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猫方/治疗应用

2024-06-26

@灵猫方/治疗应用(通用8篇)

@灵猫方/治疗应用 篇1

摘要:通过归纳总结历代不同经方治疗黄疸的特点, 方便临床灵活使用, 以提高退黄效果。并举例予以说明。

关键词:黄疸,经方,方证

现存关于黄疸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 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溺黄赤, 安卧者, 黄疸, …目黄者曰黄疸。”指出了黄疸的临床表现, 身目黄、小便黄。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根据黄疸的病因特点将其细分黄疸、谷疸、女劳疸、黑疸、酒疸五种, 并相应给出了有效方剂。此五种黄疸在临床上均可出现, 而如今黄疸的辨证治疗多以阴黄、阳黄区分, 治疗以茵陈蒿汤、茵陈术附汤为代表方, 缺乏对病因的仔细辨证分析, 处方缺乏灵活性, 从而影响了临床疗效。本文从原文、组成、方证、辨证、煎煮法方面归纳总结不同经方治疗黄疸的特点, 以飨同道。

1 历代黄疸名方

1.1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原文:伤寒, 瘀热在里, 身必黄,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262) 《伤寒论》。组成:麻黄5~20g、连翘10~15g、赤小豆30~50g、桑白皮15~25g、杏仁10~20g、甘草10~15g、大枣 (掰) 5~12枚、生姜10g。方证:湿热黄疸, 发热, 恶风, 无汗, 身痒, 小便不利, 或伴浮肿, 或心烦, 脉浮。辨证:外有表寒, 内有湿热。煎服法:1日1剂或2剂, 药后覆被, 以汗出取效。

1.2 大柴胡汤

原文:诸黄, 腹痛而呕者, 宜大柴胡汤。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卷九·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组成:柴胡10~15g、黄芩6~10g、芍药6~20g、半夏6~10g、生姜3~6g、枳实6~10g、大枣6~10枚、大黄5~10g。方证:身目尿黄, 大便秘结或量少、色浅, 发热, 或寒热往来, 口苦, 胸胁苦满, 伴见上腹部拘急疼痛, 局部肌紧张。舌苔黄且干燥, 脉滑数。辨证:少阳胆气不舒, 阳明腑气不通。煎服法:大黄同煎, 去渣再煎, 即浓缩。

1.3 栀子大黄汤

原文:阳明病, 身热, 发黄, 心中懊扰, 或热痛, 因于酒食者, 此名酒疸, 栀子大黄汤主之。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卷九·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组成:栀子12~15g、大黄15g、枳实12g、豆鼓30g。方证:一身尽黄, 身热口渴, 心中热痛, 懊扰不宁, 不思饮食, 小便短数, 舌红, 苔黄腻, 脉沉数有力。辨证:阳明湿热之黄疸, 酒精性黄疸尤佳。煎服法:大黄同煎。

1.4 栀子柏皮汤

原文:伤寒, 身黄, 发热者, 栀子柏皮汤主之。 (261) 《伤寒论》。组成:栀子12g、甘草10g、黄柏15g。方证:身黄较轻, 发热, 纳差, 心烦, 小便不利, 无恶寒、便秘。辨证:湿热发黄, 热重于湿而中气不足。煎服法:无特殊。

1.5 茵陈蒿汤

原文:伤寒七八日, 身黄如橘子色, 小便不利, 腹微满者, 茵陈蒿汤主之。 (260) 《伤寒论》。阳明病, 发热汗出者, 此为热越, 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 身无汗, 齐颈而还, 小便不利, 渴饮水浆, 此为瘀热在里, 身必发黄, 茵陈蒿汤主之。 (236) 《伤寒论》。组成:茵陈10~80g、栀子10~15g、大黄6~10g。方证:身目尽黄, 色鲜明如橘子, 小便色黄而短少, 心烦, 腹满, 舌苔黄腻, 脉滑数。辨证:阳明湿热瘀结。煎服法:先煎茵陈, 再下其余二味。

1.6 大黄硝石汤

原文:黄疸, 腹满, 小便不利而赤, 自汗出, 此为表和里实, 当下之, 宜大黄硝石汤。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卷九·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组成:大黄10~15g、黄柏12~15g、芒硝12~15g、栀子10~15g。方证:身热发黄, 汗出, 小便涩赤, 大便难, 心胸结痛, 懊扰而口燥、苔黄、脉滑数。辨证:重度黄疸之湿热胶结, 里热熏蒸。煎服法:先煎煮三味, 纳芒硝, 以下为度。

1.7 茵陈五苓散

原文:阴黄之证, 身冷, 脉沉细, 乃太阴经中寒湿, 身如熏黄, 不若阳黄之明如橘子色也。当问其小便利与不利, 小便不利宜本方。组成:茵陈蒿末4g、五苓散2g。用法:上二味和, 先食饮方寸匕6g, 日三服 (《金匮要略》) 。方证:身目黄染, 头重身困, 胸脘痞满, 食欲减退, 腹胀, 苔垢腻, 脉濡。辨证:阳黄之湿重于热。

1.8 茵陈术附汤

原文:伤寒, 发汗已, 身目发黄, 所以然者, 以寒湿在里, 不解故也。不可汗也, 于寒湿中求之。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卷九·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阴黄之证, 身冷, 脉沉细, 乃太阴经中寒湿, 身如熏黄, 不若阳黄之明如橘子色也。当问其小便利与不利, …;小便自利宜茵陈术附汤主之。《医学心悟》卷二。

组成:茵陈10g、白术20g、附子15g、干姜10g、甘草 (炙) 5g、肉桂 (去皮) 3g。方证:黄疸日久, 身目黄染, 色暗淡如烟熏, 恶寒无汗, 口不渴, 或渴喜热饮, 四末不温, 纳差, 舌淡, 苔腻, 脉沉细或濡缓。辨证:太阴寒湿发黄。

1.9 茵陈四逆汤

原文:阴黄。病人脉沉细迟, 肢体逆冷, 腰以上自汗出。阴黄。皮肤凉又烦热, 欲卧水中, 喘呕, 脉沉细迟无力;皮肤冷, 心下硬, 按之痛, 身体重, 背恶寒, 目不欲开, 懒言语, 自汗, 小便利, 大便了而不了, 脉紧细而发黄。《伤寒微旨论》卷下。组成:干姜45g、甘草 (炙) 30g、熟附子30~120g、茵陈180g, 又名茵陈附子干姜甘草汤。方证:身目黄染日久如烟熏, 怕冷, 喜热饮, 神倦, 思睡, 纳差, 四肢不温, 舌淡, 苔白厚腻。辨证:太阴寒湿合少阴阳衰之发黄。煎服法:先煮茵陈、附子, 后下余药。

2 病案举隅

病例1:某男, 38岁, 2010年8月31日初诊于广东省中医院。黄疸2月, 于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后出现,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排除胆囊癌。全身皮肤黄暗如烟熏。皮肤瘙痒。胃口不好, 厌食油腻。小便黄绿色。大便每日一行, 偏干。睡眠不好, 入睡困难。每夜仅睡3、4个小时。无胸闷。形体瘦矮, 精神稍显萎靡。眼大, 双眼皮, 巩膜黄染, 秃发, 讲话时频频挤眼。上腹部压痛明显, 手术后之伤疤触痛明显。压舌反应大 (恶心) , 舌色紫, 舌下黏膜色黄, P72次/min。肝功能 (8月27日) :总胆红素509, 直接胆红素314.4, 谷丙60, 谷草86, 碱性磷酸酶151。处方以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柴胡10g、枳壳10g、赤白芍各15g、半夏10g、黄芩10g、茵陈30g、栀子10g、大黄6g、生姜10g、大枣4枚、桂枝6g、丹皮10g、茯苓15g、桃仁10g。

2010年9月28日二诊。较上次精神好转, 诸症减轻。生化提示:总胆红素101.8μmol/L, 直接胆红素58.2μmol/L, 谷丙转氨酶77U/L, 谷草转氨酶90U/L。原方续服3周。

2010年10月19日三诊。皮肤黄染明显减轻, 无肤痒, 食欲恢复, 小便变清, 睡眠好转, 精神状态恢复正常, 按之心下无压痛。现觉药苦, 自己减量服用。生化提示:总胆红素47μmol/L, 直接胆红素32.3μmol/L, 谷丙转氨酶46U/L, 谷草转氨酶47U/L。原方10剂, 隔日服用。

病例2:片仓鹤陵治疗某男, 患黄疸, 更数医, 累月不见效, 发黄益甚, 周身如橘子色, 无光泽, 带暗黑, 眼黄如金色, 小便短少, 色如黄柏汁, 呼吸迫促, 起居不安。享和癸亥7月求治, 以指按胸胁上黄气不散, 此为胆症之极重者, 仍用茵陈蒿汤合大黄硝石汤做大剂, 日服三四剂。30日许, 黄色始散, 小便清利而痊愈。摘自《皇汉医学》。

3 讨论

根据黄疸的病因病机特点及经方组成, 归纳黄疸的治疗原则基本为发汗、利小便、通大便、活血化瘀。黄疸初期多以湿热阳黄为主, 后期迁延不愈常转化为湿重热轻兼阳虚血瘀之阴黄。早期治疗以祛邪为主兼顾中洲, 后期则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 故治疗黄疸不可一方到底。

临床体会: (1) 大柴胡汤对于以直接胆红素升高、胆汁酸高为主的肝内瘀胆如果方证相符, 用之奇效。 (2) 大黄同煎, 可以减缓泻下作用同时又起到活血化瘀作用, 选择熟大黄更好。剂量上可用至15g, 保证每日大便不少于5次。同时嘱患者多饮水, 注意补液及补充电解质。 (3) 面色晦暗未必就是阴黄, 如果没有怕冷, 神倦, 舌淡, 喜热饮, 脉沉或细等症状, 应考虑为血瘀征象。此时活血化瘀药物配伍使用, 可以加强退黄作用, 如案1中合用桂枝茯苓丸, 也可用大剂量赤芍活血退黄。

参考文献

[1]熊曼琪.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2]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0.

[3]张仲景, 著.何任, 整理.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4]程国彭, 著.田代华整理.医学心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5]解缙.永乐大典·伤寒微旨论[M].北京:中华书局, 1998.

[6]汤本求真, 著.周子叙, 译.皇汉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灵猫方/治疗应用 篇2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健脾清化方;陈建杰

中图分类号:R51.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4-0006-02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迁延所致的肝脏慢性炎症坏死性疾病,是我国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多以乏力、恶心、腹胀、肝区疼痛为主要症状。据统计,全球约5%人口的健康受到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影响;而我国 HBV的患病人数高达2000 万,且每年死于与乙肝相关肝病的人数更是超过了30 万[1]。

陈建杰教授是上海市名老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肝病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30余载。陈教授在总结前人理论和经验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对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良多,现将陈教授应用健脾清化方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经验初步总结如下。

1临床经验

1.1辨证思路根据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可将其归为归属于“黄疸”“胁痛”“肝着”“肝瘟”等疾病范畴,属于中医学温病范畴。陈教授认为湿邪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核心病机,脾虚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金匮要略》云:“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东垣曰:“脾胃虚则百病生,调理中州,其首务也。”另外,《温病条辨》指出:“湿为阴邪,其来有渐,且其性氤氲粘腻,非若寒邪之一汗而解,温热之一凉则退,故难速已”。湿浊阻滞气机,发展到脾肾阳气不足,湿浊不化,寒湿不化,由实变虚。乙型肝炎病毒作为一种杂气致病,易由表入里,由气入血,易损肝及脾至肾,从而引起一系列的虚实夹杂的病理变化,其中正虚是病情迁延反复、缠绵难愈的内在因素,邪实是导致肝炎转为慢性的首要条件[2]。而肝病的慢性化,一与毒邪伏留有关,一与正气亏虚不足以御邪有关。而正气亏虚与后天之脾密切相关,在慢乙肝发病中肝脾均受损[3]。陈教授认为湿邪贯穿于慢性乙型肝炎的始终,湿邪困脾,脾虚无力运化内外之湿,湿郁化热,湿热余邪不清构成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病机,导致慢性乙型肝炎的迁延不愈[4]。

1.2治疗原则在肝病治疗中,古今医家均非常重视固护脾胃之气,肝病“实脾”是治疗肝病的一个重要治则。张仲景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以安未受邪之地”。《金匮要略》又云:“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近代医家张锡纯亦主张“欲治肝病,原当升降脾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之自理”,进一步强调当从治脾出发论治肝病。临床上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除有肝区不适的症状外,多表现为神疲乏力、四肢倦怠、腹胀纳少、舌苔白腻等一派湿阻中焦之象;五运六气中,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故脾主湿;所以湿邪犯人,脾胃常先受病,脾胃属土,居于中焦,受湿当化之[4]。故肝病从脾论治有其临床上的实际意义。陈教授认为脾虚为慢性乙型肝炎发生的根本,正气虚损,邪气留恋,进而导致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反复缠绵,临床上当以固中州为大法[5],重在化湿运脾,常选用平和之药,缓攻缓散,忌大量使用清热解毒之药。

1.3遣方用药基于上述认识,陈教授对于证属脾虚湿热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予以自拟健脾清化方加减治疗。方取四君子汤化裁,炒党参甘平,健运中气,为君药;臣以炒白术苦温燥湿,健脾益气,加强益气助运之力;茯苓甘淡,健脾渗湿;苓、术合用,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更有苍术味微苦,气芳香而性温燥,其性走而不守,是为运脾化湿之要药;炙甘草甘温,补脾益气和中;茵陈、金钱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给邪以出路;加用炒谷芽佐以健脾护胃,兼顾消胀,善疏肝气。全方以健脾为主,兼清热化湿,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诸症自除。

无论是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还是其他内科杂病的治疗中,陈教授都力求把握主证,用药轻灵,组方简单,随证加减。两胁胀痛者,气滞甚于血瘀,加青皮、香附、八月札,血瘀甚于气滞,加延胡索、刘寄奴;舌苔黄腻,胁肋胀闷者加六月雪、田基黄清利湿热;胃脘部不适,反酸者加煅瓦楞、乌贼骨、白螺狮壳;胃纳欠馨者加炙鸡金、炒莱菔子;气虚无力者加炙黄芪、制黄精;头晕、耳鸣、腰酸无力者加杜仲、狗脊、山茱萸、枸杞子补肾强腰;口干渴,舌红少津者加生地、石斛滋阴生津;大便干结者加制川军、全瓜蒌、知母、炒枣仁、柏子仁;齿衄者加黄芩炭、地榆炭;少腹痛,尿路感染者加败酱草、红藤、橘核;自汗者加糯稻根、煅龙牡;尿酸高者加鹿衔草、车前草;胸闷者加丹参、厚朴;两下肢酸软者加络石藤、丝瓜络;夜寐不佳者加珍珠母、灵磁石、五味子、合欢皮、百合、灵芝;虚热口疮者加地骨皮、嫩白薇;咳嗽者加苦杏仁、桔梗、炙紫菀、炙款冬;血脂高者加荷叶、菊花、决明子、焦山楂。总归围绕病机,因势利导,以祛湿邪为要。另外,陈教授亦注重患者日常调理,要求饮食清淡、控制饮酒等。

2病案举例

患者汤某,男,45岁,因“乏力1月余”初诊。自诉2007年体检发现乙肝大三阳,HBV-DNA未测,肝功能正常。2008年复查HBV-DNA 3.29×107,肝功能正常,间断服用乙肝清热解毒颗粒、胆宁片,未予抗病毒治疗。201.4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服中药1月后效果不明显。实验室检查:HBV-DNA 71.8×107,HBV-M:HBsAg 41.68487,HBeAg 8847,肝功能:TB 906,ALT 1.21,AST 55,AFP(-),B超:未见异常。刻诊:神疲乏力,胃纳欠馨,稍有口苦,溲色黄,便秘,夜寐安。苔薄黄腻,舌质偏红,脉弦。中医诊断:肝着。证属:脾虚,湿热内滞。西医诊断:HBeAg阳性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治拟:健脾,清热化湿。处方:①炒党参1.2 g,炒白术9 g,茯苓1.2 g,炙甘草6 g,苍术9 g,茵陈1.2 g,金钱草1.2 g,制川军9 g,炒谷芽30 g。1.4剂。1剂/d,水煎2次共300ml,分早晚2次服用。②垂盆草颗粒2袋,2次/d,加入中药汤剂中冲服。③恩替卡韦05mg,1次/d,口服。并嘱其清淡饮食,忌牛羊肉等,调畅情志,定期复查。

2周后复诊,诉乏力、纳差较前缓解,偶有肝区不适,二便调。苔白腻,舌质偏红,脉小弦。于上方加柴胡9 g,制香附1.2 g,继续服用1.4剂。

1个月后复诊,复查HBV-DNA 1041×104,HBV-M:HBsAg 276273,HBeAg 2691.6,肝功能:TB 1.38,ALT 58,AST 32。精神尚可,无肝区不适,纳香,二便自调。于原方加佛手,继续服用。半年后复诊,HBV-DNA阴性,肝功能正常,停服垂盆草颗粒,嘱其按时服用中药及抗病毒药,定期复查随访,以监测治疗效果。

按语:陈建杰教授认为属湿邪轻浅,以脾胃气虚为主,治宜补益中焦,故当健脾为先,以固后天之本,正如《内经》所言“厥阴不治,求之阳明”,治疗厥阴病应“调其中气,使之和平”。治疗当以健脾,清热化湿为主,自拟健脾清化方加减。方以炒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苍术健脾益气;茵陈、金钱草清热利湿;制川军以通便;加用炒谷芽佐以健脾护胃,兼顾消胀。二诊时患者二便已有改善,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均已下降,但仍有肝区不适,治疗上继以加强清热化湿。

参考文献:

[1]LU Feng-min,ZHUANG HuiManagement of hepatitis B in China[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9,1.22(1):3-4

[2]盛国光中医体质学说与肝病临床辨治[J]光明中医,2008,03:261-262

[3]李怀长梁瑞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举隅[J]山西中医,201.5,1.1:3-5

[4]杜秀萍,陈建杰陈建杰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J]河南中医,2009,09:855-856

@灵猫方/治疗应用 篇3

1 病因

《素问·经脉别论篇》“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入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小便为何物?水也,水之下流,其性使然故饮食进入胃后,腐熟后不光有精气还有水、糟粕;精气上升,浊阴下降,脾的功能正常,能散精于肺,肺气足则能通调水道,实现“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因此膀胱能储存津液,离不开脾肺发挥功能。

再参以《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篇有关肺痿记载,“肺痿吐涎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溺,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冷,必眩,甘草干姜汤以温之。”从此段话可以证明上焦虚寒浊阴不降,清阳不升,故有不渴、不咳、头眩等症状,除此之外还有小便数,原因是属上焦虚寒不能制约下焦,非下焦虚寒,明矣!

2 方论

理中丸,理中者,理中焦之气也。本证属于脾阳不足,寒湿内侵,以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不能发挥其输布、运化功能,故精不承于上,肺失其通调水道之能,终致吐利、腹满。治疗当以温运中焦、补益脾胃,使脾胃健运、升清降浊机能恢复正常。正如程应旄所言:“阳之动始于温,温气得而谷精运,谷气升而中气赡,故名曰理中,实以燮理之功,予中焦之阳也。盖谓阳虚即中气失守,膻中无发宣之用,六腑无洒陈之功,犹如斧薪失焰,故下至清谷,上失滋味,五藏凌夺,诸证所由来也。参、术、炙草,所以守中州,干姜辛以温中,必假之以焰,燃釜薪而腾阳气,是以谷入于阴,长气于阳,上输华盖,下摄州都,五藏六腑皆受气矣,此理中之旨也。若水寒互胜,即当脾肾双温,加之以附子,则命门益而土母温矣。(《名医方论》)”

3 药论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缓补之功效,仲景补虚缓急,则炙用;泻火,则生用。炙甘草,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调和诸药。如桂枝汤、小建中汤、炙甘草汤等皆以甘草补益心、脾。理中丸中以炙甘草补益脾气,调和诸药。干姜,辛温,具有回阳通脉之功。如四逆汤、甘草干姜汤、小青龙汤等皆有干姜,理中丸以干姜温阳散寒,扶助阳气。人参,生用泻火,熟用补益,仲景用之甚广如黄连汤、大半夏汤、半夏泻心汤、竹叶石膏汤、乌梅丸、薯蓣丸等。理中丸中人参应为熟用,配合炙甘草补中益元气。白术健脾燥湿,越婢加术汤、麻黄加术汤、防己黄芪汤等。凡祛湿之方皆有白术,脾阳虚则生寒湿,脾喜燥恶湿。理中丸以白术配干姜温阳以健脾。

4 医案

患者,29岁,中学教师,近日患小便频数之病,自述每日十五六次,日间十余次,夜间三四次,甚是苦恼。观其形体偏瘦,舌淡苔少,口淡不渴,诊其脉弦细,尚有畏寒、偶尔短气之证,考虑其为肺脾阳虚,准备予理中汤煎服,但因其工作繁忙无暇煎药,遂改为附子理中丸(市面仅附子理中丸有售),嘱其1丸/次,2次/d,连用10 d。10 d后尿频大为改善,小便次数明显减少,嘱其再服5 d,5 d后症状全无。

@灵猫方/治疗应用 篇4

灵猫大约在2岁性成熟,在非发情繁殖期喜独居生活,在此期间若雌雄灵猫相遇常发生殴斗。因此人工养殖灵猫,平时非发情繁殖季节应分笼饲养。大灵猫的繁殖期一般在4~6月间,也有的延至下半年。小灵猫的繁殖期因地区、气候不同而不同,多在春季发情交配,夏季产崽。人工笼养灵猫发情时有频繁的“咕、咕”叫声。此时应及时将雌雄种猫放在一个笼里让其交配,妊娠期分开饲养。大灵猫妊娠期2个月左右,每胎产崽2~4只,初生仔猫纤细,随母猫生活,往往至下一胎产崽才离开母猫独立生活。小灵猫妊娠期为3个月左右,多在5~6月份的夜间或清晨产崽,每胎可产崽1~5只,多数为3只,仔猫经母猫带养3个月后,即可断奶分窝。

四、疾病防治

“防重于治”是确保灵猫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主要是防止病从口入,不喂变质饮食,保证夏季饮水清洁,勤换水。其次是做好卫生管理,保持笼内无积粪、不潮湿,饮食用具要固定。三是定期消毒,仔猫分窝前必须对旧笼舍进行清扫、消毒。四是严防其他动物窜入猫棚。灵猫的主要病症为消化道疾病及香囊炎等。

1.肠炎。以新捕获尚未驯服的成猫或在人工饲养下繁殖的幼猫较为普遍。一般的症状是进食少或拒食,大便稀,呈灰色,继而转褐色,冻胶状并混有血液,黏膜伴有恶臭,随后下痢排血便,体温多在37.5~39.5℃。

治疗方法:多采用药物灌肠法治疗,疗效较高。药物剂量依病情轻重而定。用9%葡萄糖盐水10毫升,混以鞣酸蛋白和碳酸银各0.5克,每次灌入经过加温的药液。每日灌肠1次,一般疗程为4~6天,严重的可延长到10天左右。

2.肠寄生虫病。新捕获的野生小灵猫,多数有带状绦虫,少数寄生蛔虫。可采用槟榔、南瓜子、双氯酸等药物防治。使用驱蛔灵以每公斤体重6毫克喂服,效果良好。

3.香囊炎。发病原因主要是取香时未按正确操作规程进行而引起贮香囊的皮肤表面感染细菌而发炎,若不及时治疗,病情恶化会形成浓性溃疡,致使香囊萎缩、泌香机能消失。

防治方法:挤香前先将贮香囊外部清洗消毒。挤香动作要轻,并柔和地反复捏挤香囊,使香液慢慢排出。如用牛角匙刮香囊时,要轻轻刮取,每次取香后应涂抹润滑油,遇有充血发炎现象,可涂抹磺胺或青霉素软膏,炎症未愈时可暂停取香,以便患部组织得以痊愈。

五、人工活体取香

@灵猫方/治疗应用 篇5

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 其病本在于心, 且与肝、胆、胃、肾等脏腑的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西医对心律失常治疗的最大弊端是药物的副反应会导致新的心律失常产生, 而采用中药治疗可发挥养心复脉的调节作用, 膏方尤以滋补见长, 且服用较一般汤剂方便。周端教授应用中药膏方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现举验案二则, 以飨同道。

验案一:室性早搏案

女, 44岁, 2008年11月21日首诊。症见:心悸时作, 胸闷, 腹胀、皮肤瘙痒、鼻塞, 喷嚏晨起时作, 寐可, 纳一般, 月经正常。舌质淡红, 边有齿痕, 苔薄白, 脉细。心电图示:窦性心律, 室性早搏, 心率72次/min, 血压125/70 mmHg。有心律失常病史5年, 过敏性鼻炎史6年。治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

处方:太子参15 g, 黄芪9 g, 生白术、生薏苡仁、淮山药、北秫米各30 g, 防风、五味子、鳖甲、龟板、山萸肉各9 g, 玉竹、枸杞子、首乌、白芍、灵芝、怀牛膝各12 g, 黄精、桑寄生、女贞子、桑葚子、丹参、益母草各30 g, 川芎、当归、甘地龙、酸枣仁各12 g, 泽兰、赤芍、丹皮、柏子仁、合欢花、绿萼梅、檀香各9 g, 夜交藤、龙齿各30 g, 郁金、旋复梗、鸡内金各12 g, 瓜蒌皮、麦芽、谷芽各30 g, 苍耳子、辛夷各9 g, 蝉衣6 g, 干松15 g。共服15剂。

生晒参50 g, 阿胶100 g, 鳖甲胶、龟板胶各150 g, 木糖醇、黄酒各200 g收膏。

2009年10月29日二诊。症见:心悸、胸闷未见, 无心前区痛, 腹胀少、皮肤瘙痒、鼻塞、喷嚏晨起时作好转, 寐可, 纳一般, 月经正常。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细。心率75次/min, 早搏0~1次/min, 血压:120/75 mmHg。B超示:乳腺小叶增生。处方:上方改黄芪5 g;加柴胡9 g, 夏枯草15 g, 生牡蛎、鸡血藤各30 g。共服15剂。

生晒参50 g, 阿胶100 g, 鳖甲胶、龟板胶各150 g, 木糖醇300 g, 黄酒200 g收膏。

按:心悸当分虚实, 虚者以气阴两虚多见, “久病入络”、“久病必瘀”, 病程较长者多兼瘀血。故治疗时在益气养阴的基础上, 加用活血化瘀通脉之品。唐容川所谓“血属阴……其行也, 气运之而行也”。心主血, 血之运行全赖气之所统, 所谓“气为血之帅”。周端教授予益气养阴为主, 辅以活血祛瘀通络之品治疗心律失常常收显效。方中太子参、生白术、黄芪、生薏苡仁、淮山药、北秫米、防风、白芍、黄精、玉竹、枸杞子、首乌益气养阴;丹参、川芎、泽兰、当归、芍药、益母草活血化瘀通脉。神安则惊定, 心悸患者无论夜寐如何, 都需投以安神之品, 故以甘松、酸枣仁、柏子仁、合欢花、夜交藤、龙齿、甘地龙、五味子养心安神定惊。现代研究以上安神药物多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苍耳子、辛夷、蝉衣祛风宣窍;旋复梗、鸡内金、麦芽、谷芽、理气运脾健胃并助药物吸收;绿萼梅、瓜蒌皮、檀香、郁金、丹皮疏肝解郁, 宽胸理气止痛。药证合拍, 丝丝入扣, 故见效尤著。

验案二:房性早搏合并室性早搏案

女性, 54岁。初诊日期:2006年10月25日。

病史:间断性胸闷、心慌一个月余, 加重一周。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闷、心慌时作, 之前未曾有感冒发热及腹泻等病史, 9月20日至某医院做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早搏, 部分呈二联律, 偶发室性早搏伴有ST-T改变。行动态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早搏5 728次/24 h, 偶发室性早搏649次/24 h。当时该医院给予心律平150 mL每8小时1次, 阿司匹林100 mL每晚1次, 稳心颗粒等药物口服后, 胸闷心慌症状呈加重倾向, 无胸骨后疼痛, 无恶心呕吐, 无视物旋转。刻下:胸闷心慌时作, 动则心悸较甚, 易汗出, 情绪低落, 善太息, 面色少华, 头昏头晕阵作, 腰膝酸软, 纳谷欠佳, 入睡困难, 易惊醒, 多梦, 二便调, 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结代而弦。治宜疏肝理气、交通心肾。

柴胡12 g, 炒白芍15 g, 当归10 g, 川芎12 g, 制香附12 g, 枳实15 g, 青蒿15 g, 苦参15 g, 益母草18 g, 竹茹12 g, 丹参15 g, 制狗脊12 g, 杜仲12 g, 桑寄生15 g, 木香6 g, 谷芽15 g, 麦芽15 g, 炙鸡内金12 g, 白术15 g, 茯苓15 g, 党参15 g, 仙茅15 g, 淫羊藿15 g, 知母12 g, 黄柏12 g, 生龙骨15 g, 炙远志12 g, 首乌藤20 g, 炙甘草9 g。共服15剂。

另:人参200 g, 西洋参200 g, 阿胶200 g, 特级枫斗100 g, 饴糖200 g, 龙眼肉100 g, 收膏。并嘱其畅情志, 不宜有思想负担, 半年后门诊随访, 自诉胸闷、心慌明显改善, 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仅气短乏力时有, 纳谷可, 寐尚安, 二便尚调。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结代。三月前已停服普罗帕酮 (心律平) , 平素服用阿司匹林及稳心颗粒。

@灵猫方/治疗应用 篇6

1.1 诊断标准

咳嗽、咳痰或伴喘息, 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以上, 并连续两年以上;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它心肺等疾病 (如肺结核、尘肺、肺脓肿,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心脏病及慢性鼻咽疾病等) ;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或哮鸣音;胸透示双肺纹理粗乱或透亮度增强。

1.2 一般资料

本组共256例, 其中男138例, 女118例;年龄:38~50岁者21例, 51~60岁者96例, 60岁以上者139例, 平均年龄61.7岁;病程3~10年者21例, 11~20年者78例, 21~30年者122例, 30年以上者35例, 平均病程21.5年;绝大多数患者为急性支气管感染未控制、迁延而成;32.0%的患者有家族史。辩证分型:正虚痰热型242例 (94.5%) , 正虚寒饮型14例 (5.5%) 。

以上256例随机分为西药组 (对照组) 和中西药结合组 (治疗组) 各128例, 两组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西药组:常规口服或静脉应用头孢类、红霉素;有厌氧菌感染者常规应用甲硝唑;对症治疗:止咳药、化痰药, 喘息型加用支气管扩张药。

中西药结合组:除以上西药外, 同时服用自拟加减人参蛤蚧方。方药组成: (1) 人参30 g, 蛤蚧 (去头、足) 2对, 浙贝母20 g。微炒, 共研细粉, 贮瓶中备用。每日早晚各服2.0g, 温开水送下。 (2) 黄芪30 g, 茯苓15 g, 五味子15 g, 白果10 g, 杏仁10 g, 知母15 g, 桑白皮15 g, 甘草10 g。水煎服, 1剂/d。加减:痰多者, 加半夏12 g;咳痰不爽者, 加桔梗12 g、紫苑12 g;喘息较重者, 加地龙15 g, 痰热型者, 去黄芪、五味子, 加金银花30 g、鱼腥草30 g、黄芩15 g;寒饮型去知母、桑白皮, 加干姜10 g、细辛3 g;咳喘不著, 以正虚为主者, 去桑白皮, 加淫羊藿30 g、核桃仁 (嚼食) 15 g;有高血压者, 去黄芪、人参, 加西洋参 (量同人参, 研粉服) ;肺心有水肿者, 加车前子 (布包煎) 15 g, 葶苈子 (布包煎) 12 g, 丹参30 g;兼阴虚者加麦冬15 g, 百合15 g, 孕妇忌服;儿童用量酌减。

以上两组皆应用两周即判定疗效。

3 疗效标准及结果

疗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 随访两年未复发者为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随访两年发作时间明显减少、再发症状明显减轻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或虽有改善, 或症状虽消失, 但随访两年发作时间无减少、发作程度不减轻者为无效。

结果:西药组无治愈病例, 有效16例 (12.5%) , 无效112例 (87.5%) , 总有效率12.5%。中西药结合组治愈28例 (21.9%) , 有效78例 (60.9%) , 无效22例 (17.2%) , 总有效率82.8%。结果显示中西药结合组治愈率、有效率及总治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4 讨论

@灵猫方/治疗应用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4年2月收治的慢性胆囊炎患者190例, 其中男114例, 女76例, 年龄19~65岁, 平均年龄 (42.4±5.2) 岁。190例患者随机分为疏肝利胆方治疗组 (简称治疗组) 和采用消炎利胆片的传统方法治疗组 (简称对照组) , 其中治疗组98例, 对照组92例。治疗组男47例, 女49例;对照组男45例, 女47例。两组在年龄、病情及病程等方面在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 (P>0.05) 。

1.2诊断标准

纳入本研究的患者病情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2002版规定[3], 具体标准如下: (1) 有嗳气、恶心、腹胀、反酸和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症状, 并且患者在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会加重; (2) 患者有持续右上腹不适感或钝痛, 或者肩胛区发生疼痛; (3) 患者腹部B超可见胆囊壁毛糙增厚, 或伴有胆囊结石, 胆囊变形或缩小; (4) 患者病程较长, 病程经过有缓解发作和急性发作交替的特点; (5) 患者胆囊造影检查时可见胆囊缩小或变形, 胆囊收缩功能不良, 或胆囊显影淡薄, 或可见胆囊结石; (6) 患者胆囊区有轻度压痛和叩诊时疼痛加剧。凡具备1、2、4、6加上3或者5即可确诊。

1.3 给药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用疏肝利胆方 (大黄、甘草、木香各5g, 川芎、柴胡各11g, 香附、枳壳、郁金各10g, 茵陈蒿、金钱草各32g, 蒲公英、白芍各17g) 治疗。并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加减, 具体加减方法如下:对于脾胃虚弱患者, 去除大黄, 加入白术10g、党参10g、山药15g;疼痛加剧者, 加延胡索、川楝子各10g;呕吐患者, 加竹茹12g、生姜6g;胆石患者, 加石见穿30g、鸡内金15g。每天服用1剂, 每剂水煎2次, 混合均匀后分3次, 分别于饭前30min温服, 每次口服剂量为100~150ml。对照组92例患者给予消炎利胆片6片/次, 3次/d, 进行治疗, 均于饭前口服。2组患者均连续给药2周, 治疗期间不对患者使用抗生素, 患者饮食方面以清淡为主, 禁辛辣油腻食物及饮酒。

1.4 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2002版规定。具体标准如下, 无效:患者B超检查结果、体征及临床症状都无明显改变;有效:患者体征及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炎症发作次数有所减少;显效:患者B超检查胆囊炎症明显减轻, 体征及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治愈:患者B超检查胆囊正常, 体征及临床症状均消失, 并且随访1年未出现复发。总有效率=[ (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治愈例数) /患者数]×100%。

1.5 数据处理

本文中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表示方法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4%、85.87%, 两者差异显著 (P<0.05) 。具体数据见表1。

注:*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 (P<0.05) 。

3 讨论

慢性胆囊炎在中医学属“胆胀”、“黄疸”、“胁痛”范畴。《灵枢·胀论》中记载:“胆胀者, 胁下痛胀, 口中苦, 善太息”[4]。慢性胆囊炎在中医学中病机可归结为气机不利, 湿热蕴结。五脏六腑, 胆为六腑之一, 中医遵循六腑以通为用, 故治疗本病过程中当以“通”字为法。疏肝利胆方中以郁金、柴胡为主药, 起到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效;枳壳疏肝理气;香附、白芍柔肝活血、通络止痛、和胃健脾;黄芪、白术、党参健脾益气、和胃利湿;鸡内金利胆行气;蒲公英、金钱草清热利胆[5]。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结果表明, 蒲公英、金钱草有抗菌消炎功能, 同时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黄芪、党参能促进胆汁排泄, 加速胆囊收缩, 能有效防止患者在病程中形成胆结石, 同时可以促使结石的溶解和排出。

本文结果表明, 应用疏肝利胆方法治疗慢性胆囊炎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方法, 治疗效果明显, 且无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郝济源, 吕瑞民.简述慢性胆囊炎的中医药治疗近况[J].江西中医药, 2013, 9 (44) :79-80.

[2]丁忠兵.自拟疏肝利胆方治疗慢性胆囊炎56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0, 10 (6) :54-5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281-285.

[4]王琳, 李新.慢性胆囊炎中医临床治疗近况[J].吉林中医药, 2003, 23 (7) :54-56.

@灵猫方/治疗应用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 在所有患者中有62例为男性, 有38例为女性, 对照组患者中有30例男性, 20例女性, 年龄最小的为44岁, 最大的为78岁, 平均为年龄 (55.98±4.24) 岁, 病程最短的为1个月, 最长的为3年, 平均病程为 (1.02±0.57) 年;实验组患者中有32例男性, 18例女性, 年龄最小的为43岁, 最大的为77岁, 平均为年龄 (55.57±4.38) 岁, 病程最短的为1.5个月, 最长的为3年, 平均病程为 (1.24±0.61) 年。本次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 其中单号为对照组, 双号为实验组, 两组各为50例, 患者骨折的类型分为:腰椎骨折、尺桡骨双骨折、髋部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以及踝部骨折, 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没有太大的差别, (P>0.05) , 在治疗上可以相互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维D钙咀嚼片 (批准文号:H20090960, 生产厂家:A&Z Pharmaceutical, Inc.) 口服, 2片/次, 1次/d, 连续服用两个月;骨肽注射液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3837, 生产厂家:安徽宏业药业有限公司) 注射, 10mg/次, 1次/d, 连续使用两个月。

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自拟补肾活血方, 方剂如下:丹参25g、赤茯苓10g、红花10g、三七15g、土鳖虫10g、杜仲15g、菟丝子10g、黄芪15g、桑寄生10g、骨碎补10g、肉苁蓉10g、当归10g、狗脊10g、何首乌15g、淫羊藿10g、熟地黄15g。每日1剂, 混合以水煎服两次, 取煎汁200ml, 于早晚两次温服, 服用治疗两个月。

1.3 评价指标

对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评定。显效:患者骨疼痛不适感接近消失或完全消失, 经骨密度检测得出骨密度增加明显;有效:患者骨疼痛不适感缓解明显, 经骨密度检测得出骨密度有所增加;无效:患者骨疼痛不适感无变化或加重, 经骨密度检测得出骨密度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对SPSS20.0软件的采用,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采用t值检验, 并运用卡方检验的方式对资料进行计数,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x2检验。当P<0.05时, 统计的相关方法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

2 结果

2.2. 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 研究结果表示, 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详细数据为:实验组:显效23例 (46.00%) , 有效22例 (44.00%) , 无效5例 (10.00%) , 总有效人数45例 (90.00%) ;对照组:显效17例 (34.00%) , 有效19例 (38.00%) , 无效14例 (28.00%) , 总有效人数36例 (72.0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创伤骨折后引起骨质疏松的发生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骨骼受创骨折后, 增强了局部骨代谢的功能, 因而骨偶联出现失衡状况, 骨生成量低于骨破坏量;②患者创伤后若进行手术治疗, 常会由此将部分的骨质丢失;③创伤骨折后, 常会由于骨骼制动使肌肉的运动受到限制, 肌肉运动刺激失去之后会使骨细胞的功能受到影响, 此外, 骨折后缺乏负重亦是造成骨质疏松的关键原因。中医理论认为, 创伤骨折后所引起骨质疏松症与“骨癖”与“骨萎”的概念接近, 因而骨病常从肾来论治, 创伤骨折之后, 患者常会由于外伤引起气血淤阻, 初期可表现为标本兼实, 然而因为外力伤筋、出血耗气等原因, 术后常表现为本虚标实, 标为淤血, 受其阻滞导致新血无法化生, 最终使气血濡养、筋络不通, 骨骼的愈合较难, 因此, 临床治疗中不仅需补肾, 还要重视化瘀活血的作用, 本文所用的补肾活血方药剂的成分具有活血补血、祛瘀通经的疗效, 可促进患者气血濡养骨, 活血、补肾, 标本兼治, 可显著改善创伤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病因特点, 有本次研究得出, 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 (90%) 高于对照组 (72%) , 由此可知, 自拟补肾活血方用于临床中的疗效显著。

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自拟补肾活血方应用于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 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 其中单号为对照组, 双号为实验组, 两组各为5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维D钙咀嚼片口服外加骨肽注射液注射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外加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 治疗两个月后, 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 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 实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数据的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自拟补肾活血方用于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自拟补肾活血方,创伤骨折,骨质疏松症,疗效

参考文献

[1]刘毅峰.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60例[J].环球中医药, 2014, 27 (7) :537-539.

上一篇:边缘区域下一篇:南北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