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的多元化(共11篇)
目标的多元化 篇1
在初中写作教学中,教师首先可把教材各单元的作文教学点疏理并设置成教学目标,然后对单元作文目标进行专题式的有效引导并明确,提高学生的认知,而后引导学生利用各单元的经典文本进行范例性学习,并在模仿中加深理解,最后让学生借用各单元综合性学习进行自由的创作,并集文成册,养成习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时引导学生进行常态性的课外名著阅读或自由性的习惯阅读,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积累,加深学生的文化涵养。这样步步为营,脚踏实地地进行多元化的作文目标教学。
一、疏理单元作文目标教学点
写作能力是一种书面表达的能力,包括写作的基本能力和专门能力。写作的基本能力包括观察 、思考、联想、想象等能力。写作的专门能力包括审题立意、结构谋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说明等方法的能力。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一般有三大阶段:观察和思考的阶段 (写作的准备阶段,为具体写作积累相关素材) ———构思和表达阶段 (选择材料、详略安排、段与段衔接、开头和结尾等,然后运用语言材料表达) ———修改阶段 (学生对初步完成的作文反复修改和润色,使要表达的意思更加充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将按照一定的发展规律,即观察积累———借鉴模仿———独立创造的步骤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从而形成写作能力。那么我们的教学就要根据学生作文的过程和能力发展步骤来展开, 作文目标教学也应该在这样的思路上进行,并将学生的能力发展分解到每学期每个单元中,让单元写作教学呈现一种循序渐进的状态,而整个初中的单元写作教学最终能够初步形成体系。
二、通过专题教学,把握单元作文目标教学点
客观主义认识论认为:客观性的知识、确定性的知识和普遍性的知识是可以直接传授给学生的,而且传递得越多越好。因此,教师在教学某单元的文本前,可用一节或二节课的时间,采用专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明确本单元的作文目标教学点,让学生充分认知作文目标教学点的内涵。当然,在教学时,除采用讲授法外,可灵活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片段模仿中有深刻的领悟, 在自由实践中把握写作要领。
三、通过经典教学,解读单元作文目标教学点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思想认 为,教育者应该具备以下品质:⑴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⑵ 以真诚态度对待学生,表里一致;⑶ 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重视他们的感情和意见;⑷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非指导教学策略:自由表达情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整合。因此,在真实的言语情景中的语言学习才会真正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在文本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文本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同时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当然,在教学文本时,除教学作文目标的内容外,还应根据单元目标的教学要求,随文教学相关的语文知识,作文目标教学只是教学的一个支目标而已。
四、通过综合性学习,运用单元作文目标教学点
当今课改 理念的核 心是 : 实践———思考——创新。因此,应让学生在创作实践中去提升写作的能力。 而把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创作既有个性又有目标性和趣味性。认真分析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不难发现,它与文本和作文目标教学点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为学生的迁移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空间与平台,老师应充分利用,而不应淡化或无为的另辟蹊径“荒了自己的园去种了别人的田”。
五、通过名著导读和自由阅读辅导,拓展单元作文目标教学点
在教学中,我首先要求和鼓励学生阅读每册书后要求的课外名著,阅读时运用“圈点批注法”:学会勾画、 学会摘抄、学会批注、学会写读后感。每周定期检查一次,并做好相应的登记与鼓励。同时,每周用晚自习两节辅导课让学生诵读所读名著或文章的精彩片段或朗诵读后感。对于文本要求的名著,老师引导学生读完后,可开办一堂名著赏析课加深认识,同时引导学生注意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品位。除了引导学生读文本规定的名著外,每期我还要求学生至少再读两本以上的课外书,通过读来带动写作, 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在作文目标教学实践中,要多管齐下,灵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对作文写作形成系统,在快乐的实践中, 提升写作水平,并进行有效的创新, 这样必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实现初中作文目标教学的多元化。
目标的多元化 篇2
学校体育的功能是指学校体育所发挥的有力作用和效能
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1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2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3提高人体机能4调解人的心理5提高人的适应能力 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要求1反应体育教学发展的趋势,并从实际出发考虑需要与可能2教学目标应具有整体性要注意不同层次和序列的教学目标的协调与衔接3体育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具体、尽可能量化4体育教学目标应具有一定的弹性 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原则1知识教学与能力教学相结合原则2只管与思维相结合原则3区别对待与因材施教原则4循序渐进
讲授法是通过教师以学生能接受的简明语言系统里管的传授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的方法
动作示范是教师或教师制定学生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动作形象、结构要领的方法
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1方向性原则2正面教育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原则4集体力量原则5知行统一原则 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1体育课堂常规2体育教材内容4突发事件处理 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1榜样法2说服法3评比法4表扬发5批评发 体育课的密度是指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数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
课密度的安排与调控1认真备课周密设计2改进和提高组织水平3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技巧4加强学生思想纪律教育
体育实践课准备1了解学生情况2研究教材教法3准备好场地器材4编写教案5培养体育骨干6教师预练
制定全年教学计划的要求1认真学习钻研教材内容和教学大纲明确教学指导思想2教材内容的安排要有针对性3教材内容的安排要考虑系统性和可接受性
制定学期体育工作计划的要求1教材内容的安排要有利于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2每次课教材内容的安排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负担和身替的承受能力3教材内容的安排应注意其系统性与连贯性处理好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4各项骄傲才内容的安排应考虑季节性5要正确确定各项教材内容的排列方式
课时计划又称教案它是根据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和电单元教学工作计划啊很对班级具体情况而编写的每次课的具体执行计划是教师上课的直接依据
课外运动竞赛是指在课余时间以争取优胜为直接目的以运动会项目为内容根据规则的要求
进行个体或集体的体力技艺 心里的相互较量的体育活动
体育教师的职责1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2关心学生教书育人3认真备课上好课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4搞好课外体育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指导工作5协助学校和教研室积极参与并做好各项工作6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开展体育教学和体育科学研究
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条件1高尚的思想品德2全面的业务工作能力3合理的知识结构4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
体育教师全面的业务工作能力1运动能力2教学能力3教育能力4各种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指导能力5科研能力6其他能力
学校体育工作计划是指在调查研究分析综合的基础上为有效的开展学校体育工作而设计拟定的具体行动方案
目标的多元化 篇3
关键词:本科法学教育;职业教育;多元化
职业化的法律教育是世界各国法律教育的既成模式,也是中国法律教育的改革方向[1]。职业化法律教育目标的确立似乎已经成为当今法学教育界关于法学教育性质与目标讨论中较为流行且越来越成为共识的观点,事实上也可以说是中国法学教育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但是,中国法学教育现状的复杂性决定了对法律职业教育性质与目标的具体认识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不同层次的法学教育其职业化教育性质与目标的显现也是极不相同的,即便是作为法学教育主体的大学本科法学教育因学校层次上差异而对其职业化目标与性质的认同上也必然是多样复杂的,仔细厘清法学职业教育目标上复杂多样的具体特点才能真正深刻地认识本科法学教育的职业化教育性质。
一、本科法学教育的职业教育性质
自20世纪80年代法学教育恢复至今,关于本科法学教育性质法学界的认识一直存在着分歧。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后,法学教育界开始专门探讨本科法学教育的属性。总体说来是在素质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中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本质上属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人文教育为基础、包容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在内的教育模式,即具有通识基础和职业定向的教育模式”[2]。有的学者认为法学教育是职业教育,主张“法律职业引导法学教育”,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法律职业素质的要求决定了法学教育的目标与性质”[3]。这些研究成果成为今天我们对本科法学教育性质认识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在《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为重点”。教育部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起草的法学类专业国家标准中也将本科法学教育的性质表述为“法学教育是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基础上的职业教育”。在这里本科法学教育的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性质得到了强调,但本科法学教育属性中三者究竟应如何理解,三者的关系应当如何确立等,这些问题我们还必须认真思考。
法学本科教育首先是一种素质教育,法律人才的培养应当以素质教育为基础是一种较少具有争议的共识性观点。从法律人才培养本身来说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法律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人文经济、社会历史乃至哲学基础和自然科学技术基础。素质教育的法学教育观解决法律人才知识结构和通识性基础的塑造问题,从这点上说法律的博雅性与通识性决定了法学教育的素质教育属性。从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实际来说,法学本科毕业后有相当比例甚至是多数并不直接进入专门的法律职业领域,而从事和法律相关甚至是不直接与法律相关的职业领域,通识性知识与思维训练也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无论就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的法律职业性人才的需要还是就与法律相关的非法律职业性人才培养来说,法学本科教育的素质教育属性都是必须的。这里的素质教育性质涉及的是法学本科教育中培养法律人的坚实的人文社科、历史哲学乃至自然科学技术等知识与理念,从而树立起博雅性、通识性法律人才的观点,避免单纯的法律匠人式的法学教育[4]。至于其中的法律专业素质不应当是此处强调的法学教育素质教育之内容,法律专业素质培养需要通过其法律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属性来体现。
其次,法学本科教育的专业教育属性是由法学专业的本科教育属性所决定的。法学本科教育首先是本科教育,本科教育的特点在于其专业教育属性,这种专业必然具有学科的特点,它既不同于单纯的技能培养的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也不同于培养学术研究性的法学科研人才。法学本科学教育目标在于培养法律人才独特的法律思维和处理法律疑难问题的综合专业能力,这种综合的专业思维与专业能力必然建立在对系统化的法学综合专业知识体系的掌握基础上,自我国恢复法学教育以来,法学本科教育在专业教育上的成绩是显著的,法学专业经过上世纪的几次调整整合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法学本科专业教育体系。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有些学者在强调当前法学教育存在主要问题是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关系的脱节与混乱时,在突出法学教育职业教育属性特点时,没有注意了法学本科教育不同于其他法律教育的特点即本科教育的专业教育特点,专业教育是法律职业专业技能的基础,没有法学专业教育谈不上法律职业技能,这也是法律职业教育特点不同于其他职业教育的重要特点。本科法学教育的专业教育特点决定了法学教育的学科教育的系统性和知识性特点。
最后,法学本科教育的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属性最终必然要导向法学职业教育,法学本科教育的职业教育特点是由法学教育内在固有的特点所决定的。第一,所谓法学教育的职业教育属性指的是法学职业教育是法学专业教育基础上的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是Law Professional Education , 而不是Law Vocational Education 。在这里没有法律专业教育便没有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法律职业与其他职业的区别在于其法律职业的专门性,从这点上讲法律教育不应该有技能型的职业教育,法学教育与医学教育有相似共同之处,这是由法官与医生职业的专门性所决定的。由于我国对法官职业定位上的偏差(定位于公务员)导致对法官专业性乃至整个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认识模糊。只有良好的专业理论教育基础上才能培养法律人真正具有的职业法律表达能力、探知法律事实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因为“法学教育的目标不在于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和法条的背诵,也不在于对天文地理的简单通晓。而在于培养法律人才独特的法律思维和处理法律疑难问题的综合能力”[5]。第二,法学职业教育重点强调的是法学专业教育的导向是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从高等教育的一般原理来说,专业教育的导向并非都是职业能力培养,换句话说,专业教育并不必然与职业相对应,事实上许多专业并非都有其对应的职业,这也是本科专业教育与单纯技能教育的区别所在,职业技术教育的所谓“专业“一定是也应该是对应具体的职业,其培养重点在于职业的劳动技能。而本科专业首先是建立在特定学科基础上的,并不必然与特定职业对应,当然最终会是职业能力培养与提升的基础。但法律职业共同体如法官、检察官、律师等的专业性使法学专业教育具有其他非与专业性职业对应的专业教育不同的特点,即法学专业教育必须以法律专业性职业教育为导向。当然,法学职业教育导向并不意味着法律人才仅仅面向法律职业共同体,更不能理解为仅仅面向公检法或法官、检察官、律师为主的单一的所谓法律职业,但以法官、检察官、律师为主的法律人当然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核心,当然是法学本科专业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之所在。事实上,世界各国法学教育模式无论区别多大,均强调法律专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职业教育。
总之,法学教育既是通识教育,也是专业教育,更是职业教育,通识教育是前提,专业教育是基础,职业教育是导向(目标),教育部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制定法学本科教育的国家标准时将法学教育性质表述为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基础上的职业教育,这种表述对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性质定位是恰当的准确的。这种性质与定位下的法学本科教育既是理论学习,也是实践培养,通过法学本科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表达能力、探知法律事实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
二、本科法学专业职业教育目标的多元化
如果说整个法学教育的性质与目标定位为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基础上的职业教育的话,那么本科的法学教育与其他形式的法学教育(如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和法律专业硕士)之间定位的区别又在哪里。这是思考本科法学教育特性的关键,恰恰在这一问题上法学教育界思考甚少,更是甚少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方案及其本科法学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 。法学本科教育的特性的确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与思考的问题。
我们认为法学本科教育的职业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应该是区别于其他形式的法学教育(包括科学学位的法学硕士、博士与专业学位的法律硕士)特殊性之所在。多元化的法律职业教育是本科法学专业职业教育目标之所在。
法学本科职业教育多元化是相对于对法学本科教育职业化教育目标的一元化而言的,在当前强调法学本科教育的职业教育属性与定位的讨论中,许多人把法学本科教育职业教育目标理解成法学本科职业教育应当定位于培养以法官、检察官、律师为主体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成员,进而认为“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由法律职业的基本要求所决定的” [6]。以法律职业(法官、检察官、律师)的基本要求来决定法学本科教育全部的指导思想下,出现了许多法学院本科教学中有意无意地以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来衡量法学本科教育成绩的现象。传统的法学本科教育与法律职业教育的脱节的确不利于法学本科人才的培养,但把本科法学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与所谓的狭义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培养视为一一对应的关系,显然也会损害法学本科教育的高等专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如果把法学本科职业教育性质简单地定位于对所谓狭义的法律职业教育共同体的培养,将会使法学本科教育的道路越来越窄。
法律本科职业教育目标的选择决定了狭义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是法律职业教育的核心,但不是全部。简单地一元化地把法学本科职业教育目标等同于狭义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培养将会把法学本科教育引入另一个歧途。构建以法律职业共同体为核心的法律人是整个法学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之所在。实际上,“法律职业(legal professional)泛指以从事法律事务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特殊职业的总称”[7]。事实上不同国家对法律职业和范围界定也各异。广义地说,“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如法官、检察官、律师视为法律职业外,还把警察、会证员、法律顾问、立法工作者、法学教师及研究人员等法律工作者也纳入法律职业范围之中”[8]。任何一个职业共同体都是有其内核、结构层、表层以及相关联的交叉的领域。法学本科教育作为法学教育的主体当然不可能只面对某个层次某些方面,尽管这些方面是其内核。内核的引导不能取代整个法学教育本身。
法学本科职业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多层次化是由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现实和现代法学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从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上看,国家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如果我们对这种多元化(应该说是多元化不应视为多层次)进行结构分析,这种需求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核心需求,即法律职业共同体尤其是狭义的全部法律职业共同体(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人员必须接受本科法学教育,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需求的核心地位也都会动摇,国家社会在构建狭义职业共同体时的必要条件须是接受法学本科教育。从这点上说,司法考试必须以法学本科教育为起点,否则法学本科职业教育的命题和法律职业共同体对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需求地位都难以成立。二是对法学本科教育的普遍需求。在当代中国法学教育尤其是作为主体的法学本科教育担负着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建设的特殊使命,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建设需要的不仅仅是狭义的法律职业共同体人才,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的建设也不仅仅靠狭义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当今社会企业法务、政府法务、社会管理法务、行政执法无一能够离开具有法律专门知识和受过良好法学本科教育的人才,从这种意义上说,国家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更加广泛,这种更广泛意义上的法律人的存在才真正是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所必需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建设水平更取决于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因此,普遍需求比核心需求对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的建设更具超越性的意义。这种普遍需求客观上也要求本科法律人才培养与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义的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而是在核心法律职业能力上的综合性的法律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也是现代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应然内容。三是国家社会对特殊法律人才的特殊需求也决定了法学本科职业教育目标是多元的。这种以某种特殊专门需求为导向的法律人才需求也是现代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的重要内容。如社会对某些国际化的专门法律人才、知识产权法律人才等。这种特殊需求的法律人才需要法学本科教育除了注意一般的职业法律人才具有的一般性知识能力素质之外,不需具有某些非法律专业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在法学本科人才培养中复合性人才培养有许多含义,其中也包含着多专业基础上的法律专业或者说法学专业加其他某些专业,在这里双专业、多专业法学复合人才培养也是法学复合性人才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目前许多专业性高校开展的结合自身学校特色定位来培养合乎自身学校特点的复合法律人才对此类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外语院校法律专业强调外语加法律专业,工科院校办知识产权法学等等,均是满足了特殊需求的法律人才培养。
其次,从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现实来说,本科法学职业教育目标也必须是多层次的。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是法学教育的主体,专科职业院校法学专业目前生存的空间很小,法律专业硕士教育兴起其规模有扩大之趋势,特别是近年出现的法硕(法学)、法硕(非法学)使法硕这种专业学位的教学也十分复杂,但总体数量与法学本科教育相比还是十分有限,法学专业学位硕士数量增加使科学学位法学硕士数量也日趋减少。此种情况下,与法律专业硕士不同的法学本科教育定位必须重新认真思考,目前全国已有624家高校开设法学本科专业,法学本科专业所在的大学无论从类型、层次、地域上均千差万别,在遵循法学本科普通高等教育规律基础上,其特色与水平的定位必有差异,不同特色水平的高校所办法学本科专业其特色定位、水平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也必有差异,因此在强调法学本科教育的职业教育(Law Professional Education)性质定位的基础上必须而且只能坚持职业教育目标的多元化,这是从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现实选择。一元化的本科法学职业教育将会使全国六百多所法律院系失去特色,也无法满足国家社会对法学法学本科人才需求的多样化的要求,法学本科教育将会越来越窄,最终脱离法治中国建设的需要。
最后,从现代法学本科教育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上看,学科交叉与融合也越来越成为现代法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特点,这也决定了法学本科职业教育目标是多元化的。法学本科教育的特色构建是所有本科法学人才培养中的重大问题,高水平也许本身就是特色,但不可能要求六百多所院校都是高水平的,特色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许多单科性或单科性为主的多科性高校办法学本科教育,其特色正是在于结合自身院校的特色学科来定位和构建,这就决定了这类院校法学专业学科特点必须与其他优势重点专业学科相交叉相融合。目前许多不同类别高校法学院系组织起来形成不同类别高校法学教育分会在探讨特色法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全国财经院校教育研究会法学教育分会每年讨论同类院校中法学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构建财经院校法律人才培养特色,这样既推动了法学本科教育水平与特色的提升,也推进了此类院校主干学科特色的打造与水平的提升。总之,法学本科专业与其所在学校其他特色优势专业学科的融合与交叉也将是本科法学职业教育多元化的重要推动力。
三、多元化本科法学职业教育的实现
从法学本科教育的一般规律与我国法学教育的现实性出发是探讨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性质与目标定位的必然思路。循此思路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是本科法学教育职业化教育目标不能改变,多元化必须是法学职业教育的多元化,否则本科法学教育失去了导向性目标,没有职业教育(LEP)的专业教育,就像没有专业教育的素质教育不是高等教育一样。二是狭义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法官、检察官、律师)是核心需求,当然是法学教育核心目标,但不是全部。目前首先要做到的是实现法学本科教育是通往狭义法律职业的必要条件和唯一目标。三是建立在本科法学职业教育目标基础上的一定是法学本科职业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和可选择性。不同类型、层次学校法学本科教育可选择不同的职业化教育目标,各学校内部法学本科专业之内其培养目标也是可选择的,多元化的选择使本科法学教育职业化是多元的、多样的,也才能更好地满足国家社会对法律人才的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进而推动法治中国之建设与法学教育之繁荣。
对于多元化的本科法学职业教育目标之实现最为重要的是以下几方面:
一是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本科职业化法律人才的多样化问题是每个不同类层次、类型高校都须认真研究的问题,不同层次、类型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层次、类型和服务面向定位与特点,从国家社会对本科法律人才需求出发来构建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以广东财经大学为例。我们在实施国家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时,适应多样化法律职业要求,根据我校经管类院校的性质和办学定位,以复合型、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为目标,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为载体,开展司法实务和企业法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创新工作。(1)卓越司法实务人才培养。司法实务主要以培养满足广东乃至全国法治建设需要的司法实务精英人才为目标,强化法学理论教学改革,由知识单一传授转向知识应用和思维能力训练并重。夯实学生的法学理论功底,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从事法律职业所必需的寻找、运用法律的能力、认知案件事实的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表达能力、法庭审判的控制能力、法律文书写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法律实践技能。(2)卓越企业法务人才培养。结合广东财经大学经管类专业的性质和法商结合的办学特色,根据法学院毕业生的走向和广东律师的业务特点,着力培养企业法务复合型法律人才,即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企业法律知识培训的基础上,突出训练学生的非诉讼企业法律实务技能,如法律谈判能力,合同的审查能力,法律风险的预测能力等,为广东乃至全国的企业培养复合型法律实务人才。
二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设置问题。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需要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在强调法学本科教育一般规律基础上要体现其各自的特点,这就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思考。首先,目前确立的14门核心课程是否是从法学的职业教育性质定位来设置的,是否过分地突出了法学专业教育的特点,目前许多法学专业对传统核心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造,突出课程中的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就是试图克服此类课程中职业教育理念缺乏的现象,不仅如此,法学本科专业是否必须不顾其他专业定位整齐划一地进行14门核心课程的教学,相比其他专业如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法学类专业核心课程过多、学分过大也是不争的事实,也为许多特色院校广为诟病,核心课程的几次修改成为各个法学二级学科利益博弈的结果,甚少考虑本科法律人才培养变革现实需要,这的确是教育部法学类专业教指委应当反思的问题。正如有学者指出的“现在许多核心课程的设置并没有按照这种培养思路和教育规律进行设置,而是成为标榜某一分学科或部门法是否重要的标志。这种状况造成的结果是……很少考虑这些核心课程对培养高素质法律职业人才有哪些实际作用”[9]。法学专业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分比例过大,再加上必须的通识选修学分的安排,使专业选修学分过少,客观上使法学职业教育目标多元化难以实现。
三是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问题。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训、实验和实习,法学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院校建立了专门的法学实验教学中心,对法学本科职业化人才培养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和法学实验教学平台如何建设,这些问题仍然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从本科法律人才职业化上来构建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问题要格外引起重视。经过十年多的实践,广东财经大学在以培养法学本科学生职业化能力上系统地构建了“两大部分三个层次四大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本科法学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校内实验与校外法律实践两大部分;基础型实验(如课程实验)、综合性实验(专项实验、仿真实验)和法律实践(见习、实习等)三个层次;实验(法庭科学为主的实验课:法医、侦查、物证鉴定等)、实训(庭审、案例、司法实务、企业法务、行政执法、调解、仲裁)、调研(地方立法、法律援助等专项调研)和实习(法律诊所、企业法律实务仿真实习、毕业实习)等四大模块。为了实现这一实践教学体系我们系统地构建了法学实践教学平台,法学实践教学平台由主平台和辅助平台组成。主平台包括:职业模拟能力训练平台(庭审模拟、仲裁模拟、法律谈判、法庭辩论、法庭科学平台等)、法律实务综合仿真实习平台(含法院审判、检察工作、律师事务所工作、仲裁委员会工作的综合法律实务平台、企业法务仿真实习平台等)和网络虚拟平台(法学实验教学软件系统,通过网络完成法律实务操作流程)三大主平台系统。辅平台包括:由实验室仪器设备支撑的技术性环境和条件技术辅助平台和由软件系统、网络管理、信息化支撑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按照这一思路构建了结构完整,内容科学,管理规范的法学教学实验中心,中心拥有1000平方米,270万元实验仪器与设备,能支持和完成系统的法学实验教学内容的13个实验室(刑事法律实务实验分室、民事法律实务实验分室、行政法律实务实验分室、仲裁法律实务实验分室、企业法律实务实验分室、律师诊所、法医学实验分室、痕迹检验实验分室、文件检验实验分室、物证摄影实验分室、精神心理检测实验分室、犯罪现场勘查实验分室、物证技术仿真实验分室等);2010年被广东省批准为广东省法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涉及28门专业课程129个实验课程实验项目体系;独立开设了“法庭审判模拟”、“辩论原理与技巧”、“企业法律实务”、“法律诊所”、“法律谈判”、“法庭科学”、“企业法律实务校内仿真实习”、“警务技能”和“劳动争议仲裁法律实务”等10门实验课程;形成了从基础型、综合型向实践、实习递进的课程体系,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循序渐进地开设实验课程;按照案件分析法→角色扮演法→虚拟演练法→模拟实验法→仿真实习→实战演练的顺序组织实施实验课程的教学;出版了《刑事法律实务实验教程》、《民事法律实务实验教程》、《企业法律实务实验教程》、《劳动争议仲裁实验教程》、《法医学实验教程 》、《侦查学实验教程》、《物证技术学实验教程》等7本法学实验系列教材。重视法学实验教学网络资源建设,完成了法学实验教学中心网站建设和法学实验教学网络平台建设。中心还利用毕博教育平台(Blackboard)建立了法学实验教学平台,目前该平台开展了民事法律实务、刑事法律实务和行政法律实务的法庭审判模拟实验教学以及企业法律实务网络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7][8] 徐显明. 中国法学教育状况[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343,342.
[2]张文显. 世纪之交的中国法学(1990—2005)[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11.
[3][6]霍宪丹. 法律职业与法律人才培养[J]. 法学研究,2003(4).
[4][5][9] 王晨光.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A].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2013年年会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论坛论文集,2013:16,17.
论健美操课程目标的多元化 篇4
健美操是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高校体育课程, 由于它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美的特征, 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和教学的美育功效。随着人们对健美操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深入, 健美操课程教学实践中, 通过教师的示范与讲解, 让学生去感受和欣赏美, 通过自身的练习去重新塑造美和创造美。在这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中, 经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审美教育, 逐渐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与鉴赏力。但是,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未来的健美操教育是在发展技能和体能的基础上, 更注重精神层面、身心健康以及内外在美结合的、富有思想的体育运动。所以本文鉴于健美操教育新理念, 重新认识健美操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 以促进自身健美操运动的教学与训练以及探索其重要意义。
“课程目标多元化”是指通过健美操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生理与心理、道德与意志、知识与技术、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和协调的发展。在实现多元化的目标中将“体能与技术”、“素质与能力”的提高贯穿于课程的始终[1]。在实施课程模式中强调无论何种课型都要以习得的正确技术、方法来提高体能与健康;无论学习哪些内容都要发挥体育在培养人、教育人中的价值, 实现其对人的心理、意志、精神的塑造和提高;无论哪一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要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实现其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美育形成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健美操的艺术美通过音乐、色彩、图案、环境等在强烈的韵律节奏中, 把舒展奔放的舞姿与青春活泼的动作及独特新颖的编排巧妙的结合起来, 体现优美的舞姿、健美的形体、动感的音乐、张扬的活力, 使健美操赋予时代的气息和艺术魅力。通过健美操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以激发学生美感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就人体的生理形态而言, 基本上属于自然美的范畴;形体美主要通过人体的自然性因素表现出来。在健美操教学中, 形体训练的动作方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由于一个人的姿态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学生通过健美操训练不仅可以去除身体多余脂肪、消耗热量, 塑造匀称、健美的形体, 而且可以改变学生诸多不良的体态, 如斜肩、含胸、八字脚等, 从而达到培养正确姿态、塑造健美形体的目的。
节奏是健美操艺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段, 它使不整齐、不规律的动作在单位时间内达到相对规律的程序, 使“动力”在时空中得到合理的分配, 准确地规范健美操动作在时间上的准确性, 在健美操教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能动作用。健美操的音乐具有鲜明的节奏、清晰的旋律等特点, 强劲的鼓点, 本身就有一种节奏感、旋律感, 结合健美操动作的大小快慢, 高低强弱, 轻重缓急, 间歇停顿等, 更能突出健美操所独有的动感风格, 充分体现了健美操的节奏美。动作美则是通过身体动作的运动而表现出来的, 它们受时间、空间、方向、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动作美是运动中健康能力、器官系统机能, 表现能力和精神风貌的体现。健美操最大的特点在于动作美, 这种美是通过身体动作的运动而表现出来的, 通过动作位置高低的变化、速度的变化、层次的变化、幅度的变化, 共同构成了竞技健美操所特有的一种风格和美学特征。
三、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课程延伸
在实施健美操课程模式中, 学校计划内的课程渠道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这是学生实现多元目标的主渠道。在这一渠道里学生将系统学习技能、提高体能、培养素质。“俱乐部活动课”、“校内外实践”是学校计划课程的延伸与补充, 是实现课程多元目标的辅助渠道。学生在计划课程渠道中所获得的健美操基本知识、原理、方法、技术、技能等, 则通过俱乐部活动和校内外实践的这一辅助渠道被进一步强化与运用。而逐步获得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则在这一延伸的课程渠道中有了更宽泛的实践空间, 实现了学以致用, 用学相长, 素质与能力共同提高的效果。为实现健美操课程的多元化目标,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采用的“综合评价”, 改变了已往的以单一成绩代替学生总体发展的评价方法构建了“体能与技术”、“运动参与”、“综合能力”等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体能与技术”指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对学生技术、技能掌握情况的测量与评价。“运动参与”指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校内外健身活动、体育比赛等进行的评价。“综合能力”是指对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方法等自主健身能力的评价, 以及对学生创新、组织与操作能力等进行的评价[2]。
四、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健美操课程模式中的“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是指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发展目标而采用的多层次、多水平、多类型的内容。健美操课程中的项目丰富、类型多样。如健身健美操、表演性健美操、不同风格健美操;授课的类型既有健美操及其相关理论, 又有健美操实践和体验等。组织形式多种多样, 包括集体授课、分组教学、小组讨论、主体合作等形式。教学方法手段多样、灵活。既包括健美操特有的教学方法如“代领法”、“信息提示法”、“激励法”等, 也采用现代课程中的“案例法”、“问题法”、“体验法”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发现法”、“创新法”等;教学手段既有课堂展示、小组比赛, 又有音像、媒体的采用。
在实施健美操课程模式中, 还要不断开发健美操的健心价值, 如增强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力, 有益于丰富想象力创造力。特别是想象, 是在表象重新组合的基础上, 反映未直接感受过的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进行整套健美操的训练有益于提高人的注意力和创造力, 增强人的自信心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创新体育课程模式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指出:“教育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 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3]。在谈到人的全面发展时马克思提出了既要“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 又要“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马克思所强调的“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其实质就是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 发挥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创新健美操课程模式追求的是实现体育价值多元化, 其核心是通过课程模式的创新促使学生的生理与心理、道德与意志、知识与技术、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和健康持续地发展, 从而体现健美操课程的多元价值观。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健康定义中指出:“健康不仅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 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4]。此定义扩充了学校体育教育的内涵, 使学校体育从单纯生物性身体教育向生物、心理和社会三维教育转变。学校体育不仅要突出增进身体健康的功能, 而且还要承载起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方面的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使其具备步入社会后迅速适应现代化生活节奏和工作环境。这不仅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创新指出了方向, 也为创新健美操课程模式奠定了基础。
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 无论是广义的体育课程, 还是具体的健美操课程都应当是“通过学校把完善的体育文化进一步转化成适应学生水平, 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内容, 通过外授与内化使体育在强健身心、发展素质, 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中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一描述既反映了体育课程所具有的人本性特点, 也反映了构成广义体育课程之一的健美操课程的多层面、多维度的价值取向。即个体层面——生物与心理;社会层面——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据此笔者认为, 高校健美操课程的建设、改革与创新应始终围绕实现体育价值多元化的目标而展开。
摘要:实施课程模式, 实现学生的心理、意志、精神的塑造, 即美育形成和审美能力的提高。为实现健美操课程多元化目标,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采用的“综合评价”, 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是创新健美操课程模式、实现体育价值多元化的途径。
关键词:健美操,课程目标,全面发展,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实验稿) , 2002。
[2]李锋、孙向燕:《新课标下教师的角色转换》, 《教学与管理》, 2002 (10) 。
[3]陈琦、杨文轩等:《现代体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势》, 《体育科学》, 1985 (5) 。
目标引领 分层教育 多元发展 篇5
中学、中职学生中的一部分人没有把握好初中阶段的学习,缺乏纪律约束意识,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缺乏行为控制能力,他们很多文化基础差、不爱学习,信心不足、自卑感强,追求物质享受、缺乏吃苦创业精神,行为规范和自律能力差。对这样的学生,德育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必须分层次实施德育教育。
二、德育分层教育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第一,高中以及中职学校学生在校时间通常为三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改变原先已有的不良习惯实属不易,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加大德育教育的力度,尤其要发挥团委的育人作用,紧紧围绕掌握必备的学科知识、培养综合素质、逐步养成良好品德、初步形成理想信念这四个层级的目标。
第二,学校在招生时往往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量”,势必造成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参差不齐,每个学生又都具有不同个性。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能一刀切,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而要以学生原有的表现为基础,分层制定德育教育目标,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通过分阶段的整体目标和差异化的个人目标使学生获得德育方面的提高,从而实现多元发展。
三、德育教育培养目标
正如国家中长期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我们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对我们的学生来说,若干年后也许不是社会精英,但应是合格公民,应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应有一个充实的人生。只要我们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为了树立学生探求真理的勇气和信心,是为了培养学生探求真理的方法和途径。因此作为学校教育应为他们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为他们走向社会打好基础。在德育中,建立以养成教育为核心的育人目标、以技能教育为核心的成才教育、以荣辱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教育。这三点为目标的德育培养整体目标,同时辅以因人而异的个人目标通过明确的、有层次的目标,让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充分、有效的发展,以德育的发展奠定他们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最终达到因材施教、多元发展的目标。
四、德育分层教育体系构建的工作方法及技巧
1.创设多彩社团,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多彩社团德育教育任重道远,学校可以通过团委创设多彩社团,潜移默化的促使学生的转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予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既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可以开办各类型专题讲座,举办各类专业技能的竞赛与展示等,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可以通过多元评价来进一步推动多彩社团的发展。让多元评价成为多彩社团、学生多元发展的动力。
2.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如果说多彩社团是软件的话,那么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就是硬件。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形成德育教育氛围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它能让人赏心悦目,感受到美的气息,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和影响,促进学生们良好习惯的养成。
3.德育工作体系的构建
德育分层教育体系的构建,不能单纯依靠班主任或政教处,这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我们需要建立多层次、多結构的德育教育网络体系,营造校园浓厚的德育教育氛围。通过探索,构建一个德育网络,对全校师生施以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管理和自我管理,教育和自我教育,以期收到全员自觉育人的良好氛围和风气,形成学校教职工全员参加、全方位育人、自觉育人的合力。
4.德育目标的确立以及目标的实施方法与途径
对学生德育目标分层的具体实施方法可分为整体目标、个人目标两种。
(1)实施整体目标。三年德育的整体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这一过程中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诚相待、以情动人,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2)实施个人目标。个人目标的制定必须因人而异。针对每个学生自己的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个人目标。
至于如何实施,光靠简单说教不行,靠行政命令更不行。必须是一种理论上的指导、思想上的启迪、行动上的实践、情感上的交流过程,是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同时还需要建立分层次的多元评价体系。分层次实施德育目标要建立对学校、年级、班级、学生等几个层面上的评价方案,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也可以改变单纯的教学成绩说了算的机制,可以相应的从师德、后进生转化、班干作用、师生关系、掌握心理、班会效果、班风班貌等方面形成一套评价办法,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坚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注重教育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促进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五、问题与对策
针对德育教育整体上实效偏低的情况,我们要深刻剖析原因,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科学的分析。除了认识不到外,还可能有操作方式上的不当,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提高德育实施过程中精细化、规范化水平,特别要通过学习心理学,认真研究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入细致的做思想教育工作,采取新的有效的德育工作策略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让思想教育落在实处。
总而言之,针对中学中职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分层教育,我们要定目标,进行目标引领,进行分层教育,最终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实现学生的多元发展的目标。
目标的多元化 篇6
(一) 会计目标的内涵
会计目标是由会计本质决定的会计工作的核心问题。会计目标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一是明确谁是信息的使用者即向谁提供会计信息;二是明确使用者需要哪些会计信息;三是明确如何提供这些会计信息。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主要强调的是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式及用途。
会计目标制约着会计系统的构造、运行程序及其方法。尽管在不同时期提出的会计目标有所不同, 但一般都会把会计目标与经济决策联系起来。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开始受到会计界的关注和重视, 美国会计界关于会计目标的研究, 已在上世纪中后期形成了两个主要流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在受托责任学派看来, 由于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资源的受托者就负有了对资源的委托者解释、说明其活动及结果的义务。因此, 会计的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而在决策有用学派看来, 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会计信息, 它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多样性, 在会计计量上主张以历史成本为主, 并鼓励在物价变动情况下多种计量属性的并行。因此, 会计目标更直接地突出决策效用。
(二) 现行会计计量属性的规定
会计计量属性, 是指用货币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采用的标准。会计计量模式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大要素, 会计计量通常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现行普遍认可的计量属性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六种。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 在会计计量方面明确的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对会计计量属性规定进行了较大修订。新准则突出了会计计量属性的重要性, 仍规定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 但又不仅限于历史成本, 在可靠的情形下引入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
(三) 不同会计目标影响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会计目标是构成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 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计量模式等一系列问题的处理, 不同的会计目标对会计计量属性的要求有所不同。会计目标的实现是以会计信息来完成的, 而会计信息是建立在会计基本假设的基础上, 经过确认、计量和报告等程序产生的。会计计量是会计的一个基本核心环节, 计量的关键在于计量属性的选择, 它对会计信息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 在会计计量的重要问题上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其核心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明确了多种计量属性并用的方向。在采用多重计量属性的方向下, 为了满足不同的会计目标,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应着重考虑宏观经济环境、投资者和经营者利益、企业经营性质、使用成本、会计人员的素质等因素。因此, 不同的会计目标影响着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
二、多元化会计计量模式的存在依据
(一) 向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更为准确有用的财务信息
决策有用观会计目标理论的观点强调财务会计应为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信息要对决策有用, 必须具备相关性与可靠性这两个主要质量特征。可靠性和相关性共同服务于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人们在对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的追求上面临着两难选择, 任何一种会计计量属性都不具有绝对性、排他性的优势, 单一的计量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因此, 要为经济决策提供更为准确有用的财务信息的计量模式应该是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混合模式, 使会计信息的效用达到最大化。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多处在计量属性的选择和应用上通过互相补充、互相制约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因此, 在决策有用观看来, 特别重视相关性, 主张多种会计计量属性并存, 从而向外部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更为准确有用的会计信息。
(二) 更恰当地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受托责任观的会计目标理论的观点更加强调财务会计应该反映经营者的履约责任,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 委托方与受托方的经营管理责任关系通过法律、规章、合同等直接方式建立起来, 在这种关系中, 会计的目标就是要反映和报告资源受托方的受托经营管理责任及其履行情况, 以第三者的身份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 客观地实施会计计量, 强调披露的信息具有可靠性。会计的产生及发展, 都是以受托经济责任的评价和解除为基本前提的, 这一目标的实现, 主要依靠历史成本计量的财务报表的提供。管理层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和日常决策大多以事实性信息为主, 管理人员在未达到充分理解和分析更多的时效信息、预测信息等目的性信息的水平时, 更多地集中于考虑可靠性, 但在不利预测信息的前景下, 为了圆满获得受托经济责任的评价和解除, 则会倾向于主张多种会计计量属性并存, 从而更恰当地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三、多元化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探索
(一) 单一的计量模式逐渐转为以历史成本为主、其他计量模式为辅的多元化选择
历史成本是以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历史成本以实际交易并经交易双方认可为基础、以原始凭证为依据, 具有可靠性、客观性及可验证性;按历史成本原则反映的债权债务是一致的, 具有可比性, 避免了人为产生的差异, 减少了往来单位间的争议;计量相对简单, 不用频繁地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节省了信息加工成本。历史成本具有以下个特性:一是历史成本的计量时点是交易发生时, 金额是交易成交时的市场价格或交换价格;二是历史成本属于过去的成交价格, 一经入账, 此后不必随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变动。历史成本对于描述企业的资产, 反映受托责任以及向投资者及债权人提供的信息更真实可靠。因此, 在多元化的会计计量模式选择中, 历史成本仍将成为主导首选的计量属性。
随着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使用, 衍生金融工具已对现行财务理论和实务构成了强烈的冲击,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衍生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计量模式的全面挑战。为了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 又必须分阶段、真实地反映其所持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在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上, 公允价值越来越受到了普遍关注, 由此才能相对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 从而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 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二)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将满足决策需要的同时丰富计量模式的多元选择
会计目标对于会计计量的基石作用, 主要表现在会计目标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计量属性之间存在的逻辑对应关系上, 即从反映受托经管责任角度来看, 要求会计信息可靠即事实性信息而遵循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从有助于经营决策角度看, 则要求会计信息相关性即预测性信息而遵循现行成本等计量属性。
新企业会计准则, 实现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的关键之一体现于确认会计计量的政策选择上, 坚持历史成本原则的同时, 大量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在公允价值计量下, 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从而确立了公允价值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显然,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为有价值的决策信息。由于投资者最关心的是企业当前的会计信息及企业未来期间的发展情况, 对于企业过去的会计信息仅仅作为参考, 而公允价值计量已将所有影响企业现实及未来收益的因素基本涵盖, 其中包括资产未来预期收益, 能够较好地反映市场价值和盈利能力。这正是投资者所需要的, 根据这些信息投资者可以预测企业的市场价值和未来发展能力, 从而决定是否有投资的必要性, 可以合理的使用资金。
此外, 当会计目标逐渐从受托责任观转变到决策有用观时, 必然会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与决策无关的信息即使再可靠, 对信息使用者来说也是无用的。因此, 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也相应地从侧重可靠性转变以侧重相关性为主兼顾可靠性, 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将能为众多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多决策相关的信息资料, 从而大大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 由于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单一的计量属性已经不能满足会计实务的需要, 历史成本计量已经不能成为会计实务中的唯一计量属性。会计计量的多种计量属性同时并存, 这是符合会计计量的未来实际。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入, 经济发展也将催生新的会计目标, 会计计量必将沿着不同的会计目标逐步走向信息现代化, 多元化的会计计量模式会更加系统完善, 多元化的会计目标必将得到更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葛家澎, 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1:153-156.
目标的多元化 篇7
一、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思想多元化的体现
1. 鼓励创新思维与创新行为
鼓励、启发学生有自己的观点, 敢于标新立异,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自由辩论的场所, 这是发达国家的课堂教学和我们的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教师上课不以传道、授业为主要目标, 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现能力、创造能力, 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模式成就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培育了他们未来发展的潜力。
2. 重视学生领导才干的培养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里, 学生从入学开始就系统地接受如何成为未来领导人的教育, 特别是在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课程的讲授中, 教师会引导学生从决策者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外, 学校也会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引导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设计方案、管理项目, 在实践中认识自己、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教育目标不是局限于了解各行业的专门知识, 而是定位于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和人格的完善, 这是一流大学教育理念的又一特点。
3. 教育目标的个性化
世界名校的导师们常常依照不同学生的知识背景、兴趣、理解能力分别进行教育目标的设计和教学进度的安排, 依据每个学生自身的条件让他们成为有着不同特长和偏好的劳动者。这种教学安排体现出对学生知识背景和兴趣的充分尊重。
4. 强调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
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把教学看成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共同发现真理的过程, 这是发达国家高校教师的共识。他们把自主学习看成学生实现思想自由、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 要求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勤于思考, 而且在课外会学习, 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个人知识体系的建立、动手能力的提高都是在认知经验不断改造的过程中实现的。
5. 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
西方发达国家大学在招生时非常注重学生来源的广泛性, 把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安排在一个教室里、一个宿舍里,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形成多元的思维方式。美国夏威夷大学有世界民俗文化村, 在那里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在工作, 真实、直观地展现了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耶鲁大学的本科生分别被安排在12个寄宿学校, 每个学校有来自世界各地的400多名学生, 这些学生住在一起很自然就形成了一个生活、学习社区, 教学研究资源共享, 学生之间自由交流、相互学习, 多方受益。
6. 把旅游认知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
在发达国家, 学校、社会都把旅游看成认知社会的重要手段, 高校的志愿服务者组织彼此交流各地的旅游信息, 并相互提供食宿服务。各旅游城市的青年旅馆价格低廉、设施完备, 非常适合青年学生入住。德国把废弃不用的城堡进行整修供旅游的大学生免费使用;英国专门有为旅游学生提供免费食宿服务的家庭旅馆;欧洲国家的大学生包括留学生凭学生证就可以在各地的青年旅馆半价居住, 参观博物馆、旅游景点也享受半价优惠;英国规定25岁以下的青年乘火车享受半价优惠。这些措施都有利于促进青年学生通过旅游认识社会、完善人格。这种认知学习方法也是欧美国家实用主义精神的体现。
7. 高校教师要具备一线工程背景
在发达国家, 高校教师要具备教学、科研、工程三个方面的工作背景, 教师常常是一边上课, 一边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一线的工程指导。这样, 教师不仅掌握了教学技能, 而且了解了最新的学科前沿且具有工程实践经验, 很容易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思想多元化的思想基础
1. 人本主义的思想背景
纵观发达国家多元化的教育理念, 处处体现着人本主义思想。人本主义思想认为人生有两大目标, 一是物质享受, 二是精神丰富。发达国家的教育思想与此相一致, 提出教育的双重目标:一方面, 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练就能力、学会工作, 从而获得物质财富;另一方面, 要求学生学会包容、有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基于这种理念, 高校为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需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总结各种实践经验,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净化思想、完善人格, 高校也要考虑把学生的学业、工作与兴趣结合起来, 充分体现个性自由。
2. 适用主义的思想方法
以完善人格为目标的唯心主义教育论认为, 教学的目标不应是让学生熟读大量的书本, 而应是鼓励学生去发现书本知识的意义, 也就是所谓的学以致用, 学生只有把所学的知识与以前的实际经历、经验联系起来时, 他们才能准确感知所学知识的用途。要求教育者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兴趣、能力和个性出发, 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目标, 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适应环境为目标的唯物主义教育论认为, 教育的目标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非凡的、独特的人, 而是让学生成为均衡发展的、有容忍度量的、能够适应社会和未来工作需要的人, 他们认为教学的中心是教师。
西方的大学生通过对本专业的思想史或学说史课程的学习, 了解不同学派的观点, 通过比较、鉴别、借鉴得出自己的理论选择和思想选择, 就是这样的思路成就了适用主义的思想方法。比如, 适用主义者认为:“教育即生活, 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所以, 他们才会很自然地把旅游、参加社会活动不仅看成是一种生活方式, 而且看成是一种认知手段。
三、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多元化的培育途径
通过对比发现, 西方的两种思想对我们都有启示, 倡导教育思想的多元化, 是要从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及其他流派思想的比较中辨析唯物主义教育观的确切内涵, 而不是对唯物主义教育观的否定。西方发达国家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实践教学、环境育人的教育实践, 对中国教育改革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我们不仅要对教育思想进行讨论、反思、研究, 而且要有具体的实践推动。为此, 笔者提出四个建议。
1. 推行个性化教育设计
在确定就业岗位意向的前提下, 高校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以及个人的兴趣、能力、个性, 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的教育目标设计。笔者认为, 在目前校园网络普及使用的今天, 个性化教育目标与学习进度的设计、组织在技术上已没有障碍, 关键在于教育观念的转变。从管理体制上看, 建立专业教育指导制度是一个很好的切入方式, 当然这也需要一个过程。
2. 营造大学校园的能力培养氛围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生服务企业活动, 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 帮助企业做市场调查分析, 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作为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比如, 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 可以使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结合, 真实体现了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学生通过顶岗实习不断修正所学知识, 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性, 培养了实践能力, 养成了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高校教师也通过参与企业活动和实习指导增加了一线工作背景, 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方式, 提升了教学效果, 很好地解决了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脱节的问题。从企业的角度看, 企业通过与高校的交流可以提升科研开发水平、改造工艺流程、提高管理水平, 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3. 开发大学生学习型旅游
应该说, 中国教育史上并不缺少教育旅游的思想, 孔子身体力行的“游学”和“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的古训, 都可以说明“游学”在中国有着广泛的思想基础。开展大学生“游学”活动具体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一是以高校为依托建立大学生旅游网, 成立大学生志愿服务者组织, 为旅游的学生提供服务;二是开辟以名胜古迹、名人故居、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名企、名校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文化旅游专线;三是相关部门要对大学生学习型旅游 (如采风、写生、研究性考察) 的相关费用给予减免;四是高校要改革教学和管理, 建立鼓励支持学习型旅游的制度, 教学管理和考核办法也要做相应的调整, 大学生旅游也是人才培养、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4. 创设大学生教育语言工程
格言、警句是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 通过格言、警句教育学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教育形式和方法。比如, “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发现真理的过程”, 很经典的一句话就能让学生明白教育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 从而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又如, 提出“学生是否得到师生的认可、欢迎不重要, 重要的是能否按照其先天的本性成熟起来”, 这就能突显教育的目标是完善人格, 学会宽容、谦让, 要有团队意识, 要有爱人之心。再如, 提出“教育即生活, 而不是生活的准备”, 从而引导学生投身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锻炼自己。
四、结语
高等教育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智力保障, 必须建构在科学的能力培养目标及培养措施的基础上。素质教育体现的广度和深度, 还有赖于对教育理念的把握和创新。教育思想必须走多元化的道路, 各种思想相互交流、借鉴, 形成适应世界多样化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是必然的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多元化的教育手段正在不断涌现, 养成教育、岗位实践等教学观念和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从市场导向、就业引导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已经能够感受到我国高等教育思想和理念变革的汹涌大潮。
参考文献
[1]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杜威 (著) , 王承绪 (译) .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3]崔效辉.现代化视野中的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7, (5) .
[4]伍蕾, 伍蓓.论国际青年旅馆在中国发展的方向[J].旅游学刊, 2001, (1) .
[5]何瑞芝.陶行知论教师成为教育研究者[J].教育情报参考, 2006, (6) .
目标的多元化 篇8
关键词:复合型应用人才,评价体系多元化,独立学院
近年来, 独立学院发展迅速, 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力量。为了迎接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 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大多数独立学院都把培养既具备某领域专业知识, 同时又具备良好英语能力, 更符合社会需求以及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作为工作的首位。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评价, 教师获得教学信息的反馈, 从而调整教学策略, 加强教学管理,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学生则可以通过教学评价结果, 在教师的指导下, 改进和调整学习方法及策略, 提高学习效率, 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然而, 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 传统单一的终结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评价与其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目标的矛盾日渐突出。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课程主要通过标准化考试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这样的评价体系忽略了学生英语水平个体间的差异, 由于过分强调学习结果、忽略学习过程, 从而抑制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更无法满足独立学院对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要求。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近年来一直在探寻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学英语多元化形成性评价体系来有效发挥评价机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正面导向作用。其目的在于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多维化的评价内容来充分发挥评价的多元功能, 为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提供有效的反馈。
一、理论基础
多元评价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 (Gardner H) 提出。这一概念以他的多元智能 (Multi-Intelligence, 简称MI) 理论为基础。加德纳认为, 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 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人的智力以多元的方式存在, 并多维度地表现出来。多元智能理论对于教育发展的有重大的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转变忽视了不同学科或能力之间在认知活动和方式上的差异的教学观, 更有助于形成多元的的评价观。大学英语课程多元评价体系主要体现在评价方式多元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内容多元化。
二、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构和实践
在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大学英语实验班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中, 期末考试作为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50%;出勤、课堂表现、课堂技能考核、课后作业、网络自主学习、口语测试以及参加各类英语竞赛情况作为形成性考核, 占总成绩50%。其中课堂技能考核、网络自主学习和口语测试在考核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大, 注重从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对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书面分析表述能力等进行多层面的考核。
1. 课堂技能考核。
课堂技能考核的内容主要是每月在课堂上分别开展词汇、写作、翻译、阅读四个方面的针对性测试。课堂技能考核有助于师生及时发现阶段性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改进。由于班容量较大, 测试活动均以小组 (6人/组) 为单位进行, 小组成绩即为个人成绩。课堂技能考核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并增强了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
2. 网络自主学习。
我校利用BB平台、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平台、作文批改网平台和网络精品课程, 形成了网络环境下“教师线上指导+学生自学+教师线下面授”的辅导模式, 为辅助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保证学生利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效果, 学校制定了《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管理办法》, 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学时和学习效果给予一定的成绩, 计入期末考试总成绩。
3. 口语测试。
口语测试较为多样化, 对话、演讲、读书报告、辩论、话剧、配音等多种形式都会在测试中予以应用。更为重要的是, 学生从中体会到语言学习的乐趣和动力。口语测试以“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的形式展开。学生自评侧重于对学习兴趣、态度、学习策略进行评价;教师评价可以通过观察进行,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以及语言的发展。
汇华学院的多元评价体系在其大学英语实验班起到了明显的积极效果。面向在校生和英语教师的“大学英语课程满意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在校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满意度较高, 将近四分之三的学生表示丰富的课堂活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使他们可以及时了解到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的成绩与不足, 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英语教师也表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能够更加全面、公正、科学地评价学生, 使“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真正得以实施。
结语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近年来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改革实践表明, 建立大学英语多元评价体系符合“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的原则, 既能考察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又能满足高等教育多层次发展,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增强学生就业软实力, 为社会培高素质养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杜洪晴.MI理论下的多元英语评价体系的建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3) .
目标的多元化 篇9
1、多元体育目标的内涵及存在基础
1.1、多元体育目标的内涵
学校体育的发展受制于社会的发展, 同时, 社会的需求和个体的需要为学校体育目标多元化提供了存在基础和现实内容。多元化包含了二层含义:
(1) 无论是何类学校, 学生的体育基础和能力有多大差异, 体育教育目标都必须服从于合格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方向;
(2) 要考虑体育本身对人的培养作用, 体育具有愉悦身心、增进身心健康的功能, 在人的不同生长阶段体育对人体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个体无论从主观或客观出发, 都应使体育成为他们生活的有益部分。在当今, 强调个体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特别是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更是把对个体的尊重和关爱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 体育教育目标多元化目的是力求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充分发展和个体潜能的最大发挥。2002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明确提出了五个领域的体育目标, 即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 它反映了适应社会发展、社会需求和个体自我发展的良好统一, 体现了现代学校体育教育要创造适合于对象成长和发展需要的空间和条件的教育理念。五个领域的目标组成了体育目标多元化的基本内涵。
1.2、体育目标多元化的必然性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尽管体育功能的多元化已被人们所认识, 但体育所能展现的各种有益功能并没有得到同步的重视, 这里固然有其认识上的历史局限性。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 我们重视基本知识的学习 (陈述性知识) , 轻体育知识运用能力 (程序性知识) 的培养;重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 轻运动技能实际应用的学习和运用;重身体机能的增强, 轻心理的调节;重学校的统一要求, 千篇一律, 轻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出现这些情况, 问题在于没有很好地根据体育目标设置相应的体育课程结构, 以至于在体育教育中产生偏差。因此, 随着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等指导思想的出现, 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教学任务多元发展的趋势不可避免, 客观上促成了学校体育必须以多元体育目标为指向的要求, 以形成符合与社会发展、人才需要相协调的态势
2、体育课程结构构建的理论分析
2.1、体育课程结构的内涵
体育课程结构是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各部分之间合乎规律的组织形式。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课程目标设计什么体育课程, 如何设计这些课程等。课程结构是否合理, 是否贯彻体育课程目标, 将影响体育课程目标的最终达成。正如前文所述, 它应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设计而成, 作为各类课程相对稳定的组合方式, 它的界定应包含以下内容:⑴体育课程结构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由一定类型课程组成。⑵体育教育目标多元化要求课类的安排上也体现多样化。⑶体育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客观上要求各类课的内容安排能全面体现体育课程的目标。
2.2、体育课程结构的功能
体育课程结构的功能是指体育课程结构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 是一定外因作用下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各部分之间合乎规律的组合对学生体育教育所产生的作用。体育课程结构控制着课程功能的广度和深度。广度是指合理的课程要素、课程成分及各组成部分通过课程的实施, 使体育教育目标的各方面通过体育课程的实施得以充分体现, 它反映课程结构功能对学生所能展现的的影响面。深度体现体育教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上的效果。
体育课程结构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着课程功能的大小与发挥, 探索课程结构的意义就在于发挥体育课程的功能, 充分、有效地完成体育教育的目标。
2.3、体育课程结构构建的原则
2.3.1、目标性原则
体育课程结构的构建应以体育目标为方向, 以有利于体育目标的实现为要求。体育目标是体育课程建设中首先要考虑的方面, 选择和组织体育教育内容必须围绕体育目标展开。
2.3.2、整体性原则
指导纲要的五个领域体育教育目标是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系统, 应充分使这个目标系统体现在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
2.3.3、个体性原则
重视人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满足学生主体需要更是现代教育的特征。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 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及不同兴趣爱好。
2.3.4、应用性原则
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注重体育教育的特点, 要考虑学生能利用所学的技能和理论应用于自我的生活实践中, 真正使体育成为他们生活的部分。
2.4、体育课课程结构的基石
长期以来, 由于体育课程理论研究的薄弱, 体育课程实践中不能很好地处理课程内部各要素、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突出的问题之一是课程结构单一, 往往把体育课教学等同于体育课程。造成这种课程结构不合理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以课程的部分目标作为建构体育课程体系的依据, 忽视体育的学科课程建设, 忽视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心理发展的依据。
课程结构受课程分类标准的制约。在课程的分类问题上有多种方式, 不同的分类标准形成了不同的课程结构。据研究有以下几种分类:以教育目标为标准形成的课程结构;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标准建构的课程结构;以课程决策层次为依据建构的课程结构;以知识的性质为标准建构的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既是一个实践问题, 又是一个理论问题, 建构一个合理、有效的课程结构一定要符合有利于体育目标的实现的要求, 考虑到目前体育课程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以体育教育目标为标准进行课程结构的设置是一个较为稳妥的方法。五个领域的体育目标构成了体育课程结构的基石。
3、建立合理、完整的体育课程结构
多年来,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结构观未能从整体和深层次上把握体育课程结构。在课程设置上表现为分类不清, 目标性不强。在课程的实施上试图以一个相同的教学过程完成所有的教学目标, 而如此做法的结果是体育技能和知识的传授成为极少可能实现的目标。建构合理、完整的课程结构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符合体育课程实践, 能把体育课程的及特点体现出来, 二是能兼顾体育学科发展、社会发展、学生个体发展三方面的要求。在综合以上考虑的基础上, 我们认为体育课程的结构应为体育学科课程、体育专项教学课程和体育活动课程。
3.1、体育学科课程结构
体育课的学科课程主要是指体育理论课程。对于学科课程的一般的、理论化的构想, 无论是基于学科中心式教材, 还是学习者中心式教材结构, 抑或是社会中心教材结构, 要使学生成为具有相当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应用于实践而使自己成为自我实现的人, 选择以体育目标为定向是可取的。体育学科课程结构应从三个层面去考虑:⑴理论知识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构成比例及相互关系;⑵各学年 (学期) 理论教材间的纵向衔接, 各单元 (课) 的设置与纵横关系;⑶理论学习方式的构成。
3.2、体育专项课程结构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专项课教学主要是以单个项目的教学和学习为主, 表现为在一个学期内 (或学年) , 教师教授某一运动项目的技能。学校先安排哪些项目, 后安排哪些项目, 学生选择何种项目进行学习, 先选哪个后选哪个有很大的随意性。同时各体育项目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项目间的依存性不是很强。因此, 在研究体育课程结构时, 要架构出整个大学期间的体育专项课程是困难的。以学期 (或年) 为时间跨度来构建体育专项课程为较为可行的做法。指导纲要指出“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 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很明显依据我国现阶段高校学生实际体育状况, 体育专项课程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体育课程存在的基础, 它担当着大部分体育目标实现的重任。在课程结构的架构上应充分利用专项课程的优势和特点, 围绕体育课程的多元目标系统, 建构体育专项课程结构。体育专项课程结构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体育专项课程的构成, 它应至少包括体育的态度与兴趣、体育技能、体能三方面的内容, 这是当今任何体育专项课程都要考虑的问题。第二个层面是学期 (学年) 内这些教材内容间关系及在各单元 (课) 中安排情况。第三个层面是体育技能、体育能力、情感、体能等要素的比例与结合方式及这些内容的学习活动方式的有机组合。
3.3、体育活动课程结构
体育活动课程所关注的不是课程的具体组织形势, 而应是活动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其核心是以活动课程的功能为运作方式, 以多元体育目标指向, 展现活动课程的本色。在我国目前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 相对于体育专项课程地位而言, 体育活动课程的地位被低估了, 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它应该和体育专项课程一样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体育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基础, 以巩固学生体育专项课学习内容, 培养学生特长、个性, 发展学生体能, 完善学生身心状态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以学生积极参与性、内容实践性、组织形式多样性为特征。体育活动课程结构的构建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⑴多元体育目标是活动课程设置和展开的依据, 依目标的不同, 我们至少可设置如下活动课程, 常规性活动课程 (以一般性体育技能的巩固为主) ;提高性活动课程 (以发展体育技能为主) ;兴趣性活动课程 (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 树立体育价值观等) ;体能性活动课程 (一般体能和全面发展体能) ;知识性活动课程 (陈述性体育知识和程序性体育知识) 。⑵活动课程项目的具体安排及与体育学科课程、体育专项课程的关系。⑶体育活动课程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何元春.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多元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2) .
[2]廖哲勋著:课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目标的多元化 篇10
一、城市中心型铁路车站地区的特征与现存问题
(一)交通特征与现存问题
城市中心型铁路车站通常采用平面道路交通疏解模式,虽然车站地区的路网密度相对较高,但通常道路等级不分明,流线组织欠佳,导致车辆无法快速集散、人车混行甚至行人占道现象严重,集疏运交通效率低下。随着高铁带来更多的人流、物流,延续现有的疏解模式必将增大车站地区的集疏运压力,增加旅客的途外时间。
此类型车站另一显著特点是路网交通混杂,过境交通、地区交通和集散交通高度重叠,尤其是跨铁路通道,既承担车站的集疏运功能,又承担老城的穿行交通功能。中心城区的交通饱和度原本已处于高位,加上一些城市为追求景观效果,将车站作为城市主干道的对景,致使该道路难以跨越车站,必须经过错位交叉才能跨越,客观上增加了车站地区的交通压力,使道路服务水平进一步下降。
此外,除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天津等特大城市拥有连接铁路车站与城市中心区的轨道交通外,目前城市中心型铁路车站的集疏运主要依赖于常规公交、出租车和小汽车,单位时间的客运量有限,而未来如能尽早依托大、中运量公共交通实现集散,将对车站地区的交通压力带来本质性的缓解。
(二)功能、业态特征与现存问题
大量调研结果表明,城市中心型铁路车站地区功能相对单一,业态层次较低,开发强度偏小,未能体现交通引导发展的理念。目前车站地区的功能主要包括餐饮、住宿、零售、低档娱乐等为普铁旅客提供基本服务的业态以及为城市居民提供的住宅区,而建筑形式则以多层为主,布局凌乱,缺乏整体感。高铁的来临将会产生更为多样化的客流群体,仔细甄别各层次旅客的不同需求,探寻未来功能更新和业态提升的启动契机,是把握更新开发机遇,利用交通引导片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景观特征与现存问题
车站地区在景观方面普遍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建筑风貌缺乏可识别性,无法体现城市文化。例如,哈尔滨站南广场地区的建筑和空间形式与该城市的欧陆文化、铁路文化和寒地特色相去甚远,江南地区一些车站周边的建筑形式和空间组织也尚未体现水乡要素和尺度感。其二,长久以来,由于普铁长途客流较多,需大量候车场地,车站本身和周边地区在管理体制上又分属不同部门,车站在市民心目中长期留存着脏乱差的固有印象,加上其本身缺乏多元化的场所与业态,使之难以像日本京都车站那样形成城市综合体,无法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景观和公共生活的中心。高铁将引入更大数量、更高层次的客流,给车站地区的更新与综合改造带来重大机遇,然而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上述两大问题必然是一大挑战。
二、铁路车站地区价值的重构与多元目标的形成
铁路车站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发展节点,在不同历史阶段,自身的价值和发挥的作用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过去,车站地区单纯地承担着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转换、集散功能。随着人们需求层次的提升,如今的火车站已呈现出交通与服务复合化,但服务内容的单一性和低层次阻碍了车站发挥其对城市发展的“触媒”作用。
国外的发展经验表明,高铁可带动沿线产业,尤其是商务、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聚集与发展,铁路车站地块的综合开发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选择,以车站新建或更新为契机打造城市副中心已是趋势所向。如荷兰鹿特丹中央车站,在周边的商业更新开发中,植入了众多有利于复兴城市中心的服务性和娱乐性项目,并将车站本身改造成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形成以站点为中心,指向清晰的功能轴线。
在车站地区价值重构的背景下,国内一些城市中心型铁路车站进行了积极的更新尝试,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效果。例如,南京站结合沪宁城际高铁北站房的改造建设,通过用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充分挖掘地上、地下空间,布局各类集散交通设施,合理组织各种交通流线,构建布局合理、用地节约、换乘便捷、形象突出,形成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2];上海南站地区依托车站建设,大力发展商务、会展、旅游、信息媒体等现代服务业与高档房地产业,将交通枢纽转化为经济枢纽;天津站利用京津城际高铁的建设契机,通过车站的更新改造,将南广场与天津的母亲河——海河相连,并与河对岸保存较完整的殖民地风格建筑遥相呼应,重述了天津历史上的殖民文化,该地区通过水景与广场空间的塑造,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和游客参观,成为了城市的门户名片。
综上,基于价值重构的城市中心型铁路车站地区更新的多元化目标可从交通、功能、景观三个方面加以描述,即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向一体化综合交通系统整合以实现便捷高效的换乘,车站地区功能与业态的协调与提质以打造新型的社会、文化、经济交流地和城市活力中心,建筑与空间景观得以重塑并增添文化特质,以展露城市特色与体现门户效应。
三、城市中心型铁路车站地区更新开发的规划策略
(一)“集疏畅达、换乘人性化”理念下实现交通目标的规划策略
铁路集疏运系统是铁路客运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之一,按承担的主要功能,可分为集疏运网络和集疏运节点两大部分[3]。确保网络运输的畅达性和节点换乘的人性化是实现交通目标的核心理念。前者主要涉及地区交通层面,即加强枢纽与周边环路、干道的快速联系,同时对周边不同目的的交通进行分流以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后者则主要涉及站区交通层面,包括打造集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和构建无缝衔接的立体化交通换乘模式以尽可能缩短换乘的步行距离。
1.地区交通的组织
由于地处中心城区,扩容交通基础设施不可能成为缓解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其根本措施在于疏导分流与交通需求管理。
首先,车站地区一部分客流与车流是通往或来自市域或更远范围的,针对这部分“流”的集散,应通过完善路网布局,强化快速干道的功能定位,利用枢纽专用集散路连接环路逐层分流。城市中心型铁路车站选址多位于距离城市内环(一环路)2~3km范围内,可借鉴“机场专用路”模式,建设连接车站与城市一环路的专用通道,将这部分车流快速疏散至城市环路上,再通过城市各级环路之间的联络通道进行逐层疏解。
其次,车站两侧均为城市建成区,因此跨铁路通道的数量决定交通流的分布和网络的畅达程度。在规划中应改变一味增加某条跨铁路通道车道数的方法,应采用加强周边平行通道建设的多通道分流方法,以均衡分担车站两侧的交通联系。跨铁路通道(改造模式见图1)可根据地形条件,灵活采取上跨或下穿形式。对于“一站两场”的车站,分别在南、北或东、西两侧组织独立的进出站流线,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小跨铁路通道的交通压力。此外,还应通过利用现有或规划新增路网组织单向交通,减少车流冲突点,提升车站地区的通行能力。
再者,中心城区理应成为交通需求管理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主战场。因为人流量大,出行时间集中,更有利于发挥公交承担集疏运交通的优势。各城市应视条件启动或加速建设连接铁路车站与中心城区各主要集散点之间的地铁、轻轨或BRT等大、中运量公共交通,并在公交线路密集路段压缩小汽车交通空间,开辟公交专用道。
2.站区交通的组织
依托高铁带来的车站更新机遇,改变原先普铁车站地区各种交通设施平面化的布局,参考香港车站、京都车站的立体空间共享模式,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实现交通设施的立体化、集约化,以缩短各种交通方式间的换乘距离,节约地面空间,为中心城区高强度开发预留可能性。各种交通设施的布局应体现公交优先的战略,即常规公交位于地面层,轨道交通的站厅、站台分别位于地下一、二层,并最靠近铁路车站的进、出口。一般铁路与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或出租车、小汽车、长途客车的换乘距离分别不应超过100m、150m、200m、250m。对于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应以远景轨道交通规划为标准,在铁路车站地区预留轨道站房,并尽可能在多条轨道交通车站之间形成最便捷的换乘方式。对于常规公交,则尽可能利用周边道路绕行方式有效减少车站内部车辆回转、掉头的空间,优化交通运行秩序。
虽然不同交通方式的分离甚至有各自的专用进出通道是车站枢纽地区交通组织的基本原则,但值得注意的是,串联这些交通方式的直达、连通性好、安全且视觉效果良好的步行系统是提升换乘效率、体现人性关怀的必要组成部分。步行系统可表现为地下通道、高架步廊、建筑中庭、自动扶梯或自动步道等多种形式,对于南方炎热或多雨地区、北方高寒地区,建立具有遮蔽设施的步行系统尤为重要。
(二)“功能协调、开发集约化”理念下实现功能目标的规划策略
由于高铁主要承担商务、旅游、通勤者的出行,他们的需求和普铁旅客所需的基本配套服务结合在一起,成为车站地区更新走向多元化功能协调发展的目标。因为土地资源有限,必须实施高强度的集约开发。
1.基于交通引导开发(TOD)的功能与业态选择
依据TOD理念,结合人群需求,应整合原有的基础服务功能,通过对建筑空间的改造与重新利用来提升业态档次。针对高铁人群的主要需求,在拆除风貌较差或质量不佳的建筑后,适当增加金融业、信息业、中高档办公业的建筑和文化休闲类场所。由于铁路车站地区处于TOD开发的核心圈层,因此需确保一定的开发强度,容积率(指在城市规划区的某一宗地内,房屋的总建筑面积与宗地面积的比值,它反映了土地利用强度及其利用效益的高低)一般应达3.0以上。
2.土地细分与混合开发
车站地区土地价值较高,而大地块的开发往往不利于价值的充分挖掘,依据土地出让的国际经验,结合“高交通需求配置高路网密度”的原则,笔者建议将土地细分为0.5~2hm2的规模,分块出让给不同开发商,并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导则,以确保整体空间的有序。
德国柏林中央车站、中国深圳罗湖车站周边地区的实践都表明,城市的老城区通过综合体建设,可作为地区发展的“催化剂”,使衰弱的城市地区实现再生[4]。这些综合体建设都依托于地区功能的多样化和业态的丰富性,通过平面和垂直两个向度的混合开发,达到集约、高效利用土地,提升车站地区活力,同时逐步激发出旅游、商务、展示等一系列衍生功能。平面向度的更新主要通过用地的兼容应对综合开发的灵活性,垂直向度的功能竖向分布通常在底层布置面向所有人群的商业、娱乐,中间段布置办公、金融、信息服务业,上部建筑安排酒店住宿或居住功能。
3.车站地区复兴的文化要素
城市中心型铁路车站作为城市最重要、接待旅客最多的门户地区,理应成为宣传城市文化的窗口。然而目前,车站地区能反映城市个性和文化内涵的寥寥无几。因此,抓住更新改造的机遇,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并在车站核心区结合建筑、开敞空间等予以显化,实现以文化品质带动周边地区功能提升的目标。例如哈尔滨车站通过剖析该城市所具有的铁路文化、欧陆文化、冰城文化,分别在铁路北广场依托废弃铁路打造铁路文化公园作为市民休闲的开敞空间,在南广场的建筑改造与新建中增添或设计欧陆风格的建筑外形,以及在车站各功能的串接步廊中设计适应北国寒地文化的人性化防滑铺地等[5]。
(三)“景观塑形、建筑传韵”理念下实现景观目标的规划策略
门户地区的景观形象会对旅客和市民的城市认知产生巨大影响,一个能融传统与现代、共性与个性、经济与文化为一体的空间场所会给来访者留下深刻印象。城市中心型铁路车站地区可通过景观空间序列、建筑风貌与天际线两个方面来实现塑形与传韵的效果。
1.景观空间序列
车站地区应配合流线的组织,点、线、面结合,将该地区的公共空间串连成拥有序列感的整体。点主要包括铁路进出站口、市内交通方式的上落客点、各功能区的入口节点等,线主要包括各类步行连接通道,面主要包括站前广场、公园绿地、公共建筑的室外活动空间等。对于车站地区地标建筑的选址,应进行视线分析,使出站口与主体建筑顶层保持18°~27°的视角(这是视线最合适的角度),并在周边地区预留连接地标建筑的视线通廊。若车站地区拥有历史建筑(群),应将其作为体现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予以保留,并整合到城市开敞空间序列中,与现代景观形成视觉对话。植物配置方面,应尽可能采取本地植物,并选用滞尘性比较高的乔木与灌木,以降低因交通量较大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塑造宜人的绿色空间。
2.建筑风貌与天际线
据调查,旅客与市民对于绝大部分车站地区的建筑风貌缺乏深刻印象,这源于该地区的建筑风貌特征不明显,无法反应地方文化。因此利用车站地区更新的机遇,对建筑风貌与建筑所形成的城市天际线加以整治与设计,对地区环境品质的提升有积极效果。苏州站的景观改造是目前较为成功的案例,苏州地处江南水乡,利用南广场改造的契机,将站前广场延伸至护城河边,拓展为一个面向古城区的文化展示平台,旅客和市民身处广场即能直视城市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古城风韵。
城市中心型铁路车站地区应把握好机遇和区位优势,对该城市建筑风貌的特征予以分析,并提取典型元素,如哈尔滨的欧陆风情决定了穹顶、尖顶、尖券是建筑立面的重要元素。建筑风貌改造时,应结合城市设计导则,在对站前广场进行环视视角分析基础上,对建筑屋顶、外立面及天际线等视觉焦点进行重点整治,辅以统一的广告牌设计,协调整体建筑色彩与形态,使该地区成为唤醒城市记忆、充分展示城市文化的枢纽核心与门户。
交通畅达是任何铁路枢纽地区必须处理好的核心问题,功能协调是形成城市公共生活中心、实现车站复合功能的必要途径,景观重塑则是彰显城市个性与门户效应的点睛之笔。不同城市应在把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城市特色与车站地区的现状,制定相应的详细规划与设计导则,以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合编.城市对外交通[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2.
[2]沪宁城际铁路南京站北站房交通规划设计[R].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08.
[3]戴帅,程颖,盛志前,著.高铁时代的城市交通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4]汤宇卿,董贞志.城市交通综合体的规划与实践[J].城乡规划——城市交通,2011(3):53-60.
[5]哈尔滨火车站区域广场及交通综合改造工程规划设计[R].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09.
目标的多元化 篇11
1 对多元目标的理解
不难看出, 笔者对于摩托罗拉公司目前的裁员手段是反感的。这种情感体验可归因于两个方面: (1) 企业不能只关注自身经济目标; (2) 企业对于社会目标的履行, 将有助于经济目标的实现。由此, 多元目标可从以上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1.1 经济目标根据传统理解, 企业的经济目标可概括为:
追求利润最大化。具体到现代企业中便是, 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这就意味着, 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价值取向, 直接与寻求“产出/投入”比值最大化有关。同时,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 企业在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和执行规模收缩战略时, 也将直接促使人工成本比例的减少。总之, 在经济目标管理下的人工成本控制, 已成为了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社会目标这里不去讨论企业员工的哲学定位,
但从目前全球企业界都应遵循的社会目标来看, 向员工提供满意的工作环境和福利, 则成为社会目标的关键要素。仍然基于传统理解, 这一目标的实现似乎将增大企业的运营成本。实则不然, 建立在行为学派的结论基础之上, 社会目标的达成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从而通过提升全员生产率来满足经济目标的要求。
2 多元目标下的合理化原则
无论怎样, 企业的逐利性冲动是不可避免的;当然, 这也是合情合理的。那么如何在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建立起一个平衡点, 来实施合理化的人工成本控制模式呢。对此, 还应提炼出以下三种原则。
2.1 增量控制原则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 便是新员工的引进。
企业根据自身经营发展需要, 将适时引入相应岗位的员工, 其结构包括一线操作人员和中层、高层管理人员。结合我国国情, 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仍然是其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 应严格控制管理人员的引进数量。
2.2 存量控制原则针对在职员工薪酬总额的控制, 成为了存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不难发现, 这也是体现企业履行社会目标与否的关键。实践表明:面对恶劣的市场环境, 企业执行全员范围内的降薪措施是可行的。但在正常环境下, 应严格管控企业管理层的薪酬分配状况。而这一点, 在大型国有企业内尤为必要。
2.3 退出补偿原则笔者对裁员手段表示反感, 但仍理性认为:
其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盎格鲁—撒克逊”市场经济体制下, 员工与企业间只体现为一种契约关系。然而,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和社会文化背景下, 员工与企业间不仅构成了一种雇佣关系, 还呈现出对“家”文化的一种归属。因此, 裁员后的补偿原则应被认真遵守。
3 原则导向下的控制模式
结合以上讨论并在原则导向下, 企业人工成本的合理化控制模式如下所述。
3.1 增量控制模式一般而言, 对于新引进员工不存在工资的再次议价。
因此, 这里的合理化控制主要体现在, 新员工的引进数量和结构上。不难理解, 数量因素将在整体上影响人工成本控制, 而结构因素则在局部上影响。为此, 应建立科学、合规的岗位分析流程。这里笔者还须强调, 为了减少人力资本因专一性而给企业带来的沉淀成本, 企业应与高级专门人才签定相对持久的合约。
3.2 存量控制模式随着现代企业对股权和期权激励手段的广泛应用, 存量控制的重点自然指向企业管理层。
具体而言, 体现为企业高、中层管理者。实践表明, 我国企业利润在分配上向资方倾斜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比控制基层员工的用工成本难度更大, 但对整体人工成本控制的权重也更大。因此, 针对企业基层员工, 应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同步调整他们的福利待遇。
3.3 退出补偿模式业内对于摩托罗拉公司的补偿模
式仍处于观望状态, 从现已宣布的措施来看, 其物质补偿数量似乎还算不错。然而, 建立在员工联合抗议下的补偿措施重构, 这本身就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被动应对。人们似乎并不认为这与人工成本控制有关, 但笔者想说:在社会目标已广泛被企业管理者认可的当下, 人工成本的合理化控制已不单单体现为一种经济现象, 其所释放的外部性也不单单只影响企业本身了。
综上所述, 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4 小结
随着摩托罗拉全球裁员计划的实施, 有关企业人工成本控制问题又一次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伴随着这种人工成本控制手段的实施, 不仅将增大在职员工的负面情绪, 还将削弱企业的社会声誉度。为此, 应从企业增量、存量和退出等三个环节建立起合理化控制模式。最后, 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刘丽霞.改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N].财会信报, 2011, (6) .
[2]李海清.加强供电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 2011, (5) .
[3]尚慧琴.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研究[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10, (12) .
【目标的多元化】推荐阅读:
多元化的文化05-22
多元化的教育07-04
企业的多元化经营05-20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05-25
文本解读的多元化06-03
宁夏文化的多元化07-04
多元化的教学课堂08-10
存在问题的多元化09-15
多元化经营的现状分析08-29
声乐教学的多元化形式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