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治疗应用

2024-05-31

阿司匹林/治疗应用(精选8篇)

阿司匹林/治疗应用 篇1

所谓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 也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40%~45%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 根据卫生部2007年统计学数字显示, 据国外的资料显示, 5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都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老年疾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6年9月至2010年10月共接收了50例老年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 我们将这50例分成观察组心脑血管性疾病患者与对照组心脑血管性疾病患者各25例, 其中观察组患者有13例为男性, 12例为女性, 年龄在60~75周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67.5±4.76) 岁, 患者的病史是在3~8年之间, 平均病史为 (5.5±1.87) 年。而对照组患者有14例为男性, 11例为女性, 年龄在65~80周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72.6±4.6) 岁, 患者的病史是在2~7年之间, 平均病史为 (4.5±1.87) 年。两组心脑血管性疾病患者的P值均>0.05, 两组心脑血管性疾病患者的数据存在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均对阿司匹林没有过敏和不耐受的现象, 两组患者均进行正常、传统的治疗。在此基础上针对观察组的心脑血管性疾病患者实施阿司匹林的治疗方法, 让观察组的心脑血管性疾病患者均长期口服100 (75~150) mg/d的阿司匹林, 不能低于75mg/d, 也不能服用高于150mg/d的阿司匹林, 如果服用低于75mg/d的阿司匹林, 那么对于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就不明显, 如果服用高于150mg/d的阿司匹林, 副作用的效果会增加很多, 因此, 要确保观察组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服用的阿司匹林的分量必须在100 (75~150) mg/d之间, 在这之间适当给予观察组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增减分量。

1.3 副作用分析

观察组25例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均服用阿司匹林后, 有3例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存在对阿司匹林抵抗的现象, 其中有2例心脑血管性疾病患者是年龄较大的的女性, 1例是心脑血管性疾病的男性患者, 这种抵抗的现象会让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的心血管血栓持续发生, 还会增加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的病死率, 其中还有3例存在上腹不适、恶心、纳差的现象, 有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现象, 剩下的18例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并没有出现各种副作用的现象, 治疗效果表现良好。

对照组25例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均采用传统、正常的治疗后, 其中有9例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出现血小板降低和/或粒细胞缺乏的现象, 这种现象对于患有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来说, 重度的血小板降低和/或粒细胞缺乏的患者, 粒细胞的绝对值会下降至500/mm3以下, 是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有5例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出现肝酶升高的现象, 必须同时服用保肝的药物。有4例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出现皮肤、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的现象, 必须减少或停用药物的治疗的现象。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经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当P>0.05时, 两组数据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脑血管性疾病患者的数据对比

观察组25例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均服用阿司匹林后, 有7例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 占总例数的28%, 剩下的18例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并没有出现各种副作用的现象, 治疗效果表现良好, 占总例数的72%。

对照组25例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均采用传统、正常的治疗后, 有19例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 占总例数的76%, 剩下的6例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没有副作用的现象发生, 治疗效果表现良好, 占总例数的24%。如表1。

2.2 安全性评价

在进行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手术之前, 为了保险起见, 患者必须停用阿司匹林1周以上, 否则很容出现手术创面的广泛渗血, 对必须尽早进行的心脑血管性疾病进行的手术, 停药后可以监测患者血小板功能, 在血小板凝聚率恢复>50%的时候, 才可以进行手术。如果是对于必须急诊的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手术, 则应立即停用阿司匹林, 并输注新鲜的血小板, 新输入的血小板可以可以发挥正常的功能。

3 结论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即使阿司匹林应用于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中会给患者带来轻重不一的不良反应, 但是比起阿司匹林给心脑血管性疾病患者带来的治愈效果来说, 这些不良反应也并不可怕, 而且这些不良反应都有着各自相应的解决方法。综上所述, 合理的将阿司匹林应用在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中, 可以得到非常有效的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阿西比林在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将患有心脑血管性疾病的50例患者分成两组,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正常、传统的治疗的同时, 还使用阿司匹林的治疗, 而对照组患者则只进行正常、传统的治疗。结果 使用统计学方法的对比, 得出了观察组的心脑血管性疾病患者不论是在副作用, 还是治疗效果上都要比对照组的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要好的很多。结论 合理的将阿司匹林应用在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中, 可以得到非常有效的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阿司匹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

参考文献

[1]张旺.阿司匹林在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8, 19 (6) :358-360.

[2]李小鹰.阿司匹林临床手册[M].香港:联合保健有限公司, 2007:13-14.41.

[3]朴武官.阿司匹林在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的作用分析[J].医学信息, 2010, 23 (11) :4112-4113.

[4]杨振林.阿司匹林在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10 (11) :43.

[5]徐彪.男女服用阿司匹林后疗效不同[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6, 23 (2) :69.

阿司匹林/治疗应用 篇2

冠心病成因在于发生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其管腔内膜逐渐增生、管腔变得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当患者运动量增加时,会出现胸闷、胸痛等心绞痛症状。大部分冠心病患者,病情是逐步进展的,症状也是逐步加重,临床上称之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如果冠心病患者冠脉血管斑块破裂,引发血管内较大血栓形成,则可引起这条血管所供养心肌的血流突然中断,患者可能会在短期内出现剧烈的胸痛,甚至心肌梗死,这种情况被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取长补短的好搭档:阿司匹林+麝香保心丸

人体血管就好比高速公路,血液好比公路上的车流,向心脏运送养料补给。要保证养料补给准确送达,就需要公路平整完好,车况良好。麝香保心丸就像养路工,保持着道路平整;阿司匹林则起到保持良好车况,避免车辆抛锚发生拥堵的作用。阿司匹林和麝香保心丸合用,分别针对血管和血液起保护作用,可减少心绞痛加重、心肌梗死等严重事件的发生。两药联合使用时,不良反应叠加少,价格较便宜,也利于患者长期使用。

阿司匹林——防止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通过抗血小板聚集,发挥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研究证实,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卒中(中风)或心血管性猝死的风险。

阿司匹林是冠心病治疗指南推荐的一线药物,只要没有用药禁忌证,所有冠心病患者都应该服用。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范围为75~150毫克/日。鉴于现在大多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明显减少。但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需要注意凝血障碍的不良反应,特别是老年患者,本身血管脆性较大,如果血管损伤则不容易止血。我们经常看见一些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老年人,在肢体受到磕碰后,会出现大片瘀斑。阿司匹林与活血化瘀药物同时使用时,应防止过度抗血小板凝集引起的异常出血,特别是重要脏器(如脑、视网膜等)的出血。

麝香保心丸——保护血管,促进血管新生

麝香保心丸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抑制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的保护血管作用。心绞痛发作患者,舌下含服2~4粒,多数在5分钟内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稳定期的冠心病患者,每日3次,每次2粒,治疗3~6个月后,可见增厚的动脉壁变薄,狭窄缓解,血管功能逐步改善。通过心肌显像技术,可见心肌血流灌注改善。近年还发现,麝香保心丸具有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也就是促进缺血心肌生长新的小血管,发挥血供代偿作用。

阿司匹林/治疗应用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D-二聚体增高复发性流产产妇,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28.6±5.2)岁,流产次数2~6次,平均流产(3.5±1.2)次,孕周7~14周,平均孕周(12.2±2.1)周。对照组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8.3±5.1)岁,流产次数2~5次,平均流产(3.4±1.1)次,孕周7~15周,平均孕周(11.9±2.2)周。两组产妇年龄、流产次数以及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1]

纳入标准:(1)有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史;(2)血浆检测值D-二聚体的含量>0.8 mg/L;(3)经过支原体、衣原体检查等均无异常;(4)夫妻的染色体均正常,没有其他的家族遗传病。排除标准:(5)生殖器官畸形病变;(6)生殖内分泌激素测定异常。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产妇采用阿司匹林(青岛黄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X20060028,规格:100 mg)治疗,口服1次/d,50 mg/次。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低分子肝素钙(葛兰素史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90006,规格0.3 ml)进行治疗,皮下注射,1次/d,从产妇的正常妊娠始用药,直到分娩或妊娠终止。在治疗过程中,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同时采用保胎法进行治疗,产妇口服100 mg维生素E与0.4 mg叶酸,1次/d,注意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并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果以及治疗后出现的如出血、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异常或皮疹等不良反应。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妊娠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经治疗后有43例为早产或足月产,治疗有效率为86%,对照组产妇经治疗后有31例为早产或足月产,治疗有效率为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发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孕妇反复出现的复发性流产中,高凝状态是发病流产的重要高危因素,近些年对复发性流产的产妇资料研究中发现,产妇出现复发性流产是因为血小板聚集度过高,血小板的高凝状态明显,胎盘出现微循环障碍,内部形成血管微血栓,导致胎盘梗死灌注不良,或是供血不足,最终导致产妇反复出现流产的情况。在产妇发病的系统中,纤溶、抗凝以及凝血存在动态的平衡关系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凝血因子含量大幅度增高,或是抗凝因子含量大幅度减少,出现结构异常导致抗凝机制和凝血机制出现紊乱,于是产妇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相继发生纤溶亢进。D-二聚体是一种交联纤维蛋白特异降解的产物,生成D-二聚体表示产妇的纤溶系统和凝血系统被激活,代表了机体在血栓形成前的一种状态。在刘昱磊等[2]的《中西医治疗D-二聚体增高的先兆流产产妇22例》的研究中发现,产妇流产次数的增加,会使得血液中D-二聚体水平升高,因此,复发性流产的产妇D-二聚体水平与正常孕妇相比更高(P<0.05)。本研究中在产妇入院的诊断排除程序中也对产妇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是否处于血液高凝状态进行了一定的检测。

在具体的治疗中,阿司匹林属于一种乙酰水杨酸类药物,也是一种有效的抗凝药,有助于产妇维持血管张力,并实现血凝的效果。在前列腺素合成的同时对环氧化酶产生作用,并通过脂肪酸环氧化酶达到不可逆乙酰化促使环氧化酶失活的效果,有效抑制了血浆中舒血管因子前列环素(PGI2)和缩血管因子血栓素A2(TXA2)的合成。如果单纯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由于产妇本身是免疫损伤出现高凝状态,难以实现改善病理的目标,因此需要联合其他的抗凝剂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低分子肝素钙具有持续快速的抗血栓作用,并能抑制补体活性,对细胞的侵袭力以及发育能力都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为产妇提供免疫反应[3]。本研究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的观察组产妇妊娠治疗有效率为86%,明显高于单纯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对照组62%(P<0.05)。另外,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产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能够改善产妇D-二聚体增高复发性流产的妊娠结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D-二聚体升高的复发性流产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100例接受治疗的D-二聚体增高复发性流产产妇,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经治疗后有43例为早产或足月产,治疗有效率为86%,对照组产妇经治疗后有31例为早产或足月产,治疗有效率为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1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能够改善产妇D-二聚体增高复发性流产的妊娠结果 ,疗效显著。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D-二聚体,复发性流产

参考文献

[1]马斐飞.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传统安胎法治疗D-D异常升高复发性流产的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15,12(53):50-52.

[2]刘昱磊,王俊玲.中西医治疗D-二聚体增高的先兆流产患者22例.四川中医,2013,31(1):96-97.

阿司匹林治疗RVVC的临床观察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规则硝酸咪康唑栓治疗7 d疗程的患者。年龄25~40岁, 有至少一个下面7个阳性阴道临床症状和体征:外阴、阴道瘙痒, 外阴、阴道烧灼、刺激感, 外阴潮红, 外阴水肿, 阴道潮红, 阴道水肿, 白带豆渣样。满足一项实验室检查要求:念珠菌菌检阳性。同意在用药期间禁性生活, 实验期间禁用避孕药, 同意经期使用卫生巾。排除标准: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对硝酸唑过敏者, 入选时有其他阴道炎 (滴虫性、细菌性) 和生殖器疱疹性病变。

1.2 方法

药物:硝酸咪康唑200mg, 西安杨森制药公司生产。复方阿司匹林0.42。随机分组及用药方法:随机分为3组:Ⅰ组:49例, 单纯用硝酸咪康唑, 经净第1天开始阴道用药, 连续7 d, 晚上用药;Ⅱ组:51例, 单纯用复方阿司匹林, 每晚1粒, 阴道用药, 连用7 d;Ⅲ组:54例, 同时用硝酸咪康唑和复方阿司匹林, 每晚各1粒, 连用7d;临床观察指标: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外阴、阴道瘙痒, 外阴、阴道烧灼、刺激感, 外阴潮红, 外阴水肿, 外阴表皮脱落, 阴道潮红, 阴道水肿。微生物观察指标:念珠菌菌检。疗效评价:按痊愈、显效、无效3级标准判断。痊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 未完全消失;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微生物学疗效评价:镜检念珠菌阴性。

1.3 统计分析和方法

数据采用±s和百分率表示, 采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学检验, 采用winconxon秩和检验, 以P<0.05为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来分析一般资料。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共筛选154例 (Ⅰ组49例, Ⅱ组51例, Ⅲ组54例) 入选时患者年龄29.6岁 (25~40岁) , 3组在发病年龄无显著性差异。

2.2 疗效

(见表1)

3 讨论

阿司匹林/治疗应用 篇5

关键词:VD,阿司匹林,临床对照研究

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ementia, VD) 是指由脑血管疾病导致脑供血障碍而出现的智能全面减退, 常在50~60岁发病。可由各种急慢性脑血管病引起, 患病率逐年递增, 临床表现:主要为认知功能不全、情绪和行为的异常、记忆功能减退。目前对治疗VD尚无特效药物[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江西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神经科住院及门诊病例7000例,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00例。实验组中男女各1750例, 年龄52~84岁, 对照组中男女为1925例, 1575例, 年龄50~85岁。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痴呆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并随机纳入7000例正常对照组, 其中男性3850例, 女3150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纳入患者的诊断需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草案》的轻、中度临床诊断Ⅲ;而且满足我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

1.3 方法

将7000例V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神经保护和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 100mg, 每晚顿服, 总共3个月, 在入组时分别抽取正常对照组和VD组患者的血液进行IL-6、Fg、hs CRP水平的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在治疗4周和12周后进行疗效判定, 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简易MMSE评分, 进行疗效评定。

1.4 主要观察指标

1.4.1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依照1985年神经精神科会议制定的标准, 分显效、有效、无效、恶化。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率。

1.4.2 实验相关指标

入组时正常对照组7000例及VD组7000例患者的血液标本, 检测其IL-6、Fg、hs-CRP水平, 比较其差异。

2 结果

2.1 正常组与VD患者IL-6、Fg、hs-CRP的比较

正常组7000例的血清IL-6、Fg、hs-CRP水平与VD组7000例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见表1。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等的比较

4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的差异, 12周后对照组的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显,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在治疗12周前后实验组的MMSE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而对照组12周前后的MMSE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12周后实验组的MMSE评分和对照组的MMSE评分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对照组明显低于治疗组。见表2~表4。

3 讨论

VD常是脑血管病的主要转归之一, 常见原因是多发性的脑卒中, 患者常有抽烟、酗酒、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诸多的危险因素因而导致脑卒中经常反复发生, 而且每次发生后都会留下神经精神后遗症, 最终成为多方面的严重智能减退皮质功能障碍, 然后是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和大面积脑梗死都可引起弥漫性大脑皮质功能衰退。另外还有分水岭区脑卒中、丘脑都可引起VD[3]。由于缺血导致胆碱递质在脑内的浓度减低故而造成了VD的认知障碍, 而且引起相应的神经元功能缺损[4]。CRP是由TNF及IL-6等细胞因子所诱导的, 是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CRP在正常人体内含量极少, 但血管损伤、肿瘤、严重感染、动脉粥样硬化、缺血和坏死等情况下可显著升高, hs CRP参与了VD的发病机制。在急性期VD患者的血清中IL-18的浓度明显增高, IL-l8通过参加了VD炎症过程, 与VD的发生发展有紧密关联。尽管目前还不能确定Fg在VD发病中的准确机制, 大多数研究显示Fg与VD有独立相关性[5]。本调查结果显示, VD患者的IL-6、Fg、hs-CRP水平显著的高于正常健康体检者, 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与文献报道一致。在国外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非甾体类药可以延缓VD发生, 减慢疾病的发展以及改善痴呆症状, 而且显示非甾体类药还有保护神经的作用, 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还相对较少。田氏等的研究显示血浆中高血栓烷水平可能是VD发病的危险性因素之一, 认为阿司匹林可能起保护作用[6]。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式, 通过对江西7000例VD患者的临床研究表明, 阿司匹林在治疗VD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 值得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7]。

参考文献

[1]周伯荣, 许治强, 匡永峰, 等.多重药物叠加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有效性[J].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 (7) :1214-1215.

[2]王素香.血管性痴呆的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 2004, 7 (4) :219.

[3]路清华, 胡安新.阿司匹林临床应用新进展及配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5, 8 (4) :323-324.

[4]高欣, 汤伟军, 王霞, 等.7.0T MR下纯氧吸入后大鼠脑灰、白质弛豫值与脑血流变化[J].磁共振成像, 2010, 1 (6) :459-464.

[5]张存捷.阿司匹林使用中的几个问题[J].中华全科医学, 2008, 6 (8) :860-861.

[6]蔡敏.生堡全塾匡堂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综合诊治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 2010, 39 (1) :34-36.

阿司匹林/治疗应用 篇6

关键词:阿司匹林,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应用,分析

阿司匹林在医学临床中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 其最初的功能是镇痛去热。在20世纪70年代, 医学研究人员发现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因此, 它被广泛应用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1]。伴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医学界对血栓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认识有所提高, 对于阿司匹林的使用, 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小剂量的应用阿司匹林, 能够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同时也是长期治疗该疾病的基础药物。与此同时, 相关研究表明, 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会对人体的多个器官、系统造成损害。本文针对阿司匹林的临床不良反应进行针对性研究, 具体报道如下。

1 对消化系统的损伤

1.1 胃肠道不良反应的表现:

应用阿司匹林, 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影响到人体的消化系统, 比如胃肠道的损伤。患者在口服阿司匹林药物时, 会刺激胃黏膜, 从而导致腹部不适, 产生呕吐、恶心的情况。长期服用患者会出现胃黏膜损伤、糜烂、溃疡, 同时伴有胃出血的症状。除此之外, 个别患者由于大便潜血从而导致贫血。

1.2 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

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 阿司匹林对环氧合酶具有抑制作用, 能够降低黏膜前列腺素的生成数量, 于是就会对胃肠道的黏膜产生刺激作用, 甚至穿透胃黏膜的上皮细胞, 产生直接危害[2]。第二, 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COX的合成, 由于减少了血栓素合成的数量, 就会减弱血小板的聚集能力, 从而导致出血。第三, 在阿司匹林的应用过程中, 白三烯的数量会增加, 自由基在黏膜中具有一定的毒性, 会减少肝脏凝血酶原的合成。

1.3 应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阿司匹林时, 即使使用小剂量或服用肠溶片, 也不会完全消除不良反应的发生, 而且对于老年人群体而言, 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会更高。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胃黏膜能力减退, 对损害因素的抵抗能力不强。在应用阿司匹林时应该注意:第一, 监测使用效果, 对血常规、大便隐血进行经常测试, 定期进行胃镜检测。第二, 坚持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第三, 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治疗, 使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和奥美拉唑具有类似的功效。

2 对血液系统的损伤

2.1 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

使用阿司匹林, 对血小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能够延长出血时间。如果使用的剂量较大或者时间过长, 会阻碍凝血酶原的形成, 促使凝血时间延长, 从而导致出血[3]。其主要原因在于, 阿司匹林的变态反应增加了血小板的破坏力度, 一般情况下在用药1周以后就会发病。

2.2 禁止使用的人群:

第一, 患有严重的肝病患者、维生素K缺乏患者、系统性的血液疾病患者, 以及凝血酶原含量低的患者, 严禁使用阿司匹林。第二, 血小板数量不足的患者, 在疾病的治疗中不好避免使用阿司匹林。

2.3 注意事项:

其一, 对于普通的服药患者而言, 从开始服用阿司匹林起, 每2周时间对血小板的数量进行一次检查, 时间长了之后每半年时间检查一次, 这样能够从源头上消除对血液中血小板的影响。其二, 对于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而言, 医师要询问患者对阿司匹林的使用情况, 对出血凝血的功能加强监测力度。在手术日期的前1周时间, 就停止使用阿司匹林, 并适量服用止血药物。如果是急诊手术, 则可以用低分子肝素取代。

3 对肝脏的损伤

阿司匹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容易引发药物性的肝损害。所谓药物性肝损害, 指的是由于药物具有毒性, 导致肝脏产生疾病或产生过敏反应。这一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 由于人体的遗传因子变异, 或者具有特异性体质, 导致部分人体对该药的敏感性提高。药物或代谢物具有半抗原的作用, 它和肝特异蛋白结合之后, 形成的抗原能够引发变态反应, 从而使肝脏发生炎症损伤[4]。所以, 如果患者属于过敏性体质, 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很高。第二, 老年人群体容易发生此类病症, 经研究, 主要是由于长期使用阿司匹林, 导致药物的代谢酶活性降低, 于是肝脏的负担就会加重。老年患者肝脏的功能受损后, 一般不容易发现。而且药物的剂量越大, 使用的时间越长, 对肝脏功能的损害就越严重。为了应对此种情况, 应该定期检查肝脏功能, 从而尽早发现异常情况。

4 对肾脏的损伤

对于阿司匹林导致肾脏疾病的不良反应, 在相关的新闻报道中早已出现。研究认为, 导致肾脏损害的原因在于阿司匹林的使用剂量过大, 以年为单位计算, 超过2 kg就会导致肾脏疾病。当然, 小剂量也有可能诱发肾病。主要原因在于, 阿司匹林抑制了环氧合酶的合成, 降低了黏膜前列腺素的生成数量。对于低氧环境下的肾血流而言, 它对输血管的黏膜前列腺素具有高度的依赖性。使用阿司匹林, 会促使肾小血管收缩, 甚至导致血管僵硬, 从而产生肾间质纤维化的现象。对老年人而言, 由于肾脏功能有所下降, 应该定期对尿常规、肾功能进行检查, 避免产生肾脏的损害。

5 阿司匹林过敏

5.1 过敏反应的表现:

服用阿司匹林过敏, 指的是在服用之后会出现一些症状。根据临床表现来看, 常见的过敏反应有:急性荨麻疹、支气管痉挛、严重鼻炎、血管水肿、甚至休克。部分患有哮喘疾病的患者, 在服用阿司匹林后, 会导致哮喘急性发作, 并且在发病过程中会伴有鼻窦炎或者鼻息肉, 这种症状在医学被称为阿司匹林三联征[5]。

5.2 阿司匹林三联征的发生机制:

通过研究发现, 阿司匹林能够抑制气道的环氧合酶途径, 导致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数量急剧减少。黏膜前列腺素的主要作用是扩张支气管, 其原料是花生四烯酸。结果, 花生四烯酸和脂氧合酶相互结合, 生成大量的白三烯, 它具有收缩支气管的作用, 因此导致哮喘的强烈发作。

5.3 注意事项: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阿司匹林在临床应用中会发生一定的过敏反应, 因此治疗前应该注意以下事项:第一, 询问患者是不是存在阿司匹林的过敏病史。第二, 对患者进行仔细、全面的检查, 重点检查患者的鼻部特征和症状, 对患有鼻窦炎或鼻息肉的患者进行特殊对待。第三, 在治疗前可先在患者身上进行阿司匹林的激发试验, 但应该注意的是, 这种试验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 需要在医师的监视下进行。

6 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尽管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 阿司匹林是最为基础的药物, 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同时, 我们应该认识到它对人体的消化系统、血液系统、肝脏、肾脏等重要部位的损伤, 以及发生的过敏现象。介于此,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应该密切观察使用阿司匹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从中找出原因, 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只有趋利避害, 才能充分发挥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疗效作用。

参考文献

[1]韩美丽.浅谈阿司匹林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J].北方药学, 2013, 10 (8) :106.

[2]王秀刚.阿司匹林的临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19) :189-190.

[3]俞萍.135例阿司匹林致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业, 2008, 17 (24) :53-54.

[4]吴冰冰, 梅琼.阿司匹林不良反应的国内文献分析[J].中国药师, 2008, 11 (2) :224-225.

阿司匹林/治疗应用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2013 年10 月—2015 年1 月期间接受诊治的血栓性脑梗塞患者100 例, 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治疗组50 例、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50 例。 治疗组有男患26例, 女患24 例, 年龄在55~68 岁之间, 平均 (61±2) 岁, 发病时间为1~8 年之间, 平均病程为 (2.3±0.2) 年;对照组有男患24 例, 女患26 例, 年龄在54~71 岁之间, 平均 (62±1) 岁, 发病时间为1~9 年之间, 平均病程为 (2.4±0.1) 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程度方面的自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因此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丹参注射液 (产品批号:Z61020761, 剂量:每支装10 m L) 40 m L, 加入右旋糖酐 ( 产品批号:H20003299, 剂量:500 m L:50 g右旋糖酐40 与25 g葡萄糖) , 1 次/d, 静脉注射[5]。

治疗组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 具体剂量为: (产品批号:H20030160, 剂量:0.3 g/片) 0.6 g, 1 次/d口服。疗程结束后, 给予肠溶阿司匹林 (产品批号:H13024364, 剂量:25 mg/片) 100 mg, 3 次/d口服。 1 d为1 个疗程。 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定标准

经治疗后,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无明显精神症状视为显效;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精神症状有明显减轻视为有效;患者一般情况差, 精神症状未见减轻视为无效。治疗有效率 (%) = (显效+有效) /总数×100%[6]。

使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此次研究的患者进行评定, 评分越高, 精神缺损越严重[7]。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 (±s) 表示计量资料, 对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为单位, 比较采用 χ2检验, 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经积极治疗, 治疗组中痊愈43 例、好转5 例、无效2 例, 总有效率为96% ;对照组中, 痊愈32 例、 好转11例、无效7 例, 总有效率为86%, 由此表明,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213, P<0.05) 。 见表1。

2.2 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 (14.2±0.5) 分, 治疗2 周后,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 (6.8±0.1) 分。 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 (19.2±1.5) 分, 治疗2 周后,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 (9.8±0.9) 分。 两组进行对比,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t=1.4127) 。

3 讨论

急性期的血栓性脑梗死疾病, 常见的治疗办法是溶栓治疗。 虽然该方法临床效果较好, 但是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同时需要考虑溶栓时间窗等方面的问题。 急性期的脑血栓栓塞, 发病原因是血栓引起的脑部动脉阻塞, 随后导致脑组织缺血, 如果能够及时疏通血管, 恢复脑组织的供血, 能够有效降低组织由于缺血因素导致的坏死。 可以说, 急性期血栓性脑梗死疾病治疗的目的, 是快速的把握时机, 在脑部组织由于缺血而发生坏死之前, 对血栓使用药物进行溶解, 从而恢复脑部组织的供血, 降低脑部组织发生坏死的可能。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使得疾病的治疗手段不断增加, 针对急性期的血栓性脑梗死疾病, 目前提出了一个新的治疗办法, 即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

阿司匹林, 药理学上又叫做乙酰水杨酸, 作为一种具有解热镇痛非甾体抗炎药, 主要的应用范围是治疗感冒和预防心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的特点是价格相对较低, 治疗效果明显, 能够预防多种疾病。 急性期的血栓性脑梗死疾病发病因素为血小板聚集性增高, 导致脑部严重的损害。 使用阿司匹林能够有效分解已经聚合的血小板, 从而治疗急性期血栓性脑梗死疾病。

该次研究经积极治疗,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 由此表明,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213, P<0.05) 。 以上数据表明, 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期的血栓性脑梗死疾病, 其治疗效果要高于传统的使用丹参联合右旋糖酐方法进行溶栓治疗的治疗效果。 该结论符合刘慧等[7]的研究结果。 该次研究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 (14.2±0.5) 分, 治疗两周后,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 (6.8±0.1) 分。 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 (19.2±1.5) 分, 治疗2 周后,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 (9.8±0.9) 分。 2组进行对比, 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以上数据表明, 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期的血栓性脑梗死疾病, 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且能够较快的帮助患者改善精神系统症状, 其效果要高于传统的使用丹参联合右旋糖酐方法进行溶栓治疗的治疗效果。 该结论符合肖群等[8]的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 对于急性期的血栓性脑梗塞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 其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到临床。

参考文献

[1]王姗姗.依据达奉注射液治疗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 2013 (24) :127, 140.

[2]吕玉可, 李兰涛.急性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 2 (11) :57-58.

[3]吕建军, 郭素贞, 赵伟娥, 等.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塞2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 13 (9) :53-55.

[4]李海华.进展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 31 (1) :58-60.

[5]赵爱国.外伤性大面积脑梗塞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对策研究[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 36 (1) :16-18.

[6]李伟.23例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法医学鉴定分析[J].中外医疗, 2013 (20) :3-5.

[7]刘慧, 王文红.脑血栓片临床观察60例病历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 2012, 4 (18) :58-60.

阿司匹林/治疗应用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选出TIA病人120例, 其中男70例, 女50;例, 年龄38~76岁之间, 平均年龄60岁, 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 男36例, 女24例。B组60例, 男35例, 女25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

1.2 入选标准

12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1], 排除: (1) 既往有脑卒中病人; (2) 严重其他系统疾病病人; (3) 凝血系统疾病病人[2]。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A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按常规一次1 0~2 5 m L,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注射液500m L中, 1d2次。用完后口服肠溶阿斯匹林每晚150mg, 疗程3个月。对照组B组单纯使用肠溶阿斯匹林每晚1 5 0 m g, 疗程3个月, 其他治疗相同 (包括控制高血压, 血糖, 血脂等) 。A组3个月内复发1例, 6个月内复发3例, B组3个月内复发5例, 6个月内复发10例。A组与B组TIA复发对照P<0.05。

2 结果

A组前3个月TIA复发1例, B组5例。后3个月A组TIA复发3例, B组10例, 疗效结果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 (P<0.05) 。在治疗期间, 个别病人出现皮下出血, 及上消化道不良反应, 无做特殊处理症状无加重。

3 讨论

TIA是由缺血引起的神经症状, 一般在24h内症状消失, 发作时间几秒钟、几分钟、几小时不等, 呈反复发作性, 主要由血管斑块形成导致血管狭窄, 因血液动力等原因致缺血, 或者是由近端血管斑块, 心脏附壁血栓脱落, 流向脑血管远端, 致血管栓塞, 有时机体纤溶系统激活, 把微血栓溶解而症状消失。目前治疗方向主要是防治血管狭窄及斑块形成, 常规用药主要是肠溶阿斯匹林, 国内常规剂量为150mg1次/d, 临床效果较佳。银杏达莫注射液在治疗脑血管病的临床实践中, 取得良好的疗效。阿司匹林是传统的抗血小板集聚药, 能够降低血浆溶血磷脂酸 (LPA) , 而溶血磷脂酸是磷脂代谢的中间产物, 其水平可以反映血小板活化状态, L P A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阿司匹林降低L P A水平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途经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抑制血小板活化时产生L P A的过程[3]。

银杏达莫含有银杏总黄酮、双嘧达莫等成分, 其中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有效地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花生四烯酸AA、ADP诱导的血小板集聚, 其主要药理作用: (1) 扩张心脑血管。银杏总黄酮具有扩张冠脉血管、脑血管, 改善脑缺血产生的症状和记忆功能。双嘧达莫抑制血小板聚集, 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明显, 能改善缺血组织供血, 降低耗氧量, 迅速修复因缺血而损伤的细胞组织。 (2) 增强纤溶系统活性, 溶解血栓。 (3) 改变血液流变学上的某些因素。 (4) 降低血管阻力, 加快血流速度, 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 (5) 神经保护作用[4]。在临床使用中副作用较低, 适用范围广, 可终止和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预防或推迟脑梗死的发生[5]。本组治疗TIA过程中, 得出的结论是银杏达莫具有扩张脑血管改善脑缺血产生的症状和记忆功能, 其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以通过不同途经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对T I A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肠溶阿斯匹林。

参考文献

[1]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

[2]黄明, 朱凤水, 李慎茂, 等.7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血管造影结果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5, 10:449~453.

[3]贺顺龙, 朱兆洪, 梁玉玲, 等.调控血脂改善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4, 17:135.

[4]吴军, 绕明俐, 张海鸥, 等.实验性大鼠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细胞增生, 凋亡和坏死[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3, 23 (7) :441~442.

上一篇:电视纪实节目下一篇:高校学科融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