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拓展(共5篇)
评价拓展 篇1
关键词:笔记的整理
我校通过市级课题“初中数学拓展课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在所有年级开设了以数学家的精神、数学的发展简史、数学思想为主线,贯穿引领各个年级在基础教学内容之上的一系列拓展内容的教学,形成了一套校本课程“初中数学拓展课”。为了配合该拓展课的实施,我们对拓展课的评价方式也进行了探索,得出了一些经验。
一、初中数学拓展课课型的特点
初中数学拓展课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志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地发展,让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发展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正是初中数学拓展课的课型特点决定了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若只采用单一的传统评价方式——笔试,只以数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为主,则无法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评价学生,不能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后的反思,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也不能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因此,初中数学拓展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二、初中数学拓展课多元评价方式的探索
我校对初中数学拓展课的教学设计已经进行了5年的实践研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基础和实际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所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形式,我们也采用了不同的评价方式。
1. 小组成果展示,学生评
拓展课教学中有很多课题是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这时适合采用小组交流展示的方法进行评价。例如,勾股定理证明方法的收集、整理、分类需要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课题学习的反馈要求每个小组完成资料整理工作后,派代表向全班讲解其中的一种证法,把证明方法用PPT演示或在黑板上演绎给大家看。每个小组现场决定展示的顺序,且方法不得与前面小组的方法重复,因而每个小组都必须准备多种方案,小组成员分头准备讲解各种证法。最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对各组表现进行自评和互评,因而学生在观看别人的方案时特别认真,这样一来,每个参与的学生都能从自我点评、反思以及他人的成功方法与点评中得到提高,可谓一举多得。
2. 讲数学故事,听者评
在初中拓展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循序渐进地引入了数学名人如华罗庚、高斯等的故事,古今中外数学史上的典型成果如九章算术、圆周率、无理数等的发现,以及数学文化、数学难题、数学格言等。在学习完这些内容后,我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让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讲述这些故事,或者是对爸爸、妈妈讲故事,而后一起讨论学习数学家的优秀品质,并让听者对叙述者进行相应的评价,并整理成文字填写在发给学生的表格上。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对全体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教育,从而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3. 创作数学作品,大家评
在拓展课课题中,有许多培养学生创作能力的课题,例如平面图案设计、密铺地砖、新型拼图板的设计等。其中轴对称图案设计是七年级数学第二次拓展课的专题。这一专题学生学得既活跃又有创意。我们将设计方案通过校园网展示,以集体评价的方式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倾听别人的评价,从中受到启发,领悟一些可能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真正习得或者理解的内容。
4. 开展数学游戏和竞赛
数学游戏是适合初中生拓展课教学的一种好形式。好的数学游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在轻松愉快的数学游戏气氛中,学生学习兴趣与数学知识自然而然地同步增长。我校每学期有数学周,数学周的活动,是拓展课教学的一种评价方式。在数学周中会进行很多数学竞赛,例如在初一年级进行的七巧板拼图比赛、五子棋比赛,在初一、初二年级进行数学独年级对抗比赛,还有全校参与的保留项目一三阶魔方复原比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因为获奖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肯定。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大大刺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 数学小报,学期汇报
拓展型课程有一项固定的评价,就是让每位学生每学期制作一份数学小报作为学期汇报。小报内容可以包罗万象,例如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定理的发现、有趣的数学现象、趣味数学知识、奥赛平台,一些题目的巧思妙解、对于某一问题的深入思考等,但必须包括学生自己的学期小结。
制作数学小报能增强学生查阅资料、收集资料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数学课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班级展板上展示每位学生的数学小报,班级选出优秀的作品张贴在年级展板上,年级选出优秀的作品张贴在学校展板上。在展览的过程中,每位学生的学习态度一目了然。
三、拓展课新型评价方式的优势
初中数学拓展课的评价将过程中的分项评价与学期末的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重视过程评价,特别关注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的种种表现: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且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否独立完成或与同伴交流合作,且积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拓展课为教师评价学生创设了一个新的平台和窗口。透过这个窗口,教师可以看到学生活动的状态,包括学习兴趣、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从而可以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评价学生。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关注每个学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发展。根据他们过去的基础和现实的表现,教师预测性地揭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激励他们释放自己的发展潜能。同时,在评价中还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转变、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方法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评价拓展 篇2
目前,小学阶段教师大多只注重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和理解能力,而忽视了阅读教学的欣赏与评价能力,这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小学生只有学会欣赏,才能去思考领悟语言的内涵、文字的精髓,从而最终在不自觉中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关键词]
阅读教学;欣赏;评价;朗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阅读教学中的感受,体现的是阅读的初读感知,阅读教学中的理解,是由直观感知向理性认知的自然过渡,而欣赏和评价,是建立在感受、理解之上的认知升华。小学生虽然语文基础较浅,思维经纬度也非常有限,但其思想认知也必然要经历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过程。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中的欣赏和评价,从朗读切入,从经典语言展开认知欣赏和评价,实现阅读欣赏评价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一、朗读切入,直观感知文本内涵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欣赏时,要根据学生不同学力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举措。以教材为载体,以朗读为突破口,这应该是小学阅读欣赏的重要选择。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对文本展开朗读时,需要先理顺文意,解决字词,大体了解文本内涵,掌握作者作品情感趋向。通过反复朗读训练,学生感知也会随之得到强化,由直观感知向理性感知过渡。学生对文本一旦形成较为深刻的理解,自然会对文本经典内容形成美感体验,阅读欣赏自然生成,阅读评价也会随之萌生。
在学习《金色的草地》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然后让学生听范读音频,教师给出朗读指导:朗读需要掌握作者情感方向,要读出文本情感因素,找准朗读语气、语调和语速,特别是抑扬顿挫朗读技巧的把握,需要从文本细微之处做起。教师组织学生自由仿读,再进行小组内朗读展示。教师给出思考练习问题:①为什么说草地是金黄色的?②找出文本最经典描写,体味其内涵。③根据文本填空:早晨,花朵( ),是( ),草地是( )。中午,花朵( ),是( ),草地是( )。傍晚,花朵( ),是( ),草地是( )。学生继续朗读文本,找到文本相关内容,解决这些思考练习题。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设计具体思考练习题目,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对文本形成理性认知。学生通过朗读文本,大多能够顺利解决这些问题。这些训练任务看似简单,但学生需要整理思维,对各种感知信息进行整合归类处理,这样,才能形成阅读认知。如找出课文经典描写,进行品味体验,这已经是标准的文本欣赏了。
二、体味经典,理性解读文萃精华
让学生对文本中经典语句进行欣赏,这是阅读教学常态方法运用。但很多教师只会从语言应用角度展开赏析,特别是修辞角度,是很多教师阅读欣赏的重要选择。语言表达的确是阅读欣赏重要切入点,但单纯进行语言赏析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思想感触联系不到位,其收获也会太过单一。只有从不同维度出发,对文本经典展开多元探索,才能获得丰厚的欣赏成效,形成重要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风筝》时,教师可让学生阅读文本,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鲜花盛开的画面。教师让学生总结一下自己的感受。学生思考片刻,有的说:花朵美丽,让人赏心悦目;有的说:我看到了蜜蜂和蝴蝶,它们应该是花朵的好朋友;还有的说: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是因为生活美好了,我们的环境改善了。教师继续引导:看到鲜花,我们感触颇多,找找课文中最精彩的描写,说说你喜欢的原因。有学生找到第一段说:这一段描写非常精彩,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花朵写活了。教师对此给出肯定评价。
从学生感知来看,学生对文本经典内容有深刻体味,欣赏评价也是水到渠成,这说明教师引导学生感知经典方法对路,学生不用绞尽脑汁地冥思苦想,也可以顺利获得阅读感知体验,对文本展开的欣赏和评价可谓是顺手拈来。
三、多元评价,展示个性阅读观点
阅读评价是阅读认知的至高境界。小学生认知基础较差,很难对文本展开批评性评价,但学生情感呈现多元性,阅读评价也是重要至极,教师不可轻视,更不能忽视。学生对文本展开个性评价,正是对阅读认知的整理、归类、优化、应用,实现阅读思维的自然升级。教师不能因为学生阅读评价幼稚而剥夺其评价权利。相反,教师必须给予学生积极鼓励,让学生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感受,亮明自己的观点。教师针对学生认知进行对应引导、探讨、交流,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认知维度,帮助学生阅读认知的健康成长。
例如,在学习《孔子拜师》时,教师设计了一个课堂演绎活动,让同桌学生合作,分别饰演孔子和老子,进行现场展示。教师指名让学生演绎,并让其他学生展开评价。第一对演绎结束,有学生评价:孔子拜师应该是诚心诚意的,不应该嬉皮笑脸;第二对演绎结束,有学生评价:孔子和老子都属于大学问家,其思想一定很深刻,我们要展示其形象,需要从语言、表情、动作等多个方面考虑。教师根据学生评价进行针对性引导:孔子和老子都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他们身上自然具备特有的气质,庄重、朴素、专注、平和、睿智等品质非常突出,需要大家细心体会。
教师让学生从学生演绎角度展开评价,表面上看是对学生演绎好坏进行评说,其实不然,这是学生对文本进行的欣赏和评价。学生从孔子、老子身份地位展开评价,正是对文本深层意义展开的欣赏。
四、拓展域度,提升师生阅读水平
在阅读教学中,要提升欣赏和评价水平,首先要求教师自身欣赏评价素质过硬。教师不仅要保证自身阅读欣赏和评价水平维持在一定高度,还要有科学有效的教学素质,要给学生以正面的积极影响,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评价。其次是制定阅读教学策略。教师要对学情有明确认知,根据不同群体学生的不同需要制定教学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阅读认知质的提升。再者是增加学生知识量。小学生阅读欣赏评价能力较低,与其知识占有量有重要关系,要想办法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认知厚度,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阅读欣赏评价水准。
例如,在学习《五花山》时,学生阅读文本之后,教师板书题目:五花山。教师设问:为什么叫五花山呢?是不是山上有五种花色呢?找找相关的描写,综合一下。学生迅速进入文本阅读,很快就找到了相关答案:五花山的春天、夏天和秋天都很美,特别是秋天,颜色丰富,有的树林变成金黄色、杏黄色、火红色、紫红色、翠绿色,这就是五花山的来历。教师继续拓展:同学们想一想,你熟悉的山,和五花山相比有什么特别的景色呢?教室内顿时热闹起来,大家讨论充分,学习渐入佳境……
总之,教师让学生总结五花山名称的来历,然后展开认知横向联系,将阅读视野向周边延伸,学生思维顿时呈现发散状态。学生认知开始拓展迁移,这自然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追求。教师让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已经将学生思维充分激活,学习效果当然是值得期待的。
总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这是新课改极力倡导的阅读教学意识。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思想情感认知体系,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学习印象,还能够给学生带来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充分享受美文带来的美感,提升学生审美水平,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和评价能力。
[参 考 文 献]
[1]黄云利.探寻阅读教学低效的源头及破解密码[J].语文教学通讯,2013(3).
评价拓展 篇3
从1995年起拓展训练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历程, 自香港引入内地, 在中国企业培训领域异军突起, 其培训模式和理论越来越成熟。近几年, 我国高校不断引进了拓展训练课程的内容, 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有到新的过程。首先是在上海、北京以及南方的一些重点院校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起初大部分院校尝试釆用选修课的形式引入的拓展训练课的内容, 供该校的学生选修学习, 然后再逐步变成必修课。经过在实践中的不断尝试和摸索, 逐步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拓展训练课程方案。目前, 我国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拓展训练的相关课程, 在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据调查这些方面的提高也仅仅是暂时性的, 在教学评价方面也是较为单一的, 比如缺乏对学生的追踪评价和评价反馈信息、很难对一些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等, 所以目前很多高校需要一套较为完善和统一的评价体系。
1 拓展训练的起源与概念界定
拓展训练也称体验式培训, 其英文是Outwardbound, 起源于二战期间英国水兵的生存训练, 原意为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 执着地投向未知旅程, 去迎接各种挑战。二战期间, 英国船队在大西洋频频受到德国潜艇攻击, 伤亡重大。事件中人们发现从海中生还的并不是那些身强体壮的人, 而是一些具有丰富野外生存经验, 意志坚强, 且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人。这一现象引起了军事、教育、心理学专家的兴趣, 1942年, 德国人KurtHahn和英国人LawrenceHolt在英国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训练学校, 这种训练利用野外活动的形式, 模拟现实的环境, 对海员进行心理意志及生存能力训练, 取得了巨大的效果。
拓展训练 (有时也称为户外拓展训练、野外拓展训练、拓展训练营、外展训练、冒险性学习法、户外体验培训) , 它已经成为提高沟通技巧、凝聚力、领导力、决策力、竞争力、人际信任和个人心理素质培训中广泛采用的技术。它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将一群平时在一起工作的人集合起来, 并将他们带入一个户外的环境或设施中进行体验式、参与式训练。
拓展训练能使高校学生激发个人潜能, 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 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技巧性, 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 极大增强合作意识,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因此, 这种培训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经验、体验社会教育、形成正确的人际关系、情感和价值观等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 是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
2 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内容
我国各高校可以依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项目的分类安排教学内容, 避免拓展项目选择的盲目性和笼统性。目前在我国开设素质拓展课程的各高校对拓展项目的分类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素质拓展项目融合的学科基础较多并且内容较为复杂, 因此无论哪种分类都难免存在异议。目前全国业内人士比较认同的一种分类方式是北京大学钱永健按照传统的户外冒险教育的活动层次划分惯例, 通过项目的活动方式、学生在项目中的角色认定以及项目对学生的培养目的, 对每一个项目进行评估并划分为五个层次:层次一是传统的理论学习部分, 有时也在室内进行, 主要内容是沟通学习、破冰课等;层次二是较低风险的户外活动项目, 在团队的支持下, 以个人挑战为主的项目, 高台演讲、信任跳水、水平云梯等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层次三属于较低风险的户外活动项目, 以团队挑战为主, 开设内容有盲人方针、求生电网、数字传递等;层次四属于较高风险的户外活动项目, 在团队的共同参与下, 以激发个人潜能, 挑战与战胜困难的项目, 尤其是对个人心理冲击力较大的项目, 项目有信任背倒、空中单杠、高空断桥等;层次五是较高风险的户外活动项目, 团队接受挑战, 项目有范例有求生墙、野外生存等。
这里将拓展训练课程内容划分为五个层次, 并不表明课程内容的优劣, 教师在安排课程教学时一定要及时了解个人或团队的特点, 对项目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设置与调配, 最终达到培养目标。本研究将此类课程作为课程评价内容之一。
3 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评价指标与内容
本研究问卷调查的方式在结合拓展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参考不同院校的教学大纲中的评价指标, 让从事拓展教学的专家针对拓展课程的特点对评价体系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 将分析和评估的结果作为拓展课程教学评价的依据。具体指标可以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具体包含内容以下几个内容。
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内容选择合理, 难度适中;教学目标明确, 具有针对性;教学计划安排得当, 时间合理;与学生实际相适应,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团队发展。
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设计合理、手段选择得当;项目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讲解清晰, 教学场面的控制合理;注重教学方法的新颖性, 多种教学方法、手段结合;教学手段的选择与学生可接受水平相适应。
教学态度:教学准备充足;仪态、言语得体;重视师生间的平等交流。
教学效果:授课过程流畅;学生技能、专业知识掌握良好;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人文关怀:重视心理适应与身体健康状况;关注学生的感受和需求;保证良好的教学环境。
4 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法
拓展训练内容极为复杂, 有它自身的特殊性, 存在着大量的人文因素, 这些人文因素不像其他学科比如体育课的密度、运动负荷、掌握动作的数量和完成动作的质量等容易量化, 如学生课程表现态度、心理素质、实践能力等指标是难以量化的。例如学生在进行户外活动时, 由于学生自身的个性, 容易对野外环境放松警惕, 在教学过程上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某些高空项目中, 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对这类项目的完成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的效果, 还有一些团队合作项目的完成过程中, 最终团队的成绩也有可能对自身自我的评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所以只是对拓展项目进行定量评价不能足以反映出教学评价效果。遇到忽视这些难以量化的指标的教学评价是不全面的, 缺乏科学性的。因此, 只有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 按照评价目的及评价对象的特性, 选择合适的拓展训练课程教学评价方法, 以获得全面、真实、准确的评价信息。
根据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内容以及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 由于拓展训练不是专业技能的学习, 更多的心理、行为、习惯、自我意识提升的学习, 所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评价方法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是不科学和不合理的, 主要采用以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评价中不仅重视易于定量评价的内容, 如对身体素质、生存技能的评价, 更要重视定性评价, 如实践应用能力、情感态度、心理适应能力等质的描述。
5 结语
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教学评价内容、教学评价指标、教学评价方法。教学评价的内容要客观、准确;指标要细化, 到位;教学评价方法要定量和定性评价结合起来, 以确保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教学能够得到更准确、更真实地评价反馈信息。
参考文献
[1]闫闯.我国高等院校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 2012.
[2]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评价拓展 篇4
【关键词】职业院校 思政课 拓展型实践教学 评价机制
如今社会的发展,更加体现出教学的本质不单单是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生本身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以及如何将知识与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的问题。自2004年起,我国就已经提出了有关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2005年又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建议[1]。这两个文件的颁布,就更加强化了我国相关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活动,让大部分本科和高职院校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方式。
一、我国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践在生产生活中显得极其重要。只单单拥有片面的书本知识和理论,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如今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都已经意识到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从学生步入校园的第一天开始,学校就对学生做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能够更大程度地接受和参与到思政课的实践活动中去。而学生也都十分乐意接受实践教学。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已经认识和承认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常规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也同样存在许多的问题。
(一)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质量低
就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来说,其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十分低。众所周知,实践教学对很多学生来说都是走形式。实践教学一般也都是学校在课程设计上简简单单地提一下,虽然也会牵扯到最后考试成绩以及毕业问题,但是通常情況下实践教学不是主要的考试科目。所以,学生们也会简单地应付一下,而学校或者教师很少会去检查学生的实践教学到底如何。这样职业院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的质量是很低的。
(二)常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没有一个良好的评价机制
一个良好的评价机制是促进其更好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之一,拥有一个良好的评价机制对于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是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主要手段。
但是如今我国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没有一个完整有效的评价机制,还是完全依靠学生的自主意识来完成整个实践教学工作,学校只是单一地接受学生提交的纸质资料,这样对于我国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极其不利的。它会造成学生的惰性思想,学生其实根本就不需要真正参与到实践中去,或者参与也不会十分认真地对待,只需要到最后利用各种方式抄袭一些资料就可以完成任务。而学校对这些根本就不注意,因为对学校来说只要看见学生提供的结果就可以了。
二、造成我国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问题的原因[2]
(一)学校本身的组织管理不完善
思政课对学生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这也得到教育界以及相关部门的承认。但是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学校更关注的是学生实际知识技能的学习,是对学生培养适应社会生存发展的生存技能的学习。思政课师生虽然已经认识到其作用,但是还是处在比较低的位置,学校对于思政课的理论知识学习都不重视,更何况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因此,我国职业院校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与其实践教学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只是简单地提一下,根本没有特别完善的组织规划和管理。
(二)相关制度不健全
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必须在科学的制度下,才能更加有效的开展。但是对如今我国的职业院校而言,根本就没有科学的制度。尤其是对于实践后期的评价制度,可以说是处于简单、松散的状态中。在学校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的组织不完善的情况下,还没有一个健全的评价系统,导致了整个实践活动的形式化。评价完全依靠学生的自主意识,然后最终依靠学生给的结果来定义整个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对于我国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最重要的是拥有一个良好的评价机制。用学生的自主意识来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对学生自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都是十分有利的。假如学校能够更好地制订一个完善合理的评价机制,这样自由轻松的实践活动,在有效的激励机制的作用下,肯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职业院校思政课运用拓展型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研究
一般情况下职业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几个不同的方式,大的方面来讲分为课内和课外的实践。拓展型实践是课外实践的一种方式,课外实践活动还有其他方式,例如参与活动体验或者是组织访问等。
(一)拓展型课外实践的概述
拓展型的课外实践教学,大概含义是依照职业院校思政课本身课本中的知识理论为基本点,做一些更加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例如勤工俭学、社会服务、假期调查、观阅研究、生产劳动等等[3]。
1.勤工俭学
勤工俭学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都不陌生,也是学生比较了解的拓展型实践教学的一种。它是针对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学生,学校所采取的一些使其通过校内劳动来获得经济收入,或者学生自己利用闲暇实践通过校外工作来获取经济收入的一些方式,例如让学生在食堂帮忙收拾碗筷,或者在学校图书馆整理图书,让学生打扫教室等。这不仅是学生减轻家庭负担的一种简单方式,也使学生通过劳动创造财富,从而获得报酬,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2.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和勤工俭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勤工俭学是学生为了获取收入而参与的劳动,而社会服务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偿劳动,就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一种精神而进行的不需要报酬的奉献活动。这种情况在职业院校也十分常见,一般也都是学生社团或者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服务,例如“三下乡”活动,慰问孤儿院、敬老院等活动。社会服务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一种实践活动,这种拓展型实践活动最大意义是培养学生为大众服务、奉献社会的精神。
3.假期调查
假期调查的主体是学生,也是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寻找研究调查对象的。学生利用假期,在教师规定的调查范围内,对社会上的一些问题和状况进行调查考究,从而获得真实具体的相关资料。学生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得到最实际的研究结果,然后再结合现象和结果,提出切实可行解决问题的建议。
4.观阅研究
所谓的观阅,其实就是观察阅读相关的、有意义的电影、电视、书籍等,通过对其中出现的状况和问题,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和体会,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尤其是对祖国以及亲戚朋友、与人交往的各种感情,从而更好地培养健康的情感,增强自信心、爱国心以及坚强的意志等。
5.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指的就是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以及专业课的密切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实训、实习中去,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将思想道德、职业道德和生产劳动观念结合在一起,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从而得到更多的收益。
(二)职业院校思政课拓展型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的研究
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高质量完成,必须在一个良好的监管评价中得以实现。有一个良好的考评机制,也就意味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主实践意识,让职业院校思政课的拓展型实践教学更加切实有效地开展,不再是走形式,而一个完善的评价机制,它涵盖了整个思政课拓展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1.加强实践的整体性,有制度性的整体考评
這里的整体性指的就是从拓展实践教学的开始到结束,都要有一个完整且完善的制度。首先是学生实践前,学校一定要主动结合相关的学生团委等,为学生更好地参与拓展型实践活动做一个整体的规划,让学生明确拓展型实践教学的概念,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拓展型实践教学中切实得到好处。其次是在学生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应该积极地通过一些方式,例如结合学生实习单位,或者是通过网络等方式,来切实地关注学生的状况以及当前的实践结果,将这一部分作为最终思政课拓展型实践教学成绩的一步,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在整个过程中遇见的一些突发问题。最后就是在学生整个拓展型实践结束之后,要转变以前的实践结果学生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方式,要通过组建相应的评价小组,来切实地评价和选定学生的拓展型实践教学结果。
综上所述,也就是说将学生的整个拓展型实践教学过程都作为一个评价的过程,不能只单一的要学生提供最终的结果。学校本身要加大力度,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的实践教学过程。将学生的整个过程都作为评价的基础,这样就可以更大力度地解决学生在实践中不认真或者根本不去实践,到最后只应付结果这样一个问题,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实践教学的作用,切实地将拓展型实践教学的作用发挥出来。
2.建立一个奖罚结合的评价机制
社会的进步和学生自身的进步都是在不断的竞争中发生的。而一个良好的奖罚制度,可以更好地刺激职业院校学生投入到思政课的拓展型实践教学中去,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技能。而在拓展型实践教学中,奖罚制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对假期社会调查以及观察研究方面来说,其奖罚制度要针对的就是学生后期对于相关问题的心得体会、调查报告等的理论上的成果。学校可以通过组建相关的评委会来进行一系列的筛选,或者通过学生投票的方式等来进行评选。对于那些好的报告体会,进行通报表扬。第二是对学生在拓展型实践教学中所得出的一系列建议或者可行性的技术革新等,学校可以筛选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社会经济发展或者其他方面有利的建议,对学生进行表扬。如果可能的情况下,对于学生的建议甚至可以结合当地有关部门进行试用。第三是对于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而言的,这两者虽然有差别,但是也有相同之处,可以说都是通过劳动来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实践。在这之中,学生有些可能会在小事情上做得特别好,例如说勤工俭学的时候工作努力,同时还积极地干了许多自己职责之外的事情,总是被负责人表扬。或者在社会服务中做了一些无私帮助别人的事情,当事人还赠送锦旗、感谢信等到学校来。这些情况,都可以进行相应的奖励。
对这些好的情况,学校都可以给予学生思政课成绩加分的奖励,对那些特别好的,可以在加分的基础上颁发校级证书等,同时对于指导教师也要有相应的加分或者奖励等。反之,对于那些做事应付了事的学生,实践过程中不投入、完全不积极的学生,学校也可以给予一些适当的惩罚,例如要求其重新进行调查实践和重写调查报告,进行第二次拓展型实践活动等,运用奖罚结合的措施,来更好地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高质量地完成拓展型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
[2]王祝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及其评价[J].思想理论教育,2008(15).
评价拓展 篇5
本文以拓展定量绩效评估方法为目的,将模糊数学模型引入银行绩效评估工作中,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估工作提供一个全新的方法和视角。
二、方法介绍与建模基础
模糊数学是由Zadeh教授在1965年首先提出,通过与工程、控制等领域的融合,形成了一套独有的方法体系,其中数模糊聚类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经营管理领域使用最为频繁。
模糊数学引入绩效管理工作的前提是360度绩效考核体系在我国银行的全面建立。因为对于单方考核(如上级对下级的考核)是没有模糊隶属度可言的,所以也就无法适用模糊数学的思想。
三、数据来源与收集
为了更好地说明模糊综合评价在银行绩效评估中的应用,本文以银行柜面人员的考核为例,数据均来自于上海市某国有银行的营业网点,见表1和表2。
表1为制作模拟绩效考核表所依据的指标,表2为某一柜面服务人员的360度考核情况表,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进行评价,评价方总共10人(含上级2人、同事4人,服务对象4人),其中指标“等待时间”和“服务态度”由顾客填写。表中的比例表示选择该项的人数占所有填写该指标人数的百分比。
四、建立模型
(1)建立评判集V={v1, v2, v3, v4, v5},其中v1=优,v2=良,v3=中,v4=合格,v5=不合格。
(2)建立权重集。首先因素类权重集为:A=(0.6, 0.2, 0.2),其次建立因素权重集,为:A1= (0.3, 0.5, 0.2) ,A2=(0.5, 0.5) , A3= (0.8, 0.2) 。
(3)设置评判矩阵并对每一类中的因素进行综合评判。具体为:
通过Ai与Ri相乘可得一级综合评判Bi,分别为B1=(0.62, 0.35, 0.03, 0, 0), B2=(0.12, 0.63, 0.25, 0, 0), B3=(0.17, 0.7, 0.13, 0, 0)。
由上式计算可得一级评判结果为:
(4)对各类因素进行综合评判。通过类权重集与一级评判结果的乘积可得二级评判的结果:
(5)对模型所得结果进行评价。通过对B矩阵可以得到评判结果为(0.43, 0.48, 0.09, 0, 0),即有43%的被调查者认为该员工服务出色,48%的被调查者认为该员工服务良好,9%的被调查者认为该员工服务一般,并且没有被调查者认定该员工服务表现较差,根据上述结果以及最大隶属度原则,可以得出该银行柜面服务人员工作表现为良好的最终结论。
五、结束语
本文以银行柜面服务人员作为绩效考核的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着重分析模糊理论在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估中的可适用性。在实证分析中,由于被调查单位的具体情况差异可能导致指标体系和权重的设计具有一定主观性和不可推广性,但是该模糊理论和方法对于银行领域的可移植性是毋容置疑的。模糊理论及方法将会成为我国银行业绩效考核方法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为我国银行业完善绩效评估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希望通过本文的撰写能够对模糊评价方法在银行绩效评估中的适用推广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高顺成.银行服务顾客满意度的模糊综合评判[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 2009, (3) :29-32
[2]、胡宝清.模糊理论基础[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评价拓展】推荐阅读:
电信渠道拓展方案-电信拓展方案07-13
企业拓展培训方案-拓展培训方案10-13
拓展训练感想-拓展训练感想 拓展训练心得体会:突破自我,学会感恩09-06
拓展心得体会——户外拓展训练哪家做的好05-14
拓展视域07-16
拓展理念10-15
课外拓展10-20
思路拓展05-13
国际拓展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