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问题设计艺术

2024-09-29

高中语文问题设计艺术(精选12篇)

高中语文问题设计艺术 篇1

大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阅读时, 是按照文章内容的出现顺序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通过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逐步剖析文章, 然而提问过程中的问题缺乏层次, 导致学生因回答过多问题而产生厌倦。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设计主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性阅读。主问题设计的精妙与否, 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因此, 教师应精心设计主问题, 从而引导学生阅读。

一、主问题的特点

1. 较强的概括性。主问题是教师经过反复研究教材内容, 将文章内容高度凝练概括的结果。同时也含有教师对文章独特地见解与思考。

2. 内在的逻辑性。主问题在问题顺序方面是经过教师仔细的设计与编排, 逐渐深入的, 主问题设计既要符合文章本身的逻辑顺序, 同时也应符合学生认识外界事物的规律。

二、主问题设计应用的具体方法

1. 以文章中关键句为基础设计主问题。高中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文章大部分都存在中心句或关键句, 文章所希望表达的情感通常蕴含其中。这类句子往往隐晦难懂, 需要学生仔细分析, 方能透彻理解其所表达的含义。教师应以这类含义深刻的句子为基础设计问题, 并对设计的问题进行排序, 逐步引导学生探索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从而令学生更为透彻全面地理解文章中的内涵。

教师在教授苏教版必修二《祝福》一课时, 便可设计主问题引导学生阅读。例如, 教师询问学生:“文章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语句是哪一句?”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的出答案回答:“你放着罢。”教师继续提问:“祥林嫂三次听到这句话是分别做出什么反应?”学生分析搜素搜文章内容发现, 祥林嫂第一次听到时“讪讪的缩了手”。第二次听到时“转了几个圆圈”, “只得疑惑的走开。而当第三次听到时, 祥林嫂的反应则“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 脸色同时变作灰黑, 也不再去取烛台, 只是失神的站着”。教师接着提问学生:“祥林嫂为什么三次反应都有所不同。”学生此时便需联系上下文领会句子中的含义:前两次, 鲁四老爷将祥林嫂视为不祥之物, 吩咐其不准接触祭祀用品, 祥林嫂虽然不明白为什么, 却觉得尴尬, 因此“讪讪的缩了手”“转了几个圆圈”。而第三次, 祥林嫂认为自己捐了门槛, 赎了自身罪过, 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时, 四婶却依旧大声音说:“你放着罢, 祥林嫂!”语气与之前相同, 祥林嫂方才知道自身的命运依然注定, 自己已经被世人抛弃, 因此她之后失魂落魄, 只能等死, 在一片祝福声中, 显得尤为凄凉, 从侧面反映出封建社会对下层人民沉重的压迫。教师通过设计主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简单的一句话, 便能令学生对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有所了解, 可见主问题设计对学生文章学习具有积极影响。

2. 以文章中线索为基础设计问题。线索是文章的脉络, 尤其是记叙文, 其必定有一条线索, 作者在此之上构建全文。教师以文章线索设计中心问题, 要求学生探索文章中线索的变化以及人物的状态, 进而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不仅如此, 学生通过分析文章, 对自身写作业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以必修二《品质》一课为例。《品质》是约翰·高尔斯华绥所创作的小说, 其中文章的线索便是鞋匠格斯拉所制作的靴子, 格斯拉所做的靴子品质优良, 经久耐用, 却由于资本家垄断市场而遭到排挤, 又由于自身生产靴子时必须亲力亲为, 且使用材料相对昂贵, 但只最后经济匮乏直至饿死。文中“靴子”一词出现多次, 教师可依据线索进行问题设计, 如教师提问学生:“格斯拉所生产的靴子与资本企业所生产的靴子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个?”大部分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内容, 能够发现格斯拉所作的靴子不存在质量问题, 舒适耐用, 做工也极为精美, 因此学生会选择格斯拉的靴子。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要选择格斯拉的靴子?”部分学生会提到因为格斯拉对靴子怀有真挚的情感, 他“把靴子老拿在手里, 立刻变得又批评又抚爱的眼光注视着靴子, 好像在回想他创造这双靴子时所付出的热情, 好像在责备我竟这样穿坏了他的杰作”。足见其对靴子的热爱, 这正是资本企业所欠缺的东西。最后教师询问学生:“既然很多人喜欢格斯拉的靴子, 为什么他会饿死?”学生此时便需阅读文章整体内容, 从而分析出工业垄断对手工业作坊的冲击这一文章背景, 对格斯拉宁可饿死, 也不愿敷衍了事的职业道德产生敬佩, 文中最后“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靴子”代表格拉斯这种高尚的品德, 作者借此讽刺垄断企业。由此可见, 教师利用主问题设计能够令学生探索文章的中心, 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内涵。

教师通过简短有效地设计问题能够使学生对文章的了解更为透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学生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高中语文问题设计艺术 篇2

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而高中语文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问题设计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本文阐述了高中语文学习及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并分析了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不足,总结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注意事项,以期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一、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语文是学生的母语,是最基础的语言。可是,中文谁都会说、会写,为什么还要系统地学习语文呢?因为语文是系统化的语言,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继而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因此,语文学习的关键不在于学会说中文和写中文,而是学习更深层次的语文知识。由于高中语文不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索语文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由此可见,高中语文学习不是被动的行为,而是一个主动接受的过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奠基石。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重要性

一般情况下,无论是中文阅读,还是英文阅读,阅读文章的结尾都会设计几道课后习题,一方面,检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检测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问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有时候,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更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关注度,促使学生认真阅读、积极思考。反之,如果阅读的文章没有设置问题,学生在阅读时就像走马观花,无法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以至于难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另外,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有的.文章设置了问题框架,很多学生就是根据问题去阅读,只会重点关注问题涉及的部分,忽视问题没有涉及的内容。可以说,问题设计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优势是区分文章的重点与非重点,恰当合理的问题有助于学生领悟文章的精髓;它的劣势在于学生只重视问题涉及的部分,如果问题设计不合理,那么学生就无法领悟文章的深刻含义。因此,问题设计对于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缺陷

虽然语文教师已逐渐认识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第一,教师抓不住文章的精髓和重点,很多教学问题设计不合理,没有理清阅读的中心思想,造成提问无效。而这个问题也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长期存在的难题。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与专业技能,才能设计出最有效的教学问题;第二,有些教学问题设计脱离了生活实际,与自然规律相悖。问题设计只有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才能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注意事项

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问题设计,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合理设计语文阅读问题成为教师首要解决的难题。

首先,教师要明确问题设计的目的,即问题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被模式化了,学生只要学会做题就行,凡事可以不求甚解。但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次,问题设计是为了辅助学生理解文章,所以教师要提炼出文章的精髓,并以此设计问题,以便学生更快、更好地找到文章的精髓,掌握文章的深刻含义。

高中语文阅读中的主问题设计 篇3

一、主问题的特点

1.较强的概括性。主问题是教师经过反复研究教材内容,将文章内容高度凝练概括的结果。同时也含有教师对文章独特地见解与思考。

2.内在的逻辑性。主问题在问题顺序方面是经过教师仔细的设计与编排,逐渐深入的,主问题设计既要符合文章本身的逻辑顺序,同时也应符合学生认识外界事物的规律。

二、主问题设计应用的具体方法

1.以文章中关键句为基础设计主问题。高中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文章大部分都存在中心句或关键句,文章所希望表达的情感通常蕴含其中。这类句子往往隐晦难懂,需要学生仔细分析,方能透彻理解其所表达的含义。教师应以这类含义深刻的句子为基础设计问题,并对设计的问题进行排序,逐步引导学生探索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从而令学生更为透彻全面地理解文章中的内涵。

教师在教授苏教版必修二《祝福》一课时,便可设计主问题引导学生阅读。例如,教师询问学生:“文章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语句是哪一句?”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的出答案回答:“你放着罢。”教师继续提问:“祥林嫂三次听到这句话是分别做出什么反应?”学生分析搜素搜文章内容发现,祥林嫂第一次听到时“讪讪的缩了手”。第二次听到时“转了几个圆圈”,“只得疑惑的走开。而当第三次听到时,祥林嫂的反应则“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教师接着提问学生:“祥林嫂为什么三次反应都有所不同。”学生此时便需联系上下文领会句子中的含义:前两次,鲁四老爷将祥林嫂视为不祥之物,吩咐其不准接触祭祀用品,祥林嫂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却觉得尴尬,因此“讪讪的缩了手”“转了几个圆圈”。而第三次,祥林嫂认为自己捐了门槛,赎了自身罪过,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却依旧大声音说:“你放着罢,祥林嫂!”语气与之前相同,祥林嫂方才知道自身的命运依然注定,自己已经被世人抛弃,因此她之后失魂落魄,只能等死,在一片祝福声中,显得尤为凄凉,从侧面反映出封建社会对下层人民沉重的压迫。教师通过设计主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简单的一句话,便能令学生对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有所了解,可见主问题设计对学生文章学习具有积极影响。

2.以文章中线索为基础设计问题。线索是文章的脉络,尤其是记叙文,其必定有一条线索,作者在此之上构建全文。教师以文章线索设计中心问题,要求学生探索文章中线索的变化以及人物的状态,进而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不仅如此,学生通过分析文章,对自身写作业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以必修二《品质》一课为例。《品质》是约翰·高尔斯华绥所创作的小说,其中文章的线索便是鞋匠格斯拉所制作的靴子,格斯拉所做的靴子品质优良,经久耐用,却由于资本家垄断市场而遭到排挤,又由于自身生产靴子时必须亲力亲为,且使用材料相对昂贵,但只最后经济匮乏直至饿死。文中“靴子”一词出现多次,教师可依据线索进行问题设计,如教师提问学生:“格斯拉所生产的靴子与资本企业所生产的靴子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个?”大部分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内容,能够发现格斯拉所作的靴子不存在质量问题,舒适耐用,做工也极为精美,因此学生会选择格斯拉的靴子。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要选择格斯拉的靴子?”部分学生会提到因为格斯拉对靴子怀有真挚的情感,他“把靴子老拿在手里,立刻变得又批评又抚爱的眼光注视着靴子,好像在回想他创造这双靴子时所付出的热情,好像在责备我竟这样穿坏了他的杰作”。足见其对靴子的热爱,这正是资本企业所欠缺的东西。最后教师询问学生:“既然很多人喜欢格斯拉的靴子,为什么他会饿死?”学生此时便需阅读文章整体内容,从而分析出工业垄断对手工业作坊的冲击这一文章背景,对格斯拉宁可饿死,也不愿敷衍了事的职业道德产生敬佩,文中最后“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靴子”代表格拉斯这种高尚的品德,作者借此讽刺垄断企业。由此可见,教师利用主问题设计能够令学生探索文章的中心,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内涵。

教师通过简短有效地设计问题能够使学生对文章的了解更为透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学生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高中语文问题设计艺术 篇4

一、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存在的问题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优化是指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限制性与灵活性之间的调控以及各选修模块之间最优化的组联方式。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期待,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课标》) 将高中语文课程设置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其中选修课程设计为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并指出:“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 有选择地设计模块, 开设选修课。对于模块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顺序编排, 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实施。”[1]然而, 这种理念上的初衷只是“看上去很美”。现实当中,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可谓问题丛生, 具体表现如下。

1. 选修模块多样有余而科学不足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置了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运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五个系列。围绕这五个系列, 各个学校集思广益, 结合实际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选修模块, 如“论语选读”、“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影视名作欣赏”、“中国民俗文化”等等, 不一而足。然而纵观来看, 这些选修模块在表面的“热闹”下却掩盖不了暴露的缺陷。首先, 选修模块大多限于语文学科领域内的“自娱自乐”, 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糅合, 少有的一些交叉内容却也仅限于简单的移植。显然, 选修模块的狭窄视野必然带来学生学习视野的狭窄。其次, 选修课程模块对学生发展关照不够。我国普通高中需要完成两个层次的教育任务, “第一层次的教育任务是, 按照国家对高中学生提出的全面发展、具有个性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对全体学生进行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 使之达到高中毕业的标准。第二层次的教育任务, 是按照高三学生对于升学和就业的不同选择而分别进行升学教育与择业就业教育”[2]。而从现实来看, 大多学校语文选修课程模块只是关照到第一层次教育任务以及第二层次教育任务的升学教育目标, 而择业就业教育的目标却极少体现。这与西方发达国家选修课程相比, 是有很大出入的。再次,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以及校本特色凸显不够。一些学校选用了某一版本的必修课教材后, 接着就选用该版本的选修模块教材, 这样, 校本、地方特色的语文选修模块开设空间就显得非常狭小了。最后,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时间保障不足。大多数学校往往在高二学年集中实施选修课程, 以致学校无论如何加快速度, 最多只能开设三个或四个选修模块。而《课标》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四个模块。对于语文学习兴趣浓厚并希望进一步深造的学生, 建议在此基础上, 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三个模块。”[1]显然, 时间的保障不足可能带来选修模块的“走马观花”以及学生学习的“消化不良”, 并且给学校的师资、场地条件带来巨大的压力。

2. 选修模块限制有余而自由不足

区别于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之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与拓展, 其主旨在于关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志向, 关照学生的个体差异,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自由与选择是选修课程的最大特征, 这也是落实选修课程目标的关键所在。然而, 囿于传统认识、教学设施、教学任务、教师水平和时间精力等因素的限制, 许多中学在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开设上作了很多限制。这些限制可以概况为三种:一种是完全以高考为“指挥棒”, 明确要求只开设与高考内容相关的几个选修模块, 并且要求全体学生都选这几个模块, 如此导致选修课程“名存实亡”, 湮灭了选修课程的本真含义和价值。一种是由于学校师资、教学设施限制, 或没有更多的教师来开设选修课, 或没有更多的教学场地提供给学生走班、自由选课, 因此, 学生只能“看菜吃饭”, 统一时间、统一教室、统一教师指定选修课程。第三种情况是由于必修课程任务繁重, 高三升学压力较大, 许多学校干脆大量挤占和压缩选修课程的时间, 使选修课程仅仅停留在静态的课程设计层面。

3. 选修模块功利有余而功效不足

《课标》要求“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差距”, “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 也不能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1]。然而, 当前大多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施状况却正应验了这种担心。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选修课上成必修课。教师在选修课例教学时, 照常按照惯性思维大肆训练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至于新课程要求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关注历史与现实的意识等等或无从顾及或视而不见。二是将选修课上成高考专题辅导课。如开设“诗歌与散文”模块时, 许多教师就选择古代诗歌、文言散文或诗词散文阅读专题训练;开设“小说与戏剧”甚至“文化论著研读”模块时, 也是把相关的文章作为阅读专项训练的宝贵题材。三是简单照搬大学选修课教学模式, 教师单纯从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 从而导致教学漫无计划, 凌乱随意, 效果甚微。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的优化思路

科学设计语文选修课程模块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 涉及到诸多要素。要有机整合各种要素, 就要求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围绕学生的语文基础、语文兴趣、语文能力, 在语文必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提高, 凸现课程的选择性, 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要有效优化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模块设计, 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课程结构入手。

1. 宏观结构——探索“双轨并行+同步穿插”的选修模块实施模式

基于新课程理念而言, “走班制”应当是选修课程实施的最佳方式。然而, 考虑到高中教育需要保障相对稳定而有序的教学秩序以及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软硬条件限制, 高中选修课程实施要完全实现从传统的行政班授课制转到理想化的“走班制”, 在当前多少是不可实现的。因此, 实行“双轨并行”应当是高中选修课程实施的可行路径。所谓“双轨并行”是指把选修课程模块分为两轨, 且两轨平行进行。其中, 限定选修模块 (即每个学生必选的课程模块) 为一轨, 任意选修模块 (学生可真正自主选择的课程模块) 为一轨。限定选修模块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 并在原有行政班基础上统一实施。而任意选修模块则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课程, 并打乱已有行政班格局真正实行“走班教学”。学校可以每周确定一个固定时间, 全部安排任意选修课程。这种开设组织形式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自主选课的需求, 也缓解了大规模走班上课所引发的教学秩序混乱和教学设备不配套的矛盾。

在选修课程模块开设时间安排上, 许多中学基本上是先上完必修课程后, 再集中开设选修课程。这种安排的弊端在于必修课上得太匆忙而没落到实处, 而选修课过于集中导致学生身心疲劳, 学习效率低下。因此, 选修课程的开设可以实行“同步穿插”的方式进行, 即在时间上适当同步, 在内容上必修与选修相互搭配, 交叉安排, 协调推进。具体而言, 学校可以拉长选修模块的学习时间。在高中12个学段内 (将以往的学期制改革为学段制, 一学年分为4个学段, 每个学段10周, 其中9周学习, 1周考试) , 第3~5学段开始设置趣味性的任意选修模块, 第6~8学段集中开设限定选修模块, 第9学段开设偏向文理升学方向和就业方向的选修模块。必修与选修同步穿插的课程实施模式, 会给学生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方式上带来新鲜感, 有利于学生科学的学习方式养成, 有利于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2. 中观结构——构建“统一集中+自主选择”的选修模块组联模式

高中阶段, “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 必修课程是主要和核心, 选修课程只能是“锦上添花”, 这一性质决定了语文选修课是在约束性下的选择性修习。因此, 在高中12个学段的划分范畴内, 学校在第1~2学段可只开设必修课程, 原因有二:一是高中第一学期学生大多来自不同学校和地区, 语文基础参差不齐, 语文习惯各不相同, 有必要对语文常规、语文基础、学习习惯进行统一的教学;二是以行政班为单位的必修学习有利于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的培养。第3~5学段可以开设趣味性的任意选修模块, 原因有二:一是这一学段学生的语文基础还不够, 不能开设具有一定难度的、专题性的选修模块, 以防挫伤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二是趣味性的任意选修模块有益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第6~8学段集中开设限定选修模块, 一是因为这一学段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 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 在必修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有了可能;二是必修任务大多已完成, 有充裕时间集中选修, 为学生的专业方向的发展和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奠定基础。最后, 学校可在第9学段开设偏向文理升学方向和就业方向的选修模块, 主要解决高三学生分流,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以上选修课程模块组联模式, 通过兴趣选修模块进入限定选修模块, 再到专业提升和择业就业准备选修模块, 模块切换频度适中, 基本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 既注重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学习兴趣, 更注意关照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3. 微观结构——施行“有机整合+遴选优化”的模块内容选择模式

“高中阶段的教育, 仍然是基础教育, 选修课程在整个高中课程结构中不应该占据主导地位, 适当控制选修课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必要的。”[3]可见, 各个学校有必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语文选修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和遴选。

《课标》把语文选修课只确定到“系列”, 而没有直接确定到具体模块, 这为语文选修课程模块的整合提供了可能。此外, 《课标》规定:“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 有的侧重于实际运用, 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 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1]据此, 可以将《课标》所确定的五个系列再次进行优化, 即将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分为三大系列:“语言文字应用”、“作品阅读与鉴赏”和“文化论著研读”。其中, 限定选修课程部分又可以在“语言文字应用”和“作品阅读与鉴赏”系列中设置4个模块, 即“语言文字应用”、“中国古今诗歌散文欣赏”、“中外小说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根据自身意愿或在教师的指导下选修这4个模块。此外, 任意选修课程部分也可以设置若干模块, 学生至少选择其中一个模块, 模块内容要多样化, 可增设文史方向的“中外文学名著选读”模块, 也可以增设理工方向的“中外科普论著选读”模块、就业方向的“口语交际”、“常用应用文写作”、“网络文化”等模块。

语文选修课程模块内容的遴选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既要考虑与必修课的内容相联系, 又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 还要考虑现实环境等因素。语文选修课程模块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应注重点面结合, 点具有专题性、面具有综合性。以“作品阅读与鉴赏”系列里的模块为例:第一, 模块教材以单元为组联方式, 每个单元以某一领域的“上位”的文化知识作为单元的学习内容。如设置“中国古今诗歌散文欣赏”这一模块, 可以设置诗歌、散文两个大类, 诗歌部分又设置诗歌意象、诗歌意境、诗歌语言、诗歌主题思想、诗歌艺术手法部分;散文部分设置散文特点、散文形象、散文艺术表现手法等部分。第二, 单元里的文章相互关联, 文章必须是难度适中的“经典文章”。如“中国古今诗歌散文欣赏”模块中的散文形象单元, 可以选择《祭十二郎文》、《项脊轩志》、《与陈伯之书》等几篇文章, 这些文章属经典范文, 理解难度不大, 散文形象丰满, 感情充盈, 是必修课文《陈情表》等系列文章的拓展和提高。第三, 单元体例设“单元提示”、“精读”、“略读”、“思考与探究”、“补充材料”。“单元提示”明确重难点、学习方法等, “精读”、“略读”、“思考与探究”是对单元内几篇文章的进一步融合, “补充材料”则是引导学生向专题纵深发展和探究。如在《论语》十则、《老子》五章、《孟子见梁惠王》、《庖丁解牛》等一组单元文章中, 精读前两篇文章, 略读后两篇, 并以“儒道互补”为主题探讨本单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廖哲勋.进一步优化普通高中的课程设置.课程·教材·教法, 2011 (2) .

高中语文问题设计艺术 篇5

《现代汉语词典》对“问题”一词是这样解释的:①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这次考试一共有五个问题/我想答复一下这一类的问题。②须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思想问题/这种药治感冒很解决问题。③关键;重要之点: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④事故或麻烦:那部车床又出问题了。

从这个解释可以看出,“问题”的含义不只是包括英语含义中的“ask(询问, 问, 要求;问, 要求, 需要, 邀请)”“question(询问;质问;表示怀疑)”,还包括其中的“task(任务, 作业;分派任务)”和“program(节目, 程序, 纲要, 计划;规划, 拟...计划, 安排...入节目)”等。准确把握“问题”的基本含义,根据“问题”的含义选择合适的问题类型,设置相应的问题来组织教学,可以让“问题教学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其它方法无法起到的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课程改革要求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而深化素质教育改革。

“问题教学法”包括了英语的“任务型语言教学”,问题本身就是一种任务;更包括了物理的“诱思探究教学法”,问题本身就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还包括数学的“尝试教学法”,所有的问题都具有尝试解决的性质,等等。问题教学法历史悠久,有着独特而旺盛的生命力,“运用之妙,存乎于心”,每一种方法都有独特的价值,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先接受它,研究它,思考怎么让它为我所用,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古人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此之谓也。

问题的设计是很有讲究的,好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一下子进入思惟的活跃状态,受到即时有效的启迪。如何设计问题,问题有哪些类型,我这里以《我若为王》课文为例来说明之。

设计问题一般从三个角度进行:

“是什么”的问题;“为什么”的问题;“怎么样”的问题;这三种类型的问题呈现递进态势,可以在进行分层教学的时候使用。

用心

爱心

专心

走进文本:

导入一:同学们,你们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做王吗?你们有过将来想当王的想法吗?做了王以后到底怎样呢(是什么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听到这样的问题肯定这样想,是啊,做了王以后到底怎样呢?然后就可以带着一定的兴趣听下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这样内容的一篇杂文——《我若为王》。

导入二:(因为学生已经在课下预习过了,所以开场白直入课题就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杂文——《我若为王》。大家已经在课下预习过,下面我就出几个小题目来检查一下大家对课文的预习情况。

熟悉文本:

1.检查朗读(任务型问题)。

2.任务型问题(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上黑板书写篇名,给“为wéi”字注音释义;写作者名字,注音释义(这一点必须检查,很多学生在这些内容上存在问题)。

强调:作者名字多么形象:天青色的、用机栝(guā)发箭的弓。在现代文学史上,聂绀(gàn,红青,微带红的黑色)弩(nǔ)是继鲁迅、瞿秋白之后的一位战斗的杂文家。如果把鲁迅的杂文比作是投向敌人的匕首、投枪,那么,聂绀弩的杂文就是射出去的箭。

3.本文中的“王”是什么意思(任务型问题,是什么的问题)?从文中找出理由说说它的意思是什么。

“王”是国王、皇帝之意,文中有“王后”“太子”“王子”“公主”“万岁”等词语与此对应(这个问题很巧妙,既是对文本熟悉程度的检查,又是以文解文,用文中的意思来解释文中的意思,另外还是训练和培养学生上下文联贯思考的一种思惟训练方法,有助于后面的整体阅读和整体理解)

解读文本

(本课教学,基本定位属于“思路的探究”,但最后的升华部分,显然已经超越了这个定位,所以,从总体上看,应该属于“主旨的把握”。“思路的探究”是为“主旨的把握”服务的。)

同学们,你们在阅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文章每一段的开头差不多都有“我若为王”这几个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初中学过一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用心

爱心

专心 的文章,每一段的开头总是出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句,可以参照那篇文章来提示学生。“为什么”的问题,启发性问题,探究性问题)?

一方面,是紧扣题目,照应题目;另一方面,告诉读者,作者把这一句放在每段的开头,是表示后面的内容都是一种假设(后一点学生可能回答有困难,教师可联系相应段落内容来提示启发学生:阅读指定的段落,如果去掉这四个字,整个语段会有什么变化?也可以结合题目进行启发提示。“若”就是假设)。题目中的“若”字就表示假设的意思。这就告诉我们作者是在假设(文中也有相关词语“假定又假定”“假如我做了王”“纵然„„”等等)自己做王以后会怎样。请问(任务型问题,是什么的问题,探究性问题):作者这样一假设,有什么发现没有?

引导启发学生探究前面五段,教师边和学生一起分析前面五段的内容,边板书内容概要:

①假定又假定我若为王 ②妻是王后

③儿子是太子或王子 ④女儿是公主

⑤我的姓名改作“万岁”

然后进一步又发现了什么(追问,启发性问题、探究性问题、是什么的问题)? “我”正在洋洋得意的时候,突然感到:没有在我之上的人了,没有和我同等的人了,我甚至会感到单调,寂寞和孤独。自己这不成了孤家寡人了么,作者脑际突然出现两个问题:一是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二是为什么我当了王以后别人会对我这样呢(即文中语句“为什么人们要这样呢”)?

追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什么的问题,为什么的问题)?最后恍然大悟,原来我们都是奴才,我不过是一个奴才的首领而已,所以“万岁”就是奴才的另一个称呼。第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

承上启下的转折作用。“我”突然的领悟,是上文所谓“万岁”的概括,又是下文内容的引领。

那接下去又写什么呢(过渡性问题,衔接性问题,是什么的问题)? ⑦新时代的民国国民具有新思想:废除一切奴才和奴性。⑧普天同庆,我成了天下最大的王(大家一切平等)。

用心

爱心

专心 任务型问题:一起把课文读一遍,或指名朗读课文。升华文本

一、拓展,把语文课堂与生活链接起来,任务型问题:刚才我们在分析的时候提到了两个概念:奴才和奴性。“奴性”是什么意思呢?卑鄙的或下贱的奴隶根性或驯从;奴态,卑从,奴颜婢膝;恭顺的性质或状态。从时代上看,现在早已经废除了奴才,可是奴性有没有废除呢?生活中奴性还存在吗?到底存在在什么地方,能否举例说明一下?

学生列举生活中一些有关“奴性”表现的事例(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处理问题缺乏公正公平之心,等等)。

教师总结。所以,今天我们学习这篇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文章,仍然有它现实意义,可以说,根除奴性任重而道远。要从思想里根除我们身上的潜在的奴性,必须从现在做起,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否则,一不留神就会有奴性表现。

二、本文从题目开始就进入一种假设的状态,就是这样近乎可笑的假设,却让我们在心灵的震撼之中明白了十分深刻的道理:奴性大量存在,必须根除奴性。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假设的方式去思考一些前瞻性的问题,或者是一些不确定的问题,这其实是一种创造性思惟方式。

知识拓展:假设性思惟又称极限思惟或假言演绎推理,它是一种创造性思惟,它通过一种假设(常用的词语是“如果„„分怎样”“假如„„会怎样”等)引发一种猜测(联想和想象),来训练思惟,通过一系列思考领悟生活中的一些道理。在教学中经常使用会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下面我列举了一些例子,仅供参考。

探究性学习是通过设置一个问题、一种情境的方式去进入„„设置也是假设,通过假设性思考去解决学习问题,是重要的学习能力的训练;通过假设性思考去解决实际问题,则是日后走向社会极其重要的能力。

据有关资料,哈佛大学懂得用假设性思维去解决问题的学生也只有1/3。但哈佛出一个比尔·盖茨就惊动了世界。其实,比尔·盖茨没读完大学就去搞企业,并非不爱读书,而是渴望发挥自己的探索性创造力。

《南方周末》经常采用的专题式报导形式能够有效地建立故事和原因,故事和假设性思维之间的连接。它的专版一般都由这样几个部分构成:编者的话,记者采写的有关新闻故事,读者来信和专家分析,有时还附上一些相关法规或背景

用心

爱心

专心 知识。通常的情况是,在新闻报导的旁边,即会配发编者的言论型文字,或者有专家访谈,对相应的案例做分析和解释。这种版面设置因此能够非常有效地实现从故事到讨论的转化。这种版面设置避免了“片断性”报导容易停留于表面并容易随着媒介舞台上日新月异的“流动”而消失的的局限性。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站在原文思想倾向、思维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问题,对可能发生的事情作种种猜测,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我在教《项链》一文时,让学生想象当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假的以后的生活。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说得合情合理。

假设作文:就是假设某种情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如我讲《小橘灯》“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橘灯”的情境时,就开展了“假如几十年过去了,‘我’怎样在春节灯火辉煌、热闹祥和的气氛中想起了那盏小橘灯”的想象。此外,我还让学生写过《假如我是班长》、《假如我当上了环保局长》等作文。

总之,可以根据不同人物、不同情节和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合情合理、丰富多彩的假设性想象,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开阔视野,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潜力。

用心

爱心

高中语文问题设计艺术 篇6

【关键词】高中 语文课 问题设计 阅读效果

一、高中语文课堂要设置程序性和阶梯性的问题,提升阅读高度

好的文章需要逐层深入的理解才能够体会它的深刻内涵,明确文章结构的联系体系,从而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联想和想象的内容以及文章脉络的推理过程。问题是促进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教学之前要设置符合文章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不要选择隐含条件多影响学生判断的问题,不要设置细节过多、不利于拓展思维的问题。设置程序性问题可以引领学生按照顺序思考问题,分布显现文章的步骤,依照顺序设置问题,以此锻炼学生吸收总结信息以及综合实践的能力,加强学生学习过程培养。比如在课文《药》的讲解的时候,先组织学生一步一步分析文章走向,然后向学生发问,文章主要故事情节是什么,文章除了表面内容之外对当时社会现状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这样从表象到内在的问题设置就是阶梯型问题设置。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的理解问题,实现深入理解文章内涵、明确文章主旨的目的。

二、高中语文课堂要设置所指和能指性问题,加强阅读效果

所谓指向性,是说在设置课文问题的时候保证问题指向一致,只有方向明确的学习才能够使学生尽快抓住主旨,帮助学生理解文意。在学习马丁·路德金的演讲稿《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课文的时候,设置一系列问题,实现全文的思想解读。包括,演讲的对象是哪些人,演讲所处的时代背景的状况,根据课文解读出演讲时为了实现黑人的民族平等;每段首句都以“我有一个梦想”开始,是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想要激发起民众什么样的认知?是在表达强烈情感的同时,引发黑人的认同,在社会上掀起强烈的影响。教师设置着一系列具有明确指向的问题突出文章的主旨,演讲的重点也就是实现黑人的民族平等。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分析文章内容,将传统教授式教育转化成互动探究式学习。另外这样多问题同指向的设置方式还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并且通过探究得到深入,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将语文课堂推向教学的高潮。能指性问题的设置可以通过一个概括性的问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其能指性是通过一个问题概括整体思想,需要学生在课堂上不断探讨方可实现。这样的问题设置需要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及时调整进入到积极状态。比如在李白的《将进酒》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探讨的问题就是李白在劝谁进酒,这样问题一提出来,学生的思维就会从文本以思想深入表达情感进发,进一步感受李白苦闷、复杂的心情,体会其郁郁不得志的心理。类似此类的能指性问题可以有效的提升阅读效果。

三、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设置开放探究性问题,加强实践能力

新课改环境下需要对文章的学习过程中加入探究深化的部分,设置探究式题目要根据文章内容延伸出其他的知识空间,由教师引导学生再体会文章语言美感的同时感受其行文魅力和内涵深意。要摒除传统教学中的快速浏览,探讨定论的模式,要实现学生和书本的交流,教师在不断丰富自己文化构建的同时组织学生随时开拓自己多文化的视野,广泛的搜集归纳相关材料,重建对文本的新理解,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的讲解时,要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总结人物特征,归纳中心思想。在完成表面教学之后强调文章的思想内涵,向学生提出文章描写如此一个怪异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有什么深层的含义,然后组织学生认识到这是对一切保守、扼杀新思想行为的讽刺;再进一步提出讽刺这样群体的意义,然后得出最终目的是抨击沙皇的专制统治。通过这样联系社会背景,结合生活经验的方式的总结,可以刺激学生的情感投入,使其联系生活激发心底深处的学习感受。然后可以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自己的看法,在回答的时候不要直接诉说问题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自己联想找出答案。在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同时,教师要适当点评,保证其能够运用个性语言说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这样一些小的口述锻炼、内容演讲能够在理解文章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结论

高中阶段的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能够对学生一生的文学造诣起到很深的影响,除了要掌握对文章定位、思想内涵、基调把握、实践应用方面的理解,要深层次的挖掘作者思想,了解社会背景,最终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感悟。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在阅读学习之前及过程中间的问题设置实现的,问题设计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加深实际阅读效果最好的一种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张玉民,范天成. 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能力的培养与训练[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钱理群. 王尚文先生的教育思想及其命运——兼谈中国语文教育改革[J]. 语文学习,2009(6).

[3]施茂枝. 体验感悟:阅读教学新的增长点[J]. 课程·教材·教法,2006(2).

[4]杨鹏宇. 关于“阅读初感”教学意义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5).

高中语文问题设计艺术 篇7

一、问题设计要有“趣”、识“趣”

高中学生已经经过了至少九年的语文学习与阅读, 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水平与阅读面。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此应有足够的把握, 以便于在引入直观材料、逸闻趣事、新闻事件等进入新课时, 所提供的材料足够新颖而有趣。这样才会使学生的听课与学习处于一种比较兴奋的积极状态, 思维的积极性得以足够发挥, 并进一步引发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网上流传有江苏曾宪一老师的一个经典导入问题:“请大家听首诗, 猜猜写的是哪位作家的哪部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这首诗是“幻想中, 你凌驾于别人之上;/ 现实中, 你被所有的人踩在脚下;/ 可怜你, 甚至没有一名半姓;/ 可恼你, 茫然如故, 洋洋依然;/ 可悲你, 糊里糊涂地活;/ 可叹你, 莫名其妙地死。/你——旧中国的破产农民——愚昧、麻木的化身! / 对!——这就是鲁迅先生《阿Q正传》中的著名人物——啊Q !”全诗共八行, 在第八行吟出口之前, 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被曾老师一步一步地调动起来, 直至第八行出口, 学生们才知道老师口中的人物形象是谁, 随之在学生头脑中又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 “阿Q, 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描写这个人的呢?为什么阿Q这样‘可怜、可恼、可悲、可叹’呢?”等等, 从而使学生对教师所讲授之内容有一种急于追下去的心理。这种心理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提高教学效果的。

如果说曾老师的导入问题有些以悬疑取胜的色彩的话, 那么, 这份“悬疑”还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知识水平, 否则, 是没有办法做到激“趣”的。以教学卡尔·萨根的《宇宙的边疆》为例, 有这样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说, 你对宇宙领域的科学研究持什么样的立场?”, 第二个问题是“课文围绕宇宙向我们讲述了哪些知识?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显然, 前者会因为其所涉及科学研究领域话题的深奥与遥远,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 而使多数学生无所适从、无所回答, 表现在学生表情上会是一种漠然以待, 表现在学生心理上则必会是思索的兴味寡然; 而后者, 则会因为学生的熟悉——相关动漫中多有宇宙形象出现与熟知, 相关科普读物中多有介绍, 而使学生比较感兴趣——想知道在卡尔·萨根这里有什么样的新知识, 进而兴致盎然地进入课本学习。两者对比, 一个兴味寡然, 一个兴致盎然,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大有不同。由此可见, 课堂问题设计不但要有趣, 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还要识趣,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际。

二、问题设计要“巧”、要“精”

陶行知先生曾有“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的话, 可见教师的课堂问题设计中, “巧”是要求之一。这个要求, 不仅仅在于好的提问设计可以结合学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启迪思维, 还在于好的问题设计会环环相扣或互为依托, 最终形成一个指向明确、逻辑清晰、突破难点的“问题链”, 以帮助学生加强对所学内容的把握;或者, 这个问题设计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有价值的问题, 并与教师的问题有效结合, 形成一个顺藤摸瓜式的“问题链”, 而在教师的帮助下, 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会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 并不断加强。这样, 语文教师的教学开展, 既省力气, 还会使语文教学顺利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为例, 为更好地实现与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 以及帮助学生立足文本整体对课文进行把握, 我设计了如下问题:“本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是从题目入手的提问) 、“一开始, 烛之武为什么会拒绝郑伯?后来又为什么答应去退秦师?” (这是从重点语句入手) 、“烛之武凭一己之力退秦师, 他是怎么做到的?” (这是从重点语段入手)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 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 我们应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入手) 等等。整体看这几个问题设计, 它是有机关联的, 以一个环状的问题链结构围绕课文进行了有效提问, 既注重了文本, 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本, 包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故事的主要情节, 又加强了人文教育, 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并有课堂活动的适度拓展——“我们应怎样做”。

问题设计问得“巧”, 还要问得“精”。全部问题设计要围绕中心, 在进行总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 要设在重点处、难点处、拓展处;要具体而易于操作、符合学情而有所拓展、讲究过程而注重思考;只有这样, 才能够达到引导和引发学生在思考中掌握所学、把握重点, 理清思路、突破难点, 夯实基础、有所拓展的目的。而决不可以流于兴之所至、随便设疑, 简单细碎、数量泛滥, 边问边答、毫无重点的骑驴聊天式的低效问答。如此问题设计, 既毫无设计价值可言, 又会使学生疲于应答, 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即使学生在师生问答中有所得, 也是鸡零狗碎式的零散信息, 绝不是教师进行课堂问题设计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李青芳.注重课堂问题设计增强语文教学效果[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3, 10:81-81.

[2]包艳华.注重课堂提问实效性,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文学界 (理论版) , 2010, 01:67-67.

高中语文高效课堂问题浅析 篇8

一、用新型的理念带动良好的氛围, 用新兴语汇让学生感到趣味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堂的前几分钟是最为关键的。课堂前五分钟, 语文教师可以和学生形成互动, 让学生走上讲台, 不论何种形式、何内容, 只要让学生表达最想说的就可以。这样既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 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又利于培养学生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能力和勇气。另外, 学生只有在课下不断地丰富自己, 站在讲台上才能有东西表达, 这样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在诗歌或者散文的教学中, 教师可采用朗读的方法, 让学生进入文章情境, 感悟作者的思想, 使学生受到感染、触动。以人教版高中二年级语文课本中苏轼的《赤壁赋》为例, 这是一篇散文赋, 但它更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苏轼用清风、江水、明月、小舟, 描绘了诗一般的意境。通过写水的流逝、月的盈缺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把友人所表达的卑微渺小、人生短暂的悲观之情, 转换为一种物我无尽、寄情山水的乐观心态。通过教师的朗读来带动学生的反复朗读, 让学生进入当时的情景, 自己仿佛与苏轼同游赤壁, 这种感受对学生学习的帮助是教师用大量枯燥无味的资料和条分缕绪的讲解所无法相比的。

在小说、戏剧部分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采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法去授课。正如前人所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的内在状态, 那么知识只会引起冷漠与疲劳。”以人教版高中二年级课本老舍先生的代表作《茶馆》为例,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 可以让学生自主分成小组, 扮演小说中的人物, 模拟情境对话, 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达人物的情感, 使学生通过自己扮演的人物来感受旧中国的黑暗与腐朽, 感受当时广大人民的苦难生活。这种方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 而且提高了课堂理解的效率。

议论文的教学大概是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最纠结的一部分。就整体而言, 议论文的内容枯燥乏味, 格式基本固定, 领域内的专业名词较多, 这些对学生而言, 根本没有任何吸引力。这就需要教师带动课堂氛围。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新颖的话题来吸引学生, 提高学生的关注程度, 激发学生自己去文章中找答案, 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本文章的理解, 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教师一般会在课下布置作业, 其中不乏大量的阅读题, 而教师有时会因为工作量较大而导致批改时间长, 有些老师甚至把作业压下来, 导致反馈不及时, 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针对这些问题, 建议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阅读练习, 通过当堂课的训练, 及时提示学生易犯错的地方, 这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强化记忆, 使教师教得不辛苦, 学生学得不痛苦。

二、从多角度发掘学生的潜力, 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

语文教师在布置课下作业时, 要着重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 根据课堂的反应, 布置相关的问题, 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作答, 发挥创新性, 自主解决问题, 鼓励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这样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 对于文章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对于语文课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

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设立读书角, 放置一些读书资料, 定期开展读书会活动,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用审视性、比较性的眼光学习, 还可以增加学生课下的知识累积, 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如果学校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备, 那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发挥网络优势, 让学生在大量的知识链接中广收博取, 以增加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使学生有兴趣地高效率地学习。但是, 高中的学生正处于升学压力大的时期, 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在形形色色的网络资源中释放压力, 尤其是在网络游戏中迷失自己, 教师要把握学生的思想, 不能让学生陷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

在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中, 教师不能只站在台上。正如有人说:“真正的教育者会使自己同学生建立细腻的情感联系。”所以教师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 更要走进学生的生活, 与学生交朋友, 关注学生的发展, 这样在备课环节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在“备什么”的同时, 更着重思考“怎么教”。

只停留在常识性描述说明的教师, 用资料堆积、枯燥乏味, 不被学生接受。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 教与学要相辅相成, 不仅要依靠教师的“教”, 更要依靠学生的“学”。学生怎么学, 如何学的快、学得好, 与教师如何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 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人们对教育的发展寄予了更大的希望, 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摸索、总结。希望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能够勇于探索, 大胆尝试, 努力探索出一条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成功之路, 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桂林.教的有味, 学的有趣——浅析高中语文课堂如何进行高效教学[J].文理导航, 2012, (8) .

[2]刘志伟.让高效创新走进高中语文课堂[J].现代阅读, 2011, (9) .

[3]肖飞.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03) .

[4]马永祥.谈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J].教育探索, 2001, (03) .

高中语文课改面临问题及解决办法 篇9

问题一:不注重课堂教学的效果

语文学科的属性决定了它的知识点、能力点、乃至考点不像其他学科那样科学而有序地安排在一章一节的讲练当中。每一节语文课都有着很大的思维拓展空间, 可以生发、映射多个知识点、能力点、情感点, 语文课堂因此就很难做到精讲精练, 卓有成效。许多教师往往是提起这个, 带出那个, 最后导致教学内容肤浅而如蜻蜓点水, 课堂没有了重点, 教学没有了实效, 学生昏昏欲睡而不知老师之所云。

一些教师不善于挖掘教材, 形成就教材教教材的懒散习惯, 不能科学地运用教材, 安排教学, 更不能顺势引导学生, 拓展其思维空间, 培养其思维品质, 致使课堂容量太小, 学生收获太少, 把课堂教死, 把学生教怕, 把老师教累!

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进修, 虚心学习先进经验, 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养及授课能力, 对每一篇课文尽可能做到深研细究, 科学处理, 合理规划, 最大限度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教师的引领作用, 把教材教活, 把学生教醒, 以四两拨千斤之力把看似简单的语文课上得不简单, 使学生在愉悦中学知识, 长见识, 提能力。

问题二:不善于开拓语文学习的面

学生的日常活动都可以和语文教学密切联系起来, 而语文课外活动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但由于怕麻烦、没资金、没时间、怕出事故等原因, 许多学校和老师都不愿意组织这些活动, 这种因噎废食之举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另外, 学生的课外阅读很难达到课标要求, 多数学校没有或者很少开设阅读课, 一般学生阅读的随意性强, 实效性差。学校虽然有图书室, 但图书内容陈旧, 馆舍面积狭小, 大多也都形同虚设了。

拓宽语文学习的面, 要在灵活运用教材的基础上融合各学科教材, 创造性地开展有趣有效的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 使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密切联系起来, 让学生真正做到在活动中学习, 在活动中成长, 在活动中整体发展, 发展他们的思维,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品质。同时要大力倡导阅读活动, 充分发挥校藏图书的作用, 引导学生树立终身阅读的理念。

问题三:不能大胆挖掘文本的灵魂

一些语文课堂显得沉闷, 原因一是教师对文本的发掘缺乏深度和广度, 二是教师对学生的激发不巧妙、不及时, 不能因势利导, 及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师的职责已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多少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激发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授人以渔的课堂, 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授人以渔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才会达到教与学的全新境界, 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局面。

教师对文本价值的探究、对文本灵魂的挖掘要联系学情, 结合实际, 大胆有效, 不能忽视教学双方的素质和审美取向。一堂课, 当教师挖掘的文本价值和学生的探究研习结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时, 师生双方都会有收获的喜悦和惬意, 这样的课堂给人的鼓舞和激励更是难以忘怀的。

问题四:很难摆脱作文教学的困境

我们应该对作文教学的意义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它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既然语文素养的内涵如此丰富, 那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更不是语文课堂所能单独承担的重任, 作文教学也就不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唯一途径, 作文也就不会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唯一表现形式。可以说, 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 也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可“养”的过程。

我们可以适当给作文教学松松绑, 给语文素养的培养分分工, 该学校培养的学校培养, 该家庭、社会培养的, 学校就不要过多干预。这样, 培养的素养才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人才才会是多样化的。

作文, 说白了就是用文字表达一个人思想情感、态度观点的过程或形式。一篇作文只要较准确地表达了某种情感, 传达了某种思想或反映了一个人对某事物 (理) 的认知程度, 就达到了作文的基本目的。如果学生的认识达到这一步, 他们就不会谈作文而色变了。

提升高中语文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篇10

“多读”不只是多读课本, 因为相信你所掌握的语文知识, 大部分都是通过课外阅读获取的, 所以必要的课外阅读不能少。但是这个不代表课本知识不重要, 要掌握基本的, 才能更好地积累。

“多背”不只是多背些文言文、古诗词, 同时你也要注意记录文言文的各项相关知识如:句式、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等基本的文言知识。加上相关的一些历史的知识、典故等, 将历史和语文联系起来, 能使你更好地学习。

“多记”不只是说背诵的问题, 还有笔记记录, 就像上小学的时候我们会记录一些好词好句一样, 把阅读到的优秀的文章里的句段记录下来做长期的积累, 也能成为你的“小财富”。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高一阶段学习语文应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教材, 预习到位

许多同学在经过中考之后, 都有这样一个感悟, 语文学科分数的区分度不高, 差别不大, 很多人认为翻来覆去的研习课本, 没有多大用处, 又有人听说高考语文以课外内容为主, 以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为重点, 课本学不学不重要, 不需要全力投入。殊不知, 这些想法是很幼稚的, 我们即将使用的教科书体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 对高考起一定的导向作用, 它虽不等于全部的出题内容, 但却是个范本, 是个窗口, 通过这个窗口学到知识规律是重点, 通过大量纯正优美的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是难点。这确实需要同学们在思想上重视它, 在实践中琢磨切磋。

高中课本与初中课本最大的不同是长、深、美。文字多、内容深、意境美, 充分的预习与认真的品读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捷径, 有时一篇古文一周都不一定讲完, 一篇文章可以长达10页左右。这样的课容量可想而知是十分庞大的, 同学们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必须做到课前疏通字词, 读顺课文, 课后理清思路, 做好总结。

二.精积细累, 咬文嚼字

请同学们从高一就达到一个共识, 文科的学习方法唯有两字———积累。语文知识广博, 短时间里绝难有大的突破。而盲目的摘抄积累是不行的, 必须要仔细、要反复、要记牢。举个例子:要能顺利地读懂浅易的文言文, 就必须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有关文言实词、虚词的知识, 这样才能具备从同一实词或虚词的若干义项中选择它在上下文语境中应取义项的能力。此外, 随笔写作 (自由状态下的写作训练) 是高考作文的最好准备。近几年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式为话题作文, 可以说, 它与随笔的释放性、任意性有某种相通之处。不难发现, 在初中写周记时, 几乎每周都能有一两篇佳作问世, 有的以感性体验来打动大家;有的以奇思妙想启发受众;有的以见解深邃独步称雄。这些挥笔而就的抒情小品、时事短评、生活速写, 不就是三年后高考作文的最佳素材吗?可是如果你不坚持, 即使是高考状元也束手无策, 据报载:一名高考作文获满分的学生在度过两年的大学生涯后, 面对当年的试卷不禁感喟:自己再也不能发挥出两年前的水平, 写不出那样的佳作了。为什么?因为他中断了系统的随笔练习。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系技能, 不宜视作知识, 宜在实践中练习, 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它不仅能使学生写法上日臻成熟, 还能使思想日渐深刻。

三.动脑动手, 相辅相成

所谓动脑动手就是勤思考、多练习。易于思考, 乐于表达。我们所用的新教材基本有两个特点:一是选作教材的编著理念相对超前, 道德说教相对减少, 而人文因素相对增加;二是除课本之外, 还有读本, 阅读量较大。可见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同学们不要做人云亦云的“复印机”的角色, 要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留意日常生活中时代感强的事件, 广泛涉猎名家著作, 让听说读写发挥到极致, 真正实现语文学科重基础、重能力、重应用的导向。

高中语文问题设计艺术 篇11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作业设计 对策

一、当前高中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识记,忽略实践。

当前,一些语文作业的设计违反了语文学科本身的规律。作业设计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大量重复的机械训练扼杀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创造的兴趣,且容易造成对于书本知识的心理依赖。特别是与升学考试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标准化作业形式,使语文教学的文本阅读被大量的作业训练取代。为了识记和巩固课内的一些认知性知识,背诵与抄写成为语文作业的主要手段;机械记忆与被动模仿也一度备受争议。例如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其作业形式一般就是要求学生阅读原文,并将其译成白话文。此类作业的目标就在于强化基本知识点,对于学生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弊大于利。

(二)学科本位,视野狭窄。

语文教学的弊端之一是过于封闭,过于注重学科本位。这种倾向在作业设计上体现为作业内容狭窄,大抵是课本知识的再现。作业设计的目的是只注重学习效果,而忽视了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否掌握调研探究等学习方法。在完成这样的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只会机械地强化识记所学的知识,而不会主动积极参与、发现并解决问题。以学科本位的作业还忽视了学科间的联系、就着课本练语文,忽视了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学生通过作业根本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融会贯通、综合利用;调研探究练习的缺乏,同样不利于学生形成如好奇心、钻研精神、灵活的思维、鲜明的想象等一些极重要的智慧品质。

二、高中语文作业设计改革策略

(一)拓展作业内容,提高兴趣。

1.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收集与课文有关的材料,通过查阅了解作者的生平、作品、思想,对作者其他的作品适当阅读,并作摘抄。比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提前一个星期布置预习任务,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曹雪芹的生平、写作背景、人物关系、性格特征,以及阅读有关红学研究的书,教学时结合这些资料理解文章内容。这样的作业任务,让学生在学会收集有用的信息的同时,学会合作,主动求知。

2.课后巩固,不仅要针对基础性知识、字词句的练习,更重要的是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活跃思维,开发想象力和创新潜能。除了巩固性作业,如《同步练习》、《三维设计》外,更要布置综合性作业,开拓思维广度,让新旧知识相融合,延伸开放性作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创新能力,让学生通过做作业体会从“学会”到“会学”的乐趣。

(二)提倡作业的自主性。

高中语文作业设计应考虑到给学生提供表达意见的机会,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负责的意识,逐步摆脱对老师、教辅资料的依赖。自主性作业能为学生提供更多获取直接经验与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参与、了解、感悟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自主性作业也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在完成这类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获取信息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还锻炼和提高了写作、交流能力,各种潜在的学习优势都得到了开发。作业设计的自主性,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业内容开放,学生有权自主选择;2.作业形式开放,跳出固有的书面模式;3.作业答案开放,不再是绝对的、单一的。比如,教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笔者布置了一个“《沁园春·长沙》创意学法大赛”的作业。结果在第二天的作业展示课上,有的学生声情并茂地进行了配乐朗诵;有的学生详细介绍了毛泽东诗词的特点;甚至有位学生针对当时的写作背景,画了一幅画。这样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作业的内容、完成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热情,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锻炼了传统作业所达不到的很多能力,获益匪浅。

(三)注重作业设计的合作性与延伸性。

新课程改革纲要已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型作业,作业过程需要学生密切合作。另外,从作业的时空来看,课程的开放性,使大量的作业已不再是个人能力独立完成的,而需要与社区、家庭和他人协同合作(如研究性学习作业)。

社会需要的是全面的高素质的人才,语文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尤其要了解高新科技知识。因此,可要求学生借阅一些图文并茂、幽默诙谐的趣味读物,便于学生在轻松、开心的阅读中得到提高,感受到语文不仅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陶冶、享受。

(四)注重作业的实践性。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的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作为个性主体的参与和体验,并要求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反思、创造、合作、交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就明确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师应转变那种只关注结果,而忽视学生在过程中的自我探究的做法,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语文作业应进行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倡探究性作业。让学生主动感知、积极参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给予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自由天地。只有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才能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高中语文教学中儒家传统思想问题 篇12

一、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儒家思想带给高中语文课程教学的首要启示是让教师认识到教学中应当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作为教师, 我们在教育上要消除高低、贵贱、贫富等方面的区别对待, 对每一位学生应一视同仁。不少教师在课堂上都会有意无意地对学生差别对待, 尤其是对那些成绩好、基础扎实的学生, 教师会明显关注, 而那些基础一般、学习能力较为缺乏的学生往往会被老师忽略, 有些老师甚至还产生厌烦心理, 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有教无类”让我们意识到, 教学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的重要性。每一位学生都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关怀。基础薄弱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辅导与点拨。因此, 教师要更正自己的教学观念, 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让学生的语文基础与人文素养都能够得到更好的构建与提升。

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是一篇富有人文底蕴的课文, 思乡的情感也是我国古代文人时常抒发的一种情怀。为了深化学生对于文本的体验, 我会引导大家逐段地分析文意, 对于一些重点段落与语句, 有针对性地和学生交流探讨。课堂上我提出了一个思考问题:从文章的第2段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 最多的是山和水”一句来看, 月亮是写作的重点, 山水只是陪衬, 文章的行文是这样的吗?这个问题和文章的主旨有着很直接的关联, 因此, 需要学生们有很好的认知。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表达自己的看法, 让每一位学生都尽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基础一般的学生在听了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后, 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启发, 进而渐渐明白:单从标题来看, 文章似乎要着重写故乡的月亮, 而故乡的山水只是陪衬。但如果没有故乡山水的映衬, 月亮就无法凸显其唯一性和珍贵性。因此, 故乡山水才是文章的写作重点。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也更为深入。

二、采取高效的教学模式

儒家思想对教育工作的展开也有很重要的启示, 教师要多吸收其中的思想, 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找到更好的方向。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从这句话不难看出, 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应加强自身的学习与反思, 明确教学方法, 力图事半功倍,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应付当前严峻的高考形势。采取高效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还能够强化学生对教学文本的认知与理解, 更好地提升其综合语文素养。

苏轼的《前赤壁赋》是一篇很经典的词作, 但学生在其学习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它不仅涉及大量的古汉语, 对于文本的情感与情怀的领会也是一个教学难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意, 我有意识地给大家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 并给学生介绍作者的一些生平事迹, 让大家结合创作背景更好地体会文意。在北宋这一具体的文化背景中, 苏轼是一个富于浪漫气质和自由个性的人物。他的文学创作所表现出的洒脱无羁与无可奈何、随缘自适与失意彷徨, 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愈益强化的时代的内心苦闷。有了这些背景知识后, 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好地体会文意, 对于作者内心的种种苦闷与抑郁也会有更深刻的领会, 这些都很好地提升了教学效率。

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儒家思想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有一些重要的启示。“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这句话的本义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 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这是一种演绎推理的学习方法, 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这一方法也带给我们很多重要的启示, 使我们认识到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提升学习效率的重要性。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艾青的《北方》是一篇优秀的现代诗, 是作者“土地”系列诗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首。在学习这首诗时, 教师要深化学生对作者内心情感的体验, 尤其要让学生领会到作者内心浓厚的爱国情怀。在实际教学中, 我首先让学生们了解作者的生平, 体会他的“土地”系列的诗作所传达出的爱国情感。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们通过对创作背景的把握以及对诗歌意象的分析, 理解诗人所表达的对祖国的真挚情感。为了深化大家对教学文本的体验, 我让大家读一读其他描写北方的诗作, 来进行对比, 以强化学生们对这首诗的情感体验。

上一篇:土壤养分检测下一篇:财务会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