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方法

2024-07-20

耕作方法(通用7篇)

耕作方法 篇1

农业是向人类提供基本生活条件的产业,是人类社会有组织有目的的经济活动,是实现富民强国的基础。所以如何提高农业生产产量,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完成农田耕作的基本任务,解决耕作方法的优化问题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田耕作的基本任务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基础”,“是地球表面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我们农机工作者必须明确认识农艺学提出的对土壤耕作的目的和基本任务,增强机械耕作的科学性和自觉性。

“土壤耕作的实质是通过机械作用,创造良好耕层构造和孔隙度,调节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状况,从而调节土壤肥力因素之间的矛盾”。“土壤耕作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机械作用,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表面状态和适宜的耕层构造,建立土壤中水、气、热因素和环境的动态平衡,控制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和生物化学活性,调节有机质的分解和积累,创造一定的土壤表面状态,有利于蓄水保墒,防止大量蒸发和土壤侵蚀;正确地翻埋肥料;创造适合作物发芽出苗、生长发育相适宜的土壤环境条件,促进作物的个体发育,减轻病、虫、杂草对作物的危害,提高作物对能量和物质的转化率,控制地质大循环和养分还原损失。”

二、几种传统的耕作方法分析

传统的耕作方法即破茬掏墒垄耕作法,是中国人的祖先创造的,起了一定的历史作用。但此种耕法耕层浅,最大耕深10~12 cm,平均耕深不到5cm,犁底层呈三角形,作物根系伸长从横向、纵向都受到限制,因而产量很低。近年来,许多地方出现了耕作技术倒退的现象。严重消耗能源,造成土壤板结现象。

(1) 土伐翻转,地表裸露,无覆盖物,易于造成风蚀。

(2) 湿土上移,造成非生产性损耗。

(3) 作业环节多,机具反复进地辗压,造成土壤团粒结构破坏。

(4) 成熟的草籽翻到土壤底层,造成全耕层感染,留下后患。

(5) 配套农具多,能源消耗大。

(6) 作业后地表不平,坷垃多,留堑沟。

三、深松耕法 (也称保护地耕法)

深松耕法的目的是保护土壤水分,积累有机质,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每隔三到五年对土壤进行一次全面深松,耕深达30 cm, 30~40 cm土层蓄水量增加33 t/亩。建立了巨型的地下水库有利于春季的抗旱、排涝保全苗的农业生产工作。

我县许多乡镇,如新胜乡、大贵镇、建国乡、木兰镇、柳河镇的豆类、玉米等作物都已全面取消传统的作业方法,推广以深松悬耕为主,每隔二三年搞一次深松连片作业的耕作方法。深松耕法的优点表现为:

(1) 土层不翻转,底土留在原处熟化,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作物生长。

(2) 残株留在地表,可减轻土壤风蚀,增加土壤通透性。

(3) 虚实相间的耕层结构协调了蓄水、提水、用地、养地的矛盾。

(4) 草籽留在地表,早春萌发,便于及时消灭。

(5) 减少农具配套数量,节省能源。

实践证明只有认真完成农田作业的基本任务,优化耕作方法,实行全面机械化深松作业,不仅能够解决资源浪费和机械重复作业的问题,而且可以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向第二、第三产业流转,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何采用合理的土壤耕作方法 篇2

农业机械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 根据农艺的要求来选择农机具是非常必要的。下面, 我们就耕整地方面谈一下如何选用农机具及其注意事项。

1.翻耕法

翻耕法是以翻土为主, 同时要求松碎土壤, 通常选用铧式犁。因为铧式犁能将耕层内的上层土壤翻下去, 将下层土壤翻上来, 其作业效果好, 并且还有一定的松碎土壤能力, 但其平地能力比较差。从国内外耕地作业来看, 铧式犁翻耕法占有一定地位, 一般的农用拖拉机通常配有铧式犁。圆盘犁也可以用于翻耕, 但与铧式犁相比, 圆盘犁的翻土能力比较差, 松土、碎土、平土的能力差不多, 但是混土能力要比铧式犁强得多。圆盘犁一般用于特别粘重、潮湿、多草、多灌木和多石头的耕地上。在我国, 由于圆盘犁价格较高, 所以农村应用的比较少。

2.松耕法

在不要求翻土和搅土的条件下, 一般采用松耕法。松耕法分为深松耕法和浅松耕法两种。深松耕法一般采用深松犁;浅松耕法一般采用中耕机。松耕法选用的多为对称式机组。对比翻耕法与松耕法可以看出, 翻耕法能将表层土壤、残茬、杂草、肥料、农药以及害虫等翻埋于底层, 从而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消灭杂草及病虫害。而松耕法, 特别是深松耕法能使土层的疏松程度提高, 利于蓄水渗水和调节土壤的三项比例, 打破犁底层, 利于死土变活和加厚耕层, 能不搅乱土层, 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衍生息, 减少风蚀和水蚀等。可见, 翻耕和松耕两种方法各有特点, 应结合当地当时的条件科学选用。一般的来说, 这两种耕作方法应结合应用, 在间隔时间较长内交替使用, 取长补短。目前, 深松耕法在我国北方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 凡是采用这种耕作方法, 一般增产5%~20%。深松耕法的另一个优点是不仅可以进行田间的全面耕作, 而且还可以进行局部耕作、行间耕作, 所以有可能在作物苗期或生长期内进行耕作, 有利于提高机械的利用率。浅耕法及相应的大型农机具在我国推广应用的不多, 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实践。

3.旋耕法

现在多采用旋耕机。旋耕与翻耕和松耕相比, 其特点是:搅土、碎土功能特别强, 平土功能也是最好的, 但旋耕的特点是耕深不能过大 (10~16 cm) 。

旋耕在我国水田及菜田耕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旋耕虽然消耗能量比较大, 但其作业一遍等于翻耕和耙地两遍工序, 所以, 单位面积的总能量消耗并不高。长期旋耕的地块不利于加深耕层, 土壤易板结, 在水田和菜田以旋耕法为主的条件下, 也有必要交替应用翻耕法和松耕法。

为了充分发挥各种耕法的优点, 取长补短, 有必要研究各种组合耕法。例如, 翻耕和旋耕结合, 采用铧式犁和旋耕部件组成的旋耕犁;旋耕和深松结合, 采用旋耕机和深松铲组合的深松旋耕机;深松法和翻耕法结合, 采用铧式犁和深松铲的组合可实现耕层上部翻土、下部松土, 发挥了翻耕和松耕的优点。这些组合可以采用复式机组的形式, 也可以采用联合机组的形式。但应指出, 这些组合往往增加了机组结合的复杂性, 增加能量的消耗。

4.免耕和少耕法

耕作方法 篇3

农田保护性耕作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耕作的新的农业生产技术, 其核心是在保证种子发芽的前提下, 通过少耕、免耕、化学除草、地表微地形改造技术及地表覆盖、合理种植等综合配套措施, 从而减少农田土壤水蚀、风蚀, 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并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农业技术[1,2]。

保护性耕作适应性是指保护性耕作技术或方法适合客观条件和内外部各种需要, 并与之保持一致、协调发展的能力。

对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的目的, 通过对影响保护性耕作效果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和客观评价, 为准备进行保护性耕作试验和推广的地区快速、科学地选择合理的耕作模式提供依据。但是, 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善的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式选择方法, 因此加强适应性指标体系和模式选择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对不同地区保护性耕作模式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1构建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适应性评价, 是评价某一系统与另一系统或大系统的某一分系统与大系统的相适应问题, 需要采用系统工程的观点从整体上多方面地进行评价。目前常用的适应性评价方法有:专家评价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等。专家评价法简单方便, 易于使用, 但是主观性太强;人工神经网络法具有自组织性和自适宜性, 但其本身是一个黑箱系统, 各参数的物理意义不明确;主成份分析法能够消除指标间信息的重叠, 但过分依赖于客观数据;层次分析法能够把问题层次化, 但评价结果很大程度上由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突破了精确数学的逻辑和语言, 能够较好地解决综合评价中的模糊性 (如事物类属间的不清晰性, 评价专家认识上的模糊性等) , 适宜于评价因素多、结构层次多的对象系统, 能够对涉及模糊因素的对象系统进行综合评价[3,4]。

保护性耕作适应性本身也是一个模糊概念, 评价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适应性等级的综合定级划分上, 基于此,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保护性耕作的适应性进行评价。

为了使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实用、完善, 在体系构建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5]: 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等。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 如图1所示。

2 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2.1 适应性评价指标的选取

根据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特点, 在查阅相关文献及听取多名专家经验和意见的基础上, 依据显著性、实际性、区域性及可操作性等指标选取原则, 从耕作与播种、播种后地表形式、秸秆覆盖方式等3个方面, 选择对保护性耕作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构建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如图2所示。

2.2 适应性评价等级划分

适应性评价指标是用来测量和评价免耕、浅松、深松、平作、垄作、碎秆覆盖、整秆覆盖、留茬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否适应的工具和手段, 这些指标具有计量性、具体性、时间性等特点。本文根据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实践, 依据专家意见及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的研究基础, 将保护性耕作不同技术或方法的适应性分为5个等级, 分别为I, II, III, IV, V 5个等级。其中, I级表示该技术或方法的适应性最好, 即在该地区最适合采用此类保护性耕作技术;V级表示适应性最差, 即在该地区无法采用此类保护性耕作技术或者方法。

2.3 评价指标类型一致化与无量纲化[6]

保护性耕作技术或方法适应性评价指标可分为4种类型:效益型指标、成本型指标、中间型指标、区间型指标。效益型指标取值越大, 保护性耕作某项技术或方法的适应性相对越好;成本型指标则是取值越小, 适应性相对越好;中间型指标取值越居中, 适应性相对越好;区间型指标的取值居于某一确定区间时, 则适应性相对越好。为了更加科学便捷地评判综合评价函数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适应性的关系, 在进行适应性评价之前, 需要对评价指标的类型进行一致化处理。

x为指标X的值, M为指标X的允许上限, m为指标X的允许下限, (p, q) 为指标X的最佳区间, 当指标X分别为成本型指标、中间型指标和区间型指标, 可以通过以下变换将其转化为效益型指标X*。当指标X为成本型指标时, 令

X*=M-X (1)

当指标X为中间型指标时, 令

当指标X为区间型指标时, 令

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指标涉及范围较广, 各种指标的单位和量级差异性很大, 因此将指标类型统一成效益型指标后, 需要对统一后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从而解决指标的不可公度性。无量纲化是通过数学变换来消除原始指标的单位和量纲的影响, 也称作指标数据标准化。本文采用最常用的“中心化”方法对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设xij为第i个样本的第j个指标值, xj和sj分别为第j个指标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无量纲处理后, x*ij的均值为0, 方差为1, 则

xij*=xij-xjsj (4)

2.4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7,8]

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体系是对保护性耕作的不同技术、方法和模式的合理抽象与模拟, 各个指标对系统的贡献大小是不同的, 用权重表示。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很多, 本文运用三标度法对所有指标进行两两比较, 构建了模糊一致性矩阵, 一方面增强了判断矩阵的逻辑性, 避免了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另一方面降低了专家的判断难度, 使指标权重的确定不仅科学合理, 而且简单易行。设B1, B2, …, Bn是目标A下的同一层次的n个指标, Bm是第m个专家运用三标度法建立的比较矩阵Bm, 设参与评分的专家有s个, 则可以得到s个比较矩阵, 即

Bm=|1bm12bm1nbm211bm2nbmn1bmn21|m=1, 2, s (5)

bmij={2BiBj1BiBj (i, j=1, 2, n) , bii=1 (i=1, 2, , n) 10BiBj

计算各指标的重要性排序指数ri, 第m个专家的排序指数为rmi, 综合s个专家的意见, 得到专家综合意见ri。则

rmi=j=1nbmiji=1, 2, , n (6)

ri=sm=1srmii=1, 2, , n (7)

各个指标重要性排序指数的大小反映了指标间的重要程度关系, 如果ri>rj, 表明因素Bi比因素Bj重要, 如果ri=rj, 表明因素Bi和因素Bj同等重要。

ri进行数学变换, 可得到模糊一致性矩阵R, 即

rij=ri-rj2 (n-1) ×2+0.5i=j=1, 2, , n (8)

R=|0.5r12r1nr210.5r2nrn1rn20.5|i, j=1, 2, , n (9)

用方根法求得矩阵R的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AB= (wB1, wB2, …, wBn) 即为指标B1, B2, …, Bn相对于目标层A的权重。

3 保护性耕作模式选择

保护性耕作模式是由不同的技术或方法组合而成, 每一组技术或方法可以看作是一组独立方案或者是一组互斥方案。所谓独立方案是指各个备选方案是独立的, 任何一个方案的取舍都不影响其它方案取舍的一组方案, 因此在独立方案情况下, 保护性耕作技术或方法的取舍仅仅取决于该技术或方法自身的适应性。所谓互斥方案是指互相关联、互相排斥的方案, 即一组方案中的各个方案彼此可以互相代替, 采纳方案组中的某一方案, 就会自动排斥这组方案中的其他方案, 即互斥方案具有排他性。在多个互斥方案比较决策的情况下, 保护性耕作技术或方法的取舍是在每一个入选方案的适应性满足条件的前提下, 比较各个方案的优劣, 从若干备选方案中最终选出一个最优方案的过程。

在独立方案决策情况下, 根据以上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的结果, 在适应性等级达到III级或优于III级条件下, 选择所有符合条件的技术或方法组合为适合当地的保护性耕作模式, 此时可以得到若干组符合条件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例如, 可能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包括:垄作免耕碎秆覆盖, 平作免耕留茬覆盖, 平作浅松碎秆覆盖, 垄作深松整秆 (倒秆) 覆盖等模式。

在互斥方案比较决策情况下, 根据以上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的结果, 在适应性等级达到III级或优于Ⅲ级条件下, 选择最佳的技术或方法组合为适合当地的保护性耕作模式, 此时得到唯一的、最优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模式。

1) 耕作与播种模式选择:

根据免耕播种、浅松播种、深松播种等3种方式的适应性得分和等级, 选择出最佳的耕作与播种方式。当3种方式得分相当时, 基于成本与劳动力节约的原则, 应优先选用免耕播种方式。

2) 播种后地表状况选择:

根据垄作与平作的适应性评价结果, 选择适应程度高的方式, 当两种方式的适应性相同时候, 基于成本与劳动力节约的原则, 优先选用平作模式。

3) 秸秆覆盖方式选择:

根据碎秆覆盖、整秆 (立秆) 覆盖、整秆 (倒秆) 覆盖、留茬覆盖等各种秸秆覆盖方式的适应程度大小, 选择最佳的秸秆覆盖方式。当各种秸秆覆盖方式的适应性相同时候, 基于土壤改良与成本节约的原则, 优先采用整秆 (立秆) 覆盖方式。

4 结论

1) 构建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有利于科学、快速地评价耕作与播种、播种后地表形式、秸秆覆盖方式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或方法的适应性。

2) 采用三标度法确定适应性评价指标权重, 科学合理, 简单易行;对指标重要性排序指数进行数学变换后得到模糊一致性矩阵, 无需进行一致性检验。

3) 根据适应性评价结果, 区别独立方案和互斥方案两种情况, 有利于选择适当的保护性耕作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海林, 高旺盛, 陈阜, 等.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10 (1) :16-20.

[2]赵海涛, 师帅兵.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益分析[J].农机化研究, 2006 (8) :74-76.

[3]潘家财.基于模糊综合和模糊推理的搜救系统适应性评价[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 2003.

[4]刘明亮.云理论对粗糙集方法的改进—以土地适宜性评价为例[D].武汉:武汉大学, 2004.

[5]唐丽华.区域森林主要灾害与空间结构关系的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6.

[6]陈英义.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以海州矿为例[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08.

[7]祁兴会, 陈晓楠, 邱林, 等.基于三标度法的模糊物元模型在湖泊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节水灌溉, 2007 (3) :38-40.

[8]沈晓娟, 徐向阳.基于三标度法的区域水资源综合评价[J].水资源保护, 2006, 22 (4) :36-39.

带状耕作制及带状耕作机具 篇4

带状耕作制是保护性耕作制中的一种, 是优越性比较突出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有的机构或学者把它归类于免耕, 但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免耕, 严格来说只是少耕, 是免耕和垄作的一种变形, 这种耕作对土壤表层的搅动不到1/3。带状耕作既兼顾了“免”, 又兼顾了“耕”。“耕”的优点是疏松土壤、提高地温、消灭杂草, 缺点是作业成本高, 不利于水土保持;“免”的好处是利于防止水土流失、节省作业成本, 缺点是不利于表层土壤升温和散发多余的水分, 尤其是在湿凉土壤条件下。带状耕作具有完全耕作和免耕的双重优点。

从轮作角度讲, 带状耕作比较适于连作, 或是大豆茬种玉米 (如果后茬作物的行距与前茬作物的行距相同就更好了) 。从土壤条件方面讲, 带状耕作比较适应冷凉、排水不良的土壤。

2 带状耕作的作业方式

带状耕作, 就耕整地而言, 只用适宜该耕作制的机具作业1遍, 不再进行其它耕整作业。耕作形式是, 只耕作播种带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苗带) , 其余区域 (行间) 完全不耕。具体地说就是, 在地表覆有大量秸秆残茬的耕地上, 机具在对应日后播种的播行区域, 即一个狭窄的条带, 将覆盖在地表的秸秆残茬移开, 并耕作这一条带的土壤, 行间保持原覆盖状态不变。一般来说, 在进行带状耕作的同时, 将肥料施在耕作带中。日后播种时, 种子就播在这个耕作带中。耕作带宽15cm左右, 深10~20cm;有的再配以划刀往耕层下划出又窄又深的沟, 沟深30~40cm。作业后的耕作带呈一条土埂状。

3 带状耕作的优点

a.耕作的残茬被移开后, 利于播前土壤升温。

b.对于排水不良的地块, 有利于播种区域土壤变干。

c.将肥料施在了适宜的位置, 利于养分吸收。

d.耕作后的条带利于播种作业以及出苗和生长。

e.耕作带病害轻。

f.非耕作区域保持秸秆覆盖状态不变, 也没有任何土壤扰动, 利于水土保持。

g.机械作业量小, 节省能源和人力。

4 带状耕作的作业时机

带状耕作可以在秋季作业, 也可以在春季作业, 但多数采用秋季作业。在秋季进行带状耕作的相对优点是, 秋季作业时略微培起的无残茬土壤带可以在春季早开始升温和变干爽, 为及早播种创造良好的种床。如果秋整地时间不足, 在春季播种前进行也可以。

5 带状耕作的作业机具

带状耕作是一个包含许多变形的通称, 前面对带状耕作作业方式的描述也是概括性的, 实际上各地实行的带状耕作是多种多样的, 所以用于带状耕作的作业机具也是多种多样的。

概括地说, 带状耕作的基础设备是一个重型通用机架, 在机架上安装划行器、圆盘切刀、耕土施肥铲 (刀) 、覆土圆盘 (也叫合墒器) 。工作在前面的圆盘切刀先将秸秆残茬切开, 防止堵塞;跟在后面的耕土施肥铲 (刀) 对耕作带进行土壤耕作, 同时将肥料施在耕作带中;最后的覆土圆盘 (合墒器) 对耕作条带土壤进行整形, 也就是防止耕松的土壤散落到行间非耕作区域。机械作业后, 留下的是一条条小土埂。

耕作方法 篇5

一、主要做法

(一) 强化组织建设。

阳谷县积极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作为一项重要农机工作来抓, 成立了由农机推广站、农业技术推广站、植保站、土肥站的技术专家及示范区农机站负责人为成员的技术实施指导小组, 负责技术的宣传发动、技术培训、机具演示、调试检修、跟踪服务、作业面积核实、技术指导等工作, 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基础。

(二) 实行优惠政策。

阳谷县根据实际情况, 认真做好规划, 将示范任务下达到示范区乡、村, 以合同的形式落实到农户和机手。2007年起统一租赁机械用于示范区及示范点, 召开现场会示范推广, 调动了示范区农户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积极性。

(三) 搞好对比试验。

在每个重点示范区各设立40余亩、其余乡镇示范点各设立10余亩的对比试验田, 进行同田试验比较。对确定的试验田, 统一联系供种, 统一安排机车作业。为采集第一手资料, 派专人对试验地块从播种期到收获期进行全过程观察。麦收前, 聘请农业局专家和技术人员对示范区多处保护性耕作对比试验田进行了测产, 平均亩增小麦22公斤。

(四) 加大宣传培训。

组织人员编印了《保护性耕作知识问答》, 刻录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光盘, 发放到全县18个乡镇、办事处以及示范区各村民手中。举办培训班, 组成技术宣讲团, 深入到乡镇、村庄宣讲, 解答有关技术问题。

二、实施保护性耕作取得的效果

(一) 干部群众的认识明显提高。

通过示范区的使用效果向全县广泛推广, 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此项技术的认识不断提高, 解决了农业生产上的许多突出问题。

(二) 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迅速。

通过项目实施, 新增了一大批新型农业机械, 促进了玉米机收和秸秆还田机械化的发展, 玉米机收面积达到5.4万亩, 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由2005年的18万亩增加到30万亩。

(三) 节本增产效果显著。

保护性耕作技术简化了农业种植机械作业程序, 减少了施肥、耕、旋、耙、整地等多道工序, 减轻了农业生产劳动强度, 缩短了农时, 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小麦免耕播种时化肥深施, 每亩节省化肥投入10~27元, 平均亩增产小麦22公斤。同时, 还培养了一批农机专业大户, 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 社会与生态效益初步显现。

保护性耕作技术使作物秸秆得到有效利用, 形成肥沃的腐殖质层, 增强了土地的蓄水、保墒、调温能力, 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 培肥了地力。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认识问题。受传统观念和耕作习惯的影响, 群众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识不够全面, 片面的把免耕播种或秸杆还田等单项技术的应用看作保护性耕作技术, 农民在没有看到保护性耕作明显效果的情况下, 要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 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二是资金不足。受农药、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购买力低, 购机补贴政策和政府扶持力度尚不能满足农民对保护性耕作机械的需求。

三是技术问题。由于小麦免耕播种后形成沟背, 第二年播种玉米或追肥时既难作业, 又不能保证作业质量, 影响秋季玉米秸杆还田质量。

四、下步工作建议

(一) 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作用。

加大对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投资力度, 建立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 让广大农民亲自感受、亲眼看到新技术的优势。

(二) 加大投入。

在目前农村经济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 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要借助相应的优惠政策, 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 增加作业补贴, 促进该项技术的推广普及。

(三) 加强宣传发动。

宣传引导是推广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手段。要通过参观学习、现场示范、技术培训、典型带动等一系列方法对农民进行宣传引导, 让农民在思想上行动上由自发到自觉, 逐渐转变观念。

(四) 搞好技术培训。

耕作方法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桑品种。桐乡青, 1988年栽植, 中干拳式, 生长势中等, 栽植密度每667m2桑地面积600株[3,4]。

供试桑园。盐溪乡桑园, 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如表1。

※调查土层深度:40cm

1.2 试验设计

试验根据耕作方式的不同分设8个处理区 (表2) 。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 共24个试验小区, 每区桑树100株, 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同一时间分别调查相同土层深度的土壤理化性状、杂草覆盖率及根系分布, 并就此做一个比较。调查数据统一用Duncan's新复极差测验法进行分析比较, 百分率均作undefined转换。

※冬耕深度:20~25cm;春耕深度:10~15cm;夏耕深度:10~15cm。

1.3 土样测试与分析

土壤有机质用H2SO4-K2Cr2O7外加热法测定;土壤全氮量用半微量开氏法 (H2SO4-CuSO4-Se蒸馏法) 测定;土壤速效磷用0.5mol/LNaHCO3法测定;土壤速效钾用1mol/LNH4OAC浸提, 火焰光度计法测定;pH值用pH计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①调查时间:2月20日;调查土层深度:40cm;②表中数据系平均数, 下表同;④表中大小写英文字母分别表示达5%和1%水平差异显著性, 下表同。

通过表3可知

①有机质。

冬耕、春耕各1次 (B) 和冬耕、春耕、夏耕各1次 (C) 及免耕种植 (CK) 与冬耕1次 (A) 和春耕1次 (D) 及夏耕1次 (F) , 夏耕、冬耕各1次 (G) 差异显著;

②全氮。

冬耕、春耕各1次 (B) 和冬耕、春耕、夏耕各1次 (C) 及 免耕种植 (CK) 虽与春耕、夏耕各1次 (E) 无明显差异, 但与冬耕1次 (A) , 春耕1次 (D) 及夏耕1次 (F) 差异显著;

③速效磷。

免耕种植 (CK) , 冬耕、春耕各1次 (B) 及冬耕、春耕、夏耕各1次 (C) 与春耕1次 (D) , 春耕、夏耕各1次 (E) 及夏耕1次 (F) 差异显著;

④速效钾。

各处理区无明显差异, 最高的是冬耕、春耕、夏耕各1次 (C) , 最低的是夏耕1次 (F) ;

⑤杂草覆盖率。

免耕种植 (CK) 与冬耕、春耕各1次 (B) , 冬耕、春耕、夏耕各1次 (C) 及春耕1次 (D) 差异显著;

⑥pH值。

免耕种植 (CK) 和冬耕、春耕、夏耕各1次 (C) 的pH值在各处理区中居中;

⑦根系分布。

以冬耕、春耕各1次 (B) , 冬耕、春耕、夏耕各1次 (C) 及免耕种植 (CK) 为最。说明免耕种植与每年耕作2~3次对冬季桑园土壤性状的影响较大。

2.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桑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①田间持水量调查土层深度:25cm;②表中大小写英文字母分别表示达10%和1%水平差异显著性

通过表4可知, 冬耕、春耕各1次 (B) , 冬耕、春耕、夏耕各1次 (C) 及免耕种植 (CK) 在土壤物理性状及桑树生长方面都优于其它处理区。说明每年耕作2~3次对桑园土壤物理性状及桑树生长发育的影响较大。

3 小结与讨论

3.1 耕耘是桑园土壤管理中的基本措施, 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 但也能带来负面影响如伤根等;免耕种植作为省力化桑园管理措施之一, 可在改变土壤团粒结构的前提下保证桑叶产质量及土壤理化性状, 但也能带来负面影响如杂草生长较快, 比较厉害, 必须结合化学除草 (除草剂) 的使用方能发挥其作用。

3.2 在桑树生长的过程中, 某部分或某一器官的形成和生长, 都不是独立进行的;桑园各种田间作业都会使原有的协调关系遭到破坏, 引起建立新的平衡;桑树生长对各种生态因子都有一定的要求, 必须了解当地自然条件的特点, 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 合理解决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矛盾, 为促进枝叶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王仕琦.陈继久.桑园不同耕作方式与免耕种植的比较试验.1.不同耕作方式对春季桑园的影响.[J].四川蚕业.2012.40 (3) .15-17

[2]王仕琦.陈继久.桑园不同耕作方式与免耕种植的比较试验.2.不同耕作方式对夏秋季桑园的影响.[J].四川蚕业.2012.40 (4) .11-12+32

[3]陈继久.王泽林.桑树栽植密度与产叶量的关系.[J].四川蚕业.2002.30 (4) .51-53

浅析保护性耕作 篇7

一、保护性耕作是农业耕作技术的第四次革命

保护性耕作是人类由不耕作到刀耕火种, 由刀耕火种到汉代发明铧式犁进入传统人畜力耕作, 由传统人畜力耕作到传统机械化耕作后的又一次革命。前三次革命人类都是通过耕作干预自然, 带来农业生产的一次次飞跃。特别是机械化的发展, 人类掌握了强有力的耕作工具, 成为“自然的主人”, 可以随意改变土地的原有状态, 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但是人类和自然的矛盾也愈来愈突出。比如耕翻作业除掉地面残茬、杂草固然有利于播种, 但同时也破坏了对地面的保护, 导致土壤风蚀、水蚀加剧;旋耕切碎土壤, 创造了松软细碎的种床, 但同时又消灭了土壤中的蚯蚓与生物, 使土壤慢慢失去活性。耕作强度愈大, 土壤偏离自然状态愈远, 自然本身的保护功能、营养恢复功能就丧失愈多, 要维持这种状态的代价就愈大。近几十年来, 我国机械耕作活动增强, 农作物产量大幅度上升, 但河流泛滥、沙尘暴猖獗、土壤退化、作业成本上升也是不争的事实。保护性耕作取消铧式犁翻耕, 在保留地表覆盖物的前提下免耕播种, 以保留土壤自我保护机能和营造机能, 是机械化耕作由单纯改造自然到利用自然、进而与自然协调发展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变化。

二、保护性耕作的起源

20世纪初, 随着加利福尼亚发现黄金, 美国拉开了西部大开发的序幕。机械化翻耕土地, 加快了土地开发, 获得了几十年不错的收成。但由于植被破坏, 导致了一场震惊世界的灾难。

从1931年开始, 持续的干旱、疏松的地表, 在狂风袭击下, 大量表土被吹走, 沙尘吹进人的眼睛、鼻孔, 人们呼吸困难;几千年才形成的沃土, 瞬间被吹得无影无踪。1935年5月一场“黑风暴”, 从土地植被严重破坏的美国西部刮起, 连续3天, 横扫美国2/3国土, 把3亿多吨土壤卷进大西洋。仅这一年, 美国毁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耕地, 冬小麦减产510万吨。这就是震惊世界的美国黑风暴 (我国称为沙尘暴) 。在此期间人们生活极其困难, 食品奇缺。牲畜缺少草料, 瘦弱不堪。大量的动物直接死于沙尘暴, 肠胃内充满了沙土。沙尘暴还导致大范围的肺炎, 堪萨斯州死亡的人口中, 1/3死亡于沙尘暴引起的肺炎。到1953年末, 人们彻底绝望了, 大平原南部各州, 超过1/4的人离开家园, 远走他乡, 寻求生路。东海岸的各大城市, 如纽约、芝加哥都遭受了沙尘暴的袭击, 每年有1200万吨的沙土刮到芝加哥, 相当于芝加哥每人4吨尘土。经过多年的磨难, 美国人终于明白是自己错误的耕种方式招来的后果。土壤学家、农学家、农机专家共同努力, 总结研究开发出了保护性耕作法。经过数十年的努力, 保护性耕作和植树、种草措施一起, 有效地遏制了沙尘暴的再度猖獗。同时发现, 保护性耕作减少径流、减少蒸发, 有效地增加土壤贮水量, 提高作物产量。

三、保护性耕作的概念及内涵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指以保护农田表面土壤为目的, 采用机械化耕作手段, 将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后均匀抛洒在地表, 然后实施机械免 (少) 耕播种, 以改善土壤结构, 培肥地力, 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 减少水蚀、风蚀, 节本增效, 防止水土流失, 保护生态环境,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是建设生态农业的一项先进耕作技术。与传统耕作方法相比, 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降低机械进地次数和耕翻次数, 减小耕作对土层表面的破坏,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从而达到提高产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保护性耕作是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 它的前身叫“免耕法”,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推广的扩大, 发现免耕只能适应部分土壤和自然条件, 1980年以后改称保护性耕作法。2002年我国农业部为了使广大农民容易理解, 按照保护性耕作的内涵和目标, 将其定义为“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耕作, 并将作物秸秆覆盖地表, 以减少风蚀、水蚀, 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四、保护性耕作发展概况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旱地耕作法, 主要包括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施肥、以松代翻、控制杂草等4项内容。其核心是免耕播种, 主要作业均使用机械来完成。保护性耕作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目前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已基本采用了以机械为支撑的保护性耕作。我国北方地区一直沿袭传统的以铧式犁翻耕土壤、裸露休闲耕作法, 由于实行深耕细耙, 破坏了土壤结构, 降低了土壤的水肥含量, 裸露的耕地表土也加剧了沙尘暴的肆虐。中国农业大学课题组在山西省经过近9年的连续试验研究, 初步研究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试验结果显示, 保护性耕作技术与传统耕作技术相比, 可降低地表径流60%左右, 减少土壤流失80%, 减少大风扬沙60%;同时可以增加休闲期土壤储水量, 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减少作业工序, 增加农作物产量。

近年来, 农业部在北方地区推广“保护性耕作”项目, 通过重点建设核心项目区, 并结合国家实施的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生态建设措施, 使我国北方旱作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状况有望得到改善。我省从2003年推广示范保护性耕作以来到2010年底, 全省保护性耕作示范面积达到7.394万公顷, 免耕播种面积达到10.8万公顷, 实施县区已发展到35个。我省农机部门实施9年来, 各地因地制宜, 初步探索形成了农民易接受的简便易行的技术路线和配套机具, 积累了丰富的实施经验,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五、全面推广保护性耕作建议与对策

㈠建立长效投入机制首先, 各级政府要把发展保护性耕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 纳入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 建立保护性耕作建设基金, 扶持建设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其次, 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周期一般为5年~10年。因此, 推广保护性耕作不可能一蹴而就, 对已经建立起来的示范点, 更要注重后期投入, 保障示范点健康持续发展。

㈡建立市场培育机制在建立保护性耕作示范点的过程中, 正确处理行政推动与市场拉动的关系, 注重市场的培育, 通过行政推动, 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市场培育, 增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后劲。

㈢建立宣传培训机制在政府的支持下, 分期分批对乡镇领导、村干部和农民骨干进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知识培训, 更新观念, 提高认识, 使他们成为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推进力量, 以保护性耕作知识的大培训, 促进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大推广、大普及。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书刊、杂志、网络等宣传媒体, 利用农闲时节、科技下乡之际, 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立体式宣传, 大力宣传保护性耕作的重大意义、方针政策和先进典型, 广泛宣传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途径和实施措施, 引导农民转变传统耕作方式。

㈣建立发展长效机制保护性耕作技术对我省广大农民来说依然是一项新技术, 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与传统相比有较大的不同, 尤其是在秸秆覆盖条件下完成免耕少耕播种任务难度较大, 对机具和农机手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培育和发挥农机户或农机化服务组织的作用是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各地要充分利用现有政策、项目资金和技术支持, 积极培训和发展一批农机专业化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 开展保护性耕作社会化服务, 不断构建保护性耕作发展的长效机制。

摘要:作者介绍了保护性耕作的起源及发展状况, 对其定义及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提出了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对策, 以期大面积推广这一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型耕作技术。

上一篇:水生生物学下一篇:国外总承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