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尿管方法

2024-08-10

拔尿管方法(精选4篇)

拔尿管方法 篇1

留置尿管是妇科手术病人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由于传统拔管时常致病人自行排尿时间延长、排尿困难, 拔管后易发生尿潴留, 常用辅助方法为热敷、针灸、诱导等, 但仍有20%的病人需要进行再次导尿[1]。手术本身对病人就是一个比较大的创伤, 手术过后病人的抵抗力也大大降低, 如果我们在拔除尿管后又重置尿管, 不仅增加尿路感染的几率, 还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影响病人康复。妇科术后病人留置导尿管拔除后易引起第一次排尿困难和尿潴留[2,3], 为预防尿潴留的发生, 提高病人自行排尿的机会, 我们采用拔尿管前夹闭尿管, 待尿液充盈膀胱有尿意时拔尿管的方法, 与从前在膀胱空虚状态下拔管的方法对比,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2010年8月接受我院妇科手术的病人200例, 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 (大于60岁的病人除外) 。在拔尿管前随机分组, 实验组100例, 年龄 (40.3±2.5) 岁, 留置导尿时间 (42.4±2.6) h;对照组100例, 年龄 (42.8±2.1) 岁, 留置导尿时间 (41.6±2.3) h, 术前检查心、肾功能, 凝血机制均正常, 均无泌尿系统疾病。两组病人均在麻醉成功后使用14号或16号导尿管留置。

1.1 方法

实验组方法:拔尿管前夹闭尿管, 当病人有尿意时 (一般关闭尿管30min) , 用无菌注射器抽尽球囊内的液体, 拔除尿管;对照组方法:在膀胱空虚状态下即用无菌注射器抽尽球囊内的液体, 拔除尿管。两组拔除尿管后均鼓励病人多饮水。

1.2 观察指标

记录拔除尿管后首次自行排尿的时间及排出的尿量。观察拔尿管后第1次排尿情况:能自行排尿且排出尿量≥100mL为顺利;有报道认为, 当膀胱内尿量达100~150mL时开始有膀胱充盈感, 尿量在150~250mL时开始有尿意, 尿量250~450mL时则引起排尿活动[4]。排尿困难者经采用扶床边蹲坐排尿, 轻叩耻骨上区, 腹部按摩, 热敷, 温水冲洗外阴, 听流水声等措施后自行排尿者为辅助[5]。顺利及辅助均为有效。经采用辅助措施后仍不能自行排尿, 需再次导尿者为无效。

2 结果

实验组拔尿管后首次自行排尿时间 (9.2±1.4) min, 排出尿量 (120±8) mL;对照组 (38.6±16.1) min, 排出尿量 (112±10) mL, 实验组有效99例 (其中顺利96例, 辅助3例) , 有效率99%;对照组有效98例 (其中顺利93例, 辅助5例) , 有效率98%。

3 讨论

留置导尿管的拔管方法与尿潴留的发生密切相关, 拔管方法选择得当可减少尿潴留的发生。排尿生理机制表明, 膀胱空虚时逼尿肌在副交感神经紧张性冲动的影响下处于轻度的收缩状态, 使膀胱内压保持在0.984kPa, 膀胱具有较大的伸展性, 当少量尿液充盈膀胱, 使膀胱内压稍升高后可很快回降。如果膀胱内尿量增加使膀胱内压增加到3.43kPa时, 逼尿肌便出现节律性收缩, 排尿欲望明显增强, 病人有尿意, 但仍可有意识控制排尿[6]。

实验应用自体有尿意后拔尿管的方法促进自行排尿是建立在正常的排尿反射之上, 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和有效排尿反射的建立, 使拔尿管后首次正常自行排尿时间缩短。本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拔尿管后首次自行排尿时间较对照组缩短, 排出尿量增加, 实验组预防尿潴留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本实验是以自体尿液充盈膀胱来刺激排尿反射的, 更符合生理特点, 未破坏导尿的密闭引流系统, 也可减少尿路逆行感染的机会, 进一步减轻病人的痛苦, 更能体现细微之处的人文关怀, 且操作简便、经济, 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佩君, 王锡唯, 钱爱君, 等.留置导尿管拔出前注入红汞预防尿潴留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5) :41.

[2]韩淑贞, 王立祥, 雷联会.术后保留导尿管患者拔管后快速排尿方法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4) :43.

[3]李辉, 肖彩霞, 王秋红.拔除术后留置尿管排尿困难原因及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9) :36.

[4]汪惠才.导尿时机对手术患者尿道黏膜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 24 (6) :63.

[5]宋爱云, 卫东勤.妇科术后留置尿管拔除时机对尿潴留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 2009, 14 (11) :91.

[6]姚泰.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5) :253.

拔尿管方法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住我院的96例留置导尿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患者均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 使用16号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依据拔除尿管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2例, 女26例;年龄63岁~82岁, 平均年龄 (71.6±4.3) 岁;留置导尿时间3 d~12 d, 平均 (6.4±2.3) d;前列腺增生32例, 外科术后31例, 高血压25例, 糖尿病30例, 脑血管病18例, 冠心病27例。观察组患者男24例, 女24例;年龄62岁~81岁, 平均年龄 (72.1±4.5) 岁;留置导尿时间4 d~13 d, 平均 (6.6±2.6) d;前列腺增生34例, 外科术后29例, 高血压23例, 糖尿病28例, 脑血管病19例, 冠心病23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留置尿管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尿管拔除方法

2组患者拔除尿管前均意识清醒,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间歇性夹闭尿管, 定时充盈和排空膀胱, 提高膀胱的反射性排尿功能[2];同时积极自主收缩会阴及肛门括约肌, 进行盆底肌锻炼, 以促进排尿功能。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拔除尿管:开放尿管, 排净尿液, 尿道口及会阴部使用碘伏仔细消毒, 将尿管球囊内的液体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出, 动作轻柔拔除尿管。观察组:在拔出尿管前, 使用庆大霉素溶液 (250 m L无菌生理盐水+庆大霉素8万U) 行膀胱冲洗, 溶液温度保持在37~38℃, 冲洗完毕后再消毒尿道口及会阴部, 其余操作过程同对照组。观察指标, 以拔除导尿管后可以自行排尿顺利者, 定为自行排尿;拔除导尿管后需在热敷、按摩等辅助下排尿者定为诱导排尿;拔管后不能自行排尿, 经诱导后仍不能排尿, 需再次置入尿管者定为再次导尿。拔管成功=自行排尿+诱导排尿。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拔除尿管成功率95.8% (46/48) , 对照组患者拔除尿管成功率为5.0% (36/48) , 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1。

3 讨论

留置导尿在临床应用较多, 而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尿失禁患者, 留置导尿可辅助患者进行膀胱功能的练习;对于休克等危重患者, 留置导尿可如实记录尿量, 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外科手术如泌尿系统手术患者常规留置导尿可探测输尿管是否通畅, 避免术中误伤膀胱, 术后可减轻手术切口张力, 促进切口愈合, 并且有利于引流及冲刷;盆腔内器官手术前留置导尿管引流出尿液, 以保持膀胱空虚, 便于手术操作;而对于前列腺增生以致尿潴留的患者, 留置尿管是直接、有效且简单的对症治疗方法[3]。

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在给予拔除尿管后多发生排尿困难, 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尿潴留, 经改变体位排尿、热敷、诱导排尿等措施后效果仍未令人满意。老年患者由于前列腺增生肥大、合并多种内科疾病以及外科手术术后等因素, 住院期间常需要留置尿管, 该方法虽然有效解决了患者的排尿问题, 但患者在拔管后发生尿潴留较为常见, 可达20%左右[4], 需再次行导尿术者也并不少见, 增加了患者感染机会和痛苦[5]。造成拔除尿管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是膀胱长期处于空虚无尿状态, 张力逐渐消失, 无法兴奋排尿中枢, 造成不能正常进行排尿功能。此外, 较长时间留置尿管可导致尿道感染, 从而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正常排尿。笔者对传统拔管方法进行改进, 在拔管前采用温庆大霉素溶液对患者进行膀胱冲洗, 37~38℃的温度可缓解紧张情绪, 预防尿路感染, 减轻尿道刺激症状;另一方面, 冲洗液可使膀胱充盈, 兴奋排尿中枢, 促使排尿反射恢复。研究结果显示, 采用庆大霉素溶液冲洗的患者拔管成功率明显优于常规拔管患者。因此, 笔者认为, 对于留置导尿的老年患者, 拔除尿管前行膀胱冲洗可促进排尿反射的建立, 有效减少尿潴留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拔除留置尿管后预防尿潴留的方法。方法 对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住我院的96例留置导尿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依据拔除尿管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方法拔除尿管, 观察组给予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溶液行膀胱冲洗后再拔除尿管。观察统计2组患者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拔除尿管后有42例可自行排尿, 4例患者经诱导后排尿, 2例患者发生尿潴留而行再次导尿, 成功率95.8% (46/48) ;对照组患者拔除尿管成功率为75.0% (36/48) , 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对于留置导尿的老年患者, 拔除尿管前行膀胱冲洗可促进排尿反射的建立, 有效减少尿潴留发生。

关键词:老年患者,留置导尿,膀胱冲洗,尿潴留

参考文献

[1]杨爽.老年患者拔尿管前膀胱冲洗预防尿潴留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21) :77-78.

[2]马如姬.护理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15.

[3]于春霞.老年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患者不同型号气囊尿管留置导尿效果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35) :8600.

[4]汪晓芬, 徐贤伟, 张崇兰.预防拔除留置尿管后尿潴留的探讨[J].黑龙江护理杂志, 2000, 6 (9) :2.

拔尿管方法 篇3

1临床资料

产妇年龄18~43岁;孕周37~41周。剖宫产手术指征:持续性头位难产, 胎儿宫内窘迫, 前置胎盘, 均于术后24h拔尿管后, 发生尿潴留, 经护理患者均自然排尿, 精神状态佳。

2护理

主诉不能自行排尿者, 放轻快音乐, 后训练床上排尿, 提供下床排尿环境, 循循善诱, 细心、耐心诱导, 调整姿势, 热敷、按摩下腹部以放松肌肉, 利用物理条件, 诱导产妇排尿 (如产妇下蹲听流水声, 温水冲洗会阴部, 让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放松, 自然排尿) , 成功率达99%。

3体会

尿潴留指膀胱内潴存的尿液不能自行排出, 剖宫产前原因如持续性头位难产、胎头持续压迫膀胱, 使膀胱麻痹;剖宫产术后伤口痛、子宫复旧痛、体位性改变而发生休克等, 这些因素均可严重影响产妇早期下床排尿, 从而产生尿潴留。医护人员应加强业务技术的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的修养, 多与患者沟通, 时刻关心体贴产妇, 多作换位思考, 与产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提供心理支持, 使其产生信任感。加强无菌技术观念, 导尿过程必须避免动作粗暴, 防止导尿管球部拉伤尿道口造成感染。为产妇提供排尿环境, 为解除紧张情绪, 护士可一手放在产妇额上, 一手轻柔抚触下腹, 耐心指导排尿。术后12h定时放尿, 训练刺激恢复膀胱收缩功能。鼓励下床活动, 阐明其重要性, 有利于伤口愈合, 减少肠粘连, 减轻腹胀, 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有利于恶露的排出, 预防感染。早期下床, 可使患者精神愉快, 有利于早期康复。

参考文献

拔尿管方法 篇4

关键词:留置导尿,膀胱冲洗,尿潴留,下腹部,手术

手术病人留置尿管拔除后易发生尿潴留,传统的护理对策为热敷、针灸、听流水声等,但仍有20%左右的病人需再次导尿。我科行下腹部手术留置导尿管的病人,由于留置尿管时间较长,以及手术对膀胱周围的神经有一定的损伤,以往拔管后有30%~40%的病人发生尿潴留,需再行导尿,甚至出现第3次导尿,影响了病人的术后康复。有资料显示,夹闭尿管用自体尿充盈膀胱后再拔尿管可预防尿潴留的发生[1];25%硫酸镁1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膀胱冲洗后拔除尿管可预防尿潴留的发生[2]。2004年3月—2006年8月对下腹部手术后留置尿管病人在拔尿管前用25%硫酸镁1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进行膀胱冲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3月—2006年8月我科行下腹部手术后留置尿管病人96例,男30例,女66例;年龄14岁~75岁;留置尿管时间为72 h~175 h;均使用16号~18号Foley氏导尿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年龄、病情、术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拔出管方法

实验组:拔尿管前放出尿液,排空膀胱,用25%硫酸镁1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行膀胱冲洗,速度为80 gtt/min~100 gtt/min,温度为室温,冲洗完毕后夹闭尿管,待病人有尿意时,用无菌注射器抽尽尿管球囊内的液体,拔尿管;对照组:拔尿管前夹闭尿管,直到病人有尿意时,用无菌注射器抽尽尿管球囊内的液体,拔出尿管。

1.2.2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拔出尿管后第1次排尿的情况。能自行排尿为有效,包括顺利(有尿意时能自行排尿)和辅助(按摩下腹部、热敷、听流水声、针灸等);有尿意者采取辅助措施仍不能排尿者为无效。

1.2.3 统计学方法

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膀胱的生理适应性

正常成人当膀胱内尿量达到100 mL~150 mL时,开始有膀胱充盈的感觉,尿量150 mL~250 mL时开始有尿意,尿量250 mL~450 mL时则引起排尿活动。

3.2 硫酸镁膀胱冲洗的作用

对于下腹部手术病人,手术时对膀胱周围神经有一定的损伤,因此留置尿管时间较长,一般为3 d~7 d,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按摩下腹部、热敷、听流水声、针灸等促进排尿,但仍有一部分病人不能顺利排尿。本研究实验组采用25%硫酸镁10 mL加生理盐水250 mL进行膀胱冲洗,能有效预防尿潴留的发生,其作用原理:①冲洗液在短时间内快速进入膀胱,使之充盈,对膀胱壁产生强烈的刺激,使副交感神经兴奋而产生排尿反射,膀胱内压增高,括约肌松弛,最终引起排尿反射,促进排尿[3]。②膀胱冲洗液中的镁离子、硫酸根离子在膀胱内不被重吸收,能激动M胆碱受体,使膀胱逼尿肌收缩,括约肌松弛,引起排尿反射,促使排尿;同时,由于硫酸镁形成的渗透压作用,能消除尿道黏膜水肿,使尿液顺利排出。

3.3 留置尿管护理

安置尿管时动作轻盈,留置尿管期间妥善固定,防止尿管在尿道内移位,以减轻尿道黏膜损伤。留置尿管期间应每日用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保持尿道口清洁干燥,防止尿道感染[4]。拔管前1 d或2 d对尿管进行定时开放,以训练膀胱的收缩功能。行膀胱冲洗前将尿液排净,以充分发挥硫酸镁对膀胱壁的刺激作用。冲洗时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引流袋每周更换2次为宜[5]。进行心理疏导,解除病人紧张情绪,有利于排尿。

对于下腹部手术留置尿管的病人,在拔管前先行膀胱冲洗后再拔出尿管,可有效预防尿潴留的发生。本方法取材方便、经济,不需再次消毒,其效果满意,无不良反应,病人易于接受,故是一种有效的预防下腹部术后并发尿潴留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钟小蓉.拔除留置尿管的时机对排尿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1999,19(8):36.

[2]郭新晓.硫酸镁预防留置导尿拔管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8):6.

[3]魏瑛琪.拔尿管前膀胱冲洗预防尿潴留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33.

[4]徐军.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相关因素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2):148.

上一篇:厂拌冷再生设备下一篇:多元化的教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