大学生总体来说是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群体。在理想与现实的交错与矛盾中, 一些大学生选择了古琴, 从而选择了“独立之精神”的姿态。

在人生风雨之中, 在抱负成为回忆之后, 古琴成为拥抱“士”阶层的象征性的碎片。通过古琴, 现代的大学生与古代的士人建立起了某种精神联系。人, 毕竟不仅生存于现在, 也存在于过去和未来之中。

三、消费主义视野中的古琴:可堪附庸的“风雅”

在笔者的经验中, 也有一些大学生对古琴感兴趣只是出于附庸风雅的动机。这种观点在“首届全国高校古琴学术论坛”上也有多人提到。

“当今古琴的延续传承又显出某种外化的特点, 古琴的学习者往往将之作为一种附丽和装饰, 简而言之便是附庸风雅。”瞿逸平如此表述。顶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帽子 (多人多次谈到“非遗”) , “琴以及与之相关的方方面面都异常活跃起来, 受人瞩目, ‘琴’就像一夜成名的明星” (南京大学博士后南鸿雁) 。明星诞生, “追星族”随之聚集。很多人迷上的并不是琴, 而是那些相关的传说;不是琴的内涵, 而是琴上的“光环”。当然, 有人的表述更为直白——“为了追美眉” (指找女朋友) (1) 。

很多学生对文人琴极为推崇, 因为文人琴技法简单, 重在自我精神的领悟及完善, 而艺人琴“向外求法, 越求越远, 最终将偏离琴学正道矣”——正所谓“君子乐其道, 小人乐其乐” (杨鹏) (2) 。古琴声音喑哑, 缺少旋律性而多吟诵色彩, “不中听”。但恰恰是“不中听”让人在“乐”上的注意力退减, 不再追求“令人耳聋”的“五音”那类时腔俗调, 而是追求对“道”的感悟。其实在西方的宗教音乐中也有类似的表述, 比如欧洲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 (3) 。古琴重道不重艺, 而“道”恰恰是很难衡量的存在, 以本人为例, 购置古琴主要就是冲着它的“文人”符号, 其实含有一种消费主义的冲动。从论坛上的现场演奏来看, 学生演奏者中能把“技”与“道”融合起来的比较少, 很多学生不知道对技巧的超越“只能通过技巧本身来实现” (4) 。

古琴入门容易, 周围又很少有技艺高超的琴人来制造对比 (钢琴在这方面就大大不同) , 又有陶渊明的一句“但识琴中趣, 何劳弦上声”来“顶场”, 古琴风雅的附庸就不是艰难的事情了。“在大多数人还分不清古琴和古筝的今天, 迷上古琴神秘的远古色彩的多是读书人。他们慕名而去, 每一个指法对他们来说都负担了沉重浪漫的历史意识, 每一个乐句都被分解成典故的确切或不确切的对应想象, 从碰上琴的那一刻, ‘与生俱来的神圣感’就随伴始终。同样地, 对听琴的人来说, 认为听不懂而不敢微齿演奏者的基本技巧——‘这会不会是他的理解啊?’——是在其他任何一种乐器里都不会出现的情况。”在批评之后, 华东师范大学的李雪梅进而认为:中国人容易“为自己‘制造幻觉’, 这在古琴中典型的表现就是‘幻觉’有余, 表现力不足, ……或者干脆都不要表现, 来个‘无弦琴’, 来个‘大音希声’的境界”。当然, 这种观点不仅表现在古琴圈内, 在其他音乐社团内, 所用的言语有时会更加刻薄。比如南京大学钢琴社就有同学认为, “古琴的最大特点就是简单得难听, 学了两个月就敢自以为高雅”;南京财经大学吉他社则有同学认为弹古琴的人自命清高, 实则哗众取宠, “说的比唱 (弹) 的好听”……事实上, 抛却大学生古琴社团的技术不提, 他们中间能精通古琴谱者也非常少见, 大多数社员使用简谱 (是否精通古琴谱被视为是否“专业”的一个标准) 。古琴作为复杂的文化体系, 目前已经被简化, 弹奏技法、对减字谱的掌握程度、琴学、打谱、琴仪、文学修养、琴德、风骨等, 最终被抽象为一种简易的、可供便利消费的符号。

古琴的历史记忆通过历史典籍流转到今天, 其实已经成为强化和提升社会地位的一种途径。大学生古琴社的很多活动被冠名为“雅集”——仅凭这两个字, 足以反映古琴在社交方面的属性。然而, 如果说这一切在消费社会染上了消费的色彩, 恐怕并不为过。另外, 古琴作为“士”文化的代表, 曾经拒绝商业化, 以便与优伶区分。但是在如今的古琴活动中, 金钱已不再是羞于出口的字眼, 比如南京大学古琴社就曾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剧场售票演出。除了经济, 大学生古琴社团如果有实力获取其他方面的效益, 大概也是不会拒绝的, 比如附着在大学生音乐社团成员身上的干部身份 (社长和骨干同时也是学生会干部) 以及文人身份。再者, 这次论坛对非音乐专业的平面媒体 (当地报社) 相对重视, 而对网络专业音乐传媒的兴趣则显得稍弱, 恐怕也是在艺术上的考虑之外做了不少宣传上的考量。

笔者所见的大学生古琴社的表演, 多追求视听效果, 和笛箫、舞蹈、太极、书法、朗诵、场景展示、汉服表演等结合, 吸引观众是其重要诉求。当古琴过度追求“娱他”时, 和“道”的距离恐怕就变得远了。

还有, 在大学生中, 因对古琴的“爱”而产生的表述有时候明显有些夸张。例如, 有的同学感叹古琴是“中华文明之象征”, 是中国“最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 其语气程度之重, 或许值得商榷。还有一些同学认为古琴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乐器”, 但显然弹弦乐器不会比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出现得更早。可以说, 这些大学生身上的民族主义情怀虽然值得肯定, 但其知识面和深度理性思考能力还有所不足。

当然, 即便附庸风雅, 也总比自甘低俗显得可爱。但是, 古琴依然不得不面临来自流行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的冲击。社会的发展在表面上似乎结束了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文化垄断时代, 而古琴也被淹没在了这个文化浮泛的时代。如周梦所言, “一切高雅的艺术、一切深邃的精神都是孤独的”, “琴和琴人始终是寂寞的, 她从来就没有热闹过”。在种种溢美之词中, 在集体无意识的“常识”中, 那琴声中的自我意识, 到底在哪里?嵇康赴死前叹曰“《广陵散》于今绝矣”, 诚哉斯言!那么, 我们就需要对复旦大学瞿逸平的疑虑给予重视了:“那极静的琴音和极深的心事——此时此年, 又有谁去听呢?”

结语

古琴社团在大学中的“兴盛”不只出于大学生的情怀与兴趣, 也与国家层面的文化构建以及社会上流行的消费话语密不可分。国家、大学、大学生在推广古琴文化这个大方向上是总体一致的, 但各自的出发点却有一些区别。在各方面看来, 古琴的象征内涵都远远大过了它作为乐器本身的音乐内涵。这些情况是大学生音乐社团研究者不能忽略的。

学生话语 篇11

一、识别话语,防止旁逸斜出

现在,只要我们深入课堂就不难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围绕课题愿意主动发言,并且很积极地发言。这是好事,绝非坏事。但学生的话语声音并不完全是和谐的,经常带有脱轨性和偶发性。因此,教师面对学生纷至沓来、瞬息万变的课堂话语首先应该做出及时而准确的识别。

例如,笔者在高一某《投资理财的选择》课堂上看到,老师设置了三组家庭:A组家庭,收入稳定又不菲的夫妇和正在读高中的儿子;B组家庭,一对已退休的老年夫妇;C组家庭,一位在外企打工的单亲妈妈和正在读高中的女儿。要求分组讨论如何让10万元保值增值,为每一个家庭设计一套符合家庭特点的理财方案。在有位同学分析了A组家庭理财方案后,另一位同学补充道:“如果要赚钱的话,我会选择囤油,因为现在汽油柴油很紧缺,油价一直往上涨,囤油可以赚好多的啦!”他话还没说完,教室就哄成一片,“囤油犯法的”“买墓地,墓地价都快跟房价一样,上涨很快,很有市场”“买黄金首饰”……对于这些话语,学生或窃窃私语,或哄堂大笑,课堂教学秩序一时失控了。显然,学生的这些推断与猜测偏离了学习目标,脱离了文本的实际,或许是出于一种哗众取宠、油滑搞笑的心态。“囤油行不行?是不是一种违法行为?我国《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指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是一种违法行为,要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情节严重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在经济学中,凡投入一定的本金在未来能增值或获得收益的所有活动都可叫投资。买墓地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转手卖给他人从中获得了更高的利益,可算作一种投资,但通常人们不会选择这种怪异的投资。大家应该结合每组家庭不同特点设计大众的较为普遍的理财产品……”

在眼见学生的讨论就要偏离教学目标的时刻,在课堂对话发生混乱的当口,教师既没有放任自流,也没有恼怒训斥,而是冷静沉着地识别了学生的话语状态,把他们重新引导到教学目标轨道上来,避免了教学目标与内容的旁逸斜出。

二、评价话语,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多样性、丰富性和随机性。学生永远是一种差异的存在,课堂上学生的话语有正误、高下之别也是一种必然现象。教师的责任就是面对差异,研究差异,通过差异引导学生得到差异性发展。因此,有责任心的教师绝不拒绝对学生的及时评价。识别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话语作出明确的评价。因此,那种对学生课堂话语行为的内容、水平,不加区别地一律采取褒奖的态度,实际上是放弃了教育评价职责,造成正确评价的严重缺席。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应该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明确的评价给学生提出及时的反馈,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他们形成“见贤思齐”的学习与生活态度。

在《投资理财的选择》课堂上,老师并没有对那些学生的不同话语作出“你回答得很好!”“你很大胆,希望你继续保持!”的简单划一评价。“能抓住市场紧缺商品而组织经营活动,这同学很有商业头脑,但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合法。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买黄金是一种不错的投资方式,金饰品的价值主要体现为观赏性,金饰品如果要直接向一般的金店进行回售,其价格将远远低于同期含量相同的金原料价格,因此,作为纯投资而言,金饰品不适合做黄金投资。其实,理财产品有很多,关键要适合自己。我们只是学习和了解最普通的最大众化的理财产品,如有兴趣,课后可以查查有关知识。”教师能够这样识别与评价这位学生的发言,那么,他首先让学生明白自己在伙伴面前有认知矛盾,澄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同时老师的评价又必然会引起每一个学生反观自我,回归自我,从而引发每一个学生内部知识和经验的重新建构。

三、积极指导,实现有效教学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本质特征不是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刺激——反应”,而是激发学习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所有评价活动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有效学习,避免没有方向和低质量的评价。因此,教师适时适度地从学生话语中引申出新的课程与教学资源,积极满足学生进行智力劳动的需要,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原则和最终目标。

笔者在一节高一新授课《面对经济全球化》看到,老师先让学生观看《功夫熊猫Ⅱ》(预告片),然后给出美国该片全球票房收入相关资料,设置问题:美国卖大片,中国能否从中分杯羹,中国卖什么?要求学生讨论回答。“卖中国文化”“卖中国功夫”“卖盗版光盘”……学生只能围绕影片来说,始终无法进行分散性思维,话语也慢慢偏离了老师的教学意图和教学目标。老师的本意是想让学生从中了解中美贸易的相对优势从而达到讲授“贸易全球化”这一知识点,但效果不佳。学生的这些话语既揭示了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困惑,更提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忧虑,任课教师没能及时地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教学价值,更未能及时地给学生以启发性的解答。或许任课老师觉得三言两语难以说清这些问题而有意回避,或许老师觉得这些问题偏离教学内容与目标而不作处理。但是,教师能否及时快速地从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调动出这些相关的知识,并且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和言词进行讲解,这无疑是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机智的极大挑战。而只有满足了学生智力活动需求的教学,才是真正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

观察学生日渐活跃的课堂话语,既使我们感受到学生对课程新知识的需求,也透视出其中确实存在着不同的智力活动层面和思维品质。因此,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交往正是他们各自内部心智活动的折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话语交流,已经毫无遮拦地袒露着教师与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与素养。这就一方面要求教师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存与结构,发挥思维的宽广性和灵活性,才不至于在需要调动知识时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能够在多样化的不可预测的学生话语面前,发挥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才不至于在需要做出评价时茫然无措,在需要做出指导时无所作为。

学生话语 篇12

近年来, 国内不少高校一线教师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教师话语展开了实证调查与研究, 而针对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及其与学习者语言习得之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则极少。本文主要从教师话语时间的视角来关注教师话语的质量及其与学生习得的关系。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将8节课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课堂观摩、课堂转写及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和分析了相关数据。赛课组的4节课均为我校 (区示范性中学) 参加全国高中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优质课比赛教师的录像课和参加全区教学比赛的观摩课;常规组的4节课均为我校高中英语教师日常教学的录像课。这8节课按课型归入4组, 依次为:听说课 (第一课时) 、阅读课 (第二课时) 、语法课 (第三课时) 和综合技能课 (第四课时) 。每种课型共有两节课, 一节为竞赛课, 一节为常规教学课, 进行对比研究。参赛教师是广西教师中的精英, 他们的课堂话语质量既能体现当前区内英语教师的较高水平, 又能反映出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和对比了两种课堂下的教师话语时间, 希望能够为教师改进课堂话语的质量以促进学生语言的习得提供参考。

三、研究发现

教师话语时间 (Teacher Talk Time) 是指教师在开展导入新课、解释词句、提问、操练、解说语法及进行反馈等课堂活动时所使用的话语时间的长度。以下将就两个问题展开探讨:一节课中教师话语时间在两类课堂中的分布情况;教师话语时间对学生英语习得的影响。

1. 教师话语时间 (TTT) 的分布。

通过对课堂转写的数据分析发现:8节课中教师话语时间分别使用了最少2/5到最多将近七成的课堂时间, 平均课堂用时为56.72%。其中, 听说课中用时最少 (接近半节课) , 阅读课和语法课中用时最多。

问卷调查显示, 约有66%的学生认为教师话语使用了50%-80%的课堂时间, 30%的学生认为九成或更多的课堂时间沉浸在教师话语中。调查说明教师话语还是主导课堂教学的方式。但有趣的是, 学生们普遍接受教师话语时间占到课堂时间的70%-80%的教学模式。

2. 教师话语时间对学生话语时间的影响。

我们不妨将教师话语时间和学生话语时间作个比较。学生话语时间 (STT) 指学生在课堂上说话的时间, 包括学生个人或集体回答教师提问、朗读、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及参与其他口头活动的时间。

研究数据显示:竞赛组教师和常规组教师的课堂话语时长相当, 但对学生话语时长的影响却有着明显的不同, 呈现出以下两种趋势:

(1) 教师话语时长的减少不一定能增加学生的话语时长。Nunan (1991) 曾指出:若教师通过减少其话语时间 (<50%) 来调整他们对课堂的控制, 学生就会被更多地鼓励去参与话语实践。因此, 应该避免过多的教师话语。在本研究8位教师中, 竞赛组只有1名教师话语时长低于50%, 其课堂上学生话语时长为8节课中最长的, 占1/4的课时长度。这一发现佐证了Nunan的观点。但是, 若教师话语时间超过了50%的课堂时间, 学生话语时长又会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来仔细观察同为竞赛组的另两位教师的课堂。虽然两位教师的话语时长都较长 (前者用时55.44%, 后者62.10%) , 但二者的课堂上学生的话语时长也是近1/4的课时长度。巧合的是, 在常规组4位教师的课堂上也存在同一现象。

(2) 教师话语时长的增加不一定会缩减学生的话语时长。在两组教师课堂话语时间超出50%课堂时间的情况下, 学生话语时间表现出长短不一的现象, 两者并不构成必然的反比。如竞赛组一名教师和常规组一名教师的话语用时相当, 约为62%, 而竞赛组学生话语时长为23.66%, 是常规组学生话语时长 (9.32%) 的两倍多。另外, 在两组教师平均话语时间相当 (约为57%) 的情况下, 竞赛组课堂上学生平均话语时间普遍高出常规组10个百分点 (约合4分钟左右) 。

3. 教师话语时间、学生话语时间及其他课堂活动时间三者间的关系。

除去教师等待时间以外, 不同课堂上的学生间可能存在的差异也会影响学生的话语时间, 如: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程度、学习兴趣、性格等。另外, 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安排的不涉及教师和学生话语的其他课堂活动 (如:播放课文录音、观看视频、笔头练习、教师板书、传递话筒等) 也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话语输出时间。

研究表明, 教师话语时间 (TTT) 、学生话语时间 (STT) 及其他课堂活动 (Other Activities) 在4类课型上的分布呈以下变化趋势:

(1) TTT在第一课时 (听说课型) 中最短, 在第二课时 (阅读课型) 中最长, 在第三课时 (语法课型) 和第四课时 (综合技能课型) 中则平稳减少。

(2) STT在第一课时最长, 第二课时稍有减少, 第三课时最少, 而第四课时又有所增加。

(3) “其他课堂活动”在第一课时用时最多, 第二课时中急剧减少, 在第三课时中减至最少, 但在第四课时又攀升至第二位。这一变化趋势与STT的相同。TTT的缩短并没有引起STT的相应延长;而“其他课堂活动”的用时增加却引起了STT的相应延长;另外, TTT的增加会导致“其他课堂活动”用时的减少。

(4) 在“其他课堂活动”的用时方面, 竞赛组比常规组少约10%。可见, “其他课堂活动”的增加虽与STT成正比, 但在竞赛课堂中是精减且高效的。

还有另两种现象值得我们去关注:

(1) 每种课型的TTT平均用时随着课型不同而变化。在阅读课型中, 教师平均使用了65.25%的课堂时间;TTT排在第二位的是语法课型;在听说课型中教师说得最少。

(2) 竞赛组的STT明显长于常规组。竞赛组最长的STT使用了1/4节课, 最短的 (11.34%) 则接近常规组的平均水平。竞赛组的STT平均高出常规组7%, (约3分钟) , 是个不小的差距。

在教师话语时间相等、不过多考虑“其他课堂活动”及学生差异的前提下, 教师的个体差异就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了。竞赛组教师由于均是参加全国全区比赛的选手, 他们的教学素养会相应高于常规组;同时竞赛课是更精心准备和得到教研组更多指导的, 教师课堂话语的质量、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及所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也应该会更高效、更能调动学生参与, 故竞赛组的STT会相应增加。

四、教学启示

上一篇:思想是艺术的灵魂论文下一篇:校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