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积累

2024-07-21

语文教学中的积累(共12篇)

语文教学中的积累 篇1

积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规律, 但是, 长期以来,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许多语文教师本末倒置, 把重点放在文章内容的分析和规律的灌输上, 结果教师越教越虚, 学生越学越空。没有人只是掌握了一些语文规律、记住了几条写作方法就成为驾驭语言的高手的。一个人如果语言贫乏, 思想肤浅, 知识薄弱, 那就不可能有较强的理解能力, 谈不上能正确、熟练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学语文, 得有充分的语言材料的储备和思想积淀, 才能逐步形成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语文教学切不可忽视积累。语文教学中的积累,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丰富语言

古人云:“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只有掌握丰富的词汇, 才能把内容传达得准确生动。干瘪的词汇, 刻板的句法, 令人感觉面目可憎。而纯熟的语言来自于平时不断的积累。积累语言包括优美的词语和各种熟语, 如成语、谚语、歇后语, 还有名言、警句、对联、歌词、诗句, 等等。语言的积累, 需要在平时读书时形成一种对语言的敏感。

首先, 我们应该注意从教材中吸收营养。教材所选的佳作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名篇, 内容深邃, 用语精当, 是丰富语言积累的最好材料来源。

其次, 注意在课外加强积累, 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 浏览报纸杂志, 处处留心, 随时摘录那些用得精当或自己觉得有用的词语, 语言的积累, 尤其要注意那些内涵着传统文化精髓的古代文学精品语言。古代许多优秀的文学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优秀的语言大师, 他们留下来许多精粹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遗产, 这些语言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只有通过长期、稳固的储存和积累, 通过长期反复的酝酿和领悟, 才能使学生受到语言和文化的滋补, 奠定语言和文化功底。

最后, 语言的积累还可以来自于生活, 那些来自于人民群众的、活泼泼的、富有生活气息或富有表现力和时代感的语言, 都是要积累的对象。语言大师老舍、赵树理那些亲切的、生动的乡俗俚语, 都给我们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 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积累语言不是孤立的词语积累, “字不离句, 句不离篇”, 只有在语境中积累的词语才富有生命力。不仅积累语境中的动态的词语, 而且经过反复的揣摩, 积累语感, 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有人这样设计了一节语言积累课:让学生课下收集有关离别的诗词、名句等, 然后拿到课堂上展示、集锦。同学们收集到的有“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有“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有“请君看取东流水, 方识人间别意长”, 有“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等等, 古今中外, 非常丰富。最后, 让同学们选取一些灵活运用, 写一段或一篇文章。不少同学写得文采斐然, 这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积淀生活

学习语文, 必须具备深广的生活基础, 真正地熟悉生活, 获得丰厚的有审美意义的生活素材的积累。生活体验单薄的人是肤浅的, 不可能具有深邃的思想, 也就不可能具有深刻的理解和表达。陶行知在创办晓庄师范时说:“我们要以宇宙为学校, 奉万物为宗师, 蓝色的天空是我们的屋顶, 灿烂的大地是我们的屋基。”“处处留心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我们要把语文学习引入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去。要表现生活就要先认识生活, 体察生活, 只有对作为存在的客观事物进行观察, 熟悉它、理解它, 才能写得具体、真实生动。老舍说:“我生在北京, 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 和卖酸梅汤、杏儿的声音, 我都熟悉……我敢放胆去描写它。它是条清溪, 我每一探手, 就摸上条活泼泼的鱼儿来。”对学生来说, 教师可引导开展社会调查、访问等活动, 还可以经常把一些时事或社会上发生的典型事件讲给学生听, 让他们发表评论, 从而挖掘出其中的深意, 间接丰富自己的阅历, 增加对生活的理解。要让他们学会自觉地留意周围的生活, 包括人、事、物及其相互间的复杂关系。在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时, 要指导学生理解生活, 没有理解, 就是熟视无睹, 只有真正理解了, 才会有创作的冲动。只有做到视有所见, 听有所闻, 心有所思, 思有所感, 方可握笔, 发而为文, 才能从一丝清风中嗅出春天的气息, 从一声轻唤中听出人间至爱, 从一个背影中读出世间沧桑。生活是一座开发不尽的资源宝库, 只有与生活相联系的语文, 才能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在内容上不断获得“源头活水”, 而不致流于空泛。

三、积累素材

直接生活经验的积累毕竟是有限的, 语文学习, 还必须培养学生养成博览群书、分类归纳的习惯, 让他们通过博见多闻、兼收并蓄、思考吸收来获得积累, 掌握广博而专深的社会历史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语文教育的价值目标是生存教育、终身教育和人生教育。扩大学生的视野,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是促进学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要途径。教师可选择一定数量资料, 分类整理, 使学生掌握信息, 开拓视野, 积累素材, 以便于应用。作为语文课的辅助材料, 这些素材和文章可涉及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艺术、军事等, 可以是最新动态, 如“金融危机”“嫦娥探月”“舟曲泥石流”, 也可以是古代的“苏武牧羊”“唇亡齿寒”“管鲍之交”。这些素材和文章, 可通过板报、剪贴和印刷交给学生, 人手一份, 学生写起文章来, 积累得多, 思想更新得快, 视野不断开阔, 运用起来便左右逢源, 得心应手。还要培养学生学会自己发现、收集、归纳素材的能力。吴晗说过:要记住:一个人要想在学业上有所建树, 一定要坚持这样作卡片、摘记。再者, 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筛选, 锻炼学生独立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并逐步摆脱依赖教师命题作文的习惯, 自己选题, 只有视野开阔, 写起文章来, 才能力透纸背。近年来, 作文试题在内容上呈现综合性, 大大增加了命题的难度, 同时, 也给考生特别是优秀考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更能全面、准确地考查考生的文化视野和知识储备。

四、掌握技巧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学的方法, 授之于“渔”, 这种能力包括平时阅读圈、点、批划、注、评等能力, 包括梳理思路、理清结构、归纳主题、把握特点、评价鉴赏的能力, 以及写作时选材、定体、布局谋篇、修改的能力。这些技巧, 必须让学生真正理解, 能够灵活运用, 而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例如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的小技巧, 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领悟, 同一个意思, 有人这样表达:“世界上有许多事情, 其实我们是能做好的。”而有人写成:“花儿对自己说, 我能, 世界上便有了纷繁多姿的色彩;柳条对自己说, 我能, 世界上便有了绿意撩人的脉脉含情;云儿对自己说, 我能, 世界上便有了缥缈梦幻的天涯海角。”学生马上领悟到运用博喻, 化抽象为具体可以使文章富有文采。

积累对于学生来说, 正如一株禾苗, 从阳光、空气、土壤里吸收各种营养, 从而根牢、茎壮、叶茂, 最终结出丰硕的的果实, 不但对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激励和开发的作用, 而且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导向和调节的作用, 语文教育切不可忽视积累。

参考文献

[1]巢宗褀.语文教学研究与案例.

语文教学中的积累 篇2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特别是语言的积累,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感。其实在语文教学中关于“积累”的话题存在已久,而在新课标下又有着新的内涵。要想提高语文水平,就必须重视积累问题,不但要在语文的基础训练中加强语言文字的积累,还要深入去研究积累的规律、教学方法、训练方式等,以此提高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积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特别是语言的积累,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感。其实在语文教学中关于“积累”的话题存在已久,而在新课标下又有着新的内涵。我们要想提高语文水平,就必须重视积累问题,不但要在语文的基础训练中加强语言文字的积累,还要去深入研究积累的规律、教学方法、训练方式等等,以此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就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以供大家参考。

一、加强语言生活积累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写起作文来可以说是奋笔疾书、一蹴而就、一气呵成,一点都不为难,潇洒自如。同学们感到非常羡慕。还有的人说起话来井井有条、条条是道,毫不紊乱。这些与他们的思维灵敏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与他们的知识功底深厚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他们平时非常重视积累,他们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这样说起来和写起来才能马到成功、毫不畏惧。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重视积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更要重视生活的积累,鼓励学生能够认真去观察生活,走进生活,达到积累的目的。

二、强化积累阅读

语文教学要从教师指导上下工夫,要精心指导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些积累问题,比如,要对学生的说进行适当的指导,从汉语拼音开始一直到字、词、句的训练,甚至是课本中的一幅插图,都要让学生认真地去理解记忆,这样使他们的说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素材。当然还要重视课文的朗读。通过朗读能够使学生感受语言,记忆语言,积累语言。在阅读中还能使学生去拓宽范围,我们要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读,奠定积累的基础。要提倡学生背诵,学生青春少年,记忆力非常强,趁此大好时光开发他们的记忆潜力,让他们去背诵课文,去寻找那些词句优美的文章,积累自己的文学基础。

三、重视运用

积累固然重要,但是不能缺少运用,因为只有运用才能使这些积累成为“活水”,才能不至于忘记那些积累。我们都知道,谁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名字,就是因为经常去使用,而对于已经积累的东西,我们一定不能停放在那里,要及时灵活地运用,这样就会使它们变成活水,越积累越多,形成了滚雪球式的效应。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做到这一点,不能忽视不去应用。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积累是非常关键的,我们教师要重视起来,指导学生做好这个重要的事情。

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积累 篇3

一、情感积累可催生“对话”

教学层面上的“对话”是多方面的:学生与作者、学生与编者、学生与文本主人公、学生与老师之间等,想要产生良好的“对话”效果,都离不开情感。情感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从生情,入情,到动情,只有阅读主体对阅读客体的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否则就是隔靴搔痒。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为了达到动情效果,学生粗粗地读了一遍课文,就播放哀乐示范朗读,意在激发学生的情感。没想到一听哀乐,一些学生就装腔作势地扮哭腔,听课老师满脸愁云。学生的情感产生要有一个过程,这位老师在这个环节上处置不当就是没有学生的情感积累意识。上世纪70年代离今天的学生已较远,学生不了解课文叙述的背景,情感怎么能调动得起来呢?而另一位老师的做法是让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对周总理从认识到理解再到感动,循序渐进。具体做法是以歌颂总理的诗为切入口,以周总理的事迹为铺垫,通过朗读课文,学生从认识周总理再到被周总理的高尚品格所感动,学生的情感在认真阅读的过程中得到升华,从而提升了对话的质量,学生对描写人们怀念周总理的语言也进而内化。语言是静态的,只有通过朗读时才能在学生的脑子里形成意象,进而感受文本语言所描绘的情境,产生情感。情感像一条彩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情感是一条纽带,连接着教材、老师和学生。传递教材情感和学生情感的是老师。语文老师要有丰富的情感,善于借助脸部表情、手势等无声的语言感染学生,运用语调、节奏等以情传情。可见,语文教学的过程,是老师、学生的情感随着教材的感情起伏、推进、延续的积累过程。

二、情感积累会促进表达

情感升华达到一定程度时,阅读主体自然会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表达,或哭、或笑、或泪;或语言、或动作、或心理。语文教材是培养儿童情感的好材料,情感的积累能促进学生的表达,拿阅读教学来说,当学生被文本内容感染时,他的情感便生发为内部语言,这种情感一旦丰富起来,内部语言便自动外化为学生的言语表达。

如《一夜的工作》的教学,要想激发学生对工作认真、生活简朴的周总理的敬仰之情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情感积累促使学生走近周总理,走进他的内心。一位老师是这样促使学生积累情感的:导入新课时播放有关周总理的录像片段,让学生初步了解周总理,接着把文本细化,定格,放大,致力探求文字背后的内涵与精髓,从而悟情,接着通过反复朗读深化情感,最后学生会有如鱼得水的表达。你看,老师问:“同学们,你有什么话想对总理说吗?”学生倾吐了精彩的肺腑之言:“周总理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给了千千万万的人民。您,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学生诗意般的表达来自情感的积累。

在习作表达上更是如此,叶圣陶说:“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表达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很明显,叶老是把思想情感的积累与知识语言的积累相提并论的。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但是在他们的笔下,丰富的情感往往显得异常平淡。是他们不善于表达情感吗?不,是他们除抓不住生活中能表现情感的细节进行描写外,最主要的是学生缺少情感的积累。语文老师就是要从学生平淡的文字中去发现他们的情感闪现之处,通过心与心的交流帮助学生回忆、沟通,再现当时的情境,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激起他们情感的涟漪,使之迸发出真实的情怀。

三、情感积累能深化体验

“情感”本质上是一种切身的体验,即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其功能主要是动力作用,体现在对意向的调节、维持和定向上,它与认识一起,从不同角度对教学过程施加重大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我们以《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阐述这个道理。

《只有一个地球》本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情感的积累来与地球对话呢?特级教师王崧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一是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以丰厚信息,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某种生态灾难——认识地球。二是通过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以彰显形象,让学生说说随着生态灾难的降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同时通过拓展背景以激发学生情感,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每天发生在地球上的污染数据,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三是通过奇特联想深化感悟,让学生说说现在读着“生态灾难”四个字,自己有什么感受。正是文本的字词句,将语文和人文牢牢地粘在了一起。教师首先从地球的外形、作用等方面让学生认识它,再通过人们对地球的破坏和地球对人类的贡献的对比中感悟它,最后联系生活体验加深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认识是情感的产生的基础,感悟是情感的深化,体验是情感的升华。这个过程是情感积累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再怎么读课文,学生的体验是没有这么深的。

作者单位 福建省宁化县实验小学

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积累 篇4

一、情感积累可催生“对话”

教学层面上的“对话”是多方面的:学生与作者、学生与编者、学生与文本主人公、学生与老师之间等, 想要产生良好的“对话”效果, 都离不开情感。情感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有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从生情, 入情, 到动情, 只有阅读主体对阅读客体的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 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否则就是隔靴搔痒。

例如, 一位老师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 为了达到动情效果, 学生粗粗地读了一遍课文, 就播放哀乐示范朗读, 意在激发学生的情感。没想到一听哀乐, 一些学生就装腔作势地扮哭腔, 听课老师满脸愁云。学生的情感产生要有一个过程, 这位老师在这个环节上处置不当就是没有学生的情感积累意识。上世纪70年代离今天的学生已较远, 学生不了解课文叙述的背景, 情感怎么能调动得起来呢?而另一位老师的做法是让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 对周总理从认识到理解再到感动, 循序渐进。具体做法是以歌颂总理的诗为切入口, 以周总理的事迹为铺垫, 通过朗读课文, 学生从认识周总理再到被周总理的高尚品格所感动, 学生的情感在认真阅读的过程中得到升华, 从而提升了对话的质量, 学生对描写人们怀念周总理的语言也进而内化。语言是静态的, 只有通过朗读时才能在学生的脑子里形成意象, 进而感受文本语言所描绘的情境, 产生情感。情感像一条彩带, 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情感是一条纽带, 连接着教材、老师和学生。传递教材情感和学生情感的是老师。语文老师要有丰富的情感, 善于借助脸部表情、手势等无声的语言感染学生, 运用语调、节奏等以情传情。可见, 语文教学的过程, 是老师、学生的情感随着教材的感情起伏、推进、延续的积累过程。

二、情感积累会促进表达

情感升华达到一定程度时, 阅读主体自然会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表达, 或哭、或笑、或泪;或语言、或动作、或心理。语文教材是培养儿童情感的好材料, 情感的积累能促进学生的表达, 拿阅读教学来说, 当学生被文本内容感染时, 他的情感便生发为内部语言, 这种情感一旦丰富起来, 内部语言便自动外化为学生的言语表达。

如《一夜的工作》的教学, 要想激发学生对工作认真、生活简朴的周总理的敬仰之情有一定难度, 这就需要情感积累促使学生走近周总理, 走进他的内心。一位老师是这样促使学生积累情感的:导入新课时播放有关周总理的录像片段, 让学生初步了解周总理, 接着把文本细化, 定格, 放大, 致力探求文字背后的内涵与精髓, 从而悟情, 接着通过反复朗读深化情感, 最后学生会有如鱼得水的表达。你看, 老师问:“同学们, 你有什么话想对总理说吗?”学生倾吐了精彩的肺腑之言:“周总理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 给了千千万万的人民。您, 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学生诗意般的表达来自情感的积累。

在习作表达上更是如此, 叶圣陶说:“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 其实就是综合表达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很明显, 叶老是把思想情感的积累与知识语言的积累相提并论的。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但是在他们的笔下, 丰富的情感往往显得异常平淡。是他们不善于表达情感吗?不, 是他们除抓不住生活中能表现情感的细节进行描写外, 最主要的是学生缺少情感的积累。语文老师就是要从学生平淡的文字中去发现他们的情感闪现之处, 通过心与心的交流帮助学生回忆、沟通, 再现当时的情境, 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 激起他们情感的涟漪, 使之迸发出真实的情怀。

三、情感积累能深化体验

“情感”本质上是一种切身的体验, 即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 其功能主要是动力作用, 体现在对意向的调节、维持和定向上, 它与认识一起, 从不同角度对教学过程施加重大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 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我们以《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阐述这个道理。

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积累 篇5

张志功先生说过: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应该注意在阅读教学中多让学生积累语言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积累的方式各不相同:读中积累、背中积累、学中积累、用中积累、课外阅读中积累等。我就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开辟语言积累途径、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方法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朗读中丰富积累 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

重视诵读,是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更是谆谆告诫: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这些真知灼见揭示了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学习语言,就得多读。

《你姓什么》是一篇儿歌,介绍了许多音近形不同的姓氏,很简短。儿歌有三段,第一小节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在读正确的基础上,我请了两个小朋友和我一起来配合读,一方面要注意读出一问一答的语气,另一方面要注意人称“你、我、他”。一开始的配合读,还是有难度的,在我的引导下,我们三个人完成了合作朗读。接着我请三人一组合作自由读,再请了两个小组上讲台交流读,效果非常好,既读出了语气又理解了人称。

叶圣陶先生曾把有感情的读称为“美读”,并指出,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在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因而、教师要注意引发学生在朗读中动情,主动积极地积累语言。如:《国庆节的晚上》一课,景美文美,它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国庆节晚上天安门广场美丽的景象,尤其是描写焰火形状的几句话,焰火一个接一个,像一颗颗流星,像一朵朵菊花,像一串串珍珠,像一挂挂瀑布„„让人宛如置身在美丽的焰火中,大人看了也觉喜爱,更何况是小朋友呢?我就先让小朋友自由读这段话,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再把喜爱的感觉读出来,挑战读,配上动作表演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学生融入了优美的文字中,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

二、品析中深化积累

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可在品析中积累。我们强调在品析鉴赏中积累语言,就是要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而应在好词佳句的鉴赏中,深化认识融会贯通,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如《小山羊和小熊》一课,在一个冬天的夜晚,小山羊路过小熊家,对小熊说:“熊哥哥,外面风大雪大,能让我在您这儿住一夜吗?”一个夏天的夜晚,下着倾盆大雨。小熊路过小山羊的家,对小山羊说:“山羊弟弟,外面风大雨大,让我在您这儿住一夜吧!”同样是请求住宿,可是小山羊和小熊问话的语气是不一样的。我让学生读读这两句话,找找有什么不一样。通过朗读、讨论,最后得出:小山羊是在请求住宿,说的时候很客气,从多了个‘能’字和一个问号可以看出;而小熊则是在要求住宿,从‘让’字和一个感叹号看出。

又如《小兔和树的对话》一课,秋天,小兔看到枫树的叶子变红,感觉很奇怪,看到桦树叶子快掉光了,感到很担心,看到松树叶子又多又绿,感到很着急。在同学们学习了课文,理解了内容后,我又一次带学生回归到整体,问:“奇怪、担心、着急”能否交换?学生经过思考,回答:不能交换。因为小兔对枫树叶颜色由绿变红感到疑惑,“担心”是因为桦树掉叶而怕他生病,当小兔知道了掉叶是为了平安过冬,看到松树还有很多叶子,就很紧张很紧张,怕松树不能平安过冬,担心的程度越来越深,就变得着急了。这样,学生在品词、品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了语言,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仓库储备”。

三、背诵中沉淀积累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人读书,历来是读过来背过去的,读背得多了,肚子里装满了诗词文章,就逐步掌握了读写规律和方法。背书的过程,就是咀嚼、消化、吸收、储备语言营养的过程。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佳作,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必要途径,也是培养语感的一种重要方法。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材中的儿歌、短文琅琅上口,语言浅显易懂,通过背诵,让学生不断充实语言库存。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更高了,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形成能力。在指导学生背诵的时候,我告诉学生,读到能背下来时不要停下来,应再读几遍,这样才能记得牢,背诵后忘得最快的是开头十几天,因此,在熟读成诵后隔三差五就要复习一下。

平时,我也经常进行情境训练,以便对背诵的内容进行运用、巩固。如《一粒种子》,种子钻出地面以后,会看到什么?学生就把前一课曾经背诵的内容自然而然地复述了出来:种子看到了在雨中穿梭的燕子;种子看到了绿色的柳叶,红色的桃花;种子看到了一条清凌凌的小河,河里的鱼儿欢快地摇动着尾巴„„曾经背诵过的内容顷刻间变成了自己的语言自如地运用起来,多么优秀的学生!所以,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巩固背诵,沉淀积累。

四、运用中内化积累 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成功片段,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运用迁移的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沉淀语言素材。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已有的语言,是深化积累的最佳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设计灵活的形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沉淀积累。如上古诗《所见》,我先出示一幅牧童坐在牛背上的唱歌的图画,让学生说说谁在哪里干什么?学生说一个小朋友坐在牛背上唱歌。于是我告诉他们像这种放牛、放羊的孩子称为“牧童”,而两腿分开坐称为“骑”。我再请学生用上这两个词来说一句话,学生说得很规范: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唱歌。显然,他们已经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地运用。

如在教学第三册的语文快乐宫5的第一大题时,有三幅图,四个词分别是“挨挨挤挤、郁郁葱葱、亭亭玉立、晶莹透亮”,问这些词可以形容什么?亭亭玉立的荷花,晶莹透亮的石榴子儿„„学生都准确地把相应的图画的意思说了出来。我说:“刚刚你仅仅根据图意说了一个词组,能否用上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呢?”“夏天到了,亭亭玉立的白荷花从挨挨挤挤的绿荷叶之间冒出来,美丽极了!”低年级虽然还没有写作文的训练,但老师可以从写一句话着手,这既激活了学生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达到语言的再积累。老师对那些用词准确、词汇丰富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调动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内动力。

又如上好儿歌《稀奇歌》后,看到学生还意犹未尽,我就组织学生自己来创编一首稀奇歌,学生跃跃欲试。其中有一位同学创作的大家都拍手称好:“母鸡下出恐龙蛋,鱼儿鱼儿路上走。”

平时,我鼓励学生课外多看书,早上、中午、晚托,并利用周会课进行了讲故事比赛,将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重组,积累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得到永久储存。

鲁迅先生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在语言积累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地观察,大量地阅读主动地积累,养成“采蜜”的好习惯。

字词教学中的点滴积累 篇6

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课标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与课堂所学紧密联系,并将所学活用于生活实际的过程。为此,我在教学识字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两扇大门,分别写着“出口”“入口”,问学生该从哪扇门进去?为什么?从而顺利引出生字“入、出”,并适时理解。接着,让学生用动作演示“开门、关门”,在演示过程中引出生字“开、关”,用动作演示“坐、卧、立、行”。最后再通过给生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生字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身旁,激发学生从生活中找学问的浓厚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二、多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教学活动本身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动力。教学活动中能否不断激发兴趣,使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为此,我充分利用一年级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心理特征,每节课一开始总设计一些游戏,如摘苹果、开火车、字母猜猜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掌握下面的学习内容奠定基础。接着,用多种形式创设一定的情境,如情景表演、儿歌穿插、游戏宫、走彩虹桥等,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最后在巩固发展中还力求设计一些颇具趣味性的项目,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巩固中学,始终精神饱满地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三、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科书

教室仅仅是学生探究知识的一个小天地,走出教室和学校的围墙,走向自然和社会,你就会发现无穷的教育资源:教材仅仅是师生探究知识的一种资源,将教材以外的资源作为我们教学、探究知识的素材,将使学生和教师受益无穷。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科书”,是课改新理念,为广大教师所接受。作为教师,应该使广大学生广泛地了解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丰富知识,比较全面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人要想学尽所有相关领域的知识是不可能办到的,况且现在知识和信息更新的速度特别快,刚刚学完的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能过时,因此,培养和呵护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对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具备探究知识的科学方法,情感和兴趣是最重要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经验、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也离不开学习。如果在学生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时,变得讨厌教育、讨厌学习的话,就说明我们的教育是不成功的。

四、注重学科间的整合

新课标指出:学科间应相互渗透,综合进行。我在教学《一去二三里》一文的十个数字的书写时,尝试着将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融入语文课中。具体我是这样做的:课一开始,我让学生上黑板写“1~10”这几个阿拉伯数字,学生因为会,兴致极高。写好后,我又讲:其实这些数字娃娃还有另外一种书写形式,如果把“1~10”比作一群顽皮的小精灵的话,那另一种书写形式就是一个个端庄贤淑的小姐,想一睹“小姐们”的芳容吗?学生兴趣盎然,齐声说“想。”然后教“一~十”的书写就显得水到渠成、一气呵成。创设情境,诱发兴趣,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在指导书写时我戏言:“小姐”要在“阁”(田字格)中坐稳,每笔到位,学生乐于接受,也记忆深刻。结果,一节课下来,教学效果喜人。

五、浅谈教材的二度开发

新课标也强调:教材内容非整个教学内容,不可迷信教材。在教一篇课文时,遇到一个词语“窗明几净”,文中将“几”标为“jǐ”,而我印象中是“jī”,而且根据汉语言规范与简化的原则,要减去不必要的多音字,通常“几”念一声,而非三声,于是我判断是教材错了。但如何向学生讲明?面对一年级小朋友一双双求知的目光,于是,我将这个问题留在了课后,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寻求正确答案。第二天,个个递交了答案,从孩子充满自豪的神情中,我知道孩子在自我探索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教学效果远比我单纯的灌输强百倍。

谈作文教学中的积累 篇7

一、观察积累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想一想,学生在大自然边游览、边观察、边构思,这样写作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当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一棵树时,学生不仅仅会看到树的高低,还能嗅到树的气味,摸到树叶的薄厚,也许还会尝一尝树枝和树叶的味道,他们还能看到在树上唱歌的小鸟和咀嚼树叶的小毛毛虫……因此,教师应根据季节的特点,让学生写春夏的雨,冬天的雪。雨雪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教师应引导学生尽情地看、听、尝、摸、玩,同时得到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感觉等各方面的经验,再去作文,从而得到丰富多彩的内容。小学生往往对身边的事物熟视无睹,以致无话可说,甚至胡编乱造,东一榔头西一棒,不着边际,不知所云。如果学生能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通过有意识的观察,主观体悟,情由景生,写作文时便不会无话可说。

二、语言积累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首先感受到的是文章的语言,通过多读,可以加深对语言的感受,进而能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最后,由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的阅读,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进行适当的指导。如,推荐文章和书籍,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写出读后感,背诵优美的词句、片段甚至是整篇文章,并把学习到的词句运用到自己的实践语言中。这样既开阔了视野,也积累了语言。有了丰富的语言“库存”,到了需要的时候自然会“滔滔不绝”。

三、生活积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样子。”可见,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深入到社会和自然中去,不断充实自己的生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1.写日记。学生坚持写日记,记下自己身上和身边发生的以及自己听到、看到的事情,记下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写作文时需要什么样的素材,根据中心对日记进行整合、取舍、加工即可。教育名著《爱的教育》又名《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就是亚米契斯根据儿子的日记加工改编而成的,由此看来,日记对写作有着巨大的作用。

2.调查访谈。小学生阅历浅,如果让三年级学生写《家乡的变化》,对于家乡的过去,学生知之甚少,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调查访谈,了解家乡的过去。当然,教师要做好访前指导工作。先明确采访目的———了解家乡的过去;采访对象———家里人、邻居;做好采访记录。通过采访,学生了解了过去家乡的面貌,与近日相比,自然会写出家乡的变化来。

四、方法积累

1.得法于范文。语文教学都是围绕一篇篇的范文来进行的,这些范文无疑是学生习作的一个很好的例子,除了前面讲到的语言之外,还有其表达方法和修辞方法。在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说声“对不起”》是写事的范文,《葡萄沟》《小镇的早晨》是写景的范文,《翠鸟》是写物的范文……这些范文都是同类文章的常式,学生是可以效仿的。

2.拓展思维法。学生思维的单一性和狭隘性也是导致学生无话可说的重要原因。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渗透指导学生展开联想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三克镭》时,可引导学生联想到像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家和英雄人物,甚至可以联想到与居里夫人截然相反的人物,如,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的人。在学完《修鞋姑娘》后,让学生想象作者见到修鞋姑娘后的情景,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注重类似的引导,可以丰富学生的联想,活跃学生的思维。

3.创设情境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形式,便很容易激发学生要说、要写的欲望。首先,我们选择主题时应该抓住学生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特征。其次,根据不同的话题可创设适当的情境,使学生进入角色,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让学生有话可说。最后,再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谈感受。这样的设计,学生感受深刻,让学生进行作文也比较容易一些。

摘要:<正>“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运用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运用什么材料,更要考察他们运用各种材料的方法。”这段话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小学生写作的评价建议之一,其体现了材料对学生作文的重要性。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搜集和积累材料。一、观察积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想一想,学生在大自然边游览、边观察、边构思,这样写作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当学生有

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材料积累 篇8

一、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为写作准备充足的材料

写作好比是做饭, 需要丰富的素材和丰富的情感。即使再好的厨师, 没有材料和调味品也做不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可见, 写文章必须拥有充足的材料, 如果没有丰富素材就无法写出高质量的文章。而素材不会自己钻进学生的脑子中, 主动提供给学生去写作, 它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渐积累, 从而把生活经验和情感转化为自己笔下的文章。那么,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哪些积累素材的方法呢?

(一) 素材积累的最佳渠道———走进生活生活即是教育。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引

导学生走进生活, 让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带来的丰富情感。叶圣陶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源泉丰盛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每一个学生都身处写作的源泉之中, 且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 每天都能体验到五味俱全的情感, 只不过没有及时进行整理和归纳, 没有把自己个人生活、集体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事和情积累为自己写作的素材, 因此就会在写文章时出现“无米下锅”或是“心中有情, 笔下无字”的尴尬情况。

这让我想起了罗丹的那句话:“生活中并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 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最佳途径。但是学生却没有发现, 并灵活地加以运用。在新课程标准中, 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去多角度观察生活, 多层次体验生活中的经历和丰富情感, 使学生自觉去感受自然、社会和人生。为此,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走进生活, 用心去观察、去体验、去思考,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及时地整理并记录下来。这样, 学生才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让自己的文章变得活泼、健康。

其实, 很多优秀的文章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精细观察的结果。生活中拥有丰富的知识, 像谚语、俗语、歇后语等。如果学生能在生活中用心去体会和记忆, 并且把它适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便会为文章增色不少。因此,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实践, 体验人生的种种, 并帮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以便及时准确地把生活中的经验和情感记录下来。

(二) 重视第二课堂———传媒中素材的积累

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并不是只有课堂这一种形式。新课程标准就强调:“学生一定要会运用多种形式来获取信息, 如图书、报刊、文件、网络和传媒等。”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为了弥补生活中自己没有体验和感受到的写作素材, 我们要通过其他渠道来获取。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先进的传媒技术被学生所熟悉并利用, 这就为学生获取更多更丰富的素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高中紧张的学习状态中, 学生接触最多的也能够最大限度开阔学生眼界的便是“电视”这个第二教学课堂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多观看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 使学生通过这些节目来了解外面的精彩世界, 关注身边的生活动态。如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电视的公益广告中提升自己的良好品质。同时, 每一个优秀的节目都有一个简练、好记的口号。对此,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记忆这些语言, 并适当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从而使自己的文章更加新颖别致。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语言积累

写作有了素材之后, 就需要靠学生的语言功底来表达。为此, 学生语言功底将直接影响文章在表达层次上的效果。为此, 学生在重视写作素材积累的同时还要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功底, 注重语言的积累。语言积累主要是词汇量的积累。学生拥有了强大、广泛的词汇量, 才能确保自己在写作时用语准确、生动。因此, 丰富的词汇量是写作的重要前提。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该如何来引导学生来丰富词汇量呢?首先, 教师要让学生注重教材中的语言, 让学生把那些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和段落积累下来。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文章, 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本小小的“百科全书”。而且, 这些文章中有很多名人轶事、天文地理等知识, 只要学生有心将其进行整理和归纳, 都可以成为自己写作时的良好素材。其次, 文章中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精确提炼的字词以及文中简练、干脆的语言表达都值得学生学习和效仿。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词汇, 使学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重视初中语文学习中的积累 篇9

一.在生活中积累

从《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阐述来看, 积累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书本 (课内外阅读) 与生活实际。生活中天天发生的、媒体报道的社会生活的新鲜用语很多, 可以积累下来。当代语文教育家魏书生早在前几年就提出了有名的“大语文教育”观点:在生活中学语文, 在生活中积累语言。

二.在运用中积累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阶段要熟悉3500个汉字, 能熟练运用300个常用汉字。”有了一定量的字的积累之后, 学生就能自如地阅读课内课外的文章。其后是词的积累, 要做到理解文章的大意或中心, 就必须学习积累一些常用的成语。有了一定量的词语的积累, 但要写出一段生动的景物描写或某一生活片段来, 还是不容易的。所以还要引导学生勤于观察, 善于观察, 多写一些观察的短文或片段, 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在搜集中积累

搜集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 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初步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把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语言媒介和载体显现的语言现象、语言信息搜集起来。搜集活动发生在随时随地, 形式比较灵活, 学生积累到的是鲜活灵动的生活语言。另外, 学生按一定的专题从各种语言载体中搜集语言信息, 如在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时让学生搜集有关人生理想的格言, 学习散文《紫藤萝瀑布》时搜集吟咏花草的有关诗词。这种搜集有一定的限制、目的, 难度较大, 但积累到的语言信息容量大、系统性强。学生通过此类活动实现了同类语言材料的链接。

四.在交流中积累

以交流为主要手段的合作学习是新的学习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交流之于积累的作用尤为重要, 因为学生的阅读和生活体验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交流能沟通个体偏狭的理解, 使语言的积累达到融会贯通。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 可采用课堂讨论、辩论会、积累成果展示等形式。

积累和梳理是语文学习中必须要养成的习惯, 作为初三的学生, 积累和梳理显得格外重要。新课标明确指出: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 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梳理, 指导学生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诵读。记诵是有效的积累方法。典范的语言材料, 包括古今诗文名篇, 名言警句等, 必须记诵。通过记诵大量古今中外名篇美文,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方法二:做笔记、记卡片。中考总复习时, 老师帮助学生分类归纳重要知识点, 指导学生运用做笔记、记卡片等方法进行积累。

方法三:阅读。通过课外阅读, 让学生去感受、体验, 并在阅读过程中写读书笔记, 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方法四:测试。测试也是一种较好的积累、梳理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专项整合, 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件完整的知识体系。

小议作文教学中的观察与积累 篇10

一、观察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也是写好作文的基本功。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指出:“对于任何事物, 必须观察准确、透彻, 才好下笔。”“如要创作, 第一须观察。”鲁迅先生这样强调观察, 的确是他长期创作的经验总结。如果不注意观察, 就是名人也会马失前蹄。那么, 如何培养观察能力呢?

1. 观察要有明确目的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持久性的知觉活动, 是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觉器官的活动。在观察事物时, 如果目的明确, 就会获得某一事物的比较深刻、准确的印象, 就能在作文中真实地再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目的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能够抓住其特点, 观察得仔细, 写文章时才会具体生动、真切感人。

2. 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我们在观察周围的事物中, 不仅要认真细心, 讲求方法和观察的顺序, 还要抓住其特征。什么是事物的特征呢?就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的迥然不同而且独特别致的地方。只有抓住人物、事件、景物、动植物等的特点来观察, 对准备描写的人和事物透过表面现象, 抓住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特征, 表达才能准确、鲜明、具体。

3. 掌握观察的方法

(1) 观察要有顺序。任何事物无论是动的还是静的, 它的存在与发展都有一定的顺序。我们要遵循它的顺序进行观察, 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达到观察的目的。观察有按方位顺序、按事情发展顺序、按时间顺序、按总分顺序等。 (2) 观察中要抓住事物的重点。只有抓住事物的重点进行观察, 写作中才能重点突出, 克服面面俱到的毛病。 (3) 观察中要抓住事物的特点, 使所写的文章形象逼真。 (4) 观察要细致入微, 并写好观察的记录。

二、积累——“材料仓库”是保障

我们知道, 每个家庭为了正常生活, 都备有柴米油盐、面坛米袋。如果不是这样, 等家里的水开了, 才去找米下锅, 那不乱了套才怪呢!同样道理, 要想写好作文, 我们必须建立一个贮存写作材料的仓库。否则, 写文章时, 拔出笔帽, 摊开稿纸, 这里还没有素材, 现想现写, 这自然快不了。好容易想起一点材料, 又没有时间消化, 便只能硬凑几句, 交差了事, 文章自然也好不了。只有充分地积累写作素材, 才有可能源源不断地写出好文章来。

那么, 同学们应该如何建立自己的材料仓库呢?

首先, 要认真学好语文书中的每篇文章。它们都是针对小朋友的特点安排的, 都是经过反复挑选的。每篇文章都有鲜明的主题、生动的题材, 巧妙的写作方法, 是我们学写作文的很好范文。在老师的指导下, 如果同学们都能把每篇文章读懂、读熟, 甚至把文章中的生动情节背下来, 经过消化, 把课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这对于提高作文水平是有很大帮助的。

其次, 要合理安排时间, 广泛阅读。有没有时间, 一看会不会安排时间, 二看会不会挤时间。有些小朋友一玩起来就把时间给忘记了, 浪费了好多宝贵的时间。同学们的生活应该有规律, 针对每天的课程情况, 合理安排时间, 使每天都有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 并且养成习惯。在阅读方面, 要做到广泛阅读, 应该从不同的书籍里吸收各种有益的知识。

再次, 记录剪报, 坚持不懈。有些同学读书的时候, 遇到爱看的书就爱不释手, 连吃饭都要父母催上几次。可是, 由于没有养成摘录、记笔记的习惯。时间久了, 留在脑海里的印象变得模糊不清了, 到写作文要用的时候, 还是两手空空。因此, 我们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除此以外, 还可以用剪报的方法广泛积累题材。

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材料积累 篇11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材料累积

作文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彻底让学生摆脱作文难的问题,我们就必须从问题的根源下手,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做好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工作,积累生活中的素材,积累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来学习优秀的表达手法和方式,积累好词好句、优美的段落,然后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让写作变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从而让写作变得轻松、高效。

一、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准备充足的材料

写作好比是做饭,需要丰富的素材和丰富的情感。即使再好的厨师,没有材料和调味品也做不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可见,写文章必须拥有充足的材料,如果没有丰富素材就无法写出高质量的文章。而素材不会自己钻进学生的脑子中,主动提供给学生去写作,它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渐积累,从而把生活经验和情感转化为自己笔下的文章。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哪些积累素材的方法呢?

(一)素材积累的最佳渠道――走进生活

生活即是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带来的丰富情感。叶圣陶曾经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每一个学生都身处写作的源泉之中,且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每天都能体验到五味俱全的情感,只不过没有及时进行整理和归纳,没有把自己个人生活、集体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事和情积累为自己写作的素材,因此就会在写文章时出现“无米下锅”或是“心中有情,笔下无字”的尴尬情况。

这让我想起了罗丹的那句话:“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是学生写作的源泉,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最佳途径。但是学生却没有发现,并灵活地加以运用。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去多角度观察生活,多层次体验生活中的经历和丰富情感,使学生自觉去感受自然、社会和人生。为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走进生活,用心去观察、去体验、去思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并且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及时地整理并记录下来。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让自己的文章变得活泼、健康。

其实,很多优秀的文章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精细观察的结果。生活中拥有丰富的知识,像谚语、俗语、歇后语等。如果学生能在生活中用心去体会和记忆,并且把它适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便会为文章增色不少。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实践,体验人生的种种,并帮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以便及时准确地把生活中的经验和情感记录下来。

(二)重视第二课堂――传媒中素材的积累

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并不是只有课堂这一种形式。新课程标准就强调:“学生一定要会运用多种形式来获取信息,如图书、报刊、文件、网络和传媒等。”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亲力亲为。为了弥补生活中自己没有体验和感受到的写作素材,我们要通过其他渠道来获取。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先进的传媒技术被学生所熟悉并利用,这就为学生获取更多更丰富的素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高中紧张的学习状态中,学生接触最多的也能够最大限度开阔学生眼界的便是“电视”这个第二教学课堂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多观看一些优秀的电视节目,使学生通过这些节目来了解外面的精彩世界,关注身边的生活动态。如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电视的公益广告中提升自己的良好品质。同时,每一个优秀的节目都有一个简练、好记的口号。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记忆这些语言,并适当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从而使自己的文章更加新颖别致。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语言积累

写作有了素材之后,就需要靠学生的语言功底来表达。为此,学生语言功底将直接影响文章在表达层次上的效果。为此,学生在重视写作素材积累的同时还要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功底,注重语言的积累。语言积累主要是词汇量的积累。学生拥有了强大、广泛的词汇量,才能确保自己在写作时用语准确、生动。因此,丰富的词汇量是写作的重要前提。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来引导学生来丰富词汇量呢?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注重教材中的语言,让学生把那些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和段落积累下来。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文章,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本小小的“百科全书”。而且,这些文章中有很多名人轶事、天文地理等知识,只要学生有心将其进行整理和归纳,都可以成为自己写作时的良好素材。其次,文章中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精確提炼的字词以及文中简练、干脆的语言表达都值得学生学习和效仿。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词汇,使学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积累 篇12

一、读背结合, 积累语言材料

语文学习要积累的材料很多, 但最基本的莫过于词语的积累。冰心奶奶在谈及语言积累时曾经说过这样一个例子:“眼前闪烁着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 笔下却形容不出来, 而有的孩子只好以‘好看极了’、‘好玩极了’、‘有意思极了’等等简单模糊的字句, 轻轻带过就算了”。可见, 词语积累越多, 驾驭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 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范例, 文本中散落着精美的词语。我们可以将课文中的词语依据某种线索组合起来, 帮助学生积累。如《剪枝的学问》这一课, 就散落着一连串的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满怀好奇、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教学中, 我们就可以随课文内容将其相继出世, 帮助学生归类诵读, 积累这方面的词语。

背诵是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材料的好方法。但死记硬背不可取, 背诵应该在阅读时进行准确的感知和透彻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所以, 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要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如《乌鸦喝水》这一课, 我们可以在导入环节帮助学生积累“反哺”一词。首先, 老师组织孩子们玩“听句游戏”, 每讲一个句子, 让孩子重复一次:乌鸦妈妈老了, 飞不动了。小乌鸦叼回虫子, 喂给妈妈吃。然后, 引导孩子们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最后, 告诉孩子们, 乌鸦的这种行为叫“反哺”。于是, 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 深深地记住了这个词, 积累进了自己的词库。当然, 积累词语不能靠一朝一夕, 要持之以恒, 积少成多。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旺盛时期,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通过朗读和背诵, 学生能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 精美篇章, 不断充实语言库存。

二、比较发现, 积累语言图式

积累是手段, 表达是目的。学生积累的语言材料如同颗颗散落的珍珠, 需要用“线”串起来才能真正为表达服务。这根线, 就是语言图式。口头语言有两种形式———“会话语言”和“独白语言”。心理学一般将“聊天、座谈、讨论等情况下言语活动使用的语言叫“对话语言”, 也叫“会话语言”。这种语言有很多意思不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 而是在共同的语境中彼此意会出来的, 在文法结构和逻辑系统方面不严谨。“独白语言”一般是指报告、演讲、讲课等较长时间的独自的言语活动中使用的语言, 也叫“独自语言”。这种语言有一定的内容, 并围绕此内容组织自己的发言或安排发言的前后顺序, 需要有专门的言语训练。可以说“, 独白语言”更接近“书面语言”, 是用口说的“书面语言”。学生在入小学前, 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会话言语”水平, 但是“独白语言”还处在起始阶段。小学阶段是独白语言的训练黄金期, 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交际中关获得“独白语言”材料的机会不多, “独白语言”材料的获得和运用的最重要的场合就是学校的语文课。

语文课文中包含着大量的“独白语言 (书面语言) ”的材料, 对于语言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的小学生来说, 每一篇课文中不仅存在着生字新词, 还存在着不少新的语言图式。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看菊花》中, 有这样一个句子: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这个句子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并不困难, 然而一让他们说, 许多学生都会说成“它们正迎着风开放”。有一个同学, 老师反复指导了五遍, 他还是说“它们正迎着风开放”。用“图式理论”来分析, 就是该学生在前语言结构中没有这个句子图式, 在“风”前面加上了“深秋的、寒”这些定语修饰, 就变成了新的句子图式, 学生就不会说了。所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们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 发现新的语言图式, 让学生熟悉并适应“独白语言”图式及其构建习惯, 并逐步形成语感, 有效提高表达能力。

三、尝试运用, 内化积累语言

课文中学过的许多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 对大部分学生而言, 仅仅是储存在记忆里的“消极语言”, 难以自觉地转化为“积极语言”。不少学生已经上高年级了, 无论是说话还是作文, 依旧词语贫乏, 所用的句子还是一些大白话式的最简单的句子, 并且不连贯、有语病。可见, 储存在记忆仓库里的词语和语言图式, 只有通过及时地反复地运用, 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才能得心应手地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学生有意识地在运用自己已有的积累语言, 是深化积累的最佳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 设计灵活形式, 让学生尝试运用, 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 并沉淀积累。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揭示《鹬蚌相争》一则寓言的寓意前, 引导学生在角色的朗读中体验鹬蚌相争的情境, 又巧妙地运用课文中语言表达的结构, 设计了填空式的句式训练, 并问学生:“你能不能仿照课文的句式也写一段话, 立即让鹬蚌停止相斗?”再出示句式:你这只傻____ 啊!今天不_____, 明天______, 你 (们) 就会____。记住:____________。这样的教学设计, 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掌握了课文中的新的语言图式, 积极使用语库里的积累语言, 促进了积累语言的内化。尝试运用, 为学生在今后的其他语言环境中独立运用新学语言搭建了一级台阶, 架设了一座桥梁。

四、激励评价, 养成积累习惯

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 是目前形势下我们所追求的。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但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课堂教学中的口头评价。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积累需要激励性口头评价。学生的语言积累的兴趣需要教师的激发和维持, 进而形成习惯, 这就需要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 给予及时、恰当的肯定和激励, 让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发挥。例如苏教版三年级《军神》, 课文中出现“沃克医生”这个人物。“沃”是个生字, 需要学生掌握它的音、形、义。学生通过预习能读准字音, 但记忆并不深刻, 更别说运用了。课堂教学中, 初读之后, 我问:课文中是说医生的名字叫———沃克, 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个字?学生们开始思考, 答案纷纷呈现:沃尔玛、沃尔沃……我适时评价:生活就是学语文的地方啊!同学们真会学习!于是学生愉悦的、高涨的情绪产生了, 良好学习氛围形成了, 积累语言的途径孩子们也不知不觉中知晓了。

事实证明, 除非经常给小学生以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否则他们只为最终的奖励而长期努力是不现实的, 小的但又经常的表扬, 比大的但极少的奖励更具价值。因此,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时, 一定要注意运用激励性评价。课堂上教师善意、用情、适量、适度、适时的激励性评价, 不断地在学生心中点燃求知的的火花, 使他们品味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快乐, 这对激发学生积累语言兴趣、养成语言积累习惯有着重大作用。

课堂阅读教学是语言积累的主阵地, 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隐藏着的语言特色、表达特色, 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 引导学生利用、模仿文本的语言进行交流、运用, 达到新语言结构的同化。同时, 要努力使学生养成自觉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习惯。这样, 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 习作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上一篇:小说四要素分析下一篇:低渗口服补液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