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设计(共11篇)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咬文嚼字》的主要观点,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深入体会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2、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养成锤炼字词的语文习惯,养成严谨的学习、人生态度。
3、训练咬文嚼字,学以致用。通过拓展迁移,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到朱光潜的观点;在品味语言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讨论交流法,训练法,点拨法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二、作者
简介
三、?课文
研习
教学过程 ?一、?猜对联导入 林则徐巧对主考官 (幻灯片1显示)
?林则徐小小年纪就参加科举考试,他父亲恐他年少远行疲累,便要他骑在自己肩上。进场时,主考官以其年少,即景出一联索对,作为进考场的条件:以父作马;这使林的父亲羞得面面红耳赤,怪难为情,可是骑在父亲肩膊上的小子可真不凡,他眼睛一转,马上对道:“ ”。由上联的贬到下联的褒,色彩逆转。其父见儿子不仅解嘲了,还深知为父的希望,喜不自禁。主考也很满意其对,放他入场。
你能猜到小林则徐对的下联吗?
望子成龙。这四字,看来似平易,却言简意丰,褒贬逆转,意蕴也与上联相去甚远。
我们要想达到知文明义、出口成章的地步,就要对文字有很好的驾驭能力。 (幻灯片2显示)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咬文嚼字》,从中会受很大启发。
二、师生明确《学案》文学常识1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盟石。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书简》等。
三、把握主要内容,理清议论文的观点与论据材料的关系。
?请简要概括文中举了哪些例子?举这些例子想说明哪些观点?(交流《学案》中内容感悟第三题)
教 学 内 容
激趣导入
介绍
检查预习
点拨
?教师活动 ?
思考
了解
回答
合作交流
比较不同
学生活动 ?
?四、自主
探究
总结
教学过程 合作交流,比较不同。 (幻灯片3显示)
实例
道理
角度
郭沫若改字
炼字的重要性
情感不同(句式)
王若虚改《史记》
文字表现
思想情感
意味不同(字数)
韩愈改诗
更动文字就
更动了情感
意境不同(字眼)
苏东坡写《惠山烹小龙团》
善用联想意义使文章色
善用联想
意蕴丰富
“柳腰桃面”等套板反应
误用联想意义造成流弊
套用滥语
全无新奇
同学们找出本文在论证中所运用的材料并得出作者要证明的观点。这体现出论文每个分论点和它的论据都是密切相关,相互对应的。
?四、你在《学案》中筛选哪些文句作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原文第三自然段:在文字,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设计 篇2
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品词析句,体悟情感
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仅反映在引导学生通过语感实践接受语言负载的信息,更表现在让学生认识掌握载体本身。入选课本的文章,文质兼美,语言更具鉴赏性,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课文恰到好处的言语。可让学生以评点的形式记录阅读收获,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借助朗读,读中体悟
朗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充分感知文章中的字词所表现出来的感情。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认真有效的朗读,让他们通过朗读领略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对于一些特殊的课文,可分角色朗读。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的丰富内涵,理解人物形象内心情感世界的复杂多彩。
三、质疑反思,感悟理解
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认知冲突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勇敢地进行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在反思中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究、思考,从而真正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只有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指导学生进行质疑,让学生真正学会质疑问难,语文课堂才能焕发生命活力,才能大大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中,可抓住“认知矛盾冲突”处,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诱发学生进行探究反思,促进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通过质疑反思,完成了对文本中相关语言信息的提取、加工、分析和处理,真正提高了语文能力。
四、飞扬个性,运化文字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同一个文本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思维训练方式,以适应学生五彩缤纷的个性化内心世界。科学的语言文字训练形式,是推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催化剂,比较常见的有换位思维、逆向思维、假想思维、多向思维、比较思维等。
五、想象联想,启发运用
教学中,有时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句子,可以把文中语境那些抽象的语言符号,通过想象与联想置换为生动的画面图解,把原文的抽象意境置换为具体、鲜活的形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品味。学生通过想象描绘生活情境,进行语言文字的组合,使表达逐步具体生动。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了课文,发展了语言能力。帮助学生感受文章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想象力,让学生获得美妙的艺术享受。
六、加强整合,内化语言文字训练
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感受和理解、欣赏与评价的能力,教师要善于揪住课文的关键情节,在学生不易察觉却能整合升华文本内容处,在学生觉得不起眼“微不足道”的细微处,在看似矛盾其实不矛盾的生成处,积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从而走进文本的最深处,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七、求异创新,优化积累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树立可贵的创新意识,综合运用教学策略,全面优化学生积累运用的途径。千方百计将语言文字训练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巧妙结合起来,在设计语言文字训练材料时,不断以崭新的方式去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向纵深处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八、读写结合,相互促进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习课文内容这一层面上,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运用语言文字。改写就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吕叔湘先生曾说:“改写,各种方式的改写,各种范围的改写,实在是作文的最好准备。”
语文《咬文嚼字》教案 篇3
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教学难点: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评价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打一谜语让同学们猜:小老鼠看书--咬文嚼字?。小老鼠学习的精神应该推广:把书吃掉,消化掉,成为一个很有品位的小老鼠。?
打一个比方,建筑工人把房子盖好以后,如果你住进去,你一般要经过一道什么程序装修。
?装修的目的是什么美观,实用。?如果原先的设计不太合理,还应该怎么办改造一下。让房屋符合自己的审美要求,有居住者的个性要求。?
写文章就想装修房子一样需要“咬文嚼字”。?不单是写文章要咬文嚼字,读文章也要咬文嚼字。读文章,这里主要是精读文章,如果没有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就可能读不透作者在文章中所寄寓的深意,写文章如果缺乏咬文嚼字的精神,你写的文章就可能流于肤浅,缺乏深意。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学,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无人敢代他的地位,无作品敢代替此书。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19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回国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开华人美学研究的先锋。
他早年就读爱丁堡大学时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国时期出版业的一大景观。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朱光潜脚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纪,与苦难中奋斗的中国一同走过从前。他的一生是一部浅近而深奥的大书。我们对他的理解,只限于现在阅读的《咬文嚼字》,相信通过今天的阅读,同学们一定回收益匪浅。
三、解题:
“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买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题目的含义则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四、初读感知,思考回答
词语积累:?锱铢必较?清沁肺腑?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套板反应
推陈翻新?自鸣得意?索然无味?不即不离?点铁成金?
尺牍?下乘?玩索?流弊?援例?冷寂?岑寂?拘礼?游离?蕴藉?(音义自查)
文学常识?谢灵运?韩愈?贾岛?李商隐?贺铸?(学生自查了解)
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文章有几段?标出标号。?
2、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明确:文章共分8自然段。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1、应该有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概括一下就是:1、应该有谨严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再读思考,深入探讨
接受这个观点容易,知道是什么比较容易,比较难的是怎么办。咱们不能像一句北京俗语所说的那样“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哪。对,咱们还要从大学问家那里学来咬文嚼字的本领。
问题1:再看1-7段的内容。这些都是具体咬文嚼字的的实例。总共有几个实例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 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套板反应”?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问题2看作者在第8段有一句话:以上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作者是不是很“随便”地举出这几个实例?大家给这5个实例归一下类,看有没有层次上的分别?
明确:1、2、3是文字修改方面的;4、5是有关词语的联想意义的。?
问题3:3个修改的例子中,有没有越改越好,有没有越改越不好的,有没有怎么改怎么好的。?
第一个实例,“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两句话有什么差别?你得到什么启示?
?对比;正误比较分析,使之更有说服力。例子来源于名家名篇。启示:要注意资料的积累、梳理。本文的材料丰富,无论是记忆中的,还是资料中的,都得有资料。如文中的《红楼梦》、《水浒》、《屈原》、《史记》等。积累知识的方式:笔记、卡片、索引等。
第二个实例,读《史记》的原句和王若虚的改句,想想原句和改句意味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有什么心得体会?
①原文“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②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之意。③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之意。总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这表面形式的变化,就引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启示:我们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这样品味才能到位。
第三个实例,先想想“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再读课文的分析,你从中又得出什么感想?
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么?
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
敲——月夜访友——热闹场合
世人认为“敲”字好,有动作、形象,有声音。朱光潜不迷信,不盲从,独抒新见。他认为哪一种境界是诗人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就用哪一个字。启示:品味语言要独立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合情合理)就行。
为什么有的修改会增色,有的修改会失色,而有的修改又怎么改怎么有理呢?那么,评判增色、失色和修改得有理的标准是什么呢?大家能不能从作者的分析中归纳出来呢
明确:修改字词,不仅是修改字词,在文字上推敲,骨子时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问题4:那么第6段和第7段讲的是什么内容联想意义的把握和运用。?
第6段是从哪个角度讲的?第7段又是从哪个角度来讲的呢?这两段与我们前面的分析出来的咬文嚼字要与思想感情相关联有没有关系“咬文嚼字” 的总原则是什么?
明确:文字联想意义的运用有两种情况,请各用一个成语概括。A.正面:点石成金。B.负面:陈词滥调。
第6段是从阅读中联想意义的确定之难。合情合理的想象,“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回答问题:
①诗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是(夜晚,月影朦胧,山间泉水旁)
②诗中人物所进行的活动是(品茶,赏月)
③诗中表达的是诗人(独处清净,安享自然,怡然自乐)的情趣。
④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
第7段从写作避免套语和“套板反应”之难来写的。产生“套板反应”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①作者无创作动机。②读者无新鲜真切的情趣。
咬文嚼字的教案设计 篇4
据此,本文教学目标 可确立为以下几个层面:
1、通过对文中有关几个实例的尝试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2、不妨引导学生注意对本文语言的质疑分析,培养求实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
阅读是一项极具个性化的活动,因此必须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动手动脑活动来完成各项教学目标。本文的教学拟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内讨论两大板块。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元代无名氏杂剧《劝夫杀狗》中有:由不得你咬文嚼字。成语咬文嚼字既来源此。对这个成语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中云:;《汉语大词典》中云:(见教师用书)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
二、作者简介(见教师用书)
三、提名阅读
四、分析课文
1、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第3段)
2、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并填表
明确:
例 子
分 析
道 理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不同句式,不同意味
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不同字眼,不同意味
《惠山烹小龙团》
三、四句的剖析
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3、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明确:本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可适当先援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如:
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
解说:眼看没有忍着的悲愤意味。
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
解说:绿较之到写活了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之红,其红之浓。闹将无声的景象随着上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最后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对本文咬文嚼字
本文在语言上也有若干值得推敲的地方,教师一一指出。(见另文)
【教后感】
本课的教学设计试图将活动式教学思想体现在常规阅读教学中,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落入常规教学的窠臼,不过由此获得的几点感受当可作为进一步活动式教学实验的经验。
一、阅读课的活动式教学必须充分重视课前的准备活动,否则仅仅依靠课堂的当下阅读将使讨论活动流于肤浅化和形式化。
语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篇5
一、教材分析
1.课文的特点及地位
《咬文嚼字》是人教版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一篇文章,第四单元是一个“文化随笔”单元。《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讲述“文字重要性”的一篇文化随笔,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很富有“理趣”。
2.课文的重点与难点
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四个方面:一是“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二是“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三是“品味妙语佳句”,四是“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文重点:提炼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品味妙语佳句
课文难点:通过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到朱光潜的观点;在品味语言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了解《咬文嚼字》的主要观点
2.能力目标
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法分析
1.理论依据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2.三步教学法
整体感知——拓展延伸——迁移应用。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3.具体操作
⑴立足课本
整体感知
⑵跳出课本
拓展延伸
⑶品评鉴赏
培养能力
⑷举一反三
迁移应用
五、学法分析
1.学生现状:高一学生具有理解一般散文的能力。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路难。但高一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发表个人观点的人较多。
2.学法指导
⑴通读全文两遍,理清思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理清思路的能力
⑵在教师引导下,鉴赏诗句,培养思维能力
⑶在鉴赏诗句,组织语言时,将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培养写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分析
1.课文感知
提问:为什么要咬文嚼字?咬文嚼字作用何在?
2.拓展延伸
品评:①忍(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区别“忍”字与“眼”字的区别?
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删去“借问”与“牧童”两词句子更简洁,是否更好?
③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括号内可以填什么字?
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可否为句子增删文字或调整语序?
3.迁移训练
高中语文《雷雨》教案设计 篇6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学习“雨”,积累好词语
(板书:雨)
师:哪位小朋友可以说说你看过什么样的雨?
生:大雨。
师:什么样的大雨,能描述一下吗?
生:……(师适时小结:狂风暴雨,并板书)
师:还有什么样的雨,请你说。
生:……(板书四字词语)
师:小朋友们知道真不少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记一记。
二、揭示课题,明确自学要求
师:原来雨有这么多种,今天我们还要去见识一种边打雷边下的雨,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雷雨》。(展示课件)
(板书:18、雷雨)
生:齐读课题。
师:首先,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请三位同学来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听他读的对不对,尤其是我们的生字宝宝。(相机讲四个生字)
三、初读课文,解决生字“压、乱、垂”。
师:你们可真厉害,课文读得很流利。文中有三个句子比较难读,让我们来把它读好。
(课件出示三句话: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2、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3、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注:压下来中的“来”读轻声;垂下来中的“来”读轻声。
四、分清文章结构
师:为什么老师要这样安排他们读课文呢?快速地默读课文,看谁能发现这个秘密。
(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
师:发现了什么?
生:第1-3自然段是雷雨开始的时候。
师:那时雷雨还没有下,就是雷雨前的景色。
(板书:雷雨前)
生:4-6自然段是雷雨中的景色。(板书:雷雨时)
生:7-8自然段是雷雨后的景色。(板书:雷雨后)
师:你看多会说啊!真会动脑筋。
五、学习“雷雨中”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幅挂图,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出示图片)
生:雷雨中。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听到了下雨的声音。
师:雨声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生:……
师:这里为什么用了3个“哗”?该怎么读这三个“哗”?
生:“哗”是表示雨的声音,用3个“哗”字让我体会到雨下得又急又大。
师:说得真好!这里的3个“哗”字应由轻到重地读,读出当时雨下得大而且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齐读)
师:这是听到的,看到了什么?
生:“往窗外看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师:为什么会看不清了呢?
生:因为雨越下越大,所以外面的风景都很难看清楚了。
师: 那我们该怎么读好这句话?(男同学读)
生:……
师:“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这里为什么用了两个“渐渐地”,能不能去掉一个?
生:不能减去,因为写出了雨是慢慢慢慢变小的过程,而不是突然就停下来的。
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声音也会(生:慢慢变小)
师:我们请女同学来读一读。
师:雷雨下得是有变化的,你能不能把它的变化读出来?先自己试一试,再来读给大家听听。
(板书: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地小了)
六、学习“雷雨前”
师:小朋友们,雷雨时我们看不清外面的景色,那雷雨前的景象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大声读1-3,听清楚要求,一边读一边想: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快要下雷雨了?
(1)压下来:
生:“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师:哪位小朋友把小手借给老师来压压?仔细地看老师的动作,你要顶住哦。
师:说说你的感觉?
生:……
师:这个动作就是“压下来”。现在我来当当天空爷爷:我把满天的乌云压下来,越压越低,越压越低。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生:很重。
师:读出来 (学生个读)
师:这读得怎么轻飘飘的啊!再尝试下。比原来重一些。(再读)
师:你是天空中的第一片乌云,再来一片乌云吧。(学生个读)
师:压得多低啊,都快碰到头顶了。再来一片乌云吧。谁再来?
《劝学》高中语文教案设计 篇7
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策略性知识。从必修教材整体模块安排线索看,第一册第二单元是古代叙事散文,第二册第三单元是古代写景散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是古代议论散文,第四册第四单元是古代传记,第五册第二单元是古代抒情散文。
《劝学》位于必修三第三单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古人的襟抱与睿智,体会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宝贵。同时要有质疑问难的精神,要大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提高思考能力和议论能力。
2.知识结构体系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朗读课文和梳理翻译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思想内容进行探讨,正如单元教学目标所要求的,阅读时要多琢磨文章立论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说服力量。本节课就是要引导学生思考本文论证的特点。
3.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教学内容标准清晰的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本课就是通过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文本进一步解读,从而学会举一反三,由课内到课外,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所面对的学生已步入高中学段一个学期,尽管他们基本具备了利用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对于文言文阅读,他们大多有畏难情绪,不感兴趣。他们思维活跃,表现意识和合作意识都比较强,对高中学段的语文学习充满了期待。他们不喜欢静态的知识讲授,更喜欢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训练置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思维状态,敢表达,爱表达,从而让学生热爱上语文。
三、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设计: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荀子及其思想核心;
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包括掌握劝、见等实词的意义,积累通假字和三个文言虚词。
提高学生诵读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应持态度的论述。
学习比喻、对比论证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析与指导归类,学生可以了解有关荀子的基本常识和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通过诵读学生可以纠正不良发音并培养语感,并养成诵读文言文的好习惯。
通过讨论学生明确并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应持的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必须要做到积累、坚持和专一的道理。
引导学生端正对学习意义的认识,即要善于从学习中寻找快乐,要乐学、好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诵读并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以及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并学以致用。
2、教学难点:
在诵读中落实本文的文言语法知识教学。在诵读中渗透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掌握全文比喻和对比论证的特点。
五、教学策略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媒体的选择
本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幻灯片,录音机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简约实用。
(二)教学策略的选择
本节课以单元回归为导入前奏,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综合运用“问题探究”、“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指导性策略”等教学方式方法组织教学。让师生在探究学习中增进与文本的默契感,从而使课堂呈现和谐的师生和生生关系。
【教时安排】
用两课时教完。课前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第一课时,重点弄通文字,初步理解内容。第二课时,理清层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研究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音正字;
3.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
导人新课
用儒家学派的先贤孔子、庄子的学习理论引出荀子的学习理论。
一、知人论世、解题。
1.简介作者:(见导学案)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繁体字“勸”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指导学生处理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给6个通假字、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点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2.翻译课文。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设计 篇8
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2.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3.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
4.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学习方法:
颂读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诗经 采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2.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3.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
4.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学习方法:
颂读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诗经》有关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魏、唐、秦、陈、桧、曹、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 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
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诗经》的语言特点
《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常常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
《诗经》的重章叠唱及表现手法
《诗经》善于运用重章叠唱来表达思想感情,即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充分的抒发了情怀。
二、学习《采薇》
1.学生朗读,整体把握。思考讨论: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2.再读诗歌,疏通词句。
3.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及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4.赏析: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一,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痛;二,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寻味;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突出不胜今昔之感;四,大雪交加,饥渴难当,情境实悲;五,语调低沉,低回往复,气氛悲怆。
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
5.《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6.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高中语文《短歌行》教案设计 篇9
高一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诗歌积累,他们对中国古典诗歌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和阅读能力,对于理解《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并不存在太大的困难,所以在课堂上,经师生的共同探讨、教师的点拨和启发,学生应该能够通过反复诵读、比较鉴赏和联想把握诗歌的意境与思想内容。
【三维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
2、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
3、教育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1、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
2、熟背全诗。
【教学难点】:
用典、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学法指导】:
1、朗读——想象——感悟。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步骤】:
导入:
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说曹操,曹操就到),有没有同学知道这句俗语的意思?“devil”一词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把“魔鬼”翻译为曹操呢?接下来,我想请一些同学谈谈你所知道,所了解的曹操。
(提示:可从生平、后世评价等角度切入来谈)
学生发言+有没有补充的
点评: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切入,谈到了自己所了解得曹操,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在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也注意到了同学们或贬曹,或褒曹的感情倾向
(可能大家是受到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
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其实小说或戏剧不一定能客观地反映曹操的真实性格,也许历史上的曹操并不像小说、戏剧、或大家所想的那样,奸邪,狡诈。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幻灯片,一起来了解一下历史上真实的曹操。
一、作者曹操(展示幻灯片):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曹操,一个令人评说不尽的历史人物。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短歌行》
(幻灯片切入)——短歌行
二、解题
短歌行:古乐曲的名称,属于汉乐府旧题,运用乐府旧题来补做新词的诗歌,就是“拟乐府”。
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根据《乐府解题》,其分别在歌声、曲调的长短。
在正式赏析本诗歌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幻灯片切入):写作背景
三、背景介绍
建安十三年(公元2),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请众文武,饮酒至兴,忽闻鸦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四、赏析诗歌
1、读
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自由朗读这首诗
(幻灯片切入)——诗歌!
正音
个人读和齐读相结合
2、诗眼
问:进一步思考:大家能不能在诗中找出感情色彩最浓厚的字眼。
忧(堪称这首诗的诗眼:一首诗中一脉相承的东西,贯穿全诗始终)
那作者忧的又是什么呢?
3、赏析诗歌
(我们说这首诗总共有两段,但是我们还可以把这两段分为四节,所以我们先来齐读第一节(从开头至唯有杜康)
学生朗读1节
问:作者忧的是什么?(用本诗句子回答)
那我是不是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人生短暂!!(板书):人生短暂!!
问:作者在这里是如何形容人生苦短,用到哪种修辞手法?
明确: 比喻(本体、喻体、相似点、作用)
本体: 人生
喻体: 朝露
相似点: 存留时间短暂(转瞬即逝)
作用: 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
问:作者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杜康最早造酒的人,故后世用杜康指代酒
需明确:
虽然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古今往来涉及酒的诗篇不胜枚举。
但是,我们需强调,
酒只是一种精神寄托,并不能真正达到排忧的作用(目的)
所以在这里你别看曹操就被邀明月,欲与尔同销万古愁,到最后,他的忧愁真正得到排解了吗?
高中语文包身工教案设计优秀 篇10
6—8段由包工头“招工”的实例指出包身工制度的起因
12—17由“芒柴棒”等人的实例分析包身工制度得以发展的三个原因。
24—25以大量确凿的数据阐明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实况。
19—23以包身工所受的三大威胁和三大罚规为例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明确:文章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反映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使读者对包身工的悲惨遭遇产生触目惊心的形象认识。中间穿插的对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发展、趋势等的说明、议论,又能使读者对包身工制度获得理性认识。
二、这种“吃人”的制度还会存在吗?
学习文章的最后三段(31—33)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在这几段中作了怎样的联想,这些联想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明确:31段由包身工的制度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鸣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施与的温情也没有,强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
32段由包身工的处境联想到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指出20世纪的工人却和16世纪的奴隶受着同样惨无人道的待遇。
33段联想到美国进步作家索洛警告19世纪美国资产阶级的话,既控诉了资本主义对包身工的剥削压迫,又表现了作者对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新社会必然出现的信心。
2、“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为什么要用“饲养”这个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这一句中也用了“饲养”一词,其作用与表达的感情有没有不同?
明确:用“饲养”一词是运用了比拟(拟物)的的修辞方法,这词在两句中作用和表达感情是不同的。在前一句中,揭露了资本家不把包身工当人,表现了作者愤怒的心情;在后一句中是描写农民的贫困,无力抚养儿女,只能像饲养牲畜那样对待他们,表现了作者同情。
3、第32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开头连续用了五个“没有……”,用排比的句式表现了作者对包身工处境的同情;又用“没有……”和“有时是……”对比,揭露包身工制度的残酷,野蛮,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怒。
4、“黑夜,静寂和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句中的“黑夜”象征着什么?黎明象征着什么?用“毕竟”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黑夜象征着旧社会,黎明象征着光明的新世界;“毕竟”一词表现了作者对新社会出现的坚强信念。
小结:人吃人的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是我们得记住:要赶走帝国主义,要推翻人吃人的社会制度,人们的先人曾献出了无数的眼泪、血汗与生命。幸福不是无代价可以得来的,我们要居安思危,懂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的。为了今天的幸福,为了更幸福的将来:爱党、爱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应该是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
三、写作特点:
1、选材精当,有感性地表现了包身工生活情况的材料,也有理性的分析、议论,具体地统计数字;既有面上反映一般情况的材料,也有点上的反映个别典型的材料。
2、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3、结构安排恰当。
4、语言生动有力。
四、作业
阅读1932年一.二八凇沪抗战的相关历史
课后练习题五
板书:
包身工
夏衍
从清晨到晚上从现象到本质从历史到现实
↓││
第1.清晨四点一刻│↓
一包身工被迫起身│2.追述包身工的
的情状│来历,揭示包身
│…………芦柴棒…………………………工制度的形成
↓│(说明)
第3.四点半,包身│↓
二吃粥的凄惨景象│4.大量雇佣包身工的原因,
↓…芦柴棒………………揭示包身工制度发展
第5.五点钟,包身│(议论描写说明)
三工被赶进厂的情│↓
况(至六点钟)│6.揭示包身工制
│小福子│度的膨大(说明)
│←………………………………………………│
└─→7.深刻揭露包身工悲惨命运的结局←─┘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 篇11
1、通过让学生自读课文,弄清字音、句读,并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疏通文意。
2、通过学生合作讨论解决文中重点的文言字词、特殊句式及疑难句子的翻译等问题。
3、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中心,分析文章结构。
4、了解本文叙议结合、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5、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2、5
教学难点:
文中重点虚词“其”“以”的用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学法、合作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想】
1.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2课,属于略读课文。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因此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自主完成《导学案》,遇到疑难词句可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再进行点拨、解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
2.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3.“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文体、作者及写作背景;理清思路,分析层次;检查重点字词的把握。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初中时,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
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也是一篇山水游记这篇游记的散文,但它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学生介绍,教师点评补充)
王安石(10—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 北宋 临川人(今 江西 省 东乡县 黎圩镇 上池村 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qiú)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三、检查预习
(一)、给三个长句划分停顿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庐冢( ) 2、今言“华( )”如“华( ) 实”之“华( )”者
3、盖音谬( )也 4、有穴窈( )然 5、则或咎( )其欲出者
6、无物以相( )之 7、何可胜( )道也哉 8、王回深父( )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照应关系?
(设计说明:《导学案》中,前三个问题很简单,这一问题可以点带面)
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已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
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2、1段的记游部分。
五、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导学案》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重要词语的掌握情况。
于是予有叹 对于/这件事
往往有得 心得,收获,名词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因为 / 并且,连词
夷以近…险以远 而且,表并列,连词
古人之观于天地 观察,动词
非常之观 不平常 / 景观,名词
常在于险远 形→名,危险遥远的地方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到达 / 帮助
9、至于幽暗昏惑 形→名,让人迷惑的地方
10、于人为可讥 对于 / 是,算得上,动词
11、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二
12、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 名→动,筑舍定居。
13、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动,命名,起名。
14、距其院东五里 名→状,往东 。
15、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表判断,为,是 阳:山南水北
16、有泉侧出 名→状,从旁边
17、有穴窈然 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18、问其深 形→名,深度
1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动,到尽头
20、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而”,表修饰
21、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动→名,见到的景象
22、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23、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名,到达的人 / 更
24火尚足以明也 形→动,照明。
25、则或咎其欲出者 有人 / 责怪,埋怨
26、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因为
27、后世之谬其传 弄错,使…错,使动用法
28、而莫能名者 没有人 / 名→动,识其本名
29、何可胜道也哉 尽,完 / 说,动词
30、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的原因 求学的人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第一、二题。
2.自主翻译课文,勾画出疑难词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解决《导学案》中的重点词句及疑难问题。
2.学生读课文交流疑难词句,教师点拨。
3.合作交流,探讨本课的重点问题。
〖教学步骤〗
一、检查《导学案》中的重点词句。
(一)解释重点词句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于是余有叹焉
(二)分析总结句式特点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句
(3)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判断句
(4)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08-14
高中语文获奖教案06-11
高中语文必修教案09-30
高中语文重点教案讲义08-14
高中语文的作业设计11-22
高中语文 表达交流《访谈》教案07-13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合集08-27
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案09-14
离骚(节选)高中语文教案11-08
高中语文问题设计艺术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