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案

2024-09-14

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案(精选10篇)

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案 篇1

《张衡传》

教学目标:

1、了解《后汉书》;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解并掌握相关文言知识和文化常识。(四书五经六艺,文中各官职)

3、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学习张衡刻苦钻研和注重社会实践的精神。

一、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

2、指导学生来了解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张衡的种种优良品质。

二、课时安排: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2000年前,一位先辈告诉人们天是球型的,像个鸡蛋,天就像鸡蛋壳,包在地的外面,地就像蛋黄,这就是“浑天说”。这位先辈通过此学说设计制作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仪器——浑天仪。后来,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能预报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就是我们中国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郭沫若先生说:“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南朝历史学家范晔《后汉书》走进张衡,了解他的贡献,体会他的为人,品味他的处世情怀。

二:了解《后汉书》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三国志》:西晋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三:初读课文

学生集体朗读

1、提示注音

2、属文(zhǔ)璇机(xuán)算罔论(wǎnɡ)蟾蜍(chán chú)逾侈(chǐ)

邓骘(zhì)中有都(dū)柱

乞骸(hái)骨

疾恶(wù)

3、疏通字句

4、虽才高于世,而无娇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虽然才能比一般人高出许多,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俗人结交。

1(1)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张衡善于机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阴阳历算方面最用心。(2)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不趋附当朝的权臣大官,所任的官职就多年也得不到提升。(3)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曾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但感觉不到地面动,京师的学者都怪它没有应验。(4)时政事减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当时政治局面每况愈下,权利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书陈述这些事情。

5、疏通词语 善:

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友善 交好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张衡传》)——擅长 征:

从此替爷征。(《木兰诗》)——出征,远行 挟天子以征四方。(《赤壁之战》)——征伐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征召,特指君召臣

精: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本义是纯洁的上等米 以精铜制成。(《张衡传》)——物的纯质 瑜得精兵五万。(《赤壁之战》)——军中精锐 精思傅会。(《张衡传》)——精心,专诚

施:

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实施,施行 己所不为,勿施于人。(《论语》)——加,施加 施关发机。(《张衡传》)——设置 机:

衡善机巧 ;牙机巧制。(《张衡传》)——器械,机械 不闻机杼声。(《木兰诗》)——织布机 施关发机。(《张衡传》)——枢纽,关键

四:整体感知课文

接龙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张衡的?文章的记叙重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记述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

第二部分(2~4段),介绍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

(2)张衡的潜心科研。

(3)张衡的不慕名利。

(4)张衡的重大发明。第三部分(5段),介绍张衡在政治上的才干。

记叙的重点是张衡在科学上的才能和贡献。

1、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张衡的高尚品德?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累召不应” “不慕当世”

2、他在文学上、科学上的成就是什么?

文学成就:“善属文”,作《二京赋》,《思玄赋》

科学成就:(科学发明)“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科学著作)“善术学”,著《灵宪》、《算罔论》

3、政治上的作为怎么样?

善政理:迁侍中,在帷幄。为河间相,收禽奸党。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艺术特点

材料处理上裁剪得当、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关于人物传记的特点: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

传记的基本特点: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五:课堂小结

这篇传记仅以七百余字就概及张衡六十二年中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三方面的成就,写出一个真实的人,伟大的人。本文在讲述这三方面成绩的时候,重点放在了科学成就上,尤其是详细介绍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同学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写人叙事不一定非要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要善于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我认为,张衡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源于他具有高尚的品格。人只有具有高尚的品格,才能不为外界所惑,潜心钻研。也希望大家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做一个德才兼备、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栋梁之才。

六:布置作业: 让学生自主学习第四自然段,了解候风地动仪的构造。

第二课时:

一:品味张衡的成就及其为人

师:本文全面地记叙张衡各方面的成就,又重点突出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老师想问大家,张衡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大的成就呢?他的为人,他的品格,他的性情对于他的科学成就有怎样的影响呢?

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张衡的高尚品德?

(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2)“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3(3)品格文才,不慕名利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累召不应” “不慕当世”

从容淡静:做官后,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也无所谓,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风气,经过十年苦思而写成《二京赋》以讽谏当世,一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对奸党“一时收禽”,这些都反映了他“从容淡静,不慕当世”的品德。

何谓从容?从容,是一种理性,一种坚忍,一种气度,一种风范。只有从容,才能临危不乱;只有从容,才能举止若定;只有从容,才能化险为夷;只有从容,才能宠辱不惊;只有从容;才能风云在握„„

何谓淡静?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这样一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要想“明志”——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需要一种淡泊;要想“致远”——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需要一种宁静。

要想做一个优秀的人,做一个成功的人,需要“从容淡静”的心境。唯有从容淡静,才能活出潇洒,活出自由,活出旷达。

无娇尚之情:年少时“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这些都反映他不尚虚浮而谦逊朴实的品格,只有这样,他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获得候风地动仪那样大的成果。

不慕名利:不追求名利。一个人,只有真正的把名利放在一边,从容淡静,潜心做事,明确志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才会从容不迫做一个成功人。张衡这样做了,所以他成为了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万祀千龄,令人景仰,他发明的地动仪,在今天依然造福于人类。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云:“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在隐居隆中的十年里,躬耕读书,心怀大志,广交士林,终能成就一代伟业。《资治通鉴》的编写者司马光。为了编写《资治通鉴》这一理想,司马光十九年如一日,每天凌晨就开始工作。他怕睡过头,耽误了工作,特地制作了一个“警枕”,好让自己及时醒来。对于文稿,他严格要求,不断修饰,润色,力求完美。皇皇数百卷的巨著,都是他用工楷书写而成。司马光完成编写工作,下的是实实在在的工夫。古往今来,能够做到从容淡静、不慕名利而终成就伟业的人有很多,但是到了今天,我们看看自己的周围,随着高速运转的现代生活节奏,造就了一批批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神话,丰富了多彩的外面世界,却也如现代广告般地冲击着人们的观念,推波助澜似的激起人们急功近利的心态。人们更愿意享受马背上驰骋的快感,而不去体验真实生活的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工作历程。心浮气躁,见异思迁,投机取巧,随之而来,也成了一些人心目中推崇的目标与做法。他们成天挖空心思,就是想做所谓的大事,却因大事做不好,小事又不屑做,结果成了无所事事,怨气一肚子的“专业人才”。此时浮躁便慢慢成了我们工作学习的大敌,它让我们骄傲自满,不求甚解,毫无深度,满足现状,停滞不前。中国科学界“两弹一星”巨星钱学森有一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我想,这也是我们需要自省的,同学们正处于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希望大家能够拭去心底的浮躁,把心静下来,潜心做事,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做好身边的每件小事,必会成为有用之人。

但凡有大志者,必先拭去浮躁。有大作为之人,必潜心做事!

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案 篇2

一、注意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新课改之前的语文教学特别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知识的掌握注重反复强化, 操作上比较古板, 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 尤其是教过高三的老师很难改变这种权威式的教学方式, 对一个知识点总要反复讲, 反复练, 而这种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模式缺少活力, 学生死气沉沉, 没有积极的参与意识, 更谈不上创造欲望, 学生只是功利性地去学语文, 高考考什么, 老师就教什么, 学生就跟着学什么, 课堂上缺少学生个性的张扬。因此面对新教材, 面对新课标, 施教中我更追求教无定法和形式的多样化。

平日授课, 在了解每单元每篇文章的内容和特点的前提下, 根据新一届学生的特点, 在形式上不再单单是老师自己的活动, 有时采用分组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老师担任评委, 甚至有时老师仅仅是一个参与者, 学生是评委;有时让学过绘画的同学描摹诗词散文中迷人的风景;有时让语文基础好的同学模仿老师的方法来制作课件, 登上讲台讲授、展示;有时用班级甚至是年级辩论会的形式解决文中富有争议的问题;有时把音乐美术课本中的相关内容拿到语文课堂学习;学过写景散文后让学生漫步花园或立足一个景点观察景物, 学习写景的方法角度;一学期结束时来一个成果展览等。

二、注意追求教学内容的丰富化

新课标也要求:应联系学生生活, 加强语文实践, 沟通古今中外, 面向未来世界, 应以专门性、综合性和边缘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 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 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向度发展的途径, 也给语文课程自身增添生长活力。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生活”。语文的内涵丰富, 外延可谓无穷大, 它同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非常密切。事实上, 我们的语文课本以及作文总是同生活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个语文好的学生除了自身的悟性外, 同他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是分不开的, 视野开阔了, 积累的素材多了, 理解力就强, 写作也会变得随心所欲。课堂上我注意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课堂:我经常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读者文摘》《青年文摘》《青年博览》《青年科学》《青岛晚报》《生活早报》等等, 如晚报几次报道过的大学生高消费现象, 研究生与父亲断绝父子关系一事, 不赡养老人之事等等我都曾读给学生听过, 让学生在周记中发表自己对这些事的看法, 学生写出了不少言之有物的随笔文, 有的还学会了剪贴类似内容的报纸, 加上自己的点评, 使周记的内容丰富多彩。在课堂的教学中, 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时, 自己要发散思维, 把话题扯开, 扯远, 古今中外, 只要与内容相关的知识都有可能在课堂中出现, 如学习《贝多芬田园交响曲》就请音乐老师配合教授音乐鉴赏知识, 学习《梦娜丽莎魅力》就结合美术课讲授美术欣赏知识……这样学生不仅不会感到课堂枯燥乏味, 还会获得大量的未知的知识, 课堂就会充满活力, 学生也会在这种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注意追求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新的课程标准非常强调民主化的教学。现在的学生无论水平如何表现欲和成就欲都比较强, 课堂上老师能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气氛就会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施教中我力争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的环境气氛, 让他们能够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对于他们的问题不管正确与否, 都肯定其探求的精神, 把自己的想法以商量的语气告诉他。这样平等的交流, 心灵的沟通, 不仅营造出了轻松自然、亲切和谐的课堂气氛, 而且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我曾经尝试和学生一起商量制定《张衡传》一文的教学目标、内容及进度, 结果那堂课的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学生真正明确了学习目标, 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将学什么, 该怎么学。尽管课时加长了, 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对知识的掌握却相当熟练。由此可见师生共同设计,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特别高涨, 学生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当然此种情况下作为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关注课文中那些深沉含蓄和意在言外的文句, 尤其是鲁迅的文章, 还要多关注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子, 议论文中叙事的段落, 这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逐步加深, 渐渐的他们提出的问题也就比较深刻, 而不至于仅仅停留在表面了。课堂上再组织学生就他们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 这种做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 对于语文水平低的同学也是一大促进, 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养成主动探究思考的好习惯, 语文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师生平等, 要注意把学生当做朋友, 平日的教学中我不吝啬自己的赞扬与鼓励, 批阅“周记”“作业”“试卷”, 不忘写上几个赞扬的词语, 注意多看几遍学习困难学生的文章, 哪怕是富有创意一句话也给做上记号, 点评一下;对于那些富有哲理能振奋人心的优美段句、词, 做上标记, 进行新课前拿出一两分钟时间读一下, 下一次准会出现更多意想不到的好文章。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篇3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进入这个模块的最后一个专题——像山那样思考。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读导言。

学生大声朗读

师:从这段导言中我们知道本专题探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它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解说的呢?

生:大自然有很多美,我们要欣赏它。

生:人们可以在自然中体味人生。

生:如何与自然相处。

师:这三位同学回答地很好。这也是本专题三个板块的内容:谛听天籁——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感悟自然——在自然中体味人世的纷繁,感慨历史的沧桑;湖山沉思——思考人与自然怎样和谐相处。今天我们首先一同进入第一个板块:谛听天籁,去感受郁达夫笔下江南冬景特有的味道。(板书: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师:《江南的冬景》,从文章题目来看,作者写的是江南这一特定区域冬天的景象。为了突出说明这一点,作者选择了哪些地方与其进行比较。请大家阅读文本的第1小节,然后回答这个问题。

很快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北国冬天,北国夏夜,闽粤冬天

师:(板书:北国冬天北国夏夜 闽粤冬天)这几组比较说明了什么?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看。

生:江南冬景与众不同。比北国冬天暖和、可爱,比北国夏夜更给人一种明朗的情调,又比闽粤冬天更像冬天。

师:其实我们通过比较,也只能对江南冬天有一个大体的感受,而江南冬景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就让我们来重点研读文章的第5——10小节,具体感受这份与众不同的魅力。首先要解决的是:这几小节,分别从哪几个角度写了江南的冬景?

学生自读

生:植被、散步、冬雨、冬雪、旱冬。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觉得散步不是。散步是由上一小节引发的联想,是为了说明江南冬天给人舒适的感觉。

师:大家同意吗?

大部分学生点头

师:那我们少数服从多数。(学生笑)

(板书:植被冬雨冬雪旱冬)

师:画家刘海粟曾经这样高度评价过郁达夫的散文:“青年画家不读郁达夫的散文,就画不了江浙的山水。”可见,郁达夫散文行文如一幅幅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文中这四幅画。

如何欣赏:

①给每一段文字取一个既优美又恰当的题目。

②每段文字中分别刻画了哪些景物?

③这幅画面表现了江南冬景怎样的特征?

操作步骤:分组讨论

①每大组同学按次序分别讨论一幅画面。

②每位同学先静下心,将这段文字反复朗读几遍,并把自己对前面三个问题的思考和体会用一段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

③四人小组进行交流,选出取得最好的一个题目和表达最美的一段文字。

④最后我们进行全班交流。

(每个学生都很投入地朗读起来,并不时地在书上圈圈点点,随后在课堂记录本上快速地写着。接着四人小组热烈地讨论,有的小组还不时有掌声响起,也有的为了一个题目,为了一个词,一句话在讨论着,反复推敲着……)

全班交流

第一幅画:

师:同学们讨论得那么热烈,可见,已渐渐走进了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美景。谁先来为我们描画一下第一幅画呢?

生:(一生主动站起交流)风和日暖的午后,到冬郊去走走。你看到的将会是一幅明丽的江南冬景图:成片的雪白芦花昂然挺立,红叶迎风颤动,似乎在向过往的行人招手。乌桕树上点缀着雪白的乌桕子,小草虽然大都变成了赭色,根部依然带着绿意。江南的冬天不会使你感到冬的肃杀,反而会感到莫名的含蓄,那里的生机,仿佛在告诉大家春天快来了。

师:这位同学很敏锐地抓住了江南冬天植物色彩的特点,很好。其他同学还有想和大家分享的吗?

生:有。(一同学站起。)江南由于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即使已至冬至,依然有不败的芦花,火红的枫叶。草虽有赭色,但根部还带着绿意,可谓秋去花还在。不像北国的冬天,一入冬,立即冰天雪地,纯白得耀眼,安静得可怕,一片肃杀之气,没有一点生机,人们只能过着蛰居生活。江南的冬是春的前奏,依然会有丛丛绿意,仿佛预示着春天马上要来。不像北国的冬春两季完全是两个断章,似乎从来就没有任何关系一般。故我称这之为“春的前奏”。

师:(学生鼓掌)好一幅“春的前奏”啊!我不禁想到雪莱的一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闭上眼睛,感受到的是一幅鲜活而真实,与色彩单调而肃杀的北国冬景截然不同的明丽且富有生气的“春的前奏”图,你们感受到了吗?

(有的学生自然地闭上了眼睛,有的不住地点头。)

第二幅画:

师:好,当我们还沉浸在这一幅“春的前奏”中时,第二组同学早已等不及了,你们也一定有好的作品要奉献给我们吧!

生:(第二组同学)对。(大家鼓掌)

师:好,来吧。

生:我们小组的题目是:江村暮雨图。纯正的江南小村,清澈见底的小河从远处像一条丝带飘来。两旁的树木虽没有了绿意,却不失几分生气。几间小屋里人们正在闲谈,他们坐在一起,显得十分高兴。屋外下着绵绵的细雨,雨声和谈话声交错在一起,组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

师:江南的冬雨确实别有一番韵味。只是既然题目叫:江村暮雨图,“暮”字从你的文字中如何体现呢?作者又为何把冬雨放在垂暮?

(学生同桌讨论起来)

生:(同组另一同学站起,大家停止讨论。)文中写到“一味红黄”、“月晕”暗示天渐渐暗下,并写出了灯火的颜色和效果,显得很柔和,在屋外淅淅沥沥的微雨衬托下,给人一种很温馨,悠闲的感觉。而把冬雨放在垂暮,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整个环境的静谧。

师:从哪些细节可以感受到这份静谧呢?

生:(又一学生发言)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大家笑)我们从小就生活在江南,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天已垂暮,江南农村,人们早已回家,更何况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雨中。屋外惟有被微寒的濛濛冬雨浸润了的小桥、远山和那树枝杈桠的杂木树林还在那静静地享受着。门前泊了一只乌篷小船,在雨中独自摇摆。江南的冬雨洒脱却不失柔美,微寒却不失温馨,在这垂暮时分,灰白蒙蒙,整个儿给人一种朦胧之感。她的降临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飘逸的薄纱。这时最惬意的事莫过于躲在家中静静品味这份朦胧与细腻。或者两三知己,斟上酒尽情谈笑,任凭灯光与喧哗点缀屋外的一片静谧。环境的静谧,其实也是更好地展现了人心灵的宁静。江南的冬雨就应该是这样美,而我们生活的江南,也正是给了我们这样的感受。

师:(学生和听课老师鼓掌)这真是一番灵魂的享受啊!此般如诗如画的境界,怎能不令人为之陶醉?怪不得作者在这江南微雨寒村中会发出如此感慨:“人到了这样的境界,自然得会胸襟洒脱起来,终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作者在这里还提到了一句诗,“暮雨潇潇江上村”,请大家看大屏幕有关介绍。作者的用意何在呢?

(幻灯片:唐五代 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姓名,世上如今半是君。”李涉曾官至太学博士,颇有诗名。一天夜里,江上遇群盗,盗首问:“来者何人?”李涉随从答道:“李涉博士也。”盗首云:“若是李博士,吾辈不须剽他金帛,闻其诗名久矣,但希一篇,金帛非贵也。”李乃赠这首《井栏砂宿遇夜客》。)

(学生思考片刻)

师:让我们想象诗人与绿林豪客相遇的场面,没有刀光剑影,没有血肉横飞,人们印象中性格彪悍、暴躁的绿林豪客,此时也变得平淡温和了,而诗人也那么客气地赠诗一切是那么宁静而悠闲,这难道不是从一个侧面表现潇潇暮雨笼罩下的静谧江村迷人的魅力吗?

第三幅画

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案 篇4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其中尖锐的矛盾冲突,鲜明的人物性格,寥寥数字的人物语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语文必修一模块中,只有《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对于这样一个千古名篇幅,我们可以管中窥豹,以一斑而知全貌。进而感受到《史记》给后人带来的艺术魅力。

文言文是高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如果单纯的翻译课文,学生不会产生兴趣,相反会很抵触,很厌倦,因此我把这节课设置为以讨论为主,从课文内容,情节入手,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整节课的教学流程为:

一、李清照诗歌导入;

二、对刘、项人物的喜恶,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三、作者的态度;

四、把人物分成不同的阵营。比较分析配角性格特点。

在分析刘、项性格这一环节上,同学们非常积极踊跃,概括出了很多有个人见谛的东西,从而也引发了大量关于楚汉之争的历史资料,可见课下下了不少功夫进行查找,最主要的是把查阅的相关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整合信息的能力,应该算是本节课的一大收获,每位同学都想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发表出来,与其他人共同分享,但是课堂的时间有限,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武断地阻止了这个环节的进行,造成了各别同学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有些失落,打击了学生的热情,违背了新课改的精神。现在回过头想一想,其实完全可以放开手让学生充分地表现,哪怕是教学任务完不成,超码学生得到了锻炼,这也是一种收获。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吸取这样的经验,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放大他们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这样才会形成良好的教学循环。

此外,还有一点让我感触颇深,其实学生的表达能力是一个及待挖掘的宝藏,随时随地都会涌现出惊人的奇思妙想,同时会激活教师的思维,生成很多事先无法设计的方案。而教师这个时候就应该及时地总结和记录下来本节课的心得体会,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由于工作繁忙,上完这节课后,没有马上把心中所想如实地写下来,以致于现在回想起来,缺少了很多当时的激情,不过我会把这节课当作一次经验,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地完善。

45分钟很快过去了,留下的是我不尽的反思。我要不离不弃,再接再厉,在教学一线上铸就成功的丰碑,圆自己一个美好的梦。

第二篇:

《鸿门宴》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其实是教师知识细雨向学生无声倾注的过程,在《鸿门宴》的教学实践中,我有两点感触比较深:

(一)教师要认真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因此身为教师,必须从严要求自己,认真做好备课施教的准备,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做到心中有数,惟其如此,教师才能正确把握课程进度,最大限度的输出知识。在本次备课过程中,我认真归纳了文学常识、常见实虚词、古今异义、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通读了《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查阅了大量的评论资料,对项羽的为人和性格有了新的认识,同时认真研究借鉴了同事们给出的无私的的教学建议,使我在翻译方法指导、人物性格分析和多媒体处理上掌握了不少方法和技巧。这堂公开课让我有了一个对自身素养全面审视的好机会,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比起年长的一辈,我知识深度和广度的缺乏、文化底蕴的相对浅薄,使我在演绎一堂环节比较合理的课程时显得有些稚嫩;随机应变能力的缺乏,使我在课堂上显得不够灵活;而不够合理的注意力分配,使我不能兼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回答。这些问题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多方面的修炼驾驭课堂的能力,还要训练“听、说、读、写”这些基本功。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设计几个合理的教学环节是远远不够的,高瞻远瞩的教育眼光和渊博的学识,必须在实实在在的教学工作中培养。

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案 篇5

一、基础运用层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美国的这一系列反应表明,在军事武器的装备和发展上,美国已是非常被动地来应对中国的追赶,并且显得左支右绌。....②今天下午,福利院大礼堂里老人、小孩济济一堂。舞台上,小孩子表演着精彩的节目;....舞台下,老人们开心地鼓着掌。

③这六位狂人虽狂法不同,但内里的精、气、神完全一致,那就是为了开心颜,绝不摧眉折腰;敢于讲真话,绝不洗耳恭听。....④迅兑网创始人黄伶俐指出,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比较混乱,银联不会让金融市场继续乱下去,相关监管政策呼之欲出。....⑤郭小山是一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他奔跑速度快,耐力好,而且有很强的配合意识,他加入我们的球队,真是为虎添翼。....⑥我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在会上发言应当直奔主题,把问题谈开谈透,何须穿靴戴帽?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解析】 ①左支右绌: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使用正确。②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对象不当。③洗耳恭听:专心地听,是请人讲话时说的客套话。不合语境。④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使用正确。⑤为虎添翼:比喻帮助恶人,增加恶人的势力。含贬义。感情色彩不当。⑥穿靴戴帽:比喻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说教,因多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所以说穿靴戴帽。使用正确。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导学号:64412061】

A.我们应该更加有效地把人才资源转化为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人才评价制度是尤为关键。

B.《中国文化符号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眼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主要集中在传统文化、政治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符号上。

C.在电子阅读时代,阅读的载体、渠道和方式虽然都已经变了,但是阅读之于人类灵魂与未来的要义却从未发生改变。

D.实践充分证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解析】 A项,语义重复,去掉“是尤为关键”中的“是”或“尤为”。C项,语序不当,“虽然”应放到“阅读的载体、渠道和方式”之前;D项,主语残缺,去掉“在……上”。

【答案】 B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元代“文人画”已然成为主流。无论画家所画是山林丘壑还是枯木竹石,他们最先的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这种舒适笔墨下的物象,又与他们的诗情相结合,成为一种新的东西。在这种创作思想支配下,________,________。

①不是物象是否得真 ②即是志在笔墨

③画上的题诗,与物象是合是离 ④就更不在他们考虑之中了 ⑤而是点画是否舒适 ⑥而不是志在物象 A.①②③⑤⑥④

C.②⑥①⑤③④

B.①⑤②⑥③④ D.②⑥③④①⑤

【解析】 解答本题,应先通读语段了解大意,再根据语段及六句话内在的关系进行排序,可以借助排除法。分析所给六句话,根据“不是……而是”“是……而不是……”的逻辑关系,可知①⑤一组,②⑥一组;又②中的“即”其实指①⑤中画家作画的前提,故先①⑤,后②⑥;再根据语段中的“在这种创作思想支配下”及③④两句话的内容,可知③在④前。

【答案】 B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导学号:64412062】

A.本人昨天在学生阅览室遗失《英汉词典》一本,务请拾获者从速归还。B.你推荐的那家饭店菜品新颖,价格公道,下次我们一定还会惠顾的。C.新业务的开展,承蒙贵公司鼎力相助,终于小有所成,不胜感激。D.府上乔迁之喜,理当拜贺,只因琐事缠身,无法赏光,祈请海涵。

【解析】 A项,“务请”“从速”表达生硬。B项,“惠顾”用于商家对顾客,表示光临照顾。对象错误。C项,“鼎力相助”用于请求或感谢别人的帮助。D项,“赏光”用于请对方光临。对象错误。

【答案】 C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对于学生减负,现在实际上存在一种误区,那就是总拿教材开刀。__①__,就是学生负担轻了。因此,才会出现教材总是修修补补的问题。古诗词在学生教材中存在的目的,__②__,而是让学生通过古诗词学习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种古诗文的熏陶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百利而无一害。从某种意义上讲,古诗词在教材中的比例不但不应该减小,而且应该增大。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只关注了减少生字的问题,__③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本题,可先通读语段了解其大意,然后根据“瞻前顾后”法进行分析。①句及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句子的解说,即误区是什么,怎么拿教材开刀,就是给学生减负,所以此处应填“认为教材薄了”等相关内容;②句,根据“而是让学生通过古诗词学习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后面的“只关注了减少生字的问题”,可知此处结构上应是“不是……”,内容上应是“不是从表面上让学生认识生字”等相关内容;③句,根据“只关注了减少生字的问题”及前面对学习古诗词作用的介绍,可知此处应填“而忽略了古诗词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等相关内容。

【答案】 ①片面地认为教材薄了(片面地认为教材内容少了)②绝不是让学生简单认识几个生字 ③而忽略了古诗词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6.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羽毛球运动是普及率比较高的一种体育运动,打羽毛球对身体有很多好处。坚持打球的人每天都有1小时左右的时间眼睛直视远方,这样眼睛就不会近视。正确的打球姿势要求背部挺直放松,长期坚持会彻底消除颈椎及肩部的不适。坚持打球会让你的血液质量好于所有人,可改善新陈代谢,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

①坚持打球的人的眼睛也可能近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推断的能力。题目要求参照①“坚持打球的人的眼睛也可能近视”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既然是推断问题,就是推断不合理之处,做题时就要注意文段中推理之处。要特别注意文段中表述过于绝对化的句子,如“坚持打球的人每天都有1小时左右的时间眼睛直视远方,这样眼睛就不会近视”,以及“正确的打球姿势要求背部挺直放松,长期坚持会彻底消除颈椎及肩部的不适”“坚持打球会让你的血液质量好于所有人,可改善新陈代谢,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水平”,要仿照例句精准拟写答案。

【答案】 ②长期坚持打球未必会使颈椎及肩部的不适彻底消除 ③坚持打球能改善你的血液质量,但不会好于所有人

7.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再写两个句子,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生命的欢乐来自何处?雄鹰高傲地飞翔在蔚蓝的晴空,在与白云的嬉戏中享受自由的快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旅行者坚忍地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在与坎坷的较量中享受欣赏的惬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是自然生命体,还是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都要尽力释放生命的能量,将最美丽的姿态呈现给多彩的世界。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式和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本段材料的主体是“生命的欢乐”,且依据最后一句中“无论是自然生命体,还是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可知,前面仿写的句子主体应为与“雄鹰”相对的自然生命体,后面仿写的句子主体应为与“旅行者”相对的人类。

【答案】(示例)海燕不屈地翱翔在辽阔的大海上 在跟暴风雨的搏斗中享受洗礼的舒畅 耕耘者辛勤地劳作在贫瘠的土地上 在与烈日的抗衡中享受播种的幸福

8.请仔细观察北大的校徽,思考其内涵,然后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它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该题为图文转换题。该图案为变形的“北大”两字,可以从其形象上加以联想和想象,但联想和想象不能脱离“北大”这一特定的事物,要结合其“大学”的特点。

【答案】(示例)(1)“北”为两背向之人,“大”为一负重者形象,既可解释为人上有人,学无止境;又可解释为北大学生要担负国家兴亡之重任。

(2)“北”为跨河之桥,“大”为行走人形,既可解释为做学问过得“桥”方可登堂入室,又可解释为入北大如同万人同挤独木桥,过得桥来者,皆为人中龙凤。

(3)“北”为围墙且设大门,“大”为人形,既可解释为入得此门,学海无涯,天高地阔,又可解释为出得此门难上加难——喻北大学风之严。

二、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大学励志演讲 俞敏洪

每一位同学在大学的时候,要做四件事情,第一就是要学到很必要的知识,第二要学会交到很好的朋友,第三如果可能的话,体验一下爱情,第四要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现在中国的大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的特别多,我给大家一个建议,不管怎么样,你都得先工作,哪怕先打扫卫生都可以,毕竟你开始工作了,开始工作了,你就有了开始往前走的基础。

我每年都要面试几百个本科生,坦率地说,大部分人都是眼高手低,恨不得上来就当总经理,上来就给他一份全世界工资最高的工作。

有的时候,我会试一下,我说“同学,所有你想要的工作这都没有了,但是我现在有两个卫生间没人打扫,你愿不愿干?”几乎不会有学生说,那我扫吧。实际上,他在拒绝打扫两个卫生间的时候,丢失了一个非常重大的机会。我让一个大学毕业生去打扫两个卫生间,很明显是对你的考验,你在打扫卫生间的时候,我绝对会关注你的一举一动,当你真的把两个卫生间打扫得好,你想,我能让你一辈子打扫卫生间吗?至少我给你增加工资,我再让你打扫两个卫生间,当你把四个卫生间都打扫干净以后,我肯定不会让你打扫八个卫生间了,我会考虑是不是把所有打扫卫生间的后勤人员都给你管理,你不是很自然地变成管理者了吗?当你把这些打扫卫生间的人员管理得井井有条时,整个公司的环境因为你的管理变得赏心悦目。你想,我不把你提到后勤主任这个位置上,我提谁?如果你又干得雷厉风行,非常出色的话,我不把你送到哈佛大学去读MBA,我送谁?当我把你送到哈佛大学读完了MBA,你回来,你不当新东方的总裁,谁当?

我刚开始办新东方的时候很难为情,为什么呢?穿着破军大衣,到北大校园去贴广告,那是一副什么悲惨样儿?而我自己,原来我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走进教室给北大学生上课的。但是,我要没有经历过那样一个关口,我就没有创业的心态,我就不会把北大老师的面子拿掉。

你不能忍受的事情,但是你不得不忍受,而不忍受就不能成功,我们未来生活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叫作忍辱负重的能力。你不能忍受的事情,但是你不得不忍受,而不忍受就不可能成功。当我们自己的生命要想为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奋斗的时候,你必须排除你生命中一切琐碎的干扰。你设想一个场景,假如你在路上被一辆自行车轧了一下,你奋起反击,结果一不小心,你的鼻梁骨被打断了,最后在医院躺了一个月,你的生命就被医院消灭了一个月。但是如果倒过来说,这是小事,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呢,你就告诉他对不起把路给你挡了,对方再蛮横无理,他还能揍你吗?还能打你吗?他马上就会说是我不好,对不起,于是生命中的一件小事就化解掉了。韩信就是因为钻人家的裤裆,最后才帮刘邦打下了天下。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你只有忍辱负重才能发展,你得为自己争取时间,争取未来,而争取时间空间未来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你有理想,在此基础上你要敢于忍受生活中出现的一切对你的不公平或者是一切你认为受不了的事情。

我们现在这一代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面临找不到工作的考验的时候,心里会有很多失落感,我想告诉大家几个要点,第一个就是苦难让人成就自己,第二个就是得失,你失去某个东西的同时,另外一件事情一定在得到。

我建议大家,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我有一个比喻,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管是冲过去还是绕过去,只要我们能过去就行,我希望大家能使自己的生命向梦想流过去,像长江黄河一样,能流到自己梦想的尽头,进入宽阔的海洋,使自己的事业变得开阔,但是并不是说你想流就能流过去的,其实这里面要具备一种精神,这就是水的精神。我们的生命有的时候会是泥沙,尽管你也跟着水一样往前流,但是由于你个性的缺陷,面对困难的时候退步或者胆怯,你可能慢慢地就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一旦你沉淀下去了,也许上面的泥沙会不断地把你压住,最后你会暗无天日,所以我会建议大家,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哪怕被污染了也能洗净自己,像水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当你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把自己的厚度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

9.下列有关演讲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大部分人都是眼高手低,工资待遇低的不愿做,职位差的不愿做,恨不得上来就有一份全世界工资最高的工作,上来就当总经理。

B.当我们自己的生命要想为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奋斗的时候,就要学会忍受,忍辱负重是我们未来生活最重要的一个能力。

C.作者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你只有忍辱负重才能发展,你得为自己争取时间,争取未来,所以你要敢于忍受生活中出现的一切对你的不公平或者是一切你认为受不了的事情。

D.这篇演讲,有的放矢,观点鲜明,深入浅出,在朴实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中,寄寓着作者对大学毕业生的深切厚望,让人们感受到作者的良苦用心。

【解析】 D项忽略了“争取未来,而争取时间空间未来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你有理想”。

【答案】 C 10.第四段作者讲述自己开始创办新东方的经历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内容方面要注意分析作者所要证明的观点,结构方面要考虑这些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

【答案】 ①证明人不能眼高手低,要勇于从最基本的做起,踏踏实实,不畏艰辛,逐步走向成功。②为下文阐述要学会忍受作铺垫,更进一步阐述实现理想,还要放下所谓的面子,学会忍受。③自身的经历使观点更加真实可信,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11.从这篇演讲中,你能看出俞敏洪是怎样一个人?你从他身上学到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地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具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作随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

【答案】(1)俞敏洪是一个有追求、肯付出、善忍受的人,他敢于面对困难,不畏艰辛,脚踏实地,不达目的不回头。

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案 篇6

清晨,坐上大巴,我们就朝着壶口瀑布的方向出发,途径黄土高原。我曾经在《中国地理》这本书上读过黄土高原,以为黄土高原漫山遍野都是一片土黄色,好像盖着一条黄色的“被子”,西北风一吹,就会刮起可怕的沙尘暴。可是车一路开过去,我只看见连绵起伏的山丘上、土坡上到处种满了绿树,郁郁葱葱的,有些地方还种上了成片的苹果树。

原来,如今的黄土高原早就换上了绿色的外衣。

导游在车上向我们介绍,20多年前,人们开始退耕还林,不仅人工植树,还动用直升机播撒树种,经过这么多年的奋斗,黄土高原才变了样,真了不起!

经过4个多小时的车程,壶口瀑布终于到了。窗外已经可以看到一些黄河的支流,浑浊的河水平静地流淌着。等我们下车走了不久,一阵震耳欲聋的水声“轰隆隆、轰隆隆”地在我们耳边响起。我们急忙循声飞奔过去,眼前的一幕令人惊呆:河两岸的崖石在黄河水常年的冲刷下,变得非常的陡峭。

黄河水如千军万马,又如龙腾虎跃,迅猛地奔涌而下,真是“咆哮万里触龙门”,非常壮观。浑浊的巨浪拍打在岩石上,形成了满天的水雾,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晴天洒雨”奇景,因为水流速度极快,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又碰到突起的巨石,迎面撞了上去,水花飞溅,就形成了这美景。

妈妈告诉我,人民币五十元背面的图案就是壶口瀑布。我连忙“咔嚓”“咔嚓”拍了几张照片发给外公看,感觉自己好幸运啊!

在回来的路上,我的耳边仿佛总能够听到远处黄河的咆哮声,回想起它那吞天沃日的气势。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瑕疵辨正二题 篇7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3册(必修),有“宇宙的边疆”一文。教材编者给文中“黑洞”作如下解释:“由万有引力场产生的一个物质高度凝聚的区域,其引力强度极高,以致连光线也无法从这个区域逃逸出去。”(2007年3月第2版第64页)

这个注释,通俗易懂,一看就知道黑洞是怎么回事。但注释中也有瑕疵,其中“以致”一词使用不妥。

《现代汉语词典》: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如,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做出了错误的结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第1611页)例句中的“做出了错误的结论”,自然是由“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导致的不好的结果,而教材注释中的“连光线也无法从这个区域逃逸出去”,并不是不好的结果。

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以致,连词,致使。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大多是不好的或说话人所不希望的结果。他的腿受了伤,~几个月都起不来床。这是她近来老想不通、~非常苦闷的问题。(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1月增订版第621页)

教材注释中的“连光线也无法从这个区域逃逸出去”,也不是说话人所不希望的结果,可见,教材注释中“以致”一词使用错误。

再看,“以至”,《现代汉语词典》注:连词,①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②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如,他非常专心的写生,~刮起大风来也不理会。形势的发展十分迅速,~使很多人感到惊奇。也说以至于。(2005年第5版第1610页)

《现代汉语八百词》注:2.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而产生的结果。形势发展得这样快,~很多人都感到很难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前神话、童话中的一些幻想故事,现在都有可能成为现实。(第620页-621页)

很明显,教材注释中的“连光线也无法从这个区域逃逸出去”,是由上文“其引力强度极高”而产生的结果,但并不是不好的结果,显然得用“以至”,而不能用“以致”。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课教材《新闻阅读与实践》一书,在介绍新闻的六要素时举了一个例子,不够妥当。相关内容摘录如下:

这六个要素就是:5W+H。

5W: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为何(Why)

H:结果如何(How)

如果把这六个要素串起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某人某时在某地因为什么做了某事出现了某种结果。

一篇新闻报道,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特写,一般都包含这些要素。比如下面这条短新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新闻的六个要素交代得非常清楚:

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今天下午2:02分(美国东部时间)在白宫东厅正式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2006年10月第1版第1页2011年7月吉林第6次印刷)

略加分析就可以看出,这个短新闻只交代了四个要素,即“谁”(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何时”(今天下午2:02分)、“何地”(白宫东厅)“何事”(正式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短新闻中根本没有“为何”“结果如何”这两个要素,教材编者却说“六个要素交代得非常清楚”,令人费解。

举完这个例子后,教材又说:“当然,新闻讲究简练、准确,不可能像小说、戏剧那样铺排开来,每一个要素都交代得非常详尽,有的要素可能只用一句话就概括了,甚至可能省去某几个要素。”

如果把上面举的例子,放在这几句话之后,应该是合适的,也是恰当的。教材举例应严谨,否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且还会误导教师和学生,建议修订教材时予以改正。

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案 篇8

记忆中他似乎总是很沉默。课上不怎么说话,除非是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课下,话也不那么多。朋友似乎是很少,屈指可数的。他的成绩并不算很好,似乎是很少冲上90大关的,一直被淹没在中等水平庞大的群体中,一个最不受老师关注的水平。

老师对他的关注是极少的。有什么好事,三好学生,各种评优,不会想到他。有什么坏事,谁砸坏了门的玻璃,谁把花弄死了,也不会想到他。我与他素来没有多少交集,虽是同学,所说过的话也屈指可数。记得有一次他因未交作业被老师训,他面无表情地站得笔直,并没有显露出伤心抑或是不服气。任老师如何,他也一言不发。老师像是在唱独角戏,最后实在不好意思说下去了,便放他走。

就是这么一个人,在学校“艺术月”的歌唱比赛的报名中,很坚定的,举起了手。老师很尴尬,因为当她宣布了报名的事以后竟没有一个同学举手的。所以当她看到有一只手举起时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但当她看清这只勇敢的手的主人时,很明显地愣了一会儿。“你确定?”老师很诧异,口气含着明显的不信任。但仍是将报名表给了他。多数的同学当即就笑了,极不友善的笑。他却默默地将报名表小心地收好,一语不发。

他?唱歌?我想,怎么可能,等着看笑话吧。

和我抱着同样心态的同学都没有料到,他竟进了决赛。在全校师生面前,进行最后的角逐。大礼堂里,微微骚动。我们班自然是最吵闹的。前几名选手唱得让人犯困,都是些挺老的歌,学校是不允许唱流行歌曲的。我轻轻地打了个哈欠,下一个,就是他了吧。随着主持人报幕,聚光灯下,依然是他面无表情的脸。同学们或多或少都笑了,以一种看热闹的态度,笑得极不友善。音乐响起,有同学唉声叹气,不错,不知听了多少遍的《让我们荡起双桨》。他的声音不知何时已经响起,笑声与叹气声戛然而止。那是一种介于童声与少年声音之间的微妙的声音,不知如何形容那种感觉,自然是比不上专业的歌手,但那音准,音质,在聚光灯下,如同一个新生的奇迹。

沉默。没有人再笑得出来。我不知道他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勇气站在众人面前,我也不知道原来他唱歌唱得这么好。

谁胜,我们心里已有了数。比赛之后,他又变成了原来的他,沉默少言。可当我的目光再投向他时,不再是一种轻视和不喜,而是一种掺着愧疚的欣赏。

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案 篇9

刚进入景区便听到轰然而至的巨响,好似万马奔腾,又如天际边滚滚而来的沉沉闷雷。我的心为之一震,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我更加期待看到黄河。

我迫不及待地一路小跑,听着轰鸣的.水声越来越近,远处模糊的一片黄色也渐渐清晰。“哇!”我不由喊出声来,眼前的景象让我合不拢嘴——左前方600余米宽的河面在此处骤然收缩成30米左右的宽度,缓缓流淌的深黄色河水受到突显的河床底部岩石凹槽的束缚,那上宽下窄的水面在近50米的落差中,犹如从巨壶中喷薄而出,一倾而下,激荡起的水流撞击着河岸,如万千野兽怒吼咆哮,那巨大的声响如大地崩陷般令人颤抖不已。

黄河在这里被骤然分成了两段,巨量的河水从岩石边缘直扑而出,又迅速跌落而下。在跌落到下方突兀的断层后,受狭窄峡谷的束缚,顿时如滚水沸腾,不断地涌起、跌落。激流拍打着岩层,激起层层白浪,升腾起漫天充满泥腥味的水雾,在烈日的照耀下,变幻出七色颜彩。那谷底浪沫横溢,汹涌翻滚的滔天浊浪伴随着雷鸣般的巨响,如同脱缰野马顺着峡谷呼啸而去,而上面的河水还是在义无反顾地不断冲下来,冲下来……

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啊,如万马奔腾,气势如虹,这就是孕育华夏大地千万年的母亲河!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此时,站在岸边,看着这雄伟的景观,我不由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赞叹黄河的大气磅礴。闭上双眼,听着滔滔黄河湍急的水流声,感受着扑面而来的清凉水珠,耳边仿佛响起《黄河大合唱》的旋律,这首歌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投身抗日阵营,为驱除日本侵略者献出宝贵的生命。黄河精神,不正是这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吗?

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案 篇10

现行苏教版高中必修教材每个专题采用“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探究”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教学,这对于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对于转变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但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值得反思的问题。

一是视而不见。虽然教科书有明确提示,并有相关教学方式的活动和问题预设,但有的教师依然我行我素,过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用的是新课标、新教材,走的是老路子。有的教师认为这些都是新名词、新概念,不去认真学习课标精神,研究新教材的教学体系,在教学方式的变革上裹足不前。

二是不知所措。不知道教材提示的每一种教学方式如何具体操作、要注意哪些问题,不知道如何选用恰当的教学方式,不知道这种教学方式如何在教学中综合使用。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使用苏教版高中教材教学的最大困惑。

三是浅尝辄止。有的教师一开始很有热情,积极实施。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如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学效果的评价等,不去反思改进,反过来怀疑这些方式的可行性、有效性,又回到老路子上。

二、思考对策

出现上述情况,主要原因有:观念没有更新,学习没有到位,评价没有改进。

1.许多从教多年的教师和深受灌输式教学方式影响的年青教师还缺乏新课程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基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正是从新课程、新课标的理念出发、十分重视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在必修本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设计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三种着眼于学习过程的结构方式,不仅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突出实践性,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而且使“课标”的理念在教材中得到具体落实,倡导“向主式”学习,实现教师与课程同步发展的目标,真正促成教师教学方式的提升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学方式转变的要求,

苏教版教材的教学呈现方式也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受制于传统教学观念,高中语文教学往往重知识传授轻情感价值。重工具轻人文,习惯于支离破碎的分析和现成结论的灌输,轻视教学对话,轻视与文本交流,轻视“探讨”和“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对话论”观点直击传统语文教学“满堂灌”“一言堂”的要害,改“传话”为“对话”,要求我们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确立学生“主体性”地位,强调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这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教学方式上的要求。苏教版教材教学的三种呈现方式是这一理念的创造性的体现。然而,许多教师还没有认识到教材结构设计上的变化,更缺少变革自己教学行为的行动。

2.许多教师对苏教版教材的教学呈现方式缺乏深入的学习。教材将学习方式的指导融入专题结构,认为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轮课改的关键,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创新教科书呈现方式,建议根据专题内容分别采用“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二三种基本的教学与学习方式。还在与教材配套的必修一教学参考书中对三种基本的教学与学习方式作出详细解说,并在其他教学参考书中对建议采用的教学方式作出具体说明。教师认真学习就会对此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能从实践操作层面上摸索出具体教学行为中各自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和常用方法。

3.用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学的旧有的评价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方式的变革。从实践来看,许多教师的教学方式变了,但各种类型的考试还基本沿用旧有的形式。这种教和考的分离给教学带来极大的冲击,许多教师在学生考试成绩下滑的困境面前退缩了。因此考试评价方式的变革显得更为迫切。

下面,具体谈谈如何理解“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探究”这三种教学方式。并探讨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恰当地使用这_一种方式。

一、正确理解“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探究”三种教学方式

1.“文本研习”提供经典性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侧重于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文本研习”侧重于“研习”,主要指向文本的研读与欣赏,旨在通过对文本的精读研读,品味感受,陶冶情操,掌握阅读的方法,提升阅读素养和审美境界。“文本研习”教学方式,是指师生在教科书创设的对话情境中,通过阅读、钻研文本,品味名篇佳作,与文本交流,师生展开对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活动。

具体操作中,“文本研习”较多地采用加圈点,写批注,作摘录,品效果,谈心得,说体会等从语言(词语、句子、语段)人手进行解读的方法。教材推荐使用的点评教学方法是极具生命力的传统语文学习方法,教材提示“大处着眼,小处落笔”。许多教师没有很好理解其含义,不加指导就让学生开始点评,结果只有少数有一定阅读积累的素养较高的学生还能说出一二,大多学生感到无处下笔。使用点评教学方法,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对话栏中的编者所加点评,了解点评的角度和方法,即从思想情感、文思结构、语言表现、艺术手法等方面人手,写自己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具体实施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理清全文思路,初步理解文意,方能做到“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可以于文章关键处点评。人们常说的主旨句、文眼句等都属全文关键句,对这些句子进行评点,有助于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中心,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可以于语言含蓄处评点。语言含蓄处是指课文中那些本意没有直接明白地说出,需要读者自己去琢磨、去解读的语句,也即具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语句。这些语句南于内涵丰富,意在言外,常常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所以要对其进行评点。可以于语义警策处评点。课文中有些语句文字十分简练精粹,含义非常丰富深刻,是思想感情的结晶,能起到感人肺腑、发人深思的作用。课文学习中,当然要对这些语句进行评点,以揭示其含义,警策世人。可以于手法特殊处评点。手法特殊处是指课文中那些运用了特殊的修辞手法、表现方法之处,对这些地方的评点主要是揭示技巧方法,领悟为文之道。可以于文笔精彩处评点。精彩词句在绘景写人、抒情说理时有独到的功力,浸透着作者对事物的认识,饱含着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用意,常常会令读者看后拍案叫绝,当然也是评点的重点之一。点评的语言首先要准确流畅,然后再追求雅致精警。对不同的学生也要有不同的要求。在交流过程中还要让学生能够倾听、记录,这个过程也是相互学习提高的过程。这一点恰恰被很多人忽略。点评法教好学好了,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大有裨益。教

好学好的关键是要得法,要坚持,“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会有成效。

2.“问题探讨”着眼于培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问题驱动下进入专题学习,在探讨中发展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问题探讨”侧重于“探讨”,主要指向文本阅读中的探究意识,借助预设的核心问题引发思考,掌握探究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问题探讨”教学方式,是指师生在阅读、表达、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发展理性思维,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活动。

“问题探讨”必须自然渗透融合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从文本中生发出来。既要通过问题学文章,在问题意识的推动下,找到思想与表达融为一体的切人口,安排教学步骤,向预设的核心问题逼近;还要通过文章解答问题,把握作者的观点思想,作为思考的素材、回答的理南,让文本学习通过问题探讨生成丰富的意义,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问题探讨”要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要从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中来。让学生先行自读文本,提出问题,教师从中筛选出有探讨价值的普遍性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是在文本研习或问题探讨中生发出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具有探讨的价值,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或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思想境界。

(2)问题的分析是实施问题探讨教学的关键。分析问题学生要深入研读文本图丽勾连、思前想后,也可以在交流时读读议议、听听想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假设推理的方法换个角度思考,必要时也可以引入其他学习材料,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3)问题探讨课的教学内容容量不可大。问题探讨需要学生参与其中,积极思维、交流、讨论、质疑,这必然要有时间,如果只是蜻蜒点水走过场,那就失去了问题探讨的意义。容量小一些,问题有价值一些、精一些,思维就会活跃一些,就有了把思维引向纵深处的可能。

(4)问题探讨不能脱离文本的学习。要知道问题探讨课是语文课,不是政治课、历史课。语文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在学生探讨过程中也必须及时调整讨论方向,使探讨回到文本中来,回到学习的主题上来,回到语文中来。

3.“活动体验”引导学生围绕专题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结合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活动体验”侧重于“体验”,主要强调阅读活动中的参与和亲历,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中倾听、开口、动手等,以体验来提高语文素养。“活动体验”教学方式,是指师生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带着自己已有的经验,走进学习材料,走进生活,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从而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活动体验单纯地理解为到生活、社会中去体验。读、写、听、说、看都是学习语文的活动,在读写听说看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能获得独特的个人的情感体验。“活动体验”的主阵地在语文课堂。我们可以把报刊引进课堂,把生活引进课堂,把影视引进课堂;我们可以让学生投人地朗读,可以让学生动情地演说,也可以让学生认真地仿写,可以让学生在倾听中热泪盈眶、心潮澎湃。当然,走出去也可以“活动体验”,但由于条件限制,主阵地仍然是课堂。

二、在教学实践中恰当地使用三种方式

1.根据三种呈现方式的个性和文本特点选择使用恰当的教学方式。高中学习的材料大致可分为实用的、论辩的、审美的3种文本,以培养实用的、探究的、审美的三个方面的能力。三种呈现方式与之有大致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采用一种为主其他为辅的做法,充分发挥每一种教学方式的效能。

2.学会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中三种呈现方式各有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比如,“文本研习”较多采用加圈点,写批注,做摘录,品效果,谈心得,说体会等从语言人手进行解读的方法;“问题探讨”较多采用讨论交流,质疑辩论,比较辨析,假设推理等具有较强思维力度的方法;而“活动体验”则较多采用各种模拟生活情景的、易于操作的活动形式。同时,许多方法义是语文学习共有的,可以灵活运用到各种呈现方式之中。比如诵读,“研习”自然少不了诵读,“研讨”也以诵读理解材料为基础,而“活动”也经常借助诵读的形式;又如“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常规,无论采用哪种呈现方式都必须在“积累”上花力气。当然,实际操作中,这些“公用”的方法,在不同呈现方式中指向应有所区别,同样是“诵读”,在“研习”时主要指向文本解读,而在“探讨”“活动”时侧重于问题的探究和学生的体验感受。教学方法既有侧重又有交叉,要求我们针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创造性地用好三种呈现方式。

3.正确认识使用学习材料。由于采用了多种呈现方式,尤其是在“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中,入选的文章已不再是范文,而成了进行“探讨”或“活动”的材料,教学也不再是传统的范文教学,而是凭借学习材料进行语文的“探讨”或“活动”。怎样用好这些学习材料?一方面要求放弃范文教学的思维定式,真正在“探讨”和“活动”上下功夫,把“探讨”和“活动”落到实处,提高“探讨”和“活动”的质量;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入选的材料绝大多数是文质兼美的语文学习材料,除了发挥其“探讨”“活动”的凭借作用外,还应该选择核心材料加强诵读,加强积累,放大语文学习材料的学习功能。

三、教学现场

品质

(教师先请同学结合自己的预习,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

师:好,两位同学说的都很好,鞋匠格斯拉的一生是悲·渗的、令人同情的。记得我们在学习《鸿门宴》一课时,提到人物的言行举止、性格特征预示着、决定着一个人的最终命运,那么请快速浏览文本,看一看文中的哪些语句预示主人公格斯拉的最终命运?

师:首先让老师抛砖引玉。在46页倒数第二小节中,作者写道,“人们不可能时常到他那里去,因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经穿,一时穿不坏的”这句话我是这样解读的,因为格斯拉做的靴子经穿,所以人们很长时间才能光顾一次。生意少,生活窘迫,这里可以预示主人公的遭遇。那么,接下来哪位同学寻到“玉”了,拿出来和我们共同分享,好不好?

生:他做的靴子除了经穿之外,在第52页,那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说道,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他接了一份定货后,要费好长的时间亲自去做它,所以顾客嫌他做得慢,而且他把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在51页作者又交代到,所开的价格和过去一样,可见这样的生意不会也不可能维持太久,他注定会饿死的。

师:好,方才你提到,格斯拉不准别人碰他

的靴子,只顾一个人去做,他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吗?

生:这样做可以保证靴子的质量。

师:总结同学所讲的,可以讲格斯拉因为要做出最好的靴子,一要选用最好的皮革,二要自己亲自去做,以保证靴子的品质,三是靴子的价格又多年不变。所有这些预示他必将走向末路。那么小说常常从多角度去表现人物命运的,我们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哪?

生:在课本46页上数第三段中,有关于格斯拉肖像的描写,说他像皮革制成的人,而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僵硬和迟钝。(板书:死板板僵硬迟钝),可见他是一个死板板的人,不懂得变通。所以这样的人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他注定死亡。

师:你说的非常棒,格斯拉是个死板的人,,唉,那么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可看出他是个死板的人哪?

(学生寻找)

生:在课文第二段中,作者详细地介绍了他店里橱窗内陈列的几双漂亮的靴子,在课本49页,当他失去了半个店铺后,那几双常见的旧靴子已经失去了孤高的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常见的旧靴子”说明橱窗内的陈设样品多年来一直没更换过。这说明他做事死板一

师:说得好,他真的不像现在的生意人,时时展示自己的新品,来扩大自己的营业额,他总用那几双固定的靴子来招揽顾客,死板,死板呀!好,请坐。

生:老师,我还没说完。,

师:对不起,请继续你的精彩发言

生:作者在这里写道,那些靴子“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由橱窗空间的变小,我们可以理解到鞋店在大公司和同行的竞争中,它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如果再不进行变革。必将走向灭亡。

师:(对学生的这样回答,我非常惊讶)唉,我们大家想一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好,还有什么地方能看出主人公的死板?

生:在课本46、47页上,当顾客来光顾他的鞋店时,他或他哥哥要过一会儿才能从店堂里二楼楼梯口往下张望,在和顾客接触时“他会一声不响地离开我,退回到原来的地方去,或者到店堂的另一边去”让顾客继续等,待到顾客要走的时候,“他一边说‘再见’。一边继续注视手里的皮革。”他常把顾客冷在一边,不善于与别人交际,只顾做他的靴子。“上帝”你都没有维护好,做再好的靴子有什么用?所以这里可以看出他死板。

师:好,你说得很精彩,我们共同看一下,这段文字当中,我们还能思考出什么?(一学生已迫不及待地举起手)好,请你说一下。

生: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利用了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当顾客来的时候,说他“像刚从靴子梦中惊醒过来,或者说,像一只在日光中受了惊动因而感到不安的猫头鹰”。按常理,做生意的人,顾客上门是一件好事,应当高兴,可格斯拉像是受了惊动而不安,似乎在他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做靴子,而不是做生意,他太痴迷于他的靴子了。

生:方才他讲的格斯拉迷恋靴子其实在前文已有暗示。

师:哦!

生:在写格斯拉形象时,作者写道:“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他“迷恋理想”其实在后文有多处能体现。他不愿别人碰他的靴子,为保证质量他亲自去做。在作者提到有一双靴子咯吱咯吱响的时候,他再做的靴子就更加结实耐穿。可以说,他的理想就是做出最结实最舒适的靴子。甚至他不容忍别人怀疑他的作品,并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靴子的品质。可以看出他痴迷于自己的靴子梦,而且是一种死板的痴迷。他忘了再好的靴子也有被穿坏的一天。

(同学们对他的发言报以掌声)

生:我们以前学过,人物的命运如何既与自身的性格特征有关,也与客观外界的情况有关,其实格斯拉的命运与他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工业革命时期,大公司的垄断经营,人们喜欢时髦的靴子,广告业的兴起都给像格斯拉这样的小手工业者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迷恋靴子理想的格斯拉必将被工业革命的潮流所淘汰。

师:好!有深度,人们喜欢时髦的靴子,甚至是不舒服的时髦的靴子。这说明什么?是不是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发生了变化?

也就是说不能适合人们价值取向的靴子将被淘汰。综合同学们所讲的可以说作者的语言着眼于两个角度在叙述主人公的命运历程。一个是客观外在的环境变革,一个是自身的死板和迷恋理想。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塑造了格斯拉的悲惨人生。那么在格斯拉饿死之前,如果你能和主人公格斯拉对话,你想说点什么?

生:格斯拉请先更换橱窗里的样品吧,这样你的生意才能有转机。

生:做广告宣传和保证靴子的品质并不矛盾,做点广告吧!

(其他略)

师:同学们的建议都很好。那么,老师前几天在一个旅游节目中看到,欧美一些西方国家,专门为人定做靴子的小手工作坊又在兴起,而且那里的靴子除了舒适、美观之外,价格还非常昂贵,但生意红火得很。大家结合文章内容思考思考,我们应该怎样解读这一现象?

生:有些人追求独特和价格昂贵,所以去顶级店做靴子。

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为何追求昂贵?到大商场买一双贴有大商标的靴子,不是既美观又有面子?

生:因为定做的货一种款式往往只做一双,人们喜欢猎奇。

生:我觉得,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师:对。讲得好。就要讲生产力。

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在不断的改变,靴子的本质应是舒适、耐穿,美观只是它的附带品。正像格斯拉在为顾客做靴子的时候,要用铅笔在外沿上搔上两三次,跟着用手指来回地摸我的脚趾一样,他追求的是让靴子适合人的脚,而不是让人的脚去适应他的靴子。不过这篇小说中所写的是特定环境中人们的价值观的变革,这种变革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可逾越的、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师:说得很有深度。看来,单就靴子而言,人们最终追求的还是靴子的本质——舒适、耐穿。那么,在这个追求过程中,盲目的崇尚和盲目的舍弃也是我们必须经历的过程。那么我们回过头来再读这篇小说,小说写了一个鞋匠的悲惨遭遇,为何作者以“品质”为题哪?

生:一语双关,既指鞋子的品质又指人的品质。小说借处于激烈竞争中的鞋匠格斯拉为了保证靴子质量而献出了生命的故事,赞颂了他的高贵品质。

师:说得很好,我们再看文章的标题和板块主题,其实作者在赞颂什么人的可贵品质?

生:低层劳动者的高贵品质。

师:不错。作者对格斯拉的赞颂,也就是赞颂低层劳动人民身上的光芒。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人们又开始关注靴子的本质一一舒适、经穿。而格斯拉用生命诠释了靴子的品质,固守人类文明中宝贵的品质。那么在今天看来,总算是“豪华落尽见真淳”呀。所以格斯拉身上的可贵品质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的。

(给出时间,让学生去回味所学)

师:同学们,我们关注英雄,对普通人关注的少之又少,其实,只要你细心观察,普通人身上凝聚着许多高贵的品质,这些品质往往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必不可少的,请大家课后也来

写一个底层人物,写出他的品质和光辉。

四、案例讨论

《品质》是英国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写于1911年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赞扬了鞋匠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下减料的高尚品质,表现出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同时揭露了市场竞争带来的商业诚信危机,客观上也揭示了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深刻关系。小说被安排在必修三中的第二专题,与杨绛的《老王》配合组成了“底层的光辉”板块。

本案例中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一、核心教学方式的选择和具体实施符合文本特点

这篇小说是一部经典作品,需要深入文本加以研读,以揣摩人物性格、理解作品的主题。教材建议教学呈现方式为文本研习。授课教师采用以文本研习为主的教学方式。他要求学生在自读文本的基础上复述小说情节,这是小说研习的基础。如果学生对小说的基本情节都不熟悉,谈何欣赏、品味?因此熟悉文本内容是文本研习的第一步。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核心问题“文中的哪些语句预示主人公格斯拉的最终命运”去回读文本,组织课堂交流。交流之前教师先做了一个示范,找出一句话,谈了自己的解读。解读就是谈理解和感受,这就是与文本的对话。这是文本研习的基本方法,再进一步就是评点了。从课例来看,文本研习在师生、生生问基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逐步深入。学生能够从情节、人物肖像神态、细节等多种小说因素出发深入研习文本,解读人物性格、小说主题。这是小说欣赏的基本方法。本课例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文本研习的具体实施符合文本特点。

二、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的融入是一个亮点

本课例探讨的问题是文本研习生成的问题,是紧扣文本的问题。学生在对小说中人物肖像描写中一个比喻“皮革一样死板板”的解读中谈到了格斯拉死板而不知变通的性格,教师抓住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和探讨,得出在变革的时代“如果守旧不知变革,那么必将走向灭亡的认识”的结论,最后又把这种性格因素引向格斯拉的悲剧命运。这样小说所塑造的人物的悲剧就不仅是社会悲剧了,还是性格悲剧。这探讨又把研习引向深入。还有一处问题探讨。教师介绍了一个现在一些西方国家小手工作坊兴起的电视节日,要求学生探讨这一现象。表面看这个问题和文本无关,但是在前面的研读和探讨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理解了随着时代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也在变化,因此有必要提醒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高中生要有正确的价值认识,不管时代社会如何变化,人们对品质的追求是不会变的。这个问题探讨并没有游离于文本之外,最终又回到了“品质”上。案例在文本研习中巧妙运用了“问题探讨”。

“活动体验”加深了对人物悲剧命运的理解。课例安排了一处小小的活动体验。创设了一个情境:在主人饿死前,和他对话:在深入理解了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后,安排这样的活动是教师的匠心独运之处。从学生的对话来看,是对鞋匠格斯托摆脱悲剧命运的劝告,也是对他不幸的深切同情。这是关乎文本的体验,是关乎学生人文精神成长的体验,

上一篇:作文指导教案童年故事下一篇:高考语文语言得体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