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教材一年级诵读拓展篇目

2024-10-23

小学校本教材一年级诵读拓展篇目(精选5篇)

小学校本教材一年级诵读拓展篇目 篇1

一年级诵读拓展篇目(19篇)

目录

1、小巴巴狗

2、小板凳

3、拉大锯,扯大锯

4、赶集

5、编花篮

6、真稀奇

7、小小子儿

8、小脚床,拾棉花

9、一扑了,两扑了

10、广广花,一扭别,11、打花鼓,抬花轿,12、新 年 到

13、十二生肖歌

14、十二月水果

15、一年里的蔬菜

16、秋风的颜色

17、蜻

18、鸟 与 树

19、云一年级诵读拓展篇目(19篇)

小巴巴狗 小巴巴狗,带铃铛。

叮叮当当到集上。吃包子,喝菜汤,谁出现,老和尚。

小板凳 小板凳,一歪歪,爷爷娶了个秃奶奶。梳油头,戴油花,乐得他爷爷挠脚丫。

拉大锯,扯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姑娘,请女婿,小外甥,你也去。

赶集 黄毛丫头去赶集,买个萝卜当鸭梨,咬一口,怪辣的,谁叫你要挑大的。

编花篮 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儿,小孩睡,盖花被。小孩醒,吃烧饼。

真稀奇 稀奇稀奇真稀奇,蚂蚁踩死大公鸡。爸爸睡在摇篮里,宝宝唱着摇篮曲。

小小子儿 小小子儿,座门墩儿,哭哭啼啼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什么? 到明儿早晨,梳小辫儿。

小脚床,拾棉花

点灯说话儿,吹灯做伴儿,一年级诵读拓展篇目(19篇)

小脚床,拾棉花,一拾拾个大甜瓜,爹一口,娘一口。一口咬着孩子手。孩子孩子你别哭,赶集给你买个货郎鼓,一扑了,两扑了 一扑了,两扑了,扑了大了拾柴火,拾了柴火夹呢着,熬了饭卡彻着,舀在碗里冷波着,孩子吃了挺波着。

广广花,一扭别,广广花,一扭别,管家娶了个好女家,十头猪,十头阳,十头骆驼送颜房,大队小队菠萝油子棒槌。

打花鼓,抬花轿,打花鼓,抬花轿,老鼠娶媳妇好热闹,挑开花轿瞧一瞧,哎呀呀,不得了、新娘是只大花猫。

新 年 到 新年到,放鞭炮,噼噼啪啪真热闹。耍龙灯,踩高跷,包饺子,蒸甜糕,奶奶笑得直揉眼,爷爷乐得胡子翘。

十二生肖歌 老鼠前面走,跟着老黄牛,老虎—声吼,兔子抖三抖,天上龙在游,白天拿着玩,黑夜打妈虎。

一年级诵读拓展篇目(19篇)

草里蛇在扭,马儿过山沟,碰见羊老头,猴子翻筋斗,金鸡喊加油,黄狗半夜守门口,肥猪整天睡不够。

十二月水果 正月甘蔗节节长,二月青果两头黄,三月梅子酸汪汪,四月枇杷满街黄,五月杨梅红如火,六月莲蓬水中央,七月红菱人人爱,八月苹果装满筐,九月栗子张开口,十月金橘满园香,十一月橙子红彤彤,十二月里黄菱肉儿脆松松。

一年里的蔬菜 一月菠菜才发青。二月栽的羊角葱。三月芹菜出了地。四月竹笋出圪莛。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七月茄子头向下。八月蓁椒满树红。九月柿子红似火。十月萝卜上秤称。十一月白菜家家有。十二月蒜苗人人称。

秋风的颜色

高帆

秋风是什么颜色? 高粱说是红的,谷子说是黄的,豆荚说是褐色的……从山上下来的孩子说:都错了!

一年级诵读拓展篇目(19篇)

秋风是颜六色的,不信,你瞧我的篮子……

蜓 朱

湘 蜻蜓

红的绿的小的大的;

都好看,都有掠微波的薄翼。

荷叶 半卷的,全开的;

都可爱,都是蜻蜓的小绿伞。

鸟 与 树(刘育贤)“√”号,是一只鸟

一只美丽的鸟

一只可爱的鸟

一只吉祥的鸟

作业本,是一棵树 一棵稚嫩的树 一棵绿色的树 一棵希望的树

当一只又一只吉祥鸟 落满你的希望树的时候你也变与一只鸟 一只翅翼矫健的鸟 一只驾驶知识的鸟 一只翱翔太空的鸟

当一棵又一棵希望的树落满了吉祥鸟的时候 你也变成了一棵树 一棵枝叶繁茂的树 一棵结满硕果的树 一棵立地撑天的树

一年级诵读拓展篇目(19篇)

金波

蓝天蓝,像大海,白云白,像帆船。云在天上走,好像海里漂帆船。帆船,帆船,你装的是什么? 走得这样慢。不装鱼,不装虾,装的都是小雨点。雨点,雨点,请你快下来,帮我浇菜园。

4年级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篇2

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②明霁色③,城中增暮寒。

【作者介绍】

祖咏(669—746?),洛阳人。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他的诗以描写山水为主,辞意清新,文字洗炼。【注释】

①、终南:山名,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面。②、林表:树林外层与近空处均称林表。③、霁色:雨雪止歇。【语译】

终南山的北岭啊分外地秀,峰顶的积雪啊在云端里浮。山林的上空啊天色已放明,长安城里的人家啊饮食感觉晚来天变寒。【赏析】

据《唐诗纪事》卷二十记载,这首诗是祖咏在长安应试时作的。按照规定,应该作成五首六韵(十二句),但他只写了这四句就交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意尽。”

此诗写的是作者从长安遥望终南馀雪的情景。诗人描写了终南山的余雪,远望积雪,长安城也增添了寒意。这诗精练含蓄,别有新意。

清朝诗人王士稹在《渔洋诗话》卷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作。

2、送灵澈①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②,杳杳③钟声晚。荷笠④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作者介绍】

刘长卿(709~786),字文房,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代诗人。开元年间进士,至德年间任监察御史,大历年间任鄂岳转运使留后,因被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陷而被贬为睦州司马,贞元年间又升任随州刺史。刘长卿当时诗名颇大,尤其擅长五律,他曾自称自己的诗为“五言长城”。他的山水写景诗风格清淡,与王维、孟浩然颇为接近。【注释】

① 灵澈:诗僧,俗姓汤,字澄源。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于云门寺。② 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③ 杳杳:远去状。

④ 荷笠:背负笠帽。这时游方僧人代表性的装束。【语译】

竹林寺深藏在青苍之中,告晚的梵钟声,渐远渐杳。目送着你远去的身影——背负的斗笠上,一抹夕阳返照。归去吧,越中的青山,正迎着你——远行独归人。

【赏析】

这首小诗,是写诗人送名诗僧灵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诗的意境清晰,画面秀美,人物动人。诗人即景生情,构思精湛。先写寺院传来暮钟声声,勾起人的思绪,再写灵澈归去,诗人目送。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真挚情谊。诗一反送别感伤之态,而富于清淡雅气,成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之一。

3、月 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①,北斗阑干南斗斜②。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者介绍】

刘方平,开元、天宝时人,隐居颖阳太谷,高尚不仕。《唐才子传》称他“神意淡泊,善画山水”,“工诗,多悠远之思;陶写性灵,默会风雅。故能脱略世故,超然物外”。《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十六首。【注释】

①半人家:月影西斜,故月光半照。

②“北斗”句:更深时星象。北斗、南斗俱为星名,古人以二星在空中位置计算夜时。阑干,横的意思,与“斜”字互文。【语译】

夜已深,月偏西,清光半照人家;北斗横,南斗斜,星光已依微。今夜人不眠,偏感得,春气萌动送暖意;百虫醒,鸣声新,初透窗纱——碧如洗。【赏析】

本诗的前二句写更深景象,“半”字极佳,星光依微,月色半照,这居处半明半暗,静谧到了极处——如全明,便无如此效果。——万籁俱寂中窗外忽传来初度的虫鸣,诗人这才惊喜地感知,春,已在夜色中飘然潜回人间;后二句因果导致,因虫声而知春,却于末句写虫声,又不绝的余音。“新”、“透”、“绿”三字连用,尤宜细细品味,从中似乎可以感到诗人的喜悦之情。

4、大林寺桃花①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②,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③,不知转入此中来。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晚唐著名诗人,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注释】

①大林寺:指庐山上大林寺。地址在牯岭西大林峰南,是佛教胜地之一。②芳菲:花草。③长:常。【语译】

人世间的四月,所有的花儿都已凋谢,但高山上的大林寺里,桃花才刚刚盛开。人们常常抱怨春天一去难以寻找,却没想到,它反而到这里来了。【赏析】

诗人用桃花来替代春天,把春天说得仿佛看得见、摸得着似的。构思十分巧妙,语言灵活风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5、题金陵渡①

唐·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②。

【作者介绍】

张祜(约782~约852),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其诗或感伤时世,或歌咏从军,以乐府宫词著称。其宫词写宫女幽怨之情,有感而发,平易自然而不流于浅俗。【注释】

① 金陵渡:渡口名,当指润州西津渡,在今江苏省镇江江边。唐时镇江亦曾称金陵。

② 斜月:下半夜偏西的月亮。星火:形容远处三三两两象星星一样闪烁的火光。瓜州:又名瓜洲,瓜埠洲。在今江苏江都江边运河口岸,斜对镇江。【语译】

金陵渡畔小山楼,旅人宿,一夜望江自可愁。夕潮落,夜江静,明月斜;唯见对岸,两三星火,莫非是瓜州? 【赏析】

此诗写诗人的旅夜愁怀。诗的前两句写羁旅之愁:诗人歇宿在金陵津渡口的一座小楼里,因为远离了家乡,心里不免泛起一阵淡淡的乡愁。

三、四两句从“自可愁”引出。因胸怀愁闷,所以深夜难眠,在小山楼上推窗远望,只见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茫茫江面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诗人不由脱口而出:“两三星火是瓜州”。那“两三星火”点缀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之上,显得格外明亮。那是什么地方?诗人用“是瓜洲”三字作了回答。这个地名与首句“金陵渡”相应达到首尾圆合。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把江上清丽的夜景描绘得美妙如画。

6、杂 诗①

唐·无名氏

近寒食②雨草萋萋,著麦苗风③柳映堤。等是④有家归未得,杜鹃⑤休向耳边啼。

【注释】

① 杂诗:不拘流例,随感而咏之诗。

② 寒食:民俗清明前二日冷食不举火,称寒食节。③ 著麦苗风:吹拂麦苗的风。④ 等是:同样是。

⑤ 杜鹃:相传是蜀王杜宇冤死所化,夜啼至口血滴下,如呼“不如归去”。【语译】

细雨迎寒食,滋润得芳草丰茂萋萋;春风著麦苗,又吹入水边杨柳,袅娜映长堤。都是有家不能归,那失国的冤魂杜鹃啊,再不要向我耳边悲啼: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赏析】

本诗的前二句写寒食田野的景象,用词简省。“著麦苗风柳映堤”,“风”前著麦地后入堤柳,是不可多得的诗化语言。也许是这细雨轻风寒日天的景象与诗人家乡的景象太过相似,也许是寒食过后到清明,是祭扫家坟的时节了,因而引动了诗人的归思,这时细雨轻风中传来杜鹃鸟“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的声声悲啼,诗人听得心烦,转而向鸟儿怨嗔:我与你还不是一样,都是有家归不得,又何必对我如此聒噪呢?这回事有家无归者特殊的心态的反应,怨鸟之中包蕴了与怨禽同样的愁思。

7、渡汉江①

唐·李频

岭外②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作者介绍】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建德李家镇)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历代评李诗“清新警拔”、“清逸精深”。清代建安人郑修楼曾有诗赞曰:“千载嫡仙携手笑,李家天上两诗人”。把李频和李白并举。《湘口送友人》是李频的代表作之一,受到历代诗家的好评。【注释】

① 本诗应为宋之问诗。因李频从未到岭外。② 岭外:五岭之南。唐时罪官多放岭南。【语译】

身在无领南,中原音书久绝,冬去春来,最怕节侯更。今日北渡汉水家乡,不觉情更怯;竟不敢,问来客,家人今如何? 【赏析】

这是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写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环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8、送崔九①

唐·裴迪

归山深浅去②,须尽丘壑笑。莫学武陵人③,暂游桃源里。

【作者介绍】

裴迪(716-?),唐代诗人,关中(今属陕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与大诗人王维、杜甫关系密切。早年与“诗佛”王维过从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两人来往更为频繁,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受王维的影响,裴迪的诗大多为五绝,描写的也常是幽寂的景色,大抵和王维山水诗相 【注释】

① 崔九:崔兴宗,曾与裴迪、王维共隐于南山。王维有《送崔九兴宗游蜀》诗。② 深浅去:深浅,深深浅浅,这里有随山势而行的意识。③ 武陵人:指陶潜《桃花源记》的武陵渔人。【语译】

归山去,你当随着山势,深深浅浅任意地行;须将那峰峰谷谷的美景,一一仔细看。你呀,切不可学那武陵溪上的打渔人;游到了桃源,却又匆匆忙忙地归。【赏析】

这是一首劝勉诗,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两意,入山复出,不甘久隐。语言虽浅白,含意却颇为深远。

9、泊秦淮①

唐·杜牧

烟②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③不知亡国恨,隔江④犹唱后庭花⑤。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的诗、赋和古文都极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高,后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又和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在艺术上,杜牧自称追求「高绝」,不学「奇丽」,不满「习俗」,所谓「不今不古」,正是力图在晚唐浮浅轻靡的诗风之外自具面目,但他的风格不像李贺的奇特,也不似元稹、白居易的平易,和李商隐比也能各树一帜。著有《樊川文集》。【注释】

①.秦淮河:金陵(今江苏南京)秦淮河。源于江苏溧水县东北。秦时凿中山以疏淮水开此河道,因名。

②.烟:河面上似烟的夜色水气。③.商女:以歌乐为生的乐伎。

④.江:指秦淮河。长江以南,合流无论大小,口语都称江 ⑤.后庭花:陈后主所作误区《玉树后庭花》的简称。【语译】

似烟的夜气笼罩着寒凉的流水,中天的月色笼罩着岸沙。我移船夜泊秦淮河,正近那繁华的酒家。歌女不懂什么叫做“亡国恨”,隔江还在唱着亡国之音《后庭花》。【赏析】

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游秦淮,在上听见歌女唱《玉树后庭花》,绮艳轻荡,男女之间互相唱和,歌声哀伤,是亡国之音。当年陈后主长期沉迷于这种萎靡的生活,视国政为儿戏,终于丢了江山。陈朝虽亡,这种靡靡的音乐却留传下来,还在秦淮歌女中传唱,这使杜牧非常感慨。他的诗说: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其实这是借题发挥,他讥讽的实际是晚唐政治:群臣们又沉湎于酒色,快步陈后主的后尘了。秦淮一隅,寄托如此深沉的兴亡感,足见金陵在当时全国政治中心已经移向长安的情况下,影响仍然很大。

10、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①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②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③君传语报平安。

【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770),原籍南阳,移居江陵(今湖北荆沙)。天宝三年进士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其诗以边塞诗著称,写边塞风光及将士生活,雄健奔放,想象奇特,色彩瑰丽,尤长于七言古诗。【注释】

① 故园:指长安。

② 龙钟:方以智《通雅》谓“涕泪流溢貌”。③ 凭:托。【语译】

东望故园——长安路遥,千里漫漫;不禁涕泪流,湿透了双袖,犹自流不干。君今东归,马上相逢,匆匆无纸笔;托您啊,捎一句口信,说我西行尚平安。【赏析】

诗写游客邂逅京使,托他捎带口信回家的情境。诗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信手写去,不事雕琢,亲切不味,真挚感人。“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生活中常见之事,一经艺术提炼概括,多么典雅感人,富有生气!

11、寄扬州韩绰①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②,尽江南草未凋③。十四桥④明月夜,人⑤何处教吹箫。

【作者介绍】

唐代(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人号“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注释】

①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诗。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僚属。时韩绰似任淮南节度使判官。文宗大和七至九年(833-835),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与韩绰是同僚。②迢迢:一作遥遥。

③草未凋:原作“草木凋”。

④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

⑤玉人:佳美如玉之人。一解指扬州的歌女;一解为杜牧戏称韩绰为玉人 【语译】

隐隐的青山啊远去的水,暮霭中影影绰绰;江南地气暖,秋已尽,草色轻轻却还未枯凋。扬州东西二十四桥,明月夜天照;风流军算的韩君啊,你究竟何处叫人学吹箫? 【赏析】

这首诗在思念扬州旧友中寄托了对那段梦一般生活的依恋追忆。青山绿水,隐隐迢迢,相连相延,似乎把一脉淡淡的思忆延展向无尽处。“秋尽江南草未凋”,更以秋草似丝引起人们的思念之感,而着秋思中又带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暖意。“二十四桥”是多数,缀以“何处”,后二句更在一片月色下,造成迥深迷离的况味,使人想起《诗经•蒹葭》的意境:“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因此“玉人何处教吹箫”,与其说在思念韩绰,倒不如说主要在怀恋他们在扬州共同渡过的那段生涯。

秋二玉

12、夜雨寄北①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②夜雨涨秋池。当共剪西窗烛③,却话④巴山夜雨时。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不同版本又有做“溪”的)、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河南荥阳市),汉族。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注释】

① 寄北:寄赠给住在北方的友人。

② 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泛指巴蜀之地)。

③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共剪西窗烛:指在西窗下伴着烛光(促膝倾谈)。剪:剪去烛花,使烛光更加明亮。④ 却话:忆说。【语译】

您问我何时归来,我自己也不知;我只知,巴山夜雨无绝时,流作山溪,涨满秋水池。什么时候啊,能和您,西窗下,长谈共翦烛;到那时,再给您,忆说巴山夜雨时。【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执着的语言和诗歌的音节,传达出特定情境下的特定心声。蜀中的秋雨之夕,本已使客子神伤,又适于友人远道寄问,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这种双重的惆怅。后两句的想象,正是诗人对着秋雨涨池的萧索秋景,握着友人殷殷存问的来信油然而生的企望。诗以“巴山夜雨涨秋池”居于中心,通过全诗叠词叠句所形成的回环音节,将“未有期”的现实与剪烛共话的向往绾结在一起,相映相称,相反相成,形成了半是悲哀,半是热望的深长情韵。

13、八阵图①

唐· 杜甫

功盖三分国②,名高八阵图。石不转③,遗恨失吞吴④。

【作者介绍】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注释】

① 八阵图:相传此为诸葛亮防魏、吴入蜀所部石阵。八阵魏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形聚石成八八六十四堆,各高五尺,星罗棋布,相克相生。② 盖:盖世。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鼎力。

③ 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④ 失吞吴:以吞吴之举为失策的意思。【语译】

您功业盖世,成就了,鼎足三分的大局;你声名成全,八阵图添上了圆满的一笔。江水奔流啊,石坚终不移;那堆堆石阵啊,仿佛在诉说着您的无穷遗恨——先主为何失策伐吴去!【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

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江流

14、赤壁①

唐· 杜牧

折戟②沉沙铁未销,自将③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④,铜雀春深锁二乔⑤。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 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纵情声色,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其诗 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注释】

①作于杜牧任黄州刺史时。黄州有赤壁,但并非三国孙、曹、大战之赤壁,此借相同地名论史而已。②折戟:断戟。③将:拿起。

④东风:东吴以火攻攻打西面的曹营要借助东风。周郎:周瑜,吴军统率。⑤二乔:吴国二美女,大乔嫁给吴国国君;小乔嫁给周瑜。【语译】

断戟沉埋沙岸,那精铁尚未蚀销;我拣起戟儿磨洗净,原来属于三国前朝。想当年,若不是东风一阵助周郎;只怕是铜雀台中春意深,闭锁了,江东大乔与小乔。【赏析】

这首咏史吊古诗。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15、登幽州台歌①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②,独怆然而涕下③。

【作者介绍】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年),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注释】

①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幽州台:即燕国时期燕昭王所建的黄金台。修建黄金台用于招纳贤才,因燕昭王将黄金置于其上而得名,其师郭隗为例,成为当时燕昭王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② 悠悠:渺远的样子。

③ 怆然:悲伤凄凉。涕:古时指眼泪。【语译】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赏析】

一年级校本教材—小学生礼仪分析 篇3

小学生礼仪训练之一·尊敬老师

训练要点:

1.见面主动问好,行队礼或鞠躬,要用尊称,不直呼姓名。

2.进入老师办公室或房间,必须敲门并喊报告,征得同意后方能进入,离开时,应向老师道别。

3.与老师交谈,应双目凝视、认真倾听;对老师的指点、教诲、帮助,应表示感谢。4.不乱翻老师的东西,不影响老师办公或休息。5.不能给老师取外号,更不允许有侮辱老师的言行。

6.老师家访应恭敬地出门迎接,热情接待,与家长交谈时应礼貌地回避,家访结束后应送行至门外。

7.能向老师表示节日祝福;老师患病时应去看望;登门拜访老师要做到彬彬有礼 8.给老师提意见,必须从善意出发,以商量的口气,不要咄咄逼人,应该给老师留有修正的余地。

小学生礼仪训练之二·孝敬父母

训练要点:

1.了解父母养育儿女的辛苦,明白“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懂得作为儿女应一生尊重、热爱、感激和报答父母。

2.早上起床后、晚上就寝前、父母下班回家时,应向父母表示问候。

3.记住父母的生日;当父母过生日或母亲节、父亲节时,能给父母送上一件有意义的小礼物,并郑重地祝贺。

4.过新年时,应向父母拜年并给予祝福。

5.当父母生病时,要殷勤问候、细心照顾(端茶送水、喂药等),少让或不让父母烦心。6.“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上自理、学习上自立、品德上自强,少让父母操心。7.不挑吃穿,不乱花钱,能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8.离家外出、上学或放学回家应向父母打招呼。

9.当父母不在家,而你又要外出时,应打电话或写留言条告知父母你的去向和回家时间,以免父母担心。

小学生礼仪训练之三·常见礼节的正确使用

训练要点:

光辉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课程教材----小学生礼仪

1.正确使用鞠躬礼、行鞠躬礼时要脱帽,右手握住帽檐中央把帽子取下,左手下垂,上身前倾约15或90度,两眼注视受礼者,同时表示问候。在下面5种场合使用鞠躬礼:领奖、讲演、演员谢幕、接待外宾、举行婚礼、悼念活动。2.正确使用点头礼节。3.正确使用起立礼节。4.正确使用举手礼节。5.正确使用握手礼节。

6.正确鼓掌。喝倒彩是极不文明的。

7.与人拥抱要热烈又要谨慎,拥抱需要场合和对象。如:与同伴一起欢庆胜利时、与亲人久别重逢时等等。

小学生礼仪训练之四〃敬重长辈

训练要点:

1.了解长辈指哪些人,能正确地称谓。

2.对年岁较大、行动不便的长辈能给予特殊的照顾: ⑴吃饭的时候,主动为他们盛饭夹菜。

⑵睡觉前,为他们铺床、放垫、落蚊帐,防止他们着凉。⑶对走路困难的长辈,要时时加以搀扶,提防他们摔跤。

⑷有空时,陪他们说话、聊天,给他们解闷,不要嫌弃老人说话唠叨。⑸老人病了,要细心照料,帮助送水、喂药;洗脚或擦身等。

3.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上学时、放学回家或外出时,应主动向长辈打招呼和表示问候。

小学生礼仪训练之五·会用礼貌用语

训练要点:

1.熟练掌握“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十字文明礼貌用语。2.正确使用敬语。如“贵方、久仰、包涵、拜托、令尊、贵庚、高寿”等等。3.学习使用雅语。如:请喝茶、请慢用等。⑴学会问候。

⑵学会感激: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别人为你提供了帮助,你都应该表示感谢。⑶需要别人帮助,应“请”字当先。

⑷学会道歉,因某种原因给他人带来不便、甚至造成损害或伤害时,应及时道歉。

光辉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课程教材----小学生礼仪

⑸学会告别。

4.与人交谈,应态度诚恳、语言文雅、声调平稳、神情自若、面带微笑、保持适度距离。

小学生礼仪训练之六〃坐、立、行、卧的优美姿势

训练要点:

1.“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卧如弓”。2.优雅漂亮的坐姿:

上体直立,头部端正,双目平视,两肩齐平,下颌微收,双手自然搭放,双膝并拢。3.正确美观的站姿:

上体直立,头正目平,收颌梗颈,挺胸收腹,双譬下垂,立腰收臀,嘴唇微闭,表情自然。4.潇洒优美的行姿:

上身挺直,头正目平,收腹立腰,摆臂自然,步态优美,步伐稳健、动作协调,走成直线。5.大方得体的卧姿: 6.合理恰当的蹲姿:

掌握高低式、交叉式、半蹲式、半跪式四种蹲姿。7.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

小学生礼仪训练之七·使用电话应注意的礼仪

训练要点: 1.正确地接电话:

⑴养成电话铃响后中断时立即接听和语调温和地自报家门的习惯。比如:您好!这是ⅩⅩⅩ。请问您找哪位?”

⑵若是找其他人的电话,应让对方稍等,然后迅速叫来听电话的人;若是对方要找的人不在,要询问对方是否有事需要自己转告。

⑶在接听别人的电话时,应由对方先结束谈话。如果有特殊情况,可委婉地告知对方并尽快结束谈话。

⑷在电话机旁放上笔和卡片纸,便于记录、查询、转达。2.正确地打电话:

⑴要选择适当的打电话时间。⑵查清号码,正确拨号。⑶接通后,先报出要找的人名。⑷通话声音要清晰,时间不可过长。

光辉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课程教材----小学生礼仪

⑸为方便使用(节约时间),应把常用的电话号码记在电话薄上并放在电话机旁。3.宽容地对待打错的电话。

4.文明使用公用电话,爱护公用电讯设施。

5.牢记和正确使用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119、120、110等。

小学生礼仪训练之八·就餐饮食有讲究

训练要点:

1.入座时应请长辈先坐,女士先坐,客人先坐,待别人坐定后,自己才可入座。2.平时等父母及家人一同就餐;做客时主人未示意开始,不要动筷。自己先吃完饭时,应礼貌的叫他人“慢用”。做客时主人未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3.就餐要文雅,要细嚼慢咽,不要发出不必要的声音,或边吃边说。

4.不要挑食,不要剩“碗底”,更不要独食。父母给自己做好吃的,也要让父母先偿或给他们留部分。

5.正确使用筷子,忌敲筷、掷筷、叉筷、插筷、浑筷、舞筷。

6.喝汤要用汤勺舀到小碗内用汤匙送到嘴里,不要将汤碗直接就口。切不可口对着热汤吹气;喝汤不能发出响声。

7.掌握中国人的饮茶礼仪。能演示“功夫茶”的操作程序:嗅茶、温壶、装茶、润茶、冲泡、浇壶、温杯、运壶、倒茶、敬茶、品茶。8.严禁少年儿童喝酒。拒食国家保护动物。

小学生礼仪训练之九·尊敬国旗

爱护红领巾

训练要点:

一、升降国旗的礼仪

1.每个学生从小就应懂得尊重和热爱国旗、国歌、国徽是爱国的具体表现之一。2.会唱国歌,集体唱时声音要响亮、整齐。

3.升降国旗时要面对国旗立正、脱帽,行注目礼或队礼。在升降国旗仪式的过程中,所有人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走动、嬉闹谈笑和东张西望。

4.切不可随手乱放国旗,要叠好并妥善保管,以免弄脏弄破,亵渎国旗的严肃性。

二、少先队礼仪

1.能正确行队礼:右手五指并紧,高举过头顶。了解行队礼的场合。2.能正确佩戴红领巾和呼号,不损坏红领巾。为红领巾争光添彩。

光辉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课程教材----小学生礼仪

3.了解少先队集体活动的一般礼仪;践行少先队员的八字优良作风:诚实、勇敢、活泼、团结。

小学生礼仪训练之十·注意仪容仪表

训练要点:

1.初步了解着装要考虑时间、地点、场合三要素,着装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气质与情操。

2.始终保持衣着整洁。在校期间穿校服,佩带红领巾和校徽。

3.注意发式:女生应以理短发或梳辫子为宜,不留披肩发,男生不留长头发,要勤洗头、勤洗发,严禁怪异发型。

4.戴帽宜端正,入室需脱帽,在一些特殊场合更应注意戴帽的礼仪。5.严禁学生戴首饰;严禁学生穿高跟鞋、拖鞋、短裤、背心上学。6.勤剪指甲,早晚刷牙洁面,常更衣换鞋,注意个人卫生。

小学生礼仪训练之十一·学生之间友好相处

训练要点:

1.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不打架、不骂人,不起侮辱性的外号,不说伤害同学的话,不做伤害同学的事。

2.同学之间要互相友爱:热心给成绩差的同学或生病的同学补课,不歧视并经常帮助有残疾的同学;关心低年级同学,不欺骗弱小。

3.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男生懂得尊重和照顾女生是应有的礼貌。

4.到同学家不能乱翻别人家的东西;可否在同学家留餐、留宿,一定要慎重,要懂得借故推辞,要征得父母的同意。

5.主动与新来同学打招呼,把集体的温暖和大家的关爱传递给他(她),让其尽快适应、共同进步。

6.要与人为善,学会宽容,谨慎地结交朋友。

小学生礼仪训练之十二·大型活动(集会)礼仪

训练要点:

(一)(大型活动等)集会礼仪

光辉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课程教材----小学生礼仪

1.准时到场。

2.自觉服从组织人员安排、按指定地点就位。3.集会开始后,不要随便走动和发出声响。4.保持场地洁净。

5.退场时必须按顺序,避免拥挤堵塞造成事故。

(二)剧场(影院)礼仪

1.做文明观众:保持安静,讲究卫生,不影响他人。2.在节目精彩处或结束时,应报以热烈掌声向演出人员致意。

(三)庆祝活动礼仪

1.在喜庆场合穿着与季节和自己身份相一致的服饰,面带微笑、精神饱满。

2.受奖时,面带微笑,向颁奖者行队礼或握手礼,双手接奖状证书或奖品,转身向观众示意,行鞠躬礼后可高举奖状、奖品、鲜花等。3.发言开始和结束都应向领导和听众致意。

小学生礼仪训练之十三·课堂礼仪

训练要点:

1.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懂得,课前作好充分准备是一种起码的礼貌,是对老师的尊重。作为学生应在预备铃一响就立即进入教室,准备好课本、联系本、文具等,安静端坐,恭候老师的到来。

2.一堂课起始时的礼仪规范:

“上课”时:[班长]:起立!礼,立正、目视老师,[全体同学]:(鞠躬礼)同时喊:“老师好!”[老师]:“同学们好!”(点头礼)。[班长]:请坐!

下课时:[班长]:“起立”,[全体同学]:(立正、目视老师)鞠躬礼“谢谢老师!”[老师]:同学们再见!

3.上课迟到,应先敲门或喊“报告”,得到老师谅解和允许后,方可悄悄入座。4.回答问题时,应先举半臂右手,经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专心听讲,不嘲笑回答错的同学。

5.读、写、坐姿应规范统一,科学,有利于身心健康。忌东倒西歪。

6.严守课堂纪律,不私下说话,不做小动作,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上好每一节课。

光辉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课程教材----小学生礼仪

小学生礼仪训练之十四·学校集体生活中的礼仪

训练要点:

1.遵守作息时间,不影响他人学习或休息。

2.爱护公共财物;未经允许,不许动用别人的东西。3.关心他人,做事先替他人着想。

4.按规定做值日,搞好个人卫生,维持公共卫生。

5.不可私翻私拆他人的日记和信件,不可打听他人的隐私,不要瞎传话。6.人人遵守游戏或活动规则,一起玩游戏,共同参与活动,7.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安全。8.为他人服务,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9.热爱班集体和学校,维护集体荣誉,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小学生礼仪训练之十五·中国传统节日礼仪

训练要点:了解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礼仪习俗

1.了解并参与体验春节扫尘、办年货、吃团年饭、守岁、放鞭炮、拜年、贴春联、贴年画等等礼仪习俗,践行春节活动的各种礼仪(如:和家人一起扫尘、办年货、包饺子,说话或做事要图吉利,放鞭与否要遵守规定并注意安全,走亲访友登门拜年等等。2.了解并参与体验元宵节舞龙狮、观(放)灯,猜灯谜、吃元宵等礼仪习俗。外出参与观灯、表演要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注意安全。

3.了解并参与体验清明节持鲜花为故人扫墓、焚香烧纸或为英烈扫墓、敬献花圈,结伴踏青,放飞风筝等礼仪习俗。

4.了解并参与体验端午节挂艾叶或菖蒲,吃大蒜头、吃粽子,划龙舟,互赠节礼等礼仪习俗。

5.了解并参与体验中秋节赏月吟诗、吃月饼、赠送礼物等礼仪习俗。

6.了解并参与体验重阳节登高(登山远足)、插茱萸、吃重阳糕等礼仪习俗。开展敬老活动,向老人表达敬意之情。

7.简要了解我国其他传统节日,如:“三月三”、“冬至”、“腊月”等节日的礼仪习俗。

小学生礼仪训练之十六·怎样做客和待客

训练要点:

(一)待客:

光辉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课程教材----小学生礼仪

1.迅速开门或主动到门外迎接客人,热情与客人打招呼,如果客人手提重物,应主动帮忙,对长者或体弱者可上前搀扶。

2.进入室内后,一般请客人坐在最重要的座位上,然后拿茶水、糖果招待。冲泡茶时首先要清洁茶具,每杯茶以斟杯高的2/3为宜,敬茶应双手捧上放在客人的右手上方,先敬尊长者。

3.之后,及时与客人交谈(寒暄),不冷落客人。假如客人有事要求与父母交谈,则应主动回避。父母不在家,非常熟悉和客人才迎进门;对陌生的来客,可借故请其改日再来。4.客人提出告辞,通常要婉言相留,等来客起身后再起步送至门外,并说:“请慢走……,欢迎您再来!”

(二)做客:

1.选择适当的时间,最好事前同对方约定时间。2.做客时穿戴要整齐,仪容要整洁。

3.进门前要按门铃或轻轻敲门,待有回音或有人开门后方可进入。4.主人斟茶或给糖果,应起立双手接过,并说“谢谢”。

5.不可与表弟表妹等小伙伴一起忘情嬉闹,不可随便进入大人的卧室和乱翻别人的东西。6.离开亲友家时,要郑重其事的告别。

7.送礼关键在表达心意,不在于贵重与否;小学生是完全消费者,一般不提倡送礼。

小学生礼仪训练之十七·打招呼、介绍和交谈

训练要点:

(一)打招呼:面带微笑,目视对方,正确称呼,大声问候!

1.使学生明白打招呼是人类最通用、最起码的交际形式,是人与人之间友好的纽带,简单的招呼可传达多种多样的善意。

2.学生应经常做到:上学离开家、放学离开家时,应与父母及亲人打招呼;每天第一次看见学校领导和老师也应打招呼;在路上遇到老师或其他亲戚、朋友或熟人也应打招呼。3.熟练地掌握一些常见的招呼语和打招呼的方式。

(二)介绍:包括介绍他人、介绍自己和接受介绍。1.介绍他人:

(1)要先向对方 打招呼,“×××,请允许我向你介绍……”

(2)要注意先后顺序:一般是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士介绍给女士。

(3)语言要清楚、明确,避免过分赞扬夸大。

2.介绍自己:必须镇定而充满信心,应善于用自己的眼神表达自己的友善、关怀及渴望

光辉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课程教材----小学生礼仪

沟通的心情。

3.接受介绍时应:起立;目视对方,面带微笑;握手;问候对方,并复述对方姓名;(双手接名片)……

(三)交谈:

1.学会倾听:集中注意力,真心诚意的倾听;要有耐心,不能随便打断别人讲话;偶尔的提问或提示可以澄清谈话内容,给讲话者以鼓励;适时给予反馈。2.适度寒暄或闲聊,学会赞美他人。

“诗韵华章”六一经典诵读篇目 篇4

国学经典诵读大会主持词

主持人AB(男女二人)

AB:老师、同学们好!

A:我们育贤第四小学“诗韵华章”经典诵读班的同学,自本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醉心于经典诵读,快乐地成长。

B:我们从《论语》《道德经》那里聆听圣贤的睿智话音。

A:我们在《诗经》响过的远古悠悠风铃里陶醉,也从《楚辞》里体味追怀故国的苦恋行吟。B:我们更是欣赏到了《唐诗宋词》那千帆竞驶的银汉星空和璀璨星光,……

AB:我们仰望,我们放歌,让幼小的心田得到永恒的润泽!

1、——(合诵)

A:《论语 学而第一》 A:《礼记 大道之行也》 A:《 大学 大学之道》

2、——(个人朗诵)

B、《诗经》是我们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我们的文化之源。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让我们去采撷那一颗颗明珠,感受祖先那纯真的情怀吧。《关雎》 《子衿》 《桃夭》 《蒹葭》

3、——(合诵)

A:二千多年前,有一位遭昏君奸臣放逐而行吟泽畔、九死尤未悔的诗人,面对祖国的沦亡忧心如焚,他只能用悲怆激昂的诗来讴歌那些为保卫国家百姓誓死不屈的战士。请听《楚辞 九歌 国殇》

4、——(领诵)

B: 初唐诗人张若虚的名篇 《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唐诗之冠,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春夜的月光下,大江急流,奔腾远去,与大海相会,永恒的江山,无限的风月,给我们的是一种

少年式的人生哲理和夹着悲伤、怅惘的激励和欢愉。请听《春江花月夜》

5、(个人诵读)

A:“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去听古人留给我们的短小隽永的古文,轻轻松松地获得最纯正的文言的启蒙,感受其中最纯美的思想情怀。《陋室铭》 《爱莲说》

6、——(集体诵读)

A、春天,是少年的春天。B、中国,是少年的中国。

A、天地苍苍,乾坤茫茫,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

B、我们肩负沉甸甸的嘱托,我们憧憬美好的未来。AB、让我们一起唱响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挥笔写就的经典名篇——《少年中国说》

结束语:

A:“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身为中国少年,我们又是中华文化香火的传递者。B:中华诗文,将从我们的少年时代开始,伴随我们人生,谱写未来更精彩的乐章!

四年级经典诵读篇目 篇5

1.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杜 牧 2.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 牧 3.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 隐 4.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范仲淹 5.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 6.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王安石 7.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 8.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苏 轼 9.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 轼 10.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 轼 11.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苏 轼 12.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李清照 13.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曾 几 14.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陆 游 15.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陆 游

第一首 清 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者简介: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作品简析: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行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明快。

第二首 江南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作品简析:《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是晚唐诗人杜牧所写的山水诗,这是一首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言绝句。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其实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厌恶。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著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当然,在欣赏的同时,偶尔浮起那么一点历史感慨也是可能的。表达了作者的情绪很中性,仅仅是在单纯地写景、咏春。

第三首 蜂

罗 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作者简介: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作品简析: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

第四首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作者简介: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为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有《范文正公集》传世。[7] 作品简析:《江上渔者》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第五首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江右民系,北宋临川盐阜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4]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等。

作品简析: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元日”是阴历正月初一。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第六首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品简析:《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

从字面上看,该诗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

第七首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其一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其二

桑条索漠栋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作品简析:《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都是题壁诗,其中第一首广为流传。此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

第八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 轼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其文汪洋姿势,豪迈奔放,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作品简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有6首,其中第一首最为著名。这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

第九首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 轼

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品简析:饮湖上初晴后雨即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绝,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其中第二首广为流传,此诗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描写概括品评,尤其是后二句,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第一首一般选本不收录,其实这首诗也写得不错,其首句就把西湖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两首对照,能更好地把握作者写诗时的思想感情。

第十首 惠崇春江晓景

苏 轼

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作品简析:《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1085年(元丰八年)于汴京所作,原诗共两首。惠崇是宋朝著名的画家、僧人。《春江晚景》是他的著名画作。苏轼根据画意,妙笔生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是苏轼题画诗的代表作。

第十一首 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品简析:《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之后的感想,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的西林寺时的作品。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生活哲理,来告诉读者要想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

第十二首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作品简析: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第十三首 三衢道中

曾 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作者简介:曾几(1084~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赣州(今属江西)人,徙居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为著名诗人陆游的老师。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

作品简析:这首诗是曾几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是一首纪行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第十四首 示 儿

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长期的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的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一生创作诗歌9300余首,这些诗中大多数都是与抗击侵略者的有关的。或者描写火热的军中生活,“失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或者寄托自己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和自己空抱一腔报国热情的愁闷心情。

作品简析:《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写下的遗嘱诗,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真挚强烈的爱国之情。这首诗用笔曲折,真切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流露,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第十五首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作品简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这组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陆游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闷热和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心头枨触,成此二诗。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第二首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

(其一: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上一篇:黄香字文强文言文翻译下一篇:启功观后感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