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游戏与幼儿发展

2024-11-07

区域游戏与幼儿发展(精选11篇)

区域游戏与幼儿发展 篇1

游戏是由儿童的内在需要引发的愉快的活动, 是幼儿体验快乐, 寻求满足, 获得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儿童具有特殊的价值。

一、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每一个空间, 为幼儿创设自主活动的区域环境。

由于大量动迁的原因, 我们幼儿园的班级容量相对较大, 为了更好满足幼儿区域活动空间环境的需要, 我们就把幼儿园的大厅及走廊进行相应的利用, 大大扩展了幼儿的活动空间。教师要按照孩子的发展速度, 不断提出教育策略, 给予不同层次的要求, 帮助孩子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在这一教育过程中, 不仅孩子的能力得到自由的生长, 教师同时也更深层次地了解了孩子的学习经过, 自身经验也得到了提升。

(一) 创设公共角色游戏区, 尝试混龄游戏活动, 促进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发展。

研究表明:儿童最初比较喜欢与同龄伙伴交往, 但幼儿从现实中与同他处于同一环境中的人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因此, 我们打破班级界限, 大胆进行这样的尝试, 以增加幼儿间的互动, 从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首先我们把幼儿园的活动大厅进行合理利用, 根据孩子的游戏特点及需要创设了公共角色游戏区。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 孩子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及协调能力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特别是在混龄游戏的尝试过程中, 我们发现, 孩子之间的互动增加了。大年龄班的孩子主动照顾小年龄班的弟弟、妹妹;而小年龄班的孩子也从哥哥、姐姐那儿学到了许多平时在同伴那儿所学不到的东西。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共同的游戏活动中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 结合课题研究创设民间艺术区, 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能够专心观看自己喜欢的艺术品, 有模仿和参与的愿望。所以, 我们利用民间艺术来促进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我们充分利用二楼走廊的通道布置了民间艺术区, 其中分为:手工操作区、故事讲述区及表演表现区。在这三大区域中, 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喜好进行有机地选择, 在手工操作区中, 孩子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刺绣及陶艺制作;故事讲述区中有配有插图的幼儿熟悉的故事;表演表现区的乐器及红茶坊的茶艺表演则是孩子们大胆、自信地表现自己的最佳体现。在孩子自主选择、自娱自乐的过程中, 他们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二、主题活动所延伸的某些内容成为区域中分组活动的一部分。

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的一些情况是, 主题中的某些延伸活动往往是幼儿十分感兴趣的。为了不打断幼儿的活动, 我们把延伸的某些内容结合区域开展活动, 并投放相应的材料, 幼儿对此表现出来浓厚的兴趣。而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 也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 使幼儿的兴趣点得以进一步拓展。

(一) 捕捉幼儿的兴趣点, 延伸主题活动的相关内容, 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我们在进行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 往往会发现孩子有许多主题以外的兴趣点, 而有些兴趣点又是某些孩子的个别行为。为了不挫伤孩子探索的兴趣及对周围事物的感悟, 我们鼓励孩子把“意愿”带进区域游戏, 并以此作为展开的契机。例如:我们在开展主题活动“各行各业的人们”后, 有的孩子对蛋糕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老师就鼓励孩子在区域游戏时开了一个“小小蛋糕房”, 自己就是蛋糕房的蛋糕师。没想到孩子的生意特别好, 为此, 他还专门招聘了新的蛋糕师, 引起了孩子们更多的共鸣。而新的游戏主题也在这样的过程中诞生了。因为我们所要给孩子的不仅是让他们懂得了多少、学会了多少, 更多的是要让他们产生对生活的热爱及对探索的兴趣。

(二) 分层投放游戏材料,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

游戏材料的投放尤为重要。因为, 游戏材料是一种信息, 是各种符号的综合, 是一种信息的被发出和被接受。而儿童是按自己的发展水平通过游戏活动来理解游戏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如果游戏材料选择得当, 它就能激发儿童的活动, 儿童就会积极地接受材料的信息, 并反作用于这些材料, 可以说游戏材料对儿童身心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此时教师观察的目的是要从儿童对于初次安排、投放的材料和环境的反应上, 了解教师环境设计的效果, 并根据这一实际的效果来调整空间的划分、区域的设置、材料的结构化程度, 及时将区域的内容同儿童的生活经验、同集体教学中的提醒和传授相结合。为此, 我们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进行分层投放材料, 即使同一种材料,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投放方式。而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各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当代研究已经表明:儿童早期就是游戏的时期。童年的游戏不仅带给儿童快乐, 而且是帮助儿童按自己特有的方式去学习和发展的有价值的活动。游戏在儿童各方面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游戏可以促进儿童身体的、知识的、社会性的和情绪情感的发展。

区域游戏与幼儿发展 篇2

执笔:陈小红 林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必须要 “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区域活动这一形式,为幼儿提供适宜的、丰富的操作材料,允许幼儿自主选择活动的材料、内容、主题和同伴,让幼儿按自己的发展速度、学习节奏来进行探索,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彰显幼儿的个性化学习,有益于培育幼儿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可以说,区域活动具备了自由、平等、愉悦、超功利、创造等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基本特征,符合幼教改革精神,因而区域活动已经成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之一。但随着《指南》学习与贯彻的深入,我们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游戏的自发、随意与教师预设的活动之间形成了矛盾,形成了当下在区域活动中所显现的一些问题。如:幼儿对教师预设了目标、内容和玩法的区域操作练习兴趣不高,或玩法与目标不一致,学习性很强的材料难以满足幼儿自主发展需求;区域活动还是更多的由教师主导,材料的选择、玩法的制定、结果的评价也都围绕着教师设定的框架,幼儿只是被动的完成操作,而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游戏行为的体现。我们在思考:什么样的区域活动才是真正具有游戏精神的?什么样的区域活动才是我们老师能够在预设和幼儿自发游戏之间有效驾驭的?什么样的区域活动才能满足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将尝试在我园区域活动课程的基础上,探索我们如何能最大化的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而相应的减少教师的预设与控制?如何实现自然状态下的幼儿自发游戏向教育背景中的教师预设的游戏的转化?怎样的区域活动才能发挥独特价值,成为孩子们真正喜欢的区域游戏呢?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借助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游戏化的实践与探索》课题研究,探索着更加符合《指南》精神的区域活动形式。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理论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以区域活动为载体,以游戏化的形式呈现教育内容,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体现区域活动中幼儿主体性发展的有效策略,为幼儿园区域活动游戏化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

2、培养目标:通过本课题的实验,提高幼儿自主性发展的水平,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幼儿主动探索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3、工作目标: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研究探索区域活动游戏化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找出两者优化整合的关键点。探索引发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游戏行为的方法、规律,造就一支教学业务精的科研型教师队伍。

(二)、研究的内容:

1、区域活动游戏化环境的创设与更新

环境是潜在的老师,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积极主动建构的”。在课题实践中将探索是将区域活动以游戏的方式呈现?还是以区域内容与形式为载体支持幼儿的自主游戏?情景化的区域环境是否更满足幼儿游戏活动的需要?

2、区域活动游戏化内容的设置与安排

尝试将区域活动内容以游戏的形态呈现来引发区域活动内容的多元性,其内容的设置与安排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将幼儿园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密切地融合在一起,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

3、区域活动游戏化材料的投放与使用

协助幼儿共同收集多层次、多递进性的多元操作材料,尝试让幼儿自己决定材料的操作、玩法、推进。在投放材料时,注意低结构,聚焦点小,目标明确。

4、区域活动游戏化中的教师观察与指导

探索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关注孩子的兴趣点,支持孩子的游戏活动,关注孩子与材料之间的互动程度,从而准确地判断介入指导的时机,有效支持幼儿游戏化的学习。

三、预期创新点:

1、回归区域活动中幼儿的游戏精神,尝试以平等对话、适度开放、主动探究、愉悦体验为四个核心点对区域活动游戏化进行实践研究。

2、提供切实可行的游戏平台,构建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适时适度开放活动区,践行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思想。

3、构建以教师自我反思为特点的区域活动游戏化的理论研究模式。

四、研究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方法:本专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等。

1、文献法:以新《纲要》、《指南》理论知识为指导,继续学习新课程改革精神。通过网络和图书资源,以课题关键词为切入点,广泛吸纳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本幼儿园的实际进行梳理,形成对区域活动游戏化的整体认识,加深对理论资料的理解,最终使我园教师达到对区域活动游戏化方式的“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2、观察法:在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实施的过程中,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对我园区域活动游戏化形式开展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考察、记录、分析,获得事实材料,形成过程性案例,以取得对幼儿发展的了解和认识。

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本课题研究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在资料梳理、理论学习、案例分析等一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研究,形成我们教师自身对区域活动游戏化的认识,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摸索出经验和规律的东西。课题成员结合本班主题,挑选2-3个区域进行游戏化的尝试,并安排教师对这些实验区的设计思路、设置安排、材料投放、指导策略和评价策略等进行分享。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记录,及时总结各阶段的成果。

(二)研究步骤

1、准备、学习阶段(2014年6月—2014年9月)

研究初期,课题组组织两个方面的培训学习:一是成立课题小组以及明确各课题组成员的分工职责,收集资料并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撰写课题方案;二是组织研究骨干修改、论证研究方案,提高了研究人员的认识,讨论学习《指南》《纲要》和相关文献中对区域活动及游戏化的重要理论介定。

2、实施阶段(2014年9月—2015年7月)

(1)进行初步的研究探索,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区域活动游戏化的研讨、案例分析、阶段研究小结。

(2)各年段展示区域活动,班级之间互相交流自己在区域活动游戏化设置中的经验,促进师幼共同成长。

(3)开展“区域活动中幼儿游戏行为拓展”研讨活动,肯定合理并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活动区。

3、深入阶段(2015年9月—2017年1月)

(1)采用行动研究法,构建幼儿园区域活动游戏化的教育实验方案,寻求优化整合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2)在寻求有效开展区域活动的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采用观察记录和个案分析法进行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补充、完善。

(3)进行后测分析、总结研究成果、反思存在问题。

4、总结阶段(2017年2月—2017年7月)

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汇编研究论文和案例,展示成果,请专家对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鉴定,结题。

五、成果呈现形式:

预期研究成果

阶段成果

区域活动观察记录或案例

最终成果

论文集

幼儿园区域活动游戏化的实践与研究 结题报告

六、条件保障:

为保证课题的有效实施,本课题采取“整体规划、分层推进、重点突破、阶段总结”的管理思路,实行分级管理体制。

整理成册 结题报告

2017.6 2017.6

整理成册

2017.6 区域游戏情景化活动方案

发表或获奖 每学年底 整理成册

2015.6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区域游戏与幼儿发展 篇3

【关键词】自主;体育区域;游戏;幼儿发展

引言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人接受教育过程的基础阶段,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任务。本文分析了全面发展对幼儿的意义和存在问题,进而以班室开展体育区域游戏为切入点,让幼儿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目前幼儿教育自主体育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幼儿教育近年来飞速发展,在各个环节上都不是发展的非常成熟,这也就导致很多细节上的问题凸显出来。在当前幼儿体育自主游戏区的建设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其中最重要的也是亟待解决的就是安全问题,幼儿一般处于三到六周岁,对于安全问题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而我国的此方面设施并不够完善,对于很多游戏设备不能达到安全配备标准,除此之外,对于所创设的自主体育区域,很多教师并不能完全让孩子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游戏,不能让幼儿在自主体育区得到应该有的思维发展与成长。

二、科学建设自主性活动区域的具体策略

(一)规划活动区域,合理投放材料

幼儿活动区域的划分,简单的说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允许下,根据方式和形式而划分的,一般的有走跑区,钻爬区,投掷区,跳跃区和平衡区。规划好幼儿的活动区域,就是合理投放材料的问题了,由于是整个园区的性质的统一,打破班级,年龄段的局限性的投放,让幼儿能在安全,健康富有活力的氛围中快乐的成长,选择好的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选择材料时要选无毒无味,无污染的环保的制造原料,在注重包装的基础上把握原材料的艺术性,可以选择一些质地轻柔的绒线,手工纸,工艺纸等艺术加工,例如,带领孩子做一些新颖的花纹型,玉米型的手工折纸等,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充分展现出艺术性的可能以及吸引幼儿对活动材料充满兴趣,让幼儿自主的投入到这样的环境中来。

(二)具有主题色彩的设计区域活动背景

根据许多幼儿的心理,设计区域的活动背景的主题色彩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区域性活动是以幼儿近阶段开展的主题活动在主题以及幼儿的运动和要求下,利用幼儿园现有的资源和场地开设的若干个活动区域让幼儿自主的进行体育运动的场所。例如投篮球的游戏,组织好孩子们依次进行投放,看哪个小朋友投的多分别给以奖励,而在建设篮球区域使,可以把墙体和球场布置尽量色彩创新化,让学生对主体背景更有兴趣,在孩子投篮之前,教师可以基于适当的讲解,在玩篮球的过程中要学会观察学生的动作和心理变化,从而为更好的教学做铺垫。

(三)利用生活原材料设计开发合理的运动材料

众所周知,幼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经历和阅历都不足对很多设备产生好奇和兴趣,所以为了让幼儿在自主游戏区域更好的发展,在建设的过程中就要用生活原材料设计开发运动器材,让幼儿在游戏器材中找到生活的气息,从而更好的融入到游戏氛围中。三、开展幼儿区域性活动应该注意的原则

(一)安全性

安全是开展幼儿教育的前提,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在活动的区域内张贴活动的玩法、规则以及收放玩具的要求,第二,尽量避免活动的场地设施完善有棱角的地方用棉布包好,露出破口的篮球架表面应用软布缠绕住,做到所有材料无尖角,无破洞的现象在物质上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第三,做为自主活动区域,主要是让孩子有选择的空间,可以用一些平面箭头所指示的方向让幼儿一目了然,该去或留,或用一些辅助的设施器械提醒区间路径,以便于让幼儿养成自觉遵守公共场所规则的好习惯。

(二)情景性

一般来说,音乐教学是幼儿运动教学的首选。幼儿的生性好动,一旦在无意中听到有音乐的声音响起,他们就跟着节奏运动起来,心情放松,动作协调,音乐可以促进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加认真的参与活动,一般的音乐如,大中华,娃哈哈,北京欢迎你等等。营造场地的氛围对幼儿的活动兴趣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从而兴奋起来,如模仿可爱的大熊猫,模仿树林里的一些小动物等进行角色的扮演,间接的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发幼儿对新生事物的欲望。

(三)挑战性

在活动中勇敢的去挑战,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也是对幼儿的运动环境的一种挑战方式。比如让幼儿翻越小山坡运输“粮食“的游戏,看最后哪些孩子运输的最快最多,给于适当的手工小剪纸做为奖励,适度的设置一些困难,使运动区域具有相对的挑战性,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所以在建设幼儿自主活动区域时,要适当采取挑战性的措施建设,加强挑战性。

三、结语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让幼儿自由选择同伴,让幼儿教幼儿,使他们在活动中能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加体育活动,有了良好的情绪体验,幼儿活动的时间就会自然延长,从而提高了幼儿活动的持久性。上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当今幼儿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建设自主体育区的策略和原则,相信我国幼儿教育发展会进行的越来越顺利。

【参考文献】

[1]张铭.幼儿教育中对自主游戏区的运用问题[J].运动体验,2015(12)

区域游戏与幼儿发展 篇4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 是人接受教育过程的基础阶段, 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任务。本文分析了全面发展对幼儿的意义和存在问题, 进而以班室开展体育区域游戏为切入点, 让幼儿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目前幼儿教育自主体育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幼儿教育近年来飞速发展, 在各个环节上都不是发展的非常成熟, 这也就导致很多细节上的问题凸显出来。在当前幼儿体育自主游戏区的建设方面, 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这其中最重要的也是亟待解决的就是安全问题, 幼儿一般处于三到六周岁, 对于安全问题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 而我国的此方面设施并不够完善, 对于很多游戏设备不能达到安全配备标准, 除此之外, 对于所创设的自主体育区域, 很多教师并不能完全让孩子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游戏, 不能让幼儿在自主体育区得到应该有的思维发展与成长。

二、科学建设自主性活动区域的具体策略

(一) 规划活动区域, 合理投放材料

幼儿活动区域的划分, 简单的说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允许下, 根据方式和形式而划分的, 一般的有走跑区, 钻爬区, 投掷区, 跳跃区和平衡区。规划好幼儿的活动区域, 就是合理投放材料的问题了, 由于是整个园区的性质的统一, 打破班级, 年龄段的局限性的投放, 让幼儿能在安全, 健康富有活力的氛围中快乐的成长, 选择好的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选择材料时要选无毒无味, 无污染的环保的制造原料, 在注重包装的基础上把握原材料的艺术性, 可以选择一些质地轻柔的绒线, 手工纸, 工艺纸等艺术加工, 例如, 带领孩子做一些新颖的花纹型, 玉米型的手工折纸等, 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 充分展现出艺术性的可能以及吸引幼儿对活动材料充满兴趣, 让幼儿自主的投入到这样的环境中来。

(二) 具有主题色彩的设计区域活动背景

根据许多幼儿的心理, 设计区域的活动背景的主题色彩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区域性活动是以幼儿近阶段开展的主题活动在主题以及幼儿的运动和要求下, 利用幼儿园现有的资源和场地开设的若干个活动区域让幼儿自主的进行体育运动的场所。例如投篮球的游戏, 组织好孩子们依次进行投放, 看哪个小朋友投的多分别给以奖励, 而在建设篮球区域使, 可以把墙体和球场布置尽量色彩创新化, 让学生对主体背景更有兴趣, 在孩子投篮之前, 教师可以基于适当的讲解, 在玩篮球的过程中要学会观察学生的动作和心理变化, 从而为更好的教学做铺垫。

(三) 利用生活原材料设计开发合理的运动材料

众所周知, 幼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 经历和阅历都不足对很多设备产生好奇和兴趣, 所以为了让幼儿在自主游戏区域更好的发展, 在建设的过程中就要用生活原材料设计开发运动器材, 让幼儿在游戏器材中找到生活的气息, 从而更好的融入到游戏氛围中。三、开展幼儿区域性活动应该注意的原则

(一) 安全性

安全是开展幼儿教育的前提,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在活动的区域内张贴活动的玩法、规则以及收放玩具的要求, 第二, 尽量避免活动的场地设施完善有棱角的地方用棉布包好, 露出破口的篮球架表面应用软布缠绕住, 做到所有材料无尖角, 无破洞的现象在物质上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第三, 做为自主活动区域, 主要是让孩子有选择的空间, 可以用一些平面箭头所指示的方向让幼儿一目了然, 该去或留, 或用一些辅助的设施器械提醒区间路径, 以便于让幼儿养成自觉遵守公共场所规则的好习惯。

(二) 情景性

一般来说, 音乐教学是幼儿运动教学的首选。幼儿的生性好动, 一旦在无意中听到有音乐的声音响起, 他们就跟着节奏运动起来, 心情放松, 动作协调, 音乐可以促进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加认真的参与活动, 一般的音乐如, 大中华, 娃哈哈, 北京欢迎你等等。营造场地的氛围对幼儿的活动兴趣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 从而兴奋起来, 如模仿可爱的大熊猫, 模仿树林里的一些小动物等进行角色的扮演, 间接的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引发幼儿对新生事物的欲望。

(三) 挑战性

在活动中勇敢的去挑战, 克服困难, 体验成功的喜悦也是对幼儿的运动环境的一种挑战方式。比如让幼儿翻越小山坡运输“粮食“的游戏, 看最后哪些孩子运输的最快最多, 给于适当的手工小剪纸做为奖励, 适度的设置一些困难, 使运动区域具有相对的挑战性, 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所以在建设幼儿自主活动区域时, 要适当采取挑战性的措施建设, 加强挑战性。

三、结语

在体育活动中, 教师让幼儿自由选择同伴, 让幼儿教幼儿, 使他们在活动中能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让幼儿带着愉快的情绪参加体育活动, 有了良好的情绪体验, 幼儿活动的时间就会自然延长, 从而提高了幼儿活动的持久性。上文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当今幼儿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提出了建设自主体育区的策略和原则, 相信我国幼儿教育发展会进行的越来越顺利。

摘要:随着各种创新模式的教学逐渐深入到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 我国不仅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上有所发展, 在幼儿教育方面也提出了全新的教学宗旨, 基于各种教育从现在起的基调, 幼儿教育不仅在教学内容上更加全面化和新颖化, 对幼儿的身心共同发展也开启了全新的探究, 这其中自主性的体育区域游戏就是培养幼儿健康体质与游戏思维的重要方式, 随着自主体育区的逐渐普及, 在其建设与影响方面也产生了新的问题, 下文就以此问题为中心进行思考。

关键词:自主,体育区域,游戏,幼儿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铭.幼儿教育中对自主游戏区的运用问题[J].运动体验, 2015 (12)

幼儿游戏与发展论文 篇5

【内容摘要】在幼儿教育领域,游戏是一个有特殊地位的重要问题,游戏是一种以主动、自愿、愉快为特征的“自由”活动,它是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符合每一个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游戏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可以说,有幼儿的地方,就有游戏的存在,就有幼儿的游戏活动的开展。游戏是幼儿生活、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中,游戏是其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形成的最有效的方式,具有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价值。

【关键词】游戏 发展 幼儿 基本活动 幼儿园

在幼儿教育领域,游戏是一个有特殊地位的重要问题,是幼儿教育区别于小学的一个显著标志。幼儿园如何协调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为幼儿创造出既符合教育目的的要求,又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幼儿园生活,是现代幼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幼儿园把游戏作为基本教育活动,意味着幼儿园要把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且要为幼儿创造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的幼儿园生活,让幼儿在游戏中健康成长。充分认识游戏的特征和价值,并把游戏融入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幼儿成长与发展有着独特价值与意义,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式,让孩子们在游戏(玩)中了解生活、获得知识,在学习中游戏(玩),用游戏来整合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在整合中凸现教育的价值。从而达到开发智力、强壮体魄,实现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儿童游戏的基本特征

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具有自身所固有的基本特征。

(一)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自主性是游戏本质的最基本属性的表现。游戏是适应儿童内部的需要而产生的。游戏从心理方面而言,是一种较松散的活动,能适应儿童的需要,由儿童的直接需要而产生,由内部动机而产生,不是由外面强加的。因此,儿童在游戏中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具有极强的积极主动性。

(二)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

游戏具有社会性。游戏的内容、种类与玩法,受社会历史的、地理的、习俗的、文化的、道德的影响。因此,儿童的游戏是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但是儿童在游戏中反映的不是周围生活的翻版,他们不是机械模仿,而是通过想象,将日常生活中的`表象,形成新的形象,用新的动作方式去重演别人的活动。

(三)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

人的工作或劳动都有明确的目的,要求生产有社会实用价值的财富,并且按照客观实际,严格地遵守操作方式。而游戏恰恰相反,游戏没有社会的使用价值的目的,游戏不在于外部目的而在于本身的过程。游戏没有强烈的完成任务的需要,没有外部的控制。儿童的兴趣在于游戏的过程,游戏之外的任何结果都不重要。

(四)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游戏适应儿童的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因此使儿童感到满足和愉快。在游戏中,儿童能控制所处的环境,表现自己的能力和实现愿望,从成功和创造中获得愉快。儿童在游戏中由于能积极活动而产生了极大快乐。因此游戏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儿童愉悦的情绪。

区域游戏与幼儿发展 篇6

关键词: 幼儿区域游戏 记录观察 策略指导

幼儿有自己的游戏权利,我们在组织游戏的时候应该以他们的意愿为主,让幼儿在游戏中真真正正地得到快乐与知识。尽管在幼儿园中区域游戏是幼儿选择的,但还是幼儿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有着开放自主的风格。在游戏中,老师给予幼儿信任,让幼儿主动游戏、学习、探索。这种活动既可以使幼儿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或者是想象思维,激发幼儿良好的求知欲,又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为孩子以后的健康人格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观察分析区域活动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在区域活动中,老师对幼儿的指导方法存在很多的不足,不能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真正学到知识。

(一)在游戏过程中缺少对对进展的真正观察

幼儿游戏与发展 篇7

一、游戏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1. 游戏可使幼儿的身体得到锻炼, 也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

游戏大多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 幼儿从室内到室外, 活动范围宽阔了, 运动量自然也增加了,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增强了, 并且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发育, 加速了新陈代谢。而且, 游戏中的各种动作可增强幼儿体质, 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有益于幼儿身体健康。

2. 游戏能够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培养

游戏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在游戏中, 幼儿始终是自由自在、毫无心理压力的, 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容易获得通过自我努力而成功的喜悦和自豪。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使幼儿的求知欲及心理发展需求得到了满足, 促进了其个性的和谐发展。

3. 游戏能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良好情感得到发展

游戏就是幼儿萌发美、感受美、创造美的一种特殊审美活动。如在角色游戏中, 随着游戏主题和构思的发展, 幼儿的情绪情感体验更加丰富、深刻。在平常的游戏当中, 幼儿可以自由支配物体, 操作材料, 大胆创造, 并能在创造过程中获得自信, 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游戏还为幼儿提供了学习理解和接纳他人情感的机会, 使幼儿知道了如何在适当的时候表达自己的感情。

4. 游戏能使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得到发展

游戏对于幼儿来说, 能建立幼儿的自信心。幼儿可在游戏中学习解决问题, 体验到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的快乐。当幼儿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行为对人或物产生影响时, 就会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 会获得成功的喜悦,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二、游戏可满足幼儿智力发展的需要

1. 游戏可使幼儿的感知能力得到培养

游戏能帮助幼儿认识周围事物, 增长知识。游戏是幼儿对生活的反应, 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兴趣与好奇。游戏可使幼儿接触到玩具等物体材料, 通过自己的感知, 了解物体的特征、性质和用途, 同时获得知识和经验。游戏加深和扩展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幼儿正是通过做游戏来操作游戏材料, 培养自己的感知能力, 感受大千世界, 获得生活知识和学习经验的。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际操作和学习探索的活动, 能在游戏中积累的基本常识和实际操作经验, 从而能够帮助幼儿去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随着幼儿感知能力的提高, 幼儿的悟性也会越来越高,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2. 通过游戏可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幼儿正处于知识学习和积累时期, 他们对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都充满好奇, 常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探索世界。角色游戏是幼儿对成人社会生活观察结果的再现, 幼儿没有对生活进行仔细观察, 就无法在角色游戏中对生活情节进行再现。思维游戏为幼儿准备了一些有利于操作的材料,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可边操作边观察, 通过观察提高思维能力, 使幼儿不仅获得知识经验, 更重要的是学会观察、学会做事、学会解决问题。

3. 游戏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游戏可调动幼儿的思维和想象, 使幼儿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虚拟性或象征性是游戏的普遍特征, 游戏给幼儿提供了想象的充分自由和空间。在游戏过程中, 幼儿可以通过玩具等媒介扮演各种角色, 发展游戏情节, 展开自己的想象。有趣的游戏, 活跃了幼儿的想象, 促进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4. 游戏可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游戏是幼儿自主探索的活动, 无强制的外在目的, 伴随着愉悦的情绪体验, 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给幼儿带来美好快乐的创造体验。游戏为幼儿创设一种自由、宽松、民主的氛围, 使他们大胆想象、自由思索, 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

三、游戏可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游戏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人是社会中的人, 这就要求幼儿要有一定的社交能力。游戏是幼儿通向现实世界的桥梁, 能促进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游戏中同伴之间的协作, 使幼儿能考虑和接纳他人的观点, 协调彼此的行为, 使幼儿与同伴和平交往, 促进幼儿互相谦让、协调合作等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并在一种公平的、积极的氛围中学会互相尊重和照顾, 逐渐掌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规则。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 使幼儿的社交能力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和获得发展的最佳途径, 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是在游戏中获得的。因此, 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幼儿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会越来越强, 接触的知识和生活面也越来越广, 所以我们要根据幼儿年龄的不同特点, 将游戏的积极作用发挥得更好, 以游戏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使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得到提高, 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活动, 它可以促进幼儿对新知识产生兴趣, 帮助幼儿增长知识, 放松心情, 开阔视野, 培养审美意识和高尚的情操。所以, 游戏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区域游戏与幼儿发展 篇8

一、参与创设,享有自主

将空间、内容留给孩子自己规划, 是游戏设计的最高境界。于是我们努力放手让孩子规划、布置。开学初,我们与幼儿共同商讨,喜欢玩什么游戏,并且结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设置生活坊、建构区、益智区、科学区等区域,让孩子们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

二、适时调整,满足兴趣

我们充满期待投放的游戏未必能吸引孩子, 或者孩子原本喜欢的游戏因为一定时间后的兴趣转移、经验重复,游戏热情逐渐减弱。这就需要我们对游戏进行分析解读,调整已有环境或材料,使其焕发出新的价值。如在最初创设《走近科学》游戏主题墙时,我们只是将中国、外国一些科学家的照片、科学小游戏的图片粘贴上,但孩子们对其似乎不感兴趣。于是,我们进行了调整, 每一个阶段以一个点进行科学探究游戏,如“纸的力量”。

游戏中的所有材料只有在幼儿摆弄操作的过程中才能产生意义。因此,游戏材料的投放一定要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引发幼儿与之互动的愿望。如“开锁”游戏。最初我们提供的只是彩色卡纸画出的锁和钥匙,游戏时无人问津。为什么会这样?缺少材料情感性、操作性的设计。于是,我们进行了整改,从生活性、情境性、操作性、挑战性等角度设计,以激励和推动幼儿的游戏行为。现在游戏调整为:将生活中的包裹盒上加上真实的锁———包裹盒里藏着许多图片———必须找到相应的钥匙打开锁,才能知道里面的秘密。

三、有效观察,积极回应

游戏是幼儿与材料、环境互动,建构学习经验的过程。幼儿在游戏中是如何与材料活动的? 材料合适吗? 喜欢吗? 是否有新的发展? 所有这一切只有通过现场细致观察与反思,才能做到积极回应,从中找到调整依据,才能精准投放适合幼儿兴趣与能力的材料。如游戏“谁不见了”中,刘沐阳和马振哲在争执:“你给我的时间短, 我记不住。”“你数10下, 我也数10下的。”“你数得快,我数得慢。”“这不公平”……原来在玩游戏中,他们数数计时数的节奏不一,导致记忆时间不等,出现分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和孩子们共同探讨,最终增加“沙漏计时器”,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所以,有计划地观察是指导幼儿自主游戏的前提。因此,教师必须观察幼儿、读懂幼儿。

四、不断跟进,点燃火花

我们在观察与交流中捕捉孩子感兴趣的内容, 生成游戏,并不断跟进。在科学“水上的小船”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纸的吸水性不同与纸船沉浮速度有一定的关系。活动后,孩子们对纸产生浓厚的兴趣,共同寻找还有哪些纸?正好结合主题二“中国娃”中科学“聪明的中国人”,孩子们知道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更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于是,我们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设计“纸的秘密”科学游戏。

首先,游戏前讨论:纸是谁发明的? 都有哪些纸? 纸都有什么用……孩子们共同收集有关“纸的秘密”,丰富孩子的认知经验。然后,在此基础上,我们探究有关纸的游戏:纸可以玩哪些游戏呢? 漂浮在水上的纸能像小船一样运东西吗? 如果放硬币,能放多少呢? 孩子们开始了“纸的力量”游戏探索历程……为什么相同的纸放的硬币不同呢? 都放多少枚硬币? 不同的纸放的硬币一样吗? 谁放的硬币最多? 纸在水里可以放许多硬币,力量“真大”。不放在水里纸还有力量吗? 怎样让站着的纸承受书的力量? 能承受多少书? 孩子们继续探索,将纸折成不同形状、高度的纸。

五、重视交流,提升经验

组织有效的交流分享是游戏的重要环节, 也是其指导作用最显性、最集中的表现。但以往游戏交流分享经常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游戏评价,教师将观察中发现的问题一一罗列、逐一“纠错”,幼儿很少有提出问题的机会;或幼儿汇报自己的内容等。那究竟交流分享什么? 怎么分享?

1.将个体兴趣变成群体热点。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可积极运用交流分享的方式,用同伴的行为、发现、作品激发其他幼儿探索兴趣。如第一次投放“纸的力量”(一张站着的纸能承受多少书 ), 交流分享时请游戏的两位幼儿讲解游戏过程、结果及发现引起大家的关注,激发同伴试一试的愿望,孩子们跃跃欲试。于是在第二天活动中,为每一个孩子准备一张纸、一些书,孩子们不断尝试、探索,最后找到“垒书小达人”,竟然垒了91本书 ,全班沸腾欢呼着 ,为其喝彩。同时再次启发引导大家观察思考:为什么他能放许多书? (发现矮、厚、封口……)这里,我们有意放大个别幼儿的游戏,以引发大家的兴趣。

2.让偶发性行为变为探索性行为。在游戏中 ,幼儿个体的活动一般由兴趣引发,他们喜欢哪个材料就选哪个游戏。而这种操作和摆弄常常是偶发性的、随意性的, 兴趣是不够稳定的,容易转移、游离。教师适时组织交流分享,引导幼儿讲述活动中的经历体验、经验与方法等, 引起大家的有意关注和思考,激发起新的、有意的探索行为,从而增强幼儿参与游戏的目的性。如一次美术活动后,桌面上有水粉颜料,天天拿起面巾纸擦拭,打开后无意发现印染后的花纹,孩子们很惊喜,从而引发讨论: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可以怎么印出漂亮的花纹? 可以怎么折叠? 除了印染手帕外,还可以印染出什么? 于是生成“印染手帕”游戏。孩子们通过偶发性行为,发现了问题,引发了讨论,从而变成了探索性行为,知道了不同折叠方法印染出来的图案是不一样的, 甚至还将印染好的手帕剪了几下,变成美丽的窗花。

3.让发现问题变成解决问题。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有许多困惑,如在操作技能、认知经验、游戏规则、同伴合作等方面都可能遭遇问题,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正是幼儿学习和经验成长的过程。因此,教师不应害怕和回避这些问题,而应主动提出问题,甚至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幼儿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如:“磁力小车”游戏中,发现有的磁铁推着汽车走,有的吸住汽车。通过自主探索,解决磁铁两极问题。

4.将交流分享变成情感体验。在游戏中 ,幼儿通过与材料互动、与同伴互动不仅获得操作经验,更获得各种能力和社会情感的综合体验,他们在其中亲身感受到成功、挫败、输赢、等待、困难与求助等丰富的情绪、情感。教师通过组织交流分享活动,引导幼儿讲述经验,表达情感,激起同伴在情绪、情感上的共鸣,使幼儿再一次体会游戏的快乐、合作的愉悦、成功的欣喜、战胜困难的自豪、不断尝试的坚持……使幼儿全面发展。

在“纸的力量”中,陈雨嘉和张晋昊分享自己的游戏过程。张晋昊说:我放了14个硬币。雨嘉说:一开始我只放了5个硬币,后来我能放到29个硬币。

在游戏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材料互动,积极地建构经验,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成功经验,也存在个人的问题和困惑,这些都急需与同伴、教师分享。教师及时组织幼儿进行经验交流、情感分享,能更好地发挥活动环境与材料的作用,解决幼儿当下游戏中的问题,对幼儿游戏活动形成挑战和激励,推动幼儿不断探索与实践。

游戏为幼儿打开了一扇窗, 也为幼儿的自主创造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发展空间。我们亲临其境地参与幼儿游戏,和幼儿共成长、共发展,受益匪浅,以后将一如既往地追随幼儿,共同游戏,互学互长。

摘要: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所以在游戏探索与实践中,应采取参与创设、享有自主;适时调整、满足兴趣;有效观察,积极回应;不断跟进,点燃火花;重视交流,提升经验等策略,尽可能立足幼儿追随幼儿、支持幼儿,引导幼儿快乐游戏。

浅谈幼儿园小班区域游戏 篇9

一、现小班区域游戏存在的问题表现

1. 以自我为中心。

娃娃家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游戏, 所以, 每次都有好多小朋友抢着去娃娃家玩, 在游戏的时候, 我问霏霏:“你是娃娃家的谁呀?”她回答是妈妈, “那爸爸是谁呢?”结果, 好几个小男孩都指着自己说是我是我。

2. 场面混乱。

小班的小朋友们都喜欢玩平行游戏, 看到有小伙伴玩这个玩具, 他们就想玩这个玩具, 于是我在每个区域投放相同材料的量都很多, 由于材料多了, 没过多久, 娃娃家里的东西就乱作一团, 地上到处是水果、蔬菜, 没人整理。

二、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1. 家庭原因。

现在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都是“小皇帝”, 爷爷奶奶太宠爱了, 导致他们想要什么就有, 一点没有受过挫折, 个个以自己为中心, 要别人迁就他们。所以, 在活动中时, 他们也只关注自己, 想扮演什么角色就是什么, 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 自控能力差。

儿童的自我控制意识还不强, 有些小朋友对自己的行为不能控制、负责, 有时抵制不了外界的诱惑, 忍不住脱离自己角色。

三、针对原因采取的策略

1. 家庭方面。

我们知道, 幼儿很多行为习惯的养成, 性格的发展几乎都来源于模仿学习。孔子也曾说过“: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父母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 平时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是很有说服力的。当孩子看到父母与孩子、朋友之间友好相处, 互相帮助, 那也会帮助孩子养成学会分享, 互相帮助的好习惯。

2. 材料投放。

(1) 不断增添新材料, 丰富游戏内容。在活动中, 要学会不断增添新的材料, 有利于他们探索、发现, 不断丰富游戏内容, 发展他们的各项能力。另外, 在投放材料时, 应考虑提供一些半成品的材料, 半成品材料能激发幼儿的思维, 对游戏是有推进作用的。比如:在角色游戏中, 超市里没有顾客时, 营业员就会没事做, 这是他们可以拿出一些材料比如彩纸和包装纸, 用来做糖果, 可以丰富游戏的情节和内容, 也能丰富材料, 锻炼他们动手能力。

(2) 围绕主题, 增加材料。主题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材料提供的层次性, 完全影响幼儿对知识的获得和接受。我们在提供材料前, 先要了解主题内容, 才能提供相应的材料, 体现利用价值。例如:可以结合相应的时节开展活动, 这次的中秋节, 就可以利用家长资源收集相关的材料, 有月饼盒或者泡沫塑料等, 将收集到的材料放入专门的区域中, 就可以开设一个“嫦娥月饼店”。让幼儿做营业员, 也可以结合当下流行的DIY小制作, 利用提供的材料让幼儿做月饼, 不仅发展他们的小肌肉群, 锻炼动手能力, 还让幼儿喜欢活动。总之, 适当的刺激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我们应不断提供新材料, 细水长流, 最大限度地吸引幼儿的兴趣。

(3) 结合孩子的差异, 材料应具差异性。《纲要》指出:要让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那么作为教师应及时观察、分析幼儿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情况, 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 为幼儿设计、提供多层次的材料, 让幼儿量力而行, 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有表现能力和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 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就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小朋友可以让他们去做营业员或小舞台的主持人, 继续发挥他们的长处, 当然相对于一些能力较弱的小朋友, 我们也要多鼓励, 以爱的教育去表扬他们, 鼓励他们参与, 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大胆地去和别人交流。总之, 教师应结合不同孩子的需要, 提供相应的材料, 给予相应的帮助, 让他们爱上活动。

3. 自控能力的培养。

区角活动氛围宽松, 形式多样, 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什么和怎么玩, 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获得经验, 体验成功和愉悦。因此在区角活动中, 当孩子们开始游戏时, 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 让孩子们按照他们的意愿去选择, 幼儿情绪愉快, 活动的时候主动性、积极性就能提高, 从而在活动时就能保持专注、持久地活动, 也就能有效的调节, 控制自己的行为。

总之, 我们应考虑各种材料的投入方面, 皮亚杰曾指出:孩子们的能力是在于周围环境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所以我们应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让幼儿游戏活动, 让他们的能力得到发展, 同时, 教师也要成为幼儿游戏的好伙伴, 还应成为一位细心的观察者, 使幼儿在自我学习、同伴间相互学习启发下培养能力获得经验。

摘要: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的创设相应的区域, 投放相应的材料, 让幼儿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 得到能力发展的活动。根据现在小班孩子在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我采取了一些策略, 让幼儿在区域游戏时, 能更投入, 更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能力。

幼儿园开展小班区域游戏研究 篇10

一、投放多元材料,解放大脑

陶行知说:“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游戏活动中,幼儿活动的对象是材料,材料的选取应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生活经验和能力,这样才能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游戏里,在无拘无束的游戏环境中培养他们认真观察、发现问题,主动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材料的准备、挑选、投放等环节,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及其能力发展的水平。区域游戏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实现。

1. 游戏材料的投放数量和种类要适当

小班幼儿的年龄较小,注意力缺乏稳定性,如果不经挑选就投放材料,也许能暂时吸引幼儿参与游戏活动,但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幼儿注意力的分散,导致的结果是幼儿拿这个材料玩玩,再拿那个材料玩玩,这样幼儿只学会了拿起材料———游戏一会——丢弃材料———更换材料,这显然与当初投放游戏材料的初衷相悖。因此,在选取游戏材料时,要充分考虑游戏材料是否能有助于活动目标的实现,以确保活动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教师要随时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与分析,并依据分析的结果对游戏材料进行更换、撤除、补充。

2. 游戏材料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他们接受

区域游戏活动中的材料应具备选择性,并且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教师除了准备每个游戏必需的材料外,还要准备一些可供幼儿自由选择的游戏材料,给幼儿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

3. 材料的投放层次要丰富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区域游戏中的材料是整个游戏的主要元素,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直接互动,才能顺利开展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教师要想班里的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得到快乐与发展,在投放游戏材料时必须考虑层次性与丰富性。层次性指围绕同一个教育目标,投放的材料要从简单到复杂,使不同层次发展水平的幼儿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

4. 保证材料的安全卫生

幼儿园的材料主要来自于幼儿家中、身边的废弃物,教师要把材料的安全、卫生放在第一位,确保幼儿在游戏的时候不会受到伤害。因此,教师对收集过来的材料要加以严格的清洗消毒,然后晾干、暴晒,待达到卫生标准后方可让幼儿进行游戏,以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创设合理区域,解放空间

陶行知说:“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活动的环境布置要结合教育的目标、教育的内容、教育的要求、幼儿的年龄等做出具体、细致的安排,要从幼儿的认知水平、成长需求出发,让幼儿做区域的小主人。在区域环境的布置中考虑要全面,做到既便于幼儿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开展合作,又要防止幼儿在活动中互相干扰,竭尽所能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

三、灵活调整区域,解放双手

陶行知说:“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所谓灵活性就是各个活动区的设置不是一程不变的,它可以伴随幼儿不同阶段发展目标和兴趣需要进行随时的动态调整。区域游戏中要创造条件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创设有意义、有价值的探究性活动,让幼儿的双手在拼、摆、剪等系列动作中活跃起来,不断通过操作活动锻炼幼儿的创新意识,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幼儿的真实感受,有利于幼儿理解和掌握一些抽象的内容,形成相对稳定的、可以迁移的方法,对幼儿探究意识、探索精神的培养意义深远。

四、及时总结评价,解放嘴巴

陶行知说:“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因此,教师在每次活动结束后,要组织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对作品的想法,与同伴一起体验成功的快乐。对于表现好的幼儿,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教师特别要对进步大的幼儿给予奖励,这样不仅能让幼儿体验到被认可的喜悦,还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幼儿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加积极地参与。

五、结束语

教师在指导小班区域游戏时,要仔细观察,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水平,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并开发利用更多新颖丰富的材料,使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唐惠一.明确的欣赏方向充足的操作材料[J].幼儿教育,2009(10).

幼儿数学区域游戏之我见 篇11

【关键词】 区域游戏;幼儿数学;实施研究

幼教之父陈鹤琴说:“儿童的世界是他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幼儿数学教学也应当是由幼儿自己去探索的,幼儿数学的自主探索也应当依赖于游戏活动的参与。从相关意义上讲,幼儿游戏又不仅仅局限于个体的开展,多数需求孩子们去集体进行,这就需要我们去多多思考幼儿数学游戏的区域性问题。笔者任教幼儿数学,对区域性数学游戏做过相关的思考和实践,现拙于笔端,期求行家予以教正。

一、幼儿数学区域游戏需求得稳固孩子的参与兴趣

应当说幼儿是十分喜好游戏的,平时的游戏总看到孩子们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只要一提到游戏,甭提有多大的劲头了。但我们也经常看到的现实是,孩子们对数学游戏其兴趣的稳固性不是很强,因为数学游戏,总需要去进行一定意义上的思维的,不少孩子遇到思维性的游戏碰壁的现象则显得十分的普遍,一碰壁幼儿游戏的兴趣则会骤然大减甚至就会立马消失,再加之幼儿的注意比较容易分散。这就需要做出这样的思考:幼儿数学区域游戏稳固孩子的参与兴趣十分需要。稳固孩子的参与兴趣需要考虑的问题应当源自两个方面,一是活动设计的考虑,二是活动过程中的调控,窃以为重点当是活动过程中的调控,即在数学游戏活动中怎样吸引和保持幼儿的注意。在诸多区域数学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作为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在孩子进行活动时与其进行适当的语言交流,可以达到稳固孩子继续有效进行区域数学游戏的兴趣。譬如让孩子开展“玩具超市”的区域游戏,总离不开要孩子去清点玩具的件数或者个数,孩子清点的过程就是在认识数的组成,这也是数学教学比较重要的一环。孩子们在开展活动时,教师指名孩子,要购买多少怎样的玩具,要他看看他所开的超市中有没有这么多,这个时候孩子便进入理想的清点状态。孩子在清点时,我们不仅看到幼儿的实践,而且感到幼儿的思维在由具体形象(玩具)向抽象逻辑(个数)的方向发展,比较好地将实践数与数字融入语言意识之中,在促进幼儿智力提升的同时,增加对实物的清点的认识,又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幼儿数学区域游戏需求得激发孩子的探求兴趣

幼儿能不能探求?当给予肯定性的回答。从诸多儿童创造教育论著作中我们可以寻觅到比较正确的解读性的答案,因为创造之潜能对于每个人而言当是与生俱来的,这创造性的潜能就是探求的资源所在。虽然幼儿根本就不知晓何谓创造,但当我们能够将其引入创新创造的轨迹,他们也还是比较乐意地去进行探究的。让幼儿从小就养成爱思考的习惯是我们每个幼儿教师的天职,利用数学区域游戏是可以比较理想地激发幼儿探求兴趣的。对此,幼儿数学区域游戏需求得激发孩子的探求兴趣,怎样能够促使幼儿数学区域游戏达到激发孩子探求兴趣的目的?适当的导人幼儿区域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开动脑筋,适当的导入游戏活动可以促使幼儿进入兴奋状态,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例如让孩子们去做《有趣的水宝宝》的区域游戏,孩子们利用量杯,把等量的水分装到各个不同大小的瓶子中,小宝宝们玩起水来还真是十分的感兴趣,也显得比较细心认真,最主要的体现是操作的过程比较细致,他们把水宝宝们近乎一滴不漏的分装到那一个个大小不同的瓶子中。应当说细心分装并不是目的,它仅是一种手段,关键是要让孩子通过比较观察进而获取初步的数学知识。在孩子们细心分装以后,引导幼儿们进行思考:水的多少与杯子的形状、大小有关系吗?孩子们一个个便睁大自己的眼睛,在观察水被灌到大小不同的瓶子中时,水的多少与瓶子的大小和形状并无多少关系,这就比较有意义地让幼儿们从小就初步感知水的守恒方面的现象,虽然这个时候孩子们并不知晓何谓守恒,但最起码初步建立起这样的印象,应当说这就是幼小的孩子所形成的一种属于自己的创新。

三、幼儿数学区域游戏需求得调动孩子的合作兴趣

幼儿数学区域游戏的开展,比起其他幼儿区域游戏来讲更需要幼儿之间的合作,究其原因,也比较简单,一是一个区域内的游戏总是需要多数人去参与完成的,不去思考调动所有孩子的参与积极性,不去能够让所有孩子都有积极参与的热情肯定是不行的;二是数学区域游戏其手段是游戏,而本质完全是为了解决幼儿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虽然看上去是十分的简单,但有时对幼儿来说还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必须同样启用孩子的思维机器——大脑,一个个孩子的思维毕竟有限,不可能完全解决他们所要或者所能解决的数学问题,同样需要群策群力。怎样能够促使幼儿们能够在数学区域游戏中去群策群力?窃以为一定要解决数学区域游戏的环境问题。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教授曾经指出:“教育是一种环境、是人类有组织、有计划地传递社会经验,发展技能的方式。”要在幼儿园里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数学数学区域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丰富宽松的区域游戏环境,通过这样的环境比较理想地为幼儿的数学学习活动配置充足的可利于孩子合作探究数学奥秘的物质资源,随时满足幼儿求知欲的需要。幼儿数学区域之游戏,不仅仅就是用手去合作操作实践,而应当在动手活动中的脑、口等多种器官的并用,尤其要让孩子能够比较大胆地用嘴巴去发表自己的见解。当孩子们能够去大胆地说起来,幼儿就可以在与同伴语言的交流中,产生分享、合作,讨论,在同伴的语言交流中,幼儿的思维会渐渐而又不断地梳理、明晰,逐步向正确的数学靠近。那么就完全可以使得所精心选择数学区域游戏内容,彰显幼儿数学的内涵特征。使幼儿也就能够在“做”和“说”的过程中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概念。

【参考文献】

[1]王玉珍.数学教育与幼儿智力开发[J].甘肃教育,1996年Z2期

[2]陈瑞妹.在良好的游戏环境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J].黑龙江教育,2003.31

[3]李玉梅.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坚持性[J].山东教育,2003年30期表情表演

◇ 福建省安溪县凤城吾都小学 黄毅鑫

今天晚上吃完饭后,我们一家人坐在沙发上休息。为了增加家庭气氛,我提议举办一个“喜怒哀乐”的表情表演。爸爸妈妈对我的这提议一拍即合。顿时,家里的气氛活跃了起来。

比赛开始了。爸爸装模作样地清了清嗓子,做好了准备,只听妈妈说了声:“喜”。“哦,我中奖了!”爸爸跳起来喊道。“怒”。“我今天花了十多元钱,竟然买了一包假烟,气死我了,我要去找他们算账!”“对,让他们赔!”妈妈说。“乐”。爸爸的反应可真快,一抹脸“哈哈”又乐了起来:“我明天休息,又可以睡懒觉了!”“哀”。“这部小说讲的故事真悲哀。”

轮到我表演了,我按照“喜怒哀乐”的顺序,先喊了一声:“我终于当上学习委员了。”一会儿又变成“怒”:“真讨厌,他把我新买的笔弄坏了。”说完,便来了个“哀”:“唉,这一次数学才考了90分。”一下子我又成了“乐”:“我的作文终于发表了!”

上一篇:目标的多元化下一篇:保税区研究评述