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多元化评价

2024-06-29

语文教学的多元化评价(精选12篇)

语文教学的多元化评价 篇1

摘要:整个教学活动始终会贯穿着评价行为, 评价行为不只是存在于教学活动的某个环节。尽管“评价”一词早就为历代教育工作者所用, 而且出现的频率也很高,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素质的提高, 评价行为在与先进的教学理念日益分道扬镳, 如何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支撑评价行为, 使评价行为更好的服从并服务于教学是本文所要立足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评价,教育,能力,创新

教与学的双向评价构成多元化评价, 对学习过程起着保驾护航和推波助澜的作用。它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检测的同时也能促进教师全面深入和细致的反思教学过程、教材使用等各方面的问题, 从而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 和提高教学质量找出途径。

一、教师评价

是教师在头脑中确定一个客观标准, 这个客观标准游离于学生这个集体之外。将学生集合达到的程度与这一客观相比较和判断的评价方法。它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优良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教师评价必须真实、客观、中肯, 否则不仅不能推动教学还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需要注意的问题有:评价主体不能过于单一;评价形式不能过于单调;评价语言不能过于抽象。确实起到具体的调控作用。例如我在教《要下雨了》一课时, 前面三个同学都说我喜欢小燕子、小鱼、小蚂蚁等, 而第四个同学却说:“我喜欢小白兔。”我向第四位同学点头赞许, 并带头鼓掌。“我喜欢小白兔”是以谁聪明到小白兔虽然缺少生活经验但它心地善良、不任性的质的飞跃, 这是一年级小朋友能动脑筋打破思维定式的表现, “心地善良不任性”也正是一年级小朋友的培养方向之一。

这种评价方法就是让每个学生如花园里的花朵, 不使其生长为一种形态, 而应该是形态各异、百花齐放。

二、学生相互评价

是从学生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对象作为基准, 把这个基准与其他的人做比较, 从中找出差距的评价法。这个差距, 便于学生相互比较并判断自己在集合中的位置, 从而激发竞争意识, 这样可使竞争充满活力, 使每个学生能做到心服口服, 学习上力争上游。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彼此信任、坦诚待人、公正、合理的评价他人。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由于参与评价的学生所在小组集合里的整体水平不一可能会产生对个体评价结果的失真, 难以确定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例如;上六年级作文课, 学生们在完成了统一命题《这件事发生在我们班上》题材有节水、助人为乐、尊重老师。爱护国旗……针对完成情况我安排了全班学生在讲台上逐个朗读自己的创作, 用以相互评价, 评价标准设计表格如下:

学生们熟悉评分原则的过程也是作文水平提高的过程。然后根据评分要求为朗读同学的作文打分, 每个同学都是活动的参与者, 上台朗读作文, 下台来当评委, 角色有互换, 分工有合作。身上有了任务, 肩上有了责任, 学习的动力增强了, 参加活动的能力提高了。听自己的同学发言更加认真, 对自己打的分数能信心十足地说出理由来。相互评价最容易被学生津津乐道, 他们盼望自己的作文能被大家认可, 就会不遗余力的努力并不断总结自己的不足, 争取在今后的互评中, 取得好成绩。

三、学生自我评价

是以学生自身状况为基准, 对学生进行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学生只与自身状况进行比较, 这样能充分地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但由于缺乏个体间的相互比较, 容易导致可信度降低、学生自我敷衍或满足等。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并非易事。教师要做纷繁细致的工作, 包括尽量减缓弥漫在学生心中的焦急感, 要疏导学生消除对测试评价的消极反感心理, 引导他们要积极地与其他同学做横向比较, 以增强自信心;同时也要和比自己强的同学做纵向比较, 振奋起用之于比拼追赶的精神……学生一旦掌握了自我评价, 就会对自己的能力倾向有更多地了解也会努力注意到如何改进学习方法, 改进学习环境等这些学习过程中的变量。自我评价能激发起学生的奋起心、自尊心, 因为其基础是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因此培养学生自我评价意识, 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有利于自我反馈调节。例如:教学《小池》时有个学生把“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读的响亮高昂而另一个学生却读的低沉轻缓。师:你自己说说把这句读的这么响亮好不好?生:因为初夏时节, 池中的荷叶刚刚冒出小芽, 而小蜻蜓却早就停在上面和它比美。此情此景, 令人心情非常愉悦, 所以读的时候声音必须高一些, 才能把内心的喜悦读出来。师:你体会到了作者当时面对美景的心情很有道理。师: (对另一生) 那么你说一说为什么把这一句读的这么低沉的理由。生:因为高声说话担心惊动了刚刚睡醒的荷叶, 惊飞了弄舞的小蜻蜓, 所以朗读的时候一定要把声音压低, 才能把诗里要表达的宁静甜美表达出来。师:你是站在诗的感情角度来考虑的, 理由也非常充足。你们大家能从不同的角度想问题, 而且有自己的主见和自己的理解方法, 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 老师很欣慰, 大家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尽情的朗诵这首诗吧!因此, 正确运用学生自我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总之, 评价学生可以师生共同参与、采用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法。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应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评价, 让学生评价学生, 用学生的语言以学生的眼光去评价学生。此外, 学生的自我评价, 能引领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 在反省中不断地完善自己, 所以, 学生自我评价也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态度不断完善和改进, 时刻不满足于智慧的现状, 不满足于眼界的开阔, 在不断扩充知识的同时使教学工作有更大的突破, 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让教师更加轻松享受教学。

语文教学的多元化评价 篇2

作文教学的多元化评价初探

针对作文批改的传统误区--“评价内容片面化,评价标准统一化,评价方法单一化”进行探讨,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把语文教师从无效劳动中解放出来,作文批改必须走作文评价内容多元化,要求分层化,方法开放化,从而,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使之养成自改习惯,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作 者:王成琴 作者单位:信阳市平桥区实验小学,河南・信阳,464328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MAGAZINE年,卷(期):“”(29)分类号:H194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教学 多元评价方式 作文评价模式

语文教学的多元化评价 篇3

生活的无限广阔,语文的丰富多彩,决定了评价语文教学的全面性、多样性、综合性和过程化。语文学科的考查测试、评估评价应注重其本身的特点,注重其工具性、人文性和基础性。应通过评估检测、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激励、促使学生乐学、善学,让学生积极灵活运用知识,自觉培养习惯、能力,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下是笔者对于评价的一些看法。

一、加强听说能力的测试

培养语文能力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终极目标。在众多应用中,口语交际的运用在日常生活、未来社会中有突出地位。因此,不仅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听说训练、达标过关类测评,还应在阶段性、终结性考试中加强这部分内容的测试,以此强化语言的交际功用,促使学生能听会说,积极学,灵活用。

听读是吸收,说写是表达。只有充分地吸收、储备,才能更好地输出,达到举三反一、厚积薄发的目的。在初中语文测试中,加强听说能力的考查,不失为提高语文运用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1.平时测试

平时测试要课内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多听多说,在日常生活中去学习、交流、锻炼,激励他们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提高运用能力。可将学生评定为有进步、进步较大、进步大等几个层次。对进步不大的同学要分别对待,,鼓励他们去努力。

2.阶段性测试

在平时检测的基础上,可将每学期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分级分类评定。在评定中应降低难度,尽量减轻压力,鼓励人人成功,使每个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可将学生评定为优、良、中、合格四级。

3.学期终结性评价

平时、阶段性测评可分散进行,终结性测评应以集中为主。教师要给不同学生指出不足及努力办法、方向,让他们在假期生活中弥补,在社会课堂中运用。同时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采访、调查等,引导学生不断增强社会、时代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推销自己的能力,提高社交水平。终结性测评应将口试与笔试相结合,注重考查学生“听”的准确率和“说”的表现力。

二、增加书写题的考查

在教学中加强识字教学的同时,评价测试也应增加这方面的内容,以较强的导向性,促使学生提高书写水平,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平时,可以根据学生在生活中按收集广告、招牌等生活角落的错字并改正的数量、程度来核定。书面测试中以抄写、改错、填充等形式检测,把答案写在田字格或米字格中,以考查字形结构、布局等。另外,可单项设立卷面书写成绩。

三、加大语文积累运用的测评

学习语文跟学理科不同,学习语文“举一”未必能“反三”,而是“举三反一”。因此,教师要在平时指导学生积累书本知识外,还要引导学生深入实际,到生活中去,收集群众的语言和新词、成语、谚语、俗语、妙语警句,掌握其化用、套用等方法,并实际运用。在这一过程中,根据收集、整理、运用的情况进行量化评定。在书面测卷中,也应努力向这方面发展,使试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实用性,使考试真正达到激励、充实学生学习的目的。

四、增加朗读、阅读的过关考核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读得多了,感悟才深,语感、文感才得到培养发展,交际功用才得以充分发挥。“疯狂英语”正是在一种高效快捷方法中提高了运用能力。因此,语文教学检测中加大朗读的过关、达标考核,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

五、加强测卷的全面性、综合性

综合终结性测卷应全面、灵活、多样,一般可分为四大板块,即:听力与书写,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实践与写作。测卷的题目要小,涵盖面要广,同时试题中要融入思想教育和创新意识。除必要的基础知识、默写等以外,应以主观题为主,重点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尽可能地不以选择题的方式考查学生,避免学生靠猜测完成答卷。

六、综合核分

每一学期每一学年结束后,对学生成绩的核定,应是全面的、综合的、多项的。应把学习过程中的每一单项按要求、等级标准逐项核算,再加上书面综合测试的成绩,综合核定,避免仅凭试卷考试成绩“评定终身。”。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 篇4

一、评价内容多样化

从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出发, 改变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重学科知识系统、轻语文综合能力, 重智力素质、轻态度习惯的片面性。重视对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态度的全面评价, 具体范围包括识字与写字、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等项目。这些内容有的可以划归认知领域, 有的则属于非认知领域。认知领域的评价, 要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点的测评, 要重视他们语文能力发展水平的测评。

二、评价标准多样性

评价标准是进行教学评价的衡量尺度, 是教学评价得以进行的前提与依据。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受教育评价选拔、淘汰目的的影响, 追求一元化的价值观, 抹煞了学生个性差异, 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激励功能受到了严重影响。

为了优化教学评价, 可从三个方面改革。1.允许不同学生异步达标。能提前达标的学生, 教师以此为基础, 为他们创造条件, 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能力, 发展特长。不能按时达标的学生, 教师应帮助他们找到症结, 助其改进, 延迟评价, 使他们在接受评价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2.实施因人而异的多层评价策略。我们要采取尊重差异、分层评价的策略, 激发各层次学生确立自我发展的信心, 使他们都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 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发展和提高。3.多用开放式的问题测评学生。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 在测评题目上不要拘泥于知识的记忆, 应该让学生学习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或对某个问题发表独到见解, 提出自己的设计和创意。

三、评价方式多元化

科学的评价方法是实现正确评价目的、落实全面评价内容、指引灵活评价标准的保证。如何使老师的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呢?本人认为, 可以采用三种评价方式。1.实施分层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全面正确的差异观, 立足学生现实存在的差异, 着眼与学生发展的差异, 实施有差异的教学, 促进有差异的发展。2.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口头评价的直接性、快捷性、情景性、高频性等特征, 为教师的价值引导和情感感染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师生间的口头评价交流, 贯串于课堂的始终,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但口头评价的随机性、无记录性等特征,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口头评价的范围与效果, 它与评价的深刻性、效果的长期性的书面评价相结合, 才能更大地发挥作用。书面评价时, 尽量注意语言的运用, 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 即使不表扬, 批评也要注意采用委婉的用语。3.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交融。教师在教学中的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即时评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中的缺点和错误, 鼓励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延时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和语言, 让学生畅所欲言, 充分发扬民主教学, 提高了学生理解的深度。两者相互使用, 能更好地达到评价目的。

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 实施多元的评价方式, 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 学生一定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谈谈小学音乐教学的多元化评价 篇5

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学习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课堂教学有民主、有互动,就会有评价。可以说评价是动力器,它将教学引向深入。音乐不同于语文、数学,不能仅通过期末一张试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如何做好学生学习音乐的评价呢?它将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发展!对此,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评价:

美国教育家克莱.贝德福德说:“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来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评价的主体,怎样发挥好他们的主体作用呢?还应归结在教师的引导上,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是孩子都希望得到表扬,都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别人中肯的评价,尤其是老师的评价。让孩子感受到温暖与得到关注是每位音乐教师首先应拥有的一剂良方,作为音乐教师面对的一般都是多个年级且每班都几乎在六十人左右的学生,怎样使他们在每周的一两节音乐课上感受到你在关注他呢?教师一定要做个“有心人”!

当我第一次走进四年级的音乐课堂时,学生对老师的来去毫不在意,都在各自做自己想做的事,学生哪有上音乐课的意识呢?面对这一情况,我几乎想转身就走,但我冷静2分钟后想,不能让第一次的见面就这样失败,我一定要让他们喜欢我,喜欢音乐课。于是我用快速的节奏从10倒计时,这时全班孩子都莫名的望着我,我便坚定地说:“今天看谁能在我的音乐课中夺得五星,记住:每一颗星都代表着你的收获与成功哦!”(对每一节音乐课上每个孩子的表现给予评价,用五星记录)这时教室里每个小组都端坐着,一双双欣喜的眼睛都注视着我,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的神情、举动,始终都在为收获与成功之星而努力着。课后,我真诚的对全班孩子说:“今天我太高兴了,我为全班孩子有这样的表现而高兴,你们都是音乐学习的优秀学生,都是我心中最棒的孩子!孩子们,恭喜你们每人都获得一颗星!可别忘了贵在坚持哦!”顿时教室里耶!耶!那欢呼劲儿让我感到了评价的魅力所在,以后的课堂再没有“自由工作”的一幕了,孩子们都在关心着“老师,哪天又有音乐课呢?”

二、激发学生创作思维的评价:

音乐教材在安排上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每个单元融演唱、表演、欣赏、实践、创造等为一体,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当学生对音乐课充满兴趣时,我再鼓励他们挑战自我,探究音乐。每一次课都是一项挑战内容,如在欣赏贺绿汀的《摇篮曲》时,我允许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音乐,他们有的律动、有的模仿声音、有的模拟情境、有的画图形谱等形式,孩子们几乎都参与到活动中,我便向孩子们翘起拇指:“你们也都将成小音乐家了!”

在二年级的节奏听记中,孩子们对枯燥的学习不太感兴趣,我便为他们设立了逐轮争分(10分、20分、50分……)比赛项目,为了个人的争星及小集体的荣誉,孩子们激情高涨,对节奏听记、改写节奏、用音名字头创作旋律短句更为投入。针对音乐中的“学困生”我采用了“挑战勇气”的比赛,如

五、1班的杨XX、郑XX同学,音乐课基本都能听到他们“独特”的声音,在学习歌曲《故乡的小路》时,我逐次提高要求,达到激发他们“挑战自我”的目的,结果,课堂上他们都独立的演唱了歌曲。一句“孩子,瞧你多棒呀!相信自己一定行!老师喜欢你们!”(向他们翘起拇指)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时我结合QQ中的升级,让满五颗星便可换一枚月亮,孩子们更是为获月亮而努力着。

对音乐的理解没有固定的答案,张扬学生的个性是老师应关注的,师生之间成了朋友关系是应提倡的。让“学困生”得到信任与关怀,让老师的微笑与眼神投向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孩子们的创作也许就会更独特,有效的评价哪怕仅仅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将带给学生参与实践、探索音乐无穷的动力。

三、让学生充分享受音乐的评价: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心灵的艺术……当学生能对音乐持独特的理解时,他已经聆听了音乐,享受了音乐。我在教学舒伯特的《摇篮曲》时,孩子们通过聆听,选出了符合歌曲的词语,有的选择亲切、慢;有的选择温柔、深情;有的选择稍慢等,他们都能体会歌曲的速度与情绪。这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老师,我的答案和他们不一样,我还选了有力。”同学们都 “啊?”惊奇的望着他,但我始终做他忠实的听众,尊重他,并对他说:“你能大胆表述自己观点是老师最欣赏的,那让我们带着你的答案再听听怎样?”当他再次回答时便省去了“有力”这词,并说明了他先选择的原因……我不由自主的为他鼓掌,并把支持与信任的目光投向他,孩子们也为他的表现送上掌声。

中职语文多元化学习评价的探索 篇6

关键词:中职语文;多元化;学习评价

随着中职课程改革的有力推进,语文课程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教学评价作为课程中指导教学过程、具有导向功能的重要一环,应被放在一个先行的位置上。但是目前语文学习评价,由于目标的单一,方法的唯量,功能的偏移,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桎梏。中职语文教学迫切需要适时地调整评价模式,创新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以适应学生不断追求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中职语文学习评价的现状分析

学习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激励、导向和调节作用。目前,应试教育的评价模式仍占据着中职语文教学的最主要位置,百分制评分还是评定学生学习的最主要标准。百分制评分是指用0—100分来表示学生考试成绩,用以表示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通常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并且经常以考试成绩通知单的形式向家长和学生公布。

百分制评分的评价内容单一,主要以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成绩评价为主,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人交流合作等方面评价不足。百分制评分极易造成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对分数的歪曲认识,特别是以分数论高低,给学生、教师和家长造成无谓的攀比心理,使中职学生继续体验初中阶段的学习失败感,从而对中职语文学习产生厌恶和逃避心态。

中职语文学习评价信息收集的

多元途径

1.日常观察

日常观察是在自然场景中,在评价双方的直接接触中直接了解评价对象的一种评价手段。它不过分追求评价的客观性和数量化特征,行为主体可以是教师、家长、同伴等,其信息是评价者“耳闻目睹”获得的,比较真实。使用日常观察法时,评价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还要了解学生的记忆、思维、理解、语言以及学习上的注意力、意志力等方面的优缺点,熟悉他们的兴趣、爱好、才能、禀赋,把握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或落后的种种因素。

2.课堂问答

课堂问答是在课堂上学生提问或答问的过程中收集评价信息的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方式教师等评价者不仅可以检查和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的逻辑性和表达技巧等都能做出判断。对学生的问答做出评价时,要特别注意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它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表现。

3.作业检查

通过作业检查,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方法和态度、学习习惯等,及时满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要求。作业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可以是口头作业、书面作业,也可以是预习性作业、巩固性作业,还可以是知识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反对机械重复的语言文字训练,提倡布置实践性、开放性作业。学生完成作业的形式也允许不拘一格,可以是纯文字的,也可以是图文并茂,有条件的还可以借助声像技术或其他现代媒体,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语文、用语文。

4.考试测验

考试测验是一种沿用已久的量化评价手段,一般用于终结性评价。中职语文的学习目标多元,重笔头也重口头,重知识也重能力,重智商也重情商,重人文性也重工具性,这样的重任是一张试卷难以承载的。针对中职语文学习的现状,提倡考试形式多样化、测验内容层次化。除传统语文考试最常见的书面式、闭卷式、集体式外,还可以采用口头式、开卷式、个别式,条件成熟的甚至可以选用课题综合作业的考查方式。其中具体的方式和内容可允许学生选择,比如口试的方式可以是朗读课文、复述故事、回答问题;也可以是背诵诗歌、话题辩论、即兴演讲;还可以是个人表演、小组协作、班级竞赛等。

5.语文兴趣小组活动和竞赛

中职语文学习强调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参加语文兴趣小组活动和竞赛就是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典型表现,比如文学社、记者站、广播台、演讲队、辩论组、朗诵组、话剧社等。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学生能激发出极大的热情,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建构健全的人格。

6.建立学习档案袋

档案袋,就是汇集学生作品的样本,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由学生自主选出自己认为最好的或最喜欢的不同类型作品在家长会或学习成果展览会上展出,目的是用最具说服力的学生作品范本向家长、学生、教师,甚至社会媒体等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收获学习成果的同时真切感受学习的乐趣;特别是从准备到完成档案袋制作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经历了自我选择和自我反思的煎熬,这种体验和感悟比任何标准化考试的好成绩都更重要。

中职语文学习评价的多元方式

1.百分制评分

从目前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的实际来看,百分制评分法还有一定的市场,比如考试的卷面成绩、各种比赛活动的成绩等。除了引导学生冷静客观地看待学习分数外,教师想做而且能做到的是打破它在学生学习评价中“独尊”的霸主地位,多采用一些淡化分数的评价方式,比如用等级或红旗、蓝星等形象化标记来取代分数评定,多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有效降低分数评定对学生学习产生的负面影响。

2.等级制评定

等级制评定是指用“优、良、中、差”或“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或“A、B、C、D”等形式来表示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方法。它意味着教育不再把选拔和甄别作为直接目的,而只是通过等级划分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这正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因此,在中职语文学习评价过程中,等级制评定比百分制评分更实用有效。

3.评语描述法

评语是一种描述性评价结果反馈方式,它用语言陈述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绩效进行定性描述。它可以弥补百分制评分和等级制评定的不足。评语无固定模式,可书面,也可口头,可长篇大论,也可三言两语;但一定要富有针对性、鼓励性和客观性,既充分肯定学生己有的进步和发展,又明确指出学生未发挥的潜能和不足之处。评语的运用范围很广,可用于课堂教学、作业检查、试卷批改等形成性评价中,也可用于期末考试和总评等终结性评价中。

4.档案袋评定

学生的学习档案袋收集的作品都是学生平时学习活动的成果,因而也最真实,最能代表学生的学力水平,算得上是“最有代表性的事实”。邀请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员参加展览会,并参与学生的学习档案袋评价。家长通过档案袋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学习成果,了解了自己孩子学习的成长足迹,并根据自己的标准给自己孩子的作品打上等级,写上评语,提出建议。其他社会人员在把握学生整体水平并结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对学生的作品做出评价。学生也和其他参观者一起观看自己和同学的作品,在欣赏、评价中及时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进而在往后的学习中调整自己的学习思路和行为方式。

中职语文学习评价反馈的多元形式

1.日常性评价反馈

学生语文学习评价的日常性评价反馈是在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进行的一种及时性反馈,有利于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思路和步骤,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加强家长和有关部门对学生帮助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常用的形式有面谈、电话、书信等,有条件的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电脑网络(QQ谈话、电子邮件等)及时联系,多方对话,交流看法。日常性评价反馈是中职语文发展性学习评价最主要的反馈形式,多用定性评价,比如课堂练习时的即时点评、学生作业互相检查时的简单评语、试卷上教师的建设性意见等。

2.阶段性评价反馈

阶段性评价反馈是日常性评价反馈的小结,一般指单元测试、期中考试、小组学习综合作业等阶段性学习评价之后,向学生、家长、教师和有关部门反馈学生语文学习阶段性信息。常见的形式有语文学习阶段性作品展示会、学生小组互评会、家长座谈会等。它对学生和教师、家长等方面的交流沟通很有帮助,在中职语文学习评价中是不容忽视的。阶段性的作业、练习、测试把学习目标分为若干跨度不大的台阶,降低学习难度,有效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阶段性评价反馈让学生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情况明辩优劣,从而胸有成竹、坚实地迈好每一个台阶,从容、顺利地步步攀高,达到学习目标。

3.总结性评价反馈

学生语文学习总结性评价的结论应以“语文学习成绩报告单”的方式向学生、家长、学校管理部门等做出比较详细地反馈汇报。“语文学习成绩报告单”主要从基础知识、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参与评价的不仅仅是教师一人,还有学生本人、小组合作学习的同伴和学生家长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群体和个体的不同特点,和学生、家长商量讨论定出每个学期的语文学习目标,这个目标既要有群体的标准,也要反映学生个体的特色。总评等级是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同伴、教师以及家长评价等级的按一定权重的汇总,可以根据各校、各年级、各专业、各位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式。

语文教学的多元化评价 篇7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操作技能转变的情况进行合理评价,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入以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智力理论为基础的多元评价体系。多元评价体系坚持以 “多元”为特征,以多元的目标、多元的内容、多元的主体和多元的方法为基本理论框架,运用其可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引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作品主要是以电脑绘画、电子报刊、演示文稿、网页等形式呈现的,从主题的构思、内容的组织和技法的运用到修饰润色无不包含着学生的努力与智慧。[1]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教师可从多元的目标、内容、主体、标准和方法等五个方面,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在本文中,笔者将对多元评价主体进行探讨。

多元化评价主体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评价的主体主要是学生和教师,对多元化评价的主体,应既强调评价主体的自评,也重视评价主体之间的互评,避免因强调单一评价而缺乏评价的互动性。

1.自我评价

小学生的学习效果自我评价,可以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他们对创作过程有更深的自我感知,也更清楚自己对某部分的信息技术知识是否理解以及掌握的程度,通过自我评价,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美国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提出:“强调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例如,在《展示真我风采》一课讲授结束后,笔者为学生制作了一张针对该课学习内容的自我评价表(见表1)。

然后,通过对学生提交的自我评价表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以及想要了解的内容了然于胸,并为后期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提供直接的参考依据。

自我评价是一种自我激励、自我提高的过程,能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新精神,认识自我,创造出有特色的作品。 由于小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较为模糊, 知识和水平有限,评价较感性化,所以在自我评价阶段教师的恰当引导十分重要。

2.学生互评

因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及上机操作相对简单,而且操作的结果也会直接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 这些都易于学生进行判断和评价。同时,生生互评是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评价方式。并且,小学生好动、知欲望强烈,当他们完成自己的作品之后,喜欢请其他同学根据其创作经验进行评价,并希望在其他同学的评价中得到认可。因此,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引导,注重方法,以进一步提升互评环节的效果,如在《把网上的 “宝贝”搬回家》一课的学生评价环节, 我设计了比较详细的学习评价表,供学生之间互评使用(见表2)。

相互评价的方式方法非常重要, 教师要设置不同的条件,供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之间进行正确的评价。既可以设计同桌之间、前后位这样按照距离来划分的小组进行互评,也可将“习惯开小差”“操作能力不强”“水平不错却没事干”的学生组合到一起,借助不同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都能找到适合发挥自身特点的岗位,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建立自信、培养兴趣。

此外,学生之间的互评难免会掺杂个人的情感,为避免这样的现象,教师应尽量将评价的内容予以量化,多以量化的结果来判断其作品的优秀与否, 少设计定性类评价指标。

3.教师评价

由于学生自身受理论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所以无论是学生自评, 还是互评,教师的适当评价仍然非常重要。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并对一些普遍性问题给予正面的引导和讲解。

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薄弱,对 “信息”还没有形成较为清晰的概念性认识,加之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如学习的兴趣、操作时间的长短、对信息技术知识的领会等,都会对信息技术学习和应用产生影响。因此,作为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必须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存在,要善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例如,在《多彩的图画》一课讲授结束后,笔者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分别设计了三张表,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见下页表3-表5)。

对计算机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 除了要求其掌握一定的基础、技巧知识外,还需要其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协作交流以及团队精神,所以在这一份评价表中(见下页表3),“谦虚学习”“创新意识”占有一定的指标值。

在实际教学中,对计算机知识掌握一般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巧和创作评价等方面向教师提出的问题是最少的,基本都能完成下页表4中的各个指标,也基本都能实现教学的目标,即提高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

下页表5中,对学生完成作品的技术性要求不高,更多的是体现在关注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上,“能大胆寻求帮助”占据一定指标分值,这一设计既是一项折衷之举,也体现了给予学生鼓励的一种人文关怀。

学生通过课堂评价的分层设计, 能在操作任务的时候目标更明确,也能根据自身实际自主选择,学习有困难的以鼓励为主,掌握知识一般的可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而对于掌握知识较好的学生则以提升发展思维、创新能力为主。这样的课堂评价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心理上都因得到教师的肯定而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会更浓,也更为积极主动。

多元化主体评价展望

1.多元评价主体间的融合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既要结合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设置特点,也要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信息知识掌握水平等特点结合起来,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最大化地利用起来。既要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功能,又要加强教师在评价中的引导作用,实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全面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2],为其后续的学习和应用打好基础。

2.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随着多元评价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多元评价主体参与到教学评价中,需要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需要对教学内容是否合理、学生对信息技术掌握的程度做一定性评价;另一方面,需要从社会学、 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角度,建立关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认知的指标体系,以获得定量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只有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才能把多元评价推向全面和深入。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完成教学任务,也要重视对学生完成课堂任务的评价,做到评价结构平衡,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因此,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文以多元评价主体为视角,结合教学实际,就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开展评价进行了探讨。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 篇8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多元化评价的原则

1.公平原则

如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评价掺杂个人情感和有色眼光,就会导致评价有失公允,不仅会失去评价的本来意义,还会损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语文学习积极性。因此,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以客观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从而公平评价。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态度, 从学生的学习现实出发,公平评价,有效评价。

2.灵活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严格按照标准毫无变通地评价会使评价的有效性受到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个人发展。教师作为评价者,应当灵活评价,学会变通,以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依托,努力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教师可以放宽评价的标准,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评价依据现实,更加多变,更加有效。

3.鼓励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评价,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从而及时纠正,促进语文学习进步。这就要求教师多进行正面积极的评价,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努力地学习。教师可以采取口头鼓励、物质奖励等方式鼓励学生,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多元化评价的策略

1.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 价

(1)评价学生的语文成绩

语文成绩反映了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状况, 也侧面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要以成绩为主要标准。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成绩变化,对于成绩进步的学生,进行言语鼓励或者物质奖励,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对于成绩落后的学生,教师不应该严厉批评,而应该帮助学生分析成绩退步的原因,从而使学生认清学习状况,努力学习。同时,教师在评价时不能把成绩作为绝对评价标准, 应当注重评价的公平性。

(2)评价学生的语文优势

每个学生由于学习特点、个人爱好的不同,致使在语文学习中有自己的语文优势。教师评价学生的语文优势是对学生的肯定,也可以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在语文学习中,有的学生擅长语文阅读, 有的学生擅长语文写作, 对于学生的不同优势,教师应当给予积极评价,赞扬和肯定学生的长处。教师的积极评价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语文短处,鼓励学生弥补学习不足,从而全面发展。

2.多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

(1)根据学生个人特点评价

学生由于智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不同,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进度有快有慢,知识理解能力各有不同。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当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 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对学生进行评价。对于学习进度快、知识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充分赞扬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和深入地进行语文学习。对于学习进度慢的学生,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一步步进步,让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积极努力地学习。

(2)根据学生学习层次进行评价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针对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学生形成了不同的学习层次。教师可以根据这种学习上的不同层面进行合理评价,鼓励学生共同进步。对于学习能力强、成绩优异的学生,教师一方面应当让学生保持谦虚的心理,另一方面应当鼓励学生深入学习,促进自身语文学习的深化。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 教师应当激励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语文学习,挑战自我,不断进步。对于学习基础差、进度慢的学生,教师应当严格要求与言语鼓励双管齐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学习。

(3)多途径对学生进行评价

教师应当采用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评价, 提高评价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可以采用言语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当面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多说“继续努力”、“你很棒”等激励性的话语,鼓励学生热爱语文学习,努力学习语文。其次,教师可以用奖品对学生进行评价。对于学习进步的学生,教师可以奖励一本笔记本或者一支笔等小物件,让学生感受奖励的喜悦,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文字评语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在批阅学生的作业时,可以巧妙利用文字评语评价学生的作业和学习状况,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和弥补。

3.结语

评价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 合理把握教学评价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进行。教师应当进行多元化评价,提高评价艺术,多方面多标准多途径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摘要:小学语文包含丰富的语文知识和人文情感,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能够增长语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教师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应当重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努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个人的不断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评价的合理与否不仅关系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高低,还关系学生学习态度的端正与否。教师应当重视评价的意义,合理进行多元化评价。

语文教学的多元化评价 篇9

关键词:学生发展,中学信息技术,多元化,学生评价

每位信息技术教师在给新进入初中的学生上第一课时, 都会说《信息技术》不仅是一门集知识性、综合应用性、技能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科, 更是一门与其他学科关系和日常生活极为密切的工具性学科。但在实际教学中, 大多数学生存在对正常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 对上网聊天和游戏有兴趣的不正常现象。用一些学生的话说就是“这些东西我都会了或太烦了或太简单了、学了没用、没什么意思等”。为什么老师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起不到好的效果?我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成功的乐趣和信息技术的作用, 甚至从老师和他人的评价得到的只是失败和打击。鉴于上述现象和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及当前教学评价现状, 如何构建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 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本文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供参考。

一、信息技术学科当前学生评价现状

经过教学实践的提炼, 整理出了目前信息技术学科当前学生评价现状:

1. 评价标准不明确。

课堂教学中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 教师对学生评价要么不进行, 要么只是一笔带过。

例如:浙江科技出版社的中学信息技术教材第四册第一单元第五课《让表格更具魅力》, 教学内容是通过对工作表中文字、边框、底纹的设置及插入艺术字、自选图形、剪贴画或用网上下载的图片等对工作表进行美化, 形成一个吸引人的作品。

作业:请从ftp上下载“中国奥运金牌榜”, 按照课堂教学内容对其进行美化。

像这类只布置课堂练习, 而没有明确评价要求, 虽然教师在学生操作时会提供一些较好的范例让学生参考, 让学生与自己作品比较找差距, 取长补短, 完善作品, 但是有的学生由于没有明确的可参考的标准, 会今天少做了这个, 明天又少做了那个, 这样一学期下来, 导致很多知识点掌握不好。

2. 评价表形同虚设, 评价主体单一。

整个课堂中的评价活动几乎限于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 没有学生对学生、学生自我的评价, 或者是设置了评价标准, 但在实际操作中无法落实到位或者没有真正按照评价标准评价或设置的评价表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均不够强。如:

3. 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

制定评价标准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个性特长,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相同评价标准, 不重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评价, 评价不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导致操作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不能制作出理想的作品, 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用下面的评价量表评价《美化工作表》作业。对于这样的评价, 针对操作而言是有益的, 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些操作已完成, 哪些操作需加强, 教师也可清楚地知道哪些学生对本课的操作没有完全掌握, 下节课需个别辅导, 但是对于基础较好又不是很自觉的学生, 无法促使他们制作出更好的作品, 评价起不到促进作用。

4. 只重结果, 不关注过程 (作品展评) 。

以事先制定的量规对学生作品的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打分, 这种以分数高低简单的甄别学生能力的评价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完成最后的作品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但是它忽略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的评价, 而且不能形成个性化评价, 带着评比痕迹的评价最终会影响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达不到评价的最终目的。例如用下面评价量规来评价学生就存在以上问题。

二、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的设计与实现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要求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 在教师和学生互动中展示评价的总结、激励、诊断、反馈、促进的教学功能。其过程不是学生单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或判断对和错的过程。新课程评价要求是在关注学生学业成就的同时, 也要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 诸如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等, 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 到考查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

一个适时、合适的评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感, 分享合作的愉快, 使学生能有效地学习, 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那么如何建立呢?

1. 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的基本原则:

由于信息技术具有与其它学科不同的特殊性, 因此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时应遵循它自己的基本原则。

第一, 赏识与鼓励原则。戴尔·卡耐基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 真诚的赞扬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批评和耻笑却会把事情弄糟。”因此实施“赏识教学法”, 让每一个学生找到学习的感觉, 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 让每一个学生为自己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评价学生时不做生生间横向比较, 而把目光更多集中在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态度、自身进步与发展等方面。因此我们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应以表扬鼓励为主, 尽量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第二, 发展性原则。评价的作用在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而不是区分学生的优劣和简单地判断答案的对错。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不能只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简单的好坏之分, 而在于强调其形成性和前瞻性作用, 发展和发现各项潜能, 注重的是发展功能。一次评价不仅是对一个活动的总结, 更是下一段活动的起点、向导和动力。

第三, 相互性原则。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新课程理念下, 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 让学生参与评价, 进行自评与互评可以使学生客观地对待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学习成果, 使评价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学习、体验和发展的过程, 成为教师、学生、家长、专家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第四, 分层性原则。承认差异, 允许失败, 赞赏成功是我们评价学生的又一出发点。“有创意”、“非常独特”、“有个性”等是教师课堂上的常用口语, 教师以此教会学生学会用开放的眼光欣赏自己, 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的任何奇思妙想、独特创意, 教师都要大加赞赏, 加以表扬。鼓励与众不同, 但还要充分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对各种学习层次的同学加以正确引导, 例如, 教师允许学生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作品加以完成, 而不搞千篇一律的一刀切作业;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 确定努力目标, 不断超越自我, 如实行档案袋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妥善把自己一学期的作业放在“电子书包”里保存, 在学期结束时加以比较, 如果有了进步, 可获额外加分;还有用学生最擅长、最感兴趣、做的最好的项目或作品来评价总结学生阶段学习的信息技术课优势评价, 也是立足于对学生独特性、个性和一技之长充分肯定的基础之上。

第五, 公平、诚信原则。在评价时, 教师和学生都应做到公平、诚信, 特别是教师, 对每位学生都要一视同仁, 学生互评时教师教师也要提醒学生要公正, 对事不对人, 在课堂上, 不管是谁, 只要按规定完成任务, 就可打满分;诚信:自我评价, 要做到实事求是, 学生可以互相监督, 教师更要起到监督作用。

2. 促进学生发展的信息技术学科学生评价的方法:

第一, 小组讨论法。这种方法采用先自评, 然后再进行他评的方式。例如, 在学习Word后,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自己设计《成长记录册》封面, 然后小组进行交流改进, 由小组进行评价。这样不但发挥了团体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更好地获得发展。下面是《成长记录册》封面设计评价表。

《成长记录册》封面设计评价表

组内推荐展示作品1~2个。

组长收集组内成员的评价表, 组织讨论, 推荐参加班级展示的作品, 可以参考以下内容来说明推荐理由。

(1) 该封面给人的总体感觉;

(2) 该封面的独特创新之处;

(3) 该封面的标题或心语给你们的启示;

(4) 其他。

经过大家的讨论, 我们组推荐参加班级展示的作品及理由是: (略) 。

第二, 课堂记录法。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由于自控能力不强, 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偏离学习目标。对学生在每堂课上的学习行为、学习态度与情感等方面的情况及时进行记录, 这样容易形成对学生综合的、全面的、动态的、公正的评价, 有利于学生发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注重过程评价, 在信息技术课中这种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我在日常教学中使用的课堂表现记录表:

在日常教学中, 使用了记录表可以很清楚每位学生的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学生有进步也可以通过记录表及时发现, 及时进行表扬, 这对于平时不太听得到表扬的学生效果特别好。

第三, 调查法。可采用问卷与座谈两种方式, 问卷法是用问卷形式向学生、家长等调查进而形成对学生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座谈法是通过与学生自身、学生家长、学生同学等座谈进而形成对学生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调查法主要特点是评价主体多元化, 易形成对学生的全面评价。现在我校已使用家校通, 我经常利用这一现代化工具与家长沟通, 及时掌握信息, 特别是一些特长生情况的掌握。

第四, 自我评价法。采用自我评价法能使学生在自我总结中找到自信, 在回味中找到乐趣, 有利于实现评价的促进作用, 所以对于初中学生应多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例如, 学生对每个主题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每堂课的评价记录与全班讨论最后总评。下面是一个绘画作品的自我评价:

作品名称:“地球生态的多米诺” (作者:邹晗)

自评:这个作品我是用photoshop制作的。画中有很多个多米诺, 每个多米诺代表了一种代表性的生物种类, 倒下的多米诺代表已经灭绝的生物种类。在这幅画中几乎所有的多米诺都倒下了, 只剩下两个还立着, 这分别是蟑螂和人类。我想表现的主题是:人类如果再不保护环境, 对生态问题不加以重视, 那么总有一天所有的生物种类都会由于受到生物链的影响而相继灭绝。世界上唯一剩下的蟑螂和人类也可能濒临灭绝。画中的颜色主调为灰色, 表现了家园死气沉沉, 不再充满朝气与生命力, 以此来刺激人们的心理, 看后能让人恍然大悟, 印象深刻。不再是单调直面的强调环境问题, 而是更让人耳目一新, 难以忘怀, 提醒人们人类家园环境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紧迫性。

第五, 面试或答辩法。这种方法最适合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汇报。结合作品或论文可以真实地了解到学生对各项指标的达成情况。总的来说, 信息技术学生评价要树立“全程的评价观”, “面向全体的评价方式”, 在分析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基础上, 探索合适的评价方法, 不能无视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 盲目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法。在教学评价过程中, 教师要切记评价的主体和对象是学生, 要避免没有方向、随意和低质量的评价, 要考虑如何评价综合任务体现出的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等。

参考文献

[1]陈至立.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J].管理信息系统, 2000, (12) .

[2]赵明仁, 王嘉毅.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10) :4144.

语文教学的多元化评价 篇10

一、多元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主体

单一化的教学评价主体多停留在师评层面, 我们可以从师评、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这三个层面来丰富评价主体。

1. 师评的评价主体是教师

由于每个学生的努力程度和所处的环境不同, 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 即使同一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也存在差异。教师评价学生时要区别对待, 而不要被一个共同的标准僵化了。一条总的原则, 那就是对于后进生也要多鼓励, 终极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认清楚努力的阶段目标, 促进学生的进步。评价的方式方法要多样化, 可通过口头评价和行为评价。

教师的口头评价最大的好处是简单, “成本低”, 产生的效果快捷明显。例如, 课堂上的鼓励性语言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 “你一定能行”“真棒”等, 无疑效果是相当明显的。口头评价一定要有针对性。对于没有自信的学生要着重鼓励, 对于兴趣不浓的学生要着重激发兴趣。口头评价要注意有一定的新意, 要注意切合实际, 不能太虚伪, 要懂得巧妙运用, 才能收到奇效。

教师行为评价最大的优点是建立评价记录, 以便长期跟踪, 产生的效果更加深远。主要包括: (1) 考勤:重在记录学生缺勤的情况, 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情况; (2) 课堂练习:每节课的任务完成情况, 包括操作题任务、客观题任务, 重在记录学生中有特殊表现的相关情况, 有条件的最好建立记录跟踪; (3) 作业:主要在课后时间进行, 可以有充分的时间了解学生学习状况, 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 有条件的最好建立记录跟踪; (4) 课堂行为规范:重在评价学生中的特殊表现, 如爱护设施设备、保持清洁卫生、遵守课堂纪律等, 有条件的最好建立记录跟踪; (5) 课堂活动:重在评价学生中有特殊表现的情况, 如个人抢答、小组抢答、随堂抢答、在线抢答、个人竞赛、小组对抗赛等, 建立记录跟踪。

2. 学生自评的评价主体是学生自己

学生自评在整个评价中占有重要位置, 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并及时调整和改进。

在评价过程中, 主要从五个方面关注: (1) 学习态度, 比如课堂上是否积极参与; (2) 学习方法, 比如是否独立思考、主动探索; (3) 学习能力, 和过去相比, 是否取得了进步; (4) 学习过程, 比如是否具有团队精神, 是否善于合作; (5) 情感意志等。

3. 生生互评的评价主体是其他同学

生生互评需要考虑到课堂纪律, 而“同桌互评”的方式相对比较适用。学生在进行互相评价时, 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 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引导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 不仅能发现别人的不足, 更能发现他人的优点, 营造一种互帮互学、和睦相处的氛围。在交流时,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 鼓励学生发现别人作品的闪光点,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信息素养。生生互评不仅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 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符合新课改理念。

二、多元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策略

1. 评价对象由个别学生到全体学生

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大都存在这样的误区:每节课结束前都要展示几个学生的作品, 认为这是教学评价的一个环节。这种做法其实不公平, 为什么只评价这几个学生的作品?事实上, 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很难找到真正的优秀作品。因此, 这种评价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努力, 将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减弱学习兴趣。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 具有公平性, 需要教师在课后认真对每一位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即信息技术教师要在课后批作业, 挑选优秀作品, 在下节课进行展示。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 在他有所进步的情况下需及时表扬。

2. 评价重心由注重结果评价到注重整个过程评价

由于缺乏完整的评价体系, 过程评价随意性较强, 更多的只是局限在期末让学生做一套测试题, 以最终的卷面成绩代替了评价。这些评价方式过多重视终结性考试成绩, 忽视考查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的过程, 忽略了过程性评价。同时, 我们应注意通过课堂反馈建立一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学生在这种对等的气氛下进行自我评价和得到他人的评价, 更容易发扬自己的优点, 改正缺点。

高中语文过程性评价的多元化构建 篇11

关键词:高中语文 过程性评价 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0)7(C)-0000-00

引入过程性评价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过程性评价字面顾名思义指的就是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发展性是现代教学论的核心观点。从赞科夫、达维多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到现在引起深入讨论的主体教育,其核心思想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各方面素质的自主发展。另外语文本身所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特点,机械的量化和静止的考试已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甚至唯一手段。语文评价要突出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评价。《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应该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注重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1 语文课程过程性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构建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教师应该立足学生现状和教学实际去筹划评价体制的改革,不能机械照搬他人现成的经验,可以在他人经验的指导下,针对语文学科特有的学科特点做足调察和准备,立足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规律,制定出详细有效并且可操作的过程性评价体系。

(2)评价本身不是目的,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才是目的,而语文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塑造人格的特性,也决定了我们应该给予学生多次评价机会,促进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发展。任何一种教育评价理论都离不开教育的对象——学生。人的发展是指人的心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发展的最终归宿是使人们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尽可能的全面发展,要把人的发展放在整个社会中去考察,这种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观点是社会主义教育评价的一个基本指导方向。

(3)评价应重在鼓励学生,并且应多宽容学生。诸多名师都认为鼓励是教育的法宝,是最廉价的润滑剂。教育艺术的本质应在于唤醒、激励 和鼓舞。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自由空间里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 ,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所以评价要充满人性化。学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的个体,不能用绝对的冰冷的教条的机制去评价甚至束缚学生的个性人性的一面。

(4)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尤其对语文学科来说,学生有自己不同的感悟,不同的理解,教师不必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学生 。教师应该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和评价。

2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语文过程性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构建做了大胆而又有效的尝试:

(1)在过程性评价中,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双结合评价方式。用数字精确地描述被评价的对象,是定量评价的特点。而定性描述则是对被评价对象的性质、特点、状态的描述,具有模糊性。而语文恰恰具有模糊性特点。整合其效能,无疑会强化语文教学的效能。定量评价主要针对语文学科中基础性的学习内容的评价方式,而定性评价主要针对语文学科人文性内容的评价方式,二者常常密不可分,比如最简单的背诵课文,可以是篇幅段落的定量评价,同样也需要背诵质量理解鉴赏的定性考核。

另外我们还要运用描述性的方法,运用激励性的评价来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如:在阅读课上教师努力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温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有效地调控课堂评价的过程,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特别是那些不宜量化甚至不宜简单定性的地方,如学生的课外阅读、写作能力等更不应该只是分数和定性的评价。可以采用多种灵活而科学的方式来评价。

(2)过程性评价与考试评价的适当结合。进行过程性评价本身并不是彻底抛弃考试评价。考试评价也具有它天然的优势,比如结果的一目了然,操作的统一规范,对学生家长的激励作用明显,但这基本也是它的缺点所在,即缺乏对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化发展的激励。所以过程性评价和考试评价的适当结合才能更大的发挥过程性评价的效用。我们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和考试评价的双效机制,即他们各自占一定的权重,用过程的评价促进学生的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用考试的评价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学生作文的评价可以从平时作文过程的态度、作文内容的优劣入手定性定量,而正规考试的作文的分数作为参考结果,两项按一定的比例结合给出最终的评价,既促进了学生作文过程真实性的提高,态度的改变,内容的改善,还起到了激励学生写作的的积极性,以及人格的塑造。

(3)过程性评价的多维参与。过程性评价不能只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它应适当引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等多维评价方式,从而使过程性评价体系更科学更人性化更具有参考价值。

当然要以语文教师的评价为主,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课程学习的参与度,以及具体过程的量化考核等;在此基础上配合小组内部的互评,这种互评应该避免走形式,就要有具体可操作性,同时充分利用从学生视角观察对方学习状态的优势,给予教师极有价值的参考;而学生的自评则不应仅停留在定量或定性的评价方式上,它应该给予教师的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自我认知的参考,同时这种评价还要具有学生自我提高自我督促的动力效果;最后一种是家长评价,这种评价是为了弥补学校评价的短板,从家庭教育的视角关注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维度考量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对学生而言,这才是完整的评价体系。

(4)过程性评价的内容的多元化构建。过程性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是指评价的对象是学生的多方面多角度的内容,比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背诵情况,作文情况等显性内容,同时也应包括语文学习的习惯,方法,合作能力等隐性内容。而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隐性内容尤显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语文学习本质的体现,而像合作探究课程的开设为这种评价提供了存在的可能,这一块评价内容的存在也解决了语文教学过程性评价的的缺憾。

总之过程性评价是一门艺术,艺术的评价是对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是对学生独立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关注。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的多元化评价 篇12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教学评价, 应走向多元化, 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而且更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 对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给予关注, 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 形成持续发展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评价, 我们有话要说?

如何将新理念落实到每天的课堂上, 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如何评价一节科学课的成功与否成了一线的教师关注的焦点。依据科学课程标准, 我们认为科学教学评价急需要回答好以下几个问题:

1. 科学课堂真正的关注学生了吗?

如学生分小组活动时, 小组讨论会非常激烈, 小组学习的进程出现差异, 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 教师的想法可能就是:哎呀, 超出我的预料了, 可能驾驭不了, 这会影响后续的教学环节的正常展开。所以往往避重就轻, 绕开超出自己课前预料的问题, 继续按部就班地照着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

实际上, 教师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 应该想到的是学生在做什么, 他们学习得怎样了, 他们需要什么, 我要想办法提供帮助。把关注的焦点放到学生身上, 深入学生的讨论中, 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 以便安排后续活动的教学。

评价科学课堂是否真正关注了学生, 我们应该看教师在上课时, 能否为学生多想想:学生都在干什么, 他们到底需要什么, 能否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

2.教师是直接“给”的, 还是“引导”?

“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 而“导”能激活活的源泉, 关键在于怎么引导。新课程需要更多的精彩的回答从学生嘴里说出。不能回避, 经过引导学生也不一定能说出, 但是, 经过引导和没经过引导, 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样的, 因为学生经过了自己思考, 哪怕是一分钟也是有效的。这是“引导”的价值。在科学课堂中, 教师应该尽量减少直接出示答案, 创造足够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自主探究, 让他们自行去获取知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而不是学习结果。

3.小组合作学习是否科学、是否有效?

现在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随处可见。但是很多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如, 学生讨论, 教师一声令下, 学生都动起嘴来, 课堂上一片“嗡嗡”声, 十分热闹, 但仔细观察一下, 学生的嘴都在动, 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 教师喊“停”, 教室里安静下来。这样的小组学习中, 学生间的相互配合, 分工和个人责任这些基本要素完全不具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就被抹杀了。

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规则。讨论前, 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 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 其他学生认真倾听, 然后讨论, 形成小组的集体意见。教师还可设一个小组的意见为靶子, 让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发表见解, 那么在团体性的争论中, 学生更容易发现差异, 在思维的碰撞中, 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这样小组合作的学习才可能是有效的, 才能在新课程的课堂上真正发挥作用, 而不是热热闹闹走过场。

4.教学能否做到“一英寸宽, 一英里深”?

现在有的科学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贪多求全, 恨不得在一节课的40分钟内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一节课下来, 老师和学生都很辛苦, 紧赶慢赶, 生怕这节课任务完不成, 求大求全, 学生也只能跟着老师的节奏, 草草收场。

减少一个活动或某些环节, 把一部分做透了, 做细了, 学生的收获就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上的, 学生就能体验探究的全部过程, 反而增强了学习的有效性。一节好的科学课应能做到“一英寸宽, 一英里深”。

5.“教师作为促进者”的角色转变了没有?

新课程表面上是难度降低了, 但对教师的来说, 实际上是变难了, 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而不是要什么都在学生之上的传统师者形象。这种角色的变化, 对教师在教学的组织、引导方面有了更专业化的要求。

只要是学生的学习需要, 教师应创造充分的探究机会和条件, 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主动探索。教师就像一个“导演”, 让“小演员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演好戏”, 并在“演戏”过程中得到发展, 内化科学素养。

评价, 我们关注什么?

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 强调以人为本, 越来越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小学科学教学评价内容、方法及手段等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笔者认为小学科学教学评价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目标的科学化

评价必须服从课程的特点, 小学科学评价必须要符合小学科学的课程宗旨。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课程的评价, 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 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 最终实现课程宗旨, 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2.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多元主体中, 我们尤其重视同学间的互评。因为学生们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 大部分时间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的, 同学间应该是彼此最了解的。他们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鼓励的作用是非常具有实效性的, 如在教学“电”单元时, 在小组完成各种研究电路的活动中, 部分学生是有困难的, 这时, 同伴评价及其影响力对于促进和帮助全体学生完成研究活动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依据《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评价内容涉及科学知识、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大板块。在科学知识板块里, 既要考察学生对必要的科学概念的掌握与理解, 又要检查学生对常见科学事实的理解;在过程与方法板块里, 既要重视科学探究方法与能力的考核, 还要注意检查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习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板块里, 侧重考察学生对待科学知识、对待科学探究及与人合作交流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4. 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教学“工具和机械”单元时, 我们引领学生探究各种工具和机械的结构与功能时, 就常常利用嵌入式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单元后评价可以和单元前评价相对照, 以更清楚地了解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进步。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知道些什么和能够做什么上面, 以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反省自己的学习。另外, 解决问题、实验、作品展示、自我评价等多种形式的附加评价可以给不同学习类型的孩子更多地展示自己知识和技能的机会。

5.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在教师评价方面包括书面考核、作业检查、案例记载、成果展示、课堂抽查等方法。在同学互评方面采用小组互评的方法, 主要运用于各个单元学习结束时, 小组成员根据各自的表现, 相互评价。

同时, 我们采用学生自我激励的方法, 让学生评价和思考其科学理解能力。自我评价理解力是自我启发式学习的重要工具。学生通过反思明确了他们应学习些什么, 由此开始把学习中的外部期望化为内在动力。

评价, 我们该怎么做?

科学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指出,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 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 最终实现课程宗旨, 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教学评价, 急需要我们一线的教师, 用智慧诠释着评价的真正含义, 不断尝试新的评价方式:

1.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是即时性评价中搜集情况和表现信息的有效手段之一。课堂观察不是日常用语中所说的“用眼睛看”, 而是指有目的、有计划的关注评价对象的表现, 搜集各种有关信息的过程。课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双边活动, 教师一方面要完成教学目标, 一方面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在课堂观察时, 教师不仅应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 更应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 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

2.拓展活动

“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 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 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 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我们应重视教学活动的拓展, 让学生将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外、日常生活中。

3.阶段测试

测试评价是教学评价中一个最活跃的组成部分。科学课的测试较之其他学科有自己的特殊性, 创设新情境, 运用口试、笔试或现场答辩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创新型的测试已是大势所趋。如“动物”单元, 学生对蜗牛非常感兴趣, 教师以此为突破口, 激励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有的学生想知道蜗牛是怎样吃东西的?有的想了解蜗牛是怎样爬行的?有的想探究蜗牛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益还是有害?……接下来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研究的问题, 通过网上书刊收集资料、观察、记录、找规律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得出结论, 完成研究小报告。

4、成长记录

成长记录袋评价则是指通过对记录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对学生进行的科学学习发展状况的评价。成长记录袋主要收集学生“成长的脚印”, 如代表性的作业、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科学小报告、科学幻想画等。也可以是自己印象最深的学习体验、探究性活动的记录、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挑战性问题、最喜欢的一本科学书等。在成长记录中还可以存放自己的评价、互相评价、合作性评价、家长的评价与教师的评价。

上一篇:实验与探究能力下一篇:内在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