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灾难性报道

2024-06-25

中国灾难性报道(通用12篇)

中国灾难性报道 篇1

1. Introduc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mass communication, the reports on China in other countries’ news media especially those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are not always “satisfactory” or“optimistic”. The two major frequently occurred topics in their news reports are: human rights abuses, and China’s threats towards the world security. In the American newspapers, China is portrayed as having various kinds of problems (Qu Zhen, 2005).

So the negative reports on China account for a large percentage of their news coverage which has severely ruined China’s image and reputation in the world, and has also damaged the harmonious and friendly diplo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ll these factors will further influence China’s pos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hinder its future domestic development. (Wu Yuzhen,2005)

In this essay the author will try to analyze how the culture differences inf luence the way people report event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Besides, the author wants to share you with some solutions to solve this conf licts caused by culture difference.In this paper you can see four aspects that cause the differences of news reporting.

2. Comparison of Sampl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Recent years, the whole world, as well as China, suffered many disastrous events, such as SARS, earthquakes, tsunami,the gun attack and mine disasters etc. These events bring people sorrow, anxiety and panic. They have also exerted serious effect on China and the whole world.

The following news will be picked up from the Chinese media and the American media.

2.1 News about the Jiaoji Railway Crash

①The Chinese news:

胡锦涛、温家宝就胶济铁路重大事故作出重要批示张德江赶赴现场指导救援善后工作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28日凌晨,胶济铁路发生一起客车脱线相撞重大事故。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并指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立即赶赴现场,指导救援善后工作。目前,张德江一行已抵达事故现场开展工作。

淄博境内胶济线列车相撞受伤旅客得到全力救治

人民网淄博视窗电(记者查晓东吴芬刘春军摄影报道)

旅客生命大如天。事故发生后,中国铁道部和山东省委、省政府迅速启动紧急预案。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姜大明,以及淄博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等迅速赶赴事故现场指挥调度,对事故进行处理,尽全力把事故损失压低到最低限度;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闻讯后作出紧急批示,张德江副总理迅速赶到事故现场,对事故的善后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省、市领导同志要求附近医院将全部医护人员动员起来,紧急救治受伤旅客,绝不让一位受伤旅客因时间耽搁而失去生命。

②The USA news:

Train collision kills dozens in China

BEIJING — A predawn collision between two passenger trains in Eastern China on Monday has killed at least 66 people and injured 247, according to Xinhua, the state news agency,making it one of the deadliest rail accidents in recent years. The two trains, one heading from Beijing to Qingdao and the other traveling between Yantai and Xuzhou, collided at 4:40 a.m. in the town of Zibo, Shandong Province.

Witnesses said one train derailed at a bend and then struck the other, throwing at least ten cars into a ditch. Wire reports quoted a rail official saying that a new timetable introduced on Monday might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crash.

China has one of the world's most heavily used rail systems. In recent years, at least $100 billion has been spent on improvements and expanded service. Reached by phone on Monday morning, hospital off icials in Zibo said the injured began arriving around 5 a.m. with about 100 ambulances ferrying the injured to local hospitals. (This is from New York Times)

Comparison of the two pieces of news

Similarities:

Both of the two pieces of news report the accident that happened in China. Both news media in two countries’ were concerned about the crash.

Differences:

American media explored not only the crash itself but also the crash impact. What they described about is severer than the Chinese media did. They quoted not only the named authorities but also much more unnamed authorities and critics. Especially,there are a lot of common people’s words. But the Chinese focalizes on the crash relief works, and quoted a mass of named authorities. What the government did is stressed. The positive reports to encourage the people and the relief works are much more than the negative ones.

2.2 News about Sanlu Milk

①The Chinese news:

卫生部要求各地开通“问题奶粉”咨询热线12320引导群众正确就医

新华网北京9月2.日电(记者吴晶)卫生部20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没有开通婴幼儿奶粉事件健康咨询热线12320的省份,应在最短时间内开通,并及时告知公众。

为及时解答公众的健康咨询和医疗救治等问题,科学地进行解疑释惑,及时引导群众正确就医,卫生部将北京市和上海市公共卫生公益电话12320设置为服务于全国的婴幼儿奶粉健康咨询热线电话。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8个省(市)开通了12320电话服务。卫生部在通知中要求,已开通12320的省份,要按照全国12320管理中心制定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公众咨询指南》,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增强接听能力,解答公众咨询,引导群众正确就医。没有开通12320的,应向社会公布其他热线电话,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回答公众咨询,满足本地群众对于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健康咨询需求。

②The USA news:

Tainted milk formula poisons Chinese babies: This is not the first time the safety of Chinese products has been called into question. Consumer confidence was badly dented after recent cases involving tainted toothpaste and pet food. (This is from CNN.)

Chinese Baby Formula Scandal Widens as 2nd Death Is Announced: It seems likely that contaminated formula had been distributed for several months.

The two deaths attributed to the bad formula, both in Gansu,occurred long before the scandal became public. One was a5-month-old boy who died on May 1; the other was an 8-monthold girl who died on July 22, according to the Health Ministry.

Chinese regulators responded last year with a high-profile crackdown and banned such uses of melamine. Regulators expressed outrage about the latest problems, but did not clarify why it took so long to uncover. (This is from New York Times)

Comparison of the two pieces of news

Similarities:

These two pieces of news report are related to the Sanlu milk Both of them tell people the evolvement of the incident.

Differences:

The Chinese new is about the solution of the contaminated milk. The newly built phone line 12320 in eight provinces that give the people a positive impression. The American news is about the consequences caused by the Sanlu milk. It concerns more about the death and the victims.

3. Cases Analysis

From the above samples the author analyzes four aspects that influenc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on China news reporting: first, the political reason; second, the economical reason; third, the cultural reason; fourth, the historical reason.

3.1 The Political Reasons

In China, there is a saying goes that do not wash your dirty linen in public. So most propaganda departments prefer to report the inspiring aspect of an accident rather than show its ugly aspect of an accident to the open world. However, in most western countries they have a hostile attitude toward China. In their report,they try to reveal the most disadvantaged factor of an accident so as to fulfill their political needs and make great achievements in both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spheres in world affairs.

3.2 The Economic Reasons

In USA, the mass media are private station. They are competing with each other. In order to gain more benefits from their report, they often try their best to figure out some explosive news especially about China (since China becomes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by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to attract more readers and buyers. While in China, most of the newsagents are supported by the government both financially and politically.

3.3 The Historical Reasons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e American media described a weak and frail Chinese imag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incapable of relieving. Our country is short of resources, especially the coal. The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is so weak that it can not afford the large disaster. The economy also has some problems.In conclusion, it is a negative Chinese image. To Chinese media,however, they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snow storm itself, and reported the relief works and the restored situation so that it gave a positive and an optimistic Chinese image.

4. Conclusion

Different cultures employ different ways of reporting news.What we consider as effective to an event seem quite the opposite to someone from another culture. As a result, to be an effective reporter, one should recognize and accept the differences, respect the opponent’s culture, and understand how culture shapes the goals and strategic preferences in three stages of news reporting.It is crucial to resolve such cultural conflicts and help different countries to better understand each other. In doing so, conflicts may be reduced to the least, or even be eliminated.

Therefore, in the actual process of deepening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differences,in communication process to maintain awareness of the issue, use of various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continuing to resolve differences,it will continuously promote news reporting smoothly.

摘要:在当今社会,新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闻的作用更有两个:一方面,它用于分享和交流信息;另一方面,它大体上详细阐明了公众视角,这样就在社会生活“议程设定”担当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中西方关于中方发生事件的报道的分析,尤其是对发生地灾难性事件的报道的分析,阐释了美国和中国一些媒体报道的不同之处还有导致此种不用的原因。同时,本篇文章还提出了解决冲突的方法。

关键词:灾难,新闻,不同,解决方法,冲突

参考文献

[1]褚蕾.国外媒体异地新闻报道之倾向的及物性、预设和情态分析—以路透社为例[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2]段静.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Western Political News Discourses[D].广西大学,2005.

[3]李黎.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Modality Orientatio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Political News Reports[D].东北师范大学,2009.

中国灾难性报道 篇2

张浩田

41111051 摘要:东西方新闻价值中总是有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主要包括: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冲突性、趣味性等,在这一方面,东西方新闻界认识比较一致,因而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灾难新闻都很受关注。探析东西方差异性有利于我们的借鉴。

关键词:灾难性报道

新闻

比较

差异

所谓灾难性新闻,它是指对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事件的报道,灾害,是指由于瞬间爆发的、不可控制和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因素引起的,突然的超越本地区防灾力量所能解决的,大量人畜伤亡和物质财富毁损的现象。灾难性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类。

自然性灾难。所谓自然性灾害,是指自然变异超过一定强度,对人口和经济造成损失的事件。自然性灾难主要分为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前者如地震、塌方、雪崩、地裂缝、火山喷发等,后者如淫雨、干旱、冷冻、等。两者的关系密切,常常互为因果。例如2003年伊朗发生的大地震,两万多人死亡,全世界的媒体都迅速地给以报道。

社会性灾难。社会性灾难是指由人为因素或者各种社会矛盾而导致的各种突发性的意外事故,如汽车相撞、火车脱轨、飞机失事、游轮翻沉、房屋倒塌、火灾、工矿伤亡等,都无谓地造成生灵涂炭,是人类文明的损失。特别是那些重大事故,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得核电站事故、俄罗斯核潜艇沉没、“9。11”恐怖事件,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等都震惊世界,引起全球关注。

我国新闻传媒长期以来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团结稳定鼓劲”的导向原则,以灾难新闻为代表的负面报道一般被视为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无益于鼓舞和激励人们斗志和信心的新闻题材,但随着改革开放和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受新闻事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媒体部门观念变更以及受众需要的推动,灾难新闻开始较多地出现在大众媒体的视野中,并开始向以“事”为本位、追求信息层面意义的价值取向转变。从目前的文献来看,有关灾难事件的报道大体有两类称呼:灾害新闻或灾害报道;灾祸新闻或灾祸报道。此外,鉴于黑色作为不幸、悲哀或死亡的象征意义,所以,也有人把灾难新闻形象性地称为“黑色新闻”。然而,在西方新闻学的术语中,没有相对应的“Disaster News”一词。这恐怕跟西方的新闻观念有关,因为在他们的新闻定义里,灾难本身就意味着是新闻。因此,也就没有单独的“灾难新闻”的概念。但是,东西方新闻价值中总是有一些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主要包括: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冲突性、趣味性等,在这一方面,东西方新闻界认识比较一致,因而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灾难新闻都很受关注。但是由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根本不同,所以在对其理解和操作上就有一些区别。面对同样性质的灾难事件,中外记者的报道内容、写作风格等方面就会有很大的不同。灾难报道视角的区别

对于同一事件或同一人物的报道,东西方记者的眼光是不尽相同的,他们选取的角度也是各有特色。在中国的新闻报道中,“平衡”是一种普遍观念,尤其是发生洪水、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人与自然发生冲突时,新闻报道中的文字和图片没有过多地对自然恐怖的描述,典型地体现出中国人“和谐”的价值观。而西方的新闻报道则一般不避讳苦难,有时候甚至是不惜笔墨地渲染苦难。无论是采访还是写作,西方记者更注重的是对个体的渲染,相对而言,中国的新闻报道在塑造人物上则更注重其共性,“类型化”表现得多一些。

对灾难事件的报道,西方媒体往往渲染的是个人在灾难面前所受的苦难,焦点对准灾难面前的个体形象。在同一题材的灾难面前,中国媒体更多表现的是另外一种文化诉求。中国的传统观念崇尚“天人合一”,所以在对灾难事件的报道中,媒体尽力避免描述灾难细节,而着力挖掘人与自然的和谐,把现实的苦难升华为精神上的力量。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纵观全国各地形形色色的媒体,对这次大地震都抱以极大的关注,几乎不约而同地对灾害中涌现的人物进行了高度赞美,对抗震救灾中顽强拼搏的精神给予大力弘扬。

灾难报道主题的差异

主题是一篇新闻作品的“中心”和“主旨”,它既是组织材料的“纲”,又是材料表现的目的。在新闻写作过程中,主题是“纲”,记者在现实材料中发掘出具有代表性或普遍意义的观点,以此作为文章结构的基础和灵魂进行写作;主题又是“目的”,是传播者试图通过材料传达给受众的倾向或观点。所以,无论从写作角度,还是从受众阅听角度,主题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对中西媒体有关主题类型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二者在新闻主题的确立方面存在一些差别。

著名新闻学者、复旦大学王中教授的一句话可以概括我国关于灾难报道的主题“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我们的灾难报道不是站在“事”的方位对灾情、抗灾、救灾进行反映,而是立足“人”的角度对事实进行总体审视,力求凸显人的精神。由“事实的悲”而生出“精神的乐”。也就是说,在价值判断中,重视宣传价值要远远高于新闻价值。

西方的灾难报道重视对灾难本身的关注。面对灾难造成的悲剧,西方记者惯于带着浓厚的情感以大量的笔墨赤裸裸地描摹事实,着力表现灾难对人的摧残,表现人的悲惨境地、痛苦命运,表现人与自然力的冲突,人的无助与绝望。这与我们的报道往往聚焦于灾难中人的精神,用人的“战天斗地”去消解灾难的悲剧性质有很大不同。我们的很多灾难报道都可以归入“好人好事”类报道。

从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新闻传播带有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重视“用事实说话”,即通过新闻报道来宣传一定思想,表达一种无形的意见。中国新闻价值观之重要性乃置身于国计民生、国富民强、国之安定等以国为主、以国为重的政治伦理判断中。而在西方国家,新闻媒介刊播的内容常被当作满足社会需求的商品,新闻媒介的编辑方针中,都把满足读者需要作为重要的实务指导原则和评价新闻传播效益的重要标志。他们的“重大”多以个体为视点,聚焦于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对个体之重要便是新闻价值之重要。灾难报道思维方式的不同

新闻价值观决定着事实是否成为新闻,题材的选择意味着事实成为怎样的新闻,而思维方式则偏重于事实怎样成为新闻。由于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不同,中西记者报道灾难事件的思维方式也各不相同。注重思维理性是西方的一贯传统,从古希腊时期起,西方人就非常注重实证与分析,到了文艺复兴时期,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逻辑思维和实证分析便成为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因此西方传媒往往以具体的案例反映普遍的社会问题,以尽可能的客观叙述代替主观评论,由感性的披露上升到理性思考的角度。

中国传媒基于有限的事实,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做出洞察、识别、理解和整体判断。与之相应,中国传媒往往用普遍的、被视为真理的东西统摄事实,由理性推及感性。中国传媒在整体思维中用普遍的价值取向、精神追求观照不同的个体,西方传媒却善于从相异的个体中归纳出一般的规范与原则。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报道内容上,西方记者注重仔细描摹事实,表现灾难的惨烈、人们的痛苦、悲剧的处境,以此唤起读者的同情。而中国记者受“灾难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的观念影响,很少突出毁灭感、绝望感,而注重表现英勇斗争的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气概;在写作风格上,西方记者多客观描述而少抒情性细节,作者的恐惧、绝望和怜悯藏在字里行间。而中国记者强烈追求主题鲜明前提下的情景合一、激情奔涌。

总之,西方历来重视灾难新闻的报道,灾难新闻几乎涵盖了西方新闻价值的所有要素:突发性、显著性、异常性、接近性、重要性、人情味等等。西方传媒对灾难事件的报道往往迅速、深入、全面、准确,不仅不隐瞒负面的、悲剧性的因素,甚至充分展示灾难细节。同时,西方传媒也把追求社会效益作为其所标榜的社会责任,在突出“以事为本”的信息传播的价值取向的前提下,也注重宣扬西方社会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相比较而言,在中国新闻界有的新闻工作人员只抓正面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主流,而以灾难新闻为代表的负面报道一般被视为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无益于鼓舞和激励人们斗志和信心的新闻题材。题材内容上的特殊性导致了新闻报道中价值取向的特殊性。这样,中国灾难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是以“人”为本位,强调一种道德教化的追求,即站在“人”如何与灾难作斗争的角度来充分肯定人的精神与力量的。现在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受新闻事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媒体部门观念变更以及受众需要的推动,负面报道包括灾难新闻开始较多地出现在大众媒体的视野中,追求信息层面意义的价值取向转变,但这种“以人为本”的灾难报道仍然在主流媒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一些对“人祸”的灾难新闻报道中更为突出。

我国的灾难新闻报道的经验还是相对欠缺的。对于我国灾难新闻报道今后的发展,可以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上加以改良,适应我国的国情,提高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质量和信息传播的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1】杨方旭 《略谈中西方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差异》

【2】范缤月 《中西方灾难性报道的差异》

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媒体责任 篇3

关键词:灾难性;原则;媒体责任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048-02

社会生活不可能总是平安无事,自然现象也不可能永远风和日丽,灾害性突发事件常常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不期而至,它带给人们的是对生命的损害和扼杀、对物质的破坏和改变、对环境的摧残和毁灭。更带给人悲痛、恐慌、焦虑和不安。面对灾难,媒体该以什么样的心理,担当什么样的责任,把握什么样的原则,做什么样的报道,这是每一个采编人员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什么是灾难性报道

所谓灾难性报道,就是对新近发生的灾难及其发展、危害、抗灾、救灾等新闻事实的报道。灾难性事件常常表现出突发性、震撼性、负面性和社会性的特征,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人类无法防止的自然性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旱灾、火山爆发、山体滑坡等;一类是人类自身造成的灾害,如恐怖活动、战争、海难、空难、交通事故、凶杀、矿井瓦斯爆炸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責任事故等。

二、如何把握灾难性报道

灾难性报道不同于时政、财经、文化、体育等新闻报道,它既具有一般新闻的特点,更具有一般新闻所没有的特殊性。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媒体作为灾难情况公布的平台,政府和群众交流的桥梁,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在具体操作上,要把握四个原则。

一是及时性原则。灾难性事件发生突然,不可预料,令人毫无思想准备,往往引起更高的关注度和更大的社会影响,也同时带来来自各种民间渠道的信息,且传播性强、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极易引起受害者家属朋友的不满和敌对情绪,引发出事方和受害方的对立和矛盾,进而造成社会局部的不稳定。因此,媒体面对灾害性事件,要第一时间派记者深入事发现场,尽快了解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原因、现场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事件进展及善后情况,并和当地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联系,核实事件中的各种事实,按宣传部门新闻发布的统一口径,及时准确、有序有节的进行。

二是准确性原则。准确性是新闻的基本要求,就是说新闻事实要真实,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细节和事实都要符合客观实际。李希光在谈到好新闻时说:“好新闻首先要准确,所有的新闻都要核实。”这就要求媒体记者要对报道中的每一个人物、地点、数字、细节都要认真核对,报道由政府发布的具有权威性的信息和新闻现场所发生的真实情况,做到如实地反映事实。

三是真实性原则。灾难性事件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都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从舆论和政治影响看,还是有损于政府形象,不利于当地的安定团结。因此,每当辖区发生灾难性事件,一些行政官员往往想方设法封锁消息,遮之盖之,敷衍塞责,欲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掩盖事实真相,编造虚假信息,隐瞒或减少死伤人数,欺骗媒体和舆论,欺骗上级组织,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这就要求媒体要有追求事实真相、为受害者主持正义的强烈的责任心。2006年5月18日山西左云煤矿有关负责人恶意瞒报,最初煤矿上报5名矿工被困,最终核实57名矿工被困,17人遇难。2001年7月17日广西南丹特大矿难,如果不是《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媒体记者冲破各种艰难险阻,一层层撕开这起被严重捂掩的特大事故的沉重黑幕,这个“惊天大案”的真相将“沉水底”。

四是一致性原则。伴随着灾难,有关灾难的传言和信息通过手机、网络等载体及口口相传,海量的鱼龙混杂的信息不断涌出。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就要保持冷静和理性,采集的新闻要有可靠的新闻源,发布的信息要有对外一致的口径,对来自政府的部门的信息不能随意改变,对来自当事人、受难者及亲属、目击者的说法要有甄别、分析和核实,不能在报道中掺杂记者个人的思想和情绪,使记者成为新闻的主角,要出于对政府、对受害者、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将客观准确的事实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受众,而不能提供前后不一、模棱两可、互相矛盾的信息,误导受众。

三、灾难性报道的媒体责任

灾难性事件往往涉及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全局,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做好灾难性事件报道,媒体最重要的是要肩负自身责任,担当社会责任,也就是不仅仅是报道事实的责任,还在于配合支持当地政府有效处置事件的责任。同时,媒体还要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在为公众还原事实真相的同时,把如何将事件损失控制在最低水平、如何有效地应对事件、如何使事件较快地得到解决等信息传递给受众,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是守土有责,发出主流声音。人们常说:“大道不畅,小道必猖。”灾难发生后,由于其固有的社会关注度,容易多渠道传播各种版本的信息,造成判断上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给灾难的救援处置带来很多障碍。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媒体担负着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布事件实情,满足公众和遇难者、受伤者和家属的知情权,使事件在阳光下真实健康地传播。如果政府相关部门和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主流信息,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屏蔽各种小道消息。比如,西安市灞桥区发生山体滑坡事故后,作为在市民中有广泛公信力的《西安晚报》,按照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新闻,及时在次日报纸封面版头题刊登,突出事件的严重程度,突出救援和省市区领导的重视。在随后的几天中,晚报每天都有事故救援情况的报道,死亡人数、失踪人数、伤者治疗情况每天都有变化。由于报道及时、准确,使一些传言没了声音。

中国灾难报道变迁分析 篇4

一、灾难新闻报道的基本概述

对于灾难新闻的报道已经在我国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历程, 但是对于在南新闻的这一命题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论述, 有很多的学者还有着灾祸报道的这样一种提法。从西方的新闻界能够发现, 他们认为灾难就是新闻, 并且这种观念已经有了很深的根基。在我国的新闻传播史上, 救灾才是新闻的这一理念占有关键的地位, 它和政治新闻以及经济新闻等有着相同的性质, 也是新闻类型中的一种, 在问题特征上也都具备。[1]据此就可以将灾难新闻解释为新闻媒体对于国内外新近发生的社会性突发事件以及自然灾难所采取的及时报道, 它最为核心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信息得到第一时间的传播, 从而警示社会以及对公众产生启迪。

二、中国灾难报道的模式变迁分析

在我国的新闻报道的几个阶段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模式, 下面就对这几个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从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到80年代, 这一阶段我国的灾难新闻报道的模式是属于党本单向度闭合模式。在新中国刚成立初期, 为了能够对于新政权的维护需要, 再加上“左”的思想影响等, 对于灾难报道一直都是处在自上而下的控制状态, 这一阶段的灾难报道总的来说是党的宣传教化所引导的, 重点是要对党以及毛主席的领导进行强调, 所以这一阶段的灾难报道是革命英雄主义战胜灾难的赞歌。[2]这一模式化主要是体现在对官方以及集体灾民的重视, 而个体化则是被边缘化了, 同时灾难的报道是从官方这一角度出发的, 对百姓没有得到重视, 还有就是将英雄典型神话, 将人的革命精神过度的拔高。

其次是从20世纪的80年代到2003年这一阶段的事本位多向度的客观报道模式。从20世纪的80年代开始, 对于我国的灾难新闻的报道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思想解放以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下, 以往的报道禁区也逐渐地得到了解放。对于灾难报道下发了文件通知, 从此公民的知情权得到了政府以及党的重视, 在灾难报道的内容上已经开始不断地丰富。例如, 在20世纪80年代的大兴安岭特大火灾的报道, 对于这一灾难有着直接的报道, 将转移灾难的内容及时地得到了传播, 并且还对这一灾难背后的官僚体制以及环境的毁坏等问题进行了揭示;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 对于抗洪的相关灾难报道是从生态以及人类共存这一视角做出了深刻的反思。

最后就是从2003年到今天这一重要的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从人本位的全信息开放的报道模式, 这要比以上两种报道的模式要更加的进步。从2003年的SARS疫情发展开始就确立了对于灾难报道及时公开的这一全新的机制, 在此之后又有一些条例对其进行推进, 逐渐的对于灾难信息进行了有效的披露, 在释放的空间上也有了扩大。与此同时由于媒体多元化的格局逐渐地形成, 在市场的竞争也在进一步地加大, 这些都对于灾难报道的方式改变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而呈现出了信息多样化以及开放式的模式, 在这方面其主要是体现在人性化的报道对模式化的报道有了很大的突破, 个性化报道对于官本位的模式有了很大的突破, 尤其是对于汶川地震的灾难报道来说, 这是灾难新闻报道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三、中国灾难报道变迁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1) 中国灾难报道变迁的原因。对于我国的灾难报道的理念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最为主要的还是政府的理念转变, 政府对于新闻政治的控制进行的调整。在20世纪的80年代以前社会的稳定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 政府对于灾难报道特别的谨慎, 对于灾难新闻要求要积极的报道宣传对灾难战胜的成绩, 对于纯客观的灾难报道是不支持的。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方针思想, 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阶段, 这对于我国的灾难新闻的报道有了很大的突破和进步, 从以往的严格逐渐地变得宽松。

另外就是行业的生态改变, 在媒介行业的生态环境变化主要有数量的增多以及科技的发展、交通便利和媒介自身的成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对于媒体的发展也在技术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这在媒体的工作效率以及对灾难报道的能力上都有着很大程度的提高。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协作工具和采访工具等快速的更新, 对于推动媒介的发展是硬件上的支持, 这些对于灾难新闻的报道也成了一个较好的助手。

还有就是媒体自身的发展已经愈来愈成熟, 在每次的报道过程中都有着比较好的经验积累, 在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的势头下, 媒体人的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 业务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在责任意识上也逐渐地得到了加强, 这些对于我国的灾难报道的变迁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后就是媒体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变化也是其重要的原因。我国在党报方面一直都是出于垄断的地位, 是对政府和党的主要宣传的工具, 而受众是被宣传的对象, 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不能使得受众处在主动地位。由于在新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下, 对于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我国的媒体和受众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地发生了变化, 在传播的手段和途径不断的增多的同时, 媒体和受众的关系也在越来越近。在这样的情况下灾难事件发生之后受众对于灾难事件的情况迫切的需要得到了解, 这也就使得媒体在这种形势下也尽最大的可能对灾难新闻纪实全面客观地进行报道, 两者间的关系随着发展也在不断地完善。

(2) 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建议。经过了几个重要历程的变化, 我国的灾难报道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 坚持推进信息的公开, 新闻传媒的产生源于社会对于信息传递的这种需要, 而当今的世界正处于信息全球化的时代, 信息的传播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并且对于人们的生活以及学习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故此, 对于灾难事件的报道坚持信息的公开以及对信息实现自由的流通这对于社会资源的整合以及政府形象的良好树立和对媒体的公信力的增强都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

在灾难报道的过程中要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正面的回应, 对公众的知情权进行维护, 在当前的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飞快地进步, 公民在自主参与的意识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民间的草根力量得到了有效地加强, 这些方面无不彰显着信息的公开以及信息的自由流通。从一定的意义上来看, 政府对于社会信息资源的控制有着很大部分, 但在突发性的灾难事件的发生后要能够对社情民意得到充分的重视, 在第一方面做出正面的回应, 积极地去寻求可靠信息源, 并且还要能够和专家学者以及地方的官员在合作上得到有效的加强, 对于媒体的话语空间要能够进一步的放宽, 让公众的知情权得到保证。

主动的发布周延性的信息, 对于流言以及谣言采取强有力的遏制手段。对于一些灾难性的事件发生之后, 由于受到外界的环境变化, 在个体以及群体之间的信息传递的频率就会随之加快, 这时就会不自觉的使得人们产生一些反常的集合行为, 从而造成的流言的蔓延, 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冲击和破坏。面对这一问题, 大众传媒就要能够理性的对待, 要能够及时有效地对这些灾难性的报道进行后续的报道, 为公众在知识信息上更全面完整的进行提供, 对于公众的情绪也要进行疏导, 正确的来引导公众的行动方向, 这样对于媒体的公信力的维护以及稳定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代的中国灾难报道的发展以及变迁, 对于我国的新闻报道的进步以及发展有着充分的体现, 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出了我国的政治文明以及社会文明和注重历史的理念,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全面的概括了中国灾难报道的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艺.灾难新闻报道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地市报人, 2014 (11) .

[2]韩静.从“灾害报道”看我国灾害报道观念的转变[J].科技资讯, 2013 (19) .

中国灾难性报道 篇5

07-04-13 19:23:27

万生云

[内容提要]本文从报道主体、报道手法和传播效果的差异三个方面,比较了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这种比较对中国摄影记者如何做好灾难性事件报道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关键词]摄影报道 灾难性 差异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

在社会生活中,灾难性事件往往以突发的方式出现,给个人与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冲击。从传播学理论的角度来考察,灾难性事件表现为自然界、社会、社会中人的存在状态的恒常性的断裂或破坏:如自然界中的山崩海啸、不同国家或民族的冲突战争、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等。恒常性的断裂或破坏,使人类社会群体或个人,在一定的可知性基础上建立的对自然界、社会、人类文化或价值观念的认知的确定性降低,破坏了社会群体或个人与其生活环境已有的和谐,使整个社会、社会中的个人对灾难性事件的表层信息(即发生了什么事)和深层信息(即为什么或有什么样的影响)产生强烈的需求,以便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不确定性,实现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文价值环境的重新整合。所以,从新闻事业诞生以来,突发性灾难事件就一直是传播活动的重点,一如西方新闻界的名言所述:不是好消息就是好消息。印刷媒体中出现的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基本可以分为三种文体类型,即:纯文字型的报道;文字与图片并存,互有侧重的报道;图片视觉传播报道。

其中图片视觉传播型的报道文体,因其直观、客观、冲击力强等原因,成为当代媒介灾难性事件报道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拟就中西方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对传播媒介社会功用的价值判断的差异而形成的报道主体、报道方式、传播效果等方面的区分作一比较研究,以期有所借鉴。

一、报道主体的差异分析

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从媒体的角度来看,有三个可供报道的侧面,即灾难性

事件本身、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如何选择报道的主体,集中体现了媒体的新闻价值观、媒体在社会中承担的角色和职能、媒体与政府、政党的关系。报道主体的差异,是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和最终传播效果的差异的基点。在这一方面,中西方有着巨大的差异:西方媒介把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作为报道主体,兼顾其他;中国媒介以政党、政府行为为报道的主体,兼及其他。

从传播的目的和效果来分析,西方媒介灾难性事件摄影报道的目的是满足受众对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关注、对灾难的认知等;中国媒介灾难性事件摄影报道的目的,是在基本满足受众对灾难性事件的概括性、概念性的了解的基础上,重点达成一种宣传功效,即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政府对人民的关心、社会主义社会的坚不可摧等理念。

根据美国作者道格拉斯·贝茨在《普利策奖内幕》一书的估计,从1917年到1990年颁发的普利策奖中,约有40%属于揭露性报道,另有40%属战争、犯罪、公民自由、种族关系、自然灾害和国际方面的报道。这一估计反映了美国的主流媒体一直是以揭露性和灾难性事件为报道主体的,反映了一种西方新闻报道的基本理念。

每年一度的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是最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新闻摄影大赛。大赛获奖作品的构成也最能反映西方世界关于新闻摄影的理念和基本价值构成:灾难性、视觉冲击力、拍摄的难度。

“荷赛”的比赛项目共有八种类型:突发现场新闻、新闻特写、新闻人物、体育新闻、科学新闻、艺术新闻、自然与环境新闻和日常生活新闻。每年的最佳新闻照片,几乎都是战争、疾病、自然灾害等题材。从灾难性事件的新闻照片几乎遍及各个项目的比赛门类,只有艺术新闻、日常生活等门类涉及较少。这种状况的存在,就连长期任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基金会主席、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组委会主席的乔普斯瓦特先生,也在第30届“荷赛”颁奖时说:“为什么着眼点经常落在生活中的阴暗方面——战争、灾难、暴力题材上呢?”“为什么奖牌的荣誉点是授予坏消息的传播者呢?”

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

07-04-13 19:23:27

万生云

从相对微观的角度即从具体照片的图像主体的角度来分析,西方的新闻摄影报道往往把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作为报道主体,在视觉构成上凸现了作为灾难性事件受害者的主体地位:如用广角镜头拍摄,强调灾难性事件受害者生存状态的照片,虽然在图片的视觉要素构成中增加了背景或前景的说明、衬托、比拟等方面的作用,但用于拍摄距离的接近,使图片画面中的主体即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形象被夸张、凸现,对受众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由南非摄影师凯文卡特拍摄、并获得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最佳照片奖的《去救济站的路上》。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特写照片,或经报纸、杂志图片编辑剪裁、加工而成的特写性照片,最大限度地剥离了被摄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关联,使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形象、情感和生存状态得到凸现,使有关灾难性事件的图像与受众日常的心理认知、视觉经验的常态之间形成巨大张力,增加灾难性事件的传播效果。如获得荷赛最佳新闻照片奖的《博帕尔大灾难》、《奥伊马拉的痛苦》、《艾滋病在美国》等。普利策新闻奖的摄影作品中,涉及到灾难性事件的,也绝大多数是以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为报道主体的。

中国的新闻传播界对于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基本上采取一种回避和低调的、概括性的报道方式。从新闻的总体构成来讲,其数量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以摄影方式报道灾难性事件的内容则更少。具体而言,报纸和新闻性杂志在对灾难性事件的编辑方式上,报道方式上,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比较关注灾难性事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报纸;一种是侧重于政策理论宣传的报纸,这两种类型的报纸在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方式、版面处理、报道的数量和文体上都有较大的差异。笔者曾以《中国青年报》和《人民日报》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作了一个简单的比较。2000年的中国可谓灾害颇多:遍及全国的大旱、局部的水灾、飞机坠毁、船舶沉没、工厂爆炸频频发生。在灾难性事件频发的5、6、7、8四个

月的时间里,《中国青年报》共刊发了约35条、组的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或涉及灾难性的非突发事件的新闻,其中图片新闻报道共11条,图片36幅、组。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突发性事件和非突发事件几乎各占一半。

在对这些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处理上,《中国青年报》兼有深度报道、背景报道和连续报道等形式。在报道主体的选择上,确定或基本确定了灾难性事件本身或灾难性事件受害者的主体性,兼顾及政党和政府行为。在图片报道中,也基本上以灾难性事件和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作为报道主体。

《人民日报》对这些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处理上基本保持我国新闻传播界一直奉行的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处理方式:概括性的简讯、版面上的低调处理,缺乏深度报道、背景报道、连续报道这些报道方式。在报道主体的选择上,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党、政府行为仍是报道的中心,《人民日报》在报道的文体上和版面处理上与《中国青年报》相比也有较大的差异:使用简讯的方式来淡化灾难性事件报道;在版面上使用“弱化”的方式来配置稿件;使用图片极少。只有《人民摄影》报这样专业性的报纸,才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以大量使用图片的方式来报道灾难,并把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作为报道的主体。但是,这样的专业性报纸,其使用图片报道灾难性事件的理念和方式,并不构成我国传播媒介的主体,其影响也是相对有限的。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同西方新闻传播界用图片报道灾难性事件相比,我国新闻界用图片报道灾难性事件时,以政府、政党行为为主体,兼及灾难性事件本身和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

二、报道手法的差异分析

摄影报道是一种视觉传播方式。同文字型的报道相比,它拙于过程性的叙述,拙于背景的开掘和事件意义的记叙。但是,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方式,摄影报道的视觉语言方式也有其自身固有的直观性、客观性、现场性等文字型报道缺乏的优势。与报纸和新闻性杂志所使用的各种文体(或叫各种报道体裁)相比,摄影报道具有吸引读者注意力、吸引读者在浏览报纸的版面后作进一步接触的强势。所以,在报纸和新闻性杂志中,如何发挥摄影报道的优势和长处,就一直是传播界探讨的议题。就传播活动过程而言,以视觉形象符号为特征的摄影报道,主要是传播一种有关事件的叙述性信息。但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政治制度

和媒介文化,它们在使用摄影视觉符号传播信息时,在方式上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在西方新闻摄影报道灾难性事件时,在报道主体的确立上以受害者为本,但是,这个报道的主体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并不是以群体的方式存在的,而是以个体的方式而存在,以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个体的生存状态来反映灾难性事件本身。这种方式体现了西方社会以个别来反映、体现一般,由个别、具体到一般、抽象的思维方式。所以凸现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就成了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的主要准则和摄影记者、媒体编辑的追求。

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

07-04-13 19:23:27

万生云

为了最大限度地凸现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西方的新闻摄影界使用两种拍摄方式:一种是使用广角镜头近距离拍摄;一种是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特写式照片。用这两种方式拍摄的照片,所形成的视觉符号同媒体的受众日常的恒常的视觉经验相比,体现出了最大限度的唯他性,所以图片和受众的接受之间形成了极大的张力。这种张力会在传播过程中使图片本身的强势达到最大值,有利于信息的传播。

中国的传媒在用图片报道灾难性事件时,选择了灾难性事件引发的社会、政府行为作为报道的主体,主要反映抗灾救灾行为,执政党领导行为和政府行为。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和灾难性事件本身在报道中被淡化、弱化。在镜头语言的使用上,虽然也使用广角镜头和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但是数量不及西方新闻摄影多。在画面的视觉符号元素的构成上,不是以个体为画面的主体,而是以群体或小群体的方式出现的抗灾救灾的人群,在各级官员陪同下视察灾情、指挥抗灾的政府领导人作为画面的主体。体现出了以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方式。但是,以群体作为图片的画面主体,在画面中很难形成强烈的视觉中心,群体不仅没有最大限度地反映灾难性事件,没有反映个体,同时群体也没有得到多维度的、有效的反映。从传播的效果来分析,这样的图片很难对受众产生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力。

表现手法上的第二个差异,就是中西新闻摄影界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使用的摄影语汇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双方摄影语汇使用上的数量差异、形式构成差别。

在西方的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中,图片除了使用叙述型(性)的语汇,传达事实信息外,还使用了比较、转喻、隐喻等符号生成方式。在具体的报道中,将各种视觉传播的方式揉和在一起,使图片在报纸、新闻性杂志和受众的阅读互动中,实现其功能多元化、多层次化。一方面通过叙述型(性)的语汇传达事实层面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灾难性事件的摄影报道中,主体与环境要素的视觉符号构成方式,或者图片与图片的标题、说明性文字的构成方式,来建构一种比喻、象征、隐喻关系,为受众开掘出灾难性事件信息层面以外的意义层面。如《乌干达旱灾的恶果》、《去食品救济站的路上》等图片,通过丰润的白人的大手与枯瘦的黑人小手的视觉对比,形成反衬关系;通过垂死的黑人女孩与秃鹫的觑视构成转喻关系,使媒体在通过传播非洲灾荒的信息的基础上,暗含了传者试图传播的黑白世界、富裕与贫穷的对立和并存;个体生命的脆弱与人类的宿命的深层信息。

还有一类图片新闻,图片本身除叙述性事实信息外,并没有构成对比、象征、隐喻等关系。但是,编辑通过标题和文字说明与图片上的画面视觉符号构成反衬、隐喻关系,如《越南的民主与自由》等(有的使用《枪毙越共》作题,便失去了这种意义构成)作品。

同西方摄影界在报道灾难性事件的语汇的丰富性、多样化相比,中国的新闻摄影界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使用的摄影视觉语汇较为单一,除近年极少数报道空难、海难等灾难性事件时,少数摄影记者使用的摄影语汇较为丰富外,基本上都停留在叙述型的语汇层面。有关灾难性事件的摄影报道中,往往倾向于反映群体,弱化个体,从而弱化了摄影报道中使用多种语汇的可能性。同时,也由于图片的视觉构成关系的简单化,使编辑在使用图片时的多种可能的方式不能实现,限制了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过程中其他意义层面的开掘,造成了有事件但缺乏事件主体,有信息但深层信息不丰富的局面。

三、传播效果的差异性分析

由于中西方新闻摄影界在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中,使用的报道方式不同,报道的主体不同,所以,中西方关于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的最终传播效果,对受众影响的深度方面体现出较大的差异。

在报道主体的选择上,西方新闻摄影界确定的报道主体是: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兼及灾难性事件及社会行为。所以,受众在接触媒介上的图片时,会通过照片上的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获知有关的叙述性、叙事性的信息;了解灾难性事件中受害者个体的存在状态、灾难性事件本身和由此引发的社会行为。这是传播者想借助于图片来达到的最基本的传播目的和意图,也是受众接触媒体的基本需求。

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

07-04-13 19:23:27

万生云

但是,由于西方的新闻摄影界和传媒本身在拍摄和使用图片时,通过对比、反衬、转喻等手法、语汇,最大限度地开掘了图片本身信息层面以外的意义和内涵,所以会在接触媒介、了解事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使受众对灾难性事件本身的认知进一步深化。引发受众思考,诸如生命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自然与人的关系,个体生命的意义,社会冲突的根源等问题。有助于受众在接触媒介图像信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育生命伦理观、环保意识以及保护弱势群体等诸多基本社会价值观念。

中国的新闻摄影界和传播界在拍摄和使用灾难性事件的照片时,确定了政府和社会行为即抗灾自救为报道的主体,极少或根本不涉及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或群体。所以在受众接触媒介提供的有关灾难性事件的图像和文字报道时,只能认知了解灾难性事件的概念性、抽象性信息以及政府的抗灾救灾行为。而从报道中获知的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的生存状态的信息接近于零。这种报道方式,使受众形成信息的盲点、盲区。以至一位作者在参观了1998年抗洪救灾摄影展后大发感叹:摄影展根本没有反映1998年洪灾的状态,后人无法凭借这些图片来描绘1998年发生在中国的洪灾,特别是无法借助于这些图片了解当时灾民的生活状态。

中西方有关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摄影报道传播效果的另外一个差异,体现在传播者、图片、受众三者间的互动关系中。从广义的传播效果来分析,图片传播的信息的效果应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信息层面,一个是超越信息的层面即社会学或伦理学的层面。前者是受众接触媒介的基本目的,其效果也是短期的;后者是受众在解读媒介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附加的、从属性的效应,这种效应是深刻的,也是长期的。

从现有的有关灾难性事件的图片报道的效果来分析,中国的灾难性事件图片新闻报道的效果是单一层次、单向性的(一般情况而言),只能满足受众接触媒介的信息层面的需求。因为中国新闻摄影界在拍摄灾难性事件的实践中,没有有意识地利用主体与环境所构成的关系去进行超越信息层的开掘;媒体在使用图片时,也没有这种编辑传播意识。所以,受众在接触到这一类图片报道时,获得的信息基本构成只能是:发生了什么样的灾难性事件,政府的救灾行为。由于拍摄者和媒体想通过图片达到两个目的:报道事实;弘扬民族精神、政府英明,所以在传播者、图片、受众的互动关系中,一般不会出现侵权诽谤的行为。

西方的传播媒介在使用图片时,往往在传播者、图片、受众的互动过程中,存在传播者介入式地侵犯受众(包括灾难性事件的受害主体)的权利问题。

由传播者、图片、受众的互动关系中产生的侵权等社会学、伦理学问题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对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个体或群体的侵权或伤害;一个是摄影记者和传播媒介为追求最大的视觉冲击力而带来的针对所有受众群体的侵权或伤害。

就前者而言,西方的新闻摄影界往往为了追求视觉冲击力而使用大量特写式照片。作为被报道主体的灾难事件的受害者,往往是在不了解摄影记者如何拍摄图片、媒体如何使用图像的情况下,甚至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社会公众人物,给被摄主体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发表于《人民摄影》报的文章《遭遇激情》(帕把西娅·布朗著,肖天编译)中约西卡·荷德里的故事就是最典型的例证。约西卡·荷德里不经意成为摄影记者报道校园枪击案的图片主角,但是摄影师拍摄到的她极为痛苦的仰面祈祷的图像,被媒介广泛传播后,却对约西卡·荷德里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一)约西卡·荷德里一下成为公众人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二)照片给她带来的伤害,使照片成了她做任何事情的障碍;(三)摄影师在不经她个人同意的情况下就发表了她的照片。西方新闻摄影界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往往会使一些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受到伤害,比如关于艾滋病的图片,既起到报道艾滋病、满足受众对有关艾滋病信息的获知,同时也因为报道手法的夸张,细节刻画的逼真,使社会对艾滋病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理恐慌,进而使艾滋病的患者受到鄙视,成为被社会遗弃的群体。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西方新闻摄影界在拍摄、使用灾难性事件的照片时,存在着传播者对受众的介入式、强迫式的侵权或伤害。一些照片曾经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和抗议。认为这些视觉冲击力巨大、画面血腥恐怖的照片,侵犯了受众的获知权,引起阅读者的负面心理反应:如恐怖、惊慌、厌恶等负面情绪或心理;从长期来看,这些图片的恐怖、暴力的影像会通过积累方式逐渐破坏受众的正面的认知结构,在社会中形成看客心理和窥私心理,破坏社会整体的健康的心理结构。

西方传播媒介和中国传播媒介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的这些差异,是由中西的政治理念、社会文化结构、媒介功能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鉴于篇幅,不再详述。

Comparative Studies on Photo Journalis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Disaster Coverage

WAN Sheng-yun

中国灾难性报道 篇6

关键字:灾难事件;汶川地震;舆论;公众

灾难性事件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并且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而灾难性报道,即是新闻媒体对各类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新闻媒体可以在灾难发生后以最快的速度收集到可靠的信息并将其公布,起到传递信息和警示公众的作用。

一、大众传媒的作用

1、大众传媒应发挥其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基本功能

近几年来,我国灾难性事件频发,三鹿奶粉事件、5.12汶川地震、2008年新疆暴力恐怖事件、以及昆明火车站暴恐案等,这些强烈震撼人们心灵的事件,无一不冲击着社会秩序并阻碍着社会的进步。新闻传媒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就担当起其独特的社会责任,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信息与公众间搭建起桥梁,对广大受众关心的事件进行及时的追踪和报道,让公众能够第一时间知道灾区的情况并稳定人心。

灾难性事件一般具有不可预见性,影响力强,持续性大,涉及面广的特点,并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和危害性。会给人民群众造成很大程度上的经济损失,并且很容易给人的心灵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如果大众传媒在处理灾难性事件的时候,能够积极引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的播报灾难性事件,给公众提供权威可靠地消息,便可以更好的安抚人心,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要千方百计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这是新闻媒体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本能要求,也是尽快向世界报道灾区真相的神圣使命。在5.12汶川地震中,中国媒体无疑最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在地震发生的两个半小时之后,各路媒体便动用一切办法第一时间赶到了地震现场,为广大公众迅速搭建了一个灾区信息网络,正是这些信息,为有关部门进行抗震救灾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2008年5月12日14点46分,新华网发出快讯:“12日14时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感觉到有地震发生。”这是国家通讯社发出的第一则地震报道。之后14点53分,新华网再次发出快讯:“四川汶川发生7.6级地震。”半个小时后,震级被修订为7.8级,5月18日又修订为8.0级。新华社播发的英文快讯领先于所有外电,比法新社早6分钟,比美联社早8分钟。在尚未确定震中、震级的情况下就发出了第一报,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2、大众传媒应时刻发挥其监督功能

新华社作为官方媒体,是政府的主要宣传工具,而在汶川地震中所展现出来的对新闻全面迅捷的报道是非常出人意料的。媒体的公开报道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最重要的平台,而政府也是媒体的监督对象。在这样举国悲痛的灾难面前,政府是否切实发挥了其应有的职能和义务,也只有媒体可以帮助公众进行监督。

在救援工作大面积开展的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救援队伍和地震专家纷纷前往一线,救援物资也以最快的速度奔赴前线,而社会上也开始进行各种方式的募捐活动,媒体也对此进行了大幅度的报道,让公众看到了党和政府抗震救灾的决心和态度,也让灾区人民深切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关注。

而连接这一切的,就是媒体。各界媒体就是桥梁,一边连接着党和政府,一边连接着广大公众,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把握舆论导向的主导权,召唤民众,凝聚人心,使得灾区人民并没有因为灾难的发生而对这个国家和社会失去信心,从而让一个民族在面对灾难的时候不断的学会了坚强。

3、大眾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

在地震发生不久,有一些谣言和谎言便开始出现,一些不常见的自然现象引起民众恐慌,这些反面事件在经历灾难的脆弱民心中激起很大的浪花,令许多民众开始质疑党和政府,民心动摇。而这个时候,媒体开始用真相驱赶谣言,政府也用雷霆手段处置官员腐败现象,迅速稳定民心,消除人们的恐慌情绪。而在网络上,新浪网民也提出了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盲动、不悲观、不恶搞、不冷漠、不无知、不谩骂的“十不宣言”。各大论坛都有转帖,网民的自觉、自律行为空前强化。

国内的各大电视台也给予灾区最肃穆的报道,所有的娱乐节目停播,并取消了所有广告以及体育赛事,而且所有网站页面一律变成黑白色,停止一切游戏,无一不体现出对灾难中死去的人的尊重。大众传媒在这一灾难事件中表现出了敬业的职业操守,媒体的行为和报道感动了全国人民,也感动了全世界的人民,所有人都在为中国祈祷,为汶川祈祷,这是媒体的力量。俄新社写下了一篇著名的文章《中国,挺住》,文中饱含激情地说:“中国经历的磨难太多,但从没有在磨难中倒下。面临灾难,中国展现出坚韧与顽强,珍视生命,中国赢得了全世界的敬意和赞扬。在这个生死交织,人神共泣的时刻,我们愿共同分担这份痛楚,愿共同祈祷生命的希望。中国不需要同情,中国需要理解;中国不需要安慰,中国需要支持。我们愿意以杯水之力,尽寸尺之心,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在抗震救灾活动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各大媒体不约而同的中断了所有节目的正常编排,选择24小时不间断的进行灾区信息更新,各大媒体实时更新着每日新增的伤亡人数,也不断的挖掘出不少感人的英雄事迹,借此鼓舞人心,给民众希望,而灾难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也从不隐瞒,使得公众对事件的知情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

大众传媒作为信息与公众间的桥梁,不仅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能,还要认真的扮演起存在的角色。

二、大众传媒在灾难事件所扮演的角色

1、信息的发布者

在灾难性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大众传媒便要掌握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并精心挑选出可以突出事件的线索,制造舆论焦点,向公众传递最真实可靠的信息,以防止在灾难事件中公众以自己的思路制造不真实的舆论,并不断的传播蔓延,从而引起民众恐慌。通常在灾难性事件中,负面情绪更容易被大肆传播,其所造成的影响力也会空前强大。因此这个时候的大众传媒应当正确运用意见领袖等方法,用专家的权威意见来引导舆论走向,这对民众有着独特的引导作用,并且会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很可观的成效。

nlc202309012353

近几年来,无论是三鹿奶粉事件还是“非典”事件,无论是5.12汶川地震还是云南昆明暴恐案,新闻传媒都充分扮演者其信息发布者的角色,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就把可靠权威的信息发布给广大公众,推动公众与政府的良性互动,让公众摆脱“无知”的状态,能够及时了解灾区信息,从而安定民心并稳定社会。

2008年的汶川地震,传媒的反应速度极其迅捷,在第一时间由最权威的新闻媒体发布信息,从而第一时间掌握了舆论导向,降低了传播信息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的声音,抢占了抗震救灾的先机并避免了民众恐慌,从而稳定的控制住了局面。

2、“把关人”和舆论引导者

在灾难发生的时候,许多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很容易混在真实的信息中散布出去,这个时候,新闻媒体就应该坚守好“把关人”的身份,全面了解受众需求,查找事实真相,引导公众在诸多纷杂的信息中过滤虚假信息。看清事实真相,不仅可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还可以未雨绸缪,防止虚假信息造成的恐慌。而在一些虚假信息已经散布出去造成恐慌的时候,新闻媒体应该及时站出来用真相击败流言,安抚民心。

人的生命安危应是灾难性新闻报道的核心,但是在灾难性报道中不应该完全“以人为本”,人的生命固然是最重要的,但在灾难事件中,新闻媒体也应适时的发表一些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以及抗震救灾开展的进度和社会各界人士对灾区人民的关爱。这样多种多样的新闻报道,可以让公众全面的了解灾区情况,并将党和政府发挥的作用公正透明的摆在公众面前,从而鼓舞人心,驱除灾难给人民带来的恐惧和消极心理。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对灾难信息的把关,可以有效遏制谣言、消除恐慌。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让人民群众了解事实的真实情况。

在2008年的“三鹿毒奶粉”事件中,因为铺天盖地的“毒奶粉”报道让公众在一定时间内陷入了奶粉恐慌,甚至在一段时期内产生了不敢让孩子食用各种奶粉等过激行为,这与媒体报道的视角和态度有很大关系。从5.12汶川地震和“三鹿毒奶粉”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进行新闻媒体把关的重要性。

当新闻媒体占领先机,将真实权威的信息公布出来的时候,便可以很容易的采用一系列方式引導舆论的正确走向,从而降低灾难对民众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加稳定的推动社会的发展。

而不正确的舆论引导则会让公众陷入更大的恐慌,从而产生许多过激行为危害社会安定,不利于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导致更大的灾难。

(1)政府和公众的“眼睛”

在灾难性事件中,党和政府发挥着其作用和职能,这时,媒体就充当着政府和公众的“眼睛”。一方面随时关注着社会各界的动态,保证公众的正常秩序,一方面也要替公众监督政府,防止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

在5.12汶川地震中,媒体就很好的发挥了“眼睛”的作用。一面时刻关注社会各界人士的动态,鼓励公众进行募捐等公益活动抗震救灾,将社会各界人士对灾区的关心带到各地,让整个社会都感受到浓浓的关爱之情,从而激励灾区人民关爱生命,重拾重建家园的信心与勇气。一面又时刻监督着政府,约束和纠正抗震救灾中所发生的不当行为。在汶川地震中,新闻媒体曝光过一些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这些官员一经曝光就遭到社会各界的强烈谴责,并受到了政府的严厉审判。这些例子都可以很好的为后来的相关官员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并向公众发出警告,促使公众提高警觉,采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身利益。

而在揭发这些贪污腐败事件的同时,也应该树立楷模,给公众以榜样,使公众建立起对抗灾难的信心。汶川县映秀小学五年级学生邹雯樱、人民教师谭千秋、消防战荆利杰、小英雄林浩、小学教师苟晓超等等,这些人物被媒体公布后,让公众为之动容,为之震撼,也让社会各界人士感受了无私的大爱和舍己为人的精神。面对这样一场大的灾难,公众需要榜样,需要从许多舍已为人的英雄身上找到希望。因此,新闻媒体在这样的环境下对这些英雄进行报道,无疑会推动社会的稳定,激起民众信心。

(2)政府与公众的“中间人”

在灾难性事件发生的时候,公众对于事件的了解取决于媒体的报道。而灾难通常会引起公众较大的心理波动,负面情绪滋生,而政府则在灾难发生时迅速作出反应,这时政府不仅需要进行严密的救灾计划,也需要及时发现公众的情绪变化以及社会的舆论走向。

当有些事件处理不当的时候,很容易激起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因此需要媒体作为一个“中间人”,在政府与公众之间进行沟通,一方面将民众的意见表达出来,一方面也要讲政府的正确决策公之于众,安抚民心,从而化解灾难中民众与政府间可能出现的矛盾。

而民众的一些不满情绪也可以通过媒体适当的发泄出来,使公众的情绪能够得到正确的引导,从而避免不满不断累积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是媒体作为政府与公众的“中间人”最为真实的写照。有了媒体这个强大的“中间人”,政府在进行救灾活动时更容易做出正确且得民心的决策,从而推进救灾活动更加迅速和有效的开展,并更好地安定民心,推动社会正常发展。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媒体“不作为”,恶意散布虚假信息,则会造成公众更大的恐慌,使灾难对人心灵的伤害更加严重,会对社会造成极其恶劣和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作为政府和媒体本身,要避免这种“不作为”的发生,从而用正确的舆论导向鼓舞斗志,帮助公众早日走出灾难造成的阴影。

(3)灾难事件发生后的反思者

美国著名报人约瑟夫·普利策曾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新闻媒体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需要全面剖析灾难事件背后所引发的的社会问题,用锐利的眼光敏锐的发现时间背后更深的含义,要理性解答社会问题,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去解读灾难性事件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新闻媒体及时的进行深层次反思,有利于政府和公众理性的认识自身问题,及时的调整不适当的行为。可以推动社会的不断变革并且推动相关机制的不断完善。中国媒体在汶川地震中获得了海内外的普遍赞扬,这是值得中国媒体骄傲和保留的地方。在汶川灾难的报道中,新闻媒体不断将公众的利益放大,并时刻关注公众的声音,这也是中国媒体受到一致好评的原因之一。

结语

灾难性事件的发生促使大众传媒的作用更加突出,大众传媒在新闻报道中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发布、信息把关、舆论引导以及监督作用不可忽视。我们不但要不断重视大众传媒在灾难性事件中的突出贡献,也要不断在事件发生后进行反思和改革,大众传媒在灾难性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必不可少。大众传媒就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很容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并且大众传媒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应当充分发挥媒体的主观能动性,化解危机,维护社会秩序。

参考文献:

[1]李同欣;王舒怀;李鹤等.《抗震救灾中国新闻媒体不辱使命》.《人民日报》.2008

[2]俄新社 《中国,挺住》.2008

中国灾难性报道 篇7

对现阶段我国的对外传播媒体来说,宣传价值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陆晔和潘忠党先生认为,在中国,新闻生产过程的社会控制模式主要是宣传模式。因此,新闻价值的判断、选题、新闻框架的选择受到强大的意识形态和行政力量的控制。这一控制模式不但体现在国内媒体的报道框架中,也鲜明地体现在中国外宣媒体的报道之中。

这一控制模式是新闻工作者处理信息和意义时必然有的整体性的思考基模或中心意义的组构方式,让他们在新闻生产中总是选择一些信息而排除另外一些信息,从而影响公众对特定问题或事件的理解。同时,按照现行的主流论调来撰稿,与主流意识形态和话语形成互动,并为读者建构视角,影响他们对事实的理解,使他们认同于主流意识形态。

具体到对外传媒的灾难报道,它清晰地表现为媒体对于灾难事件报道的倾向性、角度、议题及信源的选择,通过这些选择来体现媒体所代表的政府的立场与态度。通过对《中国日报》雪灾报道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媒体如何对事件进行选择与重组,从而达到自己的传播意图。本文对《中国日报》雪灾报道的研究不在于分析这场五十年一遇的灾害的“异常性”,而在于分析《中国日报》这一主要的对外传播媒体在这一“异常性”事件面前的反应及举措所体现出的“常态性”素质。

一、样本选取和研究问题

本次研究选取2008年1月10日~2月29日中的51天(其中2月6日~2月10日因春节放假停刊)《中国日报》有关冰雪灾害的相关报道、图片及援引其他报纸内容的报道为分析对象。

1、《中国日报》在此次灾难报道中涉及哪些议题?各议题在报道中的报道量及在报纸头版的分布如何?

2、《中国日报》是否与国内媒体报道一样,倾向于正面报道这次灾难?其正面报道的重点是不是放在政府的救援工作及抗灾中出现的英雄人物身上?

3、《中国日报》倾向于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来报道这次灾难?

4、《中国日报》此次报道的主要信源来自哪里?

二、研究结果分析

1、《中国日报》雪灾报道的议题分布

从总体情况来看,各议题之间的报道量是不平衡的,主要集中在雪灾造成的损失及政府的救援措施上。对灾难本身及受灾地区的报道占了相关报道总量的39%,而政府对灾难的关注、中央政府的重视及各政府部门的救援工作占报道量的25%。由此可以看出,在对灾难性事件所作的报道中,我国的对外媒体已逐渐转向以事为本,追求信息层面意义的价值取向,但政府行为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为在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对外报道除了信息价值外还有政治价值和宣传价值,它依然是一种政府主导的行为;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来自世界各国对于政府措施的评价的相关报道或引用报道是空缺的,这在对外报道中,会让受众有一种只顾自说自话的感觉,而没有来自第三方的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

《中国日报》对于此次灾难的报道在突出报道雪灾带来的损失的同时,也大力报道中国各级政府的救灾措施。这一举措旨在突出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中国日报》关于此次雪灾的正面报道较多,占总报道量的60.13%,而在这些正面报道中,对于政府工作的报道占了45.26%,是所有议题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对抗灾中出现的英雄人物的报道为8.42%。所有关于政府工作的报道及图片均为正面报道。

2、报道的倾向性分析

3、《中国日报》的报道角度分析(文字报道)

在《中国日报》对于雪灾的95篇文字报道中,只有22%是从微观角度描述受灾地区人民的生活情况的,而有78%是从宏观角度来报道政府的救灾措施及工作的。而这一报道角度的形成与《中国日报》的消息来源有关。

4、报道的信源分析

从以上两表所列的情况可以看出,《中国日报》的此次雪灾报道主要以官方发布的消息为主,尤以官方发布的雪灾所造成的损失的统计数字为主,来自民间或其他消息源的报道则很少。真正发自雪灾现场,对具体受灾情况及灾区人民生活的报道不多。只有少数的报道和图片来自受灾较为严重的贵州和湖南两省。

其次,《中国日报》对于新华社有着较强的依赖性,此次报道中有23%的稿件是由新华社的通稿改编而成的,而新华社的通稿往往是从国内的视角来报道灾难事件的总体情况。关于雪灾的极富冲击力的两幅图片(广东滞留民工在工厂吃团年饭和百万旅客滞留广州火车站)均来自路透社。以上这些分析都说明,《中国日报》尚须加强对受灾地区的现场采访,以求发出更多有价值的报道和有冲击力的图片,这样才能在对外报道中获得信息发布的主动权。

三、基本结论

1、基本的宣传框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中国日报》在此次雪灾报道中,对灾难报道的篇幅较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政府在灾难中的救援行动的报道仍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日报》的报道绝大部分是官方消息。这就意味着《中国日报》对于此次灾害的报道仍然是遵循着传统体制的总框架,即在灾难报道中仍然体现着政府行为为主导、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总框架,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偏离。中国的对外传媒体现着鲜明的“政府喉舌”特色。

2、侧重从宏观角度来描述灾难的影响

《中国日报》还偏重于从宏观角度来描述灾难的影响,这与《中国日报》的消息来源有关。仅靠官方发布的数据或采访官员只能展现出整体的受灾情况,而不能生动地展现出受灾地区的实际情况,给人以数字堆积之感,造成信息超载与信息短缺的矛盾。信息超载是因为大量雷同的数据充斥在各种报道之中,容易造成国外受众的阅读疲劳与心理困倦。这样的信息再多,也会给人以信息短缺的印象。这种短缺不是真正的信息不足,而是信息失衡。即对于表面的损失报道得较多,而造成损失的深层原因却报道得很少;空洞的数字多,而对于灾难中的人的报道很少。冰冷的数字掩盖了对于雪灾中民生的关注,使报道缺乏人文关怀而失去感染力与吸引力。

3、注重从正面塑造政府及官员的形象

在此次灾难事件中,对于权力机关及官员的报道全是正面的。在这些报道中体现出的都是政府为缓解雪灾造成的后果所作的不懈努力。而对于在灾害中出现的交通秩序不佳、食品涨价、供给不足、应急机制缺乏等方面所涉不多。对于政府工作的太多篇幅的报道忽视了百姓的感受与声音,也是对外传播中灾难报道缺乏人文关照的一种体现。太多的对于官员指挥若定、英勇抗灾的事迹的报道,在对外报道中会产生过犹不及的效果,容易让国外受众形成对中国官员的刻板印象。在这种报道中由于口径统一而会给人以一种呆板而没有人性化的感觉。官员没有个性化的语言通常让国外的受众看不出官员在突发事件中的态度和意识。

四、突破:关于国内灾难性事件对外报道的思考

鉴于以上三点不足,笔者认为,我国国内灾难性事件的对外传播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寻求突破:

(一)内容的突破:民生为本

1、加强现场采写,增强报道的可感性

传播的内容决定传播效果,而关于灾难的最具震撼力的报道内容只有靠现场采访获得。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日报》来自灾区现场的报道甚少,主要是因为记者未能深入受灾地区现场感受受灾情景。梵·迪克认为,报道的直接性和记者对事件的接近性都是确保报道真实性的重要修辞手段,从而确保新闻的可靠性。

言说的可感性越高,可信度越强。记者只有奔赴事发现场,亲身感受灾难的残酷和破坏性,才能直接描写事件进程或利用现场目击者的言说再现灾难场景,以平等的口吻与受众交流,做到报道真实可信,引起国外受众的共鸣。

2、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使报道在整体上更加可信

太多的宏观视角的报道会让人觉得空洞,尤其是对于远离中国的外国受众来说会降低灾难后果的可感性。单纯的官方统计数据的展示容易给人留下生硬、刻板的印象而缺乏人文关照。这也是单纯的“我说你听”的宣传思想的体现。

在对外传播中,要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受灾情况,应做到点面结合。将整体的受灾情况以图表的形式简洁直观地表现出来,而对于民众的生活则要以详细的笔触将其描绘出来。灾难性事件中最能体现人类具有共性的美好品质,如善良、勇敢、团结等。我们的对外报道应多从普通老百姓身上挖掘美好的东西,小中见大,从百姓的普通生活与美好品质反映我们时代的发展与人心的走向。《中国日报》此次也抓住了灾难中特别感人的一些事件,为这一阶段的报道增添了色彩。如在深圳打工的小伙子杜登勇徒步寻找受困女友的故事,还有受雪灾困扰的长沙及郴州的百姓的生活,年老的一代与年轻一代截然不同的反映与感受。这些报道都让外国读者真正了解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产生亲近感,于无声处逐渐影响国际受众对中国对外传媒的态度,从而改进传播效果。

(二)刻板印象的突破:化官为民

1、从民生的角度反映政府的得力措施

由于西方长期的“政府不合作主义”传统,西方的受众对官方色彩太浓的媒体有一种天生的不信任感。如果能从民生的角度描述政府面对雪灾所采取的积极措施,让百姓说话,让百姓来言说政府措施,就会可信得多。其实政府在这次雪灾中措施是比较得力的,可惜在报道中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如对于交通分流的车辆实行补贴、对在高速公路上受困车辆及人员实施救援等等。

2、从人性化的角度塑造政府官员形象

《中国日报》这次对于雪灾中的官员的报道比较程式化,给人的感觉他们都是奉命救援,缺乏个性与人情味。其实官员在这场雪灾的救援中是极其辛苦的,有很多感人至深的场景。官员亦是普通的人,长期工作在抗灾第一线,他们对于被困群众的同情、关心与普通人是一样的。他们有对于工作的责任感,也有对于家人的愧疚与牵挂,这是我们的对外报道应该着力展现的。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国内其它一些媒体做得很好,有值得《中国日报》借鉴的地方。

(三)视野突破:放眼世界

1、平衡信源:增加客观性

信源被视为塑造新闻框架的首要变项,是形成意识形态的首要和关键步骤。记者—信源的关系构成首要的新闻框架。信源问题关涉新闻的客观性、公正性。报道要客观公正,记者就不能过渡依赖“常规信源”而忽略或者屏蔽其他消息来源。因此,要淡化中国对外传媒过重的官方色彩,就必须使用多方信源,而不能只囿于官方的信源。要多采用中国民间或是国外权威人士、权威媒体在同一问题上的看法。对于此次中国南方雪灾造成的巨大损失,中国媒体的反思仅限于对气象部门落后的设备而造成不准确的预报,而对于雪灾初发时期政府应急机制的缺失没有涉及。而国外一些媒体有着非常冷静而又客观的看法。对外传媒应该选择其中有价值的观点予以发表,在不同立场观点的对举中显示平衡性。信源的平衡,可以力避一家之言,有效地改变正面报道为主的现象,做到正负面报道的平衡,中国对外传媒的公信力在这种平衡中逐渐获得提升。

2、接近性、服务性并重

在此次雪灾报道中出现的外国政府和首脑对于中国雪灾的关注以及外国友人及机构的捐助的报道篇幅很小,对外国在华受雪灾的人员及企业关注度也不够。如果《中国日报》能以图片的形式将各国的捐助、问候列举出来,在报道中多涉及受灾地区外企及在华外籍人士的情况,让他们说话,无形之中能增强贴近性,引起外国受众的关注。

其次,因为灾难发生地离外国的受众很远,他们最关心的可能是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如他们所向往的风景名胜。《中国日报》如果能将各地受灾的旅游景点以图表形式表现出来,会有更强的服务性,让国外的受众感受到无形的关怀,觉得媒体亲切可信,从而提高接触度。同时,可以将此次雪灾的损失情况与美国曾经发生的大雪灾加以比较,让受众直观地理解中国雪灾的严重性。

总之,中国的对外传播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同时,对外传播的总体框架要取得根本性的突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而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不停地摸索与总结中方能取得长足的进步,我们拭目以待。

摘要: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的雪灾因为其延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程度深成为国内媒体同时也是中国对外传媒的报道重点。本文选取《中国日报》对此次冰雪灾害的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报道倾向、报道角度、报道议题、报道信源等方面的分析入手,探求灾难报道背后所蕴藏的我国对外传媒的价值诉求与传播意图,并评估此次报道的成就与不足,为我国对外传播中国国内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提出较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日报》,对外传播,灾难新闻

参考文献

郭可:《当代对外传播》,[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安德斯·汉森著,崔国保等译:《大众传播研究方法》,新华出版社2004

中国灾难性报道 篇8

1. 外国媒体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原则

灾难性事件一般具有破坏性、异常性、区域性等特点, 使得这类报道与其他报道题材存在明显的区别。在报道中不仅要注意新闻角度选择、信息处理方式等常规问题, 更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新闻伦理, 避免煽情、消费灾难以及二次伤害。因此, 无论中国媒体还是外国媒体对待灾难性事件的报道都要非常谨慎, 而外国媒体的许多原则和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1 全景式客观报道避免煽情

2011年3月, 日本地震海啸引发核泄漏事故, 面对严重的灾难, 日本NHK在此次灾难报道中严格坚守新闻客观性, 在报道细节上处理得更得体。整体报道风格主要以冷静客观的思路去报道新闻, 镜头以及文字都避免涉及到血腥、死难和伤感等镜头, 没有过度展现灾民的悲伤情绪, 体现了节制、坚忍的报道风格。在报道角度的选择上, 此次NHK注重事实性的新闻报道, 将报道重点放在灾民积极自救以及政府积极展开救援上, 尽力回避渲染悲情的煽情描写。NHK对日本这次空前的灾难报道给人们留下了冷静、客观、节制、坚忍的良好形象。

1.2 专业解读与事实报道并重

外国媒体尤其西方媒体历来具有深度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的传统, 对新闻专业主义有着很高的推崇。对于灾难性事件的报道, 西方媒体本着事实报道与专业知识解读并重的方式, 普遍为灾难新闻添加背景性知识, 引导人们深入认识灾难的成因及后果, 并积极提出预防措施。2014年3月, 对马航MH370失联客机的相关报道, 牵动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神经。在这次报道中, 中国媒体对航空专业知识的缺乏以及对解释性报道的不重视, 让人们感受到的是苍白无力。反思此次报道, 有专家指出——灾难性新闻报道要及时提供解释性的背景知识, 要让受众全方位了解灾难的成因、发展、后果以及预防手段等等, 要将专业解读与事实报道结合起来, 这样的新闻才能显得饱满和权威。当然, 媒体记者不可能通晓所有领域的专业问题, 求助于权威专业人士对灾难进行深度解读, 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途径。

1.3 以全局为重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

美国9·11事件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 也是美国国家战略的转折点, 从此以后, 美国有了一个新的历史分界点——那就是9·11事件。对于美国新闻界来说, 关于9·11事件的报道, 美国媒体几乎一致的站在了美国政府一边。过去以独立于政府、敢于批评国家政策为荣的媒体和舆论界“温和”了许多。大量电视节目和新闻报道, 都在颂扬政府官员、公务员、警察、军人的克己奉公和爱国情操, 一些主流刊物为9·11而出版的专辑几乎都是爱国主义的宣传材料。美国媒体令人意外的报道取向恰恰证明了在对待灾难性事件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这个原则是以客观独立为标榜的西方媒体也无法回避的。

2. 中国媒体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的改进

中国媒体对灾难性或者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导向发生改变的转折点始于2002年的非典事件。正是认真反思了非典报道中信息不透明带来的社会恐慌以及媒体公信力受挫的教训, 中国媒体对灾难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一改以往少报、不公开报、内外报道口径不一致的做法, 开始重视信息的及时公开报道, 由关注政府的宣传口径改为关注普通民众的新闻口径, 逐渐恢复了媒体报道的独立性。此后, 中国媒体在5·12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云南盈江地震中表现出的媒体客观性和独立性, 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好评。

针对灾难性新闻, 中国媒体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报道水准, 其报道的世界影响力逐步得到国界新闻界的认可。灾难总是伴随着悲伤、恐慌、流血和伤亡, 中国媒体在报道灾情的同时一贯重视舆论引导工作, 及时疏导舆论情绪是媒体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从2008年汶川地震报道开始, 中国的主流媒体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时, 不仅做到了立场坚定、客观报道的原则, 而且在舆论引导上积极主动有所作为, 有效杜绝了伴随灾难滋生的谣言和流言。在尊重遇难者尊严坚持新闻伦理的角度上, 中国媒体有了很大的进步, 报道中对灾难现场画面以及文字表现上都更加理性、更加注重新闻伦理和人文关怀。

3. 中国媒体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的不足

3.1 临场处理能力有待提升

中国的记者报道灾难性事件时, 受思维定式影响, 不善于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的高度和角度去记录灾难, 报道出来的新闻大同小异角度单一缺乏新意, 多是记者将新闻事件碎片化的简单呈现, 这是中国媒体报道灾难性新闻的通病。灾难性事件发生后, 现场情况的复杂性和难预料性以及危险性时刻考验着媒体人的临场处理能力, 尤其是自然灾害报道, 你不能预测下一秒灾区会发生什么, 也许灾难会再次降临。如何在纷乱的环境中抓取到最佳的新闻角度, 既要保护好自己又要避免伤害到受伤者, 需要记者具有冷静的头脑和临危不乱的处理能力。灾难现场情况复杂, 新闻工作者进入现场, 不要影响救灾工作, 本着不伤害不妨碍的原则, 寻找合适的报道时机, 这些对记者提出了较高要求。媒体要根据现场的复杂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 不要因为急于发稿抢新闻, 给现场救灾带来负担, 但是也要避免报道的程序化, 曾经参与芦山地震报道的《瞭望东方周刊》的记者周范才认为, 报道如何均衡覆盖在受灾的地区, 避免芦山地震报道中媒体过度反应和报道资源扎堆的情况, 是尤为值得总结的地方。

3.2 灾后反思总结性工作不到位

中国媒体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工作一般会随着事件的结束而结束, 对灾难事件发生后的总结反思以及追责报道, 尚显不足, 这一直是中国媒体需要继续挖掘的方向, 更是媒体报道深度和社会责任彰显的体现。灾难报道结束后的后续工作也不容松懈, 尤其是重大的人为原因导致的灾难事故, 进一步探求灾难发生背后的原因追问责任, 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起到警醒社会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可以为避免发生类似的事故提供参考, 也可以为人们预防类似故事发生、减少伤亡提供借鉴。

结语

当下, 各国媒体都十分注重灾难类新闻的报道, 近年来, 中国媒体对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事件的成功报道, 使得媒体形象在国际上日益提升, 中国的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水准也受到国内外一致称赞。但是与外国媒体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普遍缺乏历史性的大角度和社会性的宽视野、信息碎片化太多、信息资源利用不平衡, 客观性、专业性、深度性不足等方面。面对灾难性事件的发生, 中国媒体应该发挥好社会瞭望者的崇高职责, 不断改进报道中的不足之处, 首先要保证受众对灾难情况的知情权, 既要引导好舆论又要在国际上树立好国家形象。■

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地灾难多发, 对于灾难的报道工作都牵动着灾难发生国的敏感神经。对这些重大灾难的报道工作不仅是对媒体综合实力的临场考验, 更是展示国家形象体现人文关怀的契机。全球各大媒体在报道本国灾难时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媒体风格, 尤其是日本和西方某些知名媒体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体现出来的原则和经验, 是值得我们中国媒体认真学习的。

关键词:灾难,新闻报道,专业性,深度性

参考文献

[1]邵卫科.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探析[J].新闻爱好者, 2013, 9

中国灾难性报道 篇9

3月11日下午14点04分, 也就是大地震发生19分钟之后, 央视新闻频道在新闻直播间通过滚屏字幕播出日本发生大地震的消息。14点05分演播室插播最新消息。14点17分即连线驻日本记者, 播出日本地震画面, 并报道了中国地震台网正在会商、稍后连线的消息。一直到18点, 日本强震的直播窗口始终打开, 对地震灾情持续直播。在央视新闻频道的东日本地震报道中, 比较注重新闻的新闻价值, 强调公正, 平衡和客观。央视对日本地震事件的报道引起强烈的社会关注, 2011年3月11日至2011年3月13日, 新闻频道收视份额为4.186%, 明显高于往年相同时段。

一、现场直击灾难事实, 注重新闻性, 避免过多煽情色彩

用现场直击的方法及时迅速的报道地震海啸和核辐射等的完整过程。在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里大量的插入NHK直播的日本地震的画面。NHK的报道特点是“有信息量却不侵犯个人, 有数据不煽情, 有各种提示却不造成恐慌。”所以会注重事件的冷静客观, 和还原灾难最真实的情况。而新闻频道在报道自己台里的记者采访的新闻时也仍然是强调现场和新闻事件的新闻特征, 很少有再出现汶川地震的报道中一系列打动人心、催人泪下的感人场景了。

从3月11日到3月17日, 央视新闻频道打破原有固定栏目编排, 从21:30到零点, 利用“新闻1+1”和“环球视线”的创作团队, 制作连续两个半小时的特别节目。由于打破了栏目的概念, 使整个时段的报道内容完整、风格一致, 呈现出不同于常态节目的深度和现场感。在白天时段中, 平时固定的栏目时间也被打破, 全天候直播, 随事态发展随时跟进报道内容。

二、接近性原则重点关注中国在日救援及华人安全, 并扩展视角关注民情

本人研究了从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发生至3月31日的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节目发现这半个月里关于日本大地震的1088条新闻 (只看新闻标题) 中, 其中与灾情本身有关的有892条, 与中国救援有关的有77条, 与国际救援有关的有14条, 与在日华人安全有关的有67条, 与专家解读有关的有38条。从这个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和灾情本身相关的新闻之外, 剩下的这几类新闻中, 与中国救援和在日华人安全有关的新闻条数所占的比例达到了73.5%其中中国救援占到了39.3%, 在日华人安全占到了34.2%。

如在《新闻直播间》3月13日的新闻中有连续的几条新闻先后都是报道中国救援队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即将飞赴日本重灾区”、“中国使馆工作组抵达重灾区”、“日本大地震特别报道:中国国际救援队抵达东京”、“中国国际救援队已抵达日本”。在这几条新闻之前, 即中国国际救援队快要赴日时还在播出了“中国国际救援队走过的十年历程”。

再如同样《新闻直播间》3月16日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全力搜寻幸存者”这则新闻中有这样一段配音:。由于当地供水短缺, 救援队员们的脸越来越黑, 不是因为阳光强烈, 而是因为他们抵达大船渡后只能“三不洗”, 队员们在抵达灾区后没有洗过脸, 没有洗过脚, 也没刷过牙。为了不让家人担心, 很多救援队员到日本执行任务并没有告诉家人。

而在3月19日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周刊》的题目为“大地震的微记录:别让灾难带走希望”的日本大地震特别节目中, 在这一期节目中所谓的“微记录”就“微”在节目以记者找到的亲历地震的几个在日华人 (王洪喜、孔晓楠、王燕、旅日作家萨苏等) 口述整个地震和海啸的过程为节目的线索, 通过他们的视角来关注整个灾情本身。整个节目分为“灾难降临”、“平安信息”、“辐射阴影”、“紧急避难”、“跨越灾难”这五个环节, 一步步深入, 从对灾情的关注到对于民情的关心, 再上升到一种对于民族的、人类的灾难的思考。

三、注重专家解读, 开始强调防灾知识的宣传

3月11日下午16:40,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进入新闻频道的直播室, 向人们介绍地震的原理和相关知识, 这样的解读一直持续到到晚间“东方时空”和“环球视线”时段。从上面的数据也可以看出, 在《新闻直播间》里除了对于灾情的报道外, 专家解读占到剩余几个类别的19.4%。

从孙士鋐开始, 央视的评论员和专家智库系统也启动应急机制。与以往不同的是, 本次特别报道的嘉宾并非由各个栏目自行邀请, 而是统一由央视新闻中心评论员组负责组织。评论员组不仅负责专家的发掘和联络, 还负责接待和内容提供, 有效地解放了各时段节目和栏目的压力。从地震发生开始, 央视新闻频道一共邀请了地震监测、日本政经、核安全、地震救援、海啸预警等领域十几名专家, 实时关注前方动态, 及时做出权威解读。在新闻频道, 访谈时段从“朝闻天下”一直贯穿至“午夜新闻”, 实现了专家解读的全天候无缝连接。

纵观中外新闻发展历史, 灾难性报道一直是新闻活动的焦点, 在新闻报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一席之地。如果媒体在灾难性报道中不能有所作为, 那么, 媒体就失去其本身的功能与作用。自然灾害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在灾害发生的时候, 人们需要大量的信息来指导判断, 以便采取正确的应对灾害的措施, 新闻媒体有责任满足人们的这种基本需求。因此电视媒体作为媒体中的主流形式之一, 对灾害的紧急报道具有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它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对正在发生的灾害进行同步报道, 尽最大可能地为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迅速提供准确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高梅.王艳萍.《央视汶川地震报道解析》.《东南传播》.2008年第6期.

[2]白楠.《新闻专业主义视野下的电视灾难新闻研究——以央视汶川地震直播报道为例》[D],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 200905.

[3]焦彦艳, 《电视灾难报道的情感信息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新闻学.201005.第40页.

[4]穆素华.张士峰.《日本地震:电视“快反”报道的创新实践》.《中国记者——焦点》, 2011年4月.

灾难性报道报什么? 篇10

1. 时效性

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 NHK电视播音员报道:“日本国会已经中断了会议, 政府进入紧急救援状态, 宫城县知事已向政府求援, 希望派遣自卫队进入震灾前线。”余震正在发生, 海啸已经发生, 宫城机场被海水浸入, 东京全线的列车停开。电视台的播音员戴上了安全帽, 呼吁大家镇定, 逐一报道各地发生的受灾现状。第一时间的到位报道减少了人员的损失。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评价:“作为真正的公共电视台, NHK在国家重大危机时刻成为超越一切的公共平台, 维系了国民的精神和秩序。”

媒体作为向民众提供最新情况、确保消息通达的平台, 理该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做出反应。而多年来我国灾难性事件报道滞后现象普遍存在, 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在短时间内难以查清, 一些地方政府往往要求新闻媒体“待原因查明后再作报道”;二是灾难性事件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消极性的后果, 有些部门以“容易引起人心动荡和社会恐慌”为由对灾难性事件信息进行限制和封锁, 从而使此类报道胎死腹中;三是一些地方行政官员担心发生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灾难性事件有损政绩, 千方百计地阻挠新闻媒体的调查采访。

在信息技术日益现代化的今天, 封锁消息只是一厢情愿, 当人们无法从大众媒体上获取信息时, 自然会转向人际传播、网络传播, 甚至域外媒体。新闻媒体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突发事件进行信息封锁。灾害发生时, 媒体的首要任务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公布真相, 介入救灾, 引导群众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使整个社会形成合力, 共度难关。

2. 导向性

有一个镜头令人印象深刻, NHK正播放对官房长官的采访实况, 获悉福岛县第一核电站第1号机组有可能爆炸, 马上中断画面, 转而反复播放核辐射时的生活指导及相关避难信息, 每隔几分钟就提醒民众注意安全。共同社、时事社及其他媒体, 都在第一时间及时从各角度呵护着生者的安全, 给死者以尊重, 显示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日本的地震报道平静而详实, 而这正是受众需要的。“我从来没有在日本的电视上看到什么‘感人’的画面。”旅日专栏作家唐辛子在博客中写道, “我只看到不断报道还有多少人需要救援, 死亡人数又增加了多少, 专家分析和官方发言人讲话, 偶尔电视里会出现采访受灾者的镜头, 但大都是安坐在避难所的避难者, 他们说得最多的是:我们还需要水, 需要食物, 需要快些得到周围的信息……”

重大灾难性事件发生时期, 及时、具体、详细地提供信息, 对于化解情绪、稳定人心和应对灾害意义重大。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过程, 既是一个进行信息确认、材料收集的过程, 也是新闻报道影响着他们已有观念的一个过程, 而这正是新闻媒体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直接方式。对于新闻媒体来说, 采集和提供充足、连续的信息, 让受众以正确的思想认识所处的新环境及其行为规范, 这本身即是一种很重要的舆论引导。

灾难性报道究竟报什么?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在满足受众的知情权上:一是受众作为新闻接收的主体所具有的对灾难有关情况了解的权利;二是遇难者亲属和灾难受害人对事件全部真实情况与细节了解的权利。

而在我国灾难性报道中, “丧事当喜事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难不是新闻, 救灾才是新闻”, 曾经长期主宰着我国灾难报道的模式。天灾人祸带给人们的本来是一出悲剧, 但一些报道却硬把它演化成一曲颂歌, 忽略了对于灾情、伤亡的全面反映, 忽视了人文关怀和灾害反思, 使得灾难带给人们的警示作用丧失殆尽。

灾难当前, 公共传媒应是社会环境的第一望者。对内成为与受众零距离零时差的沟通者, 对外是国家形象的公共大使。

3. 摆正媒体的位置

作为社会的望者和公众利益的守护者, 媒体不但是重要的消息来源, 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救灾力量。

地震之后, 作为公共电视台的NHK全面跟进, 不停地轮流用日语、英语、华语、韩语等语种, 发布最新震情和可能发生海啸的地区, 给予震区的民众最大的帮助。旅日华人作家毛丹青在博客中说:日本电视台直播震灾现状时发现一家医院的楼顶上有人求救, 于是直升飞机上的女播音员报道了医院的位置, 很快得到了医院的详情, 包括医院的规模、设备以及住院人数等等。电视直播时急救援队已靠近了医院。

我国近年来的灾难报道, 人文关怀已逐渐进入传播视野。灾难新闻除及时地报道灾难, 理智、科学地分析灾难之外, 还应力求把受众的内心体验放在心上, 让受众看到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情状, 以彰显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那些曾经出现在我们采访现场的悲怆而又尴尬的场面, 希望从此消隐:在抢险现场, 比抢险队伍还要多的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媒体记者;一边是刚刚从地下救出极度怕光的伤者, 一边是闪光灯频闪的摄影记者;一边是刚刚救出的九死一生的伤者, 一边是记者想当然的发问……

在灾难性报道中, “有所为有所不为”考验着记者的职业操守和良知。新闻工作者肩负社会利益和媒体利益的双重身份, 既要恪守在现场传递真相的责任, 也要承担不对新闻当事人造成伤害的责任。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代表公众问责。日本大地震后的3月13日记者会成为媒体为公共利益发声音的典型案例。东京电力公司副社长藤本孝等六名高层人员在当天记者会上鞠躬谢罪, 但仍逃不过现场记者的围攻。有记者厉声逼问核电站情况:“3号机组会不会发生燃料棒熔化?”藤本孝回答:“目前尚不清楚。”记者当即对他吼道:“把话说清楚了!到底会不会?”“别含混言辞!”藤本孝只是答:“情况是严峻的。”

灾难报道的历史性突破 篇11

一、信息公开的突破——从及时上报到及时播报

汶川大地震报道,体现了信息公开的巨大进步,媒体反应速度堪称历年之最。新华社在地震发生10多分钟后,就发出了第一条快讯。新华社播发的英文快讯领先于所有外电,比法新社早6分钟,比美联社早8分钟。第一张地震图片也由新华社在地震发生28分钟后迅速发出。中央电视台在地震发生32分钟后,在新闻频道口播第一条新闻;当日15时20分,打破原有节目安排,推出汶川地震直播;22时,新闻频道和第一套综合频道并机直播“抗震救灾”特别节目,滚动播出抗震救灾有关消息和工作进展。同时,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派出多路记者奔赴抗震救灾前线,发回第一手信息。面对突发灾难,我国媒体反应之迅速、信息之透明,令许多国外媒体刮目相看。英国《泰晤士报》北京分社社长Jane Macartney用“前所未有的新闻开放,令人惊讶的秩序井然”描述她在四川灾区的所见所闻。

然而,信息公开的进步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同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携手并进。回顾一下1970年发生在云南通海的7.7级大地震和1976年发生在唐山的7.8级大地震,能更深刻地认识到灾难报道的巨大变化。唐山大地震三年后才披露死亡人数,通海地震直到三十周年公祭时才将死亡人数公之于众。在通海地震的第四天,云南某机关报发表了题为《我省昆明以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灾区人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迎击地震灾害》的报道,文中只字不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后《云南日报》和《人民日报》的报道内容,也仅限于灾区群众在大灾之后“不要救济和捐助”,只要精神食粮和精神鼓励。唐山地震第二天,《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一条新闻:《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 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文中仅10多个字提到了地震的后果:“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地震期间对新闻报道还进行了诸多限制,救灾指挥部规定,新闻记者不准进入灾区,只允许科技工作者进行拍摄,只能拍物,不能拍人。所以在今天,我们看唐山大地震以及上世纪70年代的所有地震的现场图片,都只有地震的场景,没有遇难者以及救灾者的照片。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政治民主进程的前进,媒体的报道空间在不断拓展。1987年7月18日,中宣部、中央对外宣传小组、新华社发布《关于改进新闻报道若干问题的意见》,其中第五条规定:重大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等)和灾难性事故,应及时作报道。1989年1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下发《关于改进突发事件报道工作的通知》,规定:为了争取新闻报道的时效,可分阶段发稿,先对最基本的事实作出客观、简明、准确的报道,然后再视情况的发展作出后续报道。2003年,“非典”的教训使信息公开有了新的突破,中宣部下发《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工作的若干规定》,显示了党和国家对信息公开透明度的追求。

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汶川大地震报道是政府和媒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后共同交出的一份合格答卷。信息公开的突破,充分显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开放心态。事实一次次证明,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科学正面的信息缺位,就会造成传言的迅速传播,严重威胁民众心理安全。在信息时代,一切试图瞒报的行为都属掩耳盗铃之举,只能招致更大的反感。隐瞒对阻止社会恐慌丝毫不起作用,相反,只有公开透明的信息才能消除恐慌。

二、报道思路的突破——从报喜不报忧到客观报道灾情

天灾人祸不可避免,对灾害的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而长期主宰我国灾难报道的思路,正如复旦大学王中教授所概括的:“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

回避灾害、灾难事实的报道,将主题扭转为对抗灾精神的歌咏,这种报喜不报忧的心态,是对“以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庸俗化理解。这种思路必然导致灾情报道少,对灾难的反思少。在以往的报道实践中,事先就定下了正面报道的基调,首先强调的是当地各级领导如何高度重视,如何雷厉风行地处置相关事务,如何将关怀带给受灾群众;部队官兵如何英勇奋战,奋不顾身;党员干部如何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对于受灾群众,则突出强调他们得到了妥善安置,“灾民情绪稳定”。诚然,这的确是灾害报道新闻事实的一个“平面”,不可忽略,但我们同样不能对另一个“平面”视而不见,或者有意回避,对灾难中最揪心的死伤人数,总是讳莫如深,读者最想了解的灾情的直观情况,却鲜有涉及。这样的报道方式表面上起到了正面引导作用,但是也易造成受灾地区所存在的问题被遮蔽,当报道的重点集中在为战胜灾难唱颂歌,就消解了灾后应有的反思,应该总结的教训,前车之鉴就不发挥作用,灾难中昂贵的“学费”就等于白交。

对受灾地区与受灾群众的情况,所以习惯于报喜不报忧,说到底是秉承着“以官为本”的新闻报道方式。对于天灾,正面报道可以避免将领导的处置不力甚至失策暴露于天下;对于人祸,则可通过对领导灾难发生后处置有力的强调,淡化人们对于其在事故隐患消除上不力的质疑,减免有关方面与上级对其责任的追究。报喜不报忧,是以忽略了灾难中沉默的大多数,遮蔽、淡化受灾群众的疾苦为代价,这样既违反新闻真实性原则,也助长弄虚作假的工作作风。

在汶川大地震中,灾难报道的思路有了根本改变。强震发生后不到20分钟,中国国家地震台网站上即向世人发布了地震的震中和震级。震后两个小时,重庆市率先发布了此次灾难的首批伤亡数字。此后,官方公布的伤亡情况一路更新。同时,对地震中暴露出来问题的反思,对一系列现象的追问,较好地起到媒体监督作用。这种正面事实的态度拓展了灾难报道的视野。

三、报道主角的突破——从突出典型到突出大众

当地震这样的自然灾难发生后,媒体报道的主要对象应该是谁?

在以往的灾难报道实践中,普通群众总是隐身的,即使出现,也是作为配角,作为道具,用以烘托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感激涕零之情,而群众在灾难中的遭遇与体验一向被笔墨所省略。

把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突出一个大写的“人”,这是以往的灾难报道中所缺乏的。思路的变化带来报道重点的变化,在汶川大地震报道中,普通人的命运成为报道重点。尤其是在汶川大地震报道的早期,媒体报道的重点锁定在对灾区普通群众的生命关怀上,通过大量的报道让社会了解这些个体的命运,他们的需要以及他们的经历,从而极大地激发社会各界的同情心。这正是报道思路的突破带来的变化。

哀悼日的报道,使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得以升华。国务院宣布,5月19日~21日为全国“哀悼日”,对地震中不幸失去生命的同胞给予最高的祭奠。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为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也是第一次为自然灾害中罹难的普通百姓降半旗志哀。全国各地的媒体都对“哀悼日”给予最肃穆的报道,所有报纸用黑色报头,并取消了广告;电视媒体停播一切娱乐节目和活动、体育赛事和任何形式的广告;所有网站页面一律变成了黑白色,停止一切游戏项目和互动栏目。

大地震带来的惊心动魄的生命悲歌,构成了一个宏大的主题,与此相比,其他主题都显得次要。可以说,汶川大地震报道打破了以往灾难报道的思维定势,老百姓成为报道的主角,对生命的尊重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但汶川大地震报道的尝试还只是个开端,并没有形成规律。笔者看到在7月份播放的一部反映抗震救灾的电视剧中,其视角依然是落入俗套的英雄史观,全篇呈现的只有官兵抗震救灾的英雄行为,而人民群众的形象被设计为十分钟内两次下跪感激。这说明,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灾难报道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创作主体的突破——从传统媒体唱主角到网络媒体打先锋

在汶川大地震中,中国媒体体现了空前的团结和强大的合力。平面媒体、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一齐上阵,以文字、图片、视频、博客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报道抗震救灾。有反映震情灾情、死亡人数的即时消息,有反映抗震救灾感人场面的通讯、特写,有报道抗震防震、卫生防疫基本知识的介绍,有现场采访,有连线访谈,有重点新闻节目,也有全天候直播。如此全面、立体的报道,在我国突发新闻报道史上是少见的。无数的非职业新闻人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播这场灾难的信息,形成创作主体的突破。

网络媒体在中国地震报道史上,首次成为新闻报道的先锋和排头兵。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在汶川大地震之后最先发出消息,最早获得地震信息的人群,多数是通过网络的渠道。在汶川大地震报道中,许多公民自发到现场拍摄采访,通过网络发回第一手报道,每个网民都可能成为新闻的发布者。网络媒体的互动功能使得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传播,充分满足了人们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事实的欲望和面对灾害心理表达的欲望,使民间话语有了通道。网上舆论对政府决策也形成了巨大的推动力,网络自发地形成救灾行动的监督者,成为政府的第三只眼睛,促进了汶川大地震中方方面面情况的空前透明。网络媒体的出色表现,将汶川大地震报道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汶川大地震中网络诗歌创作的高潮,几乎掀起了继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的又一次诗歌创作热潮。“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去天堂的路/太黑了/妈妈怕你/碰了头/快/抓紧妈妈的手/让妈妈陪你走……”这首题为《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的小诗,赢得了无数中国人的眼泪,而作者却是一位网络上的“无名氏”。汶川地震发生后,人们震惊、人们悲伤、人们感动,无数这样的“无名氏”将他们的感情投注在诗歌创作中,使网络上诗歌作品大量涌现。最朴素的语言,却流露出最动人的情感,显示了网络创作的活力与生命力。

综上所述,汶川大地震报道为灾难报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其中所蕴含的报道理念,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固定下来,形成新的新闻操作机制。■

中国灾难性报道 篇12

灾难性报道中人情味的体现与效果

灾难性报道中情感的渗入, 深化拓展报道价值。记者和主持人在采访和主持中融入感情, 在充满人情味的报道中深化拓展报道价值。2008年5月18日, 《朝闻天下》主持人文静在播报“母亲用身躯为自己的孩子撑起生命并留下感人短信”这则新闻时, 潸然泪下。央视早间新闻节目主持人赵普在播报抗震救灾新闻时多次潸然泪下, 致使主持工作中断。对于这些, 观众并没有责备他们, 反而因为他们的真情流露而喝彩, 为之动容。李小萌、张泉灵等工作在灾难一线的央视记者, 亲临灾难现场, 目睹受灾群众, 面对如此特殊的采访对象, 记者首先是一名要进行客观真实报道的记者, 但更是一名肩负重任的有爱心的“人”。作为“人”的记者, 将自己的感情自然而然地呈现在镜头面前甚至是掩面痛哭, 并不损害新闻的客观性原则。

在常态新闻中, 记者通常是保持不偏不倚公正立场的旁观者, 隐匿或者淡化自己的情感倾向, 但是面对灾难, 记者的情感几乎是无法克制的, “新闻工作者往往不能满足于报道显而易见的事实。他们还想把社会问题报道得富于人性, 甚至激起读者的同感。为了做到这一点, 他们必须和正在经历这些事件的人打成一片, 以深刻的洞察力采访他们, 心怀同情和关心描述他们的处境”①。在这次地震报道中, 大多数记者都是饱含人情味进行采访, 面对令人痛心的灾难现场, 面对失去亲人的灾民, 记者不得不动情也不能不动情, 用他们的真诚唤起了广大人民的救灾热情。

版面、画面及声音的人性化设计, 彰显人文关怀。“新闻传播的内容应具有审美价值, 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新闻传播活动中传者与受者的共识。”②在对汶川地震的报道中, 我国新闻媒体利用版面、画面及声音的人性化设计, 使新闻报道富有人情味, 报道内容不只是冷冰冰的数字和客观的受灾程度, 更多的是人性美的体现。报道中有一个震撼人心的画面感动着全国人民。2008年5月13日早晨, 在灾区废墟上, 一个左臂受伤名叫郎铮的3岁小男孩躺在临时担架上, 举起右手向8位抬着他的人民解放军敬礼。当小郎铮的坚强勇敢和感恩的敬礼出现在电视画面上时, 激发起了全国人民自强不息与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和对人民子弟兵的感恩之情。报道中还有一些感人心扉的声音, 2008年5月15日, 当救援人员解救被困很深的薛枭时, 薛枭指着旁边被困的同学说:“你们先救她。”但是薛枭的情况更危急, 由于困得很深, 救援人员有些着急, 此刻薛枭的一句话缓解了救援人员的紧张情绪:“叔叔, 别着急, 如果我能活着出来, 你们就要给我买可乐喝。”救援人员都会心地笑了。在生死关头, 这些“90后”把生的希望首先让给同学, 同时又不乏幽默。在这次地震报道中, 各大报纸头版的主要篇幅都刊登了抗震救灾的相关新闻, 甚至撤销广告, 全版刊登。《泰山晨刊》2008年5月19日的版面以“生命奇迹”、“爱的奉献”为标题, 配色为灰色, 占据1/5的版面;具有强烈视觉效果的插图占据1/3的版面, 成为强势区域;色彩上加大了对黑色的应用, 以黑白配色, 表示强烈的悲痛和坚毅。“灾难新闻并不是灾情展览、感官刺激和新闻炒作, 而应该具有一种人文品格和审美内涵。”③

对于灾难新闻的报道, 媒体应该对新闻事件的传播内容与形式进行审美观照, 并了解受众的审美心理, 版面、画面及声音的策划应该符合受众的心理接受程度和视觉要求, 使新闻报道具备良好的审美情趣, 使受众产生心理共鸣。

人情味的报道体现主流价值观。灾难性报道中适度情感的自然流露体现出主流价值观, 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对于汶川地震, 胡锦涛总书记及温家宝总理提出抢救受灾群众“生命高于一切”的指示,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主流价值观, 这种理念以媒体为渠道传达给人民群众, 将正确的价值观贯穿于整个社会。新闻媒体具有强烈的社会公共色彩, 承担着舆论导向职责, 良好的舆论导向可以达到稳定社会的目的, 有利于危机事件向积极方面发展。

在报道中, 前线记者将最主要的画面留给了那些埋在废墟下的虚弱灾民和他们渴望被救助的企盼, 以及奋力抢救灾民的救援现场和救援人员的不畏艰险, 充分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指示:“灾情就是命令, 时间就是生命!”新闻报道中融入人情味, 记者和主持人的真情流露, 体现了保障灾民生命始终是第一位的, 抗震救灾, 救人最要紧。以人为本是救灾的核心, 抢救灾民生命是整个抗震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种情感倾向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 符合国家的主流价值观。

人情味的报道应注意“度”的把握

汶川地震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汶川地震的报道, 对于媒体也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考验。“面对大量的、新鲜的、持续的新闻来源, 能否把握妥当, 检验着媒体思想的深浅、手段的高下、效益的优劣。”④灾难新闻是具有强大卖点的新闻, 但是单纯依靠情感和泪水去追求受众关注的目光, 而忽略客观真实的新闻事件、忽略良好的舆论导向, 报道上就会出现理念或者价值观的偏差, 有违政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有违人文关怀的宗旨。因此, 在灾难性新闻的客观性报道中融入人情味要把握好“度”, 既要体现政府和媒体的人文关怀, 又要保障受众的知情权, 同时也有利于政府对灾难事件的良好处理。

人情味的融入应以客观性报道为基础。在灾难性报道中, 人情味应该与客观性相结合, 体现人文关怀。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 有些媒体刻意地宣扬人文关怀, 脱离客观公正的原则过分抒发感情, 致使新闻的客观性与情感相分离, 不仅破坏了应有的人情味, 也损害了新闻固有的客观真实性。

新闻报道中的情感运用不是随意的, 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倾向强加于新闻报道中, 因为过分的情感投入既损害了新闻的客观性, 又因为情感的过于直露而影响受众对于新闻报道内容和形式的接受程度, 所以新闻作品中的情感运用要遵循新闻自身的规律。

充满人情味的报道不等同于煽情。新闻的情感渗透着理智的因素, 充满人情味的报道需要处理好情感与理智的平衡问题, 如果过分注重情感就会使媒体走向一种极端, 那就是煽情。新闻的情感因素是基于客观事实本身的, 媒体的情感因素要在理智的基础上进行发挥, 如果过分强调感情, 就会违背人情味本身的内涵和作用。在实际的新闻工作中, 新闻工作者不应该为了体现人性美而着意地或是随意地进行人性化的感情抒发, 而应该用新闻事件、新闻事件中所涉及的人物本身来体现情感因素, 用对客观事件的叙述来承载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情感关注。

处理好情感与理智的问题, 避免煽情, 这对于媒体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至关重要。“新闻舆论引导的直接目的是以新闻舆论影响公众舆论, 使公众沿着新闻媒体所希望的方向运动, 同时避免出现与理性、良知和社会意识形态相违背的负向舆论。”⑤作为媒体要对公众对国家负责, 要具备正确的舆论导向, 媒体如果煽情其目的不是以自己的社会职责去打动受众, 而是要让受众明白媒体自身是在打动受众, 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获取收视率, 而不是以感动的积极事例来引导公众、启迪公众。在灾难性新闻中, 如果把充满人情味的报道形式等同于煽情, 就与媒体要宣扬的人文关怀不完全符合, 与唤起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共同抗震救灾的目的相违背。

强化“受众本位”的媒介思想。“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就是指媒介的一种能力: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 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⑥由于我国媒体把引导正确舆论作为一项基本的任务和要求, 所以在诸多关于媒介对舆论的引导理论中, 议程设置理论越来越受到我国传媒界的重视, 在灾难性报道中, 媒介的议程设置的导向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

在以往的灾难性报道中, 议程设置有一些误区, 在这次汶川地震的报道中, 媒介以人文关怀作为舆论导向, 在客观报道的同时融入人情味的报道, 突出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的主题, 切实做到了以受众为本位。“受众本位, 就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的传播活动中, 应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以满足受众获取多方面信息的需要为己任, 以提高受众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 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⑦

注释

1罗恩·史密斯[美]:《灾难情境中的新闻伦理学》,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1年版。

2邓利平:《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多维视野》,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1年版。

3罗恩·史密斯[美]:《新闻道德评价》,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1年版。

4王雄:《新闻舆论研究》,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年版, 第155页。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第213页。

上一篇:网络财务的特点和策略下一篇:MS320DM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