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霸权(共8篇)
美国金融霸权 篇1
摘要:作为此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 美国在金融领域的变革性影响力已经在全球经济的沉浮中得到深刻揭示。这种对全球经济的决定性力量, 来自于美国所独有的金融霸权。本文基于对当今时代美国金融霸权三大表象及两大支柱的分析, 结合政治学领域的意识形态理论, 对美国金融霸权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一种意识形态的解释。美国所独有的社会价值观念成为支撑美国经济金融领域霸权形式存在的根本性因素。
关键词:美国金融霸权,意识形态,理论分析
金融霸权 (Financial Hegemony) 概念最早见于查尔斯·金德尔伯格 (Charles Kindleberger) 研究霸权对于国际货币体系作用的文章中。1973年, 金德尔伯格在其专著《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中首先提出了关于金融霸权的理论之一“霸权稳定论”。“金融霸权”概念经过国际关系学、国际政治学、国际政治经济学以及经济学等各领域学者的发展, 已经体现出诸多内涵。通过对各学科相关文献的梳理, 本文中我们认为, 金融霸权是指一个国家在其社会意识形态的指导下, 在其军事、政治和其他经济霸权因素的支持下, 拥有的在国际金融领域具有支配性控制权的结构性状态。美国金融霸权建立在两个现实基础 (即两个支柱) 之上, 即国内完善的金融体制和强制性的对外金融扩张。
一、美国金融霸权的表现
金融霸权作为一个集合概念, 现实中它表现为多方面优势并存的状况。美国金融霸权直观上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美元霸权
上世纪40年代, 国际经济规模大幅度增加、美国经济实力霸主地位确立, 直接催生了具有“双挂钩”特征的新国际金融体系的建立, 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美元的霸权地位也随之产生。与战前英镑的地位不同, 美元与黄金保持1:35的指定平价, 此项机制在美元独霸地位的建立之初就蕴涵着未来必将发生的美元危机, 即“特立芬难题”。经历了1959、1968年两次美元危机之后, 美元相对黄金贬值的势头显然已无法挽回。直到1976年, 《牙买加协议》才从名义上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进行了形式上的确认。
美元霸权的巨大收益才是美国选择建立而又放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终考量, 这种收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 “过度特权” (exorbitant privilege) 收益; (2) 国际铸币税收益。非居民持有的美元现钞年增加额、美元相对贬值或美国国内通胀和美国国债低利率引发的财富隐性内流, 这两方面均属美国所占有的国际铸币税收益; (3) 赤字消费收益。美国所极力推行的全球金融一体化保持了其剧增的收支逆差, 正如Hudson指出的:“若没有国际收支逆差, 美国人将不得不依靠自己为联邦债务的增长融资, 这会具有通货紧缩的效应, 转而迫使经济量入为出。但是, 在国家债务的增长由外国央行提供融资的情况下, 国际收支逆差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牙买加体系时代及其之后, 美元霸权依然存在, 甚至有所增强, 80年代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剧增催生的“广场协议”、现阶段中国面临的人民币升值压力都向世人“彰显”着美元霸权的现实影响力。
(二) 国际组织强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当今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两大主导性机构, 在国际金融稳定、国际货币合作和支持后发国家改革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对于IMF来说, 持续性的借款职能意味着必要且持续性的监管, 由于基金组织所借以运行的经济政治环境极为复杂, 所以针对IMF的改革议题也将同样的不易解决。现实中令人悲观的是, 美国与西欧控制的两大机构直接为西方集团利益服务。IMF在贷款条件的设定毫无遮掩地显露出西方国家推行自身经济制度和发展模式的险恶用心, 而悍然置借款国当地具体经济状况与不顾。我们认为, 国际货币领域中各国不同的财政金融诉求应该得到充分顾及, 各国与其经济实力相适应的表决投票权应该得到妥善协调。
(三) 华尔街模式
20世纪, 华尔街的繁荣直接推动了美国争夺世界经济强国的进程, 实体经济金融化是华尔街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主要使命。美国金融部门迅速扩张始于1972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国际货币体系强调成员国央行对国际金融事务的控制, 采取“国际金融抑制”严格限制私人金融部门参与国际金融事务。世界领先的美国私人金融机构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开始了其全球范围的扩张行动, 形成了可以左右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的强力集团。美国金融资产规模庞大, 金融体系以强大的资本市场为支撑, 以摆脱传统商业银行为主的运行模式, 以直接融资为主, 呈现出“脱媒”的特征。
美国在全球推行其华尔街模式, 依靠强大的制度性力量尽可能的统一各国金融体系的运行模式。从而依靠在资金、服务、人才和意识等均呈现明显优势的华尔街影响各国金融业发展甚至国家整体经济走势。各国金融机构内部部门设置、金融体系构成呈现出美国化趋势即为明证。
二、美国金融霸权的本质
针对意识形态, 国际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方面的诸多学者都有过理论化的阐述。综合各种理论及目前现实, 我们认为, 意识形态是在社会历史进程中依赖于经济基础形成的一种代表某一社会集团利益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 它体现出群体性、系统性和历史性的特征。
“美国特殊论”是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直接来源, 所谓美国特殊论是指这样一种观点:美利坚民族承担着建立民主自由样板国家的特殊使命, 并且有责任在国际社会广泛推广自由观念和民主制度。正是基于此, 意识形态的输出自然就会成为盛行于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意欲蔓延或可采取的重要手段。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有着难以忽视的紧密联系, 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 亨廷顿对次有过深刻的描述:“价值、文化和体制深刻地影响国家如何界定它们的利益。”国家利益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的, 其特性在任何一点上都取决于社会和政府中普遍持有的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观点。
在理论层面上, 与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相对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则寻求全球性的古典自由放任;在实践层面上, 极力推行着一场有利于西方国家国家利益的社会经济转型运动, “华盛顿共识”和“休克疗法”均可被认为是其新自由主义付诸实践的试验场。实际上, 处于中心地位的美国金融资本, 需要统领全球要素, 保证世界资源毫无阻拦的流向处于霸权“旋窝中心”的美国市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是新自由主义金融扩张理论的吹鼓者, 并从中获取巨大收益。
三、结语
随着全球化史无前例的推进, 无论是发达国家内部还是众多发展中国家都同时出现了反对美国霸权的强烈呼声。在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引导下, 依赖于全球化背景的金融霸权已经经历了数次辉煌与低谷。结合美国自身政治、军事及经济的全方位优势, 推行基于特殊意识形态的美国金融霸权, 不仅是美国国内完善的金融制度外溢的结果, 更是美国特有社会文化及意识形态的产物, 这可以成为我们认识当前美国经济金融全方位优势的一个新视角。
认清美国金融霸权背后的意识形态因素对于我们认清霸权的“庐山真面目”、防范霸权对我国经济运行可能引起的危害、化解霸权所已然引致的我国经济困境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美国金融霸权 篇2
需要掌握的知识:二战后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的原因和表现;“冷战”的定义;“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性质;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及影响;赫鲁晓夫的对外基本战略;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的美苏争霸;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80年代的美苏关系。
通过列举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培养学生辩证地、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能力;通过分析美苏争霸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二战后,美国凭借其经济、军事实力,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为遏制战后社会主义的发展,在欧洲采取“冷战”政策,在亚洲悍然发动侵朝、侵越的热战。说明霸权主义,是当代战争的根源。美国在朝鲜、越南战场的失败,是美国霸权地位削弱的标志;通过对美苏争霸的形成和发展的讲述,使学生认识:随着苏联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在对外政策上逐步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致使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
教学步骤
一、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宝座
随着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它称霸世界的野心迅速膨胀,然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快速增长,又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严重障碍。同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也对此深感惊恐什么叫“冷战”?美国为什么要搞“冷战”?
二、美国的“冷战”政策
1.杜鲁门主义的出笼——“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3月(板书)
二战后,一方面,美国登上世界资本主义霸主的地位,企图进一步称霸全球。
运用多媒体展示反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相关数字。
另一方面,苏联日益以政治、军事大国地位与之抗衡。同时,战后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开展,东欧一系列新生的人民民主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西方感到“共产主义扩张”威胁了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它们幻想在东欧重建亲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然而苏联又决不允许美国等染指它直接控制的范围,这样,美国就把苏联这个战时的盟友视为敌人。但双方都不想、也不敢放手一战,使自己再次卷入一场新的全球性战争。因此,不难看出,美国的“冷战”政策,既有东西方进行争夺的因素,更是美苏尖锐对立的产物。
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咨文中第一次把“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美国基本国策公诸于世,此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以希腊和土耳其当时的形势为诱发点。二战期间德国占领了希腊,希腊国王及政府流亡到伦敦,希腊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展开反法西斯斗争,并于1944年10月解放了全国。不久,英国派兵护送希腊国王回雅典,并逐渐解除了人民武装。1946年初,希腊共产党再次组织武装斗争,并受到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和保加利亚共产党的支持,希腊国王无法控制局势。另外,1946—1947年间,苏联企图改变土耳其对达达尼尔海峡的控制权,展开对土耳其的宣传攻势,又陈兵土耳其边境。过去长期支持希腊的英国,在1947年初,它的经济严重衰退,只好向美国表示,它无力向希腊国王提供援助。美国便乘机大谈苏联的“侵略”,大肆鼓吹“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借机提出美国新的外交政策——“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把矛头分开指向共产主义,指向苏联,其主要手段是干涉别国内政,这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大转折,它打着“反共”旗号,在世界各地与苏联等国对抗,争夺和控制处于美苏之间的广大中间地带,尤其是欧洲。
战后,西欧国家处于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困境和政治动荡之中,美国政府忧心忡忡为什么?美国担心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如果此种情况继续下去,欧洲将出现大规模的经济、政治崩溃,从而给各国共产党造成在**中发动革命、夺取政权的机会,欧洲将从资本主义体系中分离出去!作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美国,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于是,一项以使欧洲迅速复兴,抵抗苏联和社会主义力量冲击并通过“美援”控制欧洲为目的的“马歇尔计划”应运而生了。
2.马歇尔计划:1947年(板书)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中指出,欧洲经济濒于崩溃,希望欧洲联合起来,主动向美请求援助,美国定会竭尽全力使“欧洲复兴”。
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有何异同?(提示:从目的、手段两方面分析比较并在学生回答后归纳。)从主要目的讲,两者没有区别,但从手段上讲则各具特色了,杜鲁门主义是赤裸裸的表现出公开的挑战性,而马歇尔计划则采取了较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稳住资本主义阵脚,控制政局,从而达到把西欧各国联合起来,与之共同抗衡苏联之目的,另外,为了争夺欧洲并瓦解、离间苏联与东欧的关系,把分裂欧洲的罪责推给苏联,美国在明知苏联不可能按其条件接受援助的情况下,把苏联和东欧也包括在“计划”之内。苏联和东欧人民,拒绝了所谓的援助。从1948年至1951年,美国用于此项计划的实际拨款达120亿美元。
在欧洲复兴过程中,美国为扩张实力,进一步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并对欧洲的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包围,精心拼凑了一个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9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12国外长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公约的主要内容是集体防御,不久根据这项公约,缔约国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它有统一的军队,首任司令官是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司令部设在巴黎附近)。北约的建立,标志着美国推行遏制苏联、控制欧洲、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部署已初步完成。为了对付美国的扩张和威胁,苏联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总之,到50年代中,东西方之间在欧洲最终形成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它日益成为美苏争霸的工具。
下面请同学们综合归纳美国冷战政策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美国的霸权政策,如果说在欧洲主要表现为“冷战”的话,那么在亚洲则主要是“热战”,因为它在对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实行“遏制”的同时,在亚太地区针对苏联、中国建立军事基地,精心策划战略包围圈,并公然发动侵朝、侵越战争。
三、美国发动侵朝、侵越战争
1.美国侵朝(1950—1953年)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朝鲜战争》的视频资料
美国在亚洲搞遏制政策的主要矛头是指向社会主义的中国和苏联,特别是中国。1945年9月,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朝鲜南部和北部,从此半岛处于分裂状态。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派出海、空军武装干涉朝鲜内战,扩大朝鲜战争,并命令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决定以武力阻止中国解放台湾。
不久,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了关于朝鲜问题的提案,以联合国的名义纠集了15个国家的军队,组织了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进攻朝鲜北部,并公然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我国外长周恩来于10月18日致电联合国秘书长,控诉侵朝美军的飞机侵犯我国领空。10月25日,鉴于美国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到我国安全,中共中央根据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请求,以及祖国安全的需要,作出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经过半年多的作战,中朝军队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扭转了战局,美国由于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并受到国内舆论的强大压力,不得不接受苏联提出的举行停战谈判的建议,但对谈判仍采取拖延和破坏的政策,企图以军事压力配合谈判,使朝鲜战场形成边谈边扩的局面。1953年,朝中军队发动夏季反击战,推动了谈判进展,迫使“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的克拉克上将请求马上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事后,克拉克哀叹道:“我是美国第一位在没有打胜仗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1953年7月27日,以中朝为一方,同以“联合国军”为一方的代表,在朝鲜板门店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确定以北纬38度线附近的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朝鲜战争结束。美国报刊认为,这是美国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2.美国侵越
二战后,原属法国殖民地的印度支那三国——越南、老挝、埔寨获得独立。1954年,法国被迫签订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其中规定,越南暂时以北纬17度线为军事分界线,法军向分界线以南集结,越南北方获得解放。此后,美国利用强大的实力逐渐取代法国在越南的地位。1955年,美国政府破坏日内瓦协议,在越南南方策动亲美势力,建立傀儡政权。为了阻止越南的统一,长期霸占越南南方并对中国实行战略包围,美国于1961年把战争强加在越南人民头上。
战争初期,美国出钱、出枪、派军事顾问直接指挥南越傀儡军发动“特种战争”,南越人民在民族解放阵线的领导下,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到1964年12月,越南人民解放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南方地区,“特种战争”宣告失败。但从1965年起,大批美军开始直接参加侵越战争,将“特种战争”升级为“南打北炸”为特点的“局部战争”,以后美军陆续增至50万,但仍无法取胜。1968年5月被迫举行谈判。11月,“局部战争”也告失败。然而美国却企图采取以“以越南人打越南人”的“越南化”策略捞点稻草,结果,再次惨遭失败。1973年被迫从南方撤军,2年后,南方军民解放了北纬17度线以南的全部领土。南越傀儡政权被推翻,越南实现统一。美国在这次战争中的损失极为严重,其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说明社会主义的小国、弱国可以打败资本主义大国、强国。
四、美苏争霸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苏联的势力增长,美国和苏联为谋求世界霸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时间 50年代中—60年代初 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 80年代中后期 美苏两国
主要领导人 艾森豪威尔肯尼迪vs赫鲁晓夫 尼克松vs勃烈日涅夫 里根vs戈尔巴乔夫 争霸态势 缓和与紧张并存战略优势在美国 苏攻美守 美攻苏守 变化原因 苏: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要求与美国平起平坐 美:经济增长趋缓,陷入越战泥潭苏联的咄咄逼人的攻势
苏:加紧发展军事工业,加大国民经济的军事化程度实力增强 苏:经济实力落后于美国,争霸造成极大的伤害,加剧经济困难激化社会矛盾
板书设计
第14课 美国的霸权政策和美苏争霸
一、美国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
二、美国的“冷战”政策
1.“杜鲁门主义”的出笼——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3月
2.马歇尔计划:1947年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三、美国发动侵朝、侵越战争
1.美国侵朝(1950—1953年)
2.美国侵越(60年代—70年代)
四、美苏争霸
时间 50年代中—60年代初 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 80年代中后期 美苏两国
主要领导人 艾森豪威尔肯尼迪vs赫鲁晓夫 尼克松vs勃烈日涅夫 里根vs戈尔巴乔夫 争霸态势 缓和与紧张并存战略优势在美国 苏攻美守 美攻苏守 变化原因 苏: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要求与美国平起平坐 美:经济增长趋缓,陷入越战泥潭苏联的咄咄逼人的攻势
美国金融霸权 篇3
沃勒斯坦:美国霸权和这次世界经济扩张大致同时结束于1970年,尽管很难确定它们的年代。美国霸权从那时起就一直处于衰落之中。依据所谓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对此进行分析,可知世界经济从那时起进入了康德拉季耶夫B阶段,世界经济经历了相对停滞的30年。停滞有这样一个典型特征,即那些大垄断企业难以像过去那样获得巨额利润,因为其他高效率的企业在那时进入了市场,此前那些最为盈利的企业的利润水平从根本上下跌了。
对此人们会做两件事情。一是把产业转向历史上低工资的地区。韩国像许多其他国家一样发展起来,从事低利润产业,并且成为中心。
二是想赚大钱的人们会转向金融领域,基本上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债务机制进行投机。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那里可以观察到这一点,我称之为输出失业。工业生产的下降会导致世界体系出现相当数量的失业者,问题是谁将会遭殃?每个国家都试图向其他国家输出失业。我的分析是欧洲在20世纪70年代做得好,日本在80年代做得好,而美国在90年代伊始做得好。这些国家基本上通过各种机制输出失业——我并不想详细分析它们是怎样做的——但是金融投机总是导致泡沫破裂。五百年来都是这样做的,为什么现在应该停止呢?因为这种现象出现在康德拉季耶夫B阶段的结束期,被人们称为金融危机,只不过是这样的一种泡沫破裂。最近伯纳德·麦道夫的企业以及他的难以置信的“庞氏骗局”正是金融投机不可能持续获利的最好例证。
徐宰贞:套用您的首选术语,当前阶段最令人感兴趣的是,世界经济正在触到周期的底部,此时美国霸权也比以前更遭质疑。美国霸权衰退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也许自它在越南战争失败以来的30年中都是如此。多届美国政府试图用各种办法扭转这一进程,有的使用人权外交或一些自由主义措施,有的则尝试更现实主义的政策,即扩张军事能力或者转向“星球大战”之类的高科技军事力量。这些都不能扭转这一进程,但是每个人都想寻找到最有效率而较少使用强权的方法来治理世界。
金融危机/地缘政治危机
沃勒斯坦:我们处于一个非常复杂、混乱的多极格局之中,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这是不能扭转的。而且我们还处在所谓的金融崩溃和萧条当中,所有这些兜圈子的语言都是毫无意义的。将会有严重的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有可能以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胀的形式出现,但在我看来那正是通货紧缩的另一种形式。我们有可能在四五年内都摆脱不了。
所有这些都是资本主义体系框架下正常的事情,它过去和现在都是这样运作的,霸权衰落不是新鲜事,康德拉季耶夫B阶段等等也没有新东西,都是正常的。
徐宰贞:长期经济停滞和霸权衰落可能正是历史上世界体系正常运转过程中的组成部分,但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自身究竟怎样呢?是否整个体系陷入如此深的麻烦当中,以至于不能摆脱当前的困境了呢?换句话说,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以前经历过多次危机,而都成功地从中摆脱出来。我们当前的麻烦是经济明显衰退,但它是正常周期的另一个拐点吗?或者有什么东西使这次不同于以前的困境吗?
沃勒斯坦:这是另一个问题,即是哪一种危机。资本主义体系面临根本性危机。我所认为的资本主义体系的根本危机是指这一体系在未来20年或30年后将不会再存在,它将会消失并且被另一种世界体系所完全取代。在过去30年里,我在许多著作中多次阐释了人员成本、投入成本和税收成本三种基本成本。每个资本家都不得不支付这三种成本,它们作为产品销售价格的一部分一直在稳步上升。当它们过于巨大,而能够从产品中获得的剩余价值量受到如此挤压之际,明智的资本家就认为投资不值得了,因为风险如此大而利润又如此之少,于是他们开始寻求替代方案。体系已经大大地偏离了平衡,无法恢复到任何一种平衡,即使是暂时性的恢复也不可能,对此我采用了普里高津式的分析。因此,我们处于一种混乱的局面,并出现了分岔。这个体系可能采取的两种方案会形成根本对立的结果,它从根本上不可预知但又正是问题所在。我们可能会有一个比资本主义好的体系,或者有一个比资本主义更糟糕的体系,唯一不能有的就是资本主义体系。现在我已简要地说明了我的观点。
徐宰贞:即使世界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80年代和90年代整体上一直处在下降中,处在康德拉季耶夫周期B阶段,也有很多“危险时刻”,但那时尚不足以使用“危机”一词。每次都有权威人士预测体系的结束或资本主义世界的终结,但是每次世界体系都能渡过难关。比如,在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渡过了石油危机,它也摆脱了80年代、90年代的困境。从一个更长时段的视角来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设法摆脱了大萧条或19世纪的衰退等更严重的困境。是什么使这一次有所不同呢?
沃勒斯坦:这次的情况更为复杂。你认为崩溃是1年或者10年的事情,然而体系的崩溃需要50年、70年或80年。这是我要说的第一件事情。我要说的第二件事是,你所指出的实际上就是输出失业的机制。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危机就是受到美国支持的这样一种机制,甚至有人说它就是由美国发动的。我们不得不想起推动1973年油价上涨的两个关键国家,是整个石油输出国组织中最亲美的沙特阿拉伯和国王治下的伊朗。石油价格上涨的一个主要后果,是那些向石油生产国转移的资金会立即被放在美国银行里。欧洲、日本比美国要更难应付这件事。很多来自银行的人在70年代带着任务来到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对他们的财政部长说:“你们不愿意得到贷款吗?毕竟你们有带来政治麻烦的支付平衡问题,而我们很乐意贷款给你们。那将解决你们在此期间的支付平衡问题。”当然,这些国家通过贷款赚了钱,但是不管怎样都制造了债务,它终将会爆发危机,因为贷款总是要归还的。
美国的长期债务
由于墨西哥的危机,那场所谓的债务危机经常被确定在1982年。我把它确定在1980年,因为我认为波兰引发了它。如果你分析波兰的形势,会发现是同一种贷款问题,而且波兰试图用同样的办法,即通过挤压反抗的工人来解决这一问题。结果,所有这些国家都陷入了困境。因此,我们不得不寻找其他的贷款。80年代是垃圾债券的时期,通过这种机制,一些公司买进其他公司,创造出垃圾债券,赚了大量的钱。当然,当垃圾债券崩溃时,就不得不寻求新的机制。
20世纪90年代和2000年以来新机制就是,布什治下的美国政府负债了,消费者变成高负债者,与包括中国和韩国在内的其他一些国家形成了共生关系,这些国家把钱投在了美国长期债券上。这制造了一种难以置信的局面,美国完全依赖借贷了,但是借贷不得不在某时归还,我们现在就处于这一时刻。像中国——当然,不仅仅是中国,它只是被谈论得最多的,挪威、卡塔尔也是这样——均处在这样微妙的状况下。一方面,它们想支持美国以使其继续购买它们的产品,另一方面,由于美元在下跌,它们以美元投资的资金一直在贬值。因此,不管怎样都会损失更多。
这些国家正在减持美元致使美元陷入崩溃中。这加速了美国霸权的崩溃,因为21世纪头10年,美国霸权的最后两个支柱是美元和军事,美元已经完蛋了,而军事也是无用的。
世界爆发了大规模的金融危机,美国可能是最严重的一个。美元只是多种货币的一种,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我们处在一种很糟糕的状态,这是选举奥巴马为总统的原因。但他也并不会变魔术,他最多能在美国国内做一些社会民主主义方面的事情,这是很好的。这减少了痛苦,但他不能恢复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也不能通过他自己一些魔力般的政策使我们摆脱世界萧条。他没有那个能力,但是任何其他人也没有。这样就会出现剧烈动荡的混乱局面。简直没有人知道该把钱放到哪里,它可能会上涨也可能会下跌,它每天都在变化。这是一个真正混乱的局面,而且它将持续一段时间。从个人层面和从集体层面上来看都是危险的。我有一个朋友说,尽管有孟买的被袭击事件,他还是准备去印度旅行。这充满了危险,但现在每个地方都是有危险的。哪里是没有危险的地方呢?在过去那些好的旅馆被认为是没有危险的地方。
徐宰贞:您认为这一次不同的是,我们不仅在进入一个特别动荡的康德拉季耶夫B阶段,而且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的终极危机阶段。如果我们还将在这个终极阶段持续一段时间,当前的经济危机将会怎样发展呢?这又意味着什么?
资本主义的终极危机?
沃勒斯坦:这意味着那些摆脱危机的通常机制已经不再起作用了。我们以前有过这类的萧条,1929年就是一次。在过去的四五百年中我们经历过很多次这样的萧条:1873-1896年是康德拉季耶夫B阶段,它与当前这一时期很类似。摆脱危机有一些常规的方法,但这次这些方法都行不通了,因为太困难了。其中一个做法是创造新的、生产性的先导产业,可以对此进行垄断经营获得高额利润,并能很好地保护它。我们以前借此摆脱了危机,但是这次就没那么容易了。今后5年可能会出现相对好转,但它会使问题更为突出,因为经济好转本身正在升高这三条(人员成本、投入成本和税收成本。——译者注)基本曲线,使它们越来越高。很久以前有人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做过分析,分析显示如果一条曲线朝着上限渐近向上移动,当它到达这个路线的70%、80%的时候,它开始剧烈地震动。这是一种类比。我们现在就处在这三条重要曲线至上限路径的70%、80%的点上,而且它正在剧烈地震动。曲线发生巨大的波动,非常不稳定,这说明局势正变得非常混乱。但是它不能再向上移动10%了,因为太接近顶端了。我们以前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当曲线处在20%这个较低水平时运转得很好。从30%到40%的时候,也运转得很好。如果整条曲线到达上限,就不能再向上移动了。这就是渐近线概念的含义。我想根据这些成本占销售价格的百分比对此进行分析。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能只是无限制地增加销售价格,因为在一定点上,人们就不想买了。■
论文化霸权与美国语言政策 篇4
安东尼奥·葛兰西是一名积极的意大利共产党人, 同时也是一名作家, 他对意大利共产党及无产阶级革命做出过巨大的贡献。葛兰西在他的《狱中札记》中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问题, 及文化霸权问题, 就是通过非暴力途径夺取市民社会的文化或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而语言在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他认为语言也是文化和哲学, 它能够影响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另外, 葛兰西“霸权”的概念最早也是源于语言学。他认为语言同样可以起到霸权的作用, 语言的霸权是通过一个新阶级对其他阶级的文化统治或者一种新的语言对其他语言的支配来实现的。
1. 文化霸权理论
文化霸权是译自西方的概念, 它最初的形式是希腊文和拉丁文, 它最初的含义是领导、权威与统治的结合。而在汉语中, 霸权的含义不同于英文,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 霸权可以指依仗权势或武力欺压他人的人或集团;也可以指奉行强力政策, 或实行强力占有, 如一国处于操纵或控制其他国家的地位。
而葛兰西在他的著作中用“领导权”来定义霸权。葛兰西认为统治阶级主要用两种方式进行统治:第一, 以实力直接仗势强制控制, 即霸权统治的方式;第二, 领导权的方式, 也就是通过社会主要团体积极同意而取得的道德和哲学的领导。与霸权相比, 领导权没有暴力和强制的意思, 他是指非暴力的文化意识形态控制手段, 它需要通过社会中的大多数自觉自愿的认可赞同来实现。
2. 语言与文化霸权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它是文化的载体。在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中, 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葛兰西出生于意大利的撒丁岛。1861年意大利统一的时候, 整个国家面临最重要的问题是缺乏“官方语言”。意大利作家曼佐尼提出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用托斯卡纳地方方言作为意大利官方语言。而当时进入都灵大学学习的葛兰西专业正是语言学, 他对语言问题非常感兴趣, 但是他并不同意曼佐尼的观点。他和他的老师认为曼佐尼的方法事实上是给整个意大利强加了一种语言。葛兰西也在他后来的著作中提到, 语言不能与其承载的文化、社会、历史以及使用他的人分隔开来。因此葛兰西最初对文化霸权理论的探索是在语言学的领域, 他用文化霸权来描述一个民族怎样被强制使用另一民族的语言形式, 部分语言或者整个语言体系。葛兰西认为, 把由小部分精英创造的语言强加给社会中其他阶级的人民, 就是一种霸权。这种语言仅仅代表精英阶级生活经历与世界观, 并不能适用于其他与之经历相差甚远的阶级之上。这样做的目的是压制被统治阶级的创造性、生产力、智慧甚至他们的身份。
3. 国家与市民社会
葛兰西认为, 统治阶级对领导权的灌输是通过市民社会来完成的。葛兰西的市民社会概念主要指上层建筑领域, 是和他所谓的政治社会相对应的一个范畴。在他看来, 如果说政治社会代表国家的正式组织系统, 即法庭、警察、监狱、军队等强制暴力机构, 那么市民社会则是指非正式的、非暴力的、民间的、种种组织结构系统、精神力量, 以及直接间接影响政治的各种辅助力量。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政党、教会、工会、学校等社会团体以及各种文化组织和大众传媒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等, 作为在思想文化领域传播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组织机构与技术手段, 他们总和在一起构成统治阶级政治的和文化的领导机关, 即市民社会。
二、美国的语言政策
语言政策是政府控制社会语言生活解决社会语言问题的手段。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中, 语言政策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是因为政府可能应用的那些语言政策包括很多的社会方面, 特别是关于少数民族与移民的教育和语言权利。语言政策是与语言教育息息相关的。语言教育属于市民社会的范畴, 当统治阶级将他们的语言通过教育强加于被统治阶级身上, 就产生了文化霸权。
根据蔡永良教授对于美国语言政策的研究, 美国语言政策的本质目标就是“维护英语的绝对中心地位, 打击排斥其他一切语言。”美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毁灭美国原住民的语言和文化。此外, 轰轰烈烈的“唯英语运动”严重损害了美国原住民与移民的语言权利与教育权利。“惟英语运动”直接导致了到2007年为止30个州通过了英语为官方语言的法案并最终导致了2002年联邦政府出台《英语习得法》, 该法替代了1968年的《双语教育法》, 给34年的双语教育政策判了死刑。从这个层面理解, 语言正是一种霸权。美国白人通过持续不断的将英语强加给印第安人和移民来实现了文化霸权。
美国语言政策有如下几个特征:
1. 美国的语言政策更多以隐形的方式出现。
很难在美国联邦政府的宪法以及明文规定的法典中找到美国的语言政策。哈洛德·F.斯切夫曼指出:美国的语言政策显性部分不多, 面广量大的是隐性部分。这不意味着美国不重视语言政策, 只是采取了隐性的形式而已, 是在没有法律限制的自由下, 行霸权之实。尽管美国没有统一的国家官方语言政策, 但实质上仍是以英语为主导地位, 同化、打击、排斥美国原住民的语言及移民带来的各种语言。
2. 州政府立法
美国的语言政策更多体现于州政府层面。这是由美国政府的联邦体制所决定的。美国政府的联邦制是一种双重政府, “全国政府与州政府构成联邦制的二元, 作为并列的同等主权尸体实行公关。”两级政府分享政府各种权利及其义务, 互相闲置, 同时又互为补充。在维护全国宪法的前提之下, 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均可指定法律、颁布政令, 并且贯彻执行。目前, 美国有30个州颁布了“英语为官方语言”的法律法规。
3. 语言教育与语言政策
语言教育是确立和巩固英语作为主流或官方语言的地位, 打击和排斥其他语言的主要途径;美国的语言教育集中体现了美国的语言政策。语言教育通过大学、学术组织等机构发生作用, 而这些组织属于葛兰西的市民社会范畴。因此文化霸权也通过语言教育实现。
美国早期的语言教育与语言政策更多体现在与原住民语言之间的冲突上。为了维护英语的地位, 美国政府继续实行对印第安语言的打击政策, 试图通过对印第安人下一代实施惟英语的教育政策来消灭原住民的语言, 对他们进行同化, 使他们使用英语。
20世纪60年代, 美国语言文化呈现多元趋势。1968年《双语教育法》出台体现了这一点。《双语教育法》的制定并不是维护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 而是为了更加有效的过渡到英语教育, 尽管如此, 《双语教育法》的颁布还是对语言文化的多元化起到了一定正面作用。
然而, 世纪之交轰轰烈烈的英语官方化运动给双语教育判了死刑。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英语官方法运动使三十个州将英语确立为官方语言;而第二阶段的“反双语教育运动”最终废除了长达30多年的《双语教育法》, 使美国语言教育和语言政策完全转向了惟英语方向。
三、结论
根据葛兰西的理论, 对于统治阶级来说学校和其他的教育机构都是实现统治以及控制被统治阶级生活及思想的重要工具。统治阶级通过教育向被统治阶级传递他们的语言、思想和文化, 使被统治阶级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他们的世界观, 逐渐抛弃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身份。
而美国的语言政策始终是为确立和维护英语的中心地位, 打击排斥其他语言服务的, 因此, 本质上是美国主流文化同化非主流文化的工具, 是在自由旗帜的掩盖下行霸权之实。而这样做的最大危害是毁灭了印第安的语言和文化。
综上所述, 根据葛兰西对文化霸权的批判, 美国应当终止目前这种导致霸权的语言政策, 终止文化霸权。
摘要:安东尼奥.葛兰西是著名的意大利哲学家、理论家。他的理论主要集中在对文化霸权的分析上, 将文化与意识形态结合在一起研究是他理论的基本特征。葛兰西认为, 语言也是文化与哲学, 它能够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他认为语言同样可以起到“霸权”的作用。语言政策是政府控制社会语言生活解决社会语言问题的手段。蔡永良教授认为, 美国的语言政策是维护英语的绝对权威、排斥和打击其他语言的政策。在本文中, 作者以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为基础, 分析美国语言政策, 最后得出结论:美国应当终止目前这种导致霸权的语言政策, 终止文化霸权。
关键词:文化霸权,美国语言政策,语言教育
参考文献
[1]、Crystal, David.2001.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Gramsci, Antonio.1971.Prison Notebooks, London:London Press.
[3]、Kramsch, Claire.1998.Language and Culture,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
[4]、Ives, Peter.2004.Language and Hegemony in Gramsci, London:Pluto Press, Fernwood Publishing.
[5]、安东尼奥.葛兰西著, 葆熙译, 1983, 《狱中札记》, 北京:人民出版社
[6]、蔡永良, 2007, 《美国的语言教育与语言政策》,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7]、孙晶, 2004, 《文化霸权理论研究》,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美国谋求网络电磁空间霸权 篇5
美国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源地,也是网络技术最发达、应用最广泛的国家。近年来,美国更加重视网络电磁空间的战略地位,将网络电磁确定为继陆地、海洋、天空、空间之后的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新一维空间,不断在战略规划、组织领导、技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建设,谋求长期保持网络电磁空间的领先优势。
制定网络电磁空间国家战略
美国是最早将网络电磁空间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的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就开始着手信息安全领域的战略部署,当时的网络安全主题以防护为主。1998年,克林顿颁布63号总统令,首次提出“信息安全”的概念。2000年,美国发布《信息系统保护国家计划》,把网络信息安全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并对重点信息网络实行全寿命安全周期管理。“9·11”事件后,美国政府在加强网络防护的同时,还突出网络反恐的主题,体现了攻防结合。2002年7月,布什签署了《美国国土安全的国家战略》,要求美国防部牵头,联合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国家安全局等政府部门制定一项计算机网络战战略,提升其网络攻防能力,以便必要时在确保美国军民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同时,攻击并破坏敌方的网络信息系统。2003年2月,美国公布了《确保网络电磁空间安全的国家战略》,正式将网络安全提升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2005年3月,美国防部公布《国防战略》报告,明确将网络电磁空间和陆、海、空、天定义为同等重要、需要美国维持决定性优势的五大空间。2006年12月,美国发布的《网络电磁空间作战国家军事战略》提出,“美国必须拥有网络电磁空间优势,通过一体化网络防御、侦察和攻击,确保美国行动的自由并阻挠敌方的行动自由”。2008年初,布什授权允许美军主动发起网络攻击,要求美军具备进入任何远距离公开或封闭的计算机网络的能力,然后潜伏在那里,保持“完全隐蔽”,并“悄悄窃取信息”。
奥巴马一直强调网络电磁空间的战略地位,认为网络基础设施是国家战略资源,是国家安全与经济的命脉,网络攻击属于大规模破坏性武器,是美国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必须大力加强联邦政府对网络安全的领导,并采取一系列战略举措加强网络电磁空间攻防建设。其中,一是组织对网络安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奥巴马刚上台就要求对美国的网络战略和网络安全状况展开为期60天的全面评估。2009年3月11日,美国政府责任局(GAO)发布《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需要进行的关键改进》报告,指出应进一步加强的关键网络安全领域,并就完善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提出了十几条具体建议。二是加强了网络电磁空间安全立法和宏观规划。2009年3~4月间,美国会先后提出了《2009网络电磁空间安全法案》(773号)和《国家网络电磁空间安全顾问办公室法案》(778号)。上述法案赋予总统和商业部等相关部门广泛权力,包括审查认证网络安全工作人员、必要时关闭网络等。值得注意的是,奥巴马政府在大幅削减导弹防御系统、F-22战机采购费用的同时,加大了对网络安全的投入,加速推进网络战部队建设。这一系列做法体现了奥巴马政府网络电磁空间战略的思路,即从实体战场逐步转向网络,达到从“实体消灭”到“实体瘫痪”的目标。2011年5月16日,美国发布《网络电磁空间国际战略》,提出网络电磁空间发展与防护的原则,确定了网络电磁空间的行为规范,明确了美国政府的重点工作领域和应发挥的作用。7月14日,又发布《国防部网络电磁空间行动战略》,提出5项战略倡议,为其在网络电磁空间领域有效地运行、捍卫国家利益、实现国家安全目标提供了路线图。
成立网络电磁空间领导机构
为使网络电磁空间战略得以很好地贯彻落实,美国适时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指导协调网络电磁空间行动。1999年,美国将网络战职能明确划归航天司令部。2001年初,美陆军航天司令部开始筹建网络战办公室。“9·11”事件后,布什政府为防范恐怖分子对美国发动网络恐怖袭击,采取了一系列预防和打击网络恐怖活动的措施,包括成立“国土安全办公室”(即国土安全部的前身),将打击网络恐怖作为其主要职责之一。2002年3月,美海军成立网络战司令部,取代原海军航天司令部。10月,美国航天司令部并入战略司令部,网络战职能也随之并人。随后,在战略司令部下设立了网络战联合职能司令部和全球网络作战联合特遣部队,具体指挥网络电磁空间军事行动。2003年2月,《确保网络电磁空间安全国家战略》明确国土安全部成为联邦政府确保网络安全的核心部门,并充当联邦政府与各州、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网络安全指挥中枢。2005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局长兼任网络战联合职能司令部司令;国防信息系统局局长兼任全球网络作战联合特遣部队司令,
2009年6月23日,国防部长盖茨发布备忘录,宣布根据总统奥巴马的决定,正式成立负责军事网络电磁空间行动的联合司令部——美国网络电磁司令部,隶属战略司令部,由国家安全局局长兼任该司令部司令。网络电磁司令部主要负责指导美国防部信息网络的运行和防护,负责计划、整合和同步网络电磁空间行动,并根据总统、国防部长和战略司令部司令授权,负责实施全谱的网络电磁空间军事行动,以确保美国及其盟国在网络电磁空间的行动自由。2010年5月21日,美国网络电磁司令部正式启动。各军种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包括:陆军网络电磁司令部、海军陆战队网络电磁司令部、第24航空队(相当于空军的网络电磁司令部)和舰队网络电磁司令部(第10舰队)。至此,美国政府对网络电磁空间行动的统筹协调更加顺畅。
组建网络攻防专业力量
美国在网络攻防专业力量建设方面—直位于世界前列。1994年,美国成立了信息战战略学院,培养信息战和网络战人才。1995年,美空军组建了美军第一支信息战部队——空军609信息战中队,其主要任务是进行计算机网络防御。美军还广泛开设网络战士培训班,陆续构建起以各军种信息战中心的“红军”、计算机应急分队等为主的“网络勇士”,并多次与兰德公司进行计算机网络安全模拟演习。网络“反黑”是陆军西点军校的重要训练课程之一。2002年,美军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网络部队——网络战联合职能司令部(JFCCNW),标志着此前由黑客们进行的“网络游击战”开始向由正规“网军”部队进行的“网络正规战”演变。2005年4月,美战略司令部司令卡特·赖特宣布,美国战略黑客部队已成军,具备摧毁敌人网络、进入敌人电脑窃
取或伪造数据的作战能力,也可以释放蠕虫病毒瘫痪敌人的指挥和控制系统,还能防护美国防部的所有网络免受攻击。2006年年底,美国防部组建了一支全新的部队——网络媒体战部队,其成员不仅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水平,而且具有深厚的新闻宣传理论知识,他们既是电脑高手,又是出色的“记者”,通过全天24小时监控互联网,“力争纠正错误信息”,使美军方能够“对抗不准确”新闻、引导报道有利于美国利益。根据长期跟踪美军黑客项目的防务专家乔尔·哈丁2009年的评估,美军共有3000~5000名信息战专家,5~7万名士兵涉足网络战。如果加上原有的电子战人员,美军的网络战部队人数大约在88700人左右。
美国各军种网络部队也加大了招募和培训人才的力度。如美国网络电磁司令部司令称,为维持美国的网络电磁空间能力,“必须招募、教育、训练、投资并保留一支网络电磁空间专家队伍,可以在全谱网络行动中做到天衣无缝的相互合作”。据美国《陆军时报》网站2010年5月17日报道,美空军共有3万人被调至网络战前线,包括2009年11月完成调动的27000名士兵和2010年4月完成调动的3000名军官。美海军也采取了特殊措施招募网络人才,据第lO舰队(海军网络电磁司令部)司令麦卡洛中将称,海军将采取特殊政策吸引新一代网络专家加入海军。
加强网络攻防技术研发
网络电磁空间控制权的取得需要软硬件实力的支撑。美国在网络资源、网络核心技术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美国掌握着全球互联网13台域名根服务器中的10台,只要在根服务器上屏蔽一个国家的域名,就可以让这个国家在网络上瞬间“消失”。国际上主要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网路交换机等核心技术基本都掌握在美国手中。美国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占据全世界电脑操作系统的85%以上;美国思科公司的核心交换机遍布全球网络节点;英特尔的CPU占据全球计算机9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些网络电磁空间技术和资源上的垄断优势,成为美国军事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如此,美国在网络战技术研发方面依然毫不放松,据美国国防承包商预估,美军每年投入网络战的费用超过100亿美元。到2008年底,在软杀伤网络战武器方面,美军已经研制出2000多种计算机病毒武器,如“蠕虫”程序、“特洛伊木马”程序、“逻辑炸弹”、“陷阱门”等;在硬杀伤网络战武器方面,美国正在发展或已开发出电磁脉冲弹、次声波武器、激光反卫星武器、动能拦截弹和高功率微波武器,可对其他国家网络的物理载体进行攻击。美国还重视利用院校和社会科研机构的力量研发网络电磁空间技术。美众议院2002年通过《网络安全研究与发展法案》,同意5年内为大学和研究机构提供8.7亿美元的资助,用来研究保护美国计算机网络不受恐怖主义和黑客袭击的技术。目前许多大学都设有与信息技术和信息安全相关的学院、研究中心和专业。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持续发展网络战技术,一是加紧部署新的网络攻防技术设施,如“爱因斯坦-3”等网络侦测设备;二是加大对国家网络靶场(NCR)等新技术项目的投入。通过这些项目,将使美国网络攻防能力发生“革命性”变化。据美国《国防》月刊2010年10月刊报道,美陆军计划尝试把网络化士兵作战系统投入战场。该系统可实现战地联网,两年内将投入实战。它可使指挥员更清楚地了解所处的战地环境,使共在战斗中更快更准地作出决策,并将士兵用战地网络联系起来。而且,美国专家已开发出了网络“数字大炮”,该攻击方式借助于“僵尸网络”,通过扰乱边界网关协议的方式,可以摧毁整个互联网,而且这种攻击一旦发动,就无法通过技术手段解决。
开展网络攻防演练
为提高网络电磁空间实战能力,美军经常组织不同层次的网络攻防演练。2002年4fl,美军举行了为期4天的计算机网络攻防演习。同年7月,在海军军事学院举行了代号“数字珍珠港”的演习,模拟美国电力、通信、金融系统和互联网受到攻击的情况,以评估对抗网络攻击的准备情况。2004年3月,美空军举行了为期2周的大规模网络攻防演习,主要检验空军应对网络袭击的能力。2005年5月,美国中央情报局举行了代号为“沉默地平线”的计算机网络反恐演习。演习中,中央情报局模拟了一次类似“9·11”恐怖袭击规模的互联网电子攻击,以检测美国的网络防御能力。
美国金融霸权 篇6
多哈回合的历程如此波折, 而又前途凶险, 固然有很多WTO机制本身的因素, 但作为战后多边贸易体制的缔造者和主导者的美国, 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美国霸权的相对衰落与多哈回合
霸权稳定论认为, 只有存在一个拥有自由意识形态的领导国, 这个国家能够利用本国的资源和影响去建立和管理以自由贸易、货币稳定和资本流动自由为基础的国际经济时, 才可能存在自由国际经济。当霸权国实力衰落时, 其制定规则和执行规则权力随之衰落, 霸权国中持异议者开始质疑领导地位的代价, 而国际体系也受到国内外较强烈的民族主义观念的挑战。双边主义和闭关自守曾被视为不可取的, 并遭受拒绝, 现在又有人呼吁实施这些政策。
随着如中、印、巴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美国的霸权相对地衰落了。它发现自己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贯彻自己的意志了, 也越来越力不从心。这是多哈回合谈判, 特别是后半部分的大背景。多哈回合谈判的进展之所以如此缓慢, 其根本的一个原因是新兴经济体与传统经济强国在世界经济规则上的开始抗衡。中国、巴西和印度等迅速崛起的发展中贸易大国, 开始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扮演关键的角色。在乌拉圭回合中, 美国似乎还能忽视任何发展中国家的抗议, 但如今, 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意志和能力来抵制美国的压力。那种曾经在GATT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美欧霸权, 对于成功地达成多边谈判, 已不再充分。原来多边贸易体制里的那些“大象”们已无可奈何地意识到, 过去那种“单向的、强制性的、自上而下的”驱动方式越来越行不通了。当分析多哈回合中的争论时, 人们很容易发现:随着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成长为有竞争力的制造者, 美欧已经不情愿再推动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了。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的让·皮埃尔·莱曼认为, 多哈发展议程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西方统治时代的结束, 西方政策、思维及国际机构并没有做出必要调整。西方世界不再拥有政治优势, 失去了对世界经济的真正统治, 从而被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者所劫持。问题的本质在于在传统的利益格局受到冲击的情况下, 发达国家的保守势力最终做出了宁愿使谈判破裂也不愿意进行改变的决定。
实力的相对衰落, 使美国不能在前几回合谈判中那样起到强有力的领导作用, 同时发展中国家崛起与竞争又使其不敢轻易地让步, 也不能再随意强加自己的意志。由于结构性霸权的存在, 美国在多边体制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毋庸赘言。可以说“有美未必然, 但无美必不然。”也就是说, 美国的建设性作用已经相对衰弱, 而破坏性作用却不容忽视。“如果美国不肯让步, 其他成员也拿它无可奈何。”而其所采取的消极态度有力地阻碍了谈判的进程。
随着美国走向相对的衰落, 必然出现的是其向保护主义的转向。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大大加剧了这一倾向。尽管美国整体关税看似较低, 但在对发展中成员意义重大的纺织品、鞋类等产品所征收的关税仍维持较高水平。同时, 美国通过大量非关税壁垒对进口产品重重设限。而谈判中, 美国在没有做出实质性让步的情况下, 却在中印不能让步的农产品进口特殊保障机制问题上向中印施压, 置两国十数亿农民生活和巨大社会风险于不顾。美国国会甚至还抢先通过了《农业法案》, 企图造成既成事实。而该法案存在与多哈谈判冲突之处, 这意味着即使后者成功, 其实施效果也要打折扣。
冷战结束后, 随着双边贸易协定的浪潮, 美国加快了与其他国家建立自由贸易谈判的进程。但它一向在多边和双边两条战线上同时进行, 而更看重多边, 用双边来给多边施加压力。随着美国相对实力的衰落, 其对多边贸易体系控制力的减弱, 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自由贸易区成为优先于多边贸易协定的选择。多边贸易对美国的吸引力大为降低。这是美国在多哈回合谈判中态度消极的原因之一。
二、美国的国内政治制度与多哈回合
建国以来, 稳定的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是美国走向强盛, 进而夺取霸权的制度保证。但是, 这一制度事实上却与其霸权有内在的冲突。当面对重大威胁时, 这一制度还能够与霸权协调, 但当威胁消失时, 这种冲突就开始显现。这是美国在多哈回合中起到了消极作用的内在原因。
成功的霸权需要全天候的领导, 而美国的政治制度使其在发挥这一作用时却时常受到国内恶劣“天气”的干扰。众所周知, 对外贸易领域的政策制定是美国国会的专属领地之一。国会对政府谈判进程的控制集中体现在“贸易促进授权” (Trade Promotion Authority, 以下简称TPA) 上。如果没有TPA, 签订贸易协定的主动权掌握在国会手中, 政府便不能进行有效的贸易谈判。克林顿就是因为在第二个总统任期内没有获得TPA, 使得在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后近五年的时间里, WTO新一轮回合的多边贸易谈判根本无法开始。由于布什的TPA的期限于2007年7月到期, 因此2003年坎昆会议失败后, 多哈回合谈判结束的最后期限便不能迟于之前半年, 即2006年底。TPA到期后, 布什政府已经进入了“跛脚鸭”阶段, 缺乏促进多哈回合谈判的筹码了。美国国会的多数派对多哈回合并不感兴趣, 因此就美国来说, 在布什政府任期届满之前, 一切为“多哈回合”所做的努力不过是一种姿态而已, 不会产生实质性结果。2008年的谈判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走向破裂的。事实上, TPA本应成为政府永久性核心权力, 而在美国它却需要国会的授权, 并有一定的有效期限。当国会的这一授权过期时, 美国政府就至少暂时失去了在贸易自由化方面领导世界的能力。
美国的两党体制也是使霸权经常“失效”的关键性因素。两年一次的中期选举和四年一次的总统大选, 不仅导致两党时常在对外政策上彼此掣肘, 不能形成合力来领导世界, 而且使很多时候并不适宜谈判, 从而阻碍甚至破坏了多哈回合谈判的进展。2006年美国民主党在国会两院同时获得优势之后, 布什政府推进“多哈回合”的举措进一步陷入困境。美国在谈判中做出任何一点让步, 都必须保证相应可以换得足够的利益回报。这促成了谈判的中止。2008年, 在国会已经被民主党控制的情况下, 如果接受当时的协议水平, 不大可能为共和党加分, 相反却有可能因民主党攻击谈判不力使共和党在总统选举中失分。这是布什政府推翻自己参与达成的谈判成果这一举动的深刻的国内政治背景。
入主白宫之后, 面对一向比共和党更反对自由贸易的民主党, 奥巴马几乎不可能实现自己推动自由贸易的愿望, 而且常常与国会爆发激烈的冲突。除此还有棘手的内外问题。在这一背景下, 继承共和党后期的谈判立场, 保持保守策略,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对民主党来说无疑是最安全的选择。美国的立场不过是一种拖延战术。因为美国很清楚谈判停滞的主要责任在自己, 而国内政治形势又使其无法实质性介入谈判, 只能通过转移视线或转嫁责任来试图摆脱困境。因此, 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美国目前国内的政治气候不是特别有利于政府推动多哈回合在近期内取得有利于贸易自由化的成果。2010年, 随着支持率的不断下降, 在面临中期选举的关键时期, 奥巴马和民主党在贸易问题上只能更多地迎合重商主义的要求, 在自由贸易方面难有建树。于是, 在中期选举之前, 美国在多哈谈判上不可能有任何动作, 大使级小范围磋商这么一个新形式不过是美国掩盖其无所作为的形式而已。中期选举之后, 共和党重新以绝对优势控制众议院, 而对“分裂的国会”和随之而来的更大压力, 奥巴马想在多哈回合谈判上有什么建树就更加困难。2012年美国将举行大选, 不适宜谈判, 所以如果错过了2011年, “机遇之窗”又将关闭三四年。
美国的国内政治体制也使得利益集团拥有巨大的能量来影响政府的决策。多哈回合中, 美国不肯在农业问题上让步, 主要是基于国内农业利益集团的压力。在美国, 利益集团 (尤其农业利益集团) 拥有雄厚的社会和物质资源, 在国会中有很大的发言权, 通过发挥其影响力来干预国家政治, 以获得政策支持和保护。而在多哈回合谈判的过程中, 农业问题始终是整个谈判的核心问题, 是矛盾的焦点所在, 也是最为困难的一个谈判议题, 这一议题也导致了2008年多哈回合谈判的失败。
由于国会与政府之间的分权, 由于两党之间在对外政策上的分歧和对立, 由于对中期选举和总统竞选的长期算计以及在这一体制下利益集团被赋予的巨大政治能量, 凡此种种造成了美国在外交政策上的摇摆, 亦使很多时候成为事实上的“非谈判时间”, 甚至可能激励破坏谈判的行为。而这些, 正是多哈回合谈判中美国政府表现消极、反面, 不能成功发挥霸权应有的领导作用的原因。
美国金融霸权 篇7
关键词:霸权稳定论,国际公共产品,美国,国际关系
一、霸权稳定论的起源和发展
纵观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历史进程, 我们可以将霸权稳定论的发展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始于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创立霸权稳定论, 结束于罗伯特·吉尔平对前辈理论的修改和完善。如果读者同时对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知识有所了解或是掌握, 便不难发现, 吉尔平关于霸权稳定论的一些观点与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那么, 这两个理论到底拥有怎么样的历史渊源呢? 其实, 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的理论结构就是以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为依托建筑起来的, 换句话说, 前者的理论来源深植于后者。也由此可见, 国际政治经济学, 顾名思义, 国际政治经济学也就是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第二阶段的关键主角是罗伯特·基欧汉, 最初的霸权稳定论在基欧汉这里又有了进一步的变化和完善, 逐渐发展为“后霸权主义”, 这一阶段的霸权稳定论倡导霸权合作, 寄希望于以合作换取稳定与和平。
二、霸权稳定论与美国
提及霸权, 人们自然而然会联想到美国。美国作为当今国际社会中的唯一一个超级大国, 无论是它的军事实力还是文化影响力, 都让全世界的人民不敢小觑。这里套用一句中国古话, “美国动一动, 世界抖三抖”。如此的形容也许有些夸张, 但对美国来说似乎也并不为过。
如果将霸权稳定论比作是一副血肉躯干, 那么国际公共产品理论必定画龙点睛之笔, 为这副肉身赋予跳跃的灵魂和思想。美国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认为: “国际经济体系的稳定运转需要某个国家来承担‘公共成本’。”依照当前的国际力量形势, 其中金德尔伯格所指的“某个国家”无疑是美国, 那么“公共成本”又包含哪些具体内容呢? 一般而言, 公共产品可以指: 国防、外交、治安、道路和桥梁等社会基础设施, 路灯、灯塔等公共设施。再将这些公共产品的内容投射到国际层面上, 可以推理出国际公共产品的三大种类如下: 1、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2、国际安全保障体制; 3、稳定的国际货币体制。按照财政学的定义, 公共产品具有非分割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三个特点, 而这三个特点也导致了公共产品的另一个特点, 即“搭便车”现象。霸权国家在承担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义务时, 它得到的回报将是国际社会中其他国家对霸权国家所制定的国际秩序的认可、遵守和拥护。这些回报恰恰正是霸权国家的需求, 因此, 与义务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一样, 对“搭便车”的容忍也是霸权国家所要承担的成本。
三、霸权稳定论与美国衰落说
苏联解体和冷战之后至今, 美国始终牢牢占据国际头号一流强国的地位不动摇, 而随着俄罗斯、欧洲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逐渐强大, 尤其是在美国核垄断被打破之后, 有些评论认为, 美国的霸主地位已不复存在, 甚至于美国的衰落正在开始。从经济实力的角度来看, 美国的经济确实失去了过去所拥有的压倒一切国家的巨大优势, 但并不是说美国的优势地位已经丝毫不剩了; 再从军事能力的角度来看, 美国权力背后倚靠的基础———军事力量的衰弱也只是相对的衰弱了, 并且这里的“相对”指的是现今的美国军事实力和其本身过去曾经掌握的军事力量相比较而言, 而非现今美国和现今其他国家的对比。在理解时, 可将这里的“相对衰弱”一词与物理学中的“加速度”概念加以类比, 物理学认为, 只要加速度大于零, 那么物体的运动就是处于加速状态的, 同理, 美国实力“相对衰弱”后, 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也许不像“辉煌的历史”中那样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各国, 但仍然是超出其他国家,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以上的内容就是相对权力论, 由布鲁斯·拉赛特提出的相对权力论认为, 美国的军事经济实力是“下降”了, 当然了, 这里的“下降”是相对下降, 但美国对于国际局势的控制能力并没有减弱。
对于一国国力的衡量, 不仅是要衡量其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大小, 即硬权力的大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国家软权力的重要性也日益体现出来。软权力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价值标准, 例如西方的自由、民主和人权; 市场经济, 例如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西方文明, 例如文化、宗教等的影响。1软权力最明显的影响就是现如今国内年轻人纷纷热衷的圣诞节、情人节、白色情人节等西方节日, 这就是西方文化向外辐射、对其他国家文化不断渗透并加以影响的最鲜活的例子。可见, 美国除了仍然持有其他国家不可及的硬权力之外, 其软权力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美国国力衰竭的观点显然是立不住脚的。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M].杨宇光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9.
[2]Joseph Nye, “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No.80 (Fall 1990) .
[3]Joseph Nye, “The Transformation of World Power”.
美国文化霸权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篇8
【关键词】文化霸权 美国文化霸权 应对策略
“霸权”这个字最早出现在希腊文中,指的是来自于其他国家的统治者,“文化霸权”最早来自于意大利人葛兰西在其著作《狱中杂记》,他指的是社会阶层的统治关系,而且这种统治关系不仅仅限于政治,还包括了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等,因此,“文化霸权”指的是将自身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加在其他民族身上,甚至完全让其他民族否定其本身的人生价值观而接受外来的。
一、美国文化霸权主义概述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在当前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获得经济上的利益,美国想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强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美国凭借自身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将自身的文化逐步渗透到其他国家,使得其他国家和民族逐步抛弃自身的文化理念,民族凝聚力逐步减弱,这种文化霸权主义将会使得美国进一步控制其他国家。当前世界各地美国文化是处处可见的,仅仅从电影产业方面就足以看出:美国的电影产量只占得到世界电影产量的7%左右,但放映时间却占世界电影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美国出口的大片抢占了全球电影市场绝大部分的票房。此外,美国音乐、服饰等对于其他国家的大量出口,表明了美国文化霸权的咄咄逼人之势,这种看不见的文化侵略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美国文化霸权主义表现
美国的文化霸权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对其他国家大量输出其文化产品,对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掠夺;二是将其社会意识融汇到其文化产品中,利用产品的出口将其社会价值观渗透进入其他国家和民族。
1.经济掠夺。美国的文化霸权着重体现在大众文化层面,作为世界头号文化产业强国,在世界任何市场上都能找到美国的文化产品。美国的电视节目和电影已经占了世界市场的四分之三;美国音乐同样占据统治地位。许多国家的电视台有大概一半以上的内容播出的是来自美国制作的节目,但美国电视台只有1.2%的节目是来自国外的。文化产品是迄今为止美国收益最大的出口产品,同时美国的时尚、饮食甚至与生活习惯也越来越被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接受并且模仿,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文化产品,美国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我们可以从美国好莱坞的成功看出美国从其文化产业上获得的巨额收益。在上世纪30年代美国电影产业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其海外市场;在二战期间美国电影业收益有40%来自于海外市场;到了二战后,美国海外市场的收益占了其总收益的一半以上;特别是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和印度市场的开放,好莱坞的电影毫无疑问成为了世界的霸主。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 ,在2004年,好莱坞电影的全球电影票房总额是252.4亿美元,其中海外市场票房为157亿美元,远远超过了国内票房收入;2007年好莱坞电影全球票房收入总额是273亿美元,其中海外票房收入达到了174亿美元,几乎达到了其国内票房的两倍;2012年好莱坞电影总票房收入达到了创纪录的347亿美元,海外市场功不可没。在2012年全球最卖座电影排行榜上,排名前二十的电影中除了一部法国电影,其余全是好莱坞制作,其全球票房最高者是《复仇者联盟》,达到了15.1亿美元,最低的是《精灵旅社》,也有3亿美元。同时电影产业的高收益不仅仅来自于票房收入,电影衍生品的收益也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据统计资料显示,美国电影票房只占到总收入的27%左右,其余73%的收益来自于电影衍生品。比如在美国很成功的《星球大战》系列电影,其电影票房总收入为18亿美元,但是其各种衍生品的收益却达到了45亿美元。
美国的文化输出对其他国家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严重的危害。因为美国的文化输出是单向的,即文化产品只能从美国向文化发展劣势国家输出,而其他国家向美国输出文化产品则会遭到限制,这使得其他国家的文化产业因为缺乏市场而长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美国文化产业的霸权。
2.文化渗透。利用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进行文化的输出,是美国进行文化渗透的重要战略。在美国出口的音像制品和音乐制品中,都蕴含着美国自身的价值观念、包括了个人英雄主义、享乐主义等,文化交流和文化产品成为美国文化输出的工具与载体,比如美国的基金会采用了多种战略来进行美国文化渗透:在国内高校设立美国大学奖学金支持到美国大学读书留学;基金会出资支持政府的文化交流项目;支持政府海外英语的推广;在其他国家出资创办高等教育;资助一些美国演出团体到别国演出等。
美国文化渗透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冷战时期对于苏联的文化渗透。美国推行的文化渗透和平演变策略就像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的那样:“对于苏联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们的思想和我们的思想之间的接触。这种接触引起种种不受欢迎的对比,播下不满的种子, 这些种子有朝一日将结出和平演变之果”。美国对于苏联的文化渗透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中国必须吸取这一教训。在苏联之后,我国成为了美国文化渗透的首要对象,2009年我国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533种,而同期只输出了267种 。我国改革开放多年以来,从圣诞节到情人节,从《指环王》到《蝙蝠侠》,美国文化已经占据了我国文化产业市场较大份额。美国的自由民主已经融入到其文化产品中,同时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美国的文化渗透对于我国有愈演愈烈之势,特别是美国媒体鼓吹其优良的社会制度、其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再加上互联网的便利条件,使得美国文化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三、我国对于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应对之策
1. 经济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基础。美国文化繁荣靠的是其强大的经济基础,文化与经济是息息相关的,正是因为有了经济基础,美国的文化才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扩散,纵观当前世界,凡是经济繁荣的国家其文化产业也就繁荣,经济落后国家其文化产业同样落后。经济发展对于文化发展有直接促进作用,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就没有过多的资金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经济基础强大的国家其国民对于文化产品需求也就更大,反过来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国力由弱到强,2012年中国GDP达到了519322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了12.5%,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出口贸易额位居世界第二,占全球进出口贸易额的12%;国家经济水平的强大还体现在财政收入上,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11.7万亿元,同比增长12.7%,这些数字说明了中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持作用将更加的重要,中国应抓住当前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2.战略重视是文化发展的前提。文化发展更需要战略上的重视,战略重视是文化产业良好发展的前提条件。美国不仅着力于发展文化产业,更是将文化产业作为其全球扩张的战略工具。美国政府很早就意识到了文化在其全球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发展文化产业既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又能对价值观进行宣传。美国对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倾销,是其霸权主义的重要组成手段,同时美国各级政府对于文化产业发展表面上是“无为”,实则“有为”,上下各级政府对于文化产业都大力支持,同时美国市场经济秩序良好,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管制较为宽松,法律体系严格,这些都是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欣欣向荣的原因。
中国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一直非常重视,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产业一直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报告强调:“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也提出了“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健全文化市场体系,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要求”。这些都表明了党和政府对于文化工作的重视,标志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建设应该以更开放的眼光看世界,以更积极的姿态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
3.凝练价值是文化繁荣的根基。文化要想得到真正繁荣,文化中必须凝练价值内涵,没有价值内涵的文化仅仅是文化商品的简单生产。美国文化中的多元性和全球英语的普遍使用使得其在全球范围内更容易被其他国家所接受。美国文化突出其个人价值观,强调自由与平等观念,着重渲染依靠自我奋斗取得成功,特别讲究实用主义。伴随着美国的文化产品输出到世界各地,其价值理念也就影响到其他国家的人民,美国获得了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双丰收。
中国文化产品必须宣扬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应借鉴美国的经验,将自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到文化产品中,体现中华文化独特的吸引力。但是应注意不能过于拔高自身的价值理念,以免造成与世界其他价值理念对立的局面。当前中国文化对外影响力还不够强,既是因为我国文化输出较少,也是因为文化产品中价值内涵蕴含较少。如何将我国价值观蕴含在文化产品中输出,是当前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
4.文化产业是文化繁荣的承载。文化产业的繁荣必须要有一套生产经营机制。文化商品属于生产决定消费型,必须要有优秀的文化产品,才能有广阔的市场。美国的大文化公司主导着美国文化产业,不仅有强大的生产网络,还有完善的覆盖全球的的销售网络,这些文化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文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对于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控制力,从而赚取了巨额的利润。但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文化组织规模较小,实力不强,虽然政府加大了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持,但是与其他文化产业强国比较,还是处于较弱的地位。《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指出,在“十二五”时期,首先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施重大项目带动工程;同时发挥市场对于文化资源的配置作用;实施差异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计划》的实施必将对于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5.技术创新是文化繁荣的关键。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和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中国作为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并没有利用好文化资源,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同时在文化产业的科技方面投入不够,与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比如好莱坞电影在制作上特别注重高科技的应用,一系列数字技术、仿真技术等眼花缭乱,为观众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幻场景,这也是其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我国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提高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对传统文化产品进行革新,进一步提高其观赏性和艺术性;同时着力引导文化企业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使其向技术节约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化;同时引导文化企业积极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着力培育具有行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企业;还应加强动漫、游戏等市场的开发培育工作,在市场的监管上也应加强,完善当前文化市场管理机制,形成一种竞争性的市场氛围,为文化市场的繁荣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朱殿武.当代美国的文化霸权与我国相关对策[J].理论学刊,2005(03):103-105.
[2]廖志成.论美国文化霸权的产生根源及其实现形式[J].福建论坛,2007(02):76-79.
[3]方宗祥.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文化霸权的多维思考[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86-90.
[4]聂瑞平.关于21世纪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河北学刊,2002(07):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