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学生拓展阅读

2024-08-18

七年级学生拓展阅读(共11篇)

七年级学生拓展阅读 篇1

拓展阅读就是在阅读教材文本的基础上,引入与教材文本或主题相近,或内容相似,或人物相同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对比联系性阅读。让学生在多层次、立体化的阅读模式中,架构起对教材文本的整体感受,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一、在拓展性阅读中揭示背景

很多文章,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相应的创作动机。教学中,如果教师无视这种创作目的的存在,而仅仅就着课文进行教学,对文本的把握和理解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偏颇,教学效益也必将形成一定的折扣。因此,教师理应帮助学生将能够反映事件背景的文字资料提供给学生阅读,促发学生深度掌握文本形成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洞察文本内在意蕴。例如在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教师以林冲表现出的“谦让、忍让、恭让”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特性。而学生则说,林冲一身好本领为什么要处处忍让呢?显然,学生对教材中这个故事的背景资源并不是很熟悉。于是,教师补充了少儿版《水浒传》中的相应章节,将林冲的故事引入学生的阅读体系。背景资料的渗入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文中人物的一言一行,走进文本的内心世界,实现了与人物的有效对话。

二、在拓展性阅读中丰厚意蕴

激荡情韵是很多文章的特色,而这些情感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阅读教学中,教师再精彩、再深入的分析语言,对于这样的文章都显得苍白无力。此时,教师应该引入其他的阅读材料加以印证,避免教师声嘶力竭而又无法实现教学目标。拓展性阅读可以通过阅读材料的补充,形成整体的情感磁场,将学生身心聚焦围拢,从而形成情感合力,实现文本的价值体系的突破。例如教学陆游的名作《示儿》时,教师紧扣诗眼“悲”字入手进行教学。但仅凭诗歌的内容和教师渲染的语言,无法真正体味诗人亡国的悲伤。于是,教师将陆游的其他诗作引入课堂———“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想象不能收复失地的悲悯情怀;“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体验陆游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的悲怆。多维资料的拓展,让学生逐渐对陆游“但悲不见九州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生拾着文本资料的“台阶”往上攀登,提升了学生对诗歌的品悟格调。

三、在拓展性阅读中对比联系

相同的事物不同的作者有着不一样的看法,文本也会阐发出不同的意蕴。如果在教学中,特别是在文本的高潮处能够引入不同文本对类似情境或者事件的注释,则能让学生在对比联系之中强化学生的认知体验,形成强烈的共鸣。例如在教学《牛郎织女》一文时,当学习到牛郎织女被天河所隔,只能每年七月初七在鹊桥相约一次时,有学生提问:这样的生活还能算幸福吗?还值得牛郎织女坚守吗?此时,教师则引入秦观的著名词作《鹊桥仙》,尤其是借助词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解读,从而为学生深入感受牛郎织女矢志不渝的坚贞爱情奠定了基础,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爱情观有着重要的价值。

四、在拓展性阅读中比照原文

入选当下教材的很多文本都是节选自名家名篇。入选教材之后,编著者因为篇幅、用词习惯等问题,会对原文进行适当调整删减。而这样的删减对于阅读教学而言,就产生了重要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教材文本与原文之间进行品析式阅读,这对于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品味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少年王冕》中描写景物一段,与原版《儒林外史》就有着明显不同。教师将原文段落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在找出语言不同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品析。引入名著中的原文片段,不仅深化了原文中内容的体悟,也为学生辨析词语提供了扎实有效的平台,更为学生由教材向名著的拓展过渡创设了桥梁,可谓一箭三雕。

五、在拓展性阅读中联动印证

同一类型、同一主题的课文,势单力薄、形单影只。为了拓展教学的广度,开掘阅读教学的深度,教师可以将主题相同的课文聚合起来以供学生对应阅读,让学生能够聆听各个时代、不同作者的不同声音。学生在这样的资源共享中,实现了视域的共融,提升了教材文本的情趣领悟。例如《师恩难忘》是一篇怀念儿时老师的优美散文。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可将适合学生阅读的关于描写老师的文章一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从不同的类型中多维度感受教师的魅力和恩情,并以不同文本为范例,积累描写老师恩情的写作方法。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的经典课例“送别组诗”也是拓展性阅读的典范之作,孙老师将数篇送别题材的内容整合起来,让学生联动阅读形成印证之势,充分感受诗人在各自诗篇中流露的离别情绪。大量主题相同文本的补充,让教材中贫瘠的土地变得更加肥沃,学生的收获自然丰润厚重。

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放置在无垠的大海中。教材中的文本就是这一滴水,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将这滴水引入大海的过程。教材中的单篇文本只有在群文阅读体系的浸润下,才能与其他文本形成彼此交融、相互辉映的效应,学生的情感认知、言语生命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着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

高年级拓展阅读的设计 篇2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语文阅读 拓展 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2-059

语文学习离不开阅读,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应该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兴趣,合理安排阅读对象和阅读内容。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应从学生的阅读能力出发,不断丰富其阅读范围和阅读形式,拓展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一、小学语文拓展阅读要以文本阅读为基础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量和阅读范围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按照新课程的规定,小学阶段的阅读总量应该在145万字以上。但小学六年的语文教材总共才不到24万字,如果仅仅靠阅读课文是很难完成阅读任务的。如何高效、快速地缩短这惊人的差距,达到课标要求的保底数字,已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难题。

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的要求,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指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成为当前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时间认真开展文本阅读,读好课文内容。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利用网络给学生提供有益的阅读内容,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丰富学生的阅读空间。

对学生进行语文拓展阅读训练,关键是在阅读中选好课例。利用课例阅读,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盲目阅读,而要探索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语文拓展阅读能力的指导方法,优化班级拓展阅读的效果。

拓展阅读是以课文阅读为基础的课外内容的阅读,是对课文阅读的补充和丰富。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拓展阅读内容的选择要围绕文本阅读内容,选择相同题材和内容的阅读对象,这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

二、拓展阅读要与文本阅读相结合

拓展阅读是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对文本的某一重点进行相关迁移延伸和阅读强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开展拓展阅读,要利用好课例,做到“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把课内的课文阅读与课外的拓展阅读结合起来。

例如,在学习《狼和鹿》的教学内容时,在课堂阅读中,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通过阅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文章的教育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阅读效果,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在拓展阅读中,有两个阅读途径。一是课内的语文阅读。课内的阅读时间短,一般以阅读教材内容为主,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文本的阅读。二是拓展阅读,主要是放在课外时间。根据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推荐拓展阅读书目,让学生自主阅读。教师还应根据阅读要求,定期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这样就可以把课内的文本阅读和课外的拓展阅读很好地结合起来。

三、小学高年级拓展阅读要合理利用课例

小学语文的阅读主要是文本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课文阅读为基础,但也要丰富学生的阅读范围,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适合他们阅读水平的,有利于课文学习的拓展阅读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无论是那一种途径的阅读,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不管是哪种课堂基调,都只是为内容服务的手段或途径。阅读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学生的审美能力、质疑能力、思辨能力等。有了这样的目标,阅读才能有效果。

如文本阅读中,对《槐乡五月》课文的阅读,可以为学生营造美丽、喜悦而又陶醉的氛围;对课文《日月潭的传说》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更多的大义和悲壮;学习《长城和运河》一文时,要让学生通过文本阅读去体验课文诗一般的优美语言、形象生动的描写,去理解长城的雄壮、运河的壮美。但课文的内容是有限的,而描写长城和运河的作品太多了。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推选一部分描写长城和运河的作品,让学生去拓展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是世界伟大的古代建筑奇迹之一,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和运河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在阅读体验中,学生将充满无比的民族自豪感,这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是课内的课文阅读,但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还要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开展拓展性阅读。这能帮助学生在文本阅读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培养七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 篇3

一、诱导学生阅读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对低下, 再加上贪玩好动, 对读书不可能顷刻间就“如饥似渴”, 教师必须循循善诱, 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在教学中, 我经常开展一些活动, 使学生在活动中接收更多的信息, 激发阅读的兴趣。

(一) 让学生有阅读的渴望

强烈的阅读兴趣是促进阅读活动深入开展的内驱力, 是构成阅读能力最为活跃的因素。研究表明, 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想学的动力时, 身心就会处于最佳状态, 这时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我们可以遵循以上客观规律, 投其所好, 有意识地诱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在学习生活中, 教师要多倾听学生读书, 多表扬喜爱看书的学生, 多向学生朗读、推荐好书。讲故事是诱导学生读书的有效方式。每天上课前我安排一个三分钟的演讲, 内容一般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关, 然后由学生评价、打分。学生轮流讲, 人人必讲, 这样他们必须搜集材料, 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 有了兴趣后, 读书还要有好习惯。怎样培养阅读的习惯呢?

1.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做标记和批注的习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标记和批注, 对作品所传达的信息有了进一步的把握, 当他再次读到这本书时, 重温以前的见解和疑问, 做到“温故而知新”, 收获就会更大。久而久之, 这种良好的习惯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

2.培养学生在阅读时迅速略读的习惯。要大量地阅读, 如果每本书都精读,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大现实的。略读的方法有: (1) 看标题、内容提要和序言, 特别注意标题、主题和宗旨, 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 (2) 研究目录, 弄清楚书籍的大致结构。除了以上的两种略读方法外, 还有许多。七年级的学生如能掌握这些方法, 有助于在阅读过程中化难为易。

3.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写读书笔记, 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 对于积累学习资料, 是很有必要的。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读书的准则, 即一定要将自己的所感所悟写出来。课外阅读的目的在于多积累知识,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摘抄佳词妙句后反复揣摩、吟诵、领悟, 或对原文中的某些观点加以分析和发挥, 写出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二) 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

低年级学生的时间观念不强, 往往不能合理安排好课余时间, 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及时督促指引。如在家安排“亲子共读”时间, 既能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又能增进一家人的感情。在校安排晨读、午读时间, 让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

二、引入竞争机制

学生读了大量的书, 总会迫不及待地与同伴分享, 可开展书友会, 以讲故事的形式分享彼此读过的书, 让学生把读书作为自己的一种精神生活。此外, 引导学生读好书, 好读书, 避免跟风, 别人读什么我就读什么, 根本不管书的质量。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一些文学大师的作品, 指导学生读一本好书, 让学生受用一辈子。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环境对人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代“孟母三迁”的佳话成为环境育人的最佳范例。学校常新的宣传橱窗, 醒目的名言警句, 先进的管理理念, 活跃的学生团体、广播站、校报, 体现学校及学生特点的校服、校徽及校史荣誉感, 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校风, 等等, 这些良好的校园环境都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四、奖励惩罚要恰当

坏习惯成癖可怕, 令人生厌;好习惯养成可爱, 讨人喜欢。奖励惩罚对良好习惯的养成起着鞭策的作用。学校要有严肃的纪律、严格的管理、严明的奖励制度以惩戒坏习惯, 表扬好习惯, 对学生的好人好事和闪光点, 要及时给予奖励表彰, 体现学生自身的价值, 使其充满成功感、幸福感;对恶习劣迹、错误的行为, 要旗帜鲜明, 立即给予严肃、恰当的惩罚和批评, 采取果断措施, 促进学生清醒, 幡然悔悟。应用这两种手段, 好习惯因奖励而自然养成, 坏习惯因受罚而逐渐改掉。

七年级学生拓展阅读 篇4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一、日积月累

(一)重点字词:

1.易读错字:奕 瞪 簧 娓 2.易写错字:簧 奕 垂 3.需要重点积累的词语:

文质彬彬 仪表堂堂 虎背熊腰 身前体壮 神采奕奕 满面春风 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 健步如飞 活蹦乱跳 大摇大摆 点头哈腰 低声细语 巧舌如簧 娓娓动听 语重心长

(二)重点读背:能流畅地背诵“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最后一段。

二、理解运用:

1.交流本组课文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 2.交流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

3.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描写人物的看法

4、积累一批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成语。

三、情感体验: 1.了解成语“入木三分”的来源和含义。2.积累你知道的表现学习刻苦的成语故事。教学重点:

1、交流本组课文中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

2、交流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 教学难点:

1.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

2.体会成语的故事的意义和成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内容回顾。

1、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形象,他们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正面的,有反面的。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谁留给自己的印象最深,他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3、学生交流(先自己说,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二)回顾课文内容,揣摩写作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和《刷子李》《金钱的魔力》,并思考这几篇课文运用了哪些方法刻画人物?

2、小组交流:

把这几篇课文中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地方找出来,推荐给大家,并说说理由。

你认为在人物刻画上最成功的地方在哪儿?请分别说一说。

3、全班交流、点评。

(三)畅所欲言,尽情交流。

1、在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你一定还有其他的收获,也可以同大家交流交流。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在课内外学习和收集资料中的一些感受,谈自己在学习上的收获。

3、在这次的习作中,你是怎样学习课文中人物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的?

4.总结:人物描写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要从学习中发现知识,并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

第2课时 教学任务:日积月累 成语故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本单元课文运用了很多的方法刻画人物,如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的描写,通过这些描写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生动。这一课我们将积累一些关于这方面的成语。

二、情境积累 1.出示成语,正确朗读 2.积累第一组成语

(1)大家知道这一组成语是描写人物什么的?(外貌)(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 3.积累第二组成语

(1)大家知道这一组成语是描写人物什么的?(神态)(2)小组成员根据这四个成语表演。

(3)小组推荐最好的成员上台表演,让同学们根据他的表现说成语。

(4)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4.积累第三组成语

(1)请学生上台表演“点头哈腰”这个成语。要求分别表演“健步如飞、活蹦乱跳、大摇大摆”。(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5.积累第四组成语

(1)大家知道这一组成语是描写人物什么的?(语言)(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人物语言的成语?

三、小结过渡 刚才我们积累了许多描写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的成语,大家还说了不少,如果同学们能将这些成语在平时运用到作文或平时的交流中,那一定会锦上添花。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一人成语故事──入木三分。

四、学习成语故事

1.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2.交流不理解的内容。对《书断》、张芝等书法知识要作必要的讲解。

3.课文第几段是讲“入木三分”这个故事的?(第二段)4.再读第二段,用自己的语言,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外貌等 刻画描写,将这个故事讲得更生动更具体。

5.学生小组形式练习。6.推荐代表在全班讲故事。

7.王羲之写字为什么能入木三分?(勤学苦练)8.他是怎样勤学苦练的?课文第几小节介绍?(第一节)= 9.读一读这一小节,你有什么体会?

10.齐读最后一小节,用“入木三分”说一句话。11.课外拓展: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表现读书刻苦的成语故事。如:《爱屋及乌》《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

板书设计: 外貌

动作 入木三分

语言

限时检测:

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回顾.拓展七》限时检测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把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文质()()巧舌()()活()乱()()头()气()背()腰()()如飞 手()眼()目()口()

(1)描写人物外貌的词有:()();(2)描写人物神态的词有:()();(3)文质()()是()式的词语,我还知道()()。

2、入木三分的意思是什么?

加强课外阅读 拓展学生视野 篇5

关键词:课外阅读、拓展视野、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是一位乡村小学教师,一直教小学语文学科。在这段教学生涯里,我感觉教语文,最难教的是阅读与写作。这也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共识,尤其在农村小学,更觉如此。我们感到:农村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普遍较城市学生低。无论我们如何教,似乎对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的提高都不大。近两年来,随着新课程推广实施,我们更觉教语文很吃力。在测试中,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分低得可怜。新课程提高了阅读的要求。主要表现为:提前阅读,加大阅读量。从一年级就开始有阅读的要求,三年级阅读测试中就有两篇较长的文章。对写作,形式更是灵活多样。比如说明作文、想象作文之类,对学生对这些作文几乎是不能动笔。

我认为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农村学生阅读实践太少,见识太少。曾有人说过:你若想学会游泳,站在岸上是学不会的。同样,要提高阅读能力只有不断进行阅读实践,而农村学生阅读时间太少,除课堂内读课本外,课外几乎没什么阅读。即使有些,也只是一两本作文书,而且是在有了作文任务时才想读的。而阅读与作文是一脉相连的。阅读少,也导致作文困难。鲁迅是一位大文豪,曾有人问他写作的秘诀,他就指出他没有什么秘诀,只不过是读得多罢了。可见,阅读与作文的关系多么密切。我认为阅读对作文有利的原因大致有:首先,阅读能积累很多好词佳句,其次就是能增长见识,积累写作素材与技巧。总之,无论是从提高阅读能力方面来讲,还是从作文方面来讲,加强阅读实践是至关重要的,而对农村学生,我想说的主要是:加强课外阅读,拓展他们的视野。

我认为加强课外阅读,拓展学生视野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首先,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必要延伸。它能有效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于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课堂内的阅读也是有限的,在课内阅读中学生只是走过堂式的被动阅读,阅读具有更多的目的性,即为学阅读而阅读。教师在课内阅读中更多的是传授阅读方法。这种习得的阅读方法,学生只有在课外无限的阅读中加以运用、实践,方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如果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难得到提高的。

除了阅读方法外,通过课外阅读还能巩固在课内学过的字词,也能获得更多的新词,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在遇到新词时,通过上下文或查阅资料获得新词意思,也能提高释词的能力。

其次,加强课外阅读能增强学生见识,农村学生由于生长的环境相对封闭,见识少,从课外书上,可以见到自己不曾见识的事物,在写作时,不至于因为无知而无话可说:比如《我家的小档案》,学生不知如何下笔,很多学生是不知小档案为何物,更别说《我家的小档案》了。

第三,通过课外阅读不但可以了解很多不知的事物,还可以学得新的句型与写作的章法,这句法与章法积累多了,在自己写作时就能加以变通与运用,从而提高了写作的能力。

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新语文课程标准》也作了明确规定:“5-6年级要拓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比重,而农村学生几乎很少阅读,原因有客观的如办学条件差,社会家庭等因素,也有主观的,如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缺乏兴趣等。总的概括如下:

1、阅读兴趣不高。由于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没有形成一种读书的家庭氛围,好多学生读书积极性不高。虽然老师也有强调他们要多看课外书,但他们却因缺少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

2、阅读环境不善。农村小学缺乏资金,不能建立起一个象样的图书室,藏书少,而学生大多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买书少。学校也没有开设课外阅读课,从而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受限制。

针对农村的这种实际,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

一、创设阅读环境

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创设阅读环境,使学生有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1、学校要完善。学校应多方集资逐步完善教学设施。每个农村小学应着力建起图书馆或图书室。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图书馆意识。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查索工具找到所需信息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学习知识的好场所。

2、家长要配合。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知识、开发智力、增长见识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经常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书。一般而言,低年级学生以拼音读物为主,中高年级学生逐步过渡到纯文字,选择读物要做到:①内容健康,因为不好的阅读材料会误导学生。②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③类型要多样,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科普知识等都应涉及,阅读面要广泛。除陪孩子购书外,家长还应多陪孩子一起读书,总之,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二、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强,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1、榜样激励。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伟人、科学家及身边成功人士是如何读书的,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课外读书兴趣。革命导师马克思的一生都在书中度过的,他一生学习了几种语言,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陈毅将军看书时竟把墨水当酱油吃……古往今来,凡是对人类有所作业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

2、好书引读。根据学生特点,教师可选一些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让学生猜猜里面写了什么。学生易被吸引,就会热情地阅读,还可选一些贴近孩子生活的读物让学生读,学生读来倍感亲切就会去读。这样可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收获激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学习的愿望。”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利用早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佳句,举行朗读比赛,摘抄本展评,讲故事比赛等形式,让学生交流读书体验,教师要即使给学生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读书情感,引导学生积累、主动获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不可少的内容。

三、加强引导,使学生善读书

在现实中,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由于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广大教师和家长要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效果。

1、要形成良好的閱读习惯。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培养天天阅读的习惯,这要求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适合的读书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读就好几天不读,所读之书一旦选定就要读完,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读书要一本一本地读,切忌粗枝大叶,而且每天的阅读量要适合自己,开始可以少读些,慢慢地就可增加阅读量。其次是要培养“不动笔默不读书”的习惯,对书上的好词佳句、不理解的字词可以边读边用笔圈一圈、划一划,有感触时,也可写一写。最后是作笔记的习惯,要引导学生摘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

2、要培养恰当的阅读方法

曾有人这样指出:不同之书,应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用之书宜速宜简。读收方法有多种:粗读、略读、精读、品读等。小学生背诵的古诗词、名人名言可品读,对一些报纸,信息资料可略读。小学生读书一般的程序是:先领略全文,把握主要内容,接着到各部分,理解词句,再到整体,领悟作者的写作思想与写作技巧。这些方法教师主要在课内阅读中加以培养。

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坚持,教师及家长要经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定时定量的阅读任务,只要持之以恒得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会逐渐成为自觉行为。课外阅读将给孩子带来无限的乐趣,将给孩子一个多彩的世界。我想,当农村学生有了与城里孩子同样多的阅读实践与见识后,绝不会比他们差。阅读与写作也将不再是农村孩子所畏惧的。

参考文献:

1、崔恋《小学语文教学论》人民大学出版社99年出版

2、柳海明《教育原理》人民大学出版社98年出版

七年级学生拓展阅读 篇6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强调英语学习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阅读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会使他们对英语这个学科也产生一定的兴趣, 对后面的学习也大有帮助。如7A第一单元的教学中, 教师就可以用学生喜欢的明星做人物介绍, 再稍加变化就可以作为阅读材料。通过阅读这些他们感兴趣的人物资料后, 进行任务型的理解, 让学生在兴趣中完成一读、二读、三读。因此, 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要注意阅读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 与学生的阅读兴趣相呼应, 要具有容易、简单、有趣、有意义、有价值等特点, 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 沉浸其中。

二、阅读方法的培养和传授

阅读就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我们可以从每一堂课, 每天的练习中培养他们的这种能力。可结合课本教学, 选取与与课文题材和难度相近的短文给学生阅读, 并进行相关的理解练习。比如7A第三单元讲节日, 可介绍其他的节日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补充了相关的知识, 还能丰富其阅读。以下是常规方法介绍:

1. 通读全文, 掌握大意

通读全文即相当于浏览或略读。它不同于精读更不是用手指比划着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读, 而是要求通过阅读来获取文章的大意, 即从所阅读的材料中获取基本信息了解故事的大概。可让学生分辨主题句, 而主题句通常在段落的开头或是结尾处, 而主题句往往能点明段落或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通读不要求掌握细节和具体事实。至于细节可在下一步的阅读中仔细获取。

2. 快速阅读, 获取信息

阅读要讲究速度, 而且阅读速度也是体现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方面。考试的时间是有限的, 随着年级的增加考试中的阅读量和难度也要相应的增加, 但是考试的时间是固定的, 这就要求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因为不快就来不及完成试卷。如果速度是快了, 但是读下来仍然不知道文章讲什么, 那也是没用的。在理解相关题目的基础上, 快速阅读就能有的放矢。

3. 深入浅出, 瞻前顾后

阅读一篇文章, 一则新闻, 一个通知或是一个故事时能准确获得其中所传达的信息, 必须依靠自己所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 科学知识甚至是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归纳, 推理和判断。也应该告知学生理解文章不能浮于表层意义的理解, 也要学会领悟文章的隐含的含义。如文章的寓意等, 为以后的抽象理解打基础。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 培养学生耐心阅读

从小学到初中, 英语学习的难度与进度都比小学要深要快。在阅读理解方面表现在:阅读内容篇幅开始适当增长, 难度较课文内容略有提高。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在阅读时心情浮躁, 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 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不太令人满意。

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阅读时精神要集中, 不能三心二意, 思这思那, 要形成一种心平气和的状态, 而且不要一遇到几个生词难句就心烦意乱, 失去自控能力, 无心继续阅读。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恐惧, 过分紧张的情绪都会形成一种消极因素妨碍大脑的正常思维功能。”要知道初中阶段个别生词或句子不会造成对文章整体的理解障碍。也许在后面的而文章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提示性的语句能帮助理解生词或是难句。这也能形成整体性阅读的习惯。

2. 训练学生阅读方式 (1) 按意群阅读

有的学生在阅读时逐字逐句读、指读、出声读, 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速度, 也影响了他们的阅读水平的提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语群、意群, 指导学生从句子的整体去理解, 慢慢克服指读、回视、重读等不好的习惯。还要在阅读中学会抓住句中的核心词关键词, 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另一个句子, 进行连续性连贯性理解。

(2) 先看题干, 带着问题读文章

很多学生做阅读理解, 拿到文章就马上开始阅读, 不论文章长短。在阅读时如事先掌握问题类型, 分清客观信息还是主观判断, 然后再根据不同的题型进行不同方式的阅读。客观题可通过速读, 扫读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而主观题要经过仔细研读, 推测, 对作者的态度, 意图以及对文章更深层次意思的理解。在阅读前先看题干可加强阅读的针对性, 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还能节约时间。

(3) 根据语篇猜测词义

七年级是初中的起始阶段, 学生面临着阅读时遇到的最大问题:词汇量不多, 生词太多。这时还是要教会学生查字典用英语解词的能力。培养查字典能力是培养学生分段阅读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查字典也要注意有所选择, 字典给的意思较多, 要学会分析比较, 不可生搬硬套。当然也要避免学生一遇到生词就束手无策, 就要查字典, 要引导他们猜测词义, 根据上下文, 根据构词法和已有的知识来猜测词义。

许国璋教授曾说过:“只有通过读, 你才能获得最大的实践量, 才能享受到学习外语的真正甜头, 读会给你带来一个崭新的世界。”让学生通过阅读, 对生活对社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而外语阅读更能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

摘要:针对七年级学生在阅读理解的相关题型上的困难引申的一些思考, 及对该阶段学生阅读方面的基本的方法指导。

关键词:阅读,能力,习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陈俭贤“培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三期

七年级学生拓展阅读 篇7

关键词:数学阅读,现状剖析,阅读习惯,阅读对策

一、学生数学阅读现状剖析

1. 学生的数学阅读状况令人堪忧

通过调查我发现, 农村初中七年级学生数学的阅读几乎为零, 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方面的问题已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一大障碍。

(1) 学生阅读面窄, 对数学阅读望而生畏。

2010年6月份, 我对自己所在学校七年级学生 (472人) 进行了一次数学阅读状况的调查。问卷包含五个问题: (1) 你喜欢阅读吗? (2) 平时做数学应用题你一般读几遍? (3) 你经常阅读数学书吗? (4) 除了数学书, 课外你还阅读哪些有关数学的书籍 (或报纸) ?如果是书籍, 你读过几本?写下书名。 (5) 你认为数学阅读和语文阅读有什么区别?第一个问题回答喜欢的占95%, 但主要是喜欢语文方面的阅读。第二个问题回答读1遍、2遍的约占85%, 有10%的学生回答读到懂为止, 有5%的学生读两遍以上。第三个问题回答“能经常阅读的”占20%, “不能经常阅读的”占65%, “平时不能, 复习阶段能的”有15%。第四个问题, 学生多多少少进行过数学课外阅读, 多的20本, 少的仅仅只是阅读过自订的《初中生数学报》。而在阅读过的书籍中有关解题的、有关奥数方面的约占95%, 除去这部分很明显的应试的功利性的阅读外, 其他的那种自觉的一般意义的数学阅读几乎为零。对于第五个问题, 学生答道大多如下:“语文阅读有教育性, 它能让人有良好的思想, 数学可以开发人的大脑。”“语文教我们懂得道理, 数学可以锻炼思维。”“数学阅读需要思考, 语文阅读是欣赏;数学比较复杂, 语文简单;语文易懂, 数学难理解。”“数学费脑子, 语文不费脑子。”“语文诱惑力大一些, 数学方面的诱惑力小一些, 但受益程度比语文大。”“数学比较灵活, 可以留给人一定的思考空间, 但语文比较死。”“语文书中有精彩的词语、句子、段落, 有生动的故事, 使人忍不住要往下看, 数学书虽然总是薄薄的, 但要看很长时间, 很多题目难以理解, 需动手做。”95%的学生对数学阅读是望而生畏。

(2) 期中、期末练习卷中阅读理解失分率高。

近年来, 阅读理解题成了期中或期末练习中的新亮点, 有的文字简直可媲美一篇小作文, 有的图文并茂, 这些都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很多学生对此类题感到难以下手, 因为搞不懂题目是什么意思, 这是数学阅读能力差导致的。我对七年级的数学上下学期两次期末考试卷失分情况进行了统计, 学生阅读理解方面造成的错误约占65%。

这些现象都说明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不容乐观, 数学阅读状况实在令人担忧。

2. 归因分析

(1) 新教材带来的难言之痛。

我在课堂上经常会提问一些数学概念、数学法则与几何结论, 结果往往是学生回答不出来, 或表述不到位, 数学尖子生也是如此。这种情况在其他同行所教的班里也存在。我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新教材中大量留白, 教材结构不再是封闭的;计算法则不是以条文的形式出现;几何问题教学中证明结论不再以定理的形式呈现, 而是以“几何结论”的方式“模糊”出现, 缺乏知识间内在的联系和深化;练习和例题的跨度过大, 跳跃性很强, 配套的习题量不足。结果教师对课本的关注度降低了, 学生与数学教材接触的机会少了, 数学书被教师遗忘了, 被学生遗忘了。这样一来, 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印象就不深刻, 时间一长就容易忘记, 自然也就缺乏阅读数学教材的能力和习惯。

(2) 家长和学生认识的误区。

农村初中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他们对数学阅读知之甚少, 把买来的参考资料都看作是给学生的阅读书籍。我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了解到, 目前学生接触到的或者说家长为他们购买的数学书籍几乎全是习题式的, 属于读了、做了就能立竿见影提高成绩的那类, 具有强烈的功利性。孩子们遨游在茫茫的题海中, 基本没有接触过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数学读物。

(3) 教师的引导不力。

在我所观察到的仅有的几次数学阅读中, 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指导仅仅停留在“看”和“划”上, 由此带来的是学生蜻蜓点水式的阅读, 浮光掠影、草草而过, 读不出要点, 读不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精髓, 更读不出问题, 读不出独到的体会及创新见解。学生自以为“读”懂了, 上课提不起情绪听课, 影响了听课效果, 数学阅读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阅读指导, 陷入了一种隔靴搔痒的尴尬境地。随着时代的进步, 社会越来越信息化、数学化, 学生不具备数学阅读能力是不行的。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并适当增加阅读材料如数学史料、趣味数学问题、探索思考、等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实践表明, 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低, 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就差, 思维转换就慢, 理解问题也时常发生困难与错误。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行, 数学教学、数学教师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培养学生数学阅读兴趣、引导数学阅读、培养数学阅读习惯的责任。

二、数学阅读及其特点

1. 概念界定

数学阅读是指学生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 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和纽带, 用数学的方法、观念来认知、理解、汲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从心理层面, 它是用已知的经验和思维能力来理解数学语言、符号、图表、逻辑和领会数学文化的心理过程。从信息观角度, 数学阅读既是学习个体获得越来越多的外部信息的过程, 又是学习者越来越多地认识和理解事物的程序。数学阅读区别于其他阅读的特点是阅读过程不仅仅是视觉的参与, 更要眼、脑、心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的一种科学的阅读行为。也就是说数学阅读应该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经历的是思考、判断、分析、类比、推理、理解、归纳、转化、应用等思维活动, 同时也是借助阅读材料理解数学、创造数学、生成数学思想的过程。

2. 数学阅读特点

(1) 语言抽象性与内涵丰富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数学语言具有简洁、无歧义的特点, 在阅读过程中, 读者必须认读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符号、图形符号等, 理解每个数学术语。而这些符号往往内涵丰富, 与自然语言差别很大, 要求在阅读中语言转换频繁, 是一个内部语言的转化过程, 最终要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数学定义或定理等, 是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 这样就给数学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

(2) 逻辑严密性与思维严谨性。

在数学阅读过程中, 数学材料主要以归纳和演绎的方式呈现, 具有一定的严谨性, 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求记忆、理解、抽象、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活动都充分调动才能达到好的阅读效果。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要反复仔细阅读, 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学生要想读懂一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规律, 就必须了解其中出现的每个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 不能忽视或略去任何一个不理解的词汇。另外, 数学材料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数学阅读也需要学生领会其中的数学思想, 形成自己的数学观念, 掌握数学方法, 提高自己在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技能和问题解决、数学语言和信息交流方面的数学素质。

(3) 数学的阅读需要细致。

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 决定了数学阅读不同于其他的阅读, 正如学生所说, 数学阅读“费脑子”, 它不可能像语文阅读那样可以一目十行, 只重情节, 它需要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需要认真细致, 需要读写结合, 需要积极的思维活动的参与, 所以也就更需要细致耐心的支持。

(4) 数学的阅读需要引导。

因为学生对数学阅读的了解有偏颇, 平时接触到的数学读物又较少, 所以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推荐书目、督促阅读、检测效果、交流心得、沟通课内外知识的联系等途径, 充分利用假期时间, 让学生通过阅读亲近数学, 拥有一个数学学习的心向;通过阅读拓宽视野, 拥有一双数学的眼睛;通过阅读开掘智能, 拥有一个数学的头脑。

三、对策研究

1. 选择合理的阅读内容

(1) 重视数学书本的阅读。

教师平时对数学书本的重视不够, 学生缺乏阅读数学书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要让学生爱上数学阅读, 首先要把数学阅读带进课堂, 让学生爱读数学书。有人说, 书上的知识老师都要讲, 有让学生看书的必要吗?有人说书就是习题集, 其实不然, 因为: (1) 书上的知识不一定都要你教师去讲, 很多时候可以安排学生自己看书自我习得。 (2) 教师的讲解一带而过, 有时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书本上的文字, 学生通过阅读则可以有一种更强烈的刺激, 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3) 通过阅读数学书, 学生可以学会数学地阅读, 培养数学阅读的习惯, 提高对数学的理解能力。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贝尔就数学教科书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使用数学教科书曾作过较为全面的论述, 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材料的来源, 而不能作为教师自己讲课材料的来源, 必须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曾有一位学生, 他在读七年级时, 就能自觉地边翻数学书边复习, 后来这个孩子的成绩在全区一直名列前茅。所以爱阅读、会阅读数学书的学生数学成绩一定不错。把数学阅读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设计进课堂, 学生会与数学有更多零距离的接触。

(2) 指导数学报刊的阅读。

数学阅读对数学学科学习的作用和语文阅读对语文学科学习的作用一样, 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可以为数学学科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提供一个丰厚的智力背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书的框框, 那就无从说起他对知识的兴趣。新年来临, 我们引导学生订阅《初中生数学报》、办数学小报、说数学故事、写数学日记, 培养了学生自觉进行数学阅读的意识,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数学学习。

2. 训练科学的阅读方法

“阅读学习方法”核心是方法。七年级学生随着教材内容的增加、阅读经验的积累, 阅读理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不只如此, 到了八、九年级, 他们一般还能自发地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但是, 他们往往不能自觉地使用这些方法来提高阅读学习的效果, 更不能针对数学教材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方法。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清晰的指导。依据数学教材的内容特点, 可着重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训练。

(1) 划分单元法。

就是把一组学习材料划分成若干个小单元, 并通过简约化的编码形式, 进行梳理和归类, 归纳出数学知识的基本规则、原理等, 使知识整体的层次和结构一目了然, 既深化理解又便于记忆。指导时, 应从整体阅读、句段分析、简缩概括等环节入手, 着重引导学生有序、准确地获得文字所表达的意义, 并把获得的意义用恰当的语言概括地表达出来, 即弄清“讲的是什么?怎样讲的?”

如, 浙教版七上的“从自然数到分数”一节。教材通过对自然数、分数等知识的具体阐述, 明确了“从自然数到分数”的内容, 交待了数的发展是随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不断丰富和扩大的。教学中, 首先要求学生通读这些文字, 使之对材料所表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接着讨论这部分内容是分几层来表达的, 引导学生按自然数、分数及数的发展同生产实践相结合对教材分层理解。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每一层的内容。这样, 通过阅读并伴随一系列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 学生对“从自然数到分数”便有了较为全面、准确的理解。

(2) 推敲文字法。

文学语言的附加成分多用来渲染修饰, 附加成分去掉了, 一般不会影响主体的表达;而数学语言具有简练、严密、准确、抽象的特点, 附加成分多是条件, 如果忽略了, 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失误。因此数学教材中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 往往具有更强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要在阅读的前提下, 对它们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进行反复推敲, 以帮助学生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 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

如, 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移项法则:“把方程中的项改变符号后, 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 这种变形叫移项。”学生阅读后, 可从以下几方面引导他们进行推敲: (1) 法则中的“改变符号”是什么含义? (2) 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是什么含义? (3) 移项法则依据的是等式的什么性质?这样紧扣结论, 细琢磨、深推敲, 不仅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学生心中的“为什么”, 而且使学生领悟了蕴含其中的阅读方法。又如:“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这里的“在同一平面内”就是不可忽略的附加条件, 省略了该条件, 这两条直线就可能是异面直线。

(3) 前后联系法。

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新旧知识之间总保持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这直接关系到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阅读学习时, 善于从一般原理的高度去认识新知识, 从知识系统的角度去把握新材料, 融会贯通地深入思考, 才能避免只言片语的肤浅印象, 减少思维的盲目性, 真正理解教材所包含的严密的逻辑关系, 从而提高理解的层次, 增强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并促使学习方法从单向平面化向多元立体化转变。

如, 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教材在出示例题后, 有一段启发性文字:它们的分母不同, 不能直接相加。要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分式才能计算。学生阅读后, 对“分母不同, 不能直接相加”的实质含义并不理解。为此, 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异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思考:异分数加减法中“通分”是什么含义?从而使他们认识到“通分”、“同分母”的实质都是指相同分母的数或式才能直接相加减, 这与教材中所提示的内容在算理上是一致的, 要在此基础上, 进行计算。像这样融会贯通的阅读思考, 不仅能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而且能增强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实现从机械阅读到意义阅读的转化, 真正增强阅读效果。

3.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学习方法就其本质来说, 是一种自主学习。因此大多数情况下的阅读学习应该是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事实上, 只有当学生真正确立起一种超越兴趣的阅读观, 基于学习的不同需要而主动阅读时, 阅读学习方法的优越性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师指导阅读方法的同时, 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表明, 只有当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阅读学习的能力才能产生质的飞跃。为此, 教师在实践中, 应抓住以下几点进行培养。

(1) 自觉阅读的习惯。

自觉阅读, 是主体从无意投入逐渐变为有意投入的过程, 它能激发起学生对信息获得与理解的心态, 能跃动起深层次的理性思维。从心理学角度看, 即使非自觉目的的随意阅读, 也常常能通过这种自觉的心理趋势, 使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 从而使阅读过程从兴趣到乐趣, 再升华为志趣, 实现理解力的飞跃。对小学生来说, 培养自觉阅读习惯应从课前预习阅读和课后温习阅读入手。

(2) 阅读思考的习惯。

阅读学习过程中, 按照一定的思路、顺序或步骤去感知信息这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透过表面的文字信息深入理解其表达的内涵, 通过主体的分析与思考, 去获得理性的概念或结论, 这就需要良好的边读边思的习惯。古人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其实只读不思, 不仅效率低下, 而且“其义”也很难“自见”。就数学学科而言, 由于其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无一不是思维的结晶, 因此离开积极的思维, 根本无法掌握数学知识, 更谈不上灵活运用。

(3) 读练结合的习惯。

动手操作是促进理解、减少数学学习困难的有效手段。而解题练习又是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重要途径。与其它学科相比, 数学学习尤其离不开操作、练习。在阅读学习中要倡导读做结合、读练结合, 就是引导学生把已初步理解的一些知识运用到新的知识情境中去, 用新的知识体系去解释新的现象。这种过程既是知识的复现, 又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把凝固的认知结构转化为能动的能力,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

如“图形和变换的画图”, 学习旋转变换图形的画法。当学生阅读了画旋转变换图形的基本操作步骤以后, 我及时要求根据教材中规定的步骤试着先画一个旋转变换图形。画好后讨论: (1) 旋转中心怎么确定? (2) 旋转角度怎么确定? (3)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点的距离是否相等?经常进行这样读练结合的教学, 在潜移默化中, 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读练结合的良好习惯。

4. 学生数学阅读策略的指导

(1) 独立性阅读策略。

我先从教会学生读题说起。七年级数学中有一个内容是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一种是把已有的数改写成近似数, 另一种是确定改写后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布置完作业, 为了统一格式, 我便边读题边带着学生做, 剩下的几道题让学生自己做。结果后面几题学生都没有好好审题, 把题意都给搞错了。我夹着没有批完的本子到了教室, 板着脸, 把数学本发了下去, 要每个学生好好检查10分钟。学生安静地查着, 我在一时的恼火之后心里也平静了下来, 我站在讲台边反思着自己的问题:这么多学生搞错题目要求, 主要问题肯定在我这儿。在哪儿呢?哦, 对了, 前面我是带着他们读题, 搀着他们走的, 我为他们指明了方向, 后面学生却是自己做题, 便只管赶路不看路了。

新课程标准下的一年级新教材已经用了近一年, 教材图文并茂, 很对学生胃口, 习题也形式多样, 结合生活实际。但是因为七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 学生作业、课堂例题教学时更多依赖教师的阅读。在第一学期, 教师们还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可到了第二学期, 教师们则强烈地感觉到学生不会独立读题, 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教师带得多, 学生养成了依赖的习惯。二是数学教材上出现的文字语文书上还未学过, 学生不认识, 所以无法自己阅读。七年级的老师还发现, 学生自己读题很难正确解答, 如果老师帮着读, 他的算式、方法就都出来了。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想首先语数教材在编写时要通盘考虑, 语文的阅读教学要适当考虑数学的需要, 数学问题或要求的出示也要考虑学生的阅读状况。其次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放手, 让学生自己独立阅读, 真正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 理解性阅读策略。

例如, 在学习《图形的基本知识》这一章时, 我就发现学生理解上出现了问题:把“点A在直线上”误认为“点A在直线上方”, “点到直线的距离”误解为“点到直线上任意一点的连线的长度”, “角的平分线”与“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线段AB的延长线”与“线段BA的延长线”等概念也经常混淆。我采用了以下措施。

(1) 写画并用。在读题目时要求学生把这句话画出来, 例如“线段AB的延长线”, 就要求学生画出图像, 并与“线段AB的延长线”比较, 使相似的语言得以澄清。“线段AB与CD互相平分”画出三个图。“AB平分CD”“CD平分AB”“AB与CD互相平分”通过作图, 理解图形的形成过程, 加深概念印象, 避免错误。

(2) 逐步推理。我要求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每读一句话, 对已知条件加以思考, 得到部分结论, 并写在旁边或标在图上, 逐步推理, 得到基本结果, 为全面理解题目预作铺垫。例如:看到“角平分线”就标上两段相等的弧, 看到“线段中的垂线”就标在两条相等的线段。利用画图可以做到数形结合, 获得充分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 加深理解, 感悟新知。

当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是由于不理解一些词语, 而影响了问题的解决。比如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书上由于就有这样一些难理解的词语:上册:绝对值、平方根、立方根、字母表示数、点到直线的距离等;下册:轴对称、平移及旋转变换、事件的可能性、幂、分式等。我们在教学中, 不妨多学学语文教师, 借助情境、举例、直观等方法, 引导学生对这些语言文字进行理解, 为学生数学的学习铺平道路。

(3) 兴趣化阅读策略。

做任何事都需要兴趣的引领。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兴趣。例如, 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 我设计了一个翻牌游戏, 无论学生怎么翻牌, 我都能够一眼看出哪张牌没动过。学生多次试验后感到不可思议。这时我便乘机说:“想知道我取胜的法宝吗?请阅读教材。”阅读兴趣的激发使学生有了自学的愿望, 这就具备了愿意自学、掌握阅读策略的前提。

通过数学阅读工程的启动、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指导, 学生感受到了有趣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富有挑战性的数学, 使数学走出了“零阅读”的尴尬, 阅读成为了学生数学学习新的生长点。学生重视数学阅读后, 我们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 以及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

四、成效与反思

1. 成效

(1) 促进了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

通过一年的实践, 同学们规范了自己的数学用语, 增强了数学语言的理解力, 提高了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有效地促进了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 提高了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数学思想和观点的能力, 从而也就避免了出现那种不能正确、有序、逻辑合理地书写解题过程的学习困难。

(2) 促进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

数学阅读是一个包括诸多认知因素的心理活动过程。阅读中, 学生要不断地同化和顺应新的数学概念、术语、符号, 不断地进行假设、预测、检验、推理、想象, 不断地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了自由发展。

(3) 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保障, 而自学能力的核心就是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只能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因此, 以数学阅读能力为主的数学自学能力, 也只有在让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过程中培养。

(4) 克服了数学学习中的畏难情绪。

构成一些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数学阅读能力差和数学语言水平低, 加强数学阅读教学, 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适合自己水平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 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以落实。

(5)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

阅读向来被认为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加强数学阅读训练, 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阅读方法和技能,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就好比掌握了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金钥匙, 会更好地、更主动地去阅读、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2. 反思

数学阅读具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及其具有别于其它阅读的特殊性, 我们绝不能盲目照搬语文阅读模式来指导数学阅读教学, 而应尽快加强数学阅读的心理机制、数学阅读的有效策略及数学课堂上如何更好地运用阅读学习方式的研究, 同时将数学阅读请进课堂。

(1) 充分认识到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 将数学阅读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基本环节中去, 改过去“讲练结合”教学方式为“讲读练三结合方式”, 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优化结构。

(2) 掌握一定的课堂阅读指导策略, 努力借助于课堂阅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讲授阅读和学习的方法。当教学生如何阅读数学教科书时, 教师最好选择几段书上的内容, 向学生讲述自己阅读时的做法以作示范。

(3) 让学生明白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时常感到他们通过阅读而成功地学会了一些东西, 以提高数学阅读的自觉性。同时注意激发学生阅读数学的兴趣, 鼓励学生去阅读数学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多提供一些好的阅读材料,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数学课外读物》中有很多好的阅读材料, 教师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另外, 在教室里以吸引人的方式经常张贴一些有趣的数学材料也不失为一个加强课外阅读激发阅读兴趣的好办法。

(4) 给学生留有充足的阅读空间和时间。不要让学生整天被作业所困, 被教师所牵, 没有自由的发展空间,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参考文献

[1]邵光华.数学阅读——现代数学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

[2]光华.关于重视数学阅读的再探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3]徐永忠.例谈数学阅读教学.数学通报.

[4]历小康.解应用问题的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数学通报.

[5]李伟.关于新课程中重视数学阅读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尊重学生个性拓展阅读时空 篇8

一、尊重选择

学生拥有思想、情感和智慧, 他们有能力做出决定。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 他们需要一定限度的自由来构建自己的个性。因此, 教师应打破“唯我独尊”的思想, 创设民主、和谐的情境和气氛。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必须与学生为友, 引导学生多思, 树立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的观念, 积极引导他们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 允许并鼓励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发现, 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选择。

如学习《将相和》一文, 有学生提出要改变教师讲读的学习方式, 建议以排课本剧的方式来学习这篇课文, 同时提出充分的理由:《将相和》这篇课文内容容易理解, 人物形象突出, 故事情节简单, 是以“课本剧”表演的好题材。教师接受了学生的建议,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课后排练课本剧。在汇报表演时, 学生们的表演技能让教师瞠目结舌, 道具、布景、服装应有尽有, 人物的动作、神态表演得惟妙惟肖, 表演场景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蔺相如智斗秦王的激烈场面。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尊重学生的想法与选择, 也就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引发争辩

俗话说:“真理不辩不明。”争辩是不同观点之间的“辩斗”, 它必然会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使之精神亢奋, 注意力高度集中, 智慧火花迸射。课堂争议对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对于课堂教学中的某个重点、难点问题, 教师应引发起不同意见的争辩, 让学生自己得出问题的答案。

如学习《猴王出世》一文时, 有学生提出:“猴王在跳进水帘洞之前为什么要‘瞑目蹲身’?”通过讨论, 多数学生认为:“猴王在没有进入水帘洞之前, 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情况, 心中有点害怕, 所以他在跳之前闭上了眼睛。”但个别学生提出异议:“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 他不会因为这一点点困难就害怕得闭上眼睛, 这与美猴王的个性特征是不一致的。”教师并没有指出正确答案, 而是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双方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请你们各自再认真学习课文, 找出依据来进行辩论, 尝试说服对方。”教师的做法激发了学生深读课文的兴趣, 学生开始为自己的观点寻找论据, 进行深入思考。在辩论时, 一方学生通过联系猴王第二次进入水帘洞时“却又瞑目蹲身, 往里一跳”这一动作得出结论:“瞑目蹲身”是描写猴王跳跃时的神态动作, 表现了他蔑视困难、勇敢无畏的品质。另一方学生心服口服, 问题的正确答案自然而然地显现了出来。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阅读感悟上的差异性、独特性, 点燃矛盾冲突的“导火索”, 引发学生思想上的相互碰撞、言语上的激烈辩论, 最后, 让学生自己得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三、鼓励质疑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会学生思考, 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然而, “疑是思之始”, 有疑, 才能有思考, 才能有探索, 也才能有创新。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说的“读书需有疑”的道理。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制造悬念、创设情境等方式,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生疑、质疑、释疑。

如《我喜欢》一课, 作者构思别致, 行文精妙, 课文中反复用“我喜欢”或“我还喜欢”, 而不用“我喜欢……我更喜欢”。在教学时, 教师以此作为感悟文本的切入点, 开启学生的心智, 为学生的质疑创造条件。学生们开始议论, “我喜欢”或“我还喜欢”是作者张晓风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心胸豁达、开朗的自然流露。质疑思考, 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又培养了他们的主动探究意识。

四、角色融入

学生是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 在阅读中必然会融进自己的独特情感、理解和体验。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创设情境, 帮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 启发学生融入角色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如教学古诗《江雪》, 在阅读相关背景资料后, 教师让学生自己去朗读, 去感悟。在朗读过程中,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化的:有的学生读出了诗人被贬永州的孤独与寂寞;有的读出了诗人不怕寒冷, 不怕孤寂, 坚持钓鱼, 追求不懈的品质;有的则读出了诗人的悲哀和满腹的牢骚。学生带着已有的体验走进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通过与诗人交流思想, 对诗人的处境有了独特的感悟。

五、诱导想象

教育家乌斯基说过:“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因素。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材料把静态的、平面的文字转化为鲜明可感的画面。有的课文因为剪裁需要, 一些内容或者点到为止, 或者留下空白,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的, 调动学生头脑中的“库存”, 拓展其思路。

如在学习《丑小鸭》时, 教师让学生结合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展开想象, 说说丑小鸭在成长过程中还有可能会经历的痛苦。学生纷纷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描绘了丑小鸭可能遇到的不幸场景:“黑夜中, 一片漆黑, 丑小鸭蜷缩在树桩旁, 听着狼叫, 吓得全身发抖。”“大雨冲毁了山洞, 丑小鸭又开始了流浪生活。”“冰天雪地里, 丑小鸭找不到食物, 只好啃树皮填肚子。”……学生遨游在语文这片童话般的田野里, 他们大胆想象, 畅所欲言, 表达着对丑小鸭的同情和爱怜。通过学生的表达, 我看到了他们对丑小鸭的关爱, 对生命的珍爱。在想象描述的过程中, 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个性得到了张扬。

六、多角度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多角度”是指每个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性。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丰富评价语言。

在朗读教学中, 一些教师常用“读得真好”“读得棒极了”来评价学生的朗读水平。这种空泛的评价语言并不能让学生受益多少。然而, 名师课堂的精彩评价能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万里长城》中的一个环节, 课件呈现美国总统克林顿发出的感叹:“长城是一个奇迹, 一个由伟大民族创造的伟大奇迹!”王老师分别请四位学生朗读这句话。随着学生的朗读, 王老师依次给出的评价是“小克林顿、女克林顿、害羞的克林顿、花腔克林顿”, 课堂上妙趣横生, 笑声不断。面对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朗读, 王老师以丰富多彩的幽默话语给予了学生极具针对性的评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 学生阅读的差异性得到了尊重, 阅读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如何拓展学生的阅读天地 篇9

一、课前渗透,激发兴趣

拓展阅读是指围绕与某一阅读素材相关的主题,搜寻更多的材料加以阅读与整理,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对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在组织课内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条件,让学习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有见地地学习。所以课前搜集信息,了解、感知课文显得尤其重要。

布置预习作业时,有目的地让学生查阅课文作者的资料,了解作者的作品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

如学习《窃读记》前,我到学校图书馆给孩子们借阅了林海音写的《城南旧事》;当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 时,让学生查阅《中国奇观·世界奇观大全集》以及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介绍;学习《一夜的工作》时,搜集周总理的故事;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时, 搜集居里夫人的故事;学习《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时,引导学生了解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鼓励学生读其原著。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范围, 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又如,在学习《负荆请罪》时, 补充阅读《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两个小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发展线索, 对廉颇、蔺相如有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因此学生在表演课本剧时,突破了剧本的局限,挖掘人物内心活动,补充了对人物的认识理解,更加丰富了剧本的内容。

二、课中交流,深化主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主体内化的精神,注重阅读品位,以教材为蓝本,让学生在阅读中习得领悟读懂一篇课文的方法,从而引导启用习得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为此, 教师要懂得借“题”发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对课文内容加深理解。如在学习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向学生介绍李贺的《马诗》 共二十三首,课本选用的是第五首,可以再补充两首,让学生阅读时互相对照, 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马的,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所写的内容或表达的感情,我采取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是冷眼旁观做局外人,而是设身处地、入情入境。

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时,有一位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呢?”当时我并没有把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他,而是引导全班同学通过查资料去解决这个问题。第二天上课时,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有的学生说:“对我们来说,地球看上去极大,但是,如果能越过广阔的太空注视地球,它就像一个小黑点。”有的同学说:“太阳和八大行星是太阳系的主要成员,而太阳系又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中有上千颗像太阳一样的恒星和大量的星际物质。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发现宇宙中约有60亿个像银河系一样的星系,它们共同组成了整个宇宙。”同学们纷纷用他们自己收集的资料来论证“地球是渺小的”。

三、课外延伸,拓宽视野

教师可以利用一篇课文快要教完的时机,及时推荐与所学课文内容相关的读物,或是主题思想相同的读物,或是写作特点相似的读物。

例如学习了《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寓言两则后,我让学生去学校的图书室去借阅《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让他们充分地体会短小精悍的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上了《只有一个地球》 这课后,我让学生阅读一些天文知识书籍,让学生感到宇宙的奥秘,激发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极大兴趣。学习了古诗《泊船瓜洲》后,我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拓宽阅读的时空维度:一是古诗,一是现代诗; 一是思家,一是思家更思国,从而实现情感升华,深化学生情感内涵。这些课外阅读,既促进学生对课内教学理解得更深刻、更丰富,又达到“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的目的。

此外,为了保持学生被激起的课外阅读兴趣,可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固定的每日活动内容,如“一人一条新闻”“午读读书交流会”等, 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所读的大事要闻、 奇事怪事、民情风俗、自然风光、历史故事等讲出来,从主要内容、写作特点、 读后感受等方面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真正掀起一个“人人喜欢读书,人人学会读书”的高潮。有了这种风气, 就可以做到陶行知先生所讲的:“同学也互相感化。好学的同学能引起别的同学好学。”

浅议农村学生阅读面的拓展 篇10

【关键词】课外阅读 拓展 语文教学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给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带来了新的气象。特别是阅读教学的课堂,更是风起云涌,推陈出新。尤其是农村学生,平时他们阅读的材料较少,如何搞好他们的阅读,是我们很多语文教师一直苦苦思索的话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拙见。

一、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真心开展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

在当前社会现实环境下,教学质量仍是教师的“生命线”,是社会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准,于是,很多的教师便自觉不自觉地疏远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继续死抠课本。但是,课外阅读难道就一定是分数的累赘吗?课外阅读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难道不能双赢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精辟地指出:“如果学生什么书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因此,要真正开展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首先要求教师能真正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放开手脚让学生投身到课外阅读的海洋中。 不要为了单纯的分数,为了固定的教学内容而牺牲学生的其它方便能力的提升。积极为学生选材,尤其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农村学生交谈,让他们多用课余时间积极培养阅读习惯,多读书,读好书。

二、立足课本,由此及彼,积极拓展农村学生阅读能力

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的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既然是例子,教师就必须用好。语文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那么,我们该确定什么样的延伸角度?又该向哪个方面延伸?“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中的“此”与“彼”又是什么呢?关键在于教师在钻研教材过程中要精心选点、设点,使要拓展的面与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及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实施。不妨从情节、主题、作家、文体四个角度着手。 从情节角度中延伸 可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延伸,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訓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丑小鸭》一课后,让学生想象“丑小鸭变成美丽的天鹅后会做些什么?或者会遇到什么事?” 这时学生纷纷展开了想象,有的学生说,丑小鸭回到了他刚出生的地方,大伙都感到十分惊讶,丑小鸭宽宏大量,原谅了他们,他们也很惭愧,并向丑小鸭保证以后要善待任何人。从此,丑小鸭和鸭妈妈、伙伴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也有的学生说,丑小鸭遇见了与他小时候有同样遭遇的丑小鸡。这时的丑小鸡十分沮丧,丑小鸭把自己的故事告诉了丑小鸡,鼓励丑小鸡鼓起勇气顽强地生活下去,就一定能获得幸福的,并陪伴着丑小鸡。最后,丑小鸡也长成了美丽的大公鸡……。 这种“续编”活动,实际是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有机延伸,可以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课外阅读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度

拓展延伸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任何离开课文的拓展延伸都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的。为了拓展,将课上到野外去,新是新了,却没了原则和规矩;为了创新,囫囵吞枣学习课内知识,忙于拓展中的“表演”和“作秀”,新是新了,却多了几分浮艳。因此,只有文字才是教学之本,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也才是最好的课程资源。拓展延伸是为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服务的,不能让内容为拓展延伸服务。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所以在对课文拓展延伸时,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同时,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包含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知识积累、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地区差别和特征等。做到切合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此,拓展延伸时教师应注意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多设置一些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多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训练项目,以供学生自由选择,各取所需。立足课堂实际,考虑时间、场地、情景的限制。否则,再精彩的拓展延伸,也不过是一种表演或作秀,比作一只“绣花枕头”恐怕并不为过。

四、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持之以恒

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坚持,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重视抓好开端,由易到难,逐步养成。首先,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的身心特点,向他们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做到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古人云:“文贵自得,书忌耳传。”著名文学诗人郁达夫年轻时每天在阅览室就要看五个小时以上的书,为他在以后的文学创作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给学生规定,每天至少读半个小时的书。只有利用一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在增长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其次我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特别留心去发现学生中由于好的课外阅读行为而取得好的效果的典型,给予积极的正确的评价,让个别学生的成功成为良性的刺激,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语文学科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应当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把课内教学和课外拓展融成一个整体。把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巩固和应用。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一定要更加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学生阅读面广了,才能更好地搞好学习,更加有利于我们的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刘云生 《广泛开展研究性阅读》载于《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1年第7期

[2]吕茂 君.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J].读与写,2007,(6):106.

七年级学生拓展阅读 篇11

一、读中悟写、读中导写,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1. 结合课堂教学实际, 引导学生掌握方法。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他的意思是说生活是美好的, 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 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 才能充实头脑, 美化心灵, 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如老舍经过长时间的观察, 才发现爬山虎是有脚的, 并观察到脚的形状和怎样去爬等常人观察不到的现象, 并写出了《爬山虎的脚》。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引导学生从题目中习得命题的方法;围绕不同体裁的课文习得篇章结构;紧扣名家经典语段习得文采;指导学生学会根据要求为文章去立意, 确定文章的“主心骨”。

2. 寻找读写结合点, 拓宽训练途径。

经过学习、借鉴和探索, 我校课题组总结出了一个在阅读教学中拓展习作训练的基本模式:通读课文, 感知课文→找准重点, 以读悟写→读写迁移, 以写促读→课外拓展, 形成能力。第一个环节, 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去整体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 获得对事物的感受, 让文字所表现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 让书本的语言化为学生头脑里的内部语言, 再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语文的了解、对事物的认识、感受, 把头脑中鲜明的形象说出来, 让内部语言化成外部语言。第二个环节, 引导学生抓文章重点 (拓展点) , 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 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 感受语言魅力, 学习写作知识。第三个环节, 以写作为手段, 在习作实践中运用阅读时学到的知识, 训练作文能力, 同时使读的效果得到巩固。第四个环节, 紧扣读写联结点, 拓展到课外的阅读和表述中, 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学习运用, 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加深理解, 使学生的读写能力都得到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作文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事情。”诚然,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 每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也会因人而异, 学生也是这样。为此, 我们认为应该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 让学生走进生活, 关注生活, 丰富生活, 体验生活, 使学生爱写、会写, 写出有个性和灵性的作文来。

二、让作文回归生活

1. 走进生活, 写生活中的“乐趣”。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但学生一遇到作文, 总觉得缺乏材料, 特别是缺乏新颖的、富有趣味的题材, 其原因之一是他们没有注意观察, 不关注生活中的人与事。因此, 要让学生有生活可写, 有感而发, 教师要经常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让眼睛成为录像机, 耳朵成为录音机, 随时随地捕捉生活中的乐趣, 在头脑中储存一个个多彩的生活画面, 建立生活的“网站”, 然后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以备作文之需。

2. 解读生活, 写对生活的“见解”。

儿童生活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耳濡目染, 自然会受其影响, 各种正反思想在他们的头脑里碰撞。叶圣陶先生早就提出“作文先做人”的观点。因此, 教师要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习惯, 引导他们关注社会, 思考生活, 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关注显示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并设法加以解决。在写文时, 对真善美加以颂扬, 对问题及自己的态度加以阐述, 发表自己对生活的见解, 只有这样, 写出的文章才会有新意、有情趣、有深度, 而且很多时候, 理是不辩不明的。因此, 在实际的教学中, 我们经常引导学生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或现象进行分析、思考、评议, 允许他们七嘴八舌, 百家争鸣, 从而在争议中明辨是非。

3. 品味生活, 写生活中的“真实”。

学生作文的过程应当是一个对生活深度体验的过程。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习作, 学生才能写出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表达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我们发现学生习作时一旦进入了生活的体验状态, 就显得“如鱼得水”。因为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 学生的语言得到真正的内化, 情感也不断地升华, 对生活的见解也不断向新的层次提升。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习作, 写出来的是自己的语言, 习作也才真正有血有肉, 丰富鲜活, 有灵性。学生的作文也就成了对生活的真实写照。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所以可贵, 乃在能为儿童特设境遇使它们发生需求, 努力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 让学生易于发表,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因此, 我们经常投学生所“好”, 开展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活动, 巧妙地把作文训练寓于饶有趣味的活动中, 让学生把写作文当作一件乐事, 美事, 从心底里想写。

4. 解决问题, 体现生活的“功能性”。

小学阶段有不少应用文。学了应用文之后, 更应该让学生运用于生活, 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如学习了建议书之后, 我们让学生为环保局局长写一份建议书。学习了写信之后, 在“三八”节时, 我们让学生给妈妈写信, 每一封信都是那么真挚感人。在信中, 他们倾吐心声, 流露真情, 在书信中增进母子、母女间的感情, 消除隔阂。在佳节来临的时候, 让他们给亲人写信, 带去问候, 捎去快乐……

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构成了“生活→作文→生活”的循环, 即从生活到作文再到生活, 每一位教师要找到作文教学和生活的结合点, 构建学生“作文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双通道, 让生活走进作文, 让作文回归生活。这样, 学生生活的质量会因他对生活认识的提高而提高, 作文的能力会因对生活的表达能力的提高而提高, 从而造就生活与作文双向目标的达成, 促进人的整体和谐发展。我想, 只要教师善于寻找“水源”, 巧妙地“引水入田”, 学生习作的园地定能土壤肥沃, 丰收在望。

上一篇:摄制技术下一篇: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