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2024-09-27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精选12篇)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篇1

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评价是一种导向和监督, 是关系课程改革的关键性因素。在我们过去的教学传统中, 教学评价单一, 过于重视选拔优秀学生的功能, 忽视了对学生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在进行评价时往往只是关注结果, 不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使一部分学生成为了评价制度的牺牲者, 不能在评价中得到激励, 产生愉悦感。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新一轮教学评价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以人为本,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兴趣, 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构建起属于自己完整的精神世界。那么在科学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应注重些什么呢?

一、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人施教

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因成长环境的不同具有独特性和不均衡性。作为教师,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 给予每一个学生积极的评价, 帮助学生认清自我, 建立学习的信心。尤其是对于一些所谓的后进生, 教师一定要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他们的成长环境、学习状况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例如我在几年前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学生, 这个学生在学习中有很多不良习惯, 例如上课不认真听讲、爱捣乱, 课下不认真做作业, 甚至小偷小摸, 在此之前的很多班主任对他都毫无办法, 只能任其自生自灭。后来, 我通过家访得知, 原来这位学生父母离异, 他自小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老人年迈体弱, 对孩子的管教力不从心, 而且由于离异而对孩子溺爱有加, 甚至纵容, 以至其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了解这样的情况之后, 我一方面积极与其家长联系, 跟他们阐述教育的重要性, 一方面又给他制定了一套专属于他个人的评价标准。我告诉他, 只要他每天按时上学, 不再违反学校纪律, 我就可以在记纪律方面给他一个“优”。在学习成绩方面, 我在他的作业和考卷中, 只对其正确的答案打对勾, 而对于错误的内容, 我在课下给他细致讲解后, 让他重新做, 然后再评价。这样, 经过一段时间后, 他得到了上学以来第一个“优”。从此, 他渐渐改变了自己的坏习惯, 不再违反纪律了, 学习成绩也慢慢上去了。一个“优”字, 改变了这个学困生的命运;一个肯定, 使孩子看到了希望。他学得自觉了、努力了、开朗了……不同的评价标准使他获得了信心, 从此, 他踏着被肯定、赞赏的阶梯一步一步地迈向成功。

二、允许学生的失败, 激励学生迈向成功

每个人都会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失败。小学生更是如此, 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让学生从不会到学会, 从不懂到懂的一个过程, 并且这个过程是曲折的、反复的, 而且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因此, 教师要宽容学生的失败, 当学生失败时要给予赏识性的评价, 鼓励他们面对挫折, 勇于改正。特别是在考试中, 教师要认识到考试只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 考试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知道自己得了多少分, 而是要他们知道自己的失误在哪里, 以便吸取教训。小学生热情、好胜、自尊心强、喜欢别人对自己的言行给予赞扬, 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 一定要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学习劳动的快乐, 体验到克服困难的信心。

三、要注重学生发展的均衡性和全面性

学生是学习主体, 也是评价的主体。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 我们侧重于评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而且评价的手段单一呆板, 基本以考试为主。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缺乏评价, 对于学生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汲取知识, 理解问题并不关注。如果教师在评价中把“说得还不错”变成“你的想法太有新意了, 老师也没有想到这种做法!”这样对学生到位的回答, 对学生精彩的朗读、独到的想法给予发自内心的赞赏, 可能对学生是一次终身难忘的鼓励。这种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四、通过家校互动促进学生的发展

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校和家庭的沟通时很必需的。家校沟通, 不仅能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 了解学生的困难, 及时给学生和家长以帮助;也使家长清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及时配合教师教育学生。因此, 在工作中我常利用家校通与家长沟通, 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例如我会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家长发如下的信息:×××同学的家长, 祝贺您!您的孩子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上能专心听讲, 积极发言。每天都能认真及时地完成好作业, 并能及时地做好订正工作;×××同学的家长, 您的孩子能认真完成作业, 并及时做好订正工作, 如果上课能积极发言, 那就更好了;×××同学的家长, 您的孩子虽然及时做好作业, 但还没养成及时订正的习惯, 提醒您一定督促孩子及时做好订正工作;×××同学的家长, 您的孩子本周有 () 次不能及时交作业, 提醒您关注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而家长在了解到情况后也会积极地给我回信, 就这样在一来一回的沟通中, 家校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了, 形成了教育的合力。家长与教师都能通过交流所反馈的信息及时发现问题, 采取措施予以矫正, 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总而言之,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 学校和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体系, 以学生发展为主, 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 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 为社会发展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篇2

四、教学评价

44.评价学生要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明确评价的目的、内容,采用开放、多元、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知识与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价。

45.要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功能。应重视过程性评价,可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课堂即时评价、特长展示、作业批阅、实践操作、社会调查、成长记录等形式考查和评价学生,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46.考试是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应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方法;要充分利用考试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学期末的考试科目一、二年级为语文和数学,三至六年级为数学、语文、英语。考试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考试形式要多样化,含笔试、口试、实践操作等。依据教学需要由教师自主安排阶段性测验,测验次数要合理控制。各中心小学和小教部要加强考试命题的研究与指导,建立必要的审题制度以监控试卷质量。

47.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学科通过平时考查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综合评定成绩。

48.学校要积极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品德发展、学业进步、成长过程等资料,记录情况要典型、客观、真实,体现诚信和各方参与验证的原则。每学期、学年结束时学校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各学科的学业状况和教师的评语。评语应在教师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学、家长交流、沟通的基础上产生。评语应恰当运用描述性、鼓励性评语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及不足。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应采用等级制,不得将学生成绩排榜、公布。

49.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要遵循科学性、客观性、激励性、导向性的原则,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让教师能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以利于反思、调整、改进工作方法,加快专业发展。学校要把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发展水平、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等情况纳入教师发展评价的主要内容。

50.学校要根据课程管理的要求和内容,在学期中和学期末采取多种形式对学校的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要虚心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的检查、督促和指导,学校要将自我评价的结果和上级检查、督导的意见或建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评价 篇3

[关键词] 朗读教学;评价;有效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各个年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进行理解。叶圣陶说:“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由此可见,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是一个“读”字。“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忽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呢?笔者认为,及时进行有效、合理、恰当的评价是指导学生朗读的重要途径。应从教师的评价语、评价的方式和评价主体、角度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评价语言充满“语文味”

课堂上,针对学生的朗读,教师评价语言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对自身朗读情况的认识。朗读的评价语不仅要有激励和指导作用,更要形象生动,具有诗意美感,幽默深刻,令人欢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朗读水平不断提升。

(一)结合语境评价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文本的语境对学生的朗读直接作出反馈,或者根据文本的提示语进行评价、指导。例如在《蓝色的树叶》文章中以对话为主,并且对话前面有许多提示语。如:学生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草?”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可根据提示语“吞吞吐吐”“皱着眉头”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在评价时,引导学生关注这些提示语,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结合语境评价,不仅能对学生的朗读起到指导作用,还能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使用幽默语评价

幽默诙谐的语言是调节课堂气氛的手段,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添加剂。对朗读的评价,教师可以使用幽默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教学《画家和牧童》的一段朗读:“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学生在朗读时,语速缓慢,没有一点称赞之意。教师玩笑道:“哎呀,看来这两个称赞的人年纪不是一般的大了,连说话都慢吞吞,没一点精神了!”学生一听,哈哈大笑。读的学生也马上意识到,于是再试,便加快了语速,读出了称赞之意。幽默风趣的评价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悟到朗读此句、此段的处理方法。

(三)利用修辞法评价

如教学《乡下人家》一课:“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教师在学生读完后这样评价:“你们读得像这歌声一样,真好听。”看似顺手拈来,但用这样的修辞手法来评价,恰到好处地表扬学生读得轻柔优美,读出了欢快的情绪。

二、评价形式尊重“个性化”

(一)多元化评价,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必定带有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独特的感悟。所以在教学中,发展个性必须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朗读环节当然也不例外。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朗读训练的评价更应注重让每个学生富有个性地发展。《她是我的朋友》文末阮恒的回答“她是我的朋友”,看似短小的一句话,学生朗读却呈现五花八门的状态,这时教师的评价语是这样的:“你强调了‘她’,这个字,可见,这个女孩子的生命在阮恒心目中的位置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你读的这个‘朋友’,让我们感受到这两个字分量好重呀。”“多么真诚的回答,短短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阮恒的为人,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像这些评价,教师完全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不但能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还能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学生的个性五彩斑斓,在朗读中也会自然流露。教师要珍视学生个性的闪光,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挥洒自信,勇敢地表现自我。

(二)延时性评价,给学生更多的空间

对于朗读教学评价时机和尺度的把握也是至关重要的。即兴的精彩评价固然能激起个别学生情感的火花,但缺乏深思熟虑、草率的评价也往往会扼杀学生朗读的欲望和激情。

在朗读教学中,可以看到教师对第一个站起来朗读的学生大加赞赏:“你的朗读简直太精彩了,老师和同学都没法和你比……”然而,在教师作出这一评价后,后面想朗读的学生可能会缩起小手,原本具有的朗读的欲望和激情会一下子烟消云散。但课堂是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所以,教师为了给更多的学生创造锻炼的空间,有时候要延缓评价的时间,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朗读训练的机会,给学生创造更大的提升空间。

(三)生成性评价,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

语文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学生的即时生成。如在教学《海底世界》时,让学生朗读一段写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的文字。学生用非常平直、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于是教师微笑着凑到该生耳边说:“你这样读,小动物们会被你吓跑的。”学生马上意识到问题,便动情地表现出“窃窃私语”的朗读效果。动态生成的评价是最有效的,也是最能体现教师智慧的。

三、评价主体、角度体现“多样化”

(一)多角度评价,提升朗读的综合品质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评价也往往会围绕“正确、流利、感情”这六字来做文章。例如:“你读得很流利。你的朗读很有感情。你没错一个字,读得很正确。……”诸如此类的评价在语文课堂上比比皆是,这类评价对于指导学生的朗读显然是空洞乏力的。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因此,对学生朗读也要注意从多角度入手进行评价,关注朗读的技巧。

(二)自我和互动评价,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

在朗读教学中,学生读完后,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可以让学生略有所思,然后,一遍更进一遍,使学生更能体会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促使学生学会自我反思,从而达到乐读、善读、会读。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交往,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多向互动交往的过程,朗读教学亦是如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抛绣球”,将评价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说,参与评价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在评价别人的同时可以修正自己的不足。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发现彼此的优点,以此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自我评价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教师可在学生进行互动评价之前,先作示范,在教学实践中反复指导,让学生掌握评价别人的技巧,从而形成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倪中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评价的三种方法[J].新课程(小学版),2009,(1).

[3]范建民.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评价[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4,(1-2).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篇4

一、绿色评价的内涵

绿色本是生机盎然的生态环境之色, 是旺盛生命的象征。在新时期, 绿色又被赋予“环保和发展”的新内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绿色评价”, 是基于绿色对“生命”的引申, 更是本着激发活力, 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绿色评价是以学生为本, 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诠释生命内涵, 关注学生的生命个性、生命情感和生命天性的过程。

1. 绿色评价不是“娇惯”

在课堂中, “好”“很棒”“对, 我们表扬他”, 这些廉价的评价语言经常充斥着课堂。这样夸张的泛滥的评价会让学生错误地认为成功不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轻而易举就可以获得, 这样刻苦钻研的品质很难培养。夸张的评价语言可能一时激起学生的自信, 可学生一旦遇到挫折, 就会迷失方向, 无法真正认识自我, 从而丧失信心。不切实际的夸张语言无法使学生建立真正的成就感。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语言是调动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有效机制。学生希冀得到的评价不是简单的好坏对错, 而是对自己的回答作出具体的分析和必要的解释, 提升发言品质, 从更开阔的视野中看问题。鲁迅先生曾撰文批评教育上的“棒杀”和“捧杀”, “棒杀”固然令人痛恨, 但“捧杀”更具有迷惑性, 它是扼杀教育的一把“软刀”, 同样应引起警惕。作为教师不能迷失在生硬僵化的“赏识”怪圈中。

2. 绿色评价不应“呆板”

在课堂中, 经常会遇到学生回答不上来, 或者回答有错误的情况。教师往往会简单评价“不对”, 然后让其坐下。其实, 学生答不出来的往往正是本课的重点或难点, 回答中的错误也许能打开思路, 化腐朽为神奇。教师简单的否定评价, 没有及时抓住思维的火花, 殊不知这样一次简单的否定, 同时也扼杀了无数有创造性的思路, 课堂可能平坦了、一帆风顺了, 也正因此变得呆板了, 学生原有的思维动力、发表意见的积极性都受到了挫伤。

3. 绿色评价不能“功利”

在课堂中 (尤其是公开课) , 教师不但“慈眉善眼”, 而且“海纳百川”, 什么都是“好”, 更有甚者, 动不动就拉掌声, 发奖品。学生“善解人意”争先举手, 也就成了十足的趋利行为, 本是求知的课堂却变成作秀的舞台。著名的“德西效应”告诉我们:学习本身是一个愉快的活动, 如果不恰当地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 反而会减少学习活动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乱拉掌声发奖品, 使得知识本身的吸引力和思考过程的乐趣被抛弃, 这样本末倒置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二、绿色评价的策略

1. 定好评价基调, 夯实绿色评价的基础

每个人都有被他人肯定的需要, 尤其是小学生, 他们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和鼓励, 而教师的任务就在于保护学生的这种愿望并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因此, 评价的基调应该是积极的、肯定的, 但鼓励、赞扬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 如果脱离客观评价, 鼓励、赞扬就失去应有价值。

2. 抵制低效评价, 删除绿色评价的障碍

课堂除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 也应该是学生体验价值、陶冶情操的精神乐园。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行为很多是“无心插柳”, 教师的评价语言和评价行为却要“有心栽花”, 对其中朴素的、原生态的思想方法, 进行提炼、总结、升华, 让学生体验这种思想的实质。对于评价语言低效甚至无效、负效, 其产生主要和教师的语言习惯有关, 我们要有意识地纠正, 如重复学生发言、一味简单评价等, 教师要摆正心态、放弃权威, 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才会拥有灵性勃发的创造和才气彰显的激扬。

3. 构建多元评价, 提升绿色评价的实效

评价不能是教师的“专利”, 教师要适当“让权”给学生, 可以变老师评价为师生、生生评价。“还有其他想法吗?”“对刚才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参与评价, 使学生在课堂中形成互评互析的关系。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 我也有一个苹果, 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 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 倘若你有一种思想, 我也有一种思想, 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 那么, 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

小学语文教学自我评价 篇5

怎样能够发挥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呢?此种现状急待改变!

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具体到课堂教学的细节中,既有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也有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在课堂评价中,要注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通过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细微之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 发展。

一、评价贵在真诚

卢梭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我们的课文是以文字为载体,承载着人的情与意,可以说是作者“血管深处奔涌出来的生命情思,从骨髓宣泄出来的生之灵泉。”因此,语文课呼唤教师评价发自内心,投入真情。真诚的评价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和赏识,有时也许是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或有力的大拇指,即使“无声”,也会带来“胜有声“的效果。只有这样的课堂评价才是发自肺腑,才能动人心魄,远离虚伪与做作,唤起学生的倾情投入。

“――教学《海底世界》时,教师让学生读课文中写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的文字,一个学生用非常平直、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教师微笑着悄悄地说:“噢,你那么读,小动物们会被吓跑的。你再读一次,把它们都引回来吧。”

“――你在读这段的时候,“风”字和“呵”字不高兴了,因为你把它们的名字读错了,赶快纠正过来吧。”

“――你的说法不太确切,你若能换个说法,相信你一定能表达出来,愿意再试一试吗?”

在教学实际中,只要运用这种方法纠正学生的错误时,学生们都能乐意地改正,认真思考,重新组织,把正确答案说出来。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师生心与心的交流过程中,只要老师对学生怀着一种积极的希望之情,就会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每个学生都会比原来做得更好。

二、评价重在激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积极性的评价,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吝啬赏识与赞许,如及时送上“你的表达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还能提醒同桌同学,真是了不起!“多好的问题,不仅会读,而且会思考,进步真大!”……鼓励性的评价能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并使火花熊熊燃烧,照亮全班,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

一位老师在一次公开课上请同学读课文,部分同学抑扬顿挫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而又声情并茂,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位教师满面微笑,热情洋溢地评价:

“――读得真不错!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

“――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

“――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让大家仔细听听!”

“――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老师甘拜下风!”

“――多动听的声音啊,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

“――新文章你能读得这么流利,真是武功高强啊,可以收徒弟了!”

教师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友善的微笑,营造了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品尝到被人尊重的喜悦,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

三、评价需要客观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在鼓励赞赏的同时还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既要肯定学生的成功与进步,又要及时鲜明地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与错误,让学生清醒、正确地认识自我,进而主动改进自我,完善自我,促进自身发展。

如当某个学生朗读课文后,有的老师总喜欢这样评价:“读得不错,很好!”那么到底好在哪儿呢?学生就不清楚了。如果我们这样评价:“读得正确、响亮又流利,很好!如果能在速度上放慢一些,注意停顿,掌握好语气就更好了。”这样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评价,不仅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正确估计,还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找出努力的方向,由此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评价力求互动

评价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方法。只要你是一个对学生充满爱的教师,那么你不单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合理、准确的评价,同时还会教会学生如何评价。

1.教给评价方法

课堂上,我教给学生“听、想、评、听”四步评价方法。“听”是指听清楚对方的发言,这是做好评价的前提。“想”是根据别人发言内容进行思考,组织好评价的语言。“评”也就是以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最后的“听”是虚心地倾听别人的反馈意见。这样,学生评价的内容就更具体充实,更具有针对性。

2.把握评价原则

要使学生评价更有序,更有效,必须让他们在评价中遵循一些原则。尊重他人原则:在合作评价时,一定要尊重别人。在评价前,一定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根据他人的观点,结合自己对问题的认识,进行思考,并选择适当的语言,对别人进行鼓励,或诚恳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

我通常要求学生这样说:“我觉得刚才某某同学哪儿读得比较好……我还有几点建议……”这样评价的过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评价,既是一个促进别人的过程,又是一个取长补短的学习过程、提升过程。

例如: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我指定某几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等几位学生读完全文,就引导学生评价:听了刚才几位小朋友读课文,你想说什么?于是,小手林立,有的说:“我觉得某某小朋友读得非常有感情,真好,我要向你学习。”有的说:“某某小朋友,你读得正确又通顺,如果声音再响亮一点,那就更好了!”有的说:“某某小朋友读得很有味道,但漏了一个字,请你再读一遍,把课文读正确好吗?”于是那位小朋友便欣然接受,认真地重读了刚才的句子,从而赢得了全班肯定的评价。

总之,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发挥教师和学生不同评价主体的互动作用,使评价向着人性化、科学化发展,则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

五、评价讲究语言

有一句话这样说:“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让我们关注课堂评价,在课堂中,针对动态生成性资源──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兴趣、情绪、学习方式、乃至错误的回答等,巧妙而恰当地进行课堂评价,使学生全身心地学习,使教与学达到更高的境界。

析议小学语文教学朗读评价 篇6

一、赏识评价让学生敢站敢读

同一班里学生的朗读能力千差万别,有的孩子能够读得有声有色,有的孩子读得干干巴巴不说,做到流畅都有困难。新教材识字量大,课文篇幅、语句都显长,加上一些孩子认字慢、遗忘快,又可能学前教育不充分或家里没有相应的学习环境。于是,一些孩子一开始朗读就出现困难,甚至部分孩子惧怕朗读,连最起码的单独起立面对大家大声朗读的勇气都没有,而且经过调查,笔者发现这种情况使用新教材的孩子尤为突出。从这些孩子的角度出发,我们教师更需要用发展与欣赏的眼光来肯定与激励学生,适时、适当的激励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树立自信。一位老师借班上课,不巧点中了一名胆小又基础不好的孩子,孩子畏畏缩缩地读着,不是念错字就是加字、丢字。老师不急不躁,不断提醒鼓励,短短的一句话孩子反复了四次总算不出差错地顺利通过,其他孩子都认为他读得很糟,可老师却说:“你们没有发现嘛,这位小朋友不怕困难,反复了四次,一定坚持自己改过,读正确了才罢休,多认真的孩子!这一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老师巧妙地换个角度变贬为褒,一是委婉地提醒学生读错了一定要自己认真改过,同时对孩子又是一种鼓励。结果被夸的孩子参与热情陡增,舉起的小手一度高过前面孩子的头顶。

二、诱导评价让学生爱读好读

低年级孩子的语感,朗读节奏感都有待进一步的培养,于是,孩子在朗读中出现的小错误,诸如很长一段话留个字、加个字什么的也是难免的。可有时孩子们的朗读错误百出,或是对朗读材料明显处理不当,老师也一味地夸“棒”、“好”,这是不负责任;若是见孩子的表现与自己的要求相差甚远,老师干脆“谁再来”另请高明,频繁地换学生,直止找到高手,才啧啧称赞,也是不可取的。好的老师应当善于巧妙、机智地诱导评价学生,注意他们的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一位老师上《美丽的小路》,要求学生用读来表现小路的美丽。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她说:“你读得很响,可老师还没欣赏到美丽的小路呢!”第二个学生有进步了,她就说:“哦!你让我感受到小路的美丽!”第三个情感到位了,她评道:“呀,这下,我看到美丽的小路啦!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多聪明的老师,还特意把最能表现小路美丽的语句依着学生的样子重复朗读一次,像是模仿又像是示范,实是在强化朗读要领,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诱导下,每个学生都能心领意会地读得趣味盎然。

三、多元评价让学生多读多悟

朗读评价有很大的局限性。受时间、空间的制约,每一个体被评价的机会有限。因而我们要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除了老师、同学外,还可以是学生本人、家长等。课堂上我们不妨让学生作自我评价,自信的学生会说自己读得不错,那就得让他再道道理由,这样学生势必进一步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果认为自己读得不好,就给他机会再读,或是让他与前面优秀的同学作比较评价后再读。也可以让学生下位找自己的伙伴读,或是在合作小组中读,让同学评一评、议一议,交流各自的意见。有听众、有评价,在这样轻松、自由能表现自我,能够与同伴们交流的空间里,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厚。课外,学生们每读一篇课文后,让家长除了认真签字外,还可以写上评语,夸奖的、指出错误缺点的、提出希望的都可。学生评价他人、被他人评价机会增多,受评价空间增大,多读多悟无疑会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形象评价让学生乐于模仿

对于朗读,大多评价主体习惯上采用抽象评价,诸如“读得不熟练”、“读得没有感情”、“读得很有感情”。几个评语千古不变,堂堂语文课都适用,于被评者与评价者都无益处。有位特级教师上《夏夜多美》,一位孩子的表现非常出色,看她那丰富的神情,恰如其分的动作,圆润的童音别提读得有多妙了,可连续几个孩子的评价,反复的还是那句“读得很好”、“读得很有感情”。老师换个角度问:“你们猜老师心里怎么想?”一位孩子大胆地说:“老师心想也许你也没她读得好。”老师故意反激道“哪里见得?”这时孩子们才细细道来,如“飞呀飞”读得轻轻的缓缓的,像是小蜻蜓背着小蚂蚁小心地飞过很多很多地方……你一言我一语改用描述性的语言从神情、动作等方面作了细致、具体、形象的评价,道出自己在别人的引发下的感受。此时,再来模仿他人朗读,不再是生搬硬套的,其实早已溶入了自己的情感、体会。

总之,只要教师在课堂对学生的朗读作出适当的评价,就有利于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小学数学的教学评价 篇7

实施素质教育, 并不是要改变知识及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并非要降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而是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所涉及的内容提出了更高、更加广泛的要求。因此, 在教学中应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放在教学的首位, 使学生经历真正的认知过程, 获得具有生命力的有用的知识, 掌握具有迁移的生动的活泼的知识结构。那么, 应该如何评价小学数学课“掌握知识”的教学, 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内容。

二、“感知、理解新知”的评价内容

1.为导入新知所提供的感知材料是否充实;

2.感知材料的选择是否包罗新知的本质属性;

3.感知阶段的诱导是否便于学生尽快进入新知的最近发现区, 展开求知探索;

4.新、旧知识交接点的确定, 是否便于快速促成学生认知的正迁移, 教师的点拨是否有助于激起学生“短兵相接”的思维交锋, 顺利完成认知的“同化”或“顺应”;

5.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 是否有利于学生省时优质地发现和理解新知的本质。

三、“抽象、概括新知”的评价内容

1.思维阶梯的铺设是否有助于学生在揭示新知本质的求知过程中, 展开高效的观察与比较、分析与综合、判断与推理、抽象与概括;

2.学生在归纳总结新知的过程中是否经过了一个以具体形象思维为支柱, 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又将已理解的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认知往返历程;

3.学生对已概括的新知理解得是否正确、全面、深入, 学生对新知本质抽象概括得是否正确、全面、深入浅出, 表述具体严谨, 是否达到了课时教学规定的教学目标;

4.学生在探求、获取新知中个性意识倾向性作用的发挥如何, 全员参与的竞争质量与程度怎样;

5.教师指导学生求知获取的“投入”与学生学会求知方法, 得到收获的“产出”是否成正比。

四、小学数学作业的评价

批改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 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 检查教学效果, 调整教学方案, 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鼓励上进

学习是一项复杂的认识、实践活动。造成一些学生作业水平低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可以采取客观评价与鼓励上进相结合的批改策略。当学生通过努力, 在作业的某些方面有所进步时, 或者在特殊困难面前没有退缩, 能照常完成作业时, 就可以不失时机地适当抬高评价等级, 对他们进行鼓励, 使其体会到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快乐, 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一题多改

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许多学生难以一次使作业达到较高水平, 得到自己满意的等级。为了调动学生进一步改进作业质量的积极性, 我们可以采取一题多改, 逐次提高等级的批改策略。当作业发给学生以后, 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 弥补不足, 或者补充更好的解题方法, 就可以视情况给以提高等级。

3.暂不评判

学生的知识基础, 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平衡的, 即使是优生也可能有失误的时候。当学生的作业错误过多、过严重时, 为了避免学生作业等级太低, 心理压力太大, 以及产生知识上的脱节和恶性循环, 可以采取暂不评判等级的批改策略。等学生弄清了错误原因, 补充了所欠缺的知识, 将作业重做之后, 再进行评判。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有关的数学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实践与思考的学习过程, 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在学生对数学内容进行探索、实践与思考中, 教师适时地发挥评价的魅力。巧妙地运用评价, 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 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再让学生感到枯燥, 而是学生自主动脑、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 这样也就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接受知识的快乐殿堂, 更为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师逐步完成新课标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的理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 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在这个背景下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 可以是书面的, 可以是口头的等等。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价。从教学的效果上来讲,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信心, 激励学生的学习, 而且还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评价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初探 篇8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1. 教师要尊重学生、真诚地赏识学生。

从内心深处把真挚的师生情谊, 对学生的拳拳爱心, 用富有激情的语言、赞许的眼神、会心的微笑、温柔的抚摸展现出来。这样的课堂评价才是从教师心灵深处流溢出来的, 才会唤起学生的倾情投入。

2. 教师要学会倾听, 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

叶澜教授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 每一句话语, 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课堂上, 教师应在倾听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在倾听中认真揣摸和分析其表达实质, 推断出学生的未尽之意, 听出“言外之意”“话外之音”;还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稍纵即逝的、极有开发价值和利用价值的动态生成资源。课堂上教师只有学会倾听学生, 学会观察、学会理解、学会等待, 学生耳濡目染, 进而影响, 促进学生的倾听。倾听可以增进沟通, 促进理解。倾听是一种等待, 在倾听中交流, 在倾听中沟通, 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3. 教师要做孩子的好朋友, 与孩子友好相处。

无论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还是在课余, 教师都应是学生年长的、可敬的、足以信赖的好朋友。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去, 放下架子, 和学生打成一片, 与学生建立真诚的友谊, 用平易近人、善解人意的风格去填平“代沟”, 从而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育人氛围, 让孩子敢于走近你、乐于走近你, 愿意向你倾诉自己的心声。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孩子们进行对话, 这样孩子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交往中, 师生之间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和互动, 教师和孩子们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合作的伙伴。

二、评价多元化

1. 评价主体多元化。

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新课程理念在课堂评价方法上提倡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元性评价。师生互评更能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利于形成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学生自我评价, 是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 相互取长补短, 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全方面、多方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大大地改善了课堂上的学习氛围, 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勇敢的品质, 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2.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设置, 我们的评价也主要围绕这“三个维度”内容来展开。在课堂上, 评价学生知识的学习、问题的对错、方法的获得、操作技巧等, 尤其是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形成。

3.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评价除了语言评价的方式以外, 还可适当地运用实物评价, 态势语评价 (如眼神、点头、微笑、大拇指、掌声及各种丰富的表情等) , 利用各种媒体传递的间接评语、物质奖励等。恰当及时的态势语言及时地表达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和信任, 给了学生莫大的鼓舞和自信,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成长。课堂上多主体有效互动评价, 更能激发课堂生命的活力, 使课堂显得异彩纷呈。

三、注意评价时机

教师对学生的适时评价, 可以很好地激励学生更高的学习热情。课堂上, 教师要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为前提, 抓住教学中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不失时机地、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 不能刻意, 也不能夸大, 让学生在温馨和谐的气氛中接受评价, 从而有一种愉悦感、成就感,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课堂上还应该灵活地运用延时评价。在正常情况下, 新颖独特的见解往往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期, 因此, 在课堂上, 教师要把握好评价时间的度, 合理推迟评价, 就能让更多学生拥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轻松自如地思考问题, 大胆想象, 相互启发, 从而集思广益, 产生更多的创新灵感。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基于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研究 篇9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评价,评价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以人为本的、动态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决定课堂教学的走向, 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 虽不是蜜, 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 但可以吸引学生, 在课堂中, 看到的学生一张张阳光灿烂的脸, 听到的是欢声笑语, 体悟到的是学生的个性飞扬。只要教师按照新的理念评价学生, 相信教育就会更有生机, 学生会发展得更好。

一、抓重点, 抓关键, 适时评价

学生经过一番思考, 必然要将体验表达出来, 这里有他们的体验升华, 有他们的研究发现, 也有他们的挫折和失败。恰当的评价可以让学困生吃得消, 让中等生吃得饱, 让优等生吃得好, 有利于增强每个学生的学习信心, 得到前进的力量。在教学时间上, 不可能对每一个人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所得到的结论进行评价, 不能让评价充斥课堂, 挤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影响探究的深入, 影响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教师的评价一定要“适时”、“适量”、“适度”, 要评得“透”点得“活”。评价要抓重点, 抓关键, 抓在突破重难点的创新求异的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上。评价要注意阶段性, 一般一个教学层次进行一次。如选择和确定活动方案时, 教师要评价小组成员的搭配、分工是否妥当, 还要鼓励学生一起设想可能的解决方案;在实施活动方案的过程中, 教师要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表现, 特别要评价学生在活动中是否应用适当的方法展开活动;展示活动成果时, 教师要评价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着共享成果的态度, 以积极评价为主, 也要中肯地指出不足, 帮助他们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当然, 评价还要注意整体性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 一般评价与针对性评价相结合。

二、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教师评价学生是教学评价常用的形式。教师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两类。即时评价是对学生的表现立即给予评价, 利于及时纠正学习中的缺点和错误, 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延时评价指在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和语言, 让学生畅所欲言, 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见解和主张。延时评价能充分发扬教学民主, 营造自由的教育环境, 提高学生理解的深度, 培养学生自信、灵活、深刻的品质。在教学中, 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要相互配合使用, 使用即时评价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 同时, 要注意学生的差异, 实行延时性评价, 让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知识技能的学习后, 逐步实现学习目标。

教学评价并不是教师的专利,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评价权下放, 提倡学生自我评价, 以及同学间相互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 即让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 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 加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互动, 既可以提高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 又可以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双方的了解和理解, 易于形成积极有效、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这将有助于被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 促进其不断改进, 并获得发展。

三、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小学语文新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应当以“质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为主, 因为质性评价、形成性评价适应课程标准对学习效果的评价要求, 符合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1.自我评价。有效评价要求学生投入。这种投入既可以促进他们反思, 又可以使他们肯定自己学习的努力, 评价标准,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具体制定。要落实这一点, 仅仅进行交际陈述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具有语言表现特点与要素的实际范例, 并让他们见到和听到这些范例。这样, 学生就能够知道语文优秀作品是什么样的, 进而对教学的范文进行评价。学生参与了标准的制定, 其后还需要有机会应用, 用这些标准对实际作品或行为进行评价。首先他们可以以小组形式对范文进行评价, 然后开始独立地自我评价, 找出自己的不足, 改进学习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调整学习目标, 教师针对学生的弱点和需求完善教学计划, 使课堂指导更有效。

2.互相评价。互相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 以独立的学习小组为单位, 依据评价标准, 同伴之间对学习条件、过程及效果所作的评价。我们可以让四五个学生评一个学生, 每一个评价者为某一个学生的学习行为写出评语, 重点在于优点和改进建议。反过来, 被评学生根据同学和老师的评语写一个总结, 确定自己的改进方案。学生互评的成功和自评成功一样, 需要教师提供榜样, 展示优秀的互评范例。通过评议, 学生可以充分理解评价的标准, 树立“我也能做”的信心。同时, 学会信任他人, 诚实、公正地对待他人。学生相互讨论, 可以消除忧虑和困扰, 吸取他人的优点, 从而确立自己努力的方向。

为了便于评价, 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评价。哪一组参与积极、纪律好、表现好, 可得集体奖;根据所学内容更换比赛组的名称。应用这种评价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还对学生间的相互评价起到了促进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篇10

一、不同任务,不同评价

在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体现任务驱动的思想,通过完成一个任务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任务的不同,教学目标也会有所不同,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的发展也会有所区别。在不同的任务当中,学生发展侧重点就会有差异。例如,在《初识LOGO语言》这一节课中,教师所提出的评价要求之一是:你认为小海龟能听懂人类的语言吗,那它是如何行走路线的?而学生评价可以从他的想象开始,可以说听不懂人类语言,是通过编写代码程序让它进行行走的。这样的评价给了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和亮点。而在《画方形和圆形》这一课的任务中,我们评价的主题可以是:1.你最喜欢哪一幅图片,为什么?2.如果让你来画,你会怎么设计?用不同的评价主题,引导学生对各方面进行评价。

二、多元评价,全员参与

(一)自评———个人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整个评价中占有重要位置,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改进。在学生评价中,通常比较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积极参与。课堂上,学生有没有参与,或参与得够不够。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

2是否独立思考、主动探索。

3能否积极地表达、交流。课堂上,教师创设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就能和同学、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他说错了,没有关系;他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不认同教师,不会受到批评。当他学习困难时,会得到帮助;当他取得成功时,会得到诚挚的赞赏。

4是否善于合作。在现代社会,是否具有团队精神,是否善于合作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课堂上进行培养。

5是否兴趣浓厚。是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而不仅仅是对网络。

6和以前相比,是否取得了进步。

这既是对已有知识进行了梳理,又发现了自己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还总结、回顾了自己的学习技巧和方法。让每位同学都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将自己的“收获”通过交流展现在他人面前,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感。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也包括了学生的态度、学习过程的评价。

(二)互评———生生评价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生之间的互评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同伴的肯定与认可有时会比教师的肯定更有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标准的语言大声的把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讲给同学们听,再让同学互评谁讲的好,好在哪,谁讲的不好,不好在哪?尤其在交流环节上,要求不仅要讲出如何做,更主要讲出是如何想的。学生在活动、评价中互相学习、相互借鉴,用自己的能力、他人的智慧完成了学习任务,课堂成了自我才华展现的机会,特长、能力竞争的舞台。下面是课上某位学生的电脑绘画作品:

学生的一些评价是:

学生1:好!

学生2:你画的不错。

学生3:虫子的颜色换一换会更好。学生4:颜色有点太单调。

学生5:我给你提个意见:“在这幅作品的下面写上文字注释,我相信一定会更好。”

学生6:你画得真是好!

(三)教师评价

教师课堂上的激励性语言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情绪能促使学生向着良性方向努力,例如一个学生在做独立操作练习时总是不自信,教师就鼓励他:“别着急,一步一步来,我在旁边看着,你一定能行的。”当他跨出第一步后,教师更是借机表扬“:瞧,就说你一定行的吧。”经过多次鼓励,他不再畏首畏尾,敢于自己尝试着去做了。口头语言评价也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单一的赞美语言会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就大大减弱了其激励作用。学生制作出来的作品,选几幅比较好的打印出来,让学生带回家,请家长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也可以班与班、学校与学校之间进行交换,以达到评价的最终效果。

三、借助不同载体,实施有效教学

例如:可以创建一个评价网络平台,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发到网络,让同学、老师一起参与评价,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对别人的作品进行评价的平台,通过学生之间的投票和语言评价,充分地让学生尝试到了这一评价的乐趣。

四、教学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克服不良的心理定势

2.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3.评价要有反馈

4.评价要注重过程、能力、结果,更要关注态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现状透析 篇11

片段1:(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飞夺泸定桥》)

师:通过学习6、7自然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从哪些地方能看出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学生讨论)

师:谁能汇报一下讨论结果?

生1:我可以用自己的话说吗?

师:你能用文中的句子说吗?(生1沉默,坐下。)

师:谁能说?

生2:“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书中原句)

师:还有吗?(教室内静寂无声)

师:我刚才不是给你们时间讨论了吗?哪个小组没有讨论出来?(课堂气氛沉闷、压抑。)

师:生3,你来说说。

生3:我从战士的枪炮声、喊杀声能看出他们很勇敢,他们能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向对岸冲去,我觉得他们有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师:能不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生4,你说。

生4:读课文第7自然段。(师满意地点点头。)

……

片段2:(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落花生》)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落花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说一段话。

生1:落花生,我想对你说,我不想学苹果、桃子、石榴,凭着美丽的外表炫耀自己。我要像你一样做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生2:落花生,我想对你说,我非常敬佩你的品格。我长大要像你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师:你们看过《绝对挑战》这个节目吗?去参加挑战的人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认可而胜出,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你们完全可以说出自己不同的观点,也可以对落花生的品格进行质疑。

生4:老师,我觉得落花生的品格有点过时了。在现在这个社会里总是默默无闻是不行的。我们应该学会大胆地展示自己。

师:太棒了!给点掌声。

片段3:(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一夜的工作》)

师:下面我们来评读课文,谁愿意来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

生1: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生2:他读得还不够有感情,应该把“俭朴”和“劳苦”这两个词读得重一些,这样才能体现出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

师:那请你来试着读一读。

生2:有感情地读这一段。

生3:他读得声音有点小。

师:读课文时声音要响亮,谁能接着读?

生4:读课文的第八自然段。

生5:它应该把“每个夜晚”重读。

师:生4刚才读的感情特别深厚、特别饱满。评价同学时应该先说优点,然后再指出不足。请一名同学将这两段连起来读。

生6:读课文的7、8自然段。

生7:他读得一段比一段高亢,更能体现出作者当时心潮澎湃的感情。

师:我们共同来体会一下这种情感。请女同学读第七自然段,男同学读第八自然段。

(效果很好)

……

透过课堂教学看教师的评价理念

教师对新课程评价理念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如何直接反映在课堂教学之中。通过以上三个片段不难看出,教师对评价的理解基本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而且课堂中最常用的口头评价也只是出于教学的需要。

片段1是我随堂听的一节课,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语言很尖刻,当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她就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到你那里怎么就那么困难了呢?”而且当她对学生的回答不满意时就会生气地批评学生,直到学生答出她预想的答案为止。由此可以看出这位老师平时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与学生缺少沟通,不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对学生的评价语言缺少赏识性、期待性和鼓励性,不能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反馈功能。

另外两节课是学年组教研课,教师的语言明显具有一定的亲和力,而且评价方式也有所转变。尤其是片段3中“评读”这一环节的设计。虽然如此,还是能看出教师对评价认识的欠缺和运用的机械。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评价观念,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认识,体现在教学行为之中,才能真正做到教学与评价的完美结合。

透过课堂教学看评价设计

从以上三个片段可以看出,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的设计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备课时缺少对评价的精心设计。

片段1中,教师以学生是否用书中的话来回答问题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学生不能畅所欲言,导致课堂气氛极其沉闷。如果教师备课时能够对评价做精心的设计,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然后再用书中的语言做以总结,就能够发挥评价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增强教学效果。

片段2中,学生本来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很好,对价值观的认同也很到位。当老师要求学生以“落花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说一段话时,学生情感流露得也很真挚、很感人。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发言没有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甚至是置之不理,而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对落花生的品质进行质疑,最终使得学生认为落花生的品质过时了。教师应该通过口头评价正确引导学生做一个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品质,又要做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这样就能避免在肯定当前社会需要展示自己才能这一特点的同时,否定了落花生的默默无闻、平实无华的品质。教师盲目的评价忽视了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和人文内涵,偏离了课文的主旨,误导了学生的价值观。

透过课堂教学看评价方法的运用

以上三个教学片段中使用的评价方法十分单调,都是以他评为主。这种他评的权利集中在教师的手中,学生只是处于消极被动的评价地位。除教师的口头评价外,学生的互评也可以在课堂中见到。在片断3中,教师就设计了“评读”这一个环节,而且在学生评价出现问题时,教师还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让学生先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再指出他们身上的不足。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学会鼓励、学会接纳。

但是,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时候往往喜欢先挑毛病,很难发现同学身上的优点,如果在这一环节中加上“自评”,效果会更理想。在学生读完课文时,先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和自己的过去比较是否有进步等等,学生就能将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独特感受说出来,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自评”属于个人内评价,学生运用这种评价方法可以将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做以比较,随时掌握自己的学习状况,了解自身所处的位置,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篇12

一、小学语文课堂实施善品评价的意义

我校结合本地区教育提出的生态教育、本真教育理念,结合现代教育理念,提炼“养善教育”办学特色。将善品评价应用于课堂教学改革之中,提炼并形成学以“善学、善思、善行”为课程目标,凸显“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学理念的善思“生动”课堂教学模式。所谓的善品评价体系,便是以“善品德育”为核心,将此种评价方式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之中。开展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营造整体育人氛围,塑造中华传统人文精神与现代人品质,全面提升学生道德能力。“善思生动”课堂、善品德育夯实了学生的智慧与品行,培养学生在“兴趣、品质、习惯、健康、和谐”各方面健康发展,全面发展,提升了学生的读、学、思、言、行,厚积薄发,为学生一生的成就奠基。

通过构建完善的善品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对学校文化、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家校关系的认同。

1.建立学习共同体,促进学生素养,全面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及和谐校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课堂评价的灵活性、启发性和幽默性,以便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培养品质优良的社会新生代学生。学校通过培养“善品”(有礼、诚实、勤奋、自信、独立、感恩、快乐)学生,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落实白云“幸福教育”理念,实现广州阳光评价的“阳光普照”。在很多方面,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纠正。学生在善品评价的引导下,建立起对学校的认同感,就会产生归属感、荣誉感和幸福感,从而使学习更有效率。从而学生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新时代优秀的学生。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实施阳光教育评价的经验

(一)渗透“阳光”校本课程文化

就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应该准确把握校本课程,渗透“阳光教育”理念,形成阳光课程系列化。比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应该设置语文氛围类,比如通过各种走廊文化或者其他的语文教学进行语文教学的文化熏陶。在这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一些特色的保留项目,并形成“阳光校园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体系。

(二)多运用启发性评价,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呢课堂的教学之中,提倡将学习课堂的教学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该主动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利用启发性评价鼓励学生能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例如在教学《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讨论这样的问题——苏格拉底要求自己的弟子到麦地里选择最大的一个麦穗,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在得到比较有差异的答案的时候,应该给出启发性的评价,使得学生能够感悟到人生要有所追求,还要善于把握机会的道理。教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做了鼓励、评价,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获得更深刻的感悟,使用了启发性的评价语言,鼓励学生不断探究,深入解读文本,凸显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多年来,虽然教育一直在探索评价改革,但是整个教育评价更多的还是以甄别学校教育质量、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为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应该进行有效的阳光评价的渗透,使得课堂教学能够迸发出多彩的光芒。笔者将继续秉持“阳光评价,多彩课堂”的信念,立足于现实成长,着眼于未来成才,以“阳光成长”教育理念全面指导教育教学行为,实践善品评价体系,点亮学生的七彩梦想!

参考文献

[1]李英杰.缩小城乡学生小学语文学科学业水平差异的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2(6).

[2]马利.现代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巧妙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2).

[3]陈培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研究[J].考试周刊,2015(A1).

上一篇:电力系统图下一篇:一体浇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