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的英语(精选10篇)
灾难的英语 篇1
According to the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concern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opical cyclones GBT level national standard” 19201- notice, tropical cyclone press center with maximum sustained winds near the ground is divided into six level:
Name attribute
Super typhoon (Super TY) near the bottom center maximum average wind speed p 51.0 m/s, namely, 16 level or above
Phili ines (STY) bottom maximum average speed near the center 41.5-50.9 m/s, namely, 14-15 levels
Typhoon (TY) near the bottom center maximum average speed 41.4 m/s 32.7 -, i.e., 12-13 level
Strong tropical storm (STS) near the bottom center maximum average wind speed 24.5-32.6 meters per second, namely wind 10 or 11 grade
Tropical storm (TS) near the bottom center maximum average wind speed 17.2-24.4 m/s, namely wind 8-9 level
Tropical depression (TD) bottom near the center. The most ?
灾难的英语 篇2
从2008年开始,中国面临了几次巨大的突发性灾难,对于灾难性报道的分析也成了热门话题,所以笔者试图用批判性话语分析,特别是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在中国汶川和玉树地震后国家总理温家宝在第一时间对抗震救灾的指示,以期发现中国此类报道存在的不足,如何利用话语来更好地报道突发性灾难新闻以及如何更好地做好舆论导向工作,使群众更好地了解灾情,组织一切可以组织的力量参与和奉献到灾情中。本文语料是来自光明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是2008年5月13日题为“温家宝抵达四川指挥抗震救灾——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身先士卒,带领广大群众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1 汶川灾难报道的批判性话语分析
2008年5月12号下午2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伤亡人数7万左右,受灾面积达1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地震发生后,许多新闻媒体都在第一时间报道了灾区的情况,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人也纷纷召开各抗震救灾指导会议进行会议部署,并同时发表文章,传达抗震救灾精神。
由于笔者选用的是中国报纸的新闻报道为语料,所以结合中国话语的特点和英文话语之间的区别,作者主要从“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来分析语料。
1.1 概念功能分析
概念(包括“经验”和“逻辑”)功能就是向听话人传递新信息。它在所有语言使用中都存在,是一种意义潜势,因为不论一个人如何使用语言,都必须参照自己有关世界的经验的范畴(胡壮麟,2008:312)。
概念功能主要由及物性系统和语态构成。及物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是概念功能的一部分。它不仅表明意义的选项,而且决定了结构体现的本质。
1.1.1 及物性分析
及物性即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物质过程就是一个“做”的过程。它们表达的是某一个实体“做”某事—“对”其他实体做某事(Halliday,彭宣维等译,2010:122)。
这个过程一般用动态动词,动作者和动作目标来表示。通过分析语料1温家宝抵达四川指挥抗震救灾,按动作者不同,把其中的动词进行了分类,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分析语料1温家宝抵达四川指挥抗震救灾,我们发现全文一共1526个字,为了方便分析,笔者依照动作者不同分成了5类,它们分别是第一类温家宝;第二类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和部队;第三类人民群众;第四类无生命事物;第五类灾民。通过分析发现全篇新闻报道用了大量的动词,而且通过上述表格我们发现描写温家宝总理和政府各级领导人的动态词明显多于人民群众,这说明了中央领导人已经部署了抗震救灾工作,成立了一系列救灾工作组,起到了站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作用。除此之外,笔者还发现描述灾情发生的动词也比较少,说明此文没有过多的描述灾情发生的情况。
心理过程表示感知,反应和认知等心理活动的过程。(胡壮麟,2008:312)。通过分析,笔者发现这篇报道表示心理过程的词比较少,只有相信,想着,查看等几个,说明此语篇表示个人心理话语描写的比较少,比较注重实际描述,可以说这是个比较可取的地方,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不添加过多的主观感受。
言语过程是交流信息的过程。(胡壮麟,2008:313)。通过分析,笔者发现此语篇对言语过程的描述也不多,主要是说、强调、提出、慰问、询问、告诉等等,主要出现在温总理里的话语中,体现了作为国家总理亲历亲为的到灾区看望受灾群众,传达党和国家的问候,还一再强调有关部门必须做好灾后安置工作。保证抢险工作顺利进行。
1.1.2 语态
我们在分析这篇语料的时候,发现全文几乎用的多是主动语态,只有一处用了被动语态“学校有上百学生被埋在废墟下”。这不仅刚好体现了汉语的本体型的特点,也体现了我们国家领导人人定胜天的信念。同时,运用主动语态,还能起到很好的召唤作用,发动全体人民一起抗震救灾。
1.2 人际功能分析
人际功能包括了表达社会和个人关系的所有语言使用。(胡壮麟,2008:313)。人际功能由语气和情态来体现。
1.2.1 语气
语气表示在某个情景语境中讲话者选择了何种交际角色以及他给听话人的设定的角色。(胡壮麟,2008:314)。韩礼德认为我们最终能够确认的言语角色有很多具体类别,但最基本的只有两种:(i)给予和(ii)索取。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篇新闻报道中主要涉及到了“陈述”和“命令”的语言功能。这是篇新闻报道,所以读者就是这篇新闻报道的听话者,“陈述”的主要“听话者”是人民群众,这里“讲话者”主要是给“听话者”陈述了灾情的信息。“命令”的主要“听话者”既包括读者,也包括各级领导干部和部队,后者体现的更加明显。例如:温总理提出的5点要求就可以看成是一种“命令”,我们必须不计一切代价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等等。这种“命令”的方式,使得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和武警官兵可以知道自己的责任之大,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完成任务。
1.2.2 能愿
情态系统表达人际功能。考察语篇的情态系统主要有两个目的:1)弄清说话者对话语命题真实性所承担的责任的程度和对未来行为做出的承诺或承担的义务;2)了解说话者对听话者和情景成分态度,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权力关系等。在英语里,除了情态动词,情态形容词和情态副词之外,人称代词、实义动词、时态和直接、间接引语等都可表达情态意义(辛斌,2005:75)。
笔者对所研究的语料的能愿动词进行了分类,分类结果见表2。
通过上述表格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篇报道用的能愿动词不多,而且表达程度中和表示否定程度的能愿动词都没有,笔者分析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报道题材为叙述和描述为主。这篇报道主要是以叙述性为主,主要是记述了总理得知地震后,如何马上赶赴灾区,成立救援工作组,如何亲临灾区,慰问当地灾民。没有对总理的直接话语进行转述。所以都是比较客观的描述,很少有能愿动词。2)低程度的能愿动词的使用,说明了总理对地震发生后的状况也是忧心忡忡的,情况是不容乐观的。3)本文主要用了表示高程度的能愿动词“要”,在文中前前后后一共出现了14次,而且主要是出现在总理提出的5点要求中,体现了总理对于救援任务之坚决,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武警官员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人民生命和财产。这14个“要”,让读者顿感信心倍增。4)本文没有出现一个表示否定的能愿动词,说明抗震救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没有任何的消极意义。全体人民必须团结起来,齐心协力抗震救灾。
通过分析笔者也发现,在高程度能愿动词中除了“要”以外,都没有其他能愿动词,例如“应该”、“必须”等等,笔者认为加上这类能愿动词,能更好的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也能更好的表达党和政府做好这项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前文中也提到,人称代词的使用也能表达一定的情态意义。许多语言里,人称代词的选择往往受到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权力关系和亲疏程度的限制。例如,汉语里你们和我们,你和您等都有意义上的不同。英语中第一人称复数在使用上有外包和内包两种用法。前者可产生疏远对方的效果,容易使对方觉得受人摆布。而内包用法通常旨在拉近与听话者的距离,给人一种平等参与、休戚与共的感觉。不过我们也看到,这种用法经常会被权力人物用来创造一种意识形态效果,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辛斌,2005:75)。这2类用法被美国总统在其竞选中频繁使用。中文中使用人称代词也有类似的效果。
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全篇文章一共出现了4个“我们”,而没有出现一个“你们”,这体现了总理始终都是和人民站在同一战线,没有让人产生疏远感。他认为,只有军民齐心协力,我们才能战胜灾难。这属于内包的用法。除此之外,文中要表达“你们”含义时,一般都用“人民”来替代,而代表“我们”含义时一般用“政府”来表示,这不免又给人一种距离感,这也许也要归因于中国的文化是阶级文化,人们很注重自己在社会中与他人的关系。
2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发现运用批判性话语来分析灾难性报道还是有可取之处。笔者首次用话语分析的理论解读中国媒体的报道。本文主要从及物性,情态,语气等方面对语料做了较为详尽的剖析,发现中国的灾难性报道分析有许多可取之处,比如通过使用动态词,就很好的表明了中央和政府已经做出了抗震救灾的指示,希望人民群众团结一致,共度难关。
参考文献
[1]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5.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8.
灾难的英语 篇3
灾难片是好莱坞电影中一种重要的类型,这种类型片以触目惊心的灾难性场景表现见长,通过毁灭性的灾难景观的呈现,引发人们对社会危机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焦虑以及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20世纪以来,全球灾难频发,核危机、恐怖主义危机、洪水、火山、地震、泥石流等或者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引发的各种灾难现实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人们的极度恐慌和广泛关注。作为以灾难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灾难片,自然而然地拥有了较为广泛的受众基础。同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广泛运用,灾难片中的毁灭性场景以更加逼真和强烈的视听震撼直刺观众脆弱的心灵和敏感的神经,并获得特别的审美体验。也正是基于此,跟爱情片、动作片、歌舞片、公路片、恐怖片、黑色电影一样,灾难片成为了好莱坞电影中一种举足轻重的类型。
好莱坞灾难片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进入20世纪70年代,迎来了一次发展高峰,诞生了诸如《大白鲨》这样的经典佳作。这部影片的成功,使人们第一次被自然界真实生物带来的血腥灾难感到畏惧和惶恐。到了90年代,以《泰坦尼克号》为代表的好莱坞灾难片风靡全球,荡气回肠的爱情绝唱与灾难的交织,俘获了无数观众的心。及至21世纪的今天,好莱坞灾难片的发展仍然方兴未艾,2009年好莱坞著名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的灾难巨制《2012》在全世界范围赚得盆满钵满。2015年,由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推出,布拉德·佩顿执导的灾难片《末日崩塌》仍在世界各地上映。
相对而言,中国式灾难片无论创作生产的历史、类型化的程度、特技效果、还是人文厚度,较之于好莱坞灾难片而言,都要逊色得多。好莱坞灾难片的创作生产,有的是根据现实发生的灾难改编而成,有的是对未来世界发展的一种预想和假设。而中国式灾难片,大多是灾难来临后,为表现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战胜灾难的一种“献礼片”。20世纪60年代出品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70年代出品的《战洪图》应当是中国最早出现的灾难片。在往后的发展进程中,每逢大灾大难,均会在政府相关部门主导下推出相应作品。1998年长江洪水肆虐,推出了《惊涛骇浪》、2003年非典过后推出了《惊心动魄》、2006年台风“桑兰”登陆温州后推出了《超强台风》、2008年汶川地震后推出了《惊天动地》等等。在中国式灾难片创作生产中,值得一提的一部影片是由北京电影学院郝建教授编剧,张建亚导演的《紧急迫降》。该片根据国内某航空公司一次真实的空中安全事件改编,无论在人物设置、叙事走向、视听剪辑方面均在向好莱坞灾难片的类型范式上努力靠近,是国内灾难片发展中类型化与主旋律融合的一次有效尝试。
对灾难片的研究,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就是原型研究。所谓“原型”是指从神话开始及至不同时期文艺作品中反反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以及这些意象的表述方式。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原型还是灾难片重要的类型范式表现。
在灾难片中,首先是意象原型。灾难片中的意象原型,指的是那些反复出现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灾难片中的各种灾难意象,诸如狂风、洪水、火灾、暴风雪、地震、泥石流、蟒蛇、鳄鱼、鲨鱼、恐龙、怪兽、外星生物等等。意象原型大都具有高度视觉化的特征,在灾难片这样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中,这些意象得到了充分具体的视觉展现和还原。
其次是叙事原型。在灾难片乃至其他类型电影中,往往会出现某些似曾相识的题材内容、叙事模式,无论创作者还是观众,都沉浸于某种共通和熟知的程式套路中而乐此不疲。灾难片的叙事原型一般表现为:受难—拯救、创造—永生,秩序—无序—秩序等情节模式。
最后是英雄原型。灾难片总的类型范式表现为“灾难来临,英雄拯救”。在所有灾难片中,当人类在灾难面前面临生死考验的时候,总会有英雄人物出现,力挽狂澜,拯救人类于灾难困境之中。英雄人物及其英雄行为的表现是灾难片重要的叙述表征之一。灾难片的结局总是以英雄人物在灾难险境中成功实施了拯救行为而告终。灾难片中的英雄原型,由于文化语境、思维方式乃至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在好莱坞灾难片和中国式灾难片中的具体呈现又有各自不同的景象。
二、 好莱坞灾难片与中国式灾难片的英雄原型
(一)好莱坞灾难片中的英雄:有缺陷的个人主义英雄
好莱坞电影中的英雄,根植于西方文化的土壤当中。在西方文化的语境里,历来崇尚个体的自由和个性的张扬,常常凸显个人在历史或者灾难面前发挥的决定性作用。个别稍显极端的观点甚至认为:“只有个人才能担负起拯救社群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才能正面对抗恶和非人道。”[1]这一根植于西方思想价值观念中的个体主义精神,深刻地影响了好莱坞电影中英雄形象的塑造。好莱坞灾难片中的英雄人物,是有个人动机的典型的个人主义英雄。他们的社会角色多为某一研究领域的科学家,有时又会是政府官员或者其他普通人。但无论怎样,这些英雄都是“从自我动机出发的英雄,他(她)不管别人怎样绝望和逃避,他就是要拯救亲人,同时拯救世界”[2]。在好莱坞灾难片《后天》中,主人公霍尔教授是一位著名的气象学家,在对付极端天气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上,竭尽全力地挥洒着作为一个科学家的良知和责任,帮助政府出谋划策,共同应对灾难。而当得知自己的儿子萨姆被困在已然化作一座冰城的纽约后,义无反顾地和助手前往解救儿子。作为科学家的霍尔教授拯救儿子的行为,并非建立在“拯救全人类,拯救全世界”这一宏大叙事模式之上的,而是基于个体的情感表达。在《2012》中,相当的镜头也在表现失意的作家杰克如何在末日来临之前带领前妻和一双儿女登上大船的。
好莱坞灾难片中,很多时候还常常出现一些放浪形骸乖张不羁,吊儿郎当的“另类”英雄。灾难片《世界末日》中,那些即将登陆月球缝合裂缝的英雄,都是一副玩世不恭的小混混模样,临行前向政府提出了很多古怪的要求——奥斯卡有几张未付的罚单,要求清除记录;费弟有两个女友,想当美国公民;奇克想到赌城的凯撒宫住一个礼拜;大熊想到白宫的林肯套房住一个暑假……
(二)中国式灾难片中的英雄:完美的集体主义英雄
中国式灾难片中的英雄,主要是政府官员、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广大人民群众,是符号化的、群体性的集体主义英雄。这些英雄光明正大、伸张正义、无私奉献、勇于牺牲,常常舍小家顾大家,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也在所不惜。在中国大陆的语境里面,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是大河有水小河满,先有大家后有小家,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一思想观念的主导直接而又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灾难片中的英雄形象的塑造。
电影《战洪图》中,大队党支部书记丁震洪,在百年未遇的滔天洪水爆发后,毅然决然地带领社员战胜了两次袭卷而来的洪峰,并修建大堤坝防御洪水。尤其在影片后半部,为了保证天津市和津辅铁路的安全,上级决定炸毁丁震洪等人修建的大堤坝,开闸放水。丁震洪舍弃小家顾大家,果断选择从全局利益出发,并说服产生本位主义思想的大队长支持上级炸坝的决定。根据2008年汶川地震这个史实背景拍摄的电影《惊天动地》中,解放军某集团军在演习归队的途中遭遇地震,前方数公里处就是其中一名普通士兵的家乡,在那里,他的老母亲和父老兄弟正遭遇地震的围困,由于地理原因和自身人民解放军的身份,他必须跟随部队赶到最近的县城参与救援。影片中,他重重地朝着自己家的方向下跪,然后站起来跟随大部队继续赶路去营救附近受灾的群众。跟好莱坞灾难片中的英雄不同,中国式灾难片中的英雄是胸怀国家大义,心系人民、心系群众的完美英雄。
三、 好莱坞灾难片与中国式灾难片的叙事伦理
神话是一切文艺作品的原型,包括灾难片在内。神话跟灾难密不可分,无论中西方,神话往往被称作灾难神话或英雄神话,灾难片和神话有着某种共通性和同构性。原型研究的基本路径是透过当下的艺术作品,回溯到历史和神话深处去探寻原型的对应。好莱坞灾难片与中国式灾难片中的英雄,在古希腊神话和中国上古神话中均能清晰地听到清晰的原型回声。
神话虽然是虚构的、幻想的描述,但却代表着远古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认知,即便这种认知是蒙昧的,非理性的。神话所描述的是神的世界和神的生活,可是它跟人的世界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象赋予了神的形象和神的世界。神话世界中的秩序实际上是人类自身命运处境的神话表达,神的情感诉求就是人类借助于神灵表达的自身的情感诉求。人类在创造神话时,总是在一定的命运处境之下,把自身的理想愿望和情感诉求都付诸其中,创造出符合自身内在要求的神话人物形象,并赋予其特定的动作行为,通过神的动作行为来表达人类对宇宙、人生和世界的看法。由于地域和外部环境的差异性,就决定了人类会有不同的命运处境,也因此有着不同的情感诉求,当他们在不同的命运处境之下借助神话来表达各自的情感诉求时,创造出来的神祗形象和神的生活就存在着差异性。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希腊神话对西方文学艺术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好莱坞灾难片中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众多有缺陷的、有个体动机的个人主义英雄,跟希腊神话不无关系。希腊神话的发展,根植于希腊的“海上文明”之中,希腊人在公元前1500年的迈锡尼时代就已经很娴熟地展开了海上贸易和海外殖民活动,可是公元前1200年前后,北方的多利斯人手持利器入侵,向伯罗奔尼撒毕竟,攻破了希腊人的城堡,将他们赶进了海外和深山。海外的颠沛流离之苦使其感觉到坚船利炮的重要性,海上的风浪搏斗时刻提醒他们要征服自然和他人,必须要有强大的技术力量和个人毅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力量崇尚的民族传统。“希腊的基本精神要素是对‘力的崇拜和追求。”[3]所以,“希腊神话体系所崇仰、赞美的,不是救苦救难、律己甚严的有‘德者,而是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有‘力者或技术大师。”[4]凭借强大的力量,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不计较伦理道德的要求。谢选骏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希腊神话中的天神都具有超人的神力,而伦理道德水准极低甚至不及凡人。”[5]由此,奥林匹斯山上那群力大无比的诸神身上弥漫着自由散漫、喝酒嬉戏、争风吃醋、自私自利等特征就不足为奇了。好莱坞灾难片中那些有缺陷的个人主义英雄,也由此找到了原型的对应。
与希腊相反,中国身处内陆腹地,由于地域环境的原因,缺少“航海民族”与滔天恶浪抗争的残酷磨砺,对待民族传统的态度上就更加内敛、保守和坚持。“中国精神的基本要素是对社会政治等世俗生活方面的‘德的崇敬……在中国古代的社会意识里,值得崇拜的不是‘力,而是‘力所体现出来的道德性质。是‘力所拥有的伦理装饰。”[6]所以,在塑造神话形象和书写神话历史时,总是力图将神塑造成道德的化身。中国神话中神的形象,最早都是半人半兽的,比如女娲就是人首蛇身,而在神话的社会化和历史化进程中,将神的形象逐渐“人化”,最终人神同形。也正是在此社会化和历史化进程中,历朝历代的史官们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使得社会的发展按照某种秩序有效进行,于是就在神话中加进了诸多伦理道德的成分,按照一定的伦理道德要求塑造出了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神的形象,并用这样的形象去教育影响士大夫阶层和普通民众。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所言的“大禹治水,三顾家门而不入”即是如此。大禹的崇高精神和伟大人格一直影响着后世人类。21世纪以来所拍摄的《惊涛骇浪》《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等一系列中国式灾难片,其中的英雄人物,都是跟大禹一样心系国家胸怀天下、完美无缺、无任何个人动机的集体主义英雄。中国式灾难片中的英雄,在中国上古神话中同样有着原型的对应。
由于好莱坞灾难片与中国式灾难片中英雄原型的差异,其表现出来的叙事伦理自然不同。伦理学研究中有理性伦理学与叙事伦理学之说。刘小枫先生认为,叙事伦理学“是讲述个人经历的生命故事,通过个人经历的叙事提出关于生命感觉的问题,营构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7]。刘小枫将现代叙事伦理分为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在人民伦理的大叙事中,历史的沉重脚步夹带个人生命,叙事呢喃看起来围绕个人命运,实际上让民族、国家、历史变得比个人命运更为重要。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只是个体生命的叹息和想象,是某一个人活过的生命痕印或经历的人生变故。自由伦理不是某些历史圣哲设立的戒律或某个国家化的道德宪法设定的生存规范构成的,而是一个个具体的偶在个体的生活事件构成的。人民伦理的大叙事的教化是动员、规范个人生命感觉,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的教化是抱慰、是伸展个人的生命感觉。”[8]好莱坞灾难片跟中国式灾难片相比,前者是典型的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后者则为典型的人民伦理的大叙事。不同叙事伦理下的英雄人物在单一面对灾难时都会做出共同的选择——勇赴灾难,拯救他人。可是一旦在灾难当中面临大家与小家、集体与个体的矛盾和分野时,英雄人物就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人民伦理大叙事下,国大于家,集体大于个体,自由伦理的小叙事下,家大于国,个体大于集体。所以,在好莱坞灾难片和中国式灾难片中,英雄人物的表现就有了如此鲜明的分野。
参考文献:
[1](法)樊尚·阿米埃尔,帕斯卡尔·库泰.美国电影的形式与观念[M].徐晓媛,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180.
[2]郝建.类型电影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18.
[3][4][5][6]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219,267,216.
灾难类英语作文写作素材 篇4
vibrate(震动)、shake(摇动)、collapse(坍塌)、bury(埋)、killed(丧生)、injured(受伤)、government政府、troop(军队)、increase(增加)、magnitude(震级)。
常见句型
1、An earthquake killed 300 people and left more than 8000 injured as houses、schools and offices collapsed.
一场地震造成300人死亡,逾8000人受伤,房屋、校舍及办公室坍塌严重。
2、Chinese government has sent troops to the area and the number of people killed in the earthquake has increased to 586.
面对灾难的句子 篇5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一次痛苦的经验抵得上千百次的告诫。
4、有经验而无学问胜于有学问而无经验。
5、实用的知识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学到。
6、凡是没有实际经验的,都只是口头智慧。
7、经验是一位先行测试然后才授课严厉的教师。
8、经验是当你没得到想得到之物时所得到的东西。
9、经验不会从天而降;经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
10、经验始终是收费高的学校,然而,笨汉非进此学校不可。
11、经验是思想之子,思想是行动之子,了解他人不可以书本为据。
12、人生难免会有一些风风雨雨,但是只要努力克服,就会取得成功。
13、对于大多数人,经验像是一艘船上的尾灯,只照亮船驶过的航道。
14、经验是真知与灼见之母,因而它的一切举止都是明智而又坚定的。
15、除了凭着对过去的经验加以类推之外,我们对今后的事一无所知。
16、经验直到自我重复时才变得有意义,事实上,直到那时才算得上经验。
17、世界的悲剧就在于有想象力又缺乏经验,而有经验的人又缺乏想象力。
18、只有拥有不平常的经历,接受不寻常的考验,才能造就不平凡的成就。
19、经历,是人生活在世上的经验,一次不平常的经历,就会造就人的一生。
《天鹅湖》的灾难 篇6
最近,英国导演博伦携改编芭蕾舞剧《天鹅湖》抢滩俄罗斯国际戏剧节。虽有众多名流捧场,却遭到更多评者的诟病。人们指责此剧是对俄罗斯经典文化的任意篡改和恶意嘲讽。
其实,问题并不在于改编,而在于如何改编;也不在于“新”,而在于什么样的“新”。要知道,新生事物并不一定都是好东西,比如新生的病毒,又如“旧伤未愈,又添新伤”之类。
博伦惹起众怒,是因为他的“恶搞”。在博伦的版本里,不仅所有的天鹅都是雄性,而且这些高贵可爱的鸟类竟成为恶势力的化身。身高两米的白天鹅奥杰塔满脸杀气,满身横肉,轻而易举地将瘦弱羞怯的“王子”高高举起。在俄国人看来,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种“恶搞”,不是《天鹅湖》的灾难吗?
无论哪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学艺术的经典作品,在人们的心目中都是神圣的不可亵渎的珍品。因此,任意篡改和恶意嘲讽就会招来严肃的批评甚至骂声如潮。
其实,类似的“恶搞”在我国也屡屡出现。且不说对经典作品的内容如何篡改和嘲讽,仅从对作品标题的改头换面也就可见一斑了。《水浒传》被改名为《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或《孙二娘和她的一百多个男友》,《红楼梦》改称为《女儿国的秘密》,《西厢记》则成了《少女失身之后》,就连马恩列斯的著作竟也改成《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四个男人》,这里的所谓“魅力”,不知是否包括“性感”?因为当今一提起男人是否中用,首要的因素不是他的精神气质和性格涵养,也不是他的白色收入和灰色收入,而是“性感”如何。
从以上对名著的改名,其实也是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的。正是因为经历了长期的“性禁锢”的时代,中国人才会产生“禁之愈久,求之愈切”的心理状态。即便给作品改名,也一窝蜂地去追求“性”。别的不说,现在手机上的“黄段子”,已呈汗牛充栋、汹涌澎湃之势。即便是年轻貌美的小姑娘,一旦唾液四溅地说起与性有关的那些段子,竟也脸不发红心不跳。哎呀,这个社会进步得可真是太快啦!
作为奇观电影的灾难片 篇7
周宪先生认为:“所谓奇观, 就是非同一般的具有强烈视觉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 或是借助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及其所产生的独特视觉效果。”2奇观电影, 简言之就是那种画面或影像的表达具有极强的视觉震撼和冲击的电影。奇观电影最大的特色就是文本中奇观的呈现, 而且很多时候奇观的呈现往往游离于叙事之外而获得了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 灾难片尤甚。周宪先生把电影的奇观分为几大类:第一位动作奇观, 即是由人体动作所构成的各种惊险场面和过程;第二为身体奇观, 即是电影当中作为观看对象本身的身体呈现和展示;第三为速度
被逐的路上, 居然还在想着曾经的甜蜜……
维度3.痛苦回忆:车过淇水, 水花无情地打湿车帷, 回忆再度将我淹没。自从嫁给你, 忍受了多少的贫苦酸辛。干不完的活, 挨不完的打骂, 无处诉说的悲凉……只能默默咽下苦涩的泪水。
维度4.今时感慨:车过淇水, 一切都已成为过去。说什么白头到老, 到老了还不是只剩下哀怨;说什么海誓山盟, 到头来还不是说散就散!淇水滔滔尚有岸, 沼泽漫漫亦有边, 我的痛苦缘何就无边无际、无休无止?罢罢罢, 既然恩断义绝, 不想也罢……
很明显, “车过淇水”的那一瞬间, 就是《氓》赖以叙事的“原点”。几度回忆、几度感慨, 均触发于这一原点, 如同生长其上的枝蔓;时空的流转、故事的演进, 始终维系于“我”之心绪, 看不出心理变化之外的物理长度。
与此相似, 《邶风·谷风》也是对弃妇心理的“摹仿”, 其叙事原点, 也是被逐的路上;从婉言相劝、恳请挽留到被“薄送我畿”、若有所悟, 从追述自己勤勉持家、救助邻里到恩爱成仇、终将被逐, 时空流转与故事演进始终凝结于复杂的心绪之上。再如《豳风·东山》, 以“我徂东山, 慆慆不归。我来自东, 零雨其濛”贯穿全篇, 营造了一个细雨蒙蒙、独行旷野的“归途”意象, 也为故事的展开创设了一个叙事原点。首章之对奇观, 即是电影中人或机械的运动速度呈现的奇观;第四为场面奇观, 即是影片中的各种场景和环境。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虚拟景观。上述这一系列“奇观”的归纳和总结, 在灾难片当中均有充分的表达。
首先是动作奇观。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类型片, 虽然每一种类型均具有其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独特范式和鲜明特征, 但是不同类型之间往往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出现了类型的融合与杂糅。灾难片与动作片的杂糅是最为常见的, 而动作片又以动作的展示见长, 由此, 灾难片中也就有了动作奇观。灾难片往往表现出这样的类型范式:灾难来临, 英雄拯救。每一部灾难片中均活跃着一个或几个具有超人本领的英雄, 在危难之中担当起拯救人类或者家人的重任, 而英雄人物的拯救行为又依赖与一定的动作来完成, 因此, 灾难片中有动作奇观就不足为奇了。好莱坞灾难片《空军一号》 (1997) 中, 越战军人出身的总统为了拯救自己的妻儿以及飞机上的工作人员, 与恐怖分子斗智斗勇, 其中的枪战、打斗以及片尾高空缆绳滑行施救的过程, 动作的展示惊心动魄, 极大地刺激了观众的神经。
其次是身体奇观。从理论渊源上追溯, “身体奇观”的表述最早当属劳拉·穆尔维, 她是从女性身体被观看这个角度进行阐释的。在《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一文中作者这样写道:“决定性的男性注视将其幻想投射到女性形象上, 后者因而被赋予了风格。在她们传统的表现癖角色中, 女人同时被观看和展示, 为了强烈的视觉和色情冲击力, 她们的出现被编码, 以便能够说他们包含待观看性。被当作性欲对象展示的女人是色情景观的主旋律……主流电影巧妙地将景观与叙事结合起来 (然而, 请注意在音乐歌舞表演中, 剧情流动是如何打断的。) 。正常叙事影片里, 女人的在场是不可或缺的景观要素, 不过, 她的视觉在场往往不利于故事情节的发展, 往往在色情注视的瞬间冻结了色情流动。”3这里, 影片中的女性是作为男性色情观看的对象出场的,
行军生活的悲苦回忆, 二章之对眼前景象的破败感触和即时再现, 三章之对妻子盼归的深切假想, 末章之对新婚之日的温暖回味, 都滋生于“我” (一个从军多年、解甲归田的士兵) 之内心, 没有跳出“归途”这一现实的叙事原点。
又如《王风·黍离》, 以“途径镐京”为叙事原点, 景由“彼稷之苗”、“彼稷之穗”到“彼稷之实”, 恍惚之间仿佛穿越了浩浩时空;情由“中心摇摇”、“中心如醉”到“中心如噎”, 在不知不觉中步步深入, 在虚的景物变换和实的情感滋长过程中展开叙事, 时间之推移、空间之转换, 最终只是心理之微妙变化。这些作品, 无疑都从不同程度体现了原点叙事的特征。
参考文献:
[1]白承锡.《诗经》之心理描写新探.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
[2]傅延修.先秦叙事研究——关于中国叙事传统的形成[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
作者简介:
吴建新, 男, 汉族, 1973年生于甘肃武威, 现任教于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 高校讲师, 文学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女性的身体是作为一种奇观呈现在剧中的男性角色和银幕前的男性观众面前的, 而且, 因这种身体的奇观具体呈现往往会使叙事出现暂时的中断和游离。而电影中的男性角色, 劳拉·穆尔维认为, 男性观众对他的观看表现为“认同”。因为男性观众跟男性主人公一样, 两者都把片中的女性主人公当作共同的性欲对象, 男性主人公是男性观众的银幕替身, 男性主人公对世界和女性主人公的征服都会让男性观众获得某种替代性满足。对男性观众而言, “男影星的魅力特征因而不是色情注视对象的特征, 而是在镜子面前辨认的最初时刻构想的比较完美、全面、强大的理想自我的特征。”4这里, 无论电影中的女性主人公还是男性主人公, 劳拉·穆尔维均是以男性观众的视点来审视的。回到灾难片文本中, 由于活跃着大量的男性英雄, 而且这些英雄往往极具人格魅力、充满力量和智慧, 他们有健康的身体, 过人的胆识, 在很多科幻色彩的灾难片中, 英雄人物还往往是学富五车的科学家。同时, 在很多灾难片中, 英雄拯救的对象往往包含女性:英雄的妻子或女朋友。此刻, 当银幕前的观众身为女性时, 是否会跟文本中被英雄人物拯救的女性产生“认同”, 从而将男性主人公—灾难片中的英雄当作爱慕甚至性欲的对象呢?此刻, 对灾难片中英雄人物而言, 无论是男性观众的“认同”还是女性观众的爱慕, 其实都是一种对身体奇观的审视。
再次是速度奇观。速度的呈现也是灾难片中较为常见的, 为了调动观众的情绪, 编导总是有意让灾难片中的英雄人物在拯救行动中与时间赛跑, 通过自身体力或者借助于一定的机械设备, 在致命危险来临前一秒钟脱离险境。周宪先生指出:“晚近奇观电影为了创造更具视觉刺激性的场面, 在动作类型片中发展出一种独特的以速度见长的奇观电影类型。传统叙事电影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模式已不再适合于当代观众的视觉要求, ‘快看’与‘看快’构成了速度奇观的典型形态。”5这在灾难片中尤为典型, 《生死时速》 (1994) 、《2012》 (2009) 、《危情时速》 (2010) 等灾难片中, 多有这种速度奇观的呈现。
最后是场面奇观。灾难片最大的奇观呈现莫过于场面奇观。其定义中所述的“灾难性景观”即为此。灾难片中有各种灾难类别, 气象地质系列的诸如洪水、飓风、暴风雪、泥石流、雪崩、火山爆发、地震等;猛兽昆虫系列的有恐龙、鳄鱼、鲨鱼、蟒蛇、蝗虫、毒蛛以及各种变异生物等等。这些因素所致的灾难性场面是灾难片最具视觉冲击的要素。灾难片正是通过这些极具破坏性和毁灭性的灾难场面展示来营造视听震撼并以此敲打和叩问人类的心灵。一如瓦尔特·本雅明所说的“由此产生了电影的震惊效果。”6
跟所有奇观电影一样, 灾难片之所以具有“奇观”性的特征, 是“奇观社会”的产物。法国理论家居伊·德波认为:“在现代生产条件蔓延的社会中, 其整个的生活都表现为一种巨大的奇观积累。曾经直接地存在着的一切, 现在都变成了纯粹的表征。从生活各个方面分离出来的形象汇成一条共同的河流, 生活以前的那种统一性永远地失去了。现实被片面地理解, 并在新的一般性中展现为一个隔离的虚假世界, 一个纯粹的静观对象。世界形象的专门化潮流在自足的形象世界里获得了最高的表现。”7整个社会的“奇观化”倾向使得电影这种视听综合又以视觉表现为主的艺术门类出现“奇观化”成为可能, 而灾难片则把这种“奇观化”发扬到极致。
当然, 奇观电影的出现乃至于整个社会“奇观化”的形成, 从根本上讲, 当属视觉文化时代的产物。西方文化在20世纪中后期以后, 经历了由“语言论”向“视觉化”的又一次转向, 在这样一个社会高速发展、节奏日益加快的时代, 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认知方式逐渐由视觉的或图像的所代替, 正如海德格尔所言:“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8这样一个时代, 视觉文化已经兴起。图像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渐明显, 语言文字的地位和力量慢慢退居其次。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充斥着大量视觉化的图形和图像。走在都市的大街小巷, 扑面而来的商业广告多以巨幅的图形和图像来传递商业和艺术理念, 图形和图像掩映下的些许文字, 很多时候也刻意通过各种夸张、变形和套色的方式使其视觉化。在其他信息传播活动中, 平面纸媒一般都尽可能用简短精炼的文字陈述事实而配以大量的图片, 充分让新闻事件的展开视觉化, 而在相同信息的传递中, 当面临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的选择时, 人们多半会选择电视媒体, 因为后者更具有视觉化的特征。在艺术鉴赏领域也是一样, 今天, 生活的快节奏已使得阅读小说变成一种奢侈。很多人对经典小说文本的把握大多是通过改编以后的电影或电视剧完成的, 因为后者是以直观的视觉形象完成表述的。在这时代, “视觉因素一跃成为当代文化的核心要素, 成为创造、表征和传递意义的重要手段。在比较的意义上说我们今天越来越多地受到视觉媒介的支配, 我们的价值观、见解和信仰越来越明显地受到视觉文化强有力的影响。”9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已经进入了“读图”或“看图”的时代。
在文字与图像的选择上, 受众倾向于视觉化的信息选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看图”的直观性和当下性显然比“识字”的抽象性和不在场更具有吸引力。在文字与图像的选择上如此, 而当图像以动态方式呈现时, 观众的选择倾向性则又更加强烈。这体现于电影和电视这种“动像视听传媒”之中。周宪先生这样说道:“影像的动感超越了文字的静观特性, 提供了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 同时也取消了观众掩卷沉思的契机。显然, 文字性的静观体验被影像动态的感性直观所取代。”10这里, 作者所阐释的是动态的影像跟静态的文字在受众接受上的差别。而实际上, 即便同样是图像, 动态的影像跟静态的图形或图片在触动受众的视神经方面同样有着巨大的差异。相对于静态的图像而言, 动态的影像更能激起主体视觉的高度警觉和关注。鲁道夫·阿恩海姆曾对此做过研究, 他说:“运动, 是视觉最容易强烈注意到的现象。一只猫或一只狗, 对自己周围那些不动的形状和色彩, 一般不会做出反应。或许是因为这些不动的事物不能给它们造成强烈的印象。但是, 当一当物体运动起来, 它们的眼睛便会马上盯住那运动的地方, 甚至会随着它的运动而运动。愈是小动物, 就愈是对运动全神贯注;其专注的程度, 就好像眼睛粘在上面了似的, 人类的眼睛同样也会受到运动的吸引。”11相反, 如果对象是静止不动的, 往往有可能会被主体的视觉感官忽略和漠视。面对一个客观对像, 知觉主体的眼睛对具有运动性特征的对象, 显现出高度自觉化的选择行为。对象只要在形体、色彩、大小、远近、速度等方面发生变化, 都会吸引知觉感官积极的反应。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特殊规定性, 即便同样具有视觉化或者图像化的特征, 动态的对象显然比静态的更受人的眼睛的青睐。这也是为什么当下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不如电影电视媒体发达的视觉心理学方面的原因。
当下的大时代已经出现“语言论”向“视觉化”的转向, 动态的影像又比静态的图像更具有视觉的吸引力, 此刻, 如果在电影画面构图、用光、场景、人物及动作的选择还有剪辑上做的更加富有形式趣味, 其吸引力又会更上一筹, 奇观电影做到了。而作为奇观电影的灾难片, 其“奇观性”尤甚。
参考文献
[1].郝建.类型电影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315.
[2].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256.
[3].陈永国.视觉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282.
[4].陈永国.视觉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283.
[5].周宪.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J].文艺研究, 2005.03.
[6].[德]瓦尔特·本雅明.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5.151.
[7].[法]雅克·拉康, 让·鲍德里亚.视觉文化的奇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58-59.
[8].[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91.
[9].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7.
[10].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9.
走出灾难的阴霾 篇8
由于地震等灾难打击范围广泛,受灾地区几乎所有居民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灾难的影响,称为“直接受灾者”或“间接受灾者”。直接受灾者包括伤亡人员、现场目击者、财产直接遭受损失者;间接受灾者包括伤亡人员亲友、通过媒体等途径感受到灾难威胁的人员、因社区网络或交通通讯被破坏而受影响的人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灾区救援人员、卫生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在抢险救灾的过程中会无可避免地蒙受灾难的阴影,承受巨大压力,他们是“隐匿受灾者”。受灾地区所有人员,包括直接受灾者、间接受灾者、隐匿受灾者都应得到妥善的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在本次汶川大地震中,卫生部将心理受灾人群大致分为五级:第一级人群包括直接卷入地震灾难的人员,死难者家属及伤员;第二级人群包括与第一级人群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家属,现场救护人员,以及地震灾难幸存者;第三级人群包括从事救援或搜寻的非现场工作人员(后援)、帮助进行地震灾难后重建或康复工作的人员或志愿者;第四级人群包括受灾地区以外的社区成员,向受灾者提供物资与援助,对灾难的可能负有一定责任的组织:第五级人员包括在临近灾难场景时失控的个体,易感性高,可能表现心理病态的征象。
国外针对灾难开展了大量的危机干预和心理服务工作,尤其是美国的灾难心理服务工作,相对已经比较成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有组织性的开展了灾难的心理服务工作,有的已经形成服务系统;二是开展了大量灾难心理研究工作;三是开展了大量灾后心理干预工作,有完备的灾难心理干预技术。美国灾难心理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有心理评估、信息给予、问题解决、心理教育、心理干预以及针对死亡通知、追悼仪式、纪念日等特殊事件的干预和其他拓展服务等。
我国的专业人士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了灾后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94年,新疆克拉玛依大火后的灾后心理创伤干预是第一次正式开展的干预工作。之后,在1998年长江流域大洪水、1998年张北地震、2000年洛阳火灾、2002年大连空难、2003年“非典”、2003年岁末的重庆特大井喷事故、2004年包头空难、“云娜”台风、温州乐清泥石流过后,都进行了心理干预工作。
在危机面前,人通常有三种反应:最理想的状态是当事人能够自己有效地应付危机,从中获得经验,危机过后产生积极变化,使自己变得更为坚强;第二种情况是当事人虽然能够度过危机,但只是将不良后果排除在自己的认知范围之外,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在以后的生活中,危机的不良后果还会不时地表现出来;第三种情况是当事人在危机开始时心理就崩溃了,如果不提供立即的、强有力的帮助,就不可能恢复,造成永久创伤。
突发社会灾难是一种危机事件,在这样强大的应激源作用下,会对社会公众的心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是产生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产生各种不良反应。
除负性情绪之外,突发灾难事件时,个体还常常伴有恐惧、自卑、精神恍惚、记忆力下降等各种症状,有些则产生敌对、酗酒、吸烟、药物依赖等不良行为,或出现冲动攻击行为乃至自杀行为。如果一系列的心理反应过于强烈或持续存在,在原有的生物性因素基础上,就可能导致精神疾患。
地震灾难对人的心理伤害是通过摧毁人的生存条件来实现的。人的生存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房屋建筑等)及社会环境(社会组织、人群关系)等人类正常生活所依靠的物质与精神条件。生存条件是人们正常生活的必需手段,也是人类正常心理活动所需的外部条件和基础。强烈地震的突然袭击,瞬间使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与精神条件丧失,致使维系幸存者心理平衡的外部条件和感情基础遭到破坏。从而形成对正常心理活动的严重冲击和强烈干扰,人的精神状态急剧恶化,人的情感剧烈振荡,一系列消极情绪与负面情感反应随之出现。
查证多次社会调查发现,震后个体心理反应最为明显的是悲伤、恐惧、忧愁和庆幸生存,其他心理反应按强烈程度依次是心慌意乱、愤恨、痛不欲生等。震后灾区个体的心理特征有以下一些特点和规律:灾难心理影响具有明显的普遍性和共发性特点,共同的灾难经历和惨痛的现实环境极易产生灾难心理的共鸣,恶劣心境会互相“传染”导致整个灾区的情绪低落抑郁;灾难心理具有长期效应,灾区个体恐惧心理长期难以消除,积极的生活态度难以确立等;灾难心理形成“灾民意识”,对政府和外来力量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等待物质的帮助,另一方面就是需要外来的心理安抚。
灾后心理援助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应激阶段,这段时间里,生存是第一要务,这一阶段,人们联合起来对抗灾难,心理问题并不明显;第二个阶段是灾后阶段,一般是从灾后几天到几周之内。在这一阶段,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突显出来,如果没有伴随相应的心理援助,灾民马上就会因为发现灾难的损失和重建的困难而感到强烈的失落;第三阶段是恢复和重建阶段,这个阶段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一般认为心理干预应尽早进行,越早开始,适应不良的认知和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干预的形式通常首先是集体性会谈,筛查出高危者后进一步有重点地会谈,具体方式步骤不尽相同,但大多包括以下几方面基本内容:
宣泄。宣泄灾难引起的恐惧、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是心理干预的首要内容。通过集体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受灾者往往能意识到自己的某些痛苦体验别人也曾经或正在遭受,自己并非孤独地面对这些不幸,能相互借鉴和学习应付方法。这个过程常能对受灾者起到良好的慰藉作用,帮助重建内心平衡与协调。干预者通过倾听、观察,可对受灾者心理状态及应激反应进行评估。
反应正常化。灾难是人生极特殊的遭遇。多数人从未经历过,常产生疑惑感,不知自己的反应是正常还是异常,也不知自己应付是否得当。反复不由自主地回忆创伤经历使人担心自己的思维失去控制,强烈的痛苦情绪甚至使人怀疑自己会不会发疯。受灾者之间经常性地沟通交流、相互宣泄、相互支持,有助于维护心理平衡,减轻替代性创伤。
对于从事灾区心理干预和救助的专业人士而言,要注意在工作开展过程中采用适宜的方法,并加强互相督导。从事心理干预的工作者可参考以下建议。
给予鼓舞,但不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想,不要说“你应该快乐”、“你应该感到幸运”、“你应该有安全感”、“将来会更好”之类的话,而应当听受灾者自然倾诉他们的感受,鼓励他们提问和质疑。不要指责他们说的话是“傻话”,提的问题是“鲁莽”的问题,让谈话更加开放。保护受害者,让他们有安全感,但也要适度。倘若保护过度,反而会向受害者传递“不安全”的信号。
人们还应该认识到,灾后援助,实际上是人与人的一种“关系”——不仅需要有人愿意提供帮助,也需要受害者愿意接受帮助。安慰者一定要注意,不要追问,不要伤害对方自尊。在进行减压和危机干预的过程中,需要关注“此时此地”,关注问题解决及建设性的应付方式,不宜过于强烈或者过深探索,不涉及深层次的心理问题。
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和服务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对受灾人群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给他们以精神抚慰,让受灾个体走出心理阴影,积极面对生活。成功的心理干预并不是抹去灾害的记忆,而是将记忆置于受灾者心理承受范围之内。
经典面对灾难的句子 篇9
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雨果
3、经验是一个严厉的教师,她先对你进行考试,然后再给你讲课。——斯普迪·滕姆斯
4、经验增加了我们的智慧,但无法减少我们的愚蠢。——乔希·比赫斯
5、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法朗士
6、学无止境,而经验有涯,这正是经验的危险之处。——谷川彻三
7、经验是科学之父。——西班牙
8、经验是真知与灼见之母,因而它的一切举止都是明智而又坚定的。——欧文
9、朦胧的事物我们终究会看清,但十分显而易见的事物却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知识。——默罗
10、要迎着晨光实干,不要面对晚霞幻想。──卡莱尔
11、没有经验,就可能没有多少智慧。——犹太人谚语
12、“过去”能给我经验是知识之父,记忆是知识之母。——托·富勒
13、站在山的旁边,就看不到山。——爱默生
14、当人们年轻时,他们缺乏经验,当他们获得经验时,又缺乏精力。——迪斯雷里
15、经历一多,便能从前因而知后果,我的预测时时有验,只不过由此一端。——鲁迅
16、除非经历过,任何东西都不会变成现实——甚至格言对你也算不上格言,除非你的生活已经验证了它。——济慈
17、经验包涵着珍贵的学问。——英国
18、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际斗争经验,谓之半知;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际斗争经验,知行合一,谓之全知。——徐特立
19、经验认识前者覆,后车戒。——贾谊
20、经验是从痛苦中提出的精华。——赫尔普士
21、人最大的不幸之一,就是他的优良品质有时甚至也会对他无益。正确运用和支配这些优点的艺术常常是经验的最后果实。尚福尔
22、古圣梵典教导我们:“认识你自己”——因为认识就是解放。——泰戈尔
23、观所以失之由,知所以平之求。——王朴
24、经验包含着珍贵的学问。——富兰克林
25、经验为才智之父,记忆为才智之母。——意大利
26、人的回忆颇似天国的炼狱,往事在回忆之中成为已经去掉愚昧无知的清明思想而复苏过来。——赫尔岑
27、经验犹如一盏明灯的光茫,它使早已存在于头脑中的朦胧的东西豁然开朗。——德拉·梅尔
28、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爱因斯坦
29、当我想了解今日的情况和揣测明日会发生什么情形时,我便回顾历史。——霍姆斯
面对灾难的态度作文 篇10
在匆匆而过的每一分,每一秒中,不知有多少个灵魂在人世间匆匆的走了一回。而原因却数不计数,有的因地震,有的因雪灾,有的因一场不起眼的车祸……人的一生只有一次,但每一天发生的人情世故却不可通晓,那么,在困难前,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面对一个个的灾难,必定会有一些勇者,智者,人心是脆弱的,也许有退缩,消极的人。记得在5。12日,我国四川地区发生了7。8级的地震,这对于幸福生活中的四川人民如晴天霹雳,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依旧有坚强者生存下来:在四川地区的中学中,由于灾难突然,学生门不可有序地出校门,这对于原来生活平静的学生,让他们措手不及。在废墟下的杨伟急中生智,他与一个同班同学缓缓地移动着身体,由于废墟下的黑暗,杨伟鼓起斗志,与李强一起轻轻的低唱着《水手》。一句句的音调与歌词,仿佛看到了他们对于生命的顽强与珍爱,看到了心灵的坚毅;看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坚强意志……杨伟不停地向废墟外投放一些具有标志性的事物,以便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在黑暗中,他们坚持了三天,74个小时,当救援人员把他们送到安全地带,我们不禁感到幸福与生命力的感悟。对于很普通的三天,却考验出了一个人的意志与面对困难时的冷静。灾难原来也可以使人扭转逆境,战胜困难。灾难此时竟是一位聪颖的考官,考验了人民内心的脆弱!
灾难像一个双面镜,当你退缩时,他会还一个反光镜,照走了人生的光亮,当你迎灾难而上时,它却会还你一个充满人心圣洁的镜子。灾难的阳光在时时刻刻地照耀着我们,就如何获得一面正面镜,就要看我们对待挫折的态度了。
【灾难的英语】推荐阅读:
有关灾难的英语描述05-13
人类的灾难05-17
灾难新闻的人文关怀08-23
当灾难降临的时候教案07-05
不堪回首的人类灾难05-17
文字灾难的散文随笔08-17
灾难报道中的人文情怀07-19
数据的备份与灾难恢复论文10-15
灾难事件中的心理医生05-29
在灾难降临的日子里初一作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