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

2024-07-06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精选6篇)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 篇1

一、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及其走红

近几年, 以《刘老根》、《马大帅》、《圣水湖畔》、《美丽的田野》、《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等为代表的东北农村题材系列电视剧热播。据调查显示, 《圣水湖畔》曾以5.8%的收视率创造了央视2005年最高的收视率;《刘老根Ⅱ》的首播也曾创下全国平均收视率10.34%的好成绩;在辽宁电视台影视频道热播的电视剧《马大帅Ⅲ》收视成绩创造了新的纪录。 (1)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是指表现东北特有的乡土风情和农民普通生活的电视艺术作品。贴近现实, 以农村的发展作为切入口, 讲述的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事情, 体现出农村的和谐与安宁, 给人以美的享受, 反映了新农村的风貌。并且, 与东北的人文、地域特色密切关联, 具有浓郁的黑土地情怀。

二、东北地区的黑土地情怀

在东北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东北的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共同浇铸的“关东文化”使东北的文化形成为统一体。在农耕文化, 渔猎文化、草原文化的不断撞击中, 造就了东北人粗犷、泼辣、自然、质朴的性格, 也使东北人和他们所生活的那片黑土地融合在一起。

(一) 东北历史文化造就黑土地人

东北一直是具有鲜明特点的地域, 在广袤无垠的中国大地上形成它自己独特的一方水土。东北文化的形成有自然条件和历史人文环境的影响。土地辽阔、人口稀少、气候恶劣、大风大雪的环境自然要影响到东北文化的形态风貌。再是人文环境的历史构成——从东夷人到渤海国, 从秦汉时期的移民迁入到契丹族和女真族两次入主中原, 再到明清时代的移民, 由入关到出关的回流。冀鲁晋流民齐闯关东和日伪时期长达十余年的奴化教育和殖民地文化的影响, 构成了东北文化结构的复杂性和独特性。虽说这种解读是对其几千年下来的总结, 但无可否认的是, 长久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造就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二) 黑土地人的认同情结

东北人被称做是生活在黑土地上的人, 成长于东北大地的人们身上具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无比深厚的地域情结。与其它地域不同的是, 东北三省的居民首先认同的是“东北人”这个身份, 而不是对辽宁, 吉林, 黑龙江三省的认同, 大多数的黑土地人对“东北”都有很强的认同感。由于这种概念的存在, 也造成了黑土地上的人们分外团结的局面。

三、黑土地情怀在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表现

简单来讲, 黑土地情怀就是一种东北风情, 它的独特魅力使得东北电视艺术成为整个电视领域不可忽视的“奇葩”。这种情怀从东北电视小品的诞生到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得到贯穿体现。东北题材电视剧中包含着一种黑土地人特有的乡土生活元素, 有幽默直率的语言, 个性鲜明的角色, 真实而富有人生意味的故事。这种本色表演让电视剧作品充满着原汁原味的东北味。

(一) 东北人性格的突出体现

提到东北题材电视剧就不能不提及一个人, 那就是赵本山。在两部由赵本山指导的电视剧《刘老根》、《马大帅》中, 对人物性格的塑造都十分鲜明, 人物形象贴近生活, 刻画了东北人的豪爽、坚毅、勤劳、善良性格, 同时还兼顾描绘了东北人的一些性格弱点, 使得整个剧集饱满, 全面地表现了群体中的各个侧面, 把农民的朴实和小农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剧中人物刘老根、丁香、药匣子、大辣椒、范德彪、马大帅等角色性格各不相同, 设计造型上符合农民形象的本色, 真切、如实地展现了生活在这片黑土地上的东北人民在普通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喜怒哀乐。在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 每个角色都具有各自鲜明的性格特征。

1.刘老根——思想进步、勤劳致富的东北农民形象

东北长白山区老农刘老根带着“岁数不大, 还想干点事”的简单意愿从省城回到家乡, 利用天然的旅游资源办起了农民度假村。在创业的过程中, 刘老根不断遭到来自生活、事业和情感的冲击, 使这位在生活面前一向从容不迫的人, 不得不一次次地重新审视自己。他承受了来自外部、内部的双重压力, 还被胡科诬陷, 被冯元设计骗走3000万元, 以致不堪重压, 精神分裂。从某种意义上说, 《刘老根》剧揭示了东北人或者说是东北文化在改革开放的现今所遭遇的尴尬和挑战。最后刘老根终于将龙泉山庄发展建设成为一个集旅游度假、餐饮娱乐和产业化农业于一体的龙泉企业集团。但成功的贴近却让刘老根的内心变得不再平静。在复杂、尖锐的矛盾冲突中, 刘老根在应对各种挑战的同时, 不断地审视自己, 完善自己。也正是因为赵本山没有把刘老根刻画成一个永远正确的英雄, 而是在矛盾冲突中逐步展现出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所以这个人物才更加鲜活, 更加典型。

2.药匣子李宝库——酸腐、狡黠的赤脚大夫

在两部《刘老根》剧中, 最出彩的一个角色, 就是范伟扮演的药匣子。范伟对药匣子这个人物的把握十分准确。药匣子——李宝库, 游医出身, “文化人”, 他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 没事时找事、惹事, 惹出事来又怕事。也正是因为酸腐的文人心理和农民的狡黠融于一身, 才使这个人物浑身充满了喜剧效果。观众在笑他的同时, 也在这面“镜子”中看到了我们自身存在的人性弱点。因此, 这一角色也具有非同一般的典型意义。

3.大辣椒——火辣的东北妇女形象

大辣椒是性格外化的东北妇女形象, 她心直口快, 热情泼辣。她和丁香之间既是亲密姐妹, 又不时发生一些摩擦;她和药匣子之间, 既是恩爱夫妻, 又不断发生着冲突。她知错就改, 改了再错。但是, 在刘老根创办旅游山庄遇到各种磨难时, 她旗帜鲜明地站在刘老根一边, 坚定不移地捍卫着山庄的利益。尤其在刘老根得病之后, 她坚决要求药匣子去向刘老根赔礼道歉, 表现出了她的坦荡。值得一提的是, 演员李静在《刘老根》剧中虽然分量不重, 但她却能把有限的戏份发挥得极为出色, 角色刻画的非常鲜明, 引人入目。

东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造就了东北人鲜明的性格特征, 直至如今, 东北人的豪爽, 和他们对这片黑土地的护卫, 还体现在每个生活在这片黑土地的人的身上。而这些性格上的共性和特点, 在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得到了生动地体现。

(二) 突出东北地域特点和语言特征

1.环境场景——乡土风情, 黑土味十足

几乎所有的东北题材电视剧的发生地点都是在东北的农村。例如《马大帅》、《圣水湖畔》、《乡村爱情》这些耳熟能详的电视作品, 都充分运用优美的场景展现出清新朴实的乡土风情:小河、流水、绿色的田野、田间小路、蓝天、无边的土地、人们在河边洗衣服、在地里种庄稼, 自然而然地抒写了农村的美景。农家事被作为剧情的主线, 人与人之间的简单相处、不经意摩擦都是冲突的体现, 而就是这种简单真实的故事真真切切的把东北题材电视剧中的这种黑土情怀表现得恰到好处。

2.东北话——一种亲切的黑土地情怀

东北语言极具亲和力, 从来都是直白和直通人心的, 犹如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辽阔的黑土地, 质朴纯真, 不矫揉造作。这也造就了东北题材电视剧中独特的语言风格。以热播的《乡村爱情》为例, 该剧通过大学生谢永强与农村女青年王小蒙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 展现了一幅富有时代气息的农村爱情生活画卷。该剧在人物对白的设计上可谓是独具匠心。浓郁的东北风情渗透到《乡村爱情》人物的语言中, 个性化的对白使观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东北人特有的豪迈、幽默, 憨实和狡黠更是一览无余。

《乡村爱情》中的语言突出人物个性, 具有生活味的原生态语言, 写透了东北农村老百姓鲜活丰满的灵魂。甚至创造出了相当多的时尚流行语, 让人回味无穷。如“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这是村长长贵的一句口头禅。 (2)

(三) 黑土地的“俗”、“土”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俗”。正是因为这种“俗”, 使地故事讲述的更加真实和贴近生活, “俗”但并不是俗气, 是内容平实而被大众接受。余秋雨认为:世俗文化是全部文化构架的根基, 也是推动精雅文化不断演革的动力, 它比精雅文化更天然, 更贴近民族的生态, 因此也更长久、更深入人心。 (3)

再进一步讲, 与其说黑土地的“俗”, 不如说是“土”。在人物生活化、乡土化的对白中, 流露出一种农民式的自得其乐, 传递的是自然、质朴, 而不是“俗气”。不可否认的是, “土”也是东北文化显著地特点之一。况且这种“土气”本身与黑土地域文化密不可分。乡土本色, 这正是东北题材电视剧中的鲜明特征。

东北人的文化人格带有明显的本土化内容和本土化的趋势。在如今这个多元化的社会, 东北题材电视剧中浓郁的东北情怀、黑土情愫, 深深地吸引着观众。在退去繁华的短暂宁静中, 大众更想感受一份真情, 而这份感情在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集中表现在这份黑土情怀上, 这也是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生命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陶玲.《东北文化为啥火遍全国》.长春日报, 2006年3月6日第008版.

[2]许丙泉王宇.《论东北人性格与二人转艺术》.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 2008年12月;第15卷第4期.

[3]金景辉.《笑星赵本山》.书摘, 2000年第3期.

[4]王霈.《中国电视市场上的“东北现象”》.经济, 2008年;05期.

[5]张淑丽.《试析东北语言的亲和力》.新闻传播, 2004年;05期.

[6]徐旭.《央视刮起乡土风》.东南传播, 2007年;08期.

[7]李绍群.《电视剧中的语言解读》.电影评论, 2007年;06期:P34, P55.

[8]张永文.《东北人文化人格的形成及走向剖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7年10月;05期.

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臆想式图景 篇2

关键词:农村题材电视剧,臆想,图景

新时期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缺少真正的站在农民群众立场、想方设法为农民代言的农民作家与创作者。城市出身的创作者由于自身缺乏真实的农村体验, 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会到农村采风、体验民情, 但恰如“采风”二字所寓那样, 短暂的农村生活带来的只是浮光掠影的碎片式感受, 他们无法像当年的左翼文学家一样怀着浓厚的探索兴趣与创作激情投入到农村生活中去, 在用整个身心体味农民的喜怒与悲欢的同时, 又能用知识分子的悲悯之光烛照他们身上的愚昧与落后。而农村出身的创作者在成名之后大多长期生活在都市, 过去的经历成了“过眼云烟”, 缺乏鲜活的农村经验。这就导致农村题材电视剧对农村、农民、农业的表现充满了臆想的片断与图景。

一、桃花源式的农村生活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中国农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但是, 与城市生活相比, 农村现状仍很落后。目前, 中国尚有一亿多农民群众未满足温饱需求, 而满足了基本需求的大部分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仍不稳定, 抵御风险能力较低, 返贫几率很高。尤其是在城市化运动的诱惑与侵蚀下, 青壮年农民群体涌入城市, 通过出卖身体与尊严寻求生存机遇, 在成为城市生活链条上的螺丝钉与搬运工的同时承受着身心的重创。而被他们抛下的父母与妻儿则“留守”在农村, 艰难地维持生活。但是, 很多农村题材电视剧屏蔽了这一不堪的事实, 将农村生活描绘成了恬静的世外桃源。比如, 在不少东北农村剧中, 村落青山环抱、绿水环绕, 农民的居所青砖红瓦, 宽敞、干净、漂亮、舒适。在这样的环境中, 伴着从始至终若有若无的背景曲调, 农民们的生活充满了幻想意味与浪漫情调, 他们想种花就种花 (《玫瑰园里的老少爷们儿》) , 想想编织就编织, 想养猪就养猪 (《女人的村庄》) , 想做豆腐就做豆腐, 想搞养殖就搞养殖 (《乡村爱情》) 。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联系的农民们醉心于形形色色的农副产业, 电视剧很少表现他们田间耕作的场景, 即使偶有镜头出现, 也很难使人联想到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耕耘的艰辛, 倒像是生活中颇有闲情的短暂间歇。农民们在致富路上大体上一帆风顺, 即使偶有波折, 也会很快得到解决, 农民们的致富项目从来不会经历“水土不服”的坎坷境遇, 而是迅速地发展壮大, 比如王小蒙的豆腐坊发展到合作联营 (《乡村爱情》) 、刘老根在农村发展生态旅游 (《刘老跟》) 、农民们养宠物猪、给猪洗澡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这一切都显得过于理想化, 脱离了农村生活实际。

二、类型化的农民形象

艺术人物塑造遵循着由具体到普遍再到具体的否定之否定之路:最早出现的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人物形象成为艺术史中的某一类人物的经典代表, 其后的创作者继续创作出一大批同类的具体的人物形象。比如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成为了文学史中的第一个“多余人”, 后继者又创作出了许多性格各异的“多余人”, 如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屠格涅夫的“罗亭”、冈察洛夫的“奥博洛莫夫”以及鲁迅笔下的“涓生”、巴金的“觉新”、柔石的“肖涧秋”等, 尽管这些人物都属于“多余人”, 但每一个又因其各自的特性而成为独有的“这一个”。反观农村题材剧的人物塑造, 尽管这些人物形象也形成了不同的类别, 但每一类当中的人物之间区别特征并不明显, 是创作者主观臆想, “抽离了人物丰富的情感维度, 拼贴出的一些类型化的‘单向度’人物”1, 是失去了“具体性”的“普遍人”。比如大公无私的基层干部。在不少农村题材电视剧都存在着这样一群人物, 如张菊香, 张二粮, 徐大地, 老钟叔 (《樱桃》) 他们任劳任怨, 毫不利己, 一心为公, 有时甚至牺牲自我成就他人。但是, 这些人物高尚品德的行动缺少人性化的行为依据, 如《我的土地我的家》中的张二粮本来十分渴望进城当公务员, 但在父亲的阻止下无奈留在了农村, 由于电视剧并没有详细展现他被迫留在农村后的心路历程与思想转变, 因此他之后主动带领大家致富的举动就缺少了动人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创作无疑不断导致基层干部的刻板印象。

三、多角恋爱与爱情速配

与都市情感剧一样, 农村题材剧也出现了“情感泛滥”的创作问题。在电视剧中, 农村的青年恋人之间充满繁复的三角恋与多角恋, 故事的主角总是需要经历一番爱情磨难才能收获完满。比如《我的土地我的家》中, 赵振和的宝贝女儿梅梅看上了聪明能干的二粮, 可二粮喜欢的是队长振祥的女儿玉杏, 三粮却对梅梅有了好感。技术员金萍对二粮萌生爱意, 村里的大学生马骏又对玉杏穷追不舍。陈思和曾经说过, 在农村, 民主性的精华总是与封建性的糟粕交杂在一起, 构成一种藏污纳垢的状态。事实上, 在朴野的、较为远离政治话语的农村社会中的确存在着许多自由的、奔放的情感状态, 但更多的则是封建的、保守的婚姻情感。大部分农村青年还不能自由恋爱, 而一旦经媒妁之言缔结的婚姻也很少遭遇解体命运。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复杂多变的情感放大了农村社会中那极少的民主性的一面。尽管对自由爱情的渴望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景,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许多作家批判揭露农村不合理的婚姻事实, 其目的亦是为了实现这一理想, 农村题材电视剧对自由恋爱的叙写本无可厚非, 但忽视农村社会的情感现实, 不加选择地进行理想化表现, 并不顾实际地使农村剧情感多角化、复杂化则有违艺术创作者历史使命。另外, 在农村题材电视剧中, 独身老年人之间也存在着情感纠葛, 正如前文所说, 在现实农村中, 青年人之间的恋爱尚且存在各种阻隔, 老年人之间的恋爱更是面临着各种障碍, 但是, 到了农村题材电视剧中, 老年人集体焕发“第二春”, 纷纷寻求新的情感对象, 并在主角人物的帮助撮合下成功再婚, 而促进老年人的爱情速配似乎亦是主角人物的政绩之一。比如, 《当家的女人》中张菊香撮合自己的公爹和“情人”赵军平的三姨结婚, 《我的土地我的家》中张老存在子女的鼓励支持下与荷花婶结婚, 《女人的村庄》中两对老人纷纷成功领证。电视剧对农村情感的这种表现, 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欲望”书写, 是都市情感剧对农村剧的侵蚀与腐化, 根本上是为了满足城市人的窥视快感而已。

在大众文化盛行的今天, 在充满躁动与不安的时代氛围中, 农村题材剧的创作还存在许多其他弊病, 比如创作背景的局限化、作品风格的小品化与舞台化, 因此, 农村题材剧的创作若想突出重围还有许多艰难与险阻, 而最重要的则是创作者需要真正的沉潜下来, 与农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唯有如此, 方能创作出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体制文化研究 篇3

体制文化是中国社会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 同中国的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是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中一支重要而严肃的文化力量。体制文化主要是指代表国家机器的主流文化及其意识形态。大卫·麦克奎恩认为, 意识形态是指“在一种文化中占统治地位, 特别是被权势者持有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有机整体。意识形态与社会关系和权力关系有关, 并含有使其彰显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以后, 为了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新中国实行“总体性社会”的国家管理模式, 即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形态。在这种体制下, 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包揽一切, 其威力和影响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各种媒体被视为“党的喉舌”, 政治宣传是唯一功能。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中国电视从诞生之日起不可能摆脱“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总方针的限制, 是意识形态的产品。《一口菜饼子》宣扬的就是在当时物资奇缺的情况下, 告诉人们要忆苦思甜, 勤俭节约。因此, 可以说在我国, 从电视的诞生之日起就奠定了电视根本的政治属性是喉舌功能和党性原则, 也就是首先宣传国家体制文化为主旨。体制文化对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一个十分严肃的政治命题。它的严肃性是通过宏观性、政令性和权威性来体现的。

一、宏观性

体制文化的宏观性指的是从中国社会整体的实际情况出发, 关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 农村地区占了国土面积的大部分, 农民占了人口的大多数。因此, 从宏观上说, 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稳定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改革开放初期, 国家实行的是农村哺育城市的政策, 国家从农村抽取的太多, 加之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忽视, 造成了农村的落后局面, 这就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上世纪90年代以来, “三农问题”开始凸显, 成为国家不可回避而且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中国经济要实现持续、稳定、快步的发展, 就必须解决农村和农民的问题, 现实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就要求中国政府不得不重视农村和农民问题, 这也成为了体制文化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现代社会中, 电视是宣传体制文化的主流媒体, 而电视剧是大众最常见的艺术形式。因此, 用通俗的电视剧方式展现农村生活的变化、探索农业的发展, 也就成了体制文化的当代诉求。

二、政令性

体制文化的宏观性决定了它的实施必须运用一种强有力的手段,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顺利实施, 更好的解决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此国家主体一般采用政府的政策、法令的方式进行传达。近年来, 耕地的保护政策、农业税的取消政策、建设和谐社会的策略方针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国家政策都成为体制文化关注的焦点, 国家都通过“一号文件”的形式进行传达, 这些都成为农村剧解读体制文化的重要方面。

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了耕地保护的政策。当时的社会背景是: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序幕的拉开, 一些农村地区不顾大局, 大力发展工业, 致使大量耕地变成工业区, 中国的耕地锐减一亿多亩。同时耕地收益的降低不能满足农民生活需要, 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造成了大量耕地的闲置, 这对人多地少的中国来说, 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和粮食是我们生存的根本, 中国的农民应该知道耕地对国家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农村剧也适时的把这一政策体现了出来。《圣水湖畔》通过马莲与村长黄金贵为机动地的使用问题而进行“斗争”。马莲主张种高产玉米, 黄金贵主张发展度假村。其实村长黄金贵的意愿也是好的, 发展度假村可以解决村里的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可以说, 这是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 不存在孰是孰非的问题, 是为了当时国家政策宣传的需要。因为在2002年热播的《刘老根》中, 依据地方优势, 办特色山庄, 带领农民发家致富, 刘老根的富民思路是得到国家承认的。而在《圣水湖畔》中, 明显的否定了度假村的建设, 通过马莲种高产玉米发家致富的故事也说明了国家对土地使用政策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明显带有宣扬国家保护土地政策的痕迹。在这部电视剧中, 在保护耕地的基础上, 通过马莲种植高产玉米走向富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对农民如何利用耕地做出了一种探讨。

2006年是中国农业、农村及农民生活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中央推出了两项推动中国农村发展的重大举措, 一是取消农业税, 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两项重大社会改革, 对于激励和鼓舞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 创造幸福生活, 加快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的取消, 终结了中国农民2600多年种地交税的历史, 这是中国农业史上的重大变革, 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喜耕田的故事1》讲述的就是在国家取消农业税的政策鼓励下, 在城里打工的农民喜耕田回到喜家庄, 通过种地而走向了富裕的道路。“文章合为事而著, 歌诗合为时而作”从这种意义来看, 《喜》剧是一种即时性、宣传性的作品。农业税的取消虽然能减轻农民的负担, 增加农民的收入, 但这并不是把进城打工的农民呼唤回土地的主要原因。毕竟从现实方面考虑粮食价格的过低, 农业水电费、生产资料成本价格的提高, 从农民自身来说, 种地的收入明显还是低于二、三产业的。《喜》剧通过喜耕田中心人物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宣传了国家取消农业税的政策, 是对国家取消农业税以后农村人如何利用土地发展的一种探讨。至于广大进城务工的农民是不是像喜耕田那样老老实实的回家种地, 这一方面是对新的生活方式的一种思索, 另一方面也是对新的价值观的引导。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喜耕田的故事2》讲述的就是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 农民负担减轻了, 走向了富裕的道路, 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着重表现农民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干群矛盾、邻里矛盾和婆媳矛盾的解决, 表现了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民物质生活的提高, 更应该是农民精神素质的提升。《都市外乡人》通过以于天龙和高美凤为代表的农村人进城打工, 以自己的高超的医术和善良的性格真诚的打动了城里人, 谱写了一曲农村人和城里人和谐相处的赞歌, 顺应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社会潮流。进城的农民虽然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为城市人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但是他们却得不到城市的承认, 甚至遭到城市人的歧视。以前的电视剧把农民工写成城市的边缘人, 或者是艺术的陪衬。《都市外乡人》中乡下人成为主要的角色, 乡下人已经融入到都市中。他不再是写乡下人与城市人争夺生存空间, 乡下人不是通过单纯的劳动力资源, 而是通过技术优势实现了自己在城市中的价值, 像于天龙的医术和药方、艾武装的二人转绝活得到城市人的认可, 从而在城乡两种文化之间通过价值的自我实现来促进城市人和乡下人的和谐相处。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的模式, 因为在进城的农民中, 有技术优势的毕竟是少数人, 大部分农民进城后还是靠出卖自己的体力来生活。但是从这部电视剧中, 也可以看到农民凭借自己的善良、真诚, 加上城市人的宽容和理解, 城乡之间的和谐不难出现。

三、权威性

权威性是宏观性与政令性的高度体现, 具有不可动摇的坚定性。权威性的实现通过将其融入到电视艺术形式之中, 由国家主流媒体进行传播, 从而让社会大众能够深入了解国家最新的农村政策, 并作出积极的应对与探索。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土地是农民的根。中国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可以说, 中国的农村和农民为中国甚至世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进入新世纪以来, “三农问题”和妇女问题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与此同时, 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政方针, 这些关系国家稳定和发展的政策不容置疑的成为农村剧表现的对象。2003年全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会的报告文件中指出:“电视剧的创作生产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统领之下, 在思想宣传工作上要努力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同时, 国家也适时地加大了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力度。”这就进一步强调了权威性的力量和要求。

作为反映三农问题, 表现农民艰苦奋斗、勤劳致富, 突出妇女在其中重要作用的农村剧《插树岭》, 反映了农民在致富过程中所遇到的资金、人才等方面的问题, 凸显了以杨叶青为代表的女性村干部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从文化心理和思想观念方面对农民、农村问题进行了权威性解读, 意义重大。

按照德国戏剧理论家迪鲍尔特的观点:电影是“以机械制造艺术”, 那么电视剧就是用现代电子手段制造出的荧屏艺术, 具有覆盖面广、反应迅速、接受便捷而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 其影响力和感染力都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背后都会隐藏着当时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因素。作为现代社会一种最为普遍、最为流行的大众传媒形式, 国家主体十分重视电视剧的宣传、教化功能, 在中国最为明显的就是形成了“社会主旋律” (社会主旋律主要指的是:一切有利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的电视剧形态, 农村题材电视剧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类型, 从中大众可以知道当代中国农村的现实发展状况和农民的生活状态, 了解到最新的农业政策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程度。现在电视屏幕上出现的农村剧, 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体制文化的权威性。《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希望的田野》反映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民主建设问题。《乡村爱情》这部关于农民爱情生活的轻喜剧, 渗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国家政策。这都是权威性在潜移默化的起着调控作用。

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传媒业的龙头老大, 是国家进行体制文化宣传的主要阵地, 也开始注重对农村剧的播出力度, 以其权威性实现着对农政策的宣传和解读。从2002年到现在, 中央电视台一套就在黄金时段播出了《刘老根1》 (2002年/导演:赵本山) 、《刘老根2》 (2003年/导演:赵本山) 、《希望的田野》 (2003年/导演:孙沙) 、《当家的女人》 (2005年/导演:张晓春) 、《插树岭》 (2005年/导演:顾晶) 、《圣水湖畔》 (2005年/导演:何庆魁、高秀敏) 、《乡村爱情》 (2006年/导演:张惠中) 、《镇长》 (2007年/导演:范建会) 《喜耕田的故事1》 (2007年/导演:牛建荣) 、《喜耕田的故事2》 (2008年/导演:牛建荣) 等20多部农村题材电视剧。于此同时, 利用央视八套这个平台进行农村剧的展播。2003年, 央视八套就播出了八部农村题材电视剧, 分别是《希望的田野》、《刘老根2》、《远山远水》、《走进八里堡》、《好爹好娘》、《郭秀明》、《三连襟》、《烧锅屯的钟声》, 被媒体总结为“九亿农民八部戏”这八部戏部部都是精品, 每一部都引起了大众的强烈关注和反响。在娱乐大众的同时, 主要是利用央视直接传达国家的对农政策, 以央视的权威性增加其信息的可信性, 彰显国家对农村和农民的重视程度, 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启示和引导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随着外来思想的冲击和中国的民主化进程的加快, 中国人已经逐渐摆脱了“政治至上”的思想观念, 思想更加开放和自由。但是, 人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政治的, 体制文化作为一个十分严肃的政治命题渗透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理所当然成为电视剧意识形态的基础。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现在的大众不再是像靶子似的被动的接受传播者提供的信息, 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农村剧中的体制文化因子如果表现的过于直白, 就会让受众感觉到像新闻信息一样刻板、生硬, 这既违背电视剧本身的艺术特点, 也会影响它的传播效果, 因此, 农村剧走大众文化娱乐的路线, 当属成功而富有成效的抉择。

参考文献

[1][英]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M].华夏出版社, 2003.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 篇4

2004年,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长春举行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上指出, 东北老工业基地要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 走出加快振兴新路子。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 反映东北文化的电视剧在全国呈燎原之势迅速蔓延开来, 成了人们的一顿文化大餐。东北农村电视剧反映的都是新时期农业、农村、农民的新面貌。如《刘老根》等在题材和主题上具有时代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既有“三农问题”的历史身影, 又有对现实发展的切实关照。《乡村爱情》这部剧作, 同样紧跟时代发展, 它讲述的是东北新农村的故事, 折射出的是新时期农民思想文化的解放, 从各个方面充分展现了新农村的变化, 以及这个变化带来的人们思想的转变。

二、故事编排贴近生活

东北农村电视剧承继了贴近生活的创作视角, 反映的事情非常贴近农村现实、贴近百姓生活, 讲述的故事很多是真实的农村人和农村事, 镜头对准农民最为朴实与纯正的情感, 真实地描摹他们的所想所思, 其中的爱情故事、改革进程、人物塑造、性格描写也非常符合戏剧规律, 很容易就赢得观众的喜欢, 以致让观众有种天然去雕饰、返璞归真的感觉。比如《乡村爱情》这部戏, 该剧能够创下收视新高, 主要是因为故事编排贴近现实生活、贴近百姓。比如赵玉田为帮王小蒙家运粮食, 而弄伤了腿, 玉田和刘英的婚事也黄了, 王老七很过意不去, 拿出5000块作玉田的医药费, 赵四死活不要, 王老七承诺, 若玉田找不到媳妇, 就把自己的闺女小蒙嫁给他。这段写出了一个普通老百姓朴素而又伟大善良的品质。谢广坤常跑去镇上去求镇长齐三太, 而且每次去都是为了他儿子谢永强, 这样的情节很真实, 从侧面反映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

三、人物生动形象

今天的东北农村电视剧突破、改变了以往农村题材电视剧中人物思维概念化、模式化和人物天生呆板、愚昧、狭隘的俗套。在跌宕起伏的情节和牵动人心的悬念中, 塑造出了一群性格鲜明、与观众无距离的农民形象, 彰显出人性化特征, 这因为东北农村电视剧拥有大批像何庆魁、张继这样的作者, 他们熟悉农村、热爱农村, 描写农民和农村是他们的强项。《乡村爱情》剧中的人物性格鲜明、有血有肉、贴近现实、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 看到如此真实且贴近现实的人物让观众们感到很亲切。例如唐鉴军在《乡村爱情》中扮演的谢广坤算是一个反面人物, 他的个性更是鲜明, 爱显摆、势利眼、趋炎附势、攀龙附凤。自己的儿子谢永强大学毕业要去县教委上班的事还没定下来, 就被他宣传的人人皆知, 为了能娶村主任的女儿香秀做儿媳妇, 硬是把王小蒙和永强拆开。

《乡村爱情》中这样真实典型的人物举不胜举, 像有点官迷、唯唯诺诺的王长贵, 爱占小便宜、瞎算计的刘能, 娘娘腔却大胆追求爱情的王天来, 观众们捧腹大笑的同时或许会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四、观众群稳定市场号召力强

东北农村电视剧的主要演员以及导演都是近年来活跃在小品舞台上的笑星, 像赵本山、范伟、高秀敏、潘长江等, 他们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稳定的观众群, 对电视剧市场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因此在创作技巧以及运作理念上, 优秀的东北农村影视剧在继承了经典的农村题材影视剧一贯坚持的活泼、诙谐的风格的基础上, 又适时采用当前流行的运作方式, 注重发挥明星效应。这样的安排, 无疑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关注东北农村电视剧。赵本山也十分明白市场经济人潮中的名人效应, 于是乎尽管赵本山和范伟在《乡村爱情》只是两个配角, 却对外宣称《乡村爱情》由他两人领衔主演, 这明显为电视剧造势。很多人一开始看《乡村爱情》就是冲赵本山和范伟去的, 后来发现剧情都发展了很多了也不见他们的影子, 但是由于《乡村爱情》剧情很好还是把观众给留下了。

五、演员本色出演富有真实感

东北农村电视剧中启用了大量的群众演员和非专业演员, 这些演员都是本色出演即“本色的记录式”表演, 本色演员表演质朴, 用老百姓自己的话说老百姓自己的事, 让观众很有亲切感, 拉近了观众与演员之间的距离, 很容易让观众与传播者在情感上达成共识。在《乡村爱情》中, 赵本山甘当绿叶, 让其八大弟子担起大梁, 演起了主角。赵本山的这些弟子都是二人转出身, 从参演“本山剧”开始才正式“触电”。像出演刘能的王小力、饰演村长的王小宝等, 他们都是农民出身, 在农村生活了几十年, 演起农民来自然驾轻就熟, 丝毫没有做作的成份, 让观众看的很舒服。

六、喜剧形式诙谐幽默

东北农村电视剧以轻喜剧为主, 故事幽默、风趣。轻喜剧就是介于喜剧和正剧之间的电视剧。《乡村爱情》也是喜剧, 其中不乏搞笑的情节, 剧中李大国穿雨衣扮鬼吓唬王天来, 那几场让人笑得肚子疼;还有谢广坤看到王兵又来小蒙家, 很生气, 就联合刘能把王兵轿车的轮胎放了气儿, 结果正好给王兵找了个留宿的理由, 谢广坤一看傻了眼赶紧和刘能上前“自告奋勇”地帮王兵去镇上充气, 还不住地说“一定是小孩干的, 大人谁会干这种事”, 谢广坤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让人啼笑皆非……这些风趣、幽默的情节, 淋漓尽致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心理, 写活了农村人、写透了农村老百姓的灵魂!

七、语言质朴风趣

东北农村电视剧尤其是“本山剧”, 用幽默、风趣的东北话说老百姓自己的事, 而且在轻松、嬉笑之中充满着人生的智慧和哲理, 令人在捧腹大笑之余, 回味无穷。东北话很有特点, 它不讲平仄, 在运用上有相当大的空间。它是最具有亲和力的语言, 质朴而纯真, 风趣幽默、不矫揉造作, 充满了张力和情趣, 它能神奇般地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

赵本山自身很注重在电视剧中加入幽默的元素, 在语言中加上更多的包袱, 《乡村爱情》中也不乏经典幽默台词:如王木生的经典语录:“五十五的都光棍, 我三十五的愁啥!”。“幸福的眼泪和悲伤的眼泪有啥区别啊, .....不都是咸的吗?”……这些幽默的东北方言, 是东北农村电视剧取胜的法宝之一, 通过这些幽默、诙谐的东北话, 观众们在捧腹发笑的同时, 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东北农村人的生活、情感状况。

以上是作者在看过《乡村爱情》之后, 总结的东北农村电视剧的一些优势。但是“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东北农村剧自身还是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 篇5

一、剧情概要与人物角色分析

(一) 剧情概要

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讲述的是商务局市场科科长马向阳被指派到大槐树村当“第一书记”的乡村奇遇故事。在剧中, 马向阳曾是一个不务正业、好游山玩水、旅游探险的小公务员, 没有半点农村生活工作经验, 一纸调令, 瞬间就变成了大槐树村的“第一书记”。从城市到农村, 从公务员到村官, 环境和角色的转变, 让马向阳一度难以融入, 再加上土地流转、两族私斗、拆房修路、招商引资等一系列问题扑面而来, 更是令马向阳焦头烂额, 所有当下农村的“三农问题”与大学生村官及“第一书记”所面临的困难在本剧总被逐一的展示出来。

几经挫折, 在老舅和大槐树村毛蛋的影响下, 马向阳突然开始醒悟了, 因为老舅送了他六个字——不害怕, 不后悔, 其次是毛蛋的出现让他对大槐树村开始产生了一点点感情, 于是, 决心重返大槐树村, 去勇敢的做一件让自己前半生不害怕, 后半生不后悔的事情。拆房修路架灯、美化村容村貌、招商引资、富硒蔬菜种植、农村旅游开发等一系列举措, 让大槐树村从财政的“负数”变成了“正数”, 从“空心村”变成了人员结构合理的新农村, 从村两委的老年化变成了青壮年共同参与管理的新景象。历经一个春夏秋冬的努力与付出, 曾经一个“不靠谱”小公务员成功蜕变成了一个勤劳勇敢、踏实肯干的“第一书记”。最后, 任期将满的马向阳续签了合同, 并保证今后继续跟大槐树村的村民一起, 齐心协力, 共同创造和建设一个更加科学、民主、富有的新农村形象。

山东影视中心影视部副主任李九红说:“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既有情感温度又是现实热点, 区别于“东北风”农村题材, 将会领航开启国内农村题材的新风尚。中央电视台在看完该剧剧本之后, 给予了高度评价, 认为该剧有新意, 是近年来少见的农村题材好剧本。”2的确如此, 本剧以”第一书记”下乡为主题, 完成了从小家到大家, 从生活到民生的叙事性蜕变, 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市场价值。

(二) 主要人物角色

1. 马向阳——下乡村官代表

马向阳先前懒散、不务正业、爱旅游探险的“不靠谱”小公务员, 到后来的勤奋、务实、肯干、忠诚的“第一书记”。在剧中, 他爱耍嘴皮子、有耐心、够坚持、重情义, 成功的塑造了一个史上最时尚、最迷人的当代村官形象。

2. 周冰——后援团代表

周冰是一位农业种植专家, 下基层的女博士, 生活中冷静而不失温情, 工作中热情、干练、执着。从性格和造型上成功的塑造了一个愿意把青春和热血抛洒在基层的知识女青年。

3. 梁守业——村干部代表

梁守业是大槐树村的会计, 为人狡猾, 爱出风头, 怕老婆, 但有着自己的生存法测, 为自己的职业而感到骄傲。刘世荣是他的亲戚, 要搞好关系, 马向阳是他的领导, 又不能得罪, 左右缝合, 是农村剧中难得一见的经典角色。

4. 刘世荣——村里长辈代表

刘世荣阴险狡诈、心思缜密, 长幼尊卑观念强烈, 从不露声色, 常拿一副望眼镜在家楼顶窥探, 掌控全村动态, 堪称是有“大智慧”的人物。他是村里德高望重、一呼百应的刘姓长辈, 人物刘姓是大槐树村的贵族, 引以为骄傲自豪。

5. 李云芳——村妇女代表

李云芳生性泼辣, 拘小节但明大理, 是村主任的爱人, 在村里妇女中颇具领导威望。她为了土地流转和拆房修路的事情, 在剧中与马向阳和村民们频频斗嘴, 有时还动粗大闹, 将农村泼妇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6. 二乔爹——普通村民代表

二乔爹没有主见, 墙头草, 爱贪小便宜的同时也记小恩小惠, 是刘世荣的好哥们。他属于外姓人, 自认为地位低下, 为此, 积极响应刘世荣的号召, 是普通村民中的典型代表。

7. 花小宝——村青年代表

花小宝好吃懒做, 鬼点子多, 有一种憨傻纯良的痞气。他经常给马向阳出主意, 却总弄巧成拙, 虽然年纪不大, 但辈分极高, 是村里游手好闲的“农村富二代”形象。回村后, 跟着马向阳做事, 最后在马向阳的带领下, 成为了一个有责任、敢担当的男子汉。

8. 毛蛋——留守儿童代表

毛蛋孤独、可怜、无助, 经常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他是村中留守儿童, 妇女都在俄罗斯种菜, 他的勇敢、情义打动了马向阳, 在剧中, 马向阳提到, 也是因为这个小孩的影响, 他决定重返大槐树村。

二、服装造型与人物性格

(一) 既符合剧情氛围又凸显人物特征

电视剧服装造型是为剧中人物角色服务的, 是人物形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任何人物角色都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中出现的, 服装造型应该恰到好处的表现出电视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3。

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中的马向阳是个“不靠谱”的小公务员, 穿着与众不同, 或者说不是常人眼中政府公务员的形象。在剧中, 市委于书记在政府大楼下给万名“第一书记”举行欢送仪式, 领导及同事们基本都是衬衣、西裤、皮鞋的造型, 而唯独马向阳, 身穿蓝色格子衬衣配牛仔短裤和休闲鞋, 一幅下乡旅游探险的装扮, 显得与其他“第一书记”在形象上格格不入。进村后, 第一次开全体村民大会, 身着一身登山休闲服, 并佩戴一个包球帽和墨镜。看似服装造型不太符合当时的时间与场合, 但刚好恰如其分的突出了马向阳给人不务正业的性格特征。再后来, 黑色格子衬衣配黑色吊裆裤, 咖啡色衬衣配咖啡色休闲裤等一系列休闲又稍显个性的服装造型, 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潮男”村官形象。

农业种植专家、博士周冰, 外表冷静、内心狂热, 对工作认真执着。她的服装造型常以宽松衬衫配T恤, 再搭配一条牛仔裤和帆布鞋, 背一个双肩包, 颠覆了常人对博士和专业的穿着装扮, 但恰好与她的性格特征相得益彰。村中的长者、德高望重的刘世荣常说自己的祖先是道光年间的总兵, 大户人家出身, 贵族身份, 老幼尊卑观念强, 在剧中常穿一件对襟开衫, 配宽松的直筒裤和黑色布鞋, 体现了他观念传统、自是高贵的人物特征。

(二) 既是舞台艺术又回归生活

电视剧服装包含在舞台服装之中, 它既是舞台服装又是生活服装4。对于受众来说, 电视剧服装是存在与荧屏之中的, 但更重要的是它处于一种再现的虚拟的生活场景中。如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 它属于一部现代农村题材的电视剧, 服装就是人们的日常着装, 但不同之处就是还需更具剧中的人物性格特征, 做具体的服装款式与色彩分析, 使服装造型与人物性格相符。

剧中大槐树村会计梁守业是一个典型化的村干部形象, 他因自己是村委会的成员而倍感骄傲, 衬衣配西裤, 带个小眼镜, 系一条褐色牛皮带, 夹一个黑色公文包, 此外还在裤腰上挂一串钥匙, 尽显乡土气息。现实生活中, 村干部的这种形象并不多见, 或者说没有屏幕上如此夸张和细化, 恰好剧中梁会计的性格有点小狡猾, 爱出风头, 这种服装造型正好与他的人物特性相符, 是一个舞台服装与生活服装相融合的典范。

村里好吃懒做的纨绔子弟花小宝, 在剧中常穿着一件宽大的T恤配运动裤或牛仔裤, 裤头一个高一个低, 尽显乡村痞子气息。村中生性泼辣的妇女代表李云芳造型极尽突破, 在一段拆房修路的桥段中, 她身着乡土气息味的粉色大衬衫, 随意挽着的头发, 气势汹汹的站在小卖铺门口, 与马向阳和村民们展开对战, 把农村泼妇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 既考虑环境场景又具时尚感

在农村题材电视中, 服装造型不能只考虑故事的环境场景, 将服装一味乡土化, 而应该适度的兼具时尚感5, 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时尚元素。呈现时尚感前提是需要寻找恰当的人物形象和恰当的环境场景。

剧中“第一书记”马向阳、马向阳的女友林小曼、种植专家周冰以及市农科院院长于思远的身份都是来自城市, 再加上他们的身份和个性特征, 服装造型的可塑性更大, 尤其是马向阳、林小曼和周冰, 如果谈及服装造型的时尚感, 他们在剧中有了更多的展示空间。在大槐树村村口, 马向阳一身黑色休闲装束和林小曼穿着的动植物黑色连衣裙在色彩相互呼应;市农科院院长于思远和林小曼在一件咖啡厅聊各自的感情故事的那一幕中, 于院长穿着黑底黄色条纹的衬衫, 林小曼穿着一件黄色小碎花的连衣裙, 再加上青苹果绿的沙发道具, 一气呵成, 选择黄颜色的服装可以看出两位角色在所谈的话题中对爱情的渴望和勇敢的追求。

三、总结

新式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人物特征和服装造型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新的人物形象塑造对今后农村剧的发展和社会影响意义重大, 如调派到乡村工作的干部、支援农村发展建设的技术人才及大学生村官等。新的人物形象塑造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人物性格刻画与服装造型烘托的突破与创新。既符合剧情氛围有凸显人物性格、既是舞台艺术又回归生活、既考虑环境场景又具时尚感, 这三点阐述了服装造型在新式农村剧中的运用原则, 体现了人物角色在新式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现实意义。新的人物性格刻画与服装造型烘托必须以吻合人物角色特征为前提, 以塑造全新的公众人物形象为目的。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刷新了受众对农村题材电视剧的认识, 塑造了农村题材电视剧中人物新形象, 使农村题材电视剧更具有现实意义和艺术特色。

注释

11 .王贤波.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人物语言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剧学刊, 2014 (7) :71-73.

22 .大众网, 娱乐推荐新闻, 网站:http://www.dzwww.com/yule/yulezhuanti/mtcbg/201408/t20140825_9738067.htm.

33 .齐静.演艺服装设计[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 2010.

44 .刘冬云.影视服装设计探讨[J].上海纺织科技, 2004 (6) :47-48.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 篇6

《玫瑰园里的老少爷们儿》讲述了山东平阴县谢庄村大学生李远征回村做村主任,遭到千方百计的阻挠,最终凭借努力,引导大家把玫瑰园开发成一个旅游景点,使谢庄人的精神面貌、村容村貌发生彻底改变的故事。电视剧从题材、剧名到内容、场景,全方位展现了平阴的真实场景,并为观众呈现的是一个淳朴、唯美又浪漫的乡村景象——“玫瑰园”。这个意义世界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老少爷们儿”,即以建造“玫瑰园”的农村青年为主的村民们。

在近几年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中,有不少以农村青年为主角,反映“乡村青春”的作品,如《乡村爱情故事》、《八百里洞庭我的家》、《雨打芭蕉》等。由此可以看出,农村青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农村青年是农村人口的主体,他们遇到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活的问题,农村青年就是农村生活的窗口。同时,农村青年具有缘自土地的悖论,为剧情开展提供了矛盾冲突。一方面,他们作为青年,代表了当下和未来。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他们最先受到城市化的冲击。另一方面,他们生长于土地,传统依然影响着他们的人生选择。这种悖论正好对应于城乡一体化中乡村的尴尬境地。一方面,为了促进发展,脱贫致富,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另一方面乡村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也遭到了破坏,传统正在流逝。这一矛盾也是众多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主题。

然而,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农村青年并不是真实的农村青年,而是一种想象的“乡村青春”。电视剧作为文化产品,承担着主流意识形态的生产功能。农村题材电视剧是对“乡村生活”的想象,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表征,而其中的农村青年也是如此塑造的,他们的形象承载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美好图景的想象。

二、《玫瑰园里的老少爷们儿》农村青年形象特征分析

人物是在戏剧冲突推动下塑造起来的。冲突决定着人物行动的目标、内容和结果 , 而且 , 只有冲突的充分展开 , 才能使参与到冲突中的各个人物动作不断地发展下去。

该剧中,农村青年的人物冲突主要表现为命运冲突,即人生道路选择,或者说是职业选择。以谢庄村为中心,可以将他们的选择按照走出去和走进来划分为几类 :外来、归来、坚守、开放和远离。

1、张碧华——外来

张碧华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大学毕业生,热情善良又懂事。同时,她是一个有想法的独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她有一个在镇里做生意的男朋友,却不愿意为男朋友工作,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学,于是在人才市场应聘,因此,被老同学李远征请到谢庄村做技术员。

张碧华作为一个外来者,并没有土地的羁绊,她选择来到农村的原因是她对土地的热爱。剧中张碧华不止一次表示,她喜欢农村,在这里工作她找到了归属感。她热爱工作,作为技术员,照顾玫瑰花是她的任务也是她的兴趣。如果说一开始张碧华的选择是出于个人决策,那么,后来促使她留在农村的还有情感因素。,张碧华由于感情纠葛决定离开谢庄村时,受到了村民的阻拦。一方面,村民出于利益考虑,不想失去张碧华这个可靠的技术指导员。另一方面,张碧华细心负责的态度也打动了村民,因此,才会有谢玉春和李远征的父亲都想要她做儿媳妇的情况出现。

2、李远征——归来

李远征是一个新时代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作为农民的儿子,他带着父母的希望,带未婚妻的期盼,带着全村人的骄傲,飞向大城市读书。然而,毕业之后他不满于在镇上无所事事,回到老家谢庄村当村官,打碎了父母的希望,也冲毁了未婚妻在大城市建立家庭的梦想。他在事业、爱情上迷茫过,也在一次次打击中成长起来。

李远征回到谢庄村的原因,一方面是他本身性格倔强,不服输。学习农业工程的李远征是有改革眼光的年轻人,懂得利用信息,也熟悉政策。为了发挥自己的能力,他毅然回到家乡搞建设。父母的失望,未婚妻的猜忌,前任村委会主任兼岳父的打压,都是事业上的阻碍。而李远征一次次顶住了压力,决心留在谢庄村干出一番事业,是一种年轻人特有的上进心。

另一方面,李远征是农民的儿子,他本身的乡土情结让他将村子的利益置于自己的利益之上,因此才会多次放弃提拔的机会,为了村子留下来。他凭着为村子服务的真心实意、踏实肯干的精神,为村民争取适宜的项目、办企业解决就业、出售积压农产品,办了许多实事,感动了父老乡亲,得到了各方的支持,终于破除重重阻力,开创了事业,把谢庄村建设得面目一新。

3、谢玉春——坚守

谢玉春是土生土长的谢庄村人。初中毕业的他在村子里长大,凭着关系,担任了文书一职。和其他人相比,他的生活环境是单纯的,因此,他顺从地选择了坚守。起初的谢玉春虽然是个是非分明的人,但性格十分软弱。正因为谢家人的身份,他承受着顽固的传统家族压力,李远征当上村官之前,他只是谢三旺和谢士成附属品,没有自己做主的机会。而李远征上任后,他成了是新一代村委会领导班子中唯一的“谢家人”。虽然他被父亲作为间谍安排在李远征身边,与其他人相比受到的制约更大,然而在李远征、王学香这些年纪相仿的年轻人的影响下,他开始改变。起初,他只会用大声喊来反抗父亲的权威,后来他慢慢学会了用计谋对付父亲,帮助村委会的工作。

与其他人相比,谢玉春是一个比起务实更加注重浪漫的人。谢玉春心仪的对象王学香提出条件让他挺直腰做人,由此促成了他从一个儿子到男人的转变。但谢家人的身份和坚守的经历让他不能像王学香那样快速地学习和转变,也因此,他的爱情受到了挫折。可随着他由于受到了李长征的信任,他有了责任感,为村子里出了许多力,也渐渐有了自信,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成了一个成熟而有担当的人。

4、王学香——开放

和谢玉春相同,王学香也是一个生在村子长在村子的女青年。中专毕业后,她被选为了村里的妇女主任。然而,在谢家人的地盘上,王学香并没有足够的动力投入到建设村子的工作中。因此,她宁愿在自己家的饼店里帮忙,做一个普通的乡村姑娘。

李远征的出现让王学香产生了兴趣。此前,她一直对父辈、“谢氏家族”掌权的村子状况心存不满,心中怀着一股希望,却又不知从哪里做起,因此,只是等待着。而李远征让她看到了变革的可能性,因此,王学香决定加入了新的村委班子。王学香热情能干,自信十足,不畏惧权威。因此,在工作中,她表现得雷厉风行。同时,她还“教育”谢玉春与谢家权威抗争到底。

村子里的塑料袋场建立后,她主动外出学习 ;玫瑰园里,她也积极向张碧华学习技术。她好学上进,始终以一种开放的姿态面对村子的变化,甚至有推进这种变化的决心。然而,她不会离开村子。如同她将外出学习遇到的人才带回了村子,她的根在谢庄村,一切的努力只是为了让村子更好。因此,她也是一种坚守者,只不过,相比谢玉春更加积极开放。

5、谢花——外出

谢花是李远征的未婚妻,也是谢庄村前任村委会主任谢士成的女儿。虽然生在农村,却向往城市里的生活,是一个有思想有经济来源的现代女性,希望李远征和她一起在城里生活。在一次和张碧华的谈话中,谢花坦诚道,自己长在村子里,对周围的一切都太熟悉,因此发现不了美。她渴望新鲜的,不同的生活。对生活充满欲望的谢花摆脱了乡土的束缚,要展翅向外面的世界飞去。由于自身倔强的性格,对于和自己志向不和的李远征,谢花只从自己的立场考虑,认为李远征回村是不明智的,而没有尊重、理解爱人的选择。在两人关系疏远之后,张碧华的出现让她也不再自信,父母也从支持他们回城,反而劝她向李远征妥协。这些变化使得不曾犹豫过的谢花陷入了思考。

然而,感情的变化并不能改变她内心的渴望和人生价值的判断。当二人想法产生冲突时,谢花从不妥协,一直坚持自己的人生追求,即使这样的分歧将二人越推越远,她依然是个坚持自我的女人,表现得理智和精明。正如她和李远征都认识到的那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选择,没有对错,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并坚持下去才是最重要的。由此,谢花坚强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并找到了志同道合之人,过上了理想之中的生活。

三、“玫瑰之刺”:《玫瑰园里的老少爷们儿》的叙事批判

《玫瑰园里的老少爷们儿》是对城乡一体化时期现实农村图景的模拟再现,也是创作者张继内心建构的一个浪漫世界——“玫瑰色”的新乡村生活。

本剧中五个青年人的人生都以谢庄村为中心,或远离或靠近,这反映了农村青年的乡土性。然而,他们又是具有现代性的 :眼界开阔,思想活跃,有了新的价值观念和农村发展理念、掌握了技艺和管理经验。他们不仅是个人现代性的获得者,也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践行者。他们为谢庄村注入了勃勃生机。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他们的现代性追求与乡村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也就成了剧情设置的焦点。

然而,玫瑰虽美,却是带刺的。电视剧叙事通过人物形象塑造,遮蔽了现实中农村青年的双重性。

农村青年是中国人口中庞大的一部分,也是中国青年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乡村转型让农村青年对城市化进程充满憧憬,也使得他们成为乡村转型中的动力人群。然而,城乡二元分化对农村青年的发展形成了一种体制性的束缚,同时农村资源匮乏、信息闭塞、社会条件恶劣、经济相对落后,也对他们的教育等问题产生了负面影响。农村青年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城市化进程迫使他们离开土地,这就造成了一种尴尬的境遇,在诸如劳动力转移、“民工荒”和权益维护、“留守儿童”和务工青年子女教育、务工青年的城市适应性、观念与生活的变化等问题上暴露出一些问题。

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进城打工热是明显的。然而,本剧却塑造了流向相反的一群农村青年。除去刺的过程是痛苦的,正如多重身份的农村青年,其人生选择是痛苦的,这种痛苦的根源不仅是个人价值观念取舍的问题,更是城乡差异这一社会性问题。而电视剧将这种社会性的问题遮蔽了,转而将身份问题世俗化为角色的人生观、婚恋观的问题。

作为青年人,他们既拥有青春所涵盖的活力等品质,也有着青春中缺乏经验、不成熟、缺乏辨别力的特征。因此,他们在社会文化中的表现也是两方面的。开放、创新、先锋的一面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农村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持续发展,而叛逆、情绪化的一面则会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潜在因素。这种双重性 , 恰好对应着现代性的两面性——过渡、短暂和永恒、不变。

而在电视剧中,观众看到的多是正面的农村青年形象。他们敢做敢当,一定会成功,而缺乏经验的一面被弱化了。即使他们犯了错误,人们的态度也总是宽容的。更深层的问题是,面对现代性,人们的态度是什么样的。人们创业终将成功 , 生活轻易富裕 , 干部无私奉献带头致富 , 乡邻善良和谐。这种想象以接受现代性的态度为基础。现代性为乡村生活带来的负面效果,人们反思与叩问现代性的可能在影响中被遮蔽了。同时,狂欢的电视剧影像使得人们缺失了这种思考。

摘要:《玫瑰园里的老少爷们儿》以李远征的村官之路为叙事线索,用农村青年的职业选择和人生冲突,塑造了一系列具有乡土性和现代性的农村青年形象。本文认为,该剧是对城乡一体化时期现实农村图景的模拟再现,也是创作者张继内心建构的一个浪漫世界。然而,不论是拟态现实还是文化乌托邦,都存在着叙事的遮蔽。多重身份的农村青年痛苦的根源——城乡差异这一社会性问题被遮蔽了。现代性为乡村生活带来的负面效果,人们反思与叩问现代性的可能也在这种想象中被遮蔽了。

上一篇:乐活旅游下一篇: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