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现状

2024-08-21

国产手机现状(共12篇)

国产手机现状 篇1

1 中国手机市场品牌结构分析

业界专家表示, 目前国产手机多数赢利厂家, 均采用了比较成熟的手机设计方案, 国产手机的品质短板问题基本消失, 但品牌短板却已成为国产手机亡羊补牢的当务之急。手机行业已经进入品牌为王的时代。像TCL、波导、夏新等第一波冲到前面的厂商, 虽然赚了第一桶金, 但品牌透支严重, 在第二波手机高潮期间已缺乏号召力, 而新进的金立和天语等品牌, 用高品牌切入市场, 并用天王级代言人树立起实力品牌形象, 迅速得到市场的支持。

诺基亚依然是2008年度中国手机市场关注度最高的品牌, 用户关注度比例高达42.89%, 以绝对优势领先于其他手机厂商。2008年诺基亚高中低端全面出击, 各个产品线都有关注度很高且热卖的手机, 2009年年初诺基亚全触摸S60智能手机的大批涌现也将继续保持诺基亚的领先地位。

索尼爱立信的关注度为17.40%, 高居第二。但2011年索尼爱立信无论在全球还是在国内, 其产品由于功能单一和设计单调, 竞争力下滑得比较厉害, 索尼爱立信2008年第3季度甚至出现了该公司5年来的首次季度亏损。如果索尼爱立信不积极改变自己的产品和市场策略, 关注度恐怕将进一步下滑。

三星的关注度为12.98%, 虽然低于索尼爱立信, 但是其在全球和国内的市场份额早已超越了索尼爱立信和摩托罗拉, 成为全球和国内第二大手机厂商。在2008年, 三星的部分高端手机在采用智能操作系统的基础上还拥有顶级的拍摄、影音播放等娱乐功能, 市场竞争力极强, 极大提升了品牌的形象, 得到网友的普遍认可。预计2009 年三星的关注度还将继续提升。

摩托罗拉的关注度仅为6.54%。从2007年开始, 摩托罗拉由于产品与市场严重脱节一直处于下滑状态, 虽然在2008年摩托罗拉开始转变产品策略, 陆续推出了明2代以及和柯达合作的500万像素拍照手机ZN5等转型产品, 但竞争力仍然不足, 市场效果有限。摩托罗拉急需重量级的新产品才能使关注度得到提升。

多普达以5.47%的比例成为关注度前五位里面唯一的国产手机品牌。2008年多普达凭借Touch Diamond等Touch系列智能手机时尚的设计, 强大的功能配置在国内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和口碑。随着2009年年初Touch 系列顶级产品的上市, 多普达在未来的发展势头看好。

关注度前十名中除了这五个在中国市场扎根已久的品牌外, 我们还看到了两个新面孔:2010年才加入手机行业至今只有2款手机的美国品牌苹果和2011年才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品牌夏普。这两个品牌的关注度提升非常迅速, 与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很强不无关系。

根据2008年的相关数据显示, 关注度排名前18名的品牌中有9个是海外品牌, 国产品牌虽然占到了9个, 有一半的数量, 但份额加起来只有不到15%, 如此表现不得不让我们再次发问, 国产手机到底怎么了?

2 国产手机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1) 提供真诚服务, 树立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

一个企业要生存、发展, 就必须有相当的社会影响。做好手机市场的售后服务, 是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企业也只有在塑造良好形象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一个值得信赖、真诚的品牌形象, 这是任何一个品牌都需要注入的因素。近几年, 伴随着我国手机市场的繁荣, 手机投诉也成为了一个热点, 在某些地区手机投诉已经跃居所有产品的榜首。而其中, 国产手机的翻修率达到了6%, 是国外手机的两倍。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手机品牌甚至已经陷入了信任危机, 这对于一个手机品牌的成长将是致命的。

(2) 寻求个性化的品牌定位。

目前, 手机业已经成为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 如果一个手机品牌缺乏独一无二的定位, 就只能埋没在众多同类品牌之中。本土手机品牌形象的雷同, 再加上产品同质化的现象本身就已经十分严重, 因此, 手机厂商只能通过不断地降价以寻求卖点。但是品牌形象的模糊, 使得国产手机只得借助明星的魅力不断地投入巨资进行广告轰炸, 才能在消费者脑海中留下印象。一旦广告宣传减弱, 可能就会遭受被遗忘的命运。而在手机产能业已过剩、利润日益摊薄的今天, 一些实力较弱的手机厂商已经无法承受这种巨额的广告投入了。因此, 我们要赋予手机品牌个性化的特征,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才能找到自己的目标市场。

(3) 注入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近几年, 几乎所有国产手机的品牌宣传都是借助美女、明星的个人魅力来提升知名度。在国产手机在央视大打广告战之时, 却鲜见诺基亚、摩托罗拉的身影, 但人们在购买手机时, 却往往还是它们, 因为它们的品牌文化和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因此, 如何在提高知名度的同时, 塑造自身的品牌文化已经成为了国产手机的当务之急。

品牌不是空洞无物的东西, 为品牌注入技术基因是国产手机的当务之急。随着竞争的加剧, 手机业的暴利时代将会彻底结束, 昔日一部手机利润高达30%~50%的“好日子”是不会再有了, 手机行业将会进入一个薄利阶段, 而品牌的优势将在这个时候诠释厂商的力量。内忧外患下的国产手机必须打出自己的品牌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生存下来, 否则将永远沦为国外品牌的跟随者, 因此, 如何为品牌注入技术、注入智慧、注入具有时代气息的价值观, 以品牌打造知名度、以核心技术打造美誉度, 已经成为国产手机实现质变的关键。

(4) 注重有效的广告策略和媒体选择。

在各种广告媒体的选择上, 国产手机更加倾向于电视媒体。作为IT产业的一部分, 手机广告似乎注定和互联网络分不开, 网络广告也大有赶超户外广告媒体成为手机行业广告新生力量的势头。平面媒介只是国产手机与国外手机短兵相接的一个战场, 更激烈的直接对垒将在电视及各种新兴的媒体上展开。在广告媒体投放的竞争中, 国产手机绝对不能只看到数量上的增负, 还要看到国外手机投放的广告已经不再只是单纯地宣传产品, 而更注重表现一种生活方式, 以它们所宣扬的生活方式来改变我们的消费者, 等到消费者向往甚至是习惯于这种生活方式时, 自然就会成为国外手机产品的忠实用户。而国产手机更多的时候是将广告媒体的时间或版面用于某一促销活动的通告, 忽略了对品牌的建设和维护。当然这不是说促销宣传比建立品牌在企业市场战略中的地位重要, 事实上它们更应该是相互独立又密切作用的两种手段。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的国产手机在广告投放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科学的媒体投放策略远比情绪化的投入要高效得多。

(5) 公关创建品牌。

借鉴三星的成功经验, 公关作为品牌创建、发展、维护的重要手段, 不仅担负着传统的“宣传”工作, 还要为品牌确定更广泛的背景联系, 引导普通公众或者目标消费者形成自己的观点或作出购买决策。通过传媒公关、资源整合、事件链接、公益赞助等有效方式, 公关活动积极促进品牌与市场的良性互动, 不仅为企业提供反馈信息以预测公众舆论, 同时还能影响和引导舆论。

摘要:在手机大战如火如荼的今天, 本文旨在国产手机品牌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以期对支撑民族产业的所有国产手机企业都能够有一定启发, 在实施品牌管理、加强品牌塑造、提高品牌价值方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使国产手机企业不仅能在风云变幻的竞争大潮中站稳脚跟, 更能扎扎实实做强、做大!

关键词:国产手机,品牌建设,对策建议

国产手机现状 篇2

作为长期奋斗在家电和移动通信行业的一员,作者前文《国产手机:困境与出路》发表后,很多业界朋友提出了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比如如何应对目前的状况?下一步该怎么走?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希望抛砖引玉,愿我们能尽快找到未来之路。

“今日之果,源于当初之因”,“寻求未来之路,当向历史寻找答案。”

在手机市场仍然处于增长状态下,国产手机走到今天的被动局面,可以说问题不是出在市场上,而是出在自己身上,首要原因在于产品品质出了问题,从而丧失了国人的信任。

搞清了问题,出路就好找了,出路就是找回消费者对国产手机的信任。

其实这里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而国产手机复兴的机会也就在这里了。

影响消费者对某手机信任与否的关键因素有四:该手机自身的产品品质、消费者对该手机的印象、销售终端的介绍、消费者周围亲朋的影响。

也就是说,某品牌手机产品品质确实影响到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信任,但这只是因素之一。而且,单单这一方面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国外品牌包括NOKIA也有品质出问题的时候,却没有因为品质问题失去信任;相反有些品质做得好的国产手机也经常被一竿子打死,蒙受不白之冤。

究竟是为什么?――正是因为其它三个因素在起作用!

消费者对手机的印象源于该手机通过产品、市场推广、广告宣传所树立的形象,其中产品仅是一方面。

销售终端的介绍就更重要了,

有数据表明:只有40%的顾客购物时抱有固定目标,而60%的顾客漫无目标。也就是说,60%的顾客是被销售终端引导消费的。再看看电视购物的火爆,更加证明了大多数顾客是被引导消费的。而电视如何宣传或销售终端怎么介绍,更是个营销问题,与品质关系不大。

消费者周围亲朋好友的影响也与产品品质相关性不大:假设产品有问题但售后服务好,消费者可能并不觉得不能信任,因为任何产品都会或多或少有问题;问题少但是服务差可能不满更多,信任度也更差。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手机品牌虽然产品品质一般,但其它方面做得好:产品外观好、包装精美、市场推广宣传到位、销售终端介绍到位,首先就给了顾客一个值得信赖的感觉,要真出了问题又能及时维修,又给顾客一个用得安心的感觉,如此下来,虽然品质一般但也不会影响到顾客对该品牌的信任了。

反之,如果一个手机品牌产品品质虽然好一点,但其它:或者产品外观不好、或者包装不够精美、或者市场推广宣传不够到位、或者销售终端介绍不够到位、未必能给顾客买得放心的感觉,买回去了如果偶尔出点问题又不能及时处理,顾客自然就要抱怨品质不好了,如此下来,虽然品质较好但也无补于顾客对该品牌的信任。

分析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表面上是因为国产手机品质问题影响了消费者对国产手机的信任(对于这一点缺乏核心技术的国产手机似乎无计可施),实质上则是因为国产手机在产品外观、包装、市场推广、品牌宣传、销售终端推广、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一系列工作没有做到位,从而放大了品质问题影响了消费者对国产手机的信任。

国产手机败退真相 篇3

2007年1月18日,重庆茶园工业区的天空开始飘起了小雨,天气格外的寒冷。但是国虹通讯公司董事长万明坚似乎并不在意,在室外举行的国虹千万产能基地落成的仪式上,几个小时的时间里,万明坚一直坚持坐在那里,中间他甚至将大衣脱了下来,只穿一件西装。

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这位手机产业的宿将表现尚可,但是,毫无疑问的是,短时间内国虹和国内手机企业很难在市场份额上有太大的突破。“虽然国产手机在逐渐复苏,但是要想直接从国际巨头手中抢夺份额并不现实。”一直希望能将跨国公司打翻在地的手机狂人万明坚也不得不低头。

两巨头的天下

北京国贸桥下施工的遮挡板居然成了两大手机巨头争夺的阵地,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分别占据了两侧的大幅广告位,而在这个占据全球手机1/10份额的市场上,两家公司稳稳地控制了一半的市场份额。

国内手机企业一度看到了追赶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机会,多家国内企业也曾经将这样的追赶目标列入计划,但是几年时间过去,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在国内市场的霸主地位更加稳固。

根据赛诺的数据,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两家巨头的市场份额从2005年的38%上升到2006年末的55%。而两巨头的目标并未止步于此,有消息称,2007年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销售目标均为5000万台。按照2006年国内市场1.19亿台的市场规模来看,如果两巨头均能完成5000万台的销量,那么可以想象剩下的几十家国内企业的日子会有多么的难过。

“这样的目标可能多少有些激进,如果他们两家都卖出5000万台的话,我们国内企业也就都不要混了。”对这样一个目标,有国内手机企业高层评价到,但“两家企业做到60%的市场份额是有可能的,国内企业已经很难撼动它们的地位了。”

是什么原因让两巨头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上树立起巨大的份额优势?在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立华看来,高中低端以及超低端的全系列产品线以及成功的渠道下沉策略使得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成功地在同国产手机的竞争中迅速获得了份额优势。

“哪个大卖场没有诺基亚的1110和1112?哪个手机卖场没有摩托罗拉的C119?”某手机企业高层谈到,“高端手机的确能带来利润,但是超低端手机却能带来人气。”根据赛诺的统计,2006年,600元以下的手机销售呈爆发性增长,达到1227万部,占到总体市场的11%。

在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身后,波导、联想、三星、索尼爱立信、夏新5家厂商的市场份额总和稳定在30%到33%之间,成为市场的第二阵营。而其余40多家手机企业的份额总和则从2005年的29%下降到16%。

看似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可以看得见的变数已越来越少。三星和LG等日韩企业也曾经希望能够进一步有所作为。但是,三星的黄金时期似乎已经过去了,产品的创新也大不如前,而且固守高端战略的三星似乎也无意在份额方面有更大的作为。同样坚持高端策略的LG在2005年的攻势很猛,但是高额的市场成本似乎并没有换来市场份额。索尼爱立信在全球市场来势汹汹,但是在国内市场上索尼爱立信的份额攻势还没有开始。

技术没有带来份额

为什么国内手机企业会很快在市场份额的争夺当中败下阵来?很多人一直坚信之所以会输给跨国公司,最大的因素是因为国内手机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因此,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媒体一直在炮轰中国手机企业在技术方面的弱点,而国内手机企业也纷纷开始低头去做技术。

技术出身的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晓忠非常清楚国内企业在技术方面的劣势,在国内手机企业最为辉煌的2003年他就已经感觉到了手机市场的变化,并主动开始让夏新减慢发展速度,准备新的布局。

从2003年年底开始,夏新开始逐渐放弃从设计公司拿机型再辅以强势广告营销的短平快打法,全力推动自己的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在3G领域,夏新一口气在WCDMA、CDMA2000、TD-SCDMA三个可能的标准方面都做了投入。3年时间过去,夏新的技术研发路线确实得到不少政府和同行的赞许,但是这一技术方面的进步在当下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此外,国内3G牌照的难产也让波导、夏新等在3G方面投入重金的企业只好通过海外的出口来微量地销售自己的3G手机。

手机市场已经越来越进入了一个综合竞争的时代,不仅仅是比拼销售和单纯的研发以及产品制造。国内手机企业的制造能力肯定不存在问题,经过几年努力之后,技术研发能力也基本及格,而对市场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把握能力,本应是国内手机企业的强项,但是现在却成了最大的短板。

本土手机企业似乎一直不能准确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更多地是在不断拷贝跨国公司的产品。在MP3手机的潮流当中,国内手机企业并没有抓住机会,在速度方面甚至远不如广受批判的黑手机。

“一方面技术和品牌号召力难与跨国公司抗衡,另一方面在速度和成本上又输给黑手机。国内手机企业处于一种上上不去,下下不来的尴尬境地。”徐立华多少有些无奈地说。

在MP3手机落后一步之后,波导等国内企业也希望能提高自己的反应速度和产品把握能力,但是目前来看,成绩并不明显。徐立华看到了3D游戏手机的机会,波导的研究院也早就做出了产品,但是整个的市场似乎没有起来。

2006年,夏新曾经希望借助“智帅”系列手机在智能手机市场上有一番作为,李晓忠对这一产品也给予了厚望。但是,从现在的表现来看,并没有在市场上起到太大的推动作用。据夏新新闻发言人徐鑫介绍,智帅系列手机基本上达到了预期,但是目前仍旧处于一个教育市场的阶段。

市场在哪里

市场份额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对于各种版本的统计报告争论一直存在。“很多三四级市场拥有庞大的销售量,而这些数据有些所谓的报告根本没有统计进去。”万明坚并不认为市场份额有那么悲观。在国虹的千万产能基地落成的时候,他告诉媒体,在西南地区的销售当中,国虹就超过了诺基亚。

一位从事手机销售多年的渠道商也透露:很多企业的手机本应该是出口到香港等地的,但是却正在大陆市场销售,而这些手机的规模并不在少数,信息产业部和市场调查公司的统计数字都很难反应出这些手机的真实份额。

但是,对于正规的国内手机企业来说,市场份额方面的危机无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下降的源头是来自于跨国公司的竞争还是黑手机的作祟。波导、夏新等国内企业也正在寻找提升市场份额的办法。在夏新内部,李晓忠强调,5%是一条生死线,现在夏新的份额的确在5%左右徘徊。

国产手机提升份额的空间在哪里?万明坚的选择是要争取先干掉黑手机。“包括国虹在内的国产手机,现在最好的策略就是先做低价格、高性价比的通路产品,把黑手机PK掉,然后回过头和洋品牌争夺一线市场。”

但是,徐立华的策略恰恰相反:正规手机不可能偷税逃税,另外黑手机没有售后服务的负担,在质量控制方面也投入不多,在成本上处于明显的劣势。波导主动避开黑手机,将自己的渠道向运营商和大卖场、连锁卖场转移。

根据赛诺的统计,2006年中国移动营业厅共捆绑销售手机1448万部,几乎是去年的3倍。在全部市场销量当中的比重也从2005年的6.4%上升到13%,成为代理商渠道和直供渠道之外的又一个重要的销售渠道。

国产手机现状 篇4

一、国产手机市场营销的现状

就现阶段我国的国产手机营销市场来说, 相关的营销策略并不完备, 而且采用的营销手段也较为单一, 在手机营销市场中, 国产手机营销市场所占的份额也相对较少。第一, 严格根据我国手机市场特色制定的国产手机营销策略还没有切实的落实, 现阶段, 很多的外国手机品牌依然在我国的手机市场营销中, 占据过多的份额, 对我国国产手机的市场营销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而且我国国产手机的生产商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战线, 相互之间的配合并不默契, 而且我国国产手机无论是在知名度上还是在手机性能上, 均存在落后的情况, 如果只是单独的在市场中进行竞争, 那么很容易就被国外手机品牌所打败。

第二, 通过电视媒体来加大宣传的力度。国内一些知名品牌的手机, 通过投入巨额资金进行全覆盖式的广告宣传, 来打响手机的品牌, 如金立花费天价邀请天王巨星做代言, 而另外一款手机品牌OPPO则冠名多个收视率较高的综艺节目, 如 《非常勿扰》等。这些品牌手机已经发展了多年, 甚至有的达到了10 年以上, 这样的手机品牌靠着广告来进行宣传, 这无疑就加大了企业的经济负担。现阶段的OPPO手机在市场营销上主要采用的发展策略就是大范围的砸钱投资, 如果没有高投入与密集宣传, 就会使得其市场的占有率迅速的下降, 这样的局面其现阶段还没有改进的策略。

最后, 我国国产手机的市场营销占有率过低。在对收集营销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可以发现在手机营销市场上, 三星以及苹果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大, 而国产手机不仅市场份额占的少, 而且在销售场所, 销售台也相对较小, 而且及时苹果等这些国外品牌被放置在一些偏远的位置, 也依然有大部分的人去试机, 很多的外国手机都设置了专门的试机台, 而国产手机则在这一点上做的明显不足。

二、影响国产手机市场营销发展的因素

1.自身因素

我国的国产手机在市场营销中, 普遍存在信心不足的现象。国产手机在生产技术和营销战略上均与外国品牌手机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 使得国产手机在市场营销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而且国产手机没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应对, 使得手机市场呈现出疲态。另外, 我国的国产手机无法在市场营销中充分的发挥其应有的优势, 虽然我国的国产手机有着较为理想化的价格优势和亲民优势, 但是我国国产手机却没有针对这一优势进行市场营销发展战略的制定, 导致国产手机市场营销处于劣势地位。

2.外部因素

我国的国产手机营销市场一直受到国外品牌手机的冲击。由于国外手机品牌无论是在性能上还是在品牌效应上, 均占有明显的优势, 尤其是苹果手机, 在我国每年的销量均在上升, 并且呈现出一种苹果热的潮流趋势, 这都对我国的国产手机市场营销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另外, 我国消费者虽然有着不同的消费水平, 但是在消费心理上却有着趋同的特点, 其都对热销品牌有着一定的向往。而且在我国消费者的观念里, 国外品牌手机更加的实用和时髦, 苹果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 无论是任何消费水平的消费群体, 均喜欢购买苹果手机, 对尤其是受到了年轻人和成功人士的追捧。而这些人士对我国的国产品牌手机却不屑一顾。由于消费心理的引导, 使得我国的国产手机市场营销发展不足。

三、国产手机市场营销的发展对策

1.借鉴与创新相结合, 探求国产手机市场营销发展的新途径

在我国国产手机市场营销发展的进程中, 也不是都是失败的案例, 其中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如小米手机的兴起, 小米手机是我国的近年来发展最为快速的一种品牌手机, 由于其具有适宜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渠道, 在市场中有着精准的定位, 并且参考和借鉴了苹果手机的市场营销发展模式, 在小米手机自21 世纪10 年代初期正式销售以来, 到其发布第一款成功机型, 只应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并迅速的抢占了一定的市场营销份额。

小米手机自其上市以来, 其所具有的性价比在市场上具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和竞争优势, 使得其成为了目前我国手机市场营销中的一个热销品牌。小米将电子渠道作为其唯一的销售渠道, 这种依靠网络销售的模式, 不仅节省下大笔的渠道营销费用, 同时更增加了消费者的神秘感, 使受关注的群体规模逐步扩大, 其销售量也实现了跳跃式的递增。

据相关部门统计, 小米手机第一轮开放购买时间为3 小时, 销售量达10 万部, 第二轮的开放购买时间为3.5 小时, 销售量为10 万部, 第三轮开放购买时间为9 小时, 销售量为30 万部。小米手机的成功源自对传统营销理念的颠覆, 摒弃了依据成本差来赢得用户的营销逻辑, 将致力于对消费者需求的满足作为产品开发与换代的第一要旨。这种与消费者贴心式的运营方式, 使得小米迅速成为国产手机市场营销的成功典范。

因此, 为了有效改善国产乎机市场营销疲软的现状, 要求国产手机企业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 应以小米手机为榜样, 本着借鉴与创新的基本原则, 虚心学习小米手机成功的营销经验, 积极修正自身营销策略的偏失, 探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国产手机市场营销策略, 为开辟国产手机市场营销发展的新局面, 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充分发挥国产手机自身的优势, 建立健全具有适应性与实效性并存的营销体系

相较于国外的手机品牌来说, 我国国产的手机品牌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价格优势。国外的手机品牌, 如三星、苹果等, 新机型一般都在5000 元以上, 甚至有的接近7000 元, 而我国国产手机, 即使是较为知名的手机品牌, 如小米、华为等, 新机型的最高售价也才接近3000 元。这种巨大的售价差异, 对于工薪阶层的消费群体来说, 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此, 我国国产手机应该充分的发挥出其价格优势, 并在此基础上, 将其性能进行有效的提升, 从而可以更好的吸引消费群体。

其次, 国产手机具有较高的亲民性。国产手机毕竟是中国自产的手机, 无论是在文化理念上还是在应用模式上, 均呈现出了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和营销理念, 产品在营销的同时, 树立的是服务消费者的原则, 充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为我国国产手机市场营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 通过净化市场环境来促进市场营销的良性发展

现阶段, 我国的手机市场处于一片混乱的局面, 手机市场中, 充斥着行货手机以及水货手机, 各种不符合市场要求的手机扰乱着我国的手机市场。而且在手机市场中, 还出现了翻新机以及山寨手机冒充品牌手机的情况, 使得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这样的手机市场营销局面, 对我国的国产手机市场营销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针对这样的现象, 相关的政府机构就应该积极的发挥出宏观调控的职能, 适时的介入到手机市场营销中, 针对手机市场发展的现状进行调研, 实施严格的管理, 针对手机市场中出现的假货以及水货等不符合市场营销规范的手机进行有效的打击, 使得手机市场能够得到有效的净化, 确保国产手机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 最终确保国产手机市场营销能够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国产手机的市场营销并不成熟, 而且市场中存在着很多影响国产手机营销发展的阻碍因素, 这些因素的存在, 使得我国的国产手机营销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国产手机的市场相对狭小, 很容易受到外来手机品牌的限制, 为了能够使得我国的国产手机可以在市场营销中进一步得到发展, 就需要充分的对国产手机市场营销进行创新, 发掘国产手机的优势, 将其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政府相关部门也要采用宏观调控的手段来对市场环境进行净化处理, 从而进一步推动国产手机市场营销的发展。

摘要:虽然现阶段我国国产手机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但是就国产手机市场营销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 国产手机的市场营销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这就需要提出相应的策略, 来有效的推动国产手机市场营销的发展。本文就主要针对我国国产手机市场营销现状与发展对策进行了简要的探究, 仅供同行交流和参考。

关键词:国产手机,市场营销,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成钢.国产手机的品牌营销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 2008.

[2]陈海鸥.论国产手机的现状和出路[J].才智, 2009 (08) .

[3]富勇智.浅谈自主品牌手机如何进行市场营销[J].法制与社会, 2008 (35) .

[4]刘玉松.中国手机市场分析及国产手机营销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 2008.

[5]秦立超.营销障碍重重国产手机绝地反击任重道远[J].数字通信, 2012 (11) .

国产手机营销战略1 篇5

中国手机市场的发展可以说是世界电信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其发展速度超过了当时人们最乐观的预测。从 1987年第一部模拟手机落户中国至今,其增长速度已令世人瞩目,到2005年11月底我国拥有手机数达到3.8816亿部。中国手机市场的总体容量和前景非常诱人,手机品牌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了解市场现状和有相应的营销创新策略。营销创新策略是一个非常艰苦的活动过程,需要经营者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坚忍不拔的创新精神以及系统的创新理论作指导。从目前我国手机企业营销实践看,许多已具备了紧迫的创新意识,但其中大部分手机企业却不知从何做起及如何努从销售渠道与促销策略上对国产手机的营销策略的实施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一.我国手机市场的现状 目前我国手机行业特征:

1)行业内厂商竞争非常激烈.。我国目前有将近40家手机生产厂商。2002年,摩托罗拉共生产3750万部手机,销售量为1872万部,市场占有率为27%;诺基亚生产3229万部,销售1135万部,其市场占有率为17%;西门子生产了1155万部,有291万部出售,市场占有率为4.3%。这些是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因此占有的市场份额也相当大。还有如韩国三星,其在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就吸引了很多的消费者,顺利进入总销量的前十名。如此多的国外知名厂商与国内生产厂商形成了市场割据的局面。

2)存在一定的替代产品压力。由于我国市场的特殊情况,可以认为小灵通为普通替代产品。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单项收费移动电话。3G牌照发放时间继续被推后,中国电信和网通为了增加移动运营经验,都继续大力推广小灵通业务。2004年,小灵通新增用户达2800万户,增长幅度为40%,市场规模也达到了约3000万户。如此大的消费群体分走了普通手机的一部分市场份额,给一般手机生产厂商造成了一定的市场压力。二.我国手机行业宏观环境因素分析

1)政治—法律因素 具体说来,有些政府行为对企业的活动有限制性作用,但有些政府政策对企业有着指导和积极的影响。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4年12月11日中国取消了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中国的零售业全部开放。从而使国内零售市场容量迅速扩大,各行业的竞争空前激烈。

2)经济因素

一般说来,在宏观经济大发展的情况下,市场扩大,需求增加,企业发展机会就多。从2003年开始,我国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数度2,物价总水平3,城镇失业率或就业水平4,国际收支平衡状态。我国目前手机普及率大约为13%,相比发达国家的30%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我国的手机用户正在呈巨大的上升趋势,对手机的需求也愈演愈烈。2004年底,我国手机用户规模已达3亿户。如此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大量的生产厂商进入手机行业。

3)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不但指那些引起时代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而且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技术的变革在为企业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对它构成了威胁。从去年年底多普达推出686并在市场上推广成功后,国内手机生产厂商就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锁定在高端智能手机。如何更好提高手机质量,并在质量方面有更大的技术进步已成为所有厂商所面临的重大问题。4)社会因素

变化中的社会因素影响社会对企业产品或劳务的需求,也能改变企业的战略选择。随着消费者的价值观的改变,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要求,消费者不仅在手机质量上的注重,还要在手机的外观,质感的追求及娱乐上的要求更加关注。如何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又是一大难题。三.微观环境分析

1)消费者特征: 在市场调查中发现:消费者普遍容易接受中低档产品;喜欢进口的品牌机和质量好的国产手机;消费者希望手机个性化,希望有专门量身定做的手机;消费者购买手机的主要用途是与人联络,工作需要和顺应流行趋势;手机最多是打电话和发短信。

2)供货商

中国手机市场的现状似乎并不乐观:产能过剩、营销及渠道成本增加、利润摊薄、技术竞争激烈,这一切似乎都表明手机市场已经分疆列土、群雄鏖战,新势力根本无从入手。然而,一些简单的数字远不能反映问题所在,而且这些在其他领域拼杀多年的产业资本也不至于打一场根本没结果的仗,问题的关键在于:行业调整和品牌整合过程中是否还有潜力可挖?是否还有某些市场空间被忽视了?是否可以用品牌、技术或渠道的比较优势挤占新一部分的现有市场?

手机产能的高速扩张抵消了手机消费的增长,手机消费的实际增幅一直保持在20%左右。消费需求的增长与产能的扩张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加减法,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品牌可以保证其潜在市场的占有率,成长中的市场对于任何一个品牌而言都是机会均等;市场细分和品牌多元化是任何一个成熟产业的必然要求,因此更多品牌参与竞争是市场成熟和产业成熟的必然趋势;资本和产业的国际化使中国手机市场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加入的新兴品牌都有各自赖以立足的比较优势。

3)竞争者

近来媒体不断关注到有许多国内外厂商力图在2005在中国手机市场上有所作为:创维、华为、长虹等传统家电及通信设备商高调涉足手机业,而原有的二线品牌奥克斯、东方龙、天时达等也酝酿再发力。

摩托罗拉是最早进入中国手机市场的,它曾经以绝对的优势垄断了中国的手机市场。

爱立信是看准了中国手机市场从模拟到GSM转换所带来的市场机会的厂家之一,并以其纤巧的手机机型,赢得了许多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在刚进入中国GSM市场的时候,也曾威风凛凛。

从近几年的市场情况看,诺基亚的上升趋势非常明显,1997年还处于GSM市场上第三名的位置,且与冠亚军的差距非常大。到1998年末登上了GSM手机市场的冠军宝座。1999年8月,诺基亚在GSM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了36%,高出摩托罗拉5个百分点,高出爱立信25个百分点。

近来,除了为牌照将信产部告上法院的奥克斯和有望在近期获得牌照的创维之外,明基、金立、华为以及老牌彩电巨头长虹等厂商都向有关部门申请开发手机业务,同时,天时达、东方龙等国产二线手机品牌也希望在2005年有所作为。

中国手机市场上演的“国外品牌反击战”和价格战消耗了许多国内一线手机品牌的资金和技术潜力,与此同时,手机市场也由于产能的增加和消费模式的转变而显得缺乏活力。手机产业已经告别暴利时代,市场竞争也日益由过去的单品及概念竞争转向成本控制、技术研发、渠道管理、品牌营销及产能规模等因素决定的整合竞争模式,这些新近势力在这些方面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然而,新势力拥有各自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以创维、奥克斯、明基、华为以及长虹为代表的等新近资本和以东方龙、天时达等为代表的二三线手机品牌并没有经历2004年的行业血战,在资金、库存和原材料采购等方面没有负担,而且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及各自的比较优势,例如创维、长虹等在品牌认知度及销售渠道上就具有先天优势,其品牌的知名度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品牌延展性,加之其长期经营的销售渠道支持,整合优势非常明显;而奥克斯则是一贯以“价格战”闻名的,其介入手机市场必然带来手机行业的后价格

三.SWOT分析

1、优势

1)国产手机在价格方面有着巨大优势。以其低价格策略迎合了一些消费者的心理。但消费者追求的是物美价廉的产品。市场上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只有定价不对的东西。手机厂商应在这一点下功夫。国产手机的价格竞争优势虽然具有威胁性,但是不具有长久性。国产手机要真正从国外手机品牌的阴影下走出来仅仅靠价格优势是不够的。

2)国产手机厂商与国外厂商在渠道和服务上存在明显的差别甚至是优势。质量是前提。价格是基础,而服务就如同一个企业的后勤保障。国产手机从商家直接到店分销模式是从家电的渠道销售模式上演变过来的,而国外手机是层级分销模式。这就使国产手机厂商有更大的利润空间。

2、劣势

1)高端技术风险,对国内手机厂商而言,高端手机能否救局,能否再创辉煌,市场仍然充满着变数。

2)库存问题,2003年,国内需求仅为6000万部,加上出口总量,总数也不会超过2亿部,而库存已高达2000万部。照这样看来,国产手机库存明显偏高,产量过剩。

3)出口限制,国产手机的出口存在很大的制约。虽然TCL,波导等国内手机生产厂商在积极地开拓海外市场,但出口方面仍然很薄弱。

4)渠道压力,随着终端为王时代的来临以及城镇市场的凸显,改进营销流程,调整模式已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5)信任危机,如何建立健全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体系,解决信任危机是目前国产手机产商需要

3、机会

手机市场日益饱和,但客户的需求呈现多样,消费者以手机购买的体验,功能方面的需求为主。手机的用途改变了通信市场的产品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人们的生活沟通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中国人口基数大,人们的收入水平再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技术的成熟,使得手机的价格不再是天价。人们有时往往喜欢怀旧,复古的款式可以成为时尚的潮流。但是,各大连锁企业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分析,都是转向手机的服务,这是最基本的,但是在手机增值方面的服务尚未涉足。竞争企业把手机品牌(包括国外知名品牌、国内手机品牌)低价、功能多,待机时间长,集中于一身。却没有了解客户真正所需要的,这样不能让客户在所要功能上有所选择,这样浪费客户大量的价值,就是说在功能不能灵活的选择,这为那些享有增值业务的连锁企业带来竞争的机会。

4、威胁(Threats)

就目前市场情况而言,大品牌的手机连锁企业(如苏宁,国美等)占有相当大的市场,所以我们面对的压力还是相当大的。根据市场潜力,广东的市场消费水平分析,我们的消费群体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以一定的独特的服务方式来打动更多的潜在客户营销目标。

国产手机崛起的策略选择

1、市场策略 将手机定位为中高档产品,但在价格上做到低,中,高价位都存在,以适合更多的人群。在产品上选择差异性营销策略,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推出不同颜色,款式,功能,价位的手机。

2、产品策略:

采用差异化策略,在目标市场的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人群中针对手机的颜色,价位,功能,款式等进行一定的市场调查,以在目标市场投放适合的手机型号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便扩大市场占有率,打出自己的品牌。1)产品定位。使手机成为适合各类人使用的中高档产品

2)产品质量功能方案。严格保证产品的质量,杜绝市场上出现次货,假货的现象。保证只要是保修期内出现的非人为损伤,均可到各销售点进行退换获,并可在维修点免费维修。3)产品品牌。可以赞助一些大型体育赛事和文艺晚会,或者在当地比较有声望的电视台播放广告,在市中心的高人群地段张贴广告牌等形式,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到手机品牌。4)产品包装。包装作为产品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在各地区采用统一包装,但包装一定要醒目,生动,让消费者印象深刻,就像可口可乐的包装一样。可以在包装内附上一些印有产品商标的手机挂件,手机保护膜等作为小礼物赠送给购买者。

5)产品服务。在销售过程中做到5S:Smile(微笑),Speed(快速),Standared(标准),Sincere(真诚),Satisfy(满意)在售后中做到4A:All free service(全免费服务),All life service(全程服务),All round the clock(全天候服务),All round China(全国服务),At most one day(一日服务)

3、价格策略。

以成本为基础,以同类产品价格为参考。但在不同的地区可以适当的采用不同的价格,例如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可使同等产品的价格稍高一点,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价格可以偏低一些。这样,可以避免产品的价位过低影响了产品的定位,也避免了因价格太高而无人购买的情况。还可以拉大批零差价,调动批发商、中间商的积极性。

4、促销策略

在导入期,可以根据消费者喜好,用以下方法来宣传:

1、路牌广告,传单的发送。

2、在电视广告。广告策划文案如下:

3、广告目标:提高连锁店的知名度。

4、广告主题:时尚、具有朝气,激情,充满生命力。

5、广告口号:。

6、内容:

7、报纸:运用漫话形式介绍我们的手机。

8、网络:与商业网站如阿里巴巴、淘宝等达成商业联盟关系。

9、大小型的活动宣传和销售。

在活动中可采用多种方法来宣传和销售。

1)赠品。分为实物和非实物。

A.实物:如电脑包、酷夏太阳眼镜、T恤、手表、台历、剃须刀等。

B.非实物:如:手机话费、上网费、增值服务等。

2)抽奖

4、分销渠道。

国产手机靠电视广告阻击黑手机 篇6

近期,在各电视台的电视购物时段中,手机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产品。诸多国产手机厂商加入电视购物战团,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侨兴移动CEO李德卫告诉《新财经》记者,国产手机的价格拼杀已经由“地面”转为“空中”,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原因,一是厂家拓宽销售渠道的需要,二是饱受“黑手机”泛滥之害。

记者从信息产业部获悉,到2006年底,“黑手机”已经侵占了近30%的内地手机市场份额,销售量约为3000万部,销售金额300亿~500亿元。由于投入成本低,“黑手机”的利润率高达100%~200%。行货手机特别是国产手机的生存空间已经受到了严重挤压。

“黑手机” 抢占低端市场

李德衛从事手机行业多年,在他的印象中,2004年以前的手机市场并非如此。“2004年以前,中国手机市场处于供不应求阶段,那时候的手机做成什么样子无所谓。很多厂家直接从韩国拿回几个机子进行拷贝,不同品牌、相同外观的手机多的恨,四胞胎、五胞胎比比皆是。”当时,国产手机厂商仅仅通过拷贝,就可以生存得很好。

2004年以后,国产手机出现全行业大亏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大因素造成:第一,国外品牌手机在低端市场持续发力,比如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巨头在世界范围内大力增加低端手机的生产;第二,“黑手机”泛滥。原本一统低端手机市场的国产手机突然遭遇“李鬼”和洋品牌的两面夹击,溃败在所难免。原本同质化已经非常严重的国产手机打起了价格战,很多中国手机厂家为了追求规模和数量,加大了模仿的力度。因此,国产手机市场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

大家都在说“黑手机”,但什么是“黑手机”?既然那么“黑”,为什么还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赢得那么大的市场份额?

细分起来,市场上的“黑手机”有几种:一是没有合法进口手续的手机,就是大家俗称的“水货”;二是用二手手机拼装的手机;三是假冒或者侵犯他人注册商标的手机。这样的手机大多价格低廉,但都没有质量保证,不能享受厂商正规的售后服务。

但是,“黑手机”价格低廉,相同型号的水货手机甚至可以是行货手机价格的一半,而假货的价格更低。据李德卫透露,与“黑手机”比起来,很多国产品牌手机不仅在价格上很吃亏,即便在功能上,也没有什么优势。国产手机沉溺于“玩概念”,并无实质的技术突破。很多消费者都有这样的想法:与其购买国产品牌,还不如少花些钱去买“黑手机”。

当国产手机将阻碍其发展的帽子扣到“黑手机”头上时,洋品牌那边却显得相对平和。诺基亚等国际手机巨头虽然也受到了“黑手机”的冲击,但增长势头却有目共睹。“黑手机”冲击的是低端市场,而诺基亚的低端手机在其产品系列中却是出货量最大的。一方面,洋品牌具有强大的品牌优势,另一方面,因其具有技术优势,高端手机的丰厚利润也确保了其霸主地位。

如今,“黑手机”的造假技术也具有了相当的技术含量,如此一来,国产手机与“黑手机”在性能、技术上似乎没有了本质区别。但从价格上看,国产手机根本无法做到“黑手机”的超低成本。国产手机将衰败的原因归于“黑手机”泛滥,是无法获得真正复兴的。

李鬼固然可恶,但如果国产手机厂商像李逵那样勇武绝伦,还怕斗不过原本就不自信的李鬼吗?

价格战,地面到“空中”的轰炸

价格是“黑手机”的最大优势,当“黑手机”用更低的价格拼杀的时候,国产手机将战场转到了“空中”。今年以来,低端手机的价格战由地面渠道转入了电视购物,这是黑手机所不能涉及的领地。但是,问题也接踵而来。

以电视购物方式销售手机产品,原本是打压“黑手机”的一种有效途径,但现在却变为了新一轮的价格拼杀。首先,价格战被导入了电视购物,各个厂家拼命到电视上去叫卖,一再降低产品的价格;其次,电视时段的租金水涨船高,媒体与厂商之间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逆转。

即便如此,国产手机厂商对电视购物这样的形式依然乐此不疲。李德卫告诉记者,“我们就做电视购物。以一款手机为例,上电视购物之前,我们两个月只卖了5000台,而通过电视购物一天就卖5000台。”相同的机型,一样的价格,用中间渠道的费用支付媒体费用,这样一来,厂家并没有增加额外费用,却能取得更多宣传和销售的效果。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很多手机厂家选择同时与多家电视购物合作。据李德卫计算,“电视购物卖一台手机,地面一般卖三四台。”电视购物的核心目的,是把卖点传递给消费者,辅助地面销售。

除此之外,国产手机青睐这种销售方式的更重要原因在于,“黑手机”由于不能“见光”,无法涉足这个领域进行拼杀。

不能忽视的是,电视购物的周期比较短,购物节目循环往复地播放后,消费者的新鲜感会有所下降,销量也会随之下降,这是不可避免的。

正规厂商也做“黑手机”

国产手机与“黑手机”的拼杀无处不在,但是,“黑手机”又是从哪来的呢?一些不法商贩通过地下渠道经营“黑手机”,已是公开的秘密。但记者近日从某大型手机渠道商处获悉,为追逐高额利润,个别正规国产手机生产企业一边做行货,一边也在悄悄做水货,而且水货规模不小,只是最终采用两个不同的渠道走货。

这个情况在李德卫口中也得到了证实,“很多深圳、广东的手机厂商同时做行货和水货。企业不惜转很多道手,将40%的产量逃税,以此来打价格战。”看来,正规厂家生产“黑手机”,也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

在李德卫看来,这些手法都只能混过一时,“手机行业有三个东西很重要,一是创新的产品,二是渠道,三是品牌。品牌是国产手机的弱项,企业最初不能过多的去创品牌,只能抓前两者。”

据李德卫介绍,2004年~2007年之间,当国产手机销量呈下滑趋势时,唯独两家国产手机逆势上升,联想和CECT。“我们的产品定位总体是在中端,但具体来说是中端里面的低端,低端里面的高端。”李德卫对企业如今的业绩似乎还算满意,但是,他们又凭什么在低端里做高端?“我们主要就是凭研发策略,简单来说就是产品的差异化,没有差异化、没有创新在这个行业根本没法做。”2006年,李德卫到深圳的几个手机厂商那里走了一圈,感觉国产手机已经到了一种非同质化机子不做的状态。无论是行货还是“黑手机”的老板,大家都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都在忙着打价格战。“这个行业已经很可怕了。厂商都怕做差异化,因为差异化意味着脱离渠道和大潮流。”采访到最后,李德卫已经显得非常无奈。

国产手机现状 篇7

市场研究机构IDC于2015年2月公布了2014年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调研数据。数据显示,小米公司以13.7%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据国内市场排名第一的市场份额。苹果、华为、联想和三星,分列第2至5名。按照出货量的计算,小米公司成为2014年度中国手机市场上最大的赢家。这也标志着,包括小米和华为在内的国内的企业以自己较低的价位提供有吸引力的产品,已经打破了苹果和三星所主导的智能手机市场模式,并借此取得了成功。

资料来源:IDC亚太区移动电话学度追踪,2015年2月

2015年上半年,国产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超过70%,千元机成为市场主力。千元智能手机正在改变以往低端的形象,成为手机市场的主力军。工信部日前通报今年上半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数据显示,国产品牌智能手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总体上看,国产手机继续发力,不仅掀起一股“新国货”浪潮,而且在工艺制造、品牌打造等方面也有诸多亮点。

2 国产手机市场分析

国产手机市场目前还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卖方市场。市场细分不够明确,高配手机市场竞争程度比较低,仍然处于苹果和三星等国外品牌为主导的市场大环境之中。华为,小米、OPPO等国产品牌使得中低端手机市场的竞争压力比较大,随着一些新兴的品牌的出现,使得中低端手机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社会的发展进步,使得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的提高和变化,而每一个消费者都是整个目标市场中的一个个体,很多企业也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客户群。例如:美图手机主打女性自拍功能。而小米手机的软硬件的高度结合使得它的配置远远高于同等价位的其他手机。此外,小米所坚持的“为发烧而生”的设计理念,采用线上的限量销售的模式,相比于市场的多元化,导致了消费群里难以覆盖到二三线城市。除去了具有一些很高品牌忠诚的“米粉”和小米所能提供的高性价比,小米缺少更独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 存在的问题

3.1 目标市场不明确

小米所采用的限量线上销售的营销模式,容易营造出一种供不应求的市场形态。自手机进入市场以来,小米手机一直定位于发烧友手机。这看似有针对性的选择了目标客户群,实质却并没有对于消费者个体因素和客观的外界因素做分析考虑。如果以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一旦出现一款同小米手机性价比相似的手机,将会极大程度的影响到小米手机的市场份额。

3.2 销售渠道过于单一

小米所采用的线上销售模式使得客户的受众群里相对来说较少,网购的主要消费群体还是集中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这样使得其销售群里很难覆盖到其他年龄层段以及一些二三线城市。另外,没有设立实体店面,消费者就缺少了售前的实物体验的过程,这样会流失掉很多的潜在客户。

3.3 缺乏服务体系

市场营销中通常把产品分为物品和服务两类,小米手机线上饥饿营销模式在给公司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缺少营销体验的服务环节,不仅仅缺少物品的售前体验,缺少实体店面,对于日后小米的维修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运输和返厂维修一直是小米所面临的极大的问题。

4 应对策略

4.1 灵活应对

目前,由首次购买手机所拉动的首波智能手机的热潮已经接近褪尽,取而代之的是对于手机的更换需求,购机需求将是未来维系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基于这种状况,用户对于智能手机的认识有了长足的增长,再次更换手机的时候,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品质、功能、外观的需求明显更高也更加明确。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一直是复杂多变的,除了自己本身的购买欲望之外,市场供求关系,竞争对手的影响都会影响到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不仅仅是小米公司,其它的国内手机公司都应该做好市场的监控,灵活的应对市场的各种变化,才能更好的满足顾客需求。

4.2 适当的增加销售渠道

小米自上市以来,一直采用的自有渠道,即消费者通过小米公司的官方网站进行手机的购买。每次正式开放前几小时,小米的官网页面就因大量消费者的访问接近崩溃。随着其产业线的不断发展,小米公司可以考虑建立线下的体验店。由于小米主打高配置、低价格的战略,建立体验店的首要目的就是让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之前就能够充分的体验到小米特点,充分了解其竞争优势。除此之外,对于一些二三线城市来说,建立体验店就意味着更好的宣传。值得注意的是,手机的体验店,最好只做体验功能,不做销售。对于小米这类的新兴品牌,还需要依赖于手机运营商渠道。

5 结束语

解密国产手机之困 篇8

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格局中, 三星和苹果无疑组成了第一阵营, 中国厂商则形成了第二阵营, 甚至将诺基亚、索尼、LG等老牌国际厂商都甩在了身后。根据权威的市场机构IDC公布的去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排名榜, 前五强中, 除了三星和苹果高居前两位外, 三位都被来自中国的厂商包揽, 分别是华为、中兴和联想。这说明, 在手机市场中, 中国的品牌已经获得了足以和国外品牌分庭抗礼的地位。但一个让国内企业难以回避的事实是, 数以千万部的出货量都是以低价换来的。

不久前, 华为在伦敦推出了其倾尽心思的全球超薄手机P6, 这样一款投入了巨大研发成本的产品尽管在欧洲市场的定价达449 欧元 (约3600 元人民币) , 但在国内市场, P6 的定价只有2688 元。这样的价格已基本没有利润。根据国内最大的手机连锁卖场迪信通的统计数据, 3000 元以上的手机产品市场中, 国内品牌的份额基本为零, 这一市场, 被三星、苹果和HTC等国际品牌完全占据。

国产手机厂商也并非没有做过提高价格的尝试。酷派率先推出售价为4280元的HD9960手机, 誓要与三星、苹果抢市场。随后, 中兴打造旗下首款高端智能机品牌“努比亚”, 第一款产品Z5汇集了当时顶级的硬件配置。上市之初, 这款手机普通版定价为3456元, 钛金属版高达7890 元。华为也不甘示弱, 其最新旗舰智能机Ascend D2, 售价3990元。各大厂家力图改变国产手机卖不出价的局面。但事实证明, 高配置并不能带来高利润, “山寨机”的帽子还是牢牢扣在国产手机身上。

繁荣的背后

“美国人把东西做出来, 日本人做好, 韩国人做便宜, 中国人把东西做死, 比如说电视机、小灵通等产品都是如此。如果我们不在高端市场做手机, 那人家规则一变, 你就又失去优势了。”华为终端CMO邵洋略显无奈地表示。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 低价走量仍是主要的销售方式, 而在微薄的利润率下, 考虑到营销以及渠道建设的投入, 想真正获得利润并非易事。联想的智能手机业务尽管在国内市场的销量能排在前两位, 但直到今年年初才宣告开始盈利。而其他国内厂商的境遇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位国内手机企业负责人说, 一款千元左右智能手机产品, 在上市不久后, 就由于走量要求一路降价, 最后降到不足500 元, “这个价基本仅比原材料成本略高, 如果算上营销等其他费用, 肯定赔钱”。卖不上价格, 随之而来的就是产品利润率偏低, 这直接导致中国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低。

在大中、国美等卖场里, 许多熟悉国产品牌的用户表示并不担心其售价过高, 因为国产手机掉价快, 只要不追求新品, 过段时间价格就能砍半, 性价比一下就提升了, 这时再出手划算得多。用户如此心态从侧面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在国产手机一片大好的市场占有率中, 有很大部分是以牺牲本已微薄的利润为代价的。

有业内人士指出, 造成国产智能手机陷入困境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一是缺乏创新。创新能力一直是国内手机厂商的致命硬伤, 各家推出的手机功能高度雷同, 导致相互竞争激烈, 价格战、产品战轮番上演。二是无自主操作系统, 受制于人。缺乏专利基础, 易被竞争对手打击。目前中国的手机厂商普遍集中在安卓阵营, 一旦谷歌开始强制推广标准化的安卓系统, 或者安卓系统的开源政策有所变化, 中国的厂商们将面临一个非常不利的局面。三是过于追求硬件配置, 忽视产品的细节体验。

品牌之路与收购诱惑

要走出困境, 树立品牌是不二选择, 这一点国内的手机厂商大佬们都心知肚明。各大国产品牌也纷纷集中力量打造对自己足够有吸引力的明星产品。

今年以来, 国内厂商的心血之作频频亮相, 有外观设计获得有设计界奥斯卡之称i F红点奖的中兴Grand S;有全球最薄的华为P6;有邀来篮球巨星科比代言的联想K900;也有具有Hi-Fi音质的vivo Xplay……“这几款手机都是非常不错的产品, 可以看出中国手机企业的实力。”一位通信行业观察员对这些中国厂商的精心之作颇为赞许。

然而, 好产品与好品牌之间未必能画上等号。对中国用户而言, 品牌更多地体现在面子和价格上。这种消费价值观也使得像三星、苹果这样的品牌手机备受追捧, 而国产手机中即使有好的产品, 往往因为企业认知度及价格局限, 品牌效益难以体现。目前, 国内厂商都寄希望于借助优秀的产品打响口碑, 进而逐步提升品牌形象。不过, 国内品牌的旗舰手机价格多在3000元以下, 这部分消费者更注重高性价比, 一旦提价, 其中的大部分便会流失。

众所周知, 品牌是通过时间考验慢慢沉淀下来的, 期望在短时间里打造出一个价值品牌不太现实。于是, 收购海外知名品牌也被一些国内厂商提上日程。“华为有意收购诺基亚”的消息让诺基亚的股价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 虽然事后证实是误会, 但足以说明, 中国的手机企业去收购像诺基亚这样的昔日霸主, 已经不是天方夜谭。

突出重围

就在各大厂商苦苦寻觅手机盈利道路之时, 小米手机如一匹黑马, 以高配置、低价格的超高性价比与i Phone一较高下, 战绩颇佳。其创新式的营销策略完全不亚于苹果, 甚至略胜一筹。小米手机于2011年9月5日13时开始接受网上排队预订, 35小时内预订达到30万部, 小米关闭在线预订通道。随后, 淘宝出现百元价格转让小米手机预定号, 小米手机的营销效果扩大, 这种营销策略同时为小米预计生产计划提供了参考。与i Phone每次更新换代都吊足消费者胃口的不同之处是小米手机的平民化:小米及时公布上市销售时间, 并按小米预定号给出详细时间表。有关人士表示, 小米采取网络在线销售的方式, 省去中间很多费用, 直接回馈给消费者, 在消费者买到物美价廉手机的同时保证企业获取正常利润。小米手机的在线销售、营销策略等都给国产品牌手机注入新鲜血液, 带来一种新玩法。

目前, 国产手机企业与国外品牌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 但只要让消费者了解到国产手机一直在做出改变, 国产手机仍有很大发展前景。今后国产手机中是否有更多像小米这样的产品涌现, 让我们拭目以待。

国产智能手机切忌功利化 篇9

智能手机的新进入者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就是它们大多位于深圳, 处于一个比山寨机略强、与大牌手机尚有一定差距的尴尬地位。双卡双待、超长待机、金晃晃的外壳——这些与山寨手机极为相似的特点, 让这类手机以往只能凭借低价格存活于低端消费市场。尽管这些厂商通过加大广告投入的方式努力提升品牌, 但在品牌形象打造上仍有欠缺, 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完全认同, 而智能手机的兴起给了这类厂商一个重新建立品牌形象的机会。

随着高通、MTK等厂商的芯片方案走向成熟, 智能手机成本能够下降至人民币600元左右。而目前国内智能手机消费者群体偏高端, 人民币千元以下的智能手机还未真正普及, 这就给了国内智能手机厂商一个机会。随着3G网络在二三线城市和县城的逐渐完善, 潜在的智能手机消费群体需求需要得到满足, 而这些国内厂商往往在国内的二三线城市拥有渠道优势, 能够迅速地将智能手机铺展到销售终端, 比如某厂商称其社会会渠渠道零售网点多达5万个, 专职销售人员约6万人, 并预计2012年在在全全国开设1万家智能机专卖店。此外, 成熟的手机UI设计公司和完善的产品生产线能够帮助这些公司快速生产出智能手机。

国产智能手机的制胜因素主要集中在制造成本低廉和对本地消费者消费心理的理解上, 但是这并不足以保证国产智能手机取得成功。联想乐Phone就是前车之鉴, 虽然乐Phone手机获得了大量广告宣传和渠道覆盖的支持, 但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

国产手机十年风雨路 篇10

深圳市南海大道1065号, 南山公园东侧, 几栋白色的建筑与背后葱郁的热带植被相映成趣。这就是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的所在地 (以下简称“科健”) , 曾被称为国产手机“鼻祖”的科健手机就出自这里。

十几年前, 这几栋楼曾是深圳的产业地标之一, 如今已隐没在偌大的软件园中。一如科健和其代表的第一代国产手机的命运。

在功能机时代, 从1998年科健产出第一部国产品牌的中文数字GSM手机开始, 以科健、波导、熊猫、迪比特等为代表的第一代国产手机品牌, 在毫无经验和技术积累的情况下, 从贴牌起家, 竟从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实力雄厚的手机大鳄手中“硬生生打下半壁江山”——据原信息产业部的数据, 1998年到2003年的短短五年间, 国产手机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从零攀升至55%。

然而, 那一批国产手机在2003年从巅峰跌落, 最终尘归尘、土归土。过山车般的剧情至今令人唏嘘。

牌照和贴牌

时间回到30年前。

1984年, 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科健在深圳成立。彼时,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桥头堡的地位刚刚确立。为支持深圳的对外开放, 以中科院、原电子工业部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央部委及国企在深圳成立电子工业企业, 科健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成立伊始, 科健即以振兴民族通信工业为己任, 立志生产世界一流的中国手机。然而, 这个响亮口号喊出之后, 是整整14年的沉寂。

在这期间, 洋品牌进入中国市场。

1987年, 随着重达一公斤的“大哥大”——摩托罗拉3200漂洋过海来到中国, 这家老牌通讯厂商也正式在中国设立办事处布局移动手机业务, 成为最早涉足中国市场的外国手机品牌。此后, 爱立信、诺基亚等一大批国外手机品牌陆续进驻中国。

1987年开始的十年间, 洋品牌已占据了中国市场90%的份额。这终于令有关部门产生了危机感。

1998年, 原国家信息产业部和原国家计委出台了《关于加快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要求手机生产必须获得其牌照许可。文件还规定, 在华外资企业生产的手机必须有60%销往海外市场。

这是对国产手机的一种赤裸裸的扶持。

1998年10月, 科健终于推出其手机产品——科健KGH-2000。尽管被讽刺为“不入流”, 但这毕竟是中国第一部国产手机, 其意义远超过了产品本身。

此时, 手机牌照是所有资源中最稀缺的。由于政策保护, 加上巨大、空白的市场, 首批拿到牌照的国产手机厂商——科健、熊猫、南方高科、厦新等开始强力进入, 在洋品牌的山头中攻城拔寨。

国产手机的崛起, 与两个关键词密不可分, 一是牌照, 二是贴牌。

“当时手机是新兴行业, 势头很猛, 但基本上都是把别人的整机拿过来, 贴上我们的标签而已, 这一招是当时非常常见的拿来主义。”深圳市手机行业协会会长孙文平告诉记者。

受阻于中国手机市场准入机制的洋品牌们, 只好向持有牌照的中国伙伴伸出橄榄枝, 借道而行。

2002年, 三星与科健达成合作协议, 合资成立深圳三星科健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专门生产三星的CDMA手机。作为回报, 三星每年将提供给科健数款机型用于贴牌生产, 双方约定, 三星不得在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本土市场销售同款机型。

“手机中的战斗机”波导也选择了同样的路径。以传呼机起家的波导凭借在国内市场的巨大号召力, 在1999年与法国SAGEM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进行移动电话技术开发和生产合作。SAGEM借助波导的手机生产牌照打入中国市场, 波导则通过贴牌生产手机赚取利益, 两者各取所需。

死磕出来的产业链

2000年, TCL推出第一款国产WAP手机TCL999DW;次年推出钻石手机, 将通讯工具与装饰品相结合, 领一时风尚。2003年, TCL手机以9.31%的市场综合占有率稳居国产手机第一, 位列全球第八。

“那时候经销商派人长年蹲守在TCL工厂外面, 一有货就要, 有多少要多少。为争取货源, 他们甚至抢着往我们账上提前打款。”深圳市联代科技有限公司COO周军林回忆说。他曾在TCL手机业务负责供应链。

但是, TCL这条路并不好走, 因为它并没有选择贴牌模式, 而是选择了自己研发。

“TCL手机可以说是国产品牌中第一个投入力量搞研发的, 自己生产, 自己组织供应链。”周军林说。

自己制造手机的结果异常惨烈。

“供应链都掌握在外资厂商手里, 我们连做手机外壳的塑胶厂都找不到, 不管怎么恳求都不肯给我们做, 就是那么牛。”周军林回忆说。

于是, TCL只有使用那种给啤酒瓶或者塑料瓶喷漆的生产线, 其结果就是, 用手一抹, 漆就会掉。

“现在做手机开套模只要几万元, 可那时我们出200万元都没人愿意做。”周军林说。

简陋、残缺的产业链, 直接导致手机质量差。周军林告诉本刊记者, TCL曾有一种元器件, 买了几千万元来供维修之用。故障率之高可见一斑。

“那时候别说核心技术, 就连一个塑胶壳都被外资垄断, 我们是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自己培养出了供应链。虽说有一些质量问题, 但这是无法跳过的一步。没有当时的死磕, 深圳就不会有今天如此完善的产业链条。”周军林说。

2002年的深圳, 已经显示出成为中国第一手机制造基地的实力。

在当时的17个国产品牌中, 深圳占了5个——科健、康佳、国威、天时达、中兴。当时国产手机年产量在2000万部左右, 深圳占700万部。在那一年, 科健的产量约300万部, 康佳约为200万部。国威、天时达、中兴三家企业共200万部左右。

同时, 深圳还是洋品牌手机的重要生产基地。深圳桑菲公司即是飞利浦手机的生产基地, 当时共建成了四条手机生产线。2001年, 飞利浦关闭了中国以外的其他手机生产线, 大部分转移到了深圳桑菲公司。

如果把国产品牌和洋品牌加在一起, 当时深圳的手机年产量在1500万部以上。这对于整个产业链条的完整和完善至关重要——一部手机有300多个零部件, 除了核心元器件, 从显示屏到电池, 从模块到电池板, 从微电机到电阻电容, 深圳都能就地配套。这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一个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比亚迪, 当时其日产手机电池30万块, 年产手机电池1亿多块, 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机电池制造企业。

第一批国产品牌倒下

2003年, 在经历四年的快速增长后, 国产手机销量开始下滑。

数据显示, 科健手机2003年上半年的出货量仅93万部, 比2002年同期下滑了51%;主营业务收入10.34亿元, 比2002年同期下降18.62%。这样的业绩不仅让还在跟三星“度蜜月”的科健傻眼, 也让处于亢奋中的国产手机同行为之一凛。

曾经风光无限的科健仿佛一夜之间黯然失色。不过, 在众多业内人士眼中, 科健的“滑铁卢”迟早要来——其最初在国内市场的势如破竹, 依靠的是消费者对于民族品牌的亲近感, 及其产品宣传的不遗余力。

其最初引以为豪的国产机技术, 随着产业发展劣势尽现, 尤其是在与三星合作后, 科健放松了技术研发, 仅满足于贴牌带来的丰厚效益, 最终沦落为一家机械生产的“代工厂”。

然而, 科健的衰落仅仅是风暴的序幕。

波导手机2004年第一季度主营收入和利润都有两位数的降幅, 而就在2003年上半年, 波导手机销量达337万部, 超越了摩托罗拉和诺基亚, 成为市场第一。

在市场份额上, 本土手机企业也出现溃败迹象。

市场研究机构赛诺公司的数据显示, 2004年第一季度, 波导的市场份额萎缩了1.7%, 其第三的位置被三星替代。而此前名不见经传的爱立信, 2004年的市场份额已与夏新相近。

从2003年下半年到2005年年初, 国产手机的整体市场份额由此前的55%下滑至44%。

“2004年是下滑期, 2005年已经大规模亏损。”金立手机执行总裁卢伟冰告诉本刊记者。

科健最终没能挺住。到2004年中期, 存货高达6.85亿元, 占当时主营业务收入的68%、主营业务利润的7.5倍。2005年, 科健逐渐从消费电子市场退出, 曾经的国产机“第一品牌”关门大吉。

到2006年、2007年, 国产手机的颓势仍不见好转。研究机构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 2007年第四季度, 联想、波导、夏新的市场份额分别是6%、3%、2.8%, 市场份额萎缩严重。波导2007年前三季度亏损5.06亿元, 夏新同期亏损4.6亿元, 联想手机在上个财政年度的亏损额达1.33亿元。

“这一时期, 因为技术上没有优势, 国产手机之间的差异很小, 嵌颗钻石、会震动、会唱歌跳舞, 就是产品的亮点。第一批国产品牌倒下, 主要是因为没有核心技术可以支撑。”酷派集团副总裁曹井升告诉本刊记者。

第二季开幕

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 永远不缺冒险者。

借助于政策放宽和技术突破, 以天语、金立等为代表的第二代国产机成为黑马。

“天语和金立的崛起,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打了价格差。当时的手机是稀缺品, 价格都很高, 以TCL为例, 当时卖到3000多元的手机, 每部可以赚一两千元。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利润更高。那么天语和金立只要赚500元就好了, 充分利用了中国市场的缝隙。”周军林说。

“第一批国产手机风行一时的重要原因是当时的市场环境, 包括政策条件都非常有利, 那是靠机会, 不是真正的实力。”在深圳手机行业从业十余年的唐强告诉记者。

2004年, 延续五年之久的手机生产“审批制”终止, 取而代之的是“核准制”。审批制下, 获得许可牌照的只有36家企业, 其他手机制造企业只能靠贴牌度日。审批制终结, 一批合资的国产手机生产商开始打出自有品牌。

两年后的2006年, 台湾联发科 (MTK) 迅速崛起, 专门生产手机芯片, 能够把手机主板和软件集成, 手机厂商只要购买这种廉价的MTK芯片, 加上定制的外壳和电池, 就可以自己组装手机。

这成为功能机时代国产手机第二波浪潮的重要推手。

崭露头角的国产手机中, 天语最为典型。

2002年, 国产手机势头正猛时, 以手机代理业务赚得第一桶金的荣秀丽, 用1000万元人民币注册天宇朗通。彼时, 天语被外界称为“三无”企业——无手机牌照、无手机研发历史、无手机生产能力。而荣秀丽更被称为“山寨之母”。

不过, 与科健、波导不同, 荣秀丽不惜血本建立研发团队, 这在当时被看作是创新之举。

然而, 在亏损8000多万元后, 天语不得不与MTK合作, 推出成本低廉的山寨机。

芯片技术交给联发科, 生产外包给富士康等, 天语自身聚焦于销售渠道的建立——在全国寻找代理商, 交出手机定价权, 以让渡利润换取渠道。2007年, 天语手机出货量达1700万部, 在中国手机市场仅次于诺基亚, 成为国产手机冠军。

扎根于深圳的金立, 与天语成立于同一年, 2005年拿到手机牌照后开始生产自有品牌手机, 曾在各大电视台滚动播出的“金立语音王”就是其代表产品。随后, 2006年金立完成目标年销售量300万部, 利润超过2亿元。

功能机时代国产手机的第二波浪潮, 主角已变为天语、金立、中兴、长虹、宇龙通信。

2007年, 四川长虹的手机业务成为其支撑业务之一, 营业利润率仅次于彩电产品。

中国无线2007年的财报显示, 其全资子公司宇龙通信营业收入达到12.77亿港元, 较2006年增长99.4%, 净利润1.67亿港元, 相比2006年净利润增长212%。而手机产品毛利率高达40.8%, 即便与诺基亚等洋品牌高端手机相比也毫不逊色。

当时, 中兴通讯已经成为国产手机中亮眼的一支力量, 2007年已成为全球第六大手机厂家, 其手机业务年收入76.45亿元, 比2006年增长了69.16。而手机业务营业利润率仍然维持在22.31%的行业高水平。

3G助推国产手机崛起? 篇11

人间四月天,2005年惨淡经营的中国手机厂商不得不把业绩单公诸于世。

资本市场对2005年中国手机的集体失势有着敏感反应,波导、TCL、夏新等品牌逐渐沉寂,中科健、南方高科、迪比特等国产品牌先后出局,给股市通信板块蒙上了一层层阴影。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宇龙酷派2005年度财报的披露,却为长期困惑于国产手机发展前景的市场人士带来了一丝喜悦,在国产手机中实现了盈利的首位。另据赛诺3月调查数据显示,宇龙酷派在CDMA市场的销售额紧随三星、LG等厂商,位列第四,在国产品牌中排名第一。作为后起新锐手机厂商,宇龙酷派在3G前夜踏上了发展高速路,让人看到了同产新锐品牌的崛起。

来自3G定制的助推力

2006年1月20日,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被信息产业部确定为通信行业标准,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国标”终于亮出了庐山真面目。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的经验已经证明了手机定制对3G的促进作用。随着3G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代理、分销制将被连锁渠道的直供制逐渐取代,激烈的竞争使得提供差异化以及高性价比的产品成为连锁渠道的主要竞争手段,因此,连锁渠道与手机企业包销、定制的时代已经成为趋势。由此看出,3G时代的市场竞争特点将表现在产业链竞争,而不仅仅是单个手机企业的竞争。

在行业定制方面,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尽管与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相比有其滞后性,但中国不少手机研发厂商在定制化相关技术的研发上都一直与国外同步。如无限立通与中国移动,宇龙酷派和中国联通联手在智能手机领域为包括北京工商局、联通总部、深圳公安局等在内的行业机构定制无线邮件和移动办公服务,为中国无线邮件市场在未来三到五年内赶超美国布下了好局。

为催生技术合力,宇龙酷派也寻求品牌强强联合,与微软合作,在WINCE操作系统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和技术创新,为行业和高端客户实行定制化服务,使手机更符合中国商务人士使用。2006年新春伊始,宇龙酷派还与高通结成技术合作关系,取得3G手机三大标准中两大标准的应用技术,将在全球范围内使用高通公司的CDMA专利组合,开发、生产和销售使用所有CDMA标准的用户单元,以图在3G大战中占据先机。

在差异化道路正,宇龙选择了最难走的一条路,技术上进行突破。“双待机”的面世就是以解决原来双模手机在应用中的主要问题——G/C两无法同时待机的难题为突破口,这是联通当时在应用推广方面最大的需求,需要有强大技术实力的厂商挺身而出,凭此优势,宇龙酷派挤掉摩托罗拉,成为联通唯一的国产智能手机合作品牌。

国产OEM手机:莫让前尘重复来 篇12

在这一群体中,国产OEM手机正是蕴藏潜力的热点。在中国,手机业的金九银十绝不仅属于主流品牌的市场。一份来自Gartner的调研报告显示,畅销的智能手机已经不再只限于全球OEM厂商。智能手机贩售不再是国际OEM大厂的特权,由于白牌智能手机生态系统逐渐成熟,OEM业者从无到有研发一款Android智能手机只需四个星期,中国因而成为成长最快的智能手机市场之一,且白牌厂商可利用统包式设计推出价格在50美元到330美元之间的白牌智能手机,占尽价格优势。此外,加上4G的不断推动,预计在2014年底将开始为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带来新的机会。当然,这样的机会也不仅仅属于主流,OEM手机厂商在经历了国内手机业的洗礼后,终于迎来了又一轮生机。

在生机面前,不得不提醒的是,OEM世界中的竞争从来都不亚于品牌市场,想要真正获得认可,就要谨记之前的萧条,切莫再让自己落入泥沙俱下的争夺中。关于OEM手机的生存之道一直都有不断的争议,甚至连存在的价值也曾经一度遭到质疑。在这样的压力下,有不少兼具技术及资金的企业从代工转型到自主研发生产。例如优思挺身与小米、魅族的竞争,就是典型的OEM转型成功的案例。

因此,想要在生机面前立足,需要让目前的OEM市场生态系统更具组织性。今天不少白牌手机已经不再满足于通过小规模生产、不知名的品牌和渠道进入市场,而是越来越贴近知名品牌的解决方案和设计。但一直模仿并不是长久之计。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预计,2013年至2015年是我国智能手机换代的高峰期,3年累计销售额将达到2万亿元,我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不想从中分得一杯羹几乎是不可能的。但300多家国产手机厂商同时竞争,内耗将会拖垮那些实力弱、缺乏品牌意识的小厂。

由此总结,面对诱人的市场潜力和激烈的竞争,OEM的立足根本首先要在研发上下功夫,尤其是已经积累了一定实力的厂商应该有原创的突破;然后,更要充分借助多样化的经营渠道,利用线上资源,主动营销;第三,对于那些得到国际市场认可的生产者,还应积极开展合作,赢得更多知名品牌的认可,主动贴近更具市场实力的品牌(如正筹划进入手机市场的国内外运营商等)。

上一篇:太阳光照强度下一篇:数学教学与后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