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时代的电视经营论文

2024-10-24

多媒体时代的电视经营论文(精选12篇)

多媒体时代的电视经营论文 篇1

1. 新媒体时代对电视媒体的冲击

1.1 新媒体与现代人的关系

在传统的电视媒体主宰人们主要娱乐生活的时代, 人们会守候在电视机前只为等待自己喜爱的节目, 或者为了自己喜爱的节目而不得不加快节奏或放弃一些正在做的事。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人们不再为了定点播放的电视节目而安排自己的生活, 随身携带的媒体设备和随时可以获得的网络媒体资源, 使得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播放自己想看的视频, 无论是时间和地点都不再受到限制。无论户外的屏幕、大电视还是户内的电脑、随身的手机, 现代社会的人们已经完全处于新媒体所提供的一个便捷的环境之中, 传统电视媒体遭到冷落。新媒体技术与现代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密不可分, 它为现代人类创造了太多的便捷, 同时, 人类走入快捷的新媒体时代也是现今快节奏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2 新媒体对于电视媒体的影响

当前, 许多的年轻人群已经习惯通过互联网来查看视频和获取各类信息, 新媒体分走了传统电视媒体的很多受众, 在此环境下, 曾经风靡一时的电视媒体遭受了强烈的冲击。从各方面的相关数据都可以分析得出, 近些年电视媒体的收视率逐年下降, 而网络媒体的使用者每年都在迅速增加。与此同时, 广告作为电视媒体主要的经济支柱, 已经逐渐将投资方向转向网络媒体, 电视媒体的发展更加艰难。

2. 电视媒体的品牌经营

电视媒体尽管受到了新媒体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 但电视媒体凭借着资格老、覆盖率广、门槛低等传统优势, 仍是媒体行业的第一。目前电视媒体在全国的覆盖率超过了百分之八十, 远远高于现今新媒体的覆盖率。与此同时, 新媒体相对于电视媒体, 具有相对较高的门槛, 而电视媒体则是老少皆宜, 基本没有门槛。加上电视媒体在几十年的时间内给人们养成的习惯, 使得电视媒体现今的地位依然较为稳固。但电视媒体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 才能继续保持自己的地位不被撼动并且持续发展。当前是一个品牌竞争的时代, 电视媒体的品牌意识将可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力量。建立电视台独有的品牌、实施品牌策略有利于增加自身的竞争力。

3. 电视媒体的品牌塑造

3.1 打造品牌的必要性

在中国国内的电视媒体发展历史中, 电视节目从最初的零起步开始, 逐渐增多, 而近些年, 电视节目已经从纯粹追求数量到同时追求质量和数量, 各大电视台都开始创造自己的电视品牌, 这也成为改革的趋势。电视媒体品牌化有利于电视节目质量的增强, 大大提高电视媒体的传播效果, 并且有利于市场竞争的规范化, 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随着国家对品牌策略支持力度的不断提升, 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就显得十分必要。电视媒体在过去的时间里拥有强大的人才储备和资金储备, 因此发展品牌也具有足够的实力。由此可见, 电视媒体的品牌化, 既是自身储备积累到一定时期的质变, 亦是一种与新媒体抗衡的改革。

3.2 如何打造电视媒体品牌

现今的电视媒体品牌化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媒体已然跨入了品牌时代, 打造自己的品牌是电视媒体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胜的利器。但长久以来, 国内的电视媒体品牌一直停留在栏目品牌层面, 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打造品牌的首要条件是建立良好形象, 要从台标、标准色、话筒标志、字幕等等多种方面来实现。

与此同时, 电视媒体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就是主持人。主持人是一个节目的形象展示者, 同时又是电视媒体的思想传播者和宣传者。因此, 主持人的形象关系到整个电视台的形象, 应当将主持人形象的打造和内涵的提高, 作为电视媒体的工作重点之一。大力提高主持人的曝光率, 有利于主持人在观众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增加主持人的亲民性;丰富主持人的内涵和文化素养, 有利于保证节目的质量和可观性;制定符合主持人特色的节目, 有利于增强节目特色, 以及构建品牌特点。

3.3 如何经营电视媒体品牌

3.3.1 提高电视节目质量

节目质量是收视率的保证, 因此也是电视媒体之间竞争的关键所在。随着近些年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 电视媒体行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 各个电视台收入持续增加, 因此电视台的节目质量总体是不断提高的。与此同时, 节目中的主持人内涵、深度和灵活能力也逐步增强。节目的内容需要贴近观众、贴近生活、迎合观众心理, 才能获得观众的青睐, 赢得更高的收视率。

3.3.2 重视节目的包装

节目质量虽然是竞争的关键, 但即使质量再好, 没有广泛的宣传和推广, 在节目前期就很难被观众所了解。在现今的新媒体时代, 一切宣传都需要足够的夺人眼球、引人注目、充满噱头, 才会在爆炸的信息量当中脱颖而出。因此, 电视节目的包装宣传就尤为重要。台标是一个电视台的象征, 因此需要有足够的艺术性和特点, 新颖并且符合观众心理。名称是节目给观众的第一印象。节目的名称不能俗气, 既要有特点、有内涵, 还要贴合节目主题, 并且符合观众品位, 有利于节目的吸引力在节目前期得到增加, 并通过节目的播放强化节目的艺术内涵。

3.3.3 打造品牌个性

一个品牌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目前国内的电视台数量多, 节目也是五花八门, 但是很多节目都是同种属性。因此, 一个电视台的品牌需要在经营中注重个性特点的追求, 具有鲜明个性的电视台方能打造出适合自己的一系列节目, 并且难以被模仿、抄袭、复制。

4. 电视媒体的品牌维护

注重品牌的打造和经营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 维护好自己的品牌, 吸引老观众的同时不断发展壮大节目的受众群, 使品牌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4.1 不断创新

正如上文所述, 目前国内许多节目均有雷同的倾向, 换汤不换药, 有些节目在不同的电视台频频出现, 不同的电视台只是改变了节目的名字, 却没有改变节目的本质。例如某些情感类节目、电视相亲节目、选秀节目、亲子类节目等等, 只要有些节目在一个电视台得到观众热烈的欢迎, 就会马上被其它电视台所模仿。尤其是自湖南卫视1997年创办《快乐大本营》节目以来, 全国多家电视台进行了大量的仿制, 然而频繁出现的同类型节目使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创新在电视媒体改革上又是尤为重要的一项内容。电视台需要不断扩大创新团队, 不停注入新鲜血液, 尤其是年轻队伍, 才能与时俱进, 不断尝试, 开发创造出符合时代趋势、符合观众需求和兴趣的节目, 永远走在竞争市场的前列。

4.2 加强对自身品牌的管理

品牌是电视台的一项重要资产, 需要加强管理和投入, 才能经营和维护好自己所打造的品牌。在一项节目得到观众热烈反响之后, 应当积极开拓后续的道路, 可以继续打造一系列的节目, 使其具有品牌特点且难以复制和抄袭。同时, 电视台可与多方合作, 交流、互助, 实现双赢的局面。例如与广告商的大力合作, 在广告商扩大自己知名度的同时, 电视台本身也有了支持节目继续的经济保障。

结语:现今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冲击着传统的电视媒体行业, 电视媒体在业内激烈竞争的同时还要与新媒体抗衡。因此, 建立电视台独有的品牌、实施品牌策略有利于增加自身的竞争力, 才能在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在不断创新的同时维护好自身品牌, 在新媒体时代获得自己的一片天地。

参考文献

[1]张云、方世彤:《电视品牌战》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4.

[2]叶子:《现代电视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

[3]欧阳国忠:《中国媒体大转折》北京:团结出版社, 2003.

多媒体时代的电视经营论文 篇2

“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总书记为媒体融合发展指明方向。

传统媒体怎样与新媒体嫁接,一直是各种传媒论坛的主题。我想首先说明对“新媒体”的理解,我一直觉得——只要思维是新的、理念是新的、操作模式是新的,大家都是“新媒体”。在这一轮的融合浪潮中,电视媒体如何勇立潮头,“核、聚、变”是其中最重要的三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核

“核”的要点是内核与内容。在和新媒体的竞合过程中,内容制作一直是电视媒体的竞争利器。今年以来,有两大趋势值得关注:一是,电视优质资源在新媒体呈现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品牌节目和热播电视剧在电视上的高收视,会在新媒体平台上更加立体的、爆发式的呈现。日前有报道显示,今年,视频网站在自制节目和自制剧上的投入,大约是去年的10倍以上,一些网站单档综艺节目的投入,甚至超过了千万元,一批网络自制节目也打出了自己的品牌。二是,一批网站的自制剧自制节目逆向输出到了电视平台。新媒体从一个内容的购买者发展成为了内容的提供者,这样的案例在前些年是比较少见的,但如今已不是个案,尽管最终效果还有待收视的检验,但这种逆转的趋势值得业内关注。

以上两大趋势充分说明,融媒体时代,无论对电视媒体还是新媒体而言,很多变革都围绕内容展开,谁掌握内容制作的主动权,谁就掌握了竞争中的先机。作为电视媒体,该如何掌握内容生产的主动权呢?关键要打好三张牌。

第一张牌,抓核心,打造好具有本土特色的新闻社教类节目。整合《泸州新闻联播》、《泸州现在时》、《社教630》等在泸州有影响力的栏目。

第二张牌,铸品牌,开放节目平台

品牌节目,是电视台的门面,也是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竞争中掌握内容主动权的关键。打造品牌节目,一要理顺机制,配置好内部资源。在进行人、财、物的系统配置中,关键要通过机制创新,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二要开放平台,利用好社会资源。进一步加强和部分优秀节目制作公司的合作,从点状节目合作上升到大型节目、品牌活动、艺人培养和整合推广的体系化合作,双方深度介入内容制播全产业链,开启新的发展模式。

第三张牌,促融合,台网深度联动

电视和新媒体的台网联动,浅层次的是推广资源互换和买卖层面;更深度的联动,应该是相互整合资源,共同打造新内容。

关键词二,聚

“聚”的要点是渠道和终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观众的收视习惯和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尼尔森最新的监测数据,国内有超过50%的观众,使用过电脑或手机看电视。而来自谷歌的一项调查结果则更为惊人,美国77%的观众选择多种渠道收看电视。很显然,跨屏体验已成为电视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收视常态。面对这样的趋势,电视媒体必须聚力于终端创新,而在创新的过程中,屏幕终端要做好和技术、内容、平台的三大结合。

第一、视听高清化——终端创新要和技术相结合

相比PC屏和手机屏,电视屏的一大优势在于其观赏和视听体验。传媒大亨默多克判断电视媒体优于新媒体,原因是人们更愿意躺在沙发看电视,而不是坐在椅子上盯着电脑屏幕。因此,未来电视的发展,还要致力于终端的技术创新。一方面是电视设备的技术升级,比如3D电视机、高清电视机等等;另一方面是电视媒体的技术升级,比如演播摄录设备等等。

第二、一云多屏化——终端创新要和内容相结合

背靠自身内容优势,电视媒体要主动发展新媒体终端,参与竞争。首先,要有前瞻意识,提前落子布局。在网络电视台、手机电视、移动电视和I P T V等平台进行全面布局。

第三、电视社交化——终端创新要和平台相结合

新媒体时代,用户对于媒体的互动和社交需求日增,作为电视媒体,一要多方开发线上线下的互动方式。让习惯使用新媒体的受众群,通过互动增加与电视平台的黏性。同时,通过网络积聚节目的人气,反过来促进电视的收视率。二是创新终端,让受众变“看电视”为“用电视”。使电视可以实现点播、回放和评论的功能,甚至还有可能把触角全面伸向购物、游戏和电子商务等“全业务”方向。

关键词三,变

“变”的要点是机制和体系。融媒体时代,媒体共生互融,电视如果希望延续强势地位,唯一的出路就是自我变革,而且是全方位的变革:包括业务流程的再造,产业链条的重组,营销机制的整合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方向

一、全媒体运营

电视和新媒体的融合,不仅仅是平台的替代,更是一次全方位的思维转换。因此,在布局新媒体的过程中,要用全媒体的思维去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第一,传播渠道全媒体搭建。形成了以网络电视台为核心,向新媒体覆盖的传播网络。第二,制播流程全媒体介入。从“单一渠道采集、封闭式生产、点对面单向传播”的传统制播流程逐渐转向“多媒体采集、共平台生产、多渠道分发”的全新制播模式。第三,广告营销全媒体组合。全媒体时代,电视台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段位和冠名,更应该向广告客户提供全媒体的营销组合,即整合多频道、跨媒体的传播平台,使其投入在产业价值链上获得呈几何倍数的放大。

方向

二、全过程互动

从资源整合、制作播出、节目编排到推广营销、品牌等打造全过程、全方位的立体化互动模式。一是电视内部资源的互动。二是电视和新媒体的互动。在电视剧和节目营销中,充分利用全媒体组合,进行立体、互动的矩阵推广,引发了较强的规模效应。

方向

三、全产业整合

向上游延伸,打造优质内容,向下游拓展,聚力终端发展,全台的产业整合发展有三大重点。第一,做强核心主业。节目、栏目、大型活动、影视剧仍是当前的核心主业,将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出品牌。第二,延伸关联产业。逐步摆脱单一靠广告收入的经营模式,寻找新的增长点。第三,善借社会资本。面向市场,吸纳社会资本,是广电媒体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多媒体的竞合发展中,电视媒体和新媒体是互为机遇而存在的,并且,这一过程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其实,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新”与“旧”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谁能顺势而为,主动而为,创新而为,谁才能抢占未来传播格局的制高点。

置身于更大的时代、更广阔的背景下,只要我们能够以内容为核,全渠道聚力,因趋势而变,电视媒体的核聚变就一定会发生,并且能释放巨大的能量。

注:有关数据和内容来自《中国电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

电视媒体渠道经营的四个层次 篇3

第一层次:

打通跨区域、跨国界的渠道空间

案例1:2009年年底,湖南卫视与青海卫视就青海卫视频道项目合作达成协议并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的批准。根据协议,湖南台与青海台共同成立第三方公司负责具体运营。

案例2:2005年6月,广东电视台和马来西亚的一家电视制作机构合作开办总部设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定位于东南亚华人的中文卫星电视频道“家娱频道”。目前,该频道已经进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一些有线电视网,以及马来西亚的手机电视网。以上案例说明电视媒体经营者在努力探索一条突破区域发展限制、拓展生存空间的发展之路。

总体而言,由于受行政等体制因素影响,中国省级电视台的收视大多是以区域为主。区域性的市场空间毕竟有限,以湖南电视台为例,湖南省人口只有6845.2万人(数据止于2008年末,来源于湖南省政府网站),地处内陆省份,若固守本土,很难做大做强,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突破区域限制,打通跨区域、跨国界的渠道空间。

一般来说,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完全自建渠道,即在外地或国外直接投资新的渠道,掌控平台和收益。这种方式有四点缺陷:对外传播的鸿沟;国外传媒市场的壁垒;当地文化的障碍;不熟悉地域投资的风险。因此,“借船出区域”或“借船出海”常常是电视媒体经营者的优选。如湖南卫视与青海电视台的合作,实现了“借船出区域”,湖南卫视可以将过剩的或已有的品牌节目制作能力通过青海卫视打包上星,既实现了内容产品的多次售买,做活了“存量”,又拓展了卫视渠道,增加了在国内电视市场的话语权,还可以通过渠道的扩展实现盈利模式的拓展、品牌的提升(同样的利好也反映在构建跨国渠道上)。

无论是自建渠道还是“借船出海”,都应建立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基础上:1.立足于整合电视台资源,构建风险转移和多点支撑电视媒体的新产业链,即有相应的盈利机制;2.新渠道创建必须服从于电视台(或集团)发展的整体战略,事前事后要有相应的评估机制和相应的盈利预期,以及独立的抗风险机制;3.合作的目标在于共赢,而不是损害本台(集团)的相关资源。

第二个层次:

打通跨媒体、跨行业的渠道空间

案例3:2009年12月,淘宝和湖南电视台合作组建“快乐淘宝”公司,联手拓展电视网购市场。“快乐淘宝”2010年4月在湖南卫视推出节目,在淘宝网上开辟“快乐淘宝”子频道专区和外部独立网站,创建了电子商务结合电视传媒的全新商业模式。

案例4:2009年4月15日,泰国正大集团与湖南卫视专业电视购物频道“快乐购”签署战略性协议,今后双方将在物流配送、供应链管理、商品供货等领域展开合作。

案例3中,电视媒体打通了与新媒体之间的渠道通路;案例4中,电视媒体打通了跨行业经营的渠道通路。

电视、网络及手机等各种媒体都有自己的传播特点、盈利模式及吸引受众的方式,打通跨媒体的通道可以从更多渠道锁定更多“碎片化”时代的“小众”,提升人气;由于每一条新的渠道可以带来相应的收益,因而能形成电视媒体收益多点开花的局面,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改变盈利模式过于单一的现状。

湖南电视台的赢利是靠“多点开花”来实现的。2009年3月30日电广传媒发布的年报中,公司投资收益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从2008年的4.27%上升至2009年的5.32%。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例,从2008年的76.73%上升至2009年的396.64%。也就是说,电广传媒2009年的净资产报酬率主要是来自于其创业投资或风险投资的收益。

“电视湘军之父”魏文彬适时地提出了电视业经营“大电视、大传媒、大产业”的理念。他认为,目前中国电视、媒体、刊物的通病是小而杂,这样内耗就很大;而跨媒体、跨局域、跨行业的“大产业,大电视,大传媒”则能有效弥补这种内耗巨大的不足,并有效整合中国传媒界,提高中国传媒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电视业已进入立体营销时期,媒体营销已由单纯的广告营销步入节目、广告、网络等多媒体营销并重时代,打通媒体间、行业间通路也有利用于电视产品和品牌的营销和推广。

第三个层次:

精准定位、整合集团内部的渠道空间

案例5:香港无线电视台对旗下不同的频道进行定位,通过细分市场来避开内部竞争,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其免费频道中,翡翠台(TVB Jade)是无线的旗舰频道,香港收视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电视频道,提供新闻、电视剧、综艺、动画及访谈等多元化节目;明珠台(TVB Pearl)是全港收视率最高的英语电视频道,重点播放外语连续剧、电影、体育比赛及资讯节目;J2(TVB J2)台旨在打造最适合年轻人的电视频道,汇聚日、韩、台等地的新潮人气节目,网罗最劲爆偶像剧、综艺、娱乐、文化、生活资讯、音乐节目以及亚洲火热名牌动漫;高清翡翠台(TVB HD Jade)作为香港本土唯一24小时播出的免费高清电视频道,主要播放TVB制作的高清电视剧、综艺节目、纪录片,以及外购纪录片、电视剧等;互动新闻台(iNews Channel)提供24小时新闻、时事、体育、财经消息,其中独创的NewsBar互动资讯服务,让观众能第一时间掌握天气预测、港股走势及即时报价等资料;卫星频道(TVB8)是24小时普通话播出的娱乐频道,每日主要播放娱乐、资讯、音乐及戏剧节目;无线星河频道(TVB)是24小时播放TVB制作的经典剧集及电视电影的卫星频道。另外香港无线在亚太、欧美等地区均有相应的电视频道。

案例5为内地电视台对旗下不同频道进行渠道整合提供了范例。目前,在全国各地的广播影视集团中,有的由于各自频道定位不清而造成相互抢“资源”,造成了不小的内耗。

电视媒体经营者只有在一定的战略安排下对自有资源进行整合,在确保各频道和各栏目之间相互协调发展的情况下,才能发挥集团内部渠道1+1>2的滚雪球式的协同效应。

电视渠道整合的关键在于找准各频道和栏目的市场定位,也要兼顾各个渠道之间的合理分工,通过细分市场来达到错位经营,平衡经济波动对经营业绩带来的影响。

第四个层次:

单一渠道充分延伸产品价值链,

挖掘增值空间

案例6:湖南卫视成立了天娱传媒,先从超女快男、《背后的故事》等卫视节目选拔和宣传旗下艺员,再通过演唱会巡演、唱片发行、广告、影视剧制作等方式全面挖掘艺人价值。

在电视媒体经营中,无论哪一个渠道哪一种产品甚至于品牌资源均可以打造成一条微型产业链,挖掘其中的增值空间,可为电视业带来新的收益。比如:香港无线电视台开发艺员价值链。从艺员发掘到包装、广告、剧集、音乐甚至电影等各个环节,充分挖掘艺员价值。

新闻集团对福克斯品牌的延伸。福克斯是新闻集团的子品牌,已经拥有21世纪福克斯电影制片厂,延伸到下游的“福克斯”电视网,再延伸到旗下多个电视频道。电视网由默多克1986年购得的6座电视台并且联合105家独立电视台组成。节目早先以电影和娱乐节目为主,1990年开始经营新闻性节目,并向有线电视业发展。现已开办了福克斯新闻频道(Fox News),通过有线系统传播,目前已是美国第一大新闻频道。福克斯电视网所拥有的会员数从最初的12家电视台发展到188家,已与美国电视传媒传统三强ABC、NBC和CBS齐名。

还有许多方面等待电视媒体经营者去研究、开发。如有些电视台购物频道向物流行业延伸。电视购物建立自己的物流公司,延伸产业价值链,既能提高物流的质量,又可以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减少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电视购物公司充分利用自己所积累的客户资料数据库,开展行业调查、消费者行为调查等多种增值服务,又可以形成一个产业价值链延伸。

多媒体时代的电视经营论文 篇4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 被讨论最多的除了与运营已久的网页合作外, 随着智能手机被普遍使用, 出现在智能手机上, 被广泛使用的APP、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型传播媒介逐渐占据着主流地位。

只要用手机拍一张照片, 便可轻松地通过这些媒介把身边刚发生的事情传播出去。有不少言论直呼“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自媒体属于新兴媒体的一种, 那作为传统三大媒体 (报纸、广播、电视) 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是否会日渐式微? 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二、自媒体、电视媒体的优势与劣势。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 主要有两大不同之处:

第一, 两者的传播源, 即传播主体不同。传统媒体的传播主体是新闻机构, 接受信息的一方被称为受众, 而自媒体的传播主体则是个人, 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传播主体, 接受信息的一方不再称为受众, 而被称为用户。

第二, 传播方式不同。传统媒体遵循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模式, 传播方式是线式的。而自媒体的传播模式则可以是一对多、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鉴于此, 自媒体与电视媒体相比, 优势和劣势可见下表 (图1) :

正因为自媒体有着不可忽视的传播优势, 因此得到了用户的广泛使用。那么电视媒体应该如何克服自身劣势、结合自身优势, 在自媒体时代寻求生存之道呢?

三、自媒体时代下的电视栏目品牌经营

品牌需要经营, 电视栏目品牌也不例外。如何在自媒体时代进行品牌建设, 首要、也是必不可少的则是将电视媒介与网络媒介进行融合。

根据电视栏目品牌建设的周期以及自媒体运行的特点, 只有提高认知度并进行强势的互动, 才能让APP为电视栏目品牌服务, 最终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在智能手机上, 现在主流的自媒体包括:第一, 企业自行开发的APP客户端;第二, 依托其他网络媒体进行传播的自媒体, 如微博、微信。

从电视栏目品牌建设来看, 如果不考虑资金成本, 第一种方式是最好的。根据栏目自身特点, 通过专业团队开发, 量身设计栏目APP客户端, 通过线上线下传播, 加上户外广告、现场活动、展会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企业品牌建设。

但此方法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要耗费高额的资金。对于一档常规栏目来说, 需要相当大的费用, 而且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是未知数。此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有连贯性、周期性的大型活动, 如亚运会等;或者适用于整间公司的品牌建设运营, 也即电视台整体的品牌建设。

如果是第二种方式, 依托微博、微信进行品牌建设, 可以根据电视栏目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自媒体下的电视栏目品牌建设必须根据自身栏目播出的内容、播出的时间段、播出的时长等特点, 再结合微博、微信的用户使用习惯, 才能知道自己在APP上要如何进行品牌运营。

(一) 微博上的电视栏目品牌经营

以广州广播电视台《作风建设在路上》为例。广州广播电视台《作风建设在路上》栏目是一档大型时政类访谈节目, 邀请的嘉宾均是广州市各个职能部门的“一把手”。访谈现场, 记者通过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 把市民的投诉、心声以短片、电话等形式反映给“一把手”, 让“一把手”对出现的政风、行风类问题进行现场解答。播出时间段为:逢周日17:15开始, 时长30分钟。

这档电视栏目如何在微博、微信上进行运营呢?不妨先来看看用户使用微博、微信的习惯。

首先来看微博。《2012年新浪微博用户习惯调查研究报告》 显示, 微博用户主要是20~40岁之间的社会人群, 一般用户上微博没有固定的时间, 但晚上8点后人数骤增。微博也体现出了自媒体的一大特点:信息量大、更新时间相对分散。

如何让其他用户在碎片时间、碎片信息中找到“你”传播的信息?开设微博以及发布内容不代表就能达到传播的目的。统计数据显示, 62.77% 的用户希望看到“热点、时事、评论”的微博内容。

《作风建设在路上》栏目属于时政新闻类栏目, 如果开设官方微博, 其发布的内容必然会受到用户的关注。但由于微博特点的限制, 其会受到两方面的制约:一是粉丝数量。节目的收视率和知晓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官方微博拥有的粉丝数量, 如果粉丝量很少, 那么传播的范围则捉襟见肘。二是消息的更新。官微发出的微博如果没有吸引足够的用户浏览, 则没有引起用户的关注, 用户的转发与评论也必然少得可怜, 所谓官方微博则会流于形式。

也就是说, 电视栏目微博品牌的建设, 首先要有认知度。 只有提高了认知度, 用户才会有“阅读”的兴趣。其次, 强调真正的互动性。一是及时更新微博内容, 可以是节目预告, 也可以是制造话题, 达到不被海量信息淹没的目的;二是要及时回复网民的留言, 以此拉近距离, 达到自媒体的传播效果。

(二) 微信上的电视栏目品牌经营

同样以广州广播电视台《作风建设在路上》为例。微信用户对于公众号的认知度十分依赖“熟人” (包括微博中已关注信息、朋友、已关注账号) 的推荐。

1. 认知度。《作风建设在路上》的微信公众号如何才能进入用户的视野?首先要在最大范围内提高用户对栏目的认知度。而根据栏目现在的情况, 笔者认为有以下途径可以参考:

(1) 与中国移动等单位进行强势合作。在微信公众号刚面世的时候, 短期内以10086短信的方式进行强力推送, 为求让更多人认知这个公众账号。

(2) 合作单位口头宣传, 让上线单位关注公众号, 即是让更多的人关注广州政风行风的建设。1) 文字标题及时推送。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 阅读习惯已由原来的块状阅读变成了现在的碎片式阅读。因此, 可以将30分钟一期的节目进行拆分, 根据案例情况拆分成2~3分钟一小节, 并为每一个小节制作精美诱人的标题。每天早晚各推送一次, 一次推送包含2~3个小节的标题内容。推送的内容可以是节目本身, 也可以是节目预告、节目回放、大走访案例等。2) 文字稿的链接。如果用户对标题感兴趣, 则可根据标题链接点击进入看到文字稿。用户在任何碎片时间都可以浏览。3) 视频的链接。每一段文字稿后, 都配以相应的视频 (即每一个小节的视频) 。为了让更多的用户选择看视频, 一方面可以写出诱惑性文字, 如“若想知道记者如何揭露政府不作为的详细内容, 可点击以下视频观看”。另一方面, 可以跟中国移动合作, 让移动公司配合政风行风建设, 免费送流量支持视频观看。这样, 用户即使在没有WIFI的情况下, 也不会因流量问题而放弃点击。毕竟, 电视视频才是电视栏目的关键所在。

2. 互动性。仅有认知度是不够的, 自媒体的一大特点—— “我”就是传播源。只有当“我”可以掌握主动权, 可以有发言权、参与权时, “我”才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来, 才可以更好地进行自媒体的品牌建设。这就必须强调互动性, 调动起用户的参与热情。

《作风建设在路上》的微信公众号如何与用户进行互动?

(1) 可接受用户的报料。公众账号既是信息公布的平台, 也可以是接受用户报料的平台。用户可以提供文字线索报料, 甚至可以提供语音、视频的报料。报料一经选用后, 栏目组给报料人提供报料费, 并且在公众号中进行公示, 如xxx网友提供xxx内容视频, 经栏目组核实选用, 现给予报料费xx元, 欢迎大家继续监督举报。

(2) 开通评论渠道。在公众号开通多种评论渠道, 可以像微博一样公开评论, 也可针对某些热点案例进行投票等。与此同时, 可以让官方微博发布的内容与微信公众号同步, 让网友在上面进行更多的评论、讨论。

(3) 邀请各界人士进行评论。邀请各界人士关注《作风建设在路上》的公众号, 让他们一起参与每个小节的点评, 同时也提供让他们与用户直接分享观点的机会。让掌握话语权的人一起参与政风行风的监督, 一方面可以拓宽栏目组现有的节目思路, 而且在这样的带动下, 普通用户自然也会更加主动地参与讨论、关注栏目, 让节目的传播效果最大化, 自然也就创立起了自己的品牌。

(4) 回归电视。做的所有事情, 无非是为了电视栏目品牌的运营, 在自媒体这个传播媒介中宣传, 就是为了让用户变成观众, 最终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因此, 只要有文字出现的地方, 就要强调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

综上所述, 自媒体时代的电视栏目品牌运营, 电视栏目可以为自媒体服务, 而自媒体同样也可以为电视栏目服务, 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双方一定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多媒体时代的电视经营论文 篇5

2 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编导应具有的素质

正因为从节目的前期准备、中间的制作录制乃至后期的合成播出都需要电视编导的把关和负责,电视编导的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直接决定了电视节目的质量。在电视媒体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的今天,电视编导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素质。

2.1 开阔的媒体视野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广大观众所接受和了解到的信息咨询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丰富。而对于应走在信息时代前沿的电视媒体编导来说,则应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开阔的媒体视野、极为敏锐的新闻触觉,以便在第一时间内掌握新鲜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并以此来确定电视节目主题,设计节目制作方案,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加“美味”的信息盛宴。

2.2 复合的知识结构

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知识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电视编导只有具有更为完备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当代电视媒体发展的现实情况,在掌握相应的电视节目制作知识之外,还应当具备一些其他社会领域或与电视节目内容密切相关领域的相关知识,这是电视编导制作出高质量的电视节目的必备素质。

2.3 传播艺术和媒介技术

媒介融合时代,广大受众对电视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电视节目创作过程中,电视编导可以采用“拿来主义”,借鉴其他类型媒体的创作技巧和手段,丰富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满足广大受众的观赏要求,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因此,现代电视编导还应具有跨媒体的工作能力,掌握一定的传播艺术和媒介技术。

3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编导的创作技巧

我们正处于一个科学和艺术碰撞、多种媒体不断交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众传播时期,是电视创作经历了种种改革与变化,开始显示全面价值的重要时期。电视编导在准确分析观众收视走向的`基础上,应努力提高自身创编技巧,加强电视艺术表现的力度。

3.1 确定电视节目的主题

广大观众是评判电视节目的上帝,观众群的心理需求是编导时刻关注的对象。目前,观众选择传媒节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其自身的认知需求、放松身心以及达到一种感情宣泄的目的。电视编导要牢牢把握观众收看电视的审美倾向和欣赏目标,坚守媒体人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使命,从大众的角度确定节目选题,满足观众对节目的收视需求,使电视节目具有“开卷有益”的社会功效。

3.2 拓宽与受众交流的途径

相对于传统媒体,以现代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具有极强的“互动性”,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实现“最为亲密的接触”,受众不再被动接受信息,而是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信息的提供和传播之中。电视编导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可以借鉴www.dylw.net 第一网络媒体的这种互动方式,拓宽与观众交流的渠道,通过网络电视、电话连线、E-mail、微博等途径,引导观众参与到电视节目中来。使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找到一种“归属感”,为观众构筑起一座座精神和文化的家园。

3.3 创新电视节目表现手段

手段是内容的表现形式和重要途径;内容是手段的表现目的和最终指向。当今社会,广大观众所面临的各类型媒体表现形式和技巧更加丰富,更加富有艺术性和趣味性,甚至有“眼花缭乱”之感。如何能够在观众“众里寻他”时成为其心中的那个“她”,则需要电视编导采用更加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表现手段,如果运用得当,将会给广大观众以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之感,是不错的选择。

当前,媒体人所面对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科学高度发展的、“最好的和最坏的”时代,时代的需要激发了传播媒体的创作热情,也对广大传媒人提出了更高的艺术要求。电视编导是电视节目创作的负责人和把关人,编导队伍素质的提升是促进电视媒体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适应当前的传媒发展形势,电视编导要积极应对,牢牢把握创作契机,拓宽艺术视野,提高职业素养,为探索电视媒体发展新路做出新的努力和尝试。

参考文献

[1]谭天,王甫.电视策划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陆地.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M].汪凯,刘晓红,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采访 篇6

关键词:新媒体;采访技巧;时效性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6-0000-01

社会的进步和飞速发展,使得我们进入了一个高信息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浪潮的冲击下,教育领域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也对电视新闻采访的更新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一、新媒体时代环境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的“新”,主要体现在传播的途径和方法上。由于新媒体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被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从事新媒体事业的人越来越多,社会对新媒体的认识也在不断提升,电视新闻作为传播新媒体的重要手段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

二、新媒体时代的新闻采访

以前的电视新闻中我们时常会碰到这样提问的记者:“请您向我们的电视观众说几句话好吗?”“请您谈谈今后的一些打算。”这样的问题海阔天空,离题万里,由于所问不明确,模棱两可,必定答非所问。

怎样才能抓住问题的要害呢?一要对报道的问题有全面的了解;二要对采访对象有清楚的了解;三要提问人们普遍关注,又能激起对方回答兴趣的具体问题。新媒体时代的新闻采访,在原有媒体的传统采访形式之下,更应该考虑到新闻的时效性和价值性问题。

三、实用的提问方法

(一)一针见血法:这种闭合式提问方式可以和开放式提问方式结合使用,开始采访时不妨用些开放式提问,使其轻松自如,谈话气氛活跃以后,再过渡到闭合式上去,挖掘实质性材料。

(二)跟踪追击法:有一位记者去学校采访,师生纷纷反映课本印制质量太差,缺页错页很多。接连采访几所学校,都有这个问题,记者肯定了这一事件的新闻价值,立即追踪到印刷厂采访。记者向厂长提出这一问题,厂长归纳为两个理由:一是因为效益不好,资金困难;二是因为设备陈旧,无法更新。

厂长企图用这种连锁式的因果关系,把问题焦点引向歧路,记者抓住了厂长的心理,立即提问:“设备陈旧与课本缺页错页是什么关系?以前也这样吗?”;“如果这些机器一时更新不了,还继续缺页错页下去吗?”这一问,击中了要害,厂长无法自圆其说,只好讲了责任心不强、管理制度混乱等真实原因。

(三)逆反法:有一位记者去采访一件假警察扣押了真警察的新闻。记者问:“为什么要扣警察?”假警察说:“我们当时不知道他是警察。如果我们当时知道他是警察,我们是绝不会扣的。”似乎无懈可击。善于思辨的记者,却从另一角度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立刻追问道:“如果这个警察是普通公民的话,你有权力扣他吗?”问得假警察哑口无言,不得不承认过错。

(四)情景交融法:比如说关于孩子的采访。孩子是个有逆反心理的特殊群体,表现特征就是你要我这样,我偏那样。这时候可以通过情感交融的办法,在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给与一些同情,一些忧虑,并对正确成分给予一些支持。站在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运用富有感情的语言、神态、行为去触动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使双方产生感情上的“合流”,使采访出现协调、宽松、自然的气氛。

四、提问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口语化提问。记者对每个要提的问题,事先在其用语的长短上应当精心设计、推敲,原则是宜短勿长。这是因为,人的记忆力有限,提问一长,采访对象记不清。以致常常出现这种局面,当记者长长的提问一通后,采访对象只能要求记者:“对不起,请您把刚才的问题前面部分在重复一遍。”初入行的记者最容易犯这样的毛病。

西方记者在这方面非常注意,他们善于将问题设计得简短、明确,他们懂得“报酬递减率”,即提问越长,回答越少,甚至有去无回。

(二)指代明确提问。记者在提问是就应该按照事物的形成、发展到结束的全过程,将一个大的、总的问题破开,化成若干个具体问题,一个一个的细细问清了。也就是说,提问具体化了,大的、总的问题自然就化解开了。

(三)有深度的提问。特别是在采访干部、专家、学者等对象时,提问应有深度,这样,对方才有思考的空间,回答也才有深度。往往可以出其不意的掏出颇有价值的材料来。

五、结束语

新闻记者的职业特点和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决定了记者必须具备较强的移情和应变能力,这些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技巧训练和实践磨练才能逐步提高。由于记者采访时各种技巧的灵活运用,往往可以在采访活动中收到起死回生、点石成金的效果,从而在采访中更主动地把握机会,发现和发掘更有价值的新闻资源。

最后,采访一定要深入,电视记者在工作时,绝不能满足于一个平面的材料,而要取得多方位、多角度的材料,记者一定要到现场去观察,通过摄像机镜头,让受众看到实地景物,同时进一步核实被采访对象介绍的情况,力求报道真实、准确,不出差错。置身于改革的新时代,电视记者只有在思维上保持新闻的敏感度,工作中掌握真实有效的方式方法,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和创意思想,电视新闻采访作为电视新闻记者一个重要的技能,也该与时俱进,更好的创新,为电视新闻记者服务。

参考文献:

[1]约翰?帕夫利克.新媒介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浅析电视媒体的品牌经营 篇7

一、江苏卫视“情感”品牌经营的现状———“无形资产”为卫视发展添力

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 ”品牌是指为顾客提供其认为值得购买的功能利益及附加值的产品”, 尤其对于电视媒体来说, 品牌就是电视媒体发展的基础, 品牌已经成为扩大知名度, 获得正面影响的强有力手段和经济利益的法宝。

在省级卫视竞争加剧的今天, 江苏卫视能够脱颖而出, 取得今天的成绩不是偶然的。在品牌价值方面, 2009年, 江苏广电集团连续第六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排名升至130位, 品牌价值达62 188亿元。而且, 江苏卫视在2010年的全面升级后, “情感世界幸福中国”的频道定位, 使得它成了目前国内最优秀、最具特色的电视媒体之一。

江苏卫视的从“情感”出发, 以“幸福”为目标的频道定位, 通过自己的节目传达出这种价值观, 在这个个体“信仰缺失”的时代, 显得更加独特, 受众会更有归属感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受众在这种品牌营造的氛围下, 渐渐地增强了对江苏卫视品牌的依赖度。

二、江苏卫视“情感”品牌经营成功手段———“差异化”的品牌优势

在电视媒体品牌经营的过程中, 从定位开始, 通过自己的媒介产品, 建立、提升、延伸品牌。在打造电视媒体品牌的过程中, 品牌内涵的创新是最为重要的, 只有创新, 才能形成“差异化”的优势。所以主打“情感牌”的江苏卫视, 在形成自己品牌经营的路上, 用了自己独特的创新优势, 在受众心中建立了知名度和美誉度:

1. 进行准确的频道定位和宣传

一个成功的品牌必须要以真情为主, 只有真实的情感, 才能引起受众的共鸣, 获得受众的信赖。目前, 江苏卫视的“情感”频道定位, 这种真情的因素, 对于吸引受众的情感共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电视媒体的品牌化之路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媒介产品内容和外在形象的过程。2012年江苏卫视最新的频道宣传口号是“往前一步是幸福”, 被观众亲切地称之为“荔枝台”, 自江苏卫视提出了“情感天下”的频道定位后, 主打情感品牌的精品节目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频道进行精准定位后, 江苏卫视便大力宣传频道口号, 在每档栏目结束后, 会播出频道宣传片, 强化受众记忆, 几乎人人心中都知道江苏卫视是最“充满感情”、“幸福”的电视媒体。

2. 情感品牌的延伸品

说起江苏卫视“情感”品牌的典型栏目, 自然是2007年江苏卫视推出的“中国第一个事件类栏目”———《人间》, 在推出后, 迅速蹿红, 收视率长期保持前列, 开始引领了“情感的潮流”。《人间》的成功同时也表明了, 江苏卫视找准了适合本台的品牌定位, 将“情感”进行延伸, 更是抓住了受众的内心情感需要。除此, 江苏卫视的情感剧场, 也是主打幸福牌、情感牌, 播放的电视剧更是深入人心。另外, 还举行大型情感类活动, 通过最近正在发生的感人事件, 进行情感路线整合。

三、江苏卫视“情感”品牌经营带来的启示———不断创新, 完善品牌塑造

第一, 品牌定位和创新。品牌定位是打造优秀品牌的前提, 定位是在市场化的今天, 找到最准确的符合时代需求, 符合受众需求的最简便的方法。同时, 品牌创新是在品牌定位的基础之上, 不断根据受众需求, 进行改革创新, 最终, 电视媒体中的优秀栏目会获得历史性的发展。

第二, 品牌完善和推广。在电视媒体的优秀品牌树立之后, 是需要对品牌进行继续完善的。例如, 江苏卫视的形象宣传片仍在滚动播出, 各个节目之间互相推介, 吸引受众广泛关注。同时, 要有“精品品牌”打造原则, 在“优中选优”进行推广。在电视媒体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 想要维持电视品牌的地位, 取得最大的效益, 更是要在提升品牌质量上下足工夫, 增加品牌在受众心中的信任程度和赞美程度, 最终形成品牌依赖度。

纵观江苏卫视的品牌经营之路, 媒体的品牌竞争策略, 也会逐渐成为电视媒体经营的最有力的方式。电视媒体的品牌化是机遇也是挑战, 品牌的建立、创新是不断改革的过程, 需要适应市场和目标受众的变化。因此, 树立品牌意识, 打造卓越的电视媒体的品牌, 需要传媒人不断的努力。

摘要:作为一个传媒人, 在这个“媒介大融合”、“网络化”的时代, 品牌的建构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传统的媒体——电视媒体, 尤其是电视媒体中的省级卫视, 应树立品牌意识, 形成自己的品牌并进行经营推广, 把品牌经营作为电视媒体盈利的一个新手段, 最终争取到市场份额。基于此, 就江苏卫视的“情感”品牌经营为例, 分析江苏卫视的“情感”品牌经营的现状, 并总结出其经营的成功路径, 以期为其他电视媒体的品牌经营提供启示。

关键词:电视媒体品牌,江苏卫视,品牌经营

参考文献

[1]支庭荣.媒介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2, (294) .

[2]陈宾.媒介品牌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4, (7) .

[3]王念.试论江苏卫视的情感特色定位[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多媒体时代的电视经营论文 篇8

一、电视媒体的新机遇

(一) 打破传统的机会

中国的电视媒体市场在开始之初, 就是以政府控制为主的电视媒体市场, 自由度低, 政策导向性强, 虽然在不断的放松禁锢, 但是相对于国外的电视媒体发展市场来说依旧有很强的束缚。这种极强的政府代表性, 也体现出了我国电视媒体的特殊性, 也就是为什么能在网络媒体冲击下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原因之一。

现在的传统媒体政策导向性过强, 相对于网络媒体的娱乐性, 自由性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电视媒体除了新闻等节目需要极高的严肃性之外, 其他的栏目基本都属于娱乐性质, 所以可以预见,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中, 中国在电视媒体方面的松绑可能性极大, 虽然在原则性问题上不会有任何让步, 但是在一些并不十分重要的问题上有所宽容。这样的政策发展对于电视媒体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也是会带来一定发展机遇的 (1) 。

(二) 结构重组的机会

中国的电视媒体一直以政府所属的形式出现, 这样的形式保证了电视台在资金人事等方面的不败之地, 同时也是电视台失去了危机感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在政策上电视台基本没有任何生存压力, 每一个电视台都有自己的地盘, 这样的划分足以保证电视台的正常运转, 也保证了电视台一定会有自己的客户群体。以地方性电视台为例, 地方的法律法规, 重要会议, 城市新闻都主要呈现在地方性的电视台, 很多地方性电视台所覆盖的只是本区域的居民, 这也就表示地方性的广告一定会选择在地方电视台播出, 这就是各电视媒体间的地盘划分。

网络大潮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这种地域划分模式, 网络广告在投放时就有选择地区投放的功能, 再加上网络媒体分享了一定的电视媒体的资源, 传统的区域划分模式被打破, 中国大部分电视媒体面临着结构的重组, 这种重组是有益的, 改变了一直以来电视媒体固有的层级分配的结构, 增强了电视媒体的生命力。

(三) 市场变化的机会

网络媒体的进场, 改变了固有的可视媒体的势力分配, 可视媒体市场被迫引进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 在这样的机制中电视媒体的对手变成了网络媒体, 改变了电视媒体在可视媒体市场一家独大的垄断态势, 作为市场中的一部分, 广告商有了更大的选择, 有这样一个处于上升期的对手, 电视媒体也必须开始为抢占市场份额作出一定的努力, 这对整个的可是媒体市场来说都是一个好的现象。

二、电视媒体广告的重要性

电视广告行业兴起之前, 电视媒体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拨款, 这也是中国一直以来电视媒体无法抹去政府行政管辖的原因之一。而在电视广告出现之后, 它强大的宣传能力, 使得一夜之间, 电视广告从零走向繁荣, 也实现了电视媒体的盈利和新的发展。电视媒体广告已经成了电视媒体的财政支柱, 简单地说有了钱才会有发展, 在中国电视媒体发展极快的几年中, 电视广告也更加地繁荣, 以湖南电视台为例, 湖南电视台发展最为迅速的几年中, 良好的节目和天价的广告成了那些年最深刻的印象, 《天天向上》这一栏目一年的冠名费就达到了一点三个亿, 这样的收入对于湖南台的发展有多大的促进作用可想而知。所以说良好的节目与高价的广告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2) 。

三、电视广告经营的发展策略

网络媒体广告虽然有相当的价格优势和六亿多的网民群体, 但是它的劣势也很明显, 粗糙的广告内容, 极容易被忽略的广告能力, 不严肃的广告环境, 缺乏权威。这些都是电视媒体可以在广告经营上可以发挥优势的地方, 电视广告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走高精路线, 保持甚至减少广告位, 在插入广告时要严把广告的质量关,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于广告企业有一定的了解, 提升自己的权威性, 提高广告价格以此来摆脱低资质企业进场, 将广告做细做精。合理利用现有的资金打造高收视高质量的节目, 控制电视节目中隐性广告的数量, 在不影响节目质量的情况下合理地插入隐性广告, 这样才能摆脱网络媒体对于电视媒体在广告行业所造成的冲击, 提升电视广告的发展潜力 (3) 。

总结

电视媒体充分利用自身现有的优势, 借着网络媒体崛起的契机实现行业结构的优化与整合, 调整经营策略, 重新适应市场, 在网络时代的大潮中继续前进再现辉煌。

注释

11 陈刚, 赵梅.电视媒体的新机遇与电视广告经营的发展[J].电视研究, 2011, 12 (01) :09-12

22 郭集采.新形势新思维新发展-浅析当前电视广告经营面临的状况[J].源流, 2011, 08 (03) :32-33

多媒体时代的电视经营论文 篇9

1 把握电视节目内容质量,利益共享

电视媒体历经数十年发展,在制作高质量内容节目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这种长时间实践得出的经验是新兴媒体所不具备的。目前,在全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电视媒体应该利用好自身的优势,保证出品节目的质量,结合全媒体的传播优势和渠道优势,打造电视媒体与全媒体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经营模式,电视媒体依靠全媒体的传播方式使电视媒体的内容能覆盖更多的受众,全媒体依靠电视媒体高质量的节目,吸取经验,打造良好的口碑。

2 不断学习先进技术,优势互补

在全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中,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电视媒体作为技术应用媒体,对电视媒体新技术的认知决定着电视媒体内容的制作形态和层次。电视媒体的技术创新应该结合全媒体行业与传统媒体行业,将电视媒体创新技术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专业技术与民用技术结合,取长补短[1]。运用技术创新改变电视的形式内容,提升电视的观感,吸引稳定的受众,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3 以稳定受众为发展基础,基础共通

面对全媒体市场带来的强大冲击,电视媒体在选择创新改革经营模式时应重点考虑发展受众关系,设法与受众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设法留住已有的受众,吸引流失的受众。全媒体在交流功能上为电视媒体提供了多种渠道,电视媒体应该充分整合这些功能,挖掘可用的渠道,牢牢把握住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随时注意受众的信息反馈,掌握市场的趋势走向,通过这种基础共同的经营模式吸引更多的受众[2]。

4 掌握跨媒体经营战略

民间有句俗语:“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跨媒体运营既是电视媒体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走的一步路,也是电视媒体规避经营风险的必然要求。当前,互联网、移动端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兼具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征,而跨媒体运营就是通过多种媒体形态结合,如报纸、杂志、互联网等传统媒体和全媒体结合,双重经营,共同发展。电视媒体在整合全媒体的过程中,应该把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规律有机结合,努力打造电视媒体跨媒体发展的全新经营模式。

5 重新规划道路、抢占市场先机

目前,广播电视媒体的总体规划是电视媒体在长期传统经营模式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经验教训总结而出。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视媒体的发展,所以,电视媒体想要改革创新经营模式,首先要制定全媒体时代下新的发展规划,确定未来要走的道路,明确目标[3]。

电视媒体的主导是节目,电视频道是电视广播拥有的垄断性资源。在全媒体不断对传统媒体进行冲击的大背景下,全媒体凭借其强大的覆盖能力及信息交汇能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受众,以电视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市场被不断瓜分,这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既是一场难得的机遇,又是一场不小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电视媒体需要尽快开发新媒体资源,推进传统媒体与全媒体的优势互补,与全媒体进行深入的融合,快速抢占市场先机。

全媒体领域既是我国传统媒体领域的第三产业,也是我国的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是一个有着重大发展前景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全媒体领域在我国尚属于摸索发展阶段,但已对电视媒体等传统媒体发起了巨大的冲击,要想在这场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还需要电视媒体等传统领域制定新的发展策略,提高市场的敏感度,针对受众的需求,对市场中出现的问题迅速地做出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在全媒体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取得发展,不被淘汰。

摘要:电视媒体是众所周知的传统媒体,在我国媒体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随着以互联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全媒体的发展,包括以电视媒体为首的传统媒体领域受到全媒体全方位、深层次的冲击,打乱了媒体市场的竞争格局,在这种情况下,电视媒体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这就要求电视媒体能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电视媒体应迅速适应新的市场,推动自身经营模式的创新改革,融合全媒体时代下新媒体的优势,抢占媒体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关键词:全媒体,经营,电视媒体

参考文献

[1]易绍华.数字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9.

[2]周建亮.广东电视融媒体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新旧融合:电视媒体经营的新突破 篇10

以往, 盈利模式相对多集中在经济管理领域, 对传媒企业盈利模式问题的研究虽然可以借鉴经济管理领域企业盈利模式研究的理论成果, 但是由于传媒企业特殊的身份和地位, 使得传媒企业盈利模式问题显得比较复杂。盈利模式单一与竞争日趋激烈, 使得中国传统电视媒体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日益严峻。尤其是在新媒体技术的强势冲击下, 作为和新媒体技术结合最紧密的电视媒体, 其盈利模式自然受到理论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对其盈利模式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加强与新媒体的资源整合

作为现有的盈利模式, 各级媒体还是以依赖广告收入为主, GenerntorResearch的一份报告分析显示到2019年美国的传统广告收入将仅占电视广告的25%, 市场总值将从2008年的578亿美元跌至131亿美元。这可能是电视广播机构灾难性急剧下滑的开始, 而这些巨大的损失可以通过互联网到PC、便携终端以及与互联网连接的电视机获得补偿。

面对新媒体刚刚兴起的时候, 我国的传统媒体似乎并没有迅速地适应这种变化从而改变经营模式、节目风格, 却是立即在广告上进行创新, 使得一大批观众怨声载道的广告形式出现。这虽然暂时使收益看起来很喜人, 但长远来看损害的却是整个行业。现在国家广电总局已经注意到各级电视台广告的问题, 陆续出台了关于整顿广告时长、时段安排上的一些相关政策, 给仅靠广告来生存的媒体机构打了一针镇静剂。如今越来越多的媒体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开始了对自己机构盈利模式单一的情况作出思考。

就整体传媒业而言, 盈利模式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只出售内容产品;第二种是先出售内容产品再出售广告资源, 即通常说的二次销售;第三种是只出售广告资源。 (1) 这三种模式具体到某一类型的传媒, 也由于运作方式不同而千差万别。就目前而言, 传统电视业收益最高, 也使多数媒体所采用的盈利模式为第二种。那么第一种和第三种模式呢?恰恰正在被应用于新兴媒体中, 第一种多集中于数字电视、移动电视、互联网等, 它们靠对内容费用的收取来经营自身, 但现在这种方式在国内也是刚刚起步, 还有待于大众的普遍接受。第三种多集中于现在一些户外新媒体、楼宇电视等, 它们没有自己的内容, 而是靠自身拥有的独特渠道优势来单纯地发布广告, 但这种方式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已经开始出现危机。新媒体的出现虽然表面上看是对传统媒体盈利模式的挑战, 但实际上它们已经对传媒业的其他盈利模式开始了尝试, 我们如果正视新媒体的崛起, 了解它并加以融合, 势必会给传统媒体带来另外一条发展之路。

不管是什么性质的媒体, 不管计划如何创新盈利模式, 最根本的还在于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与传统电视相比, 新媒体对受众具有交互性、广容性、多元传播、个性化等优势。传统电视媒体要主动融入多媒体的发展, 这将延续传统媒体的生命力, 而对于新媒体而言, 通过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 可以加强其可信性、加快向主流媒体的靠拢, 为其发展奠定根基, 进一步放大媒体经营的想象空间。可以通过台网联动, 把具有特色的节目、内容从电视延伸到互联网, 发挥电视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度特点, 不断提升新闻整合、新闻评论与独家报道能力, 完善节目数据库建设, 推出特色节目点播系统和个性化社区。这对于地方媒体尤为重要, 可以有效突破地方限制。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 丰富服务内容, 开发更多的增值点, 建立自由、互动的新媒体。通过对新媒体业务的发展将极大地拓展其服务领域, 增加其服务功能。通过多元传播, 实现节目内容和相关业务在多种新媒体形态下的传播增值, 从而改变传统媒体单一的收入模式。通过流媒体电视和移动业务实现直播、轮播、点播下载在内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 以及手机短信、视频分享社区等各种增值业务, 直接满足目标受众的需求。

多形式的增值业务, 实现媒体多元盈利模式。同时还可以根据这一平台的传播特性创造更加符合用户的节目内容。具体说来, 如电视业利用数字电视或互联网在基础的视频服务基础之上可先整合提供本地涉及老百姓衣食住行的资讯和当地政府政务公开信息, 将电视打造成区域特色鲜明的家庭信息平台。与各种公共事业机构、银行、证券等开展合作, 做好数据接口为用户提供电视支付交易, 强化家庭信息平台的便民财经与金融服务。同时针对典型人群搭建用户专区与主题专区, 各分类专区针对用户需求热点整合视频、咨讯与增值服务。增加类似休闲棋牌类联机游戏等家庭娱乐服务, 将电视提升打造成新媒体时代的家庭信息娱乐平台。从单向传播到互动交流, 从单一电视频道内容到家庭信息娱乐平台。甚至我们可以想象通过新媒体终端, 父母可以通过托儿所的视频系统在线查看孩子的情况, 对电视新闻的及时延伸阅读, 如果在看电视时发现自己喜欢的一件衣服便直接可以查询到这件衣服的相关信息等。这些听起来好像和电视没什么关系, 但这些服务都可以是由媒体来提供。

在互动和平台价值的背后, 电视革命的更大意义在于挖掘提升国内电视业的产业价值。一些较具规模的地方媒体开始尝试与新媒体的结合, 如2006年8月, 广东电视台成立了全国省级电视媒体首个内部新媒体业务管理中心, 对各项新媒体业务进行统一协调、科学管理和规模发展, 构成车载移动电视、手机电视、地铁电视、互联网站电信增值业务网络视频等新媒体产业群。湖南卫视旗下的金鹰网定位为视频门户, 利用湖南卫视强大的资源推出电视台没有播出的节目以及相关线下活动的报道或电视剧幕后花絮, 将分散的收视人群通过网络再度聚合, 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发挥新媒体渠道优势

我们可以看出新媒体在渠道终端交互形式上较为灵活, 而在节目内容资源上较为匮乏, 而这在传统媒体上刚好相反, 只是专心做节目而疏于对节目渠道的打造, 如今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一去不复返。

受众过去的作息时间是有规律的, 现在则逐渐被打乱, 产生了多种作息时间的群体。休息时间、工作时间、外出时间都呈现出非常无序的状态, 最为明显的是移动时间增加, 工作时间与生活时间重合多。传统大众媒体的时段性特点, 特别是电视的播出与受众群体生活节奏的无序状态形成了媒体消费的时间偏差, 受众与传统媒体日渐疏离。

新媒体的诞生, 意味着对于媒体全新角度的认知与诠释。因为传统媒体本质上都是社会整合的工具, 决定了它作为政治意识形态衍生物的位置, 也就决定了其自上而下的纵向传播方式。而新媒体诞生与成长的动因, 却来自与消费者生活方式的融合, 以一种崭新的人性关怀给予受众无限的媒体新体验, 新媒体以轻松的、不知不觉的感觉让受众去接触, 并改变着受众的意义, 伴随着人们的生活轨迹, 特定受众族群不断产生。受众经历了从读者到听众, 到观众, 再到网民、手机族群的转变。同时由于传统媒体的机制体制受到很多限制, 较难实现产权清晰, 很难吸纳海外资金, 而掌握多渠道的新兴媒介, 由于不承载或少量承载内容, 受到的限制相对比较少, 并且它产权清晰有助于借助民间或海外资本。过去媒体的经营链是内容—受众—消费者—广告主, 现在已经变成内容—渠道—受众—消费者—广告主。国外不少大媒体都有借助新媒体扩展自己内容发布渠道的先例。纽约时报广场最大的一块电子屏幕是纳斯达克的专属屏幕, 一块位于著名的新年倒计时高楼上, 其他六块则全部属于路透社。

然而如果只重视渠道建设也是不行的, 最典型的就是分众传媒, 其曾在一片批评声中创造出一个关于新媒体的神话, 但我们注意到江南春实际上只是创造了一个不具备任何技术含量和资本壁垒的广告发布平台, 分众作为媒体的意义并不真实, 由于没有自己的内容进行支撑, 显出了一定的不可持续性, 分众的问题在于它只是用一个广告人的视角把媒体当做一个广告的发布工具, 而忽视了它的传媒功能, 在被新浪收购之后分众有理由摆脱广告模式的困局, 回归媒体的内容核心。所以传统电视业可以自己建立新媒体渠道, 也可以利用现有的新媒体渠道, 因为传统电视具有天生的内容优势。

NBC和新闻集团旗下的FOX合资成立Hulu.com集聚了海量的版权内容优势, 广告收入更在一年内超过7000万美元, 随着迪士尼率旗下ABC的加入, 目前全美四大电视网已有三家成为Hulu的战略靠山。近年来国内一些有影响力的节目通过与新媒体的结合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如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 形成了舞林大会+IPTV+互联网+手机电视+短信平台的全新形式。除了融合传统媒体, 也要努力去迎合新媒体, 找到自身与新媒体的契合点。

从一个例子可以看出网络新媒体的力量:2009年4月19日晚, 优酷宣布全站封网三小时, 举办了历史上首个互联网全互动演唱会, 演唱会结束时在线访问人数累计突破600万人次、互动投票5000多万, 同时在线峰值50多万人。这种关注度是绝大多数传统媒体做不到的, 更关键的是这些关注都是主动行为, 无论对节目本身还是赞助商记忆将更加深刻。其实演唱会这种形式十分常见, 这也是传统电视的强项, 如果能搭上新媒体这趟顺风车将会走得更远。

浙江卫视影视娱乐频道的多媒体迷你剧《因为爱》在新浪第一期当天点击率实现3万人次, 此后每天点击率在10万人次左右, 与新浪合作后其收视率显著提升, 将以往的单向线性传播转变为利用多渠道自由、实时和交互性的信息传递, 这大大突破了节目播出时间和容量的限制, 使节目与观众没有距离感。因而, 我们的媒体应该重视与其他媒体的联合与互动, 以弥补自身人才、技术等很多方面的不足。将来大多数节目乃至电视剧播出的模式很可能最常用的播出模式, 可能是卫视+渠道媒体+社区, 从而改变现有的单一卫视或卫视+卫视模式, 这对于传统电视的广告投放可以有以下优势:1.利用IP和节点技术可以定向投放到指定城市甚至更小的范围;2.可以有效依据内容投放;3.可以依据不同时段或全天候投放;4.可以开展互动等多种形式的投放。以往我们在评价媒体时经常用的就是收视率、投资回报率等。当与新媒体结合时就不能只是看这些, 更多的要看与受众的互动性、关注度、参与度等去层层考量。

与传统电视的价值链集中于电视台和有线网络不同, 和新媒体结合的价值核心在于在把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开放系统、整合资源, 通过整个平台来面对受众。未来融合型新媒体的特点将是自动化、移动化与高度人性化, 融合是基于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由于资本追逐利益的本性使然, 探索新媒体盈利的模式成为引导新媒体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受众形成的时代特点成为传媒产业思考的基点, 而从整个行业来看核心资源就是内容和渠道, 前者可以依靠传统媒体长年积累下来的媒体品牌和专业内容, 发挥滚雪球效应, 在新媒体时代进一步做强内容生产, 保持竞争地位。后者则利用新媒体技术完成双向化改造, 增加内容接触点, 直接面对受众提供多种服务, 实现技术传输网络向全业务运营的角色转变, 扩大传播效能。过去相对封闭的生产流通已经被现在的环境慢慢打破, 逐渐形成了开放的电视平台, 突破传播限制, 拓展生存空间, 使整个产业的市场价值空间也随之有了巨大的增长。

摘要:如今一系列的政策使媒体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各级媒体都在为自身的发展壮大寻找良策, 同时,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传媒理念的不断演变, 我们所处的传媒时代已经逐渐步入了以数字媒体、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本文主要讨论新媒体给传统电视业带来的影响及发展的新机遇。

关键词:传统电视,新媒体,盈利模式

参考文献

多媒体时代的电视经营论文 篇11

新媒体环境中原始的电视媒体存在的弊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种类繁多的新媒体已大面积兴起,而伴随着新媒体的诞生,电视传媒的一些弊端便被逐渐暴露出来。具体表现在资源和市场两个方面。

新媒体时代电视传媒的资源弊端有三个表现:

现有管理人员缺乏经营经验。现阶段的电视传媒正处于新来交替时期,老一辈的人员缺乏创新意识、思想守旧。而新生代虽然思想活跃极具创造性,但是缺乏经营经验,这直接导致了电视传媒业里管理经营人才储备不足,与新兴媒体的经营团队相比,电视传媒的经营管理理念显得十分落后。

信息传递渠道单一。有线电视网络化技术尚未在国内全面实行,技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差距,即使在国家大力推行的双向改造工程和模转数工程的推进下,依然存在部分难以攻克的技术性难题。

资金短缺难以实现技术层面的突破。由于国家政策改变,国家财政已经逐年减少对于电视媒体的支出,在失去了这一强有力的经济后天的支撑下,电视媒体至今未能谋求到一个更为稳定的收入来源,然后在实现有线电视网络化时,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网络改造和设施升级,因此大量电视传媒机构财务都出现了赤字。

新媒体时代电视传媒市场的弊端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大部分民众抵触电视节目收费。自电视广泛普及以来,大部分的电视节目一直处于免费观看的状态,民众已将电视节目免费观看视为一种社会福利。此外,国内的电视频道划分不够精细,也是民众不愿意观看付费电视的原因。

由于我国电视传媒划分为四个等级,直接导致了市场存在很强的区域屏障。各地區的电视传媒机构的管理规定和组织机构划分都不尽相同,为建立全国性质的广电机构制造了巨大的麻烦。

电视传媒产业竞争力不足。在新媒体时代下,在三网融合之后,其他新兴媒体机构的信息资源得到快速共享,而获取信息途径过于单一,限制了电视传媒机构的快速发展,这也直接导致了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局面。

综上所述,电视媒体之所以在目前的媒体市场竞争之中处于劣势,除了新兴媒体机构给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还因为其自身的诸多弊端已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逐步显现出来。在这生死攸关之际,适时的改变商业模式,已是势在必行。

解决新媒体时代电视传媒存在的弊端的方法

相对于其他新兴媒体机构,电视媒体机构仍有其独特的优势。如庞大且稳定用户、丰富的经验和多年累积的信息资源等。电视媒体机构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扬长避短,以提高用户的体验观感和实现自身价值为目的,对现有商业模式进行改革。

以网络整合打破现有的区域式屏障。要打破现在电视媒体产业机构的被动局面,首先要完成的工作就是实现全国性的网络整合。而网络整合的根本目就是建立覆盖全国的电视网络。虽然现在现阶段来看,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所幸各个省份已经基本完成省内网络整合工作。然而尚有部分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出面给予行政干涉,更加需要创新经营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完成全国性的网络整合工作。同时,各地区电视台打破区域性屏障,进行跨区域协助,也是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和实现自己价值提升的有效途径,同时实现了电视传媒产业商业模式的改革。成功改革之后,可以实现电视传媒机构的夸区域合作经营。具体的经营模式如下:

互相学习管理经验。现阶段,各个地区的电视传媒机构的管理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直接导致了电视传媒机构的运营方式的差异,各个机构都有其自身的有点和缺点。而在实现了全国性的网络互联之后,各个电视传媒机构可以用心观察他人的优点,进而取长补短,互相帮助。

电视网络覆盖全国可以使信息资源实现共享。部分有前瞻性的电视传媒机构已建立完成了媒体信息资料库,对已制作完成的电视节目进行了分类归档,为将来制作相同或相似类型的节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在实现了全国性的网络互联之后,那些未对所制作的节目进行资源储备的电视传媒机构就可以共享其他电视机构的资源。

各区域的电视传媒机构所制作的节目风格不同。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民风民俗,这也直接导致了各个地区电视传媒机构的风格不同,进而使得其制作的电视节目风格差异较大。而在实现了全国性的网络互联之后,可以丰富电视节目的风格,以满足不同喜好的电视观众。

不管在新媒体时代之下,电视传媒产业面临着多么巨大的困难,电视传媒机构都不能轻易放弃,要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视死如归的奋斗精神放手一搏,才能为电视媒体行业迎来新的春天。但是电视传媒机构必须做到扬长避短,对原有的商业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盈利渠道,拓宽业务种类,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不断创新电视传媒产业的新商业模式。

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的经营战略 篇12

我国现行学术期刊存在的问题

品牌力量薄弱, 技术落后

学术期刊在市场营销中的经营法则应该是追求“品牌”, 即学术质量、品牌影响带来的学术交流活动、版权合作贸易等。目前学术刊物上大量充斥着“论坛型”论文, 没有经过研究和实验, 只是总结或报告就当作学术论文, 学术期刊社靠收取版面费来实现经营。将“品牌”做成“低劣品”, 更加谈不上学术了。

目前, 我国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报告等科技信息中, 85%以上发表于传统印刷型学术期刊。传统印刷型学术期刊是我国期刊出版的主流。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 传统纸质学术期刊日益显露出很多不足与缺陷, 例如:发行量下降, 经费短缺, 某些学术期刊的行政化、“趋同化”等现象, 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和我国科研学术水平的提高。

经营观念落后, 缺少现代运营手段

我国期刊多数长期由国家补贴, 市场观念薄弱, 学术期刊的发展已经落后于市场与学术期刊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术期刊的滞后, 是期刊体制、机制创新的滞后。2007年年底, 我国学术期刊达9100多种, 但整体水平不高, 经营不容乐观, 资源散、影响小、精品少、互动弱, 缺少现代经营手段来强化学术品质。

目前, 我国学术期刊经营缺少现代运营手段, 大部分是“游击型”, 即拉广告、收版面费、出专集和搞增刊、套刊等一系列为市场所摒弃的小商贩式经营手段。缺少现代经营理念和手段, 形成不了高品质、全方位、科技与学术、商业与效益双赢的运营手段。

国外学术优秀期刊经营的启示

国外期刊在长期市场化的运营过程中, 形成了一些较好的经验与做法, 比如规模化和专门化的运作模式。

国外学术期刊的规模化

许多国际著名的期刊出版集团, 均通过资源共享、规模经营、集团化发展的模式、集团化经营的方式促进品牌优势, 使得期刊品牌价值延伸向最大化的方向发展, 保证出版者资源配置最优化、投资能力最大化。期刊不仅成为知识的集散地, 也成为创造物质财富的机器。比如荷兰的爱思维尔出版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期刊出版集团, 其出版的科技期刊总数达2000多种;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是世界最大的私营科学出版社之一。

国外学术期刊的专业化

如著名的《科学》杂志累计有10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刊物上发表过文章, 而审稿人队伍曾达到万人之多。《自然》杂志在创刊后的40余年中, 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刊物上发表过1200多篇论文, 读者遍及许多国家与地区, 并拥有一支多达数千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队伍随时为该刊审稿。他们的专业化程度令人称道。

我国学术期刊经营战略的构想

品牌化战略

新媒体时代, 更加注重品牌化战略。好的品牌才会有好的竞争力, 才会有好的市场。我国的期刊业也需要向品牌化战略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有少数学术期刊品牌化战略已经初显。

网络化战略 (即编辑网络化、出版网络化、交互网络化战略)

新媒体时代, 学术期刊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 充分发挥网络战略来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深度创造更加广泛的学术影响。学术期刊的品牌战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建设:

编辑网络化是品牌学术期刊的一个特征。由于网上编辑系统具有快速、透明等特点, 大大节省编辑的时间, 缩短了论文的发表周期, 运用网上编审系统对编辑部常规事务的管理也非常方便, 如期刊各种数据的实时统计、期刊的征订、专家数据库的建立。

将学术成果以网络化的速度呈现在读者面前是品牌学术期刊重要的特征之一。由于受印刷等诸多因素限制, 纸质版的出版周期较长, 现在许多刊物有了电子格式的网络版 (数字化出版) , 它可以按“篇”出版, 突破传统印刷出版中“期”的限制, 网络版一般比纸质版快上几个月, 数字化出版的论文非常便于复制、传播和传输, 有利于学术成果扩大影响力。

国际上很多刊物实现了网刊交互, 如美国《科学》杂志就与时俱进, 实现了上网, 即“科学在线”, 它提供《科学》杂志全文、摘要和检索服务。因此, 学术类网站还应设置有博客栏目, 读者和作者可以在这里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 介绍自己科研生活和宣传自己的科学成果, 阐述对科研的观点和见解。另外, 期刊网站也可开办有论坛 (BBS) 栏目, 读者和作者也同样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学术就是要通过互相的交流才能取得进步。

集团化战略

国外很多期刊是集团化运作, 许多学术期刊属于同一出版集团。如德国施普林格 (springer—Verlag) 出版社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出版社之一, 它的在线数据库springer Link出版约500种各个学科的科技期刊。集团化运作的优势显而易见, 它可以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各刊的共同发展和品牌化的形成。目前, 我国尚无如施普林格那般实力的大型出版集团, 国内许多期刊进行的是集群化运作, 如中国科学杂志社、中国国家地理等期刊出版集团已经建立, 不仅扩大了刊物学术影响, 而且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守荣:《解析国外期刊运作的“规模化”与“专门化”》, 《中国编辑》, 2009 (1) 。

上一篇:1+N工作室下一篇:我国企业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