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与探究能力(精选12篇)
实验与探究能力 篇1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实验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逐步学会探究。”
英国教育家贝尔纳曾说过:“理科教学不仅要提供已经从自然界获得的系统知识的基础,而且要有效地传授过去和将来用来探索及检验这种知识的方法。如果学生不了解知识是怎样获得的,不能够以某种方法亲身参加科学发现的过程,就绝对无法使他充分了解现有科学知识的全貌。现在的科学教学正在后一方面失败得最为明显。”现代化学教学,不仅要加强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的训练。
一、创设课堂情境,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所谓认识,就是学习者对经验建构的解设,对新的现象和观念建构自己的理解,而建构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教师要依据教学目的的需要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设置情境的有利因素。如在教学“硫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时,教师可设置问题:(1)检验硫酸根时需加入什么试剂,其化学方程式如何书写?(2)有哪些反应现象能否用其他试剂替代?(3)离子检验时,应考虑哪些离子的干扰?通过以上问题的设计,使每一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动脑思考、动口实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则探究硫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自然就“水到渠成”。这种问题引导的实验情境探究,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二、积极开展课外和家庭小实验,激活创新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内容毕竟有限,有时受到实验目的及实验时间的限制,学生的创新热情仍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教师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多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发动和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和家庭小实验,让学生自己发现和寻找身边的化学,使其成为自己实验的研究内容,动手、动脑,长知识、长能力。学校还可以创造条件全面开放实验室,使学生随时随地能进行各种实验。特别是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敢于提出新的问题,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进行一些小实验,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验验证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疑问,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培养其个性特长。
三、及时引导总结,养成探究习惯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查阅资料,自己解决浅层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解决有争议的、有难度的问题;通过及时辅导、整理、总结使学生养成热爱探究的习惯。
(一)指导学生学会查阅资料。
实验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有关生产、生活、新闻、科技方面的知识与本节知识有关,即本节知识的生长点,但这些知识又不属于本节必须掌握的内容。为了不冲淡本节课的主题,使知识紧凑,可指导学生自己查阅有关资料进行阅读分析,以成为本节课的延续和深化。这样,学生会逐渐养成不断探究化学奥秘的习惯。
(二)不提倡预习,避免思维定势。
不提倡预习,在于当我们提出的问题学生讨论时,不会造成其思维定势,学生的思维不会受课本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去想办法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调动其探究的积极性。
(三)通过讨论,在探究中寻找乐趣。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难免会碰到许多争议或有难度的问题,这时,教师不要包办解答,应鼓励学生通过探索讨论自己寻求答案。讨论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层层深入地分析问题,疏导思维障碍,纠正思维偏差。
(四)及时整理总结,优化思维品质。
学生要及时整理、总结、归纳各个实验环节与理论知识的联系,分析知识点与考点的关系,研究学习方法,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思维方法、实验设计、思维品质进行评价与整理,从而使知识向高深方面迁移。
四、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要设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创设条件让学生吸收有趣和需要的知识,因为学生只有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享受到探究的乐趣,才会激发出更大的潜能,完成更出色的探究。杜威告诉我们正是因为他们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可能,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体验了成功,有了自信,才会激励着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进步与提高。正如他们的口号“我体验,我成功,我快乐”、“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课堂我主宰”所说。例如九年级实验探究学习“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此类实验探究学习一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本实验可在让学生分小组或自主进行探究。为了能对学生的探究过程给予形成性的评价和激励,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思维、探究、实验过程。在学生的展示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应重点发掘学生探究过程中的亮点,多分析学生的进步,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能体会到自主探究的乐趣,即使是对那些没有及时达到预期目标的学生也绝不能简单的批评责备,而应该尽量发现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并发动其他学生一起想办法来启发他们通过进一步探索获得正确的结论。课堂教学中大量的实例证明,哪怕是对学生微小进步的肯定,都能激励学生去获取更大的进步。在体验了探究学习过程中成功的快乐后,学生往往会不满足于教材给出的实验探究方案,他们会提出新的问题,并设计新的探究流程。化学实验探究学习应该关注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每一个亮点,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鼓励学生更出色地完成探究学习。
摘要:对化学学科来说, 化学实验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实验探究的功能, 通过实验探究教学,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实验探究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杨辉祥主编.中学化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4.
[2]郑长龙.初中学新课标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5.
实验与探究能力 篇2
[论文摘要]:结合课题研究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本才子毕业论文阐述:对中学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四点体会。
一、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学生思维。
三、创设实验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应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促进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实验教学 实验方法 探究 能力培养
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通过实验教学可培养学生观察物理实验现象和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掌握用实验来探究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著名物家杨振宁教授特别强调了“理论物理必须回归现实”这一“厚实的物理”(即与实践不可分割的理论物理)的精神。一个物理的理论,最终必须回归现实,这样的物理才是有前途的物理。物理学担负着培养下世纪科技人材的重任,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有许多发明创造,因此必须让同学们养成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的习惯,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及高度的创造能力。实验作为一种探究和发现的学习,在物理教学中应当有其相当独立的成份。
而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薄弱环节,改革实验教学以适应素质和创新教育的需求是物理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改进实验教学呢?2009年5月我主持开展的厦门市海沧区的重点课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成功结题,下面结合课题研究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四点体会。
一、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以前,课堂演示实验一般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比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先给出器材:课桌上放四根同一型号的试管,二根同一型号的条形磁铁,两支同一型号的弹簧秤。不给学生讲解仪器的使用、实验步骤以及如何观察实验得出结论,而是仅告诉学生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可选用)用你所做的实验回答:(1)力的作用是否是相互的?(2)相互作用力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多角度多途径地再现定律的形成过程:有的学生将两根磁棒握在手中,同名极相对或异名极相对;或将两根磁棒都放在试管上或者一根放在桌面上另一极放在两试管上;弹簧秤对拉或手拉弹簧秤等多种实验得出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一个普遍的规律。
如有的学生用两弹簧秤对拉发现两弹簧秤的读数不相等,原因是实验前没有调零或对拉的方式不对引起的。有的学生提出了较好的实验方法,将两根条形磁铁分别放在两根试管上同名极相对看后退的距离是否相等。
可见学生在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我们不仅要变演示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同时不断探索变叙述性实验为操作性实验,变家庭小实验为课堂操作性实验。在实验中抓住现象,揭示本质。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探索功能。学生通过自行设计方案、动手操作、探索体验,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再作适当点拨,学习效率会明显提高,从而促进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二、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活跃学生思维
我们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只要能够达到实验目的,不管用什么方法、选用不同的器材、设定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都可以。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即定目标的过程中,要有全局观点,在不同情况下善于应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使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展。
比如:在讲完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实验后,课后留下一个题目“要测一个末知的电阻,可以有几种方法呢?器材不限,要求设计的方案要简单准确高”。之后我收到了学生很多很好的设计方案;有替代法是用已知电阻来代替未知电阻,其电路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有一个电阻箱;有利用串联电路的分压关系,利用并联电路的分流关系;有惠更斯电桥法;有半偏法等,我发现只要给学生一个表现的舞台,学生就可以表演得很出色,我们老师要不断学习当好一名好导演。
三、创设实验问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教实验”转变为“用实验教”,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尝试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实验中创造性地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和条件。
比如讲到超重和失重时,取一只废矿泉水瓶装满水,在瓶底部侧面用铁钉戳穿一个孔,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答“水从孔中流了下来”,“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当矿泉水瓶从手中自由落下的过程中还能看到水从孔中流下来吗?”学生答“没有水从孔中流出来”从而引出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概念。“当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从低处向上加速运动时,同学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答“水从孔中流了出来,而且流速更大了。”于是引出了超重的概念。
如能在教学各环节中不断提供大量的、生动的物理事例作为感性,“用实验教”,以感知具体的物理事实,通过分析、综合、抽象等思维加工来积极调节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实现从“不理解”“想不通”到“懂了”“想通了”的同化、顺应过程,达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并让学生利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完成思维从抽象到具体,促使知识内化,实现向能力的最终迁移。逐渐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应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促进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
信息化时代的实验教学,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在重视传统的实验手段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逐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实验教学中,物理课程中有些实验如理想实验,在中学环境下很难完成,而利用模拟理想状态,可以很好地展示。比如在做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时,同学们采集到大量数据后,利用excel软件的函数功能很容易在T-L坐标系中描出曲线。节省了数据处理时间的同时提高了精度。又如,在高中课本的《运动和力》这一章中的伽利略的著名实验——对接斜面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依靠现有的仪器无法表现那种无磨擦的理想状态,而利用计算机可以达到理想境界。物理中还有一些实验在常规中学实验室根本无法做,在学习原子物理中的小粒子散射实验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电脑制作这类实验的动画,这为物理实验教学和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促进了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发展。
在实验教学中我认为还要尽可能地做到以下几点:①突破教材、课堂的限制,尽一切可能地开发与设计新的实验。②改变实验的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的实验过程,从人的一生是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将实验评价变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有力促进者。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了解科学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人共事的能力,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课程改革呼唤创新,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变为新课程的创造者,而我们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开发与设计方面有着广阔的创新天地。
参考文献:
实验与探究能力 篇3
关键词: 《考试说明》 生物实验 高考复习
生物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以2014年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为例,样卷中的2、26、27题考查的内容均与实验和探究能力相关。对比往年《考试说明》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在文字的叙述上基本保持一致,并且实验和探究能力部分在历年高考生物中所占分数比基本保持稳定,约占25%左右。做好高考生物实验复习,对提高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提升高考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结合2014版《考试说明》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及笔者历年高考实验复习中采取的一些做法谈谈如何进行高考生物实验复习。
《考试说明》首先要求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一共有16个,其中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最多,有十个实验,必修二《遗传和变异》3个、必修三《稳态与环境》3个。如果按类型分,则以观察类最多,有7个,检测与验证类3个、探究类4个、调查类2个。
第二轮实验安排在第二轮复习,采取开放模式,在实验室中提供必要的材料、用具,让学生自行验证做实验题中常遇到的问题。尤其在验证过程中发现和预期不一致的地方,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直到问题解决。从而使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在习题的选择上教师既要学会做加法,让学生多做些题目,又得会做减法,大胆舍去些重复的、无用的题目,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在一轮实验中,笔者给每个实验都配了一份短小精练的练习,“麻雀”虽小,实验的五环节(目的、原理、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现象结论)样样不缺。梳理每一个知识点,夯实基础。
在第二轮实验复习中,笔者还对实验题分门别类,分成若干类型分别进行练习和讲解。每种类型分别配上相应例题,教师先行讲解,再配以类似题目进行练习。力争做到题题过关,样样熟悉,使学生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现以2012·福建卷,26Ⅰ为例谈谈如何解答实验题:
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试题分析:如图可知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的最高的是幽门盲囊蛋白酶,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胃蛋白酶和幽门盲囊蛋白酶的最适PH值为2.8。试管应置于恒温箱中以保持恒温,单位时间内底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据图可知随着温度提高,酶活性逐步升高,酶活性峰值未出现。
考点:酶的特性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设计实验的原则。
参考答案:(1)幽门盲囊蛋白酶;(2)①蛋白质、双缩脲,②2、8,③恒温箱、底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④不能,据图可知随着温度提高酶活性逐步升高,酶活性峰值未出现。
笔者从解题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入手,制定相应的解题规范和相应的文字规范,要求学生做到文字表达准确、简洁、明了。以上是笔者研读2014版《考试说明》的心得体会,希望能抛砖引玉,和同行共勉。
参考文献:
[1]2014年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明》.
[2]人教社: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必修二《遗传和变异》、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实验与探究能力 篇4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初中生由于受抽象思维的局限, 开展实验探索教学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 而且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依据启发教学原则, 我设计了以突出实验教学为目的, 能充分体现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课堂教学思路, 即:情境→问题→猜想→探索→结论→深化→运用。
一、情境:是教学准备阶段, 教师可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际事例, 展示实物、模型、漫画或进行实验来创设物理情境。如《浮力的利用》一节, 可先安排“空心牙膏片在水中的浮沉”的小实验, 起到激发求知欲的作用。
二、问题:从物理情境中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使学生进入兴奋状态。如在《什么是力》一节, 可问学生:“我们平常接触了不少力的现象, 谁能给力下个定义?”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思考状态。
三、猜想:要求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展开联想和想象, 猜想可能的结论。如讲《阿基米德原理》一节时, 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可先让学生猜想:可能与深度有关, 也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还可能与物体的形状等有关。本环节可激发学生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四、探索:在猜想结论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如讲《蒸发》一节, 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可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三个小实验: (1) 在手背上滴两滴相等的水滴, 把一滴涂开, 看哪个干得快? (2) 在桌子上和手背上涂上面积相同的水渍, 看哪个干得快? (3) 在桌面上涂上大小面积相同的水渍, 对其中的一片吹风, 看哪滴干得快?虽然教材中未出现该实验, 但它不仅使学生懂得影响蒸发快慢的知识, 而且渗透了物理研究的方法。
五、结论:通过实验,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在这个环节, 可先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实验结论, 再通过看书对比,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的能力。
六、深化:可让学生反复朗读, 或默读黑体字所表述的结论, 分析条件与结论的对应关系, 抓住核心, 再进行反例辩论, 逆变分析。
在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5
[摘要]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小学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活动为核心,而实验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延续,它起着从书本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的一个重要的桥梁作用。我们造就的学生“多才多艺”,光靠灌输书本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实验教学在这方面起一种特殊的作用。如何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学,并且把握住新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这就要发挥实验在科学学习中的功能和作用,启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实验,达到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的目的,实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关键字]实验材料多样性自主合作信息技术勇于创新 新的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无疑,实验是学科学的最有效的手段。动手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但是任何一个实验不是让学生随便动手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就行了,还需从中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因而在进行科学课的实验教学时必须做到广度、深度的准确把握,增强其趣味性和知识性,教师讲授、演示精当,以点带面,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当中,在实验中探究,在实验中发展,举一反三,循序渐进。在实验教学中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更好地实现学科整合,把实验教质量推上一个新台阶。
一、重视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做好实验的第一步。
实验材料要多样化,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一些感兴趣的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科学规律,光靠一张嘴巴,两根粉笔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实验,研究。爱因斯坦说过:“发现和提出一个问题的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要想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快乐的探究者、发现者,就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学生提出的假设是多样的,教师就要为验证这些假设提供多样的材料,而不能把学生套在那几种固定的材料上。那如何准备多种多样而且有结构的材料呢?我认为是必须合理利用小学生科学学具材料袋内的材料,因为它是与教材配套,而且适合分组实验;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资源
和力量,在每上一个单元前,我就开出一张材料清单,让学生提前去收集实验材料。
材料的选择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我在教学《寻找生命》一课的时候,课前我先让学生搜集一些生物,可以是一些小花草,也可以小动物,还要求他们对自己所搜集的生物进行观察,并写下观察日记。我经常调动学生在课前搜集材料的主动性,以便课上能充分利用材料,学生更容易在实验中接受科学知识。
二、实验教学主张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们都有好奇心,都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都爱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这也往往让学生打开了科学大门的钥匙。所以,要引导学生亲自感知,放手引导学生自己去做,充分体现做科学、体验科学、感受科学、领悟科学的思想。
在教学中,我常常抓住我们身边的一些科学问题,吸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学《探访生物王国》这一单元时,我一改常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来到菜园、来到公园、来到小树林„„.让学生去观察、使学生发现科学广泛存在我们生活的空间,并且在教学《小白兔》这一课时,我鼓励学生亲自饲养小白兔,天天去观察,坚持写观察日记,这样使学生感受了动物的一般生长过程,也使学生与小动物建立起更深的感情,从而培养学生更加珍爱生命,与小动物和谐共处的感情。当然,光只用眼睛看还不行,还要有不同的观察方法,如摸一摸、闻一闻、对比观察等等。在教学《红番茄》这一课时,我在课堂上拿出实物番茄,切开它,让学生观察、品尝。我还利用媒体同时展示番茄树、玉米、让学生采用对比的方法观察这两种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认真地观察,对这些不太熟悉的同学也得出了结论,相同点:它们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不同点:各个器官的外形特征都不一样。课堂中,我就是通过直观形象的实验让学生知道了植物的形态虽然千差万别,但大部分的植物都像番茄一样,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器官。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意味深长地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只有在探索活动中不断地扶植、巩固和实现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才能最终带给学生以欢乐。”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应始终把“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个快乐的发现者”作为探究教学的核心。我们的科学实验不能是单一的,只要多样化了,才能真正把学生的勇于探究的最大潜能发挥出来,让他们更好地在科学的领域里畅游。
三、实验中强化自主合作,共同探究。
科学发展的历程证明,许多的科学研究成果都是众多科学家们的合作或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取得的,而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小组合作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合作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的规则开展讨论的艺术,倾听别人的见解,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享受合作带来的乐趣和喜悦,体验合作的意义和价值。由此可见,合作学习在探究实验中发挥着它独特的魅力。
自主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易于生成新的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所以,在科学探究前先建立合作小组,将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不同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人或6人的小组,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氛围。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各组进行制订计划、实验和调查、研讨和综合意见等合作学习,共同经历成功与失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但同时也应注意,合作小组内的成员必须注意男女生合理搭配,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也要进行协调,这样才能把自主合作的优势发挥出来。
此外开展小课题研究,还有利用加强课外学习的合作。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围绕一个主课题,确定几个小的研究专题,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分工合作,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性、研究性和发现的能力。
四、现代的信息技术优化实验教学,让科学课堂栩栩如生。
现代信息技术能把视频、动画、声音、文字集于一体,形象生动。在启发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的时候,我有时会选择现成的电脑动画来引导学生,减少他们的实验盲目性,此时,FLASH等动画技术就成为教学的关键。有一些实验的过程极短,可以用慢镜头或动画表示。一些动物的变化,植物的发芽生长过程,根能吸收水分等,可用动画显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缩短掌握知识的过程,提高接受知识的能力。
一堂科学课,实验教学毕竟有限,一两个实验只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而大部分内容是要在课前或课后去实践、去掌握,这就使知识的掌握具备了不确定性。而通过运用教学幻灯片、教学碟片、自制flash动画等一些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和观看实验相结合,使学生在短短课堂40分钟内更多、更全面地去学习,去掌握知识,实验教学也更加轻松,更加直观。
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要求学生具备搜集资料的能力,可引导学生在科学网上查找各种相关的资料,学生的知识面会迅速扩展,所积累的知识会越来越丰富。
五、张扬个性,发展独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
“教育是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处于主导的过程,教育应该让学生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别人。”在科学实验课中我们必须主张发展学生独特的个性,让他们有所创新。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这样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开阔思路,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多样化的思维环境,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广阔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思维情境,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素材和空间,才能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独创性。
实验中要注意学生创造力的锻炼。例如在教学《清清的水》这课的活动3——“往水里加点东西”,通过实验学生知道了有些物质可以溶于水,有物质不溶于水。书本里所举的物质不是液体就是固体,有个别学生提出了“汽水”的能不能溶于水的问题,于是我因势利导,要求学生回去做实验,把可乐倒进行水里,看看能不能溶解。第二天,学生们纷纷告诉我:原来气体也能溶于水。我经常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获得了知识,提高了实验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无数的事实证明,没有大胆的尝试,也就没有惊人的发现。只有敢于大胆尝试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发现者。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时,应多鼓励学生敢于去试一试,而不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主见。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是一种积累,需要学生的合作,更加需要老师的合作,实验教学无疑是科学学科的关键所在,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讨论、自主思考来达到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实验过程的积极状态,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教师必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己提出探究实验的方法,自己动手实验,通过观察实验活动,锻炼学生,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究未知的能力。
实验与探究能力 篇6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一、教师要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的趣向,大多数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观察较为肤浅,直观上觉得化学变化的现象热闹好看,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观察。只有在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分析能力,才能达到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中的许多演示实验对学生来说相当有趣,如金属钠与水反应、铝的加热反应、三价铁离子的检验等等。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导师,然而学生只是粗浅认识这些化学现象,而未能去深入探究这种化学现象的本质原因,学习兴趣则不会持久,老师在此时应该适时地引导学生去揭示实验的本质和规律。尽量让学生进行分小组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把简单观察引导到探究的更高层次,这样的观察与引导才是有效的。探究观察能力的培养除了加強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外,还可借助于家庭小实验。如讲酸碱指示剂酚酞,分别滴入厨房里有的纯碱、小苏打溶液里来观察现象。证明这些盐类物质也体现了碱性,可以清洗油污等。从而使学生知道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可以用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理解了对化学实验从观察到探究本质,这样学生观察探究的兴趣会更加浓厚。
二、课堂中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在任何一项化学实验中要求学生观察思考的内容很多。从物理性质上讲有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溶解性、硬度、光泽等,在化学性质讲有化学实验过程中发生的颜色变化、沉淀、气体的生成以及声、光、电、热等现象等都需要进行观察思考。针对不同的化学实验,它的观察探究几乎有一致性的环节,首先明确观察目的做好实验前的知识预习,然后确定观察对象,认真设计观察探究程序和实施方法与手段。分组合作进行多方面现象观察记录,为后续观察结果的分析和理论知识的升华奠定基础。
以下是几种类型实验中学生一般的探究观察的引导与内容。
1、 针对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实验的观察探究方法,应做好充分的观察注意老师的演示和自身在动手参与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主要从反应条件、反应中的现象,反应物、生成物的颜色、光泽、状态、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和状态的变化等。
在实验条件步骤及观察现象和理论的探究方面出要注意。如将打磨过的镁带直接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是无现象的,可是当改变条件在空气中先点燃镁带、再伸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会继续剧烈燃烧,集气瓶壁有黑色小点和白色粉状固体。 另如将氢气通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在镁条燃烧强光照射下会发生爆呜。然而将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淡蓝色火焰伸入到黄绿色的氯气集气瓶中时会发现,火焰呈现苍白色的了但是仍然在燃烧。这两个实验做到这,有许多学生已经想到了许多问题,二氧化碳能用来灭火,为什么镁可以与其反应?氯气又不是氧气如何会支持燃烧呢?这与以前所知的燃烧定义是不同,从而明确了以前定义的局限性。通过观察与探究思考,学生认识到镁可以在二氧化碳、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逐渐学会了观察现象、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的变化,在思考与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同时对燃烧的概念有了一个升华,即物质的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二氧化碳的灭火功能看来也是要有选择性的。
2.在实验中制取气体的观察与探究方法。钠与水的反应观察探究,学生在老师的演示实验中感受到现象的奇妙与热闹,同时也总结出了浮、游、熔、响、红等内容的知识点。此时教师要适当提问:如何收集到产生的氢气呢?学生便会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探究和思考,会说排水法,排空法.......等。结果发现这些都不太容易实现。最后老师要做适当的引导,由于在实验中用到了生活中的废物进行了利用,学生也因此而产生了更浓厚的探究兴趣。
相对比来说常规氢气实验的观察与探究相对要平稳些,如用锌和稀硫酸要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应条件(是否加热)及实验仪器及装置,实验操作步骤,实验过程中的现象,生成物的特征(氢气的检验),反应物的质和量的变化等。学生在回答观察到的现象时,由于观察思考的仔细程度和语言表术语应用的限制,结论中有不少缺漏,在小组同学的互相补充纠正,再结合教师的引导与教材上对实验现象的理论描述,从而得到相对完整的结论。
三、在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观察探究要中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探究能力,重要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态度,特别在学生生操作环节、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和科学合理的配合紧密结合起来。作为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化学实验,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真正将实验观察能力转化成实验探究能力,最终为实验创新和改革,特别是对培养和提高学生整体化学素养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当然在化学实验中,现象各异、操作要求以用步骤都有自身的特点。对于实验现象相近或是过程短暂不利于观察,因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带来现象、结论的改变,因为操作程序不同而有不同现象,甚至有些实验需经多次重复操作才能取得成功。
四、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进行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作为探究实验过程中主要目的绝不是单一的。应该从综合的角度来考虑最大化地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探究实验现象对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可以较好地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先讲实验报告设计方案,再依照方案实验,开发程序性思维,并结合实验问题或实习题,提出解决方法,再验证之,这样更系统化地培养学生在知识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思维不断提升。
例如将高二化学教材选修3中《原电池原理》中,将演示实验改为分小组合作在老师边演示讲边做的情况下实验。学生拿到了电极、电解槽、电解液、电流表、导线等。老师要从实验安全,操作规范等方面来讲解并同时演示线路仪器的连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实验。然而学生也会提出新的问题,特别是电极的活泼性,正负极的判断,电流表的指针指向等问题都涌现出来了。通过边讲边实验,学生在心中有底的前提下思维更加活跃,对于问题也敢于提出探究、推理、联想和辩论,从而也可使学生养成动手进行实验探究,勤于思考的综合素养。
实验与探究能力 篇7
一、建立互动关系, 创设民主氛围
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 首先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创设一个民主的氛围, 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师的掌控者地位,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积极地进行课堂活动, 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 将自己对课堂实验的理解说出来, 与全班同学共享,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 综合学生意见, 进行最终指导.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一节优质高效的课堂, 不再是教师讲的有多好, 学生听的有多认真, 而是看学生的收获有多大, 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只有创设积极、活跃民主的课堂氛围, 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才能让学生在快乐参与的过程中实现能力的提升.课堂上的互动是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 我们的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 传统的“灌鸭式”教学已经严重的阻滞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我们必须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让学生能对基本的化学实验进行详尽的分析, 并进而在分析、讨论中得到知识、思维和能力的全方位提升.比如, 在探究氯水成份和性质时, 教师想方设法去说明氯水的成份, 让学生能掌握氯水的性质, 那我也在多方面进行尝试了, 后来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协同实验, 采取下列方式教学.
活动与探究: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氯水中含有H+.
学生讨论:用pH试纸, 用紫色石蕊试液, 用NaHCO3溶液, 用铁等方案.
学生分组实验: (1) 取新制的氯水1 mL, 加入盛有NaHCO3溶液的试管中, 观察并记录现象. (2) 在盛有约2 mL新制氯水的试管中滴加1~2滴石蕊试液, 观察并记录现象.
结果发现:盛NaHCO3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而滴石蕊试液的试管没有先变红 后褪色的现象.根据上述现象, 让学生展开讨论, 提出了三种假设: (1) 可能是石蕊试液有问题; (2) 可能是H+的浓度太小了; (3) 可能是因为HClO的强氧化性, 石蕊试液来不及显红色, 色素已经被HClO氧化了.
针对三种假设, 学生又开始找证据: (1) 学生进行实验:在盐酸中滴加石蕊试液, 显红色, 说明石蕊试液没有问题, 从而排除了假设一; (2) 学生分析如果H+浓度太小的话, 那么氯水滴加到NaHCO3溶液中应该没有气泡产生, 从而排除了假设二; (3) 对于假设三, 有学生认为要增强石蕊试液的量, 因为如果石蕊的量太小而HClO的量太多, 那么色素都将被氧化, 所以就看不到红色.学生进行实验:取少量石蕊试液, 向其中加入一滴氯水, 显红色;继续滴加氯水, 红色褪去.这个实验证明了氯水中含有H+也含有HClO.这样, 课堂气氛活跃, 建立起师生互动的关系, 创设了民主氛围, 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时效.而且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验操作能力, 分析问题的能力等都有了发挥和提升的机会,
二、实施实验改进, 提升创新能力
从高考命题来看, 高考对实验的考查一般不会直接给出教材上的基本实验, 而是对几个实验知识或者实验与化学知识的综合, 也可能是对某个实验的设计改进.这些题目往往看起来很陌生, 实则是对我们掌握的知识的变迁运用, 是源于教材、高于基础、考查能力的,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实验改进, 从实验改进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 我在进行喷泉实验教学时, 先与学生用图1共同分析喷泉实验的原理, 然后对学生提出问题:在图2所示装置中, 能实现喷泉的方案有哪些?这样在学生真正掌握了喷泉的原理后, 让学生用图3思考——只给出图3装置, 如何实现喷泉, 完成这一实验的原理是什么?这样长期在实验教学中进行试验改进的教学,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问题, 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因人而异, 因地而宜, 在不同的实验教学中, 针对不同的学生, 因材施教, 最终获得学生能力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秀锋.怎样上好化学实验课.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9.1-2.
实验与探究能力 篇8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 在化学教学中, 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 验证巩固原有知识, 更加重要的是它还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 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实验的这种作用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 如何选好实验, 用好实验, 做好实验, 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应是化学教师教学研究的课题。
1 通过趣味实验,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以往的化学教学中, 教师奋斗的最终目标和归宿是让学生掌握知识, 忽视了对学生解题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的知识浮于表面, 不能有效提高化学素养。所以, 教师应当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善于观察与发现, 主动营造实验的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起学生的学习共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能积极主动开展实验活动, 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和成就感, 从而爱上做化学实验, 不断开展主动探究活动。例如, 在化学教材中有如下实验, 教师可进行课堂演练: 白纸现红字、魔棒酒精灯、手帕烧不坏等。这些小实验都贴近生活, 与学生息息相关。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时, 学生都充满了好奇心, 兴趣高涨, 想要一窥究竟。教师完成实验后, 可适当挑选几个学生上台进行演练。每个学生都想上台尝试, 亲自体会其中的奥秘, 课堂的气氛自然就活跃起来了。
2 通过创设实验,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传统的演示实验一直是按教师演示后归纳出结论的过程进行的, 整个演示过程中,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 不能使学生主动思考, 只是坐等实验结果。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的热情。为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实验,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例如, 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与实践”教学时, 首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氧气和氢气的制取装置, 得出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一般思路, 然后根据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由学生自主设计并动手装配一套最满意的装置, 这种教学方式, 有利于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来。
3 通过营造想象实验情境。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营造想象实验情境, 大胆创造。如学 “分子”一节时, 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香水瓶在讲台上喷几下, 一会儿教室内便清香扑鼻, 对这一现象如何解释呢?对尚未认识微观世界, 不知分子为何物的学生来说, 确实不好自通。但教师只要鼓励学生敢于大胆想象、大胆假设, 并给予正确引导, 学生从 “粒子”和 “粒子运动”的角度还是能作出解释的。无疑, 这会使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不管实验成功与否, 目的在于让学生体悟探究过程,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再如, “用5% 的过氧化氢溶液加热分解放出氧气”实验中, 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 会观察到小木条复燃的现象。然而我们的实验却不能观察到这样的现象, 看不到火星变旺, 而发现会熄灭。是什么原因呢? 它是由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引起的, 还是由于分解产物中有大量水蒸气造成的呢? 让学生分组去探究。一组可试验10% 、15% 、20% 等多种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另一组可加长导管, 待生成的水蒸气冷却后, 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测试。结果发现两个原因均存在。于是引导学生去改进这一方案。方案一: 使用20% 的过氧化氢溶液, 加热温度不要太高, 尽量减少水分蒸发, 有大量气泡冒出时, 把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即可; 方案二: 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生石灰 ( 或碱石灰) 的干燥管, 再用带火星的小木条去检验。化学实验内容丰富多彩, 教师在选择其内容时, 只要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创造性, 那么学生的探究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4 通过家庭实验或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发现问题, 进行科学探究, 联系生产实际, 学以致用, 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热爱和向往。
如我们可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或假期对当地的土壤进行酸碱性的调查, 对当地农民的肥料施用情况以及农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最后分析讨论本地农业的基本现状; 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研究家里的洗涤剂、调味剂、日用化工产品的性质和用法, 让学生知道一些日用品会对环境、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让学生在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同时,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总之, 化学实验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 是体现人的认识过程从思维到再创造的最生动典范。化学实验中只要我们努力创设实验, 努力营造实验情景, 鼓励学生以积极求实的态度, 刻苦钻研的精神, 敢于提出问题, 大胆假设, 开展合作交流, 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就会在得到培养的同时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红霞.农村初中化学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J].中学教学参考, 2014年29期.
[2]张小川.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的兴趣[J].新课程 (中) , 2014年10期.
实验与探究能力 篇9
一、注重实验方案和方法,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在中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新课程标准不仅要求学生会正确使用基本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取数据,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会简单地处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而且还应培养学生实验的设计能力,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的初步意识。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验内容的特点,运用所学的知识,找出提高实验精确度、减少误差的实验方法是中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学生设计的电路图有两种,如图1所示,让学生分别用图1(1)、(2)的方法进行实验,并算出结果,然后把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对照比较(被测电阻阻值已知)。其结果是:电流表内接法测得的电阻值比电流表外接法测得的大许多,为了及时澄清问题的真相,指出均忽略电压表和电流表接入电路后对电路本身的影响,启发学生对实验电路和结果作具体分析,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来分析两个实验所测得的电阻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而搞清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用哪种方法来测定结果误差较小。实验课后,还布置类似的实验性探究,由学生亲自实验并比较、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二、注重探讨实验原理、装置,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一直强调同一实验装置有时可有多种不同的用途。例如,“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电阻值的实验装置,也可用来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但实验目的不同,实验方法、实验分析和概括出来的结论也不相同。在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要求学生弄清实验的设计原理,能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及变形公式R=U/I设计实验电路图和实验方法。区别滑动变阻器在此电路中和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功率的电路中的作用有何异同。通过比较和分析,才能培养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研究能力。
三、注重探究实验性练习,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平时在复习时还可以出一些开放性的实验设计题目,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例如,现有一种未知液体(已知其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自选器材,设计实验测量该液体的密度。
方法一 利用密度计直接测量。
方法二 器材:托盘天平(含砝码)、量筒、干燥的小烧杯。
实验步骤:
(1)调节托盘天平,使天平平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2)向烧杯中倒人适量的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3)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里,量出液体的体积V;
(4)推算液体密度。
评析:在讲完方法二时,提出问题:这种方法存在问题吗?你能进一步提出改进意见吗?学生在讨论以后就会给出两种减小误差的方法。
方法三 浮力知识。
器材:弹簧测力计、细线、适量的水、烧杯、小石块。
实验步骤:
(1)将小石块系在测力计下,测出石块的重力G;
(2)将石块浸没在烧杯中的水里,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1;
(3)将石块浸没在烧杯中的待测液体里,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2;
(4)推算液体密度。
评析: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器材:适量的水、烧杯、小木块、铅笔、刻度尺,学生讨论、解答,衍生出解法。
方法四 压强知识。
器材:U形管、水、刻度尺、待测液体(与水不相溶)。
实验步骤:
(1)向U形管中注入适量的水,然后再注入适量的待测液体,待液面静止如图2所示;
(2)用刻度尺测出水面距分界面的深度h1,待测液体的深度h2;
(3)推算液体密度。
上述实验的目的是,在给定条件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完成实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理论分析与实验有机结合,为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在平时的探究实验教学中,可对给定的实验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通过实验方法进行验证。例如,如图3所示的各种电路,同种元件的参数均相等,能正确利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灯从亮到熄灭的电路是( )。
从电路图分析可见,电源电压不变,A图灯两端电压一定,滑片移动时电压无影响,故电灯亮度不变;B图中灯被短路,一直不亮,学生对短路很难理解,通过实验验证,加以认识;C图因为滑片移到最左端时,灯两端电压为电源电压.滑片移到最右端时,灯电压为零,故符合题意。通过实验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
五、注重探究实验的反思,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
针对学生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深入地反思,可加深对科学规律的理解,增强学生分析判断能力。例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观察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把蜡烛放在焦点以内,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反思,可总结出以下规律:
(1)物体由2倍焦距向焦点移动过程中,像逐渐变大;
(2)物距小,像距大,像变大,反之亦成立;
(3)2倍焦距是成放大与缩小像的转折点,1倍焦距是成实像与虚像、正立与倒立的分界点。
实验与探究能力 篇10
一、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设计
1. 探究性实验设计分类
(1) 猜想和假设类。例如, 膨化食品、肉松、茶叶等多以真空充气形式包装, 该方式保证了食品的“原汁原味”、营养价值不流失, 且避免食品受压变形。
问题:你们猜猜气体是什么?
验证猜想:也许是N2, 初步验证实验方法与现象, 气体也可能是__。__
解析:该案例选择的是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 但是学生对其中的道理不理解, 对这种现象经常视而不见, 提出问题, 就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并以此暗示学生多从化学思维角度观察生活。
再如, 在酒精火焰上放置纯铜片, 一段时间后铜片表面变黑, 试猜测黑色物质的来源, 并设计出实验步骤。
解析:在空气中加热铜, 将得到Cu O, 黑色物质可能为Cu O。另外, 酒精为有机燃料, 如果不充分燃烧, 会出现碳黑。因C、Cu O与酸并不是都相溶, 这样就可得到验证方法。
在猜想、验证类实验中, 学生的猜想会不着边际, 因为前提很模糊, 所以教师应要求学生的猜测必须有根据。
(2) 设计探究方案类。例如, 可溶性镁、钙化合物在硬水中较为常见, Ca (HCO3) 2为钙化合物, 加热后可分解得到气体、水、难溶性盐, 水垢中就含有难溶性盐。
问题:分析加热分解Ca (HCO3) 2后产生的另外的生成物。
猜测:气体可能是CO2, 固体可能是__。
实验方案设计:学生通过条件设计实验方案, 验证猜想。
解析:条件中有“难溶性盐, 且为水垢成分”的提示, 碳酸钙可能为固体。因澄清石灰水遇CO2变浑浊, 则可以此做设计。验证办法则为盐酸与碳酸钙反应, 可得到CO2。
再如, 某学生认为, 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决定因素有可燃物和氧气的接触面积、氧气浓度, 请就此选择其中一个因素, 设计实验, 探究效果, 如表1所示。
该实验设计开放度大, 探究问题选择多样, 若为“氧气浓度因素”, 学生可考虑“氧气性质实验”, 对氧气中物质燃烧与空气中物质燃烧现象的差异做判断。
若某问题的实验方法多种, 还要考虑操作简单、科学合理、安全可行、现象明显的原则。
(3) 解释或形成结论类。在该类实验中, 学生不再考虑实验步骤与方法, 因为都已经给出, 学生只需通过已掌握的化学知识去求证, 即可得出结论。
例如, Ti的性能是人们较为关注的, 某化学实验小组探究了Ag、Ti、Mg金属活动顺序。
假设:a.Mg的金属活动性弱于Ti;b.Ti的金属活动性介于Ag与Mg之间。
资料提示:前提相同, 某金属与酸发生反应, 金属活动性与气泡产生速度成正比。
设计实验:在温度相同情况下, 在等质量等体积的稀盐酸中投入金属薄片。
问题:
(1) 在投入前, 都擦亮了金属片, 原因为__。
(2) 表2为实验现象, 请据此填空。
结论:上述假设中, 错误的是__, 原因为__, 金属活动性排序为。
(3) 在该实验设计中, 若盐酸溶质质量存在差异, 则结论是否一定合理?__, 原因为__。
解析:该题立足金属活动性、酸与金属反应等知识, 暗含“假设、实验、验证、结论”等探究要素。Mg与酸反应速度超过Ti, Ti却快于Ag, 为此, 假设b正确。对于问题 (3) , 要求学生掌握酸与金属反应时, 哪些因素影响其速度, 如温度、接触面积、酸浓度等。
2. 设计探究性实验的思路
设计探究性实验的思路如图1所示。
第一, 探究问题选择。题目大小适度, 难易适中, 要考虑学生的爱好特长、认知水平、教学进度, 要有一定的开放度, 注重现实与实用价值。选题应有新意, 如对书本观点发出质疑、对旧课题以新材料加以论证等。
第二, 探究目的确定。初中生的生理、心理发育不完善不成熟, 主要是形象思维, 探究目的可设置为增强自我修正能力、培养创新与实证意识、掌握使用微机查询与组织资料的办法、假说方法等。
第三, 资料信息的收集。主要包括学科知识, 从教师、调查等方式获取的信息, 师生交流信息, 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的信息等。
第四, 探究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内容主要有实验题目、目的、原理、用品、步骤与现象、装置图、结论。实验不同, 设计的方案就该有差异。当然, 相同实验情况下, 设计方案也可多种多样。实验设计格式主要有文本格式、表格式、流程式, 格式要易懂、清楚、简明、完整。
另外, 设计中还要注意实验验证、实验分析与结论、方案的反思和修正等步骤, 确保设计方案合情合理, 满足探究性实验要求。
二、新授课中的探究性实验
对于新授课内容, 探究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 物质性质。初中化学中常常需要认识物质性质, 例如, 探究盐酸化学性质, 条件有硝酸银溶液、氯化铜溶液、碳酸钙、镁条等, 以此猜测物质性质。
第二, 实验条件。实验条件的差异, 可导致现象、产物的不同。例如, 铁的缓慢氧化, 首先将铁丝石棉网剪成片, 并除去石棉。在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放置, 将铁锈除去。在铁丝光亮后, 以水冲洗, 再放置于锥形瓶, 以食盐水浸泡。几分钟后, 液柱在玻璃导管中出现, 表明氧气与铁丝反应, 负压促使液柱产生, 如图2所示。
第三, 实验装置。通常来说, 进行某实验时, 所用的实验装置比较多样, 这就需要选择那些简单、可靠的装置。例如,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实验, 装置就有以下几种, 如图3、图4、图5所示。
第四, 实验步骤。实验药品相同, 实验方法步骤不同, 实验结果也就会有差异。例如,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步骤为:先通氢气, 再加热;在铜被还原后, 加热停止;持续通入氢气, 直到铜粉冷却。
案例:制取氧气
教学准备:
(1) 教师:教学课件, 酒精灯、试管架、试管、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药匙等组成的氧气发生与收集装置及用具。
(2) 学生分组:薯片、二氧化锰、木条、烧杯、粉笔末、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
首先, 教师引入情境。
教师:氧气让生命得以延续, 但是它看不见、摸不着, 无色无味。它可以从植物叶子中产生, 也可以从我们实验中制取, 下面就跟着我一起去探索吧。
然后, 教师在投影仪上列出可能制取氧气的物质, 如H2O2、KCl O3、Na Cl、HCl、CH4、KMn O4, 并问:“你们认为哪些可产生氧气?”
多数学生选择KMn O4、KCl O3、H2O2。教师询问学生的依据是什么, 然后阐明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有多种多样, 本节课就选取过氧化氢制取法。
教师再投影市场上销售的过氧化氢溶液标签, 问学生, 为什么上面会出现保质期, 即不能长期放置, 否则失效。
学生陷入思考。教师讲述原因:“这在于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稳定, 极易分解成水、氧气。但是你们有什么办法快速分解过氧化氢吗?”
试着引导:“若将某催化剂加入过氧化氢, 是否能快速制氧;若将过氧化氢加热, 是否能快速制氧?”然后让学生将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倒入硫酸铜、薯条、碎瓷片、二氧化锰、活性炭、粉笔末等烧杯, 观察氧气产生的速率。
教师提问:“在实验中, 你们发现快速制氧的方法应该是哪一个?”学生认为是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
这时, 教师抓住催化剂做文章, 询问学生反应中的二氧化锰有什么作用, 其有无被消耗, 让学生接触催化剂概念, 即催化剂可以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但是本身的化学性质、质量却不发生变化的物质。在不同实验中, 可选择不同的催化剂, 使用催化剂, 仅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对生成物质量没有影响。
在该探究实验下, 学生被教师的一连串疑问带着走, 去思考实验的各关键环节, 有利于学生反思、动手操作、猜想等能力的培养, 体现出良好的师生互动。
三、实验课中的探究性实验
案例:二氧化碳制取装置探究。
关于实验室中气体发生与收集装置的确定需考虑的因素, 教材中有所阐述, 如图6所示。
探究目标: (1) 在探究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同时, 提高学生表达交流、创新的能力; (2) 树立学生合作精神; (3) 总结制取气体思路。
课程类型:实验探究活动。
教学方式:实验探究法、分组实验法。
在实验时, 学生需要用到的器材有以下这些:
各组均配有集气瓶、橡皮管、水槽、玻璃导管、玻璃片。各组分别配备:第一组, 单孔橡皮塞, 锥形瓶。第二组, 锥形瓶, 长颈漏斗, 双孔橡皮塞。第三组, 单孔橡皮塞, 平底烧瓶。第四组, 过滤漏斗, 烧杯。第五组, 橡皮塞, 带支管的烧瓶。第六组, 铁架台, 单孔橡皮塞, 试管。第七组, 铁架台, 单孔橡皮塞, U形管。第八组, 单孔橡皮塞, 铜丝, 破试管, 烧杯。第九组, 分液漏斗, 双孔橡皮塞, 锥形瓶。
学生可自己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仪器。
提供的资料:稀硫酸H2SO4、稀盐酸HCl等酸与铜不发生反应;1.293g/L为标准空气密度, 1.977g/L为标准CO2密度。水与CO2相溶, 并可生成碳酸, 同时, 碳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具体过程:
教师引入话题:“二氧化碳是地球空气中不可缺少的气体, 其产生来源非常多样。在实验室, 可通过稀盐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反应制取。为此, 同学们是否知道了怎样制取二氧化碳了?书上也有装置选择的几点意见, 以及某种实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今天就利用你们桌上的器材, 开动脑筋, 创造性地设计出更多的装置吧, 但是要注意安全。今天希望各小组能通力合作, 发挥才华, 让自己的小组与众不同。”
学生跃跃欲试, 经过一段时间动手操作与思考, 各小组设计了以下装置, 如图7所示。在完成装置设计后, 教师还要组织以下几点活动:交流与展示、评价与反思、比较与归纳, 完善探究性实验教学。
实验与探究能力 篇11
一、生物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学大纲要求“重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初中生物典型的探究实验有23个,其课时数占实验总课时的45%以上,比重非常大。但由于生物教师师资缺乏,很多学校都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来兼任,这样的兼任教师实验技能差,导致实验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1)实验的开设率较低,对探究性实验教学无从入手,探究实验一带而过或干脆不做,使做实验沦为讲实验。(2)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没有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没有帮助学生根据问题和实验条件去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对实验原理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对已经做过的实验没有留下什么印象。(3)实验结束后,没有指导学生去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使学生不会分析实验中出现的特殊现象,不能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处理,仅靠教材中现成的答案填写实验报告。
二、利用“典型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为了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我校生物组进行为期三年的省级教研课题《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生物实验探究能力》的教研实践活动,利用初中生物典型探究性实验教学,以“研中教,教中研”的实践方式,在实验教学上不断探索,三年来我校生物教学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下面以几个典型探究性实验教学为例,谈谈我们的几点有效做法。
(一)引学生入探究实验之门,帮助学生形成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
【例1】 “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实验
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活动。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探究兴趣浓,但是由于缺乏探究经验,在刚进行探究性实验的时候,往往会无从入手。因此,在上第一节探究性实验课时,需要教师手把手地引导学生入门:通过巧设问题,按照设疑、质疑、解惑的步骤,让学生带着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去体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逐渐形成实验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去理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1.教师引导学生从捕捉鼠妇时所观察到的现象入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在翻开石块或移动花盆时,鼠妇很快爬走了。根据这个现象你们发现什么问题?
学生质疑:为什么鼠妇喜欢在石头或花盆下?翻开石头或花盆的时候鼠妇迅速跑掉,鼠妇是不是怕见光?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石头或花盆底下土壤是潮湿的,土壤潮湿情况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引导学生从可能影响鼠妇的分布因素中选定所要探究的因素,然后根据选定的因素提出问题,假设预计问题的结果。再通过小组思考和讨论完成实验的设计。
(1)哪些因素可能会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你探究的实验因素是什么?
(2)根据你探究的因素可提出什么问题?作出什么假设?
(3)在实验时所用鼠妇的数量大概是多少只?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和用20只鼠妇做实验,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为什么?
(4)在你选定某个因素探究后,对于其他可能影响鼠妇分布的因素,你是怎样处理?如何保证你的实验结果只是因探究的实验因素不同所引起的?
(5)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实验设备?怎样有效地使用实验设备?
(6)怎样进行实验才能使实验结果更具科学性?
(7)组内成员如何分工合作才能提高实验效率?
(二)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例2】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
这个实验的特点是探究活动涉及多个因素。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有序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做到严谨有序、步步深入,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从众多的因素中,明确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变量,挑战多个变量的实验设计。让学生从最初的想法慢慢形成完善的实验思路,让后续的探究活动变得水到渠成。通过体验实验探究过程,学生从中领悟探究活动的意义,让学习目标成为一种有力的探究动机。也通过系列的问题导学,让学生在问题讨论、分析中提升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理清实验思路,使探究活动的思路更清晰、方法更明确、过程更科学,加深学生对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原则的理解。
1.引导学生联想农民播种的情形,思考:种子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学生提出各种因素,如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肥料等。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证明自己的观点:以上哪些因素是必要的条件?哪些条件是不必要的?)
生1:用黄豆培养豆芽时,要用布盖好遮光。证明种子萌发是不需要阳光的。
生2:发豆芽的时候不需要种在土壤中,证明没有土壤,种子照样可以萌发。
生3:种子的胚乳或子叶中储存有营养,可满足萌发时种子对于营养的需要,所以种子的萌发不需要肥料。
2.通过多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设计科学可行的实验方案:
(1)你最想探究哪一个外界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这个实验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用具?你打算怎么操作?(提醒:实验中要注意的原则)
(3)回顾种子的结构,对实验所选的种子有什么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种子要求相同吗?除了种子自身条件之外,还需要具备哪些外界条件?
(4)如何控制变量?(温度、水或空气)
(5)除了教材中介绍的控制变量的方法之外,你还有其他做法吗?endprint
(6)需要观察哪些实验现象?什么时候观察实验现象?如何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7)你还有什么新问题?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亲身所见所闻的实例证明对“光”和“土壤”的排除,对“肥料”的排除则是用所学的知识来举证的。排除了阳光、土壤和肥料这些不必要的条件,而水、温度和空气是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是大家比较认同的。引导学生用适当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暗示学生假设需要建立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的,让学生意识到“处处留心皆学问”,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三)引导学生对探究实验进行延伸和拓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能力的升华
在学生掌握探究实验的一般思路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方法后,还需要启发学生对生物实验进行延伸和拓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以实现能力的升华。
【例3】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而引导学生对此实验稍加变化延伸就可变成“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了。把原来注入等量淀粉糊的编号为a、b的2支试管,改为分别各注入1mL和2mL淀粉糊;然后2支试管同时加入2mL唾液。振荡,同样也同时放入约37℃水中恒温保存10秒,再同时取出2支试管冷却;最后向2支试管中各加2滴碘液,观察2支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两支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有明显的区别:淀粉糊量为2mL的仍然变蓝,而淀粉糊量为1mL的不变蓝。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很容易得到结论:唾液能消化淀粉。唾液过少,或与食物没有充分搅拌,都会影响消化,也就证明了暴食暴饮会使食物不能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消化液有限,不能消化过多的食物,从而引起消化不良。
又如,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这个实验中,由于鼠妇这种小动物外界诸多因素都对它产生影响,不太好控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改用了蚯蚓。蚯蚓对光反应非常敏感,蚯蚓的可控性更强,利用蚯蚓不到1分钟就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因此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缩短了实验时间;而且实验原理、实验装置、操作步骤与教材高度一致,这对于初次接触探究实验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次实验的成功体验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总之,农村生物教师要以“典型探究性实验”教学为契机,在帮助学生形成实验思路、掌握设计实验方案方法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对所涉及的问题和衍生出的问题进行研究,使实验探究具有延展性和增殖性,并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程莉君,赵晓燕.部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中学生物学,2011,27(6):48-49.
[2]黄贞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困惑[J].实验探究,2008(12):127.
[3]王翠微.改进初中生物实验展现探究教学魅力[J].现代教育科学,2010(3):99.
[4]朱强.贴近课标大胆尝试[J].新课程·中学,2011(9):41.
[5]钱维.注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科学素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1(2):17.
实验与探究能力 篇12
一、物理实验教学和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关系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实验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利用仪器、器材模拟或重现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 让学生对该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活动, 包括课堂演示实验、课堂分组实验的教学指导和课外小实验及家庭小实验的指导。实验探究能力是指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 并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往往与一个人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关, 主要体现在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思考分析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 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 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在强化学生感知的同时纠正了其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 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物理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实验不仅是物理教学的基础, 也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基本途径。
二、如何发挥物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中的作用
教师要发挥各种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物理实验按来源、形式、目的的不同, 可分为课堂教师演示、学生分组实验、课内外小实验和家庭实验。
演示实验的生动、直观、形象, 极易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演示实验要有启发性, 演示实验能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变抽象为形象, 通过观察、思考, 使学生认识客观规律, 发展能力, 培养兴趣。
学生分组实验, 是实验能力培养的主渠道, 实验操作能力就是动手能力, 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能力之一, 是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并提出问题, 引发思考, 对其思维造成的冲击远比被动接受强烈得多。在实验中,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参与实验过程, 可以先演示后实验, 也可先设计后实验, 或让学生按自己的方法完成。
在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教学中应该增加实验的创造成分,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主动探索性”。演示实验是思维探索的第一感性材料, 由于探索未知事物正是人类高级探索反射在心理需要上的体现, 而兴趣和情趣又包含着丰富的思维因素, 准确地说是思维探索的“动因”, 感性材料越丰富, 兴趣就越大, 所以增加演示实验的创造成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分组实验教学过程中, 可以灵活地将一些教师做、学生看的演示实验改变为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实验。这样可以防止演示实验使学生产生“迷信权威”的心理。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这样既可增加学生的实验机会,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学生的实验时间不限制, 实验室随时开放, 只要学生有时间, 就可以进实验室去做实验, 这样就保证了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做实验, 能按照自己的方法设计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 起到促思激趣的效果。
课内小实验是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恰当地穿插在当堂内容中的小实验。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突破难点, 而且还调节了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边学边实验”的氛围中自然地产生
验教学
验探究能力
河北省磁县林坦中学路永然
了学习兴趣。它具有趣味性强、方法简单、易做、实用的特点, 有助于打破学生对实验的神秘感和畏惧感。
课外小实验和家庭实验能让物理走进生活, 提高社会和家庭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课外小实验和家庭实验主要取材于身边的物品及家庭日常生活用品, 学生用这种随手取材的方法进行实验, 会感到分外亲切, 也能切切实实感到学有所用。
三、教师应该如何在物理实验中发挥自身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1. 利用探究模式教学加强对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
这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并发现知识过程的活动, 在应用这种模式时, 要求教师有目的地选择实验内容。物理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实验教学应该合理利用探究模式, 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 构建家庭物理实验室, 创造学习物理的空间。
开展家庭物理实验活动的具体做法:有计划、有目的、严肃认真地进行家庭物理实验;在实验中要明确观察的目的, 如实记录实验现象, 通过分析能得到结论;定期检查学生完成家庭物理实验的情况, 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过程, 对成功之处给予表扬, 对不足之处帮助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的方法;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家庭物理实验, 引导学生利用其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些简易的实验来说明和验证一些原理和解决一些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 多渠道收集物理实验信息, 丰富教师的业务水平。
应该从报纸广播和电视中收集一些最新的实验信息, 创造性地加以改进, 合理地应用到教学中, 借鉴科学的研究方法。要想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师必须具有更高的业务水平,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中的作用。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只有善于发掘物理实验中适于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 切实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才能达到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目的。
【实验与探究能力】推荐阅读:
科学探究能力化学实验10-17
化学实验与探究11-05
如何提高中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10-06
实验探究与高中化学06-23
探究式教学与化学实验08-30
实验探究09-13
探究实验06-19
合作实验探究05-15
科学探究实验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