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的教学课堂

2024-08-10

多元化的教学课堂(共12篇)

多元化的教学课堂 篇1

长期以来,教师执教大多是在奉行着“拿来主义”。每拿到一篇文章,粗粗地浏览之后,便会迫不及待地从教参上去取经,找到教学目标,找到教学重难点,参考相关教案和资料,然后再来合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我亦如此。

一.多角色解读,活而有界

(1) 教师以自我的角色进入文本。这时候的教师,是一位自由阅读者,有自己自由的空间,任意驰骋,收获最真的感动,形成个性的体验。这也应是解读文本重要的第一步。如果我们教师自己都未能很好地进入文本,只懂得利用教参和资料进行情感说教,只会生成伪情感,无法真正触动学生的心弦。就拿教学《祝福》来说吧,若不加琢磨,只读教参,那只会让学生空洞地喊出“祥林嫂,你真可怜”,于其行动,毫无收益,或许当此时犹有许多学生心里正默念鲁四老爷有多封建迷信,有多不屑一顾呢。

(2) 学生角色。阅读角色的不同,阅读体验必然不同,教师也应以学生的角色进入文本,进行换位体验,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站在学生的层面想一想,可能在他们阅读时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了解并分析好学生对文本的“期待视野”,从中获取文本解读多方面的信息,同时也想想学生需要的是什么,这些,往往是教学设计又一新的生发点,是更切合学生理解文本、提高阅读能力需要的切入口。

(3) 作者、编者角色。“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总还是莎士比亚所描写的哈姆雷特的反映。要想成功解读文本,我们必须置身于作者的处境,追溯作者当时写作的背景及其相关的材料、作品等,从而去把握作者之思、文本之志。仍以《我与地坛》为例,若不置身史铁生的身世背景,是无法理解文章的,更无从领悟他那份生与死及对母亲的情意。

作为课本选文中的一篇,我们又需从编者的角度再去思考文本,因为这时候的著作又多了一层意义———教材意义,它同时也要为教学服务,会有一个主体导向。比如,很多老师曾上过的《边城》这一课,编者是把它放在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单元中,那么我们在解读的时候也要从这个角度加以更多的关注和引导,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等。

二.多方式解读,细而有味

(1) 抓文题是一种较为直接的方式。文题是接触文本的第一步,抓住了文章的题目,可以据此大致推测一下文本的内容,想想文题中可能蕴含的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看法及倾向性,从而较快地进入文本内容的解读,为深层次地解读奠定良好的基础。很多优秀的课例《最后的常春藤叶》《听听 那冷雨》《荷 塘月色》等,教师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很好地把握了文题解读在阅读教学中的导向作用,提高了阅读教学的质量。

(2) 抓词句是一种重点处解读方式。比如笔者教学过的课例《老王》,抓住了一个“愧怍”字,轻易地感受到了杨绛先生所要表达的两个不幸者间彼此温暖的情; 《鸟啼》抓住了一些关键性的句子,从容地把文本解读到更深的思考———有关生命的思考:向死而生;韩少功《我心归去》用“归”、“去”两字一气呵成地带出全文的故事情节;再如杨绛看到老王所住破房子时,“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老王没有回答是或不是家,而是说住那儿多年了。

(3) 抓细节是一种以细微处现精神的解读方式。《我心归去》中抓住“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这些细节自然体会觉悟了作者的那种孤独与无聊以及不能离开故乡、不能没有故乡的精神状态。抓主题是一种较为深入拓展的方式。

三.多渠道解读,拓而有度

勤习“诗书”,自信解读。王荣生老师解释文本解读是“你想看什么才能看什么”。要有像郭初阳、赵群筠等老师那样“看到”的能力,首先需要有思想,而思想缘于对生活的思考,缘于厚积薄发的知识积淀。这些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办到,需要经历长期的阅读实践过程。

反思自己,为什么一直以来未能做到如此解读,为什么在个性解读面前会感到迷茫,究其根源,还是能静下心来读书的时间太少,读的书太少了,以致于对本次讲座中赵老师列到的著作是瞠目结舌。回想每逢论文小结之时,总是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也曾信誓旦旦,但总被“忙!挤不出时间”的借口轻易地扼杀。

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诗书才能解文之味。博览群书,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方可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扩大阅读视野,积淀生活体验。至于时间,河南安阳的李桂枝老师说得好,“酒鬼总有时间喝酒,书虫总会挤时间看书的”。试着做做“书虫”,坚持李镇西的“五个一工程”,再去解读文本的时候,相信我们的多元解读文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相信我们的课堂也可以精彩。

多元化的教学课堂 篇2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新课程标准理念的灵魂所在,也就是教学过程要体现“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即是教学过程的平等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和积极的评价者。在此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必将由过去的“主导作用”转向“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合作者。”数学教师将由数学知识传授的主宰者转变为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研究者和评价者。新课程改革,就是“用明天的指导思想,培养明天所需要的人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需要教师在执教中认真思考、研究与实践。

数学教学是“问题的教学”,通过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拓展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探究习惯,发展创新能力。数学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沟通”、“合作”的过程,是平等 “对话”的过程,是形成“认识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三位一体的过程。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有合理、恰当地角色。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对这方面的认识。

一、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关于学习的3个原则值得我们借鉴:

1、如果“头脑不活动起来,是很难学到什么东西的,也肯定学不到什么东西。”作为教师要“放飞学生,放飞学生的思想”;

2、学习东西最好的途径是亲自去发现它,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是自己去探索、去发现;

3、学习动机形成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的课程标准倡导重教学过程,即教师把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注重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精心组织问题教学,把真正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让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地讨论,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加以辨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我引导学生说:“既然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那么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呢?请你用长方体实物模型学具,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先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合作完成。”当学生理解表面积的概念后,急于知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把求法直接告诉学生或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推导出表面积的公式,就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我让学生通过看实物图和平面展开图,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大胆猜想,动手测量,探索尝试计算等。不仅学生自己主动参与了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且也自己探索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式。

二、教师充当一个成功的引导者,积极的促进者

荷兰数学家弗来登塔尔认为:数学教育应该是一个活动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提供自由广阔的天地,在于引导学生探索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创造力。如今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学生很容易从课外资源中获得信息和知识,因此教师的角色要逐渐从信息传递者、讲授者或呈现者逐渐转化为挖掘资源 的向导,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数学中,教师要创造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在教学《轴对称》这节课,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从古到今,数学知识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的计算问题,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感。我们的建筑、周围的布置、很多美的图案等也蕴涵着数学信息。来看看生活中的一些图形都有什么特征?搭配悠扬的音乐,课件慢慢一幅幅展示教材第2页的9幅图形,教师适当给予介绍,最后课件将9幅图缩小定格在一张片子上,音乐停。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境,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了美的感受中。在音乐声中,一幅幅图片呈现出现实生活中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出的美丽的事物和图案,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展开学习,同时让学生在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好事物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合作者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不应是被动的服从关系,应是和谐、互助的合作关系,让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达到互教互学、教学相长之目的。与此同时,它能改变传统教学信息的单向传递和师生间一问一答的双边活动方式,建立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的信息交流方式,给每个 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时空。波利亚说:“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很重要,然而学生想的是什么?却千百倍的重要。”教师要想与学生思维“同频共振”,就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将要学习或正在学习的内容,思学生之所想、答学生之所疑、纠学生之所错、解学生之所难、享学生之所乐、补学生之所忘,在教学中时时处处以学生发展为本。

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说:“一般教师带着一门学科走向学生;优秀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一门科学,并努力使学生和科学融为一体。”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应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学生交流,在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有所认识的基础上,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剖析问题的本质,加深学生对有关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继而捕捉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通过师生的进一步合作,既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动能力,更鼓励激发了学生的无限潜能。

在教学《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这节课时,从开课的情景引入,让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好的各类节目播出时间的分配情况到学习同分母分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再到同分母分数连减的计算方法,以及最后的巩固拓展练习。整个教学过程,我都充分体现了师生共同合作的理念。以学生为主,讨论学生收集的数据,计算师生整理的数据,探讨出题的方式与解题方法,无不体现了教师是一位引导者、合作者。在与学生合作中,利用应用挖掘新知识,在新知中拓展思维。整节课中,问题的提出、解决和新知的发生都自然贴切。

四、创设自主深究的空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数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十分注重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提供大量观察、实验、探索活动的机会,给学习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探究性学习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由“传道、授业、解惑”向“迷惑、激励、求知”转换。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为学生“解惑”、有时甚至需要“迷惑”“学生”,把学生引入“歧途”,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出路。其次,要用好用活现行教材,着眼于创新素质的培养,把陈述性知识转变为探究性素材。第三要更新习题配置观念,根据“跃而可获”的原则,配置具有梯度性的习题,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变“知识巩固”为“知识发现”。

在教学“长方体的棱的特征”这一杯节中,教师给学生准备的材料是开放的,即在16根小棒中合理的选择12根小棒搭建长方体框架,学生在不断的比较、尝试中逐步建立对长方体棱特征的认识。特别是通过教师给予个别小组的学具材料搭不成长方体的“小陷井”,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唤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经历了尝试性操作、理性选择、操作后思考、顿悟等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对长方体的棱的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数学学习方式,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

小学阅读教学课堂的多元化评价 篇3

教師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的素质有关,但更多的是束缚于长期以来的陈旧的、单一的、终结性的评价标准。更为可怕的是这种评价标准已经转化为教师的一种潜在的教学意识,无形的影响着、左右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视角。因此,建立一个符合学生当下实际,能够极大地调动教师关注学生的评价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倡导正确价值观的评价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抛弃了过去那种简单、含糊、平淡、冷漠、单一的评价方式,评价中多了一份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着学生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经验,帮助、激励学生树立自信、挖掘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我们也发现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在某些公开课中尤为多见,教师试图用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唯恐一句否定便使课堂出现冷场,学生也没有了以往怕老师批评的顾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反正说了就能得到表扬,有些学生甚至不顾课文内容,不仔细领悟问题方向,只顾新鲜。而此时,我们教师的评价语是“真好!”“你真棒!”……一味的激励,简单的肯定,极少对学生的回答说“不”字。似乎否定学生的回答就是“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二、发挥评价建构功能

关注学习过程,在贯彻新课程理念时不应只从概念上理解,从形式上改变,应着眼于语文教学的本质,从文本的实际、对学习有困难者,给以点拨,给表现优秀者在表扬的同时,还应帮其反思经验,再提供指引,帮助学生提升,延伸学生思维空间,使每位学生都能主动建构知识、技能与文化心理。这就需要教师们进行建构时发挥评价的判断、提升、延伸功能。

三、要顾及评价对象的心理感受

虽然课程改革的浪潮已经掀起,教师从思想上也已认识到了学习的主体参与与评价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课堂评价中十分注意让学生多参与评价。但过去以师评为主的传统评价模式对学生评价的影响是深刻的,造成了课堂互动式评价的名存实无,只有躯壳没有灵魂,只有形式没有效果。渗透教师的关爱、包容和鼓励,这样就能为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使课堂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殿堂,获得更大的价值的生命超越和个性发展。面对学生对该生批斗式的否定评价,教师能否顾及对象的心理感受,换一个角度引导:“可他比上一次少错了一个字呀!这说明他在进步。”“谁读的比他更好!”用“我们再耐心地听一遍,相信你们会发现他有进步”取而代之,效果又如何呢?

四、学生自我评价的探索

在研究实践的进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三方面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评价中去。

1.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评价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我们尽量采用实物演示、小品表演、课堂游戏等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这些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评价的兴趣,调动起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在学生初步尝试评价的时候,多采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发言流利、声音响亮的同学给予表扬,由此建立起他们评价的信心。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评价的方法后,我们多采用小组竞赛、对组合作、大组交流等多种活动形式扩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释放学生的精神活力,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交往中主动发言,积极交流。

2.给予学生充分参与评价的机会

要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在课堂上就必须保证他们评价的时间。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在课堂上保证学生有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后,教学组织形式呈现多样化,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增多了。在小组内、在班里有了机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而不是去揣度教师期待的标准答案,课堂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引发争论,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奇谈怪论”。作为教师,我们注意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发言,学会放下教师的架子,学会少“讲”多“听”。教师只有学会倾听学生的评价意见,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敢说、敢议。

3.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

要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就必须发挥“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评价的方向,点拨他们评价的方法和要领。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全新的事物,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课堂评价常规。课堂上建立了评价常规,学生评价的内容就更具体充实,更具有针对性。我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大胆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科特色结合起来,创造出多种新的评价方式。如语文学科的识字评价、口语交流评价、美术课的审美评价、计算机课的指法评价、校正评价等等。我们还要求学生学会使用“看法+原因”的评价语式。这样的评价语式不仅让学生讲清楚他的看法,还通过陈述原因清晰地展现出思维的过程。

多元化的教学课堂 篇4

在数学教学中, 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 把数学这门学科的科技魅力、人文魅力充分地展示给学生, 既能丰富课堂的教学资源, 又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 利用认知冲突, 设置情境教学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设置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冲突, 促使学生顺利地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中。比如, 教学时, 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再利用新旧知识间的不同特点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延长学生的有效思维, 把他们的内在驱力激发出来, 让学生主动探究相关的知识。

(二) 设置情境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 在教学“椭圆定义”的相关内容时, 教师可先提问:既然椭圆是扁的, 那么它与哪些点有关联呢?这样让学生带着相关的问题去思考, 锻炼发散思维, 能逐渐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 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学生在实践中遇到困难时, 教师要及时地鼓励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要积极去思考, 勇于请教、创新。即使失败, 学生也要认真总结、分析失败的原因, 或者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去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形成认真、严谨、科学、创新的求知态度。

二、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复杂性, 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材中的很多知识点讲解起来比较枯燥、乏味且难懂, 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费力。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视频以及动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教学中引入多媒体,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数学的教学提供帮助。

(一) 实现课堂教学生活之美

比如, 在组织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时, 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冬修水利的画面, 通过展示让学生体会到筑坝的艰辛, 更加深入地理解堤坝是从坝底向上逐渐收拢的事实。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堤坝的剖面图, 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出堤坝截面后就是梯形, 从而更好地理解堤坝对河水一侧倾斜度比较大的事实。最后, 教师让学生根据梯形的有关性质以及梯形的计算公式, 对筑堤坝所需的土石方进行相关的工程预算, 指导学生把自己所学习的一些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 体会到生活的学问。

(二) 运用多媒体呈现知识, 突出重点难点

比如, 在教学一些重难点知识的时候, 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形象地展示给学生, 把相关的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展示出来, 这样做远比生硬的说教好得多, 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轻松些。

三、课堂提问要讲究策略

课堂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何有效地设置提问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深思的问题。因此, 在具体的教学当中, 教师要通过对课堂提问性的有效设计, 让学生在愉快的、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去学习数学知识。

(一) 进行有效课堂提问的案例解析

在课堂教学中, 课题提问不能只是一种形式, 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师的提问与学生充分思考相结合, 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促进学生间的自主、合作学习, 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 在教学“等比数列的性质”的相关内容时, 教师可以直截了当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虽只差一字, 但完全不同。你们是不是也可以用类比的方法研究等比数列的一些规律呢?这种直接了当的提问引出, 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需要钻研的方向, 排除其他杂乱问题的困扰, 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相关的问题, 提高学生学习该知识点的效率。

(二) 课堂提问还要体现出启发性与探索性

比如, 在指导学生学习“椭圆的标准方程”这节内容时, 在对椭圆的标准方程进行推导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结合知识点设置一些问题:同学们, 你们还知道其他的一些建系方法吗?它们的标准方程又是什么呢?针对这些问题的设置, 教师还可以进行恰当的引导, 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此外, 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在多数学生都觉得比较疑惑处设置问题, 充分把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出来, 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 要想构建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必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讲究一定的教学策略,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 科学地设计并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 时刻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通过有效问题的设置, 帮助学生将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效迁移。同时, 教师还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及时接纳学生的新观点, 让学生的智慧火花在愉快的课堂中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入尽情绽放,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饶英, 李仲良.让质疑探究融入高中数学课堂[J].柳州师专学报, 2006 (1) .

[2]赵锐斌.论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情景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15) .

[3]寇蕾.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知识经济, 2013 (23) .

多元化的教学课堂 篇5

个人简介:杨海旭,男,汉族,1984年04月出生,陕西省淳化县方里镇人,本科文化程度,201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4月参加工作。现任夕阳学区党支部书记兼学区副校长职务。2004年9月至2013年3月在夕阳学区任教,先后担任教育主任,政教主任,副校长,中心校校长职务;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任淳化县城关小学政教主任;2014年10月至今任夕阳学区党支部书记兼学区副校长职务。(其间:2002年 4月至2004年6月在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脱产学习;2007年 4月至2009年6月在咸阳师范学院完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函授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淳化县夕阳学区

杨海旭

摘 要: 课堂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长期以来,在数学课程评价方面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

一、评价主体局限等诸多不足,在实践评价的具体过程中,存在着过分强调学生学业成绩在评价中的作用,过多的强调量化的评价手段,而忽视对定性评价的研究,排斥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参与等问题。数学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关键词:小学 数学课堂 教学评价 多元化

新课标评价总体描述中早已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积极有效的课堂评价是学生与教师教学相长的过程,不仅能够促进教师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够使学生全面的发展和可持续的发展。但在目前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课堂评价的驾驭和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方面还存在着些问题。

一、课堂评价形式简单化

小学数学课堂并不是仅对课本知识的讲解和课堂上目标训练的完成。新课程的教学要借助于多种教学手段和工具来为此服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积极的课堂评价来帮

助学生建立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不能局限于“你是对的!”“你真棒!”“非常正确!”等简单的用语。在评价学生的优秀表现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身体语言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例如鼓励的眼神、表扬的手势、微笑的体态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学生快乐地学习。

二、课堂评价的机械化

在现实的教学中,数学教师课堂评价过程中往往不能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造成对于学生情感方面的忽视,过多地偏重于机械的表扬或批评。小学生是充满着梦想和无数个为什么的教学对象,所以对待这些特殊的教学对象要求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课堂中,在课堂评价中要注入丰富的情感因素,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人性化、关爱式地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过程中一定要精心策划评价的方案和细则,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以免造成实施过程的错乱导致教学活动的失败。

三、课堂评价应以正面鼓励为主,尊重个体的发展

“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面对的是各种情况不同的学生,学生是一群具有各种不同思想的个体,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评价中作为教师不能仅仅采取一种模式来对整个课堂进行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采取差异性评价,并以正面鼓励为

主。学习本身的过程是愉快的、轻松的,教师要让学生的每一个足迹都成为他们成长画卷中美丽的一笔,对学生每一次优秀的表现都成为他们自信的储蓄。

四、在课堂评价中教师应科学地设计课堂

课堂评价是依托于学生为基础,教师课堂设计为载体,以学生的充分发挥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入研究课堂设计技巧,设计一些趣味性探究式教学情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特别是对于儿童所言,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教师的课堂设计是否成功也是课堂教学评价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

五、课堂评价应趋向于导向性及自主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授“鱼”与授“渔”的关系。学生的学习犹如大海泛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将会迷失方向。教学评价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引导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恰当的评价。恰当的评价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是积累自信的砝码;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恰当合适的评价是学生走出迷惑,改正错误的导引。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设计恰当的评价来促成学生自行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路,不能仅用

含糊的评价语言如“你是对的”、“正确”、“你的答案是错误的”等简单的语句来进行评价活动,应当对于出现的状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详细的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点或错误之处,建立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方法的同时,教师也要关注课程评价对学生学习态度带来的影响,方法建立的同时要指引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要把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任务渗透到课堂评价过程中。采用积极正确的课堂评价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简单的例题或习题与思想道德相结合,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品德。只有真正得到了“渔”,才会有源源不断的“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自己的主人,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要学会运用。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要不断锻炼自己的自主能力,并掌握自己发展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合理的评价来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自由的发展。

总之,在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的条件下,只有真正地做好课堂评价才会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不断完善课堂评价的方式和机制,教师才会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取得更好的成效。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杨 海 旭

培训类别:任职资格

多元化的教学课堂 篇6

【摘要】构建和谐多元化的高职高专双语文化课堂不能够只靠教师一方努力,还需要学生贯彻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这样才能够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提升高职院校的学前英语课堂效率。在多元化高职英语教学课堂的构建方面,教师要学会另辟蹊径,要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在双语文化素质提升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多元化的教学课堂 高职院校 学前双语文化 教学

应试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在应试教育的要求下,我国的英语教学对词汇、语法等陈述性知识的积累比较重视,而对于语言综合能力培养等程序性的知识并不重视,最终导致教学课堂的模式比较单一,课堂的教学气氛也逐渐变得沉闷枯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能够灵活的应用英语知识,这样低的教学效率最终会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外语素质不高的情况出现。所以现今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双语文化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我省学前双语文化人才。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多元化的教学课堂在开展之前要将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基础,而教师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和谐关系的关键所在,所以为了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加紧密,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校首先要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教学能力。相关的机构曾经对几个高职学校进行过问卷调查,在调查结果当中,80%的学生会希望教师的素质能力符合与时俱进的特点;60%的学生对教师的职称高低不是很重视,而对于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非常的重视;70%的学生会希望授课教师拥有比较高的学历。这些调查问卷的结果都显示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为了赶上时代的脚步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向学生展现授课热情。教师在备课之前,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评估,摸清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能力情况,这样才能够在备课时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要向学生展现对学生的热爱,在课堂之上不能够带着不良情绪上课,更不能责骂学生来发泄自身的不良情绪。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的每一点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与鼓励,学习中所犯的语言错误,在不影响实际交流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进行责备,尽量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利用商讨的形式进行委婉的纠正。当然,教师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不能够有怕得罪学生的思想,该严格的时候要严格的要求学生的学习,不能为了讨好学生而不指正学生的错误。

2.用心上好每一节课。“学生是课堂主体”这一观念一直是教师必须秉承的,在这一理念的强调下,教师要提供相应的帮助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而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旁辅助,进一步加速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教师在课堂之外的工作时间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仔细的研究,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辅助以自身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迎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此外,教师还要时刻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方法及时的改正,认真的上好每一节课。

二、构建符合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和内容时一定要从宏观上进行,既要将教学大纲的要求考虑在内,还要将学生的接受能力、年龄特征等因素考虑在内,这样才能够设置出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一般在选择教材时,教师首先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形势发展,根据教材设置标准。但是每本书不可能做到真正的与时俱进,总会有一些相对滞后的东西,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踏出教材的禁锢圈,从其他各种媒体资料上选取适当的补充材料来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置工作。例如,在我国流传非常广泛,深受学生喜爱的《中国日报》、《疯狂英语》等读物。

三、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教学有一定的方法,但是却没有固定的方法,教师在掌握学生情况的基础之上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教师在选取教学手段时,勤于思考、大胆创新等特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秉承的,最后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过程中也要学会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进行,尽量避免出现教师只是拿一本书一支笔进入课堂的现象。

教学中,评价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语言学习的评价机制一般都是由语言的学习规律以及特点决定的,开放性是其最主要的特点,所以评价机制一定要显现开放性。在当今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普及,教师应该用形成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文后,应该选取互相交换作文并进行批改的方式进行评价,在这之后教师还要选取一篇作文在课堂上进行示范讲评,最后要求学生自行修改各自的作文,最后再交给教师进行批改。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最终发现将两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以往过于重视结果的现象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学生们开始重视学习的过程,学会享受学习的过程,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双语文化素质。

结语: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动力,学生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在这样的过程中也逐渐的成长,这个过程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非常好的经历。在素质教育大力推广的今天,高职院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也成为了众多教师改革的主要任务,在改革中培养学生更多的学习能力和自主能力,提高双语文化素质,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戴俊霞.人本主义教学法综述[J].国外外语教学,2001(2):17-21.

多元化的教学课堂 篇7

一、模拟情境教学,触动学生身心感受

模拟情境教学,可以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身心感受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以生动的情境,为学生创设轻松自如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历史课堂的魅力。与以往的教学方式相比,在情境教学下,教师可以通过具有个性化的语言解读,让学生们在教学环境中感受到历史知识的精深内涵,从而使得教学气氛自在和谐,学生的思维也更加活跃,为历史课堂教学增添更多的活力。在各种模拟的情境下,历史课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都被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们全身心地进行思考,而且在积极思考中学生的思维和判断力都得到快速提高。例如,在教学“汉字的演变”时,教师可以将汉字的演变过程创设成浏览文字博物馆的情境,通过多媒体视频和图片的形式为学生展示我国各种文字的产生和形成历史以及表现形式,让学生以浏览者的角度去观察各种文字的书写和特征。像这样通过情境模拟,学生有时候需要布置场景,有时候需要扮演角色,有时候还需要进行语言对话的设计,打破了历史课教学原有的各项条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积极性不但提高了,还让课程教学的效率也明显提升。

二、历史故事教学,引导学生开展学习

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历史课,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于历史的了解往往来源于一些历史故事和对历史人物的演绎,未能触及历史真相。初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表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有时学生也难以透彻理解。因此,在教学这类历史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解,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历史内容,从而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历史故事能够将学生的目光有效地吸引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以快乐的态度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历史课导入部分,教师可以以充满悬念而又精彩的历史故事作为课堂教学的开篇。讲到“商鞅变法”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对于商鞅的政绩和生活时代背景基本上不太了解,但商鞅被酷刑五马分尸的故事则会让许多学生感到震惊,同时对商鞅产生了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讲述这样的故事,之后为学生设置一些悬念:商鞅是因为变法失败才被杀吗?他的变法如果失败了,为什么还能让秦国变得强大?如果商鞅变法是成功的,他为什么还会被杀呢?这一系列的疑问,会让学生感到非常好奇,而好奇心则成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历史影视资源教学,帮助学生增强理解

历史学科所包含的内容都是以往发生的,它不可能再现给学生,让其对历史进行分析和理解。因此,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的。而利用历史影视资源进行教学,正好在直观性这一方面弥补了传统讲述教学的不足。影视资源的作用等同于历史故事的讲解,而且影视资源的声音以及画面可以为学生自然地营造出一定的学习情境。因此,可以说影视资源教学结合情境教学与历史故事教学的双重优势。此外,部分历史影视剧、纪录片、专题片等历史影视资源,除了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还具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即使有所出入和艺术加工,这些资源有时也可为学生展现一个个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让学生能够更接近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本身,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四、小组合作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不论是哪一个科目,教育的终极目的都是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学习是目前教师教学常用的方式之一,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和重要性。因此,在初中历史课的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可以表现出同学之间的平等性和自由性,让同学们更加勇于和主动地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的态度,一方面还能在探究的过程中,增加学生关注历史的热情。例如,讲授“‘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搜集目前我们国家实施“一国两制”的具体案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资料查询,对该项政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对政策的实施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历史知识就更加记忆扎实,而且理解深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除了模拟情境教学、历史故事教学、影视资源教学和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之外,教师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还可以利用游戏教学、生活化教学等方式。总之,只要是与教材内容符合,对教学效果有帮助的方式,都可以拿来作为教学手段,这也是多元化教学的核心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志杰.历史课堂教学应有的品质[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8(03).

[2]张海东.巧用多种教学形式打造有效历史课堂[J].中学教学参考,2014(13).

多元化的教学课堂 篇8

关键词:多元化的教学课堂,高职院校,学前双语文化,教学

应试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在应试教育的要求下, 我国的英语教学对词汇、语法等陈述性知识的积累比较重视, 而对于语言综合能力培养等程序性的知识并不重视, 最终导致教学课堂的模式比较单一, 课堂的教学气氛也逐渐变得沉闷枯燥,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能够灵活的应用英语知识, 这样低的教学效率最终会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外语素质不高的情况出现。所以现今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双语文化素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我省学前双语文化人才。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多元化的教学课堂在开展之前要将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基础, 而教师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和谐关系的关键所在, 所以为了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加紧密, 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学校首先要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教学能力。相关的机构曾经对几个高职学校进行过问卷调查, 在调查结果当中, 80%的学生会希望教师的素质能力符合与时俱进的特点;60%的学生对教师的职称高低不是很重视, 而对于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非常的重视;70%的学生会希望授课教师拥有比较高的学历。这些调查问卷的结果都显示出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笔者认为为了赶上时代的脚步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向学生展现授课热情。教师在备课之前,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评估, 摸清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能力情况, 这样才能够在备课时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 要向学生展现对学生的热爱, 在课堂之上不能够带着不良情绪上课, 更不能责骂学生来发泄自身的不良情绪。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的每一点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与鼓励, 学习中所犯的语言错误, 在不影响实际交流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进行责备, 尽量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 利用商讨的形式进行委婉的纠正。当然, 教师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不能够有怕得罪学生的思想, 该严格的时候要严格的要求学生的学习, 不能为了讨好学生而不指正学生的错误。

2.用心上好每一节课。“学生是课堂主体”这一观念一直是教师必须秉承的, 在这一理念的强调下, 教师要提供相应的帮助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 而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旁辅助, 进一步加速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教师在课堂之外的工作时间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仔细的研究, 以学生的学习为主, 辅助以自身的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够迎合学生的认知过程, 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此外, 教师还要时刻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 对教学方法及时的改正, 认真的上好每一节课。

二、构建符合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 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和内容时一定要从宏观上进行, 既要将教学大纲的要求考虑在内, 还要将学生的接受能力、年龄特征等因素考虑在内, 这样才能够设置出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一般在选择教材时, 教师首先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形势发展, 根据教材设置标准。但是每本书不可能做到真正的与时俱进, 总会有一些相对滞后的东西, 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踏出教材的禁锢圈, 从其他各种媒体资料上选取适当的补充材料来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置工作。例如, 在我国流传非常广泛, 深受学生喜爱的《中国日报》、《疯狂英语》等读物。

三、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教学有一定的方法, 但是却没有固定的方法, 教师在掌握学生情况的基础之上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教师在选取教学手段时, 勤于思考、大胆创新等特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秉承的, 最后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过程中也要学会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进行, 尽量避免出现教师只是拿一本书一支笔进入课堂的现象。

教学中, 评价是最后一个环节, 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语言学习的评价机制一般都是由语言的学习规律以及特点决定的, 开放性是其最主要的特点, 所以评价机制一定要显现开放性。在当今的教学过程中,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普及, 教师应该用形成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文后, 应该选取互相交换作文并进行批改的方式进行评价, 在这之后教师还要选取一篇作文在课堂上进行示范讲评, 最后要求学生自行修改各自的作文, 最后再交给教师进行批改。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 最终发现将两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后, 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以往过于重视结果的现象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学生们开始重视学习的过程, 学会享受学习的过程, 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双语文化素质。

结语: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动力, 学生也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教师在这样的过程中也逐渐的成长, 这个过程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非常好的经历。在素质教育大力推广的今天, 高职院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也成为了众多教师改革的主要任务, 在改革中培养学生更多的学习能力和自主能力, 提高双语文化素质, 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多元化的教学课堂 篇9

一、初中语文课堂实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意义

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习度过,因此,应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进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由于初中语文知识的学习以理解为主,语文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参与度,运用巧妙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不同程度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多元化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将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共同促进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初中语文课堂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是重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阅读、写作的锻炼,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达到优质的教学效果。

1. 形成良好的教学关系,合理应用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明确以学生为主体,自身为主导的教学关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真实需求结合起来,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完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文,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一课时,语文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情感出发,加以指导,让学生感知父母对自己的爱意,以学生的情感作为教学主体,加以对文章中心思想的讲解,让学生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明确师生的教学关系,合理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 完善初中语文教学体系,有效拓展教学内容

在初中语文的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课本知识是具有片面性的,因此,需要有效拓展多元化教学,通过课外资料、相关网络知识完善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为初中生讲授丰富的语文知识,也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使得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例如,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师可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杜甫晚期的诗作内容和杜甫晚期的遭遇进行授课,对文章蕴含的情感做出正确的分析。引导学生找出诗歌的中心思想,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提高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构建完善的初中语文教学体系。

3. 丰富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大力改善教学途径

为丰富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多媒体教学、情景式教学等方法融入其中。通过丰富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学习方式,进而提高初中语文的整体教学质量。教师应该结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语文教学模式,分析学生的性格和学习水平,采用最具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使得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具系统性、层次性,全面提高教学效益。例如,在讲授茅盾的《白杨礼赞》时,初中语文教师可结合多媒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白杨树的特点,加深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进而提升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4. 拓宽初中语文教学渠道,丰富学生课外阅读

初中语文知识覆盖面广且综合性强,而课本知识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因此,教师需要打破传统教材的界限,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通过丰富课外阅读,拓宽视野,增长课外知识。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向学生推荐有意义的课外阅读书本,从而提高初中生的学习素养,积极的展开课外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指导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并有效讨论课外阅读的读后感,大胆发表个人观点,达到扩充知识的效果。

三、结语

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应用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体现在形成良好的教学关系,合理应用教学方法;完善初中语文教学体系,有效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大力改善教学途径;拓宽初中语文教学渠道,丰富学生课外阅读,因此,在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大力推广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高秀兰.多元化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职工教育,2014(12):156.

多元化的教学课堂 篇10

近年来,我县依托《数学分层测试卡》,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课题研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丰富评价的内涵,拓展延伸评价的外延,让学生本人、同学、家长、老师参与到评价中,不仅注重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注重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品质, 让评价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激励导向功能, 形成学校特色的数学课堂评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评价,促进学生反思;学生自评,敢于正确对待自我;学生互评,学会互相欣赏;家长评价,打开交流渠道。评价的作用,不单是在学习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一个鉴定性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进行反馈、反思、改进、优化,提高“学”与“教”的效率。“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单一的师评生受、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学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 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为此,我们开展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评价方式。

二、评价内容多元化

评价根据“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个方面内容来展开,评价除了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问题的对错、方法的获得、操作的技巧等外,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形成。如覃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用心与学生交流,不同的学生给予不一样的个性化评语,但都充满了温馨与鼓励,都给学生带来了信心与希望。

三、评价方式多元化

对于《数学分层测试卡》的批改评定,我们每个实验老师都根据各班学生特点,制定多样化的激励评价方式。如覃老师老师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 梁老师则采用无错误评价方式;韦老师用小印章为学生的学习过程留下记忆。此外,还可适当运用实物评价,体态语评价,如眼神、点头、微笑、大拇指、掌声及各种丰富的表情等。通过多样化的激励评价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评价机制多元化

1.考评与活动相结合。

为让天真烂漫的小学生能乐观地面对学习、面对作业,我们把《分层》尝试用活动和游戏形式,以赛代学,学生兴趣盎然,其乐无穷。

2.过程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 。

日常教学中的评价有口头评价、书面评价、专题作品评价等,教师让学生把日常评价获得的“红花”或“星星”汇集起来按其数量的多少转化为更高一级的奖励,采用滚动评价,并在期末评价中得以反映,根据其进步情况给予评定。平时评价与期末评价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发展。

3.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 。

评价不应仅局限于课内, 还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社会人士参与评价,将评价延伸至课外。如让学生分小组用指定数量的人民币到商店、菜场购买秋游所需的食品让售货员评价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考评方式, 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小组中根据自身能力进行角色定位,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深受学生欢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统一评价与差异评价相结合 。

在学习中,我们有统一评价,如期末检测,但更多的是差异评价。因为在基础教育中,考试不是为了选拔,而是孩子再学习的一种方式。我们采取在单元测试和期考笔试中,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可以允许学生重考。当学生的答案比原来更好、更有创见时,我们给予更高的评价。对学困生,允许他们提出开卷或半开卷或请求教师、同学帮助的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业、提问、活动、操作分为不同的档次,此外班级还设立了单项奖、特长奖、进步奖、诚实奖等,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捧着奖状回家。动态的差异评价有助于学生养成根据反馈修正错误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树立自尊、自信和进取心,提高学习兴趣。

多元化的教学课堂 篇11

关键字:多元化;教学媒介;中学化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8

一、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媒介运用的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元化的媒介开始逐渐走入教学课题,促使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本质的突破和改革。而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就是课堂教学,在人教版新课标的教材下,学生也面临着综合素质越来越高的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对于当前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基本以传统教学为主,多元化教学媒介的优势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和运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尤其可见,对于多元化教学媒介在中学课堂运用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多元化教学媒介在中学化学课堂的运用优势

初中化学与多媒体的整合,是从化学教学的实质出发,以学生为本,选取适当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现代教学媒介相结合,能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中的辅助教学,达到优化化学教学的作用。

根据我国中学化学教学的现状分析,根据化学教学的特点,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理论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注重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科学素养,并引导学生学会积极主动的运用理论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注重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学形式和教学媒介的运用和结合。

三、多元化教学媒介在中学化学课堂的运用与研究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多元化的教学媒介逐渐走进课堂,为学生所接受。对于现有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环节较少的现实情况普遍存在。但在人教版课标下,教学理念要求多样化,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为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需要完善现有教学方式,提升教学实效,多元化的教学媒介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选取教材中难以理解、难以实现的教学内容、复杂的化学实验过程,通过媒介将其地、直观地进行再现。并利用多元化媒介的优势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形成结合教材、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教学方式。

(一)运用多元化媒介提升教学实效

化学作为中学生新增的学科,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还要有运用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只凭借传统教学的单一讲解,很难实现预期教学成果。多元化媒介以其独特的优势,能形象生动、直观清晰的呈现出抽象的理论知识、实验反应、元素构成等,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兴趣,了解科学实质。

教材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只能以文字形式呈现化学反应、分子和元素的构成,学生对于知识只能是抽象的理解,但是通过多元化媒介的演示,使得抽象化的概念和理论,以图片、声音、视频等具象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降低了理论知识的难度,也更易被学生所认可接受。

(二)运用多元化媒介反映实验本质

化学实验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元化媒介辅助教学相结合,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实验教学效率,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实验过程中,有些实验无法让学生真实操作,这就体现出多元化媒介运用的重要性。例如:甲醇、二硫化碳、一氧化碳等其本身具有危害性或实验本身会产生有毒物质的实验,以及一些实验容易因操作的错误发生危险,如因加热、冷却易导致容器破裂、有毒气体、液体生成等,这些实验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直观的呈现给学生。虽然不能亲身操作,但是图像的演示,可以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运用多元化媒介完善教学模式

在人教版教材中,对于教学形式的多元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融入多元化教学媒介的化学教学中利用声、像、音等传播媒介全面生动地展示课堂教学内容也正是对这一新要求的更好诠释。教师根据不同媒介的不同作用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及时根据学生反馈的课堂信息,及时调整完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为出发点,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目的。

(四)运用多元化媒介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多元化媒介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不仅体现出新课标下的新举措,也为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学生德育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教师借助课堂环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形成与学生良好的交互式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观察意识、自学判断能力,其次还有利于加深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源于多元化的媒介在中学化学课堂运用的独特优势。同时,多元化媒介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教师依据蕴含着丰富思想教育的教材内容适时的加入到多元化的媒介教学环节中,更易被学生所接受,达到化学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发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作用。

结 语

通过探索实践,可以看出新课标下多元化教学媒介在中学化学课堂运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化学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以学生为本,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利用多元化教学媒介,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也成为新课标下提升化学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教学中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的同时,还要结合现代多元化的教学媒介,在运用实践中完善化学教学模式,最终探索出多元化教学媒介与化学课堂结合的高效教学方法,以此帮助中学化学教育取得新成效,从而为其他院校和学者提供帮助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余敬忠. 在中學化学教学中应用CAI时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3(12):44-46.

[2] 汪宣义. 中学化学素质教育方法初探[J].高等函授学报,2005(S1):291-293.

[3] 康立奇. 新课标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3):123-124.

[4] 庄加荣. 新课改下中学化学教育的优化与调整[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06):49-51.

多元化的教学课堂 篇12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多元化评价

现代教育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评价, 是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自主感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 我在教学中, 主要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的多向交流、互动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使学生树立了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提高学习兴趣,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师评生是激发学生乐学的动力

“内驱力”是指由创造的需要、动机、兴趣等因素构成的、驱动人们不断进行创造的内在力量。在教学中, 应面向学生个体, 有针对性地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情感、动机、态度、自信心、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 (包括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等方面进行适时、正面、积极的评价, 做到:对于思维方法有创新的学生要给予大力表扬;对于学困生要重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 大胆肯定, 及时表扬, 并提出努力的方向;在指出学生不足时要委婉, 不能伤其自尊心和积极性。如:在教学《图像变变变》一课时, 当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找出了从网上下载图片的方法, 他们找出的方法, 有一种是错的。教师这时, 不立即给予否定, 而是给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检查所找出的方法。在检查过程中有同学发现了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及时指出了纠正的意见, 同学们热情地给予掌声。当学生出现错误时, 教师通过随时评价, 不但纠正了学生思维的偏差, 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极好的思考、改正的机会, 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同时也培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二、生评师是增强学生自信的保证

新的评价观要求教师、学生从对立状态转入统一关系, 教师不宜唱独角戏似地评价学生, 而应让学生参与评价, 使评价成为双向甚至多项的活动。在教学中, 本人积极创设生评师的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大胆评价教师, 勇于向教师提问题, 发表独特的见解。如:在教学《E卡传情》一课时, 由于部分学生家里已有电脑, 因此, 教师请有电邮经验的学生一起完成寄电子邮件的方法, 同学们纷纷各抒己见, 然后进行操作, 看看谁最准确最快寄出电子邮件。学生挑战教师, 师生一起活动, 多项交流, 评价、体现了平等、民主、自由、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 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三、生评生是学生互学和手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参与评价, 能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 本人要求生生互评时要做到公平、公正, 既要赞赏同学的优点, 又要客气找出不足。如:在教学《学做小画家》一课时, 我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一个小比赛, 利用工具栏中的工具, 给圆圈涂上红颜色, 看看哪组同学涂得最工整、最快。比赛后, 接着让学生示范涂色的操作, 让学生对本组或其他小组的操作进行评价, 说说:“你认为哪一组的同学操作最好?”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有的说:“我认为第一组的同学操作的最好, 利用颜色橡皮擦涂上红色。”有的说:“我认为第三组的同学操作好, 利用填充工具, 一下子就把颜色涂好。”

在同学们互评后,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肯定了同学们都说得有道理, 既能赞赏别人的发言, 又能客气地指出不足。这样, 学生在互评中, 学会了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学会了从知识、语言表达、创新、情感、态度等方面互相评价、互相欣赏、互相帮助, 课堂气氛热烈,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完善的体现

认知心理学对元认知的研究表明:自我评价是元认知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对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能否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认真地总结各种学习方法, 检查学习活动进行的质量与效果, 直接影响着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因而, 在课的总结阶段, 本人注重创设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因为作为学习者的学生本人, 他对学习的自我感受往往比他人 (包括教师) 更贴切。评价的内容包括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情况、学习态度和情绪情感等方面的评价。本人经常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如:在教学《文章修改》一课的总结时,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有的说:“我觉得电脑课真有趣, 有学又有玩, 学到了许多知识。”有的说:“我能积极发言, 大胆向教师和同学提问题, 跟自己比, 我又进步了!”有的说:“教师表扬我发言大声, 我真高兴!”有的说:“我第一次回答错了, 第二次终于回答对了, 我成功了!”这样, 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做到了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上一篇:拔尿管方法下一篇:行政复议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