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图文

2024-05-11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图文(精选11篇)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图文 篇1

高中语文.“近年的现代文阅读试题,已越来越重视对文章整体感悟能重在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融合贯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重在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整理、理解、分析、综合能力。现代文阅读复习最忌讳的就是盲目地一味做题。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哪一方面的知识、能力有缺漏,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复习方案。一般的复习思路是:先根考试说明”中列出的各种单元进行系统的复习,先将这些基础知识复习透,在这基础上,着重突破五个考点(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可以运用课内外典型材料对这几点进行分项训练。从应试的角度讲,这几点训练到位了,考生才有一定的能力应对考试阅读题的考查。最后再进行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小小说等各种文体的综合阅读训练。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实践。阅读的基础是语感,阅读的本质是理解,阅读的核心是领悟,阅读的价值是创造。现在阅读题更注重对考题;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关注考生在阅读表达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新意识。开放题的设置,为考生提供了思考、探索和发表独立见解的空间,因此,我们在复习中,要将阅读吸收和阅读表达紧密结合。写读书笔记、佳作点评、读后感、内容简介、人物简评之类的短文,进行不同表达方式的训练,练就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在自由阅读中扩大视野,在读写互促中提高能力。考点透析作品赏析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审美认识,包括对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对作品思想的情感体验,对文学内容的深入领悟,对作品语言的品析评点,对写作手法的鉴别欣赏等。主要考点有:1. 体味作品的意境;1

2. 感受文章的主旨; 3. 体验作者的情感;4. 分析人

物的形象; 5. 把握文章的结构;6. 品味语言的特色; 7. 评

论作品的内容;8. 表达自己的见解; 9. 赏析文章的美点。

知识概括 1. 从语言的角度:(1)用词之美------找精美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作用:用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

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2)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

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作用:比喻使语言生动

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象可感;对偶

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句增强语气„„)(3)句式之

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

语的句子等等。(可从语言优美、清新隽永、真挚朴实、不落俗套、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2. 从结构层次的角

度:一般有并列结构(显得层次清楚)、递进结构(论述步步深

入)、总分结构(观点明确、内容具体)。3.从文体知识的角度:

记叙文------记叙的要素、记叙的材料、记叙的方法„„

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议论文------论点的提出、论据的运用、论证的方法„„小

说------小说的要素、小说的内容、小说的主题„„散文------

散文的线索、散文的主旨、散文的意韵„„ 4.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如叙议结合,寓情于景,或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几种表达方

式融为一体„„(这样使文章极富表现力)特别是描写:(1)

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

(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外貌、语

言、神态、动作、心理)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时代背景;

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渲染环境气氛。5.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

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还有

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

一、整体阅读,把握中心整体阅读一篇现代文,先要做到以

下两点:首先要了解一些非文本的相关信息,如文章的作者,写作的时间,及作品后面的注释等。因为这些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往往

是解读文章的关键。其次是对文本内容的整体认识,它包括:

(一)理清文章脉络,即了解文理。做到知晓文章每一部分内容是什

么,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的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彼此照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

(二)在理清文脉的前提下,跳出文章之外,博观而约取,归旨摄要,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对于大阅读而言,看不清文章的中心主旨,只

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容易犯断章取义的错误。

二、提取信息,综合加工

(一)理解型试题其主要考查的要点是:一是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二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1.对词语含义的理

解题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三种情况:一是对指代作用的词语内容的理解,如“其”“这”等。对于此类试题从技术层面上讲先应找到指代对象的位置、范围,再根据语境确定指代对象、内容;最后将答案代入原文分析是否恰当。

二是对运用修辞手法词语的理解。对于此类试题先要弄清修辞手法的自身特点,然后借助原文界定其具体含义。

三是对术语(概念)的理解。先要从文章中找到与之相关的信息群,之后对其进行加工整理,使之转化为通俗的文字。2.对文句含意的理解题对文句含意的理解题往往是针对那些内涵比较丰富,主旨比较晦涩的句子,这些句子常常有以下特点:一是结构复杂;二是在文章中起关键作用,如文眼句、总括句、过渡句等。三是使用修辞手法;四是信息量比较大;五是主旨含蓄或内涵丰富,如具有潜在意、引申意、双关意、多重意的句子。对于这些语句的理解都应紧密地结合语境,首先要分析文句与相邻语句之间的关系,如复指、比较、呼应、总分、分总、说明、阐述、解说等,之后结合文章的中心主旨挖掘其深层含意。

(二)分析综合型试题现代文阅读中最常见的试题类型是根据试题要求对一些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新整合的分析综合型试题。从近年来的全国试题来看,其主要考查的要点为:第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第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种题的实质是以信息加工为主要任务,其主要解题方法有三类:1.蚌中取珠。即答案是原文中的原句,你只要细心搜寻,将这个”原生态“的句子从文章中摘出来即可。2.沙里淘金。有的答案散落在文

章里,需要我们在锁定阅读区间之后,从中筛选择取关键词,并对其进行简单的紧缩、摘引、加工组合。3.百花酿蜜。在文章中实在难以找到合适的词句进行加工时,或是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或内容比较晦涩的语句,就需要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后,再对其进行合理的转化、整合。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作答时应尽量使用原文原句,故而答题以前应先分清类型,区分主次,权衡轻重,或筛选引用,或摘引紧缩,或添加补充,或转化整理,要因题而异,根据字数要求及文本信息量而定。

(三)鉴赏评价型试题所谓鉴赏评价型试题,主要考查的内容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对于此类试题首先应先了解这些手法的内涵及特点,答题时应本着”概念┼作用┼具体“的方法解题。”概念“即先说明文中所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手法,”作用“即说明运用这种手法的作用,”具体"是指这种手法在文章中使用的意义及好处,即为什么用的问题。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图文 篇2

据抽样调查显示, 一直以来, 高考现代文得分率都是处于最低线上, 让人不得不要追问:我们的现代文教学到底是怎么搞的?稍加探究即可发现以下问题:教师、学生轻视现代文, 干脆不教学。学校教师放弃现代文教学, 主要是因为高考不会考到那些课文;教师教学不得法。当前的语文教育带有明显的功利性, 很流行的一种弊端就是, 用繁琐的分析讲解、五花八门的语基知识、花样百出的练习题, 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和领悟。这种重视技术训练而忽视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的做法, 可谓是舍本逐末, 自然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出路:尊重阅读本质, 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1.语感教学

从语言工具论来看, 语文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就是提高人的语感能力, 使之“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不仅其中的“理解”是语感问题, “运用”也是语感问题。

(1) 诵读语段, 增强语感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 训练语感的有效途径就是诵读。重视诵读, 原来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 所谓“文选烂, 秀才半”, “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来也会吟”。言虽简单, 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语文教学长期陷入误区的突出表现就是——不读书!好酒不品不知其味, 同样, 好文章不读不知其美。只有经过反复诵读, 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 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 而在这个整体的把握过程中, 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的品味与琢磨, 便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训练。这种训练与那种单项分解知识点的训练不同, 前者是动态的、活的训练, 后者是静态的、死的训练。因此, 精彩的语段必须熟读成诵, 在诵读中唤起情感, 在诵读中体味语言运用之妙, 也只有在诵读中才能增强学生的语感能力。

当然培养语感, 学生还必须在理解领悟的基础上熟读、背诵。理解是前提, 重复是关键。对语言的理解有各种各样的方式, 比如分析、比较、揣摩等。但是, 理解了, 懂得了, 还不是学习语言的终结, 恰恰是学习语言的开始。因为理解了, 并不等于化为己有, 成为语感, 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 经过多次的重复, 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 才会在头脑中固定下来, 才会在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 才会出现技能化、自动化, 于是语感才会形成。没有重复, 也就没有语感。

(2) 揣摩文段, 体味语言

揣摩句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是获得语感的一个有效办法。在教学过程中, 应抓住一些关键词, 联系上下文, 进行比较、揣摩, 来感知其特殊的语境含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这么一句: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 夜晚更加寂寞。句中“寂寞”一词, 一般用来形容人的心情, 而形容“路”, 似乎用词欠当。但我们结合语境分析, 就会发现用词之妙了。从客观方面来说, 夏夜的荷塘并非“寂静”无声, 作者在下文就描写了声音;从主观方面看, 作者说不满当时的现实, 又幻想超脱现实, 于是便感到了“寂寞”。这样, 主客观因素结合在一起, 就形成了选用“寂寞”的语境。

2.语言训练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堂应以语言训练为主”, 这句话有两个层面的含义:语文课姓“语”, 语文课堂应以学习语言为主;语文课应以“训练”为主。语文课可“讲”的东西很多, 在各科教学中, 语文恐怕是最有“讲头”的一门学科。但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不是“讲”出来的, 而是“练”出来的。

(1) 学生阅读品悟

课堂给出学生阅读品悟的空间。反思我们的有语文教学, 我们老师总是慷慨得无以复加, 总想把自己所有的一切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传递给学生。所以我们总是不停地讲。但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 在我们的知识宝库中, 有多少知识和情感是我们老师填入我们的大脑?语文课本中和试卷上的文章每一章都是鲜活的:那是字里行间闪烁的人生智慧, 是一种“大文化”, 是潜藏在语言背后更鲜活的宝物。

(2) 学生尝试表达

学生在阅读一定时间后, 当堂动手进行语言操练, 这就是尝试表达。我们经常也看到一些学生喜欢自己搞一些摘抄, 但不见得这样就能做好文段分析题, 为什么呢?这里欠缺一个“尝试表达”的训练阶段。所谓“尝试表达”是让学生学会把自己对读到的某个语段的感觉尝试着表达出来, 这种表达, 可以是口头的, 包括针对课本语段的品味, 也可以是笔头的, 且尽可能多地创设机会让学生写, 可以适当印发一些小语段的资料, 对学生“尝试表达”的“作品”进行择优评比。

①传达给学生一个理念

一定要以“我”的眼光谈出“我”对某语段的感觉, 这才是学生走向“现代文阅读”的要旨。

②让学生在训练中获得表达的快乐, 提高兴趣

多鼓励学生的即性发挥, 让学生在一个没有人动辄叫停、指手画脚的环境氛围中获得一种自得其乐的写作快感。这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动力, 是学生产生阅读兴趣的源泉。

③引导阅读, 提高品位

可以提供以下两类文章供学生阅读:文艺性社科类文章:这类文章可以给予学生一些理性上的认识, 教会他们学会更广阔、更深入、更理智地去看待文本。比如《生活的诗意》《艺术的品格》《外来文化与中国语言学的发展》等。对古今名家名作的纯正的赏析类文章:这类作品可以让学生透过大家的视角去看名作, 感受那些专业术语下的理性分析, 找寻自己与这些赏析文之间的差距, 揣摩一种更典雅、更稳重、更有说服力的赏析思维。如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等。

3.文思的分析

文思是“行文思路”的简称。行文思路是作者或者反映生活, 或者阐述看法所走的路子。阅读文章必须能理出作者思维发展的过程。只有理清思维发展的过程, 才能理解文章的全貌, 准确领会文章达意的真实本质。

现代文阅读教学必须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如教学《想北平》, 文章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呢?首先表明自己想写北平, 可城大事繁难以尽述, 尽管如此, 自己深爱北平、思念北平, “想说而说不出”, 但还是要说;接着从不同的层面或者说侧面记述北平, 表现北平城凸现自然、动中有静、物产丰富等等特点;最后说到深处、细处, 更勾起了自己的无限眷恋, 直白地表达自己“要落泪了”, “真想念北平呀”。从这一简要的梳理可以看出, 作品的思路和结构并不复杂。

三、结语

如此思路分析, 会逐步提高学生言语的条理性, 增强表达能力。需要说明的是, 分析文思必须和文体特征结合, 记叙文应着重研究事件的起因、经过、结局, 议论文应着重研究论证过程, 说明文应着重研究说明顺序, 这是文思在不同文件中体现的特点。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论的推行, 素质教育的展开, 语文教学也随之发生变化。教师应从高中现代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 分析问题, 结合实际的教学, 找到现代文教学的出路。

关键词:阅读本质,语感教学,语言训练,文思分析

参考文献

[1]荣文军.加强技术性指导, 提高现代文阅读得分几率——突破高考现代文阅读困境的再探索.2009.

[2]吕叔湘论语文教学.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 篇3

关键词:阅读意识;培养情感;对话文本

在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过程中,普遍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

理、知识、写作技巧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加强教学策略的应用,有效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学习。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渐实施,对于现代文阅读的教学策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一定要予以重视,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意识

在高中阶段开展现代文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加强三步读书法的运用。首先,将全文大致浏览一遍,掌握大框;其次,进一步揣摩文章的细节;最后,联系全文融会贯通。根据这样的教学策略展开现代文的阅读教学,其阅读过程就是从整体到局部,之后再由局部到整体,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加强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比如,在阅读《故都的秋》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快速阅读,对文章的整体进行一定的感知,之后利用文章中的一句話,对故都的秋的特点进行概括;同时,老师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从文章中很快找到答案,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学生表达完毕之后,老师就可以顺势提出文章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进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都的秋“静、清、悲凉”的意境,并且通过文章的阅读,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一些景物描写的方式以及情感融入的手法等。接下来,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详细的阅读,描绘文章的几幅秋景,并且让学生对其特点进行探讨,加深学生对相关意境的体会。最后,老师一定要和学生一起探讨:秋景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如:红叶似火的香山、明澈如镜的昆明湖等,为什么作者只是描写了“静、清、悲凉”的景色?在学生表达完自己的观点之后,老师予以总结,进而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加强学生情感的培养

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加强个性化阅读方式的运用,通过对现代文的阅读,抒发学生的真实情感,进而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不仅仅是在老师和教科书的影响下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可以对阅读文章进行主动的理解与体会。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情感的引导,促使其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比如,在阅读《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景色描写进行探讨,并且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生个人价值、个性价值的体现,充分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进而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当然,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自我发挥,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在有一定指导的前提下,带领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对文章内容进行赏析与理解,进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三、加强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材文本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更是不可取代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这里指的教材文本,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被理解、被复制、被记忆的对象,而是可以和学生展开积极对话的一种主体或者说是一种意识,其主要就是一种表达方式,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展开积极、有意义的交融。在学生使用教材文本的时候,不再解释和记忆,而是更深层次地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文教材文本看成是主体,引导学生和其展开直接的交流和对话,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在整体上掌握文本的概况,进而通过对文本的感知与体会取代老师对文本的讲解与分析,对目前的复制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改变,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好主体作用,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全面提高。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现代文阅读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并且在高考中的分值也越来越高,一定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在开展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学生整体阅读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情感,深入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并且和文本展开对话,进而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陈锡能.现代文阅读教学思考及有效策略探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专辑,2008(18).

[2]周小芬.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探析[J].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2(19).

高中语文科技文阅读怎么答题 篇4

用铅笔轻轻标记重要信息(文字的或符号的)。重要的文字信息主要指具有特殊指代含义的代词、内涵丰富的词语、中心句、过渡句、感情句、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主旨语等。这些词语或句子往往对于揭示中心思想、表达作者观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整体阅读中不失时机地标记它们,抓住它们,就等于抓住了做题的主动权。

凭借文中的重要信息准确地概括全文

通过第一遍阅读,考生对原文有了初步的印象,产生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时要趁热打铁,及时概括一下原文用了哪些具体材料,这些材料证明了什么观点,这个观点是怎样证明出来的。在实际操作中,多数考生是很难在读完第一遍之后迅速概括出以上要点,由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因此,要树立读不懂原文不做题的思想,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争取在第二遍乃至第三遍的阅读中实现控制原文的目标,千万不能急于求成,草率从事。

找到题干在原文中的位置,大体确定作答范围

科技类文章阅读试题的答案一般与题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甚至就在题干的附近,及时找到题干所在的位置,就等于答对了该题的一半,因此,落实好题干所在的位置,有利于顺藤摸瓜,准确地确定该题的大致作答范围,为做出试题的答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代文应从高中语文教材中删去 篇5

高中语文教材在删掉现代文后,再适当增加些古文。中华民族古代文学中流传千古的华美篇章实在太多了,而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学习古文的量实在太少了。我们删现代文,增古文的举措,就能弥补这个缺失。这里再补充一句:教古文,“讲”也要适度。对此,古人也有精辟的见解。清·颜元在《颜李遗书·总论诸儒讲学》一文中有言:“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说的就是教学要注重精讲多练。练习什么?练习写作。

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茅盾等,他们之所以能成为一代文学巨擘,还不是从诵读“子曰诗云”开始,经受中国古代文学雨露的滋润,在打下了极其深厚扎实的文言功底的基础上,千锤百炼,厚积薄发的结果么?由此可见,学好古文,加上勤于练笔,就能写好现代文。

再从高考的角度讲,历年来,高考语文试卷中对文言文的阅读分析占一定的比例,而这些文言文无一例外地选自语文教材之外。假如我们古文阅读量少,古文底子薄,面对这一些陌生的考题就很难应付。

目前,高中语文教材的现状就是这样——古文少,现代文多。如果删掉现代文,然后大大增加古文的数量,从而扩展学生们古文的学习面。通过努力,学生们的古文底子就会变得厚实,相应也就增加了高考语文取胜的砝码。

当然,学古文并不纯粹是为了高考,这仅仅是一个话题。一个人文学修养如何,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他的古文修养。作为永远的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我们的本分。所以,我们要学好古文,写好现代文。

本文所提“把现代文从高中语文教材中删去,高中语文只教古文”的观点,只是一己之见。也许有失偏颇,也许甚至是一种偏激。自以为有理,不知是否真有理。

真诚地希望能得到同行们的批评。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论文 篇6

学生认为学习物理困难,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基础较差,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后一种学生往往是在上高中前就听说高中物理很难学,是所有理科学习中最有难度的,加之学生自己学习物理后,也有此体会。于是,学生的内心深处便对物理学习形成了一种抵触,“物理难学”“不想学物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为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务必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消除其学习物理的心里障碍,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正确的物理学习观。

二、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妙用

新课程标准中重点提出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这便使我们联想到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定程度上是教育教学的一种突破,这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学环境变得充满声音及色彩。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科学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教师不能一味追求多媒体的使用,这会忽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主体的地位,让整个课堂变得为多媒体服务,失去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意义,也丧失了使用多媒体的意义。因而,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多媒体,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地方运用多媒体,这样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还原物理过程,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物体运动过程。例如,教师在教学声的传播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呈现整个过程,在画面中配以相关的文字,这样便使得整个画面既生动又形象。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其他设备培养多媒体教学,如示波器、音叉之类,这样用实物与画面相结合的演示方法,能一定程度上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三、合理的归纳整理

高中物理学习最难的莫过于力学学习,而力学学习的重点在于对受力分析的掌握,所以学好力学的关键在于做好受力分析。物体之所以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其缘由在于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及关键,更是高中学生学好高中物理所需的基本功。那么,如何做好受力分析。

首先,应该明确研究对象,如果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较为复杂,应该将研究对象隔离出来,根据解题需求进行对象分析,要分清其是作为一个质点还是系统。其次,分析力最怕缺失相关力,所以,在受力分析时,应该按照顺序进行,一般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顺序。地球表面任何物体都有重力,而弹力与摩擦力都是接触力,有接触面才存在接触力。这些都需要学生深刻了解力的基本概念,然后才能进行正确的力的分析。

分析研究对象的力,应该只分析物体受到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施加给其他物体的力。在力学中,章节间的内容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不同章节间的思维模式是相通的,可以进行相互的类比,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从归纳整理中,学生才能找到知识间的联系,找到学习物理的乐趣。这样学生才能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从简单到复杂,从听懂到熟能生巧,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缺陷,加强训练,努力改进,从而从根本上提升物理学习能力。

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已然习惯被动地学习,按照固定模式进行解题,对解题有了固定的思维方向。这种解题方法在高中学习中看来极其有用,但是这一定程度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发展,使得学生无法发散思维。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讲解例题以外,应该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此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想多练多积累,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本文来自于《学周刊》杂志。《学周刊》杂志简介详见。)

五、总结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图文 篇7

高中语文课的教学与升学是语文思想外化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手段, 而最终实现语文想想的“接受”才是高中语文课的最终课程目标。我们在新形势的不断催化下, 我们对于语文课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新形势的不断发展的情况下, 高中语文的教学任务和使命已经成为了我们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催化剂, 是我们更需努力的地方。

高中语文的语文教育, 一定程度生存在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语文顾名思义是学生开发思维的工具, 高中语文能够增强学生的内在思维, 是学生不断地促进自身的发展的有力课程。面对新时代的语文教育, 我们不仅仅能够认识到语文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实质上也是学生不断发展自己, 激发自己潜能的重要途径。语文教育的发展就是对学生的不断“充电”。因而语文教育的发展是我们在高中教学中不能够忽视的重要课程。

二、通过加强学生思维能力来促进学生人文价值观念的培养

我们在进行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 对于学生的发展问我门要因人而异,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发展的潜力因素。学生的发展就是我们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我们要让学生自己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解题思路, 每一个学生对于任何一个解题思路来说都是不同的, 根据不同的思路汇总起来促进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思路的联系。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认识理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在进行语文教育的过程中, 学生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积极能够让学生能够更加有秩序的进行学习, 丰富课堂的内容, 增加语文教育者很难过的教学动力我们在进行教学任务时, 对于血色很难过的发展我们要着重的考虑, 学生是我们培育的花朵, 我们要通过增加课堂的主色调, 把课堂的主色调进行不断地完善用来吸引学生的眼球, 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堂之中。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进行有秩序的学习和对重点知识的着重把握, 能够充分的做到我们教学的不断发展。

语文教育者在进行语文的教学任务中要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方向, 让学生对于语文我们不仅仅是要“学”, 更需要我们做到的是“理解”。我们只有对于语文进行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才能够让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 让自己在语文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对于语文的学习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通过对于课堂上书本知识的掌握和对于课堂上一些重点例题的解题思路我们才能够进行更好的驾驭语文。对于语文重的重点概念和公式要重点把握, 让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和对知识点的掌握, 充分地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

语文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 语文教育者要充分的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是让学生和能够更好的发展还是让自身的教育束缚住学生的思维。我们要做到充分的认识。在课后要做出重要的反思, 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有力的引导, 凸显出自己的贡献, 把握好学生的不断发展。注重对于教学任务的充分展现。

三、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人文价值观念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我们能够充分的把握学生进行学习的关键地方, 我们在地狱课堂上对学上进行强化锻炼, 能够增强学生吃苦耐劳的性格, 并且能够磨练学生的胆识, 激发学生的潜能。语文教育者, 要从健康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一个学生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身体, 那么学生在各个方面都会落后于其它人,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 要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进行适当的训练, 磨练学生的意志。对学生的每一个方面进行强化, 促进学生能够个性的发展。

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活动中, 同样能够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语文课堂中, 对于学生的束缚相对来说较小, 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和发展, 拥有一个广阔的领域, 能够充分的进行娱乐和发展。学生通过直接的参与活动, 把思维和活动进行有机的结合起来, 促进了学生思维的不断丰富和不断地强化, 增强了学生在进行活动时的活跃性和积极性, 是学生能够朝着有利的方向进行发展。在语文的运动过程中, 让学生身体运动和教师的指导运动有机的结合起来, 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各种意识, 把学生不断地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让学生通过参加语文课堂上的各种活动来促进学生学习各种知识力量, 把自己的个性融入到语文课堂的教学中,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主体。从而进一步的完善学生个性的发展。

学生对于社会的价值来说, 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很大的偏差, 这使得我们对学生的教育部能够很好的掌握。我们如何让学生进行价值观念的培养已经成为了我们在进行语文课堂教育中一项重要的过程。对于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 一定程度上也能丰富学生的资深发展, 帮助学生得到很好的提升。让我们在语文课堂中不断的完善和丰富学生的价值体现。

我们在进行语文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加强学生的价值观的培养, 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不断突破性能够是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很好的提升, 学生的价值观念离不开语文教学的工作, 教学工作者要把二者进行良好的把握, 促进学生能够得到身心健康的发展和进行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广之.改革高中体育教学.适应素质教育基体育课堂.教育论坛, 2009.11 (03) .

高中语文课堂词文教学探析 篇8

【关键词】《醉花阴》 李清照 词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119-02

词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材中不乏经典的词文,它们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情操的陶冶、健康人格的塑造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应该提高对词文教学的重视程度,将美的欣赏渗透到每个环节中,促使学生在学习词文的同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本文从《醉花阴》的教学出发,就引导学生的情感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一、以情感人,激情导入

词的教学,本就是以充满魅力与韵味的语句触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能够在情韵之中带入自己的思维,随着一词、一句而牵动自己的情怀,为细节或喜或悲。因此,在词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采取恰当的导入方式,用词中的情感染每一个学生,走入词人所缔造的世界。

李清照创作《醉花阴》于重阳节令,因此词中才有“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的凄凉。在这首词中,李清照还描述了对丈夫的凄怆情绪,通过“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等含蓄的词句表述了浓郁的相思之情。《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其中既有愁思,也有一丝对自然的喜爱,“有暗香盈袖”可见词人对生活的热爱。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体会、感知词人的这些情感,笔者在课堂上选择了以词导词的方式,先让学生欣赏了李清照在前期的另一篇作品《如梦令》,在该词中,李清照形象地描绘了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活。学生通过对比领略到《醉花阴》在情感上的凄凉,从而初次步入布满愁绪的世界;这时笔者再配以古乐《流水》朗诵《醉花阴》,将词中的情感尽情地释放出来,也带领学生品味每一个字词的感情。在对比与朗诵之下,学生对《醉花阴》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时笔者再叙述李清照当时所处的背景,实现情感在学生心中、在学生之间的流动。

教师应该认识到情感的导入既能够拉近学生与词文之间的距离,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此应该灵活利用聆听、欣赏、鼓励学生进行交流的方式,借助多元导入方式,将激情导入到词文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保持高昂感动的情绪。

二、以读为主,读出韵味

词的朗读能够通过让学生“发声”,在诵与听的过程中找到欣赏的感觉、读出词文的味道、感知词人的情趣。教师必须认真去听每个学生的朗诵,并组织学生互相朗诵、互相听取、互相品味,对朗诵中每一处停顿、重音、轻读、延音、语调、速度以及节奏进行细致的点评,通过精确的指导、个性的演绎,让学生穿越古今,贴近词人的心灵。

通过前期的导入,学生的情感已经被进一步地激发,产生了自己朗诵《醉花阴》的兴趣,这时笔者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机会,让某位学生伴随着背景音乐为全班朗诵这首词。随后,笔者又请一位学生对其进行点评。该学生指出,前一位同学在字音上十分准确,但是节奏较快。这时笔者让这位学生再次朗诵《醉花阴》,选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学生评价,第二位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缺乏情感。笔者再顺势让学生谈谈,《醉花阴》一词表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伤心、思念。”在评析与品读的过程中,笔者继续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互相朗读、互相评价,再由小组派出代表来进行朗诵,并对朗诵的结果进行评价。但是对诗词的朗诵并不是局限于教学的某个阶段,否则就会造成读与思、品与悟的断裂。因此,在领略李清照的情感时,笔者主张学生去读。在分析《醉花阴》的词句时,笔者引导学生去读。在整首词学习完以后,笔者仍然注重学生去读。

但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本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在读的同时,反复思考语言文字中的含义、情味,这样才能加深诗词在学生脑中的印象,使得学生能够受到美感与气质的双重熏陶,让《醉花阴》等优秀古诗词的魅力沉淀、内化到学生的骨子里。

三、以图入境,独辟蹊径

古诗词在表达词意、抒发情感上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很多学生只能从抽象的角度领略此文的情感与含义,但是却无法将其具体化为一副生动的场景,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运用词句解析进行品读,必然会造成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因此,应该适当引入图画等形象性的资源,为词文教学找到全新的突破口,也让词文品读能与图相伴,为学生自主学习另辟途径。

在图解《醉花阴》的过程中,笔者先让学生结合词文观察书本上的插图。有的学生说,书本上的插图只符合最后一句诗词“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另外也有学生指出,书本上的插图对情感的表达较弱,从中只能看到一个消瘦的女子站在窗前,不能看出她的忧愁、她的等待与期许。还有学生说,《醉花阴》中有“东篱把酒黄昏后”,但是从这幅图中看不到“黄昏”,也看不到词人的“借酒消愁”。笔者肯定了学生的大胆分析,同时也给予了学生自我创作、思维发展的空间:“同学们,既然书本的插图有这么多不足,那么如果你是插图画家,会对图画作出哪些变动呢?”有学生表示:应该将场景布置在一个静谧的庭院中,两边是怒放的菊花,天边是烧得旺盛的夕阳,而李清照形单影只地坐在一个青石凳上,面前的石桌上有一壶清酒。绝大多数学生都表示,由于《醉花阴》创作于秋季,因此应该通过植物表现出萧瑟之感,这样也能让景情更加交融,衬托出李清照心中的悲苦。

教师在利用图片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主动去探寻词文中的意境之美,应该通过放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也让学生敢于质疑课本,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

四、以词解词,学会类比

通过不同词文的对比,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分析的基础上,加深对词文的理解与分析。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尽量选择具有类比价值的诗词,让学生把握“词眼”,从而实现以词解词,深化词文理解的目的。

《醉花阴》的教学是由《如梦令》导入的,这首词与《醉花阴》同属李清照早期的作品,但是在词的运用与情感表达上却有着显著的差异。在引导学生把握两首词的情感的基础上,笔者向学生提问:“你们是通过文中的哪个词了解李清照的情感?”学生回答:“在《如梦令》中,是通过‘兴尽、‘争等词汇感受李清照卓尔不群的情绪与活泼开朗的性格。在《醉花阴》中,是通过‘愁、‘凉、‘销魂、‘瘦等词汇感受到李清照心中的丝丝愁绪。”这时笔者再对《如梦令》在情景上的描述、词语上的使用进行了分解:李清照在《如梦令》中描绘了一幅日暮醉酒,畅游于溪亭的场景,两个“争渡”既反映了与友同游的欢乐,也打破了词的沉闷,让整首词显得更加活动、富有情趣,将“误入藕花深处”的焦虑衬托得淋漓尽致。最后,笔者再使用类比教学,让学生分析两首诗在情景描述、词语使用等多个方面的差异,也提供机会给学生,学习之前教师解词的方法,对《醉花阴》的词句进行深入、自主的解读,为学生打开一扇解读诗词的窗口,让他们深入领略词文中的精彩。

教师在类比教学法的使用上,不仅应该让学生领略到词文在创作上的差异,也应该让学生学习到解读诗文的方法,促使学生能够把握解读的重点,进而把握词文的文脉,并对文味进行详尽的细品。

总而言之,词文教学不能脱离情感的支持,需要教师的激情导入;词文教学不能脱离诵读的陪伴,需要学生的反复阅读;词文教学不能脱离多维的理解,需要学生的图文共赏;词文教学不能脱离类比的分析,需要词文的细致分析。教师应该把握词文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为学生理解诗词、感知情感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图文 篇9

牢记:

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

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

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

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

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

常考题型

一、人物形象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

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如何解答这类题型,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 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二、故事情节常见题型

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XX事物、XX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①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②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③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

3、概括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理清小说的结构,寻找线索,抓住场面等几方面入手,要特别注意情节的设计如何有力地表现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否由其独特的性格决定等较为深层面的意义。

五、主题思想常见题型:k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x

①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

1.设置了悬念。

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

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

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x

①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

1.设置了悬念。

2.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

3.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

4.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

5.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表达技巧常见题型:x

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对表达技巧的评价鉴赏,就是分析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等。

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可以从下几方面去分析:

① 表达方式。

一般涉及到描写的角度,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叙述顺序的安排(手法的运用及作用。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使头绪清楚,照应得);

②表现手法角度。看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

③从结构安排角度。看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k

七、小说的语言常见题型:x1、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

2、某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一是瞻前顾后,结合文意理解;

二是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XX词语(句子),写了……,表现了……

3、语言特点、修辞、表达效果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图文 篇10

江苏省邳州市宿羊山高级中学 高伟东221354 【摘要】长久以来,现代文阅读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虽说一线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潜心研究,但这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纵观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高中语文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一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学习能力已经达到了顶峰,其思维也非常活跃,所以高中语文教学有其特殊性。就现代文阅读教学而言,只有真正尊重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够保证教学效果。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提高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了我们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这是每一位基层教育工作者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本文中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此类问题进行了总结,旨在对相关工作的落实带来一定的思考。

一、现阶段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误区

1、现代文阅读教学理解层面的误区

很多一线语文教师都把现代文阅读教学当成了一种“工具训练课”,从字词到作者背景介绍,再到整体文章风格的赏析,教师想要通过这样过度的“分解”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但这却已经使现代文变的支离破碎。虽说此种教学模式完全将现代文阅读与高考答题划上了等号,但掌握题目的答案却不是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在给学生分析文章时,已经将现代文阅读教学转化为了“文本分析课”,对学生感受以及内在情感的忽视使现代文阅读教学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1】学生对此不感兴趣,更无心去上,想要提高教学效率便更是一纸空谈。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想北平》这篇课文为例,日常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篇课文的内涵,可能会从老舍先生的生活背景入手展开解析,由此过渡到生词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这篇散文通过北京与巴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情,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老舍先生这浓浓的思乡情中也包含着满腔的悲愤。而过度解析之后的《想北平》已经无法还原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即使我们掌握了其中的生词,可以复制出作者的写作风格,但情感方面的缺失也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对现代文阅读教学,一线语文教师应该摆正认识,要“由表及里”的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不断提高。

2、对现代文阅读缺乏切身的体会

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语文教师应该在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尝试从自身角度对课本中的现代文进行解析,这才能够更好的展开教学。但当前很多一线语文教师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他们普遍缺乏对现代文阅读的切身体会。因此在教学中多是照本宣科,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缺少自己的心得和感悟,教学目标和计划的设置大都死板乏味,缺乏创新。另外教师没有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更难以提高课堂效率。

【2】

综上,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讲解《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时,教师应该尝试对其中的人生哲理以及对亲情的讴歌进行挖掘,在此基础上展开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会作者的情感才能够更有针对性。这篇课文中描绘了一个不屈的灵魂,面对命运的侵袭它并没有退缩,高中生可能很难将其中的内容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教师在切身体会的基础上展开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缺少生活实际体验的现代文阅读教学,学生很难对其进行回应,教学效果也同样无法保证。

二、提高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加强学生的情感培养

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加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方式运用,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的思维和较强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进而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是有帮助的。

例如在讲解《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由这篇课文出发塑造学生内心的情感。其中可以恰当的运用个性化阅读,采用速读、跳读或者默读能够抓住关键信息,通过带有感情的朗读感悟文中传递的那种对于生命的渴望。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向周围人阐述清楚自己的观点,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自我发挥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2、强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教学文本是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媒介,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促使学生能够与教学文本形成积极的融合。如此,教学文本便不再是一种单纯被记忆的对象,是一种可以与学生展开“平等对话”的主体。具体来说,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组织一些生动有趣的阅读活动,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本来就非常紧张,借助于这类活动引导他们探究现代文中的精神价值,让他们体会作者的情感,进而从中汲取营养,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心灵的放松。

例如在讲解《我的五样》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毕淑敏那种对于生命的感悟,可以引导学生试着写出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五样东西。以此来与文中的内容进行对比,此过程中学生意识到的不仅仅是差距,更与作者完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相信不少同学能够理解她在选择时那种对于家庭,对于爱人的纠结,更能够体会到她敢于否定婚姻的那种率性。

【总结】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对于塑造学生内心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中笔者对如何提高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总结,旨在对相关工作的落实带来一定的思考。【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探究 篇11

【关键词】 高中语文;人文精神;渗透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1

在古代,我国就非常重视人文教育,这在孔孟、墨子的思想体系中就有所体现,只不过在当时人文教育更倾向于道德教育。但是,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功利性的发展趋势,过分看重学生的成绩,却没有给予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足够的重视。但是,经过高速发展之后,现代教育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人们越来越看到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教育不断地改革过程中,人文精神已经逐渐渗透进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已经不再遥不可及。

一、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教育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都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语文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其教学内容更侧重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课程标准的逐渐完善,使得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越来越得到了重视,从而实现人文教育和语文学科的有机结合。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现状促使人文教育的快速回归。在高中语文开展人文教育,不仅是时代的发展需求,也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更是实现我国教育向着世界文化方向迈进的重要途径。在高中阶段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也是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弊端的必要手段,无论是在体系建设方面还是在课程实施方面都将人文精神充分凸显了出来。

二、高中语文教学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有效路径

想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教师应掌握正确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实现和生活的有效衔接;采用人文评价方式;具体内容如下:

(一)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

教师作为人才的塑造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尤其作为语文教师来说,它作为学生灵魂的重要启迪者,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强化自己的人文素养。首先,应注重自身人格素养的培养,教师作为学生的表率,其性格、素养和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通过教学思路的拓展,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主要指的是维护人文价值和尊严,关注他们的追求,注重人类的精神文化内涵。将人文精神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将课堂的人文性展示出来。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将人文精神挖掘出来。在高中语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它是对人的描写和表现,将人们的喜怒哀乐都真实再现出来,学生可以在这些作品中体会人生,收获人生感悟。因此,我们说教材是进行人文精神渗透的有效途径。特别是高中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部分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促进个人成长的力量。比如,在讲到《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节课的时候,深入挖掘烛之武对国家的大义和担当精神,以此来对学生开展爱国的教育,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更收获了做人的道理,让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反思,明白自己的责任,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实现和生活的有效衔接

即便教材内容再丰富,学生也无法获得全部的人文体验。生活作为文学的源泉,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回归生活,因此,教师也将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在社会、实际生活中体悟人文精神的内涵。可以说,语文中读和写的应用,无不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等待着学生去领悟和体会。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影视作品进行观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接触到不同民俗,让学生从学习中靠近生活,进而关注人生,从而实现大语文教育观。

(四)采用人文评价方式

作为语文教学的最后环节,学生评价环节是非常重要的,这对学生学习观的养成,和正确价值观的建立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不能再把分数评判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教师应首先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体系,要给予评价目标动态性和层次性给予足够的重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其次,教师应努力实现量化评价方式向着质性评价方式转变,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再次,应多使用鼓励性评价,提高学生参与的自信心。最后,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文精神对我国的良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人文精神不仅是实现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更对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有着巨大影响。我国作为文化内涵非常深厚的国家,更应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人文教育观念,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实现和生活的有效衔接,从而实现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静.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04)

[2]蒋传咏.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0(05)

[3]谷声然.人文精神的内涵探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上一篇:金兰镇创新工作方法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下一篇:《玛雅星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