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化学(精选12篇)
医学生物化学 篇1
生物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在医学教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但医学专业的学生所修的课程普遍较多, 特别是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 学校给基础课程的学时数却越来越少。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生物化学与免疫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及细胞生物学等学科交差融合的增加, 使得涉及的相关教学内容也越来越多, 从而凸显与课时不足的矛盾。进入21世纪后,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网络已成为了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网络教学因其高效、灵活的特点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
1 医学生物化学传统教学的局限
多媒体教学是当前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模式, 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也是以该模式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 而教师却占据着主导作用, 学生缺乏和教师的互动只能被动地接受讲课内容, 教学效果就稍差。而作为大学教师不但要给学生讲生物化学的授课内容, 并且要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从而能将所学的知识和专业联系起来并能够主动思考和反思, 但学生对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感到厌烦, 像中学生一样只会一味地接受老师讲授的内容, 但对知识点没有进行反思和思考, 从而只会应付考试但不会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应用。生物化学物质代谢过程和遗传信息的流动性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直观地体现出来, 如何使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更为直观生动、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目前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所在。因此, 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构建一个生物化学的网上教学平台, 不但可以使学生求学的主动性得以提高, 也以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医学生物化学网络教学的优势
网络教学是采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结合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模式, 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图、文、声、像等。生物化学的发展非常迅速, 新概念、新知识层出不穷。通过网络教学的平台可以整合更多的新的教学资源, 对于知识难点多采用视频和动画的方式, 使学习内容生动, 更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丰富教学内容及方式, 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 它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丰富教学资源
目前高等医学院校都在建设精品课程资源, 以精品课程为依托购买及自建增加网络教学平台, 同时与国内外各大名校的网络课程及教学资源进行链接, 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可以点击和下载名校的网上教学资源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同时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 还可以听取一些名家名师的教学, 从而得以弥补未能上知名大学的遗憾。由于课时的限制, 教师在传统的课堂上只会放一些经典的视频及动画等, 而通过网络平台教师们可以将每个章节的视频、动画、课件及图片等进行全面的整合, 解决了理论与实验教学脱节的问题。学生们也可以充分的利用平台获取资源和信息, 不仅提高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 也使自己学习到更多的识识, 拓宽了知识的视野, 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对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与热情。
2.2 创建新的教学模式
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网络教学中是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中心, 教师不再主导教学, 而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考量来进行网络平台上资源的配置与共享及内容的引进等, 大大提高了学生进行网络教学平台来进行医学生生物化学的主动性。网络教学这个新的模式也培养了学生自主获取和查阅学习资源的能力, 也可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及交流。医学生物化学的内容和知识相对比较抽象与枯燥, 单一的教学模式往往教学效果不理想, 利用了网络教学平台, 网上的教学资源丰富并更形象化, 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目前大多数学生都使用的是智能手机, 上网方便, 上课教师可以将生物化学相关内容利用网络分享给学生, 不仅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也使得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宽。
2.3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图形、影像、文字、考评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形成一个整体, 组成了内容多样化的学习环境。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枯燥抽象的内容得以形象化和理解化, 有利于学生掌握及应用。网络平台上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方式也更灵活, 以及教学的方式是以学生为中心,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通过网络的教学活动, 为学生创造了与外界交流及良好的学习环境, 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 有助于将生物化学的学习内容与后来的专业课相结合, 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增进师生交流
由于医学院校的医学专业学生较多, 生物化学采用的是大班授课的方式。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只有短暂的时间和少量的学生进行交流了解部分学生的学习理解情况, 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机会和教师进行交流。应用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与教师的交流的机会增加, 学生有不理解的学习难点可以在线向老师请教, 进一步加强了学习的效果。另外, 教研室可以专门建立网上生化学习论坛, 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后, 上课的老师在论坛上及时进行解答, 其他的学生也可以参与进来讨论, 促进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
3 提高网络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培训, 丰富平台资源
医学生物化学的理论性及抽象性较强, 建设理想的生物化学网络课程应从学生的角度思考, 分几个版块来设计涵盖的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医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相关的中英文教材、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每章教案、课件及知识点、教学录像、相关图片及动画、师生互动区、在线答疑、历年考研题、相关生物学网站链接、重要的科学家的发现及相关介绍等, 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及维护都是很繁重的工作, 由于授课教师还要给学生们面授, 所以再参与网络教学尤其是在线互动, 教学的效果可能不会理想, 所以学校要加应网络课程构建的培训工作, 配备专职教师负责网络教学平台接到学生的疑问及在线互动, 并要不断更新教学平台的内容。尤其在师生互动的板块可以采用视频及语音的形式, 模拟在线会议, 对学习的难点展开讨论, 学生分为几组, 依次发言讨论, 从而使教学平台更加高效与灵活。
3.2 掌握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兴的辅助教学模式, 学生们可以随时的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自主进行学习。因为医学生的学习任务很繁重, 再加上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再加上其它课程的学习内容, 学生的学习任务就会增加很多, 学习的压力增加, 求学的兴趣和主动性就会下降。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很丰富, 但是学生如何快速寻找出自己感兴趣和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还是要花费一些时间。因此, 学校每学年定期举办如何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讲座, 操作网络教学平台入门知识的介绍, 如何检索到准确的学习资料及教学音频、动画及视频, 使学生能够高效利用网络教学, 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3.3 考核方式的改革
网络技术的发展, 也使得生物化学的考核方式由传统的卷面考核进行改革。教师在网络平台上传一些相关的考试资料, 试题应多样化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及简答题等, 学生在线解答并提交, 老师及时评阅并点评, 从而使学生可以随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 学生能够随时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 教师也能够及时通过考核的结果, 发现学生对知识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适当调整教学的内容及进度,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 小结
网络教学, 这一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新兴产物, 不仅为教学提供了一种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实际教育工作中的新模式, 同时也以一种必然趋势为现代医学传道手段和授业方式的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奥秘的学科, 但其概念抽象、分子结构式多、代谢途径多、内容深奥, 淡化了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及信心。网络平台的教学应用, 将生物化学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了充分而新颖的整合, 使得这一门课程中抽象难懂的知识在教育与学习上实现了全新的突破, 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充分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 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双方面发挥和受益均有改善, 网络教学所创建的和谐教学情景, 大大推进了把学生教育转变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进程, 为学生学习和发展奠定了科技时代教学的基础, 成为21世纪人才教育的新鲜动力。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网络教学已成为一种新兴的、必要的教学模式, 同时也是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从传统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模式的局限、网络教学的优势及如何提高网络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医学生物化学,网络教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宜川, 胡灵卫.高等院校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 2012.21:92-93.
[2]倪向东, 李盛林, 曹杰, 等.网络教学平台在课程辅助教学应用中的利弊[J].现代教育科学, 2010.4 (8) :70-71.
[3]戴玲, 董翔, 王钰.网络教学平台辅助课堂教学研究实践[J].合肥学院学报, 2011.21 (1) :78-81.
[4]张昌明, 张晓燕, 张铸.网络教学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地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3) :43-44.
[5]宗自卫, 朱宝安.医学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的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 2012.27:82-83.
医学生物化学 篇2
英文名称:Medical Biochemical Experiment Technology周学时:0-3预修课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
面向对象:临床医学(七年制)、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
内容简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为从事医学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选用教材或参考书:
自编实验教材。
课程号:18121790课程名称:医学生物化学实验学分:1.5
英文名称:Medical Biochemical Experiment Technology周学时: 0-3预修课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
面向对象:临床医学(七年制)、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为从事
医学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
每周8学时,共6周,共计48学时
主要内容:
实验
一、动物细胞中蛋白质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实验
二、真核细胞染色体DNA提取及含量测定
实验
三、SDS电泳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实验
四、酶动力学实验
实验
五、层析技术应用
实验
六、从豆科植物中提取植物凝集素并鉴定
三、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小组讨论,2人一组
四、相关教学环节安排:
小班教学,每班不多于32人
五、考试方式及要求:
以期终实验的理论考试以及每次实验报告及实验操作、考勤等为依据确定成绩。
六、推荐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医学生物化学 篇3
【关键词】双语教学;医学生物化学;教学评价
教育部明确要求部属高校实行双语教学 ,并提出今后本科教育课程的20%以上必须进行双语教学。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 打破了学科的界线,把各学科联系在一起。当今,生物化学及其相关学科迅猛发展,生物化学新的术语和概念层出不穷,作为医学、生物学和农学等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所触及的学科前沿广而深、其发展也为生物产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技术原理。相对国外的生物类学科,我国的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展还较为落后,为赶上国外的科研水平,我国许多综合性大学和专业院校先后展开了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经验和成绩。在医学类大学,生物化学在临床医学、检验医学与药学等课程设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是研究生入学的重点必考课程。为适应时代要求,许多医学院校正在试行该门课程的双语教学。然而真正实现医学生化双语教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师资问题、学生接受能力问题、教材合理化问题等【2】。由于我们现在还处于医学生化双语教学模式的摸索阶段,所以完善的反馈评价体系是进一步做好双语教学的有力支持。
各大院校大多采用传统的试卷考查法来得到教学反馈信息【1】。这种方法直接、简单,易执行。但不利于老师及时得到学生学习信息,从而调整教学方法、进度,造成某些同学因为一时的语言障碍,损坏了学习生化知识积极性;而且医学生化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学术交流,单纯的试卷考查,不能更全面的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
针对以上问题,并结合我国高校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度的现状,笔者结合多年的医学生化双语教学经验,提出以下措施,拟建立较完善的医学生化双语教学评价平台:
1选择合适的教学阶段授课,有针对性的教学。
由于英语教学费时较多,如果生化所有内容一开始就采用双语教学,难以保证按时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而且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对上学期刚上完生物化学的学生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医学生化双语专题》。主要讲述生物化学课程的一部分内容(如常令学生头痛的生物体内几大分子的物质代谢、生物能的转化和利用)和生化学科前沿知识(如分子克隆技术、人造儿“辛西娅”的相关知识等)。由于学生先期有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本课程略去或简单介绍涉及生物化学中的一些基本知识,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体内物质代谢、调节及了解生化的进展,同时掌握生物化学领域的主要专业英语词汇和写作方法,能够初步地运用英文进行专业文献的阅读和写作,通过使用“原汁原味”的英语原版教材,学习了解国外的科研文章写作形式,以及对问题的分析思维方式。
2建设网络课程平台,形成教学互动
由于大学教学的特点——流动的学生,流动的教师,使得课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交流变得很困难,同学们课上的疑问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老师的教学实时监控也不能做到。但网络解决了这一系列的问题。通过生化双语网站大家可以把课上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不仅老师可以解答,同学们之间也可以解决。而且学生也可以把老师上课时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网络来传递,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网络这个大平台中老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生化外文的网站、外文教学动画或外国知名大学的生化网站,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化的国际化氛围;学生也可通过注册进入网站把自己找到的相关外文资料上传、共享;也可以在网站上以英文形式发问,讨论。当然对于同学的种种“作为”会成为他们该学科的重要考核指标。这样,通过网络平台,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建立了一个教与学反馈评价的窗口。
3进行全面的学习考核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科研工作、获取信息、出国深造都离不开高超的专业英语水平。过去人们常说“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人们常说“掌握英语和计算机,走遍天下都不怕。”尽管这种说法过于偏激,但是精通英语,特别是专业英语已经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素质。医学高校教学方式需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发生变革,强调学生应在巩固专业基础的同时,扩大专业知识面,深入了解学科發展,激发和提高创新能力。但如何来考查教学效果呢,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考核形式要多样化。教学结束时的考查,主要采用卷面答题与小组讨论两种形式。卷面为全英文试题,80%-90%为客观性的选择题,剩余的则为主观性问答题。客观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生化知识和基本的专业英文阅读能力。主观题,可英文作答也可汉语作答(专业词汇必须英文),当然根据语言的运用情况不同,成绩是不同的;也提倡在试卷中有开放性的问答题,这种题型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英文生化专业的写作能力。这是因为大学生要成为一个素质全面,具备牢固专业知识和较强实践技能的人才,学术交流能力是必要条件之一当前学术交流多以发表学术论文为主要途径,因此应具备一定的专业英文书面表达能力。另外一种重要的考查形式——全英语小组讨论。由于我国外语教育一度培养了那么多的“英语哑巴”和“英语聋子”, 随着科学发展的需要,学术交流的形式越来越多,国际间的学术互访面对面的交流和学术讲座越来越频繁,而英语一般是国际学术交流的官方语言,熟练掌握专业英语能为学术交流提供极为方便有利的条件。如果从大学开始,让学生耳濡目染专业英语学习的过程,培养他们的专业英语交流能力,将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更有效地把握科研动态,能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展开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针对以上问题,进行全英语小组讨论考查。考查时,由老师给出某一命题,并给出一定的评分标准,由4-6人组成小组进行全英文的讨论,由小组成员最终给每位成员评定打分。最后该学科的成绩由平时成绩(网络课堂成绩)、卷面分、讨论小组得分,按一定比例给出。
以上是笔者结合多年的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实践摸索的一套医学生化双语教学评价平台。当然,该平台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还没找到较好的符合我国升学情况的“原汁原味”的生化英文教材;还有某些较好的外国网站属收费网站;等等。希望广大同仁能够多多提出更好更完善的意见,真正的把该平台搭建的更完美,更结实!
参考文献
[1]李晓韬. 关于生物化学实行双语教学的探讨.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7;24:161~162
[2]熊静,黎宇宁.双语教学实践初探.咸宁学院学报,2005;4:149~150.
作者简介:赵颖,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基础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工作
课题项目: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度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2010-07-39
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探索 篇4
1 更新教学理念, 改进教学模式
1.1 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保证教学质量
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 建立高素质、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是培养高质量、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先决条件。青年教师是未来教学和科研的主力军, 应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鼓励和帮助教师外出进修、学习, 加强教师对学科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 尽可能多地了解交叉学科、相关学科的知识, 及时更新、完善知识结构, 教师之间应该互相听课、共同交流, 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 及时转化为教学成果, 提高教学队伍整体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1.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生物化学内容复杂、抽象, 系统性、联系性强, 加之新理论、新进展多, 教材就越来越厚, 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 更不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基本知识, 考试的通过率较低, 学生中流行一句顺口溜“生理、生化, 必有一挂” 也从侧面反映了生物化学难教、难学的学科特点。因此, 学生学习时通常在心理上有畏难、抵触情绪, 同时多数学生对学习生物化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认为今后当医生基本用不上生物化学知识, 造成学习信心、动力不足, 处于为了考试被动学习的状态。另一方面, 目前大多数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灌输式教学, 教师满堂讲, 学生记满堂。有些老师甚至照本宣科, 缺乏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与扩展, 学生更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课堂上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努力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 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启发式”、 “问题式”、“引导式”、“病例式”等多种教学方式[1], 多运用对比、比喻等使生物化学抽象的内容生动易懂, 生物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讲课过程中如果适当地引用一些与教材相关的生活常识、有趣的社会新闻也可加强学生对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实际, 优化教学内容
2.1 选择医学院校适用的教学内容
生物化学是联系基础与临床学科的纽带, 与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及临床各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叉。因此, 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应该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受旧教学模式、学时少、教师知识老化等影响, 目前我们的教学内容相对滞后, 跟不上学科的发展。医学院校生化教学应该有医学的特点, 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医学实际, 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为培养合格医务人员服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要对生化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对一些与医学无关、又非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尽量略讲。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由于基础和专业特点不同, 对课程学习的要求也不同, 应根据需要, 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 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特点进行讲授。在教学中应突出重点内容,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与其他学科如化学、生物学重复的部分只需简要介绍或不讲, 这样既能避免重复教学, 节省学时用于实践, 又保持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 解决了学科间的交叉问题。
2.2 使用合适的教材和参考书
我校本科一直使用人民卫生版《生物化学》 (周爱儒、查锡良主编) 本科教材, 最新的第七版包括了全面的基本知识点, 对学科的前沿进展也有所涉及, 是生物化学教学的权威教材, 但该书的内容很多, 全面详细的讲解需要大量的课时, 目前理论课学时有限, 而且对一般医学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该教材难度较大, 所以这套教材比较适宜作为学生的参考书。我校开设了临床医学、麻醉、护理、妇产、检验、影像、生物医学工程、法医等多个专业, 生物化学虽然是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但不同专业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对于把生物化学作为重点基础课的专业如临床、检验等, 生物化学的授课时间应多些;专业性强的麻醉、法医、检验专业等除了强调基础知识的讲解外, 还需对专业相关的具体章节有所侧重;对于专业基础要求较低的护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则强调其应用性, 这对授课者来讲要求更高, 既要通晓各章节理论知识, 还须侧重具体实践应用。因此, 应该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目前我们的教学内容没有充分体现医学的特点, 还束缚在传统的生化体系中, 与农业、生物专业的教学内容差别不大, 没有真正结合医学, 学生无法体会生化知识对医学的实用价值, 进而认为学习生化对今后的临床没什么用, 在学习上失去了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 现在的教师多不是医学专业的, 自身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 更难以在教学中联系医学临床。为此, 在学校的支持下, 教研室正在结合本校实际编写新教材, 一方面保留经典的生化理论章节, 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每章均增加了一节与医学的联系和病例, 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
3 改进教学手段, 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改进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最主要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是计算机教学、视听教学与课堂教学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综合应用投影、录像、CAI课件等工具, 将抽象、理论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的辅助教学手段, 具有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动静结合、色调鲜明的特点, 实现了生物化学教学模式的重要转变[2]。生物化学是用化学的方法从分子水平探索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分子结构、代谢反应学生看不见摸不着, 难以理解和记忆,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图片、声音、动画等可动态演示代谢过程, 生动直观的将抽象的知识系统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建立感性认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也有局限性和缺点, 多媒体教学注重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忽视了重要的人的因素。由于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切换快, 教师往往被束缚在电脑前面照屏幕宣读, 失去了作为教学主导的作用, 而学生上课时疲于抄课件, 甚至连听课的时间都没有, 降低了作为教学主体的参与性。有些教师不加取舍地使用现成的课件, 或者只是简单地把所有文字都输入电脑制作成电子板书也容易影响学生听课的效果。因此, 应该采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应注意教师的主导地位, 把握讲课速度, 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运用多媒体技术应重点解决抽象、难懂的知识点, 同时可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如板书等, 一些关键的重点、难点及本次课的内容骨架应通过板书反映出来, 适当的板书可放慢讲课节奏, 便于学生抓住重点, 把握难点, 帮助学生课后回忆和复习。板书还可以迫使教师离开电脑, 利于增强课堂互动以及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因此, 只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 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4 加强实验教学改革, 培养医学生的科研素质
生物化学是实验科学, 除了基础的理论知识外, 更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科研思维方式的培养, 实验教学目前存在着许多不足, 限制了学科的发展和创新。现代生物化学已经进入分子生物学阶段, 研究内容和实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目前开设的生化实验内容多已过时, 大部分是验证性和重复性实验, 分子生物学技术很少体现, 实验内容与理论脱节。学生做实验只是机械地重复教师演示的操作步骤, 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不知道上实验课有什么用, 上课当然没什么兴趣。本科扩招后, 教师学生比例悬殊, 取消了实验考试, 主要以学生的实验报告和笔试成绩作为考核标准, 做不做实验一样, 打击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实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为此, 教研室编写了新的实验教材, 调整、更新了实验内容, 一方面保留一些经典的生化实验, 使学生能掌握基本技能操作, 验证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增加了一些培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的综合实验, 并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 使学生在实验中实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实验教学即可掌握实验技能又能帮助学生巩固理论课相关内容。
5 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和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考试不仅能起到反馈、调节、促进教学的作用, 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帮助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及技能。目前的课程考试仍采用单一原始的考试形式和方法, 主要以期末一次闭卷考试决定学生学业最后成绩, 没有充分重视如何科学、客观、综合的评价学生的素质、能力和课程成绩。考试以教师讲授为中心, 教考不分;试题内容偏重概念等死记硬背的书本知识, 多为填空、选择等客观题, 分析、论述等主观性试题少;重理论, 轻实践, 实验考试也以笔试的形式加在期末考试卷中, 学生往往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忽视实验技能的训练, 普遍有“高分低能”的现象。这种传统的标准化考试容易出现考试前突击记忆、死记硬背得高分的现象, 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压抑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 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 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 最后成绩应该由平时考核、实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构成, 平时考核主要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写学习报告或小论文, 增加实验操作考核评定, 并在学生中开展实验设计课, 算入总成绩, 闭卷考试在内容上不仅要对课程基本知识内容有足够的覆盖率, 也应涉及学科的新进展以及学科相关的临床知识, 增加主观题量,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课程考试的改革, 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达到鼓励先进、激励后进的目的。
总之, 只有不断地改进教学模式, 充实与更新教学内容, 合理运用教学手段,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出创新型的医学人才。
摘要:结合近年川北医学院生物化学的教学实践, 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成绩考核等方面提出了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建议。以期不断改进和更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闫位娟, 李韬.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J].教学改革, 2008, 6 (9) :802-803.
医学生物化学 篇5
根据《华侨大学团支部工作办法》、《华侨大学团支部民主评议团员工作程序》和《华侨大学共青团员奖励办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团员民主评议等级:
(一)优秀团员:
1、在思想方面积极进取,切实履行团员义务,模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认真学习党的指导思想,对党团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2、学习方面表现良好,本学年学习成绩在班级排名不低于前40%。
3、在社会工作方面,担任学生干部者在任职期间表现良好,工作有奉献精神,其工作成效被多数同学认可;没有担任学生干部者能够积极参加团内及有关社会活动。
4、在生活方面,作风正派,严于律己,同学关系融洽,尊重师长,群众基础扎实,没有违纪受处分的情况。
5、社区表现分不在本楼幢后30%或不低于100分且无违规违纪行为。
6、校级、院级优秀团员团干必须是注册的青年者愿者。
(二)合格团员:
符合团员条件,学习、生活等方面表现良好,遵纪守法,切实履行团员义务和积极参加团内及有关活动的,并按时递交团员个人总结材料者。
(三)经帮助能够合格团员:
与合格团员的标准有较大差距,但能够参加民主评议活动并按时递交团员个人总结材料,有悔悟和进步的表现,有决心克服错误的后进团员。
(四)不合格团员:
放弃共产主义信仰,严重违法乱纪,又拒不接受团组织的批评教育,或经帮助仍不思改进的团员。特别是本学年内未上交团员个人总结材料者以及本学年内被处以严重警告以上处分的团员。
二、团员民主评议程序
团员民主评议工作必须按规范的程序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一)团员自我评议:
团员结合自身实际,根据一年来在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的表现,自我小结,认真填写《华侨大学共青团员民主评议表》自评等级,并将评议表交于团支部书记处。
(二)团支部评议:
1.准备工作:
(1)结合团员的自我评议以及团员民主评议各等级所应具备的条件,确定拟评议为“优秀”和“不合格”的团员名单,各团支部民主评议所产生的优秀团员比例控制在本支部团员数的10%以内,采取四舍五入。
(2)事先向学院团委和辅导员、班主任通报开会时间和地点,邀请辅导员或班主任、党建联络员参加。
(3)事先调查、了解优秀团员候选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的表现,并在支部大会上做简要介绍。
(4)准备选票。
2.评议过程:
(1)支部大会应有本支部2/3以上团员参加方为有效。
(2)评议开始前,学院团委组织部成员宣读《生物医学学院团员民主评议实施细则》,然后主持人(团支部书记、副书记或组织委员)要介绍优秀团员候选人情况。
(3)安排好监票人、计票人。
(4)投票。每位投票团员都要对候选团员表态,包括赞成、反对、弃权三种。
(5)计票。统计结果时要把每位候选团员的各种数据都统计出来,包括赞成、反对、弃权的人数。
(6)记录,组织委员或者宣传委员要做好会议记录。
(7)如实填写《华侨大学共青团员民主评议统计报表》,报学院团委审批。
3.学院团委评议:
(1)由学院团委老师组织团委学生干部、各班团支书负责完成。
(2)在各团支部评议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团员的实际情况,做出最后的评议结果:优秀团员、合格团员、经帮助能够合格团员、不合格团员。
(3)按照《华侨大学共青团员奖励办法》有关规定,在支部“优秀团员”等级范围内评定院级优秀团员、优秀团干,同时推选出校级优秀团员、优秀团干候选人,由学院团委填写《先进个人汇总表》,上报校团委审核。
共青团华侨大学生物医学学院委员会
医学生物化学 篇6
关键词: 医学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 创新型医学人才
医学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原理和方法从分子水平探讨人体生命现象本质的重要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是医学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医学各专业学生学习免疫学、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等后续课程的基础。随着生物化学突飞猛进的发展,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已不仅仅局限于新陈代谢,还包含大分子结构、功能、生物合成及基因表达调控等当今发展前沿——分子生物学的相关内容[1]。作为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除掌握与医学有关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生物转化等基本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学好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如核酸、蛋白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代谢调节机制及基因表达调控等,同时联系临床的常见疾病,能够在分子水平上认识病因及致病机制,加深对其诊断、治疗原理的理解。目前,培养医学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由于医学生物化学的理论性与基础性,其教学对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物化学理论性强,代谢途径错综复杂,在基础医学课程中是最抽象、最难懂的学科之一[2]。在当前的教学中,学生反映知识点多并且抽象难以理解,若只靠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则效果很差。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抽象的理论为具体的实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创新能力?笔者结合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总结了三点体会,以期抛砖引玉,探索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创新性教学方式。
一、聯系临床实际讲解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
医学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际的联系[3],通过联系使抽象的基础理论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同时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实例一:蛋白质变性。在讲解蛋白质变性时,先介绍变性的概念,蛋白质变性指的是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破坏。由于前面已经学习了蛋白质四个层次的结构,这一概念不难理解。接下来强调蛋白质空间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蛋白质作为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其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空间结构,空间结构是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很容易理解蛋白质变性必然蛋白质导致生理功能的丧失。阐述至此,同学们虽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还是比较抽象,接下来设问: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哪些?蛋白质变性在临床实际中有没有应用?重金属为什么危害很大?误食了重金属怎么治疗?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合理讨论后教师再总结。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物理和化学因素。高温、紫外、酒精和碘伏等都能起到灭菌的作用,原理是这些因素都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误食了重金属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重金属可以导致我们体内的蛋白质变性。那么应该怎么办?当然是除去摄入消化道的重金属。怎么除?可以用食物中的蛋白质中和,所以必须立即喝大量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等,再催吐洗胃。通过和实际的结合,同学们发散了思维,使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同时对蛋白质变性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实例二: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很抽象,应该结合具体的实例讲解。镰刀状红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在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患病者的血液红细胞表现为镰刀状,其携带氧的功能只有正常红细胞的一半。接下来设问体内什么蛋白携带运输氧气?为什么携氧能力降低?最终总结镰刀状红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HbAβ链第六位的谷氨酸突变成缬氨酸。这一个氨基酸的突变,由带正电荷的谷氨酸突变成疏水性的缬氨酸,导致血红蛋白空间结构的改变,氧结合能力变低。进一步引申阐述蛋白质一级结构中的某些部位氨基酸很重要,是关键部位,如果突变成性质完全不同的氨基酸,就会导致空间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是很多疾病发生的分子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基础生化知识和和临床实际的结合。通过联系临床实际理解基础理论知识。通过精心设计提问和适当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寓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观于具体生物化学知识点的讲解
生物化学知识点多,理论性强,学好这门课程必须建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怎样突出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是课程教学改革要探索的课题和培养医学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自然科学的具体知识中蕴含着基本的哲学原理,哲学是自然科学的高度概括。在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实践中,适当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并建立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实例三:蛋白质结构层次及生物学功能的阐述。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是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重点,其中关于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在阐述蛋白质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及功能的关系时,先通过牛核糖核酸酶的变性和复性试验,说明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一级结构中含有折叠成特定三维空间结构的信息。进而上升到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一级结构即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利是蛋白质最终折叠成特定三维结构的内因,是决定性因素,但蛋白质特定三维空间结构的形成还需要一些外部因素,对于牛核糖核酸酶的复性,其外因就是去除尿素及β-巯基乙醇。最终牛核糖核酸酶折叠成正确的空间结构是一级结构(内因)和外界环境因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主导因素,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所以一级结构相似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空间结构及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千差万别,归功结底是由于蛋白质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一级结构中关键部位的氨基酸残基是形成特定空间结构的主要矛盾,所以这些部位的氨基酸较其他部位的氨基酸残基更重要,也是进化过程中的保守位点。一旦这些部位氨基酸(主要矛盾)发生突变,如HbAβ链的第6位谷氨酸突变为缬氨酸,即导致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和结合氧功能发生改变,导致镰刀状红细胞贫血症。蛋白质中处于次要矛盾的氨基酸残基发生突变一般不会导致疾病,一定频率的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实例四:对于生命信息的阐述。任何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都要有物质基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分子中。介绍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及表达时要突出物质是信息的载体。遗传信息的储存形式就是基因中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利。通过DNA的复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把遗传信息从亲到传递到子代。通过基因的表达把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利解码成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利,从而形成成千上万种具有不同空间结构及功能的蛋白质。
通过结合哲学的基本原理讲解生物化学中的基础知识,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建立知识的横向联系,达到融会贯通,并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世界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在教学工作中,熟练地传授知识是非常容易实现的,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难以实现的。通过引出问题、类比及假设等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例五:关于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解码。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中的,但到底是怎么储存的,可以结合IT技术做类比讲解。计算机中信息最终是以0和1的形式存储的,0和1的排列顺利就是信息。生物体DNA链中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利就是遗传信息。那么是怎么传递的呢?DNA的双螺旋结构就蕴含着复制的原理,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一份子的亲代DNA能复制成两分子一模一样的子代DNA分子,完成遗传信息的传递。关于遗传信息的解码,这个过程很复杂,就像电脑硬盘中的0和1怎么变成文字、声音及图像呢?我们需要一系列的软件对原始信息进行解码,最终输出成我们能看懂的信息。生物体遗传信息解码的过程就是把DNA中的碱基排列顺利转换成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利。四种碱基怎么能编码20种氨基酸,这里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设想如果一个碱基对应一个氨基酸,那么四种碱基只能编码4种氨基酸。如果两个碱基组合对应一种氨基酸,也只能编码16种氨基酸。那三个碱基组合对应一种氨基酸呢?这样就有64种密码子,完全可以编码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更多的碱基组合编码一种氨基酸就不经济了,是对遗传信息的浪费。通过这样的提问和思考,我们推算出生物体三联体密码子的编码方式。64种密码子对应20种氨基酸,肯定存在几种密码子编码同一种氨基酸的情况,这为密码子规律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层层设问,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思维能力的锻炼。
结语
教学工作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以上三点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总结,是对创新型教学改革的理解和实践。在今后的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探索,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备基本生物化学知识机构体系、创新性思维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哲学观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诒森,侯筱宇.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3版.
[2]马佳,陈昌杰,夏俊,等.医学生物化学病案式教学改革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年7月,13(7):613-615.
[3]文朝阳,韩玉英,何丽明,等.案例式教學法: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学习与临床应用的桥梁[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271-273.
体会:医学本科生物化学教学体会 篇7
一、以教材为依据, 融会贯通
每一门课程的教材都是经过该学科的专家广泛认可的, 其中内容的编排也是要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 这样会方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但作为学生常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存在畏难情绪, 认为生物化学内容抽象、复杂、难点很多, 这种情绪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 应引导学生先从整体上对生物化学教材中各部分内容形成一个概括的轮廓,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对各章节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如对于基因信息传递篇中, 可先讲解遗传信息存在从D N A到R N A、再从R N A到蛋白质的传递过程;经过该传递过程之后, 不同的D N A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将表达成不同的蛋白质, 从而表达出不同的生物性状, 如体态的高矮胖瘦、肤色的不同、脸型的不同。在学生对基因信息的传递形成一个总体的认识之后, 再分别对基因从D N A传递到R N A、从R N A传递到蛋白质的过程中不同的特点进行详细的讲解, 在讲解中仍可适时强调某种特点在基因传递的整体过程中的作用。例如D N A复制过程中的高保真性特点是遗传信息正确传递的保证, 若复制过程中出现错误, 将可能导致所编码氨基酸的变化, 从而造成某种疾病;临床上所见的珠蛋白生产障碍性贫血就是由于外显子一第二十六个密码子中的碱基G A G突变为A A G, 使生成的多肽链中第二十六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赖氨酸所致。在课堂讲授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教材的内容“从厚到薄”地进行概括, 随后“从薄到厚”地进行梳理, 从而使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内容建立整理的理解, 以做到融会贯通。
二、紧跟学科研究进展, 培养兴趣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 对新鲜事物的感知能力强, 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新知识、新进展[2]。给具有这样特点的大学生授课, 更需要教师避免照本宣科, 而应该适时地融入学科研究的最新进展, 引导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样将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随着生物化学的研究进展, 产生了许多新的技术及知识点, 如蛋白质折叠、R N A干扰、基因治疗等。当教师讲到这些相关内容时, 学生常常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对于蛋白质折叠部分, 可举前几年对全球养殖业造成重创的疯牛病的例子。疯牛病是由朊病毒蛋白 (prion protein, Pr P) 引起的一组人和动物神经退行性病变。正常的Pr P富含α-螺旋, 称为Pr Pc。Pr Pc在某种未知蛋白质的作用下可转变成全为β-折叠的Pr Psc, 就会导致疯牛病的发生。随后可引导学生思考并学习蛋白质折叠的机制以及如何阻止蛋白质的错误折叠, 从而避免疾病的发生。对于R N A干扰 (R N Ainterference, R N A i) 部分, 可先讲解R N A干扰的基本原理是指在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由双链R N A (double-stranded R N A, ds R N A) 诱发的、同源m R N A高效特异性降解的现象。之后提示学生由于R N A干扰技术可以特异性剔除或关闭特定基因的表达, 所以该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探索基因功能和传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领域。对于基因治疗 (gene therapy) 部分, 可先讲解基因治疗的概况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 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 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基因治疗的出现, 为人类攻克癌症、艾滋病等疾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这时, 可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鼓励他们通过努力学习, 来为人类攻克这些疾病贡献力量。
总之, 生物化学的理论授课过程需要既以教材为依据, 又要积极引入相关研究进展, 这样才能在为学生打好专业知识基础的同时,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从而获得良好的授课效果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观昌.不同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病例教学法应用效果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17) :45-46.
医学生物化学 篇8
关键词:医学生物化学,探讨,兴趣
在医学院校的课程教学中,生物化学是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其理论和技术渗透至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1]。学习并掌握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它基础课程和临床课,乃至以后从事临床医疗、科研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普遍感到生物化学比较抽象、枯燥,有些原理及生化反应难理解又不易记忆,普遍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怎样有效的提高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是值得相关部门和教师去探究的。本文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加以探讨。
1 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动力。生物化学内容繁多,而且目前的医学生物化学教材体系还不是很完善,有些内容阐述的很枯燥和乏味。所以在刚开始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激发起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从绪论开始教师就应该做到这一点。在绪论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整个生物化学的课程特点进行分析,如生物化学的中心内容主要就是阐述的就是四大类物质,即:蛋白质、糖类、脂类和核酸,其它内容则归属次要地位。此外,教师还可以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如通过对糖类和脂类代谢学习后就能够更好的理解糖尿病和高血脂发病的原因。经过教师的指点和引导,学生就容易提起对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心理,学习变得积极主动。
2 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提高教学效果
2.1 传统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该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以近代德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为代表,也是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法,本教法由于只是教师“填鸭式”的输出,学生被动接受,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但对于某些内容枯燥复杂,需要教师指导性学习的内容,如:生物化学中各种代谢途径的反应步骤、反应定位、某些基本原理等,通过教师系统讲解,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对医学生物化学知识体系的掌握与理解,并且能够有效的突出了重点,降低了学习难度,能让学生更好的汲取知识。但在实践中,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这是制约传统教学法的重要因素之一,依赖于教师自身素质,包括知识结构、相关临床知识与经验、表达能力、教育学、心理学等。
2.2 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roblem Based Leaning,PBL)
该方法是1969年美国精神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创立,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自我指导学习及小组讨论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是目前医学界较为推崇的教学模式[2]。但这对于学生与教师自身的各种素质要求较高,教师备课强度大,学时增多,该方法比较适合小班进行,一般在10-30人左右,授课教师先将所授内容按教学大纲精心选择病例,进行简单的讲解,设计问题,再向学生提出,学生充分讲述自己的观点,并归纳小结,明确学习目的,通过查询资料后,小组集体讨论,达到自己解决相关问题的目的。如:学习三大物质代谢后,将脂肪肝病例引入,让学生进行进行讨论学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有可能诱发机体出现脂肪肝?最后教师对病例和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总结。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不仅较全面和系统的掌握了知识,而且也能够容易的把教材上的知识联系到临床中去,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通过教师正确引导,使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部分有效结合,各种知识相互渗透融合,为临床教学乃至今后的执业,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既学到了知识,更锻炼了能力,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往往应用次数和涉及的教学内容较少。
2.3 利用探究性教学让学生掌握知识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如在学习酶的特性过程中,我们知道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特点。但是酶和普通的催化剂相比起催化效率到底有多高呢?我们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证实。如我们可以以过氧化氢酶的高效性为例来进行实验。如:取四支试管分别加入过氧化氢,然后再分别加入新鲜的兔血液、煮沸后的兔血液、Fe Cl3溶液以及空白对照,混匀静置片刻后观察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加油新鲜血液的试管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加有煮沸后的血液和空白对照的没有气泡产生,而加有Fe Cl3溶液的试管虽然有气泡产生,但是与加新鲜血液的试管相比气泡产生量要少很多,而且反应也不是哪么剧烈。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高效性。
2.4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仅靠书本、教鞭、粉笔传道授业,提高教学内容准确性,又不影响授课连贯性。在相等时间内,多媒体辅助教学比传统教学法传授内容多1/3以上。所以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方法可以与传统教学相互补充,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如在学习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现核糖体、m RNA、t RNA以及各种与蛋白质合成相关因子相互结合和释放的动态关系,从而使学生能够生动有效的掌握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延长以及终止阶段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师容易讲解,节省时间,并在课堂内留给学生理解、记忆时间,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 立足国际,着眼未来
在医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具备较长远的眼光。大多数医学院学生将来都从事临床或者与临床相关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医生不仅仅是治好病,还应该清楚相关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尤其随着国际上这几年转化医学的兴起,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联系的越来越紧密。而基础医学中的一些重大发现最终还是要运用到临床中去,这就要求医学院的学生尽早就应该具备这种意识,加强对基础学科的学习,为后面转化医学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生物化学是医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对于学习、理解和掌握医学其它课程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医学学科中具有很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医学生物化学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不断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来进行医学生物学教学,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医学人才而不懈努力。S
参考文献
[1]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生物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l2.
医学生物化学 篇9
1 医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的现状
医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由于涉及教学基础理论知识多、抽象、难以理解,给教师的授课带来困难,而且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检验仪器不断地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检测项目由原来的单一项目检测到多项联合检测,检测内容由简单的基本定性或半定量到微量、超微量检测;基因工程技术、酶工程技术、细胞生物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工程技术等,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1,2]。因此,对检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该课程设置仍然按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课程之间独立性较大,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3]。
综上所述,医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教学只有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和实验技能。
2 理论教学改革
2.1 更新教学观念
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如何培养出知识面广、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式全面发展人才,是医学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传统教育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关键环节的选择与确定多由教师掌握,而这种选择很难适合每个学生[4,5]。新的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从传统的“惟师是从”专制型师生关系,构建为教学双重主体之间的互动与协作关系。教师的主要职能由“教”变为“导”。使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重视能力培养,注重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为他们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具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证。首先根据河南大学实际情况,选送一些实践经验不足的教师到医疗条件和技术条件较好的医学院校和医院进修或短期培训,要求青年教师与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共同切磋授课经验,集体备课,使他们了解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能将最新的检测技术和信息介绍给学生。在教学上指导青年教师,培养一支既精通专业理论又熟悉实验操作、科研能力较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2.3 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组合
教材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平台。选用教材时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以此作为甄别,也应征求学生对所用教材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教材的使用还需要各教师根据各自专业层次,培养目标,教学时数的不同,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侧重,然后编写好相应的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整体优化与筛选结合[6,7,8]。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以临床常见疾病及其生化检验指标为主线,突出疾病的生化机制和生化检验技术两个方面,力求将生化检验与疾病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结合起来。
3 实验教学改革
3.1 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准备工作
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对实验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因此我们在每次实验课之前,有计划安排一部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由实验员手把手教他们配试剂,教师放手不放眼,及时纠正操作中的错误,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综合性的专业实验技能和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等适应科研的能力。这种做法极大地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感。学生在实验准备工作中学到许多实验课中学不到的知识。学生对实验准备工作的兴趣不亚于上实验课,而且收获颇丰。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3.2 开放实验室
开放实验室,相当于开辟了第二课堂,全面推行素质与创新教育思想,健全“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是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9,10,11]。学生成为开放实验室的主体,在学生中全面开展探索性实验,自己选做实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开放实验室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既增加了实验室的利用率,更主要的是它锻炼了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加其想象空间,锻炼了独立工作的能力[12]。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教师更加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3.3 组织实验技能的考试
实验课结束后,为如何进行实验课考核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现在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13,14,15]。具体考核方法是每名学生准备一套实验器材,进行方法学实验考核,考核之前同学要自行写出方法学实验设计,然后在教师审核后自行配置试剂准备进行实验。教师实验考核前宣读考核细则,细则包括实验每个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吸量管的正确使用,加样器的正确使用,仪器的调试使用,包括直到实验结束后,试管的刷洗都有具体评分。教研组所有教师在考试时均作考官,监督同学的每一步操作,这种做法使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不敢有丝毫的麻痹与放松。这种考试方式,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的考核与检验,包括是否能正确设计完整实验和独立完成实验,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扎实的基本功。
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10
1 讲好绪论
绪论是对书的内容做的简要介绍和描述。绪论在整个课程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 但所起到的作用却不可忽视。好的绪论能很自然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对新课程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可以提高教师的自信心, 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讲绪论时, 一定要以教学目标为根据, 不能与之脱离, 同时也要和学生的特点相适应, 尽可能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 忽略了这一点, 太过于深奥, 晦涩难懂, 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一石激起千层浪”绪论只是“一石”, 目的是要“千层浪”。因此, 在讲解绪论时, 既要简明扼要, 生动易懂, 又要联系实际,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今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打下基础。
2 认真备课
教材是传播知识的重要载体。专业知识和重要进展都囊括在教材中。生物化学的突出特点是内容抽象、代谢途径错综复杂、知识点多且范围广。教师授课前必须熟悉教材, 吃透内容, 分析教材的组织结构和框架, 结合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 明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研究教学方法, 合理应用教具[2]。备教材的同时, 也要针对所授内容备好相应的例子, 恰当的例子不仅可以使抽象复杂的内容简单化, 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如在讲解物质代谢联系与调节这一问题时, 其中糖转变成脂, 我们可以用含糖食物吃多了容易发胖这一事实理解这一知识点。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改进教学方法
生物化学由于其在生物领域的重要性而使内容逐渐增多, 且发展速度快, 新知识、新进展不断涌现, 有大量需要记忆和思考的内容, 所以它是医学领域中一门难教难学的基础课程。如何将这些难懂的抽象的理论及错综复杂的代谢过程转变成浅显易懂的、形象的、具体化的知识, 并能够让学生积极地接受, 主动学习, 牢固掌握生物化学基本知识, 传统的以单纯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要求, 必须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所受内容采取恰当的、新颖的教学方法。例如, 讲解DNA双螺旋结构时可以采用联想记忆教学法, 把DNA双螺旋结构比作旋转楼梯, 磷酸和脱氧核糖组成的两条主链相当于楼梯的扶手, 位于内部的碱基相当于楼梯的台阶, 台阶是稳定两条链的主要作用力。还可采用问题式教学法, 如讲解蛋白质理化性质时, 可以提这样的问题:重金属中毒时可以采取什么方法解救?如何设计一些生活中和临床上消毒杀菌的方法?生物化学中一些基本概念及代谢过程很抽象, 是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利用多媒体教学, 可以把很复杂的、微观的、动态的过程转变成各种逼真的生命活动过程, 并真实地再现出来, 化静为动, 内容形象直观, 使学生一目了然。例如, 在讲解DNA复制时, 可以3D动画的方式展现双链的打开、复制叉的形成、碱基的配对、双螺旋的形成等过程, 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样有利学生理解和记忆, 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教学方法, 如讨论法、演示法、图示法、启发法等。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探索的过程, 只有在课堂中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 才能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
5 紧密联系临床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中进展迅速的重要学科之一, 它的理论和技术已渗透到生物学各个学科乃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1]。学习基础课的宗旨主要是为临床服务, 因此在生物化学等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 以临床实际为切入点, 恰当地将理论与临床实际联系起来, 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理论知识, 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高血糖时引入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主要治疗方案, 再如介绍芳香族氨基酸代谢时, 可以介绍苯丙酮酸尿症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 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认识, 让学生能感受到生物化学是和自己的生活、健康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 进而鼓励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
6 加强知识的巩固
“温故而知新”适用于所有知识的学习过程, 对于生物化学来说尤其如此。生物化学不仅知识点多, 而且不同章节间有很强的连贯性, 因此必须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 不断地回顾已学过的内容。每次课结束前5min, 要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简单小结, 回顾重要知识点, 每章结束后进行一次简单的测试, 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不断进行复习巩固知识, 提高自主学习积极性, 又有助于评估教师的教学效率。
生物化学的知识进展迅速, 学好这门课程要有不断变换的方法和手段。以上只是我们几年来的一点体会,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不断探索和改进。
摘要: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历来被学生认为是最难掌握的基础课程之一, 怎样将抽象而枯燥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 使他们轻松掌握并乐于学习相关知识, 我们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探讨总结了几点体会。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体会
参考文献
[1]查锡良.生物化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5.
对医学化学教学的体会 篇11
关键词:医学化学知识技能;生活化学;医学基础课
一、医学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的原因
医学化学教学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教材内容脱离专业培养目标,忽视了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对化学教学内容的需要,忽视各种分析技术在医院普遍应用,导致职业技术教育变味。化学已紧密地与人类、自然和社会相互依存[1],但医学化学教材远离生活。
(二)教师的原因
目前,我国从事医学化学教学的教师几乎清一色毕业于化学系,对临床医学、临床药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少,现代医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过去“纯化学”教学之弊端日益突出,不能实现医学与化學的有机融合。
(三)学生的原因
学生化学知识基础薄弱,对化学知识技能在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将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到专业知识中去。其次是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良,过多地依赖教师,造成学生知识内化环节的缺失,必将影响学生知识的有效迁移。
二、化学教学在医学类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是医学类职业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是医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它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后续医学基础课程(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药物化学等课程)打基础。化学技能与医学类专业人才职业岗位技术操作密切相关。
三、对策
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双主体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学生的质疑-释疑的心理活动,也是学生的心智得到发展和能力得以提高的过程。作为课堂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就医学化学教学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知识承前启后、重视与专业螯合衔接
围绕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有效地去构建化学教学内容,增强化学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借鉴经验中心的化学课程理论,把化学学科知识精心设计成一个个岗位情境中去学习,让学生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去获得对化学知识的感受与体验,以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药物化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和技能学有所用的同时也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二)采用PBL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医学化学教学改革应重视实用性、实践性、综合性和课题性;突出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强调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发现和体验;强调教学过程的问题性、探索性和发散性。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化学概念的形成及同化策略、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迁移策略、化学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策略。
PBL教学法以任务驱动、工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学习起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正好契合职业技术教育强调知识够用突出技术操作的实用性人才教育观。PBL教学法的基本精神在于把学科教学与岗位工作任务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参与,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学科与技术的关系上,更重视技术应用。
(三)关注学生发展、培养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强弱的标志,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的突破点。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独立学习,独立承担一定的社会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等。
让学生学会思考比教给学生知识更有价值,化学平衡原理中蕴藏辩证思维、几何逻辑思维和大量的发散思维,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其特殊的优势,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可以获得大量的思维方法(归纳、演绎、对立统一等等)。另外,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操作技术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实用性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医学素养
职业教育必须体现为职业岗位服务,因此,化学教师在变革医学化学学术性课程时,必须有针对性地听取医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师讲课,提高医学素养,不断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加强教学内容的更新,突出化学教学为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思想;强调化学与社会的联系,注重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实现由纯学科化学与临床医学知识的渗透鏊合。
参考文献:
[1]黄伟.处理好几对关系把握住几个特征——谈学科综合课程的教学[J].教育科学研究,2005,(7):38-41.
医学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的体会 篇12
1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1 图文并茂, 丰富的表现力, 提高了教学效果
生物化学的知识点比较多, 枯燥无味, 通过多媒体技术, 将单一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语言和多彩的画面, 使课件图文并茂, 将生物化学的内容转变成视觉和听觉的刺激;通过多媒体技术, 可以将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转变成逼真的三维图像和动画效果, 以最大限度地展示生物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化学变化过程, 帮助学习理解, 通过不同的多媒体表现形式, 使图、文以及颜色的相互配合, 不断刺激学生, 使之保持在兴奋状态, 这种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要比单一的课堂听课要好很多。尤其是动画的利用, 将枯燥的内容生动化, 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 相比传统的教学手段, 优越性十分突出, 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1.2 提高了课堂容量, 丰富了教学内容
生物化学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 生物化学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快, 因此在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 要及时地穿插一些前沿的学科, 如果基因组计划, 基因治疗, 生物导弹, 亲子鉴定的内容, 使学生获得内容尽可能与生物化学的发展一致, 尽可能的了解生物化学的前沿知识, 但是这无形中又增加了教学内容, 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现在的一些医学院校, 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时间, 将理论知识的课时的不断压缩, 也包括生物化学, 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 一定要提高教学效率,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 讲授更多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 就可以实现这一要求, 其一, 由于书写板书时间减少, 可以节省时间, 其二, 生物化学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抽象复杂晦涩难懂的生物化学知识, 利用多媒体, 可以将这些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较快的阐述清楚。如讲生物氧化和DNA复制时,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配以图示逐步文字讲解, 耗时较多, 且收效甚微, 现在多媒体教学中, 可插入一段多媒体动画, 短短几分钟就可让学生对整个过程有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认识, 提高了教学效率, 进而提高了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1.3 利于课堂内容的再现
由于多媒体教学是通过计算机播放已经制作好的课件, 老师可以将这些课件拷贝给学生, 或者将它上传到校园网上, 只要有计算机不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播放, 因此, 通过这种教学形式, 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反复回放, 对于学生课后的复习来说相当方便, 可达到掌握重点, 突破难点的目的[2]。另外在课堂教学中, 也可以比较方便地将前后内容采用超链接形式进行纵向和横向联系, 这在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这一章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可较容易地将本来十分复杂的多种代谢途径再现, 并将其相互联系起来。因此,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对于生物化学的教学意义重大, 相比传统教学手段, 具有无以比拟的优势。
2 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2.1 过度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活动, 但是由于多媒体教学内容丰富, 进度快, 教师不需太多的板书, 只需讲解, 所以很容易使教师成为播音员[3], 使学生变成记录员。纵观多媒体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屏幕影像和文字接踵而至, 学生应接不暇, 导致师生间交流减少, 所以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讲课的节奏, 时时点拨、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学习, 切忌将多媒体教学沦为“放电影”[4], 随时都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2 过度强调多媒体教学手段, 忽略了传统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有着无以比拟的优势, 但是这不等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就应该退出历史的舞台, 相反如果能合理将传统的教学手段, 与多媒体课件合理结合应用, 就可以使它们优势互补, 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5]。例如, 在多媒体的教学中, 合理的使用板书, 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以板书的形式写在黑板上, 针对着每一点的内容, 使用多媒体来表现, 这样的话, 学生就可以总览全节, 对于知识有整体的把握。因此, 教师在注重多媒体的同时, 也应该注重传统教学手段的使用, 这样才能相得益彰, 更好的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
2.3 过度强调教学的量, 忽略了教学的质
容量大是多媒体教学一个优点, 如果内容过多, 无侧重点, 进度又过快, 常会导致学生疲劳, 注意力不集中, 学生注意力易从教学内容转移到画面, 意识不到知识重点, 进而失去学习兴趣, 因此, 必须有针对性地安排重点内容, 不要面面俱到, 要有侧重, 因此合理的安排教学的内容, 重难点突出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 多媒体作为现代化的一个教学手段, 相比传统的教学手段具有无以比拟的优势, 但是, 多媒体教学必须与教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不能只注重其形式, 要吸收其内在的精华, 应用于课堂教学。为了教学质量、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必然要更加重视多媒体教学, 但是不能过多的依赖于多媒体, 传统教学手段也有它的优点, 因此, 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 遵循实用性的原则, 不断完善课堂教学, 使两种教学手段优势互补, 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
参考文献
[1]宗自卫, 杨旭.生物化学flash动画库的制作及其教学应用[J].中外医疗, 2010, 17 (8) :25-26.
[2]毛昌淳.多媒体课件在护理生物化学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 2003, 3 (3) :36-37.
[3]郭媛, 屈超玲.浅议多媒体技术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3, 17 (4) :209-211.
[4]姜立, 马文丽, 冯春琼.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生物化学教学[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3, 17 (5) :263-264.
【医学生物化学】推荐阅读:
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类什么区别?07-09
生物医学11-06
生物医学展望08-21
生物医学材料09-23
医学生物化学课程08-03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医学07-14
生物医学仪器05-25
军事生物医学工程05-26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07-28
生物医学文献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