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新闻语篇

2024-10-05

灾难新闻语篇(精选3篇)

灾难新闻语篇 篇1

1 概述

在众多的新闻之中, 灾难新闻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新闻类型之一。这类新闻总是出现在新闻报纸的首页, 因为人们会非常的关注这类新闻。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们的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威胁, 并不断给人类带来更多的自然灾害。我们的社会也不断受到恐怖者的威胁。这类天灾人祸的相关新闻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灾难新闻。然而在理解国外灾难新闻的过程中, 许多的障碍仍然存在, 尤其对我们这个非英语国家而言。该文尝试运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三大元语言功能来对国内外的灾难新闻进行语篇分析, 旨在检验系统功能语法在灾难新闻语篇分析方面的可行性, 并通过对国内外灾难新闻的对比分析找出其不同之处, 更能够给记者、编辑者或翻译者一些有关灾难新闻报道的启示。

2 理论基础

系统功能语法的创始人M.A.K.Halliday在《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1994) 一书中明确指出, 他建构功能语法的目的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 这个框架可用来分析英语中任何口头语篇或书面语篇 (黄国文, 2001:29) 。根据Halliday的观点, 语言系统中有三个用于表示功能意义的纯理功能, 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谈论他们对世界的经历 (包括内心世界) , 用语言来描述周围所发生的事件或情形的功能。人际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和其他人交往, 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 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 同时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甚至达到改变世界的功能。语篇功能指的是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怎样把说话的内容组织好, 同时表明说话内容之间的关系, 并显示内容的传递与说话者所处的交际语境之间的关系。在Halliday看来, 三大抽象的纯理功能都是语义概念, 必须通过较具体的语义系统才能得以体现。其中, 概念功能由及物性分析、语态分析和极性分析得以体现;语气分析和情态分析则体现了人际功能;而语篇功能的体现形式是主位分析、信息分析和衔接分析 (朱永生, 严世清, 2001:27) 。因此, 可以运用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对语篇进行分析 (如图1所示) , 通过分析各个分支来发掘语篇的深层含义。

3 国内外灾难新闻语篇分析

现以有关721北京特大暴雨的中国日报上的一篇报道“Capital flood death toll hits 37”及华尔街日报上的一篇报道“Deadly Flooding in Beijing Sparks Anger”为例, 用三大元功能对这两篇报道进行语篇对比分析。

3.1 概念功能——及物性分析

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系统是表达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 其作用在于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种“过程”一一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

物质过程是指某件事的实施过程, 而该过程通常由实义动词表现。心理过程是指表示感觉、反应、和认知等心理活动的过程, see, notice, like, please, know, believe, convince等都是表示该心理过程的动词。关系过程反映的是各事物之间处于什么关系的过程, 此关系可分为归属和识别两大类, 典型动词包括be, last, have, mean, call, represent, own, contain, include等。行为过程指的是一些生理活动过程, 如咳嗽、叹息、呼吸、做梦、苦笑等, 常用动词有sign, dream, laugh, cry, watch, listen等。言语过程是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 如say, tell, speak, talk, praise, describe等。存在过程是表示有某物存在的过程。常用动词有there be, exist等。

本文运用此六个过程, 其比例对比如表1所示。

由上表可看出不论是中国日报还是华尔街日报, 物质过程, 关系过程及言语过程占主要部分, 心理过程及存在过程只占小部分, 而两篇都无行为过程, 这也体现了新闻报道的特点, 即重视客观事实报道, 相对忽视心理感情描写。其中, 中国日报中关系过程多于华尔街日报, 华尔街日报中言语过程多于中国日报。

3.2 人际功能——情态分析

情态是指说话人对自己所讲的内容的成功性和有效性所作出的判断, 或是在讲话过程中要求对方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又或是在提议中所表达的个人意愿。情态是人际意义的重要体现之一。

本文主要从词汇及短语层面来研究两篇新闻报道所体现的人际功能对比。该层面包括情态动词、语气附加语、评论附加语等。情态动词包括can, may, will, should, must, need, have to, be to及它们所有的否定和时态。语气附加语的主要成分包括归一度和情态附加语, 如not, yes, no, probably, perhaps, usually, sometimes, never, certainly, absolutely等, 时间附加语, 如yet, still, just, early, generally, mainly等, 语气附加词, 如of course, merely, only, really, almost, hardly, completely等。评论附加语表示的是说话人的态度, 例如表示见解的in my opinion等, 表示恳求的please等, 表示承认的frankly等, 表示评价的wisely等。

为了更好地说明灾难新闻报道的词汇特点, 现将两篇分析后的结果列表如表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无论是中国日报还是华尔街日报, 语气附加语占主要部分, 而评论附加语只占很小的部分甚至不占成分, 这也很清楚地体现了新闻报道重视客观事实的特点, 而中国日报中的情态动词及评论附加语都要多过华尔街日报, 这也说明中国日报在做新闻报道时观点和立场的表达与华尔街日报相比要体现的稍多一点, 那么相对的客观性就要稍弱一点。

3.3 语篇衔接——连接分析

韩礼德认为, 衔接是由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部分构成。该文主要从语法衔接方面来进行衔接对比分析。语法衔接包括照应、省略、替代和连接四种体现方式。照应指语篇中的一个成分是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 常用的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及表示对比的词, 如more, than, another, such等。省略指的是为了避免重复而把语篇中的某个成分省去, 包括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替代与省略联系非常紧密, 即用替代词去替代语篇中某一成分, 包括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小句性替代。连接是一种通过一些连接词来体现语篇的各种逻辑关系的方法, 通常是一些表示时间、因果及条件等过渡性的词句, 如meanwhile, for, but, for example等。由于篇幅问题, 该文仅从连接这部分对两篇语篇进行对比分析。

语篇一Capital flood death toll hits 37中共有64句话, 其比例如图2所示。

语篇二Deadly flooding in Beijing sparks anger中共有23句话, 其比例如图3所示。

由此可见, 中国日报的衔接性与华尔街日报的相比要相对均衡一点, 各类连词都有用到, 也说明中国日报的英文报道要相对严谨一点, 也更注重文章的衔接性。

4 结论

本文虽然存在不足之处, 由于篇幅的限制, 三大元功能的各个部分并不能够得到完全分析。但是由以上的分析我们仍可以看出, 运用韩礼德三大元功能对灾难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并且能够很清楚地对比出中国日报与华尔街日报有关同一灾难事件所作报道之间的明显的差异, 从而能够给今后的记者、编辑者或翻译者一些启发。同时, 也能够让中国日报中的英文报道越来越自然。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1994.

[2]Halliday M A K,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

[3]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4]朱永生, 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5]胡壮麟, 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灾难新闻语篇 篇2

2013年04月23日11:05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李建峰

手机客户端 打印 字号 保存到博客

正文

我来说两句(7人参与)

原标题 [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媒体责任]

摘 要:不论是自然性灾害还是人为性灾害,灾害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也影响人类正常生活。做好灾难性新闻报道,应把握哪些原则?肩负怎样的媒体责任和社会责任?这是每一位媒体从业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灾难性;原则;媒体责

社会生活不可能总是平安无事,自然现象也不可能永远风和日丽,灾害性突发事件常常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不期而至,它带给人们的是对生命的损害和扼杀、对物质的破坏和改变、对环境的摧残和毁灭。更带给人悲痛、恐慌、焦虑和不安。面对灾难,媒体该以什么样的心理,担当什么样的责任,把握什么样的原则,做什么样的报道,这是每一个采编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什么是灾难性报道

所谓灾难性报道,就是对新近发生的灾难及其发展、危害、抗灾、救灾等新闻事实的报道。灾难性事件常常表现出突发性、震撼性、负面性和社会性的特征,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人类无法防止的自然性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旱灾、火山爆发、山体滑坡等;一类是人类自身造成的灾害,如恐怖活动、战争、海难、空难、交通事故、凶杀、矿井瓦斯爆炸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责任事故等。

二、如何把握灾难性报道

灾难性报道不同于时政、财经、文化、体育等新闻报道,它既具有一般新闻的特点,更具有一般新闻所没有的特殊性。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媒体作为灾难情况公布的平台,政府和群众交流的桥梁,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在具体操作上,要把握四个原则。

一是及时性原则。灾难性事件发生突然,不可预料,令人毫无思想准备,往往引起更高的关注度和更大的社会影响,也同时带来来自各种民间渠道的信息,且传播性强、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极易引起受害者家属朋友的不满和敌对情绪,引发出事方和受害方的对立和矛盾,进而造成社会局部的不稳定。因此,媒体面对灾害性事件,要第一时间派记者深入事发现场,尽快了解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原因、现场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事件进展及善后情况,并和当地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联系,核实事件中的各种事实,按宣传部门新闻发布的统一口径,及时准确、有序有节的进行。

二是准确性原则。准确性是新闻的基本要求,就是说新闻事实要真实,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细节和事实都要符合客观实际。李希光在谈到好新闻时说:“好新闻首先要准确,所有的新闻都要核实。”这就要求媒体记者要对报道中的每一个人物、地点、数字、细节都要认真核对,报道由政府发布的具有权威性的信息和新闻现场所发生的真实情况,做到如实地反映事实。

三是真实性原则。灾难性事件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都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从舆论和政治影响看,还是有损于政府形象,不利于当地的安定团结。因此,每当辖区发生灾难性事件,一些行政官员往往想方设法封锁消息,遮之盖之,敷衍塞责,欲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掩盖事实真相,编造虚假信息,隐瞒或减少死伤人数,欺骗媒体和舆论,欺骗上级组织,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这就要求媒体要有追求事实真相、为受害者主持正义的强烈的责任心。2006年5月18日山西左云煤矿有关负责人恶意瞒报,最初煤矿上报5名矿工被困,最终核实57名矿工被困,17人遇难。2001年7月17日广西南丹特大矿难,如果不是《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媒体记者冲破各种艰难险阻,一层层撕开这起被严重捂掩的特大事故的沉重黑幕,这个“惊天大案”的真相将“沉水底”。

四是一致性原则。伴随着灾难,有关灾难的传言和信息通过手机、网络等载体及口口相传,海量的鱼龙混杂的信息不断涌出。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就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采集的新闻要有可靠的新闻源,发布的信息要有对外一致的口径,对来自政府的部门的信息不能随意改变,对来自当事人、受难者及亲属、目击者的说法要有甄别、分析和核实,不能在报道中掺杂记者个人的思想和情绪,使记者成为新闻的主角,要出于对政府、对受害者、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将客观准确的事实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受众,而不能提供前后不

一、模棱两可、互相矛盾的信息,误导受众。

三、灾难性报道的媒体责任

灾难性事件往往涉及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全局,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做好灾难性事件报道,媒体最重要的是要肩负自身责任,担当社会责任,也就是不仅仅是报道事实的责任,还在于配合支持当地政府有效处置事件的责任。同时,媒体还要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在为公众还原事实真相的同时,把如何将事件损失控制在最低水平、如何有效地应对事件、如何使事件较快地得到解决等信息传递给受众,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是守土有责,发出主流声音。人们常说:“大道不畅,小道必猖。”灾难发生后,由于其固有的社会关注度,容易多渠道传播各种版本的信息,造成判断上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给灾难的救援处置带来很多障碍。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媒体担负着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布事件实情,满足公众和遇难者、受伤者和家属的知情权,使事件在阳光下真实健康地传播。如果政府相关部门和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主流信息,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屏蔽各种小道消息。比如,西安市灞桥区发生山体滑坡事故后,作为在市民中有广泛公信力的《西安晚报》,按照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新闻,及时在次日报纸封面版头题刊登,突出事件的严重程度,突出救援和省市区领导的重视。在随后的几天中,晚报每天都有事故救援情况的报道,死亡人数、失踪人数、伤者治疗情况每天都有变化。由于报道及时、准确,使一些传言没了声音。

二是遵从有责,守则但不刻板。突发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及领导都对此极为重视,他们考虑更多的是为救援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维护一地的和谐稳定。因此,宣传部门往往从新闻宣传口径上从严把握,从版面安排上要求淡化,尽可能突出领导的重视和相关部门及时组织的救援。但对读者来说,这些的报道还远远不够,读者更多关注的是事故中人员的伤亡、事故中生命的抗争、事故的进展、事故的影响、事故的善后、社会各界的关心等。因此,媒体在报道时,既要按上级对报道的要求去做,但遵从并不盲从,应在发通稿的同时,积极争取通稿外灾难救援现场艰险的、惊心的、感人的相关新闻的报道,增加新闻的人文含量和情感力量。当然,一切报道都应是积极的、建设性的。

三是把握有责,掌控报道度量。灾难性事件往往受到公众的特别关注,一方面是人们对生命的关注而产生恐慌、同情等心理。一方面是事发地政府希望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积极救援,妥善善后,为事件的处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是遇难者、伤者的家属由于悲痛、焦虑所致的逆反意识。这时,稳妥地把握报道原则,理性恰当地采写和编发灾害性新闻,就可以平衡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为政府救援和处置事件赢得主动,并使受害者一方稳住情绪,得到理解,促进事件救援和善后处理。

四是关心有责,彰显人文情怀。面对灾难性事件,媒体要突出对人的生命、人的生存、人的尊严、人的知情的关注。首先是关注因灾遇难受难的人。我们在对灾难性报道的阅读中看到,那些能打动读者心扉、社会反响大的灾难报道,往往都是记者把饱含深情的笔触投到灾难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上所作出的报道。如《中国青年报》7月27日对“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事故报道的通讯《永不抵达的列车》,就是一篇对几位大学生不归旅程生动记叙的催泪之作,悲情中充溢温情和真情,令人不忍卒读。媒体在灾难性报道中,应尽量还原生命个体在灾难中的真实情况,挖掘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让人们感受到无私、坚强、智慧等人性光辉,以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去抚慰那些受难者以及关注灾难中的人们。在报道生命个体的同时,媒体还要关心受难者家属,采访要尊重家属的意愿,给予家属精神安慰和道义支持的同时,关注他们灾后的生存状况。向受难者和遇难者的亲属及时、准确、客观地传递其他信息,使他们了解事件发生的过程,清楚事件进展的情况,知晓事件善后的处理。通过向他们传递政府积极救援的信息,传递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的温情,传递媒体人文化的报道理念,抚慰受害者和遇难者亲属受伤的心灵。其次是关注受众,满足读者的知情权。灾难性事件的发生,肯定牵动读者敏感的神经,他们需要及时知道事件更多的信息。在这个时候,媒体就要发声,而且要及时准确地发声。如果在关键的时候弱声、失声或是短声,就会大大地损害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尤其是在网络、微博、手机信息快捷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不能及时准确为受众传递信息的媒体终会被受众所遗弃。因此,媒体要对事件始终保持追踪状态,做到不瞒报、不断报、不浅报,让受众每天都能得到最新信息。

五是引导有责,突出建设功能。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来自手机、网络、微博的各种信息很多,社会上的传言也不少,这大量的信息难免真伪混杂,虚实并存,容易造成信息传播混乱,滋生谣言,扰乱对事件的判断,引发社会矛盾。特别是,在一些媒体放大和张扬事件悲惨场面报道,引发受众不满情绪时,作为传播主体的主流媒体,就要做传播的主力军,一是通过报道加以引导。从积极的方面着笔,通过及时报道政府全力救援,社会各界倾情关心的信息和事迹,救援人员昼夜奋战等,引导舆论从对事件悲情场面的过度渲染转入对积极救援的及时报道上,以此来消除公众的疑虑,使之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二是通过言论加以引导。言论代表媒体的立场,有些报道因为题材所限,不能完全清楚地表明媒体态度,这时,评论的适时配发就可明确判断,深化报道,从积极的角度消除某些报道的消极影响。

六是道义有责,尊重逝者生命。在灾难性事件中,不幸突然间降临,留给家人和朋友的是无尽的悲痛和思念。在关于遇难者的报道中,尊重生命,敬畏人的尊严,考虑人的感受,是灾难性报道的伦理。记者要尊重逝者,尊重逝者家属,不干扰抢救和治疗,不随意曝光死难者遗体和遗物。要注意在细节描写中回避血腥、悲惨的场面,回避有关逝者及家属不愿公开的隐私,不将灾难作为“猛料”报道,进行炒作和煽情。前方采访的记者应这样,后方的编辑部门或制作、播出人员也如此。媒体工作者只有遵循灾难性报道的伦理,才能传达出爱与信心,才能懂得怎样与受灾民众一起面对灾难,并战胜灾难。

作者简介:李建峰,男,西安报业传媒集团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任编辑,硕士,主要从事传媒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灾难新闻的人文关怀 篇3

灾难新闻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灾难性事件不断, 尤其是重大的灾难性事件, 这些都考验着我国的媒体及其从业人员, 如何报道灾难, 如何在灾难中体现人文关怀。

(一) 灾难新闻的定义

灾难新闻, 就是指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难因成灾原因不同, 一般可以分为自然性灾难事件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自然性灾难事件是指由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力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或灾害, 如地震、台风、水灾、火山爆发等;社会性灾难事件是指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突发事件, 如恐怖活动、战争、矿井瓦斯爆炸、交通事故等。

(二) 灾难新闻的特点

与一般的新闻事件相比, 灾难新闻有其独特的特点:

(1) 意外爆发, 具有突发性。灾难性事件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的突发性, 人们往往无法预测灾难何时降临。有的事件的发生尽管有一定的事前预兆, 但也因各种原因, 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2) 矛盾集中, 具有冲突性。无论是哪一类突发事件, 都是各种矛盾的尖锐对立, 它的发生都表现得十分强烈和极端, 或者表现为人和自然的冲突, 或者表现为各种社会矛盾的冲突、激化。

(3) 后果严重, 具有破坏性。灾难之所以称之为灾难, 就在于灾难的严重破坏性, 灾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损坏, 对社会产生极大的破坏性, 甚至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4) 影响广泛, 具有社会性。重大的灾难性事件尽管发生在一时一地, 但由于它的后果严重, 危害性大, 往往会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甚至牵涉各方面的利益。无论是自然灾害, 还是社会性突发事件, 它对于社会群体或个人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大家都比较关注这类事件。

二、灾难新闻的人文关怀

(一) 人文关怀

新闻的人文关怀, 主要指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 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各种需求的肯定。它以人为本, 集中体现了对人的关心和尊重。它不仅着眼于生命关怀, 而且着眼于人性、精神、情感和道德的关怀, 把人的生存、人的作为、人的发展当作考察一切事物的价值取向。

在当代, 人文关怀的实质是确定人的主题性, 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文价值关怀。体现在新闻报道中,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 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明天的思考, 它关怀的是我们人类的和谐发展, 体现了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新生载。在新闻报道中努力体现人文关怀, 是时代的要求, 是现代文明的要求, 是一个媒介所必须有的社会责任之一, 也是媒体文明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 灾难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与人文关怀

目前, 我国传媒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上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但同时在灾难报道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 从非人性、猎奇的角度出发, 只关注灾难本身, 片面追求感官效果。例如, 那些血腥、恐怖的场面具有强烈的感官冲击力, 一些记者片面认为, 这些画面才是好新闻,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 对这些场面不遗余力地加以夸大、渲染, 令人毛骨悚然。

(2) 单纯考虑报道任务, “为新闻而新闻”的强盗式采访。由于灾难性事件的特殊性, 灾难事件的当事人一般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 但有些记者不顾当事人的感受, 硬逼迫当事人或者其亲人开口叙说不堪回首的灾难, 对当事人或者亲人造成严重心理伤害, 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

(3) 用词轻薄, 缺少人文关怀。由于灾害新闻往往现场惨烈、影响广泛, 尤其是作为新闻主体的“人”, 在灾难新闻中处于“非常态”的情景, 而这种“非常态”常常是人们不愿意示人的, 媒体对当事人“非常态”情景的公开展示将会使当事人受到进一步伤害。然而, 有些媒体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却极尽渲染之能事, 用词轻薄, 玩弄辞藻, 对受害 (受伤) 者缺乏起码的同情, 甚至幸灾乐祸, 浅薄、低俗。

对灾难性事件报道的种种不良表现, 使媒体公信力、美誉度下降;形成信息误导, 不利于社会稳定;侵犯公民隐私, 容易引起法律诉讼;缺少人文关怀, 对当事人及其亲人, 特别是未成年人造成难以消除的人生阴影;迎合少部分人的低级趣味, 成为违法犯罪的诱因。

三、灾难报道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一) 新闻制作方面的体现。

人们常说“看书先看皮, 看报先看题”, 可以说新闻标题是一则新闻的眼睛。但灾难新闻的标题还要体现人文关怀, 用语要平实, 不可轻佻, 不能为了追求生动、抓人眼球而抛弃人文关怀。除此之外, 还可以在报道方式和报道视角中体现人文关怀。报道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报道内容的需要而定, 并且灵活多样地同时采用多种报道方式。一般说来, 越是选题重要、报道规模大的报道, 越需要组合运用多种报道方式。

我国进行灾难报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播信息、公布事实、澄清视听、释疑解惑、总结经验教训以及警戒后人。所以必须以此为衡量的尺度, 把公众利益、受害 (受灾) 者的利益和社会效果放在首位, 选择灾难新闻报道的角度。

(二) 受众方面的体现

从受众的角度看:

一是要尊重受众的知情权, 全面报道灾难, 不夸大, 不隐瞒。媒体应该满足受众了解信息的需要, 受众对于灾难事件本身、受难者以及由灾难引发的政府行为都有知情权。在灾难发生的初期, 由于涉及个人安危和切身利益, 受众非常警觉、慌张, 要尽可能提供任何和该事件相关的真实信息, 随着事件的进展, 受众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信息传递, 他们对灾难的背景、意义和影响等深度信息产生兴趣。

二是要尊重受难者及其家属, 避免造成二次伤害。灾难事件发生后, 受害者及其家属往往在一定环境下、一定时期内心理和情感非常脆弱, 有些记者在采访时全然不顾当事人及其家属的感受, 让受害者及其亲属一次次地进行痛苦的回忆和描述, 甚至冷酷地问:失去亲人后有什么感受?还有就是事后对灾难过多的、不讲方式的描述和对受难者血淋淋的不幸和血腥化的场面的细节化曝光, 这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 对受难者及其家属造成了“二次伤害”。对于其他受众来说这样的报道也同样会引起反感。

三是要加强信息服务功能, 为受众提供认识与应对灾难的科学知识。灾难的发生突如其来, 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无法估量的影响, 人们迫切需要掌握一些有用的信息以应对突变的现实。例如, 逃生、防疫等等, 媒体应该细致入微的提供这样的信息, 以便人们采取必要的防范与应对措施。例如, 针对我国矿难事故多发的情况, 新浪网开设了相关知识的专栏如“井下发生爆炸该如何自救”, 新华网也开设了“救生常识”等栏目, 普及民众对于灾难的认识。

(三) 媒体自身方面的体现

从媒体自身的角度看:

一是媒体内部“把关人”要充分发挥职能, 严格把关, 严禁有违新闻道德伦理的字词、画面、影像和大众见面。新闻媒体作为“把关人”, 起着主体选择的作用。作为稿件见报的第一道把关人编辑, 在审稿过程中必须代表社会和受众的利益, 本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事实、政策、法律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等规范为依据进行把关, 才能最大限度地行使媒体把关人和社会把关人的神圣使命。

二是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人文素养, 深化媒体自身对“人文关怀”新闻理念的认识。对于人文关怀, 当代的媒体和一些从业者已经达成了共识。能否在突发性、灾难性新闻中发出最快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新闻是对媒体实力的一大考验。与记者、编辑以及媒体在新闻竞争中的成就感比起来, 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 这是一个媒体文明和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在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人文关怀, 这样的报道固然会冲击受众的固有观念, 使受众由好奇而发生同情之心和责任感。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媒体为展现人文关怀而进行“人文关怀”。虽然媒体在对人的关注中不断努力探索, 但并没有把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新闻传播过程中。媒体从采访、选题到表现内容、表现形式的选择都存在一些非善意的因素。例如, 在对遇难者家属的采访中, 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记者伸过话筒就问, 谈谈你失去亲人的感受好吗?请问你的妻子是从哪个窗口跳下去的?……这样的方式, 这样的提问, 不仅反映出人文关怀的缺失, 更是对当事人和广大受众的伤害。

在灾难报道中, 不断强化人文关怀, 正是我们媒体和媒体人应该不懈努力和永恒追求的目标。强化灾难报道的人文关怀, 媒体就必须从人性角度审视灾难, 关注灾难中的生命, 关注灾难中人的行为、困境及精神状态, 自觉承担起关怀者的角色, 将对生命的尊重理念和富有人性、温情的表现方式, 贯穿在灾难报道的每一个环节。把握好在灾难报道中要体现人文关怀的核心。

参考文献

[1]沈正斌.解读传媒——传媒生态与新闻生态研究 (第1版)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5.

[2]田刘, 王欢院.注意和防止灾难新闻报道中的负面影响[J].今传媒, 2007 (12) .

[3]郭小平.要以人文关怀为价值归宿[J].新闻爱好者, 2002 (9) .

[4]左中甫.灾难报道的多维思考[J].新闻爱好者, 2002 (9) :7.

上一篇:绍兴纺织论文下一篇:冠心病患者生活八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