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思想品德第八单元(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2024-07-16

鲁人版思想品德第八单元(第四单元)复习提纲(精选8篇)

鲁人版思想品德第八单元(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篇1

鲁人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生在依法治国的国家 第十六课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宪法规定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从内容来看,它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了工人

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在制定、改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决定了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表现

从法律效力来看,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2、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的表现

1、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

2、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

3、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的表现

1、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禁止做的事

2、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做宪法规定做的事

3、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未授权的事 为什么共产党要模范的遵守宪法

1、我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方针、政策的法律化。

2、中国共产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它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就必须模范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在实践中坚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3、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得不到遵守,也会削弱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与拥护。青少年怎样遵守宪法

1、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2、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和维护宪法的习惯

3、以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宪法,并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时时处处用实际行动捍卫宪法的尊严

第十七课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走依法治国之路

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主体:在我国,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客体),目的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的依法进行。它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政,公民要严格遵守法律。依法治国的意义

1、依法治国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2、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3、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

4、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实行依法治国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也是最重要,最可靠的保障

加强法制建设 健全法制监督

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

1、有法可依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2、有法必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3、执法必严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

4、违法必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国家,青少年怎样做?

1、认真学法

2、守法,对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规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逐步增

强守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

3、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

法律监督主要内容包括立法监督、执法监督和司法监督等。法律监督是整个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环节,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

立法监督主要是对国家、地方和行政立法活动的监督,目的是防止违宪立法,从而保证宪法的尊严和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执法监督是为了保证各项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促进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依法行事执法权而进行的监督。司法监督是对司法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在我国,其监督的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各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以及司法机关对自身系统的监督。国家通过司法监督实现司法公正。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意义

1、公民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防止违

法乱纪现象

2、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

1、提出批评建议

2、新闻报刊

3、来信来访

4、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

鲁人版思想品德第八单元(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篇2

【课

题】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教学目标】

1.无规矩不成方圆

2.法律的定义、特征 3.违法行为的种类 4.犯罪的特征 5.防患于未然

6.特殊的爱 自我保护 7.训练解题技能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时政链接]

9岁男童被后母砍3刀 遭家暴4年因“家事”无人制止:在进贤县池溪乡万家自然村,年仅9岁的小俊(化名)站在自家的砖瓦房前,摸着头上的三道刀疤,两眼无神。这些伤疤是8个月前,继母但农花用菜刀砍伤留下的。之后,继母逃离了村子。记者调查后发现,面对儿童遭遇家暴各部门均表示无能为力。此前,国内专家已大声疾呼,儿童权益保护法律不健全,亟须完善。[知识回顾]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走近法律

1. 规矩,就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的行为规则。2. 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

3. 我们身边的规矩有很多。可分为三类:道德、纪律、法律。

4. 法律的显著特征:⑴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⑵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5.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6. 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和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7. 法律的作用: ⑴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⑵保护作用。

法不可违

1. 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守规矩,尤其是不能违反法律。

2. 违法行为,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3. 违法行为,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宪 行为)4.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又叫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5. 刑法,以国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6.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7.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一种触犯刑法的。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三,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的必然后果。

8.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9. 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10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来历的刑事处罚。防患于未然

1. 遵守法律,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2. 犯罪行为人的心理都是想获得某种满足。

3. 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4. 规范未成年人行为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 想一想,我们身边的不良行为有哪些?并能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矫正措施。6. 品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忽以恶小而为之,忽以善小而不为”。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 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

1. 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2. 专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4. 家庭保护的含义: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5. 学校保护的含义: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6. 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7. 社会保护的含义: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8. 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的保护等方面。

9. 司法保护的含义: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1. 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2. 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3. 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1)非诉讼手段;2)诉讼手段。

4. 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包括:⑴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⑵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5. 诉讼的含义:它是指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6. 诉讼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7.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8. 刑事诉讼:是指由国家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罪犯的活动。

9.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案件的解决纠纷的活动。

10. 行政诉讼:俗称“打官司”,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11.敢打官司。

12.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13.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我们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略,详见课件)

二、辨析题

有位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在我看来,好学生、好孩子是不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 请对这位老师的观点进行辨析。

三、材料分析题

1.26.两名少年因故意杀人罪被公安机关逮捕,某电视台派出记者当即作了报道,不仅将两名未成年人的面目公诸于世,还将他们的犯罪行为予以公开报道,其中姓名、年龄等都清清楚楚。

(1)电视台的做法是对还是错?为什么?

(2)如果你是这两名少年,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活动与探究题

某学校旁边有一个“望月游戏厅”,初中学生小江每天都要经过这个游戏厅,老板都在门口极力邀请。小江知道未成年人是不准进入游戏厅的,但他看到在里面有不少未成年人在玩,于是也进入游戏厅。

(1)游戏厅老板的做法可不可以?为什么?(2)社会应该从哪些方面保护未成年人?

(3)如何帮助在游戏厅中的未成年人摆脱诱惑? 【课后作业】

《掌控》 【课后反思】

鲁人版思想品德第八单元(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篇3

(粤教版)

第五单元提纲

、1大自然的奇迹、人类为什么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①不同生命相依而生,共同构成了地球生物链,在这个生物链上,每一个物种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正是生命的多样性,保证了地球生态的完整和活力。②人的生命孕育于自然,也依赖于自然。③由于人类的浅见和随心所欲的行为,导致人与自然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2、人类应该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应该意识到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人类必须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自觉维护生态平衡。

3、我国制定专门保护环境对法律《环境保护法》

4、哪些原因造成环境的破坏?

人口数量的激增、资源的过度开发、科技手段的不合理使用。、环境破环表现在哪些方面?

全球变暖、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短缺、某些物种濒危、自然灾害频繁

6、为什么要珍爱生命?

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②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重复,人生短暂,我们要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不断提升生命的价值。

7、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生命?

①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②我们要善待他人的生命,当他人处于困境时,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③我们要善待一切生命

8人与自然的关系?

①人类是由自然进化而来的;②人的生命孕育于自然,也依赖于自然;③人类要尊重自然,自觉维护生态平衡;④人类要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9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产生哪些影响?

(1)环境的污染

①水污染②大气污染③噪声污染④固体废弃物污染

(2)破坏了生态平衡

①生物物种灭绝加速;②水土流失;③土地荒漠化④地下水位下降等

、2保护自我、青少年为什么要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①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成长所必需的重要能力。②由于未成年人阅历不够丰富,心理不够成熟,体质也不够强健,自我保护的意识比较薄弱,更容易受到伤害或侵害。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不仅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也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需要。③家庭、学校、社会存在某些侵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现象。

2、我们要预防哪些危险的发生?

①家庭生活中要注意防火、防水、防气②骑乘交通工具或行走时,要遵守交通规则③进行其他户外活动时,要注意避险

3、青少年面临的主要侵害有:

①对青少年施以暴力,进行体罚、殴打、关押、虐待②哄骗和利诱青少年从事违法犯罪活动③贬低或污损青少年人格④对青少年进行猥亵或与其发生性关系

4、面对侵害青少年应该怎样正确应对?

①侵害发生前,要防患于未然,不要给侵害者有机可乘。在与人结交时,不要贪图小利,不要轻信别人。不让任何人触碰自己的私密部位。对侵害者的挑逗性语言和动作,从一开始就应予以坚决制止,并迅速离开。②侵害发生时,要首先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不要因钱物而与侵害者纠缠或厮打。同时要利用一切有利条向别人求救,及时报警。③如果侵害已经发生,要及时脱离侵害者的控制范围,稳定情绪,与自己的监护人取得联系,告知他们具体情况。也可以向老师或公安机关求救。要学会运用法律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当面对一些重大灾难(火灾、水灾、地震等)时应如何自救?

①面对灾难时,我们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更不能丧失求生的意志。②要掌握自救常识,遇到灾情要第一时间发出求救信号,并积极自救。

6、怎样遵守交通规则?

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或天桥,不闯红灯。骑自行车不逆行、不抢道,不骑车带人。乘坐汽车、飞机时,要系好安全带。

7列举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①教师对学生存在体罚和变相体罚;②学校教学设施老化,漏电,教学楼是危房;③教学设施不完善,水池、水塘没有警示提醒;④下、放学和集体活动时存在楼梯踩踏;⑤校园欺凌案

8面对侵害,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应对呢?

①要防患于未然,不要给侵害者可乘之机;②侵害发生时,要首先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同时记住侵害者的特征,利用有利条向别人求助,及时报警;③如果已经发生,要及时脱离侵害者的控制范围,稳定情绪,与自己的监护人取得联系,告知具体情况。摆脱后能上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9受到侵害,忍气吞声为什么不对?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②这是自私和懦弱的表现,客观上也纵容了违法犯罪;③这种行为不利于及时惩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0对侵害者实施打击报复不行,为什么?

①打击报复是违法行为;②实施打击报复,不仅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自身还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1自救的原则是什么?

面对灾难时,我们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更不能丧失求生的意志;要第一时间发出求救信号,并积极自救。

、3健康地生活、健康的含义:一个健康的人,既要身体发育良好,机能健全,还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这要求我们注重身体保健的同时,也有注意自己的心理和社会适应情况。

2、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

①有规律的作息②合理的饮食③适度的运动④良好的卫生习惯。⑤远离烟酒⑥不要沉迷于网络

3、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

①有利于预防疾病,保持生命活力②是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③有利于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养成积极健康的心态,保持心理平衡④有利于走出个人的小天地,体验到交往的乐趣。

4、怎样保持心理健康?

鲁人版思想品德第八单元(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篇4

教学目标:

1.合理安排自己的暑假生活。

2.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3.尝试通过调查、访问方式等进行探究生活。

教学重、难点:

合理安排自己暑假生活,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课

通过交流,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地探究兴趣。

师:同学们,暑假生活即将来临了,这也将是你们进入学校以来度过的第一个长的假期,大家高兴吗?

[学生回答]

师:那么你们准备在这个假期做些什么事情呢?

[学生自由交流自己准备在假期里进行的活动]

二、小记者在行动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都谈出了自己的真实的想法。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假期生活跟你们可有所不同。想知道他们是怎样安排假期生活的吗?

那就让我们快快组成“小记者团”去采访一下吧。

[当小记者去采访高年级同学,并做好记录。]

师:通过采访,你都发现怎样的暑假生活才是愉快而有意义的呢?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

三、我的假期计划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假期计划,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将采访中受到的启发或发现的有意义的假期生活安排进行交流。

组织学生设计自己的暑假计划。

假期计划表的形式可多种多样。

板书设计:

迎接暑假生活

暑假生活来到了 我的假期安排

★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 道德与法治教案

★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

★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案

★ 二下道德与法治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篇5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资源配置的手段:计划、市场

2.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3.市场调节的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4.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2)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5.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1)严格实施市场规则。

(2)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3)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2)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

(3)是坚持公有制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8.为什么要把两只手结合起来?

(1)市场调节是无形的手,宏观调控是有形的手(2)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

(3)但是市场调节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

(4)所以需要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克服市场的弱点和缺陷,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9.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2.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2.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载体。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利: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各国经济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弊: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使两极分化更加严重;风险全球化,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的威胁

4.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迎接挑战。

5.WTO的地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6.WTO的作用:组织多边贸易谈判、制定贸易基本原则和协定、提供解决贸易争端的场所。

7.WTO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最重要的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原则与公平贸易原则、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

8.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9.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

鲁人版思想品德第八单元(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篇6

第16课 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

1、人类的始祖:

2、目前世界上的三大人种:

3、种族形成的原因:自然环境

4、人类早期出现的社会组织:

5、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亲戚关系以母系计算,女子受到人们的尊敬。

6、反映女子的权利大于男子权利的神话故事是:

7、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男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权利超过女子,亲戚关系以父系计算,财产由父系继承。

8、反映男子的权利大于女子权利的神话故事是:

9、现在为什么还有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传统观念)。

10、原始人类的生活状况(教材87页):工具十分简陋,生活非常艰苦。

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1、古埃及文明是孕育的成果

2、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

3、金字塔的作用:

4、古巴比伦文明是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孕育的成果。

5、6、法典由的功绩。

7、古印度文明是孕育的成果。

8、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9、婆罗门的职责和义务:

10、刹帝利的职责和义务:掌握军政大权的贵族。

11、吠舍的职责和义务:

12、首陀罗的职责和义务:

13、种姓制度产生的影响:许多人的反对和批评。

14、佛教

时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大多(释迦摩尼)

主张:众生平等

教义的核心:人生一切皆苦,而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

任务:教导人们如何消除人的欲望而避免苦的因果。

传入中国在汉朝,传播到了东亚、东南亚地区。

第18课 蓝色的地中海文明

1、西方文明的摇篮:

2、全希腊的学校:

3、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是在梭伦改革,伯利克里时代。

4、5、公民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

6、男性成年公民,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则无权享受这种民主(局限性)但它毕竟在生在盛行专制的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积极影响)。

7、罗马共和国:

8、布匿战争:

9、但它也使罗马的贪婪和占有欲恶性膨胀,人们开始把财富和奢侈品享受视为神圣。

10、罗马帝国

时间:公元前27年建立者:屋大维

第19课“日出之国”和“新月之乡”

2、大化改新

时间:646年元旦

内容: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用调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

意义: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最终使日本迈进了封疆文明的发展时代。性质:它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朝,唐朝的政治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3、伊斯兰教

创始人:默罕默德经典:《古兰经》

4、三洲的5、派遣的使者叫和第20课 西欧的基督教文明

1、西欧的封建制度的核心:

2、封君封臣制的基础是封土制。

3、在封君封臣制的基础上形成了

4、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5、产生的地点: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

创始人:耶稣

教义核心:基督是救世主的意思,宣扬对人们的博爱

地位:在当时人们备感绝望的混乱时代赢得了人心,成为一种被广泛信奉的宗教,丕平填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6、7、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8、经济对西欧的封建经济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在政治上,城市成为自由的乐土。在文化上,城市成为世俗文化的摇篮,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第21课 古老帝国的悲剧

1、拜占廷帝国的建立

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灭亡→罗马帝国建立(屋大维公元前27年)

→西罗马灭亡→东罗马帝国建立(拜占廷帝国)

2、拜占廷帝国强盛的★优越的地理环境,横跨欧、亚、非三个大洲,并深受希腊文明的影响。★拜占廷帝国的经济发展基础优越,商业贸易发达,经济繁荣形成了许多发达的商业中心。

3、拜占廷帝国衰落的4、拜占廷帝国衰落和灭亡的原因 ★拜占廷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故步自封 ★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 ★缺乏创新,创造力渐失 ★土耳其人的进攻

5、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命运告诉了我们什么?(启示)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第23课文明的冲撞和交融

1、古代历史中文明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2、古代文明交往的两种方式:

3、暴力冲撞的典型事件: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

4、亚历山大东征的意义: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

5、竺(印度)郑和下西洋

6、暴力冲撞和和平交往,哪种方式对文明的发展更有利?为什么?(教材120页)

7、说一说古代文明交往方式的类型及其区别?哪种方式发展更有利?

类型:暴力冲撞和和平交往 区别:和平交往多以友好的经济文化交流方式展开,而暴力冲撞多以战争、武力征服、殖民扩张等形式进行。和平交往带来的是物质财富的互通有无,精神文化的交汇更新,而暴力冲撞会带来伤亡,痛苦,仇恨和物质上的巨大损失等。因此和平往来对文明的发展更有利。

第24课昔日的辉煌

1、最早的文字

楔形文字苏美尔人创造公元前4000年代末

象形文字埃及人创造

2、文学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伊利亚特》赞美了希腊人的力量和勇敢 《奥德赛》赞美了希腊人的聪明和智慧。

3、最能代表古希腊文学成就的是

4、素有,代表作是

5、索福克利斯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

6、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7的一部民间故事集,成书于的反映了中古时代中近东国家的社会状况。

8、艺术

八上思想品德第四单元复习 篇7

1.礼貌的作用

a.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也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

b.礼貌是文明的体现,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2.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行为等方面。(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必备的素质。)

3.礼仪的地位: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

☆4.科学地对待传统礼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5.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礼仪(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型的民族关系)☆6.为什么要讲究礼貌礼仪?

a、它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

b、它不仅关系到集体,甚至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形象; c、讲文明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举措,是传统美德的要求,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第八课 竞争合作求双赢

竞争

☆1.科学地看待竞争 积极作用: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它赋予我们压力和动力,激发我们的潜能;竞争中我们能发现自己的局限性,提高自己的水平;竞争能让集体更富有生气。

消极作用:可能使获胜者骄傲自大,失败者产生自卑感;可能引起我们心情过分紧张;出现嫉妒心理。

2.竞争的规则:公平

3.竞争的基本准则:道德和法律

4.竞争的目的:超越自我,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合作

1.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

2.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 ☆3。为什么要合作?

a.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

b.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合作能积聚力量、启发思维、激发创造性„„一个具有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人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增加了成功的可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两者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在合作中竞争

A.内涵:一方面,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间相互竞争;另一方面,成员间相互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

B.意义:学会在合作中竞争,才能达到充分地合作和合理地竞争。竞争与合作的和谐交融,会使我们的集体更强大,使我们每个人更快地进步。

☆C.如何在合作中竞争?

a.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b.善于找准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敢与他人竞争。

c.倡导一种全新的竞争理念,即竞争的目的是超越自我,共同进步,不以成败论英雄。☆3.在竞争中合作(如何在竞争中合作?)a.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的原则,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b.在“竞争中合作”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学会欣赏他人、理解和谅解别人。c.在“竞争中合作”需要形成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利益服从团队的利益。)

心有他人天地宽

一、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1.宽容的内涵:宽厚、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宽容是美德的重要内容。2.宽容的基础:求同存异 ☆3为什么要宽容? a.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也是当代人必备的一种品德;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b.宽容能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烦恼,获得心灵的安宁与满足。

3.学会宽容自己,实事求是地面对真实的自我,容许自己犯错误。

二、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人际交往的态度:要善解人意,对人平等、尊重和友善。

实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意思: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地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态度:我们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他人地存在,更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谋求自己的利益。3.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的实质: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4.如何换位思考?P108 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感情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

三、平等尊重你我他

☆1.平等的集中体现:人格上,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 在法律地位上,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2.平等对待弱势群体:平等对待处于不利地位的人,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3.尊重从我做起,要求我们做到: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诚信做人到永远

1.诚信的基本要求:对人守信、对事负责。2.诚信做人的核心:践约守信。

☆3.“小节无害论”是错误的。因为a.我们所做的大事、小事,都要认真对待,在做人方面实质上没有大小事之分,生活是点点滴滴的小事构成的,诚信做人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b.青少年的特点:„ c.许多违法犯罪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3.诚实与信任的关系: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信任的基础是诚实。☆4为什么要诚实守信?

a.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内容。

b.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c.诚实守信是承担责任的具体表现,失信于人会产生信任危机。

☆5如何诚实守信?(诚实守信的守则有哪些?)

(1)对人守信,对事负责;(2)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3)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的一边。

(4)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5)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的一边。

☆6.要处理好对人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的关系:

两者发生冲突时,要结合具体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实际情况妥善处理。☆7.“善意的谎言”不是出于个人的私利,而是维护对方利益的需要,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鲁人版思想品德第八单元(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篇8

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

①地位:国际社会最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②分类:A、按国家性质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B、按经济发展程度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③构成因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其中,主权最重要,它是一个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④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⑤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

2、国际组织:

①含义: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②分类:A、按成员性质分为政府间和非政府间; B、按地理范围分为全球性和区域性;

③作用:(积极方面)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3、联合国:

①性质: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②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③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

④作用:A、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B、也有局限性。

4、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在一系列全球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5、国际关系:

①含义:国家之间(最主要)、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②内容: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 ③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6、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①表现: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②重要性: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要求: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

7、我国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

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8、为什么要坚定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9、怎样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

①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有效途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3、世界多极化的意义:

①表现: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②作用:多种力量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③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④我国的应对政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增强综合国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①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②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④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6、我国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措施): 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③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

④加强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⑤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2014年3月,中国国家领导人在首尔核安全峰会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高度重视核安全,坚决反对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中国秉持这一立场是因为()①核扩散会加剧军备竞争,违背世界各国的利益

②核恐怖主义会增加国际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 ③核扩散会助长强权政治,导致世界战争不可避免

④反对核扩散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区域外的国家中,中国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第一个明确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第一个确定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这表明()①中国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

②中国与东盟之间用战略伙伴关系取代了竞争关系 ③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

④中国对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事务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中国将主办2016年G20峰会。1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第九次峰会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作为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主办国,中国愿意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发挥更大作用。中国主办2016年G20峰会,说明我国()①积极承担国际责任,主动履行国际义务②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积极开展人道主义援助④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4、欧美认为,俄罗斯支持乌克兰民间武装导致了乌克兰局势紧张,对其实施制裁,中国表示,制裁无助于乌克兰问题的根本解决,政治解决是乌克兰问题的唯一出路。中国的态度体现了()

A.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决定力量

B.中国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C.中国在对外活动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D.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5、近年来,“中国威胁论”在欧美被分拆成不同的子项目,从“军事威胁论”“能源威胁论”“环境威胁论”“间谍威胁论”,到如今的“黑客威胁论”,不一而足。如果让你对“中国威胁论”这一说法进行反驳的话,你可以用到的观点是()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实行和平外交政策 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我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积极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首届中国-东盟网络空间论坛上,中方提出中国与东盟共同打造中国-东盟信息港,使之成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信息枢纽。“中国-东盟信息港”的提出也得到了东盟各国代表的普遍关注和认同。“中国-东盟信息港”建成必将()

A.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网络空间合作

B.提升中国在东盟事务中的影响力 C.巩固东盟在联合国安理会中的地位

D.加剧中国与东盟的矛盾和竞争 7、2013年10月,习近平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有共同语言,对中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方面存在的分歧,双方要通过平等对话和友好协商妥善处理。这表明()

①中国尊重东盟拥有的国家主权②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中国与东盟国家存在共同利益④中国在东盟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当今世界,各大国应超越零和博弈、集团政治等旧的思维方式,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这就需要各国()

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在平等互信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 ③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④在维护共同利益基础上消除利益差别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2014年3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投票表决美英法等国联合起草的一份决议草案,该草案的主要内容是宣布即将举行的克里米亚公投无效,呼吁所有国家和国际组织不要在公投结果的基础上承认对克里米亚现状的改变。由于俄罗斯投了反对票,草案未获通过。由此可见()

①对实质性问题的决定,安理会必须遵循大国一致原则 ②联合国仍然存在大国政治现象

③不干涉国家内政是一条只适用于联合国本身的基本原则

④对美英法等国联合起草的决议草案的投票属于程序性问题投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3月26日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50年弹指一挥间,尽管国际局势和两国各自都经历了很大变化,但两国对文明多样性的追求和尊重,都视对方为重8要合作伙伴,都始终坚持友好合作的大方向,中法关系却始终充满活力,日益走向成熟。其政治依据是()

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②中法两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④共同构建和谐世界已成为中法两国的共同愿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在2014年9月16日广西南宁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做了“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创中国——东盟友好合作美好未来”的致辞。中国历来重视与东盟的合作,原因在于()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间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②东盟作为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影响范围很广泛 ③中国与东盟积极合作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④“引进来”与“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一带一路”规划,就是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搭建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平台。落实“一带一路”,推动与沿线国家关系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A.互尊互信

B.互谅互让

C.互利共赢

D.包容互鉴

14、秉承“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哲学理念,中国积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总结“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尽管丝路沿线各民族之间文明与发展程度相差很大,但它始终是一条和平之路。各国、各民族之间和平往来,相互尊重,做到和而不同,实现互利共赢。这对于今天我们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二:经济带的建设必须把握以下特性:一是发展性。经济带建设着眼于沿途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要求合作国家的主权让渡,最重要的是基础设施互连互通,促进沿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二是共赢性。沿线各民族都要从交流中获益,不是一方得,一方失的零和交易,而是双赢的。

上一篇:税收管理办法下一篇:不择手段成语含义及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