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教材

2024-08-04

拓展教材(精选12篇)

拓展教材 篇1

学生、教师和教材是教学结构的三大要素, 而教材是教与学的中介。当今知识更新迅速, 教材不等于教科书, 因此教师要加快学习速度, 树立“大教材”观, 进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理论及创新教学的有关策略, 通过发挥主题探究, 充分利用生活知识、科学实验, 以丰富多彩、形象逼真、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课堂情境创设入手, 将结构化后的、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重新激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思考、发现和体验, 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体验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造意识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快乐时空。

新课程改革日益强调教师教学的专业性和自主性, 在“大教材”观指导下, 选择和加工教学内容成为每位教师走进课堂之前必须思考的问题之一。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 (例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及互联网上的信息等) 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因此, 教师课前应加强对课堂学习环境的创建, 加强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 以便有效放大教材空间,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过程提供帮助, 创造学习科学的条件和环境, 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

一、灵活运用教科书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主要物质载体,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受固有思维影响, 往往把教材内容当成教学任务完成, 对教材安排的课时、进度、逻辑、知识体系乃至观点不敢进行丝毫的调整和变更, 这就导致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讲深讲细教材的“知识点”而赶时间、赶进度, 疲于应付。其实, 课程标准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教师教学行动的指南;而教材只是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和教师共同开发和制定的一些基本的教和学的材料, 是课程实施的一种物质载体。为此, 教师要灵活而富有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努力开创适合自己学校 (班级) 的个性化教学。具体而言, 教师应让教材实现三方面沟通:与生活事件沟通, 与学生经验、成长需要沟通, 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因此, 教师要把注意力从研究教学内容转向研究学生的潜在状态、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 实现“为教书而教书”向“通过教书来育人”的理念转变。

二、充分发挥主题探究

主题探究是教学过程的最主要环节, 是课堂的核心和展示亮点的环节, 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主题”, 即课堂教学的主题;“探究”, 即师生对本课主题的学习和研究。传统教学称这一环节为“讲授新课”。在新课程理念下, 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独立探究、自主学习等方式已成主流。因此, “讲授新课”这一环节应改为“主题探究”。

根据建构主义, 探究教学至少应有四个步骤。一是让学生表达思想的阶段。教师要考虑和设计一些情境, 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据此考虑后面的教学安排。二是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重建的阶段。教师应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互通有无;同时, 教师可告知学生科学家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的, 从而引导学生重建新的概念。三是应用科学家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理清, 去伪存真。四是让学生回顾自己在观念上的变化。

例如, 在教学“氧气的性质”一课时, 教师可这样设计“主题探究”环节。

第一, 创设情境, 让学生表达思想。

教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说是宝, 真是宝, 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 摸不着, 越往高处越稀少。”

学生:氧气。

教师:对于时刻与我们相伴的好朋友, 你对它有哪些了解?请你描述一下氧气。

第二, 让学生相互交流, 重建新概念。

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多种方式 (先用看、嗅的方式, 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木炭、铁丝、硫、磷、镁等物质与氧气接触) 观察一瓶氧气的变化, 主要通过分组交流、相互讨论的形式。在学生描述所看见的现象时, 教师应悉心聆听, 并不断规范学生的表述。最终, 重建新的概念:在常温下,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另外, 氧气具有助燃性。

第三, 应用科学家的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氧气、二氧化碳和家用液化气的不同之处, 进而抽象出“助燃性”的概念。

第四, 让学生回顾自己在观念上的变化。

教师:对于氧气, 你们有了哪些新发现?氧气究竟是怎样的?

三、不断丰富知识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关联。因此, 在实际“情境”下学习, 可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同化和索引当前学到的新知识, 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 则要引起“顺应”过程, 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 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教学情境”, 即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 其核心观点是人类的有效学习必须发生在真实和自然的环境中。因此, 教师要善于将书本知识还原成生活中学生已认知的事物和事件, 进而为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提供背景或平台。

1. 回归生活

科学课堂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 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为此, 创设教学情境须做好两方面。一是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师应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和挖掘与“教学情境”相关的资源。二是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因此, 在设计教学时, 教师要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出发, 指导学生开展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活动, 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间合作学习及师生间共同学习的动态组合。简言之:要让生活事件融入课堂教学, 成为课程知识;让一堂课成为学生探索生活世界的窗口。

2. 变化活动

创新教学的根本追求即努力实现课堂教学范式从单一“接受”到“创新”发展的转型;创新教学的实施途径是以课堂生活重建为背景, 引领学生从传统的“小课堂”走向创新发展的“大课堂”。知识本身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 而表征它的语言文字、符号图表则抽象而简约, 这就要求学生不论学习什么知识, 都要把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所代表的实际事物想清楚,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 这样的学习就是有意义的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现在的教学已由“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由“单向传递的学习方式”转向“多向、多项交换的学习方式”。因此, 教师要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式学习, 创建接受性、基础性、探究性和活动性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进而体验知识建构的过程。

例如, 在教学“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 使学生回归生活, 学习知识。

教师播放有关“青蛙的生殖过程”的视频。

学生看课本上的图片, 仔细观察不同生长阶段的青蛙, 填写其各生长阶段的名称, 并排序;归纳青蛙的生命周期;比较成蛙和蝌蚪在形态结构上的不同, 填写书上的表格, 得出完全变态发育的概念。

教师:小蝌蚪为什么会变成青蛙?

学生:为了适应环境不得不发生变化。

教师设置“教学情境”——播放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教师:小蝌蚪变成青蛙后, 就进入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 从在水中生活变成在陆地上生活。这时, 小青蛙很想念曾经在一起玩耍的小伙伴, 既很想告诉小伙伴陆地上的生活环境, 又很想告诉小伙伴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还很想告诉小伙伴自己在陆地上是如何生活的。请你帮助小青蛙给曾经的小伙伴发一段“微信”, 好吗?

3. 拓展探究

高效的课堂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尽可能多的时间里做最有意义的事。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挖掘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 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 动脑、动手、动眼、动口,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升华。

例如, 在教学“生物是怎样呼吸的”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采用这样的“拓展探究”方式。

教师:动物要通过不停呼吸维持生命, 那么, 动物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成分有没有变化?

教师和学生一起动手操作可证明“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 (图1) 。

教师:以上实验只能证明动物呼吸消耗了空气中的部分气体。那么, 如何证明消耗的是氧气, 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呢?

学生:要证明氧气减少, 二氧化碳增多。

教师:怎样去证明?

学生:可用燃着的木条验证氧气是否减少。

教师:那么二氧化碳增多怎么验证?

……

教师:书本实验中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 那么用碱石灰能否简便验证二氧化碳增多呢?

学生:不能。

教师:那怎么办?

学生:用澄清石灰水。

教师:用原先的装置可行吗?

学生: (思考、讨论) 逐步改进实验装置。

又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采用这样的“拓展探究”方式。

教师 (设置“教学情境”)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2 000多年前就提出“凡是运动的物体, 一定有推动者在推着它运动。若你看到一个东西在移动, 你就会寻找一个推动它的东西 (像我们的手、身体) 。当没什么东西推它时, 它就会停止移动”。就是说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 就必须通过力来维持。

教师和学生一起动手操作“摩擦力对物体运动产生影响”的实验 (图2) 。

教材设计: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 (如毛巾、棉布等) , 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 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 在不同水平表面上运动的距离。

教师 (课堂实验改进) :只给你一块毛巾, 请用最节约合理的方法对书本实验进行改进设计。请展示你们的设计和所得的现象。

学生设计的结果很丰富。有的用书本代替斜面, 有的用桌面代替斜面, 还有的用餐巾纸代替斜面;有的用铅笔代替小车, 有的用笔芯代替小车等。学生纷纷发挥了创新精神。

4. 丰富设问

积极探索如何教会学生“提出问题”,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 也是造就“创新人才”的根本途径。值得一提的是,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也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 教师应通过设计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 教师的设问要有针对性, 即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和易错点进行设问。一方面设问要难易适度, 符合学生的实际和“最近发展区”;另一方面应尽可能寻找“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展开提问, 并围绕问题开展学习研究。其次, 教师的设问要有探索性和开放性。一方面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最后, 教师的设问要有思维层次。看一节课设计得好不好, 不是看这节课多么热闹, 而是看教师设计的活动及问题是否巧妙, 能否引领课堂。因此, 教师应善于设计一些带有情境性、具有丰富性的问题, 帮助学生体察书本知识在其生活中的意义、用途和价值, 并为学生展示个人的情境性意义设置通道。

例如, 在教学“大气的压强”这一内容时, 教师可进行这样的丰富设问。

教材设计: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

教师 (课堂改进设计) :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吸盘挂钩的原理, 并思考三个问题。为什么要用力去挤?从科学角度讲, 吸盘挂钩用“吸”字合理吗?吸盘挂钩在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吸牢吗?

教材设计:早在1654年, 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就在马德堡市公开演示了一个著名实验。他将两个直径为30多厘米的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起, 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 然后让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直到两边的马各增加到8匹时, 才把半球拉开。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教师 (课堂改进设计) :对于这个实验, 同学们想试一试吗?现在, 我们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 来体验一下大气压强的存在, 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在抽去空气前很容易拉开?为什么在抽去空气后不容易拉开?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什么?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因为, 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 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师必须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 选取更好的素材对教材深加工, 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要充分而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 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 又要有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 使知识具有时代特征和教师的教学个性。教师要对学生放心和放手, 不仅让学生学好基础知识, 更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拓展教材 篇2

构建开放课堂

——《孔子游春》教学随感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 张慧 223002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孔子游春》一文,描述了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畔游春,通过“赏春 论水 言志”这三个场景的描写,赞美了泗水河畔盎然的春意,表现了孔子对弟子们的循循善诱,洋溢着师生间浓浓的情谊。文本语言优美,说理透彻,师生深情如同清泉缓缓流淌在字里行间。教学中,我以教材为载体,与学生一道随孔子游春,力求走进语文的广阔天地,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搜集处理信息 构建展示自我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学生在学校只能学习和掌握有限的知识,作为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终身学习、个性发展打下基础。

在《孔子游春》这篇课文中讲述的内容,其实对于学生而言,是十分遥远的。若不对课文的背景有一定了解,又无法理解课文中蕴含的道理。因此,为了让学生对课文的背景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我特意向学生推荐了介绍孔子的相关网站,并要求学生到这些网站去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再自行筛选整理,互相交流。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搜集、筛选并整理的信息,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生平事迹都有了大概的了解。而教师则只在这个过程中起到辅导协助的作用,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向学生作出解答。这样的教学方式,正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不仅能学到充足的知识,还能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挖掘教材资源 构建情智共生的课堂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人文素养。在教学《孔子游春》时,我让学生细读课文思考:你能从哪里感受到泗水河畔的浓浓春意?在课文中划出有关句子,在空白处写上你的体会。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静心潜读课文,与文本对话,与文中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在组织交流时,我注意挖掘了两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

1、孔子论水。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让学生理解孔子对水的看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孔子看来,水不仅有志向、善施教化,而且还有情义德行。这在校学生看来是难以理解的,因为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思维往往还停留在表面上,而看不到更深一层。因此,这也就成为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学过的课文以及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水,抓住其中的一两点想想这是为什么。在组织全班交流时,学生的感悟很独特,有的说,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一样,无私地哺育着自己的儿女,她的品德是多么高尚;有的说,我想到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文章,小小的水滴认准了目标,坚持不懈,终于滴穿了岩石,是因为它能持之以恒;还有的说,水能洗净一切被污染的物品,就像我们的老师,当同学犯错误的时候,老师总是耐心地教导我们,让我们知错就改,所以说,水能教育感化别人„„与此同时,我又一一向学生展示了平静的湖面,宽广的大海,奔腾的瀑布,以及川流不息的江河„„在展示这些图片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发,从而让学生领悟出水的博大、平和、永不停息等伟大的品质。在学生明白了这些之后,我又把《泗水观澜》这篇文章作了简要讲解。学生在我的讲解中逐渐明白了孔子的伟大情操,感受到了孔子的“君子梦”,领悟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感受无疑更加深刻,放佛自身也置身于泗水河畔,感受着老师的循循善诱,品味着老师的高尚情操。

2、弟子言志。

课文最后一部分写孔子和弟子们谈论志向。对于子路,学生们都能从他的话中感受到,子路把与朋友有福同享、乐善好施作为自己的志向,有如水的哺育众生、慷慨无私。但颜回的志向又表现在哪里呢?颜回是个谦逊、沉稳、善于思考的人,文中写了他的一句话“我要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难道这就是他的志向吗?我让学生再来读读孔子对水的论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生们马上联想到,水“奔流不息”,“哺育一切生灵”,“和顺温柔”,而颜回就是这样诚实谦逊,默默奉献的人。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大屏幕上展示颜回的《志向歌》:“有利剑兮匿于鞘中,有美玉兮泥上深藏。虎落平壤兮反不如犬,凤凰落地兮被鸡啄伤。生不逢时兮玉石不辨,不遇明主兮骥锁厩房。用之则行兮闪闪发光,舍之则藏兮不卑不亢。”在学生阅读完这篇《志向歌》后,我又向学生说明到:“颜回在这篇歌赋中以利剑、凤凰等事物来自比,其实是要向人们自荐,告诉人们他胸怀大志,一身本领,能保家卫国,建立一番大事业,只可惜报国无门。但是颜回心态很好,不卑不亢,正如歌赋中的最后一句说的那样。”学生们被颜回的高尚志向所感动,终于明白了孔子“手舞足蹈”的原因。同时也领悟到孔子和颜回深厚的师生情谊,以及颜回的崇高理想。

三、设计选择练习构建和谐开放的课堂

轻松自由、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积极参与教学并让教学活动自主化的必要条件。在课堂最后的部分,我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故意问到:“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孔圣人的事迹和言行之后,想必大家都有不少收获和感悟吧。同学们,下课之后,你们会给自己布置怎样的作业呢?”我将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这就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一听我这么说,纷纷要站起来说两句。有的说,想去新华书店买本《论语》读读,还要背背孔子的名言;有的说,想学着子路来写写自己的《志向歌》„„看到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我适时地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来完成的选择性作业。这样的做法,不仅立足于课本,有利于学生进一步领悟课文的内涵,还超越了课文,提升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拓展教材 应对高考 篇3

【关键词】教学 食物链 累积 放大 爱护 保护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72(2013)04-003-02

生态环境的污染、物种的锐减,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越来越明显,也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相关知识,也成了近年高考的热点,这一章的基础知识内容较为简单,而基本概念繁多,可是教材中没有对其进行过多详述,如生产者、分解者的概念。而在历年的高考中,却占有一席重要之地,尤其《食物链》一节的内容,轻描淡写,仅以200字作了介绍。食物链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基本概念,没有对其概念进行阐述,学生往往难以把握。因此,在教学中,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补充。

第一,食物链(food chain)一词是英国动物生态学家埃尔顿(C.S.Eiton)于1927年首次提出的。各类参考资料对其定义众说纷纭。如,①食物链又称为“营养链”,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以食物关系联系起来的链锁关系。②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③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通俗地讲,是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然而,对于食物链概念的教学,是使学生能更好地在认识的基础之上,理解生物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对正确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意义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概念教学,在生物科学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教材中却忽略了。

教材中所介绍的食物链仅指捕食食物链,它是生物获取营养的一种食物路径,食物链以生物种群为单位,联系着群落中的不同物种。食物链中的能量和营养素在不同生物间传递着,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表现为单向传导、逐级递减的特点。食物链一般有4—5个级,很少包括六个以上的物种, 因为传递的能量每经过一阶段或食性层次就会减少80%-90%。

食物链的诸环节叫营养级。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一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低级营养级是较高营养级的营养和能量的提供者,但由于较低营养级的能量仅有10%—20%能被上一个营养级所利用,因此,在数量上,第一营养级就得大大多于第二营养级,由低而高,逐级减少,形成生物数量、生物能量以及生产率的金字塔。

各种食物链相互交错,就形成了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散失,物质的传递和转化,是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进行的。

而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来源,而另一种生物又以第三种生物为食物来源,……由此在多种生物之间形成一个以食物关系联接起来的连锁关系。按照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常可把食物链分成以下四类:

(1)捕食性食物链。它是以植物为基础的食物链,后者捕食前者。其构成形式是植物一小动物一大动物。如青草一野兔一狐狸一狼。

(2)碎食性食物链。它是以碎食物为基础的食物链。碎食物是由高级植物叶子的碎片,经菌类作用,再掺入微小的藻类而成的。碎食性食物链的构成形式是碎食物一碎食物消费者一小肉食性动物一大肉食性动物。如树叶碎片及小藻类一虾(蟹)→鱼→食鱼的鸟类。

(3)寄生性食物链。它是以大动物为基础的食物链,其构成形式是由小动物寄生到大动物身上。如哺乳类→跳蚤→原生动物→细菌→过滤性病毒。

(4)腐生性食物链。它是以腐烂的动植物尸体为基础的食物链。是由腐烂的动植物尸体被土壤或水中的微生物分解利用以后形成的。

教材中没有对这四类食物链进行一一阐述,仅对捕食食物链进行了举例说明 ,而在历年的高考中,四类食物链的相关知识多有涉及。如2012广东高考生物卷的第27题、2012江苏高考生物卷的第26题、2012年全国卷(大纲版)高考生物试卷第3题。由此可见,其他三类食物链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讲述的重要性。

第二,各类考试中对食物链的累积和放大效应的相关知识,也常有涉及。生物的累积和放大效应就是有毒的化学物质通过食物链向后传递时,会逐级增加,越食物链后端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毒素越多,一种有毒物质被食物链的低级部分吸收,如被草吸收,虽然浓度很低,不影响草的生长,但兔子吃草后有毒物质很难排泄,当它经常吃草,有毒物质会逐渐在它体内积累,鹰吃大量的兔子,有毒物质会在鹰体内进一步积累。也就是生物富集作用,人在食物链的最末端,当然收到的危害也最大!

人类与大自然也通过食物链而连接着。人的食物主要来自植物和动物。而动植物是从自然环境中得到营养才生长而成的。如果这些动植物含有了来自环境污染的成分,人吃了就有危险。拿水产鱼类来说,如果自然界有了汞的污染,而土壤中的有些微生物可以把汞转变成有机汞,鱼类吃了这样的微生物就会把有机汞储存在身体中,而人吃了这样的鱼,汞就会进入人的神经细胞中,人就会得可怕的水俣病。水俣病是人类污染环境,而污染物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严重伤害人的健康的食物链累积和放大的最典型的例子。在教学中,应当联系生活实例,对学生进行传授。

第三,在实际生活中,生物圈中的食物链经常被简化为“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央台播放的《动物世界》,往往带给人们的错觉是自然世界中存在着一种恃强凌弱的关系,人们往往会同情弱者、痛恨强者,食肉动物作为强者的代表,往往遭人唾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平等对待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分子。

食物链的例子常常就在我们身边,而且使人类受益非浅。比如:植物长出的叶和果为昆虫提供了食物,昆虫成为鸟的食物源,有了鸟,才会有鹰和蛇,有了鹰和蛇,鼠类才不会成灾……。当动物的粪便和尸体回归土壤后,土壤中的微生物会把它们分解成简单化合物,为植物提供养分,使其长出新的叶和果。就这样,食物链建立了自然界物质的健康循环。

如草原生态的食肉动物—食草动物以及昆虫—鸟类等,它们互相制约,共生共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自然和谐的。在非洲大草原,以狮子、猎豹和猎狗为代表的食肉动物专吃食草动物,它们对角马甚至斑马的猎杀是凶残的,但这种残酷的捕杀既是食肉动物生存繁衍的需要,同时也是保持草原植物繁茂和生态平衡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如果没有食肉动物对食草动物的控制,食草动物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当食草动物发展到一定数量,草原就难以承受,草原退化,食草动物也就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食肉动物对食草动物的捕杀,不仅能控制食草动物种群的数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同时也是提高食草动物的质量。生物学家经过长期的野外考察证明,食肉动物在猎捕过程中,选择的对象往往是病残弱小的食草动物,这无疑有利于物种的优胜劣汰。从这一点说,食肉动物对食草动物的凶残捕杀,就显得自然合理,天经地义了。

学生通过对生态系统的学习,就能正确认识食物链是物种紧密联系、相互平等的依据,物种与物种之间的数量比率决定自然的平衡。食肉动物和猎物的数量比率合理时,就能保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正确认识生物圈中不同物种的平等关系。

很显然,仅以教材内容的知识来应对高考,还远远不够,教学中,我们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注重学生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要作为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引导者、组织者。

参考资料:

1、2012年广东省、江苏省、全国卷(大纲版)高考生物试卷。

2、《食物链和食物网》

3、《达尔文探索生物链》

4、《生物链》,作/译者:光复书局编写部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5、《一类三种群食物链模型的混沌行为》,作者沈阳工业大学滕勇。

巧用课文补白拓展教材资源 篇4

不可否认, 在丰富多样的语文课程资源宝库中, 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资源, 但它却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因此, 新课标明确要求“在教学中, 要充分发挥主动性, 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资料”。然而在教学实践中, 不少教师却置丰富的语文教材资源的“近水楼台”于不顾, 费尽心机地去课外寻找教学资源, 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并非完全是明智之举。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教科书资源?这里以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的使用为例谈一点看法。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的许多课文和练习后边的页面空白处, 大都补充了一则与课文有关的阅读材料, 其内容和样式丰富多彩, 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都很强。如果将这些补白灵活多样地运用在课文阅读教学之中, 使之成为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那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从而发现一片使用教科书的新天地, 开掘出一座课程资源的新宝藏。

1、激发兴趣。

文言虚词意义比较抽象, 有时甚至只起语法作用, 没有实际意义。学生基础差, 学习起来枯燥无味。于是, 教学《怎样学习古言虚词》这篇短文时。可让学生先学习文后补白中从宋代学者文莹的《湘山野录》中节选出来的关于宋太祖幸朱雀门的小故事, 学生从生动幽默的故事中领会到文言虚词的性质、作用而又不可滥用的特点, 从而提高学习文言虚词的兴趣。李白的《蜀道难》篇幅长, 词句和内容都比较艰深, 学生有畏难情绪。教学时, 如果引入课后补白中关于李白初次进京以《蜀道难》拜谒贺知章并受到贺褒奖的小故事, 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蜀道难》的艺术价值和李白的艺术才华, 那么课堂上将会诵读之声四起,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2、引导自学。

利用补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利用补白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为自学做好铺垫。如《装在套子里的人》《项链》两篇课文后的补白介绍了契诃夫和莫泊桑的创作和艺术风格, 对学生自学这两篇作品极有帮助。二是利用补白整体把握课文, 为学生自学提供便利。如《荷塘月色》一文后的补白节选自《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 对课文的结构、情感、语言等方面做了精辟而又凝炼的赏析,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课文领会、体悟、诵读, 何须老师喋喋不休?

3、填补空白。

欧阳修《伶官传序》第三段在推究后唐庄宗失天下的原因时, 只简要描写了灭亡时“一夫夜呼, 乱者四应, 仓皇东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君臣相顾, 不知所归”的场面, 而灭亡的原因到底为何, 文章语焉不详, 学生不得而知, 对后文“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也自然体会不深。而课文后面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的补白恰好讲述了后唐庄宗沉溺享乐, 宠幸伶人的故事。将这则补白引入第三段的教学, 既填补了这处空白, 让学生了解了这段历史和后唐庄宗亡国的原因, 又为作者精辟的结论所折服。

4、比较创新。

高中语文教材的补白中, 最具价值的当数与课文题材相同但观点不同的材料。利用这些补白与课文进行比较,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如, 教学苏洵的《六国论》, 引导学生将课文后面补充的苏辙的《六国论》与之做比较, 然后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和评价二人的不同观点。有学生提出:“六国灭亡的原因复杂多样, 为什么只归因于赂秦?作者的观点是否片面?”教学苏轼的《石钟山记》, 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后面的补白清代学者俞樾的《春在堂笔记·卷七》做一点考证研究, 然后以“石钟山命名的由来”为题写一篇治学札记。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苏轼与俞樾的观点皆片面, 石钟山的命名当以声与形的结合为由。”这样利用补白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比较阅读, 学生不仅获得了新的体验和发现, 而且还闪现出辩证思维的亮点, 培养了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

5、整合知识。

补白知识丰富, 信息量大, 但又庞杂无序, 不便运用,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体系对补白中的知识进行疏理、整合, 不失为一种发掘课程资源的好方法。如教学古代诗歌, 要求学生将《先民的歌唱——<诗经>》节选、《<离骚>简介》、《什么叫汉乐府》等补白按年代整合, 从而勾勒出一条古代诗歌史的轮廓;要求学生将《近体诗的两种常见定式》《词谱示例》《对仗的种类》等补白按诗体归类, 从而建立起古代诗词格律的基本概念。这样的工作无疑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使之终身受用。

拓展教材 篇5

【内容摘要】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通向广阔语文天地的阶梯,教师要充分依托语文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将阅读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课前横向拓展阅读范围,让学生紧扣单元主题,共同研讨阅读内容;突出阅读重点,分步完成阅读任务;组织集体交流,共享个体阅读成果。教师应建议学生在课后纵向延伸阅读内容,围绕作者,深入阅读;触类旁通,追踪研读;交流展示,拓展阅读。通过有步骤、有针对性的课文拓展阅读,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无限知识的大门。

【关键词】语文教材 拓展 课外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品位。”当我们大力推行课外阅读一段时间后,学生阅读了古今中外的不少书,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不难发现,学生阅读范围泛而浅,广而杂。学生不知道处于什么目的而读某本书,或许是因为老师和家长的推荐,或许只是出于一时的兴趣,仅限于“到此一读”,刚放下手中书,又匆匆捧起另一本。即使涉猎了众多书籍,但当在生活或学习中涉及或运用到相关知识时,还是一团乱麻,无法学以致用,只能停留在初读时的感受。久而久之,这种过于随意、率性、无序且漫无目的的课外阅读,对于处在情感发展和学习能力形成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势必会在无意之中养成泛泛而读的习惯和随心所欲的阅读态度,达不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凭语文教材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已经在课内阅读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文章蕴含的情感与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等。而课外阅读就应是让学生把从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和练就的阅读技能,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教学中,教师不拘泥于教材,但是,课外阅读的内容和方式,都可以依托它来促使学生一步步、分阶段地走进阅读的大门,让课内外阅读相得益彰。教师应该把阅读的金钥匙交给学生,使他们去真正深入到知识的宝库中,通过适当的阅读方式各有所获,而不能放任其打着阅读的 旗号,随心所欲地游走在知识的大门外,茫然徘徊。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围绕教材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以便教会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为自己该学期的课外阅读负责。

一、课前横向拓展阅读范围

1、紧扣单元主题,共同研讨阅读内容

人教版教材编排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如四年级上册教材的八个主题如下:“自然景观”、“观察与发现”、“童话故事”、“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学技术的发展”。涉及到的内容有地理、历史、文学、科学等,内容丰富,范围广泛。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材文本有的是原文节选,有的是有删改的节选,有的是根据原文改编而成。然而,仅仅满足于教材上的这些内容还远远不够。所以,每学期伊始,教师就可以紧扣各个单元的主题,与学生共同研讨需要拓展阅读的内容,制定切实可行阅读计划,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购买相关书籍。

列书单时,要着眼于整本教材,视主题而定,重点突出,灵活选择,教给学生围绕主题选择课外阅读书目和文章的方法。如范围指向明确的主题“自然景观”,可以建议学生阅读高尔基的《早晨》和矛盾的《黄昏》,作为对课文《火烧云》的阅读补充;鼓励学生运用课上获得的阅读方法,阅读选读课文中的《五彩池》,并引导学生课前课后搜集有段自然奇观的其他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丰富见闻,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神奇;对于文学形式指向较明确的“童话故事”主题,可以鼓励学生拓展阅读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德国的《格林童话》和英国的《王尔德童话》等,使学生在奇妙的童话世界中进步一感受童话的魅力;对于写作对象较明确的主题“作家笔下的动物”,可以围绕“动物”选择阅读前苏联作家普里什文的《母鸡》,以达到对课文——老舍写的《母鸡》的补充,并进行同题比较阅读,同时补充阅读郑振铎的《鹧鸪》、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麻雀和燕子》或类似的文章,以了解不同作者对动物的写作方法,具体感受不同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紧扣每个单元主题,提前制定好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明确阅读任务,有利于加强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促进课外阅读的有序开展。让学生从学期一开始就知道为什么而读,懂得应该去读什么,这也是一种甄选阅读材料的能力,与漫无目的地抱回一堆书放在图书角,再不加筛选、囫囵吞枣地通读的做法相比较,更显得有层次、有效率,每期阅读下来的效果会显著不同。

2、突出阅读重点,分步完成阅读任务

课前分阶段逐步围绕教材阅读,不要平均用力,而需要有重点地阅读。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阅读重点和主要阅读时间应该放到“自然景观”、“童话故事”、“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四个主题的延伸性阅读,这样才能更充分、更高效地使学生锻炼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在依托教材制定了课外阅读计划,明确课外阅读内容后,要建议学生根据单元学习进度,分阶段逐步完成课外阅读任务。每个单元阅读任务大约需要两个星期的完成时间,因此,在这段时期内,集体阅读的主题是本单元的教材主题,而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提前进入下个阶段的阅读。如学习“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主题的单元时,课前就应该安排学生借助网络或书刊,阅读有关“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的文章,并做好相关的资料搜集和整理。这种将课内学习与课前阅读良好整合的阅读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文本进行有计划、有准备的主动性学习,防止学生被动地走进陌生的文本内容中,一味听任老师的讲解,却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学生在课前就完成主题阅读,更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到学生正在读什么,还需要读什么,已经了解了什么知识,还需要了解什么知识,进而清楚地把握教材,开展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组织集体交流,共享个体阅读成果

课前阅读了与教材单元主题结合的各种资料以及相关书籍后,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阶段性集体交流,如有计划地开展“读书会”、“欣 赏课”、“考考你”、“我知道”、“推荐时间”、“我是小老师”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开展活动时,针对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阅读内容,从新书推荐、共读、分享等多方面入手,真正以学生为阅读主体,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举行“读书会”,推荐生生共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帮助学生在集体交流中关注自己在阅读时忽视的方面,分享他人的阅读收获,汲取他人的阅读经验;也可以是“我知道”初读指导课,教师指导性的反馈式阅读,有助于把阅读内容和学生的经验体会相联系,搭建一个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桥梁,教给学生读封面而激发兴趣,读序言而感受价值,读作者而感受魅力等方法,并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又如在“推荐时间”中,师生共同推荐合适的书籍,可以推荐儿童书刊,也可以介绍课外书籍中的精彩篇目或生动有趣的内容,进而互通有无,分享课前阅读的收获,走进将要学习的文本教材,在大家的肯定与交流中享受阅读的快乐,激发继续阅读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课后纵向延伸阅读内容

1、围绕作者,深入阅读

在课堂上,如果当一篇课文学习完后,学生还沉浸在文本的情感中时,该课就戛然而止,对刚刚走近的优秀文学作品的理解还没有巩固就转身离去,实为可惜。学生所能领会的知识内容毕竟有限,有的是被动习得的,甚至包含有教师身为成年人的阅读感受。教师应该及时鼓励学生更自主、更深入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感,熟悉作者的语言风格,课后去阅读该作者的相关著作,将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在课外及时检验和运用。而课后的阅读又进一步加深了课内的情感领悟,既补充了相关知识,又完善了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

如在学习完老舍的《猫》和《母鸡》后,可以补充阅读他的文章《养花》、《草原》、《趵突泉》和《济南的冬天》等,品味同一作者在描写不同事物时的语言风格和特色。又如在学习完丰子恺的《白 鹅》后,可以拓展阅读他的《手指》、《竹影》等文章,在感受其雍容恬静的文章风格的同时,加深对作者的了解。这种围绕作者展开的一系列课后阅读,有助于使学生确立正确的阅读理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让学生通过课后阅读受益匪浅。

2、触类旁通,追踪研读

依托语文教材,可以带动学生涉猎更丰富的课外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叶圣陶先生说过,要凭语文教材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语文教材中有限的课文只能举其一,只有引导学生在课外追踪研读,触类旁通,充实自身的知识宝库,才能举一反三,进而将方法转化为能力,增强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如学习完法国作家法布尔的《蟋蟀的住宅》后,学生在为蟋蟀建筑的“伟大工程”拍手叫绝时,何不趁此机会告诉学生:作者法布尔的科学著作《昆虫记》中,描写了更多这样的昆虫奥秘。在激发学生浓烈的阅读兴趣之后,让学生带着更充足的阅读动力走出课堂,去领略原著魅力,明白更多精彩故事“蕴藏”在原著中,在原著《昆虫记》中了解作者对昆虫研究的迷恋,学习作者长期观察和细致观察的方法,从而启发自己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及时写出观察中的发现与体会。又如在学完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卡罗纳》后,在学生因卡罗纳的不幸遭遇泛起同情和怜悯之情,同时被大家的关爱所感动时,教师可以及时推荐学生阅读原著《爱的教育》,在书中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一百个这样动人的故事中,进一步感受对老师和同学、对父母和兄弟深厚而真挚的爱。

3、交流展示,拓展阅读

课外阅读也有着特定的目标、丰富的内涵以及自身独立的价值,学生可通过阅读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丰富文化知识,体验社会生活,获得情感上的熏陶和精神上的愉悦。因此,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机会,搭建交流平台,使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课后阅读的收获示,而不 是停留在仅仅读过而已的程度。这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还有助于学生提高表达水平、增强思辨能力。

如结合第一单元主题“我国的世界遗产”,搜集有关世界遗产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办该主题的手抄报,或设计一次父母同行的旅行,去看看是否像文中所描绘的那样美丽;结合第二单元的主题“观察与发现”,写观察日记,举行观察后的心得交流会;结合第三单元的主题“童话故事”,选取课外拓展阅读中喜欢的童话故事,自己排练童话剧,并举行童话故事创作比赛;结合第七单元的主题“成长的故事”,开展“我的成长故事”讲故事擂台赛,还可以自己出课外阅读拓展考题,同学之间进行“课外知识竞答”。在这一系列的交流展示活动中,同学们分享了成功的阅读经验,展示了丰富的阅读成果,同时也激发了阅读兴趣。

综上所述,语文教材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是一本内容丰富多彩的阅读指导册,学生应该读什么,应该怎么读,都循序渐进地体现在文本的编排中。教师不应只是把眼光局限在每一篇文章要完成的语文知识任务中,而要把握文章整体,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出发,灵活多样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通向广阔语文知识天地的阶梯,只要教师充分依托语文教材,将阅读教学有效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必定能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无限知识的大门,引领学生自由徜徉于文学的殿堂。

【参考文献】

拓展教材资源,提高学科素质 篇6

那么作为地理教师的我们应如何从地理学科角度“拓展教材资源,提高学科素养”的呢?“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借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实施建议中的五条,我们主要从其中两个方面考虑其建议:

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对于校本教材的处理,我们备课讲解跟应试内容是有明显的区别,利用校本教材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运用科学的地理知识来判断身边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以便未来懂得如何拥有正确的公民意识,关注身边地理问题,形成正确的地理理性思维,在现实生活中懂得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走入社会也能利用正确的理念服务于社会,为促进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应有的光和热……

通过校本教材的开设,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从实践中去检验地理观念,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吸收和消化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由于开设课程的开放性,学生感兴趣、易接受,学习效率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观察实践能力,符合我们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二、“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

兴趣、实用是学生首先考虑校本教材是否选择的依据。在教材的编制安排中需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以下我们就地理学科密切联系的几个方面的校本教材分析:

《环境篇》内容跟我们的地理教材联系紧密,从身边的案例寻找突破口,让学生产生追求真相的兴趣,学会用地理学科知识、校本教材的补充和拓展来为人类服务。

案例一:我们家乡如东地处江苏省东南部、黄海之滨,素有黄金海岸之称,又地处长江三角洲,是典型富饶的鱼米之乡。从饮食结构上,我们的物产非常丰富,有各种各样的海产品,又紧靠着长江,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淡水产品也得天独厚。但现在当地市场上海产品如鱼类、贝类、虾类等数量大幅减少,质量下降,价格也越来越贵,渔民出海捕鱼的距离越来越远,而且一些当地居民不敢食用有些海产品。

实施过程指导:在某些规定的放假日让学生针对上述案例展开调查;方法运用:实地考察(因为是身边事,距离不太远,便于实地调查)、走访、查阅新闻报道,利用各人的优势采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获得问题所在。

提供探究问题:什么问题导致此现象的发生?面对此现象对当地政府有何建议?作为当地公民现在或未来我们需注意什么?如何做力所能及的事来改变我们的生活空间或环境呢?

这种案例的呈现,既符合当今地理教学的新方向: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学是为生活服务的,体会地理教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任何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去保护生存环境,符合当今推崇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地理课程的理念之一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因而围绕案例展开调查、探究既能引起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又能锻炼他们合作探究能力、独立思维能力。符合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应试教育,真正目的是形成正确的地理理念、地理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服务,适应社会不断的发展需要。

学生通过身边的真实事例展开调查,逐步找到原因或问题所在:①水体污染;②过度捕捞;③违背鱼类可持续发展的生长规律等。通过学生课外实地的调查分析,学会利用学科知识来解决身边事,获得学以致用的效果。

知道问题和原因所在,而且要让学生能很快找到对策或措施,巩固和验证所学内容,起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增强知识识记的能力。如建议和对策:控制污染源,需要政府利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才能遏制此类现象的恶化,对于过度捕捞或在鱼类繁殖期捕鱼的渔民,需要向渔民宣传教育。

教师在进行这种乡土教学时,要充分体现教学是为生活服务的,是拓展教材资源,提高学科素养的。教师要及时总结和点拨,使地理学科理论得到应用和升华。

案例二:这几年我们当地政府在稻谷收获季节,派出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秸秆焚烧的宣传和查处,不断有类似的新闻报道。秸秆焚烧不仅是当地政府重视的问题,国家通过先进的遥感技术进行监督管理,为何呢?

学生从网上查出秸秆焚烧的危害,主要危害有:⑴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降低空气能见度;⑵危害人体健康;⑶引发火灾、造成经济损失;⑷破坏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等。学生还能从天气预报中了解到秸秆焚烧直接带来空气质量大幅下降,出现各种特殊天气,阴霾天气明显增多等。

让学生利用周末首先调查既然焚烧秸秆害处多,为什么老百姓要焚烧秸秆?国家、政府通过遥感技术监督的目的是什么?从以上新闻资料中了解到国家、政府非常重视,那为什么还屡禁不止呢?除了监督以外,有没有让老百姓心甘情愿地选择不焚烧秸秆呢?

学生通过亲身体会去了解身边发生的前因后果,此时学生的好奇心、专注性,跟平时在课堂直接灌输知识的反应有明显不同,学生此时是主动积极地参与配合。这也暴露我们当今教学的弊端:在高考指挥棒下,一部分学生为什么学习被动、厌学情绪严重,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校本教材的能动性、灵活性,发扬素质教育的优势。为了学生的兴趣而教学、为了学生的终身教育发挥地理学科正能量的作用。

总之,学校开设校本课程,不管从地理学科出发,还是从其他学科出发,都能拓展教材资源,提高学科素养,只是目前还需不断完善、优化教材,才能更好的为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服务!

找准教材原点,拓展课堂空间 篇7

一、读懂教材, 领悟教材意图

众所周知, 数学知识抽象性、逻辑性强, 而小学生活泼好动, 缺乏足够的空间思维意识, 构建小学数学生动课堂对深化课程改革意义深远。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很多教师没有能够读懂教材, 构建生动课堂, 这与课改初衷背道而驰。再加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不少教师对教材存在一些误读, 课堂上不但浮光掠影, 而且不能深入教材的本质, 而只是看到表象, 对教材的编排意图没有合理的建构, 给学生理解问题带来了误区。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一困境呢?笔者认为, 第一步就是要读懂教材, 领悟教材的意图。

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征”这一知识点时, 教师普遍认为对这个知识点的处理可以借助一个道具, 做一个三角形的框架, 让学生动手来拉, 如果拉不动就说明三角形的特性是非常稳定, 具有稳定性。但事实上, 很多学生在拉动的过程中, 经常会发现三角形一拉就动了, 根本不像教材上所揭示的那样具有“稳定性”。这样一个教学误区, 笔者在进行复习的时候, 才有学生追问了这个问题。笔者这才发现, 原来教师在进行演示的时候忽视了对学生“稳定性”这个概念的引导。学生认为的稳定性就是拉不动, 而教师所要引导的稳定性并非如此。那么到底教材是何种意图呢?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只要认真研究教材就会发现, 所谓的三角形的稳定性, 并不是拉不动, 而重点是要让学生感受三角形的特性, 通过这样的教材引导, 要教师带领学生体验这个过程, 让学生通过三角形这个图形的拉动来感受和感知三角形的特性, 以此挖掘教材, 并探究三角形的性质, 了解其中“边长确定, 大小、形状也一定确定”性质。

二、活用教材, 动态生成学习过程

在数学教材中, 不仅呈现了许多的数学知识, 而且还提供了许多现成的结论, 最重要的是, 在数学教材中也呈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这个全面展现的教材体系, 构建了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框架。教学中, 教师要从宏观的角度出发, 不仅能够从中把握教材蕴含的丰富教学和学法, 而且要理顺教材的脉络和学法线索, 并通过对教材的深入解读, 给学生建立一个学习的通道。让学生通过经历现实———提出问题———呈现问题———建立模型———研究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一个模式展开探索, 以此丰富教学过程, 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四年级“积的变化规律”时, 我让学生观察第一组3个式子, 思考: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观察、思考后提出自己的想法:生1:第一个因数都是6;生2:第二个因数都在前面式子的基础上乘了10;生3:积也是, 也是在前面式子的基础上乘了10。此时我追问:这几个式子的积计算得有误吗?学生认为, 第一个因数不变, 第二个因数如果乘以10, 积也会乘10.那么, 如果是第一个因数乘10, 积会怎么样呢?无论是第一个因数, 还是第二个因数如果乘6, 乘8, 积会怎么样呢?第一、第二个因数, 积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学生认为, 与第一组式子相对应,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除以2, 积也会除以2, 除以5, 积也会除以5, 就是说无论除以几, 积都会除以几。我继续追问:大家的反应还是蛮快的, 那再想想还有什么吗?

学生思考后提出如下问题:如果两个因数都同时发生变化, 比如第一个因数乘2, 第二个因数乘3, 或者第一个因数除以2, 第二个因数除以3, 再或者第一个因数乘以2, 第二个因数除以3, 如果第一个因数, 或者第二个因数分别是加几, 或者减几呢, 也有什么规律吗?通过这样的引导, 学生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

三、重建教材, 提升教材的开放性

对于教师而言, 要面对众多地域和具有层次差异的学生, 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首要的条件就是走出教材, 进行创新教学, 利用教材赋予的空间, 重组知识, 开发整合完善系统, 拓宽知识。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道习题时, 我对教材习题做了如下修改:如果从四个角剪去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 然后做成无盖的盒子, 这个盒子的容积是多少?如果要你做一个设计, 重新设计一个无盖的盒子, 你能做的更大一些吗?学生通过问题发现了高与剪去的小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然后很快能够解决第二个问题, 并根据第二个问题解决了第三个问题。最终学生会发现, 问题的根本在于, 并不是剪去的正方形边长越大做成的长方体的容积就越大, 而是在一定的值域内, 长方体的容积反而减小了。于是很快得到了答案:无盖长方体的高就是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

总之, 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 教材不再被看作神圣的材料, 教师也学会了用教材, 弄清教材中的主题和例题的意图, 引领学生领略数学的内在魅力。

摘要:教材是专家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结晶, 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就要从教材入手, 构建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这就需要教师既要进得去, 还要出得来,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 与此同时, 教师还能够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创造。本文就从这个角度, 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策略。

浅析初中数学教材的拓展与优化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材研究,教材拓展,知识优化

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 毕业后若没有机会去用, 很快就忘掉了。然而, 深深铭刻在心中的数学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 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 使他们终身受益。而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 又普遍存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 质疑思维的缺乏, 数学活动经验的欠缺, 都影响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数学品质的形成。因此, 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 应当尊重教材, 明确教材编写者的意图, 然后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挖掘和优化, 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容易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 才能不断的提高学习成绩。

一、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的普及

人类在不断的发展的过程当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 所以数学也是不例外的。数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它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数学文化。数学文化的形成极大的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案例1:拓展课《初中“数与代数”知识的构建》教学设计片段:

( 一) 开门见山, 回顾知识

1.我们学习的哪些内容是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

正整数 (小学时的整数) , 自然数, 正分数 (小学时的分数) , 正数, 负数, 有理数, 无理数, 实数, 整式, 分式, 二次根式, 代数式, 一元一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 (组) ,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一次不等式 (组) , 一次函数, 二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

2.把我们提到的这些知识整理一下, 你会做怎样的分类?

“数”的有关内容和“代数”的有关内容。这些看似零散的知识, 都是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 那么它们之间必然存在联系!

( 二) 数系扩充, 核心运算

3.梳理我们学过的数, 你会如何来建立数系图?

我们用扩充的方法来建立数系图的。

4.“数”学习的核心是什么?扩充过程中有没有改变?

核心:运算 (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在数系扩充过程中, 运算和运算律依然适用。

( 三) 数式相通, 内涵归纳

5.“数”不够可以扩充, 为什么还要学习式?怎么学习的?数是表示具体的, 特定的, 而式子是表示抽象的, 一般的。所以代数式学习的方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

( 四) 返璞归真, 思维继续

代数史介绍:古希腊学者丢番图开始用希腊字母表示数和一些运算, 成为用字母表示数的先驱。这之后又经历了1200 年, 16 世纪的法国数学家韦达才有意识地、系统地用字母表示数, 因此, 他被尊称为“现代代数学之父”。

在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适当讲解一些数学的发展史以及对数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1]和历史事件。了解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数学史和数学文化以故事的形式出现, 都会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进而对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也会是数学课堂的气氛不再枯燥, 而是增添了一份乐趣。

二、课堂教学活动的优化原则

首先, 要明确教学的目的。对于教材的应用范围的拓宽要具有一定的目的限制, 虽然是一种拓宽和发散的形式, 但是也不能完全的脱离教材, 脱离教学的任务。否则的话会导致课堂的教育失去原有的价值, 走向错误的区域, 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

案例2:拓展课《探究“边边角”》教学设计片段:

教学流程:

( 一) 思起于疑:

问题:在⊿ABC和⊿A1B1C1中, A1B1=AB, 要使⊿A1B1C1≌⊿ABC, 则应补上条件___。

小明补上条件:A1C1=AC, ∠B1=∠B。你认为可以吗?若不可以, 请举出反例

展示:八年级上册课文P39思考 (内容和图片)

质疑1:满足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有可能全等吗?

( 二) 提出问题:

思考:在⊿ABC和⊿A1B1C1中, A1B1=AB, A1C1=AC, ∠B1=∠B。则⊿ABC与⊿A1B1C1有可能全等?

回顾:当“边边角”中相等的角为直角时, 两三角形全等。“HL”是“边边角”的一种特殊情形。

(三) 合作探究:

当“边边角”中相等的角为钝角或锐角时, 两三角形会全等?

在小组展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得出如下结论:

当“边边角”中相等的角为钝角时, 两三角形全等;当“边边角”中相等的角为锐角时, 两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再次质疑:当相等的角为锐角时, 满足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有可能全等吗?

( 四) 探寻根源:

学生交流, 教师演示后归纳:当相等的角为锐角时且当AC≥AB时, 两个三角形全等。当AC﹤AB时 (AC垂直于BC除外) , 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 五) 成果分享:

通过本节课学习, 明白了“边边角”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

反思提升, 对边边角的认识。

本节课通过探究, 明白了“边边角”是假命题时, 举教材中的反例的原因是:有两边一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在多数情况下是全等的, 只有这一种情形不全等。因此, “边边角”是不能作为判定任意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其次, 就是课堂教学活动应该具有层次性。我们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 应当尽量的遵循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才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学生数学智能的发展层次。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对知识的接受水平是不同的, 所以我们应该对班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做到因材施教, 这样才能够有层次、有重点的解决问题, 实现数学教材的拓展和优化。

三、拓展和优化教材知识的实际应用

教师要在熟练掌握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之上, 不断汲取生活当中的新知识, 新素材, 并且善于将这些素材以数学的形式进行讲解。比如我们在初中课堂上比较难以理解、比较抽象的知识函数, 我们可以在讲解的过程当中不需要按照传统的一个例题, 一道习题的进行讲解, 而是可以从学生平常学习的生活入手, 比如可以举打车的例子, 将打车的过程赋予具体的数值, 这样学生既有了学习的兴趣, 又有了熟悉的情境, 学习起来也就相对容易进行理解和记忆。教材上知识的拓展和优化是没有固定的格式和套路的, 一切知识的讲解形式都取决于教师, 教师在知识传授的过程当中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在知识讲授的过程当中, 我们需要教师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之前, 应该讲教材的章节以及内容和重点的知识点掌握牢靠, 提高知识的储备量。还要对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进行了解, 并且在这个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教学经验, 将骨干的知识体系丰富化。我们应该注重素材背后所体现的标准或者是思想、方法。良好的讲解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学的内容, 还能够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 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

其次, 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所了解, 以数学知识为基础, 逐渐的添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更好的结合。当然, 教师也不能单纯的认为只要结合就能够使同学接受, 我们还需要在不断的讲解过程层当中, 观察学生的接受情况以及是否适应这样的教学形式, 从而做出及时的改正和完善。

最后, 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能够不断的丰富和积累自身的知识。我们对数学的教材进行拓展和优化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能力, 开拓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当中。所以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更加应该不断的汲取更多更广泛的知识。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自身教学的经验, 是数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对上述讲述的内容进行具体的体现。每一个例子其实都可以有多层次和角度的展现方法, 这样才能够举一反三, 才能将旧知识与新知识更好的结合。例如:已知AB是⊙O的直径, 直线CD交⊙O于E、F, AC⊥CD, BD⊥CD, C、D是垂足。求证:CE=DF。当我们讲解完他的证明方法后, 可以对其结论进行延伸。进行更多的疑问设置, 比如OM与AC, BD有何关系?若AC=a, CD=b, BD=c, 且b2-4ac>0, 那么CD, CF与方程x2-bx+ac=0 有何关系等等。

四、总结

数学课程的教育并不是完全的按照教材照搬照抄, 而是应该对知识进行拓展和优化, 找到能够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方式, 使数学知识体系能够由浅到深, 由特殊到一般。实现对课本的充分解读和合理运用。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 应该充分的挖掘教材当中的价值, 将更多的数学学习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不断锻炼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 掌握学习的方法, 体会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辉.初中数学教材的拓展与优化[J].数学大世界 (教学导向) , 2012, (8) :15

[2]钱德春.重组、“补白”、拓展——例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教材的再创造[J].中学数学, 2014, (16) :9-11

提高数学教材中拓展性知识的实效 篇9

“你知道吗”栏目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拓展性知识的重要载体, 是贯彻《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文化的重要体现。2012年前苏教版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教材中没有安排这一内容, 仅在三至六年级教材中进行了安排。2012版的一年级教材中增加了“你知道吗”这一栏目, 各册编排次数统计如下:

在调查中我们有与王老师同样的感受,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对“你知道吗”内容的教育价值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忽视了这些内容的教学。有的教师在公开教学中将其作为一种装饰, 只是用精美的课件呈现, 实际未发挥多大的作用;有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仅让学生自由阅读, “你知道吗”所要传承的数学文化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如何在教学中将“你知道吗”栏目的功效落实到实处呢?

一、与教学无痕融合, 提高课堂效率

苏教版“你知道吗”栏目是随各单元的内容相机编排的。如将这一内容与新知识教学无痕融合, 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实现“你知道吗”栏目编排的真正价值。

如在教学“认识负数”这一内容时, 我们首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水果批发市场一天运进水果3吨, 运出水果2吨。在引导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记录的基础上, 教师利用“你知道吗”介绍了我国古代记录相反意义量的方法———“粮食入仓为正, 出仓为负;收入的钱为正, 付出的钱为负”,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正负数的含义和用途。随着教学的继续进行, 又相机呈现了“正数”、“负数”的概念, 并介绍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使用负数的国家。数学史的介绍与新知识的教学无痕融合, 在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 还起到了在资料介绍这段时间内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的作用, 可谓一举两得, 真正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与问题解决接轨, 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学中, 如能结合具体的问题, 科学安排“你知道吗”内容的渗透,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1. 问题解决前激疑

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百分数的应用”单元例2有关纳税问题之前, 教师激疑:纳税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 那么什么是纳税呢?为什么要纳税呢?怎样纳税呢?请同学们首先阅读“你知道吗”了解这些问题。这样激发了学生阅读理解“你知道吗”这一内容的兴趣。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 教师又适当拓展介绍了纳税的相关知识。此时, 学生再解决有关纳税的实际问题, 已不仅停留在知识与技能层面, 情感、态度、价值观已无声地渗透进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2. 问题解决中介绍

如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1页第10题:你会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素数吗?

在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基础上, 教师提出, 你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 教师激趣:根据刚才的练习, 你有什么样的猜想?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出“你知道吗”中的“哥德巴赫猜想”以及我国数学家王元和潘承洞, 尤其是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成就。并指出“哥德巴赫猜想”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未能完成的“猜想”, 希望通过同学们的努力, 去摘取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这样, 一方面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另一方面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执著追求、不怕挫折、积极进取的精神也对学生进行了无声的教育。

3. 问题解决后尝试

如三年级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上, 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的基础上, 教师提出:“你们知道吗?我国古代曾有一种‘铺地锦’的乘法计算方法。你想学一学吗?”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 尝试用这种方法解决前面复习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在激发学生兴趣、开拓眼界的同时, 学生对数学这门科学由繁到简的内在规律又增加了一种感性认识。

三、与生活实际相联, 加深新知认识

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联, 如能将“你知道吗”内容的呈现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 可以加深学生认识, 提高拓展性知识的实效。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过程中, 在学生初步认识比的意义的基础上, 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知道为什么许多同学的妈妈喜欢穿高跟鞋?为什么芭蕾舞演员跳舞时要踮起脚尖?”在学生“愤悱”之时, 教师提出:“阅读了第71页的‘你知道吗’就明白了!”这样学生会兴趣盎然地投入到“你知道吗”文本的解读中去。在此基础上, 教师又让学生分别计算芭蕾舞演员踮起脚尖与不踮脚尖时下身的长度与身高的比值, “黄金比”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与数学活动融合, 开阔学生视野

苏教版“你知道吗”栏目因篇幅的限制, 数量上受到一定的影响, “你知道吗”呈现的内容相对也比较简洁。如何突破这一瓶颈, 提高栏目教学的实效?教学中可通过开展数学活动从以下两个层次进行。

横向拓展, 即在某一主题的基础上进行横向延伸。如许多“你知道吗”栏目介绍了一些中外数学家的贡献。教学中可开展“数学家的故事”专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到图书馆查找等形式收集某一数学家的故事。然后在班上进行交流, 可以口头交流, 也可以用“数学手抄报”的形式进行交流, 还可以教师和学生合作, 将学生收集到的数学家的故事用展板的形式集中呈现出来让学生交流学习。实践中, 我们将“讲数学家的故事”作为学校“数学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学生在班级、年级、学校层层宣讲、选拔评比,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纵向拓展, 即围绕某一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挖掘。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你知道吗”主要介绍了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正四棱台体积的计算方法和中国古代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挖掘:古埃及、古巴比伦和中国古代在几何学上还有哪些主要成就呢?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横向拓展:古埃及、古巴比伦和中国古代在数学的其他方面又有哪些不同的成就?这样可以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同时, 使学生客观地认识其他国家和民族在数学文明中应有的地位, 防止产生在数学文化史介绍中“唯我独尊”的情况。

五、与相关学科嫁接, 实现教学双赢

为提高“你知道吗”教学的实效, 将数学与相关学科嫁接,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六年级上册“五线谱里的音符与分数”运用两种方法进行教学, 其效果大不一样。一是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度的讲解, 学生虽然从分数的角度理解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所表示的时值之间的关系, 但学生在阅读这一部分内容时很难有情感的投入, 学生机械地接受了这一栏目的信息。二是与音乐教师进行沟通, 让学生带着音乐和数学课本同时走进音乐教室, 这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音乐教师在乐理知识教学时, 首先和同学们回顾了常见的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 并用钢琴分别演奏这些音符, 让学生对这些音符的时长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教师提出:“这些音符的时值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打开数学课本, 阅读第61页‘你知道吗’这一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准确理解“五线谱里的音符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对提高音乐素养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实现了数学教学和音乐教学的双赢。

六、与前后教材沟通, 提高使用实效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根据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采取了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 而“你知道吗”是随教学内容相机穿插安排的。这就可能出现, 在前一阶段某一内容的后面编排了“你知道吗”而后一阶段没有编排, 或者相反。也有可能某一内容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的编排中均安排了“你知道吗”内容。教学中, 教师只有做到“前瞻后顾”, 加强教材前后之间的沟通, 才能充分发挥“你知道吗”栏目的功效。

如四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单元, 教材在“你知道吗”内容中呈现了五位著名学者抛硬币试验的数据, 并提出:看到这组数据, 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对随机事件的可能性有了初步的认识。一位教师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这一部分内容时, 再次呈现了这一内容, 并反问道, 为什么这五位著名学者抛硬币的次数都相当多, 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不正好是总次数的二分之一呢?学生通过思考懂得:二分之一只是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的一种可能性, 不是抛了多少次, 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次数一定都是总次数的二分之一, 随机思想由于“你知道吗”内容的再次使用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升华, “你知道吗”内容的实效得到放大。

拓展教材 篇10

拓展一:反应跑

方法是学生每人一根莲湘, 两人一组面对面错肩相距两米站立, 左手扶莲湘使其在体前适当的位置直立, 人站在莲湘的右后侧, 并做好去抓对方莲湘的姿势;听到老师“预备—抓”的口令后松开自己的莲湘, 快速跑到对面, 想方设法力争在对方莲湘不倒地的情况下抓住莲湘 (不能故意用力推倒自己的莲湘) 。这种快速反应跑地练习, 能提高学生兴趣和反应、动作的速度, 对起跑效果的好坏起着重要的作用。

拓展二:合作跑

方法是学生横队站立, 十人共持九根莲湘, 使每人手持两根 (两边同学除外) 横放在胸前向前跑。要求手持的莲湘在跑的过程中不能松开, 并且每排学生要保持横队队型。这种跑地形式不像正规的快速跑, 要想取得成功, 就必须依靠多人的默契合作。在这里, 速度并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多人之间的密切配合, 只有最和谐的配合, 才能获得成功。在这一活动中, 无论哪一组获得成功或失败, 学生都会体验到相互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拓展三:接力跑

方法是学生分成若干队, 每队一根莲湘, 要求每个队员都要将莲湘交到下一位队员的手中, 以最后一名同学先到终点为第一名。要求跑的总距离固定, 但允许同一组学生每人可以跑不同的距离, 起差距限制在正负十米之内。这种跑突破了以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传统做法, 为速度快的学生提供了发挥自己优势的机会, 也激发了速度慢的同学加强跑的愿望。在这个拓展中, 学生有了认识自己角色的机会, 即跑步快的同学担的责任更多, 而跑步较慢的同学需要坚持更多的锻炼。

拓展四:障碍跑

方法是以莲湘作为道具, 摆放在跑道上, 间距大于步长, 学生在跑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能力调整莲湘的间距。这样个子高或矮的学生会感到障碍跑具有挑战性,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速度、灵敏等能力, 磨炼意志, 陶冶情操, 促进身心发展,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

拓展五:负重跑

方法是跑得快的学生比小组中跑得较慢的学生多拿一些莲湘进行速度比赛, 这样原来奔跑速度快的同学较之速度较慢的同学未必有优势, 此时有些原来奔跑速度较慢的同学的体能优势便显示出来了。这样的话, 无论原来跑得快的, 还是跑得慢的, 都重新站到同一起跑线上, 增加了游戏胜负的不确定性, 从而让跑得快的同学有了挑战性, 而跑得较慢的同学则提高了跑的兴趣。

拓展六:学生自主选择练习手段

方法是有些学生选择跳“打莲湘”舞蹈三分钟, 有些学生选择用额头顶莲湘, 有些学生选择以莲湘作曲棍球棒, 有些学生选择莲湘作高尔夫球等。同学们用不同的运动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体验莲湘给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快速跑只是一种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的速度素质才是教学的目标, 只要有利于学生提高奔跑能力的一切手段都可以进行大胆的拓展。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快速跑练习的兴趣, 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

在这些拓展案例中, 教师试图通过莲湘这一道具, 激发学生参加快速跑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积极性。能较好地解决学生喜好体育运动但不喜欢那种枯燥乏味的反复跑、计时跑等练习方式的矛盾,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快速跑练习中。

适度拓展教材 构建开放课堂 篇11

一、搜集、处理信息,构建展示自我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学校只能学习和掌握有限的知识,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终身学习、个性发展打下基础。

《孔子游春》讲述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十分遥远,学生若不对课文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是无法理解课文中蕴含的道理的。因此,为了让学生对课文的背景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我特意向学生推荐了介绍孔子的相关网站,并要求学生到这些网站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再自行筛选整理,互相交流。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学生对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生平事迹都有了大概的了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到辅导、协助的作用,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向学生作出解答。这样的教学方式,正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挖掘教材资源,构建情智共生的课堂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人文素养。在教学《孔子游春》时,我让学生细读课文思考: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泗水河畔的浓浓春意?在课文中划出相关的句子,在空白处写上你的体会。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静心研读课文,与文本对话,与文中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在组织交流时,我注意挖掘了两处教学资源,启迪学生的思维。

1.孔子论水。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让学生理解孔子对水的看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孔子看来,水不仅有志向,善施教化,而且有情义和德行。这在学生看来是难以理解的,因为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思维还停留在表面上,看不到更深一层。因此,这也就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学过的课文以及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水,抓住其中的一两点想想这是为什么。在组织全班交流时,学生的感悟很独特,有的说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一样,无私地哺育着自己的儿女,它的品德是高尚的;有的想到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文章,小小的水滴认准了目标,终于滴穿了岩石,这是因为它能持之以恒;还有的说水能洗净被弄脏的物品,就像我们的老师,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老师总是耐心地教导我们,让我们知错能改,所以说,水能教育、感化人……我向学生展示了平静的湖面、宽广的大海、奔腾的瀑布以及川流不息的江河的图片,让他们从中受到启发,领悟水的博大、平和、永不停息的品质。学生明白了这些之后,我又对《泗水观澜》这篇文章作了简要的讲解。学生在我的讲解中逐渐明白了孔子的精神,感受到了孔子的“君子梦”,领悟到了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2.弟子言志。课文的最后一部分写孔子和弟子们谈论志向。对于子路,学生们都能从他的话中感受到,他把与朋友有福同享、乐善好施当做自己的志向,有如水的哺育众生、慷慨无私。但颜回的志向又表现在哪里呢?颜回是个谦逊、沉稳、善于思考的人,文中写了他的一句话“我要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这难道不是他的志向吗?我让学生再读一读孔子对水的论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生们马上联想到,水奔流不息,哺育一切生灵,和顺温柔,而颜回就是这样的人。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大屏幕上展示颜回的《志向歌》:“有利剑兮匿于鞘中,有美玉兮泥上深藏。虎落平壤兮反不如犬,凤凰落地兮被鸡啄伤。生不逢时兮玉石不辨,不遇明主兮骥锁厩房。用之则行兮闪闪发光,舍之则藏兮不卑不亢。”我说:“颜回在这篇歌赋中以利剑、凤凰等事物来自比,其实是要向人们自荐,告诉人们他胸怀大志,有一身本领,能保家卫国,建立一番大事业,只可惜报国无门。但是颜回心态很好,不卑不亢,正如歌赋中的最后一句说的那样。”学生们被颜回的志向所感动,明白了孔子手舞足蹈的原因,也领悟到了孔子和颜回深厚的师生情谊。

三、设计练习,构建和谐开放的课堂

轻松自由、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教学活动自主化的必要条件。在课程的最后,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故意问道:“学习了孔圣人的事迹和言行之后,想必大家都有不少收获和感悟吧。下课之后,你们会给自己布置怎样的作业呢?”我将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这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一听我这么说,纷纷站起来说两句。有的说想去新华书店买本《论语》读读,还要背背孔子的名言;有的说想学子路写自己的《志向歌》……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完成作业。这样的做法,不仅立足于课文,有利于学生进一步领悟课文的内涵,还超越了课文,提升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局限在课本上,应多开拓课外的资源,保证学生能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成长发展。

拓展教材 篇12

关键词:语文教材,因材施教,教学改革

在开展全民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和重视关键能力培养的今天,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培养和发展学生知识与技能, 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人才, 努力探索和发展职业教育, 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一毕业就要走上工作岗位, 直接为社会服务, 这在客观上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 职业技术学校的语文教学, 必须承担起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

为挖掘语文课所蕴含的人文内涵, 在语文应用写作中体现人文精神, 应进行教学改革。有不少有识之士指出:教育界存在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即没有探讨教学内容的现代化、科学化和深刻化等问题, 几乎一律在探讨教学方法改革的问题。而这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又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思维方式的培养, 着重寻找一种让学生产生听课兴趣, 进而学有所得的方法。于是, 有的教师将游戏元素引入课堂, 甚至有人说:“教学就是戏剧表演。”笔者不反对将游戏元素引入课堂, 这是因为适度引入游戏元素, 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但是“教学就是戏剧表演”的教学指导思想, 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及认知原理。认知原理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艰苦钻研的过程, 需要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敢于排除万难的精神。一切教学方法, 若不能培养这种精神, 将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同时, 教材的选择也不能一味追求好读、易读。教育是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塑造其人格和增强其能力的过程, 是一个让学生从不懂到懂的过程。人类的科技、文化财富大多凝聚在文本之中, 没有一大批具有研读能力的后辈, 文化财富将流失, 新文化的创造就失去了应有的高起点, 从本质上说, 这意味着人类社会的倒退。我们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轻松、愉快, 而忽略了独立精神、坚强意志的培养, 让学生患了一种疾病:精神上的“消化不良症”。同时, 现在的中职生大部分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习惯不够好, 缺乏刻苦精神。因此, 为培养中职生的坚强意志和职业能力, 就不应该将语文课堂教学等同于戏剧表演。

笔者按照国家劳动部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相关规定, 重点围绕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密切关注就业形势, 整合行业动态、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学生个性特征及其对未来职业的规划等各方面信息, 深度拓展教材, 力求构建既符合行业政策、又有教师个性特点的学生专业能力评价体系。

在对教材进行深度拓展的同时, 笔者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突出工作经验的传授, 引导学生朝着职业化、规范化的道路前进。

第二, 充分考虑学生接受能力, 注重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的过渡、由基础到专业的转化,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操作性。

第三, 遵循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特殊规律, 由浅入深、以实际训练带动理论学习, 采用案例教学 (主要用于应用写作和人际沟通) , 力求使学生训练有素。

第四, 教材内容力求涵盖思想道德、学业成就、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发展与人际冲突处理6个综合素质方面的指标, 力求使教学内容贴近现实、符合今后的工作要求。在教学中, 凡涉及上述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关的内容, 适当补充一些与现代化、公民素质相关的资料, 给予学生更科学的引导。

培根曾说:“革新是为了适应现实的变化, 而不是为了迎合标新立异的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感知教师实事求是、科学、勇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的理念非常重要。例如, 讲到朱自清的“逃避现实”而不可得, 就联系今天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 生存的自由感、幸福感及个人的终身学习问题, 指明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种教学思路不仅可加深学生爱国情感, 更能引导学生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命,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对专业、对社会的思考深入后, 其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持久性都会得到大幅提高。

另外, 教师不应生硬地讲道理, 而应创造性地因材施教。有的教学内容虽然很浅显, 但是如果学生不能真正搞通、搞懂, 就会影响其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比如, 应用文教学中, 对“公文为什么要用统一的格式来处理?”这一问题, 用“国务院办公厅规定的”来回答, 则不能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处理公文时, 不能规范使用公文格式, 从而违反公文的处理要求。结合往届毕业生情况, 笔者采取以下方法讲解:先将全班分为8个小组, 要求每个小组搜集关于本小组成员5项及以上的信息, 成员信息类别要相同, 而且相同时间内信息量越大越好。但是每个人的信息书写排序不能相同, 比如第一名学生的排序是“姓名、出生年月、身高、籍贯、爱好”, 第二名学生就要按“出生年月、籍贯、姓名、爱好、身高”来排序。笔者还要求小组长快速将全组成员情况统计出来。在拿到统计表后, 笔者讲明分小组搜集、整理信息的目的, 在了解全班学生不同素质和能力的同时, 告诉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规范使用公文格式的重要性。学生理解了教师的良苦用心, 表示一定会按照相关规定处理文件, 包括要使用规范的公文格式。

上一篇:写作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下一篇:眼睛上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