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有效拓展

2024-10-21

语文教学的有效拓展(共12篇)

语文教学的有效拓展 篇1

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时下,不论是公开课还是常规课,都少不了这个环节,公开课尤为明显.笔者近几年在听课中搜集的资料,作了一些归纳和思考,现将一些问题和对策作了一些浅薄的思考.

一、问题:拓展无主题现象干扰了教学内容

什么是“无主题”,即拓展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不相干,与学生言语能力不相干.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 下载资料,纯原始信息

我们的老师在课前经常会布置学生搜集与课文作者、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作为预习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便于走近作者,走近文本.这样的考虑未免不可,既可以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又能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但笔者在观课的过程中,学生多重网络上下载相关资料,未经过处理,长篇大论,拿到课堂上来.试想,这些下载的文字中,有多少信息与课文内容相关呢?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呢?

2. 学无边界,语文味缺失

在课中,我们经常会拓展一些主题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作为补充资料,让离学生生活较远的内容,易于学生靠近文本.记得以前教材,老师们教《曹冲称象》,读了一遍课文后就开始“拓展”了:如果不用曹冲的办法.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称象?《借冲称象》里涉及一个很重要的物理原理,即水的浮力是不是还要请一位物理学家来讲讲有关的物理定律?当然如果有时间,这样也未尝不可,多学一点知识也是好的.但这样一来,语文课与其他课程不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吗?课后专家评课:有创意,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 简单机械,缺乏思维量

拓展也存在简单机械的处理方法,如上完课后,就问学生:假如你是……,你会怎么做?怎么想?请你用笔写下来.这种拓展,不需多动脑筋,因为题目是开放性的,我想怎么回答就怎么回答.对学生的思维根本不起到作用.

那么,要不要拓展?毫无疑问,语文教学应该拓展,正如课标所说的,要“注重跨领域的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但是,这种拓展应该是有一个中心的.这个中心不是别的,正是语文本身.我们应该围绕语文来拓展、延迁、引申,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对语文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更真切的体验,而这,就需要拓展:向语文的更深更精彩处拓展.拓展的基点是课文,拓展的时空也是课文.拓展,是思维活动的扩张,如增强思维深度.扩大思维广度等,是扎扎实实的拓展.

二、策略:围绕课程,有效进行拓展性教学

笔者一直以为,语文课要教语文,不是教课文,课文只能相当于数学的例题,当作学习语文的例子,我们要从中发掘课程内容,再转化为教学内容,我们所拓展的内容一定要实现课程内容服务.笔者提出一些策略,以供教师们参考.

1. 比较性拓展

什么是比较性拓展?实际上是教师自己或适当引导学生从文本言语特点出发,选择一些与文本相关的言语内容,让学生比较阅读,这是阅读教学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我们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有认识.运用比较阅读能大大提高学生感知美文,理解作者情操、写作思路、文章技法等能力,养成一种“由此及彼”的迁移思维的习惯.比较阅读又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分析言语表达的特点,第二种是比较中体悟作者的感情.永安实验小学江雪老师在省优质课评选时上的《渔歌子》一课,就是用了比较式拓展,课末,江老师对作者表达的情感作了小结:张志和笔下的渔翁垂钓是如此的悠闲自在.随后,并出示了柳宗元《江雪》一诗,告诉学生,柳宗元笔下的渔翁垂钓却是另一番景象.当年柳宗元诗人被贬,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来抒发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相同的内容,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带给我们的两辐完全不同的画面.这就是古诗词语言的魅力.

这样的比较,即同一个主题不同的情感,在比较中发现表达的魅力.这样的拓展主题是明确的,内容也是丰富的.类似的比较式拓展课例很多,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就是拓展整合同一作者——李白的诗歌,在拓展整合中,让学生走近诗人李白.

2. 主题式拓展

所谓的主题式拓展,即同一主题进行拓展,便于学生积累与之相关的名句,或感受作者的表达艺术.老师课前搜集资料,就属于主题式拓展,目的是围绕教学内容的主题进行拓展性阅读,但阅读不能只是停留在下载资料,要体现“读”,这就得在搜集信息后,要在阅读中处理信息.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晏子使楚》时,就是明显的主题式拓展.教学《晏子使楚》,窦老师又补充了《胯下受辱》和《狼和小羊》两篇文章,教孩子们怎样读书:通过晏子的“看了看”和韩信的“看了看”进行比较,让同学们明白:晏子看到的是楚王对他的不尊重,而韩信看到的是一个无赖对他的侮辱,二者有本质的区别.晏子之所以从容是因为他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做支撑.由此,窦老师引导学生再读“看了看”,从中体会、理解这个词的分量,使学生明白,就这么一个“看了看”,可看出晏子的大智慧、超越自己脾气、性格的那份勇气……通过重读《狼和小羊》让学生明白:小羊和晏子同样的有理有据有节,但换来的结果却不一样,所以,要看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有理有据有节.在课堂上,窦老师适时把《燕子春秋》的古文段提出来,让学生对照阅读,积累了成语和典故.有两个目的:一是协助学生理解晏子的智慧,二是便于学生积累关于人物智慧的名句.可谓一箭双雕.这样的拓展,课堂容量大,学生要学的信息也很多,但要注意,一定是要在同一主题的背景下进行拓展,才有价值,如果一味地拓展与课文相关的地理、历史、生物等材料,与语文无关,这样的拓展是无效的.因此,主题式拓展要根据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在母题下的拓展原则,如果我们把课文中的主题当作母题,那么我们拓展的内容在母题的语境下补充相关题材的言语或内容;二是学生理解积累的原则,我们围绕课文内容适当选择一些内容作为学生拓展学习的对象,主要是让学生更易理解或便于积累.

3. 随笔式拓展

随笔式拓展,即围绕文本的一个空白点,让学生想象后进行随笔化练习.这样的拓展目的是在学生练笔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在不同的语境中理解文本主题或人物.福建永安的江雪老师执教《渔歌子》一课时,设计了以下随笔:

师:让我们也来写一写你们眼中和心中的白鹭吧!

配乐练笔.

①在美丽的西塞山前,一群白鹭在空中______,它们______.

②几只白鹭在浅水滩前,慢悠悠地走来走去,它们______.

③一只白鹭飞落在桃花树上休息,它______,好像_____.

④西塞山前的那一群群白鹭啊,时而______,时而______,让人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______.

这样随笔的好处是,执教老师创设了四种语境,让学生练笔,感受白鹭这一古诗意象所表达的内涵.这样的拓展在不少课例中可以看到,但防止一种为练笔而练笔的拓展,教师心中必须记住,每次拓展式练笔都必须明白,你练笔可以实现什么课程内容,以达到教语文的目的.

“拓展性”教学,它的理论依据是互文性理论.对于一线教师,必须牢记:拓展需要主题,任何拓展,都得想一想,教学中的阅读与一般的阅读还有没有区别?如果回答是没有,那么,我们还需要阅读教学干什么.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不就完了吗!那样的话.不等于取消阅读课、取消语文课了吗?崔峦老师曾提醒我们:课改以来,语文课程与教学取得重要进展有目共睹,种种问题也相伴而生.如,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媒体演示,冷落了教科书;太多的非语文活动,减损了语文学习的效果.有专家说语文教学患了“多动症”,得了“浮躁病”.

语文教学的有效拓展 篇2

一、课题背景

1、我校是一所拥有2200多名学生的学校,生源广,差距大,这些学生纯朴、勤俭、有较强的上进心,但学习基础薄弱,知识面窄,家庭语言环境差、阅读能力差,写作水平低,文化信息来源极其有限;城镇学生,几乎是独生子女,整天过着“两点一线”生活,单调的生活已经极大地限制了孩子的生活空间。大部分学生写起作文就头痛、没兴趣、没信心,教师指导作文、批改作文煞费苦心,也无济于事,有的家长干脆让孩子背现成作文,更没有系统的阅读计划,长期陷于“少、慢、差、费”现象。

2、《语文课标》关于学生写作总目标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我们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开始,因为“兴趣是一条快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夸美纽斯语)。“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托尔斯泰语)。小学第一、二、三学段主要“写话”和“习作”,在习作初始阶段,不必过分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孩子放胆去写,像初学走路的婴幼儿,首先让他有迈开步子自己走路不要别人扶的勇气,所以我们作文教学重点放在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习作、热爱习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为了给孩子提供广阔的习作空间,减少习作的束缚,减缓习作难度,从注重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与习作能力的同步发展入手,我开始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假设

1、如果能研究出一种从内容上更具开放性、可借鉴性;方法上更具灵活性和多样性;思维上更具自主性、创新性的读写训练方式。

2、而这种读写训练方式既缘于“读”,又不拘泥于“读”,打破阅读教学只读不写的定式,实施课文为基点的幅射性,拓展教学视野,展示个体独特性,通过阅读教学有效拓展习作训练,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升华情感,历练思维,学会阅读,乐于表达。

三、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拓展训练,从“读”到“写”,学生在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对人物对话的实践中,感情随着课文情感起伏跌宕,心灵在对话的感召下激越,智慧在对话中开启,能力在拓展中提升。这种拓展习作训练是在巧妙中仿写,多样中学写,神奇中扩写,广阔中续写,鲜活的描绘,绚丽感叹流连忘返,无限遐思,那么这绿色读写结合实践的芳草地就一定会成为激活学生生活,语文综合的乐园将会成为学生乐学、会学、善学,写作、创新的崭新平台,在阅读中感悟和积累,在阅读中内化和拓展;在拓展中创新与延伸。使阅读成为神奇写作的阶梯,成为学生认识自我、表现自我的广阔天地。

四、课题的价值

(一)实践意义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拓展习作训练”这是我校在语文研究中的尝试与探索。本课题凭借语文的可仿性和可生成性,尽力挖掘教材的隐性功能。着眼于解决小学生习作“无米之炊”和“有米难炊”这个习作的“瓶颈”。因此,我们在各种各样的阅读课文教学中寻找规律性东西或拓展点,在“不变”中求“万变”,在“不变”中求异、求新,多角度、多元化的进行解读与拓展延伸,感悟文本,内化文本,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拓展,情感得到升华。正如课标中强调:学生能“不拘形式的写见闻和感受”。根据儿童年龄特征,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作文指导课应尽力营造宽松和愉悦的氛围,畅所欲言。只有这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培养。习作的初始阶级应淡化形式,放开手脚让学生充分享受想象与表达的自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学生没有束缚羁绊,没有禁锢,主体精神得以焕发,作文信心得以培养,写作兴趣得以激发,表达空间得以舒展。让学生切实感受习作是一种“自我表达的需要,是一种相互交流的需要,是一种精神的享受的需要”,进而舒畅表达,乐此不疲。

(二)理论价值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习作的技巧。”本课题吸收国外作文教学理论和新课标要求,借鉴广东省丁有宽“语文读写教学法”实验;上海吴立岗“素描作文”实验成功经验以及叶圣陶老先生的有关精辟阐述,还有南京市重点课题《体验性阅读与探究性写作》都颇具代表性。正如爱因斯坦所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有限,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我们从理念着手,结合我校的学生实际情况反复论证提出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新课标要求我们凭借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尤其在读写结合拓展习作训练上,我们力求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从思维的另一个角度看到一个新的天地,获得一种新的论证,打破思维定势,追求思维的独特性和求异性。为习作提供有效地借鉴对象和创造依据,使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成为有缘之水,有本之木。

五、课题实验的基本原则

1、实验性原则: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寻找拓展创新题材,不断积累加以运用,在运用中将自己经验或间接经验进行有效地整合,从而内化成自己习作的能力。

2、动态性原则:我们视“每天都是新的起跑线”我们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参与,亲自体验(投身到社会,投身到大自然中去体验),追求课内与能力的延伸,追求在“习得”中潜移默化地走向运用。

3、发展性原则: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与能力形成,学习主体——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因素,而学生习作兴趣来源于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有话会写,一旦有了这些学生就会跃跃欲试,不吐不快。

4、人文性原则:做人是作文的基础,学生学会做人,作文才有坚定的基础和丰富的资源,学生做人的追求和品格在作文中自然流露出来的才是真情,才使人信服,立足于做人,杜绝说假话、空话、套话……“文品即人品”。

5、主体性原则:作文教学作为一门发展学生(主体)思维的艺术应充分认识教育主体的这种“能动态势”,即充分挖掘写作主体的潜力,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才能培养出写作高手。

6、创新性原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到写作主体的认知规律:认知需要,成功需要和他们对美的追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创作的灵感和撞击创新的火花。

7、开放性原则:我们应开放作文教学的课堂,提供充足的阅读材料和充分的活动空间,引导他们大胆探索、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讴歌生活,在生活的海洋里“自主”地遨游。

六、本课题研究内容 通过阅读教学师生用自己的心智以文本进行对话、感悟、体验、探究的基础上,以文本为凭借,寻找拓展点进行幅射,多方拓展习作训练的研究。

七、课题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是一种观察活动。他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看看,“观察”只是方法和手段。目的是要透过表象,捕捉内层深处的东西。观察法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严密的计划性和高度的客观性(强调其自发性和常态性)。

(二)调查研究法

调查是运用一种手段和方法,有目的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某些事实和现象材料予以条分缕析,并作理论性阐释,也就是从经验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使人们从个别的分散事件和现象中,获得普泛的概括的理性启迪和感悟。调查研究经常用的形式有:(1)调查表;(2)问卷;(3)访谈。

(三)比较法

比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重要手段之一。比较法就是按一定的标准,对某些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分析其异同,从而确定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揭示其规律。比较时注意:(1)比较对象之间的可比性。(2)比较研究的资料要真实,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3)使用多维度的比较手法。

(四)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指参与者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组织中的成员共同合作所进行的有系统的研究。要求课题研究人员参与实践,并在研究和实践中相互协作,在真实的体验中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研究,参与人可根据研究情况边实践边修改。根据课题需要不断修改研究方法,甚至根据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进行更改。

八研究成果

(一)家校联手,深入落实“读书行动计划”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①读书是一种学习,学习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学习意识的确立、读书习惯的养成,是受环境和氛围影响的,所以我们努力营造学习的氛围和环境。积极引导师生树立“终生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团体学习”的理念,创造显性的学习氛围,以氛围去影响广大师生,甚至学生家长。结合学生实际,对学生明确具体阅读要求:要求学生边读边积累,除摘抄优美词语外还要摘录好句、好片断,可简述文章的主要内容,适当增加品评和感想的内容,发挥想象和联想,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着重阅读《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爱的教育》、《中华上下五千年》等比较通俗的古今中外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通过阅读现代经典散文、诗歌培养鉴赏评价能力。必读书目及选读书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点到面,既有阶段性又尽量保持连贯性,使学生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的同时,又能逐渐锻炼和养成自学的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提高直接取决于教师。因此,我从们从自身做起,进行经典阅读。首先应努力从儿童的视角去阅读学校推荐的儿童文学作品,为学生做好表率;其次,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钻研,对于中外经典教育名著要广泛涉猎。如《学记》、孔子的《论语》、《陶行知教育名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等等。对于阅读的形式,提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

1、生生共读。课外阅读是一种独立的学习形式,在学校,教师加强宏观调控与指导。鼓励学生自由组成“读书学习小组”,共同确定目标、选择书籍、制订计划、控制进度。每天课余保证最少半小时阅读,适时做好读书笔记,进行读书心得交流。

2、师生共读。从时间上来说,每周中午设立一节阅读指导课,一节阅读交流课,师生共读并相机进行指导或交流。从指导内容上来说,教给学生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写好片断赏析式的读书笔记以及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教给学生现场竞技的技巧;组织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文章(或书籍),进行感情朗读或复述训练,也可以进行讲故事比赛或读书心得交流。平时,教师除阅读规定的儿童必读书目外,还要阅读教师必读书目并做好读书笔记,每学期末举行“师生读书笔记展评”,促进师生共读,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亲子共读。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我们竭力向家长推介小学生课外读物,积极倡导家长与孩子一起买书,一起看课外书,要求孩子在节假日多看名家经典,并写相应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通过“家长会”的形式交流孩子读书的方法与看法,鼓励家庭建立“亲子小书房”,让家长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家庭读书气氛。同时,让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读书活动,每月由家长参与推荐“小书迷”,给予表扬鼓励。同时建立“读书小标兵”档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二)创生课堂,努力探究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教学模式

“人是自我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主体,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最宝贵特征。”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能正确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摈弃传统语文教学的条条框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乐趣,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低年级,教师能努力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唱游的作用,把古诗、儿歌、名言警句、绕口令、歌曲,情境对话等引进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积极创设情境或提供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鼓励用口语表达出来。这不仅有利于口语能力的提高,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创新欲望。

在中年级,教师能积极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学一学,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以学生为主体,展开丰富的想象,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高年级,教师重点进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对课的设计突出一个“新”字,对教法的选择突出一个“活”字,通过各种尝试,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激励学生不断创新。让学生自读课文,发现问题,通过合作学习,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悟、自得。

语文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基本有五种: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好书推荐课、读写迁移课、成果汇报课。现做简要概述:

阅读指导课。通过教师激趣,结合语言文字的内容和形式特点提示阅读的门径,采取“以一篇带一组”的方法进行。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进行阅读。从总体入手,迅速捕捉主题,理清文章思路,再按“篇→段→句→篇”的程序训练。

阅读欣赏课。对一些文质兼美的文学精品,教师先引导学生品读体味,重在通过朗读揣摩推敲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力,感悟其表现方式,并积累优美词语,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其朗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读写迁移课。在习作之前,教师根据习作要求,选一两篇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可供学生模仿借鉴的文章,重在表达方法的指导;有时也可以由教者给出文题,学生自选同类课文进行“自学”,强化对此类表达方法的感悟。这种“范文引路”的形式,具有随学随用,立竿见影、省时高效的特点,大大减缓学生习作的坡度,提高习作质量。

好书推荐课。故事性强的作品,讲一个有趣的情节;语言优美的作品,朗读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讲一些前所未闻的知识;篇幅较长的作品,可以简介全书内容,也可运用现代化媒体播放书中一段精彩场面的人物道白或叙述,或播映改编的电视剧或电影中的一个场面激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成果汇报课。主要检查汇报某一阶段学生的阅读情况。基本结构为:明确活动要求→学生专项汇报→评选特长学生。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在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我们抽象概括出这样几种教学模式:

(1)讨论自学式。这种课堂结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掌握知识、锻炼思维。其一般程序为:“明确目标——自读课文——讨论交流——质疑问难——形成共识——巩固提高”。这种教学模式在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较多使用。在这种教学结构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体现,教师则是讨论的“导航员”。

(2)尝试自学法。这种课堂结构突出学生在独立尝试训练中掌握知识,学会方法。其一般程序为:“提出目标——自学教材——尝试练习——教师点拨——巩固练习”。在这种教学结构中,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则在其间指点迷津。

(3)情境自学式。这种课堂结构突出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各种手段创设学生自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乐于学习,领会知识要领。其一般程序为:“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引导自学激发兴趣——讨论反馈强化兴趣——归纳小结提高兴趣”。在这种教学结构中,学生主动、独立参与,教师则是情境的创始者。

(4)举隅式。其结构形式为:示范一篇掌握学法——迁移学习同类型的一至几篇——综合比较掌握规律。

(5)跳跃式。其结构形式为:整体入手直奔中心——集中力量精讲重点难点——以重点带一般。

当然,以上几种教学模式不是静止不变的,必须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灵活创造性地运用。

(三)活化课程,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所以,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孜孜探求语文教育“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课前5分钟演讲,语文开心辞典,成语典故,巧接诗词,名著导读,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展评,创编童话、寓言、科幻故事等,在讲述、竞答、推荐、品评、交流、创编等活动中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在对话中发现不足,寻找差距,从而促进内需,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切实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一大乐事。

1、开展“手抄报设计大赛”创造活动。为深化课外阅读成果,我们利用大队部组织开展 “手抄报设计大赛”,引导队员展开想象,展望祖国的光辉前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立志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这一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丰富了知识积累,拓宽了学习领域,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表演课本剧。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不少教师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搞活动,即使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也不例外。他们自己策划、编导,较好地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锻炼了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活动形式以阅读教材为载体,寓教育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活动主题都能体现时代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培养,普遍有所提高。

3、布置实践性作业,锻炼实践能力。实验教师能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接触生活,接触社会,在生活的大环境中得到锻炼。他们能经常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如“成语接龙”,让学生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等比试成语,争夺冠军;如“我是小诗人”,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会诗歌语言的准确与精练,提高阅读的兴趣和理解力。如“花的联想”,鼓励学生走访花农,照顾花草,体验生活,自己查阅、收集有关花的信息并认真整理,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心,帮助他们接触自然,提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此外,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尽量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及时输出信息、运用知识,通过班级墙报、学校黑板、橱窗、“红领巾广播站”,让学生交流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最新信息;召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感到“最有趣”、“最气愤”、“最精彩”、“最难忘”的故事;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读书体会,相互交流,促进知识内化;举行“赛诗会”,开展古诗接龙等丰富多彩的诗歌朗诵比赛;举办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促进学生自发地获取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读写结合,放飞阅读想象的翅膀

“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读写结合有两种结合法,一般是自然结合,即我们常讲的“熟读成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有根据迁移规律,按不同的训练项目进行读写结合的,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般说来,古今中外的经典文章,思想内容上,经得起推敲;语言文字上,经过编者的字斟句酌,是合乎规范的;文章的体裁也是多种多样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求教者要做有心人,认真把握教材,找准阅读与习作的结合点,使二者紧密联系,指导学生勤练习。既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提高习作水平。

1、利用教材仿写

模仿别人的文章进行习作训练也是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学生可以在体裁、结构、写法等方面与原文类似,根据自己熟悉和了解的内容,有所改变,有所创造。提高习作能力,为今后独立习作打下基础。

如学习了《秦兵马俑》一文,围绕第三自然段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进行仿写,或结合书中的插图,以导游的身份,围绕“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写一段话,注意写具体,或以“ 的手艺真好!” 为中心句展开写。学生颇能乐意习作,较好地运用知识的迁移。

2、利用教材续写

这种方法就是在学生学完课文以后,指导学生再次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继续把文章往后写。例如,学完了《嫦娥奔月》一文,让学生以《 的嫦娥》为题,写一篇短文。

学习了《月光启蒙》之后,让学生阅读《小学阅读》中表达同一中心的《小河潺潺地流》,并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这样,不仅达到了训练的目的,也把美好的品格定格在学生的心中。

3、利用教材缩写

对于教材中那些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进行提炼,抓住重点,简要叙述主要内容。学生在学习快速阅读的同时,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对文章中重点内容的理解。这样,既提高了阅读的速度,也保证了阅读的质量。如缩写《郑和远航》、《牛郎织女》等文章。

4、利用教材改写

改写,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改变文章的体裁、结构或叙述方法等,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形式。如对古诗进行改写。通过改写《村居》,想象春天里儿童在乡野自由自在放风筝的情景;用叙事的方式改写儿童诗《春光染绿我们的双脚》,可以《走进春天》为题。

(五)科学评估,积极倡导激励性评价

评价改革一直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评价的不协调性凸显出来,突出反映在“强调甑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③为保持师生的学习和读书热情,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较好地发挥评价的反馈、激励功能,我们积极推行激励性评价,加强调研测试的导向功能,注重平时的训练与考查,适时进行综合评价。不仅重视品行与情感的评价,还要求学生学会积累思考,敢于发表不同见解;爱护书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善于积累,喜欢做笔记、写日记、背诵等,并且采取多种形式展示阅读成果。

“自信来自鼓励,习惯决定人生。”我们定期组织各种比赛,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乐在其中,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语文才能。比如适时评选一批朗读小能人、故事大王、古诗背诵状元、小小文学家、办报小编辑等,予以公布表扬,满足学生的荣誉感,激发其阅读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会逐步学会自学,审美、想象、思维、表达等各方面能力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近年来,学生中有6名同学的习作刊登在市小学生开放习作研究专辑——《放飞》一书上;先后有6名同学的习作刊登在《少儿写作》报纸上;有8名同学在姜堰市小学生“我爱绿色,我爱和平”征文大赛中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在“利民杯”小学生作文大赛中,有3名同学获奖。有10多名同学的习作在《作文周刊》上发表;有100多名同学在姜堰市小学生作文大赛中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

九、实验研究的几点思考

1、研究中注重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而忽视了对特殊学生的研究。有待于加强个案研究,建立起个案追踪档案。

浅谈语文课堂的有效拓展 篇3

一、在导入点处拓展——介绍相关知识,重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是介绍人物故事,或是名家名篇,或是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这类课文在导入的时候可以适当拓展,以增加学生对课文、人物或作者以及时代背景的了解,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对课文的感知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1)以作者的生平或趣事导入。在教学古诗或名家名篇时,教者可以在导入时对诗人或作者的生平和主要事迹进行适当的介绍,让学生对作者有个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例如: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可以用杜甫的生平导入,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奠定全文基调。

(2)以课文中人物的故事或情况介绍导入。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詹天佑》《鞋匠的儿子》这些描写名人或历史人物故事的课文时,教者就可用这些名人的生平、趣事来进行导入,增加对人物的初步认识。

(3)以课文写作背景或课文描绘的背景导入。在《负荆请罪》一课的导入部分,教者对战国时期的天下形势进行初步介绍,并为学生带来负荆请罪的前两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4)以与课文相关的歌曲、谜语等趣味形式导入。在教学《山谷中的谜底》时用一则谜语导入,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谜面和谜底,从而追问山谷中的谜底是什么。

二、在重难点处拓展——降低理解难度,重融会贯通

课堂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学生最难以理解的地方,往往也是深刻含义的语段处。在教学的重难点处进行拓展,或进行语句理解拓展训练,或出示拓展资料,可以适当降低理解的难度,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感悟文本的深刻含义。

《钱学森》一文中,一位美国将领将钱学森比作“五个师”,说“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美国将领为何这样说呢?针对这个教学难点,笔者首先让学生讲解五个师是多大的军事力量,从而理解钱学森对于中国的作用之大,然后例举钱学森的伟大成就(钱学森一个月后,成立了我国的第一个导弹技术研究院,钱学森就是这个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他带领一批科技人员奋力拼搏,1960年,揭开了中国导弹试验史上的第一页。1970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东方红卫星……他,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他,获得了一级英模奖章;又是他,荣获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美军将领为什么说“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三、在读写点处拓展——提高写话水平,重迁移内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因此,在教学课文的精彩优美、极富特色的写作方法或表达方法时,教师让学生品味、积累这些语段,并适当展开读写拓展训练,一方面在读写训练中巩固和内化所学新知识,一方面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生锤炼词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例如:教学《孔子游春》第8自然段孔子关于“水”的论述后,教师出示了一则拓展训练:

提示的目的在于降低写话难度,启发学生思维。果然,学生写出了许多精彩的句子:

水若满则溢,它好像懂得知足常乐;水受到阻拦,或慢或转,它好像知道谦和礼让;水滋润万物,孕育天地,它好像母亲一样仁慈;水荡涤尘埃,它好像教人求真;水或深或浅,清澈透明,它好像很纯洁;水小可成滴,大可成洋,它好像有气量;水滴能穿石,它好像有韧性……

四、在空白点处拓展——放飞想象翅膀,重思维发展

课本中有许多文章均留有“空白”,这些“空白”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课文的“空白点”,与文本展开对话,与人物情感交流,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感悟,放飞想象的翅膀。

在《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中,当彭德怀下令枪杀大黑骡子后,“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彭德怀此时此刻的心情怎样?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笔者结合以上想法进行拓展教学。

师:你知道军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摘下军帽?

生:自己最亲密的战友牺牲时,用摘下军帽表示自己的哀思和敬意。

师: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摘下军帽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在他的心中大黑骡子就是自己最亲密的战友和伙伴。

师:彭德怀失去了朝夕相处、为革命立下大功的大黑骡子,他会在心里默默地说些什么呢?

生:大黑骡子呀,我对不起你,你为革命立下大功,我却不得不杀了你!

生:大黑骡子,我爱你,但我更爱我的战士们,为了他们,我只好牺牲你!

……

五、在结束点处拓展——课内延伸课外,重积累实践

高效的课堂应当能够达到一种“言已尽而意尤远”的境界,在结尾部分的教学应当适当展开拓展,如布置课外实践作业、课外拓展阅读、搜集整理信息,让阅读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实现“大语文”的教学,让语文走近生活,融于生活。

在教学《孔子游春》结尾时,笔者进行了如下设计。

(1)这学期我们的课文中有许多老师的形象,如《最大的麦穗》中的苏格拉底、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孔子游春》中的孔子,他们的教育方式怎么样?你喜欢吗?说说你的看法。

(2)阅读《论语》,并从中搜集关于学习的佳句。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应以“有效”为第一追求。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把准有效拓展的切入点,注重拓展的多样性和适度性,这样的拓展教学才是富有诗意的“超链接课堂”,让课堂呈现出语文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符 洁)

论语文教学的有效拓展 篇4

一、拓展深层阅读

如窦桂梅老师的《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结尾部分:

师:我看到同学们的表情很复杂, 正如刚才同学说的, 心中的滋味复杂了。学习一篇课文, 最重要是要打开思路, 学会思考。现在就要离开圆明园了, 那么, 请闭上眼睛, 课前你眼前出现的是废墟, 是火焰, 那么, 现在你的心中, 圆明园仅仅是废墟、火焰吗?圆明园在你心中是什么形象?

生:圆明园是我们心灵的一块伤疤。

生:我认为是中国人民的警示牌……

师: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 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会让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也许今天的学习只是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 希望大家从这扇门出发, 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这才是这两节课学习的真正目的。

通过学习, 学生的情感受到了震撼和洗礼, 学生从这节课中读到了更深远的和即将在课外阅读到的东西:圆明园是一面镜子。圆明园浓缩了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 中华民族的繁荣与辉煌, 败落与耻辱, 战争与和平, 科学和艺术, 思想和情怀, 无一不凝聚在圆明园。圆明园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 中国人的文化情怀, 中国人的思想境界, 中国人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智慧, 在圆明园都有集中的体现。今天, 我们挽救圆明园;明天, 圆明园挽救我们。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够失去冷静的思考和自我反省的智慧, 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恒的警示, 我们不能失去它!学生的思想上升到这个层次的时候, 升华到与国家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焦点上时, 这难道不是我们对学生最好的阅读期待吗?

二、拓展诗话历程

教师要有一双敏锐的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像孔子那样善于从司空见惯的平凡生活——水中发现哲理, 并将那美妙的瞬间永驻。从辽阔草原上流动的风景, 落日余晖下平静湖面上的渔家晚歌, 池塘里悠闲自在游耍的鱼, 到争奇斗艳盛开的月季荷梅、沧桑老树上挂着的知秋的金色叶子, 所发现的影像, 都是一首首不语的诗。经历时光孕育的文化熏陶, 教师要创建极富个性的语文教学艺术风格——优美的诗意, 使课堂教学体现出诱人的魅力。我想, 语文首先应该是热爱。没有一颗对生活炽热的心, 怎会有“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热烈浪漫?没有对祖国山水、人文风物的痴迷神往, 怎会有“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的拳拳诗情?怎会有“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怡然陶醉……热爱生活, 热爱山川风物, 更应该热爱我们自己。爱亲, 爱友, 爱人, 便会有诗情, 便会有语文的真意。“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关爱亲人反使诗情更怯生;“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友情因诗句而彼此拉近;“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寂寞因诗句而得以慰藉;“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情因友情而更酣畅;“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多少萍水相逢的人因此而更具人文关怀……

三、拓展信息储备

如《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片段:

师:你对李时珍还有哪些了解?

生1:李时珍几乎走遍了湖北、湖南等地的名川大山, 行程不下万里。同时, 他又参阅了800多家书籍, 经过3次修改稿, 终于在6l岁那年, 编成了《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包含着李时珍将近30年的心血, 记录着李时珍饱尝辛苦的艰难历程。

师:李时珍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生2:李时珍20岁的那年, 身患“骨蒸病” (肺结核) , 连续不断地咳嗽和发烧, 几乎把命送掉, 幸得父亲的精心诊治, 用一味黄芩汤把病治好了。李时珍向父亲表示, 立志学医, 做一个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好医生, 父亲看他态度坚决, 也只好答应了。

师:他有远大的志向。

生3:一天, 在回家的路上李时珍投宿在一个驿站, 遇见几个替官府赶车的马夫, 围着一个小锅, 煮着连根带叶的野草, 李时珍上前询问, 马夫告诉他说:“我们赶车人, 整年在外奔跑, 损伤筋骨是常有之事, 如将这药草煮汤喝了, 就能舒筋活血。”李时珍将马夫介绍的经验记录了下来。

师:他虚心地向老百姓学习。

……

师:同学们, 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要永远记住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要永远记住这个名字——李时珍。

这一片段的设计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李时珍生平资料的搜集及认识情况。学生说得头头是道, 不能不说学生的语句表达能力已经在词语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进步。那长高的竹子不也是步步攀登才练就的风骨吗?

四、拓展写意之笔

如一位教师的《珍珠鸟》教学结尾部分:

师: (看图) 在作者眼里, 鸟是多么幸福, 作者也是幸福的。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呀!你能给书上的插图起个名字吗?

生:幸福人家。

生:友谊地久天长。

生:让世界充满爱。

师:真好!谁能再简单点?用一个字或者两个字。

生:信赖!

师:可以!是谁对谁信赖?

生:是互相的信赖。

师:谁能用一个词语来起名?

生:梦!

生:爱!

生:情!

师:真是越来越简练了, 包含的情谊也越来越深了。

师: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孩子!作者看着熟睡的小鸟, 也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理解最后一句)

师:人和鸟竟然能达到如此境界, 使我们得到一个启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 互相尊重, 友好相处, 世界就会充满爱!你能仿照作者内心的感受, 自己也写一写关于“信赖”的格言吗?

生:信赖是搭建友谊的桥梁!

生:信赖是友谊地久天长的标志!

生:信赖会使我们的家园充满色彩!

生:信赖是打开和谐美满的金钥匙!

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拓展策略之研究 篇5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发展学生能力的需要

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行囊,还主要应该是获得多方面的能力,包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但是现在学生这个能力普遍比较薄弱,往往只停留在查找有关资料,并给予原生态展示的层面,有的学生对于搜集的资料整段整段朗读,有的甚至朗读语句都不通顺,他们根本不会在收集的基础上经过分辨、筛选、分类、组织、理解。在课程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仅靠教师去搜集课程资源力量毕竟有限,那么如何让学生不盲目,不等待,树立主动搜集的意识,了解开发和搜集资源的途径和方法,让老师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是我们研究的一个主题。二)深化阅读教学的需要

确实课堂学习资源的拓展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打开了通向大千世界的窗口,让学生能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得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变“学教材”为“用教材”。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每一篇课文都要拓展,并不是教师教学就必须有拓展环节,拓展与否是看能否理解、深化、促进阅读。但是,我们发现,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无度拓展,喧宾夺主。现在的课堂发现拓展的内容相当丰富,花大量时间搜集、再花大量时间让学生汇报,甚至脱离了文本,而学生没有时间朗读、探究甚至理解文本,没有深入学习和思考的课堂,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谈不上课堂生命力的体现。可能有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收集到了很多课外资源,这些资源他不忍心忍痛割爱,所以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就把它全搬到了课堂里。比如一篇二年级学的《山行》这首诗,老师一会儿是展示有关秋天的图片,一会儿介绍诗人杜牧的一些生平,一会儿又拓展到许多有关秋天的诗歌。但是一堂课下来,孩子连《山行》这首诗都不能背下来,更谈不上正确的抄写下来,所以我困惑的是我们的阅读课到底要不要引进这么多的课外资源,文本阅读跟课外资源拓展关系该如何处理。

2、无序拓展,得不偿失。教学的环节设计很巧妙,拓展的内容很丰富,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这些拓展的内容不仅没有考虑文本的文体特点、课堂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接受能力等诸多因素,而且也造成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的走马观花和体验的浅尝辄止。不少教师在对文本进行拓展时,心中没有学生,没有充分考虑到他们的个体差异,没有根据他们的年龄、性格、生活阅历、固有知识、阅读经验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拓展,没有立足于他们情感上喜欢、感兴趣、可接受、乐于主动参与的拓展点来进行拓展,可以说无序的拓展,既消耗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又销蚀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是一种得不偿失的教学行为。还有些老师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所以在课外找了一些内涵比较深刻的一些课外资料。像三年级学《荷花》这篇课文,引进了不少的有关荷花的诗文,其中包括了对学生来说是深奥的《爱莲说》,孩子谈《爱莲说》的体会感受当然也只能是蜻蜓点水。

3、无效拓展,不顾生成。有些课堂因为拓展这一形式的需要就忽略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可能这些资料孤立地看是很好,但是如果在学生这个年龄段,放到这个课堂就背离了教学目标,没有效果。有些老师为了让孩子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引进了一些常识性的资料内容。比如说一年级学习《棉花姑娘》这一课,老师就在课堂上介绍了七星瓢虫、蚜虫等等一些知识,这些课外资源的引进对学生语文学习、语文能力的提高到底有多少帮助,所以我们课外资源到底要引入哪些内容,这些都是一线老师感到比较困惑的。许多拓展都是课前预设好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些课堂的拓展按老师预设的模式,按部就班地进行,即使学生一旦出现有价值,有创见的新的想法和思维的火花,也只能是局限在老师预先设定的范围内活动,学生独特的感悟和体验、新颖的思维往往不会出现或者被封杀,这样的拓展教学显然是无效的。

二、课题理论依据。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的认识思维活动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它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在学习过程中就要拓展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启动学生的思维并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就应该具有这样的特征:“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拓展、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文本的拓展教学正是具有了这一理论意义的教学方式。

3、建构主义认识论提出了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意义建构”的独特观点,强调主体性和选择性。那么取其意,整个人类的生命成长同样是一种主动的建构的过程,作为学校中的执教者和管理者应将对象的主体能动发挥作为实施教学、教育和管理的首要考虑因素,使研究对象把学习与工作变成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活动,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这是学习观、工作观的根本变革,是具有生命成长的深远意义的。而如此坚持的回馈,就是教育双主体的生命活力绽放,学校生命活力的绽放。

4、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一)学生方面:

在课程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仅靠教师去搜集课程资源力量毕竟有限,所以要让学生不盲目,不等待,树立主动搜集的意识,了解开发和搜集资源的途径和方法,让老师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培 2 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教师方面

教师努力进行教学目标定位、文本理解、资源利用,按照确立拓展走向,挖掘拓展内容、提升拓展内涵的步骤,实现拓展教学的有效。努力做到在现实的课堂里,让拓展能够找到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空间。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本课题将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教改经验,以提高思想认识,借鉴他人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研究制定学科实践活动研究的具体策略,构建学科实践活动的理论框架。

2、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制定的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工作中开展行动研究,并边工作边研究,不断调整方法,修改实施方案。计划先由课题组成员开展研究,取得成功经验后在全体教师中推广,逐步将研究成果、成功经验转变为教学工作的常规要求,逐渐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3、经验总结法。在实验探索过程中不断分析总结,通过对成功经验的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既指导和带动广大教师深化教学改革,又推动本课题不断深化研究。

4、个案研究法。本课题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将选一些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进行追踪分析,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对策。

四、课题研究内容与策略:

为了增强学生的文本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优化学生学习的环境,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资源的拓展是必要的,但是不是每堂课都必须拓展?我们为什么拓展?拓展什么?怎样拓展?我们该在什么地方进行拓展?正是我们研究的内容。

(一)有效的目标定位——确立拓展的走向

每篇文本的教学都有明确的目的,拓展资源是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的,我们不能为了拓展就大量堆砌资料,甚至把语文课上成其它课。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是帮助师生清楚地把握各个领域应达到的要求,针对性强的开展教学活动,使各个领域的目标得以落实,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完整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全面育人,纠正了学科教学就是育智的片面认识,把育德、育智、育能、益心有机地统一在语文教学之中,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在钻研教材、分析教材以及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制定的字词教学、朗读教学、语言实践、阅读教学和情意目标,清楚地呈现出本堂课的教学任务,那么在选择拓展内容的时候就要看能否完成这些任务,能否让目标更容易达成。有的时候教学目标如果制订得不太合理,那运用拓展的内容可能就不好去把握了。所以一定要正确定位目标,明确为什么而拓展。

(二)有效的文本理解——挖掘拓展的内容

阅读课堂中对文本的拓展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以课文为中心点,进行作家、题材、文体、表现手法、结构特点、语言风格等多层面和多维度的拓展,以突破时空限制的适当的知识延伸,丰富学生感知的信息和思维的层次的教学方式。教学需要拓展,但是决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不能让拓展成为形式。拓展的时机、内容、宽度和深度等等要素都要围绕文本来考虑和设计。文本拓展,要超越文本,更要反哺文本,离开文本的拓展那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只有在亲密地与文本进行了接触之后,“潜心会文本”,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 3 诵读、感悟、发现、体验和创造,在真切的赏析、对话文本的基础上才有超越文本的可能。何时拓展,拓展什么,拓展多少,都需要认真思考,合理把握。文本中有的应拓展在文章的空白点,启发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合情合理的推想发展,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也有助于感情的升华,情感迭起;有的应该拓展在关键处,易化文本内涵,帮助学生理解、感悟教材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有的应该拓展在文章的矛盾处,体现语文教学的“深度阅读”,深化学生对文本的思维,更加深入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内涵;有的应该拓展在结尾处,延伸文本内容,了解文本隐藏的或改编的内容。总而言之,拓展教学只能是阅读教学的一种“辅助环节”,应该是教学“佐料”而不应该成为教学的“主食”。因此,在教学中,务必要坚持以文本为本的原则,切实处理好文本与拓展的关系。

(三)有效的资源利用——提升拓展的内涵

1、适时拓展

(1)课前拓展。为了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及课文的相关知识,为学生学习课本储备能量,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往往采用课前拓展策略。其主要是做好预览文本,搜集信息,了解著作、作者体裁等相关知识,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它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理解”让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更接近事件、人物,由此走进课堂,学生就轻松了。在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组织,使成为自己的知识,不是让学生盲目地看,而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前阅读,了解读什么,在教师的要求下知道怎么读。

(2)课中拓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难点、疑点,这时利用拓展材料就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做到“无师自通”。因为在对原有课文理解研读的基础上,又呈现了另一个信息,另一种认识,另一种思维,学生在阅读这些拓展的材料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对比、整合,信息之间互相渗透、相互补充,有助于学生较为准确而深入地理解阅读文本。对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必须以课内材料为主,课外材料为辅,课内课外互相渗透,互相借鉴,让不同角度的几个信息在结合教学中形成合力。这样才能锻炼学生阅读多种信息,处理多种信息的能力。

(3)课后拓展。“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一篇课文学完后,当学生意犹未尽,悬而未决的时候,教师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阅读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让知识能延伸,让奇怪感能深化,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去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

2、适度拓展(1)加深理解

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词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章的作者总是先在生活中有所见,有所想,有所思,然后引起创作冲动,最后下笔成文。而读者的阅读正好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往往需要循着作者行文的思路,以词句作为切入口才能感受人物的形象,领悟人物的情感,准确把握作品的重点。教学时,对文本中的疑难或关键的词句进行拓展教学,有利于学生准确全面的掌握知识理解文本内容。文本中有很多关键性的语句,它往往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 4 的作用,有的能够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可以抓住其中的一些语句进行拓展,鼓励学生读懂语句,进而透过语句读出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读出与自己相通的情感,甚至读出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

在实际的教学中,因为年龄、阅历等因素,我们的学生与一些文本的情境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甚至很大的距离,从而导致文本内容不容易被理解,作者的情感难以进入他们的心灵,更不用说有心心相印的共鸣。于是,出现了教师忘我投入的赏析或者深情款款的朗读,而学生昏昏欲睡面无表情甚至哄堂大笑的场面。如何避免这种尴尬?教师就要有意识的通过拓展背景资料,烘托气氛,给学生提供理解文本的“抓手”。(2)激发情感

有的课文故事发生的年代较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如果单纯从文本解读出发,学生是很难体会作者的深层情感。因而,教师最好是在上课之初渲染烘托出一种与文本相符合的氛围,创设出适合学生走入文本的情境,这样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围绕文本拓展相关的背景资料,以扩大学生视野,帮助或辅导学生介入阅读情境,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情感,并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因此,围绕新课的导入进行适度的拓展设计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3)模仿写法

出现一些写法比较特殊,形式比较新颖时候,可以拓展一些类似的片段进行补充,让学得更加扎实,为写作奠定基础。

如果教师能够以此为方向,那么我们的拓展就是有效的拓展,我们的学生就是真实的学生,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成了真实的语文教学。新课改下的文本拓展教学固然有着非常多的自身优点,也正在被广大语文教师所实践着,但是,它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得到规范和有效的实施,我们教师就只有脚踏实地进行教学目标定位、文本理解、资源利用,按照确立拓展走向,挖掘拓展内容、提升拓展内涵的步骤,努力实现拓展教学的有效。相信只有在现实的课堂里,我们的拓展才能够找到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空间。

五、研究对象:五六年级学生与语文教师

六、研究成果形式:课题研究报告专题论文调查报告个案研究活动感设计经验总结优秀教案个案档案校园文化资料片等

七、课题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8年4月——2008年5月)1、确定课题报告。

2、学习相关理论、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吸取理论营养和研究经验。3、进行课题前期调查、资料搜集,进行课题论证。二)实施阶段(2008年6月——2009年5月)1、根据课题网络,分工合作,全面进行课题研究。

2、课题负责人及领导组成员组织检查和督促,及时解决和发现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制订学期课题研究计划,每月进行一次阶段性研究例会,通报研究进展。每学期写出阶 5 段性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

4、进行课题中期论证活动,进行相关阶段性经验介绍、推广,在行动研究中调整、完善。三)总结阶段(2009年6月——2009年10月)1、总结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2、全面搜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3、做好课题结题论证工作。4、做好其他结题相关工作。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组长:顾亚萍

立足文本拓展阅读的有效教学策略 篇6

让课前拓展成为课堂教学的基石

课前拓展性阅读的目的在于为学生进行课堂阅读打好基础。课前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信息、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文本拓展要为学生的课堂阅读服务,应该着眼于学生学习的疑难之处,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课前搜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重组与运用。

例如《延安,我把你追寻》这一课,上课伊始,教师投影出示延安外景图片,请学生介绍有关延安的情况,随后出示地图,让学生了解陕甘宁指的是哪些地区。之后,投影出示学生收集到有关延安生活情况的图片,学生不仅知道了当时延安生活的艰苦,还了解了当时延安遭到敌人封锁的处境。学生们通过课前拓展,以及教师的组织交流,对延安精神有了一定的理解。在这个案例中,教师花费了一定的时间梳理学生课前阅读和收集的材料,珍视学生收集的资料,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延安精神”这一难点,使课前阅读真正成为教学的基石。

让课中拓展成为课堂教学的宝石

课中拓展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适时、适度地进行文本的拓展,从语文教学的本真出发,真正为学习语文服务。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节课谈“碰壁”这一教学片断中,学生提出“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涵义很深,理解有困难。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了指导:“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些词句的原意会被转化,如这个句子中,如果对当时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不了解,理解起来就会有难度,所以,我们除了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词句来揣摩人物的特点外,还可以结合一定的社会环境来理解。”这时,教师出示了拓展阅读资料:上个世纪20年代“白色恐怖”的社会环境,以及在极端情况下鲁迅先生进行文学创作的不畏艰难的决心。通过学生、教师、拓展性阅读材料间的对话,学生自己解决了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预设,以疑难为联结点选择阅读材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得课中拓展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颗璀璨的宝石。

让课后拓展成为课堂教学的巨石

通过课后拓展性阅读,让阅读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进行反馈、交流,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少年闰土》一课,在对文本的学习之后,教师抓住学生对人物的理解进行拓展。教师问:“小说中说‘我’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故乡,母亲说已经将‘我’到家的消息告诉了闰土,闰土就要来了。阔别三十年的一对好朋友就要见面了,根据你对本文理解,猜猜他们见面后会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有的说他们一定会拥抱在一起,有的说他们一定会紧紧握住双手,流着眼泪激动地说不出话,还有的说他们会到洒馆里边喝边亲热地聊天,聊他们小时候的趣事……这时,教师请看过《故乡》的学生说这个情景,一学生说闰土再见到“我”时根本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样又是拥抱,又是流泪、喝酒之类的,而是恭敬地叫“我”老爷。学生们都表现出愕然的神情,这时,教师追问:“这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美好?是什么改变了闰土?大家想知道吗?”学生齐声答:“想!”于是,教师及时而又自然地向学生推荐了课外书《故乡》。这几个问题紧紧围绕这个话题展开,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并且教师在课文教学结束后巧妙地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课后阅读名篇的兴趣。

总之,教材不是孤立的文本,教学需要拓展,但是,拓展一定要立足文本,拓展的时机、拓展的内容、拓展的宽度和深度等都要围绕文本来展开,要超越文本,更要反哺文本。

理性设置有效的语文课堂拓展环节 篇7

语文的课堂教学拓展要做到“天人合一”, 这里的“合”应该包括:应该契合教材的主题, 并设置生动的形式, 成为一个鲜活的教学环节;有效的拓展创设应该跟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合;有效的拓展创设应该与教师的教学风格相合。因此, 在设计拓展之前首先要把握好本篇课文的意图, 再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拓展, 然后才能对拓展的呈现时机、形式和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并不是说所有的课文都要拓展, 无拓展不能上课。就具体细节说来, 拓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拓展既要注意文章主题的观照, 又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

通过大量的教学观察发现, 很多教学设计的拓展往往只注意对文章主题的深度挖掘, 或者是仅仅注意学生能力的再次锤炼, 很多时候没有注意根据文章的文体特点对二者进行有效结合。

比如一次活动中, 同时上三节课, 一节是课外读本上的《磁葫芦》, 讲的是发生在一位乡村教师身上的师生之爱的故事, 教师设计的拓展环节是出示了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支教教师胡忠谢晓君夫妇的照片, 教师简介了这对教师夫妇的感人事迹, 但是说实话, 从内容上讲都能体现教师精神的崇高, 但是感觉也仅仅是主题的切合, 而没有能相对应的设计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环节。

还有一节上的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教师在拓展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本文所学习的说明文知识, 用一段话简单介绍一种你所熟悉的游戏的玩法”。应该说教师的设计注意到了文体的特点, 训练了学生运用说明文相关知识的能力, 但是给人的感觉和文章的学习内容有较大的跳跃性, 如果改成“说明一种植物的特征”可能效果要好点。

还有一节上的是议论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教师的设计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同样一位有着纯正追求的人, 大家看过上海电视台的达人秀吗?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刘伟。 (投影出示人物的事迹) 然后要求, 我们能不能也针对刘伟的事迹, 为他写一段颁奖词或者用自己的话为他写一段评价性的话。在学生小组合作展示回答之后, 教师出示央视的颁奖词和推荐人的推荐意见, 让学生对照。应该说这个拓展环节既很好的贴近所学习的文章的主题, 又鲜明的体现了议论文的根据事实讲道理的议论方法的训练, 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议论能力。

阅读教学要有文体意识, 这一点很重要。阅读思维换言之即“文体思维”, 不同文体的阅读, 应用不同的思维去阅读。同样, 我们教师设计的拓展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 这在当前出现的学生作文中淡化文体意识的不好的倾向下是有实际意义的。

二.拓展既要关注生活, 又要突出语文味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课程不仅要考虑语文自身的特点, 更应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所以, 我们在进行语文拓展训练时, 应该贴近生活。一方面可以迁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所用,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体现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语文拓展要注意生活化, 但决不是说语文等同于生活, 在现实生活的层面重复操作。《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防止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语文高于生活, 学习语文不仅仅是生活的需要, 同时也是学习语文本身的需要, 语文不只是生活的简单“复制”, 而是对生活的再加工。因而, 我们的拓展训练也应注重设计凸显语文味。当前强调“语文味”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中, 语文味可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提出语文问题和基于语文知识。可以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来获得。语文两个字, “语”是口头表达, “文”是书面表达, 语文课最重要的就是训练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语文味也要通过这两个方面的训练去实现。

“生活化”和“语文味”也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 更不是好坏简单之别。而只是语文拓展的两个属性而已, 可以同时具备。例如:教师在教学《我的母亲》时, 回顾文中截取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 表现了母亲的性格特点及母子之间的深沉情感。要求学生运用“截取法”、“叙议结合”的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 截取一个自己母亲的典型片段, 谈谈自己对母亲为人处世和教子方法的理解。这个设计一方面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加深文本理解, 一方面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 触发学生的灵感,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还如, 在教学《论美》时, 教师设计:培根认为美德最美。确实, 一个人无论容貌如何, 当有了美德, 他身上就会散发出美丽的光芒。同学们, 纵观古今中外, 你们知道有哪一些名人因为他们的精神和美德而流芳百世吗?……名人们因为美德更为后人所敬仰, 可是美德并不只是名人们的专利, 我们平凡的人有没有德行之美呢?有人说“美在于发现”, 同学们, 你发现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一些美呢?让学生各抒己见, 既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提高其审美能力。

三.拓展既要倡导内容综合性, 还要适度兼顾形式多样性

语文拓展的设计目标是为了学习语文,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从具体的拓展内容来看, 内容和形式都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说古今中外, 天文地理, 包罗万象, 都可以成为语文拓展的内容, 为语文教学所用。拓展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对教学内容作深入的分析, 认清其语文本质, 同时又切实把握其教学要求。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给我的孩子们》时, 为了切合对主题的把握, 设计了听读丰子恺另一个文章《送阿宝出黄金时代》的片段的训练, 还设计了写话环节:我们都盼望长大, 可是世俗的力量过于强大, 远离了童年的纯真, 多了世俗所谓的成熟。当今社会, 是留住那份纯真更幸福, 还是学会圆滑世故更适应?成长一定要付出失去纯真的代价吗?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和憧憬。

语文教学情境的内容是具有综合性的, 呈现的形式更是多样化的。从教材静态的呈现到课堂动态的生成, 经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学就会显得鲜活起来。具体就表现形式而言, 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常, 丰富多彩、色彩艳丽的情景, 尤其是多媒体的动态演示, 总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但使学生在情景引入中很快就能够抓住其中的语文本质问题, 却是要用心设计才能够达到的。所以一堂课的开始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固然非常重要, 但是由外在活动引发的兴趣, 教师应引导学生内化为对语文内涵的欣赏和追求, 这是语文学习的内在动力。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微博中曾经郑重建议全国语文教师少用或不用PPT、录音录像以及各种道具, 只用嘴和粉笔黑板, 让语文教学回归语和文。现在很多语文展示课大多是作秀、表演, 很花哨, 不着边际。笔者对此有同感, 听过一位教师教学《明天不封阳台》, 教师在拓展的时候设计: (多媒体出示)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嬉戏玩耍。要求根据这几个提示词, 发挥想象, 进行生动的描写。然后多媒体播放音乐《春野》, 让学生在音乐中练写, 一方面和课文内容联系不大, 另外一方面动辄播放音乐, 也不切合情境。

其实, 多样的表现形式本身并无好坏之分, 就看教学过程中, 学生面对拓展, 是否能促进语文思考, 是否能激发学习兴趣, 以至于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论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拓展 篇8

经验也告诉我们, 备课时要先看《课标》, 强迫自己不看教参, 反复阅读教材文本, 突破文本限制, 深刻理解文本“深度、宽度、广度”, 再查阅相关的资料, 二者结合, 有了自己的理解后才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设计教学[1]。这显然强调我们在备课时不仅要选好拓展的切入口, 而且注意有效性, 要求我们要善于“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即在学习教材文本 (以下均以人教版为例) 的同时对有关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 要突破时空限制, 进行适当的迁移延伸, 灵活运用教学资源, 注意更新课程内容, 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现实生活的联系。

一、在教学重点处拓展, 强化重点

教学重点是我们教学的核心, 在重点处拓展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 拉近知识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看得真切、悟得透彻、听得有味、学得有趣, 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和学的效果[2]。

1. 拓展重点概念

生物学概念反映了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本质属性, 是生物学理论的基础和精髓。尤其重点概念的掌握和运用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考查考生对重点概念外延的理解。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一定要重视重点概念的拓展教学。

(1) 教学“细胞的增殖”一节中的“细胞周期”概念时, 在“深度”上拓展分裂间期方面的知识。分裂间期分为三个阶段: (1) DNA合成前期 (G1期) , 此期为DNA复制作准备, 主要进行蛋白质和RNA的合成, 细胞较快地生长, 体积随着细胞内物质增多而增大; (2) DNA合成期 (S期) , 此期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使DNA含量增加一倍; (3) DNA合成后期 (G2期) , 此期DNA合成终止, 主要进行蛋白质和RNA的合成, 形成微管蛋白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为细胞分裂期作准备。

【案例1】 (2010江苏, 28题)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 (分为G1期、S期和G2期) 和分裂期 (M期) 。下图标注了甲动物 (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 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题目略) 。

分析:本题借助细胞周期的DNA含量变化曲线考查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 (分为G1期、S期和G2期) 及分裂期特点, 同时考查学生的识图判断能力。如果按照教材教学, 那么解答此题显然有一定的难度。

(2) 教学“细胞的分化”一节中克隆概念时, 可以在“广度”上拓展以下内容。克隆概念的内涵: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 既谐音又富有意义。“克”可使人联想起一个小单位, “隆”是发展壮大的意思, 克隆当动词用时指人工诱导的无性生殖方式;当名词用时是指通过无性繁殖产生许多相似的后代, 即无性繁殖系。克隆概念的外延:分子水平上的克隆;细胞水平上的克隆;个体水平上的克隆, 克隆羊的培育过程;克隆技术与濒危生物保护;克隆技术与医学等等。

2. 拓展重点原理

高中生物学中有许多基础知识作为原理, 并运用于工农业生产、卫生保健、环境保护和日常生活实际等等, 是高考考查的热点部分。如果教材文本相关原理的内容介绍比较少, 那么教学时很有必要拓展。

(1)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中仅提供一个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案例。根据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分析, 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提高光能利用率:延长光照时间、增大光合作用面积、控制光照强度、提供足够的CO2、确保矿质元素的供应。教学时要让学生举例解释生产上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合理密植, 间种套种, 多施有机肥, 温室内通过调节温度控制光合作用, 补充光照, 合理施肥等等。农作物、果树管理后期适当摘除老叶、残叶, 茎叶类蔬菜及时换新叶, 栽种庄稼要经常松土, 等等。另外要引导学生将影响光合作用的五大因素进行绘图, 并利用图进行变式训练, 帮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原理。

(2) 种群特征原理可以拓展环境容纳量 (K值) 运用于草原放牧量、池塘养殖量等的控制, 控制出生率的原理运用于我国制定计划生育国策等等。

3. 拓展课后习题解法技巧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把书后的习题加以变化, 这样既能在紧扣书本的前提下努力挖掘典型题的内涵与外延, 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使学生掌握一题多变的思路、方法以及解题技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案例2】 (必修二P38第4题) 人的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遗传, 正常 (A) 对白化 (a) 是显性。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 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红绿色盲的男孩。 (1) 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怎样的? (2) 这对夫妇的后代中, 是否会出现既不患白化病又不患红绿色盲的孩子?试写出这样的孩子的基因型。

教学时如果就题解题, 很容易求出。如把此题适当拓展, 此题的思考价值将会大大增加。可以设计如下练习: (1) 生下只患白化病的几率是多少?只患色盲病的几率是多少? (2) 生下正常孩子的几率是多少? (3) 生下两病均患的孩子的几率是多少?通过具体计算后总结“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 各种患病概率有如下的规律 (表1) :

再比如人教版必修二P12第2题, 计算后同样拓展“利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问题”: (1) 求配子类型的规律; (2) 求配子间组合方式的规律; (3) 求双亲杂交后产生的子代基因型种类数与表现型种类数; (4) 求某一具体基因型或表现型子代所占的比例; (5) 求不同于亲本基因型或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概率等等。

二、在教学难点处拓展, 突破难点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 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在一般情况下, 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 教师可采取有效拓展予以突破。

1. 拓展生活中的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使教学生活化, 充分运用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实例去理解难点知识, 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身临其境, 并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1) 学习“免疫调节”一节中“特异性免疫”这个难点时, 可拓展有关艾滋病和器官移植方面的知识, 从而使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有更多的了解, 认识到艾滋病发展的严峻形势, 以及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认识到艾滋病患者是HIV受害者, 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爱, 认识到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 又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难点的感性认识。

(2) 学习“发酵工程”这一内容后, 可以结合镇江香醋的生产, 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在香醋生产中, 常用的菌种是什么?它的代谢类型怎样?应配制怎样的培养基?在发酵过程中应如何控制发酵条件?香醋的等级是如何划分的?等等。

(3) “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即“1+1>2”是系统论的教学难点。教学时可采取讲解《愚人食盐》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有一愚人到别人家做客, 主人端上饭菜热情招待他。愚人食后即嫌饭菜淡而无味, 主人连忙往饭菜中加了些盐。愚人再食饭菜便觉味美无比, 吃得非常高兴。于是愚人心里嘀咕:“饭菜之所以好吃原来是因为放了盐的缘故。放盐少许即能如此味美, 倘若多放岂不是味道更美吗?”按照自己的思路, 愚人干脆将一口盐吃进嘴里, 立刻弄得自己难受不已, 狼狈不堪。同时分析美味的产生与食饭菜、食盐之间的关系。其次是顺理成章地理解系统内的各个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 而是有机结合的整体, 构成整体的部分在单独存在时, 只具有自身的功能。当许多部分按照有序性构成有机整体时, 会产生部分所没有的整体功能。

2. 拓展解题方法、规律与技巧

教材中关于解题方法、规律与技巧方面的内容涉及很少, 但是高考题常常出现。例如, 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节的教学难点。如果按照教材中的计算方法则有的试题难以解答, 如能予以适当拓展平衡群体中的“哈迪———温伯格定律”进行计算或者拓展性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 则有利于相关试题的解答。

【案例3】 (2007广东, 20题) 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 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 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 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分析:设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隐性基因为a, 人群中其基因频率为q;显性基因为A, 其基因频率为p。该群体平衡, aa基因型频率=1/100, 则q=1/10, p=9/10, Aa基因型频率=2pq=18/100, AA的基因型频率为p2=81/100, 人群中Aa的概率为18/100, 那么正常人群中Aa的概率为Aa/ (AA+Aa) = (18/100) / (18/100+81/100) =18/99。丈夫表现正常, 则他是Aa的概率是18/99, 于是, (18/89) AaXBY×AaXBXb, 后代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18/89×18/89×1/4×1/4=1/88。

再比如, 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及实验的基本思路去解决实际问题是“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的教学难点。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验方法进一步去拓展训练。教师通过设计系列问题让学生运用推理性探究活动完成思维训练。系列问题有:如何阻止禽流感的传播?人类是如何完成免疫的?DNA和RNA的复制方式?如何阻止人流感与禽流感病毒的基因互换?如何阻止禽流感病毒转变为人流感病毒?为什么禽流感病毒容易变异?DNA和RNA分子结构稳定性怎样?

3. 拓展难点句子

课本中有的句子是教学难点, 教学时适当予以拓展易于学生理解难点。

(1)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节教学难点是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课本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同生态系统在这两种稳定性的表现上有着一定的差别。”紧接着教材中举例加以论证。教学中仅凭这样的解释, 学生很容易重视不够。此时如果拓展以下文字并让学生画图, 则难点不是难点了。“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一般来说, 一个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存在相反关系。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强弱取决于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 它们之间呈正相关, ……[3]

(2)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中有这样的一句:“……能够协助葡萄糖等一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这句话容易让人产生两点误解:葡萄糖只是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葡萄糖跨膜运输只是协助扩散。因而需要拓展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葡萄糖被吸收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即与Na+的协同运输, 具体情况是, 顺浓度梯度每进入细胞膜2个Na+就可以逆浓度梯度带进1个葡萄糖分子;由于主动运输的原因, 上皮细胞的葡萄糖浓度明显大于组织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因此, 葡萄糖分子又以协助扩散的方式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进入到组织液中。

三、在文本空白处拓展, 丰富文本

文本空白是指教材中没有提到的, 或学生头脑中知识的空白之处。在咀嚼文本时要努力将空白填满, 突破教材限制, 增大文本容量。

1. 开篇拓展, 激发学习兴趣

讲解文本之前, 可以补充相关背景, 如利用生物科学史、生物学家的故事作为情景材料, 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有助于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中“问题探讨”可以拓展关于克隆羊“多莉”身世, 展示克隆羊的诞生过程, 提醒学生边看边思考:“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主要在哪里?”由此完成讨论。

(2) “免疫调节”可以拓展人类通过接种人痘或牛痘与天花作斗争这一历史背景资料, 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科学家对事物的认识过程和科学实验方法, 从而引起学生对免疫学知识产生兴趣。

(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节关于DNA鉴定技术的“问题探讨”, 涉及高新科技问题, 学生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因此, 可以为学生提供“DNA指纹技术”资料或者指导学生上网搜集资料, 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4) 教学必修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节“问题探讨”部分提供的医院化验单中关于“谷丙转氨酶”概念没有任何解释, 教学时可以进行以下拓展:“人体内的谷丙转氨酶 (GPT) , 是一种能够把谷氨酸上的氨基转移给丙酮酸的酶, 它在肝脏中含量最多。当肝脏发生病变时, 这种酶就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因此, 医生常把化验人体血液中这种酶的含量作为诊断是否患肝炎等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此资料设计如下习题进行强化训练。

【案例4】 (2010宿迁模拟) 近年来, 肝炎患者数量正在不断增加, 肝炎由于具有传染性, 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 也对患者周围的人群构成了潜在的威胁。GPT是谷丙转氨酶的简称, 血液中GPT的水平可以作为诊断肝炎的根据之一, 对此, 正确的说法是 ()

A.转氨酶对肝脏是有害的

B.肝脏是蛋白质转化的重要器官

C.人体中只有肝脏存在转氨酶

D.肝脏是合成酶的唯一场所

2. 在正文抽象处拓展, 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

例如, 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教学中, 学生在学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同位素标记实验时很难懂, 知识点很抽象, 而且相关的实验学校没有条件做。经过摸索采取适时拓展以下知识能够极大提高教学效果:中国古代对遗传的了解——朴素遗传概念的形成;肺炎双球菌的基础知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质;增加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重要环节;噬菌体的基础知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等知识。这样, 建立在已有认知基础上, 学生很容易理解DNA是遗传物质, 学生学得主动, 学得轻松。

3. 在结尾空白处拓展, 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

这里的“空白”是指教材中一个知识点结束后, 编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教学中的通常处理方法是在结课时适当布置与课程有关的探索创新的小课题。

(1) 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后, 结课时用一篇《亚马逊蝌蚪》的文章为例子, 结合当地农田、池塘、湿地等生态系统, 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一个科学探索的小课题, 如调查报告、观察笔记、DV或数码相机视频成果均可。

(2) 学习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后, 教材中提到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 但是无详细解释。结课时给予学生问题:能不能在实验室中设计实验模拟湿地生态系统的这方面功能呢?让学生课后分小组完成实验设计。

参考文献

[1]姜丽丽.走在寻梦的路上.江苏教育, 2011 (1) .

[2]侯修平.论语文教学的有效拓展.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语文教与学, 2009 (4) .

语文教学中有效拓展的几点思考 篇9

1. 拓展脱离文本。

语文教学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 一直以来是争论的焦点。新课程明确语文教学的要义, 即突出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但是工具性、人文性如何理解、如何体现、如何统一, 让教师非常难把握, 语文似乎要承担很多东西。但事实上, 在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 语文似乎又承载了很少的东西。由于对语文本质属性认识的含混不清, 造成教师拓展延伸设计时非常盲目。一些教师认为语文要突出人文性, 但对人文性认识又有偏差。因而教学中脱离文本现象比较严重, 过多地进行拓展延伸, 出现了不该拓展的也拓展, 使得拓展范围无限扩大。如教朱自清的《背影》, 教师设计这样的拓展题:作者的父亲攀过月台买橘子一事, 从维护交通秩序的角度, 你是怎样看的?引起了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讨论。这是典型的拓展脱离文本思想情感的体现。试想, 文章要表现的是父爱之深情, 这样的拓展除了削弱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对美好情感的体悟, 还有何价值可言?又如《明天不封阳台》一文, 教师用不到20分钟时间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 设计了这样的拓展题, 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 请你谈谈人和自然不和谐的具体内容, 如果让你给有关部门提建议, 你该如何说呢?最后, 还出示了有关自然遭破坏的图片, 以及一些作家写的相关文章的精彩段落, 而课文中精彩的语句、段落分析根本没有涉及。过度的拓展, 使教学游离于文本之外, 也使语文课成为了一堂环境保护课。再如《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教学, 教师借助多媒体, 谈了许多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而对文中精彩的描写、精准的语言没有作任何说明。这样的拓展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 对学生语文素养提高也没有好处。

2.拓展的无价值倾向。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 但教师在拓展中没有体现拓展应有的价值, 让人感觉是为拓展而拓展, 失去了拓展的有效性。如教师在教学《窗》一文时, 设计了这样的一道拓展题:“文末说, 他看到的是一堵光秃秃的墙, 请问此时, 文中人物有怎样的心理?”此题结合文本让学生思考, 对于学生理解作品内涵和作品情感, 是有很大益处的, 可是,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 有“那堵光秃秃的墙真可恶, 比墙可恶的还有那个病友, 他竟然敢骗我”、“那堵光秃秃的墙, 我要拆除它”等。对于这样的答案, 老师竟然没有作出评判。其理由可能就是新课程注重学生个性体验, 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殊不知, 尊重学生个性体验是有条件的, 如果不置可否, 一概承认学生观点, 只能混淆学生的是非标准, 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对作品的理解。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学生的体验, 更需要教师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构, 只有教师在学生讨论基础上的建构, 才有学生能力和情感的提高和丰富。那么, 有效拓展如何进行呢?笔者以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语言上的拓展。语文的本质应该是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文字的教学, 因而语言训练应该是教学的重点。语言训练既可提升文中语言的品味, 也可进行拓展运用训练。如梁衡的《夏》中, 写到“春之色”、“秋之色”的句子, 教师可以进行拓展语言训练, “夏之色”为如何呢?这样既让学生感悟作品, 又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又如《绿》中, “那醉人的绿呀, 我若挹你以为带, 我将赠给盲妹, 她必能明眸善睐”, 学了这样的句子后, 让学生进行仿句练习, 通过练习提高语言能力;再如, 学习了诗歌《乡愁》之后, 让学生学习仿写一段诗;学习了冰心的诗之后, 让学生学习写一首小诗等。这些都是很有效的语言拓展, 对学生语言能力提高有重要作用。

2. 思想情感上的拓展。

这种拓展可以向同题材的文章延伸。如学了《背影》可以找一些写父爱的文章进行对照;学了《明天不封阳台》可以找一些写保护环境的文章, 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文章的内涵。可以向原著延伸。如学了《生命的意义》让学生课后学习《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在更广阔的背景和视野下把握选文内涵。学习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 指导学生学习《水浒传》, 进一步理解鲁提辖疾恶如仇的性格以及产生的根源。这样的拓展可以在对比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文能力, 是极为有意义和价值的。

3. 写法上的拓展。

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写法, 但许多文章有相似的写法。同为写景抒情的散文, 其写景方法有许多相似处, 都从正面、侧面去描写, 都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写法等。比如《三峡》、《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等都运用了正面侧面结合的写法, 写出景物特点。教师教学中就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 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连结。同样, 同为写景抒情散文, 其抒发感情有不同。比如《小石潭记》通过写景, 表达作者柳宗元贬官后的寂寞和痛苦;《记承天寺夜游》通过写景, 表达作者苏轼贬官后的旷达和豪放。同一作家其语言风格体现在不同的文章中。比如朱自清的《背影》语言质朴、清新, 《绿》、《春》语言则优美生动, 教师这样的拓展对学生语言素养提高有很大好处。

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 篇10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拓展存在的误区

1. 过分注重形式,陷入为拓展而拓展的漩涡

一些教师没有真正理解教学拓展的内涵,为了使课堂教学体现出拓展性,就在公开课上,尽力展示拓展这个环节,过分看重形式,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多样化的形式上面,但没有深入分析挖掘课堂教学内容的层次,也没有对学生知识水平落实情况的提升与检验,整节课下来,观赏性极强,但是实际用途不大.

2. 对有效拓展的定位存在偏差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之上,而一些教师对其的定位存在偏差,只看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认为只要考出高分,教学的有效性就体现出来了.在此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3. 过度拓展,偏离了课标

一些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大量的信息,进行无关联的拓展,结果造成超量、超限、超时的后果,课堂上充斥着丰富多样的信息,一节课下来学生浏览了不少的信息,但不清楚重点所在,没有思考的空间,无法有效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内化”.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途径

1. 从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方面拓展

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是事物本身的本质属性,在教学中适当的挖掘知识的内涵、拓展知识的外延,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如果学习知识时只看重形式,不注重知识的内涵与外延的拓展,会造成思路狭窄,理解片面.比如,教学“平面向量数量积”时,可以从物理意义、分析各种特殊情况、表达式的内涵、几何意义及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同时又温习了旧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 从数学的实际应用方面拓展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比较强,最终的目的是要应用于实际,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解释数学规律,同时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于实际生活中去,让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的过程中掌握、理解所学的知识,认识数学学习的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比如教学“函数的单调性”时,可以结合教材设计防洪抗旱过程中,要解决水位的涨落随时间变化的实际问题,这样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从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拓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要让学生明白知识的思维过程.高中数学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有方程思想、函数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常用的数学方法有换元法、数形结合法、数学归纳法、坐标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等.数学思想与方法结合在一起,能扫除解答疑难问题中的思维障碍,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要从数学思想方法方面进行拓展,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必须深入研读教材例题,在吃透的基础上领悟教材中隐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比如,教材中一些简单的例题:在等差数列{an}中,a5=10,a12=31,求首项和公差d.已知一个等差数列前10项的和是310,前20项的和是1220,根据这些条件能求出其前n项和的公式吗?这些简单的例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方程思想、待定系数法等数学思想方法来解.

4. 从构建认知结构方面拓展

构建认知结构要求教师不仅要考虑原有的知识结构,同是又要引领学生拓展新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旧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掌握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拓展,引导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比如,在复习不等式的证明中,有例题:已知a2+b2=1,c2+d2=1,求证:|ac+bd|≤1.学生很容易会用三角代换方法自行完成.解答后,教师可以问学生:我们学习了向量和三角,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解决数学问题,大家想想这个问题能不能用向量来解决呢?学生陷入思考、讨论,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点拨,让多数学生认识到此题可以用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来解决,可以让一个学生板书用向量分析方法解题的过程,教师再进行点评,学生会发现这个方面比三角还好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教师可以根据此题拓展:如果a、b、c、d是实数,满足a2+b2=m,c2+d2=n(m,n不等),则ac+bd的最大值是?引导学生通过基本不等式的比较,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总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途径还有很多,如从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相关学科知识方面拓展等,这里不再一一阐释.其中在课堂教学中,这些方法都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要深入研读教材,再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适度的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彭志中.浅谈高中数学拓展性资源开发的拓展方向.内江科技,2005(1).

[2]冯国东.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探讨.新课程研究,2008(3).

语文教学的有效拓展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很多老师在教学中对语文和课文的概念没有理清,只是在教课文却没有教语文。课文只是语文知识在某些知识点上的体现,不能代表语文的全部,作为语文教师,教语文的前提是把握好教学的方向和思路,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可以让学生从生活、文化及各种阅读中获得语文的体验,拓宽课文的外延,与语文接轨,真正地实现语文学习的目的。

一、走进生活,拓宽课文的外延

走进生活才能拓宽语文学习的外延,得到语文学习的全部,课本中的几篇范文只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几朵绚丽的浪花。教材在编排过程中会考虑到时间和地区的差异,往往只是点到为止,不能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包含其中。那么教材没有编排却又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和知识点,老师要引领学生进行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比如与课文《老师,您好!》相对应的内容应该和教师节相关联,教师可以根据本地教师节的具体情况给学生补充或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获得真实的感受,加深理解的同时得到语文的知识,从课文教学延伸到了语文教学。再如与《但愿人长久》相对应的节气是中秋节,但由于教材的内容有限,没有讲得很仔细,教师应该有目的的将生活的知识与课文内容进行链接,搭建起一座生活与语文沟通的桥梁,向学生介绍中秋节的相关知识,以及学生自己过中秋节的经历和感受,还可以补充与中秋节有关的诗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可以引导学生从学习的教材向生活过渡,实现编写意图。

二、拓展文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他的话一针见血地告诉我们从事语文教学必须不拘泥于文本的限制进行适当的拓展,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知识。教材的内容毕竟有限,只有拓展和延伸,才有可能让更多的知识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获得必要的提高和发展。但拓展延伸应是有限度的,延伸的同时应该受到课文的主题、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的限制,离开课文的拓展延伸就好比是空中楼阁,所付出的任何努力都会付之东流,无教学效果可言。延伸和拓展必须以文字作为教学之本,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依托,才能找寻到符合要求的课程教学资源,才能更为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因此在课文教学中进行拓展延伸时,必须紧扣文本,深挖教材中的教学资源,符合教材内容的情感及价值取向。以教学《三顾茅庐》一课为例,教学中进行拓展和延伸,把刘备和诸葛亮的生平资料以及与文本相关联的资料渗透到学习过程中。此时的教师应张弛有度,把控课堂,确保把学生引领在自己课前设计的教学轨道上来,体会到刘备求贤心切。

三、延伸阅读,开放语文课堂

拓展和延伸主要意图是鼓励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要么用生活中的经验来验证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要么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同时指导学生进行字词句的训练和课外读写的训练。语文的外延的途径有很多,其中以阅读和社会实践最为重要,效果也最明显。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和生活体验,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生活和阅读体验,让语文课堂得到充分的开发,让语文教学从课堂走向课外,又在课堂知识的可控范围。苏教版新版本教材为了适应这一要求,在课后的思考练习中增添了一项关于 “搜集资料”的新要求。例

如:在教学《人类的“老师”》时,课后就要求学生去搜集一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实际例子,并搜集相关的资料及图片,然后在班级进行交流。再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中,课后也有搜集宋庆龄的相关资料的要求。同样在《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的课后也有拓展学生对我国中药了解程度的要求。由此可见,拓展阅读和开发语文课堂的重要性。

四、拓展阅读,增加文本厚度

语文学习是和阅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注重学生的阅读,要求学生在一学期内要读哪些书,要读多少书,但由于没有和课堂教学联系起来,激发不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往往老师布置了,学生也读了,但没有完成任务,效果也不理想,教师也不检查,就这样不了了之。问题就在于师生都只把课外阅读真的作为课内阅读,课内与课外是分别孤立的两个个体,不是“心心相印”,很难激起学生阅读的兴奋点,不能把课外阅读作为提高语文知识水平的有效工具。我们只有在与文本相关联的情况下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才能增加文本的厚度,可见找出课文的支点,并用这个支点将课内的知识与课外的阅读体验融合起来,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教学效果。以《三顾茅庐》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提问:学了《三顾茅庐》这一课,我们除了了解了刘备及诸葛亮,同学们还想知道哪些相关的内容呢?问题一出就会得到许多积极的响应,学生一定会提出许多他们想知道的问题。教师没有必要立即告诉答案,可以鼓励学生课后自己去阅读《三国演义》,自己在寻答案,这样就有机地把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联系到了一起。

总之,在新课程要求的引导下语文教学已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我们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以课本为主阵地,将语文教学引向一个崭新的天地。真正的让语文教学从课堂走向课外,从学课文到学语文,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钟情于语文的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家学.语文课堂教学“求取—给予”模式探索[J].快乐阅读,2013(16).

[2]王万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甘肃科技,2011(15).

[3]梁增红.立足课堂,拓展延伸要适切[J].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10(06).

也谈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拓展 篇12

⑴激趣导入: (1) 让学生欣赏石膏像《米洛斯的维纳斯》, 并谈感受。 (2) 当学生发现“断臂”这个特点时, 讲述“断臂”的来历。 (3) 让学生畅想“断臂”的原始模样。

⑵检查预习:让学生说出作者对“断臂”的看法。

⑶整体感知:阅读课文前三段, 找出作者的观点和理由。

⑷合作探究: (1) 既然残缺能带来这样好的艺术效果, 那么艺术品是否应该提倡残缺? (2) 怎样的残缺才是美的?

⑸拓展迁移: (1) 现在你怎样看待米洛斯的维纳斯的美, 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见解。 (2) 学生画简笔画:深山藏古寺。 (3) 投影展示学生习作图片和教师准备的图片。 (4) 研讨:哪一幅最美, 最能体现残缺带来的艺术效果。

这一堂课的设计, 教学环节不可谓不巧妙, 内容不可谓不丰富多彩, 但仔细琢磨, 就会发现拓展不但没有紧扣文本, 反而造成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走马观花和浅尝辄止。教师在教学时, 教学目标分散而脱离文本实际, 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深入阅读, 没有时间探究甚至理解文本。可以说, 这样的拓展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很多老师对拓展教学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误以为只要进行了拓展就是体现了课程新理念。于是乎, 打着“拓展”的旗号, 以文本的某一内容为由头, 将语文课“切换”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时事分析课、影视音乐艺术欣赏课等等。

语文教学中应该拓展。正如新课标所说的:"要注重跨越领域的学习, 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 通过广泛的实践, 提高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在一堂课中, 好的“拓展”往往会让人眼前一亮, 会成为这堂课的生命线。但要注意, 拓展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 增强学生的文本体验,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 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只有这样的拓展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那么, 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拓展呢?

一、抓住关键词句拓展, 理解文本。

读者阅读文本, 往往循着作者行文的思路, 以词句作为切入口来感受人物的形象, 领悟人物的情感, 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教学时, 对文本中的疑难或关键的词句进行拓展教学, 有利于学生准确全面理解文本内容。

⒈正确理解词语的含义

有的关键词语, 对于正确理解句子, 甚至全篇有着重要的作用。抓住这样的词语进行拓展, 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进行《人生的境界》教学时, 一般设计这样一个理解文本的问题:在作者的眼中, 人生境界分为哪几个等级, 他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很快就准确的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但对于“觉解”这一重要词语该如何理解, 虽然文本对这个词语有着一定的阐述, 但学生并不是很明白。于是, 就可以围绕“觉解”一词的理解进行拓展。

可以先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瓜农, 他瓜田里的西瓜长的特别好, 而他周围农户西瓜的品种较差。第二年, 这位瓜农就把自己优质品种分送给他周围的农户。人们觉得很奇怪, 他为什么这样道德高尚, 慷慨大方?他回答说:“如果我瓜田周围都是劣等品种, 那么那些劣等品种的花粉就会通过蜜蜂传播到我的瓜田里来, 我的品种也会下降。这样一来, 大家都没有好处。”然后就问:这位瓜农的觉解程度是哪一等级, 为什么?据此, 你能否说说觉解的含义。以此材料作为理解"觉解"的平台, 化抽象为具体, 化深奥为浅显, 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作者所指的觉解:人意识到什么, 为什么做这件事, 以及对做这件事的意义的认识。解决了这个关键词语的内涵, 全文的理解也就迎刃而解了。

⒉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

文本中有很多关键性的语句, 它往往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有的能够深深触动学生的心灵, 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可以抓住这样一些语句进行拓展。如在进行《泪珠与珍珠》教学时, 一般设计为:引导学生找出了文中写的六种眼泪, 并且分析了这六种眼泪的层次关系及体现的情感。完成这一任务, 学生基本理解了文章内容和思想情感, 但并不深刻。如果在此基础上, 设计这样一个拓展环节:文本中有很多精彩的语句, 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理由。有学生会选择“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 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于是就此再进行延伸拓展:你有过这样流泪的历史吗?透过这句话, 你读出了琦君老人怎样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引导学生或讲述自己的流泪经历和感悟, 或谈琦君老人心中有一颗善良的珍珠。对这句话的拓展既可深入理解文本主题, 又可以让学生触摸心灵, 拥抱情感, 使学生受到人文的教育和熏陶。

二、抓住精彩文段拓展, 学习语言。

学习文章语言, 扩大学生语言积累应该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 因此围绕文本的精彩语言作一些拓展训练, 可以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如《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有这样一段话:

“是的, 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传统中, 庄子是一棵孤独的树, 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 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

这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把庄子的心灵比做“月亮”, 把孤独的庄子比做“一棵树”, 把庄子的人格魅力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在教学中就可以进行仿写的拓展训练。这样不仅增进了学生对比喻的理解, 培养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更使他们领略到了一个时代的浮躁和一个人物的倔强。围绕文本的精彩语言作一些有效的拓展训练, 可以让学生在仿用语言时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对语言的感受与领悟也得到增强和提高。

三、抓住空白悬念拓展, 激发想象。

优秀作品中常常藏匿着许多由作家有意或无意留下的, 没有写明的意蕴空间———“空白”。这些“空白”, 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引导对这些“空白”进行拓展, 就能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 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如《荷花淀》在写水生嫂听到水生报名参军的心理状态时, 就设置了一个“空白”: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象平常, ‘怎么了, 你?’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颤动了一下, 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读到此处时就可以这样拓展:“水生嫂的手指到底被苇眉子划破了没有?为什么?”把这段情节补写出来。学生展开想象, 会在这个“空白”处填写各个不同的答案, 水生嫂内心深处的复杂感情和美的形象因之在学生心灵中明晰起来。

四、抓住主题思想拓展, 激活思维。

阅读作为再创造的艺术实践活动, 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品的主题往往具有多元性。在教学过程中, 就可以抓住主题思想的多元理解进行拓展。如对小说《药》主题的理解, 有同学认为表现了革命者的悲哀;有同学认为揭露了革命脱离群众的弱点;有同学认为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 革命者为群众而牺牲, 群众却因愚昧而吃革命者的血;也有同学认为表明了鲁迅“弃医从文”的宗旨:革命的“第一要著”是要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这些理解, 尽管有的片面, 但都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的思考, 有的新颖, 言之有理, 体现了学生的个性阅读。

这样, 通过拓展,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培养、形成、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上一篇:第四方集成商下一篇:冠脉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