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拓展

2024-10-19

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共12篇)

语文课堂教学拓展 篇1

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时下,不论是公开课还是常规课,都少不了这个环节,公开课尤为明显.笔者近几年在听课中搜集的资料,作了一些归纳和思考,现将一些问题和对策作了一些浅薄的思考.

一、问题:拓展无主题现象干扰了教学内容

什么是“无主题”,即拓展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不相干,与学生言语能力不相干.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下载资料,纯原始信息

我们的老师在课前经常会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作者、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作为预习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便于走近作者,走近文本.这样的考虑未免不可,既可以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又能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但笔者在观课的过程中,学生多重网络上下载相关资料,未经过处理,长篇大论,拿到课堂上来.试想,这些下载的文字中,有多少信息与课文内容相关呢?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呢?

2. 学无边界,语文味缺失

在课中,我们经常会拓展一些主题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作为补充资料,让离学生生活较远的内容,易于学生靠近文本.记得以前教材,老师们教《曹冲称象》,读了一遍课文后就开始“拓展”了:如果不用曹冲的办法.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称象?《借冲称象》里涉及一个很重要的物理原理,即水的浮力是不是还要请一位物理学家来讲讲有关的物理定律?当然如果有时间,这样也未尝不可,多学一点知识也是好的.但这样一来,语文课与其他课程不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吗?课后专家评课:有创意,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 简单机械,缺乏思维量

拓展也存在简单机械的处理方法,如上完课后,就问学生:假如你是……,你会怎么做?怎么想?请你用笔写下来.这种拓展,不需多动脑筋,因为题目是开放性的,我想怎么回答就怎么回答.对学生的思维根本不起到作用.

那么,要不要拓展?毫无疑问,语文教学应该拓展,正如课标所说的,要“注重跨领域的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但是,这种拓展应该是有一个中心的.这个中心不是别的,正是语文本身.我们应该围绕语文来拓展、延迁、引申,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对语文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更真切的体验,而这,就需要拓展:向语文的更深更精彩处拓展.拓展的基点是课文,拓展的时空也是课文.拓展,是思维活动的扩张,如增强思维深度.扩大思维广度等,是扎扎实实的拓展.

二、策略:围绕课程,有效进行拓展性教学

笔者一直以为,语文课要教语文,不是教课文,课文只能相当于数学的例题,当作学习语文的例子,我们要从中发掘课程内容,再转化为教学内容,我们所拓展的内容一定要实现课程内容服务.笔者提出一些策略,以供教师们参考.

1. 比较性拓展

什么是比较性拓展?实际上是教师自己或适当引导学生从文本言语特点出发,选择一些与文本相关的言语内容,让学生比较阅读,这是阅读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我们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有认识.运用比较阅读能大大提高学生感知美文,理解作者情操、写作思路、文章技法等能力,养成一种“由此及彼”的迁移思维的习惯.比较阅读又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分析言语表达的特点,第二种是比较中体悟作者的感情.永安实验小学江雪老师在省优质课评选时上的《渔歌子》一课,就是用了比较式拓展,课末,江老师对作者表达的情感作了小结:张志和笔下的渔翁垂钓是如此的悠闲自在.随后,并出示了柳宗元《江雪》一诗,告诉学生,柳宗元笔下的渔翁垂钓却是另一番景象.当年柳宗元诗人被贬,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来抒发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相同的内容,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带给我们的两辐完全不同的画面.这就是古诗词语言的魅力.

这样的比较,即同一个主题不同的情感,在比较中发现表达的魅力.这样的拓展主题是明确的,内容也是丰富的.类似的比较式拓展课例很多,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就是拓展整合同一作者——李白的诗歌,在拓展整合中,让学生走近诗人李白.

2. 主题式拓展

所谓的主题式拓展,即同一主题进行拓展,便于学生积累与之相关的名句,或感受作者的表达艺术.老师课前搜集资料,就属于主题式拓展,目的是围绕教学内容的主题进行拓展性阅读,但阅读不能只是停留在下载资料,要体现“读”,这就得在搜集信息后,要在阅读中处理信息.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晏子使楚》时,就是明显的主题式拓展.教学《晏子使楚》,窦老师又补充了《胯下受辱》和《狼和小羊》两篇文章,教孩子们怎样读书:通过晏子的“看了看”和韩信的“看了看”进行比较,让同学们明白:晏子看到的是楚王对他的不尊重,而韩信看到的是一个无赖对他的侮辱,二者有本质的区别.晏子之所以从容是因为他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支撑.由此,窦老师引导学生再读“看了看”,从中体会、理解这个词的分量,使学生明白,就这么一个“看了看”,可看出晏子的大智慧、超越自己脾气、性格的那份勇气……通过重读《狼和小羊》让学生明白:小羊和晏子同样的有理有据有节,但换来的结果却不一样,所以,要看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有理有据有节.在课堂上,窦老师适时把《燕子春秋》的古文段提出来,让学生对照阅读,积累了成语和典故.有两个目的:一是协助学生理解晏子的智慧,二是便于学生积累关于人物智慧的名句.可谓一箭双雕.这样的拓展,课堂容量大,学生要学的信息也很多,但要注意,一定是要在同一主题的背景下进行拓展,才有价值,如果一味地拓展与课文相关的地理、历史、生物等材料,与语文无关,这样的拓展是无效的.因此,主题式拓展要根据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在母题下的拓展原则,如果我们把课文中的主题当作母题,那么我们拓展的内容在母题的语境下补充相关题材的言语或内容;二是学生理解积累的原则,我们围绕课文内容适当选择一些内容作为学生拓展学习的对象,主要是让学生更易理解或便于积累.

3. 随笔式拓展

随笔式拓展,即围绕文本的一个空白点,让学生想象后进行随笔化练习.这样的拓展目的是在学生练笔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在不同的语境中理解文本主题或人物.福建永安的江雪老师执教《渔歌子》一课时,设计了以下随笔:

师:让我们也来写一写你们眼中和心中的白鹭吧!

配乐练笔.

①在美丽的西塞山前,一群白鹭在空中______,它们______.

②几只白鹭在浅水滩前,慢悠悠地走来走去,它们______.

③一只白鹭飞落在桃花树上休息,它______,好像_____.

④西塞山前的那一群群白鹭啊,时而______,时而______,让人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______.

这样随笔的好处是,执教老师创设了四种语境,让学生练笔,感受白鹭这一古诗意象所表达的内涵.这样的拓展在不少课例中可以看到,但防止一种为练笔而练笔的拓展,教师心中必须记住,每次拓展式练笔都必须明白,你练笔可以实现什么课程内容,以达到教语文的目的.

“拓展性”教学,它的理论依据是互文性理论.对于一线教师,必须牢记:拓展需要主题,任何拓展,都得想一想,教学中的阅读与一般的阅读还有没有区别?如果回答是没有,那么,我们还需要阅读教学干什么.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不就完了吗!那样的话.不等于取消阅读课、取消语文课了吗?崔峦老师曾提醒我们:课改以来,语文课程与教学取得重要进展有目共睹,种种问题也相伴而生.如,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媒体演示,冷落了教科书;太多的非语文活动,减损了语文学习的效果.有专家说语文教学患了“多动症”,得了“浮躁病”.

语文课堂教学拓展 篇2

新课程实施以来,拓展延伸环节的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成了许多教师增添一抹课堂教学亮点的重要途径。课堂拓展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锦上添花,用得不好则画蛇添足。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拓展有效性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可能与教师的教学技能、经验阅历、文化视野以及教学理念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要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拓展细心“把脉”,并对症施治,以期达到阅读教学中拓展的最优化。

脉相之一:流于形式,缺乏技巧

【案例】《秦兵马俑》(教学第10自然段)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观察,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师: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请同学们读读第10自然段,说说为什么这样说。

生1:因为文中说“仔细看看,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好像……有的……好像……有的……好像……”确实可以说是精美的艺术珍品。

师:你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和“好像”说一段话吗?

生2: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好像在花园里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好像在轻拨银弦;有的舒展双臂,好像在翩翩起舞。(背诵《莫高窟》中的内容)生3:天上云千姿百态:有的傻傻地横着,好像一个大冬瓜;有的又高又大,好像一幢大楼房;有的……(背诵《云房子》,学生一时语塞。尽管教师一再鼓励、启发,教学还是处在尴尬的沉默境地)

【诊断分析】

教师试图抓住文中的省略号,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这表明教师言语训练的意识较强烈。评价一节课的好坏,要看学生的言语水平是否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高林生语)。但从教学的实际来看,学生言语水平只是在“原地徘徊”,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拓展的技巧。教师挖掘文本的“留白”,发现课文插图的“隐秘”,引导学生循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想象,进行拓展练习,引导的方式、方法应“给力”。如在教学该自然段时,我就采用了“动作模拟与语言描述相结合,观察与想象相交融”的高位互动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对症施治】高位互动,巧引善导

投影出示:我们不得不赞叹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男生读观察部分,女生读画线部分)

师:(配乐朗读)闭上眼睛想象这些兵马俑的姿态和神情。师:你能摆出某一兵马俑造型,并读背课文中的相关语段吗?

(生摆造型,读背语段)(略)

师:这几位同学惟妙惟肖的模仿,展示出了这些兵马俑各自的特点,生动地解释了什么叫“个性鲜明”。

师:同学们,你们能发挥想象,到黑板前摆一摆“个性鲜明” 的兵马俑吗?

师:同学们惟妙惟肖的模仿,展示了这些兵马俑各自的特点,看懂了它们的心声。你能根据黑板前同学摆出的不同造型,仿照课文中的语句,用上“有的……好像……”来说一说吗?

生1:有的瞪圆双眼,射出复仇的火焰,好像不消灭敌人誓不罢休。

生2:有的紧锁双眉,双手紧握大刀,好像随时准备向敌人砍去。

生3:有的摆开马步,咬紧牙关,好像已下定决心,誓为祖国胜利与敌人背水一战。

……

脉相之二:消极体验,价值相背

【案例】《蜗牛的奖杯》(教学第四自然段)

师:看着蜗牛背着重重的硬壳在地上慢慢地爬行,你想说些什么?

生1:蜗牛啊,你的翅膀退化了,再也飞不起来了。你永远都不可能夺取冠军了!真可惜呀!生2:蜗牛啊,现在你的身体也被粘住,连探个头都那么艰难,一点行动的自由都没有,更不要说飞了!太可怜了!

生3:蜗牛啊,你真是自作自受,如果你当初不那么骄傲,就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其余学生都笑起来)

生4:蜗牛啊,如果你当初不把奖杯成天背在身上就不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了。

…… 【诊断分析】

教师是让学生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发表对已经退化了蜗牛的看法。由于低年级学生在认知和心理上还很不成熟,所以难免会对这只可笑的蜗牛冷嘲热讽,极少学生会对其报以同情、怜悯。这样的交流,学生从中不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也是不利的,它只会让学生更加狭隘,时时产生爱责备别人的不良心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重在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当别人处于困境时,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引导学生去同情和帮助,而在这时的同情和帮助对蜗牛来说为时已晚,再去嘲笑讽刺他就更不应该。与其让学生进行没有意义的交流,获得不健康的情感体验,不如让学生站在文中主人公蜗牛的角度去体验,从而学会自我反思,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对症施治】角色互换,积极体验

师:(多媒体演示书上老蜗牛和小蜗牛在公园里散步图)春光明媚,百花盛开。老蜗牛和小蜗牛一起出来散步。看到远处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蜜蜂,老蜗牛不由得叹了口气说。他会说些什么呢?

生1:老蜗牛叹了口气说,孩子呀,原来我们蜗牛也有一对翅膀的啊!我还得奖呢……变成今天这个样子,都是因为我太骄傲了。

生2:嗨,要是我当初不把荣誉成天背在身上,今天也不至于变成这样啊!

生3:要是我得奖之后还能继续练习飞行,现在一定还能飞得比他们快呢。

生4:孩子啊,你千万不要向我学习,千万记住,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生5:现在我们要认真练习爬行,否则就更落后了。

……

脉相之三:本末倒置,质量不高

【案例】《船长》(教学课文“殉职”部分)

师:船长就要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望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在“玛丽号”上,得救的人们望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有多少话要对船长深情地诉说啊!(自由选择下题中的任一角色说话)A.一位怀抱婴儿的妇女__________________说:“船长啊,船长,__________________。”

B.还是孩子的水手克莱芒__________________说:“船长啊,船长,__________________。”

C.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徐徐沉入大海的黑色雕像,我想对船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诊断分析】

从这个教学片断不难看出,教师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说话,进行人文感悟表达,这一策略无疑是很“语文”的,因为“语文毕竟是感性的存在”。然而,如果你细细推敲之后就不难发现,这则表面上相当“完美”的案例存在一些漏洞。这一设计只停留在让学生叙述这堂课中的人文感悟,并不能表现学生在这堂课中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阅读教学并不仅仅要学生“悟”思想、“悟”意境,而要更好地“悟”写法、“悟”如何表达更加贴切、更加具有表现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表达运用是阅读教学之根。船长在关键时刻所发出的几道命令是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品质特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明。在这堂课中,大量的时间被用于讨论船长下达的四次命令,学生自然而然会有意地对课文中人物的描写,特别是语言描写留下印象。如能让学生在这堂课上领会到“描写人物语言”的知识,并在运用中加深理解,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效果会更好。再则,这样的练笔学生有语言模仿的范本,利于学生动笔;这样的拓展,不但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可获得“得意又得言”的效果。

【对症施治】触摸表达,提质增效

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继续有条不紊地下达一道道指令。

第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练笔要求:(饱含淡淡的忧伤的音乐响起)根据课文内容,想象哈尔威船长根据当时船上的情况下达的一项项指令,以及当时船员、乘客的话语,通过对话描写,反映出船长伟大的灵魂和人们对哈尔威船长的敬仰。

总之,文本拓展要取得实效,需要教师不断提高文化修养,积累教学底蕴,开阔教学视野,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与学生智力水平相吻合的情境。

语文“拓展教学”的策略 篇3

现如今拓展教学越来越受到语文老师的亲睐,许多教育工作者就拓展教学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实验,取得了明显效果。然而,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我通过对目前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关于拓展延伸部分进行了总结和剖析,并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拓展延伸作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旨在深入理解课标理念,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拓展教学;现状;策略;

课文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课堂拓展不能忽视课文。向课文拓展,就是对课文的背景、内容、主题、写作方法等进行纵向横向的挖掘勾连,寻找最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因素予以应用。

一、在课文的背景上拓展延伸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信息来呈现时,学生会学得更好。”事实也证明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信息,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例如教学《出师表》,一位老师对初中学生既难以理解诸葛亮的“忠贞”又难以理解他提出三条建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实际,在上课伊始,他就把与课文作者休戚相关的两个人物的生卒年及有关的大事记列表呈现,让学生填写他们的年龄。(如表1)

从表格中学生们看到了诸葛亮真是年轻有为,27岁就指挥了著名的赤壁之战。看到了刘备的礼贤下士,46岁的人能三次去向比自己年轻20岁的青年请教。同时也看到了,诸葛亮写《出师表》时作为一国之君的刘婵,此时此刻才20岁。老师乘势引导学生思考:诸葛亮正准备远离国都,率军征伐曹魏,而国中主政的是年少而又昏庸无能的刘婵,他能没有后顾之忧吗?学生讨论后总结出最担心的是怕刘婵听信谗言、重用小人、赏罚不明。老师又顺势问:既如此,诸葛亮应对刘婵提出些什么建议呢?在讨论之后再去引导看书就更能让他们感受到诸葛亮“临表涕零”的言辞恳切,理解他“报先帝,忠陛下”的赤胆忠心。

二、在课文的语言上拓展延伸

语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目标或核心目标。从语言的学习角度看,文本的语言教学要遵循认知规律,注重三个过程。一是言语感受和言语积累过程,学生在反复阅读中调动各种感官感受美词佳句,逐步积累优美的言语材料,并储存在个人的言语积累中。二是言语感悟和言语内化过程。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与目睹、口诵、耳闻同步进行体验与心语,品味和感悟作者蕴含并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情感与思绪。三是言语模仿和言语表达过程,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积累与应用的训练,使之落到实处,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同时不缺乏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语言上进行有效拓展有利于学生对语言表达与作者情感的深层理解,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你一定会听见的》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文章的语言活泼风趣,优美形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绘声篇”和“写声篇”这二个环节,让学生在品味本文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三、在课文的内容上拓展延伸

1.相关内容拓展

在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名家的优秀作品,一样的主题,一样的题材,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往往会演绎出不同的风貌。学生多看这些作品,是一种艺术享受和美的熏陶。此时,教师可由一点出发,指导学生搜集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作品,比较分析、讨论思考,学生会更容易地领会每一部作品的特色,使学生昂扬起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例如: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呼吁人们珍爱自然,保护环境。单元主题就是教育孩子们要具有环保意识。通过朗读,学生已经明白道理。为了进一步落实,我组织学生朗读相关主题的文章《小鸟的呼吁》、《失踪的王国》……结果,学生妙语连珠的作文在习作课上出现了,滔滔不绝讲环保故事的跃跃欲试,热爱学校,保持班级清洁的行为多了。一篇课文的学习牵动了整个面,锻炼了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2.主体内容扩展

每篇文章的文字背后,总藏着一个让人深思的蕴意。那是作者的视眼,作者多要表达的感情。很多文章朗读后,就会情不自禁地让读者产生共鸣。例如:

《惊弓之鸟》讲述的是古时候射箭能手更赢拉弦不用弓就把天上飞的大雁“射”下来,不仅让魏王大吃一惊,相信也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学习了课文学生不单单对他的射箭本领赞叹不已,更佩服地是他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所以练就好本领是理所当然。此时的学生已经对更赢佩服的五体投地,乘机穿插让学生说说写写,和更赢交心谈谈,学生肯定很情愿。这样,既深化了学生对本文主题的理解又让学生学有所得。

四、向其他学科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实践能力”

钱梦龙老师在教《死海不死》时,先准备了一支盛满清水的大烧杯、一支玻璃棒、一把朔料匙子、一碟食盐、一只鸡蛋,让学生想办法把鸡蛋浮起来,语文课做实验本身就吊起了学生的胃口,而不断加盐使鸡蛋浮起来的过程更是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然后让学生结合初二学过的物理学的“密度”知识,搞清鸡蛋上浮的原因,再让学生猜一猜为什么人们叫它“死海”,为什么又说它“不死”,最后让学生打开课本验证自己的大胆假设是否跟课本上一致,课文的重点难点就在这实验中解决掉了。

五、向生活拓展延伸

有一句话叫“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应以课堂为轴心“,但又必须置于社会生活的宏观范围之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巩固、加深、活用、扩大课内所学的语文知识,把课内学习适当延伸、拓展、辐射到课外生活,从而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又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例如课文《秋天的怀念》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双腿瘫痪后的我,脾气变得暴怒无常,看到北归的雁阵,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总会悄悄地躲进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读到这里,老师问学生:“你们有何感受?”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说妈妈很爱儿子,有的同学说作者双腿瘫痪后,接受不了这一事实,经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有的同学竟想到自己平时也由于一些事情不合自己心愿而对母亲发脾气破罐子破摔,母亲也会像作者的母亲那样,无微不至地呵护着自己。当学生读到“母亲病了,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却又不告诉我,因为怕我担心。”时学生又结合实际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也不告诉自己,害怕自己担心而影响学习。有什么好吃的总是留给自己,并哄着说她已经吃过了,从而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唤起学生对母亲的感激与敬仰之情,懂得今后应孝敬父母,也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心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转引自赵银芳《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初中和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拓展延伸的实践与研究》http://ghs100.blog.66wz.com,2008年6月27日.

[2][3]转引自李亚敏《拓展延伸 亮相恰处》http://www.zjjyedu.org/n10621c31.aspx.

[4]《义务教育新课程语文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5]陆进《例谈语文教学的拓展策略》,《语文天地》[M]2007年第23期,第32页.

语文课堂拓展教学摭谈 篇4

一、立足学情,敢于拓展

关于语文拓展教学,一直存在着一种疑虑,就是害怕拓展大而无当。应当说,这的确是语文拓展教学容易跨入的一个误区。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语文课堂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势必如一潭死水,非但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反而会成为催眠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拓展得法,不但能够加大课堂知识容量,更重要的是,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首先要敢于拓展。

其实,只要我们立足学情,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教学目标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就能做到拓展得当,发挥拓展教学的积极作用,避免拓展的失误。

二、讲究方法,善于拓展

(一)拓展要围绕教学的重难点

拓展决不是教师的兴致所至、随意而发,更不是为了炫耀教师的博识多闻,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理解,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的拓展要时刻不忘教学的重难点,只有这样,才能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不偏离教学目标。例如,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教学的重点之一是把握本文“官逼民反,不得不反”的主题思想。这就需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感受林冲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挣扎历程。为此,我不但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节选部分,还向学生详细介绍了《水浒传》第六至第九回的相关内容,并鼓励学生课下自读《水浒传》,使学生对林冲的一忍再忍有了比较深的感性认识,对于本文的主题思想,很多学生不需老师讲解,就能够自己总结出来。

(二)激发兴趣是拓展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能自主自发学习,就可以大大增加无意识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还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作为一篇小说,把握林冲这一形象的典型性是本课教学的又一个重点。怎样才能让学生切实把握林冲形象的典型意义,而不是流于概念化的理解呢?经过思考,我决定从“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这两个概念的对比入手。所谓“圆形人物”是指人物性格比较丰满,表达出了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反之,“扁平人物”指性格刻画比较单调,人物好人就好到底,坏人就十恶不赦,缺乏人物性格的变化和人性的复杂。优秀的小说大都塑造出了一个或数个令人过目难忘的人物形象。相比较而言,由于真实生活中的人本向就是复杂和矛盾的,因而圆形人物更能打动读者。而林冲就是一个圆形人物。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点,我首先引导学生把林冲和鲁智深进行对比,然后又进一步拓展开去,将林冲和其他三部古典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中的众多人物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对林冲的认识由表及里,不断深入。并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三)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是拓展教学的又一重要目的

拓展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增加课堂信息容量,使学生的知识储备有所增长;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高。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中,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水浒传》在众多的古典小说作品中,为什么能够脱颖而出,名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呢?你能否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加以说明?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大多没有考虑这个问题,此时都凝神思索。随后,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归纳总结,达成共识:《水浒传》之所以能够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源于它卓越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即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来看,它以艺术的手法深刻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提示了人民被迫奋起反抗的社会原因,这在当时同类题材的小说中是首屈一指的。从艺术技巧看,除了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使人过目难忘,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出神入化的环境描写,环环相扣的细节描写,活灵活现的人物对话,共同构成了《水浒传》独特的艺术魅力。不少同学还把这些方面与《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进行对比,大大加深了对课文和《水浒传》的认识。

无庸讳言,现在的语文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大大滞后于当前的学术研究水平,很多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没有体现在教学参考书中。相反,教参中的许多结论已经陈旧不堪了。如果教师能够适当引进当前的学术研究成果,对开阔学生思路,激发学生思维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

(四)适当联系相关影视作品是拓展的一个好方法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都拍成了影视剧,这是我们进行拓展教学的一个重要资源。如果利用得当,将对我们的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依然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这篇小说拍成了电影《英雄本色》,不少同学都看过,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将电影和原著进行对比,大家发现结尾处的改动比较大,电影中陆谦成了一个武林高手,虽然林冲最后得了手刃仇人,但很费了一番功夫。那么与原著比,孰优孰劣?经过认真思索,同学们认识到,电影的改动主要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追求一种视觉效果。但是,这么一改,林冲手刃仇人的痛快淋漓,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的高强是就都体现不出来了。相比之下,还是原著更佳。

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 篇5

在实践的教学中,如何开放语文课堂教学,把语文学习向课前拓展、向课后延伸,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搜集、去整理、去探索、去思考、去创造,把语文学习与平时的生活充分的联系起来,形成大语文教学。并让学生将思考探索的结果重新回归到开放的课堂教学中来,去合作,去交流,去探讨,发挥集体的力量,团队的力量,让学生蕴藏的智力得到充分的挖掘,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和闪光,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真情流露”中表现自己,体验成功,让语文课堂教学尽显生机。

一、搜集整理,拓展语文教学课堂教学基础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凭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语文教学需要我们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留意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用课外获得的知识来充实课堂,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真正体现“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教育观。

如在教学《周庄水韵》这篇文章时,但这些感受还是停留在想象的基础上的,我布置预习让学生提前去搜集和周庄有关的VCD、邮票、明信片、门票、纪念品等课文外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没上课之前对周庄就有了一个全面的完整的感性认识,也大大拓展了学 生眼界,让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在文章的教学过程中只要侧重朗读,边朗读边想象,体味其中的意境,让学生充分领略到周庄的水美,很多学生都被文中优美的自然风光所陶醉。课后让学生探究周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用形成的原因,如何保护周庄的文化,进一步联系我们的社区,看看我们泉州地区有哪些可以和周庄媲美的文化遗产,我们怎样去宣传它,保护它。

二、组织交流,拓展语文教学渠道

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是主角,由他们一问到底或是一讲到底,学生自主交流活动的时间被教师的提问或讲解挤掉了。因此,必须彻底转变观念,教师必须由课堂教学的主角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协调者、促进者,这样就可以从教师嘴里省下时间,留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让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合作研究,形成结论,并能及时交流表达,这样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去搜集整理学习资料的兴趣。

三、开放评价,拓展语文教学动力

教学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语文教学的原动力。传统课堂的评价是生生、师生之间的评价,但有时有些学生碍于情面,讲好话的多,挑缺点的少,久而久之,学生的评价停留在“好”“太棒了”等赞扬的词语上,而更多的忽略了评价的真正意义。合理开 放的教学评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课改的要求,以便更好地促进语文学习。合理开放的评价重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教师的评价要有导向性和激励性,让学生敢动、敢说、敢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活动获得尽可能多的实效。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的标准应从知识转向能力,学习动机、协作学习的精神等诸多因素,注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要学生的回答有道理,能自圆其说,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要建立多种评价机制,实现评价机制的多元化、动态化。重视生生协作评价,家长、社会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特别是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人翁精神。“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就真实记录了学生学习足迹,让学生体会到开放学习的乐趣。

四、语文活动,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

在课堂中,开放的活动渗透于教学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仅仅课堂上的活动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我们要把这有生命力的开放形式延伸到课堂以外更广阔的教育领域。通过朗诵、讲故事、演课本剧、编语文小报、调查采访、写调查报告、我是一个小记者等课外语文活动,让学生多参加进行实践活动。课堂向课后延伸,既把问题带出课外、带向生活、家庭、社会,学校向家庭开放,以便家校合一,齐抓共管,学校向社会开 放,充分利用社会的人力、物力资源。如在教学《南阳六月荔枝丹》这篇课文时,因本地区也产荔枝,所以我引导学生自己去了解荔枝知识的方法,向语文课前拓展。在教学文章前,我先设立了“你对荔枝的了解有多少?”这个问题,带领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提炼学习资源,学生通过现场观察、实地考察、走访群众、翻阅图书、上网浏览等手段,全方位感受“荔枝”,获得第一手资料。这样不仅拓展了语文学习的资源,更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和样式,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有效拓展文本,充盈语文课堂 篇6

小学语文教学要真正发挥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的作用,必须将活的语文资源引进课堂,让学生的语文学习真正得法于课内,增加拓展阅读兴趣,学会拓展阅读,并从课外阅读中有所收获。如何适度地对文本进行有效拓展呢?

一、妙导入,拓展链接

学习新内容前利用拓展阅读作铺垫,会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新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以便尽快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这些或生动、或真实的材料能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和欲望,为学习新课增加了动力。学习《灰椋鸟》一文前,听一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配乐朗读作者徐秀娟的生平介绍。徐秀娟感人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使学生从心里敬重这位作者,未成曲调先有情。同时此拓展使学生对作者背景有了了解,更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

二、细品读,拓展积累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感悟,渗透多种内容,扩大阅读含量,无疑会有利于学生更深的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课堂教学环节上播放出精彩的小插曲,有利于阅读感悟。《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课文第三自然段主要通过“话别”表达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李白先表明了自己的敬仰之情,文中很简单说到敬仰孟浩然的人品和诗篇,在这时教师可以进行拓展。课堂上可以这样组织教学的:学生谈到“兄长和老师”时启发:从这个称呼中,你又联想到什么呢?引导学生自述,继而点拨:李白敬仰孟浩然的什么呢?接着补充李白的《赠孟浩然》,引导孩子借助注释,读懂李白敬仰孟浩然的人品。有效拓展,补充课外知识,让学生对孟浩然的人品和诗篇有更全面的了解,。也自然而然明白了为什么李白那么敬仰孟浩然,也由此更深刻地体会到此时的分别是多么的不舍,他们的友谊不仅是普通的朋友关系,更是精神上的,心灵上的。紧接着,体会多首送别诗,发现每句诗情感是不一样的。孟浩然引用了王维的诗句,作为兄长和老师的他更多是在宽慰李白。通过拓展不仅让学生体会了分别时各种不同的情感,同时也帮学生积累了一些送别诗。

三、抓留白,拓展想象

课本中有许多文章均留有“空白”,需要读者去感悟,恰到好处地“补白”,就能促进学生感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课堂上,我喜欢抓住文中的省略号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文章的文学符号变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

如教《荷花》这篇课文时,我有效地抓住了文中的省略号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你们看,作者的想像美不美?你们想不想也变成一杂荷花呢?请大家把眼睛闭上,老师满足你们的要求。这时候,你就是一朵洁白娇嫩的荷花,穿着雪白雪白的裙子,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太阳暖暖地照在你身上,微风轻轻地抚摸着你的脸,你感觉怎么样?蜻蜓和蝴蝶飞过来了,它们找你做什么?小鱼和小蝌蚪在脚下游来游去,它们在做什么?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它想告诉你什么?夜晚,月光笼罩着池塘,你和伙伴们在做什么?”学生在自己的想象中获得美的熏陶,实践证明,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时,就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能学得好,学得快乐。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作品运用了留白的表现手法,文本留白为我们设计作业提供了契机。因为我们对文本进行补白的过程,也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想象力、遣词造句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过程。

四、强体验,拓展升华

许多课文都有情感的支点,教师利用含蓄空白,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研读,咀嚼语文文字的精理妙义,体会课文丰富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把对课文的感悟、理解构思极为精妙的语言,进而立体地诠释文本内涵,从而带动学生对文本新意义的发现和构建,促进情感升华。《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中,谈迁来到北京的那段时间,文中用了简单的三句话来描写,为了更深刻地体会谈迁打不垮的信念,于是在课堂上我们把他读成了三幅图,《四处寻访图》、《风沙奔波图》、《孤灯奋笔图》,让学生学会了把书读薄。我设计了这样的写话训练:1、“四处寻访图”:清晨,凉气袭人,当人们还在梦乡时,谈迁带着 和 出发了。为了证实一些史料,谈迁有时一走就是 。有时去寻访知情者,却 ;有时亲自来到郊外 。但这一切都压不垮他,因为心中有坚定的信念: 。2、“风沙奔波图”:一位衣衫褴褛(lán lǚ)的老人,在瑟瑟的寒风中,在漫天的风沙中艰难地行走,饿了 ,渴了 ,累了 。但这一切都压不垮他,因为心中有坚定的信念: 。3、“孤灯奋笔图”:也许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一盏孤灯下, ;也许有一天,谈迁累倒在书桌旁, ;也许有一天,谈迁病倒在床上, 。但这一切都压不垮他,因为心中有坚定的信念: 。这又让学生学到了如何把书读厚,更深化了文本传递的情感。这样处理,对人物精神内涵的感知透彻了,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悟到了丰满的人物形象,因而读文时便会激情满怀。

五、巧总结,拓展延伸

学完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又一个开端。语文教材中不乏名家名篇或名著的节选、缩写。以此为锲机,在教学前后,教师把原文、原著推荐给学生,学生在由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的阅读中,不仅更能立体地理解课文,而且可以建立起读名著、名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学生感受到课外的世界更精彩。如教《林冲棒打洪教头》,我便把学生带向《水浒》;教《装满昆虫的布袋》时,带学生走进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推荐学生读读《昆虫记》。教了《北大荒的秋天》,我就推荐学生读《可爱的草塘》。通过课后拓展性阅读,让阅读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

语文课堂教学拓展 篇7

●关注有效性——教学拓展有“尺度”

众所周知, 随着知识爆炸时代来临, 可供教学拓展的资源越来越丰富。这就需要教师明确拓展的目的, 并且具有一双慧眼——学会把那些与文本联系最紧密、与教学目标最相符、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最贴近的材料甄别与遴选出来。千万防止“拓展是个筐, 什么都可往里装”的做法。如何提升拓展的有效性, 捏准资源拓展的“尺度”呢?我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 适合是根本

拓展, 是对课堂教学资源的补充和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 首先应当充分运用“课堂教学资源”;其次, 借助于“课外教学资源”, 而决不是本末倒置。“语文教学的轴心还是以课文为依据的课堂教学”。不管课堂教学是否需要, 随意运用课外教学资源, 漠视、抛开甚至异化文本的拓展是毫无意义的。

有位教师在教学《木兰从军》第二自然段时, 既没有引导学生从战况的紧急入手, 揣摩和体会木兰“忧国”、“忧家”的心理活动, 也没有带领学生去想象木兰说服家人的对话场景, 而是花时十多分钟让学生观看有关的戏曲电影片段。“声色光影”完全替代了学生的思考, 影片中人物的“直露表白”挤占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在“目的性”并不明确的前提下, 随意拓展, 其实已经失去了拓展应有的价值。这种不适合的拓展, 导致的结果是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 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和负效的。

2. 适量是前提

所谓适量, 就是少而精, 精当有效, 而不是“韩信用兵, 多多益善”。超越了“量”的界限, 往往适得其反。

有位教师在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时, 大量引进了网络资源:教学伊始, 教者即投影宋庆龄纪念馆网站主页中宋庆龄故居的图像, 在简单提问后, 又打开网页, 带领学生浏览了宋庆龄故居, 这一环节, 占去了十几分钟;接着, 在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初步了解樟树的外形特征与品质后, 又带学生打开网页, 浏览介绍樟树的文字。就这样一节课只剩下几分钟。接着, 学习第六段时, 教者再次打开网页, 和学生一起去读宋庆龄的生平事迹……

这样漫无目的大量引进课外资源, 既显得“喧宾夺主”, 又让学生难以消化。正如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博士戈登·克罗斯所说:“一种潜在的危险是由于在同一时间内向学生呈现了过多的竞争性的刺激, 就像商店橱窗里摆满了所有的货色, 造成了心理上消化不良, 最终导致感觉上的精疲力尽。”

3.适时是关键

适时, 就是要掌握好“火候”, 在文本教学最必要、最急需的时候及时呈示并迅速到位, 这是实现阶段教学目标的关键。如, 在上课伊始, 或知识铺垫, 或诱发兴趣, 或感情奠基;在课的中间, 或突出重点, 或突破难点;也可在课的结尾, 或升华主题, 或拓宽视野。

王崧舟老师教学《一夜的工作》时, 这样深情地导入新课:“同学们, 一年有许多个日子值得我们去纪念, 但有一个日子, 应该让我们终身牢记!1998年3月5日, 这一天, 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就在那一年, 有一位叫宋小明的诗人, 他怀着对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写下了这首诗。”然后课件展示诗歌, 教师深情诵读, 真可谓“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那首曾经感动了整个中国的诗歌, 再加上王老师煽情的语言, 课堂上立即充盈着思念故人的氛围, 师生之间, 师生与文本之间, 师生与伟人之间架起了一座情感桥梁, 整个课堂就像一个巨大的情感磁场, 教师、学生, 包括听课的老师都被深深地吸引了。

●保持专一性——教学拓展呈“厚度”

一堂好课中的拓展材料不应该是单一的, 孤立的, 零散的, 它们是相关联的, 前后呼应的, 目标专一的, 犹如由一条丝线牵起的串串珍珠, 光彩迷人。保持拓展材料的“专一性”, 需要消解“散”和“滥”的现象。

1.剔除一个“散”字

所谓散, 这里指的是零碎、杂乱而漫无边际的拓展。“散”的结果只能是浅层次、低效率的。在课外资源的引入中, 教师要有“聚焦”意识, 要善于“聚”, 要学会集中精力“办大事”, 杜绝“东一棒, 西一锤”的零敲碎打。

《月光启蒙》这篇课文讲的是母亲在“我”童年时代为“我”吟唱民歌童谣, 给“我”讲故事、说谜语, 为“我”带来了童年夏夜的美妙。张学青老师在执教时, 以“民谣”为中心, 聚合了一系列的材料, 使课文的内容变得丰富, 主题变得厚重。她首先以一首“吴地民谣”导入, 让学生感受民谣的含蓄与风趣;在教母亲为我吟唱的民谣时, 张老师用纯粹的无伴奏的甜润的歌声唱出了民谣的“柔”和“甜”, “纯”与“美”, 学生恍惚就是那个夏夜里静静地享受母亲美妙歌声的孩子。在理解最后一段“母亲的启蒙”时, 张老师又引入了作者孙友田另一篇散文《黑土地》的段落, 学生在拍着小手诵读《大山欢笑》的过程中, 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诗作中有童谣的影子, 并由此体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含义。最后, 学生们在母亲苍老的形象与年轻时为“我”唱歌谣时的画面前, 又一次在纯粹的民谣声中感受“母爱之美妙”和民间文学的魅力。以上课例中, 张老师运用了课外资料、教师清唱、画面比较等拓展形式。但无论采用哪种形式, 都紧紧围绕“民谣”, 层层铺展, 慢慢叠加, 循环往复, 民谣的美妙、母爱的美妙氤氲着整个课堂, 也沉淀在每个人的心中。

这样的课, 是内秀和厚重的。这种内秀和厚重, 来自于课外资源的有效聚合;来自于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的恰切糅合。

2. 摈除一个“滥”字

滥, 是指泛滥、滥用, 既没有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又没有从文本的内涵出发, 而是滥用课外资源, 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教学《秋天的怀念》时, 把它放到史铁生的一组作品中理解, 《合欢树》、《有关庙的记忆》、《病隙随笔》相关文本段落的呈现, 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这是一种大语文观引领下的教学。学生从史铁生的这一组文字中读出了感动, 更读出了对生命的思考——“好好活!”拓展材料的专一性才能凸显教学主题的厚重感。因为有了一组文字的拓展与咀嚼, 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才会更深刻, 认识才更真实自然, 和史铁生才能心灵交融心心相惜。

所以, 我觉得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如一首优美的诗篇, 首尾呼应, 气韵贯通;应该如一首动人的乐曲, 音律和谐, 浑然一体。语文课堂拓展不是与文本内容的简单混合, 不是对课内知识的简单叠加, 也不是胡乱的“撒网布点”, 更不是读、演、说、唱的“大杂烩”。

●把握思想性——教学拓展见“深度”

课外资源的引用, 不是随便的, 更不应该虚有其表, 而是应当具有思想性。语文教师应该着力研究, 努力挖掘资源拓展的“深度”, 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形中见神

当前, 不少语文课堂的拓展还只停留在向学生介绍知识的层面, 停留在拓展内容的层面, 只注重外在形式, 浮于表面, 浅尝辄止, 浮光掠影。

如, 有位教师执教《泉城》时, 在下发补充材料 (材料介绍了七十二泉中的柳絮泉、五莲泉、白石泉、墨泉) 后, 教师仅仅请学生朗读材料后就匆忙结束教学。这种为了拓展而拓展的教学行为, 怎能在学生心中留下痕迹呢?

其实, 语文课堂的拓展, 既要有外在的“形”, 即拓展的材料;更要有内在的“神”, 即通过拓展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思辨力。只有形神兼备, 才能获得最大效益。要使拓展有深度, 教师选择的材料必须要有“含金量”, 有可供利用的价值, 有可供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生长点, 最好能发挥多方面的作用, 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同时要开发拓展材料的“附加值”。教师要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高度对所拓展的材料加以开发和利用。

2. 平中见奇

看似平常的教学, 只要教师恰当引用课外资源, 就会使得课堂活力四射、意味深远, 这就是常中见新、平中见奇、凸显深度的教学。

《王冕学画》这篇课文, 大部分教师在执教时会抓住王冕“孝顺”和“刻苦学习”两个品质品词学句, 诵读体会。用心的老师可能会拓展王冕“学有所成”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眼界。管建刚老师执教《少年王冕》时抓住了“写‘王冕孝顺’和‘王冕刻苦好学’, 究竟哪个重要”的思辨题,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逼”着学生往更深处挖掘。学生通过讨论、争辩, 对文中王冕的“孝”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那就是——能够让母亲“安心”、“放心”、“暖心”、“开心”。使自己成龙、成凤, 让父母为自己的孩子骄傲, 这就是“孝”。然后管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品味孔子引人深思的名言:“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 孝之终也。夫孝, 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不牵强, 不张扬, 不做作, 此时的拓展顺理成章, 学生的认识也水到渠成, 透彻而深刻。最后, 管老师又将“孝”这个富有深意的话题给了学生:同样是十岁左右的五年级学生, 面对着这四个“心”, 可以安静地想上两分钟, 我“孝”了吗?学生的思考从课内延展到课外甚至是一生。

当然, 关注课程资源的“思想性”, 需要教师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 这样才会从平淡的语言中挖掘, 才会从纷繁的材料中选择, 才会带领学生发现文本的核心价值和深层含义。挖得深, 才能站得高望得远, 师生所得才会更丰富。

总之, 恰当引入课外教学资源, 是一种本领, 是一种胆识, 更是一种大智慧。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得好:“语文教学实质上是语文教师对教材课文的二度开发, 是语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课文的过程。”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就是教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二度开发, 会用教材, 是一种教学创新。

《大学语文》拓展教学刍议 篇8

《大学语文》由于没有政治理论课的权威性, 也没有《大学英语》的实用性, 很容易被边缘化。因此, 有论者说《大学语文》就是“高四语文”, 开设与否无关紧要, 甚至认为应当取消这门课程。也有人提出“取代论”, 以《大学人文读本》、《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来取代《大学语文》。《大学语文》目前所面临的尴尬处境, 主要是由该课程的定位决定的。很多军校开设《大学语文》, 其初衷就是为了给那些上了大学, 但是语文基础比较差的学员“补课”。在长期应试教育过程中, 一些理科生中文底子欠缺, 说起话来词不达意, 写文章更是语句不通, 故而寄希望于《大学语文》来解决上述问题。温儒敏教授在《就“大学语文”的困扰答记者问》中讲到:“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是要通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和积累的, 中学搞了那么多年都没有过关, 现在指望在大学的一年或者半年里突击补课, 让读写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 是不现实的。”由此看来, 《大学语文》不应该被当作“高四语文”来误读, 也不能随意取消或者取代。《大学语文》应当变革, 无论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要有大的创新, 否则很难在大学的讲台上立足。惟有通过变革, 才能提高它的辨识度, 才能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那么, 如何对《大学语文》进行变革呢?笔者认为, 我们可以重点在拓展教学上下功夫。

二.《大学语文》拓展教学的内涵

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教高[1998]2号文件) 中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有利于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 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 升华人格, 提高境界, 振奋精神,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成为‘四有’人才, 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 活跃思维, 激发创新灵感, 为他们在校学习专业以及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浓厚的人文底蕴, 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军校《大学语文》拓展教学, 即是加强学员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大学语文》拓展教学, 首先要体现“大学”的特点。即由原来高中阶段注重对字、词、句、段解析上升到关注作品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审美欣赏等层面的内容, 进而追求学员对作品思想内涵、艺术特色的整体感知和把握。《大学语文》课程是军队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 承担着培养学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为打造高素质、复合型的军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的重任。

《大学语文》拓展教学, 其次要体现“大语文观”。《大学语文》是以开阔视野,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提高大学生审美欣赏和文化修养为目标的课程。它包罗的内容相当广泛, 具体来讲, 至少涵盖文学、语言文字和文化三个方面。随着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语文不再仅仅作为一种工具而存在, 而是作为培养一个人通过理解文学进而理解人生、社会、生命、世界和历史的一种心理综合能力。《大学语文》在当下具备了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其内容更丰富、文化性更强, 更具知识性、人文性。无论是从文学阅读、文学欣赏还是文学熏陶上都能发挥人文精神的传播作用, 让学员在古今文化精品的感化作用下, 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与此同时, 开放世界的种种挑战, 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交叉渗透, 使《大学语文》课在培养具有厚实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的新一代“四有”人才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大语文观”决定着《大学语文》拓展教学要朝着传承人文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健全人格的方向努力。

三.《大学语文》拓展教学的思路及方法

(一) 时间上, 不局限于课堂。

现在军校《大学语文》教学时间一般安排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期, 课时较少。希望通过课堂时间使学员的语文水平有大幅提高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教员可以为学员提供大量的中外名篇书目, 使学员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具有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文化精品进行阅读, 一方面丰富学员的阅读量, 另一方面促进学员逐步形成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二) 空间上, 不局限于教室。

鼓励学员大胆走出课堂, 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比如学习了军用公文写作, 就可以带领学员到机关、到部队进行现场调查、采访, 撰写相关的公文。

教员要发挥好“主导”作用, 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 对学员进行训练和提高。学校组织的所有大型活动, 如文艺晚会、校运会、形势报告、政治教育、演讲比赛、公文写作竞赛等等, 都是学员学习语文的好机会, 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身边的资源。

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 可以举办文学沙龙、文学讲座、读书报告会等活动, 探讨文学热点, 交流学习心得和读书体会, 激发学员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课堂教学的成果得到巩固和延伸, 还能矫正教员教多少, 学员学多少的不良教风和学风。

现在很多军校都建立起了网络课程教学系统, 学员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 随时了解《大学语文》课程的动态, 满足学员自主学习需求。

(三) 内容上, 不局限于课文。

《大学语文》的教学, 教员在教授过程中, 不应囿于教材文本本身。首先, 课文的讲解可以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讲《橘颂》, 以民间端午节的习俗为引子, 导出作者屈原, 然后介绍其生平、作品, 就能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更能加深学员对作品意义的理解。

第二, 《大学语文》的教学, 可以引入最新的学术观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是相辅相成的, 同一文学作品,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欣赏角度, 尤其是古代作品, 因历史久远, 难以查阅到有关作家作品的详实资料, 故而对作品本身产生不同的看法。在课堂讲授中加入学术观点, 适时引导学员, 通过比较思考, 可以锻炼其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比如关于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学术界有三种说法:即讽喻说、爱情说和双重主题说。教员通过帮助学员领悟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意蕴和内涵, 完全可以由学员自己得出结论。

第三, 《大学语文》的教学, 要多介绍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孟子讲“知人论世”。文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课程通过介绍深邃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评价历代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思想精髓, 阐释和宣扬博大精深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 以使学员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 陶冶情操, 提高文化素养, 丰富人文精神。讲苏轼屡次遭贬, 可以培养学员旷达的人生境界;讲辛弃疾“上马击狂胡”的志向, 可以引导学员树立报效祖国, 献身使命的崇高责任感;讲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 可以帮助学员养成正直不阿的道德操守。

第四, 《大学语文》的教学, 可以多学科交叉。例如我们讲《晋楚城濮之战》、《垓下之围》等课文时, 就可以引导学员广泛运用战略学、战争心理学等课程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考证, 帮助学员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 方法上, 不局限于讲授。

《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尝试合作教学法, 安排1-2次课, 让学员在认真准备, 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 自己上台讲解, 教员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也可以尝试启发式教学法, 教员在课堂授课中, 组织引导学员进行分组讨论, 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讨论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 生动形象地展示《大学语文》的形象性特点, 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增大教学信息量, 增强教学效果。通过鉴赏优美的视频短片等多媒体资源, 有意识地启发学员对未知世界的想象, 使他们在“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开阔意境中, 在《逍遥游》的神奇世界里, 拓展作品的意境, 开发想象力和联想力, 从而培养学员的审美取向和鉴赏能力, 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审美享受和审美价值。

(五) 考评上, 不局限于分数。

《大学语文》拓展教学, 需要改革课程评价体系。以往对学员评价的唯分数论, 已经无法满足拓展教学的评价要求。《大学语文》拓展教学的考评体系应当由课终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两个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主要分课堂发言和课后作业。课堂发言可以锻炼学员的口头表达能力, 调节课堂气氛, 还能借此了解学员的思想动态。课后作业必不可少, 可以帮助学员巩固所学知识, 锻炼写作能力。总之, 拓展教学的考评体系应该让学员甩掉考试的包袱, 采用多种形式, 启发学员积极思考, 培养他们的交流表达能力, 真正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

参考文献

[1]王璇.浅谈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J].语文学刊, 2009 (5)

[2]郭禾.拓展时空:《大学语文》教学探索[J].福州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1)

语文课堂拓展要适切 篇9

一、适“本”, 即要符合文章的本意

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与感悟, 因此要在保持文章本意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意。而拓展教学只能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千万不能把拓展当做吸引人眼球的“作秀”, 从而使课堂教学脱离文本。因此, 在进行拓展教学设计时, 一定要紧紧围绕文章的内容, 不脱离作者的意图与情感, 不偏离文章的中心。在此基础上通过拓展教学,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感知文章, 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超越、有所拔高。否则的话, 再生动、活泼的课堂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再精彩的课堂构架也只能是浮光掠影、空中楼阁。在此, 我想起曾经听过的一堂县级示范课:一位教师在执教《白鹭》一文中的“有人说它在瞭望, 难道它真的是在瞭望吗?”这一重点句时, 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和丰富学生的想象, 执教老师设计了如下的一组拓展题:

(1) 假如你是一位少年白鹭, 你会瞭望到什么?

(2) 假如你是一位妙龄姑娘, 你会瞭望到什么?

(3) 假如你是一位先生, 你会瞭望到什么?

(4) 假如你是一位妈妈, 你会瞭望到什么?

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 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一个个妙趣横生的答案如泉涌出。在这一连串热闹的对答中, 我禁不住思考:这句话的本意难道是说白鹭在瞭望什么吗?有可能白鹭什么也不瞭望, 什么也不想, 只是在享受一份悠闲和一份恬静。那这样的讨论是否有些偏移或歪曲了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呢?这样的拓展还有什么意义呢?

二、适“生”, 即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课堂拓展教学内容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层次、生活水平、社会阅历、知识水平、智力程度、接受能力, 以及学生生活的地区差异等, 做到因人施教、因地施教、因材施教。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适时地增加或降低教学的难易度,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理解接受, 都能够有感可想、有话可说。因此, 每一堂语文课, 教师都要先“备学生”, 再备课文,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学习目标。在课堂拓展教学中就更应该关照到学生之间的差异, 设计出多层次、有梯度的训练题,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自由选择, 适度训练。当然, 最重要的是教师一定不能只追求题目的知识性、新颖性, 而忽视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从而使拓展训练的难度增加, 造成学生满头雾水, 课堂教学冷场;也不能只追求场面的热闹, 而完全降低难度, 让学生来一场表演秀。

笔者在教学郑愁予的诗歌《雨说》时深有体会。诗中作者将大自然的“雨”当做“爱的使者”来歌颂, 其实就是歌颂中国大地上儿童幸福美满的生活。诗歌亲切自然, 活泼易懂, 读起来朗朗上口。笔者在教学中, 导入、朗读、主题等方面都做到了自然、流畅、合理,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在“拓展延伸”环节中, 笔者设计了让学生阅读理解郑愁予的代表诗作《错误》。教学《雨说》时, 笔者将“拓展延伸”中的欣赏《错误》改为小组讨论“《雨说》和《错误》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然后, 让学生抓住两首诗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来理解情感, 这样, 课堂气氛比以前活跃多了。后来才知道, 这首诗已被选为高中课文, 在初中学生的课堂上作为“拓展延伸”的环节, 不完全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适“时”, 即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拓展

语文课中的拓展教学是为了加强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 因此不同的文章、不同的课堂应该有不同的拓展形式、不同的拓展时机, 而不能千篇一律地生硬规定一定要是比较阅读、口语交际、话题作文、写作训练等语文性很强的形式。它应该根据实际的需要, 可以是一则小故事、可以是一首诗, 还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画……它运用的时机也不必有严格的规定, 可以在一节课的开头, 创设情境、引起兴趣;可以在一节课的中途, 强调重难点、深入理解;还可以在一节课的结尾, 深化主旨、拓展延伸。拓展应在课堂的主体学生与载体文本两者碰撞的始终寻找最佳的时机, 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最有拓展必要与价值之时就是最佳时机, 比如教师在学生有疑不得释之时、难点不能解之时、迷茫不知所措时、入误区走不回时进行及时合理的拓展。最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激活学生的各种思维, 加深学习对象的印象,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习《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时, 学生在翻译“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避也”时译成“死也是我厌恶的, 因为有比死更讨厌的东西, 所以灾难有不能逃避的”, 对于这一译法没有学生提出异议, 教师在学生对“不避”一词理解有错却不知错之时开展质疑对课文进行了拓展。

师:同学们先来比较一下“不能逃避”与“不逃避”意思上有何差别?

(学生一下子议论开来, 课堂氛围调动起来。)

生:我认为“不能逃避”有可能很想逃避的, 但他没办法逃避;“不逃避”可能这个人有办法逃避的, 但他没有逃避。

师:能不能结合具体的例子解释一下?

生:作业本上有一则文言文, 讲的是一个人到北方去看他的朋友, 正值胡人入侵, 满城的百姓都逃跑了。他的朋友不巧卧病在床, 就劝他不要管自己趁早逃跑避难, 本来那人能逃跑的, 但他为了朋友情义没有逃避。

师:讲得很好。那么, 大家认为文中应该译成“不能逃避”还是“不逃避”?说说理由。

生: (异口同声) 应该是“不逃避”, 因为文章主要是讲舍生取义, 它是一种主动放弃生命选择义的行为, 只有译成“不逃避灾难”才能表现出这种舍生取义的行为, 就像刚才那个故事中的人一样。

师:一字之差, 意思大相径庭, 要正确理解词义必须要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

这则案例中的拓展是随机生成的, 教师抓住了拓展时机, 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 让学生领悟了结合语言环境正确理解词义的方法, 培养了学生品读语言的能力, 这样的拓展无疑是有效的。

四、适“量”, 即拓展的数量要适当

拓展不仅要注意拓展的时间, 还得注意阅读的量和阅读的质的问题。因为是否进行拓展教学, 一定要从教学内容的实际,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不能让拓展的材料挤占文本的学习时间。要想在45分钟内让学生既完成课文的学习, 又进行大量的拓展训练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既要加强质的要求, 也要关注量的控制。本人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端午的鸭蛋》。课堂上教师详细介绍了咸鸭蛋的制作过程, 之后又花了十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去开发相关的民俗风情资源, 组织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 了解民俗文化。课堂上, 学生思维活跃, 参与积极性高涨。但仔细想来, 学生实际的文本阅读效果呢?汪曾祺的这篇《端午的鸭蛋》, 是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讲述了家乡的传统习俗, 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汪曾祺那平淡而有味的语言, 我想这应该是教学的重点所在。教师本应该用大部分时间, 引领学生反复的朗读、品味、欣赏文章的语言, 感受文本中语言文字的意韵和蕴含的传统习俗的情趣。但是, 这位教师在教学本文时, 对文章语言的诵读、揣摩仅仅十多分钟, 就进行了所谓的“文本拓展”。这些看似拓展, 实则与文本解读关系不大, 这样的“拓展”是真正的文本拓展吗?到底该怎样提高文本拓展的有效性, 怎样把文本拓展与文本解读有机融合呢?我个人感觉完全没有必要拓展这么多, 而应把重点放在引领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欣赏文章的语言上来。对于民俗文化的拓展性, 文章完全可以放在课外。所以, 课堂上的拓展, 需要教师从众多的材料中精心筛选, 应紧紧围绕文本内容, 瞄准教学目标而展开适当延伸。把那些与文本联系最紧密、与拓展目的最相符、与学生认知水平最贴近的材料选择出来。

五、适“法”, 即要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拓展

课堂拓展的方式很多, 有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拓展, 有语文学科与建筑、美术、地理等学科的结合, 有语文教学与影视、网络等媒介的连接等, 但不管何种拓展都必须凸显出语文学科的文学性特征。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 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语文性, 本想通过绘画作品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体会文章的情境美, 结果却上成了美术课;本想借助物理、化学实验来让学生了解科学的严谨、科学家的伟大品质, 却被上成了实验课;本想借助网络来搜集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却被上成了信息课……史绍典先生说过:“语文就是语文。”因此, 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牢牢把握住语文学科的文学性, 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历史课、科学课或者其他课。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住每一篇课文的文体特点、教学要点, 设计出符合文本特点的拓展训练。教学《皇帝的新装》时, 在理解了童话故事的基础上, 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皇帝回宫后会做些什么, 骗子的结局如何”?对课文的故事续编, 其实是对文章内容的拓展延伸, 通过续编, 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 可以让学生假设一下如果在船上菲利普夫妇被于勒认出来了, 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形, 以此来检验学生对菲利普一家人物形象的理解。

综上所述, 语文课堂上的文本拓展教学, 一定要重视其实效性。一定要认识到, 拓展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 而不是目的, 因此它必须为课堂教学服务。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从文本出发、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立足于语文学科的特点, 精心设计, 让拓展教学真正地服务于课堂。把文本有“味”的东西细细地、慢慢地沁入学生的心田, 学生才能被语文所感染震撼, 才能感动、陶醉其中。这样, 自然而然地也会影响到其自身的精神品格和人生态度, 促进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提升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 拓展教学越来越深入我们的语文课堂, 并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然而拓展教学运用不当, 或过多过滥, 则会影响教学效果。冷静分析、运用语文课堂中的拓展教学宜做到适“本”、适“生”、适“时”、适“量”、适“法”。语文课堂上的拓展教学应立足于学科特点, 精心设计, 让拓展教学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拓展 篇10

高职语文教学的要求为“打好基础、突出实用、强调能力、适当延伸”。在原有语文基础上, 教师应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 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强调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训练, 引导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 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工作中, 能自觉去广聚博览, 永不停歇。要积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发展个性特长, 形成健全人格。

然而,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大多把注意力放在对一篇篇文章的分解和剖析上, 形成“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思维特点, 限制了自己的文化和学术视野。同时,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 除了对文章能作基本语知的把握外, 并没有能积淀起应有的文化底蕴, 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创造性能力。语文教师应在唱好课堂教学重头戏的基础上, 由此及彼, 沟通生活, 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健全学生的人格。

一、立足课本, 从内容到形式, 拓展阅读能力

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和课堂教学而言的, 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 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教材是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质量要求的内容载体, 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然而,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大多把注意力放在对一篇篇文章的分解和剖析上, 形成“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思维特点。教师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这唯一教材, 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 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 结合实际, 拓展教材外延, 开发新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身心健康地成长。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 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 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丰富知识, 提高能力。高职语文大纲也明确指出了延伸语文教学外延的必要性。其实, 叶圣陶先生早就讲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语文教师应勇于跳出教材教语文, 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重视文本外知识, 积极拓展语文教学外延, 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 丰富学生的阅历。

1. 从内容上讲, 语文课程的人文特性决定了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文学即人学”, 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过程, 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过程。教师应让学生从正面人物身上感受人格之美,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人格尊严;《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愿为国家出力却壮志难酬的感慨;《琐忆》中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憎感情;《沁园春·长沙》中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和一群革命学生追求真理、献身事业的顽强斗志, 通过讲解、启示, 让学生感受这些人物伟大的精神力量。通过反面角色认识生活的假、丑、恶, 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和刘兄, 《雷雨》中的周朴园, 等等, 让学生从人物的善、恶、忠、奸区分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 从人物的喜悲、成败的命运中去感悟人生, 体会作品中的道德评判力量。教师在日常生活、工作、教学、为人处事方面也要处处以身作则,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身教重于言教。

2. 从形式上讲, 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 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语文教育资源。

这种理念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引进了一溪活水, 让语文勃发了生命的活力。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课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生活范例”, 给我们学习生活语文提供了一种视角, 搭起了一座平台。

(1) 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 使他们体会到知识就在身边, 从而感受到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感受到学习的趣味, 对课堂学习产生亲切感。例如在讲授《明湖居听书》时讲到白妞和琴师关系时, 我想到中央电视剧频道热播的《啼笑因缘》, 联系剧中的沈凤喜和沈三弦,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 在语文课本中, 有许多有关历史人物、事件的课文, 这些文章展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与古代人民的杰出智慧。在教学中, 当学生自悟课文产生疑惑时, 教师适当介绍历史背景, 可起到令学生“茅塞顿开”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晏子辞千金》时, 我们可从学生小学时所学《晏子使楚》谈起, 联系春秋、战国形势, 使学生对晏子这一形象有更深刻的理解。另外由于语文课的人文特点, 语文教学还要重视书外“时代背景”知识。有的叙事性的文章具有一定的背景联系, 教师在学生朗读文章而不得解时, 向学生介绍这些背景知识, 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 学生理解课文会更容易, 也更深刻。

(3) 联系所学专业, 重视书外“自然科学”知识。有些写景状物的课文, 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当学生产生疑惑时, 教师适时点拨, 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兴趣, 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美好志向。与学生密切相联的生活事例, 对学生而言, 有一种特别的亲合力, 能一下子拉近学生与学习的距离。例如《神奇的极光》就是这样, 在学习中学生对极光形成的原理不够理解, 我从学生所学电子专业中电视成像的原理讲起, 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探寻自然中深奥的道理。

生活之源不绝, 语文之树常青。唯有新颖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 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求活动, 使学生永远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旺盛的求知欲, 从被动学习语文向主动学习转变, 在语文学习中提高修养、健全人格, 也只有形成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课堂上才能流淌出和谐的音符, 充满情趣, 充满乐趣, 充满活力, 也更充满吸引力。

二、跳出课堂, 指导实践, 培养语文素养和健全人格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道出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优劣。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固然重要, 但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独立的、可持续的, 就必须培养好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内阅读内容有限, 时间有限, 所得有限。而母语学习资源无限, 机会无限, 发展无限。所以, 学习语文要两条腿走路, 既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又要引导学生课外学语文、用语文。

开展课外阅读, 是加强课外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内学方法, 课外求发展”。教师要经常推荐课外读物;指导阅读方法, 特别是读整本书的方法;鼓励摘录好词佳句, 写读书笔记。在不断指导与交流中, 学生必定会喜欢阅读, 感受阅读的乐趣, 尝到阅读的甜头。课后布置延伸作业, 特别是要加大课外阅读量。有科学研究表明, 知识要转化为能力, 它们的比是1∶6, 也就是说课内的阅读知识转化为阅读能力, 还需要5倍于教材的课外阅读量。所以, 延伸作业应以课外阅读为主, 阅读内容的选择原则, 一是要与教材相结合, 适当延伸;二是要适合学生程度和兴趣。好的语文教师非常重视每一课的“导入”, 充分挖掘入选课本的每一篇经典作品的“生发力”, 使之成为引发学生阅读那个作家或那类作品的一个切入点。比如讲李白的诗, 除了课本上选的, 还有哪几首、哪几句特别值得欣赏, 好在哪里;讲莫泊桑的《项链》, 就可以同时介绍他的其他有趣的作品……这样的引导, 既能搞活课堂, 加深学生的印象, 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个作家、阅读更多作品的好奇心。再如《富春江上》, 其课后延伸作业可以是作家季羡林的其他作品, 也可以是其他作家类似的作品。季老的《牛棚杂记》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季老经历过文革的诸多荒谬之极的事件之后于耄耋之年仍能乐观地生活, 看待世间生命, 其豁达、昂扬读来让人感慨万分。这些都是教材文本阅读的极佳补充。学生一旦把读书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好读书, 读好书, 那么无论在阅读能力上, 还是在学习潜能上, 都会有很大的发展。

另外, 课外延伸方式要多样化。如果只给学生提供一个读本, 在很大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视野, 不能最大限度地开辟语文学习的天地。我们除了提供阅读作品外, 还应有更多的延伸方式, 如让学生去了解校内外新近或从前发生的事;给学生播放切合教学实际的电视、电影;让他们欣赏各种名曲、名画, 了解名人;让他们就某一触发点展开想象和联想;让他们对某一现象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慨, 发表自己见解;让他们放开手脚对课本或课外名著进行表演;还可以让他们走向大自然去体验生活……此外我们在教学中进行课外延伸的同时, 更要让学生体会到延伸的妙处, 懂得怎样去延伸, 向哪个方向延伸, 延伸的目的是什么, 继之以自觉地、津津有味地向课外不断扩展,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寻觅。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向课外延伸的兴趣, 一方面进行合理指导。

“风弄林叶, 态无一同;月当流波, 影有万变”。客观事物有如此多的变化, 我们的思维更应当有无限的空间。对于包罗万象的语文, 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 立足课文, 又跳出课文, 克服“一锅炒”、“一刀切”、“一言堂”, 把学生带到更广阔的课外世界, 把课堂延伸到课外, 延伸到社会、生活。高职语文课堂是每一位高职语文教师施展才华的天地, 我们不仅要引领学生求知, 而且要引领他们学会做人, 学会生活, 这才是高职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由于高职阶段很可能是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的最后阶段, 因此这个阶段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所组织的课堂教学很可能会影响学生今后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要想让学生今后还能继续学好语文, 只有让学生爱上语文。高职语文不仅仅局限在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 更要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挖掘美。如课文中那“渔舟唱晚”的恬静, “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柔, “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无怨无悔,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旷达,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气魄与美丽, 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 一个生活的浓缩片段, 一个理想展翅的天空。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到广阔的天地去探索, 去摘取新的知识之果, 去获取更大的创造能力, 如此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健全学生的健康人格的目的。

摘要:高职语文教学要跳出旧有的“一锅炒”、“一刀切”、“一言堂”的模式, 就必须联系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 进行有效的改革。本文认为,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立足课本, 从内容到形式, 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又要跳出课堂, 指导实践,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健全人格。只有这样, 语文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谈初中语文拓展教学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拓展教学

如今国内新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初中语文课堂和传统的课堂相比有很大的改善,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教师想要开展拓展教学,但是受制于方式,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在本文中对初中语文拓展教学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期进一步提升国内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一、拓展要加强人文性

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人文性,因此作为教师应具有较强的人文意识,对教材中的人文意识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拓展。如在执教《背影》一课的时候,教师要对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细节进行重点的分析,让学生深切地感受父亲的爱子之心。然后,教师以“可怜天下父母心”着手,引导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的爱,并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父母的爱讲出。这样让教材联系实际,丰富教学内容,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极为有利。

二、拓展教学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不仅要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全面的发展,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给学生平台,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培养自主学习、勤于思索的习惯。如笔者执教《雨夜奇袭》一文时,该文讲述了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红军战士强渡乌江并最终获得胜利的故事。教学过程中,笔者不仅分析文本,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问同学们本文题目中有奇,那么究竟“奇”在何处,对学生进行引导,红军渡江的依靠和目的等。经過探讨和分析,相信学生自己会领悟到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进一步提升。

三、拓展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而非教师,因此教师要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活”起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加以爱护和培养,对学生的主动意识进行深入的激发。优秀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很好的统一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教师要勇于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思想,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励学生、引导学生积极的学习,为其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初中语文教学至关重要,要对学生的人文性进行培养,作为教师应该深入地思考怎样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以便于更好的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拓展 篇12

一、开辟专项训练阵地, 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对初中生语文学习状况进行分析, 学生朗读能力低下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一方面由于学生受方言发音的影响, 音准较差, 另一方面与朗读技巧掌握不好有关。对此, 笔者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渗透之外, 还在课外进行专项训练。首先针对方言发音特点, 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发音巩固训练。如针对平翘舌音容易混淆的状况, 笔者将常用字里面平翘舌易混字罗列整理出来,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巩固, 尤其是针对错误之处进行纠正训练, 帮助学生通过强化记忆的方式掌握平翘舌发音, 这对提高音准效果具有积极的帮助。在前后鼻音的教学训练中, 笔者也运用了类似的方法, 通过专项训练来提高学生发音的精准度。另一方面, 笔者还针对朗读的技巧进行了指导, 如指导学生怎样科学进行停顿, 怎样揣摩文章思想情感并将其融入字里行间的朗读之中, 以及怎样进行高低音处理等, 让学生在朗读活动中能够掌握更多的技巧。

二、落实阅读推进计划, 增强阅读积累效果

广泛的阅读和深厚的文学底蕴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 许多学生在应试模式下, 课外阅读量少面窄, 没有能够形成深厚的文学底蕴, 这对学生语文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许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遣词造句能力高、写作能力强、阅读理解效果好, 与课外丰富的阅读具有密切的联系。对此, 笔者将阅读作为提高语文学习成效的重要抓手, 引导和要求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一方面, 笔者对学生的阅读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 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六十万字, 阅读的内容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 各类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文学刊物以及学习刊物等等, 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充足、阅读内容健康积极, 要求学生将阅读活动与日常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做到边学习边阅读, 使阅读成为一种积极的习惯。同时, 要求学生将阅读中的积累沉淀下来, 这样的积累既有美文语段的摘记, 也有读后感、心得体会等。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 学生不仅接触了更多的文学作品, 而且在阅读中提高了遣词造句方面的能力水平, 以及学习借鉴到了写作的许多技巧, 这对于增强学生文学底蕴、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功能。

三、组织口语表达活动, 提升思维表达水平

口语表达在语文教学中属于较高层次的能力训练要求, 口语表达一方面训练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构思组织能力, 同时对学生的表达技巧、心理素质、情感水平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笔者在教学中利用口语表达专项活动, 有效促进学生思维与表达能力的提升。在每周一的语文早读课上, 笔者将其定为口语表达专项时间, 每周确定一组口语表达专题, 里面有若干个小题目, 由学生自己选择题目并根据题目组织内容。所有题目在早读课前公布给学生, 每节课上采取随意抽取学号的方式, 安排学生走上讲台进行口语表达, 既保证活动抽取学号的随机性, 同时也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在这样的口语表达训练中, 学生能够有效地训练构思能力、表达能力, 相当于一篇小型的口头作文, 长期坚持下去, 对于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发展能够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中也能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表达能力, 对于提高文学构思方面也具有明显的帮助。

四、开展各类学习竞赛,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在语文教学活动推进的过程中, 教师也要注重发挥竞赛活动的作用。初中生好胜心强, 在学习中渴望成功, 渴望与他人比一比、赛一赛, 对此, 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好学生的这一思想与情感特点, 开展各类学习竞赛活动。一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各类趣味性竞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提高学习积极性, 同时巩固语文所学。例如可以组织文学常识抢答赛, 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巩固这些知识要点。另一方面, 教师还分层组织学习竞赛活动, 如将学生按照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的标准进行划分层级, 每一个层级之间进行学习竞赛, 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缓解学习中的消极情感, 与能力水平处于同一层级的学生开展竞赛,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也能够实现在其能力范围内的最大化发展, 这些方面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都具有积极的帮助。实践证明,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各种竞赛, 能够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适应了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 让他们的内在学习激情得到充分的绽放, 也有利于教师顺利开展各项教学工作。

五、发挥课外活动作用, 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当针对教学体系进行改进, 尤其要注重构建立体化的教学体系, 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让课外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拓展, 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在课外活动组织方面遵循两条原则, 首先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因人而异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以作文训练为例, 组织学生开展作文写作兴趣小组活动, 既有优秀生的提高训练小组, 也有学困生的巩固训练小组, 将学生按照各自层级、需求、目标组织在一起开展兴趣活动, 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课堂之外得到有效的巩固提高。另一方面, 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组织中, 教师侧重发挥点拨指导的作用, 帮助学生明确与语文学习相关的兴趣小组活动方向、主要内容、进度安排、重点难点, 其余方面则由学生自行组织进行。整个活动的设计、组织、开展均由学生自行进行。在这样的活动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让他们在课外活动中有效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 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上一篇:跨境电商新引擎下一篇:白毛女: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