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事件中的心理医生(精选4篇)
灾难事件中的心理医生 篇1
近些年来, 突发性的灾难事件时有发生, 从2003年“非典”事件到2015年天津塘沽爆炸事件, 从国内2008年“汶川地震”到国外2014年马航“MH370”客机失联, 不论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 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不仅给当事人和相关单位带来重大损失, 也牵连全国甚至国际人民的心, 人们从媒体获得现场的最新情况, 这其中贡献最大的除了通过自媒体发布信息的当事人就是身体力行进行采访的记者。人们通过媒体获得各种现场的消息, 帮助和关心当事人, 而最后最容易被忽略的却也是传播信息的记者。例如, 在8·12天津塘沽大爆炸事件中, 情况未确定的现场除了未逃离现场的当事人和救援的消防队员, 记者也是最早到达现场进行采访的人, 面对惨烈的爆炸现场, 情况不明的爆炸源, 可能有毒的空气, 伤痕累累的遇难者以及层层受阻的采访, 记者的心理素质也遭到了极大的挑战。
突发性事件往往是短时间甚至瞬间之内, 未知的情况下环境, 人物以及事件剧烈的变动, 具有极强的新闻价值, 记者不仅要报道现场的情况, 还要关注伤员, 救援人员以及相关领导的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最迅速的传播。记者被认为是继警察之后的第二个危险职业。除了工作环境可能带来的伤害, 更主要的是心理压力和创伤。那么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是什么?
一、谣言的压力
突发事情的扩散性和不确定性, 自媒体某些没有经过核实便疯传的信息, 以及相关权威部门没有及时发布正确信息等情况都会造成谣言的迅速传播。谣言对社会有巨大的危害, 会造成群体恐慌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事件发生。而新闻本身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又增加了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艰巨性。记者要承担粉碎谣言和报道事实的压力, 要在艰难的环境中获得现场的真实情况以及权威部门给出的正确答复。因为只有有了最真实的事实, 谣言才会不攻自破。
二、事故现场的压力
突发事件的现场通常是十分惨烈的, 如雪灾、地震等等, 事情结果的严重性和原因的不确定性会给记者进入现场采访造成很大的困难。而由于一些事件涉及一些重要的内部原因, 现场会进行封锁, 记者想进入现场进行采访会经历层层阻隔。在现场采访相关责任人时, 一旦涉及相关人员的利益, 记者甚至会遭到对峙甚至被驱逐的伤害。8·12天津塘沽爆炸事件中, 深入现场进行拍照的记者被强行要求删除照片, 有的被夺走存储卡, 并且还经历搜身等不公正待遇直至被带出现场, 导致采访受阻。
三、现场环境的压力
突发灾难性事件的现场, 往往有着诸多不可预知的危险, 同时必然存在的是废墟、遇难人员或者受伤人员、受损的车辆等等。这些惨烈的现场环境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记者又必须进行情绪的控制, 不能冲动, 要公正客观地进行报道, 这些对记者的心理会造成很大的伤害。2008年汶川地震后复旦大学对赶赴灾区的249名记者进行了一次心理调查。其中60%以上的记者到达过受灾较严重地区, 面对灾区的废墟, 尸体以及受伤和寻找亲人的群众, 70%的记者都会感到十分恐惧, 有45.1%的新闻记者出现有“情绪低落”的不适症状, 另有24.8%、19.7%和18.9%的新闻记者有焦虑、失眠和噩梦的不适反应。远超过半数的记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反应。
四、记者自身责任和能力的压力
受众对信息的需求量增加, 现场情况更新的速率增快, 信息供不应求, 而记者本身势单力薄, 不能同时提供量大并且精确的信息, 同时记者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而本身责任心强, 这两者发生矛盾会使记者焦虑和失望。面对众多需要帮助的受伤人员和悲惨的现场, 记者本身又无法提供帮助, 无能为力, 这会让记者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久而久之, 又可能会导致记者对类似的事件产生麻木心理, 进而加剧记者的心理压力。
五、新媒体竞争的压力
互联网时代, 新媒体的出现, 新的传播方式的转变, 同介质与不同介质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残酷。传统媒体中的记者正在遭受极大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要求记者不仅能写作, 还要会摄影, 使用新媒体进行及时迅速的传播, 所谓倚马可待。而自媒体的出现, 在一个宣称“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 信息传播的迅捷程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而突发性灾难性事件由于其特殊性, 往往要求记者24小时待命, 一旦得知情况, 媒体就会要求记者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并且了解真实情况进行权威的传播, 和自媒体以及同行争夺最优势的资源和最及时的报道。这些不仅会对记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 也会给记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出现更多的心理疾病。
新闻媒介担负着社会传声筒的作用, 承担着社会守望者的责任。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今天, 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而一线的新闻记者处境越来越艰难。有说法认为记者是典型的需要面对“双重心理压力”的职业人, 面对突发事件现场悲惨的现状, 既要去认真查看现场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 又要忍住心中的悲痛冷静面对遭受灾难的人, 久而久之, 很容易造成“职业心理创伤”。根据《“80后”记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这篇论文得出的结论, “80”后记者焦虑水平较高, 女性记者比男性记者更容易焦虑, 并且部分记者存在敌对情绪。而一份记者调查显示, 九成以上媒体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90%以上的媒体人都有肠胃病、腰椎颈椎劳损、抑郁、失眠等不同健康问题。而按照他们的说法, 这些毛病在同行中是普遍情况。记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受到社会的关注, 并且得到良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丽丽.记者的角色扮演与职业心理创伤[J].青年记者, 2007 (10) :104.
[2]孙秀珍.论突发事件中摄影记者的心理素质——兼论摄影课程教学[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0 (3) .
[3]柴巧霞.突发性新闻对记者心理的影响及调适[J].2009 (3) .
灾难事件中的心理医生 篇2
《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中对灾难的解释是:“天灾人祸所造成的严重损害和痛苦。”因此, 灾难新闻指的是有关天灾人祸的采访报道, 包括各种灾难发生、发展、危害以及人类防灾、抗灾、救灾等题材。灾难新闻一般可分为两类, 即自然灾难报道和社会灾难报道, 自然灾难报道指报道由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拒的力量或因素而导致的各种灾害, 如地震、台风、水灾、海啸、火山爆发等, 通常称之为“天灾”;社会灾难报道指报道由人为因素或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重大的突发性灾难事件, 如恐怖袭击、人为空难、矿难、火灾、交通事故、桥塌楼倒、人为爆炸等, 通常称之为“人祸”。
从新闻价值的判断来看, 灾难事件具备极高的新闻价值。从受众需求的程度上看, 灾难事件往往成为受众关注的热点, 尤其是与灾难有直接、间接关系的人群;从媒介竞争的要求上看, 灾难新闻无疑是提高记者采访水平与提升媒体声誉的重要途径。因此, 每当有灾难发生, 总会看到媒体记者深入一线的身影,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 不顾个人安危, 从灾难现场发回报道, 可以更好地动员全部力量进行救灾, 对受灾人群进行人道主义援助。
但是, 由于现代媒体竞争非常激烈, 甚至可以用“残酷”来形容, 许多媒体记者在采访中为了个人价值或是提高媒体声誉, 忽视了人文关怀, 对受灾人群造成了二次伤害。所谓二次伤害, 是指新闻媒体及其工作人员在对重大突发事件相关人员的新闻采访行为或报道中, 对受灾受害人群及其亲属造成的身体与精神伤害。
灾难新闻发生后, 面对灾难伤亡和亲人的不幸, 受害人及其家属与亲人往往在当时的环境和时期内心理和情感非常脆弱。因此特别需要得到人们包括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怜悯与关怀。但是由于上述的原因, 大多数灾难新闻采访报道都是基于把受害人仅仅当做一个普通的采访对象。一出现灾难事件, 众多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立刻一拥而上。有的灾难新闻采访报道刻意渲染犯罪细节、血腥暴力和灾难现场;有些记者对被害人或其家属、亲人进行没有节制的重复采访和“一窝蜂”、“轰炸式”的跟风采访;有的记者只图自己完成采访任务和写出轰动性稿件而很不明智地在被害人或其家属与亲人身上刨根问底乃至无理纠缠;有的在报道写作中为了争夺眼球和炒作而漠视人的生命, 全然不顾被害人及其家属与亲人的难过心情……尤为严重的是:个别突发性新闻报道以满足受众的公众知情权为借口未经被害人或其家属的同意任意刊登照片等涉及被害人或其家属与亲人的隐私权、肖像权和名誉权之类的信息。
上述种种表现由于新闻传媒及其从业人员片面追求商业利益和轰动效应, 而有意或无意地造成了对遭受犯罪行为或重大灾难事故的被害人及其家属的二次伤害, 从而使他们又一次受到了不必要的精力损耗和精神伤害。
灾难事件新闻采访二次伤害的方式及其原因
掠夺式采访。掠夺式采访是指新闻记者没有“采访对象意识”, 有的为了获得独家的、有特点的第一手采访资料, 而不顾采访对象的感受强行进行采访;有的在采访过程中故意用伤害性、刺激性话语, 揭开采访对象刻意回避的痛楚伤疤;有的让采访对象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摆拍、重复采访等。掠夺式的采访给采访对象造成了深深的困扰甚至伤害。
据新华社记者张自力说, 有一次他在采访现场见到, 某记者想要采访在阿富汗被恐怖分子打死的民工家属时被拒绝, 因为该民工的家人为了不让88岁的老太太获悉儿子的噩耗而发生意外, 拒绝记者采访。但这个记者找到村主任, 在村主任和当地领导的带领下, 一群记者浩浩荡荡地来到遇难民工家, 硬是冲进门。在老太太的极度悲恸中完成了“亲切慰问”, 随行记者抓拍到了最具震撼力的镜头。“冲入遇难者家中的记者在挖掘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志得意满而去, 撇下一个永远无法修复的残局”。
由于灾难事件的特殊性, 灾难事件的当事人往往出于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目的, 或者因为过于伤心、悲痛, 一般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 但有些记者不顾当事人的感受, 使出浑身解数展开“强盗式”的掠夺采访, 硬逼迫当事人或者其亲人开口叙说不堪回首的灾难, 特别是提问方式冷酷、轻浮, 对当事人或者亲人造成严重心理伤害, 无异于在正流血的伤口上再撒一把盐。 (1)
忽视隐私保护。追求“纯客观主义”, 无视当事人的隐私保护。灾难新闻的报道中, 一些记者在有闻必录、“眼见为实”的纯客观主义理念的误导下, 在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无视当事人隐私保护的现象十分严重。
常见的表现主要有:未经许可, 在报道中使用当事人及其家属的详细背景材料, 如公开被伤害者的病例记录、相关个人档案;不加任何处理地对伤亡者身体特殊部位损伤的影像画面进行展览, 如头面部毁容性损伤、女性特殊部位损伤等;暴露未成年当事人的姓名、影像;直接出现未遮盖脸部的死亡者尸体的画面等。
直接的身体伤害。由于某些记者缺乏常识对受害人造成了直接身体伤害。汶川地震灾害中, 被久埋地下的灾民一旦获救, 在抬离废墟的瞬间甚至见光之前, 为避免外界光线对其双眼的强烈刺激, 救护人员一般会在他的脸上覆盖毛巾纱布等。然而在“5·12”救灾电视报道中, 我们看到个别记者或主持人为了让摄像师拍到被救者的脸, 竟然冲上前去自说自话地掀掉被救者眼睛上的遮盖物。此时此刻, 那些新闻工作者的信念中只有新闻报道的真实原则, 没有新闻主体的生命原则, 在报道的瞬间忘却施救常识, 客观上伤害了被救人员。新闻报道中如此鲁莽的行为, 往往对突发性事件的受害者直接造成了身体伤害。 (2)
灾难事件新闻采访二次伤害化解途径
有人说, 人文关怀是人类苦难的“温柔抚摸者”。因此面对危机灾难, 除了要客观、准确报道危机情况外, 新闻记者更重要的是站在尊重人性的角度, 怀着一颗关爱的心, 去维护人的尊严, 体现人的关爱, 给予幸存者及遇难者家属心理上的慰藉。除了媒体工作人员的人文关怀外, 避免或化解新闻采访二次伤害的途径有:
强化教育, 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从媒体来讲, 要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建设。新闻从业人员是新闻作品的“生产者”, 受众看到怎样的灾难性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由新闻从业人员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角度和报道方式决定。所以, 规避灾难性事件报道中有违新闻伦理道德的行为, 根本上要从新闻从业人员抓起, 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建设。新闻从业人员也要加强自律, 不断提高党性修养, 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养成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观念, 从而做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制定相应制度, 加强管理。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灾难性新闻事件采访与报道的管理,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 有关管理部门可以出台简便易行的准则, 新闻媒体内部也可以制定相应的守则。例如, 可对新闻画面、措词等技术方面的问题作一些规定。媒体内部“把关人”也要充分发挥职能, 严格把关, 严禁有违新闻伦理道德的字词、画面、影像和大众见面。2005年12月, 日本为了保护犯罪被害者的权利, 制定了《犯罪被害者等基本计划》, 该计划对媒体采访规定了更加严格的条件:当发生犯罪案件、重大事故和自然灾害, 媒体发布消息时, 当事人是用真名还是假名, 要由警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以免对当事人造成伤害。汶川抗震救灾后期, 教育部于2008年5月26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向新闻界介绍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工作有关情况时表示, 教育部将杜绝对同一个学生进行多次采访。这个特别提出来, 是因为我们时常看到某些受到伤害的同学或老师, 被不同的媒体、不同的记者或者不同的单位反复采访, 让他们诉说自己的经历和痛苦的过程, 所以教育部提出要尽可能杜绝这样的行为。 (3) 这一规定表明我国对新闻采访二次伤害的预防迈出了一大步。
注释
1 张自力:《认识“失范”寻找出路》, 《新闻记者》, 2006 (1) 。
2 王凌宇:《浅析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再度伤害”》, 《当代电视》, 2009 (2) 。
灾难事件中的心理医生 篇3
一、多方验证, 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是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5]新闻的对象是事实, 所以首先要保证所报道的内容是真实的。真实性不仅是新闻伦理的基本要求, 更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早在18世纪末, 在马克思主义初创时期, 马克思就按照“谁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 而谁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和“谁在表达社会舆论, 而谁在歪曲社会舆论”[6]的标准, 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形形色色的报刊作了许多鞭辟入里的批评。社会主义新闻伦理认为:尊重事实,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而在资本主义自由发展时期, 由于为了争夺市场, 吸引受众眼球, 媒体间展开了无序的竞争, 虚假新闻泛滥。所以传媒业界的有识之士就呼吁要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把真实准确作为资本主义新闻伦理的标准之一。要想确保新闻客观真实, 传媒人也总结出了很多经验和方法,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尽可能多地寻找消息源, 相互印证。这在以前通信技术尚不发达, 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没这么高的时期, 还有相对较多的时间去寻找。但如今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网络的迅猛发展, 事实的发生和新闻的发布几乎零时差, 媒体间的较量越来越围绕新闻的独家性和时效性展开, 即使一秒钟也可以使新闻变“旧闻”, 费尽千辛万苦获取的新闻转瞬间就可能变成了一堆毫无价值的数据。所以, 许多媒体开始铤而走险, 置职业道德于不顾, 得到一个消息不待验证就视为瑰宝, 即刻贴上“独家”的标签肆意传播。
“马航事件”中的飞机MH370至今下落不明, 不具备灾难现场, 所以对飞机失踪原因的追问就成了媒体报道的首要任务。但掌握飞机情报最多的马来西亚政府和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却讳莫如深, 缄口不言, 消息源积极匮乏,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哪怕任何一个人或者组织放出任何风吹草动, 都会引发爆炸性的效果, 束手无策的媒体当然会趋之若鹜, 更有部分权威媒体和自媒体故意造谣、误导公众, 确实令人发指。日前网上流传这个段子颇能反映人们的新闻疲劳——“航班失联十来天, 每天上午是造谣时间, 下午是辟谣时间, 晚上是竞猜时间。”诚然, 根据马克思的报刊的“有机运动”理论, 事实的真相总是一步步被完整地揭示出来的, 我们也不苛求全面的真相, 因为此次事件中事实挖掘的难度是超乎想象的, 同时, 大多数有责任感的媒体所付出的努力也是值得尊敬的, 从对计划飞行海域的搜寻到两大走廊的线索再到最终的失事地点的确定, 每一步都饱含着媒体巨大的努力, 但大部分情况下他们却没有做到信息共享, 而是为了抢“头条”、发“独家”各自为战。未来世界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 重大事件背的后更是充满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 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接近事实真相, 共享才能共赢。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是一个记者最起码的道德。
二、切实保护隐私, 避免二次伤害
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不为他人知悉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侵扰干涉的一种独立人格权。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法人等社会组织体不具有隐私权, 其内容具有真实性和秘密性。
在我国比较权威的定义来自于法学家王利明教授, 即“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由此可见, 隐私权公民一项基本的人权。而知情权是指一个人有权知道他应当知道的事情的权利, 将其定义为“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权利。”[7]将隐私权纳入法律条文的目的在确保公民安宁地生活, 维护和隐瞒自己的个人信息和私人生活, 防止其受到非法侵犯, 具有隐蔽和内向的特点。而知情权则确保公众了解社会相关信息, 具有开放和外向的特点, 包括某些个人隐私问题。知情权的提出虽晚于隐私权, 但二者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具有天然的对抗性。二者的矛盾的解决在世界上至今是个难题, 我国对于二者的研究起步较晚, 当前关于二者的基本法律也相对缺失, 导致现实中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无章可循。所以, 在当下阶段新闻伦理对于隐私权和知情权的调节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在“马航事件”中, 线索特别少, 不能满足大众强烈的知情欲望, 媒体也束手无策, 所以只能把聚光灯对准此时已伤痕累累的遇难者家属, 从他们身上挖掘新闻成了部分媒体唯一的选择。所以我们经常在报纸和网络上能看到未经乘客家属同意而发布的他们痛哭流涕、焦急等待的新闻照片和影像资料。马来西亚航空在3月10日晚就MH370航班失联事件发表声明说, 目前已帮助在京失联航班家属前往吉隆坡。为尊重这些家属的隐私和私人空间, 他们的航班信息以及任何具体动向都将不会公开。但家属一抵达吉隆坡, 就马上被蹲守已久的媒体围了个水泄不通。这里补充一个“二次伤害”的概念, 即“被害人不仅仅通过犯罪或灾难本身而遭受精神社会经济和肉体的损害, 而且还通过对于犯罪或灾难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反应而受到损害”。[8]遇难者家属不仅要承受痛苦的等待, 丧生亲人的悲恸, 还要面对媒体带来的二次伤害, 很多人感觉自己被媒体剥得赤裸裸地置于无数聚光灯之下, 毫无尊严, 更有人向媒体哀求:“请放过我们吧。”有些媒体人应用聚光灯耀眼的光芒反过来照照卑微的自己, 重拾被自己不屑并踩在脚底下的操守, 在确定采访前更应扪心自问, 做这样的采访是否问心无愧, 是否侵犯了作为一个生命最基本的尊严。尊重被访者的隐私, 谨防造成二次伤害, 是一个记者最基本的良知。
三、心怀同情与怜悯, 发扬人文关怀
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尊重隐私上述两条原则, 不仅是伦理层面的要求, 在法律上也有相关的规定, 但同情和怜悯, 在强制性上最弱, 则完全依靠记者的品质和道德的力量加以约束。同情和怜悯与其说是是道德, 更不如说是美德。法国大思想家卢梭曾说过:“共同的需要能通过利益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共同的苦难可通过感情把我们联系在一起。人之所以合群, 是由于他的身体柔弱;我们之所以心爱人类, 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苦难。”[9]同情和怜悯是人类普世的价值, 是超越种族和国家的美德, 而记者作为社会发展大航船上的瞭望者, 更有责任以身作则, 去引导这艘大船沿着正确的航向航行。心怀同情与怜悯, 最重要的外在体现就是要发扬人文关怀。“人文”是与“神文”相对立的, 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 虽流派各异, 但有共同的核心, 那就是承认人的本身就是目的, 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人的主体性。
记者在同情心和职业精神之间经常会面临艰难的抉择, 最著名的案例就是南非摄影师凯文·凯特的作品《饥饿的小女孩》, 这幅作品还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 具有超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它让世界知道了南非的贫穷程度, 让世人知道了苏丹人民处于食不果腹的状态, 让更多的人对南非贫穷地区伸出了援助之手, 从而使千千万万的难民拜托了死神的威胁, 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这一重大荣誉。但是很多人批判他当时没有去救那个无助的小女孩于虎口之中, 他也深深地陷入世人无情的谴责和自我良知的内疚之中不能自拔而自杀。
灾难事件中的心理医生 篇4
纵观“马航失联”事件的相关报道, 各大门户网站在各种形式的报道中表现不俗。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 作为兼具传统媒体专业性、准确性与数字媒体时效性、综合性的门户网站, 在突发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占有着巨大优势:一方面, 门户网站依靠互联网技术与网络平台, 将各方面碎片化的消息进行过滤与集成, 在报道上也构成了一定的延续性;另一方面, 门户网站相较纸媒可以将新闻在第一时间进行发布。本文以马航失联事件的专题报道为例, 观察分析我国四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在报道活动中的表现, 从而分析出门户网站在此次事件中的报道策略及特色差异, 并通过门户网站报道情况的研究, 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我国网络媒体在此次事件报道中的表现。
本次马航事件自发生伊始, 就呈现出事件进展变化快、消息来源多方面、报道形式多样化、猜测与辟谣交织产生的特点, 使得受众在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上存在很大困难。而四大门户网站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专题报道的形式, 将各方面、各种类型的信息加以整编, 实现了信息的整体呈现。
一、首页色彩凸显事件情绪、页面设置大同小异
在网站专题报道的首页色彩设置的选择上, 网易、搜狐、腾讯均选择以黑白为主色调, 搭配深蓝等深色系、冷色调颜色的组合方式。这种色调与灾难性事件本身引发的悲伤情绪相符, 更是考虑到了受众、特别是对乘客家属心理情绪的影响, 是新闻媒体在灾难性事件中报道的主基调, 彰显出媒体的态度与人文关怀。新浪网则选用了象征天空的蓝白两色为主基调, 虽然与其他三家门户网站设计稍有差异, 但这种偏冷的整体色调, 在表现悲伤与哀悼情绪之外, 更突出了冷静与客观的新闻态度。
在页面设置上, 四家门户网站都采取了“上重下轻”、“上繁下简”的编排方式。在头图导航栏下, 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事件的主要报道, 下半部分为事件扩展阅读。除新浪外, 其余三家门户网站在上半部分都采取了“纵向三栏”的划分形式, 从左至右, 分别为:图片视频报道、事件主要新闻、事件概况与独家解读。下半部分为:事件发展时间轴、波音777机型概况、飞行地图演示、历史上的空难汇总、乘客名单等内容, 有利于拓展主题新闻报道, 帮助受众进行更深层次阅读与了解。新浪专栏在大体上与前三者相同, 稍有不同的是, 新浪专栏在事件报道部分采用左右分栏形式:头图及导航栏下左侧的强势区域里, 编排了大图新闻以及新浪独家原创的航空解析版块, 作为主要信息, 来代替一般门户网站在强势区域里设置转载视频播放的做法。右侧区域则是安排了以权威发布的硬新闻为主, 事故调查、事件分析为辅的新闻消息。
(注:表格加粗部分为各门户网站的独特设置的特色栏目板块。)
二、栏目板块设置上各具亮点、力图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事件
栏目板块的设置上, 四家门户网站大体上都设置了“事件概况”、“图文直播”、“事件进展”、“事件解读”、“搜救情况”、“遇难者情况”这几大板块。
在各门户网站专题报道的页面中, 一些独具特色的版块引人注目。
(1) 24小时实时直播, 突出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实时性报道的巨大优势。新闻产品由于其自身对时效性的严格要求, 常被称为“易碎品”, 而在社会焦点事件中随时发布最新消息, 做到及时性的传播对于一家媒体的成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四大门户网站全部专门开设了“直播”栏目, 无论是以微博直播形式还是快讯短消息形式, 24小时全天候随时更新事件的最新进展。关于“马航失联”事件我国媒体的第一条报道, 就是来自新浪微博转载法新社消息, 在后续的报道中, 门户网站也利用快讯直播形式, 将消息第一时间进行发布, 这一形式相较于传统纸质媒体而言, 具有巨大的时效性优势。
(2) “独家·失联航班时间轴”, 增强用户体验感。在新浪的专题报道中, 采取了时间轴的方式, 将航班从起飞到失联事件发生后的每个重要时间节点排在上, 简洁明了地将这些关键时间节点贯穿在一起, 且在每个时间节点上, 延伸出来, 配以图文解说拓展呈现了更多信息, 最终将整个事件串联起来, 清晰地展现在受众面前。这一板块将繁琐的数据与信息进行引入, 以极简的方式最终呈现, 不仅体现了新浪网站在数据挖掘和整合方面的业务能力, 更是极大地增强了用户观看与阅读时的体验感, 提高了受众的吸引力与阅读兴趣。新浪的时间轴推出之后, 搜狐仿照这一思路, 绘制了“搜救全纪录”, 不同的是, 搜狐的时间轴线只是配以文字说明, 可看性不如新浪那么强。
(3) 用户讨论区, 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性, 进一步提高专题报道影响力。门户网站作为网络媒体的一种, 其突出的特色之一便是与受众能形成较强的互动性, 而这一点是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在网站的专题报道中, 用户讨论区的设置, 不仅将使媒体与受众的交流与互动便捷化, 并且可以潜意识地引导受众在浏览新闻后进行跟帖参与。一方面促进了受众对门户网站的跟进关注;另一方面也扩大了门户网站在受众群体中的影响力。
通过笔者的观察, 四大门户网站在“马航失联”事件的专题报道中栏目设置上, 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特点。虽然栏目版块设置大同小异, 但报道内容却是包含了新闻事实、失联者信息、家属状况、后期搜救、空难科普、用户互动等方面, 由于新闻事实方面的挖掘能力有限, 四个门户网站调整了报道侧重点, 力图在现有的少量信息基础上, 以立体全方面多角度的方式呈现给受众。
三、报道角度多样化、信息服务凸显社会责任感
新浪等门户网站不同于新华网、央视网等主流媒体网站, 其背后没有强大的采编团队作为支撑, 采访权限受到严格限制, 加之本次马航失联事件的新闻事实难以准确呈现。因此, 四大门户网站在报道中始终把新华社、央视、法新社等国内外权威机构消息转载作为一手信源, 以确保新闻消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不过, 门户网站能做的不仅仅是“守株待兔”式地等待权威媒体的报道, 他们拓展报道角度, 采取“独家解密”、“独家分析”等形式弥补一手信源的缺少。新浪网航空栏目于2014年03月08日13时31分推出专稿《新浪航空MH370专稿一:缘何失联十小时未找到》, 与此同时新华社、央视等权威媒体仍将重点放在搜寻事件最新信息的报道上, 新浪这一专稿打破了当时有的报道角度, 将受众心中普遍存在的疑问逐一呈现, 获得了广泛关注。截至2014年3月10日, 该稿件共有10349人参与, 评论3992条。
除了事件本身, 四家门户网站均选取乘客家属群体作为新闻报道的重点之一, 深入挖掘失联乘客背后的故事。网易新闻策划采访了28位乘客家属在飞机失联前后的生活故事, 搜狐新闻追踪乘客家属奔走马来西亚驻华使馆抗议, 新浪新闻独家策划了图片报道《48小时未完的等待》等一系列人物故事, 这一系列软新闻在马航事件诸多硬新闻中, 展现了网络媒体颇具人文关怀的一面。此外, 四大门户网站在专题首页都发布了失联乘客名单、马航事件相关救助机构的联系方式、空难逃生指南、飞行安全等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看出网络媒体作为媒介所具备的社会责任感。
四、多种媒体报道形式、报道内容更加全面生动
将事件以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展现, 是门户网站相较传统纸质媒体的另一优势。在马航失联事件的报道中, 四大门户网站都更倾向于以图片报道为主。一方面迎合了网络时代受众快餐式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 图片报道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 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现场感。
在视频报道方面, 四家网站都选用了不同来源的视频, 主要包括央视及地方台新闻、discover channel、CNN、BBC、海外发布会现场视频、网站自制视频或动画等。总而言之, 既有国内信源也有国外信源, 既有转载视频也有原创视频。相较于传统电视媒体, 由于审核机制与要求相对宽松, 用户可以在门户网站中看到不同来源、更多角度的呈现与解读。
五、事件进展全程跟踪更新、纪念报道方式多样化
由于“马航失联”事件本身在时间上具有延续性, 其相关报道也横向延伸。截至2015年3月10日, 搜索关键字“马航”, 依然可以找到大量的相关跟进报道。2015年3月8日, 正值“马航失联”一周年之际, 四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各大媒体对于“马航失联”一周年的相关报道。在此基础上, 新浪新闻“新闻当事人”独家策划了《MH370失联乘客家属的特殊春节》的专题报道, 选取乘客家属的角度进行纪念报道。腾讯新闻则从科技角度, 发表《马航MH370失事一周年, 为何仍继续失》《马航MH370失联一周年祭:愿悲剧永不再》等文。搜狐网是以马航公司与搜救情况为切入点, 发表《马航公司这一年:沉疴难返善后成疾》《MH370搜救这一年:远洋搜寻的意外收获》等文。
除了新闻的不断更新跟进以外, 四大门户网站在后期均以视频这种生动直观的方式进行马航失联事件的纪念报道。新浪网制作了以乘客家属告白为主题的《等待回声的话语》短片;搜狐网以音乐MV的形式, 将航班失事以来的新闻报道与图片报道串联在一起, 制作了纪念MH370航班失联一周年MV《等待你的消息》。可以看出, 在“马航失联”事件后续报道中, 各门户网站除转载新闻外, 均策划了各具特色的纪念性报道角度, 从“人有我有”向“人有我优”、“另辟蹊径”的思路发展。
六、专题报道体现自身定位、不同亮点形成报道优势
四大门户网站根据自身定位和资源, 在专题报道上也体现了不同的亮点和侧重点。
(1) 新浪网:理智客观, 深度解读。新浪网在首页色调的选择上就与其他四家网站不同, 突出冷静客观的分析, 弱化情绪渲染。在内容安排上, 主推新浪航空的独家解析, 主推内容以自家的深度报道替代转载其他媒体新闻, 并结合新浪微博推出微直播实时跟进事件的最新进展。以图讲新闻、微博事实互动、独家新闻策划成为本次“马航失联”事件, 新浪网区别于其他门户网站的三大法宝。
(2) 搜狐与腾讯更侧重报道“人”。从搜狐“马航”专题报道的首页上, 能清晰看出搜狐网不同于其他门户网站的报道侧重点, 即关注事件中的“人”。截至2015年1月, 首页图片新闻中, 7张图片中有5张都是在讲“人”的故事。除了乘客家属, 一则“记者报道结束后蹲地失声痛哭”的图片在诸多硬新闻中让人眼前一亮。在首页的栏目设置中, 搜狐专题特别编排了一个“失联人员”的版块, 将不同媒体上关于“人”的故事加以整合。腾讯网与搜狐网在人物故事的处理上与搜狐有异曲同工之处, 不过, 腾讯网还将搜救人员这一群体也加入到事件报道之中。这种报道侧重点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 是搜狐网、腾讯网的一大特色。
(3) 网易:侧重科技性专业报道, 网民互动性极强。作为标榜“有态度”的新闻门户, 网易在这次报道活动中选取了与众不同的切入点, 从科技性、专业性的角度报道搜救情况。同时, 以“无跟帖, 不新闻”为标语的网易跟帖情况在四家门户网站中十分抢眼。在网易新闻中, 涉及“马航失联事件”的新闻几乎都有达到50000条的跟帖。截至2015年3月10日, 网易“马航”专题共有164397人参与, 跟帖942961条, 这一数字远超排名第二的腾讯的708023条。充分体现了作为强调与受众互动性的网络新闻媒体, 网易在受众互动性上十分出彩。
虽然由于国内新闻体制与网站采访权限限制, 门户网站很难在突发的灾难性事件报道中获取第一手信源, 但是通过研究分析四大门户网站在“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中的报道表现可以看出, 依靠对事件的深入解读与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门户网站以多种媒体形式, 多种信源综合的方式, 形成了一套优势的报道策略。相较于传统纸质媒体, 门户网站“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为受众立体式呈现了新闻事件整体面貌。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 报道内容的同质化、杂而不精、专题设置的大同小异, 用户体验整体较差等依然是门户网站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的软肋。因此, 如何在报道活动中从相互“学习与借鉴”到“走出自己的路”, 如何将海量的信息更加有效而精准地进行筛选与编辑, 如何针对不同受众群的不同需求, 改善用户体验, 依旧是我国门户网站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安琪.WEB2.0下门户网站的网络新闻专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 2010.
[2]彭珺.门户网站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企业导报, 2009 (07) :68-69.
[3]谌利.突发事件下的门户网站报道现状分析[J].青年文学家, 2012 (10) :149+151.
[4]法翠雯.从马航370失联事件看国内四大新闻门户网站应对突发事件之作为及其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 2014 (08) :98.
[5]闫朝.网络媒体与电视媒体对马航事件报道方式的对比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02) :122+146.
【灾难事件中的心理医生】推荐阅读:
突发灾难事件08-05
突发性灾难事件10-13
灾难性突发事件08-12
教育系统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08-11
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09-07
突发灾难心理急救措施05-24
灾难报道中的人文情怀07-19
灾难报道05-12
灾难恢复06-17
灾难救援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