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视节目(通用12篇)
国产电视节目 篇1
美国的《60分钟》今年44岁了, 依然没有让人看到衰落的迹象。《奥普拉·温弗瑞秀》做了25年, 直到去年温弗瑞退休才落幕。从英国老师那里学样的《美国偶像》和《谁能成为百万富翁》都超过10年了, 都还欢蹦乱跳着呢。再盘点一下我国的电视节目, 长寿且波动幅度不大的, 一时很难找出来。
西方国家品牌电视栏目的特征之一是运作状态稳定, 有固定而独特的栏目框架、表现手法和主持人, 品牌持久不衰。相形之下, 我们的电视栏目上马匆匆, 下马也匆匆。电视频道、栏目不断地折腾改版, 在我看来, 是一种不自信、不成熟的表现, 也是自废武功、自乱阵脚的行为。一些栏目在诞生之初就先天不足:一缺市场调研, 拍脑袋决策。栏目的上马应当听从市场先生的指令, 根据受众需求“看菜下饭”, 决定投入资金、时段和人力的规模。现实情形是, 很多台上马一个栏目, 往往是领导发话, 现在那类节目很火, 你们在短时间内给我弄一个出来。二缺受众定位, 凭个人喜好。制片人找几个同行或学者, 关起门来, 满屋子烟雾缭绕, 你一言我一语,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如此这般脱离现实生活, 一档节目火了是偶然的。三缺精品意识、包装意识, 制作毛糙。一些电视栏目的制作太不考究了。我去过西方一些国家的电视演播间, 他们对背景墙、摄像机的机位、灯光的角度、话筒的摆放, 都相当讲究、精细、认真。节目播出, 一看就有品质感、明星相。
当然, 作为栏目的一个运作环节, 改版是对栏目与市场需求发生偏差后的修正。但改版对品牌栏目大动干戈, 会流失掉原先的忠实观众, 除非你认为那部分观众可以忽略不计。改版的动因、指向应当是受众注意力和美誉度, 目的是延长品牌栏目的生命周期, 而不是仅仅为了频道编排的需要, 或是为了出新换脸而改。改版还要考虑到广告主的要求。广告主投放的广告通常是定向播出, 针对这个栏目的主体观众的。如果改版改变了栏目风格、播出时间, 与栏目的主体观众收视背离, 那对广告主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改版还要与频道运作规划相通, 一个栏目的改版会影响到它前后播出节目的时长和收视, 必须有全局观。
比节目模式更加重要的, 是内容。《60分钟》几十年模式几乎不变, 胜在内容、内涵。这个栏目的主持人和记者大多是老人, 给人以权威、可信、值得尊重的感觉。所报道的事情都是记者亲身经历过的。主持人提问尖锐, 但不偏听偏信, 给涉及事件的各方发言的机会, 注重平衡报道和客观视角。栏目理念严肃认真, 主要涉及国计民生的事件;故事化传播, 强调细节, 重视叙事, 讲究事情交代的起承转合, 不平铺直叙。如果我们的电视新闻总是在新闻的披露上落后于网络, 总是对一些重大新闻绕道走, 总是回避民众关注的问题;如果我们的综艺节目缺乏生活的烟火气息, 总是没心没肺地搞笑、卖萌, 观众对这些电视节目就不会抱多大期望, 哪怕节目模式再新潮再好看。
《非诚勿扰》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长寿节目?它的相亲真人秀模式是成功的, 一反常态地将男性置身于女性的注视之下, 是对男权社会的一种颠覆姿态, 形成了女性围观男性的奇特景观;不断设置悬念, 类似欧美真人秀的冲关机制和奖励机制, 这些都有助于它的鲜活生动。我其实更看好《非诚勿扰》对社会生活的介入。主持人孟非与嘉宾和嘉宾主持乐嘉、黄菡之间的谈话, 是推动情节发展的要素之一。谈话的范围很广, 涉及到社会的很多层面, 尤其是男女嘉宾的财富观、婚恋观、价值观, 也触及到了一些社会问题。在有趣而略显紧张的相亲过程中, 观众常常能够听到在很多电视节目上听不到的真话、实话、大白话。至于是否相亲成功, 已经在其次了, 观众享受的就是这个开心的消费情感的过程。《南方都市报》的一篇评论这样说:“能把经济、民生、时尚、欲望、隐私、亲情等等元素一锅端……一个相亲节目之所以得到了大于一个相亲节目的关注效应, 全因为有整个时代在衬底。”说得很到位啊。
国产电视节目 篇2
国家广电总局负责中直单位动画制作机构制作国产电视动画片的备案管理和全国国产电视动画片的备案核准和公示管理。
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所属动画制作机构制作国产电视动画片的备案管理,并负责将本辖区所属动画制作机构拟备案公示的国产电视动画片题材报国家广电总局核准公示。
解放军总政艺术局、中央电视台负责所属动画制作机构制作国产电视动画片的备案管理,并负责将本系统、本单位动画制作机构拟备案公示的国产电视动画片题材报国家广电总局核准公示。
国产电视动画片制作备案公示剧目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国产电视动画片题材的思想倾向和表现内容要符合党的方针、政策,符合中央的宣传精神,符合国家广电总局的各项要求。
(二)申请制作备案动画片的申报机构,须持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三)申请备案的国产电视动画片题材内容如涉及重大或敏感的政治、军事、外交、统战、宗教、民族、司法、公安、教育、名人等特殊题材,制作备案前须征得省级以上(含省级)相关主管部门或有关方面的意见。
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解放军总政艺术局,中央电视台的备案管理程序为:
(一)制作备案实行月报制。每月5日前,各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解放军总政艺术局、中央电视台和中直单位制作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将核准的所辖制作机构上月所有制作剧目的备案材料,以电子邮件方式发至国家广电总局接收全国各管理部门备案材料的专用电子信箱:donghua@chinasarft.gov.cn,由国家广电总局统一核准公示。上报国家广电总局进行公示的备案材料,须统一使用国家广电总局政府网站下载的表格,一剧一表,否则不予受理。带有签章的文件需同时寄送至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邮编:100866)。
各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须设置上报所辖动画制作机构制作电视动画片备案材料的专用邮箱,并以正式报告的形式将本部门的专用邮箱地址上报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备案。国家广电总局只受理各部门从专用邮箱发送的备案材料。各部门如要变更邮箱地址,需及时报告,经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确认方可生效。
(二)全国报国家广电总局公示的国产电视动画片题材须提交下列文字材料:
1.完整填写由国家广电总局统一制定的制作备案公示表,包括加盖对应的公章;
2.对主题思想、主要角色、故事情节有明确表述的一千五百字左右的剧情简介;
3.申请备案的特殊题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须附相关主管部门或有关方面的书面意见。
(三)国家广电总局按规定对国产电视动画片备案材料进行查验、核准后,通过国家广电总局政府网站(网址:)首页“国产电视动画片制作备案公示”专栏向社会公示。
(四)为统一国产电视动画片的题材分类标准,量化各类题材比例,掌握全国国产电视动画片创作的题材态势,各级管理部门和制作机构在制作备案办理过程中,须严格按下列题材种类填写备案公示表格:1.现实题材,2.历史题材,3.教育题材,4.科幻题材,5.童话题材,6.神话题材,7.特殊题材,8.其它题材。自行设立题材名目视为无效。
(五)各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对于动画制作机构报备国产电视动画片存有异议的,有权调审材料、商议修改、直至不予备案;国家广电总局对于省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解放军总政艺术局、中央电视台申报公示的国产电视动画片持有异议的,有权视具体情况做出相应处理,直至不予公示。对于已经公示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国家广电总局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有权调整或做出停止制作的处理。对于不同意制作的国产电视动画片,不予公示即视为通知书。
(六)凡经国家广电总局公示的国产电视动画片,须按申报公示内容制作,如需变更剧名、集数、制作机构的,或确因创作和市场原因须对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进行大幅度调整的,须重新履行备案公示手续。
(七)各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电视播出机构、动画片发行和制作机构,以及相关机构和创作者、投资人等,均可通过国家广电总局政府网站“国产电视动画片制作备案公示”专栏查询全国国产电视动画片的制作备案情况,有效处理各类选题竞争、授权争议、题材撞车、重复拍摄制作等市场行为。
(八)执行本规定之前,已经题材规划审批立项的剧目,原题材规划批准件在该片制作完成后送审时继续有效。(九)经国家广电总局备案公示的国产电视动画片题材,有效期为两年(含备案公示当年),逾期作废。如需继续制作,须重新报备,有效期为一年。到期仍未制作的取消该动画制作机构报备该国产电视动画片题材的资格。
国产电视节目 篇3
8月16日-28日,六大国产彩电品牌纷纷发布“云电视”。相比之下,国外厂商均选择沉默。这是国内电视的异军突起,还是又一次的挂羊头卖狗肉?
云电视蜂拥而起
8月 16日,海信在京发布个人智能电视I’TV,云电视的概念已呼之欲出;第二天,海尔率先推出全球首款“云电视”;8月 18日,创维在北京推出“云电视”;6天后,康佳联合中科院在深圳也推出智能“云电视”;8月 25日,长虹在深圳长虹科技大厦发布“云电视”新品;8月 28日,TCL 在广州推出四大系列超级智能“云电视”……
原本安静的8月,让电视厂商搞得异常热闹。“云电视”的发布此起彼伏,让人看得云里雾里。什么是“云电视”呢?
“云电视”是应用云计算、云存储技术的电视产品,是云设备的一种。通俗地讲,就是用户不需要单独再为自家的电视配备所有互联网功能或内容,将电视连上网络,就可以随时从外界调取自己需要的资源或信息。
为了能将“云电视”介绍清楚,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和TCL多媒体CEO赵忠尧各自在产品发布会上打了形象的比喻。
杨东文形容传统电视和“云电视”的区别就好比家庭水井和自来水,家庭水井属于一个家庭单位使用,难以大面积共享,而自来水由水厂供应,多方共享。赵忠尧则形容智能电视就如同是以前家庭常备的煤气罐,而进入“云电视”时代,就如同大家用上了管道煤气,随时、随需使用。
比喻虽然形象,但仔细琢磨就更不明白了。无论是水井还是自来水,喝到的都是水;液化气也好,煤气也罢,都是用来做饭。从用户体验上来讲是一样的,只不过从供应商来讲有所不同。但对这一点,用户不会买单。
为了不让“云电视”变成“晕电视”,不妨拿产品的特点来比较一下。
比如, 康佳的微博“云电视”采用Android+OMI双系统支持,消费者可以通过全屏式、置底式和侧边式三种方式在电视屏幕上玩微博,实现电视和微博的双向操作;TCL的超级智能“云电视”,率先植入腾讯QQ软件。作为腾讯全球首家TV战略合作伙伴,TCL是目前唯一支持QQ视频通讯的电视品牌。
简单地从用户体验上来说,“云电视”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和内容,以及更好的交互体验。如果说互联网电视是第一代,智能电视是第二代,那么“云电视”就是第三代,就是一个简单的同类升级。
“躲避”限令的出路
近日市场调查机构Displaysearch再次下调了2011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的预测,从年初的2.25亿台下调到2.1亿台。
主要原因是欧美日主流市场的调整。2011年北美市场增长只能达到2%,欧洲和日本都将出现负增长。即便前几年保持高速增长的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的增速也大幅回落,其增速已经从去年的20%下降到个位数,特别是城市市场今年上半年已经出现了负增长。
全球彩电行业一片哀鸿。为了在产业发展的瓶颈时期找到机会,2011年以来,彩电巨头纷纷推出了3D、智能等电视新技术,然而这些新产品的渗透率增长似乎没有达到业界预期,彩电行业何去何从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另一方面,广电总局前不久对机顶盒的限制极大地打压了互联网电视和部分智能电视。把内容和服务与产品更深入地结合,推出“云电视”是“躲避”限令的出路。
与此同时,彩电行业的不景气可没有打消苹果、谷歌等利润丰厚的IT巨头进入电视产业的念头。近日有消息称,苹果已经开始从LGD批量采购55英寸液晶面板,这被看作是苹果杀入平板电视整机的先兆,而之前谷歌已经与索尼联合推出了智能平板电视。
若想在这些巨头底下分得一杯羹,必须抢先进入市场。国内电视厂商普遍认为,“云电视”是天赐良机,在国际大厂商准备或还没来得及反应之前,推出了“云电视”,可以自行地定义产品,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记者手记:
人云亦浮云
如果,把谷歌发明云概念之后,各个软硬件厂商推出的云手机、云PAD、云安全比作人云亦云的话,“云电视”只能算是浮云了。
从智能电视到“云电视”,只有不到半年的时间,如此大干快上,明眼用户一定会猜到这是怎样的产品。中国内地的电视厂商一直没有相关技术的积累,关键技术也没有突破,怎么会在一夜之间就发明了智能电视、“云电视”呢?
答案就是炒概念。
如果说互联网电视还算符合定义的话,智能电视和“云电视”就纯是概念大于实际了。更何况,在互联网电视远未普及,当然现在也限制普及,智能电视驻足观望之时,突然又来了个“云电视”。如果用户使用了之后发现与智能电视大同小异的话,“云电视”就更没有前景了。
相比国外的电视厂商,他们并没有发布“云电视”。一是因为时机不到、技术条件远未成熟;二是对未来电视的发展判断不一致。因为电视行业的发展分为技术和应用两条道路。技术,从显像管到液晶到现在的3D;应用,从互联网到智能到云。那么电视究竟该走哪条路,哪条路更适合传统的电视厂商来走,是需要思考的。
韩剧热播对国产电视剧的影响 篇4
一、韩剧热播对国产电视剧的影响
韩剧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曾对中国的电视剧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也对中国老百姓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 冲击了中国电视剧市场
在电视频道上同时段播放韩剧和国产电视剧, 国产电视剧总是不抵韩剧, 观众大量流失到韩剧中。我国的电视剧主要向东南亚地区出口, 据《新京报》“从1993年《嫉妒》的默默无闻到2005年《大长今》的火爆荧屏”一文显示, 中国电视剧的出口额, 一年之内减少了近三分之二。无疑, 韩剧的热播给我国电视剧市场乃至文化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从20世纪初, 韩剧不仅在中国市场上大放异彩, 在整个东南亚国家也是遍地开花, 给韩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也带动了很多的相关产业的繁荣。面对曾经向自己“取过经”并且经济发展逊色于日本的东亚小国在影视剧上取得的辉煌成就, 中国电视人必须要清醒的做出自己的选择了。
(二) 唤醒中国电视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中国观众在观看韩剧的时候, 很容易找到归属感, 因为韩剧中的人物对白、场景设置、风俗习惯等和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几乎一脉相传。虽然韩剧中的男女主角语言很开放, 穿着很时尚, 但内心深处依然是无比尊敬我们的儒家传统文化, 即使在男女婚恋的表达上, 韩剧也是温婉含蓄的, 这恰恰吻合了中国人沉稳、内向的总体性格, 使韩剧受到很多中国观众的喜爱。在这方面, 国产电视剧要检讨自己, 我们对于西方欧美国家文化的学习上, 没有做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而是一味的生搬硬套, 囫囵吞枣。
在观看韩剧中, 弘扬传统道德精神的内容却在韩剧中被演绎的淋漓尽致, 在国产电视剧中,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抱负, “仁、义、礼、智、信”的处世哲学, 已经被现代商业冲击的黯然失色。
二、韩剧热播给我国电视剧产业带来的启示
韩剧带动了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时间, 去韩国旅游、穿韩国服装、吃韩国烤肉成了最热门的休闲选择。韩剧成功打入各国电视剧市场, 同时也为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成果, 给广大中国电视剧工作者带来了很多启示。
(一) 制作模式宽松自由
从《冬季恋曲》《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来自星星的你》这些大热韩剧的成功中, 中国电视人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那个一直以来令他们羡慕不已的政策:韩国编剧和导演在政府的授权下享受着极大的创作自由。以前的韩国电视剧跟现在的国产电视剧的制作模式几乎相同, 拍好的电视剧要先送政府部门审批, 合格后方可在各大电视频道播放。而现在韩国政府取消了这一制度, 将创作自由放手给编剧和导演。正是凭借在制作模式上的政策照顾, 韩国电视剧佳作层出不穷。
众所周知, 韩剧的生产流程遵循“边写边拍边播”的制作模式, 编剧、导演、演员三足鼎立, 根据市场的反应来制定下一步的拍摄计划, 如果市场反应好, 编剧就继续往下写故事, 导演继续往下拍, 演员也继续往下演。反之, 如果没有收到预期的市场效果, 甚至遭遇收视滑铁卢, 编剧就会将故事迅速结尾, 导演和演员也会随之减少工作量。这样, 韩剧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创作上拥有最大的自由权, 真正做到了让市场说话, 让作品说话。
(二) 叙事内容还原生活, 以情动人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靠心灵的坦诚相待, 同理, 在艺术创作中, 我们的编剧和导演也要走进观众的心里, 倾听他们的呼唤, 真正做到为观众着想, 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收视率和经济利益。反观我们的国产电视剧, 每年各种类型的电视剧比比皆是, 题材也很多样化, 但是真正能够受到广大观众欢迎和喜爱的好剧却是门可罗雀, 究其原因还是国产电视剧一味追求场面宏大, 一线明星阵容, 忽略了电视剧这门艺术的最初目的。
虽然, 我们也有像《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金婚》这些关注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电视剧, 但在总体上能够“接地气”、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心里的影视剧还有待发展。其实, 国产电视剧并不缺乏创作的素材和人才, 只是广大电视人太过于急功近利, 甚至个别电视工作者利欲熏心, 导致国产电视剧难有佳作出现。
(三) 立足民族传统, 弘扬情感美德
中韩两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韩剧的流行从本质上来说是对文化的认同。从韩剧的成功当中, 我们深刻的认识到, 我们肩负着沉重的责任, 那就是弘扬我们中华民族文化, 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影视作品中开花结果, 让国产电视剧走向世界。我们从韩剧的成功中也得到了许多认识:我们在进行影视剧的创作中, 不能一味的追求华丽的明星阵容, 气势恢宏的动作场面, 扬名国际的制作团队, 而是要将目光着眼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人小事, 从细节入手, 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不足, 并且不断的进行自我转变和反思, 国产剧一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四) 我国政府必须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植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面对韩剧取得的空前成功, 我国政府必须要敦促相关部门制定应对政策, 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保驾护航, 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1. 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市场机制。
在当前韩剧气势汹汹“入侵”我国之际, 我国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危机意识, 多出台有利于本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保护我国文化产业, 促进文化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2. 开设文化产业相关教育课程。
要想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就要将文化思想的宣传、传播和创新作为第一要务, 我们可以通过普及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相关课程, 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中国的教育结合, 让其在当代中国开花结果。
3. 坚持受众中心制。
观众是影视作品的最终接受者, 观众的口碑和评价决定一部作品在市场上的兴衰成败。我们国产剧的创作者要以受众为本位, 一切以受众为中心, 遵守这个原则, 想拍出好作品应该是水到渠成, 没有太大问题的。
韩剧作为一道令中国观众赞不绝口的视觉大餐, 给中国观众带来了美好的享受。但是我们在欣赏韩剧之余, 也应该冷静下来, 剖析韩剧在电视制作方面的优势, 并对比自身的不足, 逐步完善本国电视制作产业链条, 积极扩大中国电视剧的域外输出量, 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做出真正符合中国国情, 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剧, 是所有电视人和研究者所需要做的。我们相信, 国产电视剧一定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摘要:本文立足韩剧热播对中国电视剧的影响和韩剧热播给我国电视剧产业带来的启示, 希望能为中国电视剧探索出一条“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超越之路。
关键词:韩剧,热播,中国电视剧
参考文献
[1]臧具林.中国现代传媒发展观[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6.
[2]刘昶, 甘露, 黄慰汕.欧洲优秀电视节目解析[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0.
国产电视节目 篇5
秋季档现实主义霸屏,古装题材近百日绝迹。此次《庆余年》的播出,似乎为囤货较多的平台带来播出的希望。
《庆余年》在杀青一年多后,宣布11月26日与观众见面。虽然“零宣发”定档,但剧粉的热情并没有被抹杀,甚至有观众直言“期待已久!能播就是胜利了”。
这并非近期突袭上线的唯一一部古装剧。11月11日,《从前有座灵剑山》宣布12日播出。
古装剧播出“难”,在市场中从未停息;20秋季档现实主义霸屏,古装题材近百日绝迹。此次《庆余年》的播出,似乎为囤货较多的平台带来播出的希望。
秋季档前,古装剧加速收官
年8月起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开始下发通知,部署“优秀电视剧百日展播”工作。据悉,该展播于8月25日启动,展播活动遴选了86部剧目供全国各级电视台自8月起选购播出。此外,通知要求全国各级电视台严把选剧关、内容关、播出关,展播期间不得播出娱乐性较强的古装剧、偶像剧,确保播出剧目与宣传期整体氛围相协调。
对此,各大卫视积极响应,《在远方》《光荣时代》《外交风云》等现实主义献礼剧陆续登陆秋季档。据新京报记者观察,自8月起,包括视频网站在内的所有平台,确实暂停了古装剧的排播。张震[微博]、倪妮[微博]主演的《宸汐缘》于8月16日在爱奇艺收官;几经定、撤档的《九州缥缈录》于7月16日在优酷、腾讯视频开播,8月27日正式收官。而雷佳音[微博]、易烊千玺[微博]主演的口碑之作《长安十二时辰》原定于8月底收官,但却在7月15日起由之前的每周更新4集改为更新6集,于8月中提前迎来大结局。
古装剧回潮,但宣发低调
若以8月25日“百日展播”启动开始计算,该活动预计将于12月3日左右落幕。自此,古装剧、偶像剧或有望陆续回归大众视野。而与电视台专注现实题材不同,早在10月底部分古装剧便开始在视频网站“试水”放出,大部分选择了口碑预期较好,或剧情较为简单,播出风险较低的作品。其中,由罗晋、李一桐主演的“仿宋剧”《鹤唳华亭》不仅角色和故事扎实,其服化道、美术风格等深刻地体现了宋朝美;而《恋恋江湖》《从前有座灵剑山》虽然故事融入玩梗、吐槽、撒糖等娱乐性元素,风格也更偏网感,但制作体量不大,故事情节简单但也满足年轻人的审美需求。
从播出效果来看,古装剧热度不错,其中《鹤唳华亭》有近1.5万人评分,得分7.5;《从前有座灵剑山》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30.3亿。
古装剧陆续被平台“释放”,是否代表古装剧“回春”?对此,某电视剧宣发人员并不这么认为。她表示,目前剧方或者平台对于古装剧的宣传仍十分谨慎且低调;而这类作品定档的时间同样“变数极大”,“什么时候能播,我们还都是静等通知。”
《庆余年》观看心得
新金牌娱乐观察家知道,最近不少人都在看电视剧《庆余年》,之前一直以为是个正经的古装剧,直到打开才发现,好像打开的方式有点不对?这片子有了郭麒麟的加盟,似乎成了一部搞笑片,郭麒麟几乎承包了这片子所有的笑点啊。
一、
你们也知道,现在流行明星跨界,说相声的去演戏,演戏的人去唱歌,唱歌的人去上综艺,反正大家都挺忙。郭麒麟在德云社人家地位特殊,原因就不说了,反正你们心里明白。既然是德云社少班主,以后肯定要继承大业,怎么把德云社发扬光大?
如果只是说相声,总是有天花板的啊,必须开拓创新。郭麒麟选择了演戏,把德云社开到剧组里。之前郭德纲也拍过好几次电影,但是不知为啥,效果就是不好。郭麒麟这次没有带其他人,就是单枪匹马去拍戏,靠一己之力,扭转剧组的气质。
二、
新金牌娱乐观察家看了好几集庆余年,觉得郭麒麟演的范思辙简直太可爱了,笑得我肚子都痛了。俗话说得好,不会撒娇的相声演员不是好富二代。郭麒麟的演技浑然天成,别看人家没上过中戏、没上过北电,可是范思辙这张嘴叭叭叭的,让人根本停不下来。
你们想啊,相声也是一种表演艺术,相声演员也是演员,本质是一样的,郭麒麟几乎把庆余年演成单口相声了。要是按照这个路数来,明星真的没必要争番位,你看,郭麒麟演得虽然不是男一号,可是这抢戏程度完全不逊色啊。
最搞笑的是,郭麒麟演的角色叫范思辙,这名字是认真的吗?一看就是小财迷,别说,还真贴切呢,编剧太有才了。
《庆余年》观看感悟
古代传奇剧《庆余年》于11月26日晚8点首播。该剧一经播出,便凭借跌宕起伏的反转剧情、幽默诙谐的台词画风和丰盈饱满的人物形象引发强烈的市场反响和讨论热度,“庆余年开播”等剧集热搜关键词一路攀升,展现出年度人气大剧的气质。
《庆余年》是首发于起点中文网的一部小说,是阅文集团白金作家猫腻的早期作品,也是其成名作。电视剧《庆余年》由王倦任编剧,孙皓执导,故事讲述了某大学文学史专业的学生张庆熟读古典名著,为了让叶教授认可其用现代观念剖析古代文学史的论文命题,通过写小说的方式,进一步阐述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而他的小说主要呈现一个身世神秘的少年范闲,历经家族、江湖、庙堂的种.种考验与锤炼,书写出一段不同寻常又酣畅淋漓的人生传奇。在昨晚播出的剧情中,范闲(张若昀饰)初入京都探寻澹州刺杀案真相,而另一边其与林婉儿(李沁饰)‘鸡腿定情’的名场面上演,也吸引了众多网友热议讨论。
烧脑剧情高能开场获口碑好评
张若昀李沁化身“鸡腿夫妇”掀热议
电视剧《庆余年》首播大获好评,不仅登上各大平台热度榜单,而且#庆余年开播# #庆余年角色名#等相关话题词接连登上热搜榜高位,剧集热度全面开花。此外,剧集汇聚国内老中青三代演员阵容,随着高能烧脑剧情的不断释出,剧中各演员之间的人物对垒也一一精彩上演,超豪华阵容下的视觉盛宴,收获大批网友点赞好评:“节奏紧凑剧情精彩,生怕错过一个细节”、“陈道明演技真的稳”、“每个人物都好有戏”。
昨晚剧情中,自带现代思维的少年范闲登场,将这场风云变幻的传奇故事缓缓掀开。少年范闲为在澹州刺杀案和母亲叶轻眉的谜团,决定直入京都。但进京都后范闲接连面临一系列考验:朝堂之上,有围绕内库财权的多方博弈,以及庆帝(陈道明饰)对其态度不明的审视;范府里,要应付弟弟范思辙(郭麒麟饰)、姨娘柳如玉(赵珂饰)的刁难;原本明朗的澹州刺杀案,也因柳如玉的否认愈加扑朔迷离,让范闲初入京都便见识到了人情冷暖与世事复杂。除了悬念不断的庙堂纷争,范闲与林婉儿(李沁饰)的感情线更可谓跌宕起伏。两人在庆庙因为一只鸡腿而心动结缘,殊不知对方与自己早已订下婚约,范闲一心寻觅自己的“鸡腿姑娘”,却又因为两人相互隐瞒身份而屡屡遗憾错过,引发不少网友留言表示“跪求‘鸡腿夫妇’早日相认”、“这份鸡腿定情我慕了”,两人的感情走向将如何发展令人好奇。
“强反转”融合“喜剧化”精彩迭加
匠心雕琢打造古装大剧全新画风
今日官方还发布一组新剧照,个性鲜明、浓郁厚重的豪杰人物齐亮相,将一场荡气回肠群像故事淋漓尽致呈现。剧照中,范闲侧身探出车外凝视远处,似有什么重大发现;林婉儿手握鸡腿,凸显少女温婉柔弱又不失灵动俏皮的反差性格;庆帝身着黑金长袍,一面手端馄钝一面随性对话,举手投足间透露着威严;吴刚饰演的陈萍萍双手交叠,垂眸深思,尽显深情。雍容华贵的长公主(李小冉饰)手持神秘纸条,不知在运筹何事;宋轶饰演的范若若身着粉黛衣裳,彰显人物的天真烂漫。而用毒高手费介(刘桦饰)的怡然自得;王启年(田雨饰)的认真严肃、滕梓荆(王阳饰)的威武英气……风格迥异的人物让人不禁开始想象故事背后的波澜壮阔。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实力派演员袁泉亦惊喜亮相,她饰演的叶教授为这场传奇故事带来惊喜的开端。
此外,《庆余年》在气势磅礴的跌宕情节中,将“反转”效果与“喜剧”元素相融合,进一步增强提升剧情精彩度。昨晚剧情中,无论是滕梓荆接受密令刺杀范闲却发现密令有假,亦或是长公主试图毁坏范闲名声却早已被庆帝洞悉,该剧通过强密集的反转设定使得故事走向更加变化莫测。而反转之下,剧中加入的喜剧元素让不少观众印象深刻。主人公范闲从出生起就自带现代的思维和知识储备,他的与众不同跟古代时空的人和事引发一连串的精彩碰撞:学习解剖时向费介介绍手术手套、入范府时与范思辙的巧舌辩论等一系列诙谐幽默的设定引发诸多笑点,有网友评价“剧情太有意思了!终于看到有脑洞的东西了,我感觉像给自己换了血一样”、“庆余年的画风我爱了”“我是不是看错剧了,第一集快把我笑死了”。而对于剧集的新颖改编,也有网友称赞“男频保卫战,终于还是被《庆余年》守住了”、“戏中戏中戏,新颖又自然”。
《庆余年》打破一贯沉闷厚重的古装剧集套路,在反转剧情中穿插幽默元素,为观众们开启全新的追剧体验,同时也为创作者们提供古装剧类型新的创作思路,值得关注。
《庆余年》观后有感
国产剧里的穿越戏码并不少,不过最近越来越有点要被玩坏的趋势。
11月上线的《从前有座灵剑山》主角王陆就是一个穿越到古代的现代人,他带着现代思维踏上修仙之路。
在剧中频爆“金句”,各种现代网络词汇脱口而出,令人爆笑连连。
古代背景与现代思维之间的碰撞已然成为了一个热门领域,这种时空的交错感让观众眼前一亮。
也使得古装剧摆脱了固有的严肃刻板模式,变得轻松诙谐,符合现代观众的口味。
而有那么一部剧,它既玩着穿越梗,又披上了一件与众不同的外衣——
《庆余年》观看体会
古代传奇剧《庆余年》正在全网热播。自11月26日上线2天以来,该剧热度持续攀升,#庆余年##庆余年为美好而活##庆余年角色名##范闲婉儿鸡腿定情##郭麒麟承包庆余年的笑点##王倦##小范闲是冬冬#等相关话题词登上微博热搜榜前列,#庆余年神仙阵容#登上抖音热点榜第五,#电视剧庆余年#剧集话题阅读量达5.2亿,豆瓣评分达7.9分,跻身国产剧集年度口碑佳作之列。在昨晚播出的剧情中,朝堂之上多方交锋,风云四起;范府之内张若昀和郭麒麟“怼”出兄弟情谊,笑料频出,引得追剧观众直呼“画风新奇,根本看不够!”。
《庆余年》是20首发于起点中文网的一部小说,是阅文集团白金作家猫腻的早期作品,也是其成名作。电视剧《庆余年》由王倦任编剧,孙皓执导,故事讲述了某大学文学史专业的学生张庆熟读古典名著,为了让叶教授认可其用现代观念剖析古代文学史的论文命题,通过写小说的方式,进一步阐述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而他的小说主要呈现一个身世神秘的少年范闲,历经家族、江湖、庙堂的种.种考验与锤炼,书写出一段不同寻常又酣畅淋漓的人生传奇。剧作既根植于传统文化,又超脱于传统历史小说,是一部极具东方古典气韵和现代意识的力作,致力弘扬珍惜当下美好,不忘初心的中华传统价值美德。
张若昀郭麒麟化身“搞笑担当”
多线新人物出场庙堂风云初现
昨晚播出的剧情中,多线剧情层层铺陈,而一张以主人公范闲(张若昀饰)为中心的人物关系网也渐次展开,令人大开眼界。范闲化身“小范大人”进入鉴查院,却意外遇见王启年(田雨饰),并获知澹州刺杀行动的线索,案件进入新进展。另一边,朝堂中的博弈渐露锋芒:靖王世子李弘成(刘润南饰)邀请范闲参加诗会,实则是二皇子(刘端端饰)在背后授意拉拢范闲;太子(张昊唯饰)为破坏范闲与宰相林若甫(于洋饰)之女林婉儿(李沁饰)的联姻,与郭保坤(贾景晖饰)暗中合计破坏范闲的人品名声。另一方面,看似超然事外的庆帝(陈道明饰)实则洞悉一切,通过坐观两方动作频频,希望试探出林若甫的真实立场,人物心思深不可测。《庆余年》剧情跌宕起伏,环环相扣,令人眼花缭乱的高手过招之下,将这场风云变幻的传奇故事生动呈现,不少观众留言表示“每个角色都双商在线,每个演员都演技爆表!”、“剧情缜密节奏轻快,爱了!”
除了人物对垒,昨晚高密度释出的笑点也掀起热议高潮。范思辙(郭麒麟饰)以请客之名,命人埋伏路中想要“教训”范闲,谁料被其轻松化解,范思辙一秒“戏精”上线撇清关系。而当发现风靡一时的奇书是范闲所写后,他不仅立即开启口算小达人模式,而且百般讨好,游说范闲出书赚钱,“打脸”速度令人捧腹,不少网友直呼“范思辙一开口就想笑”、“看个剧看出了相声专场的感觉”。此外,范闲在剧中频频飚出的现代语言也是笑料不断。其上一秒调侃王启年“要垄断文化产业”,下一秒会恨铁不成钢地说范若若(宋轶饰)是“智商盆地”,可谓行走的“搞笑担当”,吸引大批观众留言表示“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庆余年》”、“正剧的结构喜剧的节奏,承包了我的笑点”。而下周剧情中,范闲诗会寻找“鸡腿姑娘”,滕梓荆(王阳饰)欲向郭保坤复仇,更多精彩剧情即将上演。
刻画众生群像呈现传奇故事张力
以少年成长谱写正能量价值内核
今日官方还发布了一组新剧照,风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令故事愈加鲜活有力。剧照中,范思辙身着花纹服饰,随性摊手尽显张扬顽皮的性格;南庆户部尚书范建(高曙光饰)神情凝重,虽持书阅读但似乎满腹心事;武艺高强的蒙眼少年五竹(佟梦实饰)身背竹篓,一身戒备状态,仿佛要完成什么神秘任务;太子看似温润儒雅,但背手聆听的姿势似在别有盘算;范建之母范老太太(曹翠芬饰)手剪窗花,淡然神色中彰显慈祥温情;小少年范闲(韩昊霖饰)端坐桌前眼神灵动,流露出不羁的脾性;范闲姨娘柳如玉(赵柯饰)目光凌厉,凸显人物的不简单;南庆大内侍卫副统领宫典(崔鹏饰)恭敬行礼,皱眉中有着几分慌乱紧张;范府周管家(李洪权饰)弯腰打量,心机彰显。《庆余年》里每个人物的性格都鲜明立体,有棱有角,配以快节奏剧情,让观众深切感受这场传奇群像故事的细腻与张力。
《庆余年》通过少年视角弘扬宏大主题内核,极具深意。昨晚剧情中,范闲首次看见母亲叶轻眉鼓励庆国子民追求光明、掌握命运的“大义碑文”,让范闲开始真正思考自己置身于古代时空的人生意义与使命,引发不少观众共情思考,有网友评价“《庆余年》这个故事还是挺温暖的”、“三观很正的古装剧”“影视化不可避免地会削弱文学,饶是这样,《庆余年》也已经在努力消解、建构中为没有读过原著的我创造一个值得期待的审美对象”。在风云变幻的故事中,《庆余年》透过少年通透纯真的视角,向观众传达平等、自由、向美好而生的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的价值观。
国产手机靠电视广告阻击黑手机 篇6
近期,在各电视台的电视购物时段中,手机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产品。诸多国产手机厂商加入电视购物战团,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侨兴移动CEO李德卫告诉《新财经》记者,国产手机的价格拼杀已经由“地面”转为“空中”,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原因,一是厂家拓宽销售渠道的需要,二是饱受“黑手机”泛滥之害。
记者从信息产业部获悉,到2006年底,“黑手机”已经侵占了近30%的内地手机市场份额,销售量约为3000万部,销售金额300亿~500亿元。由于投入成本低,“黑手机”的利润率高达100%~200%。行货手机特别是国产手机的生存空间已经受到了严重挤压。
“黑手机” 抢占低端市场
李德衛从事手机行业多年,在他的印象中,2004年以前的手机市场并非如此。“2004年以前,中国手机市场处于供不应求阶段,那时候的手机做成什么样子无所谓。很多厂家直接从韩国拿回几个机子进行拷贝,不同品牌、相同外观的手机多的恨,四胞胎、五胞胎比比皆是。”当时,国产手机厂商仅仅通过拷贝,就可以生存得很好。
2004年以后,国产手机出现全行业大亏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大因素造成:第一,国外品牌手机在低端市场持续发力,比如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巨头在世界范围内大力增加低端手机的生产;第二,“黑手机”泛滥。原本一统低端手机市场的国产手机突然遭遇“李鬼”和洋品牌的两面夹击,溃败在所难免。原本同质化已经非常严重的国产手机打起了价格战,很多中国手机厂家为了追求规模和数量,加大了模仿的力度。因此,国产手机市场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
大家都在说“黑手机”,但什么是“黑手机”?既然那么“黑”,为什么还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赢得那么大的市场份额?
细分起来,市场上的“黑手机”有几种:一是没有合法进口手续的手机,就是大家俗称的“水货”;二是用二手手机拼装的手机;三是假冒或者侵犯他人注册商标的手机。这样的手机大多价格低廉,但都没有质量保证,不能享受厂商正规的售后服务。
但是,“黑手机”价格低廉,相同型号的水货手机甚至可以是行货手机价格的一半,而假货的价格更低。据李德卫透露,与“黑手机”比起来,很多国产品牌手机不仅在价格上很吃亏,即便在功能上,也没有什么优势。国产手机沉溺于“玩概念”,并无实质的技术突破。很多消费者都有这样的想法:与其购买国产品牌,还不如少花些钱去买“黑手机”。
当国产手机将阻碍其发展的帽子扣到“黑手机”头上时,洋品牌那边却显得相对平和。诺基亚等国际手机巨头虽然也受到了“黑手机”的冲击,但增长势头却有目共睹。“黑手机”冲击的是低端市场,而诺基亚的低端手机在其产品系列中却是出货量最大的。一方面,洋品牌具有强大的品牌优势,另一方面,因其具有技术优势,高端手机的丰厚利润也确保了其霸主地位。
如今,“黑手机”的造假技术也具有了相当的技术含量,如此一来,国产手机与“黑手机”在性能、技术上似乎没有了本质区别。但从价格上看,国产手机根本无法做到“黑手机”的超低成本。国产手机将衰败的原因归于“黑手机”泛滥,是无法获得真正复兴的。
李鬼固然可恶,但如果国产手机厂商像李逵那样勇武绝伦,还怕斗不过原本就不自信的李鬼吗?
价格战,地面到“空中”的轰炸
价格是“黑手机”的最大优势,当“黑手机”用更低的价格拼杀的时候,国产手机将战场转到了“空中”。今年以来,低端手机的价格战由地面渠道转入了电视购物,这是黑手机所不能涉及的领地。但是,问题也接踵而来。
以电视购物方式销售手机产品,原本是打压“黑手机”的一种有效途径,但现在却变为了新一轮的价格拼杀。首先,价格战被导入了电视购物,各个厂家拼命到电视上去叫卖,一再降低产品的价格;其次,电视时段的租金水涨船高,媒体与厂商之间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逆转。
即便如此,国产手机厂商对电视购物这样的形式依然乐此不疲。李德卫告诉记者,“我们就做电视购物。以一款手机为例,上电视购物之前,我们两个月只卖了5000台,而通过电视购物一天就卖5000台。”相同的机型,一样的价格,用中间渠道的费用支付媒体费用,这样一来,厂家并没有增加额外费用,却能取得更多宣传和销售的效果。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很多手机厂家选择同时与多家电视购物合作。据李德卫计算,“电视购物卖一台手机,地面一般卖三四台。”电视购物的核心目的,是把卖点传递给消费者,辅助地面销售。
除此之外,国产手机青睐这种销售方式的更重要原因在于,“黑手机”由于不能“见光”,无法涉足这个领域进行拼杀。
不能忽视的是,电视购物的周期比较短,购物节目循环往复地播放后,消费者的新鲜感会有所下降,销量也会随之下降,这是不可避免的。
正规厂商也做“黑手机”
国产手机与“黑手机”的拼杀无处不在,但是,“黑手机”又是从哪来的呢?一些不法商贩通过地下渠道经营“黑手机”,已是公开的秘密。但记者近日从某大型手机渠道商处获悉,为追逐高额利润,个别正规国产手机生产企业一边做行货,一边也在悄悄做水货,而且水货规模不小,只是最终采用两个不同的渠道走货。
这个情况在李德卫口中也得到了证实,“很多深圳、广东的手机厂商同时做行货和水货。企业不惜转很多道手,将40%的产量逃税,以此来打价格战。”看来,正规厂家生产“黑手机”,也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
在李德卫看来,这些手法都只能混过一时,“手机行业有三个东西很重要,一是创新的产品,二是渠道,三是品牌。品牌是国产手机的弱项,企业最初不能过多的去创品牌,只能抓前两者。”
据李德卫介绍,2004年~2007年之间,当国产手机销量呈下滑趋势时,唯独两家国产手机逆势上升,联想和CECT。“我们的产品定位总体是在中端,但具体来说是中端里面的低端,低端里面的高端。”李德卫对企业如今的业绩似乎还算满意,但是,他们又凭什么在低端里做高端?“我们主要就是凭研发策略,简单来说就是产品的差异化,没有差异化、没有创新在这个行业根本没法做。”2006年,李德卫到深圳的几个手机厂商那里走了一圈,感觉国产手机已经到了一种非同质化机子不做的状态。无论是行货还是“黑手机”的老板,大家都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都在忙着打价格战。“这个行业已经很可怕了。厂商都怕做差异化,因为差异化意味着脱离渠道和大潮流。”采访到最后,李德卫已经显得非常无奈。
国产电视剧要塑造良好的国民形象 篇7
韩国电视剧出口达到一年六七亿美元, 中国是主要目的地之一 (1) , 相当一部分韩剧中塑造的良好国民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我国电视剧在这方面却相对较弱, 除了还没有大规模走出国门外, 少数走出去的剧作多以戏说历史题材为主, 少量现代题材剧制作粗糙、内容单薄。现有的出口电视剧在传播和塑造我国国民良好形象上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可挖掘的空间很大。
从国情出发找准自身形象定位
英国外交政策中心一项研究结果显示, “中国国民对自己的看法同外部世界对它的看法相差很远” (2) , 这清楚地表明中国在对外形象传播 (包括出口电视剧) 上出现了问题。而之所以如此, 首要的原因便是没有找准自身形象在世界舞台上的定位, 我国政府还没有一个对于我们国民形象的清晰设计, 这必然会使本来就不稳定的出口电视剧无“形”可循, 撞大运式的单打独斗对于良好国民形象的传播和塑造作用甚微。而韩国树立自身形象的机制比较完善, 20世纪90年代他们就开设了提高国家形象业务的部门, 制定了相关政策课题, 学术界也积极展开相关的研究。 (3)
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也应该对外树立起符合我国国民自身特点的、十分明确的形象。针对目前很多外国人观念里的中国国民“贫穷、愚昧、保守、落后”的形象, 我们应该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国民在传统文化基础上所表现出的“文明、礼貌、开放、宽容、自信”的形象在我国国民的形象定位中加以突出和强化。当然, 这个形象设计是在政府支持下的一个全民性工程, 必须广泛发动, 精心设计。有了明确的战略定位之后才能形成特色品牌并长期贯彻下去。这样, 要走出国门的中国电视剧对于我国国民形象的传播和塑造就有了一个可靠而稳定的依归。
以完善的法律作保障, 辅以适当的政策倾斜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政府支持应该起到重要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
完善相关文化产业的法律制度。韩国1999年就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 随后又制定了一系列法律,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制定了齐备的“游戏规则”。而我国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目前我国电视剧的制作还未形成一个健康稳定的体系, 这在客观上纵容了大量滥片的问世, 不仅严重浪费了有限的资源, 也不利于文化产品的对外出口。因此, 当务之急是尽快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制定比较完备的制度, 对出口电视剧在涉及国民形象传播和塑造上应该作出一些具体的规定, 严格审查制度, 提高质量。
制定完整的政策, 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韩国政府从2002年开始就设立了文化产业领域的“出口奖”, 将扶持影视产品出口纳入“出口支持对象”, 以财政支援的方式负担文化产品出口所需经费的70% (4) 。而我国政府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5) 里提出, 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扩大对外文化贸易, 《纲要》要求发展的9大文化产业中影视制作也排在第一位, 但是针对创制、出口优秀剧作的鼓励政策还不多。要将新时代的中国国民形象传播给他国受众, 就要在政策上向“推动优秀现实题材剧作走向海外市场”倾斜。
提高电视剧创制演职人员素质
目前我国电视剧制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要想创作出能提升国民形象的电视剧, 就要注重培养创制人员技术、理念等各方面素质。
提高编剧素质。韩国的编剧是经过作家研究院严格培训和筛选的高素质人才, 地位高于导演和演员, 片酬高, 受尊重, 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剧作质量。而我国编剧的地位和待遇较差, 影响了其创作的积极性。所以, 除了可以适当成立相关培训机构外, 从我国现状出发, 提高编剧的地位似乎更迫切。另外, 我们也可以通过在官方和民间设立“优秀编剧奖项”等方式鼓励创作。
培养优秀制作人员。韩剧创作生产人才中, 有很多是“海归”, 能够将国际上先进的制作理念同韩国传统文化特色结合起来, 使韩剧在内容上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 在形式上精雕细琢, 他们善于耐心而巧妙地将爱国、礼貌、浪漫、时尚的国民形象展示给国外的观众。
因此, 培养和挖掘一批既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现状, 又了解西方文化的制片人和编导是非常关键的。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 也充分了解对方受众的特点, 才能以文化共性为突破口, 从自身形象定位出发、在尊重中国国民真实形象的基础上使传播效果最大化。政府也可以设立一项专门的基金, 用于高素质制作人员的培养, 比如选送有潜质的人才去国外学习交流等。
提高演员素质。因为“受关注度”高, 一定程度上说, 演员所塑造的角色以及自身形象可能就代表着他们背后的国民的形象。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 幅员并不辽阔的韩国拥有完备的明星培训、包装机构, 明星们肩负着“推广韩国文化、传播良好国民形象”的使命, 作为韩国国民的代言符号应运而生。而我国演艺明星的良性代言作用却相对有限。因此, 政府、国民关注下的完备的明星培训、包装机构必不可少。另外, 政府也可以运用政策和媒体的力量加以引导。
总之, 作为跨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物, 电视剧应该积极参与到我们民族国家的全球化进程中, 这就要求它在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 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使命, 作为强有力的传播载体, 为提高我国的国民形象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韩国人是怎样喜欢〈还珠格格〉的》, 《南方都市报》, 2006年7月21日。
[2]《美〈新闻周刊〉:树国际形象中国当务之急》, 深圳新闻网, 2006年9月23日。
[3]《从英法韩文化战略看国家形象的塑造》, 《现代大传播》, 2007 (2) 。
[4]《8个裴勇俊大于韩国对日出口总额》, 《南方周末》, 2005年11月24日。
国产电视节目 篇8
关键词:电视剧,翻拍,文化根源,持续发展
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的成功亮相, 使人们重提起近几年持续升温的“翻拍”话题。“翻拍”是我国影视界的一道独特风景, 制作者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极尽所能地争取更高的收视率。有学者将翻拍大致分为四类:经典电视剧再回炉;文学名著的电视版;经典电影的电视剧增长版;电视节目变种繁殖[1] 。在众多的翻拍作品中, 国产电视剧翻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对象, 在竞争激烈的翻拍热中也是愈战愈勇, 作品层出不穷, 但其收效如何, 结果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在国产电视剧翻拍的众多作品中, 可以大致将其归结为两类:一类是由曾经是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老电影翻拍而来, 例如;《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等;另一类是对老版经典电视剧的重新制作, 比如;《夜幕下的哈尔滨》、《射雕英雄传》、《封神榜》、《又见一帘幽梦》等。无论是哪一类, 他们涉猎的题材都很广泛, 红色经典、武侠言情等统统被卷土重来。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占据人们的视线, 走进人们的生活?他们真的能在大众审美需求越来越高的今天铸就另一个经典吗?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国产电视剧翻拍的文化根源, 同时探讨国产电视剧路在何方。
1 国产电视剧翻拍热的文化根源
1.1 经典作品需要不同时代的解读
经典需要传承、需要传播。传播就意味着信息的分享和传递。一件艺术品得以被传递和被更多的受众分享只有两条途径:一是自身的重复展示;二是复制品的替代展示[2] 。
电视艺术是一门以电视语言为载体的视听艺术, 它能以画面和声音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 使受众在欣赏过程中直接感知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 并根据所观看到的符号去联想与这些符号相关的形象。不同时代的人们对经典影视作品有不同的理解, 包括编剧、导演以及受众。如何将经典的影视作品转化为时代的产物, 与时代结合, 与观众贴近, 这就是要讨论翻拍的两个前提:由谁来“解”, 由谁来“读”。
由谁来“解”, 有句话说是“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同一个剧本, 不同的导演有不同的阐释, 故事线索的编排、语言动作的设计、人物的心理分析、包括电视画面的选择、组接、特技制作、声音的安排处理等诸多方面都可以显示出导演个人对剧本的理解。电视剧的制作者介入了观众观看电视剧的过程, 观众首先是通过导演的“解”观看电视屏幕上的作品, 导演不但决定了选择怎样的方式向观众阐释,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观众的理解方式, 包括观众观感时的联想。所有的画面、声音、特技、色彩等电视元素都在不知不觉中引导着观众的眼睛、耳朵甚至思想。
由谁来“读”, 所谓时势造英雄, 不能给广东人做川菜。一部成功的作品, 不仅要有独特的艺术视角, 还要考虑它所要面对的观众。当人们坐在家里收看电视节目的时候, 他们处在随意性和选择性很强的信息接受状态, 当所收看的节目与他们的审美需求、所接受的知识、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时, 他们往往会拒绝观看, 转而收看其他的电视节目。因此, 电视剧制作时要考虑观众的心理, 符合某一时期观众的特定心态。
1.2 翻拍遵循了电视剧的审美特征
应当承认, 翻拍也是艺术创作, 它也在恪守着电视剧的艺术审美特征。
首先, 翻拍的电视剧同样具有大众性。作为最具大众传媒性质的电视, 在其“平台”上构造的电视剧, 必然最具大众文化特点, 这是因为, “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尽一切办法让大伙高兴[3] ”。一部优秀的电视剧, 可以满足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层次受众的审美需求, 能为全社会各个阶层的观众共同接受。电视剧翻拍并没有甩掉热爱它的广大民众, 反而是在恪守这一原则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电视观众的主人心态和参与心理。
第二是通俗性。制作者在选择翻拍的对象时,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故事的通俗性。这首先表现在内容的通俗化, 即选取大众所熟知的、喜闻乐见的内容为表现对象进行翻拍。《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上海滩》等单单是听到主题曲就能让人想起主人公的故事, 翻拍作品理所当然地受到人们的期待和关注。其次是电视剧的通俗性还要求表现手段的通俗化。社会竞争愈加激烈, 现代人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翻拍电视剧电视语言诸多元素如结构、蒙太奇、场面调度、画面造型、音响设计等方面风格清新、单纯、简单明了, 能够适应观众观看的随意性, 满足广大观众的娱乐需求。
电视剧翻拍还遵循了电视剧的兼容性。电视剧兼容性表现在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兼容、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兼容、多种艺术元素与多种艺术手段的兼容。翻拍同样兼容了电视剧的种种特质, 为我所用, 极大地丰富了它的艺术表现力。新版《夜幕下的哈尔滨》无论是在色彩、造型、对话、演员表演还是画面组接、特技运用、场面调度等方面, 使其既有清新写意的绘画美, 婉约多致的音乐美, 又有含蓄深沉的文学美, 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 国产电视剧的可持续发展
2.1 翻拍策略
成也翻拍, 败也翻拍。对于国产电视剧翻拍, 众说纷纭。有人说, 翻拍是缺少原创的表现, 制作者将翻拍作为一条急功近利的捷径, 用最短的周期、最少的资金投入创作, 并启用明星、导演效应, 以期得到高额回报;也有人说翻拍电视剧制作粗制滥造, 尤其是经电影改编的电视剧, 添油加醋、注水加汤, 比比皆是。这样的批评并不是无据可依。但是从成功的翻拍剧身上可以看到, 翻拍并非一无是处。翻拍解决了我国原创剧本少的难题, 用原有的故事题材重新制作, 这也是繁荣我国电视剧产业的一大举措, 好莱坞也是常用翻拍来实现其市场扩张与全球攻略的;另外, 翻拍借助原剧的成功, 利用观众的怀旧心理吸引观众, 节约了投资成本, 赢得了商业利润。
既然翻拍有利有弊, 应当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解决矛盾的办法, 那应当是趋利避弊。首先, 跨开步伐。翻拍不能看别人拍什么, 自己就拍什么, 别人的刚播完, 你的又来了, 制作大同小异, 不过是换了导演、演员、服装、道具等等。翻拍时应当选择那些在不同的年代影响了一代人的作品, 这些作品往往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 反映了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和生活, 翻拍作品可以让当今的人们更多地了解那个年代的人和事, 也让那个年代的人们重温自己曾经走过的岁月;第二是技术性与艺术性的融合。不可否认, 作为现代电子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 技术因素在电视剧艺术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不能就此而大展特展电视技术, 演员在空中飞来飞去、装扮与角色定位相差甚远、特技切来切去, 制作者过分夸大技术的作用, 完全忽略了电视剧的艺术性特征, 最后看得观众眼晕, 以为是在看杂技表演。第三是独特的创作视角, 端正的创作态度。翻拍应当推崇创新, 如何在原剧的基础上, 运用独特的视角进行不同的解读。这需要制作者对故事有个人的理解, 避免与原剧重复、镜头照搬的现象。同时也不能将翻拍视为轻而易举的事情, 粗制滥造, 应当端正态度, 认真制作。
2.2 电视剧创作的时代感
国产电视剧翻拍此起彼伏, 也为其找到了存在的理论依据, 那么就一味推崇国产电视剧在翻拍的热潮中发展吗?壮春雨的《电视剧学通论》一书提出的中国电视剧有五大美学特征, 第一条是它的时代感, 及时、敏锐地反映中国当前的社会变革和人民愿望, 激起观众在思想上的共鸣[4] 。这方面, 中国电视剧在其初创之际就已经显示出它强烈的时代感:20世纪80年代《女记者的画外音》、《篱笆女人和狗》、《太阳从这里升起》等都透过社会生活的变化来描绘人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真切感受;《深圳人》、《外来妹》、《情满珠江》等则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经济特区的兴起以及我国突飞猛进的现代化建设;《奋斗》、《旗舰》、《绝密押运》等则是在新世纪、新时期反映了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及生存状态。这些作品的创作者们用它们手中的摄像机构成了一部生动的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生活变化的历史, 受到了观众的好评。
因此, 在我国的影视界, 应当大力提倡创作反映现实和时代精神的作品, 题材要具有开创性和新鲜感, 使电视剧艺术日益走近观众, 贴近时代, 成为记录社会时代变革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唐冰男.影视翻拍热的受众心理分析[J].西部影视, 2007 (11) .
[2]赵凤翔, 吴炜华, 薛华.电视艺术文化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
[3]蓝凡.电视艺术通论[M].学林出版社, 2005.
国产电视节目 篇9
我国的纪录片发展过程和国家政治经济及文化进步关系密切,20世纪80年代纪录片内容主要和国家的政治主题相关,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纪录片以篇幅宏伟、气势磅礴的特点,以《望长城》为例,该纪录片考察了长城的修建和变迁历程,从长城和社会人口迁徙的关系、对周围自然生态的影响以及长城在我国历史上的作用等不同角度展现了长城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被誉为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里程碑”。传统的纪录片传播主要依靠电视传播、DVD、院线播放等形式传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传媒产业发展逐渐向商品化和市场化方向靠拢,再加上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为新媒体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同时也为国产纪录片创造了新的发展环境。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纪录片行业的受众范围逐渐扩大,从原有的知识分子阶层拓展到普通群众,国产纪录片的发展也受到了国家的支持,在新媒体传播媒介的延伸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国产电视纪录片进入到群众的视野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称道。新媒体具有更高的开放性和即时性,越来越多的观众通过国内外网站即可观看国产纪录片,观众在网络上分享纪录片链接大大拓展了国产纪录片传播市场。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该纪录片借助网络平台传播之后,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除了视频网站版权销售外,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可以在线下下单购买纪录片内的产品,实现了网络、电视播放、微博话题讨论和淘宝销售等模式为一体的营销模式,促进了国产纪录片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
2 新媒体环境下国产电视纪录片的传播策略
2.1 结合民族文化,树立国家形象
新媒体时代环境下信息的记录和发展更加的直接、快捷,大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信息影响力,新的文化传播环境为构建民族文化、树立国家形象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也为国家民族文化传播创造了便捷的传播渠道,国产电视纪录片肩负更多的责任,电视纪录片作为国家文化的载体,通过纪实手法和多种艺术形式刻画民族文化特色、地域风土人情和社会习俗。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对纪录片的审美和要求越来越多样性,新媒体本身的个性化特点使受众对纪录片的表现形式要求更加严格,再加上新媒体对传播民族文化和塑造国家形象的影响作用,使国产电视纪录片在传播民族文化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文化内容的吸引力也成为了提升国产电视纪录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近年来许多优秀的纪录片如《复兴之路》和《敦煌》《舌尖上的中国》等都利用纪实的手法再现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内容,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认可,可见为国产电视纪录片注入传统文化,在丰富纪录片内容的同时,能够较好的树立中国形象。
2.2 实现国产纪录片产业化发展
新媒体环境为国产纪录片创造了巨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为纪录片市场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营销模式,纪录片除了在网络和电视推广传播以外,可以针对网络媒体销售纪录片版权,扩大纪录片合作空间,结合网购平台和旅游管理将纪录片传播和网购、旅游、读书交流等活动相结合,优秀的纪录片不仅可以在网络上传播,还可以出版成书进行线下和网络销售,借助新媒体平台扩展纪录片的产业链,将原本单一的纪录片传播发展成集电视网络播放、微博讨论、网络销售和旅游出行等为一体的产业模式。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该纪录片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除了内容精良以外,还包括网络媒体、视频网站、电商的集体带动,网络电视播放的同时,《舌尖上的中国》还在线下和线上同步销售食材进一步实现了纪录片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
2.3 融合西方优秀文化特色、促进国际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的中西方文化不断碰撞,国产电视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出现了变化,传统的中国纪录片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在新媒体环境下中西文化交流越来越便利,社会受众对国产纪录片的需求和审美要求也越来越趋于国际化和时尚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产电视纪录片的进步,使其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更加直接的和西方文化交流。我国的国产电视纪录片不仅要保持传播本国优秀文化的主动性,还应提高自身的文化视角,在纪录片内添加西方文化和表现手法,如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在宏大的文化视角下解读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文化交流,从一个新的高度诠释国家文化和国家形象,实现内容多样性。传播及时性和形式国际化,实现中国文化和其他国家文化的友好交流。
3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国产电视纪录片的在新媒体环境下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新媒体创造的快捷、及时、广阔的传播环境为国产纪录片创造了新的传播空间,同时也为纪录片的传播带来了新的考验和挑战,国产电视纪录片更应把握好新媒体传播环境,从文化视角和国际视角、网络传播等方面刺激国产电视纪录片发展和传播。
参考文献
[1]王琦.电视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有力武器[J].新闻界,2011(9):39-42.
[2]武新宏.国际视野与现代表达——纪录片《当卢浮宫遇到紫禁城》跨文化传播理念与效果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6):89-91.
国产电视节目 篇10
1 国产电视剧与美剧对比
人们对媒介的态度是由其经验形成的信念的产物, 也是价值观 (个人偏好) 的产物[2]。电视剧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美国拥有最多的电台和最多的电视台, 据统计, 美国现有广播电台11万多家, 各类电视台1 300家, 这是美国实现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3]中美两国在国情、文化、价值观上都存在较大差异, 且这些差异在电视剧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1.1播映方式及频率的不同
一部美剧一般25集左右,这是由美国特有的播映方式决定的。美国商业电视以每年九月中旬至次年四月下旬为一个播出季,新季以美国电视艺术与科学协会主办的“艾美奖”颁奖典礼为序幕。美剧一周只更新一集,因此25集正好播一季。国产电视剧则分“部”,每部集数不定,少则20集,多则百集。且全部拍完并经审核后播出,一般一天播两集。
美剧取舍之道值得推崇。美剧的推行逻辑是让市场说话, 每部剧的选取播出终止, 都出于对观众和市场的了解分析和调查取样。若一部剧播出后收视率不高, 无论制作方已经拍了多少集投了多少资都会全部被撤下来, 如《绯闻女孩》被《电视指南》选中下季该停拍, 《绝望的主妇》不再出新续集。这种当机立断的理性, 或许就是美剧的魅力所在, 而紧跟市场动向也是与它的播映方式分不开的, 且由于美剧这种潜在的危机感, 在每一集的一定时间内它必须有桥段有亮点, 而每一季还必须满足人心的某种精神需求。国产电视剧一天两集, 观众直呼过瘾, 但市场滞后性可能会导致不受喜爱的剧目泛滥荧屏。
1.2题材的差异
国产电视剧近年来题材较为单一, 多为都市情感剧、苦情剧、红色电视剧、穿越剧。这本身无可厚非。但都市情感剧倾向于描写不和谐的人际关系, 如紧张的婆媳关系 (《婆婆来了》等) , 复杂的三角关系 (《一起来看流星雨》等) , 不正常的男女关系 (《蜗居》等) 。苦情剧则剧情雷同, 无外于车祸、癌症、冤屈。红色剧如抗战剧, 虽然在场景和制作上较为优质, 但由于过多此类剧的出现, 导致过度传奇化和超现实浪漫主义迅速蔓延, 如《抗日奇侠》中侠客们都身怀绝技, 能一掌断石。虽然看着过瘾, 但太过离谱, 且将日军过度弱化, 忽略了流血牺牲, 戏说了血腥苦难, 是不合适的。《宫》《步步惊心》等穿越剧层出不穷, 剧中情节脱离现实, 让人忽略现实生活的复杂, 妄想穿越古代做一个格格。事实说明, 欲真正达到吸引人的效果, 剧作家、导演、演员必须真正用心。如《甄传》中演员从服饰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经过精心设计, 且台词引人思考, 故取得较高的收视率也在意料之中。因此, 国产剧若想发展, 必须在构思和设计上多下工夫, 不可盲目跟风, 人云亦云。唯有如此, 才能受到观众的喜爱。
美国对各种思潮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使美国思想表现出七彩纷呈、五光十色的局面[4]。美剧很少出现脸谱化。一家电视台往往是周一科幻,周二伦理,周三家庭,周四推理,周五冒险。看美剧,可以从《绯闻女孩》中学搭配,从《生活大爆炸》中学科学,从《广告狂人》中学创意,从《都铎王朝》中学历史。
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健全的社会都会有其制度上的弊端,法规上的漏洞以及人性上的缺失,关键问题是是否勇于去面对现实,揭露黑暗,在这点上美剧做的还是受到广大美剧迷的认可的。[5]当然,有些美剧性和暴力成分较重,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可盲目跟进。
1.3 客串名人
邀请神秘客串嘉宾,是美剧的拿手好戏,除了布拉德皮特等好莱坞明星外,体坛名将、政界名流也常来凑个热闹。甚至奥巴马、巴菲特也在美剧中露过脸。奥巴马在2010年为《留言终结者》中录制过片段,巴菲特客串肥皂剧《我所有的孩子》并扮演自己,而霍金客串《生活大爆炸》与谢耳朵过招则令人期待万分。
在中国影视明星和政界人物则是分明的,一般只有明星才会来客串,而且客串演员在开播前就已做足宣传,这样虽然可以吸引眼球,但却缺乏的新鲜感。策略的不同也体现了中美意识形态的差异。
2 电视剧差异映射出的中美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
电视是反映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窗口,他们“利用既有的语言,把当时社会的生活作息整理组织出一套又一套的故事和讯息,并强化了听者对自己及对文化的感受”[6]。
绝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简单平淡幸福的,没有那么多“癌症、车祸的虐恋”,没有那么多“剪不断,理还乱”的三角关系,电视剧不能只追求情节的一波三折,要引导人们认识世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仁义礼智信尊老爱幼是中国的基础价值观,爱生活、爱社交、爱理想这是美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观,价值观无孰优孰劣,谁包装得好,谁传播的远,谁受众多,谁的价值观就是主流的。
2.1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别
中西文化存在深刻的差异,如对个人主义的理解便是一个例子。中国社会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这是因为儒家和道教思想的影响。热播剧《我是特种兵》、《士兵突击》、《乔家大院》等反映了集体主义价值观因而获得观众的追捧。《乔家大院》立足于一个家庭的经营活动,表现了民族矛盾面前家国一体的民族情怀;《士兵突击》则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
与中国强调集体利益相比,美国是一个强调个人奋斗与个人自由的国家。《独立宣言》、《权利法案》、《联邦宪法》被认为是美国立国最重要的三个法律文件,在这些文件中充分体现了个人主义的立国原则。美国对各种思潮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使美国思想表现出七彩纷呈、五光十色的局面。”[7]
中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是利己主义的同义词, 是一个贬义词。而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不完全是画等号的。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 强调个人独立性、创造性, 强调个人自由发展, 不受或少受社会、政治和宗教势力的限制。因此, 我们在分析西方个人主义的性质和作用时, 要采取辩证的态度, 既不能把它等同于“自私自利”, 全盘否定;也不能只看其可取的一面, 忽视其消极的一面。在《绯闻女孩》、《绝望主妇》等热播美剧当中观众可以看到主人翁的努力、张扬的个性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美剧与中国电视剧的不同之处也为中国观众了解美国提供了途径。
2.2 人际交往的差异
美国人推崇自由、平等、直率,他们在与人相处时往往直截了当说出自己的感受。例如在《老友记》中,莫妮卡曾不满瑞秋任性和无条理,瑞秋不满莫妮卡的洁癖和专制,她们都直接指出来,两人甚至厮打了起来。但冷静过后两人又成为最好的朋友,这次事件也使他们更加了解对方。《生活大爆炸》中四位宅男更是直言相告,争吵不休,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在剧中我们感受到自由的氛围,朋友间思想表达非常直接,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他们对应该的事情据理力争,针锋相对,甚至做出让中国人感觉很伤感情的事。但在这种氛围下,友情没有猜忌,没有隔阂,彼此的真心铸就了友情的天空。
中国人由于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表达自己思想时比较含蓄,出于维护朋友自尊心的考虑一般不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只要不是关乎原则的重大问题,一般不会当面指出别人的缺点。并且碍于面子,别人当面指出自己的错误也不愿承认。如《一起来看流星雨》中端木即使不满云海公子哥的做派,也不会直接指出。而被楚雨荨当面指责“啃老”时,云海很是生气。这些无疑为友情的发展增加了障碍;不过中国文化重情的一面也使大家很讲义气,即使自己有困难,朋友有难时也会倾力相助。
综上所述,文化是一门覆盖面宽广而又十分复杂的学科。中美两国由于历史、思想、价值观不同,两国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电视剧使我们能够更多地相互了解,以避免相互交流中的误解达到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目的。
3 结论
电视剧的输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文化的输出,价值观的输出。中国文化以其五千年的历史沉淀,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中国的文化是上千年变迁中历经沧桑沉淀下来的,包含很多独有的智慧和价值观,而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也经受着世界不同文化的冲击。美国,这个仅有短短200多年历史的国家,迅速成为世界强国,并将其文化渗透到全世界,自然有其可取之处。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不加选择地接受美国价值观、盲目推崇美剧是不正确的,而不顾现实一味赞颂国产电视剧也是不理智的。唯有加以比较,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取美剧之精华弃其糟粕,认清文化差异,才能使电视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观众营造一个良好的荧屏环境,向国际上展现中国的民族精神,提高我国的凝聚力。
摘要:近年来, 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 它的画面和声音传播形态使它比其他艺术更容易被社会群体接受。它自身的特征使它兼有娱乐和审美的多种功能, 体现出了广泛意义上的文化形态。随着文化的交融和碰撞, 美剧在中国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趋势, “美剧粉”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 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却仿佛进入一个瓶颈, 题材重复, 制作粗劣, 难以吸引观众眼球。本文希望能通过对经典国产电视剧和美剧在题材、播映方式、频率、及明星阵容等方面的对比来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 领会中西文化的契合与碰撞。
关键词:美剧,国产电视剧,中西文化对比,差异原因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 (第七卷) 文艺的大众化[M].鲁迅全集出版社, 1938:579.
[2]李永健.大众传播心理通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 (4) :50-52.
[3]王恩铭.当代美国社会与文化,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217.
[4]王锦塘.美国社会文化,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10.
[5]郑英明.美国电视剧的文化解读[J].戏剧文学, 2007, 8:92-94.
[6]J.Fiske&J.Hartley (著) , 郑明椿 (译) 解读电视[M].台北:台湾远流出版社, 2000:63.
国产电视节目 篇11
国产品牌手机经历了一段艰辛的发展过程,从兴盛到沉寂,随着3G时代网络及其数据接入功能的普及,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终端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手机厂商纷纷开始开发和销售支持新型服务,例如音乐或智能手机。众多国产手机品牌的自主创新、科技研发等通信技术已与全球高端技术接轨,手机行业被外资品牌“船坚炮利”抢占市场的时代逐渐过去,2011年由Iphone4宣起的智能触屏时代在国内市场上大放异彩,台资品牌HTC也凭借Android开放系统的成功抢占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昔日的手机帝国诺基亚、摩托罗拉为首的传统手机市场格局也将随之改变,手机行业的新旧更替,无疑给国产手机行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不过也将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山寨产品云集的深圳如今正告别“山寨之都”走上“品牌之路”,如何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下创新品牌营销之道,正成为各大手机厂商迫切解决的课题!
云传播——整合传播的光环效应
从1999年开始,国产手机依靠渠道的精耕细作快速发展起来,以“手机中的战斗机”波导为代表的一系列国产品牌揭竿而起,成功突围了国际品牌的包围被广大消费者认知。但是,这种盛况却没有持续下去, 2004年是国产手机品牌的分水岭,很多手机厂商由于产品缺乏竞争力和各种内在因素的影响,市场份额开始急速下滑。对于这次国产手机的没落分析,原因在于手机厂商对于渠道过于守旧,保姆式营销,以前是优势,后来就变成了一种包袱,关键还是市场细分,制定符合目标受众的营销思路。
我们身处的时代,是一个山寨横行的时代,也是一个品牌消费的时代。说起做品牌,对国外手机重要,对国产的自主品牌来说更是当务之急。在众多国产品牌中,由深圳市云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金立、欧新手机共同打造的大型电视娱乐传播活动值得回味,不仅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品牌营销的魄力,同样也是国产手机品牌在品牌整合营销道路上的一次大胆尝试。
众所周知,品牌效益能为产品带来高附加值,好的品牌效益需要全方位的包装和定位,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档次更能提供溢价能力。选择与市场定位、品牌形象相匹配的媒体能够赋予强有力的品牌实力。优质媒体能够带来强大的心理暗示效应,作为品牌传播载体的媒介本身所具备的独特定位、海外背景等都能够催生观众心理认同、给广告品牌带来光环效应,这就是优质媒介的广告魅力。
金立、激情唱响中国
一直以稳健形象示人的金立推出了首款高端智能机型e-life系列,该款手机迎合年青人的需要,融入了超宽镜面大屏、强大移动互联应用等时尚元素,细节上的设计更加可爱时尚。这对于年轻化的消费群体来讲非常具有诱惑力。正是基于对金立新产品的市场定位理解,以及优质媒介可以为品牌背书并带来“光环效应”的广告功效,2011年7月28日,云传播集团携手金立手机与辽宁卫视倾力打造的大型选秀节目《激情唱响》展开合作,在媒介的选择上充分分析了辽宁卫视《激情唱响》栏目。该栏目原型《X-Factor》,是英國最具实力的电视节目制作公司Fremantle Media旗下第一品牌的大型选秀节目,自开播以来便以最先进的制作理念和最高规格的制作水准,连续七年保持英国本土电视节目的收视冠军,并在21个国家参与制作与播出获得年度电视节目的收视冠军。《激情唱响》开播以来受到观众追捧主要在于节目及编排体现出来的几大特色:第一,节目亮点纷呈,观众各取所需。第二,节目的公平、公正让更多平凡的人为了梦想而付出努力,令人动容。第三,国际化的节目包装,全明星阵容为节目播出加油助阵,全面占领观众视线。第四,集思广益、倾频道之力强势宣传,特别策划包装让节目获得了不少好评。
准确定位、强强联手
在准确的判断了解和深入分析之后,正在为国内著名企业金立手机寻找优秀媒体资源的云传播集团,在理性研究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1.节目模式成熟,保证了节目符合观众的收视习性;2.节目在21个国家获得年度收视冠军,说明其已具备融入本土的成功操作经验;3.节目自始至终都是由英国团队的现场指导和光线传媒制作,内容和质量可以获得充分保证。4.辽宁卫视一直处于卫视竞争的前列,《激情唱响》是台里重金打造的节目,一定会加大推广力度。5.广告效果保障,《激情唱响》可以做现场植入广告,比一般外购的节目广告效果好。一档模式成熟、制作精美、宣传给力、平台优秀的节目,必将获得节目收视、广告效果的双丰收。这一观点立即获得金立手机高度认同,一场强强联手的好戏闪亮登场。
最关键的在于这档节目的高水准和国际化,赋予了金立手机品牌全新形象,非常适合定位于年轻时尚人群的金立智能手机e-life系列。而选秀节目的大众普及性,又正好契合金立品牌基调。很明显《激情唱响》在拉动目标受众对金立品牌的认知、增加品牌好感、增强对品牌的信赖和提升品牌形象等方面的作用远远高于一些其他类型节目。至此,金立智能手机e-life系列独家冠名的《激情唱响》将为金立手机在年青人中的品牌形象提升奠定良好的开局,实现品牌娱乐营销的全面升级。
金立作为一个成熟的市场品牌,在智能手机风暴时代找准有效媒介加深新产品在消费者心中原有认识达到品牌的全面升级。如今的手机行业正处于风云变幻之际,作为一个全新的手机品牌欧新如何扩大品牌效应,提高消费者的认知,云传播集团一直在为欧新的品牌整合传播找寻一把“好刀”,发挥更大传播价值,也为国产手机新兴品牌的传播起到了示范作用。
欧新手机“联姻”金钟奖
2010年欧新手机入市之后并未通过大范围的广告轰炸来获得市场份额,因为品牌的建立绝非一朝一夕,在传播环境以及媒介效力已经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今天,品牌怎样做才能发挥更大的传播价值,一个新的手机品牌又该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手机行业中脱颖而出,欧新还在等待一个符合自己品牌定位的传播方式!欧新和自己的媒介策略公司云传播集团有过很多次的讨论和不断的寻觅,一直到深圳卫视“中国流行音乐金钟奖”的鸣锣开赛。
深圳卫视“中国流行音乐金钟奖”给人很多不一样的感知:一批应该被称为艺术家或者音乐家的评委,一些执著于音乐梦想的选手,整个比赛对于音乐本身的注重和坚持。抛开选秀的外衣,我们来了解一下金钟奖:中国音乐金钟奖由中国文联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共同主办,是与戏剧梅花奖、电视金鹰奖、电影金鸡奖并列的国家级艺术大奖。金钟奖并不是某一个媒体自制的娱乐大众的选秀节目,没有娱乐绯闻的泛滥炒作,没有明星评委的惺惺作态,这里很纯粹,只有两个字:音乐!
在欧新的产品系列中,音乐手机是其针对时尚女性所推出的一款主打产品,其实步步高、朵唯在这一块已经做得非常成熟。但产品没有绝对的唯一,而品牌却必须有自己的个性,欧新要另辟蹊径,走出自己全新的品牌特色,与金钟奖联姻,将金钟奖对音乐的专业执著等种种品牌特性转嫁到自身品牌上来,无疑是一把优质的“好刀”和一次难得的品牌起步机会。
经过深入分析,欧新和云传播都发现,欧新与金钟奖有非常多血脉相通的地方:同是深圳出品,同样平民出身却坚持奋斗不息,分别对流行音乐和国产品牌有着自己的雄心和担当。很多时候,选择正确的方向,远比做更多的努力更加重要!
品牌升华广泛传播
金钟奖在这次的传播上做到了海陆空地毯式轰炸效应,从网络、电视、纸媒、户外、地面都可以看到此次大赛从形象到赛事上的多维传播身影。所有这一切,欧新音乐手机的独家冠名都一直与金钟奖紧密相随,金钟奖官方微博更是以大幅欧新形象作为页面背景。欧新品牌认知传播的广度被无限放大!
传播到达之外,在比赛过程中带给观众的种种感动和正面感知,同样升华着“中国流行音乐金钟奖”的品牌内涵。欧新音乐手机对金钟奖的选择与支持,在获得主办方的极大认同,并历史性的为欧新颁发了“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特别贡献奖”,这也为欧新音乐手机品牌内涵给出了新的注解!品牌内涵的承接,传播的广泛到达,都为欧新音乐手机在品牌起步阶段的感知和认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欧新的机会与方向
在欧新与金钟奖联姻之后,笔者从渠道方面了解到,很多之前有品牌要求的商超都主动为欧新的入场让路,欧新手机的直接销售数据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当然,这些都只是短期效应和品牌基础,欧新要做的,是在接下来的品牌营销中,进一步深挖品牌个性特色,夯实品牌基础。同时细分市场,翔实了解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稳步推进渠道建设,抓紧并占领特色品牌市场。
品牌传播并非单一的方式就可以做到,需要整合传播的方式。欧新手机一个全新的品牌需要找到最合适的传播方式,完成品牌消费感知,一步步踏实迈进,才能更好地让品牌上位。
国产电视节目 篇12
一、跨文化传播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1959年首次提出“跨文化传播”的概念,他针对人类各项研究中存在单一文化研究的缺陷,指出了研究可以在文化间进行接触与沟通的一种新的角度。随着全球化的加剧,跨文化传播成为了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指不同文化体系的个人、组织、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流活动。我们将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视角植入国产电视剧的海外传播之上,分析如何更好地扩大国产电视剧的海外销售及中华文明的传播。[1]跨文化传播的模式被称7W,[2]即
第一行代表作品的生产国家,第三行代表作品的购买国家,中间的箭头表示两国之间的跨文化传播,这是两个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不尽相同的国家,文化传播有一定难度。在电视剧领域,目前我国来降低或者消除难度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两个国家合拍电视剧,这样可以顾及双方的接受与认知;二是“卖方”自身创作的电视剧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买方”的审美,主动接受购买。跨文化传播的前提是本国文化相对于其他国家有很大程度的认可。
二、国产剧类型出口面临的问题
网络媒体平台相对于电视剧,在传统电视平台的播放上少了许多限制,进而也成为国外电视剧在我国的重要播放平台,对国产剧的内容设置及制作发行产生影响。以至于国产电视剧出现一种现象:流行什么“翻拍”什么。现在大量的电视剧中的白领及学生一族,简直就是“咖啡”“日本料理”“啤酒炸鸡”的活广告,体现的是对国外生活的追求,自己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习借鉴是可以,但要学到精髓,不能把“美式汉堡”学到一半就急于出口到美国,同时还希望得到一致认可,这一点是说不通的。
我们国家是“电视剧大国”而非“电视剧强国”,严重的“供大于求”。“高产”不等于“优质”,“走出去”的国产剧数量少且类型有限。
国产古装历史剧《还珠格格》《三国演义》《红楼梦》《唐明皇》《甄嬛传》《琅琊榜》等作品,出口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日本与韩国吸收中国文化养分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文化核心“礼”的内容也随着文化交流涌入两国,尤其是源自我国的“儒家”思想,至今仍是许多日本人和韩国人行事的准则。“文化认同”是我国电视剧较多出口日韩,以及韩剧能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的本质原因。韩剧《太阳的后裔》更是以23万美元一集的“天价”卖到中国,刷新《来自星星的你》每集4万美元的价格。韩国的电视剧在中国的收视及影响不容小觑,于是文章《几个<琅琊榜>才能填上<太阳的后裔>的文化逆差?》引起热议。
近几年也有几部家庭剧走出国门。以《媳妇的美好时代》为例,其在非洲播放后,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等非洲国家对此反响强烈。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副台长乔·卢加拉巴姆表示:“很多观众的第一反应是:原来现在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是这样的。虽然坦中两国有文化上的差异,但婆媳之间、家庭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有很大的共性,因此《媳妇的美好时代》引起了坦桑尼亚观众的强烈共鸣。”[3]这为国产电视剧的输出提供新的思路,现代的年轻人逐渐成为收视主体,相对父辈观众没有强烈的文化认同,反而讲述现代社会的情感、伦理和生活的作品更能得到认知。
电视剧的输出其实是一种文化观念的交流,首先要对本国文化有深刻的认知,其次把眼光投向国际。《来自星星的你》第一集里,千颂伊曾跟都教授说:“您认为亚洲为什么成为一体呢?我觉得是因为韩流的关系,是文化让我们成为一体。”这几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却一语道破了韩剧的文化野心,最重要的是对于“文化认同”深层理解。
三、文化认同的影响
“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基础。这其中的含义有两层,简单说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及对其他国家文化的认同。前者可以促进一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后者相对的会破坏甚至瓦解一个国家的凝聚力。
电视剧植根于民族文化中,反映时代环境,关注人的生存,能给人以思考和启迪,逐步形成一种特殊的电视文化。作为大众文化侧重感官愉悦、精神放松,作为主流文化承载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所以电视剧的生产与传播都有严格的审核制度。国外电视剧毋庸置疑会带有他国的文化特色,我们在观看与理解时类似于带着自己的“前结构”①去解读相应电视剧背后承载的意识形态,与自己相近的文化更易于被理解和接受。
日韩两国的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并且吸收后的中国传统文化及习俗在日韩两国一直都有保持。韩剧《大长今》涉及的“药膳”更是将韩国料理提升到新的高度,体现的是韩国人对本国传统饮食的认可与推崇。日韩两国非常重视“礼仪”,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有着严格的规范,晚辈或下级要说敬语,一定不能大呼小叫。而国产剧中的“婆媳剧”却是另一番景象,过于夸大婆媳之间“恶劣”的关系,整个相处过程甚至“鸡飞狗跳”“家破人亡”,就算有的电视剧会编排一个“大团圆结局”,即使这样也不能弥补人们心中的“余悸”。所以,这种类型的电视剧怎么会“跨文化传播”呢?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电视剧跨文化传播已相当普遍,面对来自其他国家文化方面的挑战,如何通过文化认同来增强民族团结、凝聚中华民族的向心力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影视作品是很好的途径,因为世界各地的人都有共同的情感,友情、亲情、爱情、公平正义、真善美是相通的。虽然不同国家所处环境不同,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不同的理念,而且这些“不同”会一直存在,但“仁”“和”,这不仅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在其他国家也有高度认同。我们要承认并且接受各国间文化差异的存在,但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共通的文化理念,这是跨文化传播的基本要求。
四、结语
据统计,2012年中国电视剧产量为506部,总计17703集,事实上国内电视剧的需求量也就在8000集左右。[4]由此来看,浪费的不仅仅是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浪费电视剧的题材资源。国内的电视剧制作者要把视野扩展到国外市场,在这一点上,韩国电视剧就是很好的例子。韩国在2012年出口额达到46.12亿美元,同比增长7.2%,创历史新高,贸易顺差达29.38亿美元。据文化体育观光部与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联手发布的《韩国文化产业对外输出促进方案》预测,韩国文化产业整体对外出口额将在2017年达到100亿美元。[5]韩国文化对外输出中电视剧占有很大比重,电视剧对本国文化的高度认同,使得韩国的音乐、旅游、餐饮、时尚等一起走出国门,火遍亚洲。
时代的发展,环境的改变,中国的历史典故、帝王风云在年轻观众身上并没有留下多少痕迹,他们更愿意接受“青春校园剧”“行业剧”“家庭剧”“情景喜剧”等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电视剧。我们的确应该注意到新时代新题材电视剧市场的需求,但最重要的是认识到国产剧要立足中国优秀文化,不断深思与反思,不能一味地追求“个性与矛盾冲突”却丢掉中国文化中的“仁与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促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可以引起世界共鸣,从而增强我国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何晓燕.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12.
[2]李宇.中国电视国际化与对外传播[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45.
[3]屠立萍,丁洁.浅析文化相融背景下中剧国外热播的原因[J].传播与版权,2014(1):57-58.
[4]阙政.从“甄嬛”出口看国剧[J].新民周刊,2013(13):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